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为营 层层把关 全面提升年鉴编纂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文[1](2021)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文中认为当前我国进入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充分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在诉求缩小城乡、阶层差距,诉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城市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兜底”制度。而城市弱势阶层又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主体“农民工”为主,为此,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问题的“纽结”,关联到城乡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双向互动问题,从而跳出了城市谈城市保障房、跳出了保障房制度本身谈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可以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生和变革的逻辑,并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在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我国以“政府引导市场”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使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有效性不足,为此,启用“市场引导政府”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目标的交易成本,增强保障性住房制度效率。在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见第1章、第2章),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历史与制度变迁逻辑(见第3章)。通过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形成和改革的历程,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逻辑: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和发展,它遵循着与我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互动逻辑。通过我国住房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及其成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利用不完全的市场,发挥强有力的经济介入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即外界称之为“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实施过程,由此,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基本上可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模式。第二,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原因(见第4章)。在相关政策文献和研究文献梳理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内容涵盖量的标准、质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标准。以此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性”是充分还是不足,找出与供给“有效性充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分析保障性住房存在供需不平衡,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原因,并以制度设计为手段,旨在打破过度通过行政权力配置保障性住房的旧制度路径依赖,形成市场配置保障性住房,以顺应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破解所需,以及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追求高速度忽略内涵式发展之弊端。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实证研究(见第5章)。通过模型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及与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问题,实证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我国保障性住房原有的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已经造成了一定保障房效率不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重新引导保障房的保障职能。第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变革的个案分析(见第6章)。通过分析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和丰城模式三个典型案例,及其模式产生的制度逻辑,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可资为借鉴的经验。三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破解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制度运行交易成本增大,而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不足甚至无效率供应的尴尬局面,其通过制度变更形成现有模式的内在的动力,是相关主体对于超额剩余,即“租”的寻求以及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交易成本减低需求的行为反应。第五,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关键制约因素与“市场引导政府模式”路径转向(见第7章第8章)。在前述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不足及制度原因的现实问题梳理基础上,提炼出导致供给有效性不足的核心制度因素,结合前述案例经验,论证了“政府引导市场”的改革模式要发挥较好的效率,其前提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存在非滞后性,而现实中政府的决策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反应能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受惠主体的甄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特租房等)和布局、投资结构和方式等,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更充分、更有效供给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制度的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打破行政权力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发生偏差的体制机制之弊,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市场供求,从而打破“政府主导市场”模式的路径依赖,向“市场主导政府”的新的改革路径转型。在明确了市场引导政府的大的改革方向后,本研究对于与市场导向相关联的产权问题、大数据赋能问题、交易的信用问题等,以制度经变迁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作了较深入剖析和制度设计的探索。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通,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出现局部无效供给现象;第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及改革的历史逻辑在于政府引导市场。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应该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交易成本的节约行为选择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为此,提出的制度建议是:契合新时代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改革的主导价值应该是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力量主导制度变迁。为此,未来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市场引导政府,即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为此要在产权改革、法制环境建设、大数据赋能等方面,为市场机制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有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通过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第一次从供给“有效性”的问题出发,系统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逻辑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的四重悖论问题的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诉求下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引导政府”路径转向;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降低,从而使保障性住房回归“可负担性”本来定位,等等。
