一、西宁地区的人口和生态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刘辉[1](2011)在《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 ——以兰州—西宁区域为例》文中认为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研究“人地”关系的热点和焦点,通过研究生态环境脆弱区城市化空间结构形态、格局,土地、水、气候等生态因子随着城市建设活动的演化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有利于深入探讨西北半干旱地区城市化问题,有利于研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调控研究,确保城市化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全文在对国内外城市化空间格局以及环境效应进行宏观研究基础上,对兰州-西宁区域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综合城市化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态、空间演化方向性、空间紧凑程度及景观格局演化进行了具体研究。然后探讨了土地、水、气候生态环境因子随着城市建设活动的变化情况及生态环境效应、土地承载力空间上的差异性。最后,从自然资源条件、交通网络体系、城市经济、政策体制因素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演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的耦合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区域城市化外部空间结构研究。探讨时按照城市化水平的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进行城市化水平测度,然后通过城市体系分形维数、不平衡指数、基尼指数、空间关联指数、重心模型研究兰州—西宁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探索人口和经济空间“热点”和“冷点”及人口、经济和非农业人口重心空间移动轨迹。认为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热点”和“冷点”区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且综合城市化内部各调控层作用差异明显。二是以西宁为例,研究了城市化内部空间结构。论证时选取紧凑度模型、土地利用强度模型、景观生态格局指数,研究了城市化内部空间形态类型、紧凑程度、利用强度、景观格局以及城市化空间拓展的方向性。三是以兰州为例,研究了伴随城市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主要因子的响应。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流向、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变化,耗水结构、水质、水量随城市化的演化,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趋势,以及生态环境效应和土地承载力空间差异性。四是从自然条件、交通技术、城市经济和政策体制四个方面论证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演化及生态环境响应的机制。利用ArcGIS技术研究河网密度、分形维数、高程与城市空间分布、城市体系分维数、土地承载力之间关系,通过缓冲区分析方法和转移矩阵,研究了交通对土地利用/覆盖的影响,及其交通网络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分析耗水结构、水质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论证城市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人口插值分析,经济和城市化水平插值分析,借助Voronoi图,阐述经济基础对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的决定作用。最后论证政策体制对生态环境、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演化的加速和延缓双重作用。
米瑞华[2](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战略部署为国家生产力布局适度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提供了预期。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要素将更加集聚。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交通运输、经济、文化、旅游、地缘、生态、考古等方面,关于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人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要素布局要以人口空间结构特征为基本依据之一,以使产业布局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环境和经济效率,同时权衡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为更多人所享受的社会治理目标。当下,我国人口结构失衡情况日益突出,甚至超越人口数量矛盾成为我国未来人口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而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使人口结构矛盾和人口一经济压力凸显于地图空间中,为经济、社会治理工具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而该领域研究的缺失必然会对政策制定形成误导,导致地方政府只以局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总量和均量值作为政策依据,而难以察觉区域人口构成在整个经济带中的地位、特色及其影射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治理重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面临水资源、土壤沙漠化等环境约束,需要吸取古代人类大规模开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使城镇化、工业化过程能够适应当地的基础生态环境而得以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慎重考察产业布局和人口空间结构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变动过程研究中,以文献研究、人口数据空间化、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两汉、隋唐、辽宋、元、明、清代等六个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分析了影响古丝绸之路沿线人口分布变动的重要因素,并对每一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简单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炼繁荣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古丝绸之路在西北边疆拉锯式收缩扩张的政治周期中,其人口分布几经聚散,人口构成不断更替,生产力和文化在盛唐时期最为发达,丝绸之路沿线商旅延绵,起点城市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际化大都市,但随着唐末爆发的连绵战争,以及西域政权割据、气候变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海运兴起等各种影响因素,长安城迅速衰落,丝路沿线人口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丝绸之路繁荣昌盛时期往往具有起点城市人口密集、丝路沿线人口空间分布连续、途径地区生产力和文化先进等人口空间结构特点,而丝绸之路萧条时期则正相反。当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处于国内外政治环境和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发展期,“以古鉴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重视西安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人口适度集聚于适宜发展区、充分向西开放、重视向西道路交通建设,并依靠科技手段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以人口密度格网化方法和人口构成趋势面分析方法,绘制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和人口构成空间分布图,通过地图叠加比较了各省、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异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约减人口空间结构变量以减少信息冗余和共线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研究区域的人口区划,以充分解释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的关键特征。研究发现2010年丝绸之路人口密集区集中分布在陕西关中、甘肃陇中、陇东南及河西走廊、青海西宁和海东地区、宁夏银川平原、以及新疆天山南北坡、伊宁平原、塔里木盆地外缘的绿洲地带等。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反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个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且这种差异化格局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客观性和稳定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自然构成、年龄构成、教育构成、人均收入、产业构成、城镇化水平等26个人口专题地图,反映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口属性分布各具特征,空间分异较大,各省区、各地区人口发展所处阶段具有差异性,陕甘等地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青、宁、新三省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尚处在人口快速惯性增长阶段,尤其是南疆三地州、青海玉树、果洛等州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受教育年限较低、人均收入较低,是人口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西安、乌鲁木齐等五大省会城市高素质人力资本聚集,外来人口比重大,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是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承接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甘青新交界处等矿区人口以第二产业人口为主,人均收入最高,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性别比最高,人口迁移流动较大;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约减变量以消除重复和冗余信息,得到“年龄结构因子”、“家庭规模因子”、“医疗卫生因子”、“民族因子”、“教育因子”、“收入与城市化因子”六个主成分,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360个区县聚为“人口快速增长的农业贫困区”、“水土流失型农业人口迁出区”、“人口较快增长的农业发展区”、“率先进入老龄化的综合发展区”、“外来人口聚集的高收入资源区”、“人口城镇化的重点承载区”六大人口区划,便于准确直观的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关键特征,并为预测和优化建议等人口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方面,主要采用边际理论分析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家庭决策过程,并分析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效应,考虑新型城镇化、道路交通建设、互联网贸易和新物流、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相关制度改革、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以数学模型表达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空间格局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回归系数较为显着。经济规律通过作用于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率、死亡率及二者速度差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变动(当前主要是人口城镇化)而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发挥作用;人口城镇化促使城镇人口增长、就业增加、技术进步及市场扩大,并促使农村地区劳动力减少、人均收入提高及农业技术进步。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新型城镇化和互联网贸易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平抑人口密度阶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小人口空间位移成本,促进人口点、轴状聚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将促使人口向西安等区域特大城市加速聚集;制度改革将减轻人口迁移流动的“配重”,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资源环境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形成约束条件;基于以上分析设计一个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简单模型,以简明的表达其变动机制。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部分,主要采用人口灰色动态预测方法预测人口,并基于格网化和趋势面方法进行预测值的空间化,基于预测结果给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分布的经济效率评价和优化建议。