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州市召开“早期发展学生数学观念”实验课题研讨会(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梅[1](2015)在《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起,城市社区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舞台。城市社区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和实现方式,社区文化的发展变迁不仅蕴含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伟大成果,也积淀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面对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民众,面对中国的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其实质是一种文化根植过程。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从社区文化建设视角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就具有这样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证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具典型意义的传统文化社区——琼花观社区为研究样本,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实践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关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城市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本文以纵向历史的研究视角,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琼花观社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设的内容、特点、经验、教训,研究评价各个时期通过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考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城市基层社区各个时期的影响,比较各历史时期社区文化建设的得失,研究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本文共有六章,绪论部分对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概况、基本概念厘定、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一章,对琼花观社区的形成过程与历史、革命遗产进行了论述。琼花观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近代以来的思想演进、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扬州的传播,为一批革命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该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成为了建国后社区文化建设丰厚的历史资源。第二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30年的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论述,这一阶段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围绕中心任务,全面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以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动员”形式,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十年文革,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发展。第三章,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迅速推进。城市开始重视对社区物态文化的保护和更新,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有力地改善了民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重要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挥城市基层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核心作用,使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第四章,进入新世纪,社区建设全面展开。在全市的古城保护工作中,琼花社区的物态历史文化价值凸显,社区保护理念下的居民参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形成了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合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民生,提升社区福利,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先进文化要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五章,作为全文的总结,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影响社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个层面,展望未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当代的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民生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陈洁[2](2012)在《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文中指出本文剖析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的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苏州弹词,是目前我国从业人员最多、专业演职团体最多、拥有专门表演场所最多、保存传统书目最多、原创的新编书目最多、电台电视台播放节目总时最长的曲艺类非遗项目。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江、浙、沪甚至海外,都有热衷于此的票友团体;众多曲艺品种中,唯有它是拥有专门的传承学校、专设的领导机构并有专业理论刊物出版。从苏州弹词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文化自觉过程中,通过自我保护、能动传承而实现其艺术复兴。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该遗产富有代表性的弹词流派为切入点,观察分析这些流派在“非遗”保护视野下,如何实现原样保护和能动传承的相关具体做法;首次将听客和学者层面与“非遗”保护的互动,纳入曲艺传承体系之中考察;尝试从音乐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剖析苏州弹词在传统艺术式微的今天依然相对繁荣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做到妥善地保护和发扬苏州弹词文化遗产,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的能动性,即演员主体的创演能动性、学者文人的研究主动性和书迷票友的传承自觉性。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作为曲艺、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考的范本。苏州弹词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说明,对音乐、曲艺、戏曲等艺术类非遗项目来说,外力支持固然不可或缺,但首要保护的应是该艺术形式的自身内在活力,激发其新陈代谢的自我创造能力,变被动的外在保护为能动的自我发展,聚集外力以推进内功修炼,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多样性并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黄淑美,伍慕仪[3](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指出
许均[4](1991)在《扬州市召开“早期发展学生数学观念”实验课题研讨会》文中认为 扬州市“早期发展学生数学观念”实验课题研讨会于1990年11月25日至27日在仪征化纤公司召开。实验班教师、县(市)教研员38人参加了会议。通过听课、评课和研讨,大家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课题的育人价值。会议要求各实验教师努力贯彻实验教学的各项原则,特别是结构性原则和过程性原则,对发展学
