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机床通用部件系列化

专用机床通用部件系列化

一、专用机床通用部件的系列化(论文文献综述)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1](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枝根贞夫,沐志成[2](1975)在《专用机床通用部件的系列化》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在工业制造行业中作为大批大量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机床设备,由于在前者的生产情况下采用专用机床,在后者的生产情况下采用NC机床(数控机床)和多工序自动数控机床等,这样对提高生产率、稳定加工精度,节省劳动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最近,大批大量生产用的专用机床,其用途正扩大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领域里。这样各专用机床制造厂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制造出价格低廉而且还能保证精度的专用机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在机床设计上实行通用部件的系列化。本文,根据本公司的情况,扼要地叙述一下在专用机床和NC机床上实行通用部件系列化的动向和必要性。

丁武钊[3](2012)在《基于PLC的组合机床控制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组合机床在零部件加工方面,效率高、次品率低、适应多变的要求,所以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造纸等行业。而企业现有的组合机床,以继电器方式控制的仍居多数。经过多年服役后,电气故障频出、维修困难,难于满足公司的生产要求。一个实用又经济的方法是采用可编程序控制的方式。本论文主要研究组合机床通用部件的控制与整机PLC控制实现,这对节省企业生产成本,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最大效益,有积极的意义。组合机床的PLC控制相关书籍零散而不成系列,本课题的研究对相关文章的编撰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论文分析了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包括切削动力头、滑台、回转工作台、动力箱、立柱、底座等。对它们的组成、应用、结构作了描述,用图片的方式展示了某些厂家部分产品的外观。对其中重要控制部件如液压滑台、液压回转工作台与机械手等,在液压系统动作的实现、电气控制原理和转化为PLC控制,这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在陈述了PLC的应用与选型的基础上,我们选用了西门子S7-300系列PLC,对组合机床及通用部件进行控制。之后根据ZH1X系列组合铣床的参数与功能,和1XG系统工作台的动作,提出相关控制要求,设计了ZH1X系列组合铣床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PLC的控制方案、对硬件进行组态和分配相应的I/O地址,最后编制PLC程序,实现了机床全部功能的控制,并设有工作指示环节。在组合机床易操作性能,减少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有大的进步。最后使用S7-PLCSIM进行控制仿真,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王力[4](2010)在《数控机床模块划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机床模块化设计是根据广大用户提出的功能要求,设计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构和用途,而功能相同并可互换的功能模块和一些专用部件的方法。然后通过模块的不同组合组装成满足客户要求的机床、专用机床、柔性加工单元等,这种设计方法可提高机床设计的工作效率和适应性。而模块划分是模块化设计的第一步,是模块化设计的前提与基础,模块划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模块化机床的功能、性能和成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有:(1)阐述了与数控机床模块划分相关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已有数控卧式、立式机床以及其他机械产品的模块划分原则和方法,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控机床模块划分原则和方法。其主要特点:针对模块划分角度的不同类,制定了四种对应的模块划分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模块划分的盲目性,使模块划分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2)针对几种常见的数控车铣中心,根据所提出的模块划分原则和方法,对其进行了模块化再设计。首先在市场调查和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机床的总功能;其次对机床进行功能分解,建立功能关系模型;进而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谱系聚类算法计算各个子功能相关度矩阵,进行合理的功能结构模块划分;最后通过SolidWorks建模技术,创建出数控车铣中心的各级结构模块,并按照模块划分方案进行装配。(3)详细研究了数控机床模块划分评价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本文的划分方法及实例进行了合理的评价与决策,得出了模块划分的最优方案。(4)提出了模块系列化设计思想,以SolidWorks软件的系列零件设计表为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通过管理工具对模块参数进行了综合的编辑和管理,为模块组合和数控机床模块化设计提供了基础。

许晓鹏[5](2019)在《水室封头专用数控机床关键件结构优化及滑枕变形补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室封头作为核电蒸汽发生器等设备的关键部件,是蒸汽发生器与核反应压力容器等其他部件的接口,其形状复杂,加工难度非常大,研制水室封头加工专用数控机床,攻克水室封头高效加工技术难题,是有效推进我国第三代核电装备系列化、批量化生产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外常采用大型立车、落地铣镗床等通用机床结合变位机来实现水室封头的加工,该方式生产组织环节多、生产周期长,加工与检测设备及辅具制备耗费量大,精度难以保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设计水室封头专用数控机床的高效加工解决方案,并针对机床关键件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提高机床零部件综合性能为目标,开展关键件的结构优化设计及滑枕挠曲变形补偿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核电水室封头专用数控机床高效加工方案。