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论文文献综述)
范丽君[1](2020)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文中研究表明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之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到不断壮大,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进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同样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经验型到科学化的认识阶段,大致可分为管控应对阶段、主动探索阶段、深化研究阶段,并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虚拟实践性是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依据;交互主体性是构建主体间性教育思维的前提基础;隐蔽渗透性是运用潜隐性教育方式的重要依据。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检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其教育者封闭的教育思维、“去现实化”的教育内容、孤立的教育载体、单一的话语体系等问题,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低实效性、少针对性的主要原因。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接受理论提出了“走向读者”这样一个新思路,由“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心论”,是美学研究领域方法论的根本性转变。借鉴接受理论“接受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审美距离”、“偏离效应”等概念,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借鉴接受理论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二者在理念、要素、过程、环节等方面的相似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理论的内在动力。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本文借鉴接受理论构建一个包括理念创新、内容优化、载体运用、话语变革在内的创新体系,四个要素分别处于创新体系的核心层、根本层、渠道层和表象层,彼此联系、相互交织,共同发挥协同创新效应。接受理论认为读者作为接受者在文学价值结构中处于灵魂地位,是文学价值创造的直接参与者。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性和创新超越性。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观点启示教育者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对话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受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密切关注接受主体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培养大学生主体性能力来实现。“期待视野”是读者基于自身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一种审美期待,它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其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教育者要充分关注大学生指引导向需求、沟通交流需求、表达自我需求,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又要力求满足其“创新期待”。按照生活化、人文性、时代感的优化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网络“三观”教育作为基础性内容,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政治引领,创新媒介素养教育。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阅读对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以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感为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应当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目的性与渗透性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教育性和参与性共存的原则,有效利用微博、微信、APP等“微”平台,开发推广“严肃游戏”,加快建设“慕课”、“微课”等“移动”课堂。“召唤结构”是由作家建构、由读者对未定点及空白进行确定和填充的结构机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教育者用话语体系建构起“召唤结构”。教育者要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根据网络语言“泛话语权”、“小叙事”、“可视化”的特点,按照提高话语体系的“引导力”、“渗透性”、“柔性化”的原则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拓展话语资源,精心组织话语形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生琳[2](2010)在《向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文中指出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是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核心理论。这个理论内部存在着四个问题:首先,学者们对“生活真实”概念理解的不一致造成了“艺术真实”概念的不明晰;其次,艺术是主观的,生活是客观的,二者无法进行比较,因此不能说“艺术高于生活”;再次,艺术真实论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它无法解释现有的文学现象;最后,“艺术真实”是一个主观的、不可验证的概念。尽管存在这样的理论缺陷,仍有很多学者深受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影响,把它当作评判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上世纪末,网络这种新兴媒体为我们带来了文学活动的巨大变革,读者成为文学活动的中心,作者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作品,作品不再是封闭的文本。文学在“后文学时代”里不再神圣,它成为了人们的消遣品。文学活动中的要素都在发生“质变”,而文艺批评家们如果依然固守旧有的批评标准和思想,还用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来评价这些作品,不去发展新的文学理论,研究新的文学现象,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只能是被人民所抛弃,并继续被边缘化。文艺理论本来就是从文学作品中发展而来的,它不能也不应该成为限制文学发展的桎梏。
