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革热病人2/4型登革热病毒的双重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郭鹏娟,郭钜旋,王国玲[1](2018)在《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合感染现状及防控挑战》文中研究表明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虫媒传染病,也是全球新现再现疾病中发展最迅猛的传染病之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受其威胁,每年有多达5亿人口感染登革热。登革热可以分为四个血清型,各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多血清型同时流行会增加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合感染的发生,给登革热防控带来更大挑战。在过去的20年中,登革热发病率增加了四倍,这一趋势似乎还在继续。同一地区中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血清型登革病毒流行变得更加普遍。因此,预计这些地区的并发感染频率会增加。本文综述了2种或2种以上不同血清型共同感染的情况,并讨论了可能的疾病控制策略。
罗雷[2](2012)在《广州地区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及传播流行演变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一、研究背景登革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曾在多个国家发生多次大流行,每次发病均高达数百万之多,严重威胁全球100多个国家约25亿人口的健康,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东南亚及南美洲等高发病的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的流行大多经历了由输入性为主的疫情,经过多年流行,逐渐演变为多个型别并存,以至最终形成本地化地方性流行的过程,且流行地区和范围不断扩大。在中国,除云南省报告存在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外,其它地区尚未报告存在登革热自然疫源地。近年来,广东省每年均出现登革热病例,且福建、浙江也先后出现了本地感染的登革热暴发疫情,其它省份虽然未报告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但报告发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省份正在不断增多,仅2008年就有20个省、市、自治区报告有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发生。广州市一直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登革热防控的重点地区,1978年至2010年先后出现了13个流行年份,20世纪80年代广州地区登革热处于较活跃的发病水平,进入90年代中后期流行强度基本处于较低水平,除1995年番禺沙湾镇发生暴发流行外,疫情相对平静,2001年后疫情又开始逐渐活跃,2002年、2006年和2010年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因此,广州一直将登革热作为重点防控和研究的传染病之一。登革热流行特征的变化,使广州是否存在登革热自然疫源地的问题备受关注。近年来疫情监测和病原生物学检测提示广州地区登革热似乎有演变为本地化的趋势:20世纪80至90年代,广州主要是输入性疫情引起本地传播流行,先后出现过DENV-1-4型病毒株的流行。但90年代以后本地流行多以DENV-1型病毒为主,而且分析发现2002与2003年之间、2006与2007年之间的病毒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2006年发生登革热本地流行的毒株为DENV-1型,输入病例为DENV-3型,且大部分暴发点疫情未发现与输入病例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同时,近年来对广州地区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部分病例发病前并无外出史,当地亦未报告发现输入病例。此外,2007年在广州从化市邓村(为2006年登革热-暴发点)捕获的白纹伊蚊蚴虫中检出登革病毒核酸阳性,经基因测序确认为DENV-1型病毒。因此,有学者认为广州登革热己成为本地化的一种传染病。但是,广州登革热的流行究竟是潜伏于本地病毒株的循环还是外地病毒株传入的传播?广州地区是否出现由输入性疫情逐步向本地化疫情演变的态势?广州地区是否存在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和传播流行的规律等问题已成为广州地区登革热防控亟待解决的问题。二、研究目的探讨广州地区登革热传播流行演变的规律和模式,分析其分布范围和类型;回答广州地区登革热是输入性疾病还是本地化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明确广州地区是否存在登革热自然疫源地,为建立登革热疫情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机制,调整和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进而提高疫情防控效率、节省社会资源、保护社会劳动力、增进人群健康。三、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1)分析广州地区1978-2010年登革热疫情数据,掌握不同时期登革热流行的特征、趋势及动态变化;(2)调查广州地区人群登革病毒抗体水平,研究人群隐性感染水平,评估健康人群的易感性;(3)对2001-2010年分离的登革病毒流行株进行基因测序,建立广州地区登革病毒分子生物学信息库,构建登革病毒基因进化树,确定流行株来源及变异;(4)调查广州地区登革病毒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的病毒携带情况;(5)对广州地区主要宿主动物进行登革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调查。(二)研究方法(1)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地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开展详细的现场调查和分析;在新旧登革热疫点以及全市设立的代表性蚊媒监测点,捕获足够数量的白纹伊蚊成虫或蚴虫以及主要宿主动物,开展登革病毒携带情况调查。(2)地理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地区登革热病例的地理分布,毒株来源进行描述。