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部分研究生学习散打、拳击、中国式摔跤、柔道、武术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宁知娇[1](2019)在《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管理模式与办学成效研究》文中指出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高等体育院校的重点专业。武术学校是武术的传承地、文化的发扬地、精神的延续地,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意义。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是我国“十大武术学校”之一,培养一大批杰出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发展历程、管理模式和办学成效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办学成效的分析来检验管理模式,总结管理的成功经验,找出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使武术学校更健康、持续地发展,也为我国各地的其他武术学校管理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建校三十多年,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初建阶段、发展阶段和提升阶段。(2)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在建设发展中确立了正确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办学宗旨以及办学的目标,构建起学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时代性。宋江武术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确立了科学地组织机构,分工明确、同心协力为了学校的目标而奋斗。(3)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制定了严格教学管理体系和训练竞赛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质量以及课程管理都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政策、规定进行实施。(4)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对教师的管理,采取公平、人性化的原则,制定严格的招聘、考核和奖罚制度。学校对学生采取军事化管理,以安全、卫生、健康为主,重视学生的德育管理。(5)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在办好学校的前提,大力发展校办产业,进行综合管理,以产业促进学校发展,给学校注入新的活力。(6)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在建设发展中,已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管理模式。在这种建设理念和管理模式中,学校办学成效显着、社会赞益度高,运动成绩卓越,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7)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管理所取得成功经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中国武术文化传承发展“情怀”与“使命”、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高度重视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倡导“立德树人”的育人标准、坚持“公益性”与“产业性”协调发展的兴校原则。(8)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管理存在不足:学校与家长交流的途径单一、学校信息化发展不足、学校课程体系升级不足、学校科研水平薄弱。
铁斐祎[2](2013)在《武术散打竞赛体系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项目特色和风格问题一直是散打运动发展至今的焦点问题。没有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就不可能进入奥运会,失去中国特色就更不可能被世界人们所接受,形成和凸显中国特色是散打运动未来健康发展的耀眼光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竞赛体系的特色进行探析,主要从武术散打的技术特色、竞赛服装特色、竞赛礼仪特色和竞赛场地特色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试图通过与奥运会、武博会等重大赛事中的竞技格斗对抗项目进行比较,总结归纳武术散打项目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特色之处,力求找出散打运动与跆拳道、空手道、拳击、柔道等同类竞技项目在突出竞赛项目特色方面的差距,并为散打运动项目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散打发展三十余年中竞赛规则的几次改革变化对散打技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散打运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阶段和技术特征。竞赛规则是技术发展的指南针,对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新规则下武术散打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并对新规则下武术散打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奥运项目的跆拳道、拳击、柔道、摔跤和非奥运项目泰拳、巴西柔术、俄罗斯桑搏以其承载独特的民族文化、鲜明的项目特色享誉世界,受到世界广大搏击爱好者的青睐。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将武术散打与这些同类竞技项目在技术、礼仪、服装、场地等方面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发现了武术散打在一些方面与同类竞技项目具有较多的雷同性,不利于项目特色突出,并深入探析存在差距的原因,同时总结、归纳了同类竞技项目对形成和突出散打项目特色的可借鉴之处。通过深入研究,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一、2011新规则下武术散打技术更加简单实用,摔法得到限制,有助于拳腿技术的发挥和运用,尤其是腿法技术,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但新规则下武术散打的技术特色正在逐渐淡化,特别是一些特色技术正悄然淡出人们的视野,不利于散打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积极发挥散打规则对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细化得分标准,鼓励一些散打特色技术和难度动作的运用。二、快摔技术是武术散打区别于世界其它搏击术的重要标示。新规则下快摔技术得到很到程度的限制,尤其是近身搂抱快摔,不利于散打技术特色的形成。建议对武士道散打比赛快摔技术进行深一步地强化、细化,有重点地发展接腿快摔。三、拳、腿、摔三位一体,全面均衡发展的技术体系与其它搏击术相比具有一定程度的雷同性,不利于武术散打技术特色的形成。建议在继续发扬武术散打“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术风格的同时,发挥规则的导向作用,弱化拳法的进攻和得分能力,积极引导腿法和摔法的运用。四、武术散打技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天人合一”的思想,技法全面,极具民族技法特色和文化特色。拳、腿、摔技术与世界其它搏击术相比,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个性鲜明。无论是在技法要求上,还是发力路线上都与他们有很大的区别。五、现行规则下武术散打比赛技法手段单一,不利于武术散打项目特色的体现。建议在体育文化全球化趋势下,国民理应做到对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回归传统,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武术技法,充分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六、与奥运会竞技格斗对抗项目相比,武术散打技术缺乏规定性、标准化,不利于武术散打技术特色的形成。建议进一步完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围绕散打项目特色,对技术的规定性、击打部位、进攻部位等进行细化、精化,提高武术散打技术的标准化。七、“擂台”形式比赛场地体现了中国人“尚智不尚勇”、“和谐辩证统一的文化理念和武术散打技法灵巧的特点,是武术散打项目特色的重要标示。八、特色的竞赛服装应有助于实现武术散打进军奥运会的战略目标;应有助于彰显武术文化魅力,提高国家形象;特色的竞赛服装应有助于传统技术的运用,突显散打项目的技术特色。建议散打服饰的款式、色彩和图纹应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武术散打服饰应体现段位晋升要求“打练结合”。九、与跆拳道、柔道、泰拳等格斗对抗项目相比,武术散打竞赛礼仪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比较单调、缺乏规范性、系统性,不利于武术散打项目特色的形成。建议从思想层方面,重视和加强对散打运动员武德教育和培养;发挥竞赛规则的导向作用,实现武术散打礼仪的规范性、日常化、标准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武术散打礼仪的内容体系。