贾一村[2](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提出《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倪赛凤[3](2020)在《诸联生平和创作研究》文中指出提到诸联,一般人都会想到他的《红楼评梦》,而对其生平交游及其他创作则鲜有论及。本文将重点关注诸联的家世、生平、交游及其所留下的另外几部作品,发掘这一位清代江南乡邦文人的多重色彩。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从史料入手,考察诸联的家世、生平以及交游情况。诸联出身于名门望族,受到家族成员的影响,其自幼就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家道中落,他历经人事沧桑,遍尝人生百味。而其所结交的朋友则来自于不同的阶层,既有“苔岑诗社”这样的下层文人群体,也有王昶、袁枚等学界泰斗。诸联的家世、生平、交游情况对于他的文学创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一章的研究为之后两章的研究提供背景支持。第二章关注诸联的诗歌创作。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诸联所留下的两部诗稿的版本情况。接着探索诸联诗作中所流露出的主要情感,大致分为愁苦、愤恨、悲哀三大类。然后对于诸联诗作的主要特色进行鉴赏分析。诸联所生活的乾嘉时期,诗坛上流派纷呈。他为了迎合时代的主流风尚,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因而其诗作折射出了时代的共性。诸联是松江府人氏,受到家乡文化的影响,他的诗作同样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另外,诸联发挥自身优势,将绘画技法与小说技法移植到诗歌创作中。在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诸联的诗作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最后简单探讨一下诸联的诗歌主张。对于诸联诗歌主张的把握,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他的诗歌创作实践。第三章关注诸联的笔记创作,以《明斋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节分析诸联辑撰《明斋小识》的意图,主要可概括为劝善惩恶、娱乐大众、补史志之缺三点。第二节探讨《明斋小识》的志怪特色。诸联笔下的神怪故事种类繁多,反映了其复杂的宗教观。第三节发掘《明斋小识》中的“奇”。诸联将目光投射到平凡生活中的奇人、奇物、奇事之上,这些奇人、奇物、奇事为全书增添了不少人间烟火味。第四节对于《明斋小识》的讽刺艺术和叙事笔法进行鉴赏分析。结语从时代、地域、个体三个方面出发,揭示诸联这一位清代江南乡邦文人的多重色彩。他的作品既折射出了乾嘉时期的主流审美风尚,也闪耀着松江府的地域文化光芒,同时也彰显了其个人的审美情趣。附录部分对于诸联的生平大事进行简单爬梳整理,以年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大宇,孙文[4](2018)在《40年中国茶企十大风云人物》文中指出当今社会品牌无处不在,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品牌的商品该如何销售。如果说企业是品牌的载体,那么企业家就是一个品牌最好的代言。从创立企业到管理企业,企业家的使命不仅是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更是要当好领头羊,带领整个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壮大,正契合了茶以"和"为贵的精神追求。改革开放40年,本刊选出的中国茶企十大风云人物,是无数茶企老板的代表和佼佼者。
张宏哲[5](2016)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正处在飞速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医疗建筑体系也进入了健全和成熟的关键性阶段,数量巨大的医疗建筑正在规划、立项、审批、建设进程中。如何规划、如何建设才能够在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爆发时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这需要对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现阶段的情况有较为透彻的认识,并且构建起与之对应的评定系统。文章以应对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为研究对象,构建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为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现状评测提供适用的实践方法,为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文章首先架构评价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然后选取模型的评价指标,并构造模型运算系统,最后应用模型评测典型城市。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运用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救治和恢复的全过程中医疗建筑网络的防控职能,结合传染病预防学理论,研究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传播的全过程中医疗建筑网络的阻断机制,作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和权重设置的理论依据;模型选择适应医疗建筑网络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测工具,以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算原理、层级结构和分析方法构造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模型。防治公共疫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的构建从整个防控过程的基本概念出发,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各个阶段的特点,构建一个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体系。除此之外,还要依照对几个代表性城市现存疫情医疗建筑系统和相关法律的整合以及梳理,统计灾前预防、灾中救治、灾后恢复全过程的建筑功能指标,形成科学、适用、完整的评价指标模型。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功能,从统计指标的数据处理过程入手,根据典型城市的实测结果,定量各评价指标数值;根据危机管理理论和传染病传播机理,定量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实际评测三座中国典型城市的医疗建筑网络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模拟城市在突发性传染病爆发时医疗建筑体系的反应过程,得出城市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优势和劣势,阐明模型的实测方法和应用范围,提出现有医疗建筑网络整合策略。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将危机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领域,并结合传染病防控理论、评价学方法等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尝试,形成建筑学领域内新的学科理论生长点;将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引入到医疗建筑评价中,将医疗建筑中的各要素用评价指标和权重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新型的评价模型,并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使用防治公共疫情医疗建筑网络评定手段,评测现有医疗建筑网络,得出评测结论。实现理论和方法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医疗建筑理论研究与社会实际的直接连接的评价方法。
刘江岳[6](2014)在《专业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学教师的培养面临着来自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及学生就业困境加剧所带来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达到专业化水平的中学教师,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在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指引下,如何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是在教师专业化的价值立场中,运用系统论方法、国际比较方法、文献研究方法、访谈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发达国家的中学教师教育实践的特点,剖析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资格认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给出具体的改革对策建议。本文第二章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特点以及中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结构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首先从分析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入手。