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速测定方法的改进

爆速测定方法的改进

一、爆速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张续[1](2021)在《油相材料对乳化炸药耐低温性的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乳化炸药的油包水结构属于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乳化炸药整体的稳定性时常会因为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例如在高寒地区使用常规乳化炸药会发生因为乳化炸药耐低温性能较差发生拒爆的现象发生,给工程项目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从乳化炸药的连续相——油相材料出发,研究油相材料对乳化炸药耐低温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8种油相材料,型号分别是PI-3型、PA-165型、PSW-803型、PF-530型、PF-1型、PT-3型、PT-30型、PT-40型。通过对上述8种油相材料进行密度、滴熔点、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比较8种油相材料的理化性质差异,其中油相材料物质组成存在大量的烷烃结构,其中PA-165、PF-530、PF-1、PT-40含有苯环结构,且PT-40峰强度较低。将8种油相材料制备成乳化炸药,通过将8组乳化炸药置于-20℃条件下冷冻储存的低温实冷冻验5d、15d,观察其物理状态,使用电导率仪测定5d、15d的乳化炸药的电导率变化和甲醛法测定冷冻保存15d后的乳化炸药析晶率,综合分析确定出耐低温性能较优的乳化炸药为PF-1型乳化炸药、PF-530型乳化炸药、PA-165型乳化炸药,并对该三组乳化炸药使用显微观察法和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确定低温冷冻15d后的乳化炸药体系内部的微观结构参数。对三种油相制备的乳胶基质做热分解实验,对实验结果分别采用Ozawa法、KAS法、Kissinger法计算三组乳化炸药活化能大小。最后利用爆速仪测定三组乳化炸药的爆速值大小,确定三组乳化炸药的爆轰性能。针对上述实验结果分析油相材料对乳化炸药的耐低温性能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在冷冻保存实验中,8种油相材料制备的乳化炸药除PT-3型乳化炸药在-20℃低温保存条件下变为硬质,其他类乳化炸药均保持软质状态;在电导率实验中PF-1型乳化炸药的电导率测试值最小,说明其析晶情况最小,在-20℃条件下保存15d后仍能保证较好的状态,PF-530其次。在甲醛法测定析晶率的实验中,PF-1型乳化炸药在-20℃的条件下保存15d后的析晶率最小,综合电导率实验可以判断出在8种油相中PF-1油相制备的乳化炸药在低温环境下稳定性最好,从分子结构上分析,物质组成中含有苯环这种立体结构的油相材料制备成的乳化炸药在低温环境中的稳定性相对更优。(2)用Ozawa法、KAS法、Kissinger法计算的三种乳胶基质的活化能值,PF-1 型乳胶基质分别是 78.913kJ·mol-1、90.285 kJ·mol-1、82.259 kJ·mol-1;PF-530型乳胶基质分别是 90.887 kJ·mol-1、107.554 kJ·mol-1、103.297 kJ·mol-1、PA-165型乳胶基质分别是 109.086 kJ·mol-1、132.815 kJ·mol-1、134.101 kJ·mol-1。(3)对比三种乳化炸药的爆速,PF-1型乳化炸药的平均爆速为3937.67m·s-1,PF-530型乳化炸药的平均爆速为4027.3 m·s-1,PA-165型乳化炸药的平均爆速为4123m·s-1。图[18]表[24]参[90]

刘伟[2](2021)在《高效消焰剂型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爆炸性能及破岩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煤炭依然是我国主要的一次消费能源,煤矿硬岩巷道掘进的主要施工方法依然是钻爆法。实现硬岩巷道安全高效爆破掘进的根本有效途径是提高炸药威力以及提高爆炸能量利用率。本文针对有瓦斯爆炸危险的硬岩巷道掘进,研制了含KCl、NH4Cl复合消焰剂的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并对炸药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分析了炸药由凝聚态到气态爆轰产物再到对介质做功的能量转换过程,推导了能量(功率)的传递效率。炸药爆炸是一高功率做功过程,其功率由装药密度、爆速、爆热等因素决定,在传输过程中受到自身绝热指数以及介质与炸药波阻抗比值的影响。根据C-J理论,由凝聚态生成气态爆轰产物,该过程的能量传递效率由炸药的等熵绝热指数决定,能量传递效率随着绝热指数的增大而增大。爆轰产物对介质的作用过程,能量传递效率由炸药和岩石介质的波阻抗决定,随着介质与炸药波阻抗比值的增大,能量传递效率增大。建立了含高效消焰剂的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配方设计数学模型,在现有二级和三级煤矿许用水胶炸药配方的基础上,优选NaCl、KCl、NH4Cl三种高效消焰剂替代三级水胶炸药中的CaCO3,研究了三种消焰剂对爆热、爆容、爆温的影响规律。NaCl和KCl两种消焰剂,对爆容影响较大,而NH4Cl对爆温抑制性较佳,对爆容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7种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配方。通过对各配方进行可燃气体安全测试、爆炸性能及做功能力的实验研究,确定了含KCl、NH4Cl复合消焰剂的最优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配方。经实验室试验及权威机构检测,新型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爆炸性能达到二级煤矿许用水胶炸药技术要求,可燃气体安全性达到三级煤矿许用水胶炸药技术要求。采用差分进化法及γ律状态方程,建立了水胶炸药的JWL状态方程。采用ANSY/LS-DYNA动力有限元软件建立单孔爆破数值模型,在相同介质及装药条件下,对三种炸药的爆破破碎效果进行了模拟,通过结果比较,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在压碎圈及裂隙圈指标上均优于传统三级水胶炸药,接近二级炸药水平,试验结果也验证了拟合参数的合理性。通过建立直孔掏槽爆破二维及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空孔效应对直孔掏槽效果的影响。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有空孔的条件下,爆炸应力波在空孔周围形成反射拉伸波,与爆炸应力波叠加,岩石在反射卸载作用下发生拉伸断裂,爆破形成的槽腔近似成菱形;在没有空孔的条件下,应力波的汇聚叠加,使掏槽区域内的岩石受压破坏,消耗了大部分爆炸能量,形成近似“十字形”空腔。综合比较,有空孔的条件下,形成的槽腔体积更大,掏槽区域内岩石破碎更加彻底。通过建立带中心空孔的直眼掏槽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模拟发现炮孔周围的岩石受到爆炸应力波的压缩作用和沿应力波传播方向的剪切作用,同时,由于空孔的存在,造成应力波发射拉伸,岩石在压缩、剪切、拉伸的共同作用下破坏,装药孔之间形成环形裂隙。进行了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及掏槽参数优化的现场应用试验,并对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采用中心直孔加楔形掏槽的掏槽方式,合理的爆破参数,可以提高炮孔利用率,改善破碎效果;(2)在巷道断面、岩石性质、材料消耗一致的条件下,安全高威力炸药的循环进尺、炮孔利用率、材料消耗均优于三级,与二级炸药的爆破效果接近。图54表36参125

