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伯仁对针灸的贡献

华伯仁对针灸的贡献

一、滑伯仁对针灸学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吴雪梅,刘佳男,李敏,睢明河[1](2021)在《关于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中阴谷、曲泉穴位置的探讨》文中指出对2006年9月颁布的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简称新国标)中阴谷、曲泉穴的位置进行探讨,通过分析针灸古籍、近现代较有影响力的针灸着作以及现代解剖学,提出阴谷穴的位置应为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曲泉穴位置应为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上方凹陷处,缝匠肌下缘,以供商榷。

赵沛涵[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谷世喆教授针药并用辨治郁症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名老中医谷世喆教授临床针药结合治疗郁症的穴位配伍规律、针-药配伍规律进行研究,并基于文献研究对谷世喆教授应用膻中穴的经验进行探讨。收集、分析谷教授治疗郁症的病例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诊疗经验进行挖掘。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谷世喆教授门诊就诊郁症患者病历资料、谷教授专着《知针知要》、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谷教授论文中的相关医案,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谷教授针药结合治疗郁症的病例处方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得出核心穴方、药方及相应聚类组。文献研究基于《内经》中膻中理论、古代针灸医籍中膻中穴的穴位及谷世喆教授应用膻中穴的穴方,对谷教授选用膻中穴治疗情志病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进行研究。结果:对针灸穴位的数据挖掘结果表明,谷教授使用穴位88个,共计1601次,使用最多的穴位为:膻中、四神聪、百会、内关、神门、印堂、天枢。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为任脉,脏腑辨证以清心安神为主,重视肝胆、脾胃的调节。关联分析得到相关性最高的穴位组合为内关-天枢-膻中,行间-侠溪-膻中,建里-中脘-天枢。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谷世喆教授治疗郁症辨证处方思路为益气养阴、健脾宁心、清心安神、疏利肝胆。对中药处方数据挖掘结果表明,谷世喆教授使用中药180味,其中核心药33味,中药-舌象-脉象-症状关联分析得出主要脉象为沉脉、滑脉,舌象为舌质胖、舌尖红,主要症状为焦虑、抑郁、失眠、疼痛。脏腑辨证主要为心、肝胆、脾胃、肾,中药处方主要取法思路以调治心神为主,通过配伍用药泻心之过用,辨证选取清心、养心、镇心之法;重视人神,以疏利肝胆,重用柴胡剂以使得肝胆之人神中正;调补脾肾,培补先后天之本、化痰行瘀。文献研究得出膻中主宗气以转导心志、护卫心主、联络三焦,经络上联络手足厥阴等诸经,膻中穴通过调畅胸气街、气海、上焦以多重形式调畅心志而起到治疗情志病的作用。结论:谷世喆教授针药并用治疗郁症过程中针灸以“七神针加膻中穴”为主要处方,强调针灸治神,配伍讲究根结标本,辨证以益气养阴、疏泄相火、清心安神、重视脾胃为主要思路;中药处方则以调心神、益肝肾、健脾胃为大法,针药并用、补泻兼施。对谷教授临床常用穴膻中穴穴性的理论研究得出膻中为宗气之所会,以气布阴阳、喜乐由生以转导心志,位居气海、调畅上焦,胸街膺背,联络脏腑,对人体一身之气机起到调畅作用。

