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颖的软盘快速格式化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吴爽[1](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赵娜[2](2019)在《近二十年网络用语分期研究》文中提出1986年,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北京发出,中国互联网正式诞生。进入21世纪以后,互联网开始普及,网民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追求诙谐、简洁等表达效果而采用新的语言表达形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特定语言形式。这种语言表达形式以互联网平台为媒介快速的传播和发展,甚至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语言生活。网络用语不仅仅是网络交际的工具,更是网络文化的载体,反映着网络时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对网络用语的产生与发展的整体脉络进行梳理,不仅对汉语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对网络用语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整体的认知,笔者搜集了1996-2018年的网络用语语料,通过对所搜集到的网络用语语料的研究,笔者发现网络用语的发展趋势与互联网的整体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遂以互联网的发展脉络为依据,将网络用语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网络用语萌芽期(1996-2001);网络用语发展期(2002-2007);网络用语高涨期(2008-2018),并对每一阶段内网络用语的表现内容、形式变化以及人们对待网络用语的态度等因素进行了探究。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有些网络用语仅仅是昙花一现,未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流行了一段时间后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伊妹儿”、“稻糠姆”、“善良(善变没天良)”、“烧饼(多情又廉价的女子的戏称)”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淡去,也有少部分在现代汉语当中凝固下来,如“秒杀”、“给力”、“正能量”等。这不仅是汉语自身的自我调节功能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文化、政治等多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收录的网络词语进行了检索与筛选,共得到410条网络用语,并对留存下来的这些词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此探讨网络用语的消长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用语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及生命力的探究,分析了网络用语的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用语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大胆的推测与猜想。
王兴浩[3](2019)在《基于改进型支持向量机的水质监测传感器自校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工业生产废水、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增加,水质特征更加复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对水质的监测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对处理非线性误差存在不足,造成评价结果很难满足标准要求,正确选择校正算法模型是水质监测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水质监测研究现状,以水质浊度参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水质监测常用的检测方法原理和相关智能算法,设计了浊度传感器,并结合实验平台和实验结果分析,对支持向量机和网格搜索法、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等相关理论与技术进行研究,以传感器测得水质浊度为样本数据,研究基于改进型支持向量机的水质参数自校正方法,具体如下:(1)传感器设计,研究了传感器检测原理,设计浊度传感器结构、光源、硬件电路及控制、采集、通讯部分软件,并阐述了光强和检测电压的关系。(2)采用支持向量机的回归算法作为水质监测校正方法,以浊度参数为例分别通过网格搜索法、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进行改进,即全面搜索支持向量机的两个关键参数惩罚系数C和核参数γ,选取最佳参数组合,提高了水质监测系统的效率和准确度。(3)实验平台设计与数据分析,包括下位机数据采集平台设计,监测平台设计,改进支持向量机实验及数据结果分析。本文对水质监测进行了应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支持向量机应用于水质监测系统能够对参数进行精准的测量,满足标准要求,促进水质监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王海宁[4](2018)在《基于建筑工业化的建造信息化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现实需求与政策导向均证明了,我国建筑行业在当前的背景下需要走工业化道路,以改变目前高能耗、高污染、高人工占用和低效率的生产方式,但是建筑工业化的推行过程离不开建筑信息化的建设。