邱丹[3](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指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马新亚[4](2017)在《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文中指出本文试图从人学的视域来阐释沈从文的文学观。沈从文对理想人性的书写和对国民“阉寺性”人格的批判是与鲁迅所开启的“国民性批判”一脉相承的。沈从文的作品既有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又能在美学形态上克服“五四”新文学普遍存在的浅表化、概念化、单一化,把“文学的自觉”与“人的自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文学的启蒙”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使沈从文的文学观触及到了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而以文学为本位的内在结构又使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意蕴:关注人的情感、本能、意志,关注人的个体真实性,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沈从文所构建的“湘西神话”,带有一种以复古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感;他对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的重造,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国民性改造”的内涵。基于以上主要观点,本文可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从词源学、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史、“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中西方对“启蒙”的反思与建构等几个方面出发,大致厘定“启蒙”的思想文化内涵;二是将聚焦点投射到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定历史时空,以陈思和先生对“五四”新文学的两大分类标准为依据,引入“文学的启蒙”这一概念。第一章是由沈从文的基本文学观念出发,依次考察了沈从文文学行为的缘起、他的“五四”观、他的“工具的重造”“抽象的抒情”“爱与美的新宗教”等代表性文学主张,从宏观的层面阐释了沈从文的文学观念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重要一支——“文学的启蒙”的赓续:一方面,他高举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强调要从人类求生的庄严景象出发,建设新的“做人观念”;另一方面,他主张文学的独立性,将“爱”“美”“生命”等抽象范畴纳入文学的表现领域,极大地拓宽了“五四”新文学哲学与审美的维度。第二章的主要分析了沈从文在以“文学”为手段进行启蒙的过程中,是如何对自身进行角色定位,并完成启蒙者的主体建构的:第一节以“乡下人”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离合关系为例,阐释了沈从文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重构,意在从侧面来考察沈从文在启蒙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定位;第二节则以沈从文与文艺主潮、文艺论争的距离为横切面,由此透视他在“名”“实”之间的个体化选择。因为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所以本节内容未将重点放在直观层面呈现出来的启蒙者面对启蒙对象时的精英意识或者民间立场,而是将重心放在启蒙者对“理性”“知识”“科学”(包括流行一时的文学创作观念)等“名词”的态度上;第三节则以观念史的梳理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文化逻辑的层面来分析“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以及“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整体地阐述沈从文的人学思想,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沈从文的人学思想内涵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强力的呼唤,包括前中期对湘西原始生命强力的颂扬和后期对生命、本能、意志的标张;二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契合。这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沈从文理想人性建构的基石。沈从文的启蒙是“文学的启蒙”,而文学只承担了启蒙的一部分任务——个体哲学意义上的人的重建,所以人的全面解放得以实现的外围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就被自动排除在外,但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粹性,沈从文才能够更加专注地探寻人最内在的心理根基,表现人的诗意存在形式,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现代文学史上人学思想的形上视野。第四章主要阐释了沈从文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如何消解与启蒙相伴而生的普遍人性以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如何用实感经验、文学想象来还原启蒙对象的具体性、历史性、真实性。沈从文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具体化思考,他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对启蒙对象性别差异的关注和对人的精神、灵魂隐秘之地的观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启蒙理念的非历史化和现实语境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沈从文将“以不齐为齐”“各尽其性”等本土文化资源纳入到对启蒙对象的阶层差别的理解上的,促进了启蒙向现实语境的降落;沈从文用个体经验与记忆为我们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生命的多方,在共情的立场之上还原了下层人民的个体真实性。第五章侧重分析沈从文的启蒙路径与方式。沈从文主张为国人输入一个健康雄强的人生观。那么用怎样的路径与方式来激发国人的意志,使他们获得信心和力量呢?沈从文首先想到的是“文学革命”,接着他又提倡“爱与美的新宗教”“美育重造政治”,主张用多种艺术形式来提升国人的灵魂,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其次,他还对人的情感与本能的瞬间有所留心,并意图从中找寻启蒙的契机。在沈从文看来,思想文化固然重要,但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接受者都是人,因此如何解决“人心”的问题,如何让“做人观念”落到实处,如何对人的情感、本能进行因势利导,如何用审美的方式净化人的灵魂,重造人的形而上层面的心理本体,就成为启蒙的关键性问题。第六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阐释沈从文的价值重估标准对东方文化主体建构的启示:沈从文在“生命”基础上对体系、规则、主义的反抗与鲁迅的反抗方式有着相同的理路——不关注西方观念的具体内容,而关注观念背后的文化体系的整体性和支撑这种文化体系的精神机制;针对主体精神结构的缺陷,提倡意志品质的重塑。第二部分阐释沈从文的理想人性重建在现实境遇的得与失:沈从文所信奉的“文学革命”,是用文学的手段来完成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革,相对于社会革命给人带来的变化而言,这是一种更为深入、彻底的变化。沈从文提倡“文学革命”,意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建和民族国家的重建,但却因过分强调目标与手段的同一性而失去现实可行性,最终不免走向个人主义的穷途末路。
