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力触探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樊向阳[1](2007)在《静压桩施工沉桩阻力及沉桩挤土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桩基础是土木工程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静压桩由于其诸多优点而在软土地基城市建设中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受桩型选择和设备选型等因素的影响,静压桩在施工前要对其沉桩阻力进行估算,评价沉桩可能性;另外,静压桩都是挤土桩,部分工程施工前要分析沉桩挤土效应的影响,并提出防护措施的建议。从前人的探索可以看到,沉桩阻力和沉桩挤土效应涉及到多方面的理论,是非常复杂的。虽然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尤其在沉桩挤土方面,给出了不少计算方法或计算公式,但因受计算过程复杂,计算参数多且难以确定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计算方法或计算公式来指导静压桩设计与施工,这也成了制约静压桩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收集了大量的工程资料,进行了部分原型试验,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数值分析、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对沉桩阻力和沉桩挤土效应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有:1.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对沉桩阻力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得出了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作为主要参数的估算沉桩阻力的经验公式。考虑到沉桩过程中土体被扰动,公式中引入了土体灵敏度的概念,并给出了上海地区常见粘性土层的土体灵敏度推荐值。利用大量的工程实测资料和试验资料,对本文公式进行了验证,同时给出了估算后期沉桩阻力的方法,以及用其它参数估算沉桩阻力的公式。2.建立了估算沉桩阻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大量工程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并对拟合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表明,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沉桩阻力简便可行,是有一种估算沉桩阻力的有效方法,可以与用经验公式估算的沉桩阻力相互补充,相互校核。3.运用大量工程资料,得出了上海地区不同地层组合中静压桩沉桩阻力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相互关系。通过大量试验数据,从单桩承载力时效性的角度,给出了单桩极限承载力与沉桩阻力及休止期的相互关系。4.利用Segaseta的源—源(汇)理论,得出了饱和软粘土中沉桩挤土效应引起的地表位移的计算公式,并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通过大量工程实测资料,给出了不同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取值范围。最后提出了一些合适的沉桩挤土效应防治措施。5.编制了计算沉桩阻力和沉桩挤土效应的应用软件。软件操作简单,计算结果以计算书的形式输出,避免了繁琐的数据计算,使用非常方便。
夏剑[2](2012)在《高速铁路戈壁土地基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兰新第二双线所在区域地质、地理环境复杂而特殊,处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受内陆干旱性气候影响,沿线主要为旱成土体。其中戈壁类地貌中土体主要以戈壁土形式存在。对戈壁土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形特性,特别是针对高速铁路沉降控制为主要指标的路基构筑物其工程特性研究不够深入,不能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建设的需要。因而,必须对高速铁路戈壁土体地基特性进行研究。本文依托“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关键技术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以兰新第二双线沿线戈壁地区土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前人资料的收集、现场勘察、试验及室内分析等手段,掌握了沿线戈壁土的地质环境,运用地质历史成因分析,探讨了戈壁土的形成机理;依据现场勘察及相关室内实验,对戈壁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以载荷试验为准确定了不同现场测试指标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模量间的经验关系;依据现场浸水载荷试验结果对戈壁土体中碎砾石类土体的浸水变形特性进行研究,对此类戈壁土的湿陷性进行了判定,依据不同深度处土体密实程度及物质组成参数与湿陷性系数间的拟合关系,分析了湿陷变形特性在戈壁土体中的竖向变化规律,同时利用SEM试验结果,对戈壁土体进行了基于微观结构的增湿变形机理分析,并解释了宏观上湿陷系数的竖向规律。最后,通过不同地质条件下路基试验段中不同地基处理方式及地基处理相关设计参数结果,尤其是对地基处理中沉降数据的对比分析,对沿线各典型地质条件提出了基于沉降控制的地基处理方式及相关设计参数建议,为今后在戈壁土地区进行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李波[3](2007)在《孔扩张理论研究及其在静力触探技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静力触探土工原位测试技术是获得土性参数较准确的方法之一,多年来受到岩土工程界的广泛重视。该技术是通过将带有探头的锥杆匀速贯入土中,用传感器来测探头上的阻力qc、锥杆侧壁摩阻力fs及探头或锥杆上的超孔隙水压力△u。利用测试结果,可以进行土层划分、辨别土性、确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等,具有较高的精度。在qc、fs、△u三者之中,qc的应用最广泛。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锥头阻力和土的工程特性之间的各种相关关系,处于经验阶段。对锥头阻力进行近似理论分析研究是很必要的,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之一。在揭示静力触探贯入机理方面,主要应用刚塑性理论的纯剪切理论。而实际上静力触探在一定深度的土层中连续贯入,是高应力水平下探头周围附近土体大应变的塑性破坏与更外围土体小应变的弹性变形共同作用的结果。无限土体中孔扩张理论能够很好地考虑土体的压缩机理而被广泛用于解决静力触探和深基础承载力的有关岩土工程问题中,发展和完善孔扩张理论是本论文研究的另一目的。具体地,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孔扩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采用应力跌落的简化应力-应变模型考虑土的应变软化特性,同时采用简化的体积应变εv与大主应变ε1及大主应变ε1与小主应变ε3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土的剪胀特性,根据空间准滑动面(SMP)理论和平面应变轴对称问题的柱形孔扩张基本方程,推导并给出一般黏性土中和砂土中柱形孔扩张问题的应力场、应变场、位移场、塑性区半径和孔扩张压力。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土的剪胀因素、软化特性以及中主应力对孔扩张问题的影响。具体有以下结论:(1)空间准滑动面理论在平面应变状态下的形式简单,便于解析分析研究,与普遍采用的Mohr-Coulomb准则相比,包含了中主应力对土体强度的效应。结果表明,基于SMP准则即考虑中主应力影响时塑性区半径比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塑性区半径明显减小,而极限扩孔压力比不考虑中主应力时要大。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圆柱孔在黏土和砂土中扩张问题的解偏于保守。(2)土体的剪胀特性对柱形孔扩张影响很显着。随着剪胀参数的增大,柱孔在黏土和砂土中的扩张极限压力、塑性区扩展范围和径向位移相应增大。(3)在相同的扩张压力下,土体的软化程度越高,孔扩张位移越大;极限扩张压力则随着软化参数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软化程度越高越明显。软化现象对应力的分布影响很小。故对于以位移为控制设计参数的实际工程,考虑土体的应变软化和剪胀特性是必要的。进一步地,采用应力跌落的简化应力-应变模型考虑土的应变软化特性,根据空间准滑动面(SMP)理论和平面应变轴对称问题的柱形孔扩张基本方程,在塑性区内采用不相关联流动法则和对数应变定义分别考虑剪胀效应和大应变特性,推导并给出一般黏性土中柱形孔扩张问题的弹性区和塑性区的应力场及孔扩张率。