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第一位撰写讲解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虞和钦(论文文献综述)
熊思琪[1](2021)在《《东方杂志》近代化学科学知识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诞生于1904年的《东方杂志》是近代出版史上出版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刊物,被誉为“杂志界的重镇”。它出版发行长达45年,有过四次迁址、三次停刊的曲折经历,也见证了诸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办刊思想也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生转变,从创刊时期“启导国民,联络东亚”到“顺应世界之潮流”“舆论的顾问者”,到“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为文化而奋斗,为国难而牺牲”,再到“以阐明学术为主旨”“发扬文化传播学术”。《东方杂志》刊载内容包罗万象,极具专业性与学术性,是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堪称“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料库”,其中有关近代自然科学的报道丰富全面,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各个领域。本文对《东方杂志》近代化学科学报道做专门研究,通过对杂志文本的整理与分析,根据《东方杂志》发行期间的时代背景、重大历史事件和杂志主编的办刊风格以及自然科学文章发表特点进行了近代化学报道分期,划分为初创期(1904-1911)、发展期(1912-1919)、成熟期(1920-1931)、曲折期(1932-1941)和衰退期(1943-1948),并对不同时期的《东方杂志》办刊风格、内容以及化学报道的特征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对《东方杂志》的栏目设置、近代化学图书广告和商品广告、“东方画报”图片和近代化学文章中出现的图片进行了分析研究。《东方杂志》的近代化学报道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注重科学性与时效性,不仅刊登了许多近代化学的理论知识,还介绍了许多西方最新的化学技术,这些化学技术和发明成果可以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非常具有实用性。《东方杂志》近代化学科学报道真实地记录了我国近代化学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对启蒙民众的化学思想、和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大贡献,并且对现代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张紫薇[2](2021)在《近代化学在民国前期发展史研究(1912-1937)》文中认为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化学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发展至清中后期化学领域明显落后于世界,并未自我演化出具备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的近代化学。1661年波义耳出版了《怀疑派的化学家》,第一次为化学元素下了明确的定义,使化学发展有了新的起点。恩格斯曾对此评价道:“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近代化学就此诞生。然而近代化学系统的传入中国已经是在民国时期,近代化学在中华民国的前期发展过程,主要是西方的化学知识在中国的不断引入与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们在大学里创立了化学系,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初步形成了符合当时国情的化学学术规范,同时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科研体制,组建了中国自己的化学学术团体,创办了相关的用于学术交流的化学刊物,使近代化学在中国逐步形成比较成熟的体制。首先,本文初步介绍了民国前期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引进与移植的社会背景,晚清民初包括京师同文馆、格致书院、亚泉学社等学术机构承担了西方近代化学传入中国的起始之地,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包括徐寿、杜亚泉等人已经初步的将西方近代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入中国,也提出了有关化学元素命名的原则,但由于特殊时期,化学领域的各理论学说等在整个社会传播并不广泛。其次,介绍民国前期中国近代化学体系发展建制化状况进行简要分析。民国建立之后,中国科学教育和研究各领域纷纷走上建制化的道路,就本文研究的化学学科为而言,1910年,中国近代化学主要奠基人俞同奎,在北京大学开设化学系,揭开了化学高等教育的序幕。之后,以留学欧美的归国学生为主要力量,全国各地大部分高等院校都陆续建立了化学系。1934年,教育部颁布了化学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组织规程,中国近代化学高等教育体系的研究工作开始有了一定的组织和规范。1928年,王琎、庄长恭等人筹备创建了中国近代化学研究的摇篮—中央研究院化学所,制定了近代化学前期发展的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为日后中国化学各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32年中国化学会在南京成立,其各分支学科学会也逐渐创建。在期刊方面,1923年陈世璋(聘丞)、俞同奎等人在北京创办出版的《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志》,1929年更名为《化学工业》以及之后的《化学工程》、《化工学报》、《中国化学会会志》(暨日后的《化学》)刊物的创建说明中国的化学研究,己开始逐步走出摹仿学习西方的阶段,已经开始走上独立研究的道路。最后,本文在分析整个化学学科建制化之后,探讨了民国前期的化学学科各领域的发展进程,阐明民国前期的化学学科的发展所走出的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尽管艰难却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不俗的学术成就,而大多数的学术成就的取得都与留学生的研究成果直接相关。