付军[5](2006)在《人与天调的城市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滨河区正成为中国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滨河区也成为园林规划设计的热点。但很多园林规划设计不尊重自然,不尊重人的需求,不尊重历史文化,这不但破坏了原本脆弱的滨水区生态环境,而且给城市人文环境也造成很大破坏。如何通过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提高滨河区生物多样性,做到以人为本和延续城市的人文环境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文以目前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尊重自然、尊重人的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在探讨了国内外滨河区建设的历史及现状和值得借鉴的内容后,进而提出了尊重自然、尊重人的观念和规划设计方法。同时论文以西宁城南新区滨河公园为例,探索了基于这种理念的园林规划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论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历史研究与现实问题,下篇为方法与实践和展望。 上篇首先分析了中国城市滨河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缺乏对自然和人的尊重,并总结出问题根源。由此从我国古代先民用水治水过程中所传达的朴素生态观和科学性以及国外滨河区建设值得借鉴的生态方法和人文理念出发,提出了现代城市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以生态设计观和人本观为中心的观念。 下篇在概括了滨河区规划设计组成要素以及规划设计的复杂性特点后,首先论述了本文的第一个论点——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法。主要分析了滨河区生态设计的内涵、总结出生态设计原则、生态设计的要素及各要素设计方法;然后论述论文的第二个论点——尊重人的园林规划设计方法。此部分在分析了人对滨河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后,总结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探讨了如何使人本理念在现实形势下落到实处的一些特殊重要问题。论文还介绍了生态设计观和人本观在西宁城南新区滨河公园规划设计的实践应用。 最后通过分析总结国外绿脉思想的内涵,论文展望了在中国形成以河流为依托的具有生态保护、娱乐、保护人文历史的多功能绿脉体系,以此在宏观尺度上形成对自然和人的关怀。
付郁[6](2015)在《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体系构建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武术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武术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武术教学内容始终是武术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以接受武术教育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多因素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借助于技术文化论、武术技能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专家的意见与建议,构建了学校体育武术教学内容体系。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术教学内容在学校体育中处于缺失状况;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保证,武术教学内容得到了缓慢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术教学内容基本停滞或倒退;改革开发后,武术教学内容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内容呈多样化发展;课程标准的实施,让武术教学内容有了高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2)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存在的现状为:受电视、电影等传媒的影响对武术及教学内容认知有些出入;技术内容设置较为混乱,随意性强,在文化层面上,武术的礼仪、武德等内容出现缺失,不能与技术融合在一起;教学效果欠佳,学生考完即忘完。大学武术教学内容现状主要是技术内容以套路为主,设置失衡、陈旧,对武术的教学更多的从西方体育的角度进行,割裂了武术技术与文化,重技术而轻文化。在武术教学中,只学不用,实效性有待提高。(3)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体系构建以技术文化论为理论基础,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的目标、学校体育的使命;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遵循武术的本质和逻辑结构,符合社会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4)构建学校武术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原则,主要遵循以下原则: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实用;突出拳种、优化拳架;健康性;系统性;文化教育性等原则。武术教学内容组织和编排的方式为螺旋式、直线式及渐进分化和融会贯通。(5)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中技术层面以基本功、小组合和短套为主,文化层面以礼仪和拳种故事为主;中学武术教学内容中技术层面以基本功、小组合、短套、对练为主,文化层面以武德教育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主;大学武术教学内容中技术层面以基本功、套路、对练和实战为主,文化层面以武术文化为主。
暴琪[7](2012)在《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来,经济现代化就成为全球最热和最为关注的研究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自身积累和全民奋斗持续发展经济的实践历程,而且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争取比较优势、占据全球经济发展至高点的角力过程。因此,现代化的梦想和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要求我国必须大力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产业、城镇、财富最密集的精粹之地,也是我国跨省市区域一体化进程起步最早、基础最好、发展最快的地区。作为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区域理应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努力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全局树立良好的示范和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经济现代化为逻辑起点,以哲学层面对于生产力内涵重新讨论及生产力体系与现代化关系的探索为突破口,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长三角经济发展现状,通过理论层面的分析和论证,提出属于社会生产力范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属于自然生产力范畴的低碳经济,应当以耦合与联动的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和长三角经济现代化建设目标,本文在对长三角总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回顾以及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率先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长三角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建设联动与耦合发展的基本模式,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全文结构共七章,分为理论与实证两大部分。前三章为理论部分,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与理论的回顾、梳理和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方式要与经济现代化内涵变化相适应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是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供选择的重要方向的新观点。