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麻可用于非织造布领域(论文文献综述)
陈春晖,吉强,刘扬,王金辉,许多[1](2021)在《麻纤维可降解地膜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简述了麻纤维基本性能及组成,概述了麻纤维地膜的制备成型工艺,介绍了麻纤维地膜的应用效应及其应用前景,对麻纤维地膜性能的优化及可持续系统性应用指出方向,并基于麻纤维种类特性、麻纤维膜非织造制备工艺对功能化麻纤维可降解地膜进行了展望,为麻纤维资源化开发及应用提供思路。
王超,张宇菲,丁彬,俞建勇,王先锋[2](2021)在《聚丙烯非织造土工布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文中提出简述了土工布的发展历史、分类和发展趋势,介绍了聚丙烯非织造土工布的概况。从聚丙烯非织造土工布用高强纤维、聚丙烯非织造土工布力学性能及其老化性能三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外聚丙烯非织造土工布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聚丙烯长丝非织造土工布的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李晓才[3](2021)在《车用黄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吸声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为经济的崛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噪音污染问题。汽车噪音轻则导致驾驶员心情烦躁,引起头疼,注意力难以集中,重则引发交通事故。为了降低汽车噪音污染,人们使用玻璃纤维、芳纶等化学纤维来生产吸声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越,但也存在耗能大、回收降解困难、生产成本高的缺点。与芳纶、玻璃纤维等化学纤维相比,麻纤维力学性能略差,但吸声性能较好,并且还具有来源广泛、加工成本低、可降解、可再生和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符合汽车轻量化、生产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的需求,已经引起各国研究者的重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当前研究局限于单一性能,不能兼顾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吸声性能,探索制备既能满足工程上力学要求又具有良好吸声性能的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当前车用吸声复合材料大多在高频区域吸声性能优越,低频区域吸声性能较差,而汽车噪音主要集中在低频区域,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针对当前麻纤维增强吸声复合材料研究存在的不足,基于材料的多孔吸声机理和共振吸声机理,本文选用黄麻纤维和聚丙烯为原料,采用混炼—热压工艺,制备了一系列黄麻/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北京声望有限公司生产的SW260阻抗管测试复合材料的吸声系数,利用XS(082)-10T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具体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优化了混炼—热压工艺,影响混炼效果的因素包括混炼温度、混炼隔距,通过预实验探索,选择混炼温度为140℃,混炼隔距为0.2~0.5mm。热压参数包括热压温度、热压压力、热压时间,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进行优化,以吸声系数、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当热压参数为热压温度180℃、热压压力10MPa、热压时间12min时,复合材料在低频区域的吸声性能最优;当热压参数为热压温度180℃、热压压力14MPa、热压时间12min时,复合材料在中频区域的吸声性能最优;当热压参数为热压温度180℃、热压压力10MPa、热压时间12min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最优;当热压参数为热压温度180℃、热压压力10MPa、热压时间10min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最优。综合考虑吸声性能和力学性能,当热压参数为热压温度180℃、热压压力10MPa、热压时间12min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优。(2)制备了黄麻/聚丙烯复合材料板,对不同纤维含量、不同纤维残胶率的复合材料的声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有明显的改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纤维含量达到35%时,拉伸强度最大为27.51MPa,弯曲强度最大为36.56MPa;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不断降低,材料呈现脆性断裂。随着黄麻纤维残胶率的降低,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显着提高,当黄麻纤维残胶率为3.96%时,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最优,最大吸声系数可达0.54;随着纤维残胶率的降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不断增大,拉伸强度最大为30.61MPa,弯曲强度最大为38.83MPa;随着纤维残胶率的降低,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不断降低,材料呈脆性断裂。(3)制备了黄麻/聚丙烯复合材料微穿孔板,探究了微穿孔板孔径d、穿孔率σ、板厚度t、板后部空腔深度D对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它参数保持不变时,随着孔径d的增大,微穿孔板的最大吸声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吸声频带宽度不断减小,共振频率从中高频向低频方向移动;其它参数保持不变时,随着穿孔率σ的增大,微穿孔板的最大吸声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吸声频带宽度不断增大,共振频率从中低频向高频方向移动;其它参数保持不变时,随着板厚度t的增大,微穿孔板的最大吸声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吸声频带宽度不断减小,共振频率从中高频向低频方向移动;其它参数保持不变时,随着板后部空腔深度D的增大,微穿孔板的最大吸声系数不断增大,吸声频带宽度不断减小,共振频率从中高频向低频方向移动。
