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优选土方调配方案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传宇[1](2021)在《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土石方动态调配优化研究》文中认为
张天航[2](2020)在《基于大系统理论的复杂地形土方调配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方调配是建筑工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期工作,无论是住宅建筑、工业建筑还是堆石坝工程等建筑工程,土方调配工程几乎存在于所有工程建设中。在大型场地施工时,土方调配对工程造价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对在建施工项目的效益、进度、安全、质量、周边环境等有着显着影响。然而,在山地环境中,地形复杂多变,土方工程施工实属困难,以往的调配方式对于此地形优化性不强,因此本文以承德某山地项目为案例,研究在复杂山地地形条件下土方调配优化问题,结合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建立土方调配模型。首先对土方调配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目前常用的土方调配方法(线性规划、土方累计图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然后对土方调配的相关理论基础概念进行叙述,主要叙述了土方调配的步骤、划分原则,并且详细讲解了土方调配工程的组成元素和影响土方调配的因素有哪些。针对本工程实例情况,提出一种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与土方调配相结合的方法。论文进一步建立土方调配大系统优化模型。将弃土区加入到土方调配运距表中,先是考虑了不同种类的土壤物理性质不同对土方调配的影响,将土壤的物理性质这一影响因素加入到土方调配模型中。然后分别对土方调配中的各项单价进行了介绍并将其引入土方调配模型中。引入工程实例,通过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与Autodesk Revit相结合对施工场地进行可视化分析,并通过Autodesk Revit快速计算出施工现场的挖填土方量,为土方挖填量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接着按照大系统分解协调的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分区。与传统方式相比较,本方法有效缩短了调配距离,避免了大面积的施工现场土方调配,证明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对土方调配的成本有着显着减少。最后,通过调研统计,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土方调配综合评价模型,采用三层次两阶段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本工程案例运用该模型进行综合评估。其中,通过计算土方调配的成本管控、进度控制、安全措施、环境保护这四方面的指标权重,得出这四方面的权重系数,进而得到本工程土方调配方案的评价结果。
吴钦[3](2019)在《长沙黄花机场跑道土方调配方法及其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土木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土方工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大多数的国内土方调配工程在施工过程时,项目管理人员大都是根据土方累积图方法和实际工程经验来制定土方的调配方案。这种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复杂土体的大型土方调配工程,因此,建立适用于大型复杂土方调配的模型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议题。本文以某机场跑道的土方调配工程为背景,从土方调配模型的建立、模型的运用以及调配完成后的综合评定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技术分析。首先,详细介绍了土方调配的基本理论与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的内容。其一,从土方调配的定义出发,指出土方工程是集开挖、填筑、中转、弃渣、料场开采以及运输等环节所组成的综合系统,应用广泛,是工程建设中基本的组成部分。其二,介绍了土方调配区域划分的原则,并且详尽叙述了土方调配工程的组成要素以及影响土方调配的主要因素。其三,从层次分析法理论和模糊数学理论这两个方面引申到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为后文中的模糊综合评定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其次,运用土方调配理论,确定土方调配工程中料物的流向与费用的组成,影响土石方调配单价的因素等,构筑土方调配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优化。并介绍了三种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比较其优缺点,最终选择LINGO14.0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然后,把实际的工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于已建立的土方调配模型中。对土方调配工程案例进行系统分析,介绍了工程案例的基本情况,包括土方调配场地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效应与地下水情况,该工程的特点、难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该项目土方调配进行整体规划并且对各调配区域做了初步分析,确定了与土方调配相关的参数、各个调配区域间的运输距离以及调配单价;并且应用土方调配求解软件求解得出土方调配的方案,对调配结果进行分析,从施工机械的选择与调配区域的划分这两方面给出了针对土方调配的建议。最后,基于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土方调配后的综合评估模型,并且运用该模型对本文案例中的土方调配工程进行了综合评估。