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讷领导者的交际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赵繁荣[1](2019)在《儒文化下韩剧男性形象研究 ——以《请回答1988》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儒家文化影响深远,使其早已成为了包括日韩在内许多东亚国家的文化起源。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国,在将儒家文化作为社会主要伦理思想的同时,更将其体现在了影视剧文化中。受所处韩国社会儒文化基础、儒家伦理思想与父权观念的影响,韩剧中的男性形象先天性地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充满着生活气息与哲学意味,拥有底蕴与张力。本文研究对象——韩剧《请回答1988》中的男性角色,以家庭为单位,借助人际关系、生活细节,真实地再现了韩国的社会生活、国民形象与道德伦理,将儒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先从外貌、衣着、神态、动作等表象解读《请回答1988》中男性人物的形象设计,再基于外在呈现对男性形象所具有的内在特性进行分类归纳,着重从儒文化下“仁、义、礼、智”四方面审视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最后深入思考儒文化浸染下韩剧男性形象的发展状态。研究发现,韩剧男性形象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儒文化内涵,儒文化对韩剧男性形象的正面塑造与跨文化传播也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韩剧中的“父权制”虽被有意弱化,然而儒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男性形象依旧有着明显的权力表现。本文对韩剧男性形象文化内涵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补充,也为成功塑造有价值的影视剧人物形象提供了借鉴。
张天儒[2](1996)在《木讷领导者的交际艺术》文中研究表明木讷领导者的交际艺术张天儒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工作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因此,交际作为一门沟通术,已成为现代领导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领导艺术。一般来说,口才对交际影响甚大,口齿伶俐能迅速沟通思想,消除隔阂,有利于领导交际。反之,可能会导致领导交...
李熹[3](2020)在《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AT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举办的一项重要的大学入学考试,它同时也是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测试。近年来,SAT通过主动变革、优化测评理念,提升测评质量。2005年SAT采用的“Essay”试题,也被称为“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自启用之日,该题型就备受国内外教育研究专家的关注,尤其是语文教育相关的研究专家。2016年3月,面对社会舆论与竞争对手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的多重压力,SAT启用了全新的测试题型,其中变化最为显着的是“分析性”作文试题。美国SAT作文试题作为学术能力测试的重要一环,其由“任务驱动型作文”向“分析性”作文的转变历程背后反映出大学理事会对于考生从事学术研究必备的关键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视。研究者有必要深入解读SAT作文命题革新的核心理念、提炼其基本特征,为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完善与创新带来一些启示。SAT作文命题即SAT作文试题的内蕴价值、外部形态以及其评价标准诸要素的呈现与相互关系。具体而言,本文从梳理SAT演变历程、剖析SAT作文命题理念及形态、现实启迪三大方面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挖掘SAT作文命题的理念导向,呈现SAT作文试题与评分标准的基本形态。为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与丰富性,本文中翻译并整理了大量的SAT官方文件与研究报告。第一部分整体回顾了SAT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的成立与智力测验的大力开发、推广是催生SAT的两大重要力量。其中SAT的演变历史主要分为正式确立、迅速发展与试题框架变革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本部分聚焦于改革前、后“观点表达型”作文与“分析性”作文两大SAT作文题型并分别介绍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难点,第二部分就SAT官方文件中有关作文命题理念的内容展开深度思考。写作命题改革千头万绪,但其突破口在于命题理念的研究。SAT作文命题从学生未来开展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所必需的写作能力出发,涵盖语言运用、思维发展等多个维度,并最终指向写作主体语言人格的成长。这部分提炼出历年来SAT作文命题的三大核心理念即渗透批判性思维、唤醒交际意识、锤炼表达品质以及最新SAT作文命题理念的发展趋势即降低“宿构”机率、考核多元能力。第三、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三部分从“观点表达型”作文与“分析性”作文试题的真实样态出发,归纳其基本特征。其中,“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具有丰富多样的提示性材料与开放、辩证的写作任务,“分析性”作文试题的阅读提示聚焦论证要素、源文本面向公共事务、写作任务紧扣论证过程。作文试题是命题理念的重要载体之一。对SAT作文所涉及的主题类型、写作任务的表达方式展开分析,这有利于人们深化对于命题理念的认识。第四部分将作文评分标准的静态分析与评价环节的动态分析相结合,较为全面、细致地展现了SAT作文评价环节的完整过程。通过前四部分的论述,SAT作文的命题理念得到了较为清晰地解读。同时,SAT作文试题的基本形态与评价环节也得以具体地呈现。当然,SAT作文命题植根于美国独特的教育生态环境,这需要研究者辩证看待与审慎借鉴。第五部分在尽可能准确而深入地把握SAT作文命题的理念、形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现状,尝试展开作文命题“中国化”的思考,这也是研究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的旨归。