以社会功能、专业资质、专业制度这三个方面的标准来衡量,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的确定性毋庸置疑。就中学教师而言,教师专业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中学教师与其它学段教师在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及教育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区别;其二,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出阶段性递进的特点,可以分为新手、适应与调整、胜任、熟练及专家五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专业水平;其三,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由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组成。其中,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专业能力形成教师专业素养的特质,而专业品质把控教师专业素养的方向,呈现出“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特色。中学教师的专业化需要通过职前教育来实现。中学教师职前教育需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如何检验培养的结果等一系列核心问题。立足于教师专业化的价值观并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本文第三章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目标设定、模式选择、课程设置及对职前教师的资格认证等各个要素进行了概念的厘定和深入细致的分析。职前教育目标是教育理念和培养标准的具体体现,直接决定着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在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目标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培养理念及培养标准是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培养模式是为了达成特定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资源配置及教学过程组织方式,包含四个关键要素:培养人才的层次定位、专业准入标准的制定、培养过程的设计以及职前与职后的衔接等。课程设置是教师职前教育极为重要的核心部分,课程质量的高低、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实施的有效性等都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教师资格认证是对培养结果的检验,资格认证制度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学教师教育的质量,影响到中学教师专业化的现实水准。分析发达国家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对我国能够提供一些参照和借鉴。考虑到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水平的先进性、教师教育制度的完善性以及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之间的可比性等,本文第四章选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个发达国家作为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国际比较对象,梳理和分析了三个国家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目标制订、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师资格认证的特点。其中,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分析涉及到相关的教师职前教育机构,本章选取了美国的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和澳大利亚的弗林德斯大学这三所较有代表性的高校,对上述国家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总结。在教师专业化的价值立场中,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作为参照,本文第五章分析了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在目标设定、模式设计、课程设置与资格认证方面所存在的偏差或滞后。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培养理念偏执、培养标准落伍、具体目标错位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培养途径上,存在主流培养模式单一、成熟性欠佳、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缺少连贯性等问题;在课程体系方面,既有某些课程要素的缺失,也有结构方面的不足;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方面,由于起步较晚,存在着教师资格证书分类不合理,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偏低,资格证书有效期太长,资格认证组织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鉴于上述诸多问题,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及教师教育机构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改革一直在推进之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的第二个十年,各种改革举措不断出台。本文第六章对2010年后,我国在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方面的改革实践状况予以梳理和分析。无论是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试点,还是高校各自的教师教育改革实践,都表明我国在提升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水平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改革的成绩固然令人振奋,但其中显露的不足更值得人们关注。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指导,基于以上的问题分析和比较借鉴,并运用了访谈方法征求了中学一线教师、校长、师范毕业生等群体的意见、建议和实际需求,本文第七章指出,中学教师职前教育体系的改革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指引之下,需要从目标、内容、模式到资格证书制度的整体推进: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更新教育理念,建立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并制定符合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并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职前培养目标;在培养模式上应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控性、灵活性、多元性、连贯性,以及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等特点;在培养内容上应改变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增加能够提高师范生专业素养的教育专业课程,并对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在教师资格制度上应增强教师资格融通的合理性,提高教师资格认定标准,落实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配套服务措施,增强教师资格认证机构的专业性。
刘亮红[7](2014)在《唐中期官德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官德是官员这一道德主体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既具普遍意义又具特殊价值的立己为政规范。官德思想是人们对官员立己为政实践中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所应有的价值观念及实践方法的认识。唐中期官德思想是唐中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君臣大义不明的中唐政局、先文学后德行的取士制度及昌明官德不力的儒学,都给唐中期官员的道德品质提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复兴儒学、重振先王之道、重建儒家伦常道德就成为唐中期继承儒学道统、维持社会伦理秩序,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唐中期人们对于官德问题的思考是建立在以下认识基础上的:一是对天与人关系的认识。人们对天人关系的思考与认识解决了人的道德性来源。在天人关系论上,形成了天与人相乖相异、相分相对及相胜相用等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尽管围绕天人关系,形成了不同的认识,但都无一例外地都排除了天的绝对作用,发挥儒家内求于心的传统,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是立身之本。二是对人性善恶的认识。对人性善恶问题的认识则解决了道德修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问题,而且,不论人性善恶,道德修养都是必须的,或是为发明善性,或是为去性之恶。三是对圣人之道的认识。对圣人之道的认识既关乎传统文化与道德的传承问题,又关乎现实生活的道德指向问题,对圣人之道的认识解决了官员道德追求、道德修养的指向及目标问题。