李家威[3](2021)在《二维码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文中提出二维码技术是上世纪末在日本发明的新技术,它具有成本低、扫描快、容错率高、编码广等多方面优点,其一经出现就有代替条码技术的新趋势。在二十一世纪初,二维码技术被引入我国之初,支付宝公司将其广泛运用于支付领域,随着二维码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其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例如图书馆、科技馆等多领域中。伴随着二维码技术逐渐深入各个领域之中,博物馆也开始将二维码技术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博物馆对于二维码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首先,二维码技术已经运用在博物馆的展览工作之中,博物馆不仅在展览过程中将二维码技术引入制作数字展牌与二维码导览,还在展览后售卖文创等商品的流程中上使用二维码技术;其次,二维码技术在博物馆的宣传工作之中也被广泛应用,博物馆通过使用二维码的方式在微博、微信、短视频APP中分享相关文章或视频,通过该方式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宣传水平;与此同时,博物馆还将二维码技术融入博物馆日常的票务管理系统、展览问卷等其它多个方面的工作之中。然而,博物馆在二维码技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立足于实际,提出相关建议与展望:一,面对藏品二维码总体普及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博物馆应该提升二维码链接内文字或图片内容质量;二,面对博物馆馆内部分藏品二维码缺少更新的问题,博物馆应该设立专门人员或机构定期对藏品二维码进行更新;三,面对博物馆馆内二维码有关设施数量少的问题,博物馆工作人员应该在设立相关设施后实地调查其显示效果并根据相关情况对设施进行调整;四,面对博物馆缺乏对二维码支持设备的问题,博物馆应该增加有关设备以方便观众进行使用;五,面对二维码拓展的信息内容少且可操作性低的问题,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利用互联网思维多方面积极设法调整现在馆内二维码技术的相关设置;六,面对在二维码的设置上并不人性化的问题,博物馆工作人员应该调整藏品二维码图案摆放位置以方便观众使用;七,面对博物馆中的二维码缺少自主性的问题,博物馆工作人员应该集思广益探索相关现行二维码软件的替代软件;八,面对二维码技术自身具有监管问题与法律风险的问题,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二维码技术的使用标准与使用规范。本文通过提出有关建议与展望借此希望博物馆可以将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同时也使二维码技术更加高效、合理地助力博物馆发展。
周丽威[4](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指出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梁钰颖[5](2020)在《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的传入而兴起的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教育,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向。民国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在我国建立,并逐渐实现了由学术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的传播,科学大众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趋势,因此与科学大众化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民国以后我国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山西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积极发展科学教育,并逐渐实现了建制化,在促进山西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解放了民众思想,加快了山西的现代化进程。1912-1937年,山西的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颁布,科学教育在修业年限、课程方面有较为具体的规定,为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不断传入、教会学校的兴办都为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示范作用。进入民国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显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山西出于社会的需要积极发展科学教育。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处在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虽遇到一些问题,但也在积极发展与探索,并逐渐走向现代化。在小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逐渐发展起来的,因而山西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在于其推广度得到了提高,但质量却由于现实因素没有跟上步伐,尤其是乡村小学的科学教育非常落后,在师资、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1920年代后科学教员短缺、科学教育设备落后等情况有所缓解,小学科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相较于小学阶段发展较好。中学科学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教科书的使用等教育教学方面有显着的提高,但在科学教育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受传统旧教育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部分县立、私立中学几乎没有得到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1920年代后山西中学科学教育随社会的发展在整体上都有所提升,中学科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大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发展较为平稳。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而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起点高,开始早,发展势头较猛,尤其是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展较好,虽由于经费等原因使得而科学教育设备等方面有所欠缺,但也在逐渐改善,总体来说发展较为平稳。而且从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教育人才,为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通过对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再现了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基本面貌与发展特点,为之后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教训,同时通过对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见证了科学在培养人才、发展经济、解放思想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科学文化在山西的发展与传播过程,展现了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兰栋琪[6](2020)在《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文中认为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化学成就,但由于各种原因,发展至清中后期明显落后于世界,并未演化出具备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的近代化学。