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物理环境

添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物理环境

一、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物理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秦坤坤,贾长城,王亚婷[1](2021)在《北京市苗圃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对北京市苗圃基地土壤肥力进行调查,选取了407个代表性苗圃,研究和分析了其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并对其进行综合肥力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苗圃土壤以砂壤土为主,有机质含量显着偏低,碱解氮、有效磷总体偏低,速效钾偏高,容重偏高,通气孔隙度偏低,土壤偏碱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为12.4 cmol·kg-1,保肥能力中等,土壤总体理化性状较差,对苗木生长有一定不利影响。

赵霞,付忠卫,李文伟,王勤礼[2](2021)在《盐碱地开展“小麦秸秆还田+有机肥料”模式对张掖市制种玉米产量及耕地质量影响试验》文中提出通过在盐碱地开展小麦秸秆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为改良盐碱地,提高耕地质量提供参考。试验设2个处理,农民常规施肥模式和"小麦秸秆还田+有机肥料"施肥模式,测定各处理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玉米植物学性状、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秸秆还田+有机肥料"模式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容重降低0.14 g/cm3,自然含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0.25 mm团聚体分别增加1.39%、5.29%、0.1%和8.54%;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分别增加11.1 mg/kg、0.14 mg/kg、38 mg/kg和1.2 g/kg,pH值降低0.32,水溶性盐减少0.24 g/kg,脱盐率6.23%;增产1 042 kg/hm2,增产率达8.18%。"小麦秸秆还田+有机肥料"模式可促进玉米生长、增产,改良盐碱地,培肥土壤。

陈雪梅,王冀川,石元强,刘强[3](2021)在《生物有机肥在作物上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生物有机肥是一种兼具微生物功能和有机肥肥效的新型功能性肥料,其不仅可以提供作物养分,促进作物营养平衡,还能调节土壤微生物环境、改良土壤,增强农作物抗病性。应用生物有机肥对农作物农艺性状、产品产量和品质也有较好的改良效果。本文对生物有机肥的定义、组分与作用及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为其产品研发与应用提供帮助。

高阿娟[4](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成效显示种植特色经果林对喀斯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土壤养分的改良功不可没,经果林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并给当地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刺梨种植过程中存在水肥施用不合理问题,导致刺梨果实品质降低。对喀斯特刺梨植株进行不同水肥处理,将水肥耦合对土壤环境、刺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合起来,对刺梨果实品质的提升、石漠化治理生态衍生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学、水肥耦合有关研究理论、刺梨生长需水需肥规律、刺梨果实生理学理论,针对石漠化治理水肥耦合与刺梨果实品质提升、刺梨管理过程施肥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2018-2020年通过对刺梨种植地野外考察、选取传统肥料与新型肥料对研究区内60株刺梨植株进行水肥配施、14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与8个刺梨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运用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及单因素、双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围绕石漠化治理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并通过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机理-机制-技术-应用示范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通过刺梨水肥耦合试验,阐明水肥耦合下刺梨土壤理化性质、刺梨果实品质的特征,揭示不同水肥处理对刺梨土壤环境、刺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评价适宜刺梨提高果实品质的水肥配比,提出适宜刺梨生长的水肥耦合技术,集成刺梨品质优化调控技术并进行示范验证,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特色经果林的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两个研究区刺梨地土壤各养分含量在水肥处理和CK下均表现出逐层递减的垂直分布规律,水肥处理可以显着影响刺梨根部土壤理化性质(P<0.05),显着影响土壤养分的含量(P<0.05),灌水、施肥及其交互作用对两个研究区刺梨地土壤肥力影响显着(P<0.05):在该实验中,土壤p H基本不随灌水施肥量变化,说明灌水施肥处理均未对刺梨的土壤生长环境造成影响,除p H外,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其他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随着施肥水平升高,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研究中发现,土壤养分对灌水的响应较为复杂且不同肥力条件下差异较大,通过传统肥料与新型肥料配施,土壤养分含量均有所改善。两个研究区内,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在W2条件下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达到最大,继续增大灌水量到W3水平,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均降低,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灌水、施肥及其交互作用对两个研究区刺梨地土壤肥力影响显着(P<0.05),进一步说明通过灌水施肥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2两个研究区刺梨在同一灌水或施肥条件下,果实品质指标随施肥或灌水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中水、低水处理下的刺梨果实品质指标明显高于高水处理,在W2F2(中水中肥)处理下,果实品质达到最佳,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两个研究区土壤养分指标与刺梨果实品质指标之间均具有相关性,且相关性多表现为极显着:各水肥处理下果实品质指标含量增加,且均在W2F2(中水中肥)表现最高,W3F1(高水低肥)表现最低,且低于CK处理,说明适当的水分亏缺有助于可溶性糖、维生素C等果实品质指标的积累,提高刺梨果实的糖酸比等品质。W3(高水)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增多,土壤养分随含水量淋溶至深层土壤,而刺梨植株根系较浅,吸收到的养分较少,导致刺梨植株生长缓慢,影响刺梨果实品质。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两个研究区不同水肥处理下土壤养分指标与刺梨果实品质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说明通过水肥处理影响土壤环境,而土壤环境又通过影响刺梨植株生长,进而影响果实品质。3以刺梨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含水率、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黄酮、多酚为综合评价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法对两个研究区不同水肥处理刺梨各果实品质指标综合分析,结果均显示W2F2(中水中肥)处理得到刺梨果实品质最好,W3F1(高水低肥)处理最差:水肥配施对刺梨果实指标均具有显着影响,随着水肥施用量增多,刺梨果实各指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说明在适宜刺梨生长的范围内,增加水肥施用量对果实品质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超过该范围则会对果实品质产生负效应。研究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开展周期仅一年,因此应至少再进行两年试验,结合植株不同生长阶段取样分析,考虑如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年际变化对刺梨生长的影响,综合确定适宜刺梨的水肥配比。通过构建刺梨果实销售、深加工产品流通模式,形成完整的石漠化生态治理衍生产品产业链,促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高效发展。4在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基于喀斯特石漠化水肥耦合与刺梨果实品质提升的现有刺梨施肥、灌溉技术,提出刺梨施肥改良技术、刺梨灌水改良技术等关键创新技术,并对关键创新技术进行示范验证:现有施肥技术多以简易器具辅助施肥,劳动强度较大,综合效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刺梨施肥改良技术,实现翻土开沟、深度可调的目的,克服施肥量不好控制、施肥不精确的问题;对于喀斯特地区灌水多采用漫灌或人工浇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提出刺梨灌溉改良技术,控制流速和整体流量,同时解决刺梨灌溉方式中存在根系湿润范围小,不能对根系进行精准灌溉的问题。