后四章为实证部分,在详细分析长三角原有发展方式以及转型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长三角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联动与耦合发展的基本模式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以及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在对本文相关重要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经济现代化内涵进行总体介绍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对经济现代化的理论认知;第三章,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一方面从哲学层面、理论层面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具体地分析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进而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的耦合与联动发展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并跨越式地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第四章,长三角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分析。通过对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影响以及新时期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条件的深入分析,详细论述了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五章,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创新模式研究。围绕空间规划、内在动力、核心要素、基础环境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长三角同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建设的基本模式。第六章,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从转变思想观念、构建统一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快速发展、搭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力资本平台等四个方面出发,提出加快推进长三角经济现代化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归纳与总结,提炼本文的主要结论,指出本文分析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郭学贵,徐强,罗志平[8](2014)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三开”工作区域推进策略的研究》文中指出此研究内容是教育部《围绕服务于中小学实验教学开展技术装备管理专题工作研究》的重点子课题。泸州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大"三开"工作中,始终把实验课程"三开"工作作为最基础、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抓手,采取切实措施扎实有效推进实验课程小"三开",即:开齐每一学科实验内容、开足每一学科实验课时、开好每一个实验。通过实验"三开",全市实验教学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有效助推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要义的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泸州市政府被教育部确定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会"上作经验发言。实验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实验教学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按课程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实验,是深化素质教育和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为此,泸州市教育局提出中小学实验教学"三开"在全市"全域同步推进",并就中小学实验教学"三开"工作区域推进策略进行研究。通过两年来的工作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金光(Balgan Altangerel)[9](2006)在《中国与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结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政府改革政策的引导下,中国与蒙古两国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论文就这些变化做以比较分析。本论文关注的焦点是中蒙两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改革中最显着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个特征。 描述并比较两国高等教育管理政策的改变对两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作用,是本项研究的首要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立足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确凿的数据与新型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对两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结构和实践加以比较分析。相信本论文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对高等院校的管理者在改善管理的过程中是有应用价值的。 在论文的第一部分,探究了知识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分析了市场经济环境中,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这部分还探讨了几种基本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论文的第二部分对中蒙两国高等教育的系统层面与各个高等院校层面的现行的管理结构与管理模式加以比较,在比较研究中涉及到了政府与学校关系的各个方面。论文总结了在院校层面上的高等教育管理所积累的经验。 在两国社会经济与政治大背景下,两国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及其结构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是本部分的核心内容。 本论文在结论部分呈现了本研究的成果。 中蒙两国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变化及比较视野: 1、通过灵活的管理结构实现各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分权化; 2、以市场为导向的整体规划与发展; 3、对公众与高等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承担更多的责任; 4、财政来源的多元化。 中蒙两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所发生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由两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引发的。尽管两国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政治结构、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但是,两国政府不约而同地把高等教育视为推动经济进步的工具。 两国高等教育机构的重大变化主要是由政府调控的,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所强调的都是经济方面的目标。但所采取的具体的途径是不同的。 在蒙古,管理的分权化是总体的趋势,政府采取合作管理的方式,通过统一的国家体制,通过承担更多的责任、吸收国际经验,更多的介入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事务。政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增强高等院校的反应能力,使其更迅速地反映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经济需求,更迅速地反映政府的政策。 在中国,中央政府主要采取授权的方式来解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与高等院校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政府授权的目的在于,激励各高等院校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的毕业生以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因为传统的国家计划体制损伤了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导致了高等教育系统的低效率、低效果。 中蒙两国政府都认为高等教育管理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这样又反过来促进了高等教育其他方面的改革。 中国与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 受到改革的影响,两国的高等教育立法正逐步发生改变,以促进新的高等教