成立于1914年的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然而学界对中国科学社在化学学科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还未予以足够关注。基于此,本文拟以《科学》《科学画报》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中国科学社的有关档案史料和民国时期其他的期刊杂志探讨中国科学社在近代中国化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清末以来西方近代化学逐步传入中国,但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中国科学社成立后,通过创办期刊、译着书籍、学术交流和设立科学奖金等活动,推动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在组织机构方面通过分股委员会中化学化工股的设立几乎囊括了国内绝大多数化学人才。这一群体是不折不扣的精英群体,大都从事化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不仅带动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并且为近代中国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学社刚开始就是伴随着《科学》月刊的编辑出版而成立,因此《科学》的编辑和发行是中国科学社自始至终最重要的社务之一。作为中国科学社刊登学术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平台,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国科学社的最高学术成就。社员们以此为平台,发表论文,为统一化学名词、促进化学知识传播和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促成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史等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加快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发展。在《科学》发行将近20年之际,社员们深感科学普及的不足,遂创办《科学画报》,并且组织社员举办通俗科学演讲以推广科学知识。社员们以此为媒介,阐明化学在生产生活和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介绍家庭中即可完成的化学实验,缩短了普通民众与化学的距离,使化学作为一个自然学科真正开始被寻常百姓家所了解和认识,极大的加速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普及。总之,中国科学社以《科学》和《科学画报》为主要媒介,同时开展其他活动,为引进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统一化学名词、展开化学研究、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和加速化学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从“传统”走向“西方”的特点。然而限于时代背景等因素,中国科学社在发展近代化学的过程中出现了科学万能化和未能顾及基层等不足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杨阳[7](2020)在《1902-1937年我国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教科书作为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载体之一。教育改革离不开对历史的回顾,当今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还可以从我国自身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启示。1902-1937年这一时期的中学生物学教科书是我国近现代生物学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中学生物学课程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借鉴到自立的过程。中学生物学教科书作为中学生物学课程的载体之一,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直接翻译、编译外来教科书到根据国情累积经验自主编写适合我国教育教学教科书的变化过程。梳理已有研究发现,对1902-1937年这一阶段的中学教科书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大多集中在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上,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为针对某一生物学领域(知识点)的百年变迁展开研究。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学科之一,无论是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基于此,对1902-1937年这一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当前教育界对近代中学生物学教育的研究,还可从历史经验中对我国今后的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以及教科书的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本文的研究时间跨度为1902年到1937年,根据学制的演变情况将这一时期划分为清末时期(1902-1911)、壬子癸丑学制时期(1912-1922)和壬戌学制时期(1923-1937)三个阶段。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对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颁布情况、教科书的审定与出版以及代表性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四个方面对该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其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并总结对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和教科书编写的启示。梳理分析后发现这一阶段的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1.教科书的来源经历了从直接翻译外来教科书到根据本国国情对外来教科书进行编译,再到累积经验独立编撰的过程。2.教科书的出版类型多样化。3.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上历经了单一化到复杂化的过程。4.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科书在编写上愈来愈完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对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和教科书建设的几点建议:1.重视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制定。2.教科书的内容取材应注重与生活相联系。3.完善实地观察和野外观察的要求与建议。4.注重生理卫生和急救方面的知识。5.注重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过程。6.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灵活安排课程。