李响[5](2021)在《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土壤肥力的影响》文中指出土层置换是一项土壤改良措施,可以消除一些土壤障碍因素、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本论文研究了在土层置换与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采取全量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以及增施磷肥三种土壤培肥措施对石灰性黑钙土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共设8个处理,分别为:T1土层置换常规施肥、T2土层置换施秸秆、T3土层置换施少量有机肥、T4土层置换施中量有机肥、T5土层置换施多量有机肥、T6土层置换增施20%磷肥、T7土层置换增施40%磷肥、T8土层置换增施60%磷肥。研究结果如下:(1)持续土壤培肥3年后,与T1处理比较,T2处理、T3-T5处理和T6-T8处理,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含量均有提高,T2处理、T3-T5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提高;2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不明显,T3-T5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提高的作用。(2)0-20 cm土层,土壤p H在8.17-8.76之间,与T1处理比较,T2处理对土壤p H影响不明显,T3-T5处理土壤p H降低。T6-T8处理,随施用磷肥量增加,土壤p H升高。20-40 cm土层,土壤p H在8.24~9.85之间,与T1处理比较,除T8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土壤p H均有降低。T3-T5处理,随施用有机肥数量增加,土壤p H降低。T6-T8处理,随施用磷肥量增加,土壤p H升高。(3)持续土壤培肥3年后,与T1处理比较,0-20 cm土层,T2处理水溶性钙离子含量提高,水溶性钠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含量降低;T3-T5处理水溶性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提高,土壤水溶性钠离子降低;T6-T8处理水溶性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含量升高,水溶性钠离子、氯离子含量下降。20-40 cm土层,T2处理水溶性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含量提高,水溶性钠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含量降低;T3-T5处理硫酸根离子含量升高,水溶性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降低;T6-T8处理硫酸根离子含量升高,水溶性钾离子、钠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含量有降低。(4)持续土壤培肥3年后,与T1处理比较,0-20 cm土层,T2处理交换性钙离子、镁离子含量升高,交换性钠含量显着降低;T3-T5处理交换性钙离子含量升高,交换性钠离子、镁离子含量降低;T6-T8处理交换性钙离子含量升高,交换性钠离子含量显着降低。20-40 cm土层,T2处理、T3-T5处理交换性钙离子含量升高,交换性镁离子、钠离子含量降低;T6-T8处理交换性钠离子含量显着降低,随磷肥施用量增加,交换性镁离子含量升高。(5)持续土壤培肥3年后,与T1处理比较,0-20 cm土层,T2处理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升高;T3-T5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升高,T3、T5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提高,T4、T5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升高;T6处理,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升提高,T7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T8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升高。20-40 cm土层,T2处理土壤脲酶活性降低;除T3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均有升高;T2处理、T3-T5处理和T6-T8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除T8处理外,其他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升高。(6)持续土壤培肥3年时间,2019年,与T1处理比较,T2处理、T3-T5处理和T6-T8处理,玉米植株地上部总氮素积累、总磷素积累增加;T2处理、T4、T5处理和T7、T8处理玉米植株地上部总钾素积累增加;T4、T5处理和T6-T8处理玉米植株根系总氮素积累增加,T2处理、T3-T5处理和T6-T8处理玉米植株根系总钾素积累减少,总磷素积累增加。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加,玉米植株根系总氮素、总磷素积累增加,随磷肥施用量增加,玉米植株根系总氮素积累升高。综合土壤各项肥力指标,三种土壤培肥措施对土层置换后石灰性黑钙土的培肥均有良好的效果,其中施用有机肥>增施磷肥>全量秸秆还田。

赵若含[6](2021)在《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玉米轮作是黄淮海地区最常见的轮作方式,耕作与施氮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本实验设置5个耕作处理:CT(常规耕作);NT(少免耕耕作);ST(深松耕作);D1T(深耕耕作1);D2T(深耕耕作2);每个耕作处理设置4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20 kg·hm-2);N2(180 kg·hm-2);N3(225 kg·hm-2)。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施氮互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论以期为施肥制度优化、作物产量潜力增加和品质提高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施氮180 kg·hm-2增加了>0.25 mm粒径团聚体总量;深松条件下不施氮20~40 cm土层大团聚体所占比例较高,且占比远低于耕层。2、0~60cm土层碱解氮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最高,20~40 cm土壤全氮含量在深松、深耕耕作下较高;少免耕处理下4种施氮量0~100 cm土层铵态氮与硝态氮积累量均高于其它耕作处理,并且都在施氮225 kg·hm-2达到最大值。3、深松能有效提高小麦成熟期0~20 cm土壤酶活性,在不施氮的情况下βX(β-1,4-木糖苷酶)、βG(β-1,4-葡萄糖苷酶)与CBH(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最高,在施氮180 kg·hm-2条件下NAG(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和LAP(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同时不施氮与施氮225 kg·hm-2处理下深松能够有效的增加玉米成熟期0~20 cm土壤βX、βG与CBH活性。4、深松不施氮的情况下0~20 cm小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最高,深耕1条件下施氮12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松处理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0~20 cm玉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耕1条件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施氮225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氮。5、小麦季到玉米季,耕层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升高,种群优势度和覆盖度表现为降低。耕作对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纲水平物种种类影响大于玉米耕层土壤,免耕处理的耕层土壤细菌丰富度相对较低,种群的优势度高于旋耕,且与深松和深耕差异不大;玉米成熟期免耕和深耕1的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度低于旋耕和深松的处理。6、小麦籽粒产量在深松条件下,施氮180 kg·hm-2时最高。耕作与施氮互作穗数与千粒重变化差异较大,深耕30 cm施氮180 kg·hm-2穗数最多,其他耕作皆以施氮225kg·hm-2穗数最多。深松处理下,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值。深耕1显着提升小麦蛋白质、脂肪、面筋和沉降值含量,且在施氮180 kg·hm-2表现最优,但是会降低淀粉含量。7、经线性多元分析,由偏相关系数可知耕作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施氮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土壤氮素、团聚体是影响小麦玉米产量的主要成分。综合以上各指标得出结果,深松施氮180 kg·hm-2最适宜在本地推广。