杨建营[3](2010)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回顾人类文明及武术的发展历程可知,人类文明大致经历了采集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几个阶段,与之相适应,武术由最初的原始格杀技术,发展出了以拳种为单位的传统武术,又产生了以竞争为主要特色的竞技武术。竞技武术是武术现代化发展的结晶,其发展的日新月异无疑极大地推动了武术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武术人文精神的衰落、传统武术的边缘化、学校武术教育的名存实亡、大众武术人口的锐减等等一系列问题都由此而致,不仅如此,竞技武术入奥不成反而被亚运会排挤的事实,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尴尬。面对此景,如何使武术走出困境,成为理论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是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背景是以现代性为核心推动力的工业文明即将走过历史的辉煌,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生态文明正悄然走来。实现上述与增强文化软实力相关的时代使命,需要相应的实践载体,武术能否成为这样的实践载体?现代竞技体育无疑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竞技武术正是据此而打造的武术发展的新方向,是否可以根据人类文明的未来趋势,打造武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解决这两个问题是使武术走出目前困境,迎接光明未来的关键。为此,从以下两方面提出改革设想:学校武术教育领域,应该根据青少年身心特征,设计充分体现武术精神内核的简明对抗类技术体系,以此服务于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使命。大众健身领域,应剔除武术中不利于健身的动作,并以绵缓型运动为依托,探索促进身心和谐的健身方式。中华武术的对外推广领域,应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防卫型特色,构造一种较为文明的对抗形式。武术发展必须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武术技术的分化发展已初见端倪,根据生态文明的理念,可以从原有武术技术中进行提炼,构造三种形态作为未来文明视域下武术发展的主方向:竞技运动领域——以粘连型技法为主的文明对抗形式,艺术领域——以艺术展现类套路为主的和谐艺术形态,健身术领域——以周身协调、内外合一、身心和谐为特色的绵缓型运动方式。唯此,才能架起武术发展的现实与邱丕相教授所预计的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未来之间的桥梁。
薛勇[4](2020)在《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退出准入机制,加强对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质量的综合评估,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竞赛改革和满足全面强化高校体育的要求,因此,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构建一个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的评价体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综合评分法和抛物线累进计分法等研究方法,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及结果。第一,通过对当前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研究,指出了建立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第二,运用德尔菲法对20位专家进行调查,研制出我国高水平运动队所涉及体育赛事的分级分类,同时对各个体育赛事进行归类对判定,通过综合评分法、抛物线累进计分法等数理统计学方法建立出权重体系和竞赛成绩排名积分表;第三,研制出各个学校各个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的具体算法和对同一项目所有高水平运动队进行评价对办法;第四,以6所学校2019年足球高水平运动队的竞赛成绩为例,运用此办法进行排名评价。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六个结论:第一,当前为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需要构建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以此来完成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日常监督,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和建立其退出准入机制。第二,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所涉及的体育赛事可分为3级,一级分为2类,二级分为8类,三级分为23类;第三,确立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所涉及体育赛事的3级23类各自的权重系数;第四,计算得出了各个赛事排名所对应的竞赛积分;第五,形成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年内竞赛成绩排名总积分的计算公式Y=∑Wi*fi*Si;第六,研制出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运用步骤,即汇总各自的竞赛成绩排名,筛查与确认竞赛成绩排名,分别计算一年内各项目竞赛成绩排名所获的总积分,按照总积分的高低对全国各项目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行排名。同时提出了三点建议为:第一,充分发挥该计评价体系在加强建设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的评价作用、日常监督作用和对各项目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二,由于赛事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每年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行评价时,需要对文中没有提及的赛事进行归类,以便竞赛成绩排名转换为权重系数与竞赛积分;第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本文仅仅是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在之后的研究中还可以从更细致的角度来使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级体系更加全面、具体。
杨少雄[5](2008)在《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与现代化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武术技击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社会和个人需求为动力,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技击演练和实战为表现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搏击精华的浓厚积淀。传统武术技击在历史演变中对于人类生存、军事、文化生活乃至中华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当代,传统武术技击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其中除了人类和平时期和体育多元化时期的社会因素外,也有其自身因素。本文以传统武术技击模式的构建为论证切入点,以传统武术技击模式的历史演进特点为线索,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与问卷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的导向进行定位,并提出了传统武术技击模式现代化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是以传统武术技击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揭示实战技术和演练技术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形式的集合。它是传统武术技击构成要素及其相关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式。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武术技击理论知识结构、技术范式、功能体系以及社会环境。由核心功能、本体功能、衍生功能构成其功能体系。②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带有明显的时段性,分为雏形、形成与完善、定型、转型以及当代发展五个阶段。③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受多种动力因素共同作用和制约,排在前六位的是:技术轨道的推动、政治制度变迁的推动、社会与个人需求的拉动、家族式传承模式的内在要求、传统文化同化力的作用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助推。界定了内在动力因素和外在动力因素。在时序上,各种动力会在其模式演进的不同时段上发挥不同作用,在某一时段上也存在几种动力同时发挥作用。在诸动力因素中“技术轨道的推进”是首位权重的。④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可借鉴柔道、跆拳道、泰拳现代发展经验:走教育化、大众化、竞技化发展道路,注重德艺双修,挖掘符合时代内容,利用信息化手段宣传报道,促使其在当代发展的升华。⑤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它选择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是传统武术技击竞技化、健身娱乐化、学校体育化多元并存发展模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对部分技术动作及其模式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在传统武术技击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促使其模式竞赛内容特色化、竞赛类型多样化;以市场策略为导向,开拓和扩大传统武术技击市场,提升产业化竞争力;建立多层次立体推广模式,推进传统武术技击国际化发展。