(3)分子流行病学方法:采用C6/36细胞培养登革病毒,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扩增E基因并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中的Seqman程序拼接组装完整的E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病毒参考株进行比较,用ClustalXl.83进行多序列比对,应用MEGA4.0软件采用Kimura校正模型的邻接法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各病毒株间的同源关系及可能来源。四、研究结果(一)广州地区1978~2010年不同时期登革热流行特征(1)广州登革热的发生经历了三个流行时期,出现13个流行年份,存在周期性间断增多的现象,3至5年出现一个发病高峰。(2)4个型别登革病毒在广州均先后出现过流行,除1991年出现DENV-1、DENV-4本地感染病毒株先后交替流行,2010年4个型别病毒株共同流行外,其余年份疫情均由单一型别病毒引起。(3)广州5至12月份均有登革热本地病例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7至10月份为高发月份。(4)老(中心)城区发病较高,城郊结合部发病次之,农村发病较低,1978至2010年累计病例数排在前三位的是番禺区,海珠区和越秀区。(5)广州登革热发病率低,发病率最高的年份是1995年,发病率达83/10万。病死率亦低,1978年至1991年广州因登革热而死亡的病例累计报告12例,此后一直无因登革热而死亡的病例报告。(6)年龄、性别分布:男女发病基本一致,发病年龄涉及全年龄组人群,但以20~40岁年龄组为主,职业以家务待业,工人和离退人员为主。(7)输入病例时常发生:2006-2010年,除1月份无输入性病例报告外,其余月份均有输入病例报告,输入来源于世界各流行区,其中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主。输入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4个型别登革病毒均有分离到,病例除有出境流行病学史外,且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发病。(二)广州地区人群登革热血清学抗体水平调查分析(1)广州地区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低。共采集疫区(点)人群904份血清标本,其中仅7份IgG抗体阳性,阳性率0.77%(7/904);非疫区(点)人群1347份,IgG抗体阳性3份,阳性率0.22%(3/1347),疫点和非疫点人群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疫区(点)人群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疫区(点)的人群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暴发点人群隐性感染率较低。2009年和2010年对4个暴发点人群的登革热隐性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各暴发点人群隐性感染率较低,在0.0%-2.0%之间。(三)广州地区登革热分子流行病学及溯源调查和分析2001-2010年间共分离获得登革病毒流行株130株,按年份、型别、输入株、本地株进行分类,开展基因测序,建立登革病毒生物信息库,并在几起典型的溯源调查案例中成功应用,探明广州地区登革病毒的来源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明确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的性质及传播流行规律:(1)2006年共分离培养DENV-1型病毒10株,其中2例输入病毒株分别来自印尼和多米尼加,均与广州本地流行株无关联,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2006年DENV-1代表分离株GZ06/1707与柬埔寨(1998年)、泰国(2001年)和缅甸(2001年)流行株接近。(2)对2009年广州DENV-1型病毒流行株E基因序列分析,发现4株DENV-1型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0.5%-100%之间,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生树提示病毒株09/GZ/11562和09/Gz/11534与GZ061707(2006年)、FJ231/04(2004年)有较高同源性,甚至09/GZ/11562与GZ061707为相同的氨基酸序列。(3)对广州2009年新现7株DENV-3型病毒E基因序列分析发现,病毒株1081、1483、10806毒株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在99.9~100%(99.8~100%)之间,而病毒株10616、11144、11194、13105毒株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9.7-100%(99.8~100%)之间。此外,该7株DENV-3型毒株与2株中国流行株98TW407(1998年)、80-2(1980年)比较,发现病毒株1081、1483、10806株与中国广西80-2株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在99.5-99.6%(99.4-99.6%)之间,与GenBank中28株全球不同地区的DENV-3型E基因序列绘制系统系统发育树,表明1081、1483、10806株属于东南亚/南太平洋型,10616、11144、11194、13105株属于印度次大陆型。(4)对2010年广州景泰街一起DENV-4型登革热暴发进行调查和分析,分离到的5株DENV-4型登革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在99.9%-100%之间,其中CH/Guangzhou10660/2010病毒株与日本2002年分离的泰国输入株02-12-1HuNIID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8.9%,其次为印度尼西亚2004年分离的SW36i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8%,而与广州1990年Guangzhou B5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仅93.9%。E基因系统发育树也表明CH/Guangzhou10660/2010株与上述同源性较高的毒株关系最近,而与泰国1977年ThD4-0087/77株、1991年ThD4-0348/91株、2001年ThD4-0485/01株、广州1990年Guangzhou B5株亲缘关系较远,与泰国1997年ThD4-0017/97株和ThD4-0476/97株亲缘关系最远。(5)对2009年新现和2010年再现的13株DENV-3病毒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2010年除10/GZ/10549毒株与其外5株有8.9%-9.3%核苷酸差异和3.3%-4.5%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外,其外5株DENV-3型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在99.5%-100%之间,而推导氨基酸一致性在98.7%-100%间。