在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大背景下,SAT作文命题的积极经验将为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人员与一线语文教师在重新审视中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转变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理念、丰富作文试题形态与完善作文评价体系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李向勤[4](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王颖[5](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苏萍[6](2019)在《幼儿园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幼儿园园长是幼儿园的领导者,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园长领导力的研究文献较少,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以问卷调查的量化研究为主,但鲜有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动态性和个别性的研究,鉴于此,在梳理相关文献,厘清了“领导力”、“园长领导力”概念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选取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幼儿园园长作为长期跟岗研究的对象,综合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及实物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共计收集到23个小时时长的录音,转录访谈资料十万余字,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编码分析,自下而上的提炼出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及共性,研究结果如下:园长领导力经历以权力性领导力为主的的领导力形成阶段和以非权力性领导力为主的领导力发展阶段;园长领导力形成阶段的共性是家庭教育给予的责任意识、学生干部锻炼的担当能力,青年时期形成的执行能力;园长领导力发展阶段的共性是在服从与自主中取得平衡,从拘泥制度走向引领带动,在家庭与事业中相互协调。然后,运用生态学理论视角分析园长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微观系统的影响因素是教师因素、上级领导因素、家庭因素,中间系统的影响因素是人际关系因素,外系统的影响因素是幼儿园所在社区因素、大众期望因素,宏观系统的影响因素是社会文化因素和教育政策因素。最后,本文分别从内部提升和外部助力的角度提出提升园长领导力的现实路径,园长领导力内部提升的路径是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锻炼良好的抗压能力,提高自身的道德领导力,发挥女性领导力特质;园长领导力外部助力的路径是上级领导信任放权,政府提供资金平台,家长积极理解认同,社区主动合作资助。
杜敏[7](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从世界范围来看,“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依然没有改变,话语权争夺呈白热化状态;从国内社会来看,思想文化领域话语样态驳杂。国内外复杂的话语态势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冲击中站稳脚跟、在分化中凝聚共识、在多种声音中唱响主旋律,进而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确立来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是一个正在耕耘、尚待深耕细作的论域,它既是一个理论命题,又是一个实践命题。作为理论命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需要追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论渊源,明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要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动态发展。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论渊源来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从语言媒介、占据思想统治地位、实践根基、理论彻底性、批判性斗争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进行了理论奠基,列宁从“科学意识形态”的提出、“灌输”理论的阐发以及思想批判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命题进行了深入阐发,中国共产党人从掌握思想领导、坚持良好学风、走好群众路线、强化舆论引导、展开理论斗争、注重语言艺术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理论进行了创新发展。与此同时,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也有理论借鉴意义,其中,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拉克劳和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福柯的“话语权力”、哈贝马斯的“话语交往”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论关联度相对较高,理论借鉴价值较大。第二,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要义来看,主要沿着“话语——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概念递进而展开。研究聚焦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成员,有资格、有能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话语实践,使自己坚持和发展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得以公开表达和广泛传播,取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主导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是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的统一,具有主导性与多样性、生产性与压抑性、应然性与实然性等方面的特征,由理论创新权、学术对话权、思想阐释权、思潮批判权、教育引导权和舆论引导权构成。第三,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动态发展来看,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逻辑和动态博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逻辑包括真理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权力逻辑和话语逻辑。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动态博弈的分析,则是以历史虚无主义为案例,以思想政治教育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驳性回应为主视角,从主体参与及媒介占用(谁在说?