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美的创造——浅谈环境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守森[1](2022)在《中国乡村美学研究导论》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人类的故乡,乡村,不只是地域空间,也是文化空间,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重要发源地。乡村美学,理应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乡村生活环境中,在乡下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器具制作、人性人情、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以及相关的文献、典籍、诗词歌赋中,蕴藏着既不同于外国乡村,也不同于现代城市的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审美文化资源,亦深隐着民族乃至人类共通性的审美心理生成的奥秘。将中国乡村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加强对中国乡村审美人格、审美观念、审美创造、审美环境、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既有助于为民族振兴探寻文化之根,亦可为中国当代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提供审美维度的借鉴。
廖建荣[2](2021)在《环境审美与科学、伦理的融合》文中研究表明环境美学打破了艺术美学的自律性,融合审美、科学与伦理。生态科学是环境审美的基础,环境伦理观是环境审美的目标,这是环境美学与传统美学的根本区别,并赋予环境美学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如何将生态科学知识与观念融入环境审美、以环境审美提升环境伦理观是环境美学的重大命题。环境危机时代的环境美学,应融合环境审美与科学、伦理开展环境批评,指引公众欣赏环境美、设计师与规划师建造优美景观,提升社会的环境伦理观,促使美学超越审美与科学、审美与伦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分野,切实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丁左莉[3](2021)在《美育教育,架构幼儿通往“美”的桥梁》文中研究说明对幼儿园学前教育而言,如何开展有趣、有效的美育教育,并在美育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多维能力已经成为极受重视的教学命题之一。因此,教师要对幼儿美育教学的模式和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要挖掘开展生动有趣的美育课程,以丰富多样的美育活动促进幼儿多维能力的培养。
罗成雁[4](2021)在《生态文化产业助推云南最美丽省份建设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兴产业,生态文化产业以生态价值为引领,致力于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生产和消费模式,是助推云南"最美丽省份"建设的新经济增长点和文化支撑点。云南生态文化产业围绕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的"五美"目标,延伸产业链、转变生产和消费模式、创生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引领生态文化创意新风尚并培育产业新亮点。遵循人的生态本性,生态文化产业应以关系性、参与性、本土性为原则,通过差异性产业定位形成合力,打造"最美丽省份"文化品牌,搭建生态文化创意平台,促进产业融合,并最终推进云南"最美丽省份"建设。
王晓妹,李一芳,荣燕,王校[5](2021)在《护理美学思想在护生培养工作中的应用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工作在新的医学模式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类健康和疾病对护理人才的人文修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应用护理美学思想,建设优秀护理专业本科生人力资源队伍,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是高等护理教育护生培养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将护理美学思想划分为外层表象层、中层执行层和内层支持层三个层次内涵,具体体现为安全环境美、生活环境美、自然环境美,形象美、行为美、护理技术美,语言美和心灵美共"八美",并进一步探讨了三个层次内涵在护生培养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艾伦[6](2021)在《教育装备美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哲学美学与生态美学出发,讨论教育生态美学与工具/装备美学的问题,最终得出将教育装备美学定位于教育广义生态美学范畴的结论。