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大小应变理论的采用、土的剪胀因素、软化特性以及中主应力对孔扩张率的影响。具体有以下结论:(1)当扩张压力较小时,分别采用大小应变理论计算的柱形孔扩张率结果非常接近,但随着扩孔压力的的增大,差距也逐渐增大,因此小应变理论只能应用于扩张压力较小的情况。但两种理论分析结果的总趋势是一致的。(2)在大应变理论情况下,进一步证实了土体的剪胀特性、土体的应变软化和中主应力对柱形孔扩张影响的显着性。2.锥头阻力的近似理论分析方法研究锥头阻力在静力触探试验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获得土性参数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对现有主要的基于承载力理论和孔扩张理论的锥头阻力近似理论分析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根据回顾与比较,可知承载力理论忽略了土的压缩性和锥杆周围应力增加的影响,故不能精确地模拟探头的深层贯入,其计算结果和实测值相比偏小。而孔扩张理论提供了一个分析锥头阻力的简单而较精确的方法。它考虑了土的压缩性(或膨胀)和探头贯入过程中锥杆周围应力增加的影响,能更加真实地模拟静力触探在黏土和砂土中的贯入过程。比较结果证明,基于柱孔扩张理论的锥头阻力近似理论分析方法的解与试验结果符合得最好。说明了柱孔扩张理论在建立静力触探近似理论分析方法方面的可行性。采用SMP屈服准则以考虑中主应力对砂土强度的影响,基于增量弹塑性模式和柱孔扩张理论推得砂土中静力触探极限锥头阻力和极限锥头阻力临界深度解析解。该解对于砂土中桩端阻力及静力触探探头端阻力所存在的临界深度及其以下的稳值现象能够给予比较合理的定量解释。增量弹塑性模式能够反映砂土塑性区大应变下的增量剪胀特征和外围弹性区小应变下的压缩特征,可以很好地模拟静力触探的贯入机理。同时,分别基于Mohr-Coulomb准则柱孔扩张控制方程和Mohr-Coulomb准则球孔扩张控制方程推导了锥头阻力和极限锥头阻力临界深度解析解。结合试验数据,将分别基于SMP准则柱孔扩张控制方程、Mohr-Coulomb准则柱孔扩张控制方程和Mohr-Coulomb准则球孔扩张控制方程的解析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SMP准则柱孔扩张控制方程的解与试验数据拟合的最好,而基于Mohr-Coulomb准则柱孔控制方程的解偏高,基于Mohr-Coulomb准则球孔控制方程的解在内摩擦角没有修正的情况下偏低。再一次说明柱孔扩张理论在建立静力触探理论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建立静力触探在砂土中锥头阻力理论分析方法时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必要性。以有限元软件ABAQUS为工具,分别考虑了土体的大变形和小变形特征,模拟静力触探探入后周围土体内的各响应,分析了锥尖部位及沿探杆长度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并探讨了各土性参数对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影响、探头的尺寸效应以及贯入的深度影响。
徐锦斌[4](2014)在《静力触探锥头阻力与软土强度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静力触探试验(CPT)具有快速、准确及重复性高等优点,经常用于现场勘测地层信息。在软土地区,应用静力触探试验推定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是可能的。国内外众多研究学者和相关科研单位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并在大量试验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地区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经验公式。这些经验公式普适性不强,并且不知道公式的准确程度。为了深入理解CPT贯入机理,并建立更加准确的锥头阻力和软土强度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静力触探贯入阻力与土体强度相关关系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静力触探的基本设备、基本原理和机理进行了介绍,并详细综述了静力触探锥头阻力的理论研究、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然而各理论解均对土壤行为做各种假设,不同的假设所估算的结果有较大差别,利用经验法配合统计分析的角度推算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是更为实际的方法。然后,对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上海地区和武汉地区部分静力触探数据和室内实验数据(上海地区19个工程和武汉地区33个工程,共632组数据),回归分析其比贯入阻力Ps与抗剪强度Su的经验关系式。统计分析按照粘土和粉质粘土两种土类分别进行。经过统计分析得到两地区粘土土体中锥尖承载力系数Nc的概率特征,包括均值,方差和分布概型。数据分析表明,武汉地区锥尖承载力系数Nc要高于上海地区。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该地区浅地基的抗剪强度指标Su确定方法。随后,使用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静力触探的贯入过程。通过土体参数敏感性分析,考察土体参数对锥尖阻力qc和锥尖承载力系数Nc的影响,并与经验公式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锥尖阻力和锥尖承载力系数均随着内摩擦角、弹性模量和粘聚力的增加而不同程度的增加,该结论合理解释了武汉地区锥尖承载力系数Nc高于上海地区的原因。对锥头阻力qc与抗剪强度Su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两者相关关系表达式。最后,通过武汉市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将实测回归分析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的经验函数表达式估算不排水强度的方法结果比较稳定,与强度公式推求结果吻合度较高。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大,但整体上仍反映出了土层不同深度处的强度特征。
何明明[5](2017)在《基于旋切触探技术的岩体力学参数预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岩体工程中,如何自动化、智能化地超前获取岩体力学参数,作为岩土工程学科的核心研究课题,始终是科技工作者不懈为之努力的研究重点。基于这一研究目标,论文致力于旋切触探技术尝试,为岩体力学参数的现场快速获取带来新的方法。基于自主研发的旋切触探仪,开展了旋切钻进运行参数与岩石力学参数和岩石旋切强度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获得了基于旋切触探技术确定岩石力学参数的理论公式;建立了金刚石取芯钻头旋切触探理论模型,提出了金刚石取芯钻头在旋切钻进过程中岩石的破碎条件及旋切钻进准则。建立了岩石参数、岩体结构面、岩体基本力学和岩体质量等级等四个智能模块,并进一步开发了快速智能系统,并实现了岩石力学参数的现场快速获取。(1)建立了岩石力学参数和金刚石取芯钻头的运行参数、响应参数之间的理论关系;建立岩体力学参数的预测模型,获得基于旋切触探技术确定岩石力学参数(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粘聚力与内摩擦角)理论公式。(2)基于岩石旋切强度的定义,推导出了旋切强度的理论表达式,及旋切厚度、抗切削强度指标和旋切强度与钻速和转速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旋切强度与岩石力学参数之间的理论模型,进而根据摩尔强度强度准则和D-P强度准则,提出了旋切钻进准则及最优钻进曲线,并通过现场测试验证其可靠性。(3)参与设计XCY-1型旋切触探仪系统功能,实现XCY-1型岩体力学参数触探仪的四个钻进参数相互之间的互不干扰测试;实现XCY-1型岩体力学参数触探仪荷载控制和钻速控制两种控制方式互不干扰控制。(4)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规范,建立岩石级别智能识别模块、岩体基本力学参数智能识别模块、岩体结构面智能识别模块和岩体质量等级识别模块,基于这四个模块,开发了基于旋切触探技术快速智能集成系统,实现旋切触探技术现场快速获取岩石力学参数。(5)将XCY-1型岩体力学参数触探仪应用于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引汉济渭岭北输水隧洞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黄三段控制闸交通洞等岩体工程,验证了 XCY-1型旋切触探仪获取岩体力学参数的可靠性。
李国维,姜微,吴玉财,魏曙红,罗增益,戴剑[6](2013)在《预置管法静力触探检测水泥搅拌桩现场试验》文中研究说明水泥搅拌桩是软土地基加固常用的方法,桩体检测是其中的质量控制环节,现行规范以抽芯检测作为指定方法。针对抽芯检测法周期长、造价高、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现场及室内实验进行了水泥搅拌桩质量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研究表明,预置管法静力触探可以实现对水泥搅拌桩体连续检测的目标;不同土层7 d龄期的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与芯样28 d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线性参数随土体中黏粒含量的提高而减小;试桩阶段采用锥尖阻力联合钻孔芯样抗压强度制定静力触探法检测标准曲线,形成施工阶段水泥搅拌桩的快速检测标准,达到缩短检测工期,提高检测速度,降低检测造价,提高检测结果可靠性的目标。