桂继昌[3](2021)在《乳化剂复配比例对乳化炸药爆炸性能及稳定性影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乳化剂在乳化炸药的组分中占比不高却决定着乳化效率的好坏从而影响乳化炸药的质量。为了探究乳化剂对乳化炸药性能以及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两种乳化剂SP80、T152复配比例分别为SP80:T152=1:0、1:1、1:2、2:1、0:1制备的乳化炸药为研究对象(下文称含有两种乳化剂的为复合乳化剂),对五组炸药试样进行爆速和猛度试验,储存稳定性试验包括对乳胶基质的显微观测,粘度测试及高低温循环测试,并使用C80微量热仪以0.5K·min-1的升温速率研究五组乳化炸药在热分解过程中的热行为,借助热流曲线求解乳化炸药在热分解反应中的特征参数(活化能,指前因子,反应焓等),以此为基础计算Semenov热爆炸模型下的热爆炸临界温度。得到如下结论:复合乳化剂对比单一乳化剂,能够提高乳化炸药的爆速,随着复合乳化剂配比的不同提升程度也有不同,在乳化剂比例为SP80:T152=1:2时达到最大,分别比使用SP80和T152高出10.88%,7.31%。由于猛度主要取决于爆速,在猛度测定结果中五组铅柱压缩量也很好的契合了爆速试验结果。在储存稳定性试验中,使用复合乳化剂制备的乳胶基质在分散相的粒径以及分布均匀度上均优于使用单一乳化剂。而粘度试验表明复合乳化剂可以优化乳胶基质的粘度,但复合乳化剂配比的不同对乳胶基质粘度无明显影响。从高低温循环结果可以得到,使用单一乳化剂在经历了 10次高低温循环后已发生明显破乳,而使用复合乳化剂的乳胶基质在15次循环后析晶量均低于单一乳化剂。说明复合乳化剂的使用可以提高乳化炸药的稳定性,提高其储存周期。由C80热流速数据计算得到参数可以得出,单一使用SP80乳化炸药活化能最低,使用复合乳化剂制备的乳化炸药活化能均高于使用单一乳化剂的两组。其中,在SP80:T152=1:2时活化能最大,达到290.46 kJ/kg,比使用SP80和T152分别高102.12%和62.89%;使用复合乳化剂的三组起始反应温度和反应峰值温度明显高于使用单一乳化剂。其中,单一使用SP80的乳化炸药起始反应温度和反应峰值温度最低,当加入乳化剂比例为SP80:T152=1:2时,放热反应开始温度最大。对比使用单一乳化剂,其起始分解温度提高了 9.68%和5.25%。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得到的热爆炸临界温度也表明使用复合乳化剂的乳化炸药热爆炸临界温度较高。图[21]表[16]参考文献[90]

程彦飞[4](2021)在《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新型含能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对含能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可以有效指导含能化合物分子设计,从而得到目标化合物。本文设计了4种不同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评估了它们的核独立化学位移值(NICS)、拉普拉斯键级和键解离能,筛选出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吡嗪(BDATP)为最优的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含能材料。对BDATP以及它的衍生物进行合成并对它们的结构、性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等进行了表征。通过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EA)和核磁共振波谱(NMR)表征了BDATP和2,5-双-(3-氨基-4-硝胺基-1,2,4-三唑基)-吡嗪(BANTP)的化学结构。通过单晶射线衍射(SXRD)确定了BDATP硝酸盐(BDATPN),高氯酸盐(BDATPP)和BANTP铵盐的晶体结构。采用原子化法(CBS-4M方法)计算了所有化合物的气相生成焓。然后采用EXPLO5软件计算了它们的能量性能。其中爆轰性能最好的为BANTP羟胺盐(BDATPH),爆速为8811 m·s-1,爆压为30.06 GPa。采用标准BAM技术对它们的撞击感度(IS)和摩擦感度(FS)进行了测试,其中BDATPN感度最低(IS>40J,FS>360 N)。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测试了所有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其中热稳定性最高的为BDATPP,起始分解温度为374℃,分解峰温为375℃。结合Hirshfeld表面分析和独立梯度模型(IGM)分析研究了BDATPN、BDATPP、BANTPA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采用DSC法研究了三种耐热炸药—BDATP及其硝酸盐和高氯酸盐的热分解机理函数,获得了它们自加速分解温度和临界爆炸温度,对三种耐热炸药的热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刘向前[5](2021)在《ZrH2-PETN混合炸药爆炸及热分解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矿山开采和地下掘进工程中常常会出现卡钻、溜井堵塞等问题,处理这类问题通常只需少量装药,采用聚能爆破的方式进行,因此要求炸药装药具有高威力、小型化以及安全稳定等性能特点。由此本文以氢化锆(ZrH2)为能量添加剂,太安(PETN)为基质炸药,制备了具有不同粒度和含量氢化锆的ZrH2-PETN高能混合炸药,并通过空中爆炸实验和热分析实验研究了其相关性能。通过高能行星球磨法对氢化锆粉末进行球磨,获得了三种粒度(D50)分别为1.99μm、8.63μm、57.77μm的氢化锆粉末。发现氢化锆粉末随着球磨时间延长粒度不断减小直至趋于稳定,且粒度分布逐渐变窄。对球磨后的氢化锆粉末进行XRD测试发现,球磨不影响氢化锆的储氢结构。由此,以不同粒度和含量的氢化锆为变量,制备了不同规格的ZrH2-PETN高能混合炸药,制备的药柱密度随氢化锆含量的增加大幅提升,装药体积大大减小。通过空中爆炸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度和含量的氢化锆对ZrH2-PETN炸药爆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化锆能有效增强太安的爆炸性能,其中含10%氢化锆、粒度为1.99μm的ZrH2-PETN混合炸药的冲击波峰值、正相冲量、正相时间相较钝化PETN分别增加了4.7%、8.3%、2.6%。根据ZrH2-PETN混合炸药药柱参数以及爆炸性能测试,说明该混合炸药的单位体积炸药能量比钝化PETN更高,且装药密度大,有利于小型化装药。通过DSC-TG热分析,研究了ZrH2-PETN高能炸药的热分解特性和热安定性。热分析结果表明,氢化锆对太安的热分解参数产生了明显影响,由于氢化锆的热容很大,在ZrH2-PETN炸药热分解过程中表现出显着的热稀释效应,且热稀释作用使得太安的活化能增大,其活化能大小随氢化锆粒度变化为EPETN<E1.99μm<E8.63μm。进一步的根据自加速分解温度(Tb0)和热爆炸临界温度(Tp)判断了ZrH2-PETN炸药的安定性,结果表明,氢化锆与太安的相容性一般,当氢化锆的粒度为1.99μm时,ZrH2-PETN炸药的安定性下降,粒度为8.63μm时,其安定性增强,这说明小粒径的氢化锆能够促进太安的热分解。总体上,混合炸药的热分解温度均远高于环境温度,不影响普通工程条件下的使用安全性,若在高温的地下工程环境中使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该混合炸药的热安定性。