针对水室封头加工工艺需求及现有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水室封头加工专用数控机床的整机结构布局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整机的静动态特性,进而确定了机床的薄弱环节及横梁等关键件的结构优化空间。(2)提出基于功能截面分解的横梁多工况拓扑优化方法。针对横梁结构的轻量化需求及传统拓扑优化方法存在的问题,建立横梁多工况刚度评价函数,根据横梁变形量确定各工况权重因子,分别对两个主要承载的功能截面进行二维拓扑优化分析,综合二维功能截面分析结果及初始模型优化结果,完成横梁拓扑结构改进,实现横梁的轻量化设计。(3)提出考虑疲劳寿命的横梁结构尺寸优化设计方法。在横梁拓扑优化基础上,为了确保横梁的可靠性,推导非对称循环下材料的力学参数和寿命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横梁可靠度为99.9%时的寿命,进而推导出部件可靠度为99.9%时对应寿命的最大应力,并以该最大应力为约束条件进行尺寸优化研究,在保证横梁可靠性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轻量化。(4)提出基于TRIZ理论的A轴组件结构改进设计与优化方法。针对机床A轴组件刚度不足的问题,综合利用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学等理论知识,基于TRIZ理论寻找能显著增强A轴组件局部刚度的改进方案,并采用尺寸优化进一步提高其刚度,缩小结合面缝隙,使其满足行业要求。(5)提出可摆动滑枕挠曲变形补偿方法。针对可摆动滑枕的挠曲变形问题,建立滑枕在行程和摆角双重因素影响下的滑枕变形力学模型和补偿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滑枕挠曲变形量与其行程和摆角之间的关系曲线,提出可摆动滑枕挠曲变形补偿方法,计算安装附件情况下滑枕变形补偿力,并设计相应的补偿系统。

刘伟岩[6](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沙欧[7](2012)在《组合机床计算机辅助结构方案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组合机床作为一种专用、高效率、高质量的自动化装备,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目前,多数中小企业在设计组合机床时依然采用传统的经验设计方法,设计周期较长,设计过程参考相似产品,设计方案缺乏创新性。加强组合机床的计算机辅助方案设计研究,有助于改变当前的设计模式,推进组合机床的广泛应用,进而增强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国家的工业发展。组合机床CAD研究包含结构设计、多轴箱设计、夹具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目前,CAD技术已引入到组合机床设计中,开发了一批设计系统,但在功能性、融合性和技术更新方面尚有欠缺。本文基于以上情况并结合浙江某公司钻孔攻丝组合机床项目,对组合机床计算机辅助结构方案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予以实现,主要研究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基于加工特征的组合机床加工需求表达模型。工件的加工需求一般较复杂,本文基于计算机知识表达方法和空间几何原理,建立加工需求层次表达模型。该模型容易理解和操作,实现了工件需求的计算机表示,同时建立了组合机床加工特征模型库。基于此模型又完成了组合机床刀具信息的表示,实现刀具信息数字化,为组合机床快速方案设计提供支持。2)建立了组合机床设计资源库。组合机床设计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机械加工工艺参数、组合机床零部件信息和刀具信息等。在参数化设计方法、数据库和相关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组合机床通用零部件信息库、组合机床加工工艺数据库和刀具信息库,为下一步的加工工序规划、优化和组合机床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3)基于抽样方法对组合机床加工工序进行合理规划。组合机床加工具有多特征、多刀、多工位的特点,加工工序数目通常在十几到几十个之间,即使考虑了工序间的先后约束关系,可行排序方案的计算量也十分庞大。该规划方法对可行排序方案进行抽样、评价、取最优值,并通过多次抽样结果的差值判定优化程度,从而找到最优或者接近最优的排序方案。此方法便于理解,易于程序实现。4)组合机床整体结构方案设计。根据组合机床的设计特点,提出了组合机床配置形式和通用部件的选择方法,方法能够针对具体的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置形式并依此选取通用部件。然后,完成了组合机床整体结构的程序化设计研究,最后,提出了组合机床的方案评价方法,能够对设计方案的加工效率和成本等项目进行可靠评估。5)设计系统的实现和应用。基于以上的理论研究,开发了计算机辅助组合机床结构方案设计系统,构建了由加工需求表达、设计资源管理和整体结构方案设计组成的软件结构体系,结合企业项目,提出了可行的组合机床设计方案。

赵庆志[8](2005)在《基于可重构理论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可重构制造系统和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发展现状,从生产企业和机床用户的需要分析了可重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必要性, 提出并研究了“基于可重构理论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课题,并在四维线切割试验台上进行了运行调试,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下内容: 1.分析了零件表面形成三要素确定机床功能的理论, 提出了以三要素模块为可重构粒度划分可重构机床功能模块的思想, 并用该思想对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系统组成进行了模块化划分,探讨了基于可重构理念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系统通用化、模块化、系列化、标准化设计问题,为可重构机床的研究、设计和制造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2.用通用 PC 工业控制计算机,在 Windows NT 环境下,用 VC++6.0 设计开发了用于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全闭环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了具有丝半径、放电等间隙补偿功能的曲线合成插补理论。该理论直接利用轮廓曲线和丝圆的信息,间接实现任意直线和二次曲线(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等距曲线的插补,而不需计算等距曲线,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计算等距曲线产生的计算误差,提高了机床的控制精度。论述了基于曲线合成插补理论的反向合成插补理论,研制出直线和二次曲线切割加工控制程序。 3.全面分析了任意直线和二次曲线连接可能出现尖角、内角的情况,用曲线合成插补理论,提出了任意直线和二次曲线连接形成的尖角、内角过渡理论,解决了合成插补涉及的问题。 4.论述了上下异型面工件和扭转曲面工件的基本概念、编程方法、信息处理原理,提出了上下异型面“位移累积联合插补法” 新理论,研究了基于该理论的反向联合插补方法,把 PSP 和 PRP 平面上的插补运动位移换算为 UV 及 XY两平面上的位移叠加,具有简化编程,减小累积误差,提高加工精度等明显优点,研制成功上下异型面工件和扭转曲面工件切割加工控制程序。

