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汝昌死亡时间考(论文文献综述)
海丹[1](2020)在《清代后期上控案件的信息传播与舆论构建》文中认为现有研究认为,明、清时期常有诉讼当事人主动传播诉讼信息、寻求舆论支持,甚至希望借此影响审判之事。本文考察两起上控案件的信息传播与舆论构建过程后指出,清代后期不仅当事人会传播信息,审判者乃至未参与诉讼的人也会传播有关信息,甚至试图构建舆论。随着晚清新式报纸的勃兴,诉讼信息的传播益发活跃,在信息传播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公众舆论,不仅会影响个案的审判结果,还波及后世对晚清政治、法律的认识与评价。
段永建[2](2019)在《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回溯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学历史长河,河南作家留下了他们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从古代文学的老子、庄子、韩非子、李斯、张衡、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李贺、李商隐、谢灵运、干宝等文坛翘楚到现代文学的师陀、徐玉诺、赵清阁、尚钺、于赓虞、曹靖华、南丁等着名作家,可以说他们都以自身的文学才华和创作业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尽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等因素不是文学由盛转衰的唯一原因,但是其对文学的重要影响则不言而喻。从宋代到民国结束这一时期,河南文学从古代的鼎盛繁荣逐步走向式微的不争事实,既是对上述观点的有力佐证,又是河南文学从南宋之后逐渐衰落的真实自况。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代河南文学又逐渐走向复兴,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以姚雪垠、李凖、魏巍、宗璞、阎连科、刘震云、周大新、李佩甫、二月河、刘庆邦、朱秀海、柳建伟、李洱、墨白、张宇、田中禾、乔典运、邵丽、乔叶、傅爱毛等为代表的河南作家以“集团式”的爆发态势呈现于当代文坛,从而实现了河南文学的当代复兴和当代“中原作家群”的重新崛起,尤以为甚的是他们还创作出了以《李自成》《黄河东流去》《东方》《野葫芦引》《炸裂志》《一句顶一万句》《湖光月色》《第二十幕》《羊的门》《生命册》“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神木》《花腔》《疼痛与抚摸》《认罪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体现中原生活特色、彰显中原人文传统、歌颂中原悠久历史、弘扬中原博大文化、形塑中原历史变迁、抨击中原精神糟粕等主要特征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纵观当代“中原作家群”这些代表性作品,它们书写的一个主要向度就是借助于灾难对中原的现实生活、悠久历史、文化传统、风情民俗、精神疽痈等予以再现与反思。“灾难”指的是因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苦难,其主要内容既包括了诸种灾难给社会和人们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又涵盖了灾难给罹受者乃至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所形成的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与心理暗影。毋庸置疑,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发展无不伴随着地震、旱灾、火灾、洪水、战争、瘟疫、疾病、海啸、飓风等各种灾难的发生,一部文明史,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部人类对各种灾难的承受史与抗争史。而河南西高东低的地势,横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与穿境而过的黄河与淮河,“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政权争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阀混战,好大喜功、唯上跟风、“官本位”、浮夸虚荣、奴性意识等思想痼疾的“合力”效用,注定了河南在历史上是一个灾难频仍的“重灾区”。尤其是20世纪的河南,在中原历史上更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不断、民不聊生、“水、旱、蝗、汤”、饥馑灾荒等各种灾难赓续不断的“黄金时代”。更为重要的是在抗衡灾难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无数救民众于水火的英雄,彰显人道主义的普世情怀,而且人的命运也会因灾难的突然降临而发生跌宕起伏的变化和意想不到的“翻转”,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会也会借助于灾难“装置”而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文学作为反映、记录与艺术再现社会现实生活的重要艺术载体,自然不会放弃对灾难母题的关注与书写,所以,灾难频仍的社会现实语境和层出不穷的“灾难故事”,就顺理成章成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书写重镇与开掘不尽的丰富宝藏。