采用三层次两阶段的综合评价模型。系统层是从土方调配的费用评价、土方调配效率评价以及环保评价这三个方面考虑;因素层是给出影响系统层各指标对应的各个参考要素。建立综合评估模型之后,构造系统层各指标的评判矩阵,得出系统层三个指标的评判结果,再结合系统层三个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系数向量,得出整体评估结果。针对大型、复杂土体的土方工程的土方调配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本文一方面构筑了一个优化后的土方调配数学模型,另一方面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引入到了土方调配方案的综合评定中,对同类型的土方调配工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李宗蔚[4](2018)在《基于离散型Q学习算法的土石方调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土石方调配平衡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成本、进度,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中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大型的土石坝工程,往往开挖、填筑工程量巨大,土石方调配需要综合考虑开挖、填筑、运输、料场存储等诸多施工环节。传统的土石方调配问题多通过构建线性规划、大系统分解协调、动态规划、多目标规划模型等方法求解,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科学理论的发展,强化学习算法在诸多领域得到有效利用。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常规土石方调配问题,尝试利用离散型Q学习算法进行土石方调配模型构建及求解分析,并与常规线性规划方法对比分析,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然后针对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与离散型Q学习算法相结合的土石方动态调配方法,为解决挖填协调问题提供了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论文架构如下:(1)在对国外土石方调配问题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土石方调配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和研究方法;(2)在对土石方调运问题系统分析基础上,重点对开挖和填筑工期确定的常规土石方调运问题以及各期开挖和填筑工程量不确定的土石方动态调运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后续基于Q学习的土石方调配算法提供基础。(3)针对各期各区开挖、填筑工程量已知情况的土石方调配问题,构建了Q学习算法中状态、动作和报酬矩阵,探讨了基于Q学习算法的土石方调配求解方法。通过与土石方调配整数规划算法比较,证明了所提出算法可行性以及构建的Q学习模型的合理性。为强化学习算法解决常规土石方调配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4)针对各期开挖、填筑工程量不确定的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与离散型Q学习算法相结合的土石方动态调配方法。该方法通过神经网络预测各阶段开挖与填筑的可达强度,在此基础上,以待调配工程量、开挖和填筑工作压力系数为状态,以各阶段开挖(或填筑)的工程量、挖填协调规则为动作,并构建了该问题的即时、长期报酬矩阵。(5)针对常规土石方调配问题以及动态调配问题,结合两个水利水电工程,进行了基于离散型Q学习算法的土石方调配分析计算,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李海霞[5](2018)在《BIM技术在立交规划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立交规划方案设计把控着立交建设的总方向,目前其主要基于二维的思维方式进行,存在着选线不够直观精确、平纵横设计易出现偏差且修改繁琐、方案展示难以真实表达设计意图、方案优选不能在三维环境下进行、设计信息管理低效等问题,而BIM技术是通过参数化模型对项目信息进行高效管理的数据集成技术,具有信息动态关联、协同性、可视化、可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优势,为解决目前立交规划方案设计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通过对BIM技术与CAD技术本质区别的分析,得出了BIM技术在信息管理、协同工作、可视化设计、性能化分析、工程量统计、出图等多个方面所具有的显着优势;通过对多种方案优选方法的对比,确定了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进行立交规划方案的优选;并在探讨BIM各大核心建模软件的功能与适用领域的基础上,选择Autodesk平台的Civil3D、Raster Design、Infra Works、Subassembly Composer等软件,对BIM技术在立交规划方案设计各个环节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BIM的立交规划方案设计体系,涵盖从三维数字化地形建立及分析、卫星图像配准、立交规划方案三维选线、平纵线形优化设计、可视化设计、超高与加宽设置、部件开发、装配设计到BIM模型创建的全流程。本文在所提出的基于BIM的立交规划方案设计体系的基础上,对平山立交项目进行了三个规划方案的选线与设计,同时构建了多层次、多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优选出的最优规划方案建立了包含项目详细信息的BIM模型。在该依托工程的各设计环节中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体系的切实可行性及其巨大优势,解决了立交规划方案三维选线、复杂线形设计、可视化横断面设计、直观环境下的方案优选、超高、加宽、自定义部件开发、端部模型设计等技术难点。本文以所建立的平山立交最优规划方案BIM模型为载体,研究了在BIM技术支持下模型的应用拓展方法,包括三维空间视距分析、基于DEM的土方量计算、土方调配、模型出图、驾驶模拟等多个方面,分别实现了对立交分流鼻端识别视距、汇流鼻端通视三角区、匝道停车视距的直观分析判断,对全程落地道路、非全程落地道路土方量的实时精确计算,对土方的科学合理调配与平衡,对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图纸的快速创建,对立交驾驶情况的真实化感受,从而最大化地开发并体现了BIM模型的价值。
