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昌市城市防洪排涝水文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辉,殷峻暹,吉海,郜银梁,朱晓庆,雷冠军,张丽丽[1](2021)在《水利信息化在城市防洪排涝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城市防洪排涝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介绍了城市防洪排涝信息化的研究进展,总结提炼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的难题,提出采用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对上述难题进行解决,进而对大数据技术在城市防洪排涝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基于对研究进展的分析,提出水利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在城市防洪排涝中应用的问题和对策。并对水利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在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对降低城市防洪排涝的风险和提高城市防洪排涝的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尹梓鉴[2](2021)在《基于LID的南昌市老城区道路景观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建设的完善,城市硬化地表急剧增加,科学的道路防洪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南昌市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自己的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特色,在对城市道路防洪规划设计中,旧城道路防洪设计尤为重要,但是也存在局限性,旧城道路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人、车流量较大,且改造牵涉范围较广,因此旧城道路防洪改造不能仅仅依靠大面积的整修道路管网,而应该从小范围且改造强度低的绿地系统出发,来完善城市道路防洪系统,进而有效地提升城市应对暴雨的能力。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南昌市道路现状、道路绿化现状、温度条件和降水量等,与城市道路低影响(LID)系统技术相结合,研究南昌市城市内涝的成因,提出南昌市旧城道路防洪设计措施与景观防洪技术措施,并对相关道路的技术措施进行整合,提出孺子路、中山路、船山路与翠花街的道路防洪系统设计与道路景观防洪系统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和设计方案如下:(1)以国内外城市防洪的理论知识,总结出城市雨洪系统修补措施。(2)《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的三个方面(从源头消纳蓄存、过程减速净化、末端弹性适应)六字方针(渗、蓄、滞、净、用、排)与LID景观措施相结合进行分析,通过对每类技术和多个技术措施的综合使用来实现城市内涝治理、雨水资源污染控制与利用、城市水资源循环等多个目标。(3)对南昌市旧城区道路(孺子路、中山路、船山路与翠花街)进行现状研究与分析,总结出旧城区道路洪涝产生的原因。(4)南昌市旧城区四条道路分三段进行设计,中山路、孺子路、船山路与翠花街合并为一条进行设计,因为船山路与翠花街是连接中山路与孺子路的小型三级道路,且周围住户商家较多,道路狭窄且只有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不能形成单独的道路防洪系统,因此合并在一起做景观改造设计。(5)通过三个方面六字方针的结合提出中山路、孺子路、船山路与翠花街的道路防洪系统设计。(6)通过城市道路景观防洪的技术措施提出中山路、孺子路、船山路与翠花街的道路景观防洪设计。
李连文[3](2020)在《基于MIKE模型的城市水利除涝与市政排水衔接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对城市内涝问题愈来愈重视,随着内涝的加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范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但一些问题尚无明确的法规规范进行规定指导,比如城市水利除涝系统与市政管渠系统两级系统的衔接,需进一步研究以更好的指导规划设计。本文以南昌市青山湖片区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市政排水与水利除涝系统的内涵、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两级系统的内在联系及衔接的本质。分别从市政排水与水利除涝两级系统重现期衔接关系及排水口水位衔接关系两方面进行两级系统衔接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确定市政排水与水利除涝两级系统衔接关系的本质及研究内容。分别从两级系统的内涵进行研究,分析了水利除涝系统与市政排水系统的关系与衔接的本质,确定水利除涝与市政排水系统衔接的本质是重现期关系衔接与排水口水位的衔接。(2)研究区MIKE模型建立。介绍了 MIKE URBAN模型建立的步骤,采用ArcGIS对研究区域下垫面进行了分析,对模型进行了模型率定及验证。