研究发现2010~202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快速增长,增长较快的区域主要为大中型城市、资源工业型经济热点地区、以及新疆、青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2020-2030年间,陕西、甘肃大部分区县进入人口拐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区县仍处于人口惯性增长阶段;大中城市人口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空间扩展;2030~2040年间,人口迁移的主流仍然是农业地区向城镇聚集,但迁移总量较前一个预测期略低,陕甘地区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人口规模持续减少,宁青新三省区将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区;大城市“郊区化”现象普遍出现;2040~20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城镇化过程基本实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各级城市或城镇中,人口聚集度非常高,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的规模非常小,城乡二元的界限模糊,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密度过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2050年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图的空间基本形态与2010年相似,但大中城市人口密度有大幅增加,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明显的珠串状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以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为起点,人口分布沿丝绸之路主干道(主要是陇海—兰新—北疆—南疆铁路)具有明显的点轴状特征,人口增长较快的城市主要有西安、成阳、宝鸡、榆林、延安、兰州、武威、金昌、嘉峪关、张掖、酒泉、西宁、格尔木、银川、吴忠、石嘴山、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奎屯、伊宁、库尔勒、喀什等区域中心城市,茫崖、若羌、哈密等过去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由于南疆铁路环线的建成通车而导致人口较快增长,而陕南地区、甘南、陇南、玉树、果洛、西海固、南疆三地州等地区将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疏散区;由于少子化、老龄化及人口城镇化等原因,陕甘宁等地的中小城镇、经济小县人口持续减少,且分布更加聚集,西北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度降低。研究认为人口空间结构应当与自然、经济等人口立地条件相适应,当人口空间结构与立地条件不相适应时,应通过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大迁移便利性等途径优化人口空间结构,建议以自由贸易区、内陆港等政策倾向为途径,充分培育西安、乌鲁木齐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加快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优化,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加速人口快速增长的南疆地区的铁路建设,人口迁移和科学生育并举缓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结构失衡问题,以利于人口密度和人口构成伴随着生产力布局的变动而匹配优化,依靠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市场规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效率提高、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人口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许国成[3](2018)在《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及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自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以来,我国各部门、各地区都以生态环境为重,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相继提出了各项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方案和相应的体制制度及改革措施,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国家层面的战略与政策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已经形成、生态文明的制度体制也在逐步完善。西部地区作为国内后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是首要任务,但是由于西部地区是诸多大江大河源地,且城市生态环境整体较为脆弱,因此该区域的城市发展必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因而,具有全国生态屏障地位的西部地区城市,其生态文明建设攸关全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成效,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容量支撑,生态文明发展程度与发展水平至关重要。本文以西部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路径为研究主题,既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现有的生态文明评价理论,又能通过对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科学分析,探索一条适合西部地区特征的发展道路,同时在科学评估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西部地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论文在阐述城市生态文明发展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现状,主要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法和政策德尔菲法,构建西部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评价西宁市的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和水平,最后提出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策略及政策支撑。除绪论外,本文结构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二章对城市生态文明研究的一般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主要对城市发展论、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生态文明等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明确城市发展、生态文明以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第三章从西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开发、制度与投入等五个方面对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的西部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根据所构建的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际调整指标,对西宁市的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进行了评价和讨论。第六章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撑。最后一章是研究总结及展望。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1)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西部城市开始展现强大实力和成长潜力,且西部地区具有清洁能源条件优势,有望成为我国未来的清洁能源基地。但是,空气污染越来越成为西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顽疾,因此西部地区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生态资源优势,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2)通过对西宁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估,其评价结果显示,目前西宁的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整体达到良好等级,2013年得分74.12,2014年得分78.16,2015年得分为80.02,2016年为83.75分。近10年来西宁市的生态文明水平处于上升趋势,且大致呈现三个阶段特征。西宁自2012年以来的生态文明专项建设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基本建成生态文明社会。2005-2016年间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稳定,但整体水平高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在样本期内呈现上升趋势。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较快。(3)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发展要以突出三个特点统筹生态文明建设、以低碳与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保护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承载力决定城市规划布局;要以法治保障、组织保障、产业政策、财政金融、公众参与和生态补偿机制为政策支撑,促进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发展。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较为系统地提出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文提出应在阐述城市生态文明发展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现状,构建西部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特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和经验,最后提出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策略及政策支撑。(2)结合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特点,构建了具有西部特色的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3)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对西部典型城市西宁进了案例分析。
贾伟[4](2012)在《明清时期河湟地区民族人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的以农牧业为主要生业的封建社会里,人口的多少和盈缩变化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河湟地区也不例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口数量和密度是社会内部分工的物质前提”。这说明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当然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区域民族人口研究是人口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人口学的基本共性,又有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共同影响下的独特个性。区域民族人口研究的展开,无论是古代人口研究还是现代人口研究,都可以为宏观人口研究提供微观见证和典型性个案,丰富了人口研究的内涵,从而避免了宏观人口研究在区域人口研究中面临的无力感和无助感。因此,推动区域人口研究,无疑会强有力的推动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发展。由此,我们不能不谈起本研究区域:河湟地区。河湟地区是古代羌人的中心居住地区,但它深入地开发则是从西汉中期开始的,至今已有二千余年了。由于多种原因,这里的社会发展时紧时慢,或由牧变农,或由农返牧,或烽烟四起,或牧歌羌笛,自明初以后近六百年,这里政局相对稳定,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发展,河湟地区由边地逐渐埒似内郡。这个时期,总体说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各民族人口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河湟地区的历史区位来看,河涅地区东望秦陇,西联潴野,北倚祁连,南瞰康川,诚西北之心脏,祖国之宝地,农牧间之桥梁,人口状况也显露出来了与别地不同的特点。所以,探讨河湟地区民族人口及其相关问题就不能不是一项颇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全文内容分上下两编,共计九章。上编为河湟民族人口本体研究。本编主要是展开对人口本体的研究,即对明清时期河湟地区人口基本数据的剖析。笔者在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对历史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统计学、历史学以及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考证了明清时期河湟地区各民族人口数量和总人口数。本编包含第一、二、三、四、五章和一小结。第一章是序论,主要谈及本研究的意义、研究时空的界定,并论述了支撑河涅人口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着重论述了本研究所依靠的史料基础和研究现状。第二、三章主要对明清时期河湟地区史志中的人口数据进行辨析、考证和推断。第四章主要考察了河湟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后小结,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明清时期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族人口数量和人口总量。