邵珠剑[4](2020)在《黄麻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切边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地球资源持续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人们对环保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绿色可降解、材料来源广泛、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使其在汽车工业和建筑装饰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尽管复合材料制品的尺寸精度在制备成型时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但仍需要后续的机械加工进一步修饰和完善以满足使用需求。由于黄麻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各向异性以及黄麻纤维较低的耐热性,使其在进行切边加工时容易出现毛边和表面纤维烧伤等加工缺陷,这些加工损伤严重影响了制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美观性,损伤严重的会影响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针对黄麻纤维复合材料机械加工中容易出现的各种损伤问题,本文以黄麻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从材料去除和温度产生角度切入,探究了切边加工中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状况,对加工表面质量进行了量化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切削方式及切削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情况,并使用冷风对切削过程进行冷却,有效提高了加工表面质量。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切边加工产生的损伤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探究了纤维方向与刀具切入角度对切削过程中材料去除和温度产生的影响,并开展了单向黄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切边实验,实验发现纤维轴向与刀具切入角为0°和90°时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相对较小,这为后续编织结构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加工方式选择提供了参考。(2)根据纤维与刀具切入方向角度的不同对编织结构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切边加工方式进行了分类和定义,分别从宏观和细观角度对切边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探究了切削方式和切削参数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3)对使用不同方切边式的加工表面进行了对比观察,采用像素法和灰度计算法对加工表面的毛边损伤和纤维烧伤进行了合理的表征和量化,通过实验探究了切削方式和切削参数对表面损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最优加工参数,结合冷风冷却加工工艺,有效改善了加工表面的毛边损伤和纤维烧伤损伤,提升了加工表面质量。
刘可欣[5](2020)在《废弃羊毛短纤维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研制》文中提出目前全世界每年都有数以千万吨计的羊毛因为各种原因被遗弃,是数量最大的废弃蛋白质纤维资源。废弃羊毛对地球所造成的负担很大,会造成很多环境问题,但这些废弃羊毛拥有和普通羊毛相似的性能,完全可以再利用。因此,本课题以废弃羊毛为主要原料研制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对废弃羊毛纤维悬浮液的分散性和悬浮液分散表征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废弃羊毛纤维悬浮液分散的最佳工艺参数;对废弃羊毛湿法非织造包装材料的产品方案进行研究,通过不同方案下产品的性能比较获得最优产品方案;对废弃羊毛湿法非织造包装材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与参数。最后通过湿法技术制备废弃羊毛湿法非织造包装材料,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得出以下结论:1)制备废弃羊毛湿法非织造包装材料的工艺流程为纤维原料→悬浮液的制备→成型→烘燥→热压粘合→产品。2)对纤维悬浮液照片进行图像分析可以表征悬浮液的分散情况,图像法表征的纤维分散结果与传统的分散度法表征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它们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达到-0.802,表明图像处理技术表征纤维悬浮液的分散情况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应用于湿法非织造工艺中纤维悬浮液分散性的表征。3)通过正交分析得出,利用废弃羊毛纤维制备可降解湿法非织造包装材料合适的产品方案为:废弃羊毛/木浆纤维/PLA纤维比例为60/20/20,纤维长度5mm,纤维悬浮液最佳工艺为纤维浓度3g/L,CPAM浓度1.5%,CTAB浓度2%,p H值选择范围3-4之间。4)合适的热压工艺可以使PLA纤维充分熔融,并把其它纤维良好地粘合在一起,热压工艺对产品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影响产品力学性能的因素大小关系为热压隔距>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最佳的热压粘合工艺方案为:热压温度为130℃,热压时间为3min,热压隔距为0.3mm。5)本课题研制的废弃羊毛湿法非织造包装材料具有很好的降解性能,可完全自然降解,在室外自然环境下埋入土中大约35天后可以完全降解。6)经过各项性能测试表明本课题研制的废弃羊毛湿法非织造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符合日常用包装材料的使用要求,并且在自然环境下可降解。