孔祥军[10](2005)在《新闻精品:一种理论建构和组织文化的框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学理和术用两个层面对新闻精品展开带有原创色彩的系统研究。“新闻精品”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事物,“新闻”和“精品”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而使其成为一个“矛盾”概念。解决矛盾则产生第三种话语——此正是本命题之理论目标所在。其应用性目标则出于应对媒体低俗化之需。“低俗之风”在美国媒体由来已久,实为19世纪30年代后媒体转型之伴生物,至今而成痼疾。中国社会于今转型,新闻转型亦在其中,他人教训应引以为戒。应对之策有赖于新闻人文化上的“自觉”——媒体组织精品文化建设乃成一种良策。由是而引入西方的社会性建构和组织文化理论,经本土化改造后,前者为本命题奠基,其思想内涵尚且构成新闻精品理论的元素;后者则既属精品理论的一个成分,更为理论之实施搭建起运行框架。 理论建构需要起点,以时空关系为框架进行概念溯源和现实定位势在必行。以“新闻界的一般状况”为基点,以“新闻佳作”为新闻精品之“元形态”标本,进行历时性考察得知,“新闻精品”之发轫期可大致锁定于马克思为《纽约论坛报》撰稿之1852年至“普利策新闻奖”设立之1917年时段。期间、其后,举凡中外新闻人杰如邵飘萍、拉塞尔(William H. Russell,英)、里德(John Reed,美)者之力作当属“精品”之选。1979年后,中国先后设立的“全国好新闻”奖项和“中国新闻奖”为“新闻精品”概念之诞生营造了一个适宜的氛围。从90年代初开始,“新闻精品”字样开始出现在个别文献中。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和人民日报社的“精品年”活动彰显了“新闻精品”的价值。1999年,刘海贵教授专文论述,“新闻精品”概念出现。作共时性考察可知,新闻精品以其“显度”、“深度”和“人文高度”卓立于报道之中,近则与获奖新闻作品相融,邻则与“五个一工程”精品呼应,在一个优劣互鉴的媒体文化和信息经济的格局中与焉共生。 本文以概念建构化解矛盾。在吸收前述成果的基础上,先对发展中的“新闻”和形成中的“精品”作定义梳理,后作逻辑推演,导出新的定义:“新闻精品是指内容精确、体式精炼、有精神张力的新闻作品”。新闻精品标准以学界的观点和政府的评奖标准为参照,设定为“一般新闻标准的超越”和“标准重构”两种并行不悖的尺度。 由概念而原理,是理论建构的基本取向。新闻精品原理的内容为:(一)新闻精品的成因,其内因出自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与“成名的想象”;外因来自社会及媒体组织对“榜样”的认定和学界的“理想类型”建构。(二)新闻精品的基本动力来自于媒体文化与优性文化的互动。媒体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着“中性文化”、“优性文化”和“劣性文化”。媒体的文化“搅拌机”功能使其源源不断地炮制出各色文化产品。新闻精品仅属其中一种。(三)媒体组织文化是新闻精品生产的一种有效机制。“媒介即是媒介”,此言意在提醒社会文
二、扬州市召开“早期发展学生数学观念”实验课题研讨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扬州市召开“早期发展学生数学观念”实验课题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基本概念厘定 |
(一) 社区 |
(二) 文化 |
(三) 社区文化及建设 |
(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研究概况 |
(一) 社区文化研究现状 |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区的形成及历史、革命遗产 |
一、扬州的文化底蕴 |
二、琼花观社区的形成 |
(一) 从传说到文化景观 |
(二) 从文化景观到公共社区 |
三、历史遗产:琼花观社区的典型价值 |
(一) 典型地反映了运河和盐业对城市风貌的塑造 |
(二) 典型地反映了近代扬州思想的碰撞和演进 |
(三) 典型地反映了教育转型 |
(四) 典型地反映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
(五) 典型地反映了扬州近代旧资本的转化 |
四、革命遗产:建国前扬州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 |
第二章 前30年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49-1978) |
一、“街居制”:新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
(一) 街居制的形成 |
(二) 街居制行政化的加强 |
二、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
(一) 区域物质文化形态的更新与再造 |
(二) 宣传工作、思想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 |
(三) 倡导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风尚 |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
(一)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
(二)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教训 |
第三章 新时期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78-1999) |
一、“街居”制的恢复和发展 |
(一) “街居”制的恢复和完善 |
(二) “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过渡 |
二、本阶段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
(一) 新时期社区物态文化的变迁 |
(二) 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成为扬州“第一居” |
(三)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 |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
第四章 新世纪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00—) |
一、全面展开社区建设 |
(一) 建立社区居委会 |
(二) 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践 |
(三) 深化社区服务 |
二、社区在古城保护下的复兴 |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
四、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
第五章 历史规律总结与未来路径探讨 |
一、历史规律总结 |
二、未来路径探讨 |
(一) 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的土壤 |
(二) 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 |
(三) 民生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 |
(四) 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 |
(五) 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回顾 |
四、称谓界定 |
第一章 水乡文化孕育的苏州弹词 |
第一节 循序酝酿的播种期 |
第二节 风格迸发的黄金期 |
第三节 稳中求变的盘整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艺术价值的延续和主体多元 |
第一节 苏州弹词艺术价值的体现 |
第二节 对传统遗产的固守 |
第三节 对变革创新的追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弹词艺术的色彩疏密与流派特征 |
第一节 流派的形成与嬗变递延 |
第二节 以《情探》为例的早期风格基点 |
第三节 开篇《新木兰辞》的气质浓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弹词艺人的创演自觉和经验反思 |
第一节 艺术风格的成型与成熟 |
第二节 音乐语言的戏剧性开拓 |
第三节 艺人的自发性经验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评弹学者的文化自觉和理论操守 |
第一节 苏州评弹研究机构 |
第二节 理论研究和书谱出版 |
第三节 评弹研究的期刊阵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传媒对文化遗产的弘扬 |
第一节 广播电台与苏州弹词的联姻 |
第二节 近年来广播书场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广播书场对保护和传播苏州弹词的促进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受众群体与弹词传承的全方位互动 |
第一节 大众听客的接受与反馈 |
第二节 文人墨客的雕饰与修书 |
第三节 国家政要的偏爱与扶持 |
第四节 票房雅集的实践与互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 原样保护:艺术价值的凝结和递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核心体现 |