王瑾瑜[7](2021)在《稻-麦轮作区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氮素淋溶及根系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水稻轮作普遍存在的土壤粘重、耕层浅和偏施化肥等问题,研究通过深翻措施结合合理的施肥措施改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减少氮素淋失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安徽省舒城县水稻/冬小麦轮作区的田间定位试验作为研究对象,试验设计采用裂区区组设计,主区为耕作措施(旋耕12 cm、深翻20 cm),副区为肥料处理,包括不施肥CK处理及3个等氮量施肥处理T1、T2、T3,副区处理随机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40 m2(5m×8m),其中T1为单施化肥处理,小麦季施用纯N 180 kg·hm-2,P2O560 kg·hm-2,K2O 90 kg·hm-2;水稻季施用纯N 21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T2指为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秸秆还田量4500 kg·hm-2,秸秆含氮量为5.0 g·kg-1);T3指为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有机肥为干基猪粪,用量4500 kg·hm-2,含氮量17.5 g·kg-1)。通过埋设微根管、负压式陶瓷头等装置,结合原状土柱模拟试验,监测了2个耕作措施与4种施肥措施下水稻和小麦四个生育时期根长密度、根面积两个特征参数、水稻季土壤0-30 cm的氮素淋溶情况等,结果显示:(1)在0-45 cm剖面土层中,旋耕12 cm和深翻20 cm两种耕作措施对0-15 cm、25-45 cm和土层的土壤容重无明显差异,而在15-25 cm土层中,深翻处理20 cm的土壤容重(1.43 g·cm-3)显着低于旋耕12 cm处理的土壤容重(1.54 g·cm-3),因此深翻20 cm有助于改善水稻/小麦轮作体系土壤耕层的物理结构。(2)在田间试验中,深翻20 cm未造成土壤水分与氮素的大量流失。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在水稻进入孕穗期后较T1处理显着减少渗漏液中硝态氮的浓度及氮素淋溶量,降低耕层氮素流失的风险。土柱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耕翻深度达到30 cm将犁底层全部打破,水分渗漏量显着增加,较旋耕12 cm与深翻20 cm增幅范围在11.0%-23.0%,加大了土壤氮素淋失风险。(3)不同耕作与施肥措施下,水稻根长密度与根面积最大值均出现在灌浆期。深翻提升了0-15 cm土层灌浆期水稻根长密度和30-45 cm土层的根面积,根长密度增幅为8.9%-12.5%;根面积增幅为40.0%-43.1%。有机无机配施显着影响灌浆期0-15 cm与15-3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与根面积,较CK处理根长密度增幅为43.1%-182.6%,根面积为54.9%-137.9%。说明有机无机配施可以显着提升水稻根长密度与根面积,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4)不同耕作与施肥措施下,冬小麦根长密度最大值出现在拔节期,根面积最大值出现在开花期。深翻促进0-15 cm土层中冬小麦根系的生长,根长密度增幅为18.6%-20.5%;根面积增幅为9.3%-15.3%;而对30 cm以下土层无显着影响。有机无机配施的施肥措施显着影响各土层的根长密度与根面积,其中30-45 cm土层最为明显,较CK处理根长密度增幅为89.6%-106.1%;根面积增幅为26.8%-49.3%。有机无机配施促进冬小麦根系纵向生长,扩大了根系对养分吸收范围。冬小麦0-15 cm土层根系生长最旺盛,其次是15-30 cm土层,30-45 cm土层根系最少。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深翻20 cm结合有机无机肥配施有效改善了土壤耕层的容重与紧实度,缓解了长期浅旋所引起的耕层较浅和土壤板结问题,不同程度上促进了0-45 cm土层小麦和水稻根系的生长,降低土壤氮素流失。

刘丽媛[8](2021)在《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肥配施对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和土壤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规范的有机肥施用也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因此,定量评估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指导稻田有机肥施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研究通过整合分析、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随机森林模型对来自137篇文献的统计数据进行耦合分析,构建了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分别利用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熵值法对包含仅施化肥(T1)、猪粪代替20%化学氮肥(T2)、沼渣沼液代替20%化学氮肥(T3)、猪粪堆肥代替20%化学氮肥(T4)以及早稻绿肥或晚稻稻草代替20%化学氮肥(T5)等5个处理的长期(8年)有机肥配施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进一步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长期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细菌、真菌及碳循环基因的影响,并探究了其与土壤环境质量的作用关系模型,从微观层面揭示了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包含土壤pH、容重、电导率、有机碳、总氮、速效钾、速效磷、微生物量碳、镉和铜等10个指标的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五个处理基于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熵值法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数范围分别为-1.32~7.31、0.20~0.83和0.37~1.36。五个处理在三种评价方法下的土壤综合质量变化趋势一致,且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土壤环境质量综合得分变化范围最广,因此因子分析法对于评价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更加适宜。聚类分析将5个稻田有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环境质量综合得分划为3个等级:I级(T2、T4)>II级(T3、T5)>III级(T1),因此有机肥配施能够改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且不同有机肥类型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同。(3)细菌群落测序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T2、T3、T4和T5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及丰富度,回归分析表明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与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显着正相关。与T1处理相比,土壤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T2、T3和T4处理中分别显着提高了27.30%、25.22%和41.99%,网络分析表明变形菌门中的9种细菌属显着(p<0.05)影响土壤环境质量,且与土壤环境质量显着正相关。(4)对土壤真菌群落而言,T2和T4处理较T1处理相比,土壤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显着降低了9.02%和11.70%,T2、T3和T4显着提高了担子菌门,提高比例分别为9.11%、11.08%和20.15%,土壤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在T4处理中显着提高了30.87%。网络分析表明子囊菌门中的德雷氏菌属、孢霉属、弯孢壳属、着色真菌属、嗜热丝状真菌属、梭孢壳属和斑替支孢瓶霉属,担子菌门中的念珠菌属和接合菌门中的被孢霉菌属等9种真菌属显着(p<0.05)影响土壤环境质量。(5)与土壤环境质量显着(p<0.05)相关的CAZy(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基因共有10个,其中,AA1、AA5、GH103、CE4、CE14、CBM48和GT51和基因与土壤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而GH63、GH1和GH2反之。