朴燕淑[5](2020)在《论七月诗派艺术品格的审美建构》文中提出七月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诗派,他们的创作活动从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延续到50年代中期,在战争年代里,七月诗派的诗人们在爱国主义情怀的感召下,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诗歌。七月诗派现实主义诗论的核心是以胡风提出的“主观战斗精神”为基础而形成的主客观相结合的诗歌理论,其中特别强调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创作中的作用和价值。在审美品格上,七月诗派要求现实主义作家要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地方,重视现实与人生的主体观照,并用主观精神和浪漫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力”与“艺术力”相结合的平衡之美。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共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对“七月诗派”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七月诗派”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价值和创新性进行了概述,选取艺术品格的审美建构的视角进行研究,是希望对七月诗派进行审美层面和艺术主体性层面的更加深入的挖掘与剖析,以求获得新的理论增长点。正文部分的第一章是对审美语境的阐释,分别从七月诗派的理论资源、社会语境和文学场域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七月诗派的诗艺是与民族传统有密切联系的,他们生活在民族危机压倒一切的时代里,作为知识分子,他们自身也肩负起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的政治使命。从文学场域上看,4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再次勃兴,当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倾向。第二章是对七月诗派的审美理想进行阐释,七月诗派的诗歌理论在创作本质上强调以主体激情拥抱客观,在内在思想上强调诗人应当对现实进行“突入”甚至是“肉搏”,因此,他们的现实主义是一种心理体验的现实主义,在外在形式上,他们提倡自由诗,崇尚“力之美”。第三章是对七月诗派审美精神的阐释,尝试从主观精神和浪漫精神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他们主张要做“第一义的诗人”,要以真诚的态度进入创作,同时主张对主观感觉要有“把捉力”,这样才能在作品中呈现出艺术个性和独特的风格。第四章是对七月诗派审美实践的阐释,在作品的情感上,七月诗派强调战斗力与感染力的统一,要求诗歌要有时代性、人民性和崇高性。在意象的运用方面,他们则强调表现力与主观性的统一。第五章是对研究对象的整体反思,从现实主义理论深化,政治抒情诗上的突破和审美精神的高扬三个方面总结了七月诗派艺术品格的总体特征:主客观结合的平衡之美。结语部分肯定了七月诗派对中国新诗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对后世诗学理论与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七月诗派是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但他们的现实主义是以“主观战斗精神”为核心的现实主义,他们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少有的能将政治现实与艺术审美加以融合且不偏废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艺术理想和审美精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桂玲[6](2019)在《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文中研究表明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重要作家,于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由此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莫言研究热潮。关于莫言的研究文章数量巨大,研究成果各有特色。本文以“生存体验”为视角,审视莫言的小说创作,论证方向集中于其小说创作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意义的读解,努力挖掘其小说所葆有的人性共通性特征,通过对这种共通性特征的学理性发掘,探寻莫言如何运用体验性文学观念与方法创造中国当代小说叙事的辉煌,推动中国文学进一步与世界文学交流融通。论文主要围绕“体验”这一理论进行论证与铺展,详细解读莫言小说创作主体诉求中所蕴藉的生存体验及其来源,及其小说创作艺术中的体验性、感觉性表现特征,进一步解析莫言如何以这种体验性的方式实现了生存体验、主体叙事、民间立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内在联通,即莫言对于世界范围内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故乡,是莫言生存体验的“血地”。高密故乡的神秘土地是莫言魂牵梦绕、安身立命的“家”,源于故乡的生存体验是莫言最刻骨铭心的体验。这里的乡村生活、乡土经验既是承载其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承载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人性血脉的基础,这其中的中国故事和民族传统构建了莫言的诗性灵魂,构建了其文学创作的思想理念,也构建了其小说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用感觉赋予文学生命”,作为一种体验性文学观念,是莫言创作理念的核心。莫言认为,文学创作的宗旨就是源于故乡源于自我的生存体验的“为自己而写作”,他要作为老百姓写作,书写农民和土地,书写土地上的历史与传奇,书写故乡生存现实中的中国经验和悲悯情怀。莫言小说创作的立场和方法是一种源于“血地”父母之邦的感觉化言说。