田海军[6](2013)在《漠南武术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漠南地域位于我国华北北部,泛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的地方,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草原地区,清代以来成为内蒙古的代称。漠南地域游牧民族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曾经以其突出的骑射武艺南下中原,与汉族农耕文化发生了交流和融合,影响了中华武术的发展,从武术历史文化的角度审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漠南武术文化是指漠南地域存在的与武术活动相关的所有文化,既包括漠南少数民族创造的游牧武术文化,也包括漠南农耕民族传承的农耕武术文化。本文以文献资料法为基础,对漠南地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理解,以人类学田野调查法,社会学口述历史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为主要手段,深入漠南地域,对漠南地域存在的武术文化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对获取的各种文本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漠南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进展;漠南游牧武术的相关文化;历史文献中漠南游牧民族的彪悍民风;漠南游牧民族地域性特色的传统武艺;漠南游牧民族尚武文化的归因寻绎;漠南农耕武术文化概貌;漠南南部农耕武术拳械个案探析;漠南地域孕育的汉族战将;清代中期以来漠南农耕武术的发展轨迹;漠南游牧民族传统武技的现状诊断与对策;漠南武术文化发展模式的构建与探寻。结果发现:1.漠南地域游牧武术文化的主体民族是中华民族中最骁勇、最彪悍的民族群体之一。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与对话,促进了民族尚武文化的交融。2.漠南武术文化包含了南部农耕武术文化和北部游牧武术文化两种类型,这两种武术文化的分布基本上以阴山、狼山山脉走向为分界线。游牧武术文化的特色是豪迈奔放,粗犷实用;农耕武术文化以质朴醇厚,击舞和融为特色。3.游牧民族的传统武艺包括马上使用的马刀、马枪和骑射等内容,地上使用的搏克、射箭等内容,这些传统武艺的功能价值主要通过战争得以体现。蒙古弯刀出现在蒙古族崛起于草原时代,弧形背屈的刀身形制特点,配合骑兵前冲的速度运用劈、抹技术,主要功能是增加杀伤面积,而非注重杀伤程度。4.固有的自然条件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对英雄的崇拜情结等促成了游牧民族尚武性格的形成。5.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分布呈现带状格局特征,这是由当地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和农耕文化繁荣及商贸活动频繁等因素决定的。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成因主要是移民运动导致的武术文化传播。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重心不在农村而在城镇,其传播和发展模式是由城镇而城镇,村落武术文化现象在漠南没有形成。6.民国绥远省国术馆的成立,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促进了该地农耕武术的传播。农耕武术传入漠南后并没有因游牧文化的影响产生显着的技术流变。漠南农耕武术文化利用传统节日举行民间社火,展演武术文化,为传统武术群众基础的形成和自身的传承、普及找到了适宜的民俗文化空间。7.清代中期以来,漠南农耕武术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具体表现在武科举人才涌现、镖师职业的出现、农耕武术的集中传入。散打运动的兴起,形成了漠南竞技武术运动的特色优势。8.搏克和射箭等尚武活动呈现出弱化甚至濒危现象,其原因包括尚武体育自身的原因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变迁原因。漠南武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由漠南武术的二元分布特征决定。游牧武术应结合漠南地域民俗文化旅游业,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漠南竞技武术的发展,应重点发展散打、中国式摔跤等身体直接对抗项目。传统武术应利用武术之乡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让传统武术回归全民健身,服务社会人群。
李耀章[7](2012)在《散打项目发展导向研究 ——兼论中国体育市场导向管理》文中研究表明散打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一些成就,但疏于大众培训和竞赛表演,缺乏群众基础;重视竞技,执着加入奥运会却希望渺茫;并且饱受“失去传统特色”的争议。经综合分析,散打项目发展已面临困局。散打项目的问题其实反映了中国体育的通病。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散打和中国体育的困局表现为:发展方向偏离人们的需求,自身也难以持续发展。为让散打项目走出困局,本研究首先探究造成困局的根本性原因,分析其危害,再找出针对性的管理学对策,并提出操作性建议。由于散打困局和中国体育的困局具有共同成因,因此散打问题的解决策略对中国体育具有通用性,本文兼而探讨中国体育困局的解决之道。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以往研究缺乏对散打项目困局深层原因的挖掘;对于中国体育存在的问题,管理体制通常被认为是根本原因,也有学者从价值观念进行反思。与这两者相比,发展导向更适合作为散打和中国体育问题的根本性原因进行研究。与中国体育的发展导向相同,散打项目的发展也是以竞技金牌为导向的。从散打项目发展历程来看,竞技金牌是驱动项目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它几种可能的发展导向明显居于从属地位。竞技金牌导向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也导致散打和中国体育的自身发展不可持续。从对人们需求的满足程度看,竞技金牌导向下的中国体育已越来越偏离人们不断成长的体育需求。体育发展的成本方面,竞技金牌导向看似集约的体育发展模式实则代价高昂。对散打和中国体育的自身发展而言,竞技金牌导向将导致两者发展难以持续,甚至将使散打难以发展成为一项真正的运动。针对散打和中国体育的发展困局及成因,本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市场导向,并对这一国内尚不流行的理论进行简要介绍。为进一步检验市场导向对散打项目和中国体育的适用性,本研究以柔道成功转型和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为案例对市场导向理论进行验证;通过市场导向如何解决散打和中国体育困局问题的具体分析,检验其解决散打项目和中国体育困局的有效性;研究还发现市场导向理论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并提供实现路径。针对如何实施市场导向管理,根据国外相关研究,提出系列操作性建议。
李惟骐[8](2021)在《太极推手融入综合格斗摔法体系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格斗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搏击运动项目,其在规则上相比其它搏击比赛要更加开放,在其规则范围内运动员可以运用拳、腿、肘、膝、反关节去KO或降服对手,夺取比赛的胜利。规则的开放使得综合格斗的商业价值极高,这与太极推手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太极推手项目近年来始终是以参加官方组织的比赛为主要的发展方式,由于远离商业宣传以及高强度的专业对抗,使其不但在职业运动员的规模上较其它武术流派要小得多,在年轻一代中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影响力。所以,如果使太极推手作为一种新的技术风格出现在综合格斗中,那么对推动太极推手的影响力是十分有利的,这也是传统武术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网络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太极推手以及综合格斗的项目特点来确定两者在整体上的共同性,通过对2019年全国大学生太极推手比赛视频和2019年UFC数字系列主赛赛事比赛视频进行观看分析,提取太极推手的核心技术以及综合格斗体系中摔法的核心技术,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找到太极推手技术融与综合格斗摔法核心技术上的共同性,并通过综合格斗运动员在比赛、训练中的个案分析,为研究太极推手融入综合格斗摔法体系可行性进行说明。1、太极推手项目与综合格斗项目在竞赛方法上基本没有相似之处,但因为综合格斗在规则上的开放,使得推手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合法技术在综合格斗中运用;同时综合格斗中主流赛事UFC的规则对骑乘上位计分和限制高低位打击的评分与规则,对太极推手技术作为一种摔跤技术运用在综合格斗中比较有利。2、太极推手与综合格斗摔法在核心技术上的共同性,一方面体现在动作层面,太极推手与综合格斗中的上位摔法都是使用站立姿势为格斗姿势;在战术层面,太极推手和摔法在贯彻战术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使用将对手跌倒或投掷的技术之前一般需要有铺垫技术。3、通过对孙洋、张伟丽、Luke等职业搏击运动员、教练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研究以及对42位高校武术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后,一方面可以看到太极推手能够达到综合格斗摔法技术在站立对抗中摔倒对手的技术目的;另一方面,综合格斗运动员可以将太极拳作为一种辅助训练手段,使其掌握放松肢体的方法,还可以提高动作的延伸、重心的平衡、呼吸意识与动作的同步等方面的能力。4、建议将太极推手融入综合格斗应鼓励更多综合格斗运动员学习太极推手,太极推手作为我国杰出拳种的代表技术,在训练方法和技术上都有十分独到的优点与特色,因此综合格斗运动员在学习太极推手的同时不光能丰富自身技法体系,还能够使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太极推手受到关注,使中国民族特色走向世界。5、太极推手融入综合格斗的同时要保持自身特色,太极推手在融入综合格斗摔法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综合格斗中站立格斗技术和地面缠斗技术进行交叉训练。但太极推手在针对综合格斗的比赛规则和现有技术体系进行调整时,要注意自身技术风格的保存。