刘凯琳,赵永霞,张娜[6](2019)在《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文中提出引言Introduction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已意识到基础设施在经济中的支柱作用,积极出台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据统计,2016—2040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将增至9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3.7万亿美元,其中,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基础设施投资约占全球总投资的30%。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岩土工程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以说,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血脉和骨架,而岩土工程是基础设施的基础。
聂渡,戴家木,李素英[7](2019)在《可降解非织造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文中提出文章从生产工艺、产品结构、复合加工3个层面论述了非织造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的巨大优势,分析可降解非织造材料的光降解、温度降解、生物降解的降解机理及其应用,针对膜材料、土工布、复合排水板等主要土工复合材料类别综合介绍了可降解非织造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并预期了可降解非织造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
何霞[8](2019)在《抗菌、防紫外、传感多功能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天然纤维纺织品因具有吸湿、透气等突出优点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功能的天然纤维纺织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多功能天然纤维纺织品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论文将具有导电、抗菌和防紫外等性能的石墨烯与天然纤维织物(真丝、棉和亚麻纤维织物)有机复合,制备得到具有抗菌、防紫外和传感多功能天然纤维织物,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为考察石墨烯制备多功能织物的可行性,论文采用Hummers法成功制备氧化石墨烯(GO),再通过水合肼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聚丙烯(PP)非织造布复合制得RGO复合非织造布。RGO复合非织造布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和抗紫外性能,其中5 wt%RGO复合非织造布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75.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78.9%,且PP非织造布原样的UPF从17.2提升到47.8,抗紫外性能显着提升。RGO复合非织造布通过表面的电荷转移对NO2气体表现出敏感的电阻响应脉冲曲线,且随着RGO的喷涂量增加,敏感性提高。(2)通过低浓度的氨水膨化真丝纤维,使用乙酸将纤维表面酯化得到蓬松的羧基化真丝纤维。选用N-甲基吡咯烷酮分散GO,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分散性理想的GO,将其喷涂在真丝织物上对其进行整理改性,得到具有抗菌和防紫外性能的真丝织物。经过GO整理的真丝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最高抗菌率为92.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高抗菌率为88.6%,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经GO整理的真丝织物拥有良好的防紫外性能,最优样品的紫外线防护系数从17上升到了39。GO整理液对真丝纤维改性的同时没有破坏真丝织物原始的优良性能,其透气性稍有下降,透湿性仍然接近原状,悬垂性有小幅下降,但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通过在GO中掺杂聚苯胺(PANi)后提高了其导电性,将其涂敷在真丝织物表面可以用作柔性气体传感器件,GO-P/真丝织物对气体表现出敏感的电阻传感信号,并且在长时间放置或者洗涤后依然保持传感稳定性。(3)采用将棉纤维膨胀后枝接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制备得到GO复合棉织物。在保证棉织物原有的高透湿性特性前提下,GO-50/棉织物、GO-100/棉织物和GO-150/棉织物三个样品WVT都满足衣物的WVT入门级标准,不影响实际穿着。实验结果GO-50/棉织物、GO-100/棉织物和GO-150/棉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良好的抗菌效率,对大肠杆菌的最大抗菌率为95.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大抗菌率是87.6%。结果显示改性棉纤维可以抵抗细菌繁殖,从而避免棉纤维的发霉变质。同时,GO可以大幅提高棉织物的防紫外线能力,随着GO浓度的提高,复合织物的防紫外效果提升。最后,通过银浆掺杂GO提高其导电性能,然后与棉织物复合制备出柔性气体传感器件,其对NH3气体表现出敏感的传感性能,并且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水洗稳定性。(4)借助于亚麻纤维的高透湿性和透气性能,通过膨松亚麻纤维,然后嵌入RGO片层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柔性可穿戴的气体和压力传感器。