赵庆志,刘正埙,谷安,朱荻[9](2005)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可重构模块划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零件表面形成三要素确定机床的功能,提出了以三要素模块为可重构粒度划分可重构机床模块的理论,用该理论容易使可重构机床的设计制造成本最低,为可重构机床的研究、设计和制造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并在可重构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设计中得到了应用。

秦忠[10](2009)在《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夹具是最复杂和专用化程度最高的工艺设备之一,夹具设计是一个高度依赖经验的设计,一般都是通过调整已有相似的夹具来获得新夹具的设计,很少从头做起。目前,叶片厂内由于大多数叶片夹具的结构都已基本稳定,而且各类型叶片之间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因此在设计夹具时只需利用类比法将以往相似的叶片夹具的尺寸或结构做局部修改即可满足设计要求。然而,在Auto CAD环境下对已有相似夹具的工程图进行修改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智能程度低由于Auto CAD软件本身不支持参数化设计,所以不能实现将已有的成功的设计成果集成到软件中便于以后指导设计,使得软件本身的智能程度较低。工艺人员需要依靠自身的经验对相应的尺寸参数进行修改,极大地影响了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②修改存在分散性由于对已有相似夹具图纸的修改是通过手工逐一修改该套图纸中的每张图纸而完成的,并不是集中统一修改的,即存在分散性,所以容易出现修改遗漏,导致在夹具装配过程中某些零件出现尺寸干涉现象,造成夹具的报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支持参数化设计的UG软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基于零件模板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将企业内已有的成功的夹具成果以制作夹具模板的形式保存起来;然后,通过UG二次开发方法,利用基于实例推理技术开发了夹具设计专家系统;最后,将该专家系统集成到UG软件中,使得UG软件更加专用和智能。利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设计叶片夹具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①快速、高效、智能设计工艺人员利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进行叶片夹具设计时,系统首先通过输入的叶片信息从叶片夹具实例库中检索出相似的全套叶片夹具实例(即:已有的成功的夹具成果),然后,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其进行选择和调整,实现对新叶片全套(或部分)夹具的快速、高效、准确地设计。②集中修改工艺人员只需通过夹具设计专家系统提供的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对需要修改的尺寸进行一次修改即可实现对整套夹具图纸尺寸的统一修改,从而避免了修改遗漏现象的发生。

二、专用机床通用部件的系列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用机床通用部件的系列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1 土石方机械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1.1.3 存在的问题
        1.1.4 研究发展趋势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1.2.1. 2 新能源技术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1.2.2. 5 问题与展望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1.3.2. 2 技术优点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1.3.2. 5 发展趋势
        1.3.2. 6 展望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1.4.2. 7 其他技术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1.4.4 存在问题
        1.4.5 展望
2压实机械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热点研究方向
        2.2.3 存在的问题
        2.2.4 研究发展趋势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2 热点问题
        2.3.3 存在问题
        2.3.4 发展趋势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2 存在的问题
        2.4.3 热点研究方向
        2.4.4 研究发展趋势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2.5.2 热点研究方向
        2.5.2. 1 控制技术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2.5.3 存在问题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2.5.4 研究发展方向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6.2 研究热点
        2.6.3 主要问题
        2.6.4 发展趋势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7.2 热点研究方向
        2.7.3 存在的问题
        2.7.4 研究发展趋势
3路面机械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3.1.1. 1 烘干筒
        3.1.1. 2 搅拌缸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3.1.2. 2 沥青烟
        3.1.2. 3 排放因子
        3.1.3 存在的问题
        3.1.4 未来研究趋势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3.2.3 存在的问题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 1 搅拌机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3.3.1. 3 搅拌工艺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3.3.2 存在问题
