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杀虫剂

“140”杀虫剂

一、“一四○”杀虫菌(论文文献综述)

陈利红[1](2014)在《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含量分析及微乳剂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杏外种皮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对这些活性物质进行开发利用既环保又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银杏外种皮资源,本研究在不同时期采集银杏核用品种“马铃”的3个品系编号27、33和36的银杏果,测定不同时期果实鲜重及外种皮干重,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银杏“马铃”品种3个品系的外种皮在不同生长期的活性成分银杏酸和黄酮含量。此外本论文以微乳剂的结构理论为指导,以理化性能研究、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对银杏酸微乳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本实验中银杏品种“马铃”的三个不同品系银杏果鲜重整体上随时间逐渐增加,从5月20日到7月20日属较快增长期,然后到成熟期趋于稳定。而实验中三个品系的外种皮干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一致,27号外种皮的干重一直处于上升期,直到成熟期趋于稳定,33号和36号外种皮干重只在5月20日到6月10日期间处于快速上升期,之后36号外种皮干重一直处于稳定期。根据方差分析的F检验可知不同品系银杏果在不同生长期的鲜重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2、银杏品种“马铃”的三个不同品系银杏外种皮的总银杏酸含量在不同生长期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其外种皮总银杏酸含量先逐渐上升,到7月20日采集期出现最大值。三个品系27号、33号和36号外种皮总银杏酸含量分别达到138.7914mg/g、140.9783mg/g和220.7511mg/g,然后开始下降到10月份趋于平缓。经方差分析的F测验得知,对于银杏“马铃”的三个不同品系间外种皮总银杏酸含量有极显着差异(P<0.01)。3、银杏品种“马铃”的三个不同品系间银杏外种皮C13:0、C15:1、C17:1在不同生长期的含量都在0.01水平差异极显着,且其含量变化趋势与总银杏酸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都在7月20日采集日期含量最高。三个品系中,银杏外种皮C13:0、C15:1、C17:1含量最高的是36号,最高含量分别为:48.92811mg/g、106.5389mg/g、41.54108mg/g。4、银杏品种“马铃”的不同品系的银杏外种皮的总黄酮含量在不同生长期总体上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27号和33号外种皮总黄酮含量先逐渐上升,分别到7月20日和8月10日采集期出现最大值,而36号外种皮总黄酮先上升到7月20日后有短暂的下降后又上升到8月30日后逐渐下降。三个不同系总黄酮含量分别达到20.6887mg/g、17.1633mg/g和12.1159mg/g,然后开始下降到10月份趋于平缓。经方差分析的F测验得知,对于银杏“马铃”的三个不同品系间外种皮总黄酮含量有极显着差异(P<0.01)5、银杏品种“马铃”的三个品系银杏外种皮中总银杏酸含量与银杏酸C13:0、C15:1、C17:1含量在0.01水平存在极显着正相关。银杏外种皮总银杏酸含量与总银杏黄酮含量有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5。6、筛选出了适合于配制以银杏外种皮正己烷提取物浸膏为原料的银杏酸微乳剂的溶剂系统、助溶剂(助表面活性剂)系统和乳化剂系统,并成功配制出6%银杏外种皮正己烷提取物微乳剂,其组成为:银杏外种皮提取物浸膏6%,乳化剂(DBS-Ca与BY-110体积比1:1.5)25%,溶剂及助溶剂(乙醇与正丁醇体积比1.5:1)25%,水50%。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该制剂各项指标均符合商品农药的要求。

龚娟娟[2](2014)在《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检测靶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孢子虫是一类广泛寄生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其中家蚕微孢子虫是一类引起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微生物,它既可以水平传染,也可以通过胚胎垂直传递给下一代,由于其严重的危害性,已被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列为法定检验检疫对象。目前,微孢子虫的检疫主要采用母蛾镜检法,淘汰病蛾所产的卵,每年因微孢子虫烧毁的蚕卵(张)数以千万计,经济损失达数亿元。母蛾镜检法的缺陷是只通过显微镜观察容易将与微孢子虫形态的相似的其他微生物混淆,从而降低检测的准确性。另外,母蛾镜检法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过程费时费力。母蛾镜检法是一种间接检验方法,不符合商品成品检测的原则。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成品蚕卵检测方法就显的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感染与未感染微孢子虫的家蚕卵为材料,通过双向电泳技术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寻找差异蛋白作为成品蚕卵检测的靶标。采用蚕卵差异蛋白作为蚕卵检测靶标具有明显的优点,蚕卵中微孢子虫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采用卵蛋白具有放大的效果,检测的灵敏性将会提高,而且也符合成品检验的标准。因此,以蚕卵直接检验的方法将会具有更高的生产应用价值。将家蚕在五龄起蚕后的第一天分为两组,100头/组,开始经口添食孢子虫悬浮液(1×105,实验组)和灭菌水(对照组),一天一次,一次五微升,连续添食两天,继续正常饲喂至结茧,羽化,最后得到感染和未感染微孢子虫的蚕卵,经过镜检母蛾和对应的蚕卵,发现对照组的母蛾和对应的蚕卵中均不含微孢子虫,而实验组中的母蛾和蚕卵都含有微孢子虫。采用裂解法、PBS法和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感染和未感染微孢子虫的蚕卵总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比较发现,用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总蛋白具有各自的特异性,其中PBS法得到的蛋白条带多而且清晰。进一步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感染和未感染微孢子虫的蚕卵总蛋白质,分析差异蛋白质,结果显示感染和未感染微孢子虫蚕卵的差异蛋白质主要集中在30kDa附近,这些差异主要包括:(1)对照组中不表达,实验组中表达;(2)对照组中表达,实验组中不表达;(3)实验组中表达量高而对照组中表达量低;(4)对照组中表达量高而实验组中表达量低。在这些差异中,我们选择了重复性好,差异明显的两个点进行质谱鉴定。经质谱鉴定得到了5种可能的蛋白质:未知功能的蛋白、卵黄原蛋白、低分子量30kDa脂蛋白和气味结合蛋白。经过等电点和分子量大小的对比筛选后,确定该蛋白为家蚕的低分子量30kDa脂蛋白。根据家蚕低分子量30kDa脂蛋白基因设计引物,提取感染和未感染微孢子虫的蚕卵的RNA,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感染了微孢子虫的蚕卵中,Lip30K表达量上调,是未感染蚕卵中表达量的3倍左右。Lip30kD蛋白是成熟蚕卵中主要的一类糖脂蛋白,由脂肪体合成,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为蚁蚕的孵化提供能量,另外,体内过量表达家蚕30K蛋白有助于病毒感染后宿主的生长。本研究中发现感染微孢子虫的蚕卵中Lip30K基因上调表达,推测是因为微孢子虫在垂直传播给子代的过程中,由于蚕卵要经历一个滞育期,在这一时期,微孢子虫孢子的发育需要吸收部分能量来维持自身的最低能量代谢,同时,又不会伤害到寄主,从而诱导了Lip30K的大量表达。