通过1a、2a、3a、5a几种降雨条件对研究区域内的排水能力进行了模拟,得到了研究区域内的排水管道能力评估图。(3)两级系统重现期衔接关系确定。市政排水系统与水利除涝系统分别从设计降雨峰值和径流流量峰值两方面进行对比衔接。通过对设计降雨峰值进行比对衔接,得出结论是市政排水系统1年、2年、3年、5年重现期分别对应水利除涝系统重现期3年、5年、5~10年之间、10年;通过对两级系统径流峰值对比衔接,得出结论:当汇水面积小于10km2时,市政排水系统1年、2年、3年、5年重现期分别对应水利除涝系统重现期5年、10年、15年之间、20年;当汇水面积大于10km2时,市政排水系统1年、2年、3年、5年重现期分别对应水利除涝系统重现期3~5年之间、5年、5~10年之间、10年。(4)通过市政排水与水利除涝系统设计降雨、径流流量峰值重现期衔接的研究对比发现,汇流时间的不同是导致两级系统重现期衔接关系不同的主要原因;设计暴雨峰值的衔接方法仅适合当汇水面积较大时使用,否则该衔接关系会导致水利除涝的重现期较小,建议在两级系统重现期衔接关系研究时采用径流流量峰值进行对比衔接。(5)两级系统排水口水位衔接关系确定。经过对不同重现期、不同河道水位条件下市政排水管道节点溢流及管道超载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当河道水位对市政排水口的淹没深度小于1m时,顶托作用对市政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影响较小,建议河道内河最高控制水位不宜高于市政管道排水口 1m;对市政排水管渠水力计算原理分析,得出结论:当河道水位淹没深度无法达到要求时,可采用适当增大管道管径的方式来提高市政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
陈姚[4](2020)在《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其生态修复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剧增,水安全问题逐步成为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有效地解决水问题、实现水安全,各城市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实践。当前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存在理论研究匮乏、重项目轻系统统筹的问题。本文从跨城乡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水文学等多学科视角,运用地理信息数据、文献统计数据、问卷调研数据,综合应用了文献综述法、空间分析法、现场调研法、数理统计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遵循“研究源起——理论研究——模型构建——实证分析——策略提出”的逻辑思路,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水安全评价模型理论构建、水安全问题识别实证分析、水安全问题导向的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等问题。理论构建部分,基于对水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解析,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水生态四个方面构建城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模型,并明确了各系统评价的范围、指标、方法。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对城市水安全状况进行分区、分级、分类问题识别,划分安全风险等级,识别出城市“水量-水质-水患-水活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水安全问题识别实证分析部分,基于水安全评价模型,采用襄阳市近几年的水文数据、地理统计数据、经济社会数据、网络监测数据,分别从市域、中心城区、次流域等空间单元对襄阳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水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和关键问题识别。结果表明:樊城和襄城存在城市蓄水压力大、社会用水压力大、社会管理差等问题;七里河、普陀沟、小清河、清河口、护城河、南渠流域存在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城市排水工程设施不足、城市净水能力弱等问题;陈家沟、七里河、唐白河、清河口、护城河存在基本孕灾环境差、防洪排涝工程设施建设不足、社会救援能力不足等问题;东西葫芦、七里河、清河口、小清河、唐白河存在河道建设基本情况差、社会破坏力度大、水生环境保护与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水安全问题导向的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部分,基于对不同区域、不同流域的水安全主要问题识别,确定了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的目标和主要空间布局,分别提出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水资源保护意识提升的资源保障对策,源头控制、中间环节管控、末端治理等环境改善对策,防洪涝绿色基础设施、洪涝工程设施、水灾害安全相关设施建设等水灾害防治对策,河道综合服务效能提升、水生态保护意识提升两项生态恢复对策。本文立足水系统的复杂性,基于多角度、多尺度、多源数据构建了城市水安全评价的综合模型,作为精准识别城市水问题及关键区域、主要影响因素的依据,对于水生态修复策略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同时需要通过规划实践不断反馈优化。