作为政治道德的核心,官德既体现一般政治道德的普遍要求,又具有基于官员特定身份伦理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意义的修己之德是所有人修齐治平的基础,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官员来说,正己是正人的前提,官员修身正己是其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与起码的道德要求,更是他们发挥道德示范作用的主要方面。而从身份伦理角度来考察的君德与臣德,不仅直接关乎官员的从政道德及其实践,而且对社会风化影响深远。修己之德、君德、臣德等共同构成了唐中期官员道德品质规范的主要方面。作为道德社会化、制度化产物的官制、律法及礼制等社会上层建筑都留下了深深的道德烙印,其中的许多制度都是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对官员道德的刚性要求,不容僭越。对官员道德的要求及强化在官制上主要体现在对官员的选拔、任用及考核等环节中;在律法上主要体现在与官员道德直接相关的专制秩序性律法、家庭伦理性律法及职务性律法中,因为,律法既源于道德、又是道德的操作机制、强化机制和纠错机制;道德为礼仪之本,作为道德的仪式化表达与要求,官德思想主要体现在祀天之礼、祭地之礼及享宗庙之礼。最先感到唐中期官德不力的是或处于学术文化中心或处于政治中心,或同时处于两个中心的思想家们,他们或以文以载道,或亲自参与政治改革,在为唐中期官德的昌明呼吁呐喊、献智出力,形成了一批既为时人所瞩目,又启发后人深思的关于官员道德的思想成果。这批思想家以韩愈、李翱、柳宗元等人为代表。他们在针砭时弊、审时度势的基础上,以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为目标,以传承圣人之道为己任,形成了自己既具时代特色、又有普遍意义的官德修养思想,他们的思想涵盖了官员道德修养的目标、道德修养的境界及道德修养的方法等问题,是考察唐中期官德思想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那个时代对官德修养问题的最深思考及他们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的努力。唐中期之世不仅经历着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强大失落感,而且承载着社会知识精英对宇宙、社会、人生的巨大质疑与深刻反思,还面临着儒学理论形态的重大调整和全新改造,孕育于其间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德思想尽管在当时没有成为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一般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但是它不仅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仕文化的主流意识,体现了那个时代高瞻远瞩的思想家对当时现实问题的求解与思考,而且将之置于整个儒家德治思想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纵向考量的话,唐中期官德思想是有地位、有影响、有价值的,它前承汉儒之德治传统,中逆魏晋之自恣无君,而后启宋代内圣外王之合一,于中国政治思想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思想来源及其构成来看,唐中期官德思想是唐代三教并重既争胜又合流的缩影与集中体现;从世界观的影响来看,唐中期官德思想受儒释道并存的浸染表现出以儒治世、以佛道治心,治世与治心分离的二元价值取向;从现实效果来看,唐中期官德思想远没有发展成为唐中期人们所普遍认可并践行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而是在与治统的并行与对抗以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的上下求索中举步维艰,但这正好体现了士大夫难能可贵的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底气和胆气。
吕晶晶[8](2012)在《青海古代地方茶事、茶文化》文中提出自公元起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开始,引进茶叶。到北宋时期青海茶马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以唃斯啰与中原王朝的贡赐贸易最富特色。元朝统一中国之后,茶叶因有利润可图在互市贸易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明代西宁茶马司的设置,为青海地区的茶马贸易创造了便利,同时也严厉打击茶叶私贩。清初,黑茶盛行,茶马贸易有短暂的恢复发展,虽然官方的茶马贸易机构撤销,民间茶马贸易往来仍然持续,此时青海汉、藏、蒙、回、土、撒拉等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格局基本形成。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论述青海地方茶事、茶文化:第一章,青海地理环境与茶事渊源。从地貌单元上来看,青海处于河湟谷地向青海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区;结合青海地理环境与茶事的生长环境来看,青海不适宜种植茶叶。本地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生产活动以游牧业为主,长期以来养成食肉饮酪的生活习惯决定了当地人“不可一日无茶”的饮茶习惯。第二章,青海境内茶叶的运销路线和运输方式。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为最早的贸易路线,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唐蕃古道。自此以后唐蕃古道成为青海与外界联系的交通大动脉,在这条道路上来往多的茶马商人络绎不绝。后来党项茶马古道、康藏茶马古道虽是唐蕃古道的辅线,但是相对于茶叶贸易来说,这两条道路在青海历史上却是不容忽略的。第三章,青海地方茶务管理变迁。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唐至清期间中原政权为控制西北番族,采取的一系列与茶叶有关的羁縻政策,茶禁制度。中原王朝为完全垄断茶叶贸易,对茶叶实行官营官运专销。官茶贸易外,贡赐贸易、民间贸易也占有重要地位。官、商觊觎茶叶的丰厚利涧,私贩不断,茶叶走私也成为茶马贸易中重要的一环。不管是官营还是私营茶叶贸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通过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第四章,青海茶叶贸易的多元化发展。主要讲述从中原内地输入青海的茶叶利类,经营茶叶的商人成分,寺院经济中的茶叶贸易,青海茶叶贸易对茶叶产销地的影响等方面,来阐释青海茶事的发展变迁。青海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选择吸收的方式引进茶叶,逐渐形成以川、湖茶为主的黑砖茶系列,例如康砖、茯砖、金尖等第五章,青海地方茶文化。论述了青海的饮食文化圈的划分,茶叶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当地特有的茶俗和文化的民族多元化特征。从茶马贸易的发展来看,茶叶是沟通青海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重要媒介,使得民族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
王韧[9](2011)在《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力求在剧烈的社会变革、尤其是网络社会带来的变革的时代洪流中,寻找政府治理、公众参与和社会发展的秩序和路径,从而对未来政府改革及民主政治发展方向有所借鉴和推动。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涉及到广大民众利益的重大改革举措,大都是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行来实现的,公众政治参与的机制和渠道比较有限。随着我国步入转型时期,利益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权利意识被不断唤醒和强化,公众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样,引发了整个社会广泛的利益调整和冲突,对利益的追求和权利的保护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在自身转型中如何及时地满足公众的诉求就显得越来越紧迫。因此,不断改革和完善政治参与,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网络是由人类在20世纪创造并将勃兴于21世纪的高新技术发展的结晶,是信息传播领域中的数字化革命。目前我们这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正在急速走进数字化时代。网络的出现,使得公民的政治参与变得更加自由、直接、便利和强大。作为高新科技的成果,网络将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完美结合,一旦被纳入公民参与的支持系统,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从网络政治参与的表象来看,网络环境下的政治参与过程是一种全新的公民参与方式,一些重大事件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为党和政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听取民意的平台。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质来看,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体制外的政治参与,是民众评价活动,是网民对党和政府及其官员作为的评价和干涉。这种体制外的参与之所以有威力,就是它是一种民众评价活动,具有民众评价活动权威性发生作用的“强制力量”机制。网络上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当一种网络评价活动的具体形式在进行的时候,这种无孔不入的氛围,使所指向的对象无可躲藏和逃逸,使党和政府等“权威评价部门”感觉一定要通过党纪国法的“强制力量”来维持现有的秩序安排,强大压力迫使领导部门或司法机关开展深入调查相关事件,惩罚处事不当的当事人和责任主体,最终给责任者以相应的“罪与罚”,给难以自圆其说的制度设计以应有的“改与废”。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必然产生一些问题。目前,网络参与面临着信息客观性问题、参与公平性问题及参与规范性问题等,使得网络政治参与处于一种“众声喧哗”的状况,甚至有些失序的现象。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相应的规范,引导网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笔者认为进行网络环境下公众政治参与研究,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中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十分深刻的长远意义。因此,把《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这一选题作为毕业论文的课题,加以研究。但是笔者也深知这个领域研究的困难。因为写网络方面的论文,有点像用弓箭去射高速飞行的子弹,正当你敲打键盘时,网络政治参与又获得新的突破。