        3.3.3 总结与展望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4.1. 1 作业机理
        3.4.1. 2 设计计算
        3.4.1. 3 控制系统
        3.4.1. 4 施工技术
        3.4.2 热点研究方向
        3.4.3 存在的问题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3.5.2 存在问题
        3.5.3 总结与展望
4桥梁机械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4.1.4 发展趋势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5隧道机械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5.1.1. 2 锚杆钻机
        5.1.2 存在的问题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5.2.1 盾构机类型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5.2.2 盾构刀盘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5.2.2. 3 存在的问题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5.2.3 盾构刀具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5.2.3. 3 存在的问题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5.2.4 盾构出渣系统
        5.2.4. 1 螺旋输送机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5.2.6 壁后注浆系统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5.2.6. 3 存在的问题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5.2.7 盾构检测系统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5.2.7. 3 存在的问题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5.2.8 盾构推进系统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5.2.8. 3 存在的问题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5.2.9 盾构驱动系统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5.2.9. 3 存在的问题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6养护机械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6.1.1 国外研究现状
        6.1.2 热点研究方向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6.1.3 存在的问题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6.1.3. 2 作业效率低
        6.1.3. 3 除尘效率低
        6.1.3. 4 静音水平低
        6.1.4 研究发展趋势
        6.1.4. 1 节能环保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6.4.2 热点研究方向
        6.4.3 存在的问题
        6.4.4 研究发展趋势
        6.4.4. 1 整机技术
        6.4.4. 2 动力技术
        6.4.4. 3 传动技术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6.4.4. 5 智能化技术
        6.4.4. 6 环保技术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6.5.1. 3 存在的问题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6.5.2. 3 存在的问题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6.5.3 冷再生设备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6.6.1 前言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6.6.2. 4 研究方向
        6.6.2. 5 存在的问题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6.6.3. 5 存在的问题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6.6.4. 5 存在的问题
        6.6.5 研究发展趋势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6.7.1 技术简介
        6.7.1. 1 施工技术
        6.7.1. 2 施工机械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6.7.3. 1 研究热点
        6.7.3. 2 发展趋势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3)基于PLC的组合机床控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组合机床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1.2.1 组合机床研究现状
        1.2.2 组合机床的发展方向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设计思想与主要工作
第二章 组合机床典型通用部件分析
    2.1 动力部件
        2.1.1 切削动力头
        2.1.2 机械滑台
        2.1.3 液压滑台
        2.1.4 液压滑台传动系统
    2.2 输送部件
        2.2.1 回转工作台
        2.2.2 工作台液压系统分析
    2.3 夹具部件
        2.3.1 机械手概述
        2.3.2 机械手典型液压系统设计
        2.3.3 机械手液压系统分析
    2.4 其他部件
        2.4.1 动力箱与多轴箱
        2.4.2 立柱及其底座
第三章 PLC 控制方式及选型
    3.1 PLC 应用现状
    3.2 PLC 的控制概述
    3.3 PLC 在组合机床的应用
    3.4 PLC 选型
        3.4.1 I/O 点数估算
        3.4.2 存储容量估算
        3.4.3 控制功能选择
        3.4.4 机型的选择
        3.4.5 经济性的考虑
    3.5 S7-300 PLC 简介
        3.5.1 S7-300 模块
        3.5.2 S7-300 STL 基本指令
        3.5.3 S7-300 LAD 基本指令
        3.5.4 STEP 7 简介
第四章 组合机床通用部件的 PLC 控制