二、 能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关键手段 |
附录 苏州评弹演变历史及名家流派形成大事年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人与天调的城市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我国拥有非常广阔的流域面积 |
1.1.2 城市滨河区成为规划设计的热点 |
1.1.3 理论研究不足 |
1.1.4 已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存在很多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城市滨河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启迪 |
1.2.2 国内发展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从问题出发,进行现场调研 |
1.4.2 理论架构 |
1.5 论文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内涵 |
1.5.1 城市滨河区 |
1.5.2 人与天调 |
1.5.3 河流生态恢复 |
2 中外城市滨河区规划建设启迪 |
2.1 历史上我国城市建设与河流之间的适宜性 |
2.1.1 我国古代城市与河流的适宜性 |
2.1.2 我国古代治水的智慧 |
2.1.3 借鉴 |
2.2 西方滨河区规划建设的历史借鉴与教训 |
2.2.1 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
2.2.2 生态设计方法的应用 |
2.3 小结 |
3 中国城市滨河区规划设计现实问题──缺乏对人与自然的尊重 |
3.1 对我国城市滨河区发展的简要回顾 |
3.1.1 古代城市滨河区的发展与布局 |
3.1.2 近代城市滨河区的发展与功能布局 |
3.1.3 建国以城市滨河区的发展与布局 |
3.2 我国城市滨河区建设的类型 |
3.3 我国城市滨河区规划设计的现状问题──缺乏对人与自然的尊重 |
3.3.1 规划设计缺乏对人的尊重 |
3.3.2 规划设计缺乏对自然的尊重 |
3.3.3 问题根源 |
3.4 城市滨河区规划设计呼唤人文精神和生态方法 |
3.5 小结 |
4 城市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人文方法和生态方法的观念 |
4.1 综合观 |
4.2 生态设计观 |
4.3 人本观 |
4.4 系统观 |
4.5 整体形态观 |
4.5.1 重视环境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建立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
4.5.2 在中观层面上,进行用地形态的调整和重组 |
4.6 “有机更新”与“城市再生”观 |
4.6.1 城市再生 |
4.6.2 有机更新 |
4.7 小结 |
5 城市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概述 |
5.1 城市河流的主要景观构成要素 |
5.1.1 以水陆交界的区域自然特征为主体的自然环境要素 |
5.1.2 人工构筑物要素 |
5.1.3 社会结构要素 |
5.1.4 经济结构要素 |
5.2 城市滨河区的空间形态 |
5.2.1 平面形态 |
5.2.2 断面形态 |
5.3 规划内容 |
5.4 城市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的特点与复杂性 |
5.4.1 特点 |
5.4.2 城市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复杂性 |
5.5 小结 |
6 尊重自然的城市滨河区生态规划设计 |
6.1 生态观的建立 |
6.1.1 建立尊重河流生命的伦理观 |
6.1.2 建立尊重河流自然特性的生态设计观 |
6.2 我国城市滨河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
6.2.1 河流水质污染 |
6.2.2 水资源短缺 |
6.2.3 水患灾害频率加快 |
6.2.4 河流生态恶化 |
6.3 生态规划设计实质 |
6.3.1 滨河生态设计最深层的含义是进行生物多样性设计 |
6.3.2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性是滨河区生态设计的重点 |
6.4 尊重河流自然过程的生态规划设计原则 |
6.4.1 尊重河流生物自然过程─建立丰富、结构复杂的绿色植被带 |
6.4.2 连续性原则 |
6.4.3 自然性原则 |
6.4.4 多样性原则 |
6.5 城市滨河区生态设计要素 |
6.5.1 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规划设计要素分析 |
6.5.2 分析结果 |
6.6 城市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的生态方法 |
6.6.1 河岸植被缓冲带 |
6.6.2 生态堤岸 |
6.6.3 生态护岸 |
6.6.4 湿地 |
6.6.5 下凹式绿地和渗水林带 |
6.7 小结 |
7 尊重人的城市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 |
7.1 研究人的行为创造亲切的滨河人居空间 |
7.1.1 人的行为与需求 |
7.1.2 创造亲切的滨河人居空间原则 |
7.1.3 创造亲切的滨河人居空间 |
7.2 从历史文脉的延续出发,保证并发展地方的历史文化 |
7.2.1 形态的延续 |
7.2.2 结构的延续 |
7.2.3 生活环境内涵的延续 |
7.3 由人本观引发的对几个问题的探讨 |
7.3.1 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问题 |
7.3.2 控制操作手段 |
7.3.3 城市滨河区绿线划定问题 |
7.3.4 由滨河区可达性引发的对现行城市绿地评价指标的思考 |
7.3.5 公众参与问题 |
7.4 小结 |
8 展望──建立以河流为依托的生态与人文的绿脉系统 |
8.1 国外绿脉发展背景及内涵 |
8.1.1 绿脉发展背景 |
8.1.2 绿脉的内涵 |
8.1.3 实例:密尔沃基城市沿河绿脉 |
8.2 建立我国以河流为依托的生态与人文的绿脉系统 |
8.2.1 建立区域层次的以河流为依托的绿脉系统 |
8.2.2 形成具有生态、娱乐、历史文化保护功能的绿脉系统 |
8.3 可借鉴的绿脉规划的实施手段 |
8.3.1 可借鉴的绿脉规划的风景评估方法 |
8.3.2 可借鉴的运作机制 |
8.4 小结 |
9 西宁市城南新区滨河公园设计实践 |
9.1 规划位置、面积 |
9.2 现状情况 |
9.3 设计目标与功能 |
9.4 设计策略与功能分区 |
9.4.1 设计策略 |
9.4.2 功能分区 |
9.5 用地平衡 |
9.6 效益分析 |
9.7 关于规划设计的讨论 |
9.7.1 关于设计主题与自──然相融合的主题的确定 |
9.7.2 与水利部门的协调──提供多样性的亲水环境 |
9.7.3 建立与城区之间的联系 |
9.7.4 历史空间的延续──彰显人文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体系构建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
1.1.1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 |
1.1.2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需求 |
1.2 学校武术教学改革 |
1.2.1 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 |
1.2.2 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需求 |
1.3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中的主要问题 |
1.3.1 教学内容以套路为主,形式单一 |
1.3.2 教学内容“操”化、“舞”化 |
1.3.3 教学内容重套路轻实用 |
1.3.4 教学内容重技术而轻文化 |
1.3.5 教学内容零散、简单重复、无严格的逻辑结构 |
1.4 文献综述: |
1.4.1 武术与学校武术 |
1.4.1.1 武术概念的追溯 |
1.4.1.2 学校武术 |
1.4.2 教学内容的界定 |
1.4.3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研究概述 |
1.4.4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研究现状 |
1.4.4.1 对武术教学内容的梳理 |
1.4.4.3 武术技击本质回归教学的研究 |
1.4.4.3 武术文化融入教学内容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2.1 问卷效度的检验 |
2.2.2.2 问卷信度的检验 |
2.2.3 访谈法 |
2.2.4 特尔斐法 |
3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研究 |
3.1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历史梳理 |
3.1.1 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的梳理 |
3.1.1.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49年—1960年) |
3.1.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61年—1965年) |
3.1.1.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66年—1976年) |