他既主张民间立场的写作态度,又提倡一种自我个性化的写作精神;他既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又努力把作家主观自我的体验、把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积极融入小说的艺术表现之中,用感觉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深刻地揭示出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情感,出色地实现了一种超越故乡实有的超验性故乡想象与建构。生命谱系的书写,是体验性视域下莫言小说创作的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核心话语。莫言写出了自我生存体验下的乡土世界,其作品的主题、情节等大都源于其生活现实、社会历史,其作品的精神意向又具有通过主观想象建构起来的民间性想象特征,深刻地展示出特定地域人群的生活史、情感史。小说从感觉、记忆等角度出发,写出了生活与生命自由存在、与民间伦理道德之间的博弈较量;从“我”、“我母亲”、“我父亲”为代表的人物形象的角度,写出了生命强力与生存极限的奇崛喧嚣;从小说的主题意象、结构情节、美感体验等方面解析了莫言小说如何以体验性、感觉化的艺术方式,使得其讲述的中国故事具有丰富而张扬的独特个性与民族性特征。生存体验是莫言文学创作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是值得深度挖掘的有价值的命题。莫言选择了非常适合自己的一种体验性、感觉性的创作方法,而选择体验性视域的研究视角,来解读莫言的生存体验及其体验性的小说创作,更能够发现莫言小说联通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途径与意义。首先,莫言小说的体验内容主要是生存体验,这是最根本的体验之一种,它扎根于现实生活和个体存在,指向生命、人性等普适性向度。其次,莫言小说体验性书写的性质是一种自我主体的诉求,它指向人的主体存在、人性的奥秘、人道主义的悲悯等思想启蒙、现实批判、历史反思问题。最后,莫言小说体验性的艺术表达最明显的特征是感觉化、体验式,这种主观感觉的艺术方式既立足于现实主义根基,又充分吸收现代主义特别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体验性叙事升华为一种超验性的艺术表征,从而以感觉化、体验式的故事书写,实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融。关于体验性文学创作的思辨与追问,也关乎中国经验与世界文学层面的交流融通问题。一方面,体验性书写及其研究作为心灵沟通的方式,使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国家间的文学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体验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内容、途径与方法,但不应该是其终极目标,即对生存体验的描写不能限于体验层次,如何使感性体验在面对理性认知时,实现一种互补或超越,而不是逃逸或规避,是对作家的一种挑战。如面对写生存与思想、写肉体与灵魂等关系时,将莫言小说与鲁迅小说进行比较,会发现莫言小说描写生存体验,对于体验性、感觉性层面的书写有时甚至达到了一种极致,但对比鲁迅刻画民族的灵魂特质、挖掘国民劣根性方面,仍显得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
蔡运桂[7](1984)在《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文中研究表明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是文学创作中的主客观关系问题。它自从古希腊柏拉图以来,争论了二千多年。争论的焦点是: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还是文学家心灵的产物?是生活真实重要,还是文学家主观精神重要?解放以来,我国文艺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往往有如风车一样的旋转;时而用唯物论的反映论批判"主观战
石冠辉[8](2016)在《马原先锋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中先锋小说潮流的开拓者,马原与其他先锋作家一道把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推向一个高潮,彻底扭转了当代文学的叙事观念。马原借鉴西方元小说经验,在创作中率先进行元小说文体实验,创作出先锋性十足的具有现代形式的小说作品,大大影响了其他先锋作家的创作。马原引领的艺术风格清晰的先锋小说潮流,是中国当代作家自我意识和文体意识的集中体现。马原小说颠覆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范式和理念,引起当代文学对于形式的关注,促进了文学审美的回归,使当代文学进入一个关注形式的美学时代。先锋作家马原的文学创作理念具有明显的技术论色彩,他把小说艺术表现技巧看作小说创作的头等大事,他的不少小说都是形式化鲜明、风格化独特的作品。但马原并没有止步于对文学形式的追求,他在进行文体实验的同时,也对存在意义等终极问题进行追问和探索,虽然这一探索并没有进行到底,并结出和叙事实验一样丰硕的果实,但却走向了一条神秘主义的途径。马原的先锋小说在主题内涵方面表现出浓厚的神秘主义倾向,这既是作家的一个写作策略,也是其世界观在新时期发生重大转折和精神迷茫的折射。马原是复杂的,他的小说是丰富的,虽然马原的作品数量不多,但他的创作折射了一个时代文学急剧变迁的图景。从现代性视角出发,以马原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本论文运用西方元小说理论分析马原小说文本,研究马原小说元小说叙事艺术的实践特征与原则,剖析其小说神秘主义精神走向的时代语境和哲学渊源。在此基础上,探讨马原先锋小说在艺术创作理念、写作姿态和文本表现等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境,从创作角度研究先锋小说开拓者马原的文学创作和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本文共分九个部分。首先概述马原先锋小说发展、文学史地位及其作为本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介绍马原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研究采取的论述方法和创新点。其次梳理本论文涉及的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等概念,分析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并探析马原先锋小说生成的时代文化语境和文学背景。现代性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种自发诉求,也是先锋小说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期先锋小说的叙事转向,实际接续了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第三部分论述马原小说创作的演变过程:早期沿袭传统现实主义写作,但在主题与叙事技巧方面初步显示出现代小说的某种气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马原开始在小说中进行文体形式创新的密集实验,创作出一系列先锋性色彩浓厚的作品。马原作为先锋小说家的成长及其形象建构,其间包括个人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因素及其周围作家群体,文学刊物的推介,还有批评家群体的推波助澜等诸多影响因素。西方经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非主流的道家文化和老庄思想成为马原先锋创作的主要精神资源。第四部分追溯中西方元小说概念及发展历史,分析元小说理论及其内涵,进一步研究西方元小说与马原小说的区别与联系、元小说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关系。