孙新生[7](2016)在《静力触探在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静力触探试验(Cone Penetration Test)是一种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在我国已有将近60年的应用历史。它不仅操作简单、贯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并且经济性较好、连续性及重复再现性好。本文先对静力触探的国内外发展、应用现状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结合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大量工程实践,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静力触探在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1.分析了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土静力触探曲线的特征,重点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对应静力触探曲线特征。2.通过现场浸水对比试验,能够判断湿陷性黄土分布深度。3.结合具体工程实践,验证了利用静力触探参数来划分土层和确定地基土名称在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适用性,并总结了比贯入阻力的换算公式。4.通过现场对比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得到了不同贯入速率对静力触探结果的有一定的影响。5.通过搜集研究区域工程资料,对比分析了静力触探参数与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相关关系,得出了符合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区的经验公式,包括静力触探参数与压缩模量、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相关经验公式,并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6.根据实测的非浸水和浸水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结合静力触探浸水对比试验,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选取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周春梅[8](2008)在《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原位试验及地基沉降计算》文中研究说明高速铁路要为列车的高速行驶提供一个高平顺性和稳定性的轨下基础,而路基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必须在运营条件下将线路轨道的设计参数保持在要求的标准范围之内,这无疑就是对高速铁路的沉降稳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红粘土地基变形特性与动力稳定性研究”(50778180)和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武广客运专线灰岩残积层红粘土路基变形特性及路基边坡稳定性试验研究”(2005K002-B-2-1),通过室内试验、现场原位测试、数值分析等手段,从经验公式研究以及沉降计算两大部分着手,对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红粘土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土类,其工程性质存在很大的地理性差异。本文对有工程代表意义的工点(咸宁,泉口,岳阳,以及耒阳,郴州等工点)取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总结出了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分布规律及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2、将室内的压缩试验数据与现场的原位测试试验相结合,研究了静力触探指标(如端阻力qc,侧摩阻力fs等)与沉降计算重要参数压缩模量Es之间的经验关系,并进行了相关性检验,以指导工程实践;3、研究了贯入击数N与压缩模量Es之间的经验关系,并进行了相关性检验;4、基于Plaxis有限元程序,对于有代表性的工点进行了理论沉降计算。并根据现场的大型平板荷载试验的实际加载和开挖情况,在模拟地层沉降时,分别考虑直接加载和考虑基坑开挖两种情况,并对比实测的数值,得出考虑开挖后有限元计算更能贴近土层实际的变形;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土层性质、渗透系数、以及泊松比等参数对于红粘土地基沉降的影响;5、根据固结理论,对传统的分层总和法作了较大的改进,采用细层法进行路基主固结沉降计算;利用Visual Basic平台,编制了可视化应用程序,以进行沉降计算和修正值计算。
蒋衍洋[9](2012)在《海上静力触探测试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上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静力触探技术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在海洋地质勘察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因我国长期对海洋的开发不够重视,海上静力触探设备的研发和利用几乎为一片空白,多由国外引进。我国在引进海上静力触探设备的同时,也引入了国外的测试程序和解释方法,其解释方法多为针对于某一块海域应用的经验公式,是否适用于我国海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通过对静力触探的测试机理、经验公式的取得和与其他试验方法的对比,探讨静力触探设备在我国海域的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了海上静力触探仪器设备的发展和其测试方法。静力触探设备主要有贯入系统和探头组成,根据贯入工艺的不同,海上静力触探方式又可以分为海床静力触探系统(Seabed CPT)和井下静力触探系统(Down-hole CPT),本文将探讨两种静力触探方式的优缺点和差异性。其次,本文将从理论推导和有限元模拟两个方面分析静力触探的测试机理,理论推导中首先研究静力触探探头贯入以及停止时探头周围土的状态变化,其次探讨初始超孔压分布的理论计算,引入孔穴扩张理论、应变路径理论和水力压裂理论。有限元模拟中将使用功能强大的ABAQUS有限元软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静力触探的贯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探头贯入过程中,锥头周围土体应力位移场的变化,进一步揭示海上静力触探的测试机理。本文还将对由静力触探数据进行土类划分和求解土性参数的各经验公式做针对性介绍,主要是对其在我国海域的适用性做重点的研究。最后以我国某海域两种静力触探的实测资料为基础,通过与室内试验结果和现场十字板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海上静力触探数据的处理方式、经验公式的适用性和经验参数的取值范围。
郭宏[10](2017)在《基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多探管触探关键技术及数据融合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气水合物由于其蕴藏的特殊性,勘探方法主要采用保压取芯和测井方法,其目的是既保留天然气水合物的原始物性又能实地测量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物理性质。这对钻具和测量环节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针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先进技术,研究用于快速高效获取原位地层信息的新的勘探技术就显得非常必要。本论文根据深水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需要,依托国家重大专项,研究了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多探管静力触探设备,多功能静力触探的数据处理与融合,天然气水合物测井曲线的多尺度分析与融合,小波分析用于存储层的划分,测量曲线数据融合的鲁棒性分析。主要研究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论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所涉及的相关勘探技术,进而引出多功能静力触探,小波理论,多尺度分析,数据融合等理论。