    4.1 液压滑台的 PLC 控制
        4.1.1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4.1.2 PLC 硬件系统设计
        4.1.3 PLC 软件设计
    4.2 液压回转工作台的 PLC 控制
        4.2.1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4.2.2 PLC 硬件系统设计
        4.2.3 PLC 软件设计
    4.3 液压机械手的 PLC 控制
        4.3.1 机械手控制系统
        4.3.2 PLC 硬件系统设计
        4.3.3 程序的总体设计
        4.3.4 手动控制程序设计
        4.3.5 单步、单周期和连续程序
        4.3.6 自动返回原点程序
第五章 ZH1X 系列铣削组合机床的 PLC 控制
    5.1 ZH1X 系列铣削组合机床简介
    5.2 电气控制工作原理分析
        5.2.1 机床对电气控制的要求
        5.2.2 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5.3 PLC 硬件系统设计
        5.3.1 PLC 控制方案
        5.3.2 硬件组态
        5.3.3 I/O 地址分配
    5.4 PLC 控制程序设计
        5.4.1 运行条件
        5.4.2 主轴电动机的控制
        5.4.3 冷却泵控制
        5.4.4 工作台运行控制
        5.4.5 各种指示灯控制
    5.5 PLC 仿真
        5.5.1 S7-PLCSIM
        5.5.2 仿真步骤
        5.5.3 仿真结果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数控机床模块划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与背景
    1.3 模块化设计的几个基本概念
        1.3.1 模块
        1.3.2 模块化
        1.3.3 模块化设计
        1.3.4 关于模块化设计的其他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 模块划分技术研究现状
        1.4.2 模块化划分的发展趋势
        1.4.3 模块化设计在现代数控机床制造中的应用
    1.5 模块化设计的优点
    1.6 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1.6.1 论文内容
        1.6.2 论文组织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控机床模块划分原则与方法研究
    2.1 几种模块划分原则综述
    2.2 改进的模块划原则
    2.3 两种有代表性的模块划分方法研究
        2.3.1 基于用户需求的模块划分方法
        2.3.2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模块划分方法
        2.3.3 两类划分方法的差异
    2.4 改进的模块划分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控机床功能分析
    3.1 市场调查与分析
    3.2 确定机床型谱
    3.3 确定机床主参数
        3.3.1 主参数定义
        3.3.2 机床参数及主参数的确定
    3.4 确定机床总功能
    3.5 机床功能分解
        3.5.1 功能分解方法
        3.5.2 功能分解结果
        3.5.3 建立子功能关系结构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控机床的功能结构模块划分
    4.1 功能结构模块划分过程模型
    4.2 功能模块划分原则
    4.3 划分功能模块
        4.3.1 子功能独立条件
        4.3.2 功能相关度
        4.3.3 划分功能模块
        4.3.4 数控机床的功能模块划分实例
    4.4 划分结构模块
        4.4.1 结构模块划分原则
        4.4.2 结构模块划分
        4.4.3 结构模块划分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控机床模块划分方案的评价与决策
    5.1 确定模块划分方案的评价指标
    5.2 确定模块划分的评价方法
    5.3 模块划分方案的评价过程
        5.3.1 建立阶梯层次结构
        5.3.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5.3.3 计算被比较元素的相对权重
        5.3.4 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5.3.5 基于VB的判断矩阵的计算
        5.3.6 计算方案层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
    5.4 数控车铣中心模块划分方案的评价
    5.5 本章结论
第6章 数控机床模块系列化设计及配置管理
    6.1 基于SolidWorks的数控机床模块系列化设计研究
        6.1.1 数控机床模块系列化设计原理与条件
        6.1.2 数控机床模块系列化设计方法及其实现
    6.2 数控机床模块配置及管理
        6.2.1 模块族和模块族模型的概念
        6.2.2 模块库数据管理
        6.2.3 模块库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水室封头专用数控机床关键件结构优化及滑枕变形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专用数控机床研究现状
        1.3.2 机床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1.3.3 TRIZ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1.3.4 机床滑枕变形补偿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水室封头专用数控机床结构设计及分析
    2.1 水室封头加工工艺分析
    2.2 专用数控机床整机方案设计
        2.2.1 整机结构方案
        2.2.2 专用机床主要技术参数
        2.2.3 整机及关键零部件
    2.3 整机有限元分析
        2.3.1 建立有限元模型
        2.3.2 静态特性分析
        2.3.3 模态分析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基于功能截面分解的横梁多工况拓扑优化
    3.1 横梁静动态特性分析
        3.1.1 有限元建模
        3.1.2 横梁静力分析
        3.1.3 横梁模态分析
    3.2 横梁直接拓扑优化
        3.2.1 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3.2.2 直接拓扑优化结果
    3.3 基于功能截面分解法的横梁拓扑结构分解
        3.3.1 功能截面分解法
        3.3.2 横梁的功能截面分解
    3.4 横梁功能截面多工况拓扑优化
        3.4.1 单工况拓扑优化