制备的GO和改进的水合肼还原制备的RGO具有十分完整的片层结构,缺陷少而且分散好的RGO有利于与亚麻纤维织物良好结合,从而获得高的抗菌防紫外性能。喷涂RGO之后的亚麻织物抗菌和防紫外性能显着提升,其中,RGO150/亚麻织物的抗菌率达到85.5%(大肠杆菌)和88.9%(金黄色葡萄球菌),UPF从18.5上升到62.5。RGO的负载没有影响亚麻织物本身高的透湿性和透气性,可满足穿着要求。制备的RGO/亚麻织物作为甲烷气体和应变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可靠性和可行性。此外,RGO/亚麻织物柔性传感器表现出非常好的可洗性、透湿性和透气性。RGO/亚麻织物作为可穿戴智能设备具有巨大潜力。本研究制备了基于石墨烯改性的多功能化天然纤维织物,该复合纤维织物具有良好抗菌、防紫外以及传感功能,为进一步开发多功能化纺织品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余旺,王朝云,易永健,谭志坚,汪洪鹰,李懋,杨媛茹[9](2019)在《国内生物降解地膜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地膜覆盖种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残膜污染的治理,而生物降解地膜是从根本上解决残膜污染的良策。按主要成分来源将生物降解地膜分为3类:天然高分子型、化学合成型和微生物合成型,还介绍了生物降解地膜的成型工艺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生物降解地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李晓茹[10](2019)在《生物质纤维与水凝胶复合功能性伤口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当皮肤受伤时,原始的皮肤保护机制遭到破坏,受伤皮肤需要额外的保护。伤口敷料材料可以保护皮肤免受二次伤害,同时加速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因此,制备新型功能性伤口敷料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中势在必行。为此目的,各种生物材料已被用于伤口快速愈合,包括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多孔泡沫,生物相容性膜和功能性水凝胶。其中,非织造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它的多功能性可以制备具有抗菌性能和快速止血功能用的纤维结构,在伤口区域周围创造一个高度透气的环境来促进愈合。同时水凝胶也引起了关注,因为它们的天然多孔结构和高吸水性可以吸收大量的渗出物或血液,并营造一个湿润的伤口恢复环境,作为微生物的屏障,在皮肤缺损部位保持相当的潮湿环境,并且保持良好的水渗透性。且水凝胶敷料有自我愈合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在此,本课题设计了一种生物质纤维非织造材料与水凝胶复合功能性伤口敷料,整合了汉麻/粘胶纤维混纺的水刺非织造布的透气性能;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防止液体扩散,防止细菌侵入性能;多孔结构的生物质纤维非织造材料即具有超吸水性和自我愈合性能的水凝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皮肤损伤要求,符合新型伤口敷料材料应具有的修复和皮肤再生的优势。该课题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部分:一、在选择生物质纤维构建非织造材料时,重点评估了山东出产汉麻纤维的特性和缺点,择优选择满足材料和加工工艺需要的特性汉麻纤维。对汉麻纤维及粘胶纤维的表面微观结构形态进行扫描电镜(SEM)表征。生物质纤维构建非织造材料的设计面密度为50 g/m2,采用7种混合比例的汉麻/粘胶纤维0/100,20/80,40/60,50/50,60/40,80/20和100/0,进行梳理成网,水刺加工。测试不同混纺比水刺非织造布的基本物理机械性能、透湿性能。选择混纺比60/40的汉麻/粘胶水刺非织造布,表面形貌分析、结构分析、孔径分布分析、保水性能分析。从而得到敷料所需要的厚度适中,具有较好柔软性、透气性、透湿性和保水性等物理性能的汉麻基水刺非织造布。二、在氯化钙(CaCl2)(纯度99%)-甲酸(FA)(纯度98%)二元溶解体系下,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再生SF纳米纤维膜,讨论SF纤维的溶解机理,测试并分析再生SF溶液流变性能,不同条件的影响,对再生纳米膜进行表面形貌、结构、吸水透湿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盐-酸二元溶解系通过损坏结晶结构使SF溶解,加入75%的酒精,SF纤维的结构从无规卷曲为主向β-折叠构象转变。处理后的SF纳米纤维膜吸水性弱,透湿性强。三、在氢氧化钠/尿素/水(NaOH/urea/H2O)溶液中,使用化学交联方法制备具有超吸水性和自愈合行为的羧甲基纤维素和纤维素(CMC/CEL)水凝胶。结果表明,所有纤维素基水凝胶均表现出均匀的多孔结构和一定的混溶性。纤维素基水凝胶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并且可以承受各种变形,包括大的拉伸,打结和压缩。较大孔隙率表明水凝胶的孔径较大。化学交联的纤维素基水凝胶的最大溶胀度接近1500(%),这明显高于由纤维素衍生物制备的水凝胶。当NaCl溶液的浓度增加时,水凝胶电离度降低,粘度增加,吸水率降低。水凝胶可以生物降解,随着CEL含量增加,水凝胶的降解速率降低。同时,纤维素基水凝胶可以在自然环境温度下自主地愈合而不需要任何外部刺激。凭借超吸水性和自我修复优越性能,开发纤维素基水凝胶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四、汉麻基纤维素水凝胶复合功能性伤口敷料研究构思。该伤口敷料设计为三层结构,分为保护层、接触面层、水凝胶涂层。其中,保护层为利用水刺加工技术制备的汉麻基非织造布,设计克重为50g/m2;接触面层是利用静电纺丝纺制的SF纳米纤维膜,SF纳米纤维均匀铺在水刺非织造布上,成纤性较好。然后将超吸水性、自愈性的水凝胶涂在SF纳米纤维膜与非织造布复合功能性伤口敷料基底布上形成最终的功能性伤口敷料,具有保湿性、防菌性、防止液体扩散性、吸水性、自我愈合性等的多重功能。功能性伤口敷料的克重51.62g/m2,厚度1.181mm,透湿性284.201±27.39g/m2·h-1。
二、黄麻可用于非织造布领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麻可用于非织造布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1)麻纤维可降解地膜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麻纤维 |