刘立安[3](2020)在《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宋以前的灸疗学术传承和发展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并就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相关的若干学术论点进行尝试性挖掘。灸疗学术史的考证、分析是中医针灸学科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其学术渊源可上溯先秦。本文研究目的是以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对先秦至宋代的灸疗学术进行纵向的考证、分析,并形成总结,以全面地梳理这段时期灸疗学术成果,并揭示其背后的学术发展轨迹。探寻在该段历史时期内灸疗学术沿革的内在规律,初探学术发展背后的社会动因,填补灸疗专科学术沿革研究的空白。本研究进一步借学术史研究中所见学术发展与社会、文化推进的联系性,结合社科领域为主的多学科对照,从横向上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若干相关学术论点进行尝试性挖掘与拓展,探究其学理的贯通、旁通、变通规律,拟为以后的灸疗学术挖掘、学理研究提供新视角性的借鉴和启示。研究方法:本义主要通过全面搜集、梳理宋以前灸疗文献、史料,结合典型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和综合研究方法,进行灸疗学术传承、发展的研究及若干学术论点的挖掘。典型分析方法乃于研究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学术人物及其成果和相关着作文献,后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其学术特点、利弊得失与学术规律。理论分析方法是通过理性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其通过在思想上把事物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特征、属性、关系等,再从本质上加以界定和确立,进而通过分析、综合,把握其规律性。综合研究方法即在大量占有学术传承、发展史料基础上,通过纵向、横向、多维度的分析、综合、比较,以呈现学术发展的成果,揭示其特征、利弊和规律。研究结果:依据宋及以前灸疗学术传承、发展客观事实与规律,本文将该段时期灸疗学术发展历程划为五个历史分期:(1)自三代之前至《灵枢》、《素问》成书前,为灸疗学术的萌芽阶段。该阶段,可见一些与灸疗相关的出土物,有关灸疗的记载散见于儒、道等诸子作品中,《马王堆帛书》中见载经脉的雏形,但并未见成熟的灸疗指导理论体系;(2)自《黄帝内经》成书至晋皇甫谧写成《针灸甲乙经》时期,是灸疗学术体系初建阶段。在该阶段,古人总结了此前的中医及灸疗理论,逐渐形成体系。在详述人体的经络腧穴基础上,《内经》、《针灸甲乙经》等文献全面论述了灸疗适合地域、从业适合人员、适用情况判断、施灸原则、灸疗补泻、穴位灸禁及与他法联合应用等灸疗基础理论,至此灸疗学术基础理论体系初步建立;(3)自晋代葛洪着《肘后备急方》到唐初甄权、张文仲等医家论灸,是灸疗学术的发展丰富阶段。在该阶段,灸疗急救思想及急症施灸发展迅速,外科、伤科、痈疽之灸方均丰。灸法上也大有丰富,首开隔物灸先河。灸疗临床见经外奇穴的选用;(4)自唐孙思邈着《备急千金方》到北宋政府编就《圣济总录》,可以称之为灸疗学术的繁盛阶段。该阶段,王焘等不少医家“重灸思想”鲜明。灸疗学术在魏晋南北朝丰富基础上,出现第二次总结。该时对于腧穴、灸材、艾炷形制、灸法、灸量、施术、灸疮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定,明确提出了灸例、腧穴标准、疗程等内容,灸方也极大丰富。在大总结基础上,可见灸疗思想及方法的进一步发展;(5)自《灸膏肓俞穴法》、《西方子明堂灸经》等民间灸疗专书出现延续到宋代以后,为灸疗学术争鸣与门派初现阶段,本阶段民间灸疗专着多方出现,在灸疗学术探讨上不再追求全面,而多针对灸疗学术体系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医家各有所主张,各有所长,各有灸疗学术所挖掘的点,初步可见学术分门别派之端倪。在对宋以前灸疗学术演变进行纵向历史分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灸疗在各个阶段的学术特征、沿袭创新、利弊得失,并阐述了灸疗学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本文剖析出宋以前灸疗的学术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大体上有相合性,这也折射出学术发展背后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经济基础性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又决定着上层建筑,故可进一步窥见灸疗学术发展与文化的联接。综合可见,中医药体系中的灸疗学术发展与文化、社会的发展有紧密关联。启示我们在当下,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发展灸疗学术有其必要性,据此笔者提出了后续灸疗学术发展选题的建议。一者,对于当前“老龄化”社会将至,灸疗学术探索在老年病领域或大有可为:再者,在当前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下,社会医学倡议逐渐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上,提倡并重视疾病预防,故对保健灸疗的研究也是可取的方向;三者,在抗击新冠状病毒疫情中,艾灸发挥了防疫作用,面对复杂且日益全球化的疫病流行趋势,灸疗防控传染病研究也是一个有意义的方向。这也表明,对于传统灸疗学术的挖掘,回归和联系传统文化并进行多学科互参式的研究是可取方式之一。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综合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宋以前灸疗学术的全景式梳理与总结,抓取了灸疗学术体系发展的整体视角,进而回溯针灸及中医整体学术理论体系,以多学科对照、贯通思路,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过程中若干相关学术论点进行了横向挖掘与拓展,对于“艾”的本义与阴阳的联系、“腧穴取穴法”的系统性、“奇经八脉”理论、灸疗手法、“古音六字诀”音韵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为后续灸疗学术理论研究乃至针灸和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宋以前灸疗学术史的纵向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结合综合分析和理论研究,得到以下四点结论:(1)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五期;(2)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历程与社会更替历史进程有相合性,且宋以前灸疗学术演进背后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动因;(3)宋以前灸疗学术的沿革对于今后灸疗学术研究的选题有所启示;(4)在针灸乃至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多学科对照、贯通探索是可取途径之一。

张乙小[4](2020)在《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三阳脉腧穴考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以下简称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的疑似腧穴点进行系统的考证研究,通过与历代医籍、明堂图、出土医学文物与文献等的比较研究,明确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名称、位置以及归经,分析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的分布特点,管窥古代腧穴理论的发展演变。方法1.在获取漆人图像资料、收集古代医籍及出土文物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绘制漆人足三阳脉经脉、疑似腧穴点标注图,建立“足三阳脉腧穴文献资料表”。2.将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与历代医籍、明堂图、出土医学文物与文献以及针灸铜人进行比对,考证其对应腧穴的名称、位置及归经。结果1.漆人足三阳脉上共有疑似腧穴点51个。其中,足太阳脉疑似腧穴点31个,足少阳脉疑似腧穴点10个,足阳明脉疑似腧穴点10个。2.通过比对发现,老官山漆人足太阳脉31个疑似腧穴点中有29个疑似腧穴点与传世文献中记载的腧穴位置相当或相近,尚有2个疑似腧穴点未找到对应腧穴;足少阳脉10个疑似腧穴点和足阳明脉10个疑似腧穴点均可在传世文献中找到相当或相近的腧穴。3.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中,足太阳脉腧穴主要分布在背部和下肢部,足少阳脉、足阳明脉主要分布在下肢部,尤其是关节部位。4.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数量均少于《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相应经脉的腧穴,其腧穴定位有重合,也有差别。结论1.漆人足三阳脉腧穴主要位于下肢和背部,具有大致对称性分布、循经脉分布的特点;腧穴类别多为后世的特定穴。2.古代腧穴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数量由少至多、分布由常用部位到遍及全身、类别从常用的特定穴扩展到非特定穴、腧穴归经不断明确的演变过程。

刘聪颖[5](2020)在《《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校注特点及针灸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梳理《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中的校注特点和针灸理论,挖掘研究马莳注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中运用的校注方法,以及其中所体现的针灸学术思想。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本书的校注和针灸特色,旨在为现代校勘和掌握针灸理论提供依据,为当前针灸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作用。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查阅《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对书中校注特点、针灸理论及特色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的校注特点及针灸学术思想。结果:《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的校注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1、注重校勘,增改勘误:马莳主要运用了本校法、他校法和对校法,来考证《灵枢》经文之真伪。2、训释字音,解释字义:马莳主要使用了直音法和反切法来给字注音,又通过注音调准确表述这个字的真正含义。3、遵经求实,以经解经:马莳非常推崇《内经》,但是该书传抄过程中难免有误,对于同一或相似之言,马莳通过《灵枢》《素问》相互援引探求经旨原意。4、首注篇名,重视题解:对《灵枢》篇名进行注解,这一方法为马莳首创,并被后人承袭沿用。,详释节意:马莳注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其中八十一篇大多都先分节,再于每节后进行详细注解。《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的针灸学术思想,主要如下:1、经脉脏腑,图文并茂:经脉脏腑不仅注释详明,而且还在后面附有图画,图文并茂,以图画总结文字,用文字补充图意。2、附经穴歌,又分寸歌:马莳借鉴前人和同时代医家学术成果,继承发微,编撰了十四经脉诸穴歌和分寸歌,言简意赅,歌诀中还夹有马莳之阐注。3、五输穴论,注释详明:详细解析“五输穴”之本义,与五行配属关系以及在临床上的运用。4、热病针刺,注证发微:马莳对热病篇中热病的证候、诊断、针刺治疗和预后等,分析探究,注证发微。5、脏腑刺治,深浅有度:原文文字古奥,马莳为使后之学者易于理解领悟,分析经旨,继承发挥,详细注述了邪气侵入各脏腑后出现的症状、病因病机、取穴以及刺治方法等。6、邪在血络,刺之异应:马莳基于《灵枢》理论并其丰富的诊疗经验论述了刺血络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分析了视血络之法以及“肉着”即滞针的原因。7、用针之要,当宗《灵》《素》:马莳认为凡医之学者,当遵崇经典《灵》《素》,深入研究,学之用之。8、联系实际,结合临床:马莳凭借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注释《灵枢》联系实际,结合临床,深入浅出,切合实用。结论:《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注释详明,马莳不仅在校注方面有其鲜明特色,在五输穴、热病针刺等方面对《内经》针灸学术思想亦有发微,启发后世学者。