        3.4.2 多工况拓扑优化
    3.5 拓扑优化效果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疲劳寿命的横梁尺寸优化
    4.1 疲劳寿命概述
        4.1.1 名义应力法
        4.1.2 局部应力应变法
    4.2 横梁的疲劳寿命分析
    4.3 考虑疲劳寿命的横梁结构尺寸优化
        4.3.1 边界条件及载荷施加
        4.3.2 优化参数的定义
        4.3.3 优化方法选择及求解
        4.3.4 优化过程及结果分析
        4.3.5 优化结果分析
    4.4 优化结果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TRIZ的A轴组件结构改进及优化
    5.1 A轴组件有限元分析
        5.1.1 静力结果提取与分析
        5.1.2 A轴组件模态分析
    5.2 基于TRIZ的A轴组件结构改进
        5.2.1 TRIZ指导的A轴组件优化思路
        5.2.2 技术矛盾分析
        5.2.3 优化方案确定
        5.2.4 优化方案有限元分析
    5.3 A轴组件结构优化设计
        5.3.1 参数化建模
        5.3.2 灵敏度分析
        5.3.3 尺寸优化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滑枕挠曲变形补偿研究
    6.1 滑枕挠曲变形概述
    6.2 滑枕挠曲变形分析
    6.3 滑枕变形补偿装置设计
        6.3.1 变形补偿力学模型
        6.3.2 变形补偿装置设计
        6.3.3 变形补偿力的计算
        6.3.4 变形补偿后结构有限元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组合机床计算机辅助结构方案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 绪论
    1.1 组合机床产品概念与特点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提出
    1.3 组合机床CAD方法研究现状
        1.3.1 参数化设计方法相关研究
        1.3.2 国内外组合机床CAD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3.3 组合机床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1.5 小结
二. 工件加工需求表达方法
    2.1 引言
    2.2 工件表面成型原理
    2.3 面向组合机床的加工需求信息表示
        2.3.1 加工需求建模思想
        2.3.2 组合机床加工特征类型
        2.3.3 加工特征的方位信息表示
        2.3.4 组合机床加工特征的表示
    2.4 组合机床刀具信息表示
        2.4.1 组合机床刀具属性信息
        2.4.2 刀具自动匹配方法
    2.5 小结
三. 组合机床设计资源库的建立
    3.1 引言
        3.1.1 参数化特征建模
        3.1.2 基于Solidworks的特征建模
    3.2 组合机床通用部件信息库
        3.2.1 组合机床通用部件的分类
        3.2.2 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模型的建立
        3.2.3 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数据管理
    3.3 组合机床加工工艺设计与工艺数据管理
        3.3.1 切削用量的确定
        3.3.2 工艺数据的计算
        3.3.3 工艺数据管理
    3.4 小结
四. 组合机床方案设计
    4.1 引言
    4.2 组合机床配置形式的选择方法
        4.2.1 组合机床配置形式分析
        4.2.2 组合机床配置形式的选择
    4.3 组合机床加工工艺的优化
        4.3.1 切削用量的优化
        4.3.2 工序规划方法
        4.3.3 面向工序规划的动力头配置
    4.4 通用部件选用与匹配检查
        4.4.1 通用部件的选择
        4.4.2 零部件匹配检查
    4.5 组合机床装配参数设计与模块化装配
        4.5.1 组合机床装配参数设计
        4.5.2 组合机床模块化装配
    4.6 方案评价
        4.6.1 评价指标
        4.6.2 权重系数的确定
        4.6.3 设计评分标准
        4.6.4 设计方案的评分
    4.7 小结
五. 组合机床结构方案CAD系统开发
    5.1 系统设计思想与功能分析
        5.1.1 系统设计思想
        5.1.2 系统功能分析
    5.2 系统开发环境
        5.2.1 系统开发环境的选择
        5.2.2 数据库的选择
        5.2.3 建模软件的选择
    5.3 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
        5.3.1 加工需求输入子系统
        5.3.2 设计资源管理子系统
        5.3.3 结构方案设计子系统
    5.4 组合机床结构方案设计系统运行实例
    5.5 小结
六.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可重构理论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现代制造技术发展概述
    1.2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概念分类及其特征
        1.2.1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1.2.2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特征
    1.3 可重构制造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慢走丝线切割机床发展现状
        1.4.1 国外发展现状
        1.4.2 国内发展现状
        1.4.3 从机床用户看可重构电火花机床设计制造的必要性
        1.4.4 从机床生产厂生产成本和回报率看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必要性
    1.5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本文主要工作
        1.5.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1.5.2 本文主要工作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系统可重构模块划分研究
    2.1 零件表面形成三要素及机床误差理论
        2.1.1 零件表面形成三要素理论
        2.1.2 普通车床误差及其来源分析
        2.1.3 机床误差的定义
        2.1.4 机床可重构粒度划分切入点
    2.2 基于可重构理念的机床系统模块化创建与划分
        2.2.1 可重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系统模块划分研究