任婷[3](2010)在《兰州地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是一类具有难降解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着严重的威胁,POPs排放到环境中后,会在环境中各介质或不同介质之间经历各种迁移转化行为,这些行为过程对POPs的区域环境归趋及其人体暴露风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POPs的半挥发性使其易从土壤、水体挥发到大气环境中,并以蒸气形式存在于空气中或吸附于大气颗粒物上;POPs所具有的难降解性,使其一旦排到环境,能在环境介质中滞留较长的时间。POPs的上述两种特性,使其可以在环境中不断地挥发、沉降、再挥发,从而进行长距离迁移,导致其在全球各区域环境介质中的广泛存在。了解人类所处环境受POPs的污染状况、各种环境介质中POPs的污染浓度水平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各种环境介质中POPs的污染来源、迁移过程及迁移能力是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研究问题。兰州位于中国半干旱地区,常年有沙尘暴现象发生,且有着特殊的气象和地理条件,典型POPs在兰州地区的环境行为特征还有待揭示。做为典型POPs的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曾在兰州地区被大量使用,且近期的研究表明环境介质中还存在这些农药残留。兰州重工业的发展、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使得兰州地区典型POPs多环芳烃、二恶英等污染物的排放显着增加。本文以几种典型POPs作为目标化合物,研究了其在兰州地区环境中的大气、土壤污染浓度水平、气-土交换特征、长距离迁移和环境总持久性等环境行为,拟为半干旱的兰州地区典型POPs的生态风险评价及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及内容:采集兰州地区冬、春和夏季的大气样品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分析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TSP)浓度水平、大气和土壤中OCPs六六六(1,2,3,4,5,6-hexachlorocyclohexane, HCH或BHC)的α、β、γ和δ四种异构体以及滴滴涕(2,2-bis (4-Chlorophenyl)-1,1,1-trichloroethane, DDT)的主要异构体及衍生物4,4’-DDE、2,4’-DDT、4,4’-DDD和4,4’-DDT的含量及其季节变化趋势、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间的分配特征,利用滴滴涕和其主要衍生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初步解析土壤中滴滴涕的源汇情况,通过与文献资料中的数据比较,分析近年来兰州地区大气和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浓度水平的变化趋势,并与国内外城市相比该研究区域大气和土壤的污染程度;采用逸度的概念及逸度商和逸度分数的判断标准,初步研究兰州地区六六六和滴滴涕在气-土间的交换状态,并讨论了采用逸度商作为判断标准所存在的不确定性或潜在误差;借助TaPL3模型研究兰州地区典型POPs (2,3,7,8-TCDD、γ-HCH、BaP、HCB和p, p’-DDT)的长距离迁移潜力和环境总持久性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与国外的同类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以2,3,7,8-TCDD为例,对模型的关键参数和输出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兰州地区大气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浓度水平与文献数据比较发现,近年有较大幅度降低,与国内其他城市冬季和春季大气中的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的比较,兰州市大气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污染处于中下等级水平,大气受污染程度较轻。在采集的24个大气样品中,有10个可以满足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环境质量2级标准,样品的平均TSP质量浓度为426μg/m3;除了β-HCH外,其它几种污染物六六六及滴滴涕(a-HCH、γ-HCH、δ-HCH、2, 4’-DDT、4,4’-DDE、4,4’-DDD和4,4’-DDT)的气态浓度水平都是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化,气态浓度依次按冬季、春季和夏季增大,即随温度的升高而含量增加,表现出大气浓度对温度的依赖性。三个季度大气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均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气态含量平均占了大气总含量的85%。(2)兰州地区2009年大部分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平均含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的一级,本部校区样点的滴滴涕含量超过一级标准,满足二级标准,说明自禁止使用六六六和滴滴涕以来,土壤中的残留量已经变的较低。其他城市相比,土壤中滴滴涕和六六六的残留量较低。由3月和6月的样品分析结果: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的变化没有很明显的季节性。研究的6个样点中,有3个点的p, p’-DDT/p, p’-DDE比值大于1,其中安宁区河湾村苗圃的p, p’-DDT/p, p’-DDE的比值最大,推断该点可能存在禁用后新施用滴滴涕的可能。2009年兰州地区土壤中六六六的残留量较1982年下降了1-3个数量级,部分污染物较2004年也有所下降。(3)兰州地区典型POPs气-土交换研究表明:4,4’-DDD表现为从大气中向土壤净沉降,土壤从大气中吸收该污染物;δ-HCH的气-土交换已经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其余六种污染物(α-HCH、β-HCH、γ-HCH、2,4’-DDT、4,4’-DDE和4,4’-DDT)有明显偏离气-土平衡状态的趋势,推测其气-土交换状态是从土壤向大气中的净挥发,即土壤为源。(4)兰州地区典型POPs长距离迁移潜力(Long-Range Transport Potential, LRTP)和环境总持久性(Overall Persistence, Pov)研究结果表明:2,3,7,8-TCDD、γ-HCH、BaP、HCB和p, p’-DDT通过大气的特征迁移距离(Characteristic Travel Distance, CTD)分别为126、934、117、13307和122km,在大气中的总停留时间分别为1421、1082、1413、3949和1387d;通过水体的CTD分别为6633、119000、16249、16658和20667km,在水体中的总停留时间分别1584、1551、2711、4428和3988d;污染物的LRTP和Pov没有直接的联系;2,3,7,8-TCDD在大气中的CTD的分布比其在水体中的CTD分布更集中,在大气和水体中的总停留时间的分布则相似。与国外同类结果比较,通过大气的CTD明显偏低,其对应的Pov明显偏大;通过水体的CTD明显偏高,其对应的Pov稍小一些。