通过什么媒介说?)、议题设置(说什么?)、框架建构(怎么说?)、效果评估(说得怎么样?)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运行的基本环节展开分析。作为实践命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需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实图景,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设思路。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实图景来看,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实问题、制约因素和坚实基础。从现实问题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权存在着浮躁、焦虑、惰性、空转等问题;学术对话权存在着学科内学术对话的话语隔阂和话语序差、国内学科间学术对话的失衡以及国际学术对话相对缺乏等问题;思想阐释权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文本进行强制阐释、“以西解马”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阐释有一定误区等问题;思潮批判权面临的客观形势依然复杂,批判的社会基础存在被剥夺的风险;教育引导权存在着对教育者话语主导权的矫枉过正以及部分受教育者对话语表达权的弃之不用等问题;舆论引导权在国内层面存在着主流舆论存在感降低、公信力不足、对重大舆情危机应对乏力、对意见领袖关注不够等问题,在国际层面存在着议题设置相对被动、国家形象被抹黑、国际传播能力不足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着西方话语霸权挤压、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话语权冲击以及信息网络化带来的话语权挑战,而国家硬实力提升、人民获得感增强、文化自信彰显、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又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设思路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要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新自觉、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指向,坚持政治导向与科学导向相结合、批判斗争与包容对话相结合、中国情怀与世界眼光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要遵循理论创新的“冷热逻辑”、“新旧逻辑”、“批判逻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力;要打造独创性与共识性相统一的学术共同体,抢占理论制高点、提升理论彻底性,培育合理的学术交流心态,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对话力;要坚持思想阐释的客观性、时代性和大众化原则,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阐释力;要立场坚定、敢于批判,头脑清醒、善于批判,打磨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潮批判力;要尊师重教、完善教育者素质体系以维护教育者话语主导权,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优势以激活受教育者话语表达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介素养、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关注意见领袖以提高国内舆论引导力,要提升国际议题设置能力、推进中国特色智库建设、改进话语策略、建设话语平台以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
秦俊明[8](2019)在《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对话研究》文中认为李劼人是八十年代后被重新“发掘”出来的现代经典作家,他和他的“大河小说”融贯了中西优秀传统,凝聚了丰富独特的现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内涵。对话是李劼人熟练掌握的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技巧,通过聚焦其“大河小说”的对话,展开从形式到内容、从微观到宏观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由点及面地认识到李劼人的艺术表现和艺术特色。主要研究内容有四个部分:确定对话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观察和分析“大河小说”对话的不同类型的表现、概括“大河小说”的艺术特色、探讨作品对话中的多元文化冲突。第一个部分,借鉴语用学的语境理论、结合话剧基础理论,尝试性地确立起对话的基本单位——场,并根据对话单位的不同属性将文本中的所有对话划分为可供探讨的具有不同倾向性的五种对话类型。第二个部分,分别对“大河小说”中的这五种对话类型(作者—叙述者主导型对话、标准型对话、场景支配型对话、人物支配型对话和话题支配型对话)的表现进行分析探讨。第三个部分,在前面对话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李劼人“大河小说”对话的艺术特色:对话的故事化和故事的对话化,对话的现场感和历史感相交融,个人心曲的直露和群体心理的表达,对话中强者的声音和弱者的呻吟,对话中怀疑的声音和凝重的思考。故事内容的对话化和对话内容的故事化阐明了整个“大河小说”中对话和故事两种艺术形式交融关系;对话的现场感和历史感相交融是从作品接受的角度来阐明了“大河小说”“生活化的历史”的特色;个人心曲的自然流露和群体心声的传神表达阐释了“大河小说”不同的声音立场;对话中强者的声音和弱者的呻吟阐明了作者对人的生命状态的关注;对话中怀疑的声音和凝重的思考阐明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第四个部分,结合“大河小说”对话中具体的相关话题和内容,分析和阐述大河小说中多元的文化冲突,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突、民间文化和庙堂文化的冲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借鉴和使用了文献学方法、戏剧学方法、叙事学方法、接受美学方法、语用学方法、分析哲学等方法对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对话进行了考察,由点到面地分析和阐明了李劼人“大河小说”对话的艺术表现和艺术特色。