本研究以新型建筑学的为立足点,在建筑设计的角度,对手工模式和工业化模式的建筑生产活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确定了在建设设计阶段需要为后续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提供何种的信息支撑。本研究确定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工业化建筑模式下的产品研发设计流程,对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带来了大幅度的变革,这不仅体现在设计流程向两端的大幅扩展,还表现在设计生产模式上的巨大变革。在与建筑工业化生产相对应的前提下,将传统的基于具体项目的单一设计过程,分解成为独立的平台研发和项目设计两个阶段,由此能够将建筑设计从短促的设计档期中解脱出来,集中优势研发力量在时间较为充裕的情况下进行全面的研发工作,将主要的压力集中在研发前期而不是设计后期。关于信息输入,即建模系统的具体战术运用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嵌套的树状表格式构件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是以构件为核心,将分级生产、柔性定制化生产等思想贯穿于建模过程中,以信息动态嵌套这一理念来具体执行模型生成的过程。将原本杂乱无章的单维度建筑信息,通过动态嵌套这一有力手段重新整合成树状多维层级系统,以更高效的检索处理能力服务建筑系统。最后,通过建筑学与计算机科学这两种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对于建筑信息数据库的搭建进行了系统性的前端探索,通过研究本建筑工业化系统对于数据处理、存储、整合、上传与下载方面的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数据库系统,并通过所承接的研究示范项目对该系统进行了验证。
房邵敏[5](2017)在《基于问题驱动模型的协作性移动学习活动设计及其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设备和网络技术地发展,涌现出许多新的教学工具和策略,已有研究证实了移动设备在真实学习情境中的优势以及协作学习策略在提高学习者互动学习中的作用。但是现有研究缺乏对学习支持的研究,即在移动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以帮助他们对学习内容展开深度地思考和讨论,并对接收到的知识进行合理地建构。因此,在移动学习过程中,需要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组织从移动学习资源中学到的知识。本文通过整理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展开问题解决理论和问题提出理论的分析,同时查阅协作学习策略在移动学习活动中的应用成效,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问题驱动学习活动模型。根据问题驱动模型和协作学习策略,在某云班课平台上开展移动学习资源和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根据移动学习活动引导机制设计每个活动模块的具体内容。以职业高中计算机组成课程内容为研究领域开展移动学习的实证研究,并通过实验分析来评估问题驱动协作性移动学习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问题驱动模型的协作性移动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以及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群体学习自我效能。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对相关文献归纳分析并提出了问题驱动模型作为移动学习支持工具。(2)根据教学设计模式和移动学习活动设计原则的结合,提出了基于问题驱动模式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流程。(3)根据基于问题驱动模型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同时结合协作学习方法,提出了协作学习下的问题驱动模型学习引导机制。
韩博文[6](2017)在《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对外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对俄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较为滞后。鉴于此,笔者致力于讨论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图表法、实验法对国内外翻译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中教学原则、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大纲、专业测试与评估等问题。本文在对本科与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提高母语水平及修养、增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打开院系壁垒的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案。结合俄语翻译硕士培养目标,指出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还有待完善:使用现代化翻译辅助软件、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学的作用、俄语翻译专业相关学科的课程的增设及建立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考虑我国翻译专业的教学需求,本文对翻译、翻译专业、翻译学、教学翻译、翻译教学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利用语言学、翻译学等理论探讨了翻译专业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问题,将其拆分成四个方面的分力:即策略能力、语言单位的翻译能力、交叉学科的知识能力和使用现代翻译工具的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翻译专业教学列举了不同类别的教学方法,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对翻译专业的教学原则提出了自己合理化建议。