刘国军[4](2009)在《植物精油及混用熏蒸剂对嗜卷书虱和赤拟谷盗的熏蒸控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储藏物害虫可导致粮食、档案、文物的巨大损失。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Badonnel)隶属于啮目Psocoptera书虱科Liposcelididae,在世界广泛分布,已成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储藏物害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该虫适应性强,食性杂,是一种世界分布的重要储粮害虫。对粮食、档案及文物等储藏物进行安全储藏,不仅要保证储藏物不遭受害虫危害和造成损失,同时也要确保在保护过程中没有残留和污染。开发新型无公害熏蒸剂取代或替代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樟脑块、磷化氢、溴甲烷、敌敌畏等熏蒸剂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植物精油或其提取物对嗜卷书虱和赤拟谷盗的熏蒸活性剂熏蒸毒力;筛选出对嗜卷书虱有较高熏蒸活性的植物精油左旋香芹酮(C10H14O)和对赤拟谷盗高效的桉叶素(C10H18O);应用共毒因子和共毒系数法研究了左旋香芹酮、桉叶素分别与绿色熏蒸剂甲酸乙酯(HCOOC2H5)的最佳配比;获得了二个新型无公害混用熏蒸剂CaEF(甲酸乙酯+左旋香芹酮)和CiEF(甲酸乙酯+桉叶素);在模拟仓内针对4种储粮害虫进行了熏蒸实验以验证混用剂CaEF和CiEF的熏蒸效果,以期为在实际储藏物害虫熏蒸防治中应用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精油熏蒸活性筛选研究1.1不同精油对嗜卷书虱成虫的熏蒸活性茶树油,柏木油,甜橙油,香茅油,桉叶素,α-蒎烯,β-蒎烯,松油烯-4-醇,薰衣草油,d-柠檬烯,β-石竹烯,左旋香芹酮,香茅醛,桂皮油14种供试植物精油,对嗜卷书虱成虫均有一定的熏蒸活性,但其熏蒸活性有较大差异。左旋香芹酮、松油烯-4-醇、桂皮油对嗜卷书虱的熏蒸效果最好;三种精油熏蒸处理嗜卷书虱的校正死亡率为50%时的剂量小于1.05μl/l,LC50分别为0.935μl/l、0.606μl/l和1.082μl/l。而茶树油、桉叶素等11种精油熏蒸处理嗜卷书虱的校正死亡率为50%以上时的剂量大于2.0μl/l,而柏木油的剂量大于12μl/l。不同熏蒸时间对嗜卷书虱的熏蒸效果有明显差异。左旋香芹酮在4μl/l剂量、6h熏蒸处理时,嗜卷书虱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而桂皮油、松油烯-4-醇在4μl/l剂量时,其校正死亡率不到50%。在3h处理中,左旋香芹酮在2μl/l剂量时的校正死亡率大于50%,而桂皮油和松油烯-4-醇在2μl/l的校正死亡率均不足10%。实验结果表明:左旋香芹酮对嗜卷书虱表现出显着的熏蒸速效性,而且熏蒸剂量低,熏蒸毒力较强,是一种较好的植物精油熏蒸剂。1.2不同植物精油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熏蒸活性在26μl/l较低剂量下,各供试精油中,d-柠檬烯、桉叶素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校正死亡率为89.6和96.9%,其熏蒸活性较高,其熏蒸校正死亡率为50%时的剂量均小于26μl/l;茶树油、α-蒎烯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校正死亡率为50%以上时的剂量在26μl/l—50μl/l之间;松油烯-4-醇、左旋香芹酮、水杨酸甲酯、甜橙油、β-蒎烯熏蒸处理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为50%时的剂量均在50μl/l—100μl/l之间;其余精油在100μl/l高剂量下对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均在50%以下。实验结果表明,d-柠檬烯、桉叶素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熏蒸效果较好。选择d-柠檬烯和桉叶素在30℃、24h黑暗下对赤拟谷盗进一步熏蒸筛选,d-柠檬烯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校正死亡率为50%时的剂量在18μl/l—22μl/l之间;而桉叶素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校正死亡率为50%时的剂量在6.0μl/l—6.5μl/l之间。显然桉叶素熏蒸活性更高。在剂量相同的条件下,桉叶素在20℃熏蒸较30℃的校正死亡率更高。桉叶素在6.5μl/l剂量下,赤拟谷盗的熏蒸校正死亡率达到93.4%,而30℃时的校正死亡率仅为57.3%。同样,在6.0μl/l剂量下,20℃时的校正死亡率为83.8%,而30℃时的校正死亡率为30.0%;在5.5μl/l处理下,20℃时为59.5%,而30℃时为19.2%。赤拟谷盗成虫在20℃和30℃二个温度下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5.076μl/l和6.511μl/l,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桉叶素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熏蒸活性更强。在30℃、以小麦为饲料条件下,赤拟谷盗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67μl/l,而30℃无饲料条件下桉叶素对赤拟谷盗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6.511μl/l,其熏蒸活性降低10倍。2甲酸乙酯与植物精油混用熏蒸剂研究2.1甲酸乙酯和左旋香芹酮混用对嗜卷书虱的熏蒸活性选用了对嗜卷书虱熏蒸作用较好的植物精油左旋香芹酮和甲酸乙酯进行了最佳配比筛选。分别在30℃、25℃、20℃且无饲料24h黑暗熏蒸条件下,甲酸乙酯和左旋香芹酮最佳配比为11.8μl/l:0.24μl/l、6.7μl/l:0.62μl/l和6.8μl/l:0.72μl/l;其质量比分别约为49:1、11:1、9:1。比较各供试温度下的最佳配比致死中浓度LC50(μl/l),25℃、20℃时的熏蒸活性较好,30℃时的熏蒸活性较差。在三个供试温度下,混用剂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14.5、106.4和98.5,均表现为相加作用。2.2甲酸乙酯和桉叶素混用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活性30℃下,混用剂5个不同配比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校正死亡率有较大差异。桉叶素和甲酸乙酯混和配比为2:4(体积比)时,对赤拟谷盗熏蒸活性最强,其校正死亡率达82.8%。该混用剂对赤拟谷盗的熏蒸致死中浓度LC50为42.798μl/l,共毒系数为85.7,处于808—120之间,表现为加效作用,可作为桉叶素和甲酸乙酯混合使用的最佳配比。3两种熏蒸混用剂对模拟仓中储粮害虫的熏蒸效果混用熏蒸剂CaEF在30℃、24h下黑暗密闭熏蒸,使用剂量为38 g/m3时,小麦模拟仓中,下、中、上各层中嗜卷书虱成虫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谷蠹校正死亡率为94.1—98.5%;而米象校正死亡率79.8—95.3%;对赤拟谷盗熏蒸效果最差,其校正死亡率仅为41.9—59.7%。使用剂量为50g/m3时,嗜卷书虱和谷蠹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米象除上层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外,中层和下层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5%以上;且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也达到80%以上。在相同的熏蒸条件下,混用熏蒸剂CiEF使用剂量为77g/m3时,嗜卷书虱和谷蠹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在30℃、24h黑暗条件下,稻谷模拟仓中的混用剂CaEF使用剂量为112g/m3时,对上层的嗜卷书虱和谷蠹的熏蒸效果较好:但对下、中层四种害虫熏蒸效果较差,四种成虫校正死亡率为0—47.8%以及3—69.9%。使用剂量为224g/m3时,各层中嗜卷书虱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而上层的谷蠹、米象、赤拟谷盗校正死亡率达到100%外,在下层的三种害虫其校正死亡率较低,仅为52.6—87.7。混用剂CiEF使用剂量为309g/m3时,嗜卷书虱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对于谷蠹、米象、赤拟谷盗成虫,除上层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0%以上外,中、下层的校正死亡率均较低。当使用剂量为387g/m3时,嗜卷书虱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谷蠹的校正死亡率接近100%;米象和赤拟谷盗除了上层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外,下层的校正死亡率较低。实验结果表明,混用剂CaEF和混用剂CiEF对四种害虫的熏蒸效果为:嗜卷书虱>谷蠹>米象>赤拟谷盗,呈依次递减趋势;对上层、中层、下层四种害虫的熏蒸效果也呈递减趋势;混用剂CaEF和混用剂CiEF的熏蒸效果在小麦仓中均比在稻谷仓中的熏蒸效果好。稻谷对混用剂CaEF和混用剂CiEF的吸附能力均较小麦强,混用剂CaEF对四种害虫熏蒸较果好,用量低,是一种较理想的新型无公害混用熏蒸剂。