论述了小波分析用于测井曲线的处理,包括测井曲线小波滤波处理,小波分析用于存储层的划分,多功能多探管技术用于深水天然气勘探以及测井数据融合的鲁棒性分析。(2)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埋藏特殊性,对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所涉及的多功能触探探头和探管进行了研究。设计采用孔压静力触探(CPTU)加接多功能探管(电阻率、波速、自然伽马)勘探工艺,重点考虑防腐、耐压、密封以及减少信号传输时的干扰问题。(3)针对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静力触探探头+测井多探管模式,设计采用开放的分布式测控网络拓扑结构。实现地面检测主机+智能控制总线+探头、探管的分布式测量系统,实现对多探头的锥尖阻力、侧壁摩擦力、孔隙水压力以及声波波速、电阻率和自然伽马探管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处理和显示等。(4)对CPTU用于地层划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论述,通过对CPTU测量曲线采用平滑滤波,消除奇异点,以及测量曲线的最优分割实现曲线的多尺度分析,采用通过求取CPTU曲线的最优加权因子方法对CPTU曲线进行融合,实现了不同地层的划分,并取得较好的效果。(5)针对触探和测井数据的离散性特征,通过对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和二进小波变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用于测井数据融合的多分辨率特性和二尺度方程。认为测井数据融合所用小波基必须具有正交性、正则性、紧支性、对称性等性质。(6)研究了测井曲线的小波变换方法,并根据边缘检测理论,构建了边缘检测最优分割算法,实现了测井曲线的小波多尺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测井曲线地层划分多尺度小波分析算法,并用此算法实现了对胜利油田某油井的含噪测井信号进行小波滤波处理和多尺度分析。结合测井信号特点,找出了用于不同的测井曲线进行地层最佳划分的小波基与小波分解次数。并将此理论应用于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探孔测井数据的融合与分析,实现了存储层和地层的自动分层。(7)尝试将多功能多探管静力触探技术用于天然气勘探实践中,对其相关技术、工艺、静力触探和测井响应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触探和测井曲线进行了融合分析。实验证实,该技术用于浅层天然气勘探完全可行,触探、测井响应良好,可准确确定存储层的位置,地层划分准确。(8)采用极小值最优控制理论,对测井曲线受到外界的不确定性干扰时,其数据融合后,如何准确估计原始未知信号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时将此问题等价为在一个动态系统驱动下的半无限规划问题,给出了一个近似离散化方法,减少了约束的个数,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二、静力触探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力触探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静压桩施工沉桩阻力及沉桩挤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静压桩概述 |
1.2.1 静压桩施工方法 |
1.2.2 静力压桩机 |
1.3 沉桩阻力和单桩承载力 |
1.4 静力压桩与静力触探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理论研究现状 |
1.6.2 模型试验及现场测试研究现状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技术路线、内容及创新性成果 |
1.7.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7.2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7.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7.4 本文研究的创新性成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静压桩沉桩阻力估算 |
2.1 已有静压桩沉桩阻力估算经验公式及其分析 |
2.2 桩端阻力分析确定 |
2.2.1 桩端阻力影响范围 |
2.2.2 单位面积桩端阻力取值 |
2.2.3 桩端阻力的估算公式 |
2.3 桩侧摩阻力分析确定 |
2.3.1 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 |
2.3.2 上海地区土体灵敏度的研究 |
2.3.3 桩侧摩阻力的估算公式 |
2.4 沉桩阻力估算公式及其精度分析 |
2.4.1 上海地区土层特性及桩基土分类 |
2.4.2 工程实测资料收集与整理 |
2.4.3 沉桩阻力估算值验证 |
2.4.4 典型工程实例验证沉桩阻力估算值 |
2.4.5 后期沉桩阻力估算 |
2.4.6 用其它原位试验参数估算沉桩阻力的经验公式 |
2.4.7 与沉桩阻力有关的一些其它问题 |
2.4.8 部分沉桩阻力关键技术问题的定性解答 |
2.5 沉桩阻力的人工神经网络估算法 |
2.5.1 人工神经网络简述 |
2.5.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2.5.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模拟及其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静压桩沉桩阻力与单桩承载力的研究 |
3.1 沉桩阻力与单桩承载力相互关系及其研究意义 |
3.1.1 沉桩阻力与单桩承载力相互关系 |
3.1.2 沉桩阻力与单桩承载力相互关系研究意义 |
3.2 单桩极限承载力 |
3.2.1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
3.2.2 单桩静载荷试验资料收集与整理 |
3.3 沉桩阻力与单桩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
3.3.1 沉桩阻力与单桩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
3.3.2 经验公式的进一步分析 |
3.4 单桩承载力时效性的研究 |
3.4.1 单桩承载力时效性的试验研究 |
3.4.2 软粘土中桩基承载力增长机理分析 |
3.4.3 单桩极限承载力时效性的拟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静压桩沉桩挤土效应 |
4.1 沉桩挤土效应及其研究 |
4.2 沉桩挤土效应理论分析 |
4.2.1 圆柱孔扩张理论简介 |
4.2.2 圆柱孔扩张理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分析 |
4.2.3 沉桩挤土位移场分析计算 |
4.2.4 沉桩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 |
4.3 沉桩挤土效应的工程应用研究 |
4.3.1 沉桩挤土效应的工程实例分析 |
4.3.2 沉桩挤土效应理论计算结果的修正 |
4.3.3 沉桩挤土效应修正结果验证 |
4.4 沉桩挤土效应的有限元分析 |
4.4.1 有限元分析在静压桩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
4.4.2 单桩沉桩挤土效应研究 |
4.4.3 工程实例对比研究 |
4.5 减小沉桩挤土效应的对策 |
4.5.1 设计方面对策 |
4.5.2 施工前对策 |
4.5.3 施工过程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静压桩沉桩阻力与沉桩挤土效应的软件实现 |
5.1 软件功能 |
5.2 软件操作简介 |
5.2.1 菜单条 |
5.2.2 土层信息输入 |
5.2.3 沉桩阻力计算 |
5.2.4 桩位信息 |
5.2.5 挤土效应计算 |
5.2.6 计算书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沉桩阻力方面 |
6.1.2 沉桩阻力与单桩承载力方面 |
6.1.3 沉桩挤土效应方面 |
6.1.4 沉桩阻力与沉桩挤土效应的软件实现方面 |
6.2 展望 |
致谢 |
附录 静压桩工程资料一览表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高速铁路戈壁土地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戈壁土地质环境调查 |
1.3.2 戈壁土体地质勘察 |
1.3.3 戈壁土增湿特性 |
1.3.4 戈壁土地基加固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戈壁地区地质环境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气象 |
2.2 地层与岩性 |
2.3 水质地质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戈壁地区勘察分析 |
3.1 地基的勘察方法概述 |
3.2 试验段戈壁土地基勘察内容 |
3.3 试验段勘察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戈壁地区增湿特性研究 |
4.1 戈壁土体基本物理特征 |
4.2 戈壁土体土体变形特性 |