曹彩[6](2021)在《两种重氮苯硝基衍生物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氮苯硝基类化合物由于硝基和重氮基的存在一般含有较高的能量和密度,主要用作起爆药,目前对重氮苯硝基类化合物的研究比较少,本论文探索重氮苯硝基衍生物的合成并研究其热分解性能,旨在开发能量水平更高的含能化合物。本论文以4-氯-3,5-二硝基苯胺为原料,通过两条路线合成6-重氮-3,5-二氯-2,4-二硝基苯酚和4-重氮-2,6-二硝基苯酚两种重氮苯硝基衍生物。采用熔点仪、薄层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合成的一系列物质进行表征,确定了每个化合物的结构。计算两种重氮苯硝基衍生物的爆轰参数,通过比较确认4-重氮-2,6-二硝基苯酚的爆轰性能更优,进一步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对4-重氮-2,6-二硝基苯酚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以4-氯-3,5-二硝基苯胺为原料,在乙酸酐体系中乙酰化合成4-氯-3,5-二硝基乙酰苯胺。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合成该物质的最佳工艺为:m(4-氯-3,5-二硝基苯胺):V(乙酸酐)=1:10,V(乙酸酐):V(蒸馏水)=1:2,反应温度120°C,反应时间2 h,得率92.2%;以4-氯-3,5-二硝基乙酰苯胺为原料,在硝硫混酸体系中硝化合成4-氯-1-硝氨基-2,3,5,6-四硝基苯。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合成该物质的最佳工艺为:n(4-氯-3,5-二硝基乙酰苯胺):n(发烟硝酸)=1:10,m(发烟硝酸):m(浓硫酸)=1:12,反应温度30°C,反应时间2 h,得率85.1%;以4-氯-1-硝氨基-2,3,5,6-四硝基苯为原料,与二氯异氰尿酸钠(SDCI)反应合成6-重氮-3,5-二氯-2,4-二硝基苯酚。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合成该物质的最佳工艺为:m(4-氯-1-硝氨基-2,3,5,6-四硝基苯):V(乙腈)=1:20,n(4-氯-1-硝氨基-2,3,5,6-四硝基苯):n(SDCI)=1:1.5,反应温度-10°C,反应时间2 h,得率28.2%。以4-氯-3,5-二硝基苯胺为原料,在发烟硝酸回流条件下合成4-重氮-2,6-二硝基苯酚。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合成该物质的最佳工艺为:n(4-氯-3,5-二硝基苯胺):n(发烟硝酸)=1:100,反应温度65°C,反应时间2 h,得率66.3%。根据修正氮当量公式以及Kamlet公式计算两种重氮苯硝基衍生物的爆速和爆压,6-重氮-3,5-二氯-2,4-二硝基苯酚的爆速分别为7182m·s-1、6949m·s-1,爆压分别为23.80GPa、23.42 GPa;4-重氮-2,6-二硝基苯酚的爆速分别为8084m·s-1、7800m·s-1,爆压分别为29.61GPa、27.85GPa,对比发现4-重氮-2,6-二硝基苯酚的爆轰能力更强。进一步采用DSC和ARC技术研究4-重氮-2,6-二硝基苯酚的热分解行为,计算该物质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为该物质的下一步研究提供更多参考数据。

田汉文[7](2021)在《不对称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取代顺序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能化合物是一类在外界刺激下释放出大量能量的化合物,在军事和民品都具有应用。富氮杂环类含能材料因为能量高、感度低而受到广泛关注,1,2,4,5-四嗪类富氮化合物是其中的代表物质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对称1,2,4,5-四嗪的反应机制,制备出几种四嗪化合物并对其热行为进行了研究。以合成3-硝基胍-6-氨基-1,2,4,5-四嗪(NAT)为目标化合物,设计了两种合成路线,并用其中一种路线制备出NAT,发现不同的取代基的取代顺序对不对称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成功合成有较大影响。之后,合成出另外两个不对称1,2,4,5-四嗪类有机化合物,分别是3,6-二氨基-1,2,4,5-四嗪(DAT)和6-硝基-1,2,4,5-四嗪-3-酮(NTz O),并制备出NGTz O钾盐、NGTz O铵盐、NAT铵盐和NAT肼盐。通过元素分析(EA),傅里叶红外(FT-IR)和核磁共振(HNMR)对部分物质进行表征。培养出ADT、NGTz O钾盐和DTO的单晶,确定了其空间构型。采用Gaussian16对ADT、3,6-二氨基-1,2,4,5-四嗪(DAT)、NAT、6-硝基胍-1,2,4,5-四嗪-3-酮(NGTz O)、6-氨基-1,2,4,5-四嗪-3-酮(ATO)、NTz O和3-硝基胍-6-(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NDT)七种1,2,4,5-四嗪衍生物进行密度泛函理论(DFT)进行计算,获得其优化构型。通过比较不同取代基取代的化合物的前线轨道能量和静电势,研究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四嗪类化合物3,6位取代顺序的影响:当3位单边取代是供电子效应的取代基时,6位上取代反应更容易发生;当3位单边取代是吸电子效应的取代基时,6位上取代很难发生或不能发生。对五种新合成的化合物NAT及其铵盐和肼盐,NGTz O的钾盐及铵盐,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进行热分解行为研究。运用非等温升温速率法研究了这5种化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得到它们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获得三种化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机理函数,之后计算了这三种化合物在发生热分解过程中的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热爆炸临界温度(Tbp)和热点火温度(Tbe),进一步评价了它们的热安全性。

陈宁[8](2021)在《炸药破岩能量利用率的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总结炸药爆轰机理、炸药破岩过程能量分布以及光面爆破机理的基础上,对炸药破岩能量分布做出进一步细致划分,分析了现有的装药结构包括在工程实际中可能出现的偏心装药结构,及其对乳化炸药破岩能量利用率和光面爆破效果的理论影响,为提高炸药破岩能量利用率的研究方案提供指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设计并实施了乳化炸药临界直径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约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炸药传爆过程中侧向稀疏波的能量损耗,进而提高炸药临界爆轰直径和爆速,炸药临界直径和爆速随约束材料阻抗的增大而增大。在临界直径附近,炸药爆速与装药直径呈正相关,且随着约束材料厚度增加,炸药爆速有一定的提升。其次,设计并实施了特大型混凝土模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耦合系数对炸药破岩能量利用率和爆破效果有显着影响,随着不耦合系数的增大炸药破岩能量利用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存在一个最佳不耦合系数,本工况条件下,最佳不耦合系数为K=2.7,在该不耦合系数下岩体破碎程度最高。偏心不耦合装药结构可有效提高炸药破岩能量利用率和光面爆破效果,提高了炸药的局部作用能力,大幅度提升岩体破碎效果,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保留侧岩体损伤,提高了乳化炸药破岩能量利用率。最后,利用ANSYS/LS_DYNA软件对光面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偏心装药结构可以有效调节乳化炸药破岩能量分配情况,显着提高作用于偏心侧炮孔壁上的爆炸冲击波应力峰值,调节岩体粉碎区、裂隙区的分布范围,降低岩体总能量在炮孔近区衰减速率,降低破碎区能耗占比,将更多的能量用于远区岩体破裂,提高了炸药用于岩体破裂的能量占比,进而提高了炸药破岩能量的有效利用率。