任凤玲[9](2021)在《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特征及驱动因素》文中认为农田土壤有机碳(SOC)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并与粮食高产稳产和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我国农田不同施肥下SOC的时空差异特征及不同因素对SOC影响程度,仍是我国农田SOC循环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另外SOC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SOC组分结构和性质不同,其对SOC固定贡献率也存在差异。研究SOC组分的变化有利于明确农田SOC的稳定性及其固碳机制。基于对己发表文献及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数据的整理,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多点位的数据库综合分析,明确施肥对我国典型农田SOC含量变化的影响和固碳效率。与不施肥(CK)相比,在≤10年和>10年的试验持续时间内,有机肥碳的固碳效率分别为31%±12%(95%置信区间,CI)和18%±2%。与施化肥处理(NPK)相比,在≤10年和>10年的试验持续时间内,有机肥碳的固碳效率分别为29%±13%和9%±3%。此外,与CK和NPK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后SOC的增加速率分别为0.23~0.26和0.18~0.19 g kg-1 yr-1。(2)通过不同地区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施肥下SOC的区域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并且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SOC提升的施肥技术建议。与初始SOC含量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和单施有机肥(M)处理下SOC含量分别提高了24~68%和24~74%。东北和西北地区,长期NPKM处理下的SOC含量最最高。起始SOC含量、容重、土壤全氮、土壤p H和气候是影响我国农田SOC变化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域SOC提升的施肥技术建议:东北地区施用有机肥;西北地区NPKM配合施用;华北地区施用有机肥;南方地区有一些试验点SOC组分已经出现饱,因此南方地区需要适度施用有机肥。(3)通过多点位试验分析我国不同气候、土壤质地和试验年限条件下SOC组分对不同施肥的响应特征,并阐明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是影响SOC组分变化的重要因素。相比CK处理,施肥能够提高SOC及其组分含量,但是施用NPK对矿物结合有机碳(MOC)无显着影响。总的来讲,NPKM处理对SOC组分的提升效果较好,且不同SOC组分增加幅度表现为:粗颗粒有机碳(cf POC),115%;游离颗粒有机碳(ff POC),85%;微团聚体颗粒有机碳(i POC),121%和MOC(26%)。cf POC和i POC是影响SOC变化的主要SOC组分。(4)通过我国典型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在更深层次上研究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SOC固定的保护机制。相比CK处理,施用NPK之后c POC和i POC提高幅度最大;施用NPKM之后物理保护有机碳库提高幅度最大。NPKM主要提高了南方亚热带湿润区、西北暖温带半干旱区粗颗粒有机碳组分和东北中温带半湿润区、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组分。南方亚热带湿润区SOC主要保护机制与东北中温带半湿润区、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和西北暖温带半干旱区SOC主要保护机制存在差异。不同施肥处理下有机碳主要保护机制:南方亚热带湿润区SOC主要保护机制为未保护和物理保护;东北中温带半湿润区、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为化学和生物化学保护机制。未保护有机碳组分主要受外界碳投入量、起始SOC和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而化学和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组分主要受土壤的化学性质以及粘粉粒含量的影响。系统开展了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固碳特征与驱动因素及其稳定机制研究,结果对于预测预警农田SOC的演变态势和提出SOC提升技术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刘明月[10](2021)在《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稻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有机肥等氮替代无机肥为处理,以等氮替代为原则,设置有机氮依次替代10%(Y1W9)、20%(Y2W8)、30%(Y3W7)、40%(Y4W6)、50%(Y5W5)无机氮处理,以100%施用无机氮(W100)为参照,研究土壤理化性质、稻麦产量、土壤酶活性以及从团聚体水平研究其水稳性、土壤碳氮分布特征、有机碳矿化等,探究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酶学特性。结果表明:1.与单施无机肥氮相比,有机肥替代无机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缓解了土壤酸化程度。其中,40%有机氮替代无机氮处理提升肥力效果最佳。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有机肥等氮替代提高了三年轮作总产量约0.8-2.7%,其中20%有机氮替代无机氮稻麦增产效果最为明显。2.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下>0.25 mm团聚体的比例均高于单施无机肥处理。有机肥等氮替代无机肥处理提高了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各处理有机碳和全氮主要分布于0.25-2 mm和0.053-0.25 mm团聚体中,不同粒径团聚体C/N由高及低排序为<0.053 mm(11.7)>0.25-2 mm(11.4)>大于2 mm(11.3)>0.053-0.25 mm(11.1)。MWD 和 GMD、R0.25 有极显着的相关性(r=0.940**、r=0.903**)。3.25℃和35℃培养条件下,土壤和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速率表现为:培养前期C02产生速率迅速下降后期速率减缓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处理下土壤CO2产生速率基本趋于稳定。相同培养时间内,CO2日均矿化速率和累计矿化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表现为开始CO2产生量较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释放速率逐渐趋于平缓且温度越高CO2的释放量越多,耕层土壤能矿化出来的CO2量越多。4.35℃培养条件下各施肥处理下有机碳累计矿化率明显高于25℃培养条件下的累计矿化率。两种培养温度下,各粒径团聚体在培养前期有机碳矿化速率迅速下降,后期逐渐趋于稳定。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累计矿化量逐渐增多,前期增幅较快,后期累计释放强度逐渐减缓。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有机碳累计矿化量也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且温度越高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也越高。35℃培养下土壤潜在可矿化碳(C0)明显大于25℃培养温度下的C0。5.随着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β-葡萄糖苷酶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壤β-纤维二糖苷酶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且酶活性低于单施无机肥处理。相比单施无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了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单施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

二、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物理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物理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苗圃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土壤样品采集
    2.2 土壤样品分析方法
    2.3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
3 结果分析与评价
    3.1 苗圃土壤物理性状