4.3 增湿变形影响因素 |
4.3.1 土体的密实程度 |
4.3.2 物质组成 |
4.4 戈壁土增湿变形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戈壁地区地基处理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验段设置 |
5.3 地基加固理论 |
5.3.1 强夯加固理论 |
5.3.2 复合地基加固理论 |
5.4 地基加固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1.1 兰新二线地质环境 |
6.1.2 戈壁土体勘察 |
6.1.3 戈壁土增湿特性 |
6.1.4 戈壁土地基处理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孔扩张理论研究及其在静力触探技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静力触探锥头阻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场测试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
1.2.2 静力触探锥头阻力的理论研究 |
1.2.3 静力触探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1.3 孔扩张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 |
2 孔扩张理论研究的分析基础 |
2.1 引言 |
2.2 空间准滑动面理论(Spatial Mobilized Plane) |
2.2.1 SMP破坏准则 |
2.2.2 广义SMP破坏准则 |
2.2.3 平面应变条件下SMP破坏准则 |
2.2.4 平面应变条件下广义SMP破坏准则 |
2.3 应力-应变模型 |
2.4 考虑应变软化与剪胀效应的应力-应变关系 |
2.5 应力跌落计算与平衡条件 |
2.6 小结 |
3 基于空间准滑动面理论的柱形孔扩张问题理论分析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定 |
3.3 基于广义SMP准则和考虑土体剪胀及应变软化的柱形孔扩张问题解析 |
3.3.1 考虑强度变化的广义SMP准则 |
3.3.2 弹性区基本控制方程 |
3.3.3 弹性区应力和位移 |
3.3.4 塑性区应力分析 |
3.3.5 塑性区位移和应变分析 |
3.3.6 极限扩孔压力和极限塑性区半径的确定 |
3.4 基于SMP准则和考虑土体剪胀及软化的柱形孔扩张问题解析 |
3.4.1 考虑强度变化的SMP准则 |
3.4.2 弹性区内的应力和位移 |
3.4.3 塑性区内的应力和位移 |
3.5 基于Mohr-Coulomb准则和考虑土体剪胀及应变软化的柱形孔扩张问题 |
3.5.1 Mohr-Coulomb准则 |
3.5.2 弹性区内的应力和位移 |
3.5.3 塑性区内的应力和位移 |
3.6 对比分析研究 |
3.6.1 砂土中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3.6.2 黏土中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3.7 小结 |
4 土体中柱孔扩张问题大应变弹塑性理论分析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 |
4.2.1 基本假定和问题描述 |
4.2.2 基本控制方程 |
4.2.3 平面应变条件下广义SMP屈服准则 |
4.3 柱孔扩张问题大应变弹塑性分析 |
4.3.1 弹性区应力和位移 |
4.3.2 塑性区和外围弹性区的应力 |
4.3.3 考虑塑性的孔扩张率分析 |
4.4 塑性区采用小应变理论的解答 |
4.5 算例分析 |
4.5.1 大小应变理论对扩张率影响 |
4.5.2 不同软化程度对孔扩张率影响 |
4.5.3 不同剪胀特性对孔扩张率影响 |
4.5.4 中主应力对扩张率的影响 |
4.6 小结 |
5 静力触探锥头阻力的近似理论分析方法评价 |
5.1 引言 |
5.2 静力触探的基本原理与机理 |
5.2.1 静力触探的基本原理 |
5.2.2 静力触探的机理 |
5.3 锥头阻力主要近似理论分析方法 |
5.3.1 锥头阻力的基本概念 |
5.3.2 基于承载力理论的锥头阻力理论分析方法 |
5.3.3 基于孔扩张理论的锥头阻力理论分析方法 |
5.4 锥头阻力主要近似理论计算方法比较与评价 |
5.4.1 各理论在黏土中适用性比较 |
5.4.2 各理论在无黏性土中适用性比较 |
5.5 小结 |
6 静力触探极限锥头阻力和临界深度的近似理论计算新方法 |
6.1 引言 |
6.2 增量弹塑性计算模式及其基本方程 |
6.2.1 塑性区位移增量衰减方程 |
6.2.2 塑性区应力分布衰减方程 |
6.2.3 塑性区外边界应力边界条件 |
6.2.4 弹性区内边界(即塑性区外边界)位移增量 |
6.2.5 弹性区内边界与塑性区外边界的位移增量协调方程 |
6.3 极限锥头阻力解析解 |
6.4 极限锥头阻力临界深度解析解 |
6.5 基于Mohr-Coulomb准则和柱形孔扩张理论的相关解答 |
6.5.1 极限锥头阻力解析解 |
6.5.2 极限锥头阻力临界深度 |
6.6 基于Mohr-Coulomb准则和球形孔扩张理论的相关解答 |
6.6.1 极限锥头阻力解析解 |
6.6.2 极限锥头阻力临界深度 |
6.7 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6.8 小结 |
7 静力触探工作特性的大变形有限元数值分析 |
7.1 引言 |
7.2 大变形分析理论及基本方程 |
7.2.1 几何方程 |
7.2.2 平衡方程 |
7.2.3 本构方程 |
7.3 ABAQUS软件中的莫尔-库仑模型 |
7.3.1 屈服准则 |
7.3.2 流动势函数 |
7.4 静力触探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7.4.1 基本假定 |
7.4.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7.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7.5.1 探头的尺寸效应 |
7.5.2 大变形理论和小变形理论计算结果对比 |
7.5.3 深度影响分析 |
7.5.4 土体参数的影响分析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孔扩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
8.1.2 锥头阻力近似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和发展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
创新点摘要 |
致谢 |
(4)静力触探锥头阻力与软土强度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静力触探技术的发展历史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 |
2 静力触探锥头阻力和软土强度关系研究综述 |
2.1 静力触探设备 |
2.1.1 探头 |
2.1.2 探杆 |
2.1.3 测量与记录显示装置 |
2.2 三种静力触探技术比较 |
2.2.1 在测试功能和精度上的比较 |
2.2.2 在设备动力需求方面的比较 |
2.3 静力触探的基本原理与机理 |
2.3.1 静力触探的基本原理 |
2.3.2 静力触探的机理 |
2.4 静力触探锥头阻力的理论研究综述 |
2.4.1 承载力理论 |
2.4.2 孔穴扩孔张理论 |
2.4.3 运动点位错法 |
2.4.4 应变路径法 |
2.5 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
2.5.1 标定槽试验 |
2.5.2 标定槽的尺寸效应 |
2.5.3 贯入机理实验 |
2.6 数值计算与分析 |
2.6.1 有限元数值分析 |
2.6.2 离散单元数值分析 |
2.6.3 参数回归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锥头阻力与土体强度实测资料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3.3 上海地区粘土土层CPT实测数据分析 |
3.3.1 上海工程地质特征 |
3.3.2 数据分析 |
3.3.3 结果对比及经验模型 |
3.4 武汉地区粘土土层CPT实测数据分析 |
3.4.1 武汉工程地质特征 |
3.4.2 数据分析 |
3.4.3 结果对比及经验模型 |
3.5 使用CPT方法推定软土强度 |
3.6 本章小结 |
4 土体中静力触探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大变形基本理论 |
4.3 静力触探的有限元分析 |
4.3.1 基于ABAQUS的ALE方法 |
4.3.2 基本假定 |
4.3.3 屈服准则 |
4.3.4 有限元模拟计算步骤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4.1 土体位移和应力状态 |
4.4.2 锥尖阻力系数与内摩擦角的关系 |
4.4.3 锥尖阻力系数与粘聚力的关系 |
4.4.4 锥尖阻力系数与弹性模量的关系 |
4.4.5 锥尖阻力系数与土体抗剪强度的关系 |
4.5 工程实例分析 |
4.5.1 工程概况 |
4.5.2 回归分析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旋切触探技术的岩体力学参数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土体力学参数的获得方法 |
1.2.1.1 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 |
1.2.1.2 .静力触探方面的研究 |