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当代“中原作家群”大多出生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他们不仅长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熏陶,对中原的风土民情熟稔于胸,而且更是对中原的各种灾难要么耳濡目染、要么感同身受、要么侧身其中,“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正是籍于此,魏巍在《东方》《地球上的红飘带》中对抗美援朝战争和红军长征的书写,李凖在《黄河东流去》中对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所引发大水灾场景的刻画,宗璞在《野葫芦引》中对西南联大因战乱而南迁岁月的回眸,阎连科在《丁庄梦》中对艾滋病爆发的生动再现与深刻反思,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对1941—1943年中原大饥荒的逼真还原与真实描摹,周大新在《安魂》中对儿子病逝悲痛之情的自然流露,刘庆邦在《红煤》《走窑汉》《神木》等作品中对矿难之后人性撕裂的生动揭示,张一弓在《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对“三年自然灾害”的深刻反思、朱秀海在《穿越死亡》《音乐会》等作品中对战争中人之生命的尊重和死亡意义的着力探勘,柳建伟在《SARS危机》中对SARS病毒爆发给人们生活和心态所带来变化的显影……都为当代文坛呈现出独具中原特色的“灾难风景”,这些作品为当代文坛的灾难书写乃至当代文学的繁荣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论文在结构上分为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分别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概念厘定、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创新价值;上篇主要围绕着灾难母题的生成流变、主题向度、叙事模式等内容进行综合性研究。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灾难母题之所以生成的“中原场域”,即灾难母题生成的自然因素和人文环境、灾难母题叙事的文学传统,以及当代“中原作家群”创作主体和灾难母题叙事之间的互文指涉关系;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灾难母题的叙事流变。本章认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叙事共分为三个时间阶段,且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具言之即1949—1978年之间的秉笔直书与人定胜天,1978—2000年之间的多元杂糅与文化反思,2000—2015年之间的日常叙事与生态建构,这种流变体现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创作直面现实、紧贴时代与深刻表现社会生活细部特征的鲜明特色;第三章主要从主题思想的角度对灾难母题叙事中所蕴含的跌宕起伏的命运主题、抗衡灾难的英雄主题、意蕴丰富的人道主义主题以及中原文化反思主题等内容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从灾难母题的艺术建构角度进行论述,通过对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叙事的爬梳与分析,认为其灾难母题叙事主要呈现出三种基本叙事模式,即写实型叙事模式、象征型叙事模式和文化反思型叙事模式,不同叙事模式类型的建构体现出当代“中原作家群”在灾难母题创作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论文下篇主要围绕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天灾、战争、疾病、矿难等四个灾难母题个案予以分析探讨。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的天灾母题,具体对天灾母题书写中的现实向度、饥饿表征以及天灾母题形成中的“人祸”因素进行探析;第六章指出“得中原者得天下”的中原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而战争母题成为当代“中原作家群”书写的重镇。本章分别从战争母题的主题嬗变、U型结构、英雄原型、诗学阐释等角度对战争母题予以了论述;第七章从疾病母题的生成语境与类型建构、疾病母题的隐喻象征和诗学价值等方面对疾病母题进行了论述;第八章分别从矿难母题的文学传统、欲望化叙事和矿难母题所蕴含的悲情与崇高等方面对矿难予以了论述;结语部分再次对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灾难母题叙事的形成原因、主旨意蕴、创作流变、叙事模式等内容予以归纳、总结与分析。