张君[6](2019)在《浙江医经学派传承《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医经学派源起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引《七略》之《方技略》,汉有医经七家,其代表着作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旁篇》,后世仅存《黄帝内经》。故“医经学派”是指在研究《黄帝内经》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特别是在研究《黄帝内经》的方法上有独到之处的历代医家。医经学派对中医经典,尤其是《黄帝内经》的研究贡献重大。浙江人杰地灵,从医者众,名医辈出,着述丰富,历代均有研究和发挥《内经》的医家及着作,为“医经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土壤。浙江医经学派奠基于宋元时期,在明清时期发展迅速达到鼎盛,直到近现代仍在传承。学派主要有校订注释诸家、分类研究诸家、专题发挥诸家三类,是浙派中医十大流派之一。学派崇尚经典,治学严谨,在研究《黄帝内经》的同时汇参诸家,并从不同角度诠释发扬《黄帝内经》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浙江医经学派的学术研究贡献,既丰富了浙派中医的内涵,也充实了中国医学史的内容。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首创摘要分类研究《内经》之法;首次逐句注释《灵枢》全文;首开集体注释《内经》先例;首注篇名大义钩玄《内经》旨意;首立图表歌诀丰富《内经》注解;首以哲学辩证法切入《内经》研究。本研究课题分为浙江医经学派的传承脉络、代表医家医着、学术思想、学术贡献、学术影响五部分,通过系统研究浙江医经学派的有关书籍和观点,及参阅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浙江医经学派对《黄帝内经》的传承与发扬作了较详尽的归纳、分析及总结与提炼。

张倩[7](2019)在《《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为现代经脉脏腑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将《素问》《灵枢》中经脉脏腑有关的条文进行归纳,并根据脏腑与经脉、络脉、经别生理联系、病候表现、诊断及治疗四个维度进行分类,分析其中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特点、影响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哲学文化因素及《黄帝内经》之后的具有代表性的针灸学着作有关经脉脏腑相关内容的补充和发挥等进行提炼和总结。结果《黄帝内经》中五脏与经脉的相关性具有较为坚实的实践基础,其来源于脉诊实践,手足脉均诊相应五脏之气,有关五脏生理脉象和病理脉象的记载也详细充实。在脉诊实践的基础上,对五脏的病候表现进行阐述,因此,五脏的病候表现与相应经脉较为一致,而其治疗也主要选择该经脉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尤其是原穴,即“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黄帝内经》中有关六腑的生理、病理表现及其治疗论述均不及五脏之充分、详尽、具体。这一点在脉诊上得以体现。《灵枢·经脉》虽然将六腑与六阳经建立了相应的联系,但并非直接联系,而主要是通过经别实现,因此六腑与阳经的联系密切程度较低,六阳经的“是动病”和“所生病”也与相应的六腑关系不大,其“是主所生病”均用“是主津所生病”“是主血所生病”“是主液所生病”“是主筋所生病”“是主脉所生病”表述,为邪气入侵所致的经脉循行所过部位发生的体表外经病,较少涉及内腑病症。尽管《灵枢·经脉》为了理论构建的需要,将手太阳经与小肠相配,手阳明经与大肠相配,手少阳经与三焦相配,然而,因其缺乏相应临床实际支撑,也仅仅停留于文字。胃的病证选择足三里治疗,大肠病证选择巨虚上廉治疗,小肠病证选择巨虚下廉治疗,三焦病证选择委阳治疗,膀胱病证选择委中,胆的病证选择阳陵泉进行治疗。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形成过程较为漫长,受不同时期哲学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天六地五”学说、“天之十二”学说、“二十八宿”学说、三阴三阳学说、古代官制理论,其理论发生了更替、变革,甚至是出现与事实相背离的现象。受“天六地五”学说影响,早期经络文献只记载十一脉,“天之十二”学说将经脉之数由十一发展为十二,十二经脉之外的联系之脉则归入络脉、奇经八脉范畴。三阴三阳理论是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重要因素,手三阳经所主病候与大肠、小肠和三焦无关,主治腧穴也位于下肢。受古代职官制度的影响,心为君主之官,心包代心受邪,将主治心脏病证的手厥阴脉与心包相配,手少阴脉独无腧。结论1.《黄帝内经》基本构建了经脉脏腑相关的理论框架体系;2.《黄帝内经》五脏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框架体系具有完整性,六腑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框架体系不完整;3.奇经八脉也具有经脉脏腑相关的特征,有力补充了十二正经的经脉脏腑相关的不足;4.《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受到当时哲学文化因素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