2009年7株分属基因Ⅰ型和Ⅱ型,分别与菲律宾和日本分离株相近。2010年6株也分属基因Ⅰ型和Ⅲ型,分别与印度尼西亚和坦桑尼亚相近。(6)对2010年全年14株DENV-4病毒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9.9%-100%之间,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100%,选取代表株GZ/2010/11580与广东佛山1978年DENV-4流行株(CN78-56)、广州1990年流行株(B5)、Indonesia2004年(SW38i),Indonesia2007年(0712aTw)流行株,以及森林株P7321120b,进行同源分析,发现广州2010年DENV-4毒株与印度尼西亚2004年SW38i毒株、2007年0712aTw毒株同源性较高,基因进化分析提示GZ/2010/11580离SW38i,0712aTw最近,属于同一分支。(7)对广州2001-2010年广州90株登革病毒分离株进行总体溯源分析表明:广州多数病毒株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先前流行的分离株相近。如DENV-1:2002年分离株与印度尼西亚1998年分离株近似,2007年分离株与2004年马来西亚行株相近,2008年分离株与越南2003年分离株相近;2010年DENV-2分离株与2006年越南分离株相近似;2010年广州DENV-3分离株与2007年印度尼西亚分离株相近似;而2010年广州DENV-4分离株与2004年马来西亚分离株相近。(四)广州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登革病毒携带调查研究对采自广州地区不同监测点和疫点的白纹伊蚊幼虫或成蚊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携带检测:2005年至2007年共采集检测白纹伊蚊幼虫493批次,除在2006年8月份检出1批阳性样本,2007年一采自旧疫点的蚊虫中检出2份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外,其余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阳性标本经测序鉴定均为DENV-1型。而在2008年-2010年连续三年,在广州24个自然环境监测点(包括外环境和民居室内,以登革热新旧疫点为主)采集白纹伊蚊幼虫标本,共获得白纹伊蚊标本658批,登革病毒RT-PCR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五)自然环境中主要宿主动物调查研究共采集检测动物血液或脑细胞标本1653份,其中狗血液标本266份,鼠血液标本916份、猪血液标本300份,猫血液标本121份,蝙蝠脑细胞标本50份,阳性对照均能扩增出相应的条带,但经重复验证后,最终确认全部采集的动物标本登革病毒RT-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五、研究结论通过对广州地区1978~2010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及趋势的分析,对登革热疫点地区和非疫点地区人群登革病毒抗体水平的血清学调查,自然环境中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登革病毒携带的调查,以及自然环境中主要宿主动物登革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特别是运用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分析技术对历年来获取的病毒株进行的几起典型案例的同源性或溯源分析表明:当前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仍属“输入或因输入引起本地传播流行”特征,尚未“本地化”或演变为登革热自然疫源地。主要依据如下:(1)病例性别和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而非以婴幼儿等低年龄为主;(2)广州地区人群登革病毒抗体水平低,人群普遍易感,暴发点地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亦较低,呈现感染即发病的特征,这亦与一传染性疾病呈现本地化流行的人群抗体水平特征不符;(3)对各监测点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样品连续六年的监测和检测表明,除2006年和2007年有2批次标本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其余蚊媒标本登革病毒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广州地区自然环境中白蚊伊蚊携登革病毒越冬或经卵传递的生物学证据;(4)自然环境中主要宿主动物登革病毒携带检测,未发现感染登革病毒的证据;(5)对广州地区近年来几起典型案例所分离获取的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的分析显示广州地区登革病毒分离株同非洲、美洲,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分离流行株高度同源,关联性较高。综上所述,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仍是输入疫情引发本地感染的流行态势,并未成为为本土化疫情,演变登革热自然疫源地。但广州存在有利于登革热流行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条件:(1)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温高,降雨量大,气候条件适合登革热传播媒介白蚊伊蚊的生长,客观上利于登革热疫情的发生;(2)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疫情的国外输入及区域间传播风险和概率增加,疫情涉及的地区不断扩大,特别是城市型登革热疫情可以在蚊媒密度较低的情况下低强度流行,并在人口流动频繁的情况下迅速向外蔓延及传播;因此,不排除若干年后,登革病毒与其他宿主动物和媒介伊蚊进一步适应后,广州地区登革热将逐渐演变为地方性流行的传染病疾病,即形成自然疫源地的可能。