当代“中原作家群”对灾难母题的文学书写、对灾难历史的再现重塑、对灾难内涵的深度挖掘、对灾难中人性嬗变的形象刻画、对灾难发生原因的深刻反思,不仅形塑出中原人在各种灾难面前所具有的抗衡灾难的韧性与顽强生命力,而且同时还大多从历史与文化的畛域出发,在自然性、人性和文化的视阈融通中,谋求灾难母题叙事的丰厚意蕴与艺术上的创新嬗变,以及对中原民众在抗衡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善良质朴、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大爱无疆等美好品性的颂扬,对灾难中表现出的唯上跟风、虚荣浮夸、官本位、好大喜功、“侉子性”“泥性”等精神痈疽予以批驳。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叙事进一步丰富与拓展了当代文学灾难母题表现的精神向度与审美追求。再言之,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的灾难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有形的、无形的、肉体的还是精神的等等,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各样,危害程度不一,但它们基本上都是中国各种灾难现实生活的折射与缩影,这些灾难既是国家民族之殇,又是灾难罹受者的个人之痛,而作品中人物在灾难中的遭际与命运变迁,也是千千万万中国普通民众真实命运的生动写照与形象再现。探究灾难母题的文学创作,不是为了借助灾难“逆光飞翔”,更不是为了单纯怀念已逝灾难的惨烈与苦痛,而是要透过灾难的发生,在痛定思痛之后去思考与感悟在灾难中人之命运的瞬间“翻转”,在灾难中人们内心撕裂的痛楚,在灾难中救民众于水火英雄的闪光,在灾难中人之所体现出来的生命尊严,进而考量在灾难“生死场”中人们在身处绝境之时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修复灾难给我们所造成的精神创伤。更为重要的是在无数次抗击灾难中所形成中自强不息、患难与共、团结互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等抗衡灾难的精神,将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被永远保存、继承和发扬下去。所以,灾难母题叙事既要表象出抗衡自然灾难的豪情与信心,更要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既要有对人为灾难的记录与再现,更要有对灾难发生原因及其悲剧后果的悲悯与反思,而此,才是灾难母题叙事的真正倚重与研究价值之所在。
萨苏[3](2015)在《覆灭之殇——北洋水师生死战记(八)》文中指出甲午清朝陆军之败,对在华的外国人士而言有些出乎意料。甲午战前,大多数中国人,甚至一些在华外国人都认为清军陆军最终会依靠数量上的优势取胜。然而,真正的战场令人大跌眼镜。且不论清军内部存在的种种问题,单说数量,在甲午战争的大多数战场上,清军都比日军少。战斗打到1895年,清军不但不能向前线增兵,而且还在把前线部队向后方调动——因为此时的京城几乎无兵可用。为防遭到日军对京城的突然袭击,光绪帝调在辽阳与日军对峙的湘军陈湜部替换最有
邵宗日[4](2008)在《英国租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1898年至1930年,威海卫被英国强行租借了32年。这一时期,英威殖民政府颁行了大量的法律条例,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为维护英国殖民者在威海卫殖民统治秩序以及保障其获得所需要的殖民利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英租威海卫时期法律制度进行系统而细致的研究则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对我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历史分析、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加以介绍,对其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最终得出其对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可能的启示或借鉴。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的绪论部分首先对选择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这一课题的具体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等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分析。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多个方面的价值,如填补了一段法制历史,丰富了威海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在某些方面可以为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建设提供借鉴。但是当前中外学界尤其是我国学者对此并未予以重视,研究的范围、程度及学术成果都非常的有限。尽管不能否认这些研究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未有系统的研究、对档案利用的有限以及对现实意义思考的缺少等等。第二章详细地介绍了英国租借威海卫的历史过程。包括对英国租借威海卫的历史背景、威海卫租借专条的签订、威海卫的性质及法律地位和中英收交威海卫的经过等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说明。