结合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经验和我国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如何在学术环境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两种教学模式。在测试与评估方面,论述了测试的分类以及影响测试的客观因素,从对学生的评估、对课程的评估、翻译专业的社会评估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教学评估问题并介绍了五种俄汉翻译常用技巧和五种文体的俄汉翻译要点。本文论述了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中各环节因素,阐明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新兴专业的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聂晓彤[7](2016)在《俄汉网络词语语法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问世于本世纪六十年代,是人类智慧结晶最完美的体现之一。网络以其快速、灵活、简洁、形象等优势深受全世界人民青睐。随着网络日益盛行,网络语言也从此出现。在语言这个大家族中,网络语言与其他家族成员相比显得较为标新立异,在其背后折射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思想的进步,彰显出独特的价值观念及文化形式。具有新颖、独特等特点的网络语言已引起众多语言学者重视,继而被广泛研究。网络语言形成的时间较晚,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只是刚起步,网络语言的研究空间还很大,尤其是在语法方面研究网络语言的文章和着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研究主题:分析中俄网络词语在构词方式、语法特点上的异同,并分析出差异性的原因。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中主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理论及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以及研究创新之处进行叙述。第二章主要重点剖析网络词语的来源以及生成的原因。第三章从构词方式的角度出发,阐释俄汉网络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四章从俄汉网络词语相同的语法特点和不同的语法特点两部分进行分析。第五章从两国语言差异和两国社会文化差异两方面阐释了俄汉网络词语语法差异的原因。假若把网络语言看作一个建筑物,则网络词语即是它的原料,语法便是结构骨架。本文从网络词语语法的角度研究,旨在为广大俄语研究者研究网络语言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鲍庆国[8](2016)在《嵌入式设备固件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针对嵌入式固件可能存在的一些恶意代码进行逆向分析研究都是在特定开发板硬件设备上进行。由于固件处理器架构类型具有多样性,要求固件逆向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必须具备可扩展性,适应多处理器架构平台。为了能节省硬件设备的成本和满足处理器架构多样性的需求,本文改进传统在开发板上进行逆向分析固件的方式,提出一种基于模拟器QEMU远程调试分析固件技术,可以让研究人员脱离开发板硬件设备束缚。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嵌入式设备固件是.bin格式的二进制镜像文件,设备固件是被固化在开发板上进行开发调试。由于嵌入式固件资源有限、固件中的操作系统内核地址采用的是直接映射方式,只能在特定的硬件环境下运行,所以这种内核不能直接在虚拟出来的仿真环境中使用。为了能够使嵌入式固件在仿真环境中运行以及满足多样处理器架构平台调试分析,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方式,首先对嵌入式设备固件进行解析,通过自编译匹配固件内核类型,静态交叉编译的方式编译调试器,最后依据自编译内核挂载自制根文件系统实现仿真运行。此外,由于目标机端的QEMU虚拟机资源的限制,如果直接使用QEMU内置的GDB调试功能模块对被调试应用程序进行调试,则会造成目标机需要频繁的进行清除编译产生的缓冲块操作,导致调试过程中较差的用户体验、性能下降、操作不方便等情况。为此,本文提出编译移植轻量级调试代理工具GDBSERVER,并与GDB相结合,通过RSP协议进行通信,实现GDB+GDBSERVER远程调试方式调试固件中的目标程序。为了能够摆脱研究人员直接在QEMU上调试分析,本文采用桥接网络通信方式、NFS方式实现挂载文件,最终达到研究人员直接在宿主机上控制并调试目标机上应用程序的目的,这也解决了传统的直接通过串口通信或JTAG接口通信的调试方式不稳定、调试难度大等缺点。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提出的方法实现了研究人员在脱离开发板等硬件环境下,通过QEMU仿真硬件环境对嵌入式设备二进制固件仿真运行并动态远程调试应用程序。此外,本文改进了传统的分析固件机制,提出基于模拟器动态远程调试分析固件方案,创建了一个良好的逆向分析平台,增强了可扩展性,使调试过程从传统的“单一架构调试”模型向“系统级调试”模型转变。