逯阳[8](2018)在《腧穴名称及穴性的文献研究与理论探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中医古今文献的梳理,探寻腧穴名称的源流发展,深入研究腧穴名称的内涵,从而认识腧穴理论的中医本质;探究腧穴穴性的理论基础,充分理解腧穴穴性的内涵、特性及影响因素等,对临床治疗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及指导。材料与方法: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中华医典》所收录的中医古书籍为主,借助图书馆,网络在线查找万方数据库、CNKI、pubmed等数据库,全面搜集历代文献中有关腧穴名称的资料,发掘整理腧穴的起源与名称演变的发展脉络,研究和辨析腧穴穴性相关概念及内涵的演化过程。结果:1.具有现代腧穴概念的词汇在古代最早被称为“俞”,终归于“腧穴”,其演变过程伴随着整个针灸学发展的历程。在其发展历程中,使用过许多过渡性词语,表明当时的人们对腧穴的不同认知过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俞-输-腧”“气穴”“骨空”。现代中医术语规范化研究将“腧穴”定为标准术语,并已在修订版的《中医药学名词》中将其释义为“又称‘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2.古人发现和认识腧穴的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具体腧穴名称的产生曾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无名无位阶段,以解决人们的疼痛为主,是所谓“以痛为输”,后来称为“阿是穴”;其次,是无名有位阶段,即以治疗部位或刺激点代称腧穴,即名称种类繁多的奇穴;第三,有名有位阶段,即不仅有切实的腧穴名称还记有具体的定位,这才是腧穴的真正产生。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腧穴的概念,魏晋南北朝时,腧穴的概念内涵得到了完善和发展,腧穴理论体系逐步形成,至宋朝出现十四经腧穴归经分类法,使腧穴的理论基本得以完善,明《针灸大成》的出版使腧穴理论和针灸学说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众多医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对腧穴的认识,从古至今,腧穴共产生过“会”、“气穴”、“孔穴”等多种说法,“俞”是最早的说法,以“孔穴”最为常用,传播最广。古代医书中的腧穴相关概念内涵虽有不同,但腧穴的出现与古代哲学相联系,理论虽有不同,但都无外乎“神气”“游行”“出入”,均包含了经气运行的相关内容,故腧穴的本质是指“神气出游”的部位,腧穴的出现与古代哲学密切相连,从古至今都与临床治病紧密并存。3.从古代文献中挖掘和认识腧穴穴性的原始面貌。腧穴穴性与腧穴的定位、功能主治、针灸方法等都有一定的联系,本研究认为腧穴穴性的内涵具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穴性能够阐释腧穴阴阳、五行属性,能够表征腧穴对机体虚、实、寒、热、气、血状态的调控作用,是理解腧穴功效的基础。研究整理发现腧穴的穴性并非一成不变,机体生理病理状态、针刺手法及腧穴配伍结果均对穴性具有影响作用。结论:1.从古至今腧穴的名称呈现出如此众多的变化,是与人们对于人体生理与自然的理解过程密切相关的,表达虽有不同,但其本质与作用是相同的。通过系统整理腧穴的概念源流及与腧穴有关的内容,深入辨析了腧穴在不同时期的名称和内涵,腧穴命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并且具有极其丰富的意义和内涵,不同的名称代表着不同的认识。2.腧穴的发现和认识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既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渗透有关,又与长期的医疗实践的体验密切相关。腧穴的发现和认识过程中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腧穴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也是人体正气所居之处,又是邪气所客之地。从历史上看腧穴的名称、内涵虽然是动态变化的,却一直没有脱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即使目前对于腧穴名称的内涵理解和认识尚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和结论,但是这些动态变化的名称、概念、内涵均有迹可循,对临床实践的指导始终具有现实意义。3.腧穴功能的发现和认识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穴性概念直至近代才被提出,但相关认识在内经时期已有体现。深刻理解腧穴和穴性内涵对把握腧穴的主治、功效与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和思维方式指导现代针灸治疗疾病、提高治病疗效的关键所在。对腧穴的认识和研究应基于中医基础理论,运用中医思维,充分发挥腧穴的作用,指导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推动中医针灸事业不断前进。

孟丹,张永臣,贾红玲[9](2018)在《王惟一针灸学术特色及其学术成就探析》文中认为北宋着名医家王惟一,集宋以前针灸之大成编纂着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下简称"《图经》"),后依据《图经》铸成针灸铜人两座,并将书中全部文字刻于石碑。三者形式不一,但均体现王惟一的针灸学术特色,即确立腧穴数目增补与分类、详述经脉主治与腧穴施治、强调施治禁忌与预后调摄、修订针灸图谱与骨度分寸4个方面。《图经》、铜人、石经代表了宋代针灸的重要学术成就,已成为我国针灸史上的瑰宝。