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在北方的争夺导致了一种激烈局面的出现,在环渤海圈区域里,沙俄强占旅大,德国租占胶澳,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英国通过施压清政府签订《租威海卫专条》,强租了威海卫。至于威海卫的性质或法律地位,学界历来都有争议。文章通过深入分析认为,英租时期的威海卫性质既不同于租界,也不是割让地,其法律地位相对独特,姑且称之为租借地。在整个被英国租占期间,中国政府从未放弃对该地名义上的主权。国民政府时期,在中央政府和有关人士的努力下,被强租了三十多年的威海卫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第三章对英威殖民统治机构构成的介绍,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殖民政府的权力分配和运行机制,了解威海卫行政长官的职权、政府的构成以及巡捕和总董在殖民统治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英租威海卫时期,行政长官集立法、行政与司法于一身,可谓位高权重,但是这样的权力机制并未带来独裁的结果,相反却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殖民政府官员的素质也相对较高,尤其是巡捕承担着广泛的职责,为维护威海卫的社会秩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与当时中国的政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正处于试图分散国家权力,迈向民主共和的混乱状态,而另一方却权力高度集中,并沿袭着中国传统的治理模式。这种现状的对比不能不发人深省。当然,相对健全的法律制度是规范包括巡捕在内的殖民政府官员行为的重要基础,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政府管理所缺乏的。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村董和总董制的推行和完善有效地维护了那里的社会秩序。第四章关于英租时期民事法律制度的研究中,文章首先结合当时的立法条例,详细介绍了英租威海卫时期几项主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即土地制度、婚姻制度、继承制度和着作权制度等具体内容。其中,土地制度最为完善,这与英威殖民者重视土地立法和司法有很大关系。而婚姻、继承和着作权等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则非常有限,基本上只对威海卫属地内的外国人发生法律效力。通过对各民事立法条例的解读及其适用情况发现,英租时期英威殖民政府当局在威海卫民事法律制度领域实行的是一种“一地两制”的政策。文章随后重点对“一地两制”的涵义及表现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文章认为,在整个英租威海卫时期的民事法律领域,实行的是一种以适用中国传统的法律和习惯为主、英国殖民当局所颁行的法律条例为辅的“一地两制”的治理策略。第五章是对英租时期刑事法律制度的研究。首先介绍了英租威海卫时期在犯罪和刑罚方面的主要立法,包括侵犯妇女和少女的犯罪、侵犯人身的犯罪、鞭刑管理条例和驱逐出境等。与在民事法律领域实行“一地两制”不同的是,在英租威海卫时期刑事法律制度的适用上,英威殖民政府弃中国的刑律不用,而适用新制定的刑事法律条例。中西刑事法律文化的冲突可以对此作出相应的解释,即当时中国与英国在刑法观念、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刑法内容等方面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或冲突,并且在英国殖民者看来中国传统的刑事法律制度是落后的,应该被更文明的刑事法律所取代。但从刑事法律的实践情况来看,由于英租时期,威海卫的刑事犯罪相对较少,使得英威殖民者所颁行的刑事法律制度并没有获得更大的适用空间。第六章是关于英租威海卫时期行政法律制度的介绍。在英租威海卫期间,英威殖民政府的行政权力非常庞大,但是每一项权力都有相应的法律授权。在研究英租威海卫时期的行政法律制度时,本文按照行政法律条例规定的主要内容以及行政权力的基本属性,分别对公共卫生管理法律、行政许可法律和鸦片贸易管理法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论述。通过对这些行政法律条例的解读,我们会对其中的许多规定感到惊讶,因为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殖民者就非常重视对公共卫生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而且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仅在当时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威海市被评为第一个国家级卫生城市与此也不无关系。此外,英威殖民当局非常重视行政许可的立法以及通过行政法律手段来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第七章是对英租时期国际法律制度的介绍。由于在英租威海卫期间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是协约国的主要参战方,但英国政府违背与中国政府签订的条约规定,绕过中国政府公然在威海卫招募华工赴欧洲参战。