艾朝阳[9](2016)在《语言边界论》文中提出21世纪科技高度发达,但语言到底是什么的老问题还没有解决。不仅老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而且新问题也在亟待解决。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或语言与存在的问题,也即语言的边界问题。本文企图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寻求找到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新视角,以此促成语言存在的边界转向。因此其主要贡献在于(1)明确提出语言是边界。(2)发现语言有边界。(3)建立了语言边界运动体系。(4)提出并实施哲学的“whereis”范式。(5)提出并初步建立了语言边界方法论。(6)回答了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总之,某个意义上找到了语言的本质:语言是边界。也即是回答了语言是什么的根本问题。思想史上还少有提出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更没有科学地回答过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回答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来接近对语言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我们的回答是:语言在边界。本文围绕语言在哪里的问题探索了三个方面、回答了三个基本问题。本文探索了(1)边界的属性及语言边界思想的源头(2)语言边界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3)语言边界方法论。本文根据语言的边界属性也就是语言的边界性回答了语言是什么、在哪里、语言能力是什么、语法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本文提出边界是语言、知识和主体性三位一体的存在,所以,语言是边界的基本属性之一,由此提出建立新语言观、新知识观和新主体性观。文章把语言纳入整个宇宙的考虑中,认为语言是有层级性的存在,不是人类所独有的,指出人类语言(HL)的普遍语法受制于宇宙(世界)普遍语法,而人类语言的语法与语言能力也是有层级性的,各自有各自的边界条件。该研究为语法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划界,发现现代有关的语言理论各有自己的正确性,而语言边界思想有利于消解有关语言的一些冲突进而达到统一。本文通过对人类语言的中观和微观的边界运动,探索了边界语法,揭示了人类语言的边界性,并运用语言边界方法对语言的历时与共时的本质、词与句的边界问题、外语教育问题、语言的感知与产出问题、人-机翻译的边界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索。通过该研究的实施,本文超越传统的“whatis”范式,开启了“whereis”的哲学范式,建立了语言学的语言边界理论,提供了另一种解决语言问题的途径。如果说海德格尔为存在找到了家——语言,那么我们为语言找到了“家”——边界,进而说明存在的循环本质。最终回答了语言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语言是边界。
王凯[10](2015)在《瀚海》文中指出引子"几亿年前,这是一片海。几千万年前是原始森林。到了几百万年前,它成了沙漠。你们知道一个地方为啥会变成沙漠不?"钟军把脸贴在车窗上自问自答,"因为干旱,还有风。""没准以前还有恐龙呢,始祖鸟什么的,嘎嘎叫着飞,从天上掉下一个
二、新颖的软盘快速格式化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颖的软盘快速格式化程序(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
2.4 小结 |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
3.3 小结 |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
4.4 小结 |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
5.5 小结 |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
6.1.2 “公有性”被侵犯 |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
6.4 小结 |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近二十年网络用语分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网络用语的类型及特点 |
一、网络用语的类型 |
(一)旧词新义型 |
(二)谐音型 |
(三)缩略型 |
(四)外来用语 |
(五)表情符号性 |
(六)自创新词新语 |
二、网络用语的特点 |
(一)简洁性与生动性 |
(二)通俗性与娱乐性 |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 |
(四)反映社会现实 |
第二章 网络用语的发展分期 |
一、网络用语的产生条件及原因 |
(一)工具条件 |
(二)语境条件 |
(三)文化心理 |
(四)年龄结构 |
二、网络用语萌芽期(1996-2001) |
(一)互联网1.0时代 |
(二)萌芽期网络用语的发展 |
(三)萌芽期网络用语的发展 |
三、网络用语发展期(2002-2007) |
(一)互联网2.0时代 |
(二)发展阶段网络用语的发展 |
(三)发展阶段的网络用语研究 |
四、网络用语高涨期(2008-2018) |
(一)互联网3.0时代 |
(二)高涨期网络用语的发展 |
(三)高涨期的网络用语研究 |
五、网络用语的消长 |
(一)相关术语及专用语占比大 |
(二)社会热点类用语占比最少 |
(三)情感色彩越发明显 |
第三章 网络用语的问题、价值与发展趋势 |
一、网络用语存在的问题 |
(一)错别字充斥网络 |
(二)生造词大量涌现 |
(三)语码滥用、混用 |
(四)刻意曲解原语义 |
(五)网语低俗化现象 |
二、网络用语的语言价值 |
(一)网络用语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 |
(二)网络用语丰富了现代汉语表达形式 |
(三)网络用语丰富了现代汉语语义表达 |
三、网络用语的社会价值 |
(一)舆论导向作用 |
(二)文化传播作用 |
(三)反应社会百态 |
四、网络用语的发展趋势 |
(一)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
(二)表现形式更加简洁规范 |
(三)表达风格更加娱乐化 |
(四)素材来源更加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收录网络用语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基于改进型支持向量机的水质监测传感器自校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质监测研究现状 |
1.2.2 水质评价方法研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感器设计 |