谢争华[3](2019)在《2015-2018年广州市登革热共感染调查和临床特征分析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登革病毒感染蚊的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登革热是由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皮疹、肌肉疼痛等,严重者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死亡。近年来,登革热疫情严峻,传播范围扩大,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DENV、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均主要由伊蚊传播,流行地区重叠,感染后临床表现相似,容易漏诊,三种病毒的共感染问题给登革热的防治带来新的挑战。目前登革热尚无有效疫苗和抗病毒药物,防控关键在于防蚊,需要有效手段监测蚊媒携毒状况。目前常用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虽然敏感度高,但是对操作和设备要求高,检测通量低,不便于流行期大范围虫媒筛查。本实验室前期建立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DENV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抗原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敏感性高。本研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2015-2018年广州市登革热共感染调查和临床特征分析目的:分析2015-2018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的ZIKV、CHIKV检测结果,对DENV共感染情况进行筛查,了解三种病毒以及DENV不同血清型的共同感染情况。方法:以珠江医院2015-2018年收治的406例登革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对部分标本进行ZIKV、CHIKV检测和DENV血清型鉴定并总结分析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结果:检测380例登革热患者ZIKV和CHIKV核酸,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三种病毒共感染病例。96例登革热患者血清进行DENY血清型检测,69例阳性,分别是DENV-1型58例(84.1%),DENV-2型10例(14.5%),DENV-3型1例(1.5%),DENV-4型未检出,未发现DENY不同血清型共感染病例。406例登革热患者中,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分别是371例(91.4%)和35例(8.6%),临床表现以发热(96.6%)、乏力(34.0%)和皮疹(31.0%)为主,重症患者出血、咳嗽、咳痰、呕吐和腹痛更明显(均P<0.05)。登革热患者实验室检查主要为白细胞减少(71.1%)和血小板下降(52.3%),重症患者总胆红素、门冬氨酸转氨酶、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升高更明显(均P<0.05)。结论:2015-2018年的406例登革热患者中未发现合并ZIKV或CHIKV感染及DENV不同血清型共感染者。登革热患者以普通登革热和DENV 1型感染为主。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ENY感染蚊的评估目的:采用ELISA检测白纹伊蚊的DENV NS1抗原,并与RT-PCR的核酸检测结果对比,分析该方法检测蚊子DENV的可行性和灵敏度、特异性。方法:将25只1~3d的Balb/c乳鼠分为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5只/组,实验组乳鼠分别颅内注射DENV-1,DENV-2,DENV-3,DENV-4病毒液,对照组乳鼠颅内注射等体积的PBS溶液,出现发病症状后将发病乳鼠和对照组乳鼠分别放入蚊笼内中,蚊子刺叮吸血2h后分离出饱血雌蚊。在叮咬后第3,6,9,12,15,18天分别收集20只蚊子用于DENY的检测。用ELISA检测蚊子体内DENV NS1抗原,以RT-PCR检测病毒核酸作为参考方法,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性能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蚊子叮咬感染DENV1-4型的小鼠后,最早可在叮咬3天后检出病毒,最晚至叮咬后18天仍可检出,最少1只蚊子可检出。DENVl14型RNA的总阳性率分别是17.5%、34.17%、62%和10%,NS1抗原的总阳性率分别是3.33%、9.17%、15%和0%。以RT-PCR为参考方法,ELISA方法检测NS1抗原的灵敏度为0.22(0.16-0.30),特异性为1(0.99-1),灵敏度一般,特异性良好。结论:ELISA可检出蚊媒体内DENV,虽然操作简便且高通量,但敏感度低于RT-PCR法。
廖育煌,罗惠容,伍颂民,刘树国,潘志明[4](1996)在《登革热病人2/4型登革热病毒的双重感染》文中研究说明1993年9~10月间,广东省佛山市、广州市发现疑似登革热病例。采集49例病人急性期血清,分别接种C6/36白纹伊蚊细胞系进行病毒分离,其中有23例出现细胞病变(46.9%)。选取111例病毒人的急性期血清及组织培养物应用登革热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McAb-IF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显示:7/11例与2型、4型登革热单克隆抗体呈特异性荧光反应,4/11例为阴性。而直接采用病人急性期血清进行RT-PCR检测,全部均为阳性,其中5/11例为2型、4型登革病毒双重感染,6/11例为2型登革病毒感染。另选取6例病人双份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CFT),对2型、4型登革病毒有4倍抗体增长。表明本次佛山市和广州市的登革热流行是由2型、4型登革热病毒同时感染引起的。
胡哲[5](2009)在《两种标签引物RT-PCR结合Sanger测序检测登革病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两种标签引物RT-PCR结合Sanger测序的方法,检测登革病毒,包括新变异的登革病毒。一种方法可以快速诊断急性期单一血清型感染的登革热,另一种方法可以诊断双重血清型感染的登革热。3’末端锚定-标签引物RT-PCR(NAT-PCR)结合Sanger测序法是利用登革病毒(“正链”)3’最末端的保守序列作为锚定靶点进行反转录,合成带有3’最末端序列的cDNA(“负链”)(RT步骤),以登革病毒特异性的简并引物合成cDNA的第二条链(SS步骤)。由于cDNA合成引物与简并引物的5’末端均带有人工设计的“标签”序列,所以新合成的第二条链(“正链”)的两端分别带有彼此互补的“标签”序列,再以“标签”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AMP步骤)。扩增产物带有的相同3’最末端序列(cDNA合成引物)作为测序引物进行Sanger测序。并利用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进行监测和筛选NAT-PCR产物及其反应参数,优化出最佳的NAT-PCR扩增效率以及最快速的Sanger测序程序。该方法对A型流感病毒、拉沙病毒、西尼罗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和黄热病病毒检测不到可读序列,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四个血清型登革病毒RNA的检出限为11-31个拷贝/反应(两步NAT-PCR)或110-310个拷贝/反应(一步NAT-PCR),敏感性较高。