周天健[5](2009)在《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赋存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国家进行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缓解我国北方干旱缺水、保障供水安全的重大水利工程。目前,对于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常规水质分析上,而对人体健康和水质安全存在严重影响的POPs类化合物的研究上却几近空白,缺乏足够的研究基础,因此,对丹江口水库库区水体和土壤环境中POPs进行监测和分析、对其迁移转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对丹江口库区淅川段淹没区土壤、蒿坪河水体和降雨径流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修建了5组15个野外径流池,并对淅川淹没区表层农田土壤、蒿坪河及其支流14个汇水断面和3次降雨径流样品进行了20种有机氯农药和16种多环芳烃的检测与分析。经过两年7期的实验,初步掌握了库区OCPs和PAHs的组分种类、污染程度、浓度分布以及污染来源等基本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淅川淹没区表层农田土壤共有α-HCH与DDE两种有机氯农药和Acy等10种PAHs检出,与国内外农田土壤相比α-HCH偏高、DDE相当、PAHs较低,其中OCPs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PAHs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效应较低。2.蒿坪河水体3期样品共有α-HCH、环氧七氯、硫丹Ⅰ、硫丹Ⅱ和硫丹硫酸盐5种OCPs以及11种PAHs检出,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但Chr、Bbf和Bk等三种PAHs超过美国EPA2006年颁布的《国家推荐的优先有毒污染物水质标准》,值得进一步关注3.研究区降雨径流OCPs只有α-HCH检出,其中耕地径流α-HCH的平均含量约是果园的30余倍,而山林径流则没有检出,可见人类开发活动对OCPs的残留影响很大;三种土地利用类型降雨径流PAHs含量平均值大小与组分种类均为耕地>果园>山林。Baa、Chr、Bbf、Bkf和Bap等5种组份均超过EPA2006年颁布的《国家推荐的优先有毒污染物水质标准》,因此,研究区降雨径流中PAHs污染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降雨径流中总PAHs含量随坡度的增加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可见同种利用类型土地径流中PAHs流失量与坡度关系密切相关。径流量随坡度的增加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4.使用分子标志物指示法对丹江口库区土壤、水体以及径流中的多环芳烃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土壤、水体以及降雨径流中PAHs的来源相似,均主要是煤等化石燃料以及草木等植物性燃料的燃烧,少量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5.蒿坪河干流平水期5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范围为1.40×10-12-5.28×10-12a-1,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1)。平水期个人年总风险约是丰水期的6倍。

孟世芬[6](2008)在《苏云金芽孢杆菌9803菌株工业发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土壤分离的苏云金芽孢杆菌9803菌株的工业发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如下:以来源容易获取的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室内摇瓶培养,对9803的工业培养基C源和N源配比进行了初步优化筛选,获得了优化后的培养基组合,其组成为玉米淀粉3.0%、豆粕粉4.0%、花生饼粉3.0%、玉米浆2.0%、酵母粉0.2%、KH2PO4 0.2%、CaCO3 0.3%和MgSO4 0.07%。在15 L自动发酵罐上,比较了不同温度、搅拌转速、接种体和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以及放罐指标的确定,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为30℃时的发酵液毒素蛋白含量和毒力效价最高,分别为0.48%和4700IU/uL;搅拌转速为600rpm和800rpm的发酵液毒素蛋白含量比400rpm分别提高15%和17.5%,毒力效价分别提高12%和14.6%;不同接种体和接种量对发酵液毒素蛋白含量影响不大,但孢子悬浮液接种比营养体接种的发酵周期长约10h;当发酵液中晶体脱落率为10%~20%即可放罐。在上述试验基础上,进一步放大到20t发酵罐生产,对发酵液的加酸预处理、不同浓缩和干燥方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加酸和不加酸对放罐发酵液的毒素蛋白含量和毒力效价没有影响,均分别为0.48%和4800IU/uL;采用4号无机膜浓缩效果最佳,浓缩液的毒力效价达7500IU/uL,而板框压滤浓缩则以塑料鼓膜板框的浓缩效果较佳,板框渣的毒力效价为6000IU/mg;采用喷雾干燥时,综合考虑能耗和国标对产品的水分指标,进风温度一般控制在200-230℃,出风温度控制在80-90℃,而沸腾干燥时沸腾炉进风温度一般控制在90-95℃。对连续三批生产的原粉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在45℃±2℃保存14d后,产品的毒素蛋白含量和毒力效价均下降,平均下降率分别为15.2%和14.77%。此外,以小菜蛾为靶标害虫,测定了16000IU/mg的产品的田间防治效果。

王慧[7](2008)在《六种蒿属植物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采用室温浸渍提取、超声波提取、索氏提取和超临界提取四种方法,对香蒿、大籽蒿、蒙古蒿、猪毛蒿、野艾蒿和牡蒿进行抑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并利用GC-MS分析了超临界提取液和柱层析馏分的化学成分,推断出其中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蒿属植物的最佳提取溶剂为95%乙醇溶液;蒿属植物的最佳提取方法为超临界提取法。利用GC-MS分析超临界提取液A1~A6,分别确定了31,16,29,15,41和30种化合物。樟脑、1,8-桉叶素、龙脑等6种物质是提取液A1~A6的共有成分,且这些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大,是六种蒿属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共有组分。利用GC-MS分析香蒿、蒙古蒿、大籽蒿、猪毛蒿、野艾蒿和牡蒿各柱层析馏分,分别鉴定出65,28,28,19,35和43种化合物。香蒿中的1,8-桉叶油素、a-蒎烯、β-蛇床烯等21种化合物极有可能为其有效成分;蒙古蒿中的β-松油醇、芳香醇、茵陈二炔酮等8种化合物极有可能为其有效成分;大籽蒿中的樟脑、β-榄香烯、镰叶芹醇等17种化合物极有可能为其有效成分;猪毛蒿中的1,8-桉叶油素、樟脑、β-石竹烯等5种化合物极有可能为其有效成分;野艾蒿中的龙脑、β-氧化石竹烯、古巴烯等20种化合物极有可能为其有效成分;牡蒿中的月桂烯、青蒿乙素、长叶烯等16种化合物极有可能为其有效成分。六种蒿属植物活性成分的化学组成、相对含量的鉴定和推断其有效成分为研究蒿属植物与有害生物之间的化学联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以后人工合成杀虫剂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基础。