肖存艳[5](2019)在《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城市内涝防治技术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间,国内经济产业飞速提升的同时带动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化率大比例增加,农田、荒地乃至绿地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遭受迫害,改变了雨水产汇流过程,并带来了频繁的极端灾害天气,致使城市排水防涝不堪重负,内涝风险增加。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核心是一种绿色、先进的雨水资源管理,致力于解决城市内涝、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回用等问题。本研究对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内涝防治技术进行剖析,并对南昌市儒乐湖片区范围内“内涝点”基于内涝风险等级进行不同程度划分,合理选择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设施针对性解决汇水区“内涝点”,并通过在LID间构建“串并联”布置方式及调蓄池的增设提高排水防涝标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南昌市内涝灾害特点和成因出发,对南昌市内涝风险等级标准划分并以此将内涝点划分为普通内涝点、易内涝点与极易内涝点;并对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内涝防治技术进行效能与适用性比较,对LID设施联用间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混合布置分别介绍,总结各种布置方式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2)以南昌市儒乐湖片区为研究区,初步建模后对研究区进行大、中、小区域尺度的划分并再次细化各汇水区,建模分析传统情形下径流过程与管渠过载和节点溢流等情况,总结各区域内涝点分布。根据内涝点情况,对小尺度区域采用常规-LID布置后可直接使排水标准提升至10a20a,防涝标准基本满足50a,对中尺度研究区先进行常规-LID布置并模拟的排水标准为3a10a,防涝标准为10a20a,以此再度串并联优化布置,最终使得排水标准为10a20a,防涝标准为50a,达到规范标准;同样对大尺度区域进行常规-LID布设并模拟分析,其排水标准为3a10a,防涝标准10a,但大尺度2研究区由于内湖存在可满足50a防涝。总体而言,LID对不同尺度区域的内涝防治成效并不相同,且小尺度>中尺度>大尺度。(3)最后,基于不同尺度划分及模拟结果,整合整体研究区建模,并同步常规-LID比例布置,得出细化后传统开发与常规-LID布设的SWMM模型,分析其排水积水情况,排水标准提升至5a,防涝标准为10a,为将其提升至50a防涝标准,对常规-LID布设进行优化设计,分别采用串并联-LID与串并联-LID+调蓄池两种优化方案,两者排水均满足10a,前者防涝为20a,后者为50a,但采用24h长历时暴雨模拟验证时,两者均可满足50a一遇24h降雨防洪,但从经济成本角度上看,调蓄池增设价格昂贵,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建议采用。
白天[6](2019)在《漯河城市地表景观对雨洪资源时空分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地表景观布局与雨洪资源分配之间的交互耦合关系已成为风景园林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城市雨洪资源分配不均、极端性灾害现象与城市地表景观布局之间存在时空演化模式和演化路径的差异。城镇化过程城市地表景观特征改变,河流结构退化,不透水表面剧增等工程性创伤彻底改变了城市自然水文过程,是引起城市内涝与水资源短缺并存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学者对雨洪资源分配研究和实践累积了大量经验,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但各国发展历史阶段、社会背景、地理环境等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分配的特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漯河位于淮河支流沙河、澧河和颍河三条流域性骨干河道交汇咽喉地带,河南省的暴雨中心下游,雨洪灾害频发,具有北方平原河网城市的典型特征。本研究以漯河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流域河流景观结构演变特征,中心城区地表径流空间分布特征和城市街区易积水区域和不易积水区域景观格局特征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尺度研究的数据精度要求逐层递进定性、定量、定位分析城市地表景观特征要素对雨洪资源分布过程的影响。结果以图示语言表达,提出相应的策略。结果总结如下:(1)1999年至2016年漯河市年水资源总量占同年降雨量百分比与建成区面积变化呈显着负相关(sig.-0.537*,P=0.021),表明漯河建设用地的扩大是影响当地水资源总量下降的原因之一;2010、2013、2015、2017年,20个雨量站点插值分析,降雨中心沿沙澧河、颍河、吴功渠、洪汝河等主要河流沿线分布;当地7种土壤类型中,渗透性较好的黄褐土沿沙澧河和颍河分布;多年年平均地面蒸发量807.5mm,地面蒸发量年内分配不均,夏季蒸发量大而冬季小,多年夏季(5至8月)平均蒸发总量占多年平均年蒸发总量的51.2%;漯河境内河流81条,过境河流丰富但湖泊、湿地不足,超采地下水导致当地水资源短缺。