3.1.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77年-1984年) |
3.1.1.5 高速发展时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85年—2000年) |
3.1.1.6 课程标准改革后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2001年—至今) |
3.1.2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历史梳理 |
3.2.1.1 学习模仿阶段的高校武术教学(1953-1960) |
3.2.1.2 建设起步阶段的高校武术教学内容(1961—1967) |
3.2.1.3 探索改革阶段的武术教学内容(1978—1991) |
3.2.1.4 发展提高阶段的武术教学内容(1992—2011) |
3.2 北京市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及存在问题 |
3.2.1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现状 |
3.2.1.1 对武术教学内容的整体认知 |
3.2.1.2 武术教学内容——技术部分现状 |
3.2.1.3 武术教学内容——文化部分现状 |
3.2.1.4 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现状 |
3.2.2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
3.2.2.1 武术教学内容的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2.2 武术教学内容的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2.3 武术教学内容的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2.4 武术教学内容的效果存在的问题 |
3.2.3 北京市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现状 |
3.2.3.1 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武术教学内容的认知 |
3.2.3.2 武术教学内容——技术部分现状 |
3.2.3.3 武术教学内容——文化部分现状 |
3.2.3.4 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现状 |
3.2.4 北京市中学武术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
3.2.4.1 武术教学内容的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4.2 武术教学内容的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4.3 武术教学内容的效果存在的问题 |
3.2.5 北京市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 |
3.2.5.1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武术教学内容的认知 |
3.2.5.2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技术内容的现状 |
3.2.5.3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文化内容的现状 |
3.2.5.4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教学效果的现状 |
3.2.6 北京市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
3.2.6.1 技术内容设置失衡、形式单一 |
3.2.6.2 从西方体育的角度认识武术 |
3.2.6.3 实效性有待提高 |
3.2.6.4 重技术,轻文化 |
3.2.6.5 内容混乱、没有严格的逻辑结构 |
4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
4.1 构建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的理论基础 |
4.1.1 武术----强身作用理论 |
4.1.2 武术----教化作用理论 |
4.1.3 武术----技术文化论 |
4.1.4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 |
4.2 构建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的原则 |
4.2.1 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实用 |
4.2.2 突出拳种、优化拳架 |
4.2.3 健康性 |
4.2.4 系统性 |
4.2.5 文化教育性 |
4.3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 |
4.3.1 螺旋式 |
4.3.2 直线式 |
4.3.3 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 |
4.4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
4.4.1 小学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
4.4.1.1 小学1~2年级教学内容体系 |
4.4.1.2 小学3~4年级武术教学内容 |
4.4.1.3 小学5~6年级武术教学内容 |
4.4.1.4 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概述 |
4.4.2 中学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
4.4.2.1 初中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
4.4.2.2 高中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
4.4.2.3 中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概述 |
4.4.3 大学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
4.4.3.1 大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
4.4.3.2 大学武术教学内容---技术层面 |
4.4.3.3 大学武术教学内容—文化层面 |
4.4.3.4 大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概述 |
5 结论 |
6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对“生产力”内涵的再认识 |
1.1.2 全球服务经济与低碳经济兴起 |
1.1.3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迅速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1 生产力、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 |
2.1.2 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 |
2.1.3 生产力系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
2.1.4 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方式 |
2.1.5 产业结构升级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解读 |
2.1.6 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低碳服务业辨析 |
2.2 国内外经济现代化总论研究 |
2.2.1 经典经济现代化研究 |
2.2.2 当代经济现代化研究 |
2.2.3 总结和评述 |
2.3 不同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研究 |
2.3.1 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
2.3.2 低碳经济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
2.3.3 地理学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
2.3.4 总结与评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3.1 耦合与联动的哲学基础 |
3.2 耦合与联动的理论基础 |
3.2.1 外部性理论 |
3.2.2 产业关联理论 |
3.2.3 服务外包理论 |
3.3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相互关系具体解析 |
3.3.1 产业结构升级助推低碳经济加速发展 |
3.3.2 低碳经济发展拉动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4.1 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总结 |
4.1.1 国内动力源泉 |
4.1.2 国外动力源泉 |
4.2 长三角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4.2.1 长三角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分析 |