对25份临床血清样本RNA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可获得400-520bp的可读序列,其中包括3份登革I型、5份登革II型、3份登革III型病毒阳性样本,其他样本均为阴性结果。一步NAT-PCR比两步NAT-PCR获得检测结果好:阳性检出率较高、可读序列更长。随机PCR方法也是利用标签引物进行RT-PCR,扩增的步骤与NAT-PCR方法相同,但以随机引物进行反转录和cDNA第二条链的合成。获得的扩增产物进行TA克隆,以单克隆的M13 PCR产物为模板进行Sanger测序。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并利用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和Bioanalyzer DNA质量分析仪进行监测和筛选,优化出无偏嗜扩增的随机PCR反应模式,可对双重感染以及因RNA降解而缺失3’末端序列的所有登革病毒进行检测。该方法不仅可以检测登革病毒,还可以检测样本中其他的单链不分节段RNA病毒以及该类型的未知病毒。其测序鉴定登革病毒的敏感性为100个拷贝的RNA/μl血清。检测DENV-1和DENV-2的混合感染样本,Sanger测序鉴定的阳性克隆率分别为21/92和32/96。对25份临床血清样本RNA的阳性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也与NAT-PCR结合Sanger测序的检测结果一致;但在阴性样本中,有1例被鉴定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在所有的阳性样本中,没有发现双重血清型登革病毒感染的样本。NAT-PCR结合Sanger测序方法,通过锚定3’末端高度保守的序列,以单管反应同时鉴定四个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及其新变异毒株。该方法可在5个小时内完成从样本RNA的提取到序列分析的全过程,检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由于在登革热流行非常严重的地方会出现双重感染的情况,为此本研究建立了随机PCR结合TA克隆和Sanger测序的方法可诊断双重血清型登革病毒的混合感染,并具有检测新的病毒变异株以及未知病毒的能力,有助于发现由单股正链不分节段的RNA病毒引起的人或动物传染病的混合感染。
许智祥[6](2019)在《六种虫媒病毒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文中提出背景及目的: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和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常见的六种虫媒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的方式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它们在全球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它们在感染人体后,会引起发热、皮疹、乏力等类似的临床表现,给临床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此外,共感染病例的出现,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极易导致漏诊、误诊。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新的鉴别诊断方法,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发展起来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它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索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上述六种虫媒病毒的方法,提高检测效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中下载CHIKV、DENV、WNV、JEV、ZIKV和YFV基因序列,用MEGA7.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针对CHIKV-E3、DENV3’-UTR、WNV-NS2A、YFV5’-UTR、JEV5’-UTR、ZIKV-E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探针。利用标准品质粒和病毒RNA模板进行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建立标准曲线,并评价各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结果:设计的引物探针相互之间没有交叉非特异性扩增。检测CHIKV、DENV、WNV、YFV、JEV和ZIKV的检测下限为5拷贝/反应和10-3~10-1TCID50/反应之间。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与起始模板拷贝数的对数和病毒滴度的对数的相关系数都在0.99以上。用不同稀释梯度的标准品质粒分别进行重复性检测,每个稀释度中Ct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4%。对收集到的31份疑似感染虫媒病毒的临床样本用新建立的方法进行检测发现,样本阳性率为87.1%(27/31),与商品化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这些样本中没有共感染病例的出现。用这种方法去检测样本,最快可在2小时内完成。结论: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CHIKV、DENV、WNV、YFV、JEV和ZIK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具有特异性好、灵敏性高、稳定性强、快速、简便等优点。该方法可以用于临床样本检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梁凤屏,文建华,罗会明,杜志明,郑夔,潘捷云,王爵铭[7](1997)在《1992~1995年广东省登革热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2~1995年,在广州市珠海区和海康市各选择1个既往登革热(简称DF)流行区和非流行区作为DF监测点,并对省内临床疑似DF病人进行监测。从104份疑似DF患者急性期血清分离出34株病毒。分离阳性率为32.69%,分别是1993年的登革2型和1995年的登革1型。1316只蚊分为116组,经C6/36白纹伊蚊细胞培养和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全部未分离出DF病毒。198份疑似DF患者血清作登革IgG抗体(DV-IgG)检测,检出阳性55份,检出率为27.78%,2份是1993年同一患者双相血清。53份是1995年单份血清,与各型DF病毒抗原呈高度广泛交叉反应,不能判定流行型。5例病后约100天的DF患者其IgG抗体滴度普遍下降。检测972份健康人血清DV-IgG,检出131份阳性,检出率为13.4%,阳性抗体滴度大多在1∶40。但1994年抗体滴度1∶80~1∶160的有19份,明显高于其它年。