(2)1988年至2017年漯河河流单位网格密度呈聚集特征,空间聚类显着距离增大而聚集性逐渐下降,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河流间相互作用减弱、空间依赖性降低,河网结构由多核心分布向单一核心转变,支流水系、小型河道逐渐消失;水域面积下降,转化率23.60%,主要影响要素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河流数量和长度总体下降,河流等级越高,河流数量越少、长度越短,低级河流减少,高级河流向低级河流转化,呈显着等级递变趋势。(3)漯河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持续增长,呈聚集特征,中心结构紧密而外围多核心分布,但空间聚集性逐渐下降表现出离心发展趋势。土地覆盖/利用(LUCC)呈现递变特征,由中心向边缘,建设用地比例逐级降低,绿地面积减少,农田面积增加;中心城区总径流量TR、径流系数RC、径流体积RV和峰值流量TP,Moran’s I系数显示,TR、RC为0.338(p<0.001)、RV为0.142(p<0.001)、TP为0.101(p<0.001)呈显着集聚。TR和RC空间分布一致由城市中心向边缘递减,RV和TP空间分布一致,受汇水区面积影响较大;通过最小耗费距离分析,潜在地表径流数491820条,具有连通性和方向性,能直观展示径流分配的过程与路径。通过重力模型(gravity model)筛选,重力强度18.93是全汇水区连接的最大阈值,随重力强度增加,子汇水区间潜在径流路径逐渐断开,能够显示出径流分布的重要区域和径流形成的先后顺序。潜在地表径流密度与产流分布呈极显着正相关(r=0.602**,p=0.000<0.01),表现显着聚集性,由城市中心向边缘递减。(4)漯河城市街区透水地表景观渗透能力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降低,Hortonian流的阈值为21mm/h。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景观是漯河城市易积水区的主要景观要素。建筑用地和道路用地的PLAND和LSI是引起局部积水与否的关键景观格局指标。透水景观的PLAND、MPS、LSI和CONNECT对城市积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渗透景观的PLAND和MPS对缓解城市积水有显着作用,而LSI和CONNECT不显着。DC样方与FC样方中绿地CONNECT存在显着差异且DC样方高于FC样方,说明具有良好连通性的城市绿地对缓解城市雨洪灾害有积极地作用。(5)本研究提出了漯河城市流域生态敏感区域保护策略,通过地形地貌因子、自然环境因子、建设因子的叠加分析,确定不同生态敏感区域并提出控制指引;针对漯河市中心城区雨洪资源的管理提出采取地表径流优先管理等级和优化网络构建策略,根据产流等级、积水等级和径流密度分布等级,综合优先管理等级和区域,再根据径流分布路径明确保护重点对关键位置进行改造;城市街区LID改造,以优先管理区域和径流分布路径为支撑,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关键点的控制,实施精准改造。
唐明[7](2018)在《“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河湖综合整治探讨——以南昌市城区水系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城市双修"内涵及其对城市河湖综合整治的要求入手,提出城市河湖综合治理的主要原则,进而在城市河湖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南昌市在城市河湖综合整治中采取的"治、活、修、补"等措施,提出了整治工作中的几点启示。
尧俊辉,钟艳亭,周柏艳,余敏琳[8](2018)在《与城市内涝相关的排水和排涝设计暴雨标准异同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由城市内涝现象出发,阐述设计暴雨标准以重现期表示合理可行,指出市政和水利系统的重现期在数量上不一样,在本质上有差别;论述两个系统的风险理念和导致重现期差异的根源;介绍因两种重现期表征的风险,指出在提高设计标准时对年风险理念和年最大值选样法应予以肯定并逐步推广;建议两种重现期化异求同的关键在于统一风险理念和选样时采用年最大值法。
张沛林[9](2018)在《广州市增城区挂绿湖片区水环境规划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主要城市在产业结构及城市建设中对历史地表及水系也作了较大的改变,导致城市水体污染较大,影响了市民生活品质,降低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制约城市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气候变化以及城建活动使大气环境受到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导致了降雨集聚、暴雨频发的问题,大量的降水致使高水位的洪水灾难,降雨瞬时量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给城市的防洪排涝带来很大压力。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度的人口密度与财富集聚,而这样的大中型城市一旦遭遇洪灾,损失则不可估量。本文通过对水系构成与空间分布、GIS水安全格局等理论分析,从宏观层面上对水系及城市发展之间展开论述。