陈建明[10](2009)在《严把编鉴运作“五关” 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文中研究指明
二、步步为营 层层把关 全面提升年鉴编纂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步步为营 层层把关 全面提升年鉴编纂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核心观点、理论支点及分析框架 |
1.3.1 核心观点 |
1.3.2 理论支点与分析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 |
2.1.2 有效供给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
2.2 理论观点回顾与研究的新视角切入 |
2.2.1 保障房相关理论观点回顾 |
2.2.2 研究的新视角切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
2.2.3 制度及其变迁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关联性 |
2.3 为什么要诉求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
2.3.1 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政策诉求的背景与意义 |
2.3.2 推动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解释 |
第3章 历史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府引导市场”的制度变迁逻辑 |
3.1 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变迁: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背景 |
3.1.1 政府包办的福利分房制度时期(1949~1978) |
3.1.2 住房商品化改革试点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8) |
3.1.3 全面市场化启动与商品房市场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3) |
3.1.4 受土地财政影响房地产非理性迅猛发展阶段(2004~2018) |
3.2 我国保障房与住房改革的互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 |
3.2.1 住房商品化试点与推进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阶段(1978~1998) |
3.2.2 保障房体系伴随住房商品化全面实施而初步确立阶段(1998~2001) |
3.2.3 保障性安居工程随土地财政凸显而逐渐萎缩阶段(2002~2006) |
3.2.4 保障房体系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阶段(2007~至今) |
3.3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变迁解释 |
3.3.1 政府引导市场: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局 |
3.3.2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历史逻辑 |
3.4 制度变迁解释:交易费用逻辑下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互动 |
第4章 现实反思: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制度考察 |
4.1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现状与制度因素 |
4.1.1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剖释 |
4.1.2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因素探究 |
4.2 重建设轻后续管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4.2.1 厚此薄彼: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后续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
4.2.2 问题的原因:认识偏差与制度障碍 |
4.2.3 问题的解释:交易成本影响决策与制度生成逻辑 |
4.3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 |
4.3.1 “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 |
4.3.2 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 |
4.3.3 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 |
4.3.4 人口结构性流动与各地省、市、区“计划供给”的悖论 |
4.4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足与城乡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 |
4.4.1 农村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不畅 |
4.4.2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成本问题与城乡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
4.5 旧模式与新要求:当前“政府引导市场”困境与制度变迁诉求 |
4.5.1 政府引导市场的管理困境 |
4.5.2 双向互动与动态变迁:保障房制度变革诉求 |
第5章 实证分析:供给有效性不足折射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契合度欠缺 |
5.1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宏观考察的实证检验 |
5.1.1 研究设计 |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微观考察的实证分析 |
5.3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
5.4 基于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
第6章 个案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制度突围典型模式 |
6.1 重庆“破除四重壁垒”模式 |
6.1.1 优惠政策突破人口流动壁垒 |
6.1.2 突破土地属性壁垒 |
6.1.3 突破住房品质差异壁垒 |
6.1.4 信息化平台突破后期管理壁垒 |
6.2 上海共有产权房模式 |
6.2.1 共有产权房制度及其目的 |
6.2.2 上海共有产权模式产生的背景 |
6.2.3 上海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机制 |
6.3 江西省丰城市企业化经营模式 |
6.3.1 江西省丰城市保障性住房企业化运作模式背景 |
6.3.2 丰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企业化运作及其意义 |
6.4 上述个案的制度变迁逻辑:“租”与“交易费用”引致制度变迁 |
第7章 “内生”与“外生”: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约因素两大关键点 |
7.1 外生制约因素: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环境条件 |
7.1.1 制度环境缺陷: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法制困惑 |
7.1.2 信息工具赋能不足:保障房制度运行交易成本降低的瓶颈 |
7.2 内生制约因素:产权、信用缺陷限制交易的发生和发展 |
7.2.1 产权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核心制约因素 |
7.2.2 重要制约因素:信用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各主体间金融需求矛盾 |
第8章 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设计 |
8.1 从“政府引导市场”到“市场引导政府”: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改革的总路向 |
8.1.1 “市场引导政府”内涵与意义 |
8.1.2 “市场引导政府”制度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
8.1.3 市场引导政府新模式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逻辑 |
8.2 完善法律与契约制度,营造保障房制度运行环境 |
8.2.1 完善法律制度 |
8.2.2 完善契约制度 |
8.3 土地产权改革“破局”矛盾: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帕累托改进 |
8.3.1 以法制硬核强化集体主体性地位,形成政府与集体地权的制衡机制 |
8.3.2 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优化适应保障房市场的土地产权结构 |
8.3.3 实行土地指标交易,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地理空间局限性 |
8.4 政府与市场互动:破解悖论以增强保障房供给的“有效性” |
8.4.1 制度创新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交易成本的分析 |