第五章主要论述河湟地区人口迁移及其人口的空间结构变化。下编为河湟地区民族人口客体研究。主要指向与人口发展密切相关的不同社会因子的探讨,分析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相互影响。本编共包含第六、七、八、九章,共计四章。第六章主要论述河湟地区人口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第七章论述的是河湟城市状况及其发展,认为城市是河湟人口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第八章是在对河湟地区自然灾害分析的基础上,论述自然灾害对河湟人口发展的影响以及明清时期的防灾救灾体系。第九章以河湟人口发展史为视角,进一步探索河湟人口发展规律,冀希以史为鉴,为现实人口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崔文河[5](2015)在《青海多民族地区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海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与西北多元民族文化汇聚的重要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直接影响着高原生态安全、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当前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及民族文化消亡的突出问题。纵观乡土民居建筑演变发展规律,总是处于一种连续性的更新生成过程,但从当前民居建设现状来看,其营建方法正处于“新旧断层”的转型阶段,缺乏基于当代背景下乡土民居更新适宜设计模式的研究。论文以寻求高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采用历时与共时、定性与定量等综合研究方法,对青海乡土民居建筑原型、现型、新型进行整体性思考。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青海乡土民居建筑原型生成与演变规律。经过青海全省及周边省市地区系统调研以及文献的综合分析,指出“自然生成、文化驱动”...........是民居建筑原型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进一步对建筑背后隐含的自然与人文要素进行分析,提出“资源气候共性与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地区建筑特质。其次,研究了青海传统民居生存智慧。从自然气候、资源利用、地形地貌、文化观念四个方面,概括传统民居地区适应性,总结出“形态规整、内聚向阳、北高南低、大面宽小进深”等生存智慧。然后,论文分别对青海乡土民居更新生态技术策略和多元民族文化传承策略进行研究。在生态技术方面,强调优化提升传统营建智慧,论文对民居更新绿色设计方法及本土新型适宜性技术进行探讨。在文化传承方面,基于多元民族建筑文化多样性的地区背景,在民居地域性、生产生活方式、建筑语言等方面提出了“多样性表达”的设计策略。最后,论文对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进行研究。从“气候适应、技术适宜、文化传承”融合的角度,提出乡土民居更新的“整合设计”理论,并对理论内涵及运行机制进行探讨。论文还结合设计实践及典型民居更新建设实施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建构民居更新适宜设计模式的理论框架及设计方法。
高兴川[6](2019)在《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文中认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也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直接体现。交通是青藏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剧烈地塑造着交通沿线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演化,对该地区生态系统有不同程度影响。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从交通-土地利用视角切入,系统分析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网络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生态的影响路径与机理,对于调控青藏高原地区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以交通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为基础,利用1976~2016年交通网络数据、1980~2016年社会经济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在分析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及其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基础之上,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农户尺度入手系统探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生态的影响及其路径。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交通网络演化与可达性方面,青藏高原地区由通达深度越来越深,逐渐转变为技术等级越来越高,路网复杂性增强,正在形成格状交通网络,区域连通性不断增强;交通可达性水平得到显着改善,总体上呈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空间特征,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不断收敛;中心城市和县城交通圈演变阶段具有一致性,即1976~1996年拓展缓慢、1996~2006年快速拓展、2006~2016年稳步增长,沿重要交通干线已形成中心城市4h、县城2h短时交通圈连片格局,湟水河谷地、一江两河等地区初步形成交通廊道。乡镇到最近中心城市、县城的交通可达性水平改善显着,同时随着铁路网络延伸和机场数量增加,到最近铁路、机场的时间可达性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交通网络演化对乡镇尺度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上,乡镇区位条件与土地利用混合度具有较为显着的空间聚集特征;Moran’s I指数表明随着交通可达性改善,区位条件与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聚集程度将会更加显着。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地区乡镇单元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明显,乡镇区位条件的影响系数从0.2778、0.2804上升到0.4027、0.4361。36年的分析结果表明,乡镇区位条件得分大致呈从东到西逐渐降低的规律,高原东部乡镇土地利用变化中的区位条件得分较高。(3)通过选取不同交通可达性、区位条件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微观案例,实地调研与问卷分析发现,区位条件影响县城与镇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环境,进一步影响居民家庭生计策略变化,对土地利用产生潜在影响。交通可达性与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城与镇区,就业机会更多、土地利用更可能发生变化;不同的区位与自然环境组合,促使村民对土地利用方式与种植结构等变化有显着差异。二元Logistic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随着交通可达性与区位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与中心城市社会经济联系的加强,居民家庭生计发生显着变化,居民家庭的土地生计依赖性逐渐降低,引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与畜牧业变化,从而促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4)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可达性对不同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有显着差异,在宏观层面上的影响主要体现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即交通可达性水平较好、区位条件较优的地区,通常为耕地减少、建设用地总量增加,引起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微观层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的功能,即交通可达性带来区位条件的变化,改善了微观案例的发展机会与就业环境,引起居民家庭种植结构与土地生计依赖性发生变化,促使土地利用的功能发生变化。
相震[7](2006)在《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分析城市普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特别是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承载力概念的产生、演变与应用。根据城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生态系统理论进行较全面的理论解析。通过城市生态系统基本问题、城市化发展趋势、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的理论解析,概括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功能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其次,提出了城市复合承载力的概念,阐述其内涵、特征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三,建立了较实用、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以现实环境容量为主要依据的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及城市环境复合承载系数的判别方法。第四,将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理论运用于西宁市的实证研究,充分利用我们自身以往对西宁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和长期、丰富的监测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宁市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分析,特别是在详细调查能源、资源、污染源以及对主要污染因子历史状况分析和现状监测的基础上对西宁市城市环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和综合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明确了重要资源要素的质、量和时空分异特征,揭示了西宁市城市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出了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理清了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五,应用多种合理模式测算了西宁市的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环境容量。同时,应用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测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西宁市水、气、土壤的承载现状和城市环境复合承载状况,明确了生态支持系统的支撑能力。借助协调度模型测算和判断了西宁市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协调的现实状况。最后,从环境复合承载力评价和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安全分析出发,通过对制约西宁市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辨析,从解决目前西宁市生态安全存在的焦点问题入手,以提高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李延俊[8](2014)在《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冬季气温低寒并且持续时间长,恶劣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建筑的保温和采暖是建筑热工研究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村民们依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当地的生活习惯,使用火炉、火墙、火炕等方式进行冬季采暖。然而,乡村住宅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密闭性能差、建筑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缺陷,传统的采暖方式也存在采暖效率低、排烟不畅等不足。较差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密闭性能还造成巨大的采暖能耗浪费。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地区非商品能源存在被常规商品能源替代的趋势。如何在改善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同时应对当地日益增长的化石能源需求?本论文对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建筑空间布局和建筑围护结构构造设计,提高乡村住宅的保温性能;优化被动式太阳房、火炕等采暖设施,充分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乡村地区巨大的生物质能储量来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优化乡村住宅采暖方式,提出各地区乡村住宅适宜的采暖模式。本论文通过现场调研、理论推导、热环境测试、软件模拟四种方法来研究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的采暖问题。本论文研究得到的主要成果为:(1)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指标及采暖设计原则;利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首次对西北地区进行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气候区划;(2)全面、定量地探讨了乡村住宅各项设计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提出西北各地区适宜的建筑设计参数和围护结构保温构造做法;(3)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原则;优化直接受益式太阳房,提出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关键设计参数推荐值;确定西北地区乡村住宅最适宜的火炕形式;提出炊事火炉连接热辐射箱为起居室采暖的运行机制;(4)创建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适宜采暖模式参数体系;依据各地区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及村民生活习惯,设计西北各地区典型乡村住宅实例;在软件DesignBuilder中创建典型乡村住宅实例的计算模型并进行能耗模拟计算。本论文的研究改善了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乡村住宅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增加了当地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互补。