张雷,孔令超[9](2016)在《对当代中国武术发展范式的质疑兼讨论》文中研究说明运用跨文化研究法、历史考证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发展的范式进行系统研究,发现目前的武术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摈弃技击提倡精神文化的误区;实战与套路二元构建的逻辑错误;推广与发展手段的本末倒置;点与面的背道而驰;竞技、武道两种体系的发展失衡。指出,武术的发展应该兼顾纵向层面与横向层面,即兼顾其历史发展脉络的宏观把握和国内外武术发展的综合考量,确立中国武术正确的发展范式。
孟欢欢[10](2019)在《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状态与优化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传统文化复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以及民众体育需求的爆发式、多元化增长,民间传统体育组织作为传统文化传承、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民众多样需求满足的组织载体,其主体地位作用在提升、发展空间在拓展。但在社会快速转型发展过程中,孕育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成长的土壤发生巨大变化,组织在传承与创新、封闭与开放、依附与独立等不同向度内摇摆,整体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上海是中国最早开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其社团改革也走在发展前沿,它不仅拥有精武体育总会、中华武术会等百年组织,并且拥有“百万娘子军”称号的创新型组织木兰拳协会。以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现状、生存机制、发展局限性、优化措施等作为研究内容,可以为组织主体性功能的发挥、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政府进行组织培育提供策略方法。本文以传统权威型、魅力权威型、法理权威型三类民间传统体育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社会学为研究视角,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结合组织系统理论、共生理论、权威理论等,围绕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文化活态传承难、组织管理建设难、外部互动封闭”三个研究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民间传统体育组织主要分为传统权威型、魅力权威型和法理权威型三类组织,三类组织的生存现状、机制、发局限性及优化措施均不同。2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发展的关键在于文化活态传承、组织管理建设以及组织外部互动共生。文化传承,主要包括指导者、参与者及传承的过程等要素;组织管理建设,主要包括组织目标确立、领导选择、管理团队建设、结构搭建、活动开展及制度保障等要素;组织的外部互动共生,需要明确组织外部互动共生的主体、共生的机制和共生的保障等要素。3组织总的生存现状。在文化传承方面,人群老龄化、需求低层次化、传承内容碎片化、传承地点广场公园化、传承过程关系一般化。组织建设方面,活动需求以日常指导、培训和展示表演为主,组织结构以基层站点建设方式推进,领导以民主选举为主,管理团队内以普通工作关系的普通信任为主,目标以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为主,对组织激励措施、宣传和制度建设最为不满。外部互动共生中,共生主体较为单一、契约化获取资源不足、共生关系稳定性弱。4三类组织的生存现状。传统型组织的文化传承有深度无广度,指导者和参与者均为中高学历和收入的较年轻中年男性为主,参与积极性、忠诚度、需求层次均最高,更注重技术、原理、文化等全方位传授且对行为道德有较高要求;组织建设目标以会员服务为主,领导源于传统继承等,管理团队是泛血缘情感关系,对等级考评、赛事等最为不满,非正式制度较高发挥作用;外部互动中,最为封闭。魅力型组织的文化传承有广度缺内涵,以中老年、偏低学历收入的退休女性为主,参与积极性、忠诚度、需求层次相对较低,传承内容以技术传承为主,对行为道德要求也最弱;组织建设目标以公益服务为主,领导源于民主选举和传统继承,管理团队是业缘关系,对等级考评等最为不满,正式管理制度为主;外部互动合作,状况一般。法理型组织文化传承的广度和深度兼具,各维度状况均居中;组织建设目标在公共服务和行政服务等方面较高,领导主要是民主选举和政府委派或任命,管理团队是普通工作关系,正式管理制度为主;外部合作中,最为开放,合作主体较多,部分搭建了稳定合作机制。5三类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性。传统型组织的生存机制为文化传承的传统化、组织建设的拟宗法化、组织外部互动共生的人情化,发展局限为传承的规模微型化倾向、组织建设的保守性较强、外部互动主体非常单一;魅力型组织的生存机制为文化传承的现代化,组织建设的个人化、外部互动共生契约化,发展局限为文化传承的碎片化倾向、组织可持续性难、组织外部互动主体较为单一且关系稳定性不足;法理型组织的生存机制为文化传承的平台化、组织建设的类科层化、组织外部共生多元化,发展局限在于文化保护的工具性倾向、组织建设的行政化倾向、组织外部共生关系持续性不足。6三类组织生存状况差异的原因在于,组织系统协调程度不同和组织外源保障状况不同。在组织系统协调状况方面,主要由于组织生成动力“文化、生活、制度”的差异、文化传承“传承和创新”程度差异、组织建设“情感化和制度化”程度差异、组织资源来源“单一化和多元化”程度差异、组织对外交流“封闭与开放”程度不同。在外源性保障方面,组织发展面临部门协同力度不同、政府职能转移力度不同、枢纽型组织服务能力不足、政策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使得组织发展体制保障、空间保障、平台保障、制度保障均不足。7组织内部的分类别、分策略优化措施。分类别是指传统型组织需要在文化传承“适度现代化”和组织建设“适度开放化”方面完善;魅力型组织需要在文化传承的“整体性”以及组织建设的“传统化或制度化”方面完善;法理型组织需要在文化传承“传统化”和组织建设“独立性”方面完善。分策略发展是指,在强制性机制下,组织积极响应等级评估、优秀评选、荣誉表彰等要求,积累合法性资本;在模仿机制下,组织可以学习竞争对手、先进组织等的组织建设和外部互动方式等,积累发展经验;在规范性机制下,组织应积极参与枢纽型组织培育,邀请专家领导指导等,依据专业理论指导发展。8组织外部的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策略。对于弱小组织采用偏利共生策略,通过政府的单向扶持以及依托综合型组织平台搭建等获取资源和能量;对于较为强大组织,可采用互利共生策略,通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提供会员服务、公益服务以及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等策略获取互惠资源。9组织发展的体制、空间、平台和制度保障。部门间进行上下、左右和内外协同,为组织提供体制保障;管理部门进行职能转移,为组织发展提供空间保障;枢纽型组织发展实体化,为组织发展提供平台保障;完善税务、财务、人才政策等,为组织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对部分研究生学习散打、拳击、中国式摔跤、柔道、武术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部分研究生学习散打、拳击、中国式摔跤、柔道、武术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管理模式与办学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依据及意义 |
1.1.1 研究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我国武术学校的发展状况研究 |
1.2.3 影响我国武术学校的发展因素研究 |
1.2.4 我国武术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
1.2.5 我国武术学校的管理研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的发展历程 |
3.1.1 初建阶段(1985-1994) |
3.1.2 发展阶段(1995-2003) |
3.1.3 提升阶段(2004-至今) |
3.2 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的管理模式分析 |
3.2.1 学校建设发展理念 |
3.2.2 学校组织管理体系 |
3.2.3 学校教学管理体系 |
3.2.4 学校课程管理体系 |
3.2.5 师资队伍的管理 |
3.2.6 学生的管理 |
3.2.7 训练竞赛管理 |
3.2.8 校办产业管理 |
3.3 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办学成效研究 |
3.3.1 学校办学成效显着,社会赞益度高 |
3.3.2 运动成绩卓越,国内外认可度高 |
3.3.3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
3.3.4 经济社会效益斐然 |
3.4 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管理的成功经验 |
3.4.1 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3.4.2 坚守中华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的“情怀”与“使命” |
3.4.3 构建科学完善的学校管理体系 |
3.4.4 高度重视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
3.4.5 积极倡导“立德树人”的育人标准 |
3.4.6 坚持“公益性”与“产业性”协调发展的兴校原则 |
3.5 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管理存在的不足 |
3.5.1 学校与家长交流的途径单一 |
3.5.2 学校信息化发展不足 |
3.5.3 学校课程体系升级不足 |
3.5.4 学校科研水平薄弱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实施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交流管理机制 |
4.2.2 实施现代化管理 |
4.2.3 制定和升级合理的课程体系 |
4.2.4 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2)武术散打竞赛体系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述评与总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比较分析法 |