1.1 主要性能 |
1.2 主要成分 |
2 可降解地膜制备工艺 |
2.1 常用可降解地膜制备工艺及特点 |
2.1.1 挤出吹膜 |
2.1.2 液态地膜 |
2.1.3 纸地膜 |
2.1.4 非织造布地膜 |
2.2 麻纤维可降解地膜制备工艺 |
3 麻纤维可降解地膜的应用 |
3.1 保温保墒效应 |
3.2 增产效应 |
3.3 土壤生态环境效应 |
4 展望 |
(2)聚丙烯非织造土工布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PP非织造土工布的概况 |
2 PP非织造土工布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PP非织造土工布用高强纤维 |
2.2 PP非织造土工布的力学性能 |
2.3 PP非织造土工布的老化性能 |
3 PP长丝非织造土工布的应用领域 |
3.1 高铁无砟轨道滑动层 |
3.2 公路工程 |
3.3 尾矿库堆场 |
3.4 矿山堆浸场 |
3.5 粉煤灰堆场 |
3.6 垃圾填埋场 |
4 展望及前景 |
(3)车用黄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吸声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
1.3 聚合物基吸声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聚丙烯基吸声复合材料 |
1.3.2 聚氨酯基吸声复合材料 |
1.3.3 环氧树脂基吸声复合材料 |
1.3.4 其他聚合物基吸声复合材料 |
1.4 吸声性能表征及吸声机理 |
1.4.1 吸声性能表征 |
1.4.2 吸声系数测试方法 |
1.4.3 吸声机理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黄麻纤维性能测试 |
2.1.1 回潮率 |
2.1.2 残胶率 |
2.1.3 细度 |
2.1.4 强度 |
2.1.5 热稳定性 |
2.2 黄麻纤维的脱胶处理 |
2.2.1 脱胶处理实验方案 |
2.2.2 脱胶处理对黄麻纤维性能的影响 |
2.3 聚丙烯 |
2.4 试样的制备 |
2.4.1 制备仪器 |
2.4.2 制备过程 |
2.5 试验测试 |
2.5.1 吸声性能测试 |
2.5.2 力学性能测试 |
2.5.3 微观结构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麻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优化 |
3.1 混炼工艺 |
3.2 热压工艺 |
3.3 热压工艺优化试验方案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麻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吸声和力学性能 |
4.1 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1 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
4.1.2 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 纤维残胶率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1 纤维残胶率对复合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 |
4.2.2 纤维残胶率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麻/聚丙烯微穿孔板的吸声性能 |
5.1 微穿孔板理论及其应用 |
5.2 黄麻/聚丙烯微穿孔板吸声体的制备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孔径d对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 |
5.3.2 穿孔率σ对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 |
5.3.3 板厚度t对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 |
5.3.4 板后部空腔深度D对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黄麻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切边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天然纤维及复合材料 |
1.2.1 麻纤维的组成及形态特征 |
1.2.2 麻纤维的基本性能 |
1.2.3 麻纤维复合材料及其特点 |
1.3 麻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3.1 麻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现状 |
1.3.2 麻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切边缺陷与去除机制分析 |
2.1 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切边加工缺陷 |
2.1.1 毛边缺陷 |
2.1.2 热损伤缺陷 |
2.2 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去除分析 |
2.2.1 纤维方向角的定义 |
2.2.2 单向纤维材料去除机理分析 |
2.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温度产生分析 |
2.3.1 平行切削温度产生分析 |
2.3.2 垂直切削温度产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单向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实验 |
3.1 实验材料与切削刀具 |
3.2 实验条件及检测方法 |
3.3 单向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切边实验结果分析 |
4 编织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切边过程中的力热分析 |
4.1 编织黄麻复合材料切边方式及切削过程分析 |
4.1.1 编织黄麻复合材料切边方式 |
4.1.2 宏观切边过程分析 |
4.1.3 细观切边过程分析 |