8.4.2 对接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
8.4.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把握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 |
8.4.4 产权与保障模式优化:形成“约束性”与“流转性”对立统一机制 |
8.4.5 复合产权结构:破解保障性住房信用不足与融资难之间矛盾 |
8.5 网络与大数据工具赋能:精准识别破解保障性住房管理成本问题 |
8.5.1 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呼唤数字技术革命 |
8.5.2 多元数据平台建设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 |
8.5.3 降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运行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设想 |
8.6 本章总结: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互动及其变迁的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依据 |
2.研究对象及思路 |
3.研究方法 |
4.研究价值和意义 |
5.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
2.3.1 文本分析路径 |
2.3.2 社会分析路径 |
2.3.3 整体研究思路 |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
3.1 物质文化空缺 |
3.1.1 人称文化空缺 |
3.1.2 物称文化空缺 |
3.2 制度文化空缺 |
3.2.1 民俗文化空缺 |
3.2.2 体制文化空缺 |
3.3 精神文化空缺 |
3.3.1 思维方式空缺 |
3.3.2 价值观念空缺 |
3.3.3 审美意识空缺 |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
4.3.1.1 以我为主 |
4.3.1.2 坚守底线 |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
4.3.2.1 内外有别 |
4.3.2.2 有的放矢 |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
4.3.3.1 群策群力 |
4.3.3.2 统筹全局 |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
结束语 |
1.内容与结论 |
2.研究创新点 |
3.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
1.物质文化空缺 |
2.制度文化空缺 |
3.精神文化空缺 |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3)诸联生平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方法与论文侧重点 |
第一章 诸联家世生平与交游考 |
第一节 诸联家世生平考 |
一 诸联家世考 |
二 诸联生平述略 |
第二节 诸联交游考 |
一 苔岑诗社文人群体 |
二 同窗挚友 |
三 前辈名公 |
第二章 诸联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诸联诗歌的情感世界 |
一 感时伤怀眉不展,颠沛流离夜无眠——诸联诗歌中的愁与苦 |
二 无人赏识空自叹,穷困潦倒终抱憾——诸联诗歌中的愤与恨 |
三 死生难料空自责,知交零落叹伶仃——诸联诗歌中的悲与哀 |
第二节 诸联诗歌的主要特色 |
一 诸联诗歌的绘画美 |
二 诸联诗歌的拟古与用典 |
三 诸联诗歌的散文化特征 |
第三节 诸联诗歌主张管窥 |
一 真情真性,自然流露 |
二 反对标榜,转益多师 |
三 诗贵有则,更重创新 |
第三章 诸联的笔记创作——以《明斋小识》为中心 |
第一节 《明斋小识》的辑撰意图 |
一 劝善惩恶 |
二 娱乐大众 |
三 补史志之缺 |
第二节 徘徊于迷信及反迷信之间——《明斋小识》中的“怪” |
一 对于神灵鬼怪的信与疑 |
二 对于宗教之“术”的迷与醒 |
三 诸联矛盾思想的原因解析 |
第二节 发掘平凡生活中的妙趣——《明斋小识》中的“奇” |
一 奇人 |
二 奇物 |
三 奇事 |
第四节 《明斋小识》的艺术特色 |
一 诙谐幽默,寓讽于笑 |
二 简中有繁,朴中带丽 |
结语时代、地域、个体:诸联作为乡邦先贤的多重色彩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诸联年表 |
致谢 |
(5)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危机管理学研究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传染病防控的理论和法规研究 |
1.2.3 国内外关于医疗建筑网络危机评价理论 |
1.2.4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体系建构基础 |
2.1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理论基础 |
2.1.1 危机管理理论基础 |
2.1.2 传染病防控理论基础 |
2.1.3 全过程防控理论基础 |
2.2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原则 |
2.2.1 全过程评价原则 |
2.2.2 全局性评价原则 |
2.2.3 准确性评价原则 |
2.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糊算法 |
2.3.1 模糊综合评价运算原理 |
2.3.2 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结构 |
2.3.3 模糊综合评价层级算子 |
2.3.4 医疗建筑网络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3.1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总体设计 |
3.1.1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设置基础 |
3.1.2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3.1.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设定标准 |
3.2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指标设定 |
3.2.1 医疗建筑网络预防评价指标 |
3.2.2 医疗建筑网络救治评价指标 |
3.2.3 医疗建筑网络恢复评价指标 |
3.2.4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指标体系总表 |
3.3 典型城市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3.3.1 广州市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3.3.2 哈尔滨市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3.3.3 苏州市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运算模型 |
4.1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运算原理 |
4.1.1 运算方法 |
4.1.2 运算步骤 |
4.1.3 质量控制 |
4.2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矩阵 |
4.2.1 因子定量 |
4.2.2 权重计算 |
4.2.3 矩阵数据 |
4.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计算分析 |
4.3.1 模型运算 |
4.3.2 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实测应用 |
5.1 城市医疗建筑网络评价实测分析 |
5.1.1 广州市评价模型实测分析 |
5.1.2 哈尔滨市评价模型实测分析 |
5.1.3 苏州市评价模型实测分析 |
5.2 城市之间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数据分析 |
5.2.1 三城市评价数据汇总 |
5.2.2 三城市评价分值比较 |
5.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检验 |
5.3.1 评价模型结果验证 |
5.3.2 评价模型适应性分析 |
5.4 医疗建筑网络整合策略及发展方向 |
5.4.1 医疗建筑网络整合系统 |
5.4.2 医疗建筑网络系统整合策略 |
5.4.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应用方向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专业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教师专业化对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带来的影响 |
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挑战 |
三、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诘问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教师专业化研究 |
二、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理念与目标研究 |
三、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研究 |
四、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体系研究 |
五、中学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主要概念 |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视野:教师专业化理论 |
第一节 教师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
一、职业、专业与专业标准 |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分析 |
三、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进程 |