张健旺[9](2019)在《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读书种子”就是士之典范,志于道,据于仁,依于德,立于礼。要在行己有耻、立身见道、通经致用,是真男子,大丈夫,是没有文王也兴的豪杰之士。简约说“读书种子”就是相续圣贤血脉的思想家。我取样的我国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有:宋濂、方孝孺、王阳明、方以智、顾炎武、王夫之。宋濂是从“文章种子”转到有道君子的典型。他守道之笃,独立不迁;不“枉道以徇人”,不“诎道以徇物”;用“敬”立心;安于道;尊崇气节,激扬豪杰。他的《龙门凝道记》是见志入道的着作。方孝孺是“雄才劲节”的典范。他善学六艺、自立其志、尊圣亲贤、勇于自治、自性庄严、刚健中正,是礼乐君子,是经典的意志人。王阳明是“狂圣”的典范。其人遭遇患难而刊落习气,道明德立,创立“良知”学说,自由担当,成为“刚狷振砺”、“独行违俗”的圣贤豪杰。可谓具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精神哲学的大师。方以智是“宏览博物”的典范。他是经典的世家子弟,有豪华的才性,遭遇世变而心性大明,随缘放旷,至诚至性,外和内刚,是博通深邃的大思想家,特立独行,自创体系,成一家之言。可谓“穷理而博学,闻道而为善”的博学君子。顾炎武是有明一代标举“行己有耻”最惹人注目的大思想家。他贬斥“无耻之士”,激扬“有耻之士”。无“耻心”即不“进德修业”,亦不“尊圣亲贤”。他遭遇世变,恪守“行己有耻”的圣训,不改形换骨,独来独往地治学,可谓磊落奇伟君子。王夫之是“醇儒”的典范。他是晚明遗老中最惹人注目的贬斥“狂流”的思想家。他“不随众狂”而标举君子之学与君子之道,立誓为“六经开生面”。他可谓经典的圣贤豪杰儒。他遭遇世变隐居着书,为往圣继绝学。我国文化是我国人民立人立国的“元气”,而“读书种子”是文化的“元气”和立国的“元气”。我国传统社会的“读书种子”的性情与人格、谈吐与风致、精神与风骨,具有绝对性的重要性。他们皆是我们民族出类拔萃的楷模,是我国传统社会读书人的“人师”。他们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人应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是我们为人为学的典范。
陶雨桐[10](2020)在《大五人格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关乎社会长治久安,所以就业问题一直广受关注。自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大学从只招收的精英的模式逐步转变成容纳更多学生的模式,导致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剧增,关于大学生难就业的话题,逐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及热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关键可以用就业绩效来进行衡量,因此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首要在于提升就业绩效。基于前人的研究表明,大五人格可以很好的预测绩效,于是本文从大五人格的独特视角出发,探讨人格的五维度对大学生就业绩效的影响,对如何有针对性的培养“就业人格”提供了理论指导。本研究在前人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大五人格作为自变量,人口统计学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来探讨人格对就业绩效的影响。其中研究对象为湖南八所高校毕业三年内的学生,对他们采用问卷调查与抽样访谈的方式来进行调查,累计回收207份有效问卷、对12名对象进行访谈。在检测问卷信、效度之后,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本研究发现,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绩效有显着的影响,各变量间会相互影响以及相关性有一些差异性特质,具体如下:第一,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和外向性对过程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换句话说,越是具备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以及外向性特质的高校毕业生,找工作过程中越顺利、花费时间越短。第二,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和外向性对结果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换而言之,越是具备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以及外向性特质的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结果越满意、越是有长期在该岗位发展的意愿。总而言之,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和外向性对就业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生想要在找工作时获得较好的就业绩效,需要展现自己的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和外向性的特征,同时也需要在平时培养自己这些特质。可见,拥有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和外向性特质的毕业生就业绩效会相对更高。因此,想提升毕业生就业绩效,需要加强大学生“就业人格”的培养,主要从高校和个人两方面入手。从高校方面来看,第一,自主招生设置“人格标准”,为高校人才选拔明方向。第二,人才培养开设“人格课程”,为高校人才培养打基础。第三,提供毕业生就业“人格指导”,为高校人才就业奠基石。从个人方面来看,首先,读大学时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培养企业喜爱的人格特质。再者,找工作时多展现自身相应的人格特质,让面试官看到企业所需特质。
二、木讷领导者的交际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讷领导者的交际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儒文化下韩剧男性形象研究 ——以《请回答1988》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韩国儒文化及其影响下的影视剧 |
第一节 韩国儒家文化 |
一、“原产”于中国的儒文化 |
二、“出口”韩国后的儒文化 |
第二节 儒文化影响下的韩国影视剧 |
一、以家庭为依托的儒文化展现 |
二、儒文化影响下强烈的平民意识 |
三、以人物细节彰显儒文化意蕴 |
第二章 《请回答1988》中男性人物的形象设计 |
第一节 完整原生家庭中的男性形象 |
一、“半地下”五口之家中的男性形象 |
二、一夜暴富四口之家中的男性形象 |
三、双职工家庭中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残缺原生家庭中的男性形象 |
一、单亲父亲家庭中的男性形象 |
二、单亲母亲家庭中的男性形象 |
第三章 《请回答1988》男性形象的儒文化审视 |
第一节 生生不息的温情——“仁” |
一、外冷内热式的仁爱 |
二、奉献自我式的仁爱 |
第二节 负责任的道德选择——“义” |
一、对于父母的体谅 |
二、对于他人的宽容 |
第三节 文化观念的外在表现——“礼” |
一、长幼有序的纲常伦理 |
二、细致入微的生活礼节 |
第四节 决定命运的关键——“智” |
一、学习困难户的知命知言 |
二、大龄高考生的大智若愚 |
三、天才围棋手的过早成熟 |
第四章 儒文化浸染下韩剧男性形象的思考 |
第一节 儒文化对韩剧男性形象塑造与传播的促进 |
一、影视剧正面男性形象的成功塑造 |
二、减小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 |