2.1 电路部分设计 |
2.1.1 电源模块设计 |
2.1.2 外围电路设计 |
2.2 检测原理 |
2.2.1 吸收光谱检测法 |
2.2.2 朗伯比尔定律 |
2.3 浊度传感器设计 |
2.3.1 传感器校正模型 |
2.3.2 水质浊度检测 |
2.3.3 光源的选择 |
2.3.4 光强与检测电压的关系 |
2.3.5 传感器结构 |
2.3.6 传感器技术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支持向量机理论研究 |
3.1 支持向量机 |
3.1.1 支持向量机原理 |
3.1.2 支持向量回归机 |
3.2 改进型支持向量机 |
3.2.1 网格搜索法 |
3.2.2 粒子群算法 |
3.2.3 遗传算法 |
3.2.4 支持向量机寻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平台设计与分析 |
4.1 下位机数据采集系统 |
4.1.1 电源模块设计 |
4.1.2 外围电路设计 |
4.1.3 嵌入式Linux系统介绍 |
4.1.4 软件开发工具介绍 |
4.1.5 程序设计 |
4.2 监测平台设计 |
4.2.1 平台技术介绍 |
4.2.2 平台设计原则和功能分析 |
4.2.3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4.2.4 平台工作流程 |
4.3 实验与数据分析 |
4.3.1 实验器材及试剂准备 |
4.3.2 实验数据 |
4.3.3 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过程 |
4.3.4 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过程 |
4.3.5 网格搜索法优化支持向量机过程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建筑工业化的建造信息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建筑信息模型 |
1.3.2 信息整合技术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构成和章节安排 |
1.6.1 论文构成 |
1.6.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工业化的建筑产品生产模式 |
2.1 建筑生产模式与信息化 |
2.1.1 生产活动的发展与生产模式的演变 |
2.1.2 我国现阶段的建筑生产模式 |
2.1.3 建筑生产中信息的作用 |
2.2 当前建筑生产行为与信息化程度 |
2.2.1 作品模式指导下的建筑生产 |
2.2.2 手工模式下的生产与建造 |
2.2.3 当前建造模式下的信息传递 |
2.3 工业化模式下的建筑生产 |
2.3.1 工业化模式 |
2.3.2 产品思维 |
2.3.3 柔性生产模式 |
2.3.4 模块化思想 |
2.3.5 分级生产 |
2.4 工业化建筑产品生产建造系统 |
2.4.1 一级工厂化——标准件生产阶段 |
2.4.2 二级工厂化——组件安装阶段 |
2.4.3 三级工厂化——吊件快装阶段 |
2.4.4 总装阶段——现场安装阶段 |
2.5 工业化建筑生产的特点及与传统建筑生产区别 |
2.5.1 生产层级 |
2.5.2 生产模式 |
2.5.3 质量要求 |
2.5.4 精度要求 |
2.5.5 信息互联 |
2.5.6 加工设备硬件设施 |
2.5.7 员工素质 |
2.5.8 场内起吊能力 |
2.5.9 运输能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化建筑产品研发设计系统 |
3.1 研发设计系统设置理念 |
3.1.1 平台化设计理念在类似相关领域的应用 |
3.1.2 建筑与其领域的相似之处 |
3.1.3 研发设计系统的构成 |
3.2 产品研发阶段——系统平台设计 |
3.2.1 产品战略制定阶段 |
3.2.2 技术储备阶段 |
3.2.3 原型建筑产品一体化研发阶段 |
3.2.4 原型产品宏观‐设计冻结阶段 |
3.2.5 构件研发阶段 |
3.2.6 总装研发阶段 |
3.2.7 系统平台设立阶段 |
3.2.8 数据库建立阶段 |
3.2.9 更新维护阶段 |
3.3 项目设计阶段——具体案例设计 |
3.3.1 项目评估阶段 |
3.3.2 任务书编制阶段 |
3.3.3 构件法组合设计阶段 |
3.3.4 构件入库阶段 |
3.3.5 生产建造准备阶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信息嵌套的树状表格式构件建模方法 |
4.1 建筑模型的历史与发展 |
4.1.1 脑海中的建筑模型 |
4.1.2 实体建筑模型 |
4.1.3 数字建筑模型 |
4.1.4 信息建筑模型 |
4.2 建模方法探究 |
4.2.1 建模方法的发展 |
4.2.2 当前主流建模方法 |
4.2.3 当前建模方法存在问题的思考 |
4.3 工业化模式下的建模方法 |
4.3.1 信息嵌套模式 |
4.3.2 树状表格式层级建立 |
4.3.3 面向对象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
4.4 信息参数设立 |
4.4.1 参数设立原则 |
4.4.2 数据类型 |
4.4.3 参数组别分类 |
4.4.4 类型与实例参数 |
4.4.5 参数联动与生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共享数据库的建筑信息管理模式 |
5.1 信息管理方式的发展 |
5.1.1 人工管理阶段 |
5.1.2 文件系统阶段 |
5.1.3 数据库阶段 |
5.2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选择 |
5.2.1 系统架构选择 |
5.2.2 数据库查询方式 |
5.2.3 软件架构模式选择 |
5.3 建筑编码系统 |
5.3.1 纲要码(Master Format) |
5.3.2 元件码(Uni Format) |
5.3.3 总分类码(Omni Class) |
5.3.4 工业化建筑产品复合编码系统 |
5.4 外部接口 |
5.4.1 参数处理模块 |
5.4.2 信息管理及导出模块 |
5.5 信息安全 |
5.5.1 主动安全 |
5.5.2 被动安全 |
第六章 工业化建筑产品系统平台信息系统研发实例 |
6.1 研发实例介绍 |
6.2 系统平台建立前期 |
6.2.1 产品战略制定阶段 |
6.2.2 技术储备阶段 |
6.2.3 原型建筑产品一体化研发阶段 |
6.2.4 原型产品冻结阶段 |
6.2.5 构件研发阶段 |
6.2.6 总装研发阶段 |
6.3 系统平台设立(系统结构) |