四、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
第二节 阶段性递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
一、中学教师与其它学段教师的区别 |
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第三节 知识、能力与品质的三位一体:中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 |
一、中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及其比较 |
二、中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专业知识 |
三、中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特质:专业能力 |
四、中学教师专业素养的保障:专业品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专业化视野下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解析 |
第一节 标准与追求: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目标设定 |
一、培养目标及相关概念 |
二、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影响因素 |
三、教师专业化对职前教师培养目标的要求 |
第二节 路径与组织: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选择 |
一、培养模式的概念 |
二、教师培养模式的分类 |
三、教师专业化对培养模式选择的要求 |
第三节 内容与实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 |
一、课程与课程体系相关概念 |
二、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分类与课程体系构成 |
三、优质课程体系的专业化特征 |
四、中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的开发依据 |
第四节 制度与保障: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成果的衡量与检验 |
一、教师资格与认证 |
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三、专业化对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较与参照:国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 |
第一节 美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 |
一、美国中学教师的职前教育目标分析 |
二、美国中学教师的职前教育模式 |
三、职前教育的内容: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 |
四、美国中学教师的职前资格认证 |
第二节 英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 |
一、英国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目标分析 |
二、英国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模式 |
三、英国中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 |
第三节 澳大利亚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 |
一、澳大利亚中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分析 |
二、澳大利亚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分析 |
三、澳大利亚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 |
四、澳大利亚职前教师的资格认证 |
第四节 美、英、澳三国中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实践的主要特点 |
一、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主要特点 |
二、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三、中学教师职前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
四、中学教师资格认证的主要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问题与原因: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现状 |
第一节 方向之殇: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目标偏离问题 |
一、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理念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
二、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三、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具体问题分析 |
第二节 急需优化: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问题 |
一、我国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演变 |
二、我国当前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敏感度匮乏:落伍的课程体系 |
一、课程要素问题 |
二、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构问题 |
第四节 专业性职业的含金量亟待提升:教师资格认证问题 |
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历程(改革开放-2010) |
二、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践与进展:2010 年后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改革 |
第一节 改革在途中:2010 年后的改革实践与成效 |
一、2010 年后的教师教育发展新政策 |
二、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改革实践与成效 |
第二节 正视不足: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启发 |
一、教师专业标准亟待细化与高校教师教育目标的修正问题 |
二、改革后的课程设置仍不够合理 |
三、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仍有待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专业化: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专业化的目标设定:更切实可行的方向指引 |
一、更新教师培养的理念 |
二、建立教师专业标准体系 |
三、修正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目标 |
第二节 专业化的模式创新: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渠道选择 |
一、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策建议 |
二、中学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的改革设想 |
第三节 专业化的内容优选:更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
一、课程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构建 |
二、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对策建议 |
三、教育见实习的改革对策建议 |
第四节 专业化的制度保障:更完善的资格认证 |
一、规范教师资格的融通性,放宽教师资格的学科范围 |
二、提高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
三、落实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配套服务措施 |
四、增强教师资格认证机构的专业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中学一线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关于中学校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7)唐中期官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关于官德内涵的研究 |
1.1.2 关于唐中期官德理论基础的研究 |
1.1.3 关于唐中期官德认识的研究 |
1.2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缘由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结构、研究方法、创新及难点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基本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及难点 |
第2章 官德式微的唐中期社会 |
2.1 君臣大义不明的唐中期政局 |
2.1.1 藩镇割据背国忘君 |
2.1.2 宦官专权君臣道隔 |
2.2 先文学后德行的科举取士制度 |
2.2.1 秀才之科难得其人 |
2.2.2 明经进士崇末抑本 |
2.2.3 争第请托亏损国风 |
2.3 倡明官德不力的儒学 |
2.3.1 道教融汇儒佛修身治国之道 |
2.3.2 佛教心性论与儒学争胜 |
2.3.3 儒学治国乏力治心无门 |
第3章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理论基础 |
3.1 天人关系论 |
3.1.1 天与人相乖相异论 |
3.1.2 天与人相分相对论 |