郭静芸[7](2021)在《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曹勇[8](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提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穆榕[9](2021)在《生活美学视域下的“李子柒”短视频研究》文中指出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享受,对艺术和美的需求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美学应运而生,它强调审美平民化以及艺术生活化,其研究对象就是活生生的生活。对于生活美学的体现与传播,短视频作为新型的艺术载体,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同时该领域涌现出一批炙手可热的UGC(用户生成内容,即用户原创内容)用户,而李子柒就是其中成功走红海内外的典型。“李子柒”短视频以田园生活为背景,以美食制作、传统技艺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为内容,以贴近日常生活为优势,成为头部短视频博主,吸引大批用户的持续观看。本文在生活美学的视域下,以“李子柒”短视频为研究个案,通过分析其创作手法、审美特性,进一步研究生活美学之内涵,并对短视频所展现的传播价值进行探究得出启示,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创新点及方法、相关文献综述四个部分,阐释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论文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对生活美学与短视频进行理论基础的阐释与研究,通过对生活美学进行界定并探讨其审美特征与应用价值,以及短视频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分类与呈现状态,从而揭示生活美学与短视频相互成就的现实因素。第二章以“李子柒”短视频的创作特点为出发点,围绕其短视频的题材选择、视听呈现、宣传推广,分析视频内容所体现的真、善、美的审美特性。第三章着重对“李子柒”短视频中所体现的生活美学进行详尽探究,从其所呈现的田园式生活环境,贯穿视频内容始终的原生态美食制作,体现人民智慧的传统技艺与非遗文化,展示东方生活美学的服饰与家居,以及中华传统节日习俗这五个方面,探究生活美学在当代社会的应用。“李子柒”短视频既搭上了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列车,又秉持着生活美的初心;无论是视频内容还是形式,无不体现出它的精致性以及以生活为本的特性;从吃穿住行到情感交流再到文化传播,以平民化的视角切入生活,将日常生活以艺术化、美学化的方式呈现给观众。第四章由小及大,探寻“李子柒”短视频的传播价值以及对于同类型短视频整体发展的启示。从美学、文化、精神三个层面解释其传播价值,并尝试总结规律及启示。海量的视频内容,除了要吸引观众眼球获得高流量,更应该承载艺术与文化的价值,让艺术更接地气,让生活更有艺术气息。最后一部分为结语部分,对整篇文章的研究内容归纳总结,并附“李子柒”短视频主要内容,进一步用数量及关键字说明其短视频对生活美学的承载。生活美学是美学与生活的重新结合,是区别于艺术美学的新时代美学课题,更是审美生活化的直观体现。生活美学借助互联网短视频的巨大流量,使普通人对美学有了进一步审视和接纳,而短视频承载了生活美学这一艺术,使其除了娱乐性,更具审美性。
杨慧芹[10](2021)在《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人类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和反应已经成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大事。面对危机四伏的生存状态,人类开始积极审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生存?如何发展?这种生态式的绿色思索考验着人类的生态智慧,也引发出波澜壮阔的生态思潮。具体到戏剧理论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期,生态戏剧(Ecotheater)作为一种戏剧思潮和戏剧类型,在生态批评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美国悄然兴起,开启了西方戏剧绿色化的进程,之后迅速波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同时,在多元文化生态批评的推动下,生态戏剧批评(Ecotheater Criticism)作为戏剧研究与实践的绿色化构建初露端倪,它绝非一种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艺术革新,而是戏剧研究领域借鉴生态批评的相关成果,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做出的反应,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综合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述将生态戏剧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种戏剧批评立场,倡导从生态整体主义角度出发,衡量与指导戏剧艺术的文学创作实践,注重生态文学批评的介入性与戏剧表演艺术的实践性相结合,形成“以地球为中心”的表演理念,进而以协作对话的方式表现出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共生关系。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重点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研究之目的、思路与主要创新点。