刘晓凤[6](2017)在《复杂地形下的土方平衡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方平衡是指对土方进行组织分配,使规划区域范围内的所需挖方与所需填方在量上基本对等,确定场地内的取、弃土工作,是竖向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土方量的精确度是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控制与施工组织的关键,较于传统的计算方法,研究确定精度更高的理论计算方法对竖向规划的设计、工程成本的降低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广西百色某学院为实例,对山地开发工程的土方平衡工程进行系统化的分块分区域,综合标高、土方量计算、土方调配三方面,通过优化后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法理论数值模拟方法和飞时达土方算量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对广西百色某学院各楼块总挖方量、总填方量以及净挖方量以及相对应的土方调配方案进行了分析对比。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传统土方量的计算结果精度差、计算繁杂、效率低下等问题,结合本文理论研究目的,引用地统计学空间插值法计算理论,将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法、逆距离加权插值法、双线性插值法数值模拟高程值分别与实际高程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指出,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法拟合精度最高。(2)基于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法,将球状变异函数拟合曲线与指数变异函数拟合模型曲线与原始高程变异函数拟合曲线进行拟合对比,研究结果指出球状变异函数拟合曲线模型拟合精度更高。(3)利用已优化的空间网络地形和球状变异函数拟合曲线模型,优化克里格权重,将优化后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法与未优化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法进行误差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较于未优化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法,优化后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法计算精度更高。(4)将基于BIM系列飞时达土方计算软件数值模拟土方量与Matlab数值模拟土方量对比,土方量值误差小于5%,土方调运方案也相似,结果较吻合,从侧面也体现了优化后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法计算精度较高。
罗娅[7](2017)在《A公司土石方项目投资成本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该文就土石方工程的特点对A公司的土石方项目进行投资成本控制研究,利用土石方成本的影响因素来进行分析并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了有效可行的成本控制措施。其目的在于,避免成本超出预算的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经济损失,确保A公司项目在预期中进行。土石方工程是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工程之一,本文中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场地平整;(2)挖土人工凿石;(3)石方爆破;(4)回填土;(5)土方运输等几个项目,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把其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人工土石方,第二种就是机械土石方。这类项目工程量巨大,工序也非常多,与之相应也涉及到了许多成本项,因而成本控制任务繁杂,其中某一项成本超出了预算就有可能对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引起项目总成本超出预算,从而会使得公司效益大大的降低。本文就A公司土石方项目投资成本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弄清楚了各项成本控制项,并结合该工程的特点和预算总成本进而严格控制各项成本的支出,以此避免因为施工中成本超预算使得投资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在进行土石方工程预算编制前,进行了下列材料的确定:1)确定土壤和岩石的类别;2)确定位于地下的水位标高以及排水(降水)所需要采用那种方法;3)要确定对土方、沟槽以及基坑挖方(填方)起到标高止所要运用的施工方法和它所需的运距;4)对岩石开凿及爆破方法的确定,如何进行石渣清运和确定运输距离;5)其他相关的资料搜集。
张永明[8](2016)在《基于AHP法改进的场地平整施工机械方案自主式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场地平整施工机械是完成建筑工程土方工程施工的主体,机械组合方案的不同对于工程质量安全、工程进度、施工成本等都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场地平整施工机械特点和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通过对层次分析法和自主式综合评价法的研究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自主式决策思想的场地平整施工机械方案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包括场地平整施工机械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观测值的取得及预处理、权重系数的确定、集结方式的选取等内容,全面创建了一套施工机械方案比选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评价,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及新旧方法的对比,说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及可行性,具有应用于实际工程的价值。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评价理论和软件技术,开发出一套具有场地平整施工机械方案优选功能的软件,该软件除施工机械方案优选功能外,还兼具土方工程场地平整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及土方量计算功能,使之成为一款功能多样、具有使用价值的建筑工程场地平整施工软件。