依据美国文论家布莱恩·斯通希尔的元小说理论,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分析马原元小说艺术实践中的文本倾向(主题美学风格)。第五部分总结马原元小说文本实践的创新性特征,结合马原小说文本创作的实践与批评,探讨马原小说叙事理论。第六部分追溯神秘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渊源,探讨马原先锋小说神秘主义的哲学基础及其创作思想,研究马原小说神秘主义表征及其实践。第七部分剖析马原先锋小说实践过程中在作家创作观、写作立场、写作实践和文本表现方面的悖论,具体表现为文以载道和艺术至上,叙事实验与经验世界,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和悖论贯穿马原创作的整个历程,既成就了马原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文学史地位,也导致作家无法超越形式,突破自身的困境。第八部分概括马原在文体实验、故事价值、第一人称叙述、形而上主题挖掘、创作影响和职业作家意识等方面对推进当代小说现代形式发展的具体贡献、文学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最后通过总体考察马原写作姿态、价值意义、精神现象以及作品整体风貌,总结马原小说对当代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意义,研判一个时代的文学写作意义和现代性展开过程,为当下写作提供借鉴和参照。
蔡运桂[9](1983)在《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文中研究指明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是文学创作中的主客观关系问题。它自从古希腊柏拉图以来,争论了二千多年。争论的焦点是: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还是文学家心灵的产物?是生活真实重要,还是文学家主观精神重要?解放以来,我国文艺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往往有如风车一样的旋转;时而用唯物论的反映论批判“主观战
许任雪[10](2019)在《王蒙新时期以来文学观研究》文中提出王蒙是一个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思想者,也是一位具有敏锐感受力的诗人。在经历人生浮沉与社会历史动荡之后,王蒙形成了他思考社会历史的独特视角。王蒙对历史有着超越时代的理性,他总是用疏离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审视着时代、政治和文学的发展。王蒙在历史与现代的交汇中形成了自己多元开放的文学观。第一章,探讨王蒙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本质观。本章将从文学的本体和主体两个层面来阐发王蒙的文学本质观。王蒙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通过对僵化的文学反映论的质疑,拓宽了文学反映生活的外延。王蒙在文学主体性的理论空间中更进一步地强调了文学对个体心灵的观照以及文学主体的多样性。同时,王蒙还认识到了文学主体的有限性,即文学主体的存在是要有一定社会历史依据的。第二章,研究王蒙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观。王蒙的创作观是其文学本质观的延续。王蒙从整体和辩证的角度来审视文学的创作过程,文学创作是文学各要素有机统一的过程,同时,王蒙还强调文学各要素的独立审美价值。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核心,王蒙在创作时关注作家与人物的平等对话关系。此外,王蒙一直秉承文学就是创造的观念,在文学创作中注重风格的突破与创新。第三章,论述王蒙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观。王蒙进行文学批评时注意以作家的创作经验去直觉地把握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和创作特色,强调文学批评的文学性和审美性。同时,他还认可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和社会功利性。王蒙认为文学批评也是一种创造,他主张文学批评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对文学批评文体的解放。在文学批评追求概念化理论化的文学研究倾向之中,王蒙倡导文学批评回归文学本体研究的路径。
二、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文献综述简析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
(一) 理论基础 |
(二) 知识借鉴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维度 |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及成果 |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及有效运用 |
(一) 虚拟实践性: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石 |
(二) 交互主体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前提基础 |
(三) 隐蔽渗透性:运用潜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依归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检视及归因分析 |
一、教育思维封闭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一) 教育者对网络“新变化”认识不足 |
(二) 教育者对受众维度的考量不够 |
二、教育内容疏离现实降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 |
(一) 教育者缺少对大学生内在需求的研读 |
(二) 教育内容对现实生活缺少解读和反思 |
(三) 教育内容创新不足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
三、网络载体孤立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度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少吸引力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未形成合力 |
(三) 教育者网络载体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
四、话语体系单一消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
(一) 平等话语观念缺位 |
(二) 话语资源单一匮乏 |
(三) 话语方式恰适性不足 |
(四) 话语影响力逐渐式微 |
第三章 接受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启示 |
一、接受理论的创立及运用 |
二、接受理论重要观点解析 |
(一) “接受者中心” |
(二) “隐含的读者” |
(三) “审美经验” |
(四) “期待视野” |
(五) “召唤结构” |
(六) “读者参与” |
三、接受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 |
(一) 现实需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