鲁顺元[9](2011)在《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文中指出“文化不是铁板一块。”纵观人类文化史,任何获得长久生存和发展的文化,都是与别的文化不断地进行交流,而非固步自封。有交流,就会有文化的变迁。基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对地处青海的藏族文化而言,由于地域广阔、环境多变,文化发展是在“影响—调适”的交错中进行的,这必然使文化的变迁产生地域性差异。这种差异性是文化变迁的结果,也有社会设置层面的因素。比较不同地域藏文化的当代变迁,可以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认识差异,进而反思文化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为此,本文分八章来展开。第一章为导论部分,对研究思路、方法及所依借的理论作一介绍和评论。其中,对研究理论的评析主要从历时的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理论、共时的与文化地域分类相关的理论两方面来进行。第二章简要介绍青海文化变迁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意在强调变迁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历史背景,其中的自然环境变迁不但是文化变迁的基础还是其重要内容。从第三章开始,依次从人口、生计方式、语言文字、婚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对各藏文化特质在不同地域分布的差异性及其变化分章作出讨论。第八章对藏文化变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作一简要总结,并初步展望藏文化现代化的趋势,以对导论部分介绍的各个理论有所回应。本文主要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和个案访谈资料,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发现:青海藏文化变迁地域性差异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圈形态。这种形态可以用藏族人口的聚居程度以及不同地域藏人所操持的生计方式、使用的语言文字、传承的婚姻习俗和寺院教派、僧侣规模等标准来加以描述。同时,不同地域文化变迁也带来了文化圈圈层的多元化。这是藏文化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体现了藏文化的适应功能和特殊的现代化路径。笔者主张谨慎地给定文化现代化的目标,应当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一角度来看待青海藏文化变迁;从而发现,不同圈层藏文化现代化处于一个基准线的两端并呈连接但非更替的关系。透过藏人的文化心态、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自觉行动等可以初步预见藏文化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赵常兴[10](2007)在《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和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西部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不但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也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全局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西部地区城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的基础条件、发展历史、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战略进行探究,系统地梳理了西部城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运用双向思维分析了西部城镇化基础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究西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全面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基础性条件。影响西部城镇化的基础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文环境等。具体表现为: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劣共存,既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又存在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文环境错综复杂,大大增加了城镇化推进的难度。通过对基础性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必须正视现实、立足区情、因地制宜来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回顾了历史时期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总结出它的阶段性特征和政府主导性特征。第一,阶段性特征明显:封建社会时期得到发展的城市主要是各级行政中心,政治职能明确;在近代的发展基本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影响,西部城镇化发展起伏波动,有前进也有倒退;改革开放以后,西部城镇化实现了健康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第二,政府的主导性特征突出,决定着西部城镇化的方向和发展速度。进一步展开对西部地区城镇化现实发展状况的分析。首先,概括了西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剖析了制约西部城镇化发展的多方面因素,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等常规因素外,还提出政策与制度障碍和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限制了西部城镇化的推进;最后,分析了促进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机遇和动力条件,主要包括国家扶持、政策倾斜、比较利益驱动、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发展和制度创新等。探讨了西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行为选择和制度创新。西部城镇化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模式,决定了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分析了政府的角色定位;探究了政府行为选择的重点,如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规划、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进一步提出政府应当适时开征生态资源税,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以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城镇化协调持续发展。探寻了西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建议充分发挥西部资源优势,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设资源性城镇;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将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走生态型城镇化道路;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发展城镇密集带;在边境地区发展边贸驻军型城镇;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城镇化模式,促进本地区人口和产业的非农化。最后,对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和未来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构想。论述了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的目标,即:建立各等级城镇合理均衡分布的规模结构、功能明确分工合理的职能结构、“点轴面”立体布局的空间结构。提出未来西部城镇化的总体发展战略,即:以突出西部特色、走多元城镇化道路、在局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总体指导思想;以生态保护、城乡统筹、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并重、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兼顾地区差异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以本世纪中叶基本完成城镇化、促进城镇质量全面提升为战略目标;以发展大中城市为战略重点;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本研究最后指出:基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区情,发展小城镇切忌遍地开花,应主要选择以条件较好的县城和重点中心镇为发展对象,有重点地适度发展。
二、西宁地区的人口和生态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宁地区的人口和生态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 ——以兰州—西宁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范围的确定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2.4 技术路线 |
1.3 论文特点与创新点 |
1.3.1 特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对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
2.1 国外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化及环境响应研究 |
2.1.1 城市化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
2.1.2 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2.2 国内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化及环境响应研究 |
2.2.1 城市化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
2.2.2 城市化概念界定 |
2.2.3 城市化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
2.2.4 城市化的环境响应研究 |
2.3 兰州-西宁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化及环境响应研究现状 |
2.3.1 兰州-西宁区域城市化阶段及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
2.3.2 兰州-西宁区域城市化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
2.3.3 兰州-西宁区域生态环境研究 |
2.3.4 100年前兰州-西宁区域聚落与环境关系演化过程 |
2.4 国内外研究中问题和不足 |
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化空间格局及演化 |
3.1 城市化及空间格局研究方法 |
3.1.1 城市化及水平测度 |
3.1.2 城市化空间分布均衡与差异性测度 |
3.1.3 城市化空间关联指数计算 |
3.1.4 人口和经济重心演化 |
3.1.5 城市空间紧凑程度 |
3.2 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演化 |
3.2.1 区域城市化进程缓慢,发展阶段不同 |
3.2.2 区域城市化空间结构 |
3.2.3 综合城市化水平 |
3.2.4 城市化空间移动轨迹 |
3.3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演化 |
3.3.1 城市化空间形态类型的多样性 |
3.3.2 城市化内部空间拓展的方向性 |
3.3.3 城市化空间紧凑程度和利用强度演化 |
3.3.4 城市化景观格局指数的演化 |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化过程的环境效应 |
4.1 兰州—西宁区域生态环境概况 |
4.1.1 植被覆盖率低,农业用地递减 |
4.1.2 水资源的供给与需求 |
4.1.3 大气质量差异大,局部得到改善 |
4.1.4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4.2 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响应 |
4.2.1 土地(生态环境背景)随城市化进程的响应 |
4.2.2 水环境对城市化的响应 |
4.2.3 局地气候环境对城市化的响应 |
4.2.4 生态环境效应空间上的差异 |
4.2.5 土地承载力演化及空间差异 |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化空间格局与环境相互作用机制 |
5.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间相互作用关系 |
5.1.1 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促进和约束效应 |