6.4 项目设计阶段 |
6.5.1 用户登录 |
6.5.2 订单的管理 |
6.5 开发及测试环境 |
6.5.1 软件环境 |
6.5.2 服务器硬件环境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总结 |
7.2.1 基于工业化建筑产品生产模式的产品研发设计系统的实现方法 |
7.2.2 基于信息嵌套的树状表格式构件建模方法 |
7.2.3 基于共享数据库的建筑信息管理模式的实现方法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问题驱动模型的协作性移动学习活动设计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移动技术支持下的情境学习 |
1.2.2 协作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支持 |
1.2.3 基于问题驱动的移动学习系统应用研究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协作性学习 |
2.1.2 移动学习活动 |
2.1.3 问题驱动性 |
2.2 问题驱动学习理论依据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活动理论 |
2.2.3 认知负荷理论 |
3 问题驱动协作性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
3.1 问题驱动模型研究 |
3.1.1 问题驱动模型理论研究 |
3.1.2 问题驱动模型设计 |
3.2 协作性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
3.2.1 移动学习活动设计原则 |
3.2.2 协作性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流程 |
4 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
4.1 案例设计—以《计算机系统》章节为例 |
4.1.1 确定活动目标 |
4.1.2 教学设计分析 |
4.1.3 学习者分析 |
4.1.4 问题驱动模式下的活动设计 |
4.1.5 任务设计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假设 |
4.2.2 实验对象 |
4.2.3 实验流程 |
4.2.4 测量工具 |
4.3 数据分析 |
4.3.1 学习成绩分析 |
4.3.2 合作学习能力分析 |
4.3.3 群体自我效能分析 |
4.3.4 访谈调查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计算机基础知识前测 |
附录2 计算机基础知识后测 |
附录3 群体自我效能问卷调查 |
附录4 合作学习能力问卷调查 |
附录5 访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6)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翻译教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国内翻译教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国外翻译教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二节 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背景及意义 |
一、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背景 |
二、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意义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
第一章 翻译专业教学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析 |
一、着作中的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 |
二、期刊中的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析 |
一、国外翻译理论文献述评 |
二、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理论评述 |
第三节 我国俄语翻译专业研究建议 |
一、加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研究 |
二、重视翻译教学理论的研究 |
三、推动外部学术活动的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语翻译专业能力培养 |
第一节 俄语翻译专业相关概念分析 |
一、翻译基础体系论 |
二、翻译专业的概念界定 |
三、翻译学的基础体系论 |
第二节 翻译能力的培养 |
一、策略能力 |
二、语言单位的翻译能力 |
三、交叉学科的知识能力 |
四、使用现代翻译工具的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
第一节 翻译专业课程特点 |
一、课程的定义 |
二、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 |
第二节 俄语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
一、俄语翻译专业的成立 |
二、俄语翻译专业培养目标 |
三、俄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
一、俄语口译翻译硕士专业简介 |
二、俄语翻译硕士口译课程特点 |
第四节 浅析俄语本科翻译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改革 |
一、国内外翻译专业课程要求 |
二、提高母语水平及汉语素养 |
三、增设跨文化交际课程 |
四、打开院系壁垒,跨专业课程共享 |
第五节 俄语翻译专业本科与硕士课程比较 |
一、本科翻译专业课程模式 |
二、研究生翻译专业课程模式 |
三、对翻译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几点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任务 |
第一节 俄语翻译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 |