(二) 内在动力:二者在要素、过程等方面的相似性 |
四、基于接受理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想 |
(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目标 |
(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 |
(三)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素 |
第四章 视角转向: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一、“接受者中心”彰显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
(一) 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内涵 |
(二) 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特点 |
(三) “接受者中心”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二、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逻辑必然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 |
(二) 确立“受众至上”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 |
(三) 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 |
(四)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逻辑起点 |
三、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实现路径 |
(一) 关注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
(二) 实现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 |
(三) 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能力 |
第五章 内容优化:契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
一、“期待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依据 |
(一) 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的内涵及启示 |
(二) 探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内在遵循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征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原则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设计 |
(一) 网络“三观”教育:突出主导性内容 |
(二) 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根本性内容 |
(三) 网络政治教育:优化主体性内容 |
(四) 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拓展性内容 |
第六章 载体运用: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互动” |
一、“互动参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着力点 |
(一) 接受理论中读者参与的重要意义 |
(二) 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的特点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内部考量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特征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实践样态 |
(一) 见“微”知着——“微”平台的有效利用 |
(二) 身临其“境”——严肃游戏的开发使用 |
(三) “移动”课堂——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 |
第七章 话语变革: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召唤结构” |
一、“召唤结构”为话语产品创设意义“空白” |
(一) 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 |
(二) 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 |
(三) 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内在依据 |
(一) 网络语言特点 |
(二) 话语变革原则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理路 |
(一) 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
(二) 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
(三) 精心组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
(四)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 |
(五)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结语 |
附录 |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向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第一章 西方艺术真实论的发展 |
第一节 客观艺术真实论的发展 |
第二节 主观艺术真实论的发展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真实论问题的历史走向 |
第一节 “十七年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真实论的发展 |
第二节 文革十年文学艺术真实的缺失 |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客观真实向主观真实的过渡 |
第三章 对我国当代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批评 |
第一节 艺术真实论的内部问题 |
第二节 一千个读者与一千种真实 |
第四章 是什么造就了“艺术真实”的崇高地位 |
第一节 唯物主义哲学观使我们重视“真实” |
第二节 知识分子们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自觉信仰 |
第三节 世界观、信仰与真实性 |
第五章 “文学失去轰动效应以后”的艺术真实论 |
第一节 “文学失去轰动效应以后” |
第二节 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对现实主义真实论的颠覆 |
第六章 “后文学时代”与真实性的消解 |
第一节 “后文学时代”在网络技术革命中到来 |
第二节 幻想文学的兴起与“真实性”的消解 |
第三节 后文学实践对真实性的“消解” |