同时为了应对战争的情势,英威殖民当局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条例,主要目的是限制或禁止英国敌对国家的侨民进入威海卫以及在威商人同敌对国家的贸易往来。一战结束后,英国与同盟国各国分别签订了和平条约,结合威海卫的实际情况,英威当局又颁行了相应的法律条例进行落实。因此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敌国侨民、贸易及和平条约三个方面。第八章主要从法院结构、诉讼制度、陪审制度和监狱制度等四个方面介绍了英租威海卫时期的司法制度。在英租威海卫期间,行政长官、地方法院、高等法院以及后来的正、副华务司等共同承担着威海卫属地内的诉讼事务。而在广大的乡村地区,英国殖民者则保留了那里的以调解为核心的纠纷解决机制,在既有的基础上发扬了村董和总董的司法功能。就诉讼制度而言,英租威海卫时期诉讼制度建立的主要法律依据规定在《1901年枢密院威海卫法令》中,本文在这一章中对具体的刑事和民事诉讼法律制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此外,英租期间的监狱制度也比较完善,并有着自己的特色。最后一章总结了英租威海卫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对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可能的启示。本文认为英租威海卫的法律制度在形式上、内容上和法律实效上都有其独特之处。而影响法律制度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对此笔者从英国殖民者的角度、威海卫的实际情况以及法律制度自身的属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后从法制现代化的主体性、法律文化的多元性、法律的最高权威性和人的现代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对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启示,同时也引用了庄士敦在一百多年前的告诫作为对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反思之语。总之,尽管英租威海卫时期的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殖民色彩,但仅从法律制度本身的内容以及法律实效的角度来看,无疑它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而且作为英美法系在中国早期的一块“试验田”,其法律制度的实效性以及同处于变革中的中国法制所形成的对比,对于我们今天的法制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梁彦波[5](1997)在《丁汝昌死亡时间考》文中研究说明丁汝昌死亡时间考□梁彦波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究竟死于何时?目前其说法不一,主要有1895年2月11日、2月12日清晨和2月12日夜三种说法。据笔者对一些主要史料的分析研究,发现2月11日夜和2月12日清晨两说难以成立,2月12日夜之说则较为可信。现提出...
二、丁汝昌死亡时间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丁汝昌死亡时间考(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概念厘定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五、创新价值 |
上篇 |
第一章 灾难母题生成的“中原场域” |
第一节 灾难母题的自然成因 |
第二节 灾难母题生成的人文环境 |
第三节 灾难母题的文学传统 |
第四节 灾难母题与创作主体的互文指涉 |
第二章 灾难母题的叙事流变 |
第一节 1949—1978:秉笔直书与人定胜天 |
第二节 1978—2000:多元杂糅与文化反思 |
第三节 2000—2015:日常叙事与生态建构 |
第三章 灾难母题的主题向度 |
第一节 跌宕起伏的命运主题 |
第二节 抗衡灾难的英雄主题 |
第三节 意蕴丰富的人道主义主题 |
第四节 中原文化的反思主题 |
第四章 灾难母题的叙事模式 |
第一节 写实型叙事模式 |
第二节 象征型叙事模式 |
第三节 荒诞型叙事模式 |
下篇 |
第五章 天灾母题 |
第一节 天灾母题的现实向度 |
第二节 天灾母题的“饥饿”表征 |
第三节 “人祸”的推波助澜 |
第六章 战争母题 |
第一节 战争母题的主题嬗变 |
第二节 战争母题的U型结构 |
第三节 战争母题的英雄原型 |
第四节 战争母题的诗学阐释 |
第七章 疾病母题 |
第一节 疾病母题的生成语境与类型建构 |
第二节 疾病母题的隐喻 |
第三节 疾病母题的诗学价值 |
第八章 矿难母题 |
第一节 矿难母题的生成追溯 |
第二节 矿难母题的欲望叙事 |
第三节 矿难母题的悲情与崇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3)覆灭之殇——北洋水师生死战记(八)(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兵比日本兵少 |
将领和亲兵自杀殉国 |
伊东佑亨的“特许” |
北洋水师之殇 |
(4)英国租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二、对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文章结构 |
第二章 英国租借威海卫的历程 |
第一节 英国租借威海卫的背景 |
第二节 威海卫租借专条的签订 |