王艳梅[8](2008)在《核桃楸青果皮生物活性及活性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了核桃楸青果皮95%乙醇提取物、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相杀虫活性;研究了它们对杨树烂皮病等3种林业病害的抑菌作用;考察了它们对大豆等3种植物化感作用;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胡桃醌和总黄酮为指标,考察了乙醇提取物的稳定性;利用GC-MS技术探索了乙酸乙酯和氯仿萃取相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相对含量。研究结果如下:(1)触杀活性试验采用药液浸虫法,胃毒活性试验采用叶片浸药饲虫法,各萃取相对舞毒蛾幼虫有显着的杀虫活性。乙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强于氯仿、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相,并且触杀作用比胃毒作用试虫死亡率高,药效快。(2)抑菌活性筛选采用滤纸片法,青果皮抑菌活性组分富集在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相中,这两种萃取相对杨树烂皮病、樟子松枯梢病、杨树叶枯病这3种林业病害都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对这3种菌种都没有抑制作用,并确定了不同萃取相对不同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3)化感活性测试采用滤纸培养皿法,通过测试确定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相对大豆、紫花苜蓿、白菜都有化感作用,氯仿、石油醚萃取相对大豆和紫花苜蓿的化感指数与浓度呈二次函数关系,各萃取相对白菜的萌发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活性测试为活性物质的提取和在农林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4)以胡桃醌、总黄酮降解率作为指标,研究温度、pH值、光照三个因素对核桃楸青果皮乙醇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乙醇提取物随温度升高稳定性显着降低;pH值在4~8之间时,稳定性较好;温度升高或pH值变化时,核桃楸乙醇提取物中的胡桃醌、总黄酮降解具有一级反应的特征;光照使核桃楸乙醇提取物的稳定性降低。稳定性研究为确定核桃楸青果皮乙醇提取物保存条件提供理论依据。(5)用化学预试法、GC-MS技术探索了青果皮氯仿萃取相的化学成分。化学预试结果显示,氯仿萃取相中含有酚类、鞣质、有机酸、萘醌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内酯、香豆素。氯仿萃取相TCL最佳展开剂为氯仿:甲醇=8:1,通过TLC分离和HPLC检测,进一步证明核桃楸青果皮氯仿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胡桃醌。利用GC-MS技术,从核桃楸青果皮氯仿萃取相中分离确认15种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氯仿萃取物的95.79%;含量最大的是5-羟基-1,4-萘醌,相对含量27.11%。利用GC-MS技术从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确认24种化合物,占乙酸乙酯萃取相总含量94.55%;含量最大的是5-羟基-1,4-萘醌,相对含量31.20%。

鲁韬[9](2007)在《1,5-二苯基-1-戊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灭蚜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为瑞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四川大学对瑞香狼毒的抗虫活性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从瑞香狼毒根中分离获得一类具有C6-C5-C6结构骨架的新活性化合物,对蚜虫和菜青虫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为了研究这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优化其结构、寻找活性更好的化合物,本文进行了1,5-二苯基-1-戊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灭蚜活性研究工作,重点对化合物的主链结构进行修饰。合成了12个1,5-二苯基-1-戊酮类化合物,通过NMR,MS,I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并测定了它们对蚜虫的杀虫活性,通过对这些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分析,取得了以下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结果:①苯基甲酮结构对灭蚜活性有重要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活性官能团。②苯基甲酮上的羰基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的变化对化合物的杀虫活性影响很大,当羰基氧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加时,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也随之增大;当羰基氧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减小时,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也随之减小。③主链为饱和碳链的化合物杀虫活性较不饱和碳链的化合物杀虫活性较高。本论文研究了1,5-二苯基-1-戊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杀虫活性之间的关系,不仅为进一步设计新的高生物活性、低毒副作用的杀虫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且此类目标物可望在医药和农药领域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尉研[10](2007)在《郁金提取物对山葵墨入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葵墨入菌病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山葵的引种而传入我国,该病作为传入我国大陆的新病害,目前药剂防治效果不明显,而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应用植物源抑菌剂对植物病害进行生物防治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因此,本文拟从中药中筛选出对山葵墨入菌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并对其进行活性和成分的初步研究。对中药黄芩、射干、百部、郁金进行清水、95%乙醇提取并浓缩得到浸膏,以山葵墨入菌作为指示菌,应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活性。初步研究表明,郁金的95%乙醇热搅拌提取率为4.42%,其浸膏对山葵墨入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药基浓度为1.0 mg/ml时,抑菌率为67.08%。为了进一步研究郁金95%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对郁金醇提浸膏进行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的分步萃取,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抑菌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郁金正己烷萃取物中,药基浓度为1.0 mg/ml时,对山葵墨入菌的抑菌率为79.70%,而乙酸乙酯和甲醇的萃取物抑菌活性较低。郁金正己烷萃取物以山葵墨入菌为指示菌,毒力回归方程为:Y=1.5427x+5.7430,EC50为0.3299 mg/ml,在药液浓度为10 mg/ml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7.2%。郁金95%乙醇提取物和各萃取物经乙醇—浓硫酸显色后,结果表明,郁金中的主要成分姜黄素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结合抑菌活性实验确定姜黄素对山葵墨入菌的抑菌活性较低,乙酸乙酯萃取物药基浓度为1.0 mg/ml时,抑菌率仅为37.09%。采用GC-MS技术对郁金正己烷萃取物进行系统分析后,选择鉴定出其中含量较高的40种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为土青木香烯(23.91%),其次是1,2-去氢睾酮(23.63%),还含有一些挥发油类的化合物、长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酸酯、生物碱等。在抑菌谱的测定中,选用具有代表性的7种病原菌:小麦赤霉菌、油菜菌核菌、轮枝孢子菌、疣孢霉、橄榄绿霉、苍白青霉、番茄灰霉病菌等作为供试菌,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郁金95%乙醇浸膏正己烷萃取物对多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郁金正己烷萃取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抑菌活性,药基浓度为1.0mg/ml时,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率达到100%,对油菜菌核菌的抑菌率为86.58%,对疣孢霉的抑菌率为71.72%,对轮枝孢子菌的抑菌率为78.19%,对小麦赤霉菌的抑菌率为76.82%,对苍白青霉的抑菌率为74.85%,对橄榄绿霉的抑菌率为54.78%。郁金正己烷萃取物对灰霉的MIC和MBC值相同均为1.56 mg/ml;油菜菌核菌和苍白青霉MIC和MBC均为3.13 mg/ml;山葵墨入菌、小麦赤霉菌、疣孢霉、轮枝孢子菌的MIC值为6.25 mg/ml,而对橄榄绿霉的MIC值为12.5 mg/ml。以山葵墨入菌、油菜菌核菌、疣孢霉作为指示菌,研究各种物理、化学条件下郁金正己烷萃取物的稳定性及对抑菌能力的影响,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正己烷萃取物作用前后山葵墨入菌和油菜菌核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郁金正己烷萃取物处理温度在60℃以上,pH>6.0时,抑菌率有所降低,紫外照射对其抑菌率影响不大。0.5 mg/ml的郁金正己烷萃取物作用后的山葵墨入菌细胞质解体、出现空腔,细胞器肿胀,甚至坏死溶解;油菜菌核菌细胞内线粒体出现严重肿胀,嵴大面积断裂,部分细胞壁缺失。