4.2 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切边力研究分析 |
4.2.1 切削方式对切削力的影响 |
4.2.2 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 |
4.3 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切边温度研究分析 |
4.3.1 切边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 |
4.3.2 切削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
4.3.3 切削方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编织黄麻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表面质量研究 |
5.1 加工表面形貌及表面质量评价 |
5.1.1 加工表面形貌 |
5.1.2 加工表面质量评价 |
5.2 切削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 |
5.2.1 切削方式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2.2 切削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5.3 切削表面质量提升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废弃羊毛短纤维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废弃羊毛纤维概述 |
1.2.1 羊毛纤维分子结构 |
1.2.2 羊毛纤维组织形态结构 |
1.2.3 废弃羊毛再利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3 湿法非织造工艺 |
1.3.1 湿法非织造工艺简介 |
1.3.2 湿法非织造工艺特点 |
1.4 湿法非织造可降解包装材料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废弃羊毛纤维悬浮液分散性研究 |
2.1 纤维悬浮液分散性表征 |
2.1.1 纤维悬浮液分散性表征方法简介 |
2.1.2 图像处理法表征分散性的探讨 |
2.2 废弃羊毛纤维悬浮液配置的方案及优化 |
2.2.1 废弃羊毛纤维悬浮液分散性影响因素 |
2.2.2 提高纤维分散性的方法 |
2.2.3 实验原料的确定 |
2.2.4 悬浮液配置的单因素实验研究 |
2.2.5 悬浮液配置的正交实验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废弃羊毛湿法非织造布的制备及方案优化 |
3.1 实验原料和实验设备 |
3.2 加工工艺流程及产品方案 |
3.2.1 加工工艺流程 |
3.2.2 产品方案的确定 |
3.3 悬浮液的制备 |
3.3.1 纤维悬浮液配置的单因素分析 |
3.3.2 纤维悬浮液配置的正交试验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成型工艺 |
3.5 粘合工艺 |
3.5.1 粘合工艺正交实验研究 |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样品染色性能探讨 |
3.6.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6.2 染色工艺流程 |
3.6.3 废弃羊毛湿法非织造包装材料染色效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品性能测试 |
4.1 废弃羊毛湿法非织造包装材料外观及微观结构 |
4.2 单位面积质量 |
4.3 厚度测试 |
4.4 透气性能测试 |
4.5 断裂强力性能测试 |
4.6 撕破强力性能测试 |
4.7 硬挺度测试 |
4.8 可降解性能测试 |
4.9 热稳定性测试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土工用纺织品的分类、加工工艺及应用领域 |
1土工用纺织品的分类 |
1.1按原料分 |
1.1.1天然纤维材料 |
1.1.2合成纤维材料 |
1.2按加工工艺分 |
1.2.1机织 |
1.2.2针织 |
1.2.3非织造工艺 |
1.2.4复合工艺 |
2土工用纺织品的功能 |
2.1隔离功能 |
2.2过滤作用 |
2.3排水功能 |
2.4加固 |
2.5防护 |
2.6防渗 |
3土工用纺织品的主要应用领域 |
3.1在道路加筋中的应用 |
3.2在海事工程中的应用 |
3.3在土壤侵蚀防护中的应用 |
3.4在环保防渗中的应用 |
基础设施建设与环保领域需求推动土工合成材料市场快速增长 |
1全球土工用纺织品市场概况 |
2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情况 |
2.1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
2.2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
2.2.1欧洲 |
2.2.2美国 |
3环保领域对土工合成材料的需求巨大 |
3.1生活污水处理 |
3.2垃圾填埋 |
土工合成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 |
1生产装备的优化 |
1.1非织造土工布生产设备 |
1.2织造型土工布生产设备 |
2土工合成材料的新产品开发 |
2.1综合性能的提升 |
2.2绿色化 |
2.3智能化 |
国内外土工合成材料行业的发展特点 |
结语 |
(7)可降解非织造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非织造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优势 |
1.1 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 |
1.2 非织造材料的产品结构 |
1.3 非织造材料的复合加工 |
2 可降解非织造材料的降解原理 |
2.1 光降解 |
2.2 温度降解 |
2.3 生物降解 |
3 可降解非织造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 |
3.1 可降解非织造膜 |
3.2 可降解非织造土工布 |
3.3 可降解复合排水板 |
4 总结与展望 |
(8)抗菌、防紫外、传感多功能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功能化纺织品 |
1.2.1 抗菌纺织品 |
1.2.1.1 抗菌整理剂的作用方式 |
1.2.1.2 用于纺织品的抗菌剂 |
1.2.2 防紫外纺织品 |
1.2.2.1 紫外线防护系数(UPF) |