本文研究结果为实际光面爆破工程的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设计了一种偏心不耦合装药结构,为偏心不耦合装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孟敬玮[9](2021)在《废旧TNT的资源化再利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军事技术及其武器系统的快速发展,对于长期存储的炸药或由于一些原因而退役的弹药的处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处理废旧炸药的传统方法如露天焚烧、露天引爆、深海倾倒等,不仅存在安全性差、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还浪费了含能组分的潜在价值。探索一种高效、环境友好、又节省能源的处理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TNT具有对撞击和摩擦不敏感、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常作为军用混合炸药的组分之一(例如B炸药、梯黑铝炸药),在回收炸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与纯TNT的性能相比,回收TNT的性能几乎没有变化,满足再利用的要求,因此,通过将废旧TNT转化为其他高价值含能材料实现资源化再利用。炸药的安全性、安定性能在长期存储过程中会发生改变,而含能材料的热反应特性对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资源化再利用研究之前,分析含有TNT的混合炸药的热分解反应,可为日后混合炸药的储存及安全性评定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首先对常用的含有TNT的混合炸药(B炸药和梯黑铝炸药)的热分解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废旧TNT的资源再利用问题展开了研究,将TNT转化为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中间体,再进一步去合成高价值的含能化合物。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按照B炸药、梯黑铝炸药的实际比例构建超晶胞模型。使用Reax FF/lg(C/H/O/N)反应力场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对B炸药在不同分解温度下热分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在B炸药的热分解过程中,RDX的分解速率明显比TNT的分解要快,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TNT和RDX的衰变速率明显加快。温度越高,两者被完全分解时的时间相差越短。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分解行为整体是相似的,分解产生的主要小分子有NO2、NO、N2O、H2O、CO2、N2、H2、HNO2和HNO。使用包含C/H/O/N/Al参数的Reax FF/lg反应力场模拟了梯黑铝炸药的热分解,并将结果与二元体系TNT/Al O、RDX/Al O和TNT/RDX的热分解行为比较。结果表明:铝纳米颗粒在三元体系中更容易扩散,扩散范围更广,Al和RDX分子的共同作用,降低了TNT的分解温度,促使TNT开环反应可以更早的发生,提前了TNT分子完全分解的时间,体系中大的含碳团簇明显减少。(3)以废旧TNT为原料设计不同的技术路线合成现有的性能优异的耐热炸药2,2’,4,4’,6,6’-六硝基偶氮苯(HNAB)和2,6-二苦氨基-3,5-二硝基吡啶(PYX),炸药中间体4,6-二硝基苯并呋咱(DNBF),对实验中的每一步产物通过熔点、红外、差热、核磁共振等收到表征,验证路线的可行性。最后TNT经过氧化、Schmidt重排、氧化偶氮制得HNAB;经过氧化、脱羧卤化、叠氮化、脱氮环化成功合成出目标产物DNBF;经过氧化、脱羧卤化、亲核取代、硝化成功制备了性能优异的耐热炸药PYX。(4)以TNT为基本结构,引入性能优异的三硝基甲基三唑、四唑环,设计了新型含能材料,利用Gaussian09和Explo5软件预测其性能。选择目标化合物,以TNT为原料设计了合成技术路线,通过红外、差热、核磁共振图谱等手段对每一步的产物分析表征,最后TNT经过氧化、脱羧卤化、取代成功制得3-三硝基甲基-5-硝基-1-(2,4,6-三硝基苯基)-1H-1,2,4-三唑。结果显示,3-三硝基甲基-5-硝基-1-(2,4,6-三硝基苯基)-1H-1,2,4-三唑的热分解温度为327℃,密度1.89g·cm-3,爆速达到9.01km·s-1,氧平衡为-30%,具有高的生成热、高的晶体密度、良好的氧平衡、耐热性,这表明该化合物可能在未来作为环境友好和高性能富氮或富氧材料应用。

柴舴兴[10](2021)在《基于共晶技术和装药包覆技术的NTO酸性抑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NTO,全称为3-硝基-1,2,4-三唑-5-酮(3-nitro-1,2,4-tri-azol-5-one),NTO具有较好的爆轰性能和安全性,从研制高能钝感炸药的需求来说,NTO具有比普通炸药更为广阔的应用价值,但是有一个因素却限制了它的应用价值,那就是由NTO本身结构所带来的酸性问题。因此本文开展了关于NTO酸性抑制与防护的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溶剂挥发法和正交实验设计的思想制备了多组NTO/HMX和NTO/CL-20共晶炸药,并通过对实验样品的形貌观察、X射线粉末衍射和DSC实验结果分析,证明了NTO/HMX和NTO/CL-20共晶的生成。(2)设计酸性分析实验对比各组NTO/HMX和NTO/CL-20共晶对单质NTO酸性的抑制效果,其中对NTO/HMX共晶来说,在以DMF为溶剂,NTO与HMX的投料比为1:1.5,温度为40℃的实验条件下制得的NTO/HMX共晶样品对单质NTO酸性的抑制效果最佳;对NTO/CL-20共晶来说,在以无水甲醇为溶剂,NTO与CL-20的投料比为1:1.5,温度为30℃的实验条件下制得的NTO/CL-20共晶样品对单质NTO酸性的抑制效果最佳。(3)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对NTO基共晶炸药的爆轰性能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NTO/HMX共晶炸药的爆速为8979 m/s,爆压为39.1 GPa;NTO/CL-20共晶炸药的爆速为9054 m/s,爆压为41.4 GPa,与NTO(8560 m/s,35.8 GPa)相比均有所提高,说明两种共晶在对单质NTO酸性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改善NTO的爆轰性能。(4)通过自制的实验装置,采用NTO酸性溶液浸润法就沥青清漆和硅橡胶两种材料对NTO的酸性防护进行实验探究,结果显示:NTO饱和溶液中酸性物质不能渗透通过这两种材料的薄膜,说明在战斗部装药中可以采用沥青清漆和硅橡胶作为包覆材料对NTO的酸性进行防护。

二、爆速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爆速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油相材料对乳化炸药耐低温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理论部分
    2.1 乳化炸药发展历程
    2.2 乳状液稳定理论
    2.3 乳化液的分类
    2.4 乳化液稳定理论
    2.5 影响乳化液类型的因素
    2.6 乳状液破坏过程
    2.7 分层
        2.7.1 变型
        2.7.2 破乳
    2.8 乳化炸药的组成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
        2.8.1 油相材料
        2.8.2 水相材料
        2.8.3 乳化剂
        2.8.4 添加剂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器材
    3.4 油相材料性质
        3.4.1 油相材料的密度测试
    3.5 油相材料的滴熔点测试
        3.5.1 油相材料的核磁共振实验
    3.6 乳化炸药的制备
    3.7 乳化炸药稳定性
    3.8 低温保存实验法
        3.8.1 结果与讨论
    3.9 电导率测定法