        2.2.2 可重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三要素模块设计要点研究
        2.2.3 控制系统具有开放性
        2.2.4 集成化
        2.2.5 可转换性
    2.3 可重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系统接口设计研究
        2.3.1 机械接口设计要点
        2.3.2 计算机硬件接口设计要点
        2.3.3 软件接口设计要点
    2.4 慢走丝线切割机床数控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2.4.1 慢走丝线切割机床数控系统组成
        2.4.2 全闭环伺服进给系统结构组成分析
        2.4.3 慢走丝线切割机床数控系统功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差分插补原理的曲线合成插补理论
    3.1 基于可重构理念的差分插补原理
        3.1.1 差分插补原理的再推导
        3.1.2 各离散点上差分与函数一阶、二阶导数的关系
        3.1.3 差分插补正二次曲线时其他几个问题的处理
    3.2 基于差分插补原理的曲线合成插补理论
        3.2.1 基于等距曲线理论的丝半径补偿理论分析
        3.2.2 基于差分插补原理的合成插补偏差判别理论分析
        3.2.3 轮廓曲线和丝圆在相对坐标系中插补参数初始化
        3.2.4 合成插补终点判别
    3.3 合成插补中其他问题的处理
        3.3.1 各种间隙处理
        3.3.2 多次切割留余量问题
        3.3.3 自动过象限处理
    3.4 直线和二次曲线 ISO 代码译成差分插补代码
        3.4.1 直线ISO 代码译成差分插补代码
0&& j <= 0 时的顺圆弧ISO 代码译成差分插补代码'>3.4.2 当i>0&& j <= 0 时的顺圆弧ISO 代码译成差分插补代码
        3.4.3 其它圆弧及二次曲线的ISO 代码译成差分插补代码
    3.5 合成插补理论的插补误差分析计算
    3.6 计算实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曲线合成插补理论的尖角内角过渡理论
    4.1 尖角内角过渡问题的提出及其基本概念
        4.1.1 基本概念
        4.1.2 曲线曲率半径理论计算
        4.1.3 形成尖角内角的可能情况分析
    4.2 用单独圆弧插补实现曲线衔接处尖角过渡
    4.3 尖角圆弧过渡有望克服塌角误差分析
    4.4 用正反向合成插补实现曲线衔接处内角过渡
    4.5 关于内角过渡中死角的判别和处理
        4.5.1 死角曲线正向合成插补计数长度减到0时的处理
        4.5.2 死角曲线正向合成插补计数长度减不到0 时的处理
    4.6 合成插补加工过程动态跟踪显示原理
        4.6.1 显示比例bl 计算
        4.6.2 显示起点坐标(X0,Y0)计算
        4.6.3 合成插补加工过程动态跟踪显示程序设计
    4.7 综合实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曲线合成插补理论的反向合成插补
    5.1 反向合成插补问题的提出
    5.2 反向合成插补指令推导
        5.2.1 曲线反向插补指令推导
        5.2.2 丝圆反向插补指令推导
        5.2.3 曲线过象限时的反向插补指令变换
        5.2.4 丝圆过象限时的反向插补指令变换
    5.3 合成插补及其反向合成插补计算机模拟实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下异型面工件信息描述和联合插补加工
    6.1 上下异型面工件加工的基本概念
        6.1.1 上下异型面工件加工的基本概念及其三要素分析
        6.1.2 同步编程
        6.1.3 异步编程
        6.1.4 关于上下异型面工件信息描述的说明
        6.1.5 上下异型面工件加工信息处理方法简述
    6.2 异步编程上下异型面工件信息描述及处理
        6.2.1 工件面信息描述及相邻标注间曲线弧长和双坐标计数长度
        6.2.2 相邻标注间曲线弧长按比例分配及差分插补代码求法
        6.2.3 工件上下面差分插补代码文件的尖角内角过渡处理
        6.2.4 将尖角内角过渡处理后的文件再处理为丝中心轨迹文件
        6.2.5 将丝中心轨迹差分插补参数计数长度变为双坐标计数长度
        6.2.6 将双坐标计数长度加工文件指令条数一一对应处理
    6.3 上下异型面零件加工“位移累积联合插补法”原理
        6.3.1 “位移累积联合插补法”的相似类比理论分析
        6.3.2 上下异型面零件联合插补程序设计
        6.3.3 将PSP 和PRP 平面插补位移转化为UV 和XY 平面的位移
    6.4 基于“位移累积联合插补法”的反向联合插补
        6.4.1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原理的反向插补
        6.4.2 PSP 平面和PRP 平面上曲线反向联合插补原理
    6.5 上下异型面工件编程加工及动态跟踪显示实例
    6.6 “轨迹合成法”与“位移累积联合插补法”比较实例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扭转曲面工件信息描述和插补加工的实现
    7.1 扭转曲面工件加工基本概念
        7.1.1 属于同步编程的扭转曲面的扭转参数
        7.1.2 各扭转参数对曲面形状的作用效果
    7.2 扭转曲面加工问题处理思路
    7.3 直线扭转后差分插补代码的变换
        7.3.1 当直线坐标象限指令为L1或L3时差分插补代码的转换
        7.3.2 当直线坐标象限指令为L2或L4时差分插补代码的转换
    7.4 圆弧扭转后差分插补代码的变换
        7.4.1 当顺圆弧坐标象限指令为L1 或L 3 时差分插补代码的转换
        7.4.2 当顺圆弧坐标象限指令为L 2 或L 4 时差分插补代码的转换
        7.4.3 当逆圆弧坐标象限指令为L1 或L 3 时差分插补代码的转换
        7.4.4 当逆圆弧坐标象限指令为L 2 或L 4 时差分插补代码的转换
    7.5 放大倍数对差分插补代码的变换
        7.5.1 放大倍数对直线差分插补代码的变换
        7.5.2 放大倍数对圆弧差分插补代码的变换
    7.6 平移对直线和圆弧差分插补代码的变换
        7.6.1 在PRP 平面上有直线切入指令G01 Xx Yy 时的处理
        7.6.2 在PRP 平面上没有直线切入指令时的处理
    7.7 增加切出指令便于取出工件
    7.8 扭转曲面零件联合插补加工及反向联合插补的实现
        7.8.1 扭转曲面零件联合插补加工及回退原理
        7.8.2 扭转曲面零件编程及加工过程动态跟踪显示实例
    7.9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本课题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8.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8.3 本章小结
附录1 本课题直线和二次曲线 ISO 代码定义及规则
附录2 曲线方程由绝对坐标系向相对坐标系转换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主要参考文献