第二节 弱化的“父权制”男性形象中儒文化根深蒂固 |
一、韩剧对“父权制”的有意弱化 |
二、儒文化下男性形象的权力尚存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顺应国际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 |
2.美国SAT作文试题形态变革 |
3.我国高考作文呼唤理性思考 |
(二)文献综述 |
1.“观点表达型”作文相关研究 |
2.“分析性”作文相关研究 |
3.SAT与我国高考作文试题的比较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1.SAT作文命题 |
2.批判性思维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一、SAT测试:产生、发展与变革 |
(一)SAT产生的基本背景 |
1.成立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 |
2.大力开发、推广智力测试 |
(二)SAT发展的历史进程 |
1.SAT正式确立 |
2.SAT迅速发展 |
3.SAT试题框架调整 |
(三)SAT作文题型的重大变革 |
1.2005 年:SAT首设Essay试题 |
2.2016年:SAT更新作文题型 |
二、美国SAT作文命题的理念阐释 |
(一)历年SAT作文命题的核心理念 |
1.渗透批判性思维 |
2.唤醒交际意识 |
3.锤炼表达品质 |
(二)最新SAT作文命题理念的优化趋势 |
1.降低“宿构”机率 |
2.考核多元能力 |
三、美国SAT作文试题形态的要素剖析 |
(一)回顾“观点表达型”作文试题 |
1.丰富多样的提示性材料 |
2.开放、辩证的写作任务 |
(二)新探“分析性”作文试题 |
1.阅读提示聚焦论证要素 |
2.源文本面向公共事务 |
3.写作任务紧扣论证过程 |
(三)SAT作文试题形态的优化趋势 |
1.完善作文试题架构 |
2.增加阅读材料容量 |
四、美国SAT作文评分标准的特征提炼 |
(一)“观点表达型”作文评分标准的特点 |
1.整体评分,体现区分度 |
2.观点至上,注重思想性 |
(二)“分析性”作文评分标准的特点 |
1.分项赋分,维度清晰 |
2.层级鲜明,易于操作 |
五、SAT作文命题对我国高考作文的启示 |
(一)优化作文命题理念 |
1.推动批判性写作实践 |
2.建构真实的交际语境 |
3.平衡命题弹性与边界 |
(二)丰富作文试题形态 |
1.创新高考作文题型 |
2.建设高考作文题库 |
(三)完善作文评价体系 |
1.评分标准精细化 |
2.评价方式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05 版SAT作文“多项选择题”部分 |
附录2 SAT“观点表达型”作文真题 |
附录3 SAT“分析性”作文真题(亚太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价值 |
1.3.2 理论价值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2.1.2 英语演讲 |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2.4.4 项目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4.1 总体思路 |
3.4.2 .实施步骤 |
3.4.3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4.1.1 问题的确立 |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4.2.1 制定行动计划 |
4.2.2 实施行动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1 研究过程总结 |
4.3.2 行动研究结果 |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5.1.1 问题的确立 |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5.2.1 制定行动计划 |
5.2.2 实施行动研究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1 研究过程总结 |
5.3.2 行动研究结果 |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6.1.1 问题的确立 |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6.2.1 制定行动计划 |
6.2.2 实施行动研究 |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3.1 研究过程总结 |
6.3.2 行动研究结果 |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7.1.1 测试数据 |
7.1.2 问卷调查 |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
7.1.5 访谈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7.3 研究结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7.6 研究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
4.2 个案分析 |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6 章 结语 |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目录 |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
致谢 |
(6)幼儿园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已有研究的分析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过程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二章 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个案描述 |
一、Z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个案描述 |
(一)Z园长简介 |
(二)Z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人叙事 |
二、X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个案描述 |
(一)X园长简介 |
(二)X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人叙事 |
三、Y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个案描述 |
(一)Y园长简介 |
(二)Y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人叙事 |
第三章 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中的共性 |
一、园长领导力形成阶段中的共性 |
(一)家庭教育给予的责任意识 |
(二)学生干部锻炼的担当能力 |
(三)青年时期形成的执行能力 |
二、园长领导力发展阶段中的共性 |
(一)在服从与自主中取得平衡 |
(二)从拘泥制度走向引领带动 |
(三)在家庭与事业中相互协调 |