1.2.1.3 旋压触探方面的研究 |
1.2.2 岩体力学参数的获得方法 |
1.2.3 破岩研究 |
1.2.3.1 岩石破碎方式 |
1.2.3.2 压入破岩理论 |
1.2.3.3 切削破岩理论 |
1.2.3.4 岩石钻进方面的研究 |
1.2.3.5 单粒金刚石破岩机理 |
1.2.4 随钻测试技术 |
1.2.5 已经完成的研究工作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3 研究方法 |
2 旋切触探运行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关系 |
2.1 金刚石取芯钻头旋切触探受力分析 |
2.1.1 旋切触探过程中岩石破碎特点分析 |
2.1.2 破岩受力分析 |
2.2 旋切触探的力学模型 |
2.2.1 建模思路与基本假定 |
2.2.1.1 建模思路 |
2.2.1.2 基本假定 |
2.2.2 钻头侧面的切削力和摩擦力 |
2.2.3 钻头底面的压力和切削力 |
2.2.3.1 作用于钻头底面的压力 |
2.2.3.2 作用于钻头底面的切削力 |
2.2.3.3 .临界压力 |
2.2.3.4 钻头底面受力分析 |
2.2.4 运行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3 旋切触探参数与岩石力学参数间的关系研究 |
3.1 基于旋切触探技术岩石破碎条件 |
3.1.1 基于旋切触探岩石法向破碎条件 |
3.1.2 基于旋切触探岩石切向破碎条件 |
3.2 基于旋切触探机理岩石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
3.2.1 建模思路 |
3.2.2 基本假定 |
3.2.3 岩石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
3.2.3.1 内摩擦角与粘聚力 |
3.2.3.2 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 |
3.3 旋切触探技术的应用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4 XCY-1型旋切触探仪的设计 |
4.1 液压系统设计 |
4.1.1 回转液压系统设计 |
4.1.1.1 回转机构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
4.1.1.2 回转机构液压系统计算 |
4.1.2 钻进液压系统设计 |
4.1.2.1 钻进机构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
4.1.2.2 钻进机构液压系统计算 |
4.1.3 夹持器液压系统设计 |
4.1.3.1 夹持器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
4.1.3.2 夹持器液压系统计算 |
4.1.4 辅助液压系统设计 |
4.1.4.1 辅助液压系统 |
4.1.4.2 辅助液压系统计算设计要求 |
4.2 重要液压元件的选择 |
4.2.1 液压泵的选择 |
4.2.2 液压阀的选择 |
4.2.3 电动机的选择 |
4.2.4 油箱的设计 |
4.3 控制系统的设计 |
4.3.1 PLC控制系统 |
4.3.2 随钻监测系统 |
4.3.3 人机互动 |
4.3.4 数据存储与通讯单元 |
4.4 本章小结 |
5 旋切触探技术智能系统研发 |
5.1 基于旋切触探技术快速智能系统研发 |
5.1.1 系统理论 |
5.1.2 系统构成 |
5.2 岩石等级的识别方法 |
5.2.1 比功法识别岩石等级 |
5.2.2 钻进参数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5.2.3 比功法与Logistic回归法联合模型 |
5.3 岩体力学参数识别 |
5.3.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5.3.1.1 岩体力学参数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 |
5.3.1.2 岩体力学参数预测的神经网络样本 |
5.3.1.3 模型运算 |
5.3.1.4 RMP-BP模型与传统BP模型的对比 |
5.3.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RMP-BP模型的优化 |
5.3.2.1 主成分分析法(PCA) |
5.3.2.2 钻进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5.3.2.3 PCA-RMP-BP模型 |
5.3.2.4 PCA-RMP-BP模型与RMP-BP模型比较 |
5.3.3 PCA-RMP-BP模型与理论计算模型的适用性及使用条件 |
5.4 岩体结构面的识别 |
5.4.1 岩体结构面与钻进参数之间的关系 |
5.4.2 岩体结构面等级与统计量之间的关系 |
5.4.3 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识别岩体结构面 |
5.4.4 BP神经网络模型识别岩体结构面 |
5.4.5 基于PCA岩体结构面等级识别模型的优化 |
5.4.5.1 统计量的主成分分析 |
5.4.5.2 基于PCA法的Logistic回归分析法 |
5.4.5.3 PCA-BP神经网络识别结构面 |
5.5 基于旋切触探技术岩体智能识别集成系统 |
5.5.1 基于规范的岩石级别智能识别模块 |
5.5.2 岩体力学参数智能识别模块 |
5.5.3 基于规范的岩体结构面智能识别模块 |
5.5.4 基于规范的岩体质量智能识别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旋切触探技术的TBM掘进优化 |
6.1 旋切强度的定义 |
6.2 岩石旋切厚度的确定方法 |
6.2.1 金刚石磨粒运动状况 |
6.2.2 金刚石颗粒旋切厚度确定 |
6.3 旋切强度特性 |
6.3.1 旋切强度特性与钻速之间的关系 |
6.3.1.1 钻速模型 |
6.3.1.2 旋切厚度与钻速之间关系 |
6.3.1.3 抗切削强度指标与钻速之间关系 |
6.3.1.4 旋切强度与钻速之间关系 |
6.3.2 旋切强度特性与转速之间的关系 |
6.3.2.1 转速模型 |
6.3.2.2 旋切厚度与转速之间关系 |
6.3.2.3 抗切削强度指标、旋切强度与转速之间关系 |
6.3.3 旋切强度特性与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 |
6.4 旋切钻进准则 |
6.5 本章小结 |
7 XCY-1型旋切触探仪原位测试 |
7.1 三类围岩-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 |
7.1.1 操作规程 |
7.1.2 岩体力学参数识别 |
7.1.3 岩体质量等级识别 |
7.2 四类围岩-引汉济渭工程岭北输水隧洞 |
7.2.1 操作规程 |
7.2.2 岩体力学参数预测 |
7.2.3 岩体质量等级识别 |
7.3 二类围岩-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黄三段控制闸交通洞 |
7.3.1 操作规程 |
7.3.2 岩体力学参数预测 |
7.3.3 岩体质量等级识别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预置管法静力触探检测水泥搅拌桩现场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工程条件 |
1.1 工程概况 |
1.2 场地地质条件 |
2 试验方案 |
3 常规静力触探法检测试验 |
3.1 常规静力触探法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
3.2 常规静力触探法检测有效深度 |
4 预置管法静力触探检测试验 |
4.1 预置管法静力触探检测工艺 |
4.2 预置管法静力触探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
5 经验模型参数及静探检测时间 |
6 结论 |
(7)静力触探在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静力触探技术发展技术及应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静力触探的原理和仪器设备及国内外应用成果 |
2.1 静力触探的基本原理 |
2.2 静力触探的理论研究 |
2.2.1 承载力理论 |
2.2.2 运动点位错法 |
2.2.3 孔穴扩张理论 |
2.2.4 应变路径法 |
2.2.5 有限元法 |
2.3 静力触探的仪器设备 |
2.3.1 触探主机与反力装置 |
2.3.2 测量与记录显示装置 |
2.3.3 探头 |
2.3.4 探杆 |
2.4 静力触探的试验方法 |
2.5 静力触探在国内外的应用成果 |
2.5.1 静力触探参数与砂土的相对密度之间的关系 |
2.5.2 静力触探参数与土的天然重度之间的关系 |
2.5.3 静力触探参数与粘性土的稠度之间的关系 |
2.5.4 静力触探参数与土的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 |
2.5.5 静力触探参数与土的变形参数之间的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3 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现状及湿陷性黄土特性研究 |
3.1 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区勘察现状 |
3.2 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层特征 |
3.3 静力触探与其他勘察手段技术经济比较 |
3.4 湿陷性黄土浸水对静力触探参数的反映 |
3.4.1 试验场地 |