1.2.2.2 纤维织物对UPF的影响 |
1.2.2.3 防紫外整理剂 |
1.2.3 传感纺织品 |
1.2.3.1 传感纺织品的织造 |
1.2.3.2 传感纺织品的应用 |
1.3 真丝、棉和亚麻纤维织物复合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
1.3.1 真丝纤维织物与石墨烯 |
1.3.2 棉纤维织物与石墨烯 |
1.3.3 亚麻纤维织物与石墨烯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4.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创新性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1 本论文的创新性 |
1.5.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石墨烯及衍生物的制备与抗菌防紫外传感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GO和RGO的制备 |
2.2.4 组装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无纺布 |
2.2.5 石墨,GO和RGO的表征 |
2.2.6 石墨烯复合无纺布抗菌性能测试 |
2.2.7 石墨烯复合无纺布防紫外性能测试 |
2.2.8 石墨烯复合无纺布水蒸气透过率性能测试 |
2.2.9 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无纺布的NO_2传感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O和RGO的表征 |
2.3.2 GO和RGO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3 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非织造布的抗菌和抗紫外性能 |
2.3.4 石墨烯复合无纺布的水蒸气透过率性能 |
2.3.5 石墨烯复合无纺布的传感性能测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石墨烯的抗菌防紫外真丝织物制备及柔性传感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GO的制备 |
3.2.4 真丝纤维的膨胀处理和表面羟基的酯化 |
3.2.5 GO片层与真丝纤维织物的枝接制备 |
3.2.6 GO片层的表征 |
3.2.7 GO/真丝纤维织物水蒸气透过率性能和透气性测试 |
3.2.8 GO/真丝纤维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
3.2.9 GO/真丝纤维织物防紫外性能测试 |
3.2.10 GO/真丝纤维织物风格和力学性能测试 |
3.2.11 制备GO/聚苯胺(PANi)复合涂层基表征 |
3.2.12 PANi/GO复合真丝纤维织物及其传感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石墨、GO和良好分散的GO片层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2 GO和负载了GO的真丝的拉曼光谱分析 |
3.3.3 GO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4 GO/真丝纤维织物的抗菌性能 |
3.3.5 GO/真丝纤维织物的防紫外性能 |
3.3.6 GO/真丝纤维织物的透气性和透湿性 |
3.3.7 GO/真丝纤维织物的力学性能和悬垂性能 |
3.3.8 GO-P的表征 |
3.3.9 GO-P/真丝纤维织物的传感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石墨烯的抗菌防紫外棉织物制备及柔性气体传感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GO的制备 |
4.2.4 棉纤维的前处理 |
4.2.5 GO和 Ag-GO复合棉纤维 |
4.2.6 GO和 Ag-GO的表征 |
4.2.7 GO/棉纤维织物水蒸气透过率性能测试 |
4.2.8 GO/棉纤维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
4.2.9 GO/棉纤维织物防紫外性能测试 |
4.2.10 Ag-GO/棉纤维织物的气体传感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O的分子结构和形貌 |
4.3.2 GO的拉曼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 |
4.3.3 GO/棉纤维织物的水蒸气透过率性能 |
4.3.4 GO/棉纤维织物的抗菌性能 |
4.3.5 GO/棉纤维织物的的防紫外性能 |
4.3.6 Ag-GO/棉纤维织物的表征 |
4.3.7 Ag-GO/棉纤维织物的气体传感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石墨烯的抗菌防紫外亚麻织物制备及柔性传感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实验仪器 |
5.2.3 GO和RGO的制备 |
5.2.4 RGO/亚麻织物的制备 |
5.2.5 RGO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5.2.6 RGO/亚麻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
5.2.7 RGO/亚麻织物防紫外性能测试 |
5.2.8 RGO/亚麻织物的水蒸气透过率和透气性能表征 |
5.2.9 RGO/亚麻织物的传感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GO和RGO的制备和表征 |
5.3.2 RGO/亚麻织物的制备和表征 |
5.3.3 RGO/亚麻织物的抗菌性能 |
5.3.4 RGO/亚麻织物的防紫外性能 |
5.3.5 RGO/亚麻织物的水蒸气透过率和透气性性能 |
5.3.6 RGO/亚麻织物柔性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9)国内生物降解地膜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降解地膜的类型 |
1.1 天然高分子型 |
1.1.1 纤维素系列 |
1.1.2 淀粉系列 |
1.1.3 其他系列 |
1.2 化学合成型 |
1.2.1 PCL |
1.2.2 PBAT |
1.2.3 PVA |
1.2.4 PPC |
1.3 微生物合成型 |
1.3.1 PLA |
1.3.2 PHAs |
1.3.3 PBS |
2 生物降解地膜的成型工艺 |
2.1 塑料薄膜成型工艺 |