周豪[9](2015)在《BIM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三维可视化技术已经成为设计行业中的一大热点,通过对道路进行建模,可以获取道路的三维模型,再利用可视化技术就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对道路的模拟,从而制作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效果图与动画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检测设计路线是否合理,与周围环境和景观是否协调。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道路三维模型在道路设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成为国内外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城市道路设计中运用三维信息建模尚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本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提出将BIM理论应用到城市道路设计中来,主要做了如下工作:通过分析城市道路几何设计的现状,运用BIM技术对其进行优化,阐述生成城市道路三维模型的具体做法;而后在土方量计算方法方面论证BIM技术对比与传统计算方法的优势;总结并提出基于BIM理论构建城市道路设计的总体实施方案,以此为基础,结合多个领域、多项技术,对设计软件Civil 3D与其他软件之间的交互进行探究,实现相应功能;以城市道路线形为目标,结合BIM理论建立线形优化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对目标的权重。并以此为基础在后文进行方案优选。运用Civil 3D软件创建虚拟项目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一系列操作,提取其中的数据,对此进行研究分析。而后利用建立好的指标体系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优选,找出最佳方案。最后对最佳方案进行土方量计算以及施工模拟,后期用3ds Max Design软件对原有模型进行修饰与渲染,创建基于模型的项目可视化视图,按要求输出施工图纸。本文运用Civil 3D软件建立道路的三维模型及对多个备选方案的优选。得出如下结论:BIM在如今的条件看来是一项非常前沿的技术,不仅能够解决信息交互中出现的问题,还能够协调各专业对项目进行协同设计,节约时间与成本。BIM技术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可行并且是大势所趋。
蒋春迪[10](2014)在《场地平整的优化分析 ——以金福花园D组团场地平整为例》文中指出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及调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概算和方案优选,因而准确、快速的计算土方量及确定土方调配方案是近几年来土方工程项目中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此类情况,本文从有关场地平整的三个阶段即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土方量计算方法、土方调配方案的确定三方面出发,对每一阶段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各自优化的实际方法,从而使整个场地平整的过程得到优化。首先,在进行场地平整之前需要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传统的确定标高的方法是经验估算法和方格网法,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后期计算的土方量存在很大的误差。因此,本文在确定场地标高时,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最佳设计面。用这种方法确定的最佳设计面不仅能满足挖填平衡还能满足土方施工时的土方量最小。这一阶段的优化会使后期的土方施工量和运输工作量大大减少,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施工费用。其次,目前很多地方还存在手工、半手工的计算状态,这使得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低下,影响着后期施工的进度。针对此情况,本文建议用CASS软件计算土方量,分别介绍了基于CASS软件的方格网法、等高线法、DEM法计算土方量的具体步骤,同时详细介绍了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对应用者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最后,土方调配这一阶段,本文介绍了用表上作业法和Matlab软件确定最优方案的两种方法,总结了各自确定最优方案的技术流程。通过一个小算例,发现这两种方法确定的最优方案是相同的,但用Matlab软件求解最优调配方案更简单、快捷。本文将每阶段分析得到的优化方法应用于金福花园D组团场地的平整,使其在场地平整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优化,同时也证明了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一种优选土方调配方案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优选土方调配方案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大系统理论的复杂地形土方调配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土方调配基本理论 |