二、“一四○”杀虫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四○”杀虫菌(论文提纲范文)

(1)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含量分析及微乳剂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银杏外种皮的研究概况
        1.1 银杏外种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1.2 银杏外种皮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及应用
        1.2.1 银杏酸类物质生物活性及应用
        1.2.2 银杏黄酮类物质生物活性及应用
        1.3 银杏外种皮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测定
        1.3.1 银杏酸的提取分离现状
        1.3.2 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1.3.3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
        1.3.4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1.4 银杏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分析研究
        1.4.1 银杏酸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1.4.2 银杏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2.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概况
        2.1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意义
        2.2 国内外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2.3 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途径
        2.4 微乳剂的研究
        2.4.1 微乳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4.2 微乳剂的配制方法及加工工艺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品系银杏外种皮内银杏酸含量变化
    1 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供试药品
        1.3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银杏果鲜重及外种皮干重的测定
        2.2 银杏外种皮酚酸类化合物的 HPLC 检测方法
        2.2.1 色谱条件
        2.2.2 标准曲线绘制
        2.2.3 样品液的制备
        2.2.4 HPLC 方法精密度及样品加样回收率测定
        2.3 数据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标准曲线
        3.2 银杏果鲜重及外种皮干重
        3.3 样品处理后的 HPLC 图谱
        3.4 精密度试验
        3.5 样品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3.6 不同品系总银杏酸含量变化
        3.7 不同品系银杏外种皮中三种银杏酸单体在不同生长期的含量变化
        3.8 不同品系银杏外种皮中三种银杏酸单体含量的多重比较
        3.9 相关性分析
        3.10 不同品系银杏外种皮中酸类化合物变化规律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银杏外种皮总黄酮含量变化及与酚酸含量的相关性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供试药品
        1.2 试验材料
        1.2.1 试验材料的处理
        1.3 银杏黄酮的提取
        1.4 银杏黄酮含量检测
        1.4.1 芦丁标准曲线
        1.4.2 银杏外种皮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1.4.3 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1.4.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
        2.2 不同品系银杏总黄酮含量变化
        2.3 银杏外种皮银杏酸与总黄酮含量变化
    3.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银杏提取物微乳剂的研制及室内生物测定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材料
        1.2 供试试剂
        1.3 供试乳化剂
        1.4 供试虫源
        1.5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银杏提取物微乳剂的研制
        2.1.1 溶剂的选择
        2.1.2 乳化剂种类的确定
        2.1.3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2.1.4 透明温度范围调节
        2.1.5 不同水质对制剂的影响
        2.1.6 微乳剂的配制方法及生产工艺
        2.2 有效成分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2.2.1 银杏酸分析方法
        2.2.2 银杏酸标准液的配制
        2.2.3 上样液的配制
        2.3 微乳剂质量检测方法
        2.3.1 制剂外观
        2.3.2 乳液稳定性
        2.3.3 冷贮稳定性
        2.3.4 热贮稳定性
        2.3.5 pH 值范围
        2.4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2.4.1 银杏提取物微乳剂的毒力测定
        2.4.2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杀虫活性的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银杏提取物微乳剂的研制
        3.1.1 微乳剂中提取物含量的确定
        3.1.2 溶剂的选择
        3.1.3 乳化剂的选择
        3.1.4 助溶剂或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3.1.5 不同水质对制剂的影响
        3.2 有效成分的测定
        3.2.1 银杏酸标准品谱图
        3.2.2 标准曲线的测定
        3.2.3 银杏酸提取物银杏酸的含量
        3.2.4 微乳剂中银杏酸的含量
        3.2.5 加样回收率测定
        3.3 微乳剂的质量检测
        3.3.1 乳液稳定性
        3.3.2 冷贮稳定性
        3.3.3 热贮稳定性
        3.3.4 pH 值
        3.4 银杏酸提取物微乳剂的技术指标及配制方法
        3.5 生物测定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2)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检测靶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家蚕微孢子虫和家蚕微粒子病
    1.2 家蚕微孢子虫的检测方法研究
        1.2.1 显微镜的检验法
        1.2.2 免疫学的检验法
        1.2.3 分子生物学的检验法
    1.3 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检测方法
2 引言
    2.1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2.2 本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感染与未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的制备及镜检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感染与未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总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4.1 材料及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5 感染与未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差异蛋白质的质谱结果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6 RT-PCR 验证差异蛋白质及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检测靶标的确立
    6.1 材料及方法
    6.2 结果
    6.3 讨论
7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3)兰州地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现状
    2.1 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研究综述
        2.1.1 有机氯农药的使用历史及现状
        2.1.2 大气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的研究综述
        2.1.3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的研究
    2.2 有机氯农药气-土交换研究
    2.3 长距离迁移潜力与环境总持久性模拟研究
第三章 兰州地区大气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采样点的确定
        3.2.2 样品的采集
        3.2.3 试剂与材料
        3.2.4 样品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SP质量浓度变化趋势
        3.3.2 大气中有机氯农药的季节分布特征
        3.3.3 大气中有机氯农药的气-粒分配特征
        3.3.4 兰州市大气中OCPs浓度的变化趋势
        3.3.5 与国内其他城市大气中OCPs含量的比较
    3.4 小结
第四章 兰州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采样点的确定
        4.2.2 样品的采集
        4.2.3 样品前处理及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现状
        4.3.2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季节分布特征
        4.3.3 源与汇分析
        4.3.4 兰州市土壤中OCPs含量的变化趋势
        4.3.5 国内外土壤OCPs残留量的比较
    4.4 小结
第五章 兰州地区有机氯农药气-土交换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简介
        5.2.2 计算公式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气-土交换的特征
        5.3.2 逸度分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长距离迁移潜力与环境总持久性模拟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概念介绍
        6.2.2 TaPL3模型概化
        6.2.3 参数识别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长距离迁移与总持久性模拟结果
        6.3.2 灵敏度分析
        6.3.3 不确定行分析
        6.3.4 LRTP和P_(ov)的关系
        6.3.5 与国外研究的比较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
    7.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课题
致谢