翁育伟[8](2001)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登革热研究中的新进展》文中指出
翁育伟,李世清,许龙善,何似,严延生[9](2002)在《逆转录-套式PCR方法鉴定福建省登革热分离株型别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别福建省登革热分离株的型别。方法 病毒培养上清经浓缩后离心沉淀 ,提取病毒RNA ,行RT -PCR ,再用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特异性片段 ,电泳观察判断其型别。结果 从早期病人血液中分离的 3株和从白纹伊蚊中分离的 1株病毒经扩增后其产物均为登革热 2型特异性条带。结论 福建省 4株分离株均为登革热 2型病毒。
郭晓芳[10](2014)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虫及蚊媒病毒调查研究》文中指出云南省是我国蚊类区系和物种分布的核心地带和关键地区,也是我国蚊媒传染病较多的省份。迄今为止,在云南从蚊虫中分离并已鉴定的病毒包括5个病毒科11种病毒,包括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辛德毕斯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盖塔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呼肠孤病毒科的云南环状病毒(Yunnan orbivirus,YUOV)、Colti病毒、Kadipiro病毒、版纳病毒(Banna virus,BAV),细小病毒科浓核病毒属的浓核病毒,布尼亚病毒科布尼亚病毒属的巴泰病毒。在云南已从15种蚊虫中分离到乙脑病毒。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1247km,纵贯云南南北。流域面积约90000km2,是我国蚊类区系和蚊种分布的核心地带和关键地区之一。以往开展蚊虫及蚊媒病毒的调查多集中于滇西南边境地区,在滇西北地区开展的调查较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口流动增加、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以及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开通,有必要对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虫分布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2007-2009年,在云南省澜沧江上、中、下流域共选择10个居民点进行蚊虫分布调查,在蚊虫密度高峰季节,采用诱蚊灯法在畜圈和人房内进行夜间捕蚊。并于2010年,在下游地区村寨竹林采集伊蚊。对采集的蚊虫标本用白纹伊蚊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同时收集疑似病人血清和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调查结果显示,澜沧江流域居民点畜圈共采集到8属40种共计112344只蚊虫。其中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三带喙库蚊(80.26%)、中华按蚊(8.35%)、环带库蚊(5.41%)和纹腿库蚊(2.42%),其余36种蚊虫的构成比均小于1.00%。在人房中共采集到7属32种4427只蚊虫,蚊虫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三带喙库蚊(35.71%)、中华按蚊(27.51%)、纹腿库蚊(10.68%)、骚扰阿蚊(3.55%)。在上游地区畜圈中共采集到6属20种蚊虫,其中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纹腿库蚊(36.47%)、三带喙库蚊(30.63%)、中华按蚊(14.85%)和昆明按蚊(11.63%)。人房中共采集到4属6种蚊虫,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骚扰阿蚊(29.41%)、致倦库蚊(23.53%)、中华按蚊(17.65%)、多斑按蚊和白胸库蚊(11.76%);在中游地区畜圈共采集到6属28种蚊虫,其中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三带喙库蚊(84.03%)、中华按蚊(6.67%)、环带库蚊(5.49%)和纹腿库蚊(1.26%)。人房中共采集到5属20种蚊虫,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三带喙库蚊(36.15%)、中华按蚊(29.09%)、纹腿库蚊(12.15%)、致倦库蚊(11.82%);在下游地区畜圈共采集到7属35种蚊虫,其中构成比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次是三带喙库蚊(77.15%)、中华按蚊(12.53%)、环带库蚊(5.76%)和致倦库蚊(0.90%)。人房中共采集到6属25种蚊虫,排在前四位的蚊虫依是三带喙库蚊(33.59%)、致倦库蚊(19.69%)、中华按蚊(16.60%)、环带库蚊(8.49%)。对云南澜沧江流域10个县采集到的共14706只193组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共获得55株有细胞病变的病毒分离物,对11份脑脊液标本、23份发热病人血清进行病毒分离,获得1株有细胞病变的病毒分离物。采用特异引物或通用引物对49株分离物进行RT-PCR鉴定,有40株分离物得到鉴定,仍有9株为未知分离物。40株分离物中包括5科(黄病毒科、披膜病毒科、呼肠孤病毒科、Toti病毒科、Mesoniviridae病毒科)8种病毒(乙脑病毒11株、库蚊黄病毒6株、伊蚊黄病毒6株、盖塔病毒5株、版纳病毒3株、云南环状病毒5株、Toti病毒6株、Alphamesonivirus1样病毒1株),其中蚊虫黄病毒、Toti病毒、Alphamesonivirus1样病毒为云南首次分离到。40株分离物中,有2株同时检测到BAV和Toti病毒、1株同时检测到库蚊黄病毒和Toti病毒。8种病毒主要来自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及白纹伊蚊。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7种病毒(JEV、BAV、YUOV、GETV、Alphamesonivirus1样病毒、库蚊黄病毒、Toti病毒),从中华按蚊中分离到3种病毒(JEV、GETV、库蚊黄病毒)。首次从老挝输入病例血清标本中分离到1株登革2型病毒。11株JEV的蚊虫采集地区分布在云南澜沧江流域的上、中、下游地区,澜沧江上、中、下游地区三带喙库蚊乙脑病毒的最低感染率分别为24.63/万、7.15/万和9.02/万。