冯明曼[8](2020)在《论吕澂的因明研究》文中提出吕澂是近现代最有影响力的佛学大师之一,他的佛学研究包罗万象、涉及范围甚广。其中,先生对于因明的研究在近现代因明研究大潮中更是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本文力求对吕澂先生的因明研究做一个全面、细致地梳理与分析,更清晰地凸显吕澂先生因明研究的特点,探究其因明研究的影响与价值。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吕澂因明研究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分析了吕澂因明研究所受到的民国时期唯识学复兴以及日本、西方因明研究的影响,并明确了吕澂因明研究的文献来源和思想基础,探明了其以玄奘所传的陈那因明为核心的研究脉落。第二部分梳理了吕澂的因明研究历程,对他的因明着作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大致分为通论、译介、对勘和专题研究四类。第三部分阐述了吕澂的因明研究内容,包括“因明史研究”、“因明论式研究”以及“量论的研究”三大部分:因明史的研究主要涉及因明溯源、古今异说、汉藏因明的发展等方面;因明论式的研究覆盖了汉传因明逻辑学部分的全部内容,即对“宗”、“因”、“喻”三支的解释和勘误;量论的研究主要是吕先生对汉传因明认识论的探讨,着重于“现量”、“比量”、“真唯识量”的研究和评析。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吕澂先生因明研究的影响,一方面吕澂先生有着语言上得天独厚的优势,精于因明原典的对勘与整理,他奠定了多语言对勘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吕先生在因明研究内容上多有创见,在研究过程中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并影响深远。另外,吕澂先生致力于发挥因明的实用性,力图将因明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从而推动了因明研究的进程。吕澂的因明研究既是对因明学文本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因明研究方法及发展方向的探索。吕澂先生是汉地最早着眼于藏、梵因明典籍的学者,不仅为后人研习因明提供了大量精确的文本资料,同时也弘扬了对勘的研习方法,清晰的勾勒出汉传因明的轮廓与细节,为现今学者如何研究因明提供了范例。
姚丽娟[9](2020)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乡土案例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土案例”是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为依据,通过教师与学生收集具有教育意义的本土化资源,经过整合、重构、嫁接形成乡土案例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成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实例。乡土案例的应用是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重视,乡土案例作为高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课外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首先,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同时论述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应用乡土案例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其次,阐述乡土案例的内涵及特征,乡土案例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此外,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拓展教材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探讨了应用乡土案例的必要性,同时,从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学生生活日常范围一致、符合教学方式改革的要求分析应用的可行性;通过问卷调查和抽样访谈,总结应用中存在对乡土案例的认识不到位、实施不到位及实施效果反思不到位的问题,并从主体意识淡薄、理论功底薄弱、缺乏多方合作、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分析了原因;最后,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具体原因,提出乡土案例的应用要遵循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共享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并从发挥教师集体备课的独特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增强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独特地位、组织乡土案例走进教学的专题讲座与专题研讨、建立相关学科共享的乡土案例库、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同步推进乡土案例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萧璇[10](2019)在《地理大师鲁迅:一位被文学耽误的地理学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谁是鲁迅?这个问题似乎有一个标准答案: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小学语文课本开始,我们就与他结缘。学生们更是长期口口相传这样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学并非鲁迅一开始的梦想,老师们一般会讲,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树立起了"弃医从文"的志向。
二、中国第一位撰写讲解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虞和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第一位撰写讲解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虞和钦(论文提纲范文)
(1)《东方杂志》近代化学科学知识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概述 |
1.1 《东方杂志》发展概况 |
1.1.1 发展历程 |
1.1.2 办刊思想 |
1.2 近代化学报道概述 |
1.2.1 近代化学传播背景 |
1.2.2 《东方杂志》中近代化学报道资料统计 |
第二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分期 |
2.1 初创期的《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1904-1911) |
2.2 发展期的《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1912-1919) |
