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腐殖酸铵在红壤水田的肥效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蔡振国[1](2019)在《淹水—落干条件下红壤中磷与铁的形态转化及其耦合机制》文中指出土壤中的磷极易被固定,其生物有效性常常是众多农田土壤中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水旱轮作是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主要耕作制度,水热条件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强烈变化影响土壤磷的形态、迁移和生物有效性。关于水旱轮作体系下铁形态变化和磷有效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水旱轮作体系中影响铁和磷形态转化的土壤化学过程却较少涉及,相应的微观机制仍待进一步明确。本研究选取湖南祁阳红壤土为对象,在实验室模拟水旱轮作条件进行土壤培养,以期探讨不同淹水-落干条件下土壤中磷和铁的形态转化机制。在Hedley磷分级和修正后的Zhang-Jackson无机磷分级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来共同阐明磷的化学形态动力学变化过程,采用传统溶液提取的方法探究土壤铁(Fe(Ⅱ)、无定型铁和游离铁)的含量变化,揭示水旱轮作体系土壤磷形态转化和生物有效性的主控因素及机制,明确铁在磷素转化、活化与固定中的作用及其耦合关系,为深入理解水旱轮作下磷素循环的土壤化学过程、磷肥的合理施用与养分高效管理提供依据。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厌氧方式和土壤性质对土壤磷和铁的形态转化影响。淹水使红壤土pH增加并趋于中性,使Eh降低。对高磷土壤pH和Eh影响较大的均是添加抗坏血酸淹水组(H-AA)>自然淹水组(H-CK)>通氮淹水组(H-N2)。淹水过程磷的有效性主要受铁铝氧化物结合磷形态转化的影响。Hedley磷分级的结果表明,高磷和低磷土壤中磷的主要形态都是铁铝结合态磷(NaOH-Pi),各磷组分含量依次为NaOH-Pi(铁铝结合态磷)>NaHCO3-Pi(速效磷)>HCl-Pi(磷灰石型磷)>H2O-Pi(水溶态磷)。淹水在平衡期内会使土壤磷的有效性短暂升高,在之后的持续淹水中,磷的有效性逐渐降低;张守敬无机磷分级结果表明,高磷土壤中的无机磷形态主要是(铝磷)Al-P和(铁磷)Fe-P,其次是闭蓄态磷(O-P),钙磷(Ca-P)含量最低。淹水在平衡期先短暂增加了Al-P和Ca-P,在淹水的过程中Al-P和Ca-P向Fe-P和O-P转化。在落干的过程中Al-P降低,O-P增加。抗坏血酸能促进土壤无机磷向稳定态转化。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的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DGT提取的有效磷浓度增加,土壤淹水过程中pH升高可能是促进土壤供磷能力增加的重要原因。形态分析表明淹水后土壤中Fe(Ⅱ)铁和无定型铁显着增加,结晶铁含量降低。淹水增加了土壤铁的活化度,落干则降低。(2)有机物的添加对土壤磷和铁形态转化的影响。腐殖酸对淹水土壤pH和Eh的影响比生物炭大,对土壤铁的活化作用也强于生物炭。Hedley分级结果表明:有机物的添加在平衡期内显着增加了土壤磷的有效性,但是淹水过程使磷的有效性逐渐降低,其中腐殖酸对土壤磷的活化作用强于生物炭。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表明:添加有机物体系,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提升。(3)水稻生长期对土壤磷和铁的转化的影响。Hedley磷分级的结果表明:水稻生长的初期时期,NaHCO3-Pi、NaOH-Pi显着增加,而HCl-Pi和H2O-Pi显着降低,初期可能是闭蓄态磷向NaHCO3-Pi、NaOH-Pi转化。在继续生长的过程中,NaHCO3-Pi降低,而NaOH-Pi和HCl-Pi显着增加,磷的有效性降低。铁的形态分析表明:水稻生长期铁的活化度增加,无定型铁含量增加,结晶铁降低,在成熟期无定型铁降低,结晶铁增加。土壤磷有效性降低的情况下,水稻根系的泌氧作用可能是保障水稻正常磷素供给的重要机制。
韩哲[2](2020)在《活化磷钾肥、控释氮钾肥养分释放特征及水稻-小麦施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对于粮食需求量非常大。化肥在我国粮食产量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我国肥料利用率不高,导致了肥料的流失和资源浪费,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通过创新材料、新兴技术或改进方法制造的新型肥料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21世纪以来,新型肥料产业迅速发展,新型肥料被不断研制生产出来,这些新型肥料需要在不同作物上进行多季施用进行增产效果对比及养分供肥机理研究,这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全面,这不利于筛选优良的新型肥料品种和新型肥料的发展。本研究结合十三五国家重点项目研究内容,选取纳米控释氮肥、控释钾肥、活化磷钾肥等三种新型肥料产品,进行了养分释放特征和作物施用生产效果的研究。活化磷钾肥养分释放特征采用室内模拟吸附解析试验,纳米控释氮肥、控释钾肥养分释放特征采用田间养分释放测定方法;作物肥效试验采用田间小区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以农民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新型肥料等量和减量施肥对轮作水稻‐小麦生长、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三种新型肥料的生产、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本试验中,活化添加剂与磷钾肥混合磨细后可提升解吸磷9.62%、有效磷25.94%、解析钾38.71%、速效钾98.86%;活化磷钾肥加入土壤相比普通磷钾肥可提升解吸磷7.68%、有效磷13.12%、解析钾22.55%、速效钾118.39%;添加剂单独对土壤中的磷钾元素无显着作用。(2)田间土壤条件下,230天内纳米控释氮肥累计释放89.30%,前110天仅释放25.97%,在110200天释放56.73%,后30天释放6.60%;静水条件下,100天内纳米控释氮肥累计释放88.25%的氮素,前30天释放26.22%,在3080天释放59.15%,最后20天释放8.48%。田间土壤条件下,230天内控释钾肥累计释放91.56%的钾素,前110天仅释放41.55%,在110200天释放45.68%,在最后30天释放4.33%;静水条件下,240天内控释钾肥累计释放95.32%的钾素,前90天释放35.12%,在90至180天释放45.43%,后60天释放14.77%。纳米控释氮肥和控释钾肥在田间土壤、静水条件下释放曲线皆呈现类“S”型,且释放速率变化皆为“慢快慢”,基本符合作物生长需求,可较好的为作物提供养分。(3)与普通施肥相比,在氮肥减少25%、磷钾肥相同的条件下,纳米控释氮肥、控释钾肥、活化磷钾肥等新型肥料在水稻-小麦轮作上均取得较好供肥增产增效效果,差异大都达显着水平。水稻季以控释钾肥产量最高,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14.17%,经济效益最高,增收3224.04元/hm2;小麦季以纳米控释氮肥产量最高,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18.20%,活化磷钾肥2经济效益最佳,增收2882.52元/hm2;在施肥量相同条件下,纳米控释氮肥+控释钾肥不如单施纳米控释氮肥或控释钾肥效果好。(4)小麦纳米控释氮肥减量施用试验中,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100%纳米控释氮肥处理减产了8.37%,差异显着;纳米控释掺混氮肥处理增产13.00%,差异显着;纳米控释掺混氮肥减量10%处理增产4.83%,纳米控释掺混氮肥减量20%处理减产1.57%,差异均不显着;纳米控释掺混氮肥减量30%处理减产17.41%,差异显着。(5)水稻、小麦生产中,建议施用纳米控释掺混氮肥减量20%或控释钾肥或活化磷钾肥,不建议纳米控释氮肥和控释钾肥一起施用,以达到增产增效、节约资源的目的。
田维彬[3](2003)在《南方主要森林土壤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中国南方主要森林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1.林木根系生长所形成的土壤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增加了磷的有效性。加磷量不同的各土壤对磷的吸附作用不同。不同层次土壤磷的吸附状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情况是下层土壤的磷吸附量与吸附率高于上层。加磷量相同的各土壤对磷的吸附作用也不相同。对于同一林木下的土壤来说,吸附磷量都是非根区土>根区土>根际土。 2.土壤的等温吸附曲线可分成两个部分:当土壤平衡溶液浓度很低时,磷的吸附量与(X)磷的平衡溶液浓度(C)的曲线斜率较大;当施肥量不断增加后,土壤平衡溶液浓度也会随之不断增加,曲线斜率变小。Langmuir方程与土壤试验数据最为吻合,证明方程在不同区域土壤上,可以表征磷酸盐的等温吸附特性。 3.土壤磷的最大吸附量、标准磷素需要量和结合能与土壤pH之间无相关关系,与有机质、有效磷和全磷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而与土壤吸湿水和粘粒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关系。 4.在磷的吸附——解吸动态平衡中,吸附作用趋势强于解吸作用趋势。土壤磷Xm和解吸量有极显着的反相关。腐殖酸与柠檬酸对磷的固定抑制作用不同。腐殖酸对土壤磷的固定抑制作用较强,当腐殖酸浓度为2g·kg-1时,抑制作用最强;柠檬酸对土壤磷的固定作用稍弱,当柠檬酸浓度为4g·kg-1时,抑制作用最强。 5.回归分析表明,磷的加入量(Y,mg·kg-1)与平衡溶液中磷浓度(C,mg·kg-1)间存在显着的直线相关,土壤相关系数均达0.98以上。只要施入较少的磷肥,就能达到各供试土壤林木生长所需要的适宜浓度。土壤的磷供应状况为中等或中、下等,能基本上满足林木迅速生长的需求。