2.2.3 访谈法 |
2.2.4 观察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武术散打技法特色的研究 |
3.1.1 从散打竞赛规则的演变历程探讨武术散打项目的技术特色 |
3.1.2 竞技武术散打与传统武术技击的历史渊源分析 |
3.1.3 新、旧规则下散打拳腿摔技术整体应用及发展趋势的调研分析 |
3.1.3.1 我国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结构分析 |
3.1.3.2 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成功率及得分手段分析 |
3.1.3.3 裁判员“喊停”次数情况对比分析 |
3.1.3.4 新规则下我国武术散打技术发展趋势探析 |
3.1.4 武术散打与奥运会有关竞技格斗对抗项目的对比研究 |
3.1.4.1 武术散打与跆拳道项目比较分析 |
3.1.4.2 武术散打与拳击项目的比较分析 |
3.1.4.3 武术散打与摔跤项目的比较分析 |
3.1.4.4 武术散打与柔道项目的比较分析 |
3.1.5 武术散打与武博会有关竞技对抗项目的对比研究 |
3.1.5.1 武术散打与泰拳项目的比较分析 |
3.1.5.2 武术散打与空手道项目的比较分析 |
3.1.5.3 武术散打与桑搏项目的比较分析 |
3.1.5.4 武术散打与巴西柔术的比较分析 |
3.1.6 奥运会、武博会竞技格斗对抗项目对武术散打突出技术特色的启示 |
3.1.6.1 技术应简单实用、具有较好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
3.1.6.2 充分发挥竞赛规则的导向作用,凸显技术优势和特色 |
3.1.6.3 遵循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彰显个性,体现项目技术特色 |
3.1.7 我国武术散打技法特色的总结 |
3.1.7.1 尚巧轻力、灵巧多变的技法特色 |
3.1.7.2 奇妙的攻防变换体现散打技法攻防合一的技法特色 |
3.1.7.3 快摔技术是武术散打的重要标示,独具特色 |
3.1.7.4 内容丰富全面呈现出散打复杂、深邃的技法特色 |
3.1.7.5 攻、防立体化彰显出散打注重整体性的技法特色 |
3.1.8 奥运会、武博会同类竞技格斗项目对散打技术特色的启发与对策 |
3.1.8.1 实行散打技术的标准化重点体现散打运动的中国特色 |
3.1.8.2 实现民族文化自觉,回归传统,发现传统,体现民族特色 |
3.1.8.3 完善、细化竞赛规则,开放技法,突出技术优势 |
3.1.8.4 细化、精化技术内容,强化散打技术特色与风格 |
3.1.8.5 发挥规则导向作用,挖掘传统技法,充分体现民族特色 |
3.1.8.6 改革护具,采用分指手套,丰富技法,弘扬民族传统武术文化 |
3.1.8.7 遵循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符合奥林匹克竞技特点,注重培养个性 |
3.2 武术散打竞赛场地的特色分析 |
3.2.1 场地发展历史沿革 |
3.2.2 “擂台”形式的比赛场地现代武术散打项目特色的重要标示 |
3.3 武术散打竞赛服装的特色分析 |
3.3.1 竞赛服装对突出武术散打项目特色的作用与意义 |
3.3.2 跆拳道竞赛服装的特色 |
3.3.3 柔道竞赛服装的特色 |
3.3.4 空手道竞赛服装的特色 |
3.3.5 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竞赛服装的特色对武术散打服装特色的启示 |
3.4 竞赛礼仪的特色分析 |
3.4.1 跆拳道竞赛礼仪特色的分析 |
3.4.1.1 跆拳道的尚礼文化与价值导向 |
3.4.1.2 礼仪规范践行“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 |
3.4.2 泰拳竞赛礼仪特色的分析 |
3.4.2.1 浓郁宗教色彩下的泰拳礼仪文化 |
3.4.2.2 泰拳竞赛礼仪的文化民族性和形式规范性 |
3.4.3 柔道竞赛礼仪特色的分析 |
3.4.3.1 礼仪规范性 |
3.4.3.2 竞赛礼仪对民族精神文化特色——武士道精神 |
3.4.4 跆拳道、泰拳、柔道对武术散打礼仪特色的启示 |
3.4.4.1 从思想层方面,重视和加强对散打运动员武德教育和培养 |
3.4.4.2 发挥规则的导向作用,实现散打礼仪的规范性、日常化、标准化 |
3.4.4.3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武术散打礼仪的内容体系 |
3.5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五、主要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重点 |
八、研究难点 |
九、理论假设 |
十、基本观点 |
十一、创新点 |
十二、概念界定 |
正文 |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及可行性分析 |
内容提要 |
第一节 生态文明观念的发展 |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中国实现生态文明的可行路径 |
第二章 武术对实现生态文明目标可能的贡献 |
内容提要 |
第一节 学校教育领域的武术实践 |
第二节 社会领域的大众武术实践 |
第三节 对外文化推广领域的武术实践 |
第四节 国家行为的强力保障 |
第三章 武术的发展方向与生态文明理念的顺应 |
内容提要 |
第一节 和谐武术对抗运动形式的打造 |
第二节 和谐武术艺术形态的打造 |
第三节 和谐武术健身方式的打造 |
第四节 未来生态文明中武术的主要形态展望 |
主要结论及设想 |
其他观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材料1 学术界相关生态文明研究的综述 |
附录材料2 相关武术概念研究的综述及分析 |
附录材料3 现代手搏运动的简要规则 |
附录材料4 调访内容 |
附录材料5 主要学习经历 |
附录材料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 |
(4)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适应我国竞技体育竞赛改革的要求 |
1.1.2 全面强化高校体育工作的要求 |
1.1.3 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相关文献分析 |
1.4.3 国内相关研究 |
1.4.4 国外相关研究 |
1.4.5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德尔菲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研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背景分析 |
3.1.1 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背景 |
3.1.2 当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布局情况 |
3.1.3 当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竞赛设置情况 |
3.1.4 小结 |
3.2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1 客观性原则 |
3.2.2 可行性原则 |
3.2.3 全面性原则 |
3.2.4 科学性原则 |
3.3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所涉及体育赛事分级分类的研制 |
3.3.1 赛事分级分类研制的流程与方法 |
3.3.2 赛事分级分类的初步拟定 |
3.3.3 赛事分级分类的第一轮调查结果分析 |
3.3.4 赛事分级分类的第二轮调查结果分析 |
3.3.5 赛事分级分类的第三轮调查结果分析 |
3.3.6 赛事分级分类的可靠性检验 |
3.3.7 赛事分级分类的形成 |
3.4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权重的研制 |
3.4.1 赛事权重研制的流程和方法 |
3.4.2 赛事三级分类的权重形成 |
3.4.3 赛事权重体系的形成 |
3.5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排名积分表的研制 |
3.5.1 竞赛排名积分表研制的流程与方法 |
3.5.2 明确赛事项目及其排名范围 |
3.5.3 竞赛排名积分表的初步建立及检验 |
3.5.4 竞赛排名积分表的修正及检验 |
3.5.5 竞赛排名积分表的形成 |
3.5.6 竞赛排名积分表在联赛与单人参加团体项目时的使用方法 |
3.6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形成 |
3.6.1 有效竞赛成绩时间段的研制 |
3.6.2 有效竞赛的确定及统计 |
3.6.3 积分计算公式的研制 |
3.6.4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确立 |
3.7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运用示例 |
3.7.1 竞赛成绩汇总 |
3.7.2 竞赛成绩转换为权重与排名得分 |
3.7.3 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结果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5)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与现代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传统武术技击在当代实践中的缺失 |
1.1.2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面临着创新问题 |
1.1.3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的当代审视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
1.3.1 传统武术的研究现状 |
1.3.2 传统武术技击的研究现状 |
1.3.3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的研究现状 |
1.3.4 传统武术现代化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5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5.2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传统武术技击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讨论与界定 |
2.1.1 传统和传统武术的概念界定 |
2.1.2 传统武术技击的认识过程与概念的提出 |
2.2 传统武术技击理论探析 |
2.2.1 传统武术技击理论基础分析 |