2.1.1 土方调配的定义 |
2.1.2 土方调配工程的组成要素 |
2.1.3 土方调配的步骤 |
2.1.4 土方调配原则 |
2.1.5 影响土方调配的因素 |
2.2 土方调配线性规划模型介绍及其求解方法 |
2.3 大系统理论 |
2.3.1 大系统理论定义 |
2.3.2 大系统的特点 |
2.3.3 递阶控制结构与分解协调原理 |
2.3.4 分解协调的优点 |
2.4 模糊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介绍 |
2.4.1 层次分析法理论 |
2.4.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2.4.3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2.5 本章总结 |
第3章 大系统土方调配优化模型的建立 |
3.1 场地内土方的流向 |
3.2 土方调配影响成本的因素 |
3.3 土方调配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1 土方调配建模思路 |
3.3.2 土的可松性系数和夯实度 |
3.3.3 数学模型 |
3.4 求解方法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工程实例 |
4.1 工程简介 |
4.1.1 工程信息 |
4.1.2 工程地质构造 |
4.2 施工重难点 |
4.3 土方调配整体规划 |
4.3.1 土方量计算 |
4.3.2 基本参数的确定 |
4.3.3 确定土方调配单价 |
4.4 结果输出与数据分析 |
4.4.1 土方调配结果输出 |
4.4.2 土方调配结果分析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土方调配综合评价 |
5.1 土方调配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5.2 综合评价 |
5.3 本章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土方调配方案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3)长沙黄花机场跑道土方调配方法及其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土方调配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的发展 |
1.2.2 国内研究的发展 |
1.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土方调配基本理论 |
2.1.1 土方调配的定义 |
2.1.2 调配区域的划分原则 |
2.1.3 土方调配工程的组成要素 |
2.1.4 影响土方调配的主要因素 |
2.2 模糊层次分析法理论基础 |
2.2.1 层次分析法的产生与发展 |
2.2.2 模糊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2.2.3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产生与发展 |
2.2.4 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的一般步骤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方调配系统分析及优化模型的建立 |
3.1 土方调配系统分析 |
3.1.1 土方调配料物的流向 |
3.1.2 土方调配费用的组成 |
3.1.3 影响土方调配单价的因素 |
3.2 黄花机场跑道土方调配工程介绍 |
3.2.1 土石方工程概况 |
3.2.2 土石方调配工程的特点 |
3.2.3 土石方调配工程的难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
3.3 土方调配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1 模型建立前的假设 |
3.3.2 模型中变量的设置 |
3.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 土方调配数学模型求解方法 |
3.4.1 线性规划方法 |
3.4.2 基于MATLAB软件的实现方法 |
3.4.3 基于LINGO14.0 的求解方法 |
3.4.4 求解方法的比较与选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方调配优化模型的应用 |
4.1 土石方调配工程模型的建立 |
4.1.1 土方调配整体规划 |
4.1.2 调配区域的初步分析 |
4.1.3 基本参数的确定 |
4.1.4 土方调配单价的确定 |
4.2 土方调配结果的输出与分析 |
4.2.1 土方调配结果的输出 |
4.2.2 土方调配结果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土方调配后进行综合评估 |
5.1 土方调配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2 模糊判断矩阵的建立 |
5.3 模糊一致矩阵的建立 |
5.4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层次单排序与层次总排序 |
5.4.1 层次单排序 |
5.4.2 层次总排序 |
5.5 系统层评估 |
5.5.1 评判矩阵的确定 |
5.5.2 权系数向量的确定 |
5.6 整体评估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定性评价指标赋值的问卷调查 |
(4)基于离散型Q学习算法的土石方调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石方调配研究现状 |
1.2.2 强化学习算法的发展与分类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调配问题分析 |
2.1 影响土石方调配平衡的因素 |
2.1.1 常规土石方调配问题 |
2.1.2 土石方动态调配问题 |
2.2 土石方调配原则 |
2.3 土石方调配问题描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离散型Q学习算法的土石方调配模型与应用 |
3.1 强化学习基本原理及系统构成 |
3.1.1 强化学习基本原理 |
3.1.2 强化学习系统构成 |
3.2 基于离散型Q学习算法的土石方调配模型构建 |