罗健雄(Law Kin Hung)[10](2018)在《“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对古今较有代表性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及发展进行研究,了解其人物脉络、学术思想、传承模式等,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提供参考、思路及启发。2.通过对岭南有代表性的针灸流派及针灸医家进行研究,了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在发展、传承和学术上的特异性,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研究奠定基础。3.基于对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及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深入挖掘、整理,梳理出流派的渊源、传承脉络、学术特色、传承体系及流派成果等,以推动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4.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通过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方法:研究主要通过电子数据库、名老中医工作室、经典古籍、专着、专家访谈多方面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及总结凝练,开展古今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文献检索范围为1988至2017年近30余年期间发表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的文献及论文等;并分别对“岭南陈氏针法”应用于临床治疗失眠的125条针灸处方、1997年至2018年近20年间针灸治疗失眠的73篇文献中213条针灸处方、及5部针灸学教材或专着治疗失眠的25条常规针灸处方,从穴位配伍、穴位应用频次、特定穴的应用、经脉的应用等,进行对比分析,对“岭南陈氏针法”的学术思想进行阐述,资料来源如下:1.电子数据库数据源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针灸流派传承研究检索词有岭南学术流派、针灸流派、岭南、传承、飞针、补泻手法、进针法、针灸医家名、靳三针、岭南天灸、天灸等,检索相关文献500余篇,纳入参考100余篇。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检索词有“睡眠障碍”、“失眠”或“不寐”,并含“针灸”或“针刺”,在其结果进行二次检索,检索词为相关的证型,如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胆气虚、阴虚火旺、脾胃失和等。检索相关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共133篇,按研究方案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予以筛选,最后遴选符合条件被纳入文献共73篇,共收集治疗失眠的针灸处方213条。2.经典古籍及专着查阅《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大成》等经典古籍,以及岭南特色针法疗法等相关专着,如《临床针灸新编》、《针灸临床特色技术》、《陈全新》、《陈氏针法新释》、《岭南陈氏飞针》。3.工作室资料2014年9月24日的陈全新名医工作室总结报告中治疗失眠的针刺病案及2012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陈全新名老中医工作室”针刺治疗失眠的病例资料,共收集125条针灸处方。4.专家访谈共对11名专家进行访谈,其中有幸得到第三代传人陈全新的亲传口述有关其祖父及父亲的行医经历,及其他10名专家的评点(附录1、附录2)。对象主要为“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传承人、其他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针灸名家或专家,以补充其它数据源资料的不足,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更充实。结果:1.梳理传承脉络“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岭南陈氏针法”在针灸界影响力日盛,并于2015年11月入选为第六批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特色针法“岭南陈氏针法”将“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融为一体而成。“岭南陈氏飞针法”特点是旋转、快速、无菌、无痛快速进针;“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把传统的针刺补泻手法,以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虚泻实的治疗量法及规范化,相对地分为轻、平、大三类(即轻补、平补、大补;轻泻、平泻、大泻),使补泻手法更形象化,使针灸医师更易掌握针刺补泻,最后能体会因应患者的体质、虚实及病情的变化,施以不同量度的针刺补泻手法,有利临床实践及传承;“岭南陈氏导气手法”常用针向行气、捻转提插、按压关闭、循摄引导的行气手法,以导气传经感传,通关过节使气至病所为目的。3.倡导治神守神“岭南陈氏针法”在临床上倡导治神守神,针灸得气是其先决条件,得气、治神与守神贯穿于针刺治疗的全过程,因此得气、治神与守神,成为“岭南陈氏针法”的灵魂及精髓。4.流派传承发展流派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第四代传承人陈秀华在第三代传承人陈全新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学习和临床体会,以及对技术要点的掌握和领悟,把飞针操作的步骤提炼分解,总结出“飞针”练习四步曲,分别为徒手练习;捻针;持针垂直旋转刺入及摆动旋转刺入。使岭南陈氏飞针初学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学习,更能把握飞针的特点,使培训周期由三年缩短为三个月,促进“岭南陈氏针法”传承推广,对流派的传承创新及发展作出贡献。5.推广传承模式“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有完善的传承体系,其传承模式有师带徒、名医工作室、院校教育、继教培训、进修实习培训,培养大量针灸专业传承人。它通过出版专着和教学光盘,申请专利和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表高质量论文、开展单病种临床研究、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教学习班、主办和参与国际论坛、开设学术讲座,为名老中医经验,创新和应用提供示范和经验,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和推广,在国内十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及专利等标志性突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岭南陈氏针法”影响力达荷兰、美、加拿大、英、法等36个国家,从这些国家前来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进修的留学生和进修医师络绎不绝,培养了大批的国内及海外的中医药针灸人才,其中包括博硕士研究生、进修医生、本科生等,传承推广至世界各地。6.凝练学术思想通过对“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显示其选穴组方,遵循中医辨证,重视经络学说,循经取穴,重用特定穴,在30个应用在治疗失眠的穴位中,属特定穴的占总选用穴位数达90%之高。而在经脉的应用频次分析中,足太阴脾经应用频次最高,远高于其余经脉,占经脉应用总频次的25.42%,这与“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时重用三阴交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用穴精简,治疗失眠用穴在3穴至6穴之间,注重“治神、调神、守神、养神”,要求除医者要治神、守神、养神外,也要引导患者心理的调节,嘱患者调情志,勿劳累太过,作息有时,体现了其注重治神、守神与养神的思想。临床施行针刺治疗时注重得气、行气与催气,因应辨证的病情轻重,施以“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故循经选穴配伍上,注重“阴”与“阳”的协调,取穴以“远近”,“俞募”,“上下”及“左右”的配伍为原则,而大部分的处方组成又都包含了阴经及阳经的组合,在各个方面均体现“阴阳互济”的思想,实现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以达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理脏腑,通畅六经之功,体现了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结论:1.梳理学术流派传承中国针灸发展源远流长,针灸学术流派对传统中医针灸发展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使已发展了数千年的针灸医学得以继续传承、发展及创新,要成功做到这点,针灸学术流派必需具备完善的传承体系。“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经历了陈宝珊、陈锦昌、陈全新前三代的发展创立而成,再通过陈秀华等第四代及第五代传承人共同逾百年的传承、创新及发展,最后形成了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导思想,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针法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其五代人的传承脉络清晰,具备有效的传承模式及传承推广手段,形成完善的传承体系,使“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针法特色、临床经验等有效传承、发展、创新及传播,薪火相传,推动祖国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岭南针法学术流派之一。2.凝练流派学术思想陈老创立的“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以“阴阳”为其学术主导思想,认为脏腑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故在进行针灸临床治疗时,常以中医的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辨经,以针施治,达到调和脏腑阴阳,治愈疾病为目的。本研究对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显示,“岭南陈氏针法”在针刺治疗时遵循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强调辨病辨证施治,重视经络辨证,奉行循经取穴,以“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及“岭南陈氏导气手法”为临床针刺治疗基础,针刺治疗用穴精简,治疗时注重治神与守神,进行针刺治疗时的辨证选穴及配穴,皆显示了“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取穴原则,体现了“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阴阳互济,通调和畅”的学术思想。

二、滑伯仁对针灸学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滑伯仁对针灸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中阴谷、曲泉穴位置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针灸古籍中阴谷、曲泉穴“大筋”“小筋”的解剖学含义
    1.1 曲泉穴中“大筋”的解剖学含义
    1.2 阴谷穴“小筋”的解剖学含义
    1.3 曲泉穴中“小筋”的解剖学含义
2 阴谷、曲泉穴的位置
    2.1 曲泉穴“膝内辅骨下”的解剖学含义
    2.2 阴谷、曲泉穴的定位及取穴
3 小结