5.1.2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促进和胁迫效应 |
5.2 自然禀赋主导环境演变的同时奠定城市化空间格局 |
5.2.1 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对生态环境演化的主导作用 |
5.2.2 自然条件对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奠定作用 |
5.3 交通对城市化空间与环境空间的推动和拉大 |
5.3.1 交通网络体系拉大环境空间变化推进演化速度 |
5.3.2 交通网络体系推动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形成 |
5.4 经济对城市化空间格局和环境演化的双重作用 |
5.4.1 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影响生态环境演化的速度和强度 |
5.4.2 经济规模基础对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的决定 |
5.5 政策体制及规划调控对环境响应的加速及减缓 |
5.5.1 城市化道路和产业布局政策加速了环境恶化 |
5.5.2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恢复生态环境 |
5.5.3 社会政治要素引导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形成 |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关联性弱 |
6.1.2 城市建设空间形态受地形地势、河流等自然条件制约明显 |
6.1.3 生态环境演化是生态因子多要素自身变化和人类干扰的综合结果 |
6.1.4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耦合性 |
6.1.5 生态脆弱区城市化建设活动中存在问题 |
6.1.6 通过一体化及统筹发展调控城镇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 |
6.2 不足和展望 |
6.2.1 城市化(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6.2.2 城市化(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调控 |
6.2.3 空间响应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图 |
(2)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人口空间结构定义 |
1.2.2 研究时空范围界定 |
1.2.3 研究区域概况 |
1.3 研究工具、方法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工具和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人口空间结构形成及变动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综述 |
2.2.2 人口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3 成果述评 |
第3章 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
3.1 古丝绸之路人口概况 |
3.2 历史时期西北丝绸之路人口空间分布演变过程 |
3.2.1 两汉时期——丝路开辟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2 隋唐时期——丝路兴盛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3 辽宋时期——丝路衰退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4 元时期——丝路复兴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5 明时期——丝路衰退Ⅱ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6 清时期——丝路萧条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3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
3.3.1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
3.3.2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 |
4.1 基于土地利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密度格网分布 |
4.1.1 格网化方法 |
4.1.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4.2.1 趋势面分析方法 |
4.2.2 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4.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省际、区际分异 |
4.3.1 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2 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3 青海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4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
4.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
4.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分异指标分析 |
4.4.1 指标分析方法 |
4.4.2 变量选取 |
4.4.3 结果分析 |
4.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
4.5.1 因子分析方法 |
4.5.2 变量选取与试验过程 |
4.5.3 因子解释 |
4.5.4 聚类分析方法 |
4.5.5 基于聚类结果的人口区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 |
5.1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空间相关性 |
5.1.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布局现状 |
5.1.2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相关关系 |
5.2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经济学原理 |
5.2.1 人口自然变动的区际差异及其经济学原理 |
5.2.2 人口城镇化的家庭决策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
5.4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 |
6.1 基于GM(1,1)修正系数模型的人口分布预测 |
6.1.1 灰色理论建模原理及过程 |
6.1.2 系数设定方法 |
6.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结果 |
6.2.1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至2050年人口规模变动趋势面 |
6.2.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5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
6.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人口密度变动情况 |
6.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未来趋势的经济效率评价 |
6.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6。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发展理论 |
2.1.1 城市化的内涵 |
2.1.2 城市化阶段 |
2.1.3 城市化与生态 |
2.2 生态承载力理论 |
2.2.1 承载力概念演化 |
2.2.2 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
2.2.3 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
2.2.4 生态承载力实践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 |
2.3.2 区域可持续发展 |
2.3.3 城市可持续发展 |
2.4 城市生态文明理论 |
2.4.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4.2 生态城市 |
2.4.3 生态文明城市 |
2.4.4 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城市 |
第三章 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分析 |
3.1 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概况 |
3.1.1 总体发展概况 |
3.1.2 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 社会经济发展 |
3.2.1 经济总量 |
3.2.2 产业结构 |
3.3 资源能源利用 |
3.3.1 资源能源基地 |
3.3.2 资源能源效率 |
3.3.3 清洁能源发展 |
3.4 生态环境 |
3.4.1 土地资源 |
3.4.2 水资源 |
3.4.3 工业污染 |
3.4.4 大气污染 |
3.5 国土空间开发 |
3.5.1 主体功能区划分 |
3.5.2 优化开发区域 |
3.5.3 重点开发区域 |
3.5.4 限制开发区域 |
3.5.5 禁止开发区域 |
3.6 法律法规及制度现状 |
第四章 西部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1 评估框架 |
4.1.1 评估指标发展历程 |
4.1.2 代表性研究 |
4.1.3 方法论 |
4.1.4 基本框架 |
4.2 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
4.2.1 指标选择 |
4.2.2 指标体系 |
4.3 评估应用 |
4.3.1 指标调整 |
4.3.2 目标值 |
4.3.3 监测与评估 |
第五章 西宁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案例分析 |
5.1 西宁市概述 |
5.1.1 社会经济发展 |
5.1.2 资源能源利用 |
5.1.3 生态环境保护 |
5.1.4 国土空间开发 |
5.1.5 生态文明发展历程 |
5.2 生态文明水平评价 |
5.2.1 评价方法 |
5.2.2 数据来源 |
5.2.3 评价结果 |
5.3 经验与启示 |
第六章 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发展路径及政策支撑 |
6.1 发展路径 |
6.1.1 以突出三个特点统筹生态文明建设 |
6.1.2 以低碳与创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
6.1.3 以环境保护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 |
6.1.4 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
6.1.5 以生态承载力决定城市规划布局 |
6.2 政策支撑 |
6.2.1 法治保障 |
6.2.2 组织保障 |
6.2.3 产业政策 |
6.2.4 财政金融 |
6.2.5 公众参与 |
6.2.6 生态补偿机制 |
第七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明清时期河湟地区民族人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河湟地区民族人口本体研究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河湟”界定与人口生殖的生态基础 |
第三节 史料基础与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史志中明代河湟地区人口数据辨析 |
第一节 西宁卫人口数据辨析 |
第二节 河州相关人口数据辨析 |
第三章 史志中清代河湟地区人口数据辨析 |
第一节 西宁府人口数考察 |
第二节 河州民户数考察 |
第四章 明清时期河湟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考察 |
第一节 明清河湟地区藏族人口数量考察 |
第二节 土族人口数量蠡测 |
第三节 回族与撒拉族人口数量 |
第五章 河湟地区人口迁移与人口的空间结构变化 |
第一节 明代河湟地区人口迁徙及其人口分布格局 |
第二节 四次战争与清代移民活动 |
第三节 明清时期人口迁徙方式 |
小结:明清时期河湟地区人口数量 |
下编 河湟地区民族人口客体研究 |
第六章 河湟地区人口与农业生产 |
第一节 河湟地区社会生产技术的地域类型与空间特征 |
第二节 人口增加与农业的快速发展 |
第三节 番地的开垦 |
第四节 水利设施日益完善 |
第五节 河湟牧场的衰退与畜牧业人口的减少 |
第七章 人口与城市发展 |
第一节 河湟地区城市类型 |
第二节 城市的形制和发展 |
第三节 城镇功能由单一向综合性发展 |
第四节 新兴贸易城市相继崛起 |
第五节 河湟地区城市文化 |
第六节 城市发展对河湟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
第八章 自然灾害与人口 |
第一节 明清河湟地区自然灾害研究解析 |
第二节 河湟地区自然灾害类型及其对人口的损耗 |
第三节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救济 |
第十章 以史为鉴:明清时期河湟地区人口发展的启示 |
第一节 处理好人口发展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由洪亮吉人口思想谈起 |
第二节 社会稳定与河湟地区人口关系——由战争谈起 |
第三节 人口增殖的推动因素——由科技谈起 |
第四节 重视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附录:明清时期河湟地区灾异志 |
参考书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青海多民族地区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关注 |
1.1.2 对高原多元民族文化的关注 |
1.1.3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现状 |
1.2.4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理论支撑 |
1.3.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1.3.2 复合生态系统 |
1.3.3 绿色建筑与生态美学 |
1.3.4 地域建筑与乡土民居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青海多民族地区乡土民居建筑原型 |
2.1 青海乡土民居建筑地域类型划分 |
2.1.1 河湟地区——庄廓民居 |