一、本科俄语翻译专业教学方法 |
二、口译翻译硕士教学方法 |
三、笔译翻译硕士教学方法 |
第二节 在学术环境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两种教学模式 |
一、模式1:将翻译作为语言学课程的一部分,进行翻译教学 |
二、模式2:将翻译作为翻译学的一部分,进行翻译教学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课程大纲的设置 |
一、第一阶段:以翻译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计划 |
二、第二阶段:以语篇内容为基础,翻译为本的教学计划 |
第四节 俄语翻译专业测试与评估 |
一、俄语翻译专业的测试 |
二、俄语翻译专业的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汉翻译常用技巧及教学原则 |
第一节 俄汉语词翻译技巧 |
一、俄语成语的翻译 |
二、数字的翻译 |
三、形动词短语和который连接的定语从属句的翻译 |
四、俄语中常用虚词的翻译 |
五、副动词短语的译法 |
第二节 俄汉文体翻译技巧 |
一、科技文体的翻译要点 |
二、新闻文体的翻译要点 |
三、公文文体的翻译要点 |
四、政论文体的翻译要点 |
五、经贸文体的翻译要点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的教学原则及建议 |
一、俄语翻译专业教学原则 |
二、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一 高校翻译专业教师情况调查表 |
表二 高校翻译专业学生调查表 |
表三 翻译(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选修课程设置表 |
表四 高等学校(含民办)俄语教学情况统计信息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俄汉网络词语语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理论及意义 |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俄汉网络词语的界定及来源 |
一、网络词语的界定 |
(一) 俄汉网络词语的界定 |
(二) 本文对网络词语的界定 |
二、网络词语的来源 |
(一) 俄汉本国词语旧词新义 |
(二) 引进英语等语种的外来词 |
(三) 来自符号世界的表情词 |
三、网络词语产生的原因 |
(一) 社会层面 |
(二) 网络本体层面 |
(三) 网络使用者主体层面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俄汉网络词语构词方式对比分析 |
一、俄汉网络词语相似的构词方式 |
(一) 词缀法 |
(二) 复合法 |
(三) 符号法 |
(四) 修辞法 |
(五) 单词化 |
(六) 谐音法 |
(七) 缩略法 |
二、俄汉网络词语特殊的构词方式 |
(一) 俄语网络词语特殊的构词方式 |
(二) 汉语网络词语特殊的构词方式 |
三、俄汉网络词语构词方式异同比较 |
(一) 语音表达 |
(二) 形式表达 |
(三) 意思表达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俄汉网络词语语法特点对比分析 |
一、俄汉网络词语相似的语法特点 |
(一) 句子成分超常省略 |
(二) 语序超常异位 |
(三) 词性随意转变 |
(四) 符号充当句子成分 |
二、俄汉语网络词语特殊的语法特点 |
(一) 俄语网络词语特殊的语法特点 |
(二) 汉语网络词语特殊的语法特点 |
三、俄汉网络词语语法特点异同比较 |
(一) 词法特点 |
(二) 句法特点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俄汉网络词语语法差异原因分析 |
一、俄汉语言差异 |
(一) 俄语语言特点 |
(二) 汉语语言特点 |
二、中俄社会文化差异 |
(一) 中俄民族文化差异 |
(二) 中俄民族性格差异 |
(三) 中俄民族思维方式差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8)嵌入式设备固件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嵌入式固件分析平台环境研究现状 |
1.2.2 嵌入式固件调试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
第2章 嵌入式设备固件与固件分析相关技术 |
2.1 引言 |
2.2 嵌入式设备固件 |
2.2.1 嵌入式设备固件概述 |
2.2.2 嵌入式设备固件应用 |
2.3 固件仿真运行相关技术 |
2.3.1 嵌入式设备固件解析原理 |
2.3.2 嵌入式设备固件启动引导程序 |
2.4 固件调试相关技术 |
2.4.1 调试器概述 |
2.4.2 远程调试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嵌入式固件分析环境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整体设计 |
3.3 嵌入式设备固件解析 |
3.3.1 嵌入式固件类型识别 |
3.3.2 嵌入式固件格式特征字段解析 |
3.3.3 嵌入式固件提取文件系统 |
3.4 固件仿真运行策略 |
3.4.1 交叉编译定制内核 |
3.4.2 动态调试分析工具移植 |
3.4.3 引导启动程序设计 |
3.5 实验过程及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入式固件远程调试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整体设计 |
4.3 远程调试通信协议 |
4.4 GDBSERVER调试代理设计 |
4.4.1 QEMU虚拟机调试状态 |
4.4.2 数据包读取解析 |
4.4.3 命令解析与执行 |
4.5 远程调试设计策略 |
4.5.1 桥接网络通信 |
4.5.2 文件共享设置 |
4.6 实验过程及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语言边界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面临的问题 |
1.2.1 界线困境 |
1.2.2 连续性与突变性困境 |
1.2.3 语言变异性的困境 |
1.2.4 历时与共时的关系 |
1.2.5 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差异性的困境 |