(4)植物精油及混用熏蒸剂对嗜卷书虱和赤拟谷盗的熏蒸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嗜卷书虱和赤拟谷盗的研究现状
        1.1 嗜卷书虱生物学、生态学研究
        1.2.赤拟谷盗生物学、生态学研究
        1.3 抗性研究
        1.4 综合防治研究
        1.4.1 化学保护剂
        1.4.2 气调熏蒸
        1.4.3 物理防治
        1.4.4 生物防治
    2 化学熏蒸剂应用现状
        2.1 溴甲烷
        2.2 磷化氢
        2.3 氯化苦
        2.4 敌敌畏
    3 绿色熏蒸剂的开发利用
        3.1 甲酸乙酯
        3.1.1 甲酸乙酯毒理学研究
        3.1.2 甲酸乙酯对储粮害虫的熏蒸活性
        3.2 植物精油
        3.2.1 植物精油作用机理研究
        3.2.2 植物精油应用研究
        3.2.3 展望
    4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前言
第二章 植物精油熏蒸活性筛选研究
    第1节 植物精油对嗜卷书虱的熏蒸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精油对嗜卷书虱成虫的熏蒸活性
        2.2 不同熏蒸时间对嗜卷书虱成虫的熏蒸活性
        3 小结与讨论
    第2节 植物精油对赤拟谷盗的熏蒸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甲酸乙酯与植物精油混用熏蒸剂研究
    第1节 甲酸乙酯和左旋香芹酮混用对嗜卷书虱的熏蒸活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下甲酸乙酯和左旋香芹酮混用的最佳配比筛选
        2.2 甲酸乙酯和左旋香芹酮最佳配比下嗜卷书虱致死中浓度的测定
        3 小结与讨论
    第2节 甲酸乙酯和桉叶素混用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活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甲酸乙酯和桉叶素不同配比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活性
        2.2 甲酸乙酯和桉叶素最佳配比下赤拟谷盗致死中浓度的测定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两种混用熏蒸剂对模拟仓中储粮害虫的熏蒸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种混用熏蒸剂对小麦仓中四种储粮害虫的熏蒸作用
        2.2 二种混用熏蒸剂对稻谷仓中四种储粮害虫的熏蒸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5)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赋存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2.1.1 什么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2.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特点
        2.1.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国的使用历史与现状
    2.2 几种典型的POPs物质
        2.2.1 滴滴涕及其类似物(DDTs)
        2.2.2 六六六(HCHs)
        2.2.3 多环芳烃(PAHs)
    2.3 水体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2.3.1 水体及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2.3.2 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3 研究内容、方法与实验分析技术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象条件
        3.1.3 土壤条件
    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2.1 研究内容
        3.2.2 技术路线
    3.3 样品的采集
        3.3.1 土壤样品
        3.3.2 河水样品
        3.3.3 降雨径流样品
    3.4 样品的实验室分析
        3.4.1 仪器与试剂
        3.4.2 样品的前处理
        3.4.3 仪器分析条件
        3.4.4 质量控制
        3.4.5 数据处理
4 丹江口水库淅川淹没区土壤中OCPS和PAHS赋存特征
    4.1 淅川淹没区土壤中OCPs含量和分布特征分析
        4.1.1 淅川淹没区土壤中OCPs含量
        4.1.2 淅川淹没区农田土壤中HCHs和DDTs残留概况
    4.2 淅川淹没区土壤中PAHs含量和分布特征分析
        4.2.1 淅川淹没区土壤中PAHs含量
        4.2.2 淅川淹没区土壤中PAHs分布特征
    4.3 淅川淹没区土壤中OCPs和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
    4.4 小结
5 丹江口库区蒿坪河水体中OCPS和PAHS赋存特征
    5.1 蒿坪河水体中OCPs含量和分布特征分析
        5.1.1 蒿坪河水体中OCPs含量
        5.1.2 蒿坪河水体中OCPs分布特征
    5.2 蒿坪河水体中PAHs含量和分布特征分析
        5.2.1 蒿坪河水体中PAHs含量
        5.2.2 蒿坪河水体中PAHs分布特征分析
    5.3 小结
6 丹江口库区降雨径流中OCPS和PAHS赋存特征
    6.1 降雨径流中OCPs含量和分布特征分析
    6.2 降雨径流中PAHs含量和分布特征分析
        6.2.1 降雨径流中PAHs含量
        6.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降雨径流中PAHs分布特征
        6.2.3 同种土地利用类型径流总PAHs含量,径流量与耕地坡度之间的关系
    6.3 小结
7 丹江口库区PAHS来源与健康风险评价
    7.1 丹江口库区PAHs来源
    7.2 丹江口库区蒿坪河水体中多环芳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7.2.1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7.2.2 蒿坪河水体多环芳烃评价组分
        7.2.3 蒿坪河水体多环芳烃健康风险评价参数
        7.2.4 蒿坪河水体多环芳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苏云金芽孢杆菌9803菌株工业发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苏云金芽孢杆菌概述
    1.2 发酵培养基筛选及优化
    1.3 发酵条件
        1.3.1 溶氧量
        1.3.2 发酵温度
        1.3.3 接种量
        1.3.4 pH值
    1.4 发酵方式
    1.5 后处理工艺
    1.6 剂型加工技术
    1.7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菌株
    2.2 工业培养基 C、N源优化
    2.3 不同来源的豆粕粉对发酵液中毒素蛋白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2.5 不同溶氧量对发酵的影响
    2.6 不同接种体和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2.7 罐上发酵放罐指标的确定
    2.8 发酵放罐液的后处理试验
        2.8.1 预处理
        2.8.2 浓缩处理
        2.8.2.1 膜浓缩
        2.8.2.2 板框压滤
        2.8.3 干燥
        2.8.3.1 喷雾干燥
        2.8.3.2 沸腾干燥
    2.9 产品毒力效价测定
        2.9.1 标准品及供试虫源
        2.9.2 棉铃虫饲料制备
        2.9.3 感染液的配制
        2.9.4 饲料和感染液的混合
        2.9.5 饲毒感染
        2.9.6 结果与统计分析
    2.10 原粉的稳定性试验
    2.11 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2.11.1 供试药剂和试验地点
        2.11.2 药效试验
    2.12 毒素蛋白含量的测定
        2.12.1 试剂配制
        2.12.2 试样处理
        2.12.3 SDS-PAGE
        2.12.3.1 制胶
        2.12.3.2 上样
        2.12.3.3 电泳
        2.12.3.4 染色和脱色
        2.12.3.5 毒数蛋白含量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培养基 C、N源的优化
    3.2 不同来源的豆粕粉对发酵液中毒素蛋白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温度对发酵水平的影响
    3.4 不同溶氧量对发酵水平的影响
    3.5 不同接种体和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3.6 发酵放罐指标的确定
    3.7 发酵放罐液的后处理
        3.7.1 加酸预处理
        3.7.2 无机膜浓缩
        3.7.3 板框压滤浓缩
        3.7.4 喷雾干燥
        3.7.5 沸腾干燥
    3.8 产品的毒力效价测定
    3.9 原粉的稳定性测定
    3.10 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写词英汉对照
附录二 9803菌株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附录三 浦城绿安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简介
致谢