3.4.2 试验目的 |
3.4.3 试验仪器 |
3.4.4 试验过程 |
3.4.5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静力触探在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研究 |
4.1 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区静力触探曲线特征 |
4.2 验证静力触探划分土层和确定地基土名称的适用性 |
4.2.1 静力触探土层划分 |
4.2.2 静力触探确定地基土的名称 |
4.3 通过现场对比试验确定不同贯入速率对静力触探结果的影响 |
4.3.1 试验场地 |
4.3.2 试验目的 |
4.3.3 试验仪器 |
4.3.4 试验过程 |
4.3.5 试验结果分析 |
4.4 比贯入阻力的换算公式 |
4.5 利用静力触探参数确定土的压缩模量的相关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静力触探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
5.1 静力触探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5.1.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 |
5.1.2 利用静力触探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成果 |
5.1.3 利用静力触探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相关研究 |
5.1.4 公式合理性验证 |
5.2 静力触探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
5.3 浸水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 |
5.3.1 试验桩基本参数 |
5.3.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5.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原位试验及地基沉降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体参数间相关性及经验关系的研究 |
1.2 静力触探试验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现状 |
1.3 标准贯入试验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现状 |
1.4 平板载荷试验 |
1.5 地基沉降计算的国内外研究 |
1.5.1 半理论-半经验沉降计算方法 |
1.5.2 考虑应力历史的地基沉降方法 |
1.5.3 应力路径法计算地基沉降 |
1.5.4 由变形特性进行沉降计算 |
1.5.5 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 |
1.5.6 沉降推算方法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岩土工程中经验公式的统计分析方法 |
2.1 岩土参数变异性的原因 |
2.2 建立经验公式的统计理论基础 |
2.2.1 回归分析概述 |
2.2.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原理及显着性检验 |
2.2.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原理及显着性检验 |
2.2.4 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原理 |
第三章 室内土工试验指标统计及其相关性研究 |
3.1 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3.2 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
3.2.1 液限与塑限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2 物理指标与压缩模量间的经验关系 |
3.2.3 物理指标与压缩系数间的经验关系 |
3.2.4 各物理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武广红粘土压缩模量与静力触探指标经验关系研究 |
4.1 静力触探试验概述 |
4.1.1 静力触探实验的主要技术要求 |
4.1.2 静力触探的贯入机理 |
4.1.3 静力触探原始数据的整理 |
4.2 静力触探试验的成果应用 |
4.2.1 土类的划分 |
4.2.2 土的强度参数 |
4.3 经验关系研究思路 |
4.4 工程实例 |
4.4.1 泉口工点(DK1293+427.50) |
4.4.2 咸宁工点(DK1274+642.90) |
4.4.3 耒阳工点(DK1274+642.90)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压缩模量与标贯击数经验关系研究 |
5.1 标准贯入试验简介 |
5.1.1 标贯试验原理 |
5.1.2 标贯击数修正系数确定 |
5.2 标准贯入试验的具体应用 |
5.2.1 变形参数E_0和E_s的确定 |
5.2.2 其它工程应用 |
5.3 工程实例计算 |
5.3.1 泉口工点(DK1293+427.50) |
5.3.2 岳阳工点(DK1443+152.00) |
5.3.3 咸宁工点(DK1274+642.90) |
5.3.4 耒阳工点(DK1784+884.90)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PLAXIS的地基最终沉降计算及VB程序设计 |
6.1 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 |
6.1.1 传统的分层总和法 |
6.1.2 修正的分层总和法 |
6.2 细层法理论 |
6.2.1 附加应力的计算 |
6.2.2 孔隙比的确定 |
6.2.3 计算深度与细层厚度的确定 |
6.3 基于PLAXIS的地基沉降计算 |
6.3.1 土工有限元软件PLAXIS简介 |
6.3.2 有限元计算模拟 |
6.3.3 工程实例分析 |
6.4 基于Visual Basic 6.0的沉降计算程序设计 |
6.4.1 Visual Basic 6.0简介 |
6.4.2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方案 |
6.4.3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窗口 |
6.4.4 Visual Basic程序使用说明 |
6.4.5 工程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做的工作及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不同工点e-p关系式及曲线图 |
附录二: 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室内土工试验物理力学指标总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9)海上静力触探测试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机械式静力触探 |
1.2.2 电测式静力触探 |
1.2.3 孔压静力触探的发展 |
1.2.4 海上静力触探的应用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思路 |
第二章 海上静探的仪器设备和测试方法 |
2.1 海上静力触探的仪器设备 |
2.1.1 贯入系统 |
2.1.2 探头设备 |
2.2 海洋静力触探的程序 |
2.2.1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
2.2.2 现场测试 |
2.3 海上静力触探测试数据的整理 |
2.3.1 两种静探数据处理的相同之处 |
2.3.2 两种静探数据处理的不同之处 |
2.4 影响测试数据的主要因素 |
第三章 静力触探测试机理的分析 |
3.1 理论分析 |
3.1.1 探头贯入过程分析 |
3.1.2 初始超孔压分布的理论计算 |
3.2 有限元分析 |
3.2.1 土体的本构模型 |
3.2.2 模型建立的过程 |
3.2.3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测试成果用于求解土性参数 |
4.1 土体分层 |
4.1.1 张诚厚分类法 |
4.1.2 国外的方法 |
4.2 粘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
4.2.1 理论分析法 |
4.2.2 经验公式 |
4.3 粘性土的灵敏度 |
4.4 粘性土的超固结比 |
4.5 砂土的相对密度 |
4.6 判别土层的液化势 |
4.6.1 土体液化的定义 |
4.6.2 液化的评估方法 |
4.6.3 结论与建议 |
第五章 静力触探在南海某海域的应用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A块海域Down-hole CPT |
5.2.1 实测数据整理 |
5.2.2 土体分层 |
5.2.3 土性参数求解及对比 |
5.3 B块海域的Seabed CPT |
5.3.1 实测数据的整理 |
5.3.2 土体分层 |
5.3.3 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多探管触探关键技术及数据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传统静力触探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静力触探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3 我国传统静力触探存在的问题 |