    3.2 苗圃土壤肥力结果
    3.3 不同行政区土壤肥力结果分析
    3.4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评价
    3.5 土壤肥力主成分分析
4 结果与讨论
5 结论

(2)盐碱地开展“小麦秸秆还田+有机肥料”模式对张掖市制种玉米产量及耕地质量影响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样品采集及测定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2 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2.3 不同施肥模式对制种玉米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2.4 不同施肥模式制种玉米产量及T分析
    2.5 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3)生物有机肥在作物上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生物有机肥的含义及作用
2 生物有机肥组分与作用
3 生物有机肥的应用效果
    3.1 在禾本科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3.1.1 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3.1.2 对生长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3.2 在经济及蔬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3.2.1 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3.2.2 对经济收益的影响
    3.3 在土壤上的应用效果
        3.3.1 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3.3.2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4 生物有机肥对作物病害的影响
4 结语

(4)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二)喀斯特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三)喀斯特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1 文献获取与论证
        2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点与难点及拟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1 实验分析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水肥耦合处理下刺梨地土壤环境及果实品质特征
    (一)水肥耦合处理下刺梨地土壤环境特征
        1 水肥处理下刺梨地土壤物理指标
        2 水肥处理下刺梨地土壤化学指标
    (二)水肥耦合处理下刺梨果实品质特征
        1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2 喀斯特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三)水肥耦合处理刺梨果实品质与土壤环境相关分析
        1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2 喀斯特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四 水肥耦合与刺梨果实品质提升耦合机制
    (一)刺梨土壤环境对不同水肥处理的响应
        1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2 喀斯特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二)刺梨果实品质对不同水肥处理的响应
        1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2 喀斯特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三)喀斯特地区刺梨水肥适宜用量评价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刺梨水肥适宜用量评价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刺梨水肥适宜用量评价
        3 喀斯特地区刺梨水肥适宜用量综合评价
五 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喀斯特地区水肥耦合现有技术
        1 刺梨施肥技术
        2 刺梨灌溉技术
    (二)喀斯特地区水肥耦合关键技术研发
        1 刺梨施肥改良技术
        2 刺梨灌溉改良技术
    (三)喀斯特地区刺梨水肥配置与品质提升技术应用示范验证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5 示范点技术应用建设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层置换的研究与应用
        1.2.2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2.3 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2.4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1.2.5 石灰性黑钙土的特点
    1.3 研究内容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的设计及实施
        2.2.1 试验设计
        2.2.2 试验的实施与管理
    2.3 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
        2.3.1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2.3.2 植株样品采集与制备
    2.4 土壤与植株的检测项目与方法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速效养分、有机质和p H的影响
        3.1.1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1.2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3.1.3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1.4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1.5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p H的影响
    3.2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可溶性盐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3.2.1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水溶性钾离子含量的影响
        3.2.2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水溶性钙离子含量的影响
        3.2.3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水溶性钠离子含量的影响
        3.2.4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水溶性镁离子含量的影响
        3.2.5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碳酸氢根离子含量的影响
        3.2.6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氯离子含量的影响
        3.2.7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硫酸根含量的影响
    3.3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的影响
        3.3.1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交换性钠含量的影响
        3.3.2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交换性钙含量的影响
        3.3.3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交换性镁含量的影响
    3.4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酶活性的影响
        3.4.1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4.2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4.3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4.4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5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玉米植株养分积累的影响
        3.5.1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玉米植株地上部氮素积累的影响