        3.9.1 结果与讨论
        3.9.2 析晶率测定法
        3.9.3 结果与讨论
        3.9.4 显微观测法
        3.9.5 结果与讨论
        3.9.6 乳化炸药热安定性
        3.9.7 热分析实验
        3.9.8 Ozawa法求解PF-1乳胶基质活化能
        3.9.9 利用KAS法求算PF-1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0 利用Kissinger法计算PF-1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1 利用Ozawa法求算PF-530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2 利用KAS法求算PF-530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3 利用Kissinger法计算PF-530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4 利用Ozawa法求算PA-165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5 利用KAS法求算PA-165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6 利用Kissinger法计算PA-165乳胶基质活化能
        3.9.17 小结
    3.10 乳化炸药爆炸性能的测定
        3.10.1 爆速的理论计算
        3.10.2 爆速的测定
        3.10.3 小结
4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高效消焰剂型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爆炸性能及破岩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矿许用炸药
        1.2.2 硬岩巷道爆破掘进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炸药性能与破岩相关理论
    2.1 爆破破岩应力波理论
        2.1.1 爆炸作用下的岩土破坏作用
        2.1.2 炮孔孔壁压力计算
        2.1.3 粉碎区和裂隙区半径的计算
    2.2 炸药爆破功率及传递理论
        2.2.1 炸药爆炸功率P_0
        2.2.2 爆轰产物功率P_j
        2.2.3 介质获取的功率P_m
    2.3 本章小结
3 高效消焰剂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配方设计研究
    3.1 安全炸药技术理论
        3.1.1 可燃气体的燃烧与爆炸
        3.1.2 消焰剂的抑制作用
    3.2 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配方设计理论
        3.2.1 配方设计思路
        3.2.2 炸药热化学参数计算
        3.2.3 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配方设计数学模型
        3.2.4 基于零氧平衡的配方设计
        3.2.5 制备工艺
    3.3 本章小结
4 高效消焰剂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性能测试实验研究
    4.1 可燃气体安全度测试和做功能力测试
        4.1.1 实验室可燃气体安全性测试
        4.1.2 可燃气体安全性权威机构检测
    4.2 做功能力的权威机构检测
    4.3 炸药爆速测试
    4.4 撞击感度测试
    4.5 热稳定性测试
    4.6 本章小结
5 高效消焰剂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状态方程参数拟合
    5.1 水胶炸药爆轰产物状态方程
    5.2 水胶炸药JWL状态方程参数拟合
        5.2.1 γ的计算
        5.2.2 E_0的计算
        5.2.3 水胶炸药爆速的理论计算
    5.3 水胶炸药爆破破岩的数值模拟
        5.3.1 单孔爆破模拟
        5.3.2 空孔对直孔掏槽爆破效果影响的数值模拟
    5.4 空孔直眼掏槽的三维数值模拟
    5.5 本章小结
6 高效消焰剂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硬岩巷道应用试验
    6.1 试验方案
    6.2 掏槽优化爆破试验
        6.2.1 模型设计与制作
        6.2.2 模型爆破试验过程
        6.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6.2.4 爆破方案和爆破参数
        6.2.5 试验结果
    6.3 安全高威力炸药与三级炸药应用对比试验
    6.4 安全高威力炸药与二级炸药应用对比试验
        6.4.1 爆破方案和爆破参数
        6.4.2 试验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乳化剂复配比例对乳化炸药爆炸性能及稳定性影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乳化炸药稳定性问题
        1.2.1 影响稳定性因素
        1.2.2 提高稳定性的途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2 复合乳化剂制备乳化炸药性能测定
    2.1 爆速的测定
        2.1.1 炸药试样的制备
        2.1.2 测试方法及原理
        2.1.3 测试步骤
        2.1.4 试验结果及分析
    2.2 猛度的测定
        2.2.1 测试方法及原理
        2.2.2 测试步骤
        2.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储存稳定性试验
    3.1 显微观测法
        3.1.1 试验仪器及步骤
    3.2 粘温曲线
        3.2.1 试验原理
        3.2.2 试验操作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高低温循环试验
        3.3.1 试验原理
        3.3.2 试验操作
    3.4 乳胶基质析晶量的测量
        3.4.1 试验方法及原理
        3.4.2 试验仪器及操作步骤
        3.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炸药热稳定性
    4.1 热分析动力学简介
    4.2 炸药热分解过程及特点
    4.3 研究炸药热分解方法简述
    4.4 热分析动力学存在的问题及误差分析
    4.5 C80微量量热仪法
        4.5.1 C80微量热仪简介及原理介绍
        4.5.2 特点及技术指标
    4.6 动力学方程及C80计算的导出
        4.6.1 热力学求解
    4.7 C80结果与讨论
    4.8 热爆炸理论简介
        4.8.1 Semenov系统介绍
        4.8.2 Semenov模型热图分析
        4.8.3 Semenov热爆炸临界温度的估算方法
        4.8.4 计算结果及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含能材料概述
    1.2 三唑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1.2.1 单三唑环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1.2.2 双三唑环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1.2.3 3,4-二氨基-1,2,4-三唑化合物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设计与筛选