1.2.6 言语感知与产出的非对应性困境 |
1.2.7 有关语法和语言能力的困境 |
1.2.8 机器翻译的困境 |
1.3 语言边界的提出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
1.5 研究设计与布局 |
1.6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边界论的哲学基础:语言与存在问题 |
2.1.1 存在与存在主义思想简评 |
2.1.2 存在的有(理)与无(理) |
2.1.3 存在的虚实 |
2.1.4 存在的语言转向 |
2.2 语言边界性思想溯源 |
2.2.1 老子与《道德经》 |
2.2.2 孔子与《周易》 |
2.2.3 威廉?洪堡特 |
2.2.4 海德格尔 |
2.2.5 维特根斯坦 |
2.2.6 索绪尔 |
2.2.7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边界思想 |
2.2.8 乔姆斯基与生成语言学 |
2.2.9 兰盖克、沈家煊与认知语言学边界 |
2.2.10 徐盛桓、刘辰诞的句法边界 |
2.3 语言边界论的科学基础 |
2.4 此前语言与存在观的局限性述评 |
2.5 既有边界观念的局限性述评 |
2.6 小结 |
第3章 语言边界论的理论体系构建 |
3.1 新边界观 |
3.1.1 什么是新边界观? |
3.1.2 边界的基本属性 |
3.1.3 边界的分类 |
3.1.4 新边界观的建立 |
3.1.5 小结 |
3.2 语言存在的边界层级与边界条件 |
3.2.1 语言介质的边界性 |
3.2.2 语言起源的边界运动 |
3.2.3 传统语言定义反思与语言层级 |
3.2.4 语言的边界条件 |
3.2.5 人类语言内部边界条件 |
3.2.6 小结 |
3.3 语言存在的边界结构与结构边界 |
3.3.1 存在的结构 |
3.3.2 语言存在的结构与语法结构的边界性 |
3.3.3 语言边界结构模型 |
3.3.4 小结 |
3.4 语言存在的内容:意义与范畴边界 |
3.4.1 范畴是语义的家 |
3.4.2 范畴边界:个体的身份识别与身份认同 |
3.4.3 “有”“无”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 |
3.4.4 小结 |
3.5 语言存在的方式:边界运动 |
3.5.1 边界离合 |
3.5.2 语音边界运动:音的离合 |
3.5.3 词边界运动:词的离合 |
3.5.4 句边界运动 |
3.5.5 边界离合的规律 |
3.5.6 小结 |
3.6 语言边界方法论 |
3.6.1 语言边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
3.6.2 语言边界方法论体系 |
3.7 小结 |
第4章 语言边界论的应用 |
4.1 儿童言误映射律的发现 |
4.1.1 儿童言误律的发现 |
4.1.2 儿童言误律和成人言误律的发现 |
4.1.3 儿童言误律对方言变异的映射 |
4.2 解决索绪尔困境的初步方案 |
4.2.1 词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假设 |
4.2.2 对“索绪尔困境”的解释 |
4.3 解决汉语字词困境的边界方法 |
4.4 尝试对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的矛盾消解 |
4.4.1 传统二元对立语言能力划分的缺陷 |
4.4.2 合语法性问题 |
4.4.3 语言能力的边界层级 |
4.4.4 边界存有句法 |
4.5 边界的通道性与外语导育法 |
4.5.1 语言感知与产出的通道性 |
4.5.2 外语导育论 |
4.5.3 外语实践教育和外语导育论 |
4.5.4 外语导育论基本理论体系 |
4.6 导译法与栏杆边界定律 |
4.6.1 栏杆边界定律 |
4.6.2 “的地得”英译中的导译分析 |
4.7 小结 |
结论 |
摘要(详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海德格尔对is的论述 |
附录C “的”圈定名词的边界 |
附录D “的”字边界圈定“小句”边界 |
附录E “的”字边界结构作谓语 |
附录F “的”字边界结构的其它情况 |
附录G “地”边界结构 |
附录H “得”连接程度、结果补语 |
附录I “得”边界结构的语法语用功能 |
附录J“得”作可能补语 |
附录K 综合语境“的”边界导译对照 |
附录L “没有” 调查 |
(10)瀚海(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第一章时光之炉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第二章乌鸦掠过发射架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三章空箱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第四章残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第五章此页无正文 |
1 |
2 |
3 |
4 |
5 |
6 |
7 |
尾声 |
四、新颖的软盘快速格式化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近二十年网络用语分期研究[D]. 赵娜. 鲁东大学, 2019(12)
- [3]基于改进型支持向量机的水质监测传感器自校正研究[D]. 王兴浩. 北方工业大学, 2019(07)
- [4]基于建筑工业化的建造信息化系统研究[D]. 王海宁. 东南大学, 2018(05)
- [5]基于问题驱动模型的协作性移动学习活动设计及其实证研究[D]. 房邵敏.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4)
- [6]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 韩博文.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7]俄汉网络词语语法对比研究[D]. 聂晓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8]嵌入式设备固件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D]. 鲍庆国.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
- [9]语言边界论[D]. 艾朝阳. 湖南大学, 2016(06)
- [10]瀚海[J]. 王凯. 当代,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