文学的生态批评正式兴起于1978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逐渐将生态批评引介到戏剧批评研究中,从而促成了生态戏剧批评的产生与发展。本文回溯生态戏剧批评40余年的演变过程与深化趋势,揭示戏剧批评与生态批评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关系,勾勒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总体上来讲,本文试图对生态戏剧批评领域的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从而丰富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生态戏剧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也为我国生态戏剧批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和理论资源。第一章对生态戏剧批评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学术背景进行总体论述。随着地球自然生态的日益恶化以及人类精神生态的严重失衡,生态学作为解决生态危机的科学基础,其理念的内涵与外延也相应地发生了新变化,形成了从自然学科领域向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广泛渗透。与此同时,人文学科的生态转向也催生出文化生态学、生态伦理学、文学生态批评、生态艺术研究、艺术生态批评等新兴学术领域,不断开辟出新的学术空间和拓展出新的学术维度,并激发出强大的生态智慧和永续的生态价值。正是在生态学多元叠加的跨学科、跨领域的背景下,生态批评得以延伸至戏剧艺术创作与研究领域,力求挖掘出戏剧艺术蕴含的生态智慧、生态理念和生态审美价值,让戏剧艺术成为建构生态文化的重要力量,为建构更为完善而开放的戏剧批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生态批评的内容与范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对生态戏剧及其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进行详细梳理。本章追本溯源,探讨了生态戏剧及其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旨在厘清生态戏剧批评的源头、演变脉络与发展趋向。20世纪90年代之前,“生态问题和环境主题”不仅在戏剧文学创作中未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在戏剧表演领域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戏剧艺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与生态批评保持疏离。新千年以来,随着西方戏剧界用自己的艺术形式来关注生态话题,其理论框架的建构及学术活动的持续发展,决定了生态批评话语本身必须成长,呈现出从戏剧文本转向剧场景观、剧场表演的发展走势。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朝着生态戏剧的方向努力,我们急需一个有凝聚力的话语框架来组织这种语言,一个明确的、一致的方法论来指导与分析生态背景下的戏剧创作,从而形成生态戏剧批评自身独特的研究范式和方向。戏剧艺术的核心要素依次为戏剧文学、剧场空间与舞台表演,本文第三、四、五章依次围绕戏剧的上述三个核心要素,对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展开历时性比较研究及全面述评,各要素间互相联系又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其错落交叠的非线性发展轨迹丰富了生态戏剧批评的研究内容,拓展了生态戏剧批评的研究空间。具体内容如下:第三章“关于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主要探讨戏剧批评学者基于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戏剧文本和生态戏剧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文学生态批评之火首先在戏剧文学创作与研究领域点燃,引发了西方公众和学术界的关注,响应绿色戏剧文学的强烈号召,也得到了批评家与剧作家的广泛回应。本章首先选取了关于古希腊戏剧作品、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以及美国当代戏剧作品的生态戏剧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发掘戏剧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或是反生态意识,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关注大自然作为一个实体、事件、背景是如何在作品及其所处的社会与时代中屡屡受到威胁的,反过来,大自然作为被迫的受害者,是如何凝聚戏剧的力量,积极采取行动予以回应。为了进一步丰富论文研究视角,本章运用尤娜·乔杜睿的“生态病理学”、唐宁·克莱斯的“生态导演法”等相关理念,对经典文本的生态戏剧批评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充。最后,本章立足于认可和培育关注生态问题的“生态戏剧”创作,将生态问题、环境事件或危机置于戏剧行动或主题的中心,关注人为的气候变化对个人、地方、区域和全球的影响,号召剧作家和戏剧制作人参与到多元文化社会所面临的全球和本地生态问题中来。