        3.5.2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玉米植株根系氮素积累的影响
        3.5.3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玉米植株地上部磷素积累的影响
        3.5.4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玉米植株根系磷素积累的影响
        3.5.5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玉米植株地上部钾素积累的影响
        3.5.6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玉米植株根系钾素积累的影响
4 讨论
    4.1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速效养分、有机质和p H的影响
    4.2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可溶性盐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4.3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的影响
    4.4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酶活性的影响
    4.5 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玉米植株养分积累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1.2.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1.2.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2.4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5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2.1 引言
    2.2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0~2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2.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20~4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2.4 结论与讨论
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3.2.2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3.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3.4 结论与讨论
        3.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3.4.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4.2.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3.3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4 结论与讨论
        4.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4.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5.3.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5.3.3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5.4.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5.4.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6.1.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6.1.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1.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7)稻-麦轮作区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氮素淋溶及根系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及紧实度的影响
        1.2.2 施肥措施对氮素淋溶的影响
        1.2.3 耕作措施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1.2.4 施肥措施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1.2.5 基于微根管技术的根系生长研究
    1.3 科学问题与科学假设
        1.3.1 科学问题
        1.3.2 科学假设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田间试验设计
        2.2.2 原状土柱实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
        2.3.1 土壤容重与紧实度的测定
        2.3.2 渗漏液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1 田间水分渗漏与氮素淋溶试验数据处理
        2.4.2 土壤水分与氮素淋溶量的计算
        2.4.3 根长密度的计算
        2.4.4 数据的分析
第三章 不同耕作与施肥措施对水分渗漏量和氮素淋溶的影响
    3.1 耕作对土壤物理指标的影响
        3.1.1 土壤容重
        3.1.2 土壤紧实度
    3.2 耕作对水分渗漏量的影响
    3.3 耕作与施肥措施对稻季水分与氮素渗漏的影响
        3.3.1 耕作措施对稻季水分渗漏的影响
        3.3.2 施肥措施对稻季渗漏液氮素浓度的影响
        3.3.3 不同耕作与施肥措施对稻季氮素淋溶的影响
    3.4 耕作与施肥措施对麦季水分与氮素渗漏的影响
    3.5 讨论
        3.5.1 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与紧实度的影响
        3.5.2 施肥措施对氮素淋溶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不同耕作与施肥措施对水稻生育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4.1 不同耕作与施肥措施下水稻生育期根系生长动态变化
        4.1.1 根长密度
        4.1.2 根面积
    4.2 不同耕作对水稻灌浆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4.2.1 根长密度
        4.2.2 根面积
    4.3 不同施肥对水稻灌浆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4.3.1 根长密度
        4.3.2 根面积
    4.4 讨论
        4.4.1 耕作措施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4.4.2 施肥措施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4.4.3 水稻生育期根系变化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耕作与施肥措施对小麦生育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5.1 不同耕作与施肥措施下小麦生育期根系生长动态变化
        5.1.1 根长密度
        5.1.2 根面积
    5.2 不同耕作对小麦开花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5.2.1 根长密度
        5.2.2 根面积
    5.3 不同施肥对小麦开花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5.3.1 根长密度
        5.3.2 根面积
    5.4 讨论
        5.4.1 耕作措施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5.4.2 施肥措施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5.4.3 冬小麦生育期根系变化特征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我国有机肥的施用现状
        1.2.2 有机肥配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2.4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1.2.5 土壤细菌、真菌及碳循环基因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2.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2.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2.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土壤环境敏感因子筛选
        2.3.2 指标体系筛选