张振平[4](2004)在《中国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烟叶是一种特殊商品,用途单一。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烟叶生产大国,占世界产量近乎一半,若盲目发展,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WTO 和 WHO 的挑战,有计划地发展优质烟叶成为中国烟叶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进行优质烤烟区划就显得迫在眉睫。1985 年,陈瑞泰等人进行全国烟草种植区划时,以生态条件为烟草区划标准,仅考虑了适宜性和限制性,显然已不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烟叶吸食质量的要求,也不适用于指导我国烟叶总量饱和之后的烟叶区划种植。那么,全面分析烟叶种植的适宜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来进行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进一步对烟区进行细分显得十分重要和有意义。本研究是在我国烟草种植区划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资源分析的方法,充分考虑烟区烟叶生产实践,对烟区的气候背景、地质背景、土壤背景和烟叶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区域划分标准,确定区域目标,规划烤烟区划,为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分析,有以下主要结论:1、首次对我国优质烤烟种植按气候背景、地质背景和土壤背景进行划分。并划分成 2 区 5 带 11 分区。2 区指南方和北方优质烤烟区;5 带指云贵高原优质烤烟带;湘南赣南闽西粤东优质烤烟带;秦巴山区低山丘陵优质烤烟带;豫西豫中优质烤烟带;鲁中南潍南缓岗浅丘优质烤烟带。11 分区指:(1)滇中滇西优质烤烟分区;(2)黔中黔西优质烤烟分区;(3)川东武陵山区优质烤烟分区;(4)湘西赣南优质烤烟分区; (5)闽西粤东(北)优质烤烟分区;(6)陕南河南南阳优质烤烟分区;(7)鄂西鄂北优质烤烟分区;(8)豫西优质烤烟分区;(9)豫中优质烤烟分区;(10)<WP=6>鲁中南优质烤烟分区;(11)鲁中潍南优质烤烟分区。 2、通过研究,优质烤烟分区的基本气候条件有九项,分别为:(1)还苗伸根期平均温度; (2)旺长期平均温度; (3)成熟期平均温度;(4)大田生长期大于 10℃的积温;(5)大田期日照时数;(6)还苗伸根期降雨量;(7)旺长期降雨量; (8)成熟期降雨量;(9)大田期温度。 3、研究了地质背景区与优质烤烟地区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地质背景与优质烤烟区划的关联性。通过对我国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及地貌形成特征的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在重要的构造单元中,不同优质烤烟带和分区中形成土壤母岩的分布不同,产生条件不同,具有明显的地貌单元,这些单断构造造成各种岩石形成的母岩条件,也就为不同类型优质烤烟带和分区的划分提供了地质背景。 4、通过对我国土壤区划、土壤肥力状况背景的综合分析,南方烟区为富铝质土区,北方烟区为硅铝质土区。富铝质土区优质烤烟适宜的土壤类型是地带性红壤、地带性黄壤及非地带性紫色土。硅铝质土区优质烤烟适宜的土壤类型是地带性棕壤和褐土,也是优质烤烟区划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出了优质烤烟适宜的土壤条件,并结合对各优质烤烟分区描述,提出了各分区存在的问题及各分区相应的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措施。 5、通过对 11 个优质烟烤烟分区的烟叶质量与进口烟叶质量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各分区气候、地质和土壤的差异,导致烟叶质量上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应配套的科学技术措施、生产建议和政策建议。
闫湘[5](2008)在《我国化肥利用现状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见突出,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化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是粮食增产的基础。我国每年化肥消费数量巨大且逐年增加,如何充分发挥化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状况不清、施肥效果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现状,通过农户施肥状况调查、田间试验和统计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研究了我国主要省(区)不同作物的化肥施用现状、化肥利用率状况及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化肥资源投入不均衡,不同省(区)之间化肥消费总量和单位面积化肥消费量差异很大。总的趋势是东部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不足。2005年,化肥消费量前7位的省之和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56.1%),而后10位省(区)总量仅占全国的9.0%。我国单位播种面积施肥量306.5kg/hm2,其中,施肥量在400kg/hm2以上的省(福建、海南、天津、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全部分布在东部地区,200 kg/hm2以下的(内蒙古、西藏、贵州、黑龙江、青海)全部分布在西部。从1980年到2005年,我国氮、磷比例和氮钾比例逐步提高,氮、磷比例从1:0.31增加到1:0.46,逐步趋向合理,氮、钾比例从1:0.04增加到1:0.31,今后仍需继续提高。2. 19个省(区)2000-2005年农户调查资料显示,不同作物上化肥养分占农田养分的比重都占绝对优势,粮食作物最高(90.9%),其次是经济作物(85.6%)和果树(78.9%),最低是蔬菜(73.8%)。化肥在农田氮、磷、钾养分投入中的比重很大,氮素占85.8%,磷素占81.4%,钾素占51.8%。调查省(区)氮肥品种均以尿素和碳铵为主,两者约占70%。磷肥大多数省(区)以过磷酸钙为主,过磷酸钙占磷肥总用量的32.0%。钾肥品种以复合肥为主,占钾肥总施用量的55.6%。化肥复合化平均程度为29.8%,其中,氮肥16.6%,磷肥25.7%,钾肥55.6%。3.肥料投入的比较优势指每1%的作物面积所施用的肥料的百分数。农户调查结果表明,化肥在果树上投入的比较优势最大(2.55),蔬菜其次(1.57),经济作物(1.35)和纤维作物(1.06)分列3、4位,粮食作物上最低,其中谷类作物0.97、豆类作物0.53、薯类作物0.32。粮食作物上,氮肥的比较优势大于磷肥和钾肥,果树和蔬菜上钾肥的比较优势最大,磷肥其次,氮肥最小。粮食作物上氮肥的施肥面积比都在95%以上,蔬菜和果树施磷面积比普遍高于80%,三大粮食作物的钾肥施肥面积比普遍小于50%。种植结构影响化肥的投向,从1984年起的20年间,调查省(区)化肥在粮食作物上投入的比例由75.4%下降到56.0%;蔬菜和果树上化肥投入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分别从6.1%和1.5%增加到16.1%和11.5%。4.主要作物化肥施用量差异较大,果树和蔬菜施肥量过高,薯类和豆类施肥量偏低。单位面积施肥量(N+P2O5+K2O)果树和蔬菜最高,分别为724.5kg/hm2、573 kg/hm2,油料作物和纤维作物其次,为390 kg/hm2、358.5 kg/hm2,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相对较低,分别为273.1 kg/hm2、238.5 kg/hm2和223.6kg/hm2。氮肥在各种作物上的施用量普遍高于磷钾肥,其中水稻205.6kg/hm2,小麦185.7kg/hm2,玉米196.3kg/hm2。磷肥用量一般在33.9kg/hm2-155.8kg/hm2之间。钾肥较低,一般在10kg/hm2-70kg/hm2之间。农作物施肥量频率分布显示,氮肥施用较普及,而磷、钾肥施用量都集中在较低的水平上。5.通过双对数模型对影响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的9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是否施用有机肥、施肥决策者受教育年限、化肥质量、化肥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在1%水平上极显着影响化肥施用量,土壤质量在10%显着水平上影响化肥施用量,农户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服务、地区因素、家庭年非农收入对农户化肥施用量影响不显着。6. 2002-2005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氮、磷、钾肥肥效和当季回收率在不同省(区)之间及同一地点不同年际之间都具有较大变异。平均肥效都呈现氮肥>磷肥>钾肥的规律,其中,水稻上N、P、K的肥效分别为9.8kg/kg、9.4kg/kg、7.2kg/kg,小麦上分别为13.0kg/kg、7.5kg/kg、6.0kg/kg,玉米上分别为11.2kg/kg、9.5kg/kg、9.2kg/kg。氮肥当季回收率在小麦上为43.8%,在水稻和玉米上接近,均在30%左右;磷肥当季回收率在水稻、小麦和玉米上分别为12.4%、11.5%和14.9%;钾肥当季回收率均在30%左右。三大粮食作物上,我国氮肥肥效和当季回收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要处理好投入、产出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从江苏省农户水稻施肥调查来看,部分高产农户没有实现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率的平衡,在高投入和高产的情况下,养分利用效率低于低投入的农户;而部分较低产农户在较低投入下,实现了较高的效率。这是因为除了肥料投入水平外,效率的高低还和其他各项因素有密切关系。过高和过低的施肥量都不是三者最佳平衡点,投入过高,不但养分利用效率低,而且影响品质作物并导致肥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投入过低,满足不了作物生长的需求,更不能达到高产的目标。8.本文提出提高我国化肥利用效率的建议如下:①优化化肥在区域及作物间资源配置,调整施肥结构;②加强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等基础性工作;③建立科学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施肥体系;④调整氮、磷、钾肥养分比例和品种结构,实现养分均衡供应;⑤开展和普及测土平衡施肥;⑥根据氮、磷、钾养分土壤行为特点,制定不同的施肥措施;⑦加强肥料宏观调控;⑧加快新型缓/控释肥料研制与示范推广。