4.2.2 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4.3 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行性分析 |
4.3.1 供给因素 |
4.3.2 需求因素 |
4.3.3 环境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创新模式研究 |
5.1 空间规划:创新模式基本架构设计 |
5.1.1 宏观层面:促进区域低碳综合服务网络的形成 |
5.1.2 中观层而:促进低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融合 |
5.1.3 微观层面:促进低碳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
5.2 内在动力: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5.2.1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意义 |
5.2.2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利条件 |
5.2.3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框架 |
5.3 核心要素:低碳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
5.3.1 低碳技术内涵及类型 |
5.3.2 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
5.3.3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 |
5.4 基础环境:构建区域社会信用体系 |
5.4.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
5.4.2 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实践 |
5.4.3 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服务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任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对策建议 |
6.1 以政府为主导,树立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思想理念 |
6.1.1 加强对低碳经济认识 |
6.1.2 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
6.1.3 纠正地方政府唯GDP论的思想观念 |
6.2 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依托,构建统一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 |
6.2.1 规划先行,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 |
6.2.2 制度推动,建立统一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 |
6.2.3 标准保障,竞争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主动权 |
6.3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抓手,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 |
6.3.1 推动低碳服务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
6.3.2 充分发挥低碳服务行业协会的各项职能 |
6.3.3 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 |
6.3.4 扩大低碳服务市场的需求 |
6.4 以知识为动力,搭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力资本平台 |
6.4.1 实施重点领域的人才开发与引进 |
6.4.2 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
6.4.3 构建规范开放的人才市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与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结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1. Statement of the Problem |
2. Research Methods |
3.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
4.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5. Hypotheses |
6. Research Background |
PART 1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
Chapter 1 Tendencies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
1.1.1 Higher Education in knowledge-based economy |
1. Knowledge economy and higher education |
2.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
3. Labor market and higher education |
1.1.2 Dimens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
1. Demands and trends of development |
2. Dimensions of development |
Chapter 2 Management theories and models in higher education |
1.2.1 Theories and concepts of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
1. Basic theories and concepts |
2. Quality management concept |
3. Concepts of 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
1.2.2 Governance models in Higher education |
1. Models of governance |
2. Principles and structures of governance |
3. Organizational model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higher education |
PART 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
Chapter 1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 Mongolia |
2.1.1 Higher education environment |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
2.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
3.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
4. International assistance to reform |
2.1.2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
1. Reforming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
2.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structure |
3. Institutional administration structure |
4. Institutional quality assessment |
5. Conclusion |
Chapter 2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
2.2.1 Higher education environment |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
2.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
2.2.2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
1. Reforming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
2.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structure |
3. Institutional administration structure |
4. Institutional quality assessment |
5. Conclusion |
Conclusion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 |
内容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基本结构框架 |
四、论文研究的意义 |
五、假设 |
六、研究的背景 |
第一部分 高等教育管理 |