2.3 成熟期的《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1920-1931) |
2.4 曲折期的《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1932-1941) |
2.5 衰退期的《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1943-1948) |
第三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栏目设置 |
3.1 近代化学报道栏目概述 |
3.2 近代化学报道栏目特色 |
3.2.1 为自然科学类文章设置专栏 |
3.2.2 栏内大量转译国外化学文章 |
第四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主题及其内容 |
4.1 化学理论知识报道 |
4.1.1 化学名词 |
4.1.2 化学元素 |
4.1.3 化学仪器与实验知识 |
4.2 化学技术应用报道 |
4.2.1 化学与工业 |
4.2.2 化学与农业 |
4.2.3 化学与医疗 |
4.2.4 化学与军事 |
4.3 化学人物报道 |
第五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中的图片 |
5.1 近代化学报道图片概述 |
5.1.1 “东方画报”中的图片 |
5.1.2 化学文章中的图片 |
5.2 近代化学报道中图片应用的意义 |
5.2.1 对学术知识补充说明,方便读者理解 |
5.2.2 真实记录历史,强化报道的传播效果 |
5.2.3 页面排版更加美观,增加杂志艺术性 |
第六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中的广告 |
6.1 近代化学报道中的广告类型 |
6.1.1 图书广告 |
6.1.2 普通广告 |
6.2 刊登化学广告的意义 |
6.2.1 增加杂志的经济效益 |
6.2.2 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 |
6.2.3 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 |
第七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特色 |
7.1 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 |
7.2 注重报道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
7.3 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实用性 |
7.4 专业性和通俗性二者兼有 |
7.5 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
第八章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的价值 |
8.1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的历史意义 |
8.1.1 记录了近代化学的发展 |
8.1.2 启蒙了民众的化学思想 |
8.1.3 推动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 |
8.1.4 带动了其他行业的进步 |
8.2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结语 |
附录一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报道文章篇目 |
附录二 《东方杂志》近代化学图书广告列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近代化学在民国前期发展史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对象 |
二、文献综述与述评 |
(一)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史 |
(二)中国近代化学教育史 |
(三)国外相关研究 |
(四)以往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六、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近代化学学科在民国的前期发展的背景分析 |
一、清朝末年的化学高等教育的发展 |
(一)课程设置 |
(二)教材使用 |
二、清末的化学学术研究机构 |
(一)徐寿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
(二)杜亚泉与《亚泉学社》 |
三、清末的化学学术研究进展 |
(一)化学元素命名原则 |
(二)化学理论的引介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化学学科民国前期建制化的历程 |
一、民国前期近代化学高等教育的前期发展概况 |
(一)民国前期近代化学高等教育体系的院校创立 |
(二)民国前期大学化学领域师资队伍 |
(三)民国前期大学化学领域教育经费、设备 |
(四)民国前期大学化学领域课程体系 |
(五)民国前期大学化学领域教材体系 |
二、民国前期化学研究机构的建立 |
(一)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创立与发展 |
(二)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
三、近代化学学会的创建 |
(一)中国近代化学学会的创办 |
(二)中国近代化学刊物的创刊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近代化学在民国前期取得标志性成果 |
一、中文化学命名原则的确立 |
(一)前期的中文化学名词 |
(二)郑贞文与中文化学命名 |
二、近代化学各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
(一)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 |
(二)有机化学 |
(三)无机化学 |
(四)其它分支学科 |
三、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二维码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二维码技术概述 |
第一节 二维码技术的起源 |
第二节 我国对二维码技术的引进 |
第二章 二维码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
第一节 二维码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 |
一、藏品数字展牌信息介绍 |
二、藏品语音导览辅助 |
第二节 二维码技术在博物馆宣传中的应用 |
一、二维码在博物馆线上宣传的应用 |
二、博物馆宣传中对于二维码的利用模式 |
第三节 二维码技术在博物馆的其他应用 |
一、票务管理系统 |
二、二维码技术在博物馆展览满意度调查方面的应用 |
三、博物馆与二维码支付 |
第三章 博物馆二维码技术应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解决方案 |
第一节 藏品二维码总体普及化程度不高 |
第二节 馆内部分藏品二维码缺少更新 |
第三节 博物馆馆内二维码有关设施存在问题 |
第四节 博物馆缺乏对二维码的支持设备 |
第五节 二维码拓展信息内容少、可操作性低 |
第六节 在二维码的设置上并不人性化 |
第七节 博物馆中的二维码缺少自主性 |
第八节 二维码技术的监管问题与法律风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
(二)价值取向 |
(三)中学 |
四、研究设计 |
(一)时间范围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分析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