刘继培[6](2011)在《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文中认为制浆造纸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我国制浆造纸业受木材资源限制,非木纤维造纸占重要地位,但非木质纤维制浆受制浆黑液有机负荷高、污染重、处理难的限制。黑液中含有的大量木质素如能有效利用,既能减轻污染,又利于秸秆造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制浆木质素资源化利用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两种草浆工艺生产的木质素-铵法木质素(ALS)和碱法木质素(KL),以小麦秸秆(WS)为对照,通过土培、盆栽和田间试验对施用秸秆木质素对红壤和潮土的土壤碳结构、土壤性质以及木质素农用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麦秸造纸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结论如下:1、红壤中,施秸秆的土壤中脂族碳比例增加,分子结构趋于简单;施KL土壤中脂族性减弱,芳香性增加;潮土中,施WS土壤中脂族C/芳香C比值随培养时间逐渐降低;施KL与施WS趋势相近;施ALS土壤中脂族C/芳香C比值先增后降。2、土培试验发现,在红壤和潮土中,施用有机物料显着增加土壤腐殖酸含量,施木质素的效果比WS显着。红壤中ALS的效果比KL显着,潮土中KL的效果比ALS明显。土培期间,红壤和潮土中各处理的土壤活性有机碳(LOC)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先升后降,峰值出现在180 d左右。3、土培条件下,施ALS和KL均使红壤的土壤pH升高,施KL使潮土的土壤pH显着提高。盆栽和田间试验发现,施KL能显着提高土壤pH。4、在土壤培养高水分条件下,红壤各处理土壤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先升后降,潮土趋势相似,最高值出现在180 d。红壤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培养120 d后,施KL的土壤POD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而潮土中,施ALS的土壤POD活性在整个培养期均高于其他处理。盆栽第一茬收获后,红壤施ALS土壤PPO活性显着降低,施WS和KL土壤POD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潮土施ALS土壤POD活性显着提高。两茬玉米收获后,红壤施有机物料的两种酶活性均显着提高;潮土中,施WS的土壤PPO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施有机物料的土壤POD活性显着提高。5、田间试验中,2009年小麦、玉米产量均以施ALS最高,施KL和单施化肥最低;施WS的小麦产量居中,与其他处理差异显着,而玉米产量与施KL的无显着差异。2010年施ALS与WS的小麦产量相近,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综合以上结论,造纸木质素作为潜在的土壤有机改良剂应用,会对土壤化学、生物学性状,以及农作物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造纸木质素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程度与方向,与造纸工艺过程及其废弃物成分及土壤种类等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铵法木质素具有潜在的农用价值。
刘秀梅[7](2005)在《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性能及土壤植物营养效应》文中研究指明肥料利用率低、土壤质量下降、土地荒漠化是目前我国农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农业生产效率及影响生态环境健康的重大问题。随着纳米功能材料和纳米结构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各领域的全面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因为土壤和肥料学科的研究可以借鉴纳米材料科学研究的经验,利用已有的资源条件和技术,实现土壤肥料学科突破性的变革。我国粘土矿物资源丰富,废弃垃圾遍地可见,利用插层复合法和液相沉淀法制得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并在农业中加以应用是一项原创新性技术。本研究从农用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的制各、测试与表征到其在土壤肥料中的应用均作了比较系统的探索,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和纳米-亚微米级材料的制备。通过有机物质插层复合方法制得高岭土和蒙脱土的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分析综合测试和表征了2种硅酸盐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表明有机物质插入了高岭土和蒙脱土的层间,增大了层间距,并与高岭土和蒙脱土层间的水合羟基形成氢键连接,形成粘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体。废弃泡沫塑料经过乳化、高剪切等技术,制得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或塑料淀粉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了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表面存在10-20nm左右大小不一的皱褶或孔径。从风化煤中提取腐殖酸通过高剪切和活化技术制得腐殖酸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经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粒度分析证实了75%的该复合物粒径在50nm左右,复合物表面增加多种活性官能团。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得了纳米-亚微米级氧化铁和纳米-亚微米级碳酸钙,并通过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测试了纳米-亚微米级氧化铁和纳米-亚微米级碳酸钙的粒径和纯度,表明纳米-亚微米级氧化铁粒径在40—50nm之间,纳米-亚微米级碳酸钙粒径在60nm左右,二者纯度均为80%左右。 2)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养分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粘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和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和解吸有相同之处,随着初始处理浓度的增加,各种材料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增加,在一定浓度下,吸附达到平衡,吸附规律均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来拟合。随着初始处理浓度的增加,解吸率先增加后降低,大部分解吸率低于20%,平均在15%左右;各种材料对养分的吸附和解吸有不同之处,不同材料对不同的养分其吸附量、解吸量、亲和能力及最大吸附量差别很大,总体规律是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好于天然材料。 3)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土壤的影响。在褐潮土和红壤中,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增加了F2(2-10μm)和F4(50-100μm)2个粒级复合体的含量,降低了F1(<2μm)和F3(10-50μm)粒级的含量,而在风沙土中,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增加了F1和F22个粒级复合体的含量,降低了F3和F4粒级的含量。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施入3种土壤中均能提高土壤及各粒级中C、N、P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着。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还改善了风沙土的保肥持水性状。 4)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植物营养的影响。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能提高作物对褐潮土、红壤和风沙土中氮磷钾的吸收和利用,使作物干重增加,体内氮磷钾含量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显着。 纳米-亚微米级氧化铁或纳米-亚微米级碳酸钙与腐殖酸、有机肥配施,能促进花生的分蘖,使有效果针数目、叶面积和干重增加,并且对花生的生理状况有改善作用,使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促进花生植株对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吸收和利用。