    2.1 结构优化及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2.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基)-吡嗪的合成
        3.2.1 2,5-二羧基吡嗪的合成路线
        3.2.2 2,5-二羧基吡嗪的合成步骤
        3.2.3 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基)-吡嗪(BDATP)的合成路线
        3.2.4 BDATP的合成步骤
    3.3 BDATP衍生物的合成
        3.3.1 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基)-吡嗪硝酸盐(BDATPN)的合成
        3.3.2 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基)-吡嗪高氯酸盐(BDATPP)的合成
        3.3.3 2,5-双-(3-氨基-4-硝胺基-1,2,4-三唑基)-吡嗪(BANTP)的合成
        3.3.4 BANTP离子盐的合成
    3.4 BDATP及其衍生物的表征
        3.4.1 BDATP和BANTP的结构表征
        3.4.2 BDATPN的晶体结构及分析
        3.4.3 BDATPP的晶体结构及分析
        3.4.4 BANTPA的晶体结构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性能研究
    4.1 密度和生成焓
    4.2 爆轰性能
    4.3 感度
    4.4 热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
    5.1 Hirshfeld表面分析
    5.2 独立梯度模型(IGM)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种耐热炸药的热分析及热安定性
    6.1 热分析测试条件
    6.2 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计算
        6.2.1 BDATP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6.2.2 BDATPN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6.2.3 BDATPP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6.3 热安定性的评价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ZrH2-PETN混合炸药爆炸及热分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能混合炸药发展趋势
    1.3 高能混合炸药研究现状
        1.3.1 储氢材料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
        1.3.2 高能混合炸药的安全性研究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2 ZrH_2-PETN高能炸药设计与制备
    2.1 混合炸药组分简介
        2.1.1 太安(PETN)
        2.1.2 氢化锆(ZrH_2)
    2.2 炸药材料制备
        2.2.1 钝化PETN制备
        2.2.2 ZrH_2粉体制备
    2.3 压制实验药柱
    2.4 小结
3 ZrH_2-PETN高能炸药空中爆炸性能
    3.1 空中爆炸理论
        3.1.1 冲击波传播基本理论
        3.1.2 理想冲击波曲线特征
    3.2 空中爆炸实验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设计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冲击波测试结果
        3.3.2 冲击波参数
        3.3.3 冲击波曲线的函数表达
        3.3.4 粒度对爆炸性能的影响
        3.3.5 含量对爆炸性能的影响
        3.3.6 比例距离的影响
    3.4 爆速测量
        3.4.1 爆速经验计算
        3.4.2 爆速测量方法
        3.4.3 氢化锆粒度和含量对爆速的影响
    3.5 小结
4 ZrH_2-PETN高能炸药热分解特性
    4.1 热分析动力学理论
        4.1.1 不同反应级数的分解反应
        4.1.2 热分解自加速反应原理
        4.1.3 热分解动力学方程
        4.1.4 太安热分解的一般特性
    4.2 实验仪器及方法
        4.2.1 热分析仪器
        4.2.2 热分解实验的影响因素
        4.2.3 实验设计
    4.3 ZrH_2粒度对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4.3.1 ZrH_2-PETN炸药的热失重分析
        4.3.2 PETN与 ZrH_2-PETN炸药热失重结果对比
        4.3.3 ZrH_2-PETN炸药的DSC分析
        4.3.4 PETN与 ZrH_2-PETN炸药DSC结果对比
    4.4 ZrH_2-PETN的热分解动力学特性
        4.4.1 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计算
        4.4.2 ZrH_2-PETN的反应机理函数
    4.5 ZrH_2-PETN的热爆炸特性
    4.6 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两种重氮苯硝基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重氮苯硝基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理论基础
    2.1 酰基化反应
    2.2 硝化反应
        2.2.1 芳香化合物硝化机理
        2.2.2 硝化体系
    2.3 重氮化反应
3 6-重氮-3,5-二氯-2,4-二硝基苯酚的合成与表征
    3.1 仪器与药品
    3.2 4-氯-3,5-二硝基乙酰苯胺的合成研究
        3.2.1 4-氯-3,5-二硝基乙酰苯胺的合成
        3.2.2 4-氯-3,5-二硝基乙酰苯胺的表征
    3.3 4-氯-1-硝氨基-2,3,5,6-四硝基苯的合成研究
        3.3.1 4-氯-1-硝氨基-2,3,5,6-四硝基苯的合成
        3.3.2 4-氯-1-硝氨基-2,3,5,6-四硝基苯的表征
    3.4 6-重氮-3,5-二氯-2,4-二硝基苯酚的合成研究
        3.4.1 6-重氮-3,5-二氯-2,4-二硝基苯酚的合成
        3.4.2 6-重氮-3,5-二氯-2,4-二硝基苯酚的表征
    3.5 合成条件实验研究结果与讨论
        3.5.1 4-氯-3,5-二硝基乙酰苯胺的工艺优化
        3.5.2 4-氯-1-硝氨基-2,3,5,6-四硝基苯的工艺优化
        3.5.3 6-重氮-3,5-二氯-2,4-二硝基苯酚的工艺优化
    3.6 本章小结
4 4-重氮-2,6-二硝基苯酚的合成与表征
    4.1 仪器与药品
    4.2 4-重氮-2,6-二硝基苯酚的合成研究
        4.2.1 4-重氮-2,6-二硝基苯酚的合成
        4.2.2 4-重氮-2,6-二硝基苯酚的表征
    4.3 合成条件实验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两种重氮苯硝基衍生物的性能研究
    5.1 两种重氮苯硝基衍生物的爆轰性能
        5.1.1 根据氮当量及修正氮当量公式计算爆轰参数