3.2.1 Q学习算法 |
3.2.2 土石方调配模型构建 |
3.3 土石方调配应用算例 |
3.3.1 m个阶段,n个弃渣场型式的调配算例 |
3.3.2 m个阶段,n个弃渣场,p个转运堆场型式的调配算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离散型Q学习算法的土石方动态调配研究 |
4.1 土石方动态调配模型的建立思路 |
4.2 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可达强度 |
4.2.1 BP神经网络建立 |
4.2.2 训练数据的选取 |
4.2.3 可达强度的预测 |
4.3 基于离散型Q学习的土石方动态调配模型构建 |
4.3.1 状态、动作表示 |
4.3.2 报酬矩阵构建 |
4.3.3 模型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应用 |
5.1 常规土石方调配工程实例 |
5.1.1 工程1 概况 |
5.1.2 土石方调配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
5.2 土石方动态调配工程实例 |
5.2.1 工程2 概况 |
5.2.2 土石方动态调配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BIM技术在立交规划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研究现状 |
1.2.2 立交规划方案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BIM技术与立交规划方案设计原理 |
2.1 BIM技术 |
2.1.1 BIM的定义 |
2.1.2 BIM技术与CAD技术 |
2.1.3 BIM核心建模软件 |
2.2 立交规划方案设计原理 |
2.2.1 立交规划方案设计原则 |
2.2.2 立交选型原则与步骤 |
2.2.3 立交规划方案设计要点 |
2.3 立交规划方案优选方法 |
2.3.1 优选方法对比 |
2.3.2 层次分析法 |
2.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IM的立交规划方案设计方法研究 |
3.1 基于BIM的立交规划方案设计平台选择 |
3.2 基于BIM的立交规划方案三维选线方法 |
3.2.1 三维数字化地形创建及分析方法 |
3.2.2 卫星图像配准方法 |
3.2.3 立交规划方案三维选线方法 |
3.3 基于BIM的立交规划方案线形优化设计方法 |
3.3.1 平面线形优化设计方法 |
3.3.2 纵断面线形优化设计方法 |
3.4 基于BIM的立交规划方案可视化设计方法 |
3.4.1 道路样式设计方法 |
3.4.2 放坡设置方法 |
3.4.3 桥梁设置方法 |
3.5 基于BIM的立交规划方案超高与加宽设置方法 |
3.5.1 超高设置方法 |
3.5.2 加宽设置方法 |
3.6 基于BIM的立交规划方案装配设计方法 |
3.6.1 部件、代码和装配 |
3.6.2 部件开发方法 |
3.6.3 装配设计方法 |
3.7 基于BIM的立交规划方案BIM模型创建方法 |
3.7.1 BIM模型创建原理 |
3.7.2 BIM模型创建流程 |
3.7.3 立交端部模型处理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IM的立交规划方案设计与优选 |
4.1 工程概况 |
4.2 立交规划方案三维选线 |
4.2.1 三维数字化地形建模与分析 |
4.2.2 卫片配准 |
4.2.3 规划方案三维选线 |
4.3 立交规划方案线形优化设计 |
4.3.1 平面线形优化设计 |
4.3.2 纵断面线形优化设计 |
4.4 立交规划方案可视化设计 |
4.4.1 路基宽度设置 |
4.4.2 可视化横断面设计 |
4.4.3 立交规划方案展示 |
4.5 立交规划方案优选 |
4.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5.3 评价指标量化 |
4.5.4 规划方案优选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IM的立交最优规划方案模型创建 |
5.1 路线超高 |
5.1.1 编写超高标准文件 |
5.1.2 路线超高计算 |
5.2 道路加宽 |
5.2.1 道路加宽设计 |
5.2.2 行车道边线设计 |
5.3 横断面装配设计 |
5.3.1 Subassembly Composer部件开发 |
5.3.2 装配设计 |
5.4 BIM模型创建 |
5.4.1 BIM模型建立 |
5.4.2 BIM模型渲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BIM的立交最优规划方案模型应用研究 |
6.1 三维空间视距分析 |
6.1.1 三维空间视距分析原理 |
6.1.2 分流鼻端识别视距分析 |
6.1.3 汇流鼻端通视三角区分析 |
6.1.4 匝道停车视距分析 |
6.2 土方量计算 |
6.2.1 DEM计算法原理 |
6.2.2 全程落地道路土方量计算 |
6.2.3 非全程落地道路土方量计算 |
6.3 土方调配 |
6.3.1 土方调配图 |
6.3.2 土方平衡 |
6.4 模型出图 |
6.4.1 平面出图 |
6.4.2 纵断面出图 |
6.4.3 横断面出图 |
6.5 驾驶模拟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复杂地形下的土方平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土方平衡理论计算方法 |
2.1 土方平衡概述 |
2.1.1 土方平衡概念 |
2.1.2 土方调配概念 |
2.2 常用土方平衡计算方法 |
2.2.1 等高线法 |
2.2.2 断面法 |
2.2.3 方格网法 |
2.2.4 几种方法的比较 |
2.3 地统计学空间插值法基本理论 |
2.3.1 地统计学空间插值法 |
2.3.2 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法 |
2.3.3 逆距离加权插值法(IDW) |
2.3.4 双线性插值法 |
2.4 空间插值法理论数值模拟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法理论优化分析研究 |
3.1 构造不规则三角网 |
3.2 优化不规则三角网 |
3.3 建立变异函数(结构分析理论) |
3.4 克里格权重系数校正 |
3.5 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法的理论数值模拟 |
3.5.1 基于Ansys的网格划分及优化 |
3.5.2 基于Matlab的理论数值模拟 |
3.5.3 基于Matlab的开挖土方量计算 |