        2.3.3 指标体系构建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稻田有机肥配施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供试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土壤样品采集与检测
        3.1.5 评价数据预处理与评价方法
        3.1.6 不同有机肥配施模式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划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有机肥配施模式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影响
        3.2.2 不同有机肥配施模式的稻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3.3 讨论
        3.3.1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影响
        3.3.2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3.3.3 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细菌群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设计
        4.1.2 土壤样品采集
        4.1.3 细菌群落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细菌16srDNA V3-V4区扩增结果
        4.2.2 土壤细菌的测序深度和样品量评估
        4.2.3 土壤细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
        4.2.4 土壤细菌群落的Beta多样性
        4.2.5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4.2.6 不同施肥处理的细菌biomarker
        4.2.7 细菌群落与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作用关系
        4.2.8 细菌群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4.3 讨论
        4.3.1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细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4.3.2 细菌群落与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作用关系
        4.3.3 细菌群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真菌群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设计
        5.1.2 土壤样品采集
        5.1.3 土壤真菌群落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DNA质量检测
        5.2.2 测序序列与质控
        5.2.3 测序数据拼接
        5.2.4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5.2.5 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5.2.6 不同施肥处理的真菌biomarker
        5.2.7 真菌群落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作用关系
        5.2.8 真菌群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5.3 讨论
        5.3.1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真菌组成的影响
        5.3.2 真菌群落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作用关系
        5.3.3 真菌群落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碳循环基因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设计
        6.1.2 土壤样品采集
        6.1.3 土壤碳循环基因的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基于KEGG数据库的土壤碳循环相关基因特征
        6.2.2 基于CAZy数据库的土壤碳循环相关基因特征
    6.3 讨论
        6.3.1 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碳循环基因的影响
        6.3.2 碳循环基因对土壤环境质量的驱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特征及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土壤有机碳分组方法研究进展
        1.2.1 物理方法分组
        1.2.2 化学方法分组
        1.2.3 生物学方法分组
    1.3 土壤有机碳固定的驱动因素
        1.3.1 气候
        1.3.2 土壤理化性质
        1.3.3 土地利用方式
        1.3.4 施肥
    1.4 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
        1.4.1 物理稳定机制
        1.4.2 化学稳定机制
        1.4.3 生物化学保护机制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不同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影响因素
        2.1.2 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机碳变化速率的空间差异特征及驱动因素
        2.1.3 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影响因素
        2.1.4 长期不同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稳定机制
    2.2 技术路线
    2.3 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
    2.5 研究目标
第三章 不同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数据源
        3.2.2 效应大小指数的选择
        3.2.3 数据分析
        3.2.4 整合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速率和固碳效率
        3.3.2 不同条件下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速率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施肥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速率的影响
        3.4.2 有机肥碳的固碳效率
        3.4.3 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相对变化速率的主要因素
    3.5 小结
第四章 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机碳变化速率的空间差异特征及驱动因素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点概述
        4.2.2 土壤有机碳的储量计算方法
        4.2.3 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速率计算方法
        4.2.4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长期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特征
        4.3.2 影响长期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
    4.4 讨论
        4.4.1 长期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空间异质性
        4.4.2 影响长期不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
        4.4.3 影响长期施用化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
        4.4.4 影响长期施用有机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
        4.4.5 影响长期化肥配合有机肥施用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影响因素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土壤取样
        5.2.3 土壤有机碳分组
        5.2.4 二氧化碳排放
        5.2.5 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方法