2.1.2 环湖及周边牧区——游牧民居 |
2.1.3 柴达木地区——戈壁绿洲民居 |
2.1.4 青南地区——碉房民居 |
2.1.5 民居不同地域类型背后的主导因素 |
2.2 青海多元民族建筑文化多样性 |
2.2.1 汉族民居 |
2.2.2 藏族民居 |
2.2.3 回族民居 |
2.2.4 土族民居 |
2.2.5 撒拉族民居 |
2.2.6 蒙古族民居 |
2.2.7 多样性成因分析 |
2.3 青海东部地区乡土民居生成与演变 |
2.3.1 地区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 |
2.3.2 民居原型生成与演变 |
2.3.3 自然生成与文化驱动 |
2.4 青海庄廓民居建筑特征 |
2.4.1 庄廓民居基本特征 |
2.4.2 庄廓民居特征的多样性 |
2.5 资源气候共性与民族文化差异性 |
2.5.1 资源气候环境主导下的民居共性 |
2.5.2 宗教人文环境导向下的民居差异性 |
2.6 小结 |
3.青海传统民居的生存智慧 |
3.1 与自然气候相适应 |
3.1.1 高原严寒与民居适应性 |
3.1.2 干旱少雨与民居适应性 |
3.1.3 风大风多与民居适应性 |
3.2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
3.2.1 最大化获取日照 |
3.2.2 有效利用本土建筑资源 |
3.2.3 生物质能的循环利用 |
3.2.4 水力资源的综合运用 |
3.3 与地形地貌相适应 |
3.3.1 川水平原聚落与民居——密集院落型民居 |
3.3.2 浅山丘陵聚落与民居——台地套庄型民居 |
3.3.3 高山峡谷聚落与民居——独立碉房型民居 |
3.4 简便易行的建造技术 |
3.4.1 庄廓传统土木建造技术 |
3.4.2 碉房传统石木建造技术 |
3.4.3 帐篷传统毛帐建造技术 |
3.5 多元民族文化的生态观 |
3.5.1 汉族儒、道文化的生态观 |
3.5.2 佛教文化的生态观 |
3.5.3 伊斯兰文化的生态观 |
3.5.4 多元民族文化生态观的一致性 |
3.6 小结 |
4.青海乡土民居更新的生态策略 |
4.1 青海乡土民居发展的生态困境 |
4.1.1 高原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
4.1.2 聚落重构与民居更新的现状分析 |
4.1.3 青海乡土民居发展走向 |
4.2 青海乡土民居更新的设计策略 |
4.2.1 生态住区规划 |
4.2.2 建筑形体与空间优化 |
4.2.3 再生资源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
4.3 民居更新本土适宜技术策略 |
4.3.1 适宜技术观 |
4.3.2 被动式太阳房 |
4.3.3 传统围护技术更新优化 |
4.3.4 本土采暖技艺 |
4.4 新型绿色建材与本土资源优化策略 |
4.4.1 免烧砖 |
4.4.2 秸秆生态复合材料 |
4.4.3 太阳能陶瓷 |
4.5 小结 |
5.青海多元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策略 |
5.1 青海多元民族概况 |
5.1.1 多元民族分布 |
5.1.2 游牧与农耕双层品格 |
5.1.3 西北儒释道、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多元文化交融 |
5.2 青海多元民族建筑文化现状与发展分析 |
5.2.1 民族建筑文化发展困境 |
5.2.2 走向技术与文化的融合 |
5.3 青海乡土民居更新设计多样性表达 |
5.3.1“多样性表达”概念解析 |
5.3.2 民居地域性的多样化表达 |
5.3.3 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表达 |
5.3.4 建筑语言的多样性表达 |
5.4 小结 |
6.青海乡土民居更新的整合设计与实践探索 |
6.1 整合设计模式的提出 |
6.1.1 整合设计概念解析 |
6.1.2 整合设计理论内涵 |
6.1.3 整合设计机制探讨 |
6.1.4 整合设计理念 |
6.2 整合设计要素建构与协同 |
6.2.1 整合设计要素建构 |
6.2.2 整合设计要素协同 |
6.3 青海东部地区庄廓民居更新整合设计实践 |
6.3.1 典型庄廓民居调研分析——以化隆县雄先藏族乡巴麻堂村为例 |
6.3.2 庄廓民居更新整合设计 |
6.4 青海南部地区碉楼民居更新整合设计实践 |
6.4.1 果洛州班玛县马可河河谷地带擎檐柱式碉楼解读 |
6.4.2 典型碉楼民居调研分析——以班玛县灯塔乡科培村为例 |
6.4.3 擎檐柱式碉楼更新整合设计 |
6.5 青海乡村新型社区建设实践案例分析 |
6.5.1 青海刚察县牧民定居新村建设 |
6.5.2 青海湟源县兔尔干新型社区建设 |
6.5.3 青海门源县农户自建太阳能暖房 |
6.5.4 对乡土民居更新整合设计的思考 |
6.6 小结 |
7.结语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青藏高原新乡土建筑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玉树及环青海湖地区民居更新整合设计分析图示 |
附录2青海省特色民居推荐图集——东部地区“河湟庄院” |
附录3青海省特色民居推荐图集——青南地区“多彩藏居” |
附录4民居更新方案设计构思草图 |
致谢 |
(6)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可达性 |
1.2.2. 土地利用变化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文献分析 |
1.3.2. 理论基础 |
1.3.3. 实证研究 |
1.3.4. 影响机理 |
1.3.5. 研究区域已有研究热点 |
1.4. 研究述评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问题 |
2.1.2.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区域区位与概况 |
2.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3.1. 资料来源 |
2.3.2.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交通网络演化与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 |
3.1.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
3.1.1. 数据来源 |
3.1.2. 交通网络发育度量指标 |
3.1.3. 时间可达性评价模型 |
3.1.4. 潜能可达性评价模型 |
3.2. 交通网络的拓展与演变 |
3.2.1. 交通网络结构 |
3.2.2. 交通网络连通性 |
3.3. 宏观层面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3.3.1. 与周边城市的可达性 |
3.3.2. 区域平均最短可达时间 |
3.3.3. 不同等级城市交通圈的扩张模式 |
3.4. 乡镇尺度交通可达性演变特征 |
3.4.1. 乡镇到中心城市的交通可达性 |
3.4.2. 乡镇到县城的交通可达性 |
3.4.3. 乡镇到铁路、机场的交通可达性 |
3.5. 小结 |
第4章 乡镇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 |
4.1. 方法模型与指标构建 |
4.1.1.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与指标 |
4.1.2. 主成分分析 |
4.1.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4.2. 宏观层面土地利用格局特征 |
4.2.1. 青藏高原地区土地利用规模及其变化 |
4.2.2. 青藏高原地区景观结构动态变化特征 |
4.2.3. 乡镇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 |
4.3. 乡镇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影响 |
4.3.1. 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 |
4.3.2. 交通可达性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
4.4. 乡镇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4.4.1. 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定量测度 |
4.4.2. 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分异 |
4.5. 小结 |
第5章 农户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5.1. 调研镇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
5.1.1. 案例地选取与调研基本情况 |
5.1.2. 调研镇域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 |
5.1.3. 调研镇域土地利用动态及特征 |
5.1.4. 调研镇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
5.2. 农户尺度土地利用情况及特征 |
5.2.1. 调研基本情况 |
5.2.2. 县城居民家庭土地利用变化与特征 |
5.2.3. 镇区居民家庭土地利用变化与特征 |
5.2.4. 交通发展对乡村居民家庭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5.3. 交通可达性对农户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5.3.1.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 |
5.3.2. 农户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潜在作用 |
5.3.3. 影响路径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交通可达性对不同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 |
6.1. 宏观层面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 |
6.1.1. 自然地理因子 |
6.1.2. 社会经济因素 |
6.2. 宏观层面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 |
6.3. 农户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目的和意义 |
1.1.3 环境承载力的产生背景 |
1.2 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1 承载力的概念演变及其研究应用 |
1.2.2 环境要素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1.4 环境承载力研究趋势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研究方法和结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2. 城市生态系统理论解析 |
2.1 城市的本质定义 |
2.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涵义 |
2.3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 |
2.3.1 城市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
2.3.2 不完全性和脆弱性 |
2.3.3 能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 |
2.3.4 环境问题的长期性、扩展性、积累性、重叠性 |
2.3.5 地域限制性 |
2.3.6 高度开放性 |
2.4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
2.4.1 生活功能 |
2.4.2 生产功能 |
2.4.3 还原及污染净化功能 |
2.5 城市与城市化的背景 |
2.6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
2.6.1 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 |
2.6.2 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
2.6.3 产业结构的调整 |
2.6.4 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城乡交流 |
2.6.5 决策作用的驱动 |
2.7 中国的城市化和发展趋势 |
2.7.1 中国城市化历史沿革 |
2.7.2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
2.7.3 中国城市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
2.8 城市环境问题和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危机及表现 |
2.8.1 城市环境问题由来 |
2.8.2 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实质 |
2.8.3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危机 |
2.9 城市化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2.9.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9.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2.9.3 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
2.9.4 承载力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2.10 本章小节 |
3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理论探索 |
3.1 承载力的提出 |
3.2 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 |
3.3 不同角度的承载力定义 |
3.4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特征 |
3.4.1 客观性 |
3.4.2 运动性 |
3.4.3 主观性 |
3.4.4 时空性 |
3.4.5 以生命活动为核心 |
3.4.6 可计量性 |
3.4.7 脆弱性 |
3.4.8 整体性 |
3.4.9 层次性 |
3.5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功能 |
3.5.1 产品提供功能 |
3.5.2 调节功能 |
3.5.3 文化功能 |
3.5.4 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功能 |
3.5.5 净化与更新功能 |
3.5.6 输送功能 |
3.5.7 制约功能 |
3.5.8 效益功能 |
3.6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定义和内涵 |
3.7 影响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
3.7.1 环境系统本底性能 |
3.7.2 人类生活水平 |
3.7.3 人为引起的城市物理环境变化 |
3.7.4 科技创新水平 |
3.7.5 环境系统祸合 |
3.7.6 社会生产力水平与人类社会进步 |
3.7.7 经济增长速度、指令等行为因素 |