1.3 多功能静力触探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1.3.1 多功能探头技术的发展 |
1.3.2 多探管测井技术的应用 |
1.3.3 目前多探管触探存在的问题 |
1.4 我国的努力方向 |
1.4.1 加强特殊领域静力触探机理研究 |
1.4.2 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与评价体系 |
1.4.3 加强静力触探探头和贯入设备的研究 |
1.4.4 建立面向未来的科研、开发、市场体系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5.2 采取的研究方法 |
1.6 本研究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1.6.1 多功能探头和探管结构的研究 |
1.6.2 触探和测井分布式测量网络的研究 |
1.6.3 触探和测井测量数据融合研究 |
1.6.4 触探和测井融合数据的鲁棒性分析 |
第二章 基于智能总线网络的多探管测量系统设计 |
2.1 分布式系统及现场总线的发展 |
2.1.1 分布式系统的发展 |
2.1.2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 |
2.2 现场总线系统的特点 |
2.2.1 现场总线系统的结构特点 |
2.2.2 现场总线系统的技术特点 |
2.2.3 现场总线的优点 |
2.3 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概述 |
2.3.1 CAN总线概述 |
2.3.2 CAN总线的主要特点 |
2.3.3 CAN总线系统结构 |
2.4 CAN总线技术规范 |
2.4.1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2.4.2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2.5 CAN总线报文传输 |
2.5.1 数据帧 |
2.5.2 远程帧 |
2.5.3 错误帧 |
2.5.4 过载帧 |
2.5.5 帧间隔 |
2.6 CAN总线报文的校验与编码 |
2.6.1 报文校验 |
2.6.2 总线编码 |
2.7 分布式测量网络设计要点 |
2.8 多探管静力触探系统整体结构 |
2.9 多探管静力触探测量系统设计 |
2.9.1 测量系统的组成 |
2.9.2 系统的整体架构 |
2.10 系统总线结构 |
2.11 孔下智能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11.1 测量节点微控制器 |
2.11.2 测量节点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2.12 地面主机控制系统设计 |
2.12.1 主机控制软件设计 |
2.12.2 测量节点软件设计 |
2.12.3 CAN总线通信程序设计 |
第三章 CPTU相关理论与数据处理 |
3.1 静力触探技术原理 |
3.2 静力触探的相关理论 |
3.2.1 承载力理论 |
3.2.2 孔穴扩张理论 |
3.2.3 应变路径理论 |
3.3 静力触探数据解释 |
3.4 土体分类方法 |
3.4.1 张诚厚土体分类法 |
3.4.2 Robertson土体分类法 |
3.4.3 Eslami和Fellenius土体分类法 |
3.4.4 三种土体分类法的特点 |
3.5 CPTU数据的校正 |
3.5.1 锥端阻力修正 |
3.5.2 孔隙水压力修正 |
3.5.3 侧壁摩擦力修正 |
3.6 CPTU曲线的平滑滤波处理 |
3.6.1 滑动滤波原理 |
3.6.2 滑动滤波算法的改进 |
3.6.3 滑动滤波应用实例 |
3.7 CPTU曲线的最优分割 |
3.7.1 CPTU曲线最优分割法 |
3.7.2 最优分割自动分层的实例评价 |
第四章 基于CPTU曲线融合的地层划分 |
4.1 CPTU测量数据的预处理 |
4.1.1 测量数据的校正 |
4.1.2 测量曲线平滑滤波 |
4.1.3 测量曲线最优分割 |
4.2 CPTU测量数据的归一化 |
4.2.1 均方根归一化 |
4.2.2 极限值归一化 |
4.3 CPTU测量数据的融合 |
4.3.1 测量曲线的滤波因子 |
4.3.2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
4.4 CPTU曲线融合实例分析 |
4.4.1 试验过程概况 |
4.4.2 CPTU曲线融合 |
4.4.3 融合效果分析 |
第五章 测井曲线的小波分析与多尺度检测 |
5.1 傅里叶变换与窗口傅里叶变换 |
5.1.1 傅里叶变换 |
5.1.2 窗口傅里叶变换 |
5.2 连续小波变换 |
5.2.1 小波母函数 |
5.2.2 小波基函数 |
5.2.3 连续小波变换 |
5.3 离散小波变换 |
5.4 信号的多尺度分析 |
5.4.1 多尺度分析 |
5.4.2 二尺度方程 |
5.5 Mallat算法 |
5.5.1 Mallat算法描述 |
5.5.2 Mallat分解算法 |
5.5.3 Mallat重构算法 |
5.6 测井曲线的多尺度分析 |
5.7 小波基的选取 |
5.7.1 几种常用的小波基 |
5.7.2 小波基的选取的要求 |
5.8 基于小波变换的边缘检测 |
5.8.1 测井曲线奇异点的小波变换过零点判别 |
5.8.2 测井曲线奇异点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判别 |
5.9 测井曲线的多尺度分析实例 |
5.9.1 测井曲线的小波去噪分析 |
5.9.2 测井曲线多尺度分层 |
第六章 测井曲线融合的水合物储层划分 |
6.1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6.1.1 电阻率响应特征 |
6.1.2 声波测井的响应特征 |
6.1.3 伽马测井响应特征 |
6.1.4 密度测井响应特征 |
6.1.5 井径测井响应特征 |
6.1.6 中子测井响应特征 |
6.2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测井评价 |
6.2.1 孔隙度评价 |
6.2.2 饱和度评价 |
6.3 测井数据小波去噪预处理 |
6.3.1 基于小波分析的信号去噪原理 |
6.3.2 小波阈值去噪法对测井信号的处理 |
6.3.3 小波阈值的选取 |
6.4 基于多尺度边缘检测的测井数据融合 |
6.4.1 基于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的融合算法 |
6.4.2 基于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的测井数据融合 |
6.5 基于测井数据融合的储层划分 |
6.5.1 天然气水合物测井响应的典型特征 |
6.5.2 天然气水合物测井数据融合与储层划分实例 |
6.5.3 测井数据融合算法的实现 |
6.5.4 融合效果分析与评价 |
第七章 多探管天然气勘探与数据分析 |
7.1 多探管静力触探用于浅层气勘探 |
7.2 多探管静力触探用于浅层气勘探实验 |
7.2.1 实验场地及地层特点 |
7.2.2 多功能触探工艺的选择 |
7.2.3 实验过程分析 |
7.2.4 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7.3 测量曲线的小波分析与储层识别 |
7.3.1 qt曲线的多尺度分析 |
7.3.2 AC曲线的多尺度分析 |
第八章 测量数据融合的鲁棒性分析 |
8.1 离散系统传感器测量数据融合模型 |
8.2 离散系统传感器测量数据融合的鲁棒性问题 |
8.3 问题的求解 |
8.4 模拟仿真 |
8.4.1 仿真模型设定 |
8.4.2 仿真结果 |
8.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静力触探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静压桩施工沉桩阻力及沉桩挤土效应研究[D]. 樊向阳. 同济大学, 2007(08)
- [2]高速铁路戈壁土地基特性研究[D]. 夏剑. 中南大学, 2012(02)
- [3]孔扩张理论研究及其在静力触探技术中的应用[D]. 李波.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1)
- [4]静力触探锥头阻力与软土强度相关性分析[D]. 徐锦斌.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7)
- [5]基于旋切触探技术的岩体力学参数预报研究[D]. 何明明.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1)
- [6]预置管法静力触探检测水泥搅拌桩现场试验[J]. 李国维,姜微,吴玉财,魏曙红,罗增益,戴剑. 岩土工程学报, 2013(07)
- [7]静力触探在河南省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研究[D]. 孙新生. 郑州大学, 2016(02)
- [8]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原位试验及地基沉降计算[D]. 周春梅. 中南大学, 2008(12)
- [9]海上静力触探测试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D]. 蒋衍洋. 天津大学, 2012(07)
- [10]基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多探管触探关键技术及数据融合研究[D]. 郭宏.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