(一)文献检索概览 |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反思 |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
(二)核心概念说明 |
二、价值的内涵 |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
(一)基本原理 |
(二)事实与价值 |
(三)模式理论 |
(四)情感理论 |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
(一)知识的整体性 |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
(五)注重智慧生成 |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结构主义 |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实用主义 |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时代土壤 |
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一)巩固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经济的需要 |
(三)破除封建文化的需要 |
二、外来文化对科学教育的推动 |
(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 |
(二)教会学校的推动与示范 |
三、清末山西科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中小学科学教育 |
(二)高等学校科学教育 |
小结 |
第二章 山西小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差异较大 |
(三)科学教员的检定 |
(四)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乡土教科书的兴起 |
(三)部审教科书的普及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城市小学校教学方法改进 |
(二)农村小学“收效甚微” |
六、科学课程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三章 山西中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状况 |
(三)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教科书的出现 |
(三)部审教科书的推广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部分中学设备完备 |
(二)部分县立、私立中学设备落后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
(一)“五步教学法”的机械运用 |
(二)“实验教学法”的探索 |
六、科学科目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的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四章 山西高等科学教育 |
一、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 |
(一)创建初期的师资 |
(二)1920年代师资状况 |
(三)1930年代师资状况 |
二、科学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图书 |
(三)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教育学会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山西大学工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二)山西大学理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三)并州学院农艺化学系课程设置 |
(四)专科学校科学课程设置 |
五、学生就业情况 |
(一)从事建设行业 |
(二)从事教育行业 |
(三)从政 |
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一)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
(二)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提高了民众科学素养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有关中国科学社的研究 |
(二)有关近代中国化学发展的研究 |
第一章 清末西方近代化学的传播和中国科学社的创建 |
一、清末西方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 |
(一)鸦片战争前后的初次传入 |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系统译书活动 |
(三)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的期刊和教育传播 |
二、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
三、化学股社员群体分析 |
(一)籍贯情况分析 |
(二)受教育情况分析 |
(三)从业状况分析 |
(四)着名成员介绍 |
第二章 《科学》与近代中国化学研究的开展 |
一、《科学》的发行及其特点 |
二、主要栏目以及化学论文数量分析 |
三、基础构建——化学名词讨论 |
四、无机化学知识传播 |
(一)对元素性质和作用介绍 |
(二)对元素周期律的报道 |
(三)对重要化学物质的介绍 |
五、分享化学研究的平台 |
(一)致力于古代金属成分分析——王琎的杰出工作 |
(二)着重理论建设——韩组康的分析化学理论研究 |
(三)陈朝玉和罗登义的营养化学研究 |
(四)许植方的药物化学研究 |
(五)其他学者和专题研究 |
六、化学史的研究 |
(一)对化学史分期的讨论 |
(二)近代化学何以发生:对着名化学家的介绍 |
(三)对中国古代化学成就的研究 |
(四)对国内外化学发展情况的研究 |
第三章 《科学画报》与近代化学知识的普及 |
一、《科学画报》的发行及其特点 |
二、介绍化学内容的栏目分析 |
三、化学与人生 |
(一)化学与生命 |
(二)化学与物质观 |
(三)化学与日常生活 |
四、化学与工业生产 |
(一)化学元素在工业生产中的价值 |
(二)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的介绍 |
五、化学与战争 |
六、实践操作——化学实验的介绍 |
七、其他栏目介绍的化学内容 |
第四章 结语 |
一、中国科学社在近代中国化学发展上取得的成果 |
二、原因探析 |
(一)组织运作 |
(二)成员本身 |
(三)刊物的发行 |
三、由“传统”走向“西方”的特点 |
(一)社员自身 |
(二)杂志内容形式 |
(三)杂志传达的精神 |
四、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科学社学习化学社员的基本情况 |
附录二 :《科学》中的化学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1902-1937年我国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3.清末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1902-1911) |
3.1 社会背景 |
3.2 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诞生 |