3.5.4 土方调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IM的土方平衡应用研究及案例分析 |
4.1 基于BIM的土方平衡应用研究 |
4.1.1 BIM概念及应用 |
4.1.2 飞时达土方计算软件 |
4.1.3 飞时达软件在土方平衡计算中的应用概述 |
4.1.4 飞时达软件在土方平衡计算中的影响 |
4.1.5 飞时达软件的土方平衡计算原理 |
4.2 基于BIM的土方平衡案例分析 |
4.2.1 基于原地形的用地分析 |
4.2.2 道路交通规划 |
4.2.3 坡度和标高设计 |
4.2.4 土方平衡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7)A公司土石方项目投资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2章 土石方项目投资成本相关理论概述 |
2.1 成本的涵义 |
2.2 成本控制的涵义 |
2.3 成本控制的意义 |
2.4 成本控制研究的发展阶段 |
第3章 A公司土石方项目的投资成本构成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2 A公司土石方投资项目简介 |
3.3 土石方项目开发成本构成 |
3.3.1 竖向规划 |
3.3.2 场地标高和平整 |
3.3.3 土石方平衡工程 |
第4章 A公司土石方项目投资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机械设备配置 |
4.2 运输距离及道路情况 |
4.3 石方爆破方案 |
4.3.1 爆破方案确定 |
4.3.2 钻爆器材 |
4.3.3 确定炮孔深度、孔距和排距、单孔药量、炸药单耗 |
4.3.4 起爆网络 |
4.3.5 振动爆破的校核 |
4.4 现场施工管理 |
第5章 A公司土石方项目的投资成本控制措施 |
5.1 有效配置机械设备种类和数量 |
5.2 合理安排运输距离并理解道路情况 |
5.3 优化土方平衡调配方案 |
5.4 合理控制爆破成本 |
5.5 完善现场施工管理 |
5.5.1 机械设备的管理 |
5.5.2 成本管理 |
5.5.3 人员管理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8)基于AHP法改进的场地平整施工机械方案自主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土方工程场地平整施工中常用施工机械 |
1.1.3 场地平整工程施工机械的选型组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 |
2.1 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
2.2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基本过程 |
2.3 评价指标体系 |
2.4 指标的预处理 |
2.5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2.6 集结方式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场地平整施工机械方案综合评价模型 |
3.1 场地平整施工机械方案与多指标综合评价 |
3.2 综合评价模型结构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
3.3.2 机械成本 |
3.3.3 工期 |
3.3.4 机械供应 |
3.3.5 施工质量保证 |
3.3.6 机械操作性 |
3.3.7 机械间组织协调性 |
3.4 评价指标观测值的确定与处理 |
3.4.1 评价指标观测值的确定 |
3.4.2 评价指标观测值预处理 |
3.5 集结方式的选取 |
3.6 基于AHP法改进的自主式综合评价模型 |
3.6.1 算例介绍及指标值确定 |
3.6.2 自主式综合评价法适用性的优劣分析 |
3.6.3 改进自主式综合评价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方工程场地平整专项施工配套软件开发技术 |
4.1 开发工具和数据库设计 |
4.1.1 开发技术与工具 |
4.1.2 数据库设计 |
4.2 配套软件的总体设计 |
4.2.1 配套软件实现的软、硬件环境 |
4.2.2 软件系统设计思路 |
4.2.3 系统模块的划分 |
4.2.4 章节管理 |
4.3 实例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成果 |
致谢 |
(9)BIM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B IM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城市道路线型设计现状 |
1.4 现阶段存在问题及研究课题的提出 |
1.4.1 我国目前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4.2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道路设计理论及BIM理论 |
2.1 城市道路设计理论 |
2.1.1 选线与定线 |
2.1.2 平面设计 |
2.1.3 纵断面设计 |
2.1.4 横断面设计 |
2.1.5 道路交叉.设计 |
2.1.6 路基路面设计 |
2.2 BIM理论 |
2.2.1 B IM的概念 |
2.2.2 B IM的特点 |
2.2.3 B IM与集成化设计 |
2.2.4 B IM技术的实现方式 |
2.2.5 B IM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可行性 |
2.3 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
2.3.1 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方法整理 |
2.3.2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步骤 |
2.3.3 层次分析法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ivil 3D的城市道路设计优化 |
3.1 地形图处理与分析 |
3.2 线型设计优化 |
3.2.1 平面设计 |
3.2.2 纵断面设计 |
3.2.3 横断面设计 |
3.2.4 超高与加宽 |
3.3 设计变更与标签定制 |
3.4 基于BIM技术的城市道路土方量计算 |
3.4.1 传统土方量计算方法 |
3.4.2 DEM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ivil 3D模型的应用拓展 |
4.1 构建城市道路设计总体实施流程 |
4.2 管线综合设计 |