(7)六种蒿属植物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对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现状
        1.2.1 我国研究和应用植物源杀虫剂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1.2.2 国外对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2.3 植物光活化毒素的研究
    1.3 杀虫植物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方式
    1.4 植物源杀虫剂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1.4.1 植物源杀虫剂的优点
        1.4.2 植物源杀虫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5 植物源杀虫剂的未来展望
    1.6 东北地区可利用的杀虫植物资源及其应用
        1.6.1 东北地区野生杀虫植物种类
        1.6.2 东北地区已开发应用的杀虫植物资源
    1.7 主要研究内容
        1.7.1 选取目标植物
        1.7.2 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1.7.3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技术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2.3 蒿属植物活性成分提取
        2.3.1 室温浸渍提取法
        2.3.2 超声波提取法
        2.3.3 索氏提取法
        2.3.4 超临界提取法
    2.4 蒿属植物活性成分分析
        2.4.1 超临界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2.4.2 蒿属植物柱层析馏分成分的GC-MS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六种蒿属植物活性成分提取的提取率
        3.1.1 室温浸渍提取法的提取率
        3.1.2 超声波提取法的提取率
        3.1.3 索氏提取法的提取率
        3.1.4 超临界提取法的提取率
    3.2 蒿属植物活性成分GC-MS分析结果
        3.2.1 超临界萃取植物活性成分GC-MS分析结果
        3.2.2 柱层析馏分GC-MS分析结果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核桃楸青果皮生物活性及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1.2.1 植物源农药主要类型和杀虫方式
        1.2.2 植物源农药稳定性
    1.3 化感作用
        1.3.1 化感物质来源及影响化感物质产生因素
        1.3.2 化感物质分类
    1.4 核桃楸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4.1 核桃楸青果皮生物活性研究
        1.4.2 核桃楸化学成分研究
2 核桃楸青果皮杀虫活性研究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供试药液制备
        2.2.2 提取物杀虫活性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乙醇提取物杀虫活性
        2.3.2 氯仿萃取相杀虫活性
        2.3.3 石油醚萃取相杀虫活性
        2.3.4 乙酸乙酯萃取相杀虫活性
        2.3.53 种萃取相杀虫活性比较
    2.4 本章小结
3 核桃楸青果皮化感作用与抑菌活性研究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化感作用检测
        3.2.2 抑菌活性与最低抑菌浓度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氯仿萃取相化感作用
        3.3.2 石油醚萃取相化感作用
        3.3.3 乙酸乙酯萃取相化感作用
        3.3.4 抑菌活性与最低抑菌浓度检测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核桃楸青果皮提取物稳定性研究
    4.1 供试材料与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乙醇提取物中胡桃醌和总黄酮含量测定
        4.2.2 乙醇提取物中胡桃醌和总黄酮稳定性检测
        4.2.3 温度对乙醇提取物中胡桃醌和总黄酮稳定性影响
        4.2.4 pH对乙醇提取物中胡桃醌稳定性影响
        4.2.5 光照对乙醇提取物中胡桃醌和总黄酮稳定性影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胡桃醌和总黄酮标准曲线的绘制
        4.3.2 温度对乙醇提取物中胡桃醌和总黄酮稳定性影响
        4.3.3 pH值对乙醇提取物中胡桃醌稳定性影响
        4.3.4 光照对乙醇提取物中胡桃醌和总黄酮稳定性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核桃楸青果皮活性成分分析
    5.1 供试材料与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氯仿萃取相薄层层析与柱层析分析
        5.2.2 紫外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5.2.3 氯仿和乙酸乙酯相气谱—质谱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氯仿萃取相薄层层析与柱层析检测结果
        5.3.2 紫外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结果
        5.3.3 化学成分预分析结果
        5.3.4 氯仿和乙酸乙酯相气谱—质谱检测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1,5-二苯基-1-戊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灭蚜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与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选择
    1.1 本课题的设计思想
    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第二章 1,5-二苯基-1-戊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2.1 仪器
    2.2 试剂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4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灭蚜活性的研究
    3.1 蚜虫分类及防治综述
    3.2 材料与方法
    3.3 活性测定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或已接受的论文
致谢

(10)郁金提取物对山葵墨入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抗山葵墨入病菌中药的筛选
    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中药提取得率
        3.2 四种中药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3.3 郁金95%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3.4 郁金95%乙醇粗膏、正己烷萃取物对墨入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3.5 郁金正己烷萃取浸膏成分分析
    4 讨论
        4.1 抑菌中药的筛选
        4.2 提取方法的选择
        4.3 郁金抑菌活性成分
第二章 郁金正己烷萃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抑菌谱的测定
        3.2 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
        3.3 郁金正己烷萃取稳定性的研究
        3.4 途射电镜观察结果
    4 讨论
        4.1 郁金正己烷萃取物的抑菌活性
        4.2 郁金正己烷萃取物的抑菌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 前言
    2 天然植物抑菌剂的研究进展
        2.1 天然植物抑菌剂的研究现状
        2.2 植物源抑菌剂的植物资源
        2.3 植物中杀菌抑菌有效成分
        2.4 天然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机理
    3 天然抑菌物质抑菌效果的微生物测定方法
        3.1 扩散法
        3.2 比浊法
        3.3 稀释法
    4 郁金的成分及功效
        4.1 中药郁金
        4.2 郁金的化学成分
        4.3 郁金的药理作用
    5 山葵墨入菌的研究进展
    6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一四○”杀虫菌(论文参考文献)

  • [1]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含量分析及微乳剂的制备[D]. 陈利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2]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蚕卵检测靶标的研究[D]. 龚娟娟. 重庆师范大学, 2014(12)
  • [3]兰州地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初探[D]. 任婷. 兰州大学, 2010(11)
  • [4]植物精油及混用熏蒸剂对嗜卷书虱和赤拟谷盗的熏蒸控制作用[D]. 刘国军. 西南大学, 2009(S1)
  • [5]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赋存特征研究[D]. 周天健. 河南理工大学, 2009(03)
  • [6]苏云金芽孢杆菌9803菌株工业发酵研究[D]. 孟世芬. 福建农林大学, 2008(06)
  • [7]六种蒿属植物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分析的研究[D]. 王慧.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1)
  • [8]核桃楸青果皮生物活性及活性成分研究[D]. 王艳梅.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0)
  • [9]1,5-二苯基-1-戊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灭蚜活性研究[D]. 鲁韬. 四川大学, 2007(05)
  • [10]郁金提取物对山葵墨入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D]. 尉研. 四川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140”杀虫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