2.2.2 传统武术技击专项理论知识结构 |
2.2.3 传统武术技击传承发展的现代学科支持 |
2.3 传统武术技击技术体系与功能体系 |
2.3.1 传统武术技击的技术体系 |
2.3.2 传统武术技击的功能体系 |
2.4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构建的理论假设与依据 |
2.4.1 理论假设 |
2.4.2 假设依据 |
2.4.3 传统武术技击基本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图式 |
第3章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的演进 |
3.1 传统武术技击雏形模式 |
3.1.1 自卫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 |
3.1.2 远古时代人类出于自卫需要而产生的个人实用技击的萌芽 |
3.2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的形成与完善 |
3.2.1 先秦时期传统武术技击模式的初步形成阶段 |
3.2.2 秦汉至隋唐时期传统武术技击模式的初步完善阶段 |
3.2.3 宋元时期传统武术技击模式的完善阶段 |
3.3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的定型 |
3.3.1 各拳种大量涌现、门派林立 |
3.3.2 手搏、摔角等技击模式的定型 |
3.3.3 气功、导引、中医药理论与方法提升传统武术技击练功效果 |
3.3.4 古典哲学对传统武术技击理论的影响 |
3.3.5 传统武术技击理论的基本形成 |
3.4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的转型 |
3.4.1 武术进入学校课堂 |
3.4.2 西方文化的进入与《中华新武术》的形成 |
3.4.3 国民政府时期对武术的改进 |
3.5 传统武术技击的当代发展 |
3.5.1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武术机构的建立 |
3.5.2 社会武术的发展及竞技武术的形成 |
3.5.3 当代武术的教学与科研 |
3.5.4 武术的国际传播 |
第4章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动力学机制 |
4.1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动力因素分析 |
4.1.1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方法学依据 |
4.1.2 对专家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4.2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内在动因 |
4.2.1 技术轨道对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推动 |
4.2.2 社会与个人需求对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拉动 |
4.2.3 家族式传承是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方式途径 |
4.3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外在动因 |
4.3.1 政治制度变迁是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外在动力源泉 |
4.3.2 科学技术发展对传统武术技击模式的推动 |
4.3.3 传统文化同化力的作用对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推动 |
4.4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多元动力观点 |
4.4.1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二元动力 |
4.4.2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三元动力 |
4.4.3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的四元动力 |
4.5 主导与多元相统一的动力机制: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的现实基础 |
4.5.1 主导动力分析 |
4.5.2 主导动力与多元动力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
4.5.3 多元动力作用的时序分析 |
第5章 柔道、跆拳道、泰拳的现代发展经验借鉴 |
5.1 柔道的现代发展 |
5.1.1 柔道"由术至道"的演进 |
5.1.2 柔道现代发展特征 |
5.1.3 柔道现代发展经验 |
5.2 跆拳道的现代发展 |
5.2.1 跆拳道的演进 |
5.2.2 跆拳道现代发展的特征 |
5.2.3 跆拳道现代发展的经验 |
5.3 泰拳的现代发展 |
5.3.1 泰拳的演进 |
5.3.2 泰拳现代发展特征 |
5.3.3 泰拳现代发展经验 |
5.4 柔道、跆拳道、泰拳的现代发展对传统武术技击的启示 |
5.4.1 倡导传统武术技击教育化、大众化、竞技化发展 |
5.4.2 注重德艺双修 |
5.4.3 在继承传统本质的基础上,挖掘其符合时代节拍的内容 |
5.4.4 充分发挥传统武术技击礼仪性、娱乐性、表演性的特征 |
5.4.5 加大传统武术技击后备人才的培养 |
5.4.6 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及途径,建立传统武术技击推广传播网络 |
第6章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考量 |
6.1 现代化与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 |
6.1.1 现代化内涵 |
6.1.2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
6.2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的机遇 |
6.2.1 国家政策法规利于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 |
6.2.2 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激活了传统武术技击的现代化发展 |
6.2.3 主体价值多向选择性拓展了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空间 |
6.2.4 现代社会科学化发展促使和要求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 |
6.2.5 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助推传统武术技击的现代化发展 |
6.3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主导地位的减落 |
6.3.2 传统武术技击形式和内容的自身萎缩 |
6.3.3 传统武术技击传承环境脆弱 |
第7章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模式选择与策略 |
7.1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7.1.1 合理定位是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
7.1.2 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是现代社会对传统武术技击发展提出的要求 |
7.1.3 现代化进程方向的把握有利于解决传统武术技击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矛盾 |
7.2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 |
7.2.1 适度开放与自身完善相结合的原则 |
7.2.2 兼顾攻防技击与文化内涵的统一原则 |
7.2.3 传统武术技击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原则 |
7.2.4 理论研究与实践挖掘同步发展的原则 |
7.3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模式选择 |
7.3.1 学校体育化模式是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传承创新的基础 |
7.3.2 健身娱乐化模式是传统武术技击市场化的基础 |
7.3.3 竞技化模式是传统武术技击走向国际竞技舞台的现代化形态 |
7.4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策略 |
7.4.1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的市场策略 |
7.4.2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的开发策略 |
7.4.3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的竞赛策略 |
7.4.4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的推广策略 |
7.4.5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的创新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传统武术技击现代化发展”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漠南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理论假设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6 相关文献综述 |
1.6.1 漠南地域文化研究综述 |
1.6.2 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
1.6.3 漠南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前沿 |
1.6.4 小结 |
2 漠南地域及漠南武术文化界定 |
2.1 漠南地望 |
2.2 漠南地域亚文化区划分 |
2.3 漠南武术文化的界定 |
2.3.1 武术文化界定 |
2.3.2 漠南武术文化界说 |
2.4 小结 |
3 漠南游牧武术相关文化 |
3.1 无处不现的马文化 |
3.2 婚丧、生活习俗中的尚武文化 |
3.2.1 婚丧习俗中的勇武 |
3.2.2 生活中的尚武信息 |
3.3 祭祀舞蹈中的武文化 |
3.4 人生礼仪的武文化 |