李鑫[8](2017)在《两种新型钾肥对南方主产烟区土壤—烤烟钾素运移的影响》文中提出钾是烤烟重要的营养元素和品质元素,钾含量是评价烟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施用钾肥可以促进烤烟生长代谢,同时也影响烟草的品质和评吸质量,改善烟叶的色泽、燃烧性和持火力,还有利于烟叶中糖的积累和烟叶香气的形成。我国烟叶钾含量普遍在2%以下,多数烟区烟叶未达到优质烟叶的钾含量水平,烟叶钾含量较低是限制我国优质烟叶质量的重要因子之一。造成我国烟叶钾含量过低的因素主要包括施用硫酸钾、硝酸钾等速效钾肥在土壤中极易容易淋失;土壤对钾素的固定较为严重,施入土壤中的钾素首先满足土壤对钾的固定然后才能供应烤烟生长需求;土壤供钾强度与烤烟生长需钾规律不匹配;钾素在烟株中的积累与分配不合理等几个方面。本研究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系统研究枸溶性钾肥和腐植酸钾肥的钾素释放、钾素固定和钾素淋洗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生长及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最后大田试验验证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在清香型烟区和浓香型烟区中不同土壤类型对烤烟生长和钾素积累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选用释钾效果较好的缓效性枸溶性钾肥和腐殖酸钾肥为钾肥材料替代部分速效态硫酸钾,试图应用于南方主产烟区植烟量较大的黄壤和水稻土中,达到提高烟叶钾含量和钾肥利用率的目的。本试验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枸溶性钾肥和腐殖酸钾肥理化性质和钾素淋溶特性规律。结果表明,枸溶性钾肥和腐殖酸钾肥pH值分别为11.16和10.15,均呈较强碱性,有助于酸性土壤改良;新型钾肥在水溶液中溶解度较低(枸溶性钾肥微溶),在柠檬酸溶液中溶解度分别6.45 g/L和14.96 g/L,保证了在酸性土壤中的钾素释放。新型钾肥和硫酸钾在土壤中的钾素淋失表现为硫酸钾>枸溶性钾肥>腐殖酸钾肥,枸溶性钾肥在黄壤中的K+积累淋溶量和钾肥表观淋出率较低,腐殖酸钾肥在水稻土中的K+积累淋溶量和钾肥表观淋出率较低,新型钾肥可以降低土壤中钙离子的淋失量,有助于防止土壤板结。土壤中的全钾含量和缓效钾含量是决定钾肥在土壤中K+积累淋溶量的决定因素,而土壤缓效钾含量是决定钾肥在土壤中钾肥表观淋出率的决定性因素,土壤中缓效钾含量越高,钾肥淋失的风险越高。(2)研究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和阳离子对新型钾肥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低分子量的草酸、酒石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以及Ca2+、NH4+、和Na+等阳离子均能提高枸溶性钾肥和腐植酸钾肥中钾素的释放;各浸提剂对枸溶性钾肥钾素释放表现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Ca2+>NH4+>Na+,对腐植酸钾肥钾素释放表现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NH4+>Ca2+>Na+;随着低分子有机酸和阳离子浓度的提高,枸溶性钾肥和腐植酸钾肥钾素释放量有显着性增加,枸溶性钾肥钾素释放量高于腐植酸钾肥。(3)研究了新型钾肥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钾素固定规律。结果表明,黄壤和水稻土对硫酸钾和新型钾肥中的钾素均有固定作用;土壤对硫酸钾的固钾能力最强,枸溶性钾肥次之,腐殖酸钾肥最低;黄壤对钾素的固定能力低于水稻土;时间和干湿交替与钾素固定成正相关,干湿交替时黄壤对钾肥的固定能力较水稻土高;土壤温度可以降低土壤对钾肥的固定,但温度对土壤固钾能力的影响低于水分。(4)研究了盆栽试验条件下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和钾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能不同程度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增加烟株干物质积累;等量钾养分投入条件下,缓效态钾肥与硫酸钾配施效果优于单施硫酸钾或缓效性钾肥;黄壤中以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效果最好,水稻土中以腐植酸钾与硫酸钾配施效果最好,两种土壤中硫酸钾比例均为25%。黄壤中以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显着提高下、中、上部位叶片钾含量,水稻土中以腐植酸钾肥与硫酸钾配施显着提高下、中、上部位烟叶钾含量,其中枸溶性钾肥和腐植酸钾肥的比例均在50%-75%效果较佳;新型缓效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可以显着提高经济部位钾素含量,有利于钾素由根、茎部向叶部转移,促进钾素的积累。(5)研究了大田试验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在大田烤烟生长过程中能促进烟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以及钾素在烟株中的分配和在叶片中的积累,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比例更加协调,有助于中上部烟叶品质的提高和均价的增加,对烤后烟叶产值的提升有重要意义。黄壤中以25%枸溶性钾肥配施75%硫酸钾配合施用效果最好,在水稻土中以25%腐植酸钾肥配施75%硫酸钾配施效果最好,湖南烟区烤烟生长总体上优于云南烟区;对促进根干物质积累方面在黄壤中以50%枸溶性钾肥配施50%硫酸钾效果最好,在水稻土中以50%腐殖酸钾肥配施50%硫酸钾效果最好;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能够促进烤烟总叶和茎部钾的分配,黄壤中枸溶性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和水稻土中腐植酸钾肥与硫酸钾配施有助于钾素由根部向茎部和叶部分配,不同产区的黄壤中以50%枸溶性钾肥配施50%硫酸钾对烟株钾素积累效果最好,水稻土中以50%腐植酸钾配施50%硫酸钾对烟株钾素积累效果最好。总体而言,相同土壤类型中以湖南烟区烟株钾素积累含量较高,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有助于提高烟叶中上等烟叶比例。
肖强[9](2007)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研制性价比优良、制备工艺简单和环境友好的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是肥料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研制出四种环境友好、具有不同性价比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室和植物营养学评价;通过其在不同介质中的淋洗试验,筛选出2种能快速检测肥料养分溶出速率的介质,为缓/控释肥料行业和企业建立快速、统一、完备的检测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基础数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制备与测试采用化学反应、微乳化和高剪切技术,以水为主要溶剂原料,通过对不同原材料的筛选与配伍,研制出四种环境友好、具有不同性价比的有机—无机复合胶结包膜材料。通过圆盘喷雾造粒技术工艺,研制出四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丙烯酸酯类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B2),废弃PS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PS),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F2),腐殖酸类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F2F)。通过对其成粒率、抗压强度、耐磨性、吸潮性和成膜性能的测定与分析,其性能优劣依次为B2>PS>F2>F2F。2不同介质淋洗条件下的肥料养分溶出速率四种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同一级别粒径砂柱里氮磷钾瞬时溶出率与氮磷钾复合肥处理相比差异显着。四种胶结包膜肥料缓释性能强弱为B2>PS>F2>F2F。同一种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不同粒径砂柱里氮磷钾溶出率曲线形状近似,但溶出率不同。氮素累积溶出率与砂粒径呈显着负相关(r为-0.8630~-0.9717),钾素相关性不显着。磷素的溶出率随砂粒径变化不显着。氮磷钾三元素累积溶出率相比较为N>K>P。四种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同一土壤柱里氮钾素溶出曲线与其在砂柱里的近似,只是溶出时间不同,磷素溶出高峰期比氮钾素延后。B2、PS、F2、F2F之间的差别与其砂柱里的情况相同。同一种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褐土、红壤和黑土土柱中养分溶出速率不尽相同。氮钾素累积溶出率为红壤>褐土>黑土,磷素为褐土>红壤≈黑土。3筛选出快速检测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养分溶出速率的评价介质,并对其建立了预测方程。氮磷钾在黑土和褐潮土中瞬时溶出率与0.25~1mm砂柱淋洗拟合效果最好(R2为0.5224**~0.9710**);红壤与0.16~0.25mm砂柱淋洗拟合效果最好(R2为0.4502*~0.9720**),氮和钾的拟合效果优于磷。通过养分在砂柱和土柱中的累积溶出率,建立了养分在土柱中的溶出速率预测方程。4明确了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不同土壤中养分溶出速率及其对不同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B2、PS、F2、F2F氮磷钾溶出速率和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变化与等量NPK养分化肥相比差异显着。B2、PS、F2、F2F在同一种土壤中氮磷钾溶出率曲线形状与其在砂柱中的相似,但溶出时间和溶出率不同,肥料氮磷钾素溶出峰值出现时间B2为第50d,PS、F2、F2F为第35d,而等量NPK养分化肥为第2d,缓释效果为B2>PS>F2>F2F。同一种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在三种土壤中氮磷钾瞬时溶出率峰值出现时间相同,但峰值前后变化不同。氮素累积溶出率为红壤>褐土>黑土;钾素变化趋势为黑土>褐土>红壤,但差异不显着;磷素为红壤>黑土>褐土,褐土与黑土差别不显着。四种胶结包膜肥料在同一种土壤中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变化呈现低—高—低的趋势,峰值比包膜肥料氮素释放峰值出现的时间晚,B2速效氮和速效磷峰值出现时间为第65d,PS、F2和F2F为第50d,总体效果为B2>PS>F2>F2F。同一种胶结包膜肥料在三种土壤里速效氮峰值出现时间一致,红壤速效氮含量上升速度最快,高于褐土和黑土,但峰值低于褐土和黑土,峰值过后,红壤速效氮含量下降的最快,其值也最低。黑土速效氮的变化与红壤相反,褐土介于二者之间。初始速效磷为黑土>褐土>红壤,峰值为红壤偏高,黑土和褐土不明显,峰值过后,红壤速效磷下降得快,黑土>褐土>红壤。5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对大田作物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与等量NPK养分化肥相比,B2、PS、F2、F2F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作物产量(4.9%~19.84%)和氮磷钾利用率(2.08~24.27个百分点),减少了硝态氮的淋溶损失(3.98~9.64个百分点),提高了小麦和玉米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B2、PS、F2、F2F在褐土土柱中氮磷钾淋失量与其利用率和产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为-0.8632~-0.9593),而氮磷钾利用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为+0.9815~+0.9995),氮磷钾三元素相关程度不同。通过对其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为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纯收益都增加;B2、PS、F2、F2F纯收益均高于等量NPK养分化肥处理,但增加幅度不同(573~1736元/hm2)。投入产出比只有B2和PS高于等量NPK养分化肥处理。综上所述,四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具有不同缓释作用和性价比,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品质、减轻环境污染。