总之,戏剧文学生态批评不仅涉及对传统戏剧经典作品的生态重审与重评,而且引发了当代戏剧文学创作思维与方式的革新,并促使生态戏剧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形式。第四章“关于剧场空间的生态批评”,将“物质生态批评”、“浸入式剧场”、“生态整体意识”三者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放在一个整体框架中进行观照,从而阐明构建舞台上的“生物圈”是当代戏剧走向生态剧场的重要契机。随着生态戏剧批评的逐步深入,“物质性”与“物形”对于剧场空间营造的功能,促进了具有绿色意识的剧场批评实践之兴起,剧场也逐渐成为戏剧艺术家和生态批评学者的创意工作室。本章首先聚焦于生态戏剧构作理论。该理论上承戏剧文学文本,下接剧场表演文本,是一种以生态关系为中心的剧场实践,其自身涵盖批评工作(生态、戏剧)和艺术工作(戏剧创作、制作)两个部分,并围绕剧场空间生态化问题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探索:一,从剧场空间视角审视戏剧文本中蕴含的环境信息,使其生态意识和意义变得清晰可见;二,将剧场空间作为一种媒介来处理当代环境问题,创作、设计和制作涉及环境问题和主题的新剧目;三,审视剧场空间作为一种物质性存在,创造自己的生态足迹,减少剧场制作浪费,进而探寻剧场实践的新方法。这一新型的物质主义生态戏剧理论带来了戏剧研究的新范式以及戏剧制作的新方法和新挑战。此外,本章秉承巴里·康芒纳的第一生态学定律“万物与万物相连”,寻求人类和生态系统在剧场空间中的联系,目的在于阐明走进自然的“浸入式生态剧场”,是一种直接参与它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戏剧形式。观众对“浸入式生态剧场”的体验与对物质世界的体验具有同样的真实性,代表了一种生态剧场的发展方向与潜力。最后,本章结合海纳·戈贝尔斯的声音景观作品《斯蒂夫特的事物们》的剧场演出,反衬出无生命物质中的生命痕迹,进而探究在“减速剧场”语境下,地球上非人类生命的“他者”时间,凸显其不同于现代社会人类中心主义时间范式的积极意义。第五章围绕关于剧场表演的生态批评展开研究。当生态剧场试图跨越舞台的边界和剧场的墙壁以连接观众自身与外部世界时,仍然面临着表演框架的障碍。本章首先指明“以地球为中心”的绿色表演范式充分肯定和彰显自然万物的物质性及其施事能力,弥补了剧场表演与生态学之间的距离,继而探寻如何以富含伦理关怀和绿色审美要素的“景观表演”,作为实现人类与特定环境之间有机关联的途径与手段。随后,从“动物参与表演”与“人类表演动物”的双向研究路径出发,探究生态戏剧批评中的“跨物种表演”问题。一方面,“动物参与表演”路径从真实的动物自身具有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出发,运用“即兴表演”的理念,关注动物、动物性与表演的互动关联,逐步发展为生态戏剧表演实践的固有部分,但却无法回避人类单边确立的物种等级关系;另一方面,“人类表演动物”路径则围绕“生成动物”与“物种剧场”两个议题,旨在挖掘动物表演者与人类表演者的内在关联性,并将之整合到各种表演情景中,人类与动物的命运由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动物伦理观,展现生态系统“万物一体”的生存现实,树立人类生命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围绕生态戏剧批评的独特贡献对其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生态戏剧批评作为生态批评对象的延伸与拓展,成为国际学术界共同关心的学术话题,中国学者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结合我国当代的生态美学观与古代哲学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在国际交流中构建生态戏剧批评的中国形态。因此,对西方生态戏剧批评进行全面与辩证的研究,积累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不仅对我国生态戏剧的现实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戏剧批评研究体系具有鞭策与启示作用。
二、环境美的创造——浅谈环境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美的创造——浅谈环境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乡村美学研究导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一)中国乡村的审美人格 |
(二)中国乡村的审美观念 |
(三)中国乡村的审美创造 |
(四)中国乡村的审美环境 |
(五)中国乡村的审美价值 |
三 |
四 |
(一)乡村与城市 |
(二)中国乡村与西方乡村 |
(三)中国当代乡村与传统乡村 |
(2)环境审美与科学、伦理的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科学到审美 |
二、从审美到责任 |
三、环境批评:环境审美融合科学与伦理的实践途径 |
(3)美育教育,架构幼儿通往“美”的桥梁(论文提纲范文)
引导幼儿具备发现生活美的能力 |
促进幼儿形成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
激发幼儿获得感受境界美的能力 |
锻炼幼儿养成创造作品美的能力 |
(4)生态文化产业助推云南最美丽省份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存在问题 |
(一)“原生态”文化名片为云南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
(二)“原生态”文化产业的问题与云南生态文化产业的瓶颈 |
二、生态文化产业助推云南最美丽省份建设的重点内容 |
(一)生态美与云南生态文化产业新产业链 |