3.5 图腾信仰中的武文化 |
3.6 蒙古医学中的武医文化 |
3.7 岩画记载的武事遗存 |
3.8 史诗文学中的崇武情结 |
3.9 小结 |
4 野蛮与文明——漠南游牧民族的盛武雄风 |
4.1 鸣镝射马——秦汉匈奴人的武风 |
4.2 北狄骁武——南北朝游牧人的剽悍 |
4.2.1 简牍黄卷中的乌桓与鲜卑 |
4.2.2 “木兰从军”映射的柔然 |
4.3 突厥狼骑——隋唐时期的北方强族 |
4.4 辽金争雄——两宋时期的契丹女真 |
4.4.1 强弓利矢——英武契丹望影射敌 |
4.4.2 鸷劲沉雄——彪悍女真接矢就射 |
4.5 饮马欧亚——元代蒙古人的铁骑 |
4.6 小结 |
5 武术奇枝——漠南游牧民族的传统武艺 |
5.1 马上武技 |
5.1.1 马刀 |
5.1.2 马枪武艺 |
5.1.3 骑射武艺 |
5.2 搏克(蒙古族摔跤) |
5.2.1 搏克的规则制度 |
5.2.2 搏克的仪式 |
5.2.3 搏克的技术 |
5.2.4 草原摔跤的不同风格类型 |
5.2.5 搏克名将 |
5.3 射箭 |
5.3.1 草原民族的射箭习俗 |
5.3.2 草原民族射箭活动的现状 |
5.4 小结 |
6 适者生存——漠南游牧民族崇尚勇武的归因 |
6.1 自然环境决定的身体基础和民族性格 |
6.2 政权频替的社会环境 |
6.3 英雄崇拜的民族情结 |
6.4 小结 |
7 漠南游牧民族传统武术的现状与对策 |
7.1 游牧民族尚武文化的历史与现实 |
7.2 游牧民族武术文化弱化归因 |
7.2.1 尚武体育项目自身的原因 |
7.2.2 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致使 |
7.3 漠南游牧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7.3.1 自然环境:游牧经济运转的物质基础 |
7.3.2 文化生态:游牧武术文化生存的内环境 |
7.3.3 政府扶持与政策引导 |
7.4 小结 |
8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概貌 |
8.1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拳种及分布 |
8.2 汉民族农耕武术的传承与传播 |
8.2.1 传承方式 |
8.2.2 传播过程与方式 |
8.3 回族武术的传承 |
8.3.1 回族传承的武术拳种 |
8.3.2 回族武术传承的特征 |
8.4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存在特征及其归因 |
8.4.1 尚武遗风构筑的漠南农耕武术文化骨架 |
8.4.2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形成和分布特征 |
8.4.3 移民携技成为漠南农耕武术文化形成的原因 |
8.5 小结 |
9 见微知着——漠南农耕武术拳械个案分析 |
9.1 阴把枪 |
9.1.1 漠南阴把枪的源流及赵老同 |
9.1.2 阴把枪技术 |
9.1.3 干壮枝疏:漠南阴把枪的地域性传承与横向传播 |
9.1.4 阴把枪的代表人物 |
9.2 形意拳 |
9.2.1 漠南地域形意拳的源流与传承 |
9.2.2 漠南形意拳技术 |
9.2.3 漠南形意拳代表人物 |
9.3 弹腿砸拳 |
9.3.1 赤峰市弹腿砸拳的历史源流 |
9.3.2 赤峰市弹腿砸拳的技术内容及特征 |
9.3.3 赤峰市弹腿砸拳的代表人物 |
9.4 小结 |
10 忠武报国——征战漠南地域的汉族武将 |
10.1 两代战神逐漠北 |
10.2 射石没镞飞将军 |
10.3 一门忠烈杨家将 |
10.4 天下奇男常十万 |
10.5 小结 |
11 清中叶以降漠南农耕武术的发展 |
11.1 清代农耕武术的壮大 |
11.1.1 武术职业人口涌现 |
11.1.2 武术拳种的传入集中 |
11.1.3 习俗文化为武术提供的文化场域 |
11.2 民国武术组织的活动 |
11.2.1 绥远省国术馆 |
11.2.2 各县级国术馆 |
11.3 建国后农耕武术的样态 |
11.3.1 传统武术稳步发展 |
11.3.2 竞技武术发展失衡 |
11.4 小结 |
12 漠南武术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发展模式探寻 |
12.1 漠南武术文化的特色 |
12.1.1 游牧武术:集体传承与时间连续特色 |
12.1.2 骑射搏克:粗犷豪放的实用特色 |
12.1.3 传统武术:击舞相融的质朴特色 |
12.1.4 摔跤散打:身体对抗的优势特色 |
12.1.5 漠南武术文化的特色导览 |
12.2 漠南武术的发展模式 |
12.2.1 以民俗文化旅游为平台,振兴游牧武术文化 |
12.2.2 立足选材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对抗项目 |
12.2.3 依托传统底蕴,回归全民健身 |
12.3 小结 |
13 结论与建议 |
14 致谢 |
15 参考文献 |
16 附录 |
(7)散打项目发展导向研究 ——兼论中国体育市场导向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散打项日发展困局 |
1.1.2 中国体育发展困局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散打发展相关研究的文献评述 |
2.1.1 散打发展史的回顾与展望(含对策) |
2.1.2 散打发展战略研究 |
2.1.3 散打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
2.1.4 与其它武技的比较研究 |
2.1.5 对散打国际化、职业化和大众化发展单个领域的专门研究 |
2.1.6 武术的功能与价值——尚无针对散打的专门研究 |
2.2 关于中国体育管理改革的研究(以近十年的主要研究作分析) |
2.2.1 关于体育管理体制改革 |
2.2.2 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角度,论中国体育如何发展的研究 |
2.2.3 关于中国体育价值观念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历史研究法 |
3.2.4 系统分析法 |
3.2.5 比较分析法 |
3.2.6 案例分析法 |
3.3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4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3.4.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 |
3.4.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为何从发展导向角度进行研究 |
4.1.1 关于发展导向 |
4.1.2 体育管理体制与发展导向,准更适合作为根本性原因 |
4.1.3 价值观念与发展导向,准更适合作为根本性原因 |
4.1.4 本章小结 |
4.2 散打项目的既有发展导向是竞技金牌导向 |
4.2.1 竞技金牌导向——贯穿项目发展历程 |
4.2.2 赛事职业化(商业化)——竞技金牌主导下的补充 |
4.2.3 传承传统武术——脆弱的美好愿望 |
4.2.4 讲求实战(实用)——既定规则下的竞赛实用 |
4.2.5 本章小结 |
4.3 竞技金牌导向优劣评价 |
4.3.1 竞技金牌导向导致体育发展偏离人们需求 |
4.3.2 竞技金牌导向导致体育发展成本高昂 |
4.3.3 综合分析——不可持续性的未来 |
4.3.4 本章小结 |
4.4 市场导向理论简介 |
4.4.1 市场导向理论产生背景 |
4.4.2 市场导向的定义 |
4.4.3 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4.4.4 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研究 |
4.4.5 本章小结 |
4.5 市场导向对散打和中国体育的适用性 |
4.5.1 案例检验 |
4.5.2 市场导向解决散打和中国体育问题的合理性 |
4.5.3 市场导向对武术等民族传统项目的特殊意义 |
4.5.4 本章小结 |
4.6 如何实施市场导向管理(如何建立市场导向型组织) |
4.6.1 高层管理者的重要性 |
4.6.2 建立市场导向的两种策略 |
4.6.3 建立市场导向型组织的6个阶段 |
4.6.4 阻碍市场导向实施的6类制约因素 |
4.6.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较之管理体制或价值观,发展导向更适于作为散打和中国体育困局的根本性原因进行研究 |
5.1.2 散打项目的既有发展导向是竞技金牌导向 |
5.1.3 竞技金牌导向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也导致散打和中国体育自身发展不可持续 |
5.1.4 市场导向适用于对散打项目和中国体育的经营管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指导意义 |
5.2 建议 |
5.2.1 散打和中国体育的发展应由竞技金牌导向转为市场导向 |
5.2.2 中国武术协会等体育组织可参考国外相关研究实现发展导向的转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太极推手融入综合格斗摔法体系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热点分析 |
2.2 基于太极推手技理念相关研究 |
2.3 基于太极推手技击技术相关研究 |
2.4 基于综合格斗摔法体系的研究 |
2.5 基于太极推手融入综合格斗摔法技术体系的研究 |
2.6 基于搏击类项目竞技能力的相关研究 |
2.7 研究的方法 |
2.8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太极推手融入综合格斗摔法体系的可行性问卷分析 |
3.2 太极推手项目与综合格斗项目分析 |
3.2.1 太极推手项目特点 |
3.2.2 综合格斗比赛规则 |
3.2.3 太极推手项目与综合格斗项目的共性分析 |
3.3 太极推手核心技术提取 |
3.3.1 太极推手常用技术方法分析 |
3.3.2 竞技太极推手战术分析 |
3.4 综合格斗核心摔法提取 |
3.5 太极推手与综合格斗摔法体系核心技术共性探究 |
3.5.1 太极推手与综合格斗摔法动作层面共同性 |
3.5.2 太极推手与综合格斗摔法战术层面共同性 |
3.6 太极推手融入综合格斗摔法的实证研究 |
3.6.1 站立格斗中运用推手技术的研究分析 |
3.6.2 综合格斗运动员练习太极推手的实证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太极推手项目与综合格斗项目的共性研究结果 |
4.1.2 太极推手核心技术与综合格斗摔法核心技术共同性 |
4.1.3 太极推手融入综合格斗摔法的实证研究结果 |
4.2 建议 |
4.2.1 鼓励更多综合格斗运动员学习太极推手 |
4.2.2 太极推手融入综合格斗的同时要保持自身特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对当代中国武术发展范式的质疑兼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技击—文化:主次矛盾的角色错位 |
2实战—套路:两元构架的机械割裂 |