3.8 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
3.9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物质基础条件——城市资源承载力 |
3.10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限制条件——城市环境容量与质量 |
3.1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假说 |
3.11.1 多样性—稳定性假说 |
3.11.2 铆钉假说 |
3.11.3 冗余假说 |
3.12 本章小结 |
4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定量化研究 |
4.1 环境承载力主要定量方法综述 |
4.1.1 专家调查法 |
4.1.2 灰色系统分析方法 |
4.1.3 层次分析法 |
4.1.4 系统动力学方法 |
4.1.5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1.6 生态足迹分析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与构建原则 |
4.2.1 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
4.2.2 充分考虑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特点 |
4.2.3 可比性 |
4.2.4 自我维持性 |
4.2.5 科学性 |
4.2.6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
4.2.7 相对独立性 |
4.2.8 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统一 |
4.2.9 适应性 |
4.3 环境复合承载力评价方法和程序 |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水环境容量核算 |
4.5.1 水环境容量理论简析 |
4.5.2 水环境容量测算技术流程 |
4.6 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
4.6.1 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因子确定 |
4.6.2 控制区确定 |
4.6.3 清洁对照点确定 |
4.6.4 控制区网格化 |
4.6.5 数据收集 |
4.6.6 确定大气扩散模型 |
4.7 土壤环境容量测算 |
4.8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模型 |
4.8.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理论模型 |
4.8.2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计量模型 |
4.9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判别 |
4.10 本章小结 |
5 西宁市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 |
5.1 西宁市概况 |
5.1.1 自然环境 |
5.1.2 城市行政区与人口状况 |
5.1.3 国民经济构成 |
5.1.4 城市基础设施 |
5.2 西宁市城市能源结构分析 |
5.2.1 西宁市能源消耗历史分析 |
5.2.2 西宁市能源消耗现状 |
5.3 西宁市环境质量(历年状况) |
5.3.1 1991年~2002年空气环境质量时空特征分析 |
5.3.2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 |
5.4 空气环境质量分析 |
5.4.1 西宁市1991~2002年SO_2、NO_x、TSP、PM_(10)降尘年平均浓度变化情况 |
5.4.2 西宁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探析 |
5.5 西宁市声环境分析 |
5.5.1 1990~2002年西宁市交通干线噪声和区域噪声分析 |
5.5.2 区域噪声声源构成 |
5.6 西宁市酸雨时空分布 |
5.7 1991~2002年地表水环境时空特征分析 |
5.7.1 西宁市水环境点位布设与监测频次 |
5.7.2 1991~2002年西宁市地表水环境质量 |
5.7.3 水质污染特征分析 |
5.7.4 水质污染趋势分析 |
5.7.5 水环境污染总体特征及原因分析 |
5.8 西宁市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5.8.1 西宁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5.8.2 西宁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空间评价 |
5.9 西宁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分析 |
5.10 西宁市防治污染的难点及其原因分析 |
5.10.1 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城市基础实施落后之间的矛盾 |
5.10.2 环境保护投资困难很大 |
5.10.3 历史遗留问题过多 |
5.10.4 工业化起点低,工艺落后,技术改造难度大 |
5.10.5 小企业面源性污染严重 |
5.10.6 缺乏有预见性的总体规划 |
5.11 环境容量测算基准年(2002年)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状况 |
5.11.1 2002年西宁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分析 |
5.11.2 2002年西宁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 |
5.12 西宁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
5.12.1 容量测算的数学模型的选择 |
5.12.2 容量计算中城市及城区控制区本底浓度的确定 |
5.12.3 西宁市污染气象状况分析 |
5.12.4 西宁市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5.13 环境容量测算基准年(2002年)水环境质量基本状况 |
5.13.1 西宁市水资源状况分析 |
5.13.2 2002年污染源分析与环境质量评价 |
5.14 西宁市水环境容量测算 |
5.14.1 水容量测算中的主要参数确定 |
5.14.2 污染源调查分析与结论 |
5.14.3 西宁市水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
5.14.4 西宁市水环境容量结果分析 |
5.15 西宁市土壤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
5.16 西宁市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计算结果和判别 |
5.17 西宁市环境和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
5.17.1 发展、限制、协调之间的辨证关系 |
5.17.2 西宁市城市发展压力指数分析 |
5.17.3 协调度分析 |
5.18 本章小结 |
6 提高西宁市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策略研究 |
6.1 自然环境支撑力维护措施 |
6.1.1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
6.1.2 生态环境环境综合整治 |
6.2 生态系统的维育和管理 |
6.2.1 建立专门的生态安全与维育联席办公机制 |
6.2.2 建立生态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
6.2.3 坚持对重要生态资源优先保护的原则和落实具体措施 |
6.2.4 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 |
6.2.5 加强污染控制的科学研究 |
6.3 提高承载力的社会经济协调措施 |
6.3.1 经济发展协调性策略 |
6.3.2 社会调控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己发表和录用论文 |
(8)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乡村住宅采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被动式太阳房研究现状 |
1.3.2 火炕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西北地区概况 |
2.1 西北地区范围界定 |
2.2 西北地区自然要素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条件 |
2.2.3 水资源 |
2.2.4 土地资源 |
2.2.5 化石能源 |
2.2.6 太阳能资源 |
2.3 西北地区经济要素 |
2.3.1 经济发展状况 |
2.3.2 经济总量现状 |
2.3.3 居民收入水平 |
2.3.4 居民消费水平 |
2.4 西北地区社会要素 |
2.4.1 人口现状 |
2.4.2 技术人才 |
2.4.3 人民生活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现状 |
3.1 乡村住宅的概念 |
3.1.1 相关概念阐释 |
3.1.2 乡村住宅界定 |
3.1.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 |
3.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方案 |
3.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建筑概况 |
3.3.1 乡村住宅规划布局 |
3.3.2 乡村住宅单体建筑 |
3.3.3 乡村住宅围护结构 |
3.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耗现状 |
3.4.1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能源消费构成 |
3.4.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各类能源消费分析 |
3.4.3 西北各省区乡村住宅能源消费总量分析 |
3.4.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单位面积能耗分析 |
3.5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现状 |
3.5.1 采暖方式 |
3.5.2 采暖满意度 |
3.6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 |
3.6.1 陕西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6.2 甘肃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6.3 青海省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6.4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 |
3.7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综合分析 |
3.8 小结 |
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基础问题研究 |
4.1 建筑热过程 |
4.1.1 总述 |
4.1.2 非透明围护结构外表面热平衡方程 |
4.1.3 非透明围护结构内表面热平衡方程 |
4.1.4 透明围护结构热平衡方程 |
4.1.5 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 |
4.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指标 |
4.2.1 人体热舒适理论分析 |
4.2.2 我国建筑标准对冬季室内温度指标的规定 |
4.2.3 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指标相关研究 |
4.2.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现状 |
4.2.5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主观温度计算 |
4.2.6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指标 |
4.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原则 |
4.3.1 住宅本体高效保温 |
4.3.2 合理修建被动式太阳房 |
4.3.3 生物质能采暖应用 |
4.3.4 合理高效燃煤采暖 |
4.3.5 多能复合采暖 |
4.3.6 采暖模式因地制宜 |
4.4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设计气候区划 |
4.4.1 既有相关气候区划 |
4.4.2 气候区划的意义 |
4.4.3 气候区划的原则 |
4.4.4 气候区划的指标 |
4.4.5 气候区划的方法 |
4.4.6 气候区划的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采暖节能的乡村住宅模式研究 |
5.1 乡村住宅功能分区的采暖需求分析 |
5.2 乡村住宅规划设计与节能 |
5.2.1 村落规划 |
5.2.2 院落规划 |
5.3 乡村住宅单体设计与节能 |
5.3.1 建筑平面 |
5.3.2 建筑高度 |
5.3.3 建筑窗墙比 |
5.4 乡村住宅围护结构设计与节能 |
5.4.1 既有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
5.4.2 常用保温材料及性能指标 |
5.4.3 外墙构造做法 |
5.4.4 屋顶构造做法 |
5.4.5 门窗构造做法 |
5.4.6 地面构造做法 |
5.5 本章小结 |
6 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研究 |
6.1 乡村住宅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 |
6.1.1 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概述 |
6.1.2 采暖设施适用及优化原则 |
6.2 被动式太阳房适用及优化 |
6.2.1 被动式太阳房的应用基础 |
6.2.2 被动式太阳房形式及各自的特点 |
6.2.3 直接受益式太阳房设计参数优化 |
6.2.4 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设计参数优化 |
6.3 火炕采暖适用及优化 |
6.3.1 火炕的应用基础 |
6.3.2 火炕形式及各自的特点 |
6.3.3 火炕设计优化 |
6.4 热辐射箱采暖适用分析 |
6.4.1 火墙的应用及特点 |
6.4.2 热辐射箱的研发设计 |
6.4.3 热辐射箱适用分析 |
6.5 西北各地区乡村住宅适宜采暖设施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适宜性研究 |
7.1 相关概述 |
7.2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参数设定 |