第四节 网络文学史上的两次论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沈从文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
第一节 “做人观念”与“人的自觉” |
一、沈从文与“五四”和“五四人” |
二、“工具的重造” |
第二节 “抒情”与“文学的自觉” |
一、情与理的交融 |
二、情感的深度 |
三、“抒情”与“文学的启蒙” |
第二章 “乡下人”的边缘立场与启蒙者的建构 |
第一节 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想象与重构 |
一、“乡下人”的边缘立场 |
二、用“抽象原则”重建知识分子 |
三、对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坚守 |
第二节 “名”“实”之间的角色定位 |
一、对鲁迅“战士”角色的评判 |
二、中西启蒙运动中的“名”与“实” |
三、沈从文的遁“名”求“实” |
第三节 “乡下人”的现代内涵与“湘西神话”的文化策略 |
一、“压扁人性的乡愿”——抗争传统儒学 |
二、“吾丧我”——抗争现代文明 |
第三章 沈从文的人学思想 |
第一节 概述部分 |
第二节 生命强力的彰显 |
一、都市空间的“爱欲” |
二、湘西世界的“爱欲” |
三、“爱欲”的抽象与升华 |
四、沈从文“爱欲”书写中的“灵”与“肉” |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契和 |
一、以人与自然的契合为形态 |
二、以民族文化重建为现实目标 |
三、以“世界主义”为延伸 |
四、在“立人”中的意义与局限性 |
第四章 具体地看待启蒙对象 |
第一节 “妇女解放”问题中的性别及其它 |
一、关注性别差异 |
二、观照人的精神与灵魂的隐秘之地 |
第二节 “各尽其性”中的阶层差异 |
一、下层人民与知识阶级的两个世界 |
二、关注阶层差异与启蒙在现实语境中的着陆 |
三、底层启蒙思想的多向性 |
第三节 “原人意味”中的个体真实性 |
一、本土语境中的弱化 |
二、个体经验与记忆中的还原 |
三、在思想与文学史中的意义 |
第五章 启蒙的路径、方式与契机 |
第一节 文学的路径:践行“文学革命”的长远目标 |
一、对文学与人性的信仰 |
二、与梁启超启蒙话语形态的相似之处 |
第二节 感性的方式之一:高举“爱”与“美”的旗帜 |
一、抵御宗教与“现代政治” |
二、重造人的心理本体 |
第三节 感性的方式之二:捕捉情感与本能的瞬间 |
第六章 理论意义与现实境遇 |
第一节 以“生命”为标尺的现代文化主体建构 |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人性的根本重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论七月诗派艺术品格的审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概念界定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意义 |
1 审美语境:战争制约下的文化生态 |
1.1 理论资源:与民族传统的沟通 |
1.2 社会语境:救亡图存的政治使命 |
1.3 文学场域:现实主义的勃兴与转向 |
2 审美理想:主观战斗的力量之美 |
2.1 创作本质论:拥抱客观的主体激情 |
2.1.1 “心物相生”说:主观突入客观 |
2.1.2 “典型情绪”说:从感受到感发 |
2.2 内在思想论:心理体验的现实主义 |
2.2.1 向现实肉搏:“主观战斗精神”说 |
2.2.2 精神的狂欢:“个体生命体验”说 |
2.3 外在形式论:自由诗的“力的排列” |
2.3.1 激昂的情绪:“力的旋律” |
2.3.2 感染的语言:情绪表达的工具 |
3 审美精神:突入理想的感性之美 |
3.1 主观精神:燃烧的“诗心的熔炉” |
3.1.1 “第一义的诗人”:对真诚的“拥抱力” |
3.1.2 “生命的艺术”:对感觉的“把捉力” |
3.1.3 “风格即人”:对个性的“表现力” |
3.2 浪漫精神:艺术生命力的扩张 |
3.2.1 自由理想:强力意志的彰显 |
3.2.2 政治抒情:时代激情的冲击波 |
4 审美实践:话语风格的崇高之美 |
4.1 情感审美:战斗力与感染力的统一 |
4.1.1 时代性:发出抗战的最强音 |
4.1.2 人民性:从生活中来的语象 |
4.1.3 崇高性:沉雄激越的语体风格 |
4.2 意象审美:表现力与主观性的统一 |
4.2.1 隐喻性的“物”:“土地”与“太阳” |
4.2.2 主观性的“人”:“母亲”与“战士” |
5 审美反思:思想力与艺术力结合的平衡之美 |
5.1 “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地方”:现实主义诗论的深化 |
5.2 社会学与美学的审美结合:政治抒情诗的突破 |
5.3 现实与人生的主体观照:审美精神的高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莫言研究现状概述 |
1.2.2 海外莫言作品传播、研究概述 |
1.3 论文的理论框架和写作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体验的视域:生存体验与文学的体验性表现 |
2.1 体验与生存体验:文学创作的本原性探寻 |
2.1.1 体验的切入:文学活动的原点与指向 |
2.1.2 体验的书写:源于生存源于主体的共生共存 |
2.1.3 体验的重构:对传统经验的借鉴与传承 |
2.2 莫言的生存体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文学交流 |
2.2.1 生存体验:乡土经验与民族性的承载 |
2.2.2 民间立场:民族精神与中国故事的生成 |
2.2.3 体验性言说:生命话语与世界性品格的感觉性汇通 |
第3章 体验的“血地”:高密故乡的生命根基 |
3.1 故乡的生命根性与文学地理的源头 |
3.1.1 土地的承载:安身立命的“家” |
3.1.2 生命的寓言:动植物的灵性及其隐喻 |
3.1.3 农民的形象:乡野性情与生命的强力 |
3.2 故乡的文化根性:历史性的积淀与民族性的传承 |
3.2.1 民间故事:志怪神话与鬼狐幻化的理想世界 |
3.2.2 民间艺术:茂腔与忧郁悲凉曲调的情感寄托 |
3.2.3 民俗信仰:民风巫术与因果报应的原始崇拜 |
3.2.4 民间视角:管氏家族的传奇经历与生存智慧 |
3.3 故乡的生存体验:人性探微与生命存在的焦虑 |
3.3.1 饥饿情结:苦难的原初记忆带来生存现实的执着批判 |
3.3.2 孤独幽闭:自卑的性格与文学创作的感觉化言说 |
3.3.3 精神创伤:焦虑的创作心理与生命本体的超验性追求 |
第4章 体验性的文学理念:“用感觉赋予文学生命” |
4.1 故乡情结:源于生命体验的为内心而写作 |
4.1.1 生命体验:文学的原创性与“影响的焦虑” |
4.1.2 人性与人心:自由地表现人的复杂多义的本性 |
4.2 故乡记忆:源于民间生命体验的创作资源 |
4.2.1 农民与土地:回归土地的作为老百姓而写作 |
4.2.2 传奇与历史:心灵史的描述与英雄情结的变种 |
4.2.3 苦难与命运:中国经验和中国感受的大悲悯 |
4.3 故乡想象:源于“血地”父母之邦的感觉化言说 |
4.3.1 发现故乡:对人类普遍认可的情感的揭示 |
4.3.2 民间写作:超越故乡的自我个性化写作 |
4.3.3 现实主义主流:作家主观体验的介入性契合 |
4.3.4 想象与虚构:用感觉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 |
第5章 体验中的生命谱系:生存本能与生命本体论的焦虑书写 |
5.1 生存与身体的献祭:生存体验与生命谱系的建构 |
5.1.1 身体体验:生存欲望与生命自由存在的挣扎呼唤 |
5.1.2 生存体验:乡村生活与民间伦理道德的怅惘叩问 |
5.1.3 平民记忆:个体体验与历史发展轨迹的博弈较量 |
5.2 人与生命的实践:生命强力与生存极限的奇崛喧嚣 |
5.2.1 “我”:敏感羸弱的金童与灵魂炼狱的磨难 |
5.2.2 “我母亲”:最宽容最坚强的胸怀与生殖女神的屈辱沧桑 |
5.2.3 “我爷爷”:最丑陋最英雄的性格与生命意志的自由不羁 |
5.3 体验与感觉化的描述:人鬼神共舞与东方想象主义的狂欢 |
5.3.1 意象与主题象征:中国故事借助东方想象而丰富而张扬 |