(2)基于数据挖掘的谷世喆教授针药并用辨治郁症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名老中医经验研究现状分析
    1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研究方法的现状
        1.1 名老中医经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名老中医研究的主要方法
    2 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研究一 谷世喆教授针药结合治疗郁症的数据挖掘研究
        1 谷世喆教授治疗郁症取穴特点探析
        1.1 资料与方法
        1.2 结果
        2 谷世喆教授治疗郁症处方特点探析
        2.1 资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3 讨论
        3.1 谷世喆教授治疗郁症针灸处方分析
        3.2 谷世喆教授治疗郁症中药处方分析
    研究二 对核心穴位膻中穴的文献研究
        1 膻中穴应用病种类型研究
        1.1 谷世喆教授应用膻中穴病种类型研究
        1.2. 古代医家应用膻中穴病种类型研究
        1.3 结果
        2 膻中穴穴性的研究
        2.1 《内经》膻中理论的研究
        2.2 基于膻中理论、应用规律对膻中穴穴性探析
        3 谷世喆教授应用膻中穴配伍规律浅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灸疗文献及灸疗学术相关研究综述
    综述二 灸疗史相关研究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与若干相关学术论点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1 灸疗
        2 学术与学术史
        3 解构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1 研究范围
        2 研究内容
        3 研方方法
    第二章 宋以前灸疗学术史发展考察与纵论
        第一节 《马王堆帛书》及其前的灸疗学术钩沉
        1 先秦灸疗学术钩沉
        2 汉初《马王堆帛书》中灸疗相关论述提取
        第二节 《内经》、《针灸甲乙经》时代之灸疗基础理论体系形成
        1 《黄帝内经》对灸疗基础理论体系的总结
        2 《伤寒杂病论》的灸疗学术发挥与灸证对应
        3 《针灸甲乙经》对灸疗理论与应用体系细化
        4 《黄帝虾蟆经忌》论灸疗择时与八木取火
        5 华佗、曹翕灸论辑考
        第三节 灸疗急救与灸疗学术体系的丰富
        1 《肘后备急方》详论灸治急症与隔物施灸
        2 《小品方》辑佚部分灸疗特点析
        3 范汪、深师、陶弘景等灸家的灸疗临证
        第四节 《诸病源候论》至《外台秘要》时期的灸疗学术总结与推进
        1 《诸病源候论》的背俞施灸与温热病可灸论
        2 敦煌残卷论灸考
        3 孙思邈《千金方》对灸疗理论体系的再次总结与发展
        4 王焘《外台秘要》对唐初以前灸疗学术的汇总
        5 该时期其他灸家的论述
        第五节 官方灸疗学术继承和民间灸疗学术丰富与分流
        1 政府主持编写医籍的灸疗学术传承
        2 民间灸疗学术丰富与分流
        3 该时期其他学者对灸疗学术的探讨
        本章小结: 宋以前灸疗学术沿革纵向整体析
    第三章 宋以前灸疗学术史若干相关学术论点横向挖掘
        第一节 象思维的离析、贯通与灸疗乃至中医理论解构
        1 根于象本义的象思维离析
        2 象思维与中医文化领域的初步对接
        3 象思维在灸疗乃至中医理论解构中的应用
        第二节 参合古兵学文献的针灸奇经八脉理论考证与解构
        1 结合古兵学文献的“奇正”整体义训
        2 奇正思想下奇经八脉理论解构
        第三节 纵横捭阖理论与若干针灸理论贯通研究
        1纵横经纬贯通考
        2 纵横理论与经络气血析
        3 纵横学说与针灸基本手法逻辑系统性重构
        第四节 针灸髓海理论考掘与脑户穴应用
        1 髓海之输范围性考
        2 从脑主神志与心主神明矛盾到四海与精气神的对应
        3 由髓海之输范围面到线再到点:督脉与脑户穴
        4 有关脑户穴应用的古今文献提取与统计
        5 关于脑户禁刺讨论与骨空体系展望
        第五节 参考“天人合一”思想的古音六字诀音韵学溯源
        1 时间上追溯中古音
        2 地域上转至吴音
        3 构音时间因素与地域因素的参合
        4 从天人合一视角对古音六字诀溯源
        5 天人合一下古音六字诀的续贯通性
        第六节 腧穴取穴法的考证与应用
        1 腧穴取穴法理论体系层次划分及其考证
        2 取穴方法体系应用性修正及初步形成模式
        本章小结: 针灸乃至中医学术理论研究思路探索
结语
    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点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三阳脉腧穴考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方法
    1.1 资料的收集整理
        1.1.1 漆人资料的收集
        1.1.2 足三阳脉腧穴相关古代文献资料的收集
        1.1.3 文献资料表的构建
    1.2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定位
        1.2.1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绘图标注
        1.2.2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定位
        1.2.3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位置描述
    1.3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与传世古医籍相关记载比对
    1.4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命名
2. 研究结果
    2.1 漆人足太阳脉腧穴
        2.1.1 漆人足太阳脉腧穴考证
        2.1.2 传世古医籍中足太阳脉腧穴相关记载的比较
    2.2 漆人足少阳脉腧穴
        2.2.1 漆人足少阳脉腧穴考证
        2.2.2 传世古医籍中足少阳脉腧穴相关记载的比较
    2.3 漆人足阳明脉腧穴
        2.3.1 漆人足阳明脉腧穴考证
        2.3.2 传世古医籍中足阳明脉腧穴相关记载的比较
讨论
    1. 老官山漆人经脉腧穴研究概况
        1.1 老官山漆人“白线”研究概况
        1.2 老官山漆人“红线”研究概况
        1.3 老官山漆人腧穴研究概况
    2. 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数量
        2.1 足太阳脉腧穴数量的演变
        2.2 足少阳脉腧穴数量的演变
        2.3 足阳明脉腧穴数量的演变
    3. 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分布特点研究
        3.1 足三阳脉腧穴沿经脉分布为主的特点
        3.2 足三阳脉腧穴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
        3.2.1 胸部无腧穴分布
        3.2.2 下肢部腧穴分布较多,尤以小腿部为多
        3.2.3 背部以足太阳脉腧穴分布为主
        3.3 足三阳脉腧穴的左右对称分布特点
    4. 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的类别分析
        4.1 与五输穴的关系
        4.2 与原穴的关系
        4.3 与背俞穴的关系
    5. 从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管窥古代腧穴学说的发展演变
        5.1 腧穴数量由少至多的不断增加
        5.2 腧穴的分布由常用部位到全身的逐步扩展
        5.3 腧穴类别从常用特定穴到非特定穴的日趋完善
        5.4 腧穴的归经不断明确
    6.老官山漆人在腧穴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
        6.1 老官山漆人是现存最早的腧穴人体模型
        6.2 对探寻巴蜀地区针灸学术流派的特点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 文献综述 腧穴的早期文物文献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二: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校注特点及针灸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马莳的生平、着作及成书背景
    1.1 马莳生平、着作简介
    1.2 成书背景
        1.2.1 医教的发展重视
        1.2.2 医着的大量编撰
        1.2.3 古籍的整理研究
2 注文研究
    2.1 注重校勘,增改勘误
        2.1.1 本校法
        2.1.2 他校法
        2.1.3 对校法
    2.2 训释字音,解释字义
        2.2.1 直音法
        2.2.2 反切法
        2.2.3 注音调
    2.3 遵经求实,以经解经
    2.4 首注篇名,重视题解
    2.5 分节提要,详释节意
3 针灸学术思想
    3.1 经脉脏腑,图文并茂
    3.2 附经穴歌,又分寸歌
    3.3 五输穴论,注释详明
    3.4 热病针刺,注证发微
    3.5 脏腑刺治,深浅有度
    3.6 邪在血络,刺之异应
    3.7 用针之要,当宗《灵》《素》
    3.8 联系实际,结合临床
4 对后世影响
    4.1 注释体例被承袭沿用
    4.2 为古今图书集成收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灵枢》针灸学术思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6)浙江医经学派传承《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浙江医经学派的传承脉络
    (一)浙江医经学派形成的背景
        1.自然环境
        2.经济发达
        3.政治动荡
        4.文化滋养
        5.人文环境
    (二)浙江医经学派的形成
        1.萌芽时期
        2.奠基时期
        3.发展时期
        4.鼎盛时期
        5.复兴时期
二、浙江医经学派代表医家医着
    (一)宋元明代
        1.滑寿(公元1304-1386)
        2.马莳(约公元15-16 世纪)
        3.张介宾(公元1563-1640)
        4.胡文焕(约公元1573-1620)
    (二)清代
        1.张志聪(约公元1610-1674)
        2.高世栻(公元1636-1700)
        3.沈又彭(公元1698-?)
        4.俞樾(公元1821-1907)
        5.莫枚士(公元1836-1907)
        6.姚绍虞(具体生卒年不详)
        7.章楠(具体生卒年不详)
        8.方本恭(公元1758-?)
        9.冯兆张(具体生卒年不详)
        10.雷丰(公元1839-1888)
    (三)近现代
        1.陈无咎(公元1884-1948)
        2.裘庆元(公元1873-1947)
        3.张山雷(公元1873-1934)
        4.杨则民(公元1893-1948)
        5.徐荣斋(公元1911-1982)
三、浙江医经学派的学术思想
    (一)治学《内经》,探赜索隐
        1.校订编次,审慎精细
        2.《灵》《素》互注,以经解经
        3.旁征博引,兼收并蓄
    (二)师古不泥,推陈出新
        1.提出“封殖”“炉冶”生理概念
        2.提出“病无纯虚”论
        3.提出《内经》的辩证法思想
        4.提出“伏气理论”
    (三)倡导医易结合,重视阴阳学说
        1.强调医易同原,提出医易相通
        2.重视阴阳学说,阐发新颖观点
    (四)重视五运六气,提出创新理论
        1.高士宗创立“药气理论”
        2.方本恭提出“合运气于经俞”
    (五)融会贯通,力避偏泥
        1.汇参诸家,避免一家之言
        2.汇通中西,促进中医发展
四、浙江医经学派的学术贡献
    (一)首创摘要分类研究《内经》之法
    (二)首次逐句注释《灵枢》全文
    (三)首开集体注释《内经》先例
    (四)首注篇名大义完善《内经》注释
    (五)首立图表歌诀丰富《内经》注解
    (六)首以辩证之法切入《内经》研究
五、浙江医经学派的学术影响
    (一)浙江医经学派对绍派伤寒的影响
    (二)浙江医经学派对钱塘学派的影响
    (三)浙江医经学派对温病学派的影响
    (四)浙江医经学派对针灸学派的影响
    (五)浙江医经学派对本草学派的影响
    (六)浙江医经学派对温补学派的影响
    (七)浙江医经学派对丹溪学派的影响
    (八)浙江医经学派对永嘉学派的影响
    (九)浙江医经学派对伤寒学派的影响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7)《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2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与脏腑相关研究
    2.1 五脏的经脉脏腑相关
    2.2 六腑的经脉脏腑相关
3 《黄帝内经》络脉和经别与脏腑相关研究
    3.1 络脉
    3.2 经别
4 《黄帝内经》奇经八脉与脏腑相关研究
    4.1 督脉
    4.2 任脉
    4.3 冲脉
    4.4 跷脉
    4.5 带脉
5 《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形成的哲学文化背景研究
    5.1 天人相应学说
    5.2 三阴三阳学说
    5.3 古代职官制度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致谢