(9)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可重构模块划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零件表面形成三要素及机床误差理论
    1.1 零件表面形成三要素理论
    1.2 普通车床误差及其定义
2 可重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模块划分
    2.1 以三要素模块为可重构粒度进行可重构电火花机床模块划分
    2.2 以三要素模块为可重构粒度的优点
    2.3 基于三要素模块为可重构粒度的可重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模块化创建与划分
    2.4 本课题设计的可重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模块创建与划分实例
3 可重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模块化设计要点研究
    3.1 系列化硬件三要素模块设计要点
    3.2 非系列化硬件三要素模块设计要点
    3.3 系列化硬件非三要素模块设计要点
    3.4 非系列化硬件非三要素模块设计要点
    3.5 软件三要素模块设计要点
    3.6 软件非三要素模块设计要点
4 可重构机床控制系统要具有开放性
    4.1 选择通用的操作系统为控制系统的平台
    4.2 充分利用先进编程技术增强控制系统的开放性
    4.3 以开放性增强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
5 结论

(10)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
        1.2.2 专家系统
    1.3 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分析
    2.1 汽轮机叶片的结构与类型
        2.1.1 叶片结构
        2.1.2 叶片分类
    2.2 汽轮机叶片的加工工艺过程
    2.3 机床专用夹具设计理论
        2.3.1 工件的定位及夹具的定位设计
        2.3.2 工件的夹紧及夹具的夹紧设计
        2.3.3 铣床夹具的特点
        2.3.4 机床专用夹具的设计步骤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专家系统的基本理论
        3.1.1 专家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3.1.2 专家系统的特点
        3.1.3 专家系统的构建过程
    3.2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3.2.1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功能目标
        3.2.2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
        3.2.3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工作流程
    3.3 关键技术
        3.3.1 基于零件模板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3.3.2 数据库及其访问技术
        3.3.3 UG 二次开发技术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4.1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知识库的设计与实现
        4.1.1 知识库的基本理论
        4.1.2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知识库的设计与实现
    4.2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4.2.1 推理机制的基本理论
        4.2.2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4.3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解释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4.3.1 解释机制的基本理论
        4.3.2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解释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4.4 其他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4.4.1 工程图的拼图处理
        4.4.2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与UG 环境的集成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应用
    5.1 叶片夹具实例的创建
        5.1.1 叶片夹具模板的创建
        5.1.2 叶片夹具实例的创建与保存
    5.2 基于实例推理的叶片夹具设计
        5.2.1 叶片夹具实例的检索
        5.2.2 待加工叶片夹具的设计
        5.2.3 待加工叶片夹具工程图的拼图处理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主要完成的工作
        6.1.2 主要创新点
    6.2 展望
        6.2.1 存在的问题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专用机床通用部件的系列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2]专用机床通用部件的系列化[J]. 枝根贞夫,沐志成. 国外组合机床, 1975(S2)
  • [3]基于PLC的组合机床控制理论研究[D]. 丁武钊. 长安大学, 2012(07)
  • [4]数控机床模块划分方法研究[D]. 王力. 东北大学, 2010(03)
  • [5]水室封头专用数控机床关键件结构优化及滑枕变形补偿研究[D]. 许晓鹏. 燕山大学, 2019(03)
  • [6]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7]组合机床计算机辅助结构方案设计方法研究[D]. 沙欧. 浙江大学, 2012(07)
  • [8]基于可重构理论的慢走丝线切割机床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赵庆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05)
  • [9]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可重构模块划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J]. 赵庆志,刘正埙,谷安,朱荻. 机械工程学报, 2005(09)
  • [10]汽轮机叶片专用夹具设计专家系统的研究[D]. 秦忠. 江南大学, 2009(05)

标签:;  ;  ;  ;  

专用机床通用部件系列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