5.3.2 体验与结构情节:叙事时间伴随生命体验而敞开而断裂 |
5.3.3 超验与美感语言:民间艺术倚重生命气息而释放而怪诞 |
第6章 体验与超越:生存体验与乡土中国的世界性交流 |
6.1 生存的体验:个性体验与生命本体意义的普适性关怀 |
6.1.1 底层的生存体验:个体生命与生存现实的挣扎和自我博弈 |
6.1.2 民间的道德理想:个体自由与传统理性之间的寻找探索 |
6.2 主体的体验:自我存在与乡土中国经验的批判性指向 |
6.2.1 现实性批判:自我主体的叙事与人道主义的人性审判 |
6.2.2 历史性批判:生命主体的搏斗与民族脊梁的精神呼唤 |
6.3 感觉的体验:主观感觉与现代主义艺术的超验性表现 |
6.3.1 体验的内向性:现代主义感觉与生命强力的民族性张扬 |
6.3.2 体验的超越性:现代主义隐喻与中国故事的世界性沟通 |
第7章 体验与思辨:中国经验与世界文学的心灵性沟通 |
7.1 体验的追问:感性体验面对理性认知的感觉性规避 |
7.1.1 生存体验的拘囿:生存物欲与灵魂批判之间的悖论性选择 |
7.1.2 审美体验的异质:感性叙事与美感意象之间的迷失性狂欢 |
7.2 体验的思辨:现实经验与文学叙事的象征性隐喻 |
7.2.1 个体体验的镜像:自我想象与现实真实之间的文学性指向 |
7.2.2 文学体验的主体:本土经验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世界性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马原先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时代语境与美学之源 |
第一节 现代性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内涵 |
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文学艺术 |
第二节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新时期先锋小说潮流的勃兴 |
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展 |
二、新时期先锋小说潮流的兴起 |
第二章 马原知识谱系、创作历程及其先锋作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作家知识谱系及其创作主体身份觉醒 |
一、西方经典文学对马原的影响与接受 |
二、作家创作主体身份觉醒 |
第二节 马原小说创作概观 |
一、初期写实主义的惯性写作 |
二、中期密集性先锋文体实验 |
三、中后期形式创新的焦虑与纠缠 |
第三节 马原先锋作家形象建构 |
一、先锋作家形象前史 |
二、文学刊物的推介之功与批评家的权威性阐释 |
第三章 马原先锋小说叙事艺术实践 |
第一节 西方元小说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 |
一、西方元小说发展 |
二、元小说与当代中国先锋小说 |
第二节 马原元小说文体艺术实践及其风格 |
一、叙述过程中叙述者角色的多元化“凸显” |
二、反传统、颠覆性元小说主题特征 |
三、夸示、暧昧与游戏性语言风格 |
四、空间叙事与无穷套的小说结构 |
五、“抽象化”、“人为虚构化”和“幽灵化”人物形象 |
第四章 马原先锋小说创新及其叙事理论 |
第一节 马原元小说文体创新性 |
一、多重层次的复杂叙述结构 |
二、“故事”讲述与“时间”主题的凸显 |
三、超验的极致化美学 |
四、极力渲染的“性”和“偶然性”主题 |
五、“互文性”小说文本网络 |
第二节 马原小说叙事理论及方法 |
一、马原小说功能观及其“真实性”文学理念 |
二、偏重“技术论”的小说叙事方法 |
第五章 马原先锋小说神秘主义精神内涵 |
第一节 神秘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
第二节 马原“泛神论”神秘主义哲学及其神秘主义创作取向 |
第三节 马原先锋小说的神秘主义表征及实践 |
一、西藏神秘自然、文化和生命的渲染与张扬 |
二、玄机制造与梦幻叙事的叙述策略 |
第六章 马原先锋小说悖论与现代性困境 |
第一节 创作观的矛盾:“艺术至上”与“文以载道”的悖论 |
第二节“十字街头”:精英、个人化写作与大众写作的纠缠 |
第三节“批评的提醒”:元小说文体实验与经验世界的悖论 |
第四节 纠缠的文本:可写文本与可读文本的悖论 |
第七章 当代文学地图中的马原 |
第一节 20世纪文学史“有马原的风景” |
第二节 马原现象成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王蒙新时期以来文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研究现状 |
0.2 选题的基本内容 |
0.3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0.4 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1.王蒙新时期以来文学本质观 |
1.1 敞开的文学本体 |
1.1.1 对文学本质论的质疑 |
1.1.2 文学真实性的内在意蕴 |
1.2 辩证的文学主体观 |
1.2.1 文学主体的人道主义内涵 |
1.2.2 文学主体的内在向度 |
1.2.3 文学主体的有限性与交互性 |
2.王蒙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观 |
2.1 文学作品的立体化建构 |
2.1.1 文学创作过程是文学各要素的有机统一 |
2.1.2 文学要素的独立审美价值 |
2.2 作者与人物的对话关系 |
2.3 “风格的统一与追求” |
2.3.1 风格就是创造 |
2.3.2 风格是“局限与反局限的统一” |
3.王蒙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观 |
3.1 文学批评的文学性、科学性与社会功利性 |
3.2 文学批评也是一种创造 |
3.2.1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世界的探索 |
3.2.2 文体的解放——个性化的话语方式 |
3.3 文学批评回归文学本体的研究方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D]. 范丽君. 山东大学, 2020(09)
- [2]向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D]. 生琳. 吉林大学, 2010(08)
-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4]文学的启蒙 ——人学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观[D]. 马新亚.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5]论七月诗派艺术品格的审美建构[D]. 朴燕淑. 辽宁大学, 2020(01)
- [6]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D]. 李桂玲. 辽宁大学, 2019(01)
- [7]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J]. 蔡运桂.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1984(00)
- [8]马原先锋小说研究[D]. 石冠辉. 兰州大学, 2016(08)
- [9]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A]. 蔡运桂.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 1983
- [10]王蒙新时期以来文学观研究[D]. 许任雪. 辽宁大学, 2019(01)
标签:文学; 七月诗派; 先锋文学;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