4.3 施工模拟 |
4.4 城市景观设计 |
4.5 城市道路线形方案比选 |
4.5.1 评价指标确定 |
4.5.2 确定指标权重 |
4.5.3 评价模型建立 |
4.6 BIM理论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中体现的优势 |
4.6.1 B IM理论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用的优势 |
4.6.2 B IM理论在城市道路方案评价中应用的优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建立地形曲面 |
5.3 参考指标及建模 |
5.4 方案优选 |
5.4.1 定性指标取值 |
5.4.2 定量指标取值 |
5.5 土方量计算 |
5.6 驾驶模拟及施工模拟 |
5.7 模型渲染与出图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场地平整的优化分析 ——以金福花园D组团场地平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根据经验估算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
1.1.2 繁杂的修正过程 |
1.1.3 土方量计算效率低下 |
1.1.4 根据经验制定土方调配方案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其框架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内容框架 |
1.5 小结 |
2. 场地设计标高的优化分析 |
2.1 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的目的 |
2.2 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要满足的条件 |
2.2.1 尽量满足挖填平衡,土方量最少 |
2.2.2 满足排水及最高洪水位的要求 |
2.2.3 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
2.2.4 满足建筑规划的要求 |
2.3 常用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的两种方法 |
2.3.1 方格网法 |
2.3.2 经验估算法 |
2.3.3 两种常用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方法的比较 |
2.4 最小二乘法优化场地设计标高 |
2.4.1 最小二乘法的应用 |
2.4.2 最佳设计平面设计原理 |
2.4.3 最佳设计平面的计算模型 |
2.5 最小二乘法实现不规则场地设计标高的优化 |
2.5.1 应用最小二乘法优化不规则场地设计标高 |
2.5.2 对不规则场地平土标高处理的说明 |
2.6 最小二乘法优化场地设计标高的优点 |
2.7 小结 |
3. 基于CASS软件的土方量计算 |
3.1 基于CASS软件的方格网法 |
3.1.1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的原理 |
3.1.2 运用CASS 9.0 进行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 |
3.1.3 方格网法的适用范围 |
3.2 基于CASS软件的等高线法 |
3.2.1 等高线法计算的原理 |
3.2.2 运用CASS9.0 进行等高线法土方量计算 |
3.2.3 等高线法的适用范围 |
3.3 基于CASS软件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法 |
3.3.1 DEM法的基本原理 |
3.3.2 运用CASS 9.0 进行DEM法土方量计算 |
3.3.3 DEM法的适用范围 |
3.4 基于CASS软件三种土方量计算方法的比较 |
3.5 小结 |
4. 场地土方调配的优化 |
4.1 土方调配的基本概述 |
4.1.1 土方调配的含义 |
4.1.2 土方调配的原则 |
4.1.3 土方调配的步骤 |
4.2 表上作业法求解调配方案 |
4.2.1 表上作业法的含义 |
4.2.2 表上作业法求解调配方案的步骤 |
4.2.3 表上作业法求解最优方案的流程 |
4.3 Matlab求解土方调配方案 |
4.3.1 Matlab软件的相关介绍 |
4.3.2 用Matlab求解土方最优调配方案 |
4.3.3 表上作业法和MATLAB求解土方调配方案的比较 |
4.4 小结 |
5. 金福花园D组团场地平整的优化 |
5.1 金福花园项目的相关介绍 |
5.2 最小二乘法确定D组团场地最优设计标高 |
5.3 基于CASS软件方格网法计算D组团场地平整土方量 |
5.4 金福花园D组团场地土方调配最佳路径的确定 |
5.5 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目录 |
附表清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一种优选土方调配方案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土石方动态调配优化研究[D]. 陈传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2]基于大系统理论的复杂地形土方调配优化研究[D]. 张天航.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3]长沙黄花机场跑道土方调配方法及其应用效果研究[D]. 吴钦. 湖南大学, 2019(07)
- [4]基于离散型Q学习算法的土石方调配问题研究[D]. 李宗蔚. 天津大学, 2018(06)
- [5]BIM技术在立交规划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海霞.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6]复杂地形下的土方平衡优化研究[D]. 刘晓凤. 广西科技大学, 2017(03)
- [7]A公司土石方项目投资成本控制研究[D]. 罗娅. 武汉工程大学, 2017(04)
- [8]基于AHP法改进的场地平整施工机械方案自主式评价研究[D]. 张永明.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9]BIM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周豪. 南京林业大学, 2015(02)
- [10]场地平整的优化分析 ——以金福花园D组团场地平整为例[D]. 蒋春迪. 安徽工业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