新分离JEV的外膜蛋白(E)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98.0%~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9.8%~100.0%,与我国乙脑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6.1%~86.9%,氨基酸相似性为96.8%~97.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新分离10株JEV均属于基因Ⅰ型。从澜沧江上、中、下游地区采集的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及未分类伊蚊中鉴定到12株黄病毒。对12株黄病毒部分非结构蛋白5(NS5)基因进行进化分析,库蚊和按蚊与伊蚊分离到的病毒分别位于不同的分枝,库蚊和按蚊中分离到的病毒与库蚊黄病毒(Culex flavivirus,CxFV)进化关系相近,而从伊蚊中分离到的黄病毒与CFA病毒(Cell fusing agent virus,CFA)和Kamiti河病毒(Kamiti River virus,KRV)相近,但位于不同分枝中。在澜沧江中游地区采集的三带喙库蚊中首次分离到6株Toti病毒。对该病毒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的部分氨基酸进行进化分析显示,新分离Toti病毒和尚未分类的病毒Omono River virus AK4株和ToV-TJ株同在一个进化分支。属于Totivirus病毒科尚未分类病毒。在澜沧江中游地区采集的三带喙库蚊中首次分离到1株Alphamesonivirus1样病毒,命名为NDiV-NJ8-09。系统进化树显示,新分离株NDiV-NJ8-09与NDiV02VN178和Cavally virus (CAVV)共同位于同一进化分枝,关系最近,属于套式病毒目(order Nidovirales) Mesoniviridae病毒科。在澜沧江中游地区南涧县采集的三带喙库蚊中鉴定出3株BAV,在澜沧江下游地区采集的三带喙库蚊中鉴定到5株YUOV,在澜沧江上游和下游采集的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中鉴定到5株GETV。经BLAST比对显示,分别与以往在云南分离到的相应病毒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对新分离的登革病毒MLDENV-09株E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株位于2型登革病毒亚洲基因Ⅰ型拓扑群中。与2006年泰国株D2/Thailand/0606aTw的E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99.6%。本研究首次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系统地进行了蚊虫和蚊媒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云南省澜沧江流域不仅存在蚊种的多样性分布,也同时存在蚊媒病毒的多样性。具体得出以下结论:1.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在澜沧江上、中、下游地区畜圈中均是优势蚊种。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是澜沧江中、下游地区人房中的优势蚊种。该地区蚊虫种类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逐渐增多。2.三带喙库蚊是自然感染病毒种类最多的蚊种,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7种病毒(JEV、BAV、YUOV、GETV、Alphamesonivirus1样病毒、库蚊黄病毒、Toti病毒)。其次,从中华按蚊中分离到3种病毒(JEV、GETV、库蚊黄病毒)。本次调查提示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广泛存在虫媒病毒性疾病的媒介。3.在云南首次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蚊虫黄病毒、 Toti病毒和Alphamesonivirus1样病毒,它们的生物学性状与人类疾病关系需进一步研究。4.在澜沧江中游地区分离到BAV,结合以往调查数据,提示BAV在整个澜沧江流域均有分布。JEV在澜沧江流域广泛分布。由于这两种病毒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提示应加强居民点蚊虫媒介控制措施,以确保居民健康。5. GETV是导致家畜疾病的病原,本次调查提示该病毒在整个澜沧江流域均有分布,提示畜牧部门在相应地区应注意对该疾病的防控。6.首次从邻国老挝输入病例中分离到2型登革病毒。提示应加强云南边境地区出入境人员登革热监测和疑似病人管理,避免因输入而造成本地登革热暴发流行。
二、登革热病人2/4型登革热病毒的双重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登革热病人2/4型登革热病毒的双重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合感染现状及防控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合感染现状 |
2 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合感染的临床表现 |
3 造成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合感染的原因 |
4 登革热复合感染给疫情防控带来的挑战 |
(2)广州地区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及传播流行演变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登革热自然疫源地研究现状 |
三、问题提出、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四、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广州地区人群登革热血清抗体水平调查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广州地区登革热分子流行病学及溯源调查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广州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病毒携带调查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自然环境中主要宿主动物调查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性及特色 |
存在问题 |
附录 |
英文缩写词表 |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登革热研究进展综述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3)2015-2018年广州市登革热共感染调查和临床特征分析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登革病毒感染蚊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2015-2018年广州市登革热共感染调查和临床特征分析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4 结果 |