        5.1.2 根据Kamlet公式计算爆轰参数
    5.2 4-重氮-2,6-二硝基苯酚的热性能
        5.2.1 非等温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5.2.2 绝热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不对称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取代顺序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富氮杂环类含能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2.1 四元氮杂环含能化合物
        1.2.2 五元氮杂环含能化合物
        1.2.3 六元氮杂环含能化合物
    1.3 1,2,4,5-四嗪类含能化合物及其盐的研究进展
        1.3.1 对称1,2,4,5-四嗪类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1.3.2 不对称1,2,4,5-四嗪类含能化合物及其盐的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对称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合成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合成路线与机理分析
        2.2.1 反应路线
        2.2.2 合成路线机理分析
    2.3 不对称四嗪及其盐的合成
        2.3.1 目标化合物单体的合成
        2.3.2 NAT及 NGTzO盐的合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对称1,2,4,5-四嗪取代顺序的研究
    3.1 理论计算方法
    3.2 理论计算
        3.2.1 分子的几何优化
        3.2.2 前线轨道能量
        3.2.3 静电势
        3.2.4 理论解释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种不对称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4.1 ADT的晶体结构
        4.1.1 ADT(α)晶体的晶胞参数与晶体结构
        4.1.2 ADT(β)晶体的晶胞参数与晶体结构解析
    4.2 2K·NGTzO·1/2H_2O的晶体结构
        4.2.1 2K·NGTzO·1/2H_2O的晶体结构测定
        4.2.2 2K·NGTzO·1/2H_2O的晶体结构解析
    4.3 DTO的晶体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AT及 NGTzO和 NAT的盐的热行为研究
    5.1 含能化合物的热分析的基本原理
        5.1.1 热分解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计算
        5.1.2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机理函数的选用原则
    5.2 NAT的热分解行为和反应动力学
        5.2.1 NAT的热分解行为
        5.2.2 NAT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5.3 2K·NGTzO·1/2H_2O的热分解行为和反应动力学
        5.3.1 2K·NGTzO·1/2H_2O的热分解行为
        5.3.2 2K·NGTzO·1/2H_2O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5.4 NH_4·NGTzO的热分解行为和反应动力学
        5.4.1 NH_4·NGTzO的热分解行为
        5.4.2 NH_4·NGTzO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5.5 N_2H_5·NAT的热分解行为和反应动力学
        5.5.1 N_2H_5·NAT的热分解行为
        5.5.2 N_2H_5·NAT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5.6 NH_4·NAT的热分解行为和反应动力学
        5.6.1 NH_4·NAT的热分解行为
        5.6.2 NH_4·NAT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5.7 NAT及 NGTzO和 NAT盐的热安全性
    5.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炸药破岩能量利用率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炸药破岩能量分布研究现状与发展历程
        1.2.2 偏心不耦合装药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2章 炸药的稳定爆轰和炸药破岩能量分布
    2.1 炸药的稳定爆轰
        2.1.1 炸药直径对爆速的影响
        2.1.2 爆轰临界直径
    2.2 炸药破岩能量分布
    2.3 不耦合装药
        2.3.1 炸药装药结构
        2.3.2 偏心不耦合装药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乳化炸药爆速及临界直径实验分析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材料及方案
    3.3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炸药破岩能量利用率的实验研究
    4.1 概述
    4.2 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
        4.2.1 技术路线
        4.2.2 混凝土模型的制备
        4.2.3 实验应变的测量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宏观层面
        4.3.2 实测应变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偏心不耦合装药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模型的建立及其材料参数
        5.1.1 数值分析软件介绍
        5.1.2 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
        5.1.3 本构模型及参数选取
    5.2 分析计算结果
        5.2.1 岩体应力分布与能量衰减
        5.2.2 岩体损伤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废旧TNT的资源化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废旧炸药的回收及资源化利用
        1.2.2 含TNT混合炸药的热分解反应分析
        1.2.3 TNT合成含能化合物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B炸药、梯黑铝炸药的热分解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计算方法
    2.3 B炸药的热分解模拟结果与讨论
        2.3.1 验证B炸药在Reax FF力场的适用性
        2.3.2 势能的演变及反应动力学参数分析
        2.3.3 B炸药的初始分解反应路径
        2.3.4 B炸药热分解反应的产物分析
    2.4 梯黑铝炸药的热分解模拟结果与讨论
        2.4.1 分子结构的演变以及键的断裂
        2.4.2 主要小分子产物