一、窦纳乐主持下的中英交涉过程 |
二、英日沟通与英德照会 |
三、租借专条相关问题 |
第三节 英租威海卫的性质 |
一、租界、租借地和割让地的辨析 |
二、英租威海卫的法律地位 |
第四节 中英收交威海卫的经过 |
一、晚清政府时期归还威海卫的提出 |
二、北洋政府时期归还威海卫的交涉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归还威海卫的实现 |
四、威海卫归还之法律依据 |
第三章 英国对威海卫殖民统治组织之构成 |
第一节 武职行政长官和文职行政长官及其交替 |
第二节 政府组织系统及吏治 |
一、政府其他组织机构及职责 |
二、官员的素质及吏治 |
三、英人垄断官吏职位并享受退休金待遇 |
第三节 巡捕与总董:殖民统治机制的基盘 |
一、巡捕制度 |
二、村董与总董制度 |
第四章 以适用中国法律和习惯为主的民事法律制度 |
第一节 英租威海卫时期民事法律制度简论 |
第二节 英租威海卫时期主要的民事立法 |
一、土地法律制度 |
二、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
三、遗嘱法律制度 |
四、着作权法律制度 |
第三节 "一地两制"与中国法律和习惯的适用 |
一、"一地两制"的法律涵义 |
二、中国法律和习惯及其在民事活动中的适用 |
三、实行"一地两制"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以适用英国法为主的刑事法律制度 |
第一节 英国刑事法律基本理论概述 |
第二节 英租威海卫时期刑事立法的主要内容 |
一、有关刑事犯罪的规定 |
二、有关刑事处罚的规定 |
第三节 中西文化在刑事法律中的冲突及英国法的适用 |
一、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 |
二、英租时期中英刑事法律文化的冲突 |
三、英国刑法的适用情形 |
第六章 英租威海卫时期的行政法律制度 |
第一节 英租威海卫时期行政法律制度简论 |
一、英国学者关于行政法的观点及威海卫的行政法律 |
二、英租威海卫时期行政法律制度的特点 |
第二节 公共卫生管理法律制度 |
一、《1903年检疫条例》 |
二、《1903年公共卫生与建筑条例》 |
三、《1906年感染奶条例》 |
四、公共卫生相关法律及措施的实施情况 |
第三节 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
一、英租威海卫时期行政许可制度简论 |
二、英租威海卫时期具体行政许可事项及立法 |
三、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实施情况及其财政意义 |
第四节 鸦片贸易管理制度 |
一、关于熟鸦片的管理 |
二、1909年鸦片条例的修正性规定 |
三、鸦片贸易管理制度的实施 |
第七章 英租威海卫时期的国际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威海卫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节 英租威海卫时期国际法律制度 |
一、有关敌国侨民的法律制度 |
二、有关对敌贸易的法律制度 |
三、有关和平条约的法律制度 |
第八章 英租威海卫时期的司法制度 |
第一节 法院结构 |
一、英国近代法院组织概况 |
二、英租威海卫时期法院组织的设置 |
三、乡村司法机制确立、运行及规范 |
四、英租威海卫法院组织体系特点 |
第二节 诉讼制度 |
一、刑事诉讼制度的内容 |
二、王连喜案—刑事诉讼制度之实证分析 |
三、民事诉讼制度的内容 |
四、健讼现象及原因—民事诉讼制度之实证分析 |
五、陪审团制度 |
第三节 监狱制度 |
一、英租威海卫时期监狱制度的基本情况 |
二、1903年监狱条例及相关的监管制度 |
三、英租威海卫监狱制度简要评价 |
第九章 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
第一节 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的特点及成因 |
一、殖民地与殖民地的法律 |
二、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的特点 |
三、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特点成因分析 |
第二节 英租威海卫法律制度对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
一、法制现代化首先是中国的法制现代化 |
二、法制现代化应是法律文化的多元化 |
三、法制现代化应当树立并尊重法律的最高权威性,尤其要实现权力的法制化 |
四、现代化的法律技术是法制现代化的体现和保障 |
五、法制现代化必须伴随人的现代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丁汝昌死亡时间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后期上控案件的信息传播与舆论构建[J]. 海丹. 人大法律评论, 2020(01)
- [2]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D]. 段永建.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覆灭之殇——北洋水师生死战记(八)[J]. 萨苏. 档案春秋, 2015(03)
- [4]英国租借威海卫法律制度研究[D]. 邵宗日. 华东政法大学, 2008(03)
- [5]丁汝昌死亡时间考[J]. 梁彦波. 山西成人教育, 19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