3.1.3 天与人相胜相用论 |
3.2 人性论 |
3.2.1 性三品说 |
3.2.2 复性说 |
3.3 儒家之道 |
3.3.1 仁义之道 |
3.3.2 性命之道 |
3.3.3 大中之道 |
第4章 唐中期的官德规范及其德目 |
4.1 修己之德 |
4.1.1 忠孝 |
4.1.2 诚信 |
4.1.3 明智 |
4.2 君德 |
4.2.1 从谏 |
4.2.2 任贤 |
4.2.3 从众 |
4.3 臣德 |
4.3.1 与君同体 |
4.3.2 匡正辅弼 |
4.3.3 利民安俗 |
4.4 君臣之际 |
第5章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制度化表达 |
5.1 官制 |
5.1.1 取士 |
5.1.2 铨选 |
5.1.3 考课 |
5.2 礼制 |
5.2.1 祀天之礼:昭格上下,遵从等威 |
5.2.2 祭地之礼:答受命之符,彰致敬之道 |
5.2.3 享宗庙之礼:尊九庙以崇孝,谒五陵以奉先 |
5.3 律法 |
5.3.1 专制秩序性律法 |
5.3.2 家庭伦理性律法 |
5.3.3 职务性律法 |
第6章 唐中期的官德修养思想 |
6.1 “修己立诚”的官德修养论 |
6.1.1 理想人格论 |
6.1.2 “修己立诚”的修养工夫论 |
6.2 “去情复性”的官德修养论 |
6.2.1 圣贤理想人格论 |
6.2.2 至诚尽性的修养境界论 |
6.2.3 去情复性的修养工夫论 |
6.3 “方其中圆其外”的官德修养论 |
6.3.1 理想人格论 |
6.3.2 修养工夫论:方其中圆其外 |
第7章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历史地位 |
7.1 前承汉代之德治传统 |
7.1.1 重士德 |
7.1.2 重孝治 |
7.1.3 重任贤 |
7.1.4 重君臣纲纪 |
7.2 中逆魏晋之自恣无君 |
7.2.1 反以无为本宇宙观 |
7.2.2 否认无为而崇有为 |
7.2.3 弃无君而推尊君治 |
7.2.4 似曾有恣而实自励 |
7.3 后启宋儒内圣外王之合一 |
7.3.1 中兴儒学之路径被因袭 |
7.3.2 以心通经之方得以光大 |
7.3.3 内圣外王之合一启新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青海古代地方茶事、茶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范围 |
四、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法 |
五、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青海地理环境与茶事渊源 |
一、青海历史沿革与区域特点 |
(一) 青海历史沿革 |
(二) 青海区域特点 |
二、青海的地形与气候 |
三、青海茶事源起与入青茶叶的原产地 |
(一) 青海地方茶事的范畴 |
(二) 关于青海茶饮之源的传说 |
(三) 茶叶的生长环境 |
(四) 入青茶叶的主要分布州县 |
第二章 青海境内茶叶运销路线与城镇发展 |
一、茶叶贸易线路 |
(一) 青海早期的交通 |
(二) 唐蕃古道为青海茶马贸易的主干道 |
(三) 青海茶马贸易线路 |
二、茶叶贸易与交通、城镇的发展 |
(一) 青海境内交通与城镇的发展 |
(二) 青海商贸中心 |
第三章 青海地方茶务管理变迁 |
一、青海与内地互市贸易 |
(一) 唐蕃互市场的开辟及交流 |
(二) 征收茶税之始 |
二、唃斯啰政权崛起与青海茶马事务进程 |
(一) 茶法改革及茶马司的形成 |
(二) 贡赐贸易 |
(三) 元代茶马制度 |
三、明代茶法制度在青海的施行 |
(一) 金牌信符制 |
(二) 茶马事务 |
(三) 民间、贡使贸易 |
(四) 缉私制度 |
(五) 茶马制度的发展 |
四、明末清初青海茶务 |
(一) 清前期茶务 |
(二) 清后期茶务 |
(三) 湖茶西行的原因 |
第四章 青海茶叶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
一、青海茶叶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
(一) 入青的原料茶 |
(二) 经营茶叶贸易的商人 |
(三) 寺院经济之于青海茶业 |
(四) 青海茶叶贸易对茶叶产销地的影响 |
二、茶叶运输方式多元化 |
(一) 河运 |
(二) 人力驮运 |
三、茶叶贸易而衍生的相关机构 |
第五章 青海地方茶文化 |
一、青海饮食文化圈 |
(一) 青海饮食文化圈的界定 |
(二) 茶叶在青海的地位 |
(三) 茶叶的药用功效之于青海人 |
二、青海地方茶俗及其民族性特征 |
(一) 对于民俗的理解 |
(二) 青海茶俗的定义 |
三、青海茶文化的发展变迁 |
(一) 青海茶文化涵义 |
(二) 青海地方特色茶饮及茶具 |
(三)、古代中西茶文化的交流 |
(四)、茶事之于茶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9)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一章 历史视角中的政治参与 |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内涵 |
一、公民是政治参与的主体 |
二、公众或"网民"是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 |
第二节 公众政治参与的发展进程 |
一、政治参与的概念和路径 |
二、政治参与的发展进程 |
第三节 我国公众政治参与的实践和思考 |
一、传统政治活动中的政治参与 |
二、体制外政治参与日益增多及其带来的变化 |
三、我国政治参与发展受制于各种因素 |
第二章 网络与网络政治参与 |
第一节 网络及网络舆论 |
一、网络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 |
二、网络以及网民的特点 |
三、网络舆论及其评价论本质 |
四、网络舆论的形成、发展和结局 |
第二节 网络政治参与成为政治参与的新形式 |
一、网络政治参与及其特点 |
二、网络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
三、从孙志刚事件、黑砖窑事件看网络政治参与的权威作用 |
第三节 当代西方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 |
一、积极的观点:互联网能够推动民主 |
二、不积极的观点:互联网对民主政治参与贡献不大 |
三、从民主之外的角度来看网络政治参与 |
第三章 网络政治参与中的问题 |
第一节 网络政治谣言 |
一、谣言及其演变 |
二、网络政治谣言的负面作用 |
第二节 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和"人肉搜索" |
一、"群体极化" |
二、"人肉搜索" |
第三节 网络政治参与机会的多寡 |
一、网络舆论并不等于全部民意 |
二、信息拥挤影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选择 |
第四章 政府与网络政治参与 |
第一节 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供给 |
一、网络立法,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 |
二、电子政府,建立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互动机制 |
三、信息上网,推动网络政治参与透明公开 |
四、基础投入,加快网络政治参与的平台建设 |
第二节 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政府公信力 |
一、网络政治参与中政府及其官员要起表率作用 |
二、网络政治参与中要加快建立服务型政府 |
第三节 建立网络舆情预警和处置联动机制 |
一、网络舆情 |
二、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
三、建立网络舆情处置联动机制 |
第四节 推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文化教育 |
一、对网络政治参与自由的理解 |
二、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政治理性教育 |
三、"把关人"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 |
第五节 执政党与网络政治参与 |
一、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党执政的效应 |
二、执政党加强网络执政能力的对策 |
第五章 实证分析:浦东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实效和影响 |
第一节 浦东重大工程网络参与的案例分析 |
案例一:磁悬浮"散步"事件 |
案例二:迪士尼项目 |
案例三:环球金融中心 |
第二节 浦东"区长网上办公会"与网络政治参与 |
一、浦东新区"区长网上办公会"的由来 |
二、浦东新区"区长网上办公会"的特点和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严把编鉴运作“五关” 打造地方文化品牌(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创新的精神科学设置框架, 把好“纲目关” |
二、按一步到位的要求精心组稿, 把好“稿件关” |
三、用精益求精的作风控制质量, 把好“审校关” |
四、按吸引读者阅读的需求精心设计, 把好“装帧关” |
五、按规范运作的要求健全制度, 把好“考核关” |
四、步步为营 层层把关 全面提升年鉴编纂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D]. 张旭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3]诸联生平和创作研究[D]. 倪赛凤.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40年中国茶企十大风云人物[J]. 大宇,孙文. 茶道, 2018(12)
- [5]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体系研究[D]. 张宏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1)
- [6]专业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D]. 刘江岳. 苏州大学, 2014(07)
- [7]唐中期官德思想研究[D]. 刘亮红. 湖南大学, 2014(09)
- [8]青海古代地方茶事、茶文化[D]. 吕晶晶.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2)
- [9]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 王韧. 上海大学, 2011(11)
- [10]严把编鉴运作“五关” 打造地方文化品牌[J]. 陈建明. 年鉴信息与研究, 2009(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