        5.2.6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不同施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
        5.3.2 不同条件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施肥的响应
        5.3.3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有机碳固碳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5.3.4 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对施肥响应的主要因素
    5.4 讨论
        5.4.1 不同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5.4.2 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对施肥响应的主要因素
    5.5 小结
第六章 长期不同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稳定机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典型长期试验点概况
        6.2.2 实验设计
        6.2.3 土壤取样
        6.2.4 土壤有机碳分组
        6.2.5 土壤有机碳储量计算方法
        6.2.6 外源碳输入量计算方法
        6.2.7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与外源碳投入量之间的关系
        6.3.2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之间的关系
        6.3.3 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施肥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6.3.4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之间的关系
        6.3.5 长期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稳定机制
    6.4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和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7.3.1 本研究不足之处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作者简历

(10)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稻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1.1.1 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养分的影响
        1.1.2 对土壤酶的影响
    1.2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机制
    1.3 土壤团聚体中碳氮的分布
    1.4 土壤有机碳矿化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及测定
        2.3.1 土壤样品采集
        2.3.2 土壤样品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第3章 有机肥不同量等氮替代对稻麦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2.3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pH和EC的影响
        3.2.4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2.5 稻麦产量与土壤肥力相关分析
    3.3 讨论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有机肥不同量等氮替代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
        4.2.2 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
        4.2.3 各粒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贡献率
    4.3 讨论
        4.3.1 不同量等氮替代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变化特征
        4.3.2 不同量等氮替代土壤团聚体和全土碳氮分布变化特征
        4.3.3 不同量等氮替代各粒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贡献率
        4.3.4 团聚体-有机碳形成机制
    4.4 小结
第5章 有机肥不同量等氮替代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计矿化量动态
        5.2.2 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率
        5.2.3 土壤有机碳矿化拟合特征
        5.2.4 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计矿化量
        5.2.5 团聚体有机碳累计矿化率
        5.2.6 团聚体碳矿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贡献
        5.2.7 团聚体有机碳矿化拟合特征
    5.3 讨论
        5.3.1 不同量等氮替代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和累计矿化量变化
        5.3.2 不同量等氮替代有机碳矿化特征
    5.4 小结
第6章 有机肥不同量等氮替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碳转化酶的影响
        6.2.2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氮转化酶的影响
        6.2.3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磷转化酶的影响
        6.2.4 不同量等氮替代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6.4 讨论
        6.4.1 不同量等氮替代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6.4.2 不同量等氮替代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6.5 小结
第7章 全文展望与总结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物理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苗圃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J]. 秦坤坤,贾长城,王亚婷. 城市地质, 2021(04)
  • [2]盐碱地开展“小麦秸秆还田+有机肥料”模式对张掖市制种玉米产量及耕地质量影响试验[J]. 赵霞,付忠卫,李文伟,王勤礼.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20)
  • [3]生物有机肥在作物上应用的研究进展[J]. 陈雪梅,王冀川,石元强,刘强. 农业与技术, 2021(17)
  • [4]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刺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究[D]. 高阿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土层置换及土壤培肥对石灰性黑钙土土壤肥力的影响[D]. 李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6]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D]. 赵若含.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7]稻-麦轮作区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氮素淋溶及根系生长的影响[D]. 王瑾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8]有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研究[D]. 刘丽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9]不同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特征及驱动因素[D]. 任凤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10]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稻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D]. 刘明月. 扬州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添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物理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