3个人—官方:推广手段的本末倒置 |
4整体—个例:点面结合的背道而驰 |
5竞技—武道:两种体系的失衡发展 |
6结论 |
(10)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状态与优化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文化复兴上升到国家战略 |
1.1.2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
1.1.3 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和发展困难 |
1.2 研究问题提出 |
1.2.1 组织文化活态传承难 |
1.2.2 组织管理建设难 |
1.2.3 组织外部互动封闭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理论框架: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分析维度 |
1.4.2 现状分析: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现实状况 |
1.4.3 典型个案: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机制及局限性—以三个个案为例 |
1.4.4 优化路径:民间传统体育组织未来发展的策略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访谈法 |
1.5.3 问卷调查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5.5 数理统计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2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发展的文献综述 |
2.1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研究理论视角综述 |
2.2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概念、分类和功能等综述 |
2.3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状况综述 |
2.4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实践个案研究综述 |
2.5 研究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谱系 |
3.1.1 组织社会学的溯源及理论视角 |
3.1.2 组织社会学研究视角的应用 |
3.1.3 组织社会学理论谱系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2 组织系统理论 |
3.2.1 组织系统理论的溯源和观点 |
3.2.2 组织系统理论在其它研究中的应用 |
3.2.3 组织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3 共生理论 |
3.3.1 共生理论的溯源及核心观点 |
3.3.2 共生理论在其它研究中的应用 |
3.3.3 共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4 权威理论 |
3.4.1 权威理论的溯源及核心观点 |
3.4.2 权威理论在其它研究中的应用 |
3.4.3 权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5 制度与生活理论 |
3.5.1 制度与生活理论的溯源及核心观点 |
3.5.2 制度与生活理论在其它研究中的应用 |
3.5.3 制度与生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6 文化原生态理论 |
3.6.1 文化原生态理论的提出 |
3.6.2 文化原生态理论的争议和讨论 |
3.6.3 文化原生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4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4.1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概念 |
4.2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分类 |
4.2.1 传统权威型民间传统体育组织 |
4.2.2 个人魅力权威型民间传统体育组织 |
4.2.3 法理权威型民间传统体育组织 |
4.3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特征 |
4.3.1 目的:进行文化传承、推广与发展 |
4.3.2 项目:传统体育项目 |
4.3.3 文化:地域性 |
4.3.4 性质: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公益志愿性 |
4.4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理论分析维度搭建 |
4.4.1 组织文化传承的理论分析维度搭建 |
4.4.2 组织管理建设的理论分析维度搭建 |
4.4.3 组织外部互动共生的理论分析维度搭建 |
4.5 本章小结 |
5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现状分析 |
5.1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总体生存现状分析 |
5.1.1 组织文化传承现状 |
5.1.2 组织管理建设现状 |
5.1.3 组织外部互动的现状 |
5.2 三类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现状差异比较 |
5.2.1 三类组织文化传承现状差异比较 |
5.2.2 三类组织管理建设现状差异比较 |
5.2.3 三类组织外部共生现状差异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6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性——以三个个案为例 |
6.1 传统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以上海鉴泉太极拳社为个案 |
6.1.1 传统权威型组织的发展历程回溯 |
6.1.2 传统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 |
6.1.3 传统权威型组织生存发展的局限性 |
6.2 魅力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以上海木兰拳协会为例 |
6.2.1 魅力权威型组织的成长过程回溯 |
6.2.2 魅力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 |
6.2.3 魅力权威型组织生存发展的局限性 |
6.3 法理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及发展局限——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为例 |
6.3.1 法理权威型组织的发展历程回溯 |
6.3.2 法理权威型组织的生存机制 |
6.3.3 法理权威型组织生存发展的局限性 |
6.4 三类组织生存状况不同的原因分析 |
6.4.1 组织系统协调程度不同 |
6.4.2 组织外源保障状况不同 |
6.5 本章小结 |
7 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生存发展的优化策略研究 |
7.1 组织内部优化策略 |
7.1.1 分类别优化 |
7.1.2 分策略优化 |
7.2 组织外部共生的实践策略 |
7.2.1 偏利共生的实践策略 |
7.2.2 互利共生的实践策略 |
7.3 组织生存发展的保障措施 |
7.3.1 体制保障:上下、左右和内外等部门协同 |
7.3.2 空间保障:各级管理部门的服务优化 |
7.3.3 平台保障:枢纽组织发展实体化 |
7.3.4 制度保障:税收、财务和人才制度完善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民众问卷 |
附件2:管理者问卷 |
附件3:民众问卷的专家效度问卷 |
附件4:管理者问卷的专家效度问卷 |
附件5:组织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件6:站点指导者访谈提纲 |
附件7:参与者访谈提纲 |
附件8:管理部门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件9:学者访谈提纲 |
附件10:访谈人员的具体情况 |
附件11:民众问卷重测信度 |
附件12:各个组织对外交流合作状况的访谈结果统计 |
学习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对部分研究生学习散打、拳击、中国式摔跤、柔道、武术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宋江武术学校管理模式与办学成效研究[D]. 宁知娇.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武术散打竞赛体系特色研究[D]. 铁斐祎. 上海体育学院, 2013(04)
- [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 杨建营.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5)
- [4]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构建[D]. 薛勇.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5]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与现代化发展[D]. 杨少雄.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6]漠南武术文化研究[D]. 田海军. 上海体育学院, 2013(04)
- [7]散打项目发展导向研究 ——兼论中国体育市场导向管理[D]. 李耀章.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0)
- [8]太极推手融入综合格斗摔法体系可行性研究[D]. 李惟骐.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9]对当代中国武术发展范式的质疑兼讨论[J]. 张雷,孔令超.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6(02)
- [10]城市民间传统体育组织的生存状态与优化发展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孟欢欢.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