第四章 幼儿园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理论基础 |
二、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对园长领导力影响因素的考量 |
(一)微观系统对园长领导力的影响 |
(二)中间系统对园长领导力的影响 |
(三)外系统对园长领导力的影响 |
(四)宏观系统对园长领导力的影响 |
第五章 提升园长领导力的现实路径 |
一、内部提升 |
(一)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
(二)锻炼良好的抗压能力 |
(三)提高自身的道德领导力 |
(四)发挥女性领导力特质 |
二、外部助力 |
(一)上级领导信任放权 |
(二)政府提供资金平台 |
(三)家长积极理解认同 |
(四)社区主动合作资助 |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反思 |
一、研究结果 |
(一)研究结果 |
(二)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二、研究反思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信度 |
(三)研究过程的反思 |
(四)研究者本身的反思 |
(五)研究伦理的反思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论奠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础性理论 |
(二)列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性命题 |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创新发展 |
(一)思想领导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目标指向 |
(二)良好学风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作风要求 |
(三)群众路线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方法原则 |
(四)舆论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基本面向 |
(五)理论斗争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拔毒行动 |
(六)语言艺术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要条件 |
三、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借鉴 |
(一)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
(二)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 |
(三)福柯的“话语权力” |
(四)哈贝马斯的“话语交往”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静态分析 |
一、话语与话语权 |
(一)话语 |
(二)话语权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要义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定的话语实践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蕴含 |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特征 |
(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构成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动态把握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真理逻辑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价值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实践逻辑 |
(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权力逻辑 |
(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话语逻辑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动态博弈——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例进行分析 |
(一)主体参与及媒介占用 |
(二)议题设置 |
(三)框架建构 |
(四)效果评估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实图景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实问题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权存在的问题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对话权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阐释权存在的问题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潮批判权存在的问题 |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引导权存在的问题 |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引导权存在的问题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制约因素 |
(一)西方话语霸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挤压 |
(二)中国社会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冲击 |
(三)信息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挑战 |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坚实基础 |
(一)国家硬实力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人民获得感增强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社会基础 |
(三)文化自信彰显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文化基础 |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政治基础 |
(五)学科持续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学科基础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设思路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目标指向 |
(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新自觉 |