第一章 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等教育 |
一、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 |
二、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三、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联系 |
第二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维度 |
一、高等教育的需求与走向 |
二、发展的维度 |
第二章 管理理论和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
第一节 管理的理论与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
一、基本的理论与理念 |
二、质量管理的理念 |
三、集权化与分权化的理念 |
第二节 行政管理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
一、行政管理的模式 |
二、行政管理的原则与结构 |
三、组织的模式与决策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比较分析 |
第一章 蒙古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 |
第一节 蒙古国的高等教育的环境 |
一、蒙古高等教育的历史背景 |
二、蒙古高等教育改革 |
三、蒙古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问题 |
四、蒙古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国际援助 |
第二节 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 |
一、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改革 |
二、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结构 |
三、蒙古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管理结构 |
四、蒙古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评估 |
五、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 |
第一节 中国的高等教育环境 |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背景 |
二、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 |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 |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改革 |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 |
三、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管理结构 |
四、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评估 |
五、小结 |
第三章 中、蒙两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结构的比较和问题的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与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结构异同之比较 |
一、中国与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结构的相同点 |
二、中国与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结构的不同点 |
第二节 中国与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
一、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
二、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闻精品:一种理论建构和组织文化的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理论建构 |
导论 |
一、“新闻精品”及本命题之使命 |
二、本命题之社会现实依据 |
三、本命题所秉持之问题意识 |
四、本命题之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历史逻辑与现实视角 |
第一节 历时性考察:基点与向度 |
一、基点:“新闻界的一般状况” |
二、向度一:上乘的作品形态 |
三、向度二:新闻人的杰出表现 |
第二节 共时性考察:两组关系 |
一、同质关系考察 |
二、参照关系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闻精品之概念建构 |
第一节 新闻:一个发展中的概念 |
一、众说纷纭的“新闻” |
二、发展之中的“新闻” |
第二节 “精品”:一个形成中的概念 |
一、“精品”词义析 |
二、定义新探 |
三、精品的属性 |
第三节 新闻精品之概念建构 |
一、新闻与精品 |
二、新闻事实与精品 |
三、主体意识与精品 |
四、新闻精品的定义 |
五、新闻精品的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闻精品之原理探索 |
第一节 新闻精品的成因 |
一、内因:责任感与名利观 |
二、外因:树榜样与“理想类型”建构 |
第二节 新闻精品之动力 |
一、文化的社会与媒介 |
二、媒体文化与新闻精品生产 |
第三节 新闻精品生产的一种有效机制 |
一、从媒介到媒介组织 |
二、媒体组织文化的产生 |
三、文化的“超理论”效应 |
本章小结 |
下篇 运行框架 |
第四章 媒体组织文化与精品价值观 |
第一节 媒体组织文化 |
一、一个工作性定义 |
二、媒体组织文化的特点 |
第二节 精品价值观 |
一、价值与价值观 |
二、精品价值观 |
第三节 制度文化与精品团队 |
一、制度文化及其当下意义 |
二、精品团队之功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闻精品报道基础 |
第一节 新闻精品报道理念 |
一、彰显新闻价值的理念 |
二、引领社会进步的理念 |
三、强调和谐统一的理念 |
第二节 新闻人的自我建构 |
一、记者的道德品格建树 |
二、精品制作中的两种思维 |
第三节 新闻事实的建构 |
一、新闻事实的建构 |
二、意义建构与“叙事框架” |
第四节 新闻体式建构 |
一、新闻报道体式 |
二、重构“新华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闻精品制作:一种范本 |
第一节 写作过程的图式 |
一、奥科斯的“故事”程式 |
二、梵·迪克的新闻图式 |
三、重构写作过程的图式 |
第二节 导语制作方式 |
一、概述:制作导语的先导 |
二、导语的分类与定位 |
三、“导语一主体”关系模式 |
第三节 新闻主体写作 |
一、主体展开的两种范本 |
二、主体涉及的主要范畴 |
三、主体展开的具体方法 |
第四节 精品新闻写作的整体程式 |
一、叙事方式:“厩焚,子不问马” |
二、写作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三、引语:“生命的光彩夺目的迸发” |
四、新闻来源:不仅仅意味着客观 |
五、完整的报道:知识的自然流淌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第三种话语 |
二、相对性 |
三、做文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扬州市召开“早期发展学生数学观念”实验课题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D]. 陈晓梅. 扬州大学, 2015(10)
- [2]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D]. 陈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2)
- [3]《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 [4]扬州市召开“早期发展学生数学观念”实验课题研讨会[J]. 许均. 江苏教育, 1991(02)
- [5]人与天调的城市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D]. 付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3)
- [6]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体系构建 ——以北京市为例[D]. 付郁. 北京体育大学, 2015(12)
- [7]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D]. 暴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8]中小学实验教学“三开”工作区域推进策略的研究[A]. 郭学贵,徐强,罗志平. 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中), 2014
- [9]中国与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结构比较研究[D]. 金光(Balgan Altangerel). 东北师范大学, 2006(10)
- [10]新闻精品:一种理论建构和组织文化的框架[D]. 孔祥军.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