(8)腧穴名称及穴性的文献研究与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腧穴名称形成
    1 两汉及汉以前
    2 魏晋及南北朝
    3 隋唐时期
    4 宋元时期
    5 明清时期
    6 近代
    7 小结
第二部分 腧穴内涵的演变及理论发展
    1 腧穴的产生
    2 腧穴的数量变化
    3 腧穴的归经
    4 腧穴与脏腑
    5 腧穴的分类
        5.1 五输穴
        5.2 原穴、络穴
        5.3 下合穴
        5.4 郄穴
        5.5 八会穴
        5.6 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5.7 背俞穴、募穴
第三部分 腧穴穴性理论研究
    1 腧穴的含义
        1.1 腧穴穴性的共性
        1.2 腧穴穴性的个性
    2.腧穴穴性的内涵
        2.1 腧穴的属性
        2.2 腧穴的功效
        2.3 腧穴的适用症
    3.影响穴性的因素
        3.1 生理病理状态影响穴性
        3.2 针刺手法影响穴性
        3.3 腧穴配伍影响穴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1 腧穴的概念和名称
    2 腧穴穴性的理论研究
    3 腧穴穴性的现代化研究
    4 腧穴穴性的临床运用研究
    参考文献
在校学习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王惟一针灸学术特色及其学术成就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学术特色
    1.1 确立腧穴数目增补与分类
    1.2 详述经脉主治与腧穴施治
    1.3 强调施治禁忌与预后调摄
    1.4 修订针灸图谱与骨度分寸
2 学术影响
    2.1 铸立针灸铜人两具, 首创立体教具模型
    2.2 篆刻针灸石壁图经, 保存天圣图经原意
3 小结