肖恕贤[10](1978)在《腐殖酸铵对水旱地红壤的改良、培肥和增产效果试验》文中研究指明 目前,我区各地都广泛推广应用腐殖酸类肥料。为明确其经济效益,我们于1975年早造至1977年晚造,连续三年六造进行了腐殖酸铵对水旱地红壤的改良,培肥和增产效果的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二、腐殖酸铵在红壤水田的肥效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腐殖酸铵在红壤水田的肥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淹水—落干条件下红壤中磷与铁的形态转化及其耦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磷素形态及其转化 |
1.2.2 土壤磷素分级方法 |
1.2.3 土壤中的氧化铁及其转化 |
1.2.4 淹水-落干过程对土壤磷和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1.2.5 薄膜梯度扩散技术的应用 |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土壤样品采集和理化分析 |
2.1.1 供试土壤采集 |
2.1.2 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 |
2.2 试验处理与土柱模拟培养 |
2.2.1 厌氧方式和土壤性质对淹水-落干土壤磷和铁的形态影响 |
2.2.2 淹水-落干条件下添加有机物对土壤磷和铁的形态转化的影响 |
2.2.3 水稻生长期对淹水土壤中磷和铁的形态转化的影响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土壤磷化学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分析 |
2.3.2 土壤铁的形态变化分析 |
2.3.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干湿交替下厌氧方式和土壤性质对磷和铁的形态转化影响 |
3.1.1 供试土壤理化性质 |
3.1.2 不同厌氧方式下土壤淹水过程中pH和 Eh的变化 |
3.1.3 土壤淹水过程中DGT提取有效磷的变化 |
3.1.4 土壤培养过程中Hedley磷分级各组分含量变化 |
3.1.5 土壤培养过程中无机磷形态变化分析 |
3.1.6 土壤培养过程中不同铁形态的含量变化 |
3.2 有机物料的添加对淹水-落干土壤中磷和铁的形态转化研究 |
3.2.1 外源有机物对土壤淹水过程中pH、Eh的影响 |
3.2.2 土壤淹水过程中DGT提取有效磷的变化 |
3.2.3 土壤培养过程中Hedley磷分级各组分含量变化 |
3.2.4 添加有机物对土壤培养过程中不同铁形态的影响 |
3.2.5 添加有机物对淹水-落干过程土壤铁活化度的影响 |
3.3 水稻生长期对淹水土壤磷和铁的形态转化的影响 |
3.3.1 水稻不同生长期土壤DGT提取有效磷的变化 |
3.3.2 水稻不同生长期对Hedley磷分级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
3.3.3 水稻不同生长期对土壤铁形态及活化度的影响 |
3.3.4 pH对土壤供磷水平及能力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淹水对土壤无机磷和氧化铁转化的影响 |
4.2 淹水对土壤生物有效磷的影响 |
4.3 研究展望 |
5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活化磷钾肥、控释氮钾肥养分释放特征及水稻-小麦施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化肥的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
1.2 我国肥料利用现状 |
1.3 新型肥料研究现状 |
1.3.1 新型肥料概述 |
1.3.2 新型肥料施用现状 |
1.3.3 新型肥料存在问题及展望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地点与土壤 |
2.1.2 供试作物品种 |
2.1.3 供试肥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活化磷钾肥供肥保肥室内模拟试验设计 |
2.2.2 控释氮钾肥释放速率试验设计 |
2.2.3 活化磷钾肥、控释氮钾肥在水稻-小麦轮作中施用效果试验设计 |
2.2.4 纳米控释氮肥不同施用量小麦施用效果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2.3.1 水稻、小麦样品采集 |
2.3.2 吸附解析试验样品采集 |
2.3.3 肥料释放率样品采集 |
2.3.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活化磷钾肥、控释氮钾肥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
3.1.1 活化磷钾肥养分释放室内模拟试验 |
3.1.1.1 不同处理样品对水溶性磷、解吸磷、有效磷的影响 |
3.1.1.2 不同处理样品对水溶性钾、解吸钾、有效钾的影响 |
3.1.2 控释氮钾肥肥料释放速率测定 |
3.1.2.1 控释氮钾肥田间养分释放速率的测定 |
3.1.2.2 控释氮钾肥静水养分释放速率的测定 |
3.2 活化磷钾肥、控释氮钾肥在水稻-小麦轮作中施用效果 |
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小麦产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 |
3.2.4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小麦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
3.2.5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收获期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3.2.6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3.3 纳米控释氮肥不同氮素施用量小麦施用效果研究 |
3.3.1 纳米控释氮肥不同氮素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3.2 纳米控释氮肥不同氮素施用量对收获期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3.3.3 纳米控释氮肥不同氮素施用量对各时期小麦株高、SPAD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活化磷钾肥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
4.2 控释氮钾肥释放速率测定 |
4.3 活化磷钾肥、控释氮钾肥在水稻-小麦轮作中施用效果 |
4.4 纳米控释氮肥不同氮素施用量在小麦中施用效果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南方主要森林土壤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 土壤磷的吸附 |
1.2.1 土壤磷的吸附数学模拟应用进展 |
1.2.2 土壤磷的吸附机制 |
1.2.3 土壤中影响磷酸盐吸附组分的研究 |
1.3 土壤磷的解吸 |
1.3.1 土壤磷的解吸数学模拟应用进展 |
1.3.2 土壤磷的解吸机制 |
1.4 土壤磷的解吸与吸附的关系 |
1.5 土壤中积累态磷的活化及控释(缓释)材料的研究 |
1.5.1 土壤中积累态磷的研究状况 |
1.5.2 控释材料作用的研究 |
1.5.2.1 共聚物对土壤磷固定的作用 |
1.5.2.2 控释肥的释磷特点、肥效及其环境效应 |
1.5.2.3 控释磷肥的环境效应 |
1.5.3 高效磷肥的特点 |
1.6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可能的解决办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土壤调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2.2 土壤磷的吸附和解吸特性测定 |
2.3 有机酸对土壤磷的吸附特性的影响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磷的吸附状况 |
3.1.1 土壤磷的吸附指标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1.1.1 磷的吸附参数与土壤性质间的关系 |
3.1.1.1.1 下蜀黄棕壤磷的吸附参数与土壤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
3.1.1.1.2 明溪楠木红黄壤磷的吸附参数与土壤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
3.1.1.1.3 明溪杉木红黄壤磷的吸附参数与土壤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
3.1.1.1.4 明溪马尾松红黄壤磷的吸附参数与土壤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
3.1.1.1.5 安溪黄红壤磷的吸附参数与土壤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
3.1.1.1.6 安溪红黄壤磷的吸附参数与土壤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
3.1.1.1.7 安溪赤红壤磷的吸附参数与土壤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