        2.4.3 含铝团簇分析
        2.4.4 含碳团簇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以TNT合成2,2',4,4',6,6'-六硝基偶氮苯
    3.1 引言
    3.2 实验合成路线
    3.3 主要仪器及试剂
    3.4 实验步骤
        3.4.1 2,4,6-三硝基苯甲酸的合成
        3.4.2 2,4,6-三硝基苯胺的合成
        3.4.3 2,2',4,4',6,6'-六硝基偶氮苯的合成
    3.5 产物表征及分析
        3.5.1 2,4,6-三硝基苯甲酸的表征与分析
        3.5.2 2,4,6-三硝基苯胺的表征与分析
        3.5.3 2,2',4,4',6,6'-六硝基偶氮苯的表征与分析
    3.6 结果与讨论
        3.6.1 反应机理
        3.6.2 实验过程探讨
    3.7 本章小结
4 以TNT合成4,6-二硝基苯并呋咱
    4.1 引言
    4.2 合成路线
    4.3 主要仪器和试剂
    4.4 实验步骤
        4.4.1 2,4,6-三硝基氯苯的合成
        4.4.2 1-叠氮基-2,4,6-三硝基苯的合成
        4.4.3 以2,4,6-三硝基苯胺合成4,6-二硝基苯并呋咱
        4.4.4 以2,4,6-三硝基氯苯合成4,6-二硝基苯并呋咱
    4.5 产物表征及分析
        4.5.1 2,4,6-三硝基氯苯表征及分析
        4.5.2 1-叠氮基-2,4,6-三硝基苯表征及分析
        4.5.3 4,6-二硝基苯并呋咱的表征及分析
    4.6 结果与讨论
        4.6.1 反应机理
        4.6.2 实验过程探讨
    4.7 本章小结
5 TNT合成2,6-二苦氨基-3,5-二硝基吡啶
    5.1 引言
    5.2 合成路线
    5.3 主要仪器与试剂
    5.4 实验步骤
        5.4.1 2,6-二苦胺基吡啶的制备
        5.4.2 2,6-苦氨基-3,5-二硝基吡啶的制备
    5.5 产物的表征及分析
        5.5.1 2,6-二苦胺基吡啶的表征与分析
        5.5.2 2,6-苦氨基-3,5-二硝基吡啶的表征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以TNT合成3-三硝基甲基-5-硝基-1-(2,4,6-三硝基苯基)-1H-1,2,4-三唑
    6.1 引言
    6.2 性能参数预测
        6.2.1 理论密度计算
        6.2.2 撞击感度
        6.2.3 生成热预测
        6.2.4 爆轰性能计算
        6.2.5 性能预测
    6.3 3-三硝基甲基-5-硝基-1-(2,4,6-三硝基苯基)-1H-1,2,4-三唑的合成
        6.3.1 合成路线设计
        6.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6.3.3 实验步骤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缩合反应机理及过程
        6.4.2 反应溶剂的选择
        6.4.3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6.4.4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6.4.5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6.5 产物结构的表征与分析
        6.5.1 5-硝基-3-三硝基甲基-1H-1,2,4-三唑表征及分析
        6.5.2 3-三硝基甲基-5-硝基-1-(2,4,6-三硝基苯基)-1H-1,2,4-三唑的表征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共晶技术和装药包覆技术的NTO酸性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NTO单质炸药性质概述
        1.2.1 NTO的常用理化性质
        1.2.2 NTO的溶解性
        1.2.3 NTO与其他炸药的性能比较
    1.3 NTO的研究现状
        1.3.1 NTO的合成方法研究现状
        1.3.2 NTO在混合炸药中的应用
        1.3.3 NTO及其酸性的研究现状
        1.3.4 NTO基共晶炸药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NTO基共晶炸药的设计与制备
    2.1 共晶形成机理
    2.2 NTO基共晶炸药的设计与制备
        2.2.1 共晶配体选择
        2.2.2 方法选择
        2.2.3 溶剂选择
        2.2.4 正交实验设计
        2.2.5 实验方案表
        2.2.6 试验药品及仪器装置
        2.2.7 实验流程及步骤
    2.3 本章小结
3 NTO基共晶炸药的表征及酸性分析
    3.1 共晶炸药表征方法对比分析
    3.2 NTO/HMX共晶的表征及酸性分析
        3.2.1 NTO/HMX共晶的表征
        3.2.2 NTO/HMX共晶酸性分析
    3.3 NTO/CL-20 共晶的表征及酸性分析
        3.3.1 NTO/CL-20 共晶的表征
        3.3.2 NTO/CL-20 共晶酸性分析
    3.4 NTO共晶炸药爆轰参数的理论计算
        3.4.1 密度计算
        3.4.2 爆速计算
        3.4.3 爆压计算
        3.4.4 爆轰性能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装药包覆材料对NTO的酸性防护研究
    4.1 装药包覆材料的选择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准备
        4.2.2 装药包覆材料酸性防护实验
        4.2.3 实验结论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爆速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油相材料对乳化炸药耐低温性的研究[D]. 张续.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2]高效消焰剂型安全高威力水胶炸药爆炸性能及破岩机制研究[D]. 刘伟.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3]乳化剂复配比例对乳化炸药爆炸性能及稳定性影响试验研究[D]. 桂继昌.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4]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程彦飞. 西北大学, 2021(12)
  • [5]ZrH2-PETN混合炸药爆炸及热分解特性研究[D]. 刘向前.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6]两种重氮苯硝基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 曹彩. 中北大学, 2021(09)
  • [7]不对称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取代顺序和性能研究[D]. 田汉文. 西北大学, 2021(12)
  • [8]炸药破岩能量利用率的分析研究[D]. 陈宁.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9]废旧TNT的资源化再利用研究[D]. 孟敬玮. 中北大学, 2021(01)
  • [10]基于共晶技术和装药包覆技术的NTO酸性抑制技术研究[D]. 柴舴兴. 中北大学, 2021(09)

标签:;  ;  ;  

爆速测定方法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