(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 |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重要原则 |
(一)政治导向与科学导向相结合的原则 |
(二)批判斗争与包容对话相结合的原则 |
(三)中国情怀与世界眼光相结合的原则 |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基本路径 |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力 |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对话力 |
(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阐释力 |
(四)打磨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潮批判力 |
(五)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引导力 |
(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引导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对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大河小说”对话的不同类型 |
2.1 “大河小说”中的作者—叙述者主导型对话 |
2.2 “大河小说”中的标准型对话 |
2.3 “大河小说”中的场景支配型对话 |
2.4 “大河小说”中的人物支配型对话 |
2.5 “大河小说”中的话题支配型对话 |
3 “大河小说”对话的艺术特色 |
3.1 故事内容的对话化和对话内容的故事化 |
3.2 对话的现场感和历史感相交融 |
3.3 个人心曲的自然流露和群体心声的传神表达 |
3.4 对话中强者的声音和弱者的呻吟 |
3.5 对话中怀疑的声音和凝重的思考 |
4 “大河小说”对话中多元文化的呈现与冲突 |
4.1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
4.2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
4.3 民间文化与庙堂文化的冲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推证“读书种子”名义 |
第一节 “廉耻之道”与“有耻之士” |
第二节 “躬行君子”与“读书君子” |
第三节 “六艺之学”与“读书种子” |
第四节 “士之典范”与“读书种子” |
第五节 “古今仁圣”与“读书种子” |
第六节 “习气种子”与“读书种子” |
第七节 “知识种子”与“读书种子” |
第一章 “劲节不同群”的“读书种子”方孝孺 |
第一节 “优美门风”与“自立其志” |
第二节 “善学君子”与“六艺之学” |
第三节 “不寻俗好”与“独契前贤” |
第四节 “勇于自治”与“修身为本” |
第五节 “纷纭野鸟”与“圣学真凤” |
第二章 “狷介独行”的“读书种子”宋濂 |
第一节 “文章知己”与“文章种子” |
第二节 “逢缘遇境”与“一变至道” |
第三节 “素狷之士”与“狷者一狂” |
第三章 “独行违俗”的“读书种子”王阳明 |
第一节 “遭遇患难”与“返之六经” |
第二节 “媚世乡愿”与“乡愿意思” |
第三节 “素狂之士”与“素刚之士” |
第四节 “有道学问”与“圣贤血脉” |
第五节 “忠信之道”与“良知之学” |
第四章 “宏览博物”的“读书种子”方以智 |
第一节 “世家子弟”与“故家旧味” |
第二节 “读书之士”与“博学君子” |
第三节 “娟而狂者”与“旷达之士” |
第四节 “破家之子”与“异类中行” |
第五节 “孝悌之道”与“天地孝子” |
第五章 “行己有耻”的“读书种子”顾炎武 |
第一节 “读书世家”与“奇质嘉种” |
第二节 “诗文种子”与“学问种子” |
第三节 “立人大节”与“行己有耻” |
第四节 “博学于文”与“临文主敬” |
第五节 “典型未往”与“树式后辈” |
第六章 “不随众狂”的“读书种子”王夫之 |
第一节 “弘道之人”与“豪杰之士” |
第二节 “正学醇儒”与“读书种子” |
第三节 “君子之学”与“君子之道” |
第四节 “观其所恒”与“依然故旧” |
第五节 “天地元气”与“圣贤学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大五人格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高校毕业生 |
1.3.2 人格 |
1.3.3 就业绩效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人格与绩效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人格的文献综述 |
2.2.2 关于就业绩效的文献综述 |
2.2.3 人格与就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4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文献评述 |
3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2 研究模型 |
3.3 访谈调查研究 |
3.4 问卷设计 |
3.5 数据收集过程说明 |
3.6 变量界定 |
3.7 计分标准 |
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4.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4.2 信度和效度检测 |
4.2.1 同源偏差检验 |
4.2.2 本研究的信度检验 |
4.2.3 本研究的效度检验 |
4.3 相关性分析 |
4.4 回归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
5.1 研究结论总结 |
5.2 相关建议 |
5.2.1 高校需培养大学生“就业人格” |
5.2.2 大学生需培养和展现自身人格特质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木讷领导者的交际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儒文化下韩剧男性形象研究 ——以《请回答1988》为例[D]. 赵繁荣.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2]木讷领导者的交际艺术[J]. 张天儒. 领导科学, 1996(01)
- [3]美国SAT作文命题:理念、形态与启示[D]. 李熹.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幼儿园园长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质性研究[D]. 苏萍. 青岛大学, 2019(02)
- [7]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 杜敏. 兰州大学, 2018(02)
- [8]李劼人“大河小说”的对话研究[D]. 秦俊明.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9]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D]. 张健旺.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10]大五人格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陶雨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