3.1.1.2 不同地区土壤供磷缓冲性能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3.1.1.2.1 下蜀黄棕壤供磷缓冲性能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1.1.2.2 明溪楠木红黄壤供磷缓冲性能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1.1.2.3 明溪杉木红黄壤供磷缓冲性能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1.1.2.4 明溪马尾松红黄壤供磷缓冲性能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1.1.2.5 安溪黄红壤供磷缓冲性能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1.1.2.6 安溪红黄壤供磷缓冲性能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1.1.2.7 安溪赤红壤供磷缓冲性能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1.1.3 不同林木土壤供磷缓冲性能间的关系 |
3.1.2 土壤磷的等温吸附特性 |
3.2 土壤磷的解吸状况 |
3.2.1 下蜀黄棕壤磷的解吸状况 |
3.2.2 安溪土壤磷的解吸状况 |
3.2.3 明溪林木土壤磷的解吸状况 |
3.3 土壤磷素需要量的预测 |
3.3.1 下蜀黄棕壤磷素需要量的预测 |
3.3.2 安溪赤红壤磷素需要量的预测 |
3.3.3 安溪黄红壤磷素需要量的预测 |
3.3.4 安溪红黄壤磷素需要量的预测 |
3.3.5 明溪马尾松红黄壤磷素需要量的预测 |
3.3.6 明溪楠木红黄壤磷素需要量的预测 |
3.3.7 明溪杉木红黄壤磷素需要量的预测 |
3.4 腐殖酸对林木土壤磷的吸附特性的影响 |
3.4.1 腐殖酸对磷的表观固定(抑制)量的影响 |
3.4.2 腐殖酸对磷的净固定(抑制)量的影响 |
3.4.3 腐殖酸对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5 柠檬酸对林木土壤磷的吸附特性的影响 |
3.5.1 柠檬酸对磷表观固定(抑制)量的影响 |
3.5.2 柠檬酸对磷净固定量(抑制)量的影响 |
3.5.3 柠檬酸对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6 有机酸对磷的吸附特性的影响 |
3.6.1 有机酸对磷的表观固定(抑制)量的影响 |
3.6.2 有机酸对磷的净固定(抑制)量的影响 |
3.6.3 有机酸对有效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4)中国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烟草的起源与传播 |
1.1.1 烟草的起源 |
1.1.2 烟草的传布 |
1.2 烟草的类型与分布 |
1.2.1 烟草的类型 |
1.2.2 烟草的分布 |
1.3 烟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1.3.1 土壤 |
1.3.2 气候 |
1.4 烤烟生产的现状与问题 |
1.4.1 世界烤烟生产情况 |
1.4.2 中国烤烟生产现状 |
1.5 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5.1 选题的背景 |
1.5.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6 项目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及框架结构 |
1.6.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优质烤烟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 烤烟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
2.1.1 烤烟的生长发育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土壤条件 |
2.1.4 栽培条件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优质烤烟质量形成的基本条件 |
2.2.1 优质烤烟的概念 |
2.2.2 优质烤烟的质量标准 |
2.2.3 优质烤烟生产的基本条件 |
2.3 国外(主要生产国)优质烤烟生产的基本要素 |
第三章 中国烤烟区划研究进展 |
3.1 中国烤烟种植分布和烤烟区划现状分析 |
3.1.1 烤烟种植分布 |
3.1.2 烤烟区划现状分析 |
3.2 中国烤烟区划的基本理论 |
3.2.1 烤烟区划的原则 |
3.2.2 烤烟区划的方法 |
3.2.3 烤烟区划的结论 |
3.3 烤烟区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 烤烟区划研究方向和思路 |
第四章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背景 |
4.1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类型及地理分布 |
4.1.1 秦岭、淮河以北优质烤烟气候带 |
4.1.2 秦岭、淮河以南优质烤烟气候带 |
4.2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特征分析 |
4.3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指标的划分 |
4.3.1 中国优质烤烟区划气候条件研究现状 |
4.3.2 国内外优质烤烟的气候条件比较 |
4.3.3 中国优质烤烟气候条件的综合评价 |
第五章 中国优质烤烟区划的地质背景 |
5.1 地质背景与构造单元 |
5.1.1 地质背景 |
5.1.2 主要构造单元 |
5.1.3 代表性地质背景区形成 |
5.2 地貌与优质烤烟 |
5.2.1 不同地貌单元及其特征 |
5.2.2 地貌与优质烤烟的关系 |
5.3 地质背景与优质烤烟区划 |
5.3.1 土壤母岩与优质烤烟的关系 |
5.3.2 地质背景对烤烟品质的宏观制约 |
第六章 中国优质烤烟土壤背景分析 |
6.1 中国地带土壤区划与植烟土壤 |
6.1.1 中国土壤区划与分区 |
6.1.2 中国主要植烟土壤及分布 |
6.2 中国土壤肥力状况与植烟土壤养分 |
6.2.1 中国土壤肥力 |
6.2.2 中国植烟土壤养分及其特征 |
6.3 优质烤烟与土壤钾素 |
6.3.1 中国土壤含钾矿物 |
6.3.2 土壤对钾固定的状况 |
6.3.3 不同植烟土壤的供钾能力 |
6.4 优质烤烟与土壤质地 |
6.5 中国优质烤烟的土壤综合评价 |
第七章 中国优质烤烟综合区划 |
7.1 生态、地质、土壤综合分析 |
7.1.1 气候地带性 |
7.1.2 地质、土壤地带性 |
7.2 中国优质烤烟种植区域划分 |
7.2.1 区划原则和命名 |
7.2.2 区划指标 |
7.3 优质烤烟区划的划分 |
第八章 优质烤烟分区描述 |
8.1 优质烤烟分区描述 |
8.1.1 滇中滇西优质烤烟分区 |
8.1.2 黔中黔西优质烤烟分区 |
8.1.3 川东武陵山区优质烤烟分区 |
8.1.4 湘南赣南优质烤烟分区 |
8.1.5 闽西粤东(北)优质烤烟分区 |
8.1.6 陕南河南南阳优质烤烟分区 |
8.1.7 鄂北鄂西优质烤烟分区 |
8.1.8 豫西优质烤烟分区 |
8.1.9 豫中优质烤烟分区 |
8.1.10 鲁中南优质烤烟分区 |
8.1.11 鲁中潍南优质烤烟分区 |
8.2 优质烤烟分区烟叶质量评价 |
8.2.1 烟叶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
8.2.2 各优质烤烟分区烟叶质量评价 |
8.3 关于区划的几点说明 |
8.4 存在问题与生产建议 |
8.4.1 存在问题 |
8.4.2 生产建议 |
8.5 优质烤烟生产的政策建议 |
8.5.1 当前优质烤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8.5.2 优质烤烟生产的政策建议 |
第九章 结 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我国化肥利用现状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化肥与现代农业 |
1.2.2 我国作物施肥状况及评价研究 |
1.2.3 我国化肥肥效的演变及肥效现状研究 |
1.2.4 我国肥料利用率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2.1 农户施肥状况调查 |
2.2.2 田间试验 |
第三章 我国化肥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
3.1 我国化肥消费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3.1.1 1980 年以来我国化肥消费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3.1.2 1980 年以来我国粮食增长与化肥消费量的关系 |
3.1.3 我国氮、磷、钾养分的比例的时间变化特征 |
3.2 我国化肥施用的空间变化特征 |
3.2.1 我国化肥消费量的区域差异 |
3.2.2 我国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的区域差异 |
3.3 我国化肥施用量与世界各国比较 |
3.4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化肥资源利用基本状况 |
4.1 化肥养分投入状况 |
4.1.1 主要作物单位面积化肥养分投入水平 |
4.1.2 不同省(区)、不同作物单位面积化肥养分投入水平 |
4.1.3 水稻、小麦和玉米氮、磷、钾化肥投入水平 |
4.2 化肥投入占肥料养分投入的比重 |
4.3 我国各省(区)化肥施用结构 |
4.3.1 化肥施用结构 |
4.3.2 化肥复合化程度 |
4.5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化肥养分的投向 |
5.1 化肥投入的比较优势 |
5.1.1 不同作物上氮、磷、钾肥投入的比较优势 |
5.1.2 不同省(区)、不同作物上氮、磷、钾肥投入比较优势 |
5.2 施肥面积比 |
5.2.1 氮肥施肥面积比 |
5.2.2 磷肥施肥面积比 |
5.2.3 钾肥施肥面积比 |
5.3 种植结构对化肥养分在作物间分配的影响 |
5.3.1 化肥养分在各种作物上分配的比例在不同年际间的变化 |
5.3.2 从1984 年起每10 年间化肥养分的增加量在不同作物上的分配 |
5.3.3 2002-2005 年各省(区)种植结构及化肥去向 |
5.4 影响化肥投入的主要因素 |
5.4.1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情况 |
5.4.2 农户施肥影响因素与模型选择 |
5.5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主要作物化肥施用现状 |
6.1 作物施氮量 |
6.1.1 水稻、小麦和玉米 |
6.1.2 薯类作物 |
6.1.3 豆类作物 |
6.1.4 油料作物 |
6.1.5 蔬菜和瓜类 |
6.2 作物施磷、钾量 |
6.2.1 水稻、小麦和玉米 |