(二)环境美与云南生态文化产业新模式 |
(三)山水美与云南生态文化产业新内容 |
(四)城市美与云南生态文化产业新风尚 |
(五)乡村美与云南生态文化产业新亮点 |
三、生态文化产业助推云南最美丽省份建设的路径选择 |
(一)以差异性的生态文化产业定位形成“最美丽省份”建设合力 |
(二)以生态文化产业品牌的打造带动“最美丽省份”的品牌化 |
(三)以生态文化创意平台的搭建为“最美丽省份”建设注入活力 |
(四)以生态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最美丽省份”转型升级 |
四、结语 |
(5)护理美学思想在护生培养工作中的应用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护理美学思想内涵 |
2 护理美学思想在护生培养工作中的应用 |
2.1 外层表象层中美学体现 |
2.2 中层执行层中美学体现 |
2.3 内层支持层中美学体现 |
3 结语 |
(6)教育装备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美学 |
1. 美学学派与研究对象 |
(1)本体论学派 |
(2)艺术论学派 |
(3)心理论学派 |
2. 美感的主体与客体 |
3. 生态美学 |
(1)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
(2)狭义生态美学与广义生态美学 |
(3)生态美学的主客体性 |
(4)生态美学与美学 |
二、本文对生态与生态美的认识 |
1. 生态系统的构成 |
2. 生态美学的主体 |
3. 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性 |
4. 生态与熵减过程 |
三、教育美学 |
1. 教育美学综述 |
2. 教育生态美学 |
(1)教育生态 |
(2)教育生态美 |
(3)教育产业化问题 |
四、工具/装备美学 |
1. 工具/装备与哲学美学的关系 |
2. 工具/装备的科学技术之美 |
3. 工具/装备审美的非主体性 |
五、教育装备审美 |
1. 教育装备生态美学 |
(1)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
(2)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作用 |
2. 教育装备在审美中的地位 |
(1)审美客体的体现 |
(2)既非审美主体亦非审美客体的体现 |
六、结语 |
(8)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生活美学视域下的“李子柒”短视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0.2 研究的目标与创新点 |
0.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0.4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生活美学与短视频的研究概述 |
1.1 生活美学的界定 |
1.1.1 生活美学的概念 |
1.1.2 生活美学的研究范畴 |
1.2 生活美学的基本特征与应用价值 |
1.2.1 生活美学的基本特征 |
1.2.2 生活美学的应用价值 |
1.3 短视频的产生与发展 |
1.3.1 短视频的界定 |
1.3.2 短视频产生的条件 |
1.3.3 短视频的发展现状 |
1.4 短视频的内容分类与呈现状态 |
1.4.1 短视频的内容分类 |
1.4.2 短视频内容的呈现状态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李子柒”短视频的创作特点与审美特性 |
2.1 独特的题材选择 |
2.1.1 生活化的纪实视角 |
2.1.2 个性化的作品风格 |
2.2 个性化的视听呈现 |
2.2.1 全方位的多重视角 |
2.2.2 丰富的镜头语言 |
2.2.3 多元的适配声音 |
2.3 后期的宣传推广 |
2.3.1 多种媒介宣传矩阵 |
2.3.2 跨界合作推广策略 |
2.4 “李子柒”短视频的审美特性 |
2.4.1 亲自劳作之真 |
2.4.2 情感表达之善 |
2.4.3 内容和谐之美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李子柒”短视频中的生活美学分析 |
3.1 田园式生活环境 |
3.1.1 闲适的自然环境 |
3.1.2 质朴的人文环境 |
3.2 原生态美食制作 |
3.2.1 纯天然食材的培育 |
3.2.2 还原传统的烹制过程 |
3.3 传统技艺展现 |
3.3.1 传统手工技艺 |
3.3.2 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
3.4 东方服饰与家居 |
3.4.1 古风服饰 |
3.4.2 手工家居 |
3.5 中华传统节日与习俗 |
3.5.1 中华传统节日 |
3.5.2 中华传统习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李子柒”短视频的传播价值与启示 |
4.1 “李子柒”短视频的传播价值 |
4.1.1 美学层面:为生活美学的传播提供载体 |
4.1.2 文化层面: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
4.1.3 精神层面:树立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
4.2 “李子柒”走红对同类短视频发展的启示 |
4.2.1 细分内容市场,深耕品牌调性, |
4.2.2 承载传统文化,创造传播价值 |
4.2.3 树立优质观念,提升带动效应 |
4.3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 “李子柒”短视频主要内容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生态危机与人文学科的生态转向 |