1.5 讨论 |
第二章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登革病毒感染蚊的评估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两种标签引物RT-PCR结合Sanger测序检测登革病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登革热概述 |
1.1 病原学 |
1.2 流行病学 |
1.3 登革热的流行 |
1.4 致病机理 |
1.5 鉴别诊断 |
1.6 登革热的早期预防与控制 |
1.7 登革热的治疗 |
第2章 登革病毒的主要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
2.1 病毒的分离鉴定 |
2.2 免疫学检测 |
2.3 分子生物学检测 |
2.4 测序技术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 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锚定-标签引物RT-PCR结合Sanger测序快速检测登革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血清中病毒RNA 纯化方法的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随机PCR结合Sanger测序检测双重血清型感染的登革病毒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6)六种虫媒病毒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耗材 |
2.1.4 病毒与细胞 |
2.2 实验方法 |
2.2.1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 |
2.2.2 病毒RNA的提取 |
2.2.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2.2.4 PCR产物的片段回收提纯 |
2.2.5 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2.2.6 质粒的提取 |
2.2.7 TCID50 的测定 |
2.2.8 标准品质粒及病毒RNA的稀释 |
2.2.9 临床样本检测 |
第3章 结果 |
3.1 .引物和探针设计 |
3.2 .特异性验证 |
3.2.1 单一体系 |
3.2.2 .多重体系 |
3.3 .灵敏度检测 |
3.4 重复性检测 |
3.5 临床样本检测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登革热研究中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鉴别诊断 |
2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3 免疫机理和免疫保护研究 |
(9)逆转录-套式PCR方法鉴定福建省登革热分离株型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毒株和细胞 |
1.1.2 试剂 |
1.2 方法 |
1.2.1 细胞培养 |
1.2.2 病毒浓缩 |
1.2.3 病毒RNA提取 |
1.2.4 逆转录-套式PCR |
2 结 果 |
2.1 RT-PCR反应结果 |
2.2 套式PCR结果 |
2.3 特异性扩增 |
3 讨 论 |
(10)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虫及蚊媒病毒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虫媒介调查 |
材料与方法 |
一、 调查地点与调查时间 |
二、 蚊虫采集 |
三、 蚊种鉴定 |
结果 |
一、 澜沧江流域蚊虫种类与构成 |
二、 澜沧江不同流域蚊虫种类与构成 |
讨论 |
第二部分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媒病毒的分离鉴定 |
材料与方法 |
一、 材料 |
二、 方法 |
结果 |
一、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媒病毒分离情况 |
二、 黄病毒属病毒的分离鉴定 |
三、 呼肠孤病毒科病毒的分离鉴定 |
四、 盖塔病毒的分离鉴定 |
五、 其他病毒的分离鉴定 |
七、 病例标本病毒的分离鉴定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登革热病人2/4型登革热病毒的双重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复合感染现状及防控挑战[J]. 郭鹏娟,郭钜旋,王国玲. 中国热带医学, 2018(05)
- [2]广州地区登革热自然疫源地及传播流行演变模式研究[D]. 罗雷.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3]2015-2018年广州市登革热共感染调查和临床特征分析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登革病毒感染蚊的评估[D]. 谢争华.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4]登革热病人2/4型登革热病毒的双重感染[J]. 廖育煌,罗惠容,伍颂民,刘树国,潘志明.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6(04)
- [5]两种标签引物RT-PCR结合Sanger测序检测登革病毒的研究[D]. 胡哲. 吉林大学, 2009(07)
- [6]六种虫媒病毒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D]. 许智祥. 南华大学, 2019(01)
- [7]1992~1995年广东省登革热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报告[J]. 梁凤屏,文建华,罗会明,杜志明,郑夔,潘捷云,王爵铭. 疾病监测, 1997(11)
- [8]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登革热研究中的新进展[J]. 翁育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6)
- [9]逆转录-套式PCR方法鉴定福建省登革热分离株型别的研究[J]. 翁育伟,李世清,许龙善,何似,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2(04)
- [10]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虫及蚊媒病毒调查研究[D]. 郭晓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