7.2.1 西北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2 西北Ⅱ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3 西北Ⅲ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4 西北Ⅳa区、西北Ⅳb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5 西北Ⅳc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6 西北Ⅴa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2.7 西北Ⅴb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 |
7.3 西北地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设计及采暖能耗模拟分析 |
7.3.1 西北Ⅰ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2 西北Ⅱ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3 西北Ⅲ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4 西北Ⅳ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5 西北Ⅴ区乡村住宅典型实例 |
7.3.6 乡村住宅典型实例综合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课题的研究前瞻 |
致谢 |
论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从地域差异的角度研究藏族文化变迁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综述 |
一、关于青海藏族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藏族文化地域分类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 |
二、研究理论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二章 藏文化变迁的由来及环境 |
第一节 藏文化变迁的由来 |
一、古代的青藏高原藏文化地域分异 |
二、现当代的青藏高原藏文化地域分异 |
第二节 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变迁 |
一、生态环境特点 |
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
三、生态环境的演变 |
第三节 代表性个案概况 |
一、农业区个案 |
二、半农半牧区个案 |
三、牧业区个案 |
四、城镇社区个案 |
第三章 人口民族结构与分布及其变化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人口的分布格局 |
一、总体人口分布与密度 |
二、民族人口分布 |
第二节 当代人口分布及其变化 |
一、民族自治州人口的民族结构 |
二、东部农业区的民族人口 |
三、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
第四章 生计方式的变迁及其地域性差异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生计方式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
一、"生番"与"熟番" |
二、尚不发达的农业 |
三、分布广泛的畜牧业 |
四、作用显着的商贸流通 |
第二节 不同生计之间的现实选择 |
一、职业身份的自我认同 |
二、经济收入结构 |
第三节 畜牧业内部的差异:以畜种为例 |
一、牦牛的文化地位及分布 |
二、不同种类羊的分布 |
三、牛羊的牧饲方式 |
四、食用肉储备方法及宰牲选择 |
第五章 语言文字使用的地域性差异及其变迁 |
第一节 藏语的地域分异 |
第二节 语言文字使用的流变 |
一、藏语使用人数和群体 |
二、藏语使用场合与代际变化 |
三、藏文的使用 |
第三节 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教学模式之争 |
一、对语言文字的认知 |
二、"双语"教学模式之争 |
第六章 服饰与婚姻圈的变迁及其地域性差异 |
第一节 受他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服饰 |
一、便服备受青睐 |
二、男女有别的穿戴要求 |
三、服饰文化的自我调适 |
第二节 婚姻圈的变迁:一个独特的个案 |
一、数据来源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宗教信仰的变迁及其地域性差异 |
第一节 寺院分布的地域差异 |
一、不同地域寺院的数量 |
二、各地寺院所属不同教派 |
三、农牧民眼中的藏传佛教教派 |
第二节 宗教从业人数的定额与超员 |
一、超员与有寺无僧:以果洛州与海东地区为主的比较 |
二、寺院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博弈 |
三、对藏传佛教信仰地域差异的民间解读 |
第八章 藏文化变迁的地域差异性与现代化 |
第一节 藏文化圈基本形态及多元化 |
一、藏文化圈的基本形态 |
二、汉文化圈的形态 |
三、圈层多元化 |
第二节 环境作用下的藏文化变迁 |
一、自然环境演变对藏文化变迁的影响 |
二、文化对社会环境的功能调适 |
第三节 藏文化的现代化 |
一、民众对文化未来的态度 |
二、对文化现代化趋势的初步判断 |
附录 |
一、访谈大纲 |
二、青海民族宗教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主持、参与课题 |
致谢 |
(10)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基础条件 |
2.1 自然条件优劣共存 |
2.1.1 地形条件复杂,延缓要素的流动与集中 |
2.1.2 生态环境恶化,阻碍城镇化持续发展 |
2.1.3 自然资源丰富,利于发展资源性城镇 |
2.1.4 旅游资源独特,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优势明显 |
2.2 经济发展滞后且失衡 |
2.2.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相对滞后 |
2.2.2 与东部差距逐渐扩大,城镇化基础薄弱 |
2.2.3 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差异明显 |
2.3 人文环境错综复杂 |
2.3.1 人口分布东密西疏,不利于人口聚集 |
2.3.2 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城镇化难度增大 |
2.4 立足西部区情,推进城镇化进程 第三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历史 |
3.1 历史时期发展徘徊不前 |
3.1.1 古代获得发展的城市多为行政中心 |
3.1.2 近代西部城镇化缓慢发展 |
3.2 建国以后发展跌宕起伏 |
3.2.1 1949~1957 年:空前发展 |
3.2.2 1958~1965 年:剧烈波动 |
3.2.3 1966~1977 年:逆向发展 |
3.3 改革开放以后正常发展 |
3.3.1 1978~1998 年:健康发展 |
3.3.2 1999 年至今:全面发展 |
3.4 历史特征:政府主导性特征明显 |
3.4.1 政府决定西部地区城镇化方向 |
3.4.2 西部城镇化是国家战略需求的反映 |
3.4.3 西部城镇化的推进需要由国家主导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现实分析 |
4.1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 |
4.1.2 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 |
4.1.3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
4.1.4 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 |
4.1.5 城镇集聚功能较弱 |
4.2 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
4.2.1 生态环境脆弱 |
4.2.2 水资源短缺 |
4.2.3 经济实力弱 |
4.2.4 人口素质低,思想保守 |
4.2.5 政策与制度障碍 |
4.2.6 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 |
4.3 新时期的发展机遇 |
4.3.1 政府扶持与政策倾斜 |
4.3.2 比较利益驱动 |
4.3.3 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发展 |
4.3.4 制度创新推动 第五章 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 |
5.1 政府角色定位 |
5.1.1 转变思想观念 |
5.1.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1.3 加强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
5.1.4 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
5.2 政府行为选择 |
5.2.1 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与道路 |
5.2.2 制定具体的城市发展规划 |
5.2.3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5.2.4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5.2.5 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 |
5.2.6 加强宏观协调与控制 |
5.2.7 适时开征生态资源税 |
5.3 以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城镇化 |
5.3.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5.3.2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
5.3.3 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 |
5.3.4 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
5.3.5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第六章 因地制宜推进西部特色城镇化 |
6.1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资源性城镇 |
6.1.1 资源性城镇是西部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
6.1.2 丰裕的资源有利于资源性城镇的新建和扩张 |
6.1.3 资源性城镇对于低素质劳动者的吸纳能力更强 |
6.1.4 资源性城镇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
6.2 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 |
6.2.1 生态移民概念的提出 |
6.2.2 应将生态移民与城镇化有效结合 |
6.2.3 生态移民型城镇化应具有超前生态意识 |
6.3 依托交通干线发展城镇带 |
6.3.1 以交通干线为轴线聚集是西部城镇分布的主要特征 |
6.3.2 交通干线具有很强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 |
6.3.3 交通极为不便的地区应适当推进异地城镇化 |
6.4 在边境地区发展边贸驻军型城镇 |
6.4.1 边贸型城镇 |
6.4.2 驻军型城镇 |
6.5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 |
6.5.1 开发特色旅游资源 |
6.5.2 以特色旅游促进非农化 第七章 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 |
7.1 各等级城镇合理均衡的规模结构 |
7.1.1 现实规模结构特征 |
7.1.2 城镇规模结构的优化 |
7.2 职能明确分工合理的职能结构 |
7.2.1 西部城镇职能类型划分 |
7.2.2 西部城镇职能结构特征 |
7.2.3 城镇职能结构的完善 |
7.3 “点轴面”立体布局的空间结构 |
7.3.1 确立空间结构的“点轴” |
7.3.2 城镇空间结构布局重点 第八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战略构想 |
8.1 总体发展思路 |
8.1.1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
8.1.2 局部地区可以跨越式发展 |
8.2 战略原则 |
8.2.1 生态保护居于首位 |
8.2.2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
8.2.3 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并重 |
8.2.4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
8.2.5 兼顾地区差异 |
8.2.6 可持续发展 |
8.3 战略目标与重点 |
8.3.1 本世纪中叶基本完成城镇化 |
8.3.2 促进城镇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
8.3.3 以大中城市为主的战略重点 |
8.4 发展道路与途径 |
8.4.1 壮大区域中心城市 |
8.4.2 培育潜在的大城市 |
8.4.3 有重点地适度发展小城镇 |
8.4.4 多元化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四、西宁地区的人口和生态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 ——以兰州—西宁区域为例[D]. 刘辉. 西北大学, 2011(09)
- [2]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D]. 米瑞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3]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及发展研究[D]. 许国成. 中国地质大学, 2018(10)
- [4]明清时期河湟地区民族人口研究[D]. 贾伟. 兰州大学, 2012(09)
- [5]青海多民族地区乡土民居更新适宜性设计模式研究[D]. 崔文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6]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D]. 高兴川.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7]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D]. 相震.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8]西北地区乡村住宅采暖模式研究[D]. 李延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9]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D]. 鲁顺元. 兰州大学, 2011(09)
- [10]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D]. 赵常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