3.3 教科书的审定与出版 |
3.4 代表性教科书的分析 |
3.5 小结 |
4.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1912-1922) |
4.1 社会背景 |
4.2 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颁布情况 |
4.3 教科书的审定与出版 |
4.4 代表性教科书的分析 |
4.5 小结 |
5.壬戌学制时期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1923-1937) |
5.1 社会背景 |
5.2 指导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文件的颁布情况 |
5.3 教科书的审定与初版 |
5.4 代表性教科书的分析 |
5.5 小结 |
6.研究总结与启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论吕澂的因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吕澂因明研究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一、时代背景 |
二、思想渊源 |
第二章 吕澂因明论着 |
一、通论性研究 |
二、译介研究 |
三、对勘研究 |
四、专题研究 |
第三章 吕澂因明研究的内容 |
一、因明史研究 |
(一)对因明源头的考证 |
(二)对古今异说的辨析 |
(三)对汉、藏因明发展的梳理 |
二、因明论式研究 |
(一)对宗的研究 |
(二)对因的研究 |
(三)对喻的研究 |
三、对量论的研究 |
(一)现量与比量、似现量与似比量 |
(二)真唯识量 |
第四章 吕澂因明研究的影响 |
一、研究方法的影响 |
二、对因明若干问题的解答 |
三、对因明实用性的发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乡土案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E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选题的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乡土案例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乡土案例的内涵及特征 |
1.乡土案例的内涵 |
2.乡土案例的特征 |
(二)乡土案例与乡土资源、案例教学的辨析 |
1.乡土资源与乡土案例的辨析 |
2.乡土案例与案例教学的辨析 |
(三)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乡土案例应用的必要性 |
1.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
2.凸显高中政治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 |
3.有助于拓展高中政治课教材内容 |
4.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四)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乡土案例应用的可行性 |
1.乡土案例的应用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要求 |
2.乡土案例的选取与学生生活环境一致 |
3.乡土案例的应用符合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变革 |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乡土案例应用现状 |
(一)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乡土案例应用的现状调查及结果 |
1.问卷编制和访谈问题 |
2.问卷实施和抽样访谈 |
3.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乡土案例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乡土案例应用存在的问题 |
2.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影响乡土案例应用的原因分析 |
三、优化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乡土案例应用的原则与路径 |
(一)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乡土案例应用的原则 |
1.教育性原则 |
2.针对性原则 |
3.共享性原则 |
4.适度性原则 |
5.经济性原则 |
(二)优化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乡土案例应用的路径 |
1.发挥教师群体集体备课的独特优势 |
2.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增强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 |
3.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
4.学校组织乡土案例走进教学的专题讲座、专题研讨 |
5.建立相关学科共享的乡土案例库 |
6.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同步推进乡土案例的应用 |
7.建立弹性化的教师评价机制 |
8.通过“研学旅行”发现乡土案例开发与应用的更多可能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地理大师鲁迅:一位被文学耽误的地理学家(论文提纲范文)
1.少年的乡土地理 |
2.“国家地理”的启蒙 |
3.弃医前另一个救国梦 |
4.代表作一论一志 |
5.地质学大家猛夸 |
6.热衷地理科普 |
7.文学作品的地理烙印 |
四、中国第一位撰写讲解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虞和钦(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方杂志》近代化学科学知识报道研究[D]. 熊思琪. 河北大学, 2021
- [2]近代化学在民国前期发展史研究(1912-1937)[D]. 张紫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二维码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D]. 李家威.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2)
- [4]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5]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D]. 梁钰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D]. 兰栋琪. 山西大学, 2020(01)
- [7]1902-1937年我国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发展研究[D]. 杨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论吕澂的因明研究[D]. 冯明曼.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乡土案例的应用研究[D]. 姚丽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10]地理大师鲁迅:一位被文学耽误的地理学家[J]. 萧璇. 文苑(经典美文),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