6.2.2 薯类作物 |
6.2.3 豆类作物 |
6.2.4 油料作物 |
6.2.5 蔬菜和瓜果 |
6.4 作物施肥量频率分布 |
6.4.1 施氮量频率分布 |
6.4.2 施磷量频率分布 |
6.4.3 施钾量频率分布 |
6.5 肥料投入水平与养分投入产出状况的关系—以江苏省水稻为例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粮食作物施肥的增产效应及养分平衡状况 |
7.1 各省(区)不同处理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水平 |
7.2 各省(区)不同监测点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增产效应 |
7.2.1 氮、磷、钾肥在水稻、小麦和玉米上的增产效应 |
7.2.2 氮、磷、钾肥在水稻、小麦和玉米上的经济效益 |
7.3 水稻、小麦和玉米氮、磷、钾养分平衡状况 |
7.3.1 土壤养分收支平衡状况 |
7.3.2 水稻、小麦和玉米氮、磷、钾养分平衡状况评价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粮食作物的肥料利用效率 |
8.1 水稻、小麦和玉米氮、磷、钾肥肥效的区域分异 |
8.2 水稻、小麦和玉米氮、磷、钾肥生理效率的区域分异 |
8.3 水稻、小麦和玉米氮、磷、钾肥当季回收率的区域分异 |
8.4 化肥利用效率与国内、国外不同研究的比较 |
8.4.1 氮、磷、钾肥肥效与国内八十年代的比较 |
8.4.2 氮肥肥效与国外有关研究结果的比较 |
8.4.3 氮、磷、钾肥当季回收率与国内有关研究结果的比较 |
8.4.4 氮肥当季回收率与国外有关研究结果的比较 |
8.5 小结 |
第九章 提高我国化肥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 |
9.1 优化化肥在区域及作物间资源配置,调整施肥结构 |
9.2 加强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等基础性工作 |
9.3 建立科学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施肥体系 |
9.4 调整氮、磷、钾肥养分比例和品种结构,实现养分均衡供应 |
9.5 开展和普及测土平衡施肥 |
9.6 根据氮、磷、钾养分土壤行为特点,制定不同的施肥措施 |
9.7 加强肥料宏观调控 |
9.8 加快缓/控释肥料等新型肥料的研制与示范推广 |
第十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0.1 全文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秸秆还田效应研究 |
1.2.2 木质素、木质素降解及农用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土壤 |
2.1.2 供试秸秆和秸秆木质素 |
2.2 研究方法 |
2.2.1 测定方法 |
2.2.2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 |
3.1 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中有机物结构变化的影响 |
3.2.2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不同类型碳分布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碳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 |
4.1.1 土壤培养试验 |
4.1.2 盆栽试验 |
4.1.3 田间试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腐殖酸含量的影响 |
4.2.2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2.3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C/N 比的影响 |
4.3 小结 |
4.3.1 土壤腐殖酸 |
4.3.2 土壤活性有机碳 |
4.3.3 土壤碳氮比 |
第五章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1 试验设计 |
5.1.1 培养试验 |
5.1.2 盆栽试验 |
5.1.3 田间试验 |
5.2 结果分析 |
5.2.1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pH 和土壤EC 的影响 |
5.2.2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5.2.3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3 土壤腐殖酸、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
5.3.1 土壤腐殖酸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
5.3.2 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
5.3.3 土壤腐殖酸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5.4.1 土壤pH 值和土壤电导率 |
5.4.2 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 |
5.4.3 土壤酶活性 |
5.4.4 土壤腐殖酸、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
第六章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6.1 试验设计 |
6.1.1 盆栽试验 |
6.1.2 田间试验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6.2.2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植株全氮的影响 |
6.2.3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作物吸氮量的影响 |
6.3 小结 |
6.3.1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盆栽试验产量的影响 |
6.3.2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田间试验产量的影响 |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附图:核磁共振谱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性能及土壤植物营养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纳米材料的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纳米-亚微米级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 高岭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2 蒙脱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3 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4 腐殖酸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2.5 纳米-亚微米级氧化铁的制备与表征 |
2.6 纳米-亚微米级碳酸钙的制备与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及解吸性能 |
3.1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氮的吸附和解吸 |
3.2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和解吸 |
3.3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钾的吸附和解吸 |
3.4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有机碳的吸附和解吸 |
3.5 腐殖酸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对氮磷钾的吸附和解吸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土壤的影响 |
4.1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
4.2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及各粒级复合体中 C、N、P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
4.3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及各粒级复合体中C、N、P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
4.4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风沙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及各粒级复合体中 C、N、P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
4.5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风沙土保肥持水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作物的影响 |
5.1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在褐潮土中的生物学效应 |
5.2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在红壤中的生物学效应 |
5.3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在风沙土中的生物学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米-亚微米结构材料对花生的影响 |
6.1 纳米-亚微米级Fe_2O_3对花生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
6.2 纳米-亚微米级CaCO_3对花生的生物学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两种新型钾肥对南方主产烟区土壤—烤烟钾素运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钾素在烟草中的作用 |