2.2 纸地膜成型工艺 |
2.3 非织造布成型工艺 |
2.4 液态地膜成型工艺 |
3 生物降解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3.1 生物降解地膜在粮食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
3.1.1 生物降解地膜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
3.1.2 生物降解地膜在其他粮食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
3.2 生物降解地膜在经济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
3.2.1 生物降解地膜在纤维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
3.2.2 生物降解地膜在油料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
3.2.3 生物降解地膜在其他经济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
4 结语 |
(10)生物质纤维与水凝胶复合功能性伤口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伤口敷料的研究进展 |
1.2.1 伤口及伤口愈合过程 |
1.2.2 伤口敷料的定义 |
1.2.3 伤口敷料的分类 |
1.3 汉麻纤维的性能及应用现状 |
1.3.1 汉麻纤维的种植 |
1.3.2 汉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1.3.3 汉麻纤维的应用现状 |
1.4 非织造布的性能及工艺 |
1.4.1 应用于非织造伤口敷料的原料 |
1.4.2 非织造布的简介 |
1.4.3 水刺针刺工艺 |
1.5 丝素蛋白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
1.6 生物医用水凝胶材料 |
1.6.1 制备水凝胶的材料 |
1.6.2 不同交联方式的水凝胶 |
1.6.3 不同状态的水凝胶 |
1.6.4 不同领域的水凝胶 |
1.6.5 水凝胶的应用 |
1.7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意义 |
第二章 汉麻基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汉麻基复合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 |
2.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混纺比非织造布的基本物理机械性能 |
2.3.2 不同混纺比非织造布的透湿性能 |
2.3.3 汉麻/粘胶(混纺比60/40)水刺非织造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氯化钙/甲酸溶解体系下丝素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SF纺丝溶液的制备 |
3.2.3 静电纺丝制备SF纳米纤维膜 |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F的溶解机理讨论 |
3.3.2 SF溶液流变性分析 |
3.3.3 不同参数对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3.5 孔径结构分析 |
3.3.6 吸水性和透湿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制备 |
4.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合成 |
4.3.2 外观形态分析 |
4.3.3 扫描电镜形貌分析 |
4.3.4 结构分析 |
4.3.5 溶胀性能分析 |
4.3.6 自愈性能分析 |
4.3.7 降解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麻基纤维素水凝胶复合功能性伤口敷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汉麻基纤维素水凝胶复合功能性伤口敷料研究构思 |
5.3.2 外观形态分析 |
5.3.3 面密度和厚度 |
5.3.4 刚柔性 |
5.3.5 液体吸收性和扩散性 |
5.3.6 透气性、透湿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黄麻可用于非织造布领域(论文参考文献)
- [1]麻纤维可降解地膜研究进展[J]. 陈春晖,吉强,刘扬,王金辉,许多.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21(04)
- [2]聚丙烯非织造土工布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王超,张宇菲,丁彬,俞建勇,王先锋. 产业用纺织品, 2021(01)
- [3]车用黄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吸声与力学性能研究[D]. 李晓才. 东华大学, 2021(09)
- [4]黄麻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切边特性研究[D]. 邵珠剑.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废弃羊毛短纤维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研制[D]. 刘可欣. 西安工程大学, 2020
- [6]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J]. 刘凯琳,赵永霞,张娜. 纺织导报, 2019(S1)
- [7]可降解非织造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J]. 聂渡,戴家木,李素英. 纺织导报, 2019(S1)
- [8]抗菌、防紫外、传感多功能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何霞.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9]国内生物降解地膜研究进展[J]. 余旺,王朝云,易永健,谭志坚,汪洪鹰,李懋,杨媛茹. 塑料科技, 2019(12)
- [10]生物质纤维与水凝胶复合功能性伤口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晓茹. 青岛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