一、生态危机根源: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
二、人文学科生态转向:现代生态文明观 |
三、生态哲学:生态整体主义的伦理观 |
第二节 生态的文学观与生态的艺术观 |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范畴、策略及转向 |
二、生态艺术的兴起及其批评策略 |
三、生态美学视角下生态的艺术观 |
小结 |
第二章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前期酝酿 |
一、后戏剧剧场:剧场整体意识 |
二、环境戏剧:多元戏剧空间 |
三、哈钦森提出“自然界就是生态剧场” |
第二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初露端倪 |
一、李首次提出“生态戏剧”的概念 |
二、被压迫者的戏剧:民主与平等意识 |
三、草根戏剧运动凝聚生态力量 |
第三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星火燎原 |
一、雅各布森正式提出“生态戏剧”的概念 |
二、《戏剧》期刊发出绿色宣言 |
三、从“隐喻化”转向“物质化” |
第四节 西方生态戏剧批评之全面兴起 |
一、从生态文学批评到生态戏剧批评 |
二、《地方/景观/戏剧》中景观视野 |
三、《表演自然》:环境、文化和表演的关联性 |
四、“舞台上的地球”生态戏剧艺术节 |
小结 |
第三章 关于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 |
第一节 生态批评视角下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
一、喜剧与悲剧的生态重释 |
二、生态经典戏剧的鼻祖:《人民公敌》 |
三、莎士比亚戏剧的三种生态解读 |
四、美国戏剧文学的生态批评 |
第二节 经典戏剧的“生态病理学”诊断 |
一、戏剧天生就是反生态的 |
二、经典戏剧成为“自然”的镜子 |
第三节 经典戏剧的“生态导演法” |
一、环境史视角下的戏剧文本批评 |
二、《普罗米修斯》中的“生态傲慢” |
第四节 生态戏剧文学批评的独特贡献 |
一、戏剧文学批评中的“地球问题” |
二、戏剧文学批评中的“气候问题” |
三、剧作家的“地方感”问题 |
第五节 文化生态学的戏剧文学构想 |
一、创造性心灵与戏剧文学创作 |
二、戏剧文学中的“视听联觉” |
小结 |
第四章 关于剧场空间的生态批评 |
第一节 生态戏剧构作与剧场空间的生态化 |
一、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生成背景 |
二、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内涵界定 |
三、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实践意义 |
四、生态戏剧构作理论的整体策略 |
五、可持续的剧院设计和制作 |
第二节 抵制剧场隐喻,迈向生态剧场 |
一、传统剧场美学对自然的放弃 |
二、反思剧场中的人造自然 |
三、沉浸式环境剧场: 人与环境的新联系 |
四、沉浸式生态剧场: 观众的生态想象 |
第三节 海纳·戈贝尔斯的无等级剧场空间 |
一、时间生态学与减速剧场 |
二、景观戏剧中时间与空间场域 |
三、《斯蒂夫特的事物们》中的声音景观 |
小结 |
第五章 关于剧场表演的生态批评 |
第一节 “以地球为中心”的表演方法 |
一、生态表演的产生动因 |
二、自然万物的施事能力 |
第二节 构建空间化的“景观表演”理念 |
一、景观视角下的生态表演 |
二、特定场域下的生态表演 |
三、城市空间下的生态表演 |
第三节 构建跨物种表演的双向路径 |
一、将表演理念拓展到动物行为 |
二、跨物种表演的生态思想及其实现路径 |
三、“动物参与表演”中的伦理问题 |
四、人类表演动物:从生成动物到物种剧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环境美的创造——浅谈环境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乡村美学研究导论[J]. 杨守森. 文史哲, 2022(01)
- [2]环境审美与科学、伦理的融合[J]. 廖建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 [3]美育教育,架构幼儿通往“美”的桥梁[J]. 丁左莉.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1(39)
- [4]生态文化产业助推云南最美丽省份建设路径研究[J]. 罗成雁.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1(05)
- [5]护理美学思想在护生培养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 王晓妹,李一芳,荣燕,王校. 成才, 2021(17)
- [6]教育装备美学[J]. 艾伦.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14)
- [7]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研究[D]. 郭静芸.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8]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9]生活美学视域下的“李子柒”短视频研究[D]. 穆榕.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10]西方生态戏剧批评研究[D]. 杨慧芹. 山东大学,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