(10)“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针灸流派发展的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传承
        一、中医学术流派的含义
        二、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含义
        三、中医学术流派形成及发展
    第二节 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研究
        一、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源流
        二、古代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状况
        三、小结
    第三节 近代针灸学术派的研究
        一、上海“陆氏针灸流派”
        二、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
        三、江苏“澄江针灸流派”
        四、广东“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五、广东“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六、小结
第二章 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的源流及发展
        一、岭南中医学术流派
        二、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三、小结
    第二节 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影响巨大的近代针灸名医家
        一、曾天治
        二、周仲房
        三、卢觉愚
        四、苏天佑
        五、司徒铃
        六、韩绍康
        七、靳瑞
        八、陈全新
        九、张家维
        十、罗哲初
        十一、罗兆琚
        十二、小结
    第三节 外来医学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影响
        一、东瀛针道
        二、澄江针灸流派
        三、小结
第三章 近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
    第一节 岭南司徒铃针灸流派
        一、针挑疗法的源流
        二、岭南司徒氏针挑法
        三、岭南司徒氏针挑代表人物
    第二节 岭南传统天灸
        一、沿革
        二、传承脉络
        三、临床应用
        四、成果
    第三节 韩氏候气针法
    第四节 “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
    第五节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
    第一节 传承脉络
        一、第一代陈宝珊
        二、第二代陈锦昌
        三、第三代陈全新
        四、第四代主要传承人
        五、第五代传承人
        六、小结
    第二节 传承谱系
    第三节 传承体系
        一、传承模式
        二、传承推广
        三、小结
    第四节 流派成果
        一、学术性成果
        二、技术性成果
        三、创新性成果
        四、工作室临床性成果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
        六、特应性皮炎
第五章 “岭南陈氏针法”
    第一节 “岭南陈氏飞针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飞针”技术操作
        三、传承创新
        四、针刺无痛或微痛理论探讨与实践
        五、“岭南陈氏飞针法”与常用快速进针法
        六、快速进针法现代研究概况
        七、小结
    第二节 “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手法”的技术操作
        三、针刺补泻理论探讨与实践
        四、针刺补泻手法现代研究概况
        五、小结
    第三节 “岭南陈氏导气手法”
        一、沿革
        二、“岭南陈氏导气手法”操作
        三、行气导气使“气至病所”理论探讨
        四、针刺行气法研究概况
        五、小结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的创立及形成
第六章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学术特色
    第一节 学术思想
        一、远近取穴通经络
        二、俞募配穴调脏腑
        三、上下配伍和阴阳
        四、左右思变畅六经
    第二节 诊治原则
        一、强调辨证施针
        二、奉行循经取穴
        三、推崇用穴精简
        四、重视经络辨证
        五、注重治神与守神
    第三节 养生思维
        一、提倡调神宁心,慈俭和静
        二、经络养生
第七章 失眠的针灸治疗文献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文献纳入标准
        三、文献排除标准
        四、资料和数据处理
    第二节 现代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二、穴位应用频次分析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四、经脉应用频次
        五、聚类分析
        六、小结
    第三节 针灸学专着治疗失眠的文献研究
        一、针刺治疗失眠的常规用穴
        二、小结
    第四节 “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失眠文献研究
        一、针灸处方穴位组成数分析
        二、穴位应用频次
        三、特定穴(包括奇穴)应用频次
        四、经脉应用频次
        五、聚类分析
        六、小结
    第五节 讨论与分析
        一、遵循中医学理论,循经选穴
        二、倡导分级补泻特色针法
        三、注重治神与守神
    第六节 总结
第八章 心得与体会
    第一节 讨论
        一、梳理学术流派传承
        二、凝练流派学术思想
    第二节 结果
        一、梳理传承脉络
        二、凝炼特色针法
        三、倡导治神守神
        四、流派传承发展
        五、推广传承模式
        六、凝练学术思想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四、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滑伯仁对针灸学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中阴谷、曲泉穴位置的探讨[J]. 吴雪梅,刘佳男,李敏,睢明河. 针灸临床杂志, 2021(11)
  • [2]基于数据挖掘的谷世喆教授针药并用辨治郁症经验研究[D]. 赵沛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宋以前灸疗学术发展史研究[D]. 刘立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三阳脉腧穴考证研究[D]. 张乙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校注特点及针灸学术思想研究[D]. 刘聪颖.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浙江医经学派传承《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研究[D]. 张君.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9)
  • [7]《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研究[D]. 张倩.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腧穴名称及穴性的文献研究与理论探讨[D]. 逯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8)
  • [9]王惟一针灸学术特色及其学术成就探析[J]. 孟丹,张永臣,贾红玲. 中国针灸, 2018(10)
  • [10]“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D]. 罗健雄(Law Kin H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华伯仁对针灸的贡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