1.2.1 钾在烟草中的存在形式及分布规律 |
1.2.2 钾素对烟草的生理作用概述 |
1.2.3 钾素对烟草的生化作用概述 |
1.2.4 钾素对烟草品质影响概述 |
1.2.5 钾素对卷烟评吸质量影响概述 |
1.3 烟草中钾的来源概况 |
1.3.1 烟草中钾素来源 |
1.3.2 烟草中钾素的吸收、积累研究概述 |
1.4 提高烟草钾含量研究概述 |
1.4.1 我国烤烟钾素吸收利用率研究 |
1.4.2 影响烟叶钾素含量提高的影响因素 |
1.4.3 提高烟草钾含量的技术研究进展 |
1.5 钾肥在烟草中的利用现状 |
1.5.1 土壤钾素固定研究进展 |
1.5.2 土壤钾素释放研究进展 |
1.5.3 土壤钾素淋溶特性研究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型钾肥理化性质分析和钾素淋溶特性规律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新型钾肥理化指标分析 |
2.2.2 不同钾肥在土壤中钾素淋洗积累 |
2.2.3 不同钾肥对土壤中淋失的影响 |
2.2.4 不同钾肥在土壤中钾素淋溶指标分析 |
2.2.5 不同处理土壤钾素淋溶指标与土壤性质的相关关系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3章 新型钾肥钾素释放和固定规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有机酸对新型钾肥钾素释放的影响 |
3.2.2 阳离子对新型钾肥钾素释放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有机酸和阳离子对新型钾肥钾释放的影响 |
3.2.4 新型钾肥在土壤中的钾素固定 |
3.2.5 反应时间对土壤钾素固定的影响 |
3.2.6 干湿交替对土壤钾素固定的影响 |
3.2.7 温度对土壤钾素固定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4章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生长及钾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取样及测定指标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2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烟株根系生长的影响 |
4.2.3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烟株根系构型参数的影响 |
4.2.4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烟叶钾素分配的影响 |
4.2.5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钾素积累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
4.3.2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烟株钾素积累和烟叶钾素分配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5章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取样及测定指标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
5.2.2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根系生长的影响 |
5.2.3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钾素分配的影响 |
5.2.4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烟叶钾素积累的影响 |
5.2.5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
5.2.6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影响 |
5.2.7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
5.2.8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大田烤烟成本分析 |
5.3 讨论 |
5.3.1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不同生育期农艺性状影响 |
5.3.2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钾含量的影响 |
5.3.3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烟钾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5.3.4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及协调性的影响 |
5.3.5 新型钾肥与硫酸钾配施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缓/控释肥料概念与类型 |
1.2.2 缓/控释肥料及材料的发展 |
1.2.3 缓/控释肥料制造工艺 |
1.2.4 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
1.2.5 缓/控释肥料测试评价方法 |
1.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
1.3.1 包膜材料 |
1.3.2 评价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工艺与制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均匀度测试 |
2.1.4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测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粒度—均匀度分析 |
2.2.2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肥料成粒率 |
2.2.3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肥料颗粒抗压强度的测定 |
2.2.4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肥料包膜耐磨性测定 |
2.2.5 包膜吸潮性差异 |
2.2.6 电镜观察 |
2.2.7 养分溶出率测定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测定项目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砂柱淋洗 |
3.2.2 土柱淋洗 |
3.2.3 介质筛选 |
3.2.4 预测方程建立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养分溶出速率 |
3.3.2 养分溶出影响因素 |
3.3.3 氮磷钾养分溶出率的差异比较 |
3.3.4 四种粒径砂柱养分溶出比较及与土壤柱养分溶出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缓/控释肥料在土壤中养分溶出速率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测定项目 |
4.1.4 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包膜肥料氮素溶出率 |
4.2.2 包膜肥料钾素溶出率 |
4.2.3 包膜肥料磷素溶出率 |
第五章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植物营养学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肥料 |
5.1.2 供试作物 |
5.1.3 试验土壤 |
5.1.4 试验方法 |
5.1.5 采样及样品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缓/控释肥料对大田小麦的影响 |
5.2.2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缓/控释肥料对大田玉米的影响 |
5.2.3 土壤剖面硝态氮淋溶特征 |
5.2.4 养分溶出量与肥效相关关系分析 |
5.2.5 经济效益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腐殖酸铵在红壤水田的肥效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淹水—落干条件下红壤中磷与铁的形态转化及其耦合机制[D]. 蔡振国.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2]活化磷钾肥、控释氮钾肥养分释放特征及水稻-小麦施用效果研究[D]. 韩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3]南方主要森林土壤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D]. 田维彬. 南京林业大学, 2003(01)
- [4]中国优质烤烟生态地质背景区划研究[D]. 张振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5]我国化肥利用现状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 闫湘.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6]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D]. 刘继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1)
- [7]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性能及土壤植物营养效应[D]. 刘秀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8]两种新型钾肥对南方主产烟区土壤—烤烟钾素运移的影响[D]. 李鑫.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 [9]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及评价[D]. 肖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10]腐殖酸铵对水旱地红壤的改良、培肥和增产效果试验[J]. 肖恕贤. 广西农业科学, 197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