其中,水环境提升主要从污水拦截工程、自然降解、引水工程等方面论述水环境提升的措施;雨水控制方面主要对初雨截留、雨水处理及雨水利用展开讨论,通过一系列措施,处理雨水污染物,对雨量进行有效的调控,将雨洪化险为夷用于补充城市景观水及城市绿化用水;水安全体系主要综合防洪排涝、雨洪规划和海绵城市等领域,力求将水利规划和城市规划进一步结合,实现以水为基础性核心,驱动包括城市防洪排涝、储水用水、城市功能性组团建设以及人文景观等多方面综合性整体发展的目标。本文以增城区挂绿湖片区为实际案例进行研究,以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为基础,通过对该挂绿湖片区控制性规划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基础数据的收集,现状的地形地貌和景观绿化分析,提出了挂绿湖片区水环境的规划理念,根据分析相关背景和规划要求,结合增城区挂绿湖片区现状特点及规划定位,通过各种规划技术,从水环境规划是挂绿湖片区建设规划的必然要求;水质存在的初期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等问题分析及处理;提出调蓄池及调蓄湿地进行初雨处理规划;雨水渗透和雨水收集两个方面对挂绿湖片区雨水收集利用进行规划;对挂绿湖片区进行分区规划实施防洪排涝工程。目前由于挂绿湖片区处于在建设的初步阶段,规划范围内现状仅有少部分片区进行零散的开发,对于一个新城的建设,城市的规划定位尤为重要,因此,论文的写作是对该项目建设的一个想法、一个建议性分析,本文的研究对于该项目的全面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国内其它城市的水环境规划及雨洪规划设计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坤[10](2018)在《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策略研究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文中指出海绵城市是减少和避免城市暴雨灾害、安全有效利用降雨径流、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措施。城市可持续雨水系统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上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和水生态恶化的问题。将雨水作为一种可以循环利用资源进行研究和控制得到全球的广泛共识,因此很多国家和研究机构非常重视对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果和经验。典型的有:美国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澳大利亚的水敏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中国的《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技术指南》等。进行可持续雨洪管理将有利于城市实现“宜居城市”的目标,也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但是我国的可持续雨洪管理研究相对滞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北京开始进行径流污染的相关研究,紧随北京之后我国其他大城市也逐渐开始了雨洪管理的研究。很多城市和地区面临严峻的城市水问题。加上频繁发生的暴雨事件,在市政管网不能快速排除洪水的同时,许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内涝和“雨季到城市来看海”的景象,不仅仅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还给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海绵城市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略晚,本文旨在借鉴发达国家雨洪管理的先进经验基础之上,然后再结合南昌市实际案例,根据南方多雨型城市的降雨和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和特点,基于经济和生态的角度构建跨尺度的科学海绵城市系统,以期在城市发展中逐步转变传统的雨水快排理念,进而形成雨洪的源头控制、中途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并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海绵城市系统。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且描述了研究的一个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雨洪管理系统和海绵城市的相关概念,其次主要阐述了国外的可持续雨洪管理理论和国内的海绵城市理论,并对国内外优秀海绵城市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为接下来的南昌市实践提供参考。第三部分首先是对南昌市的区位、水文、地址、社会经济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次对南昌市的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针对问题结合上文的理论和实践案例成果分析,对南昌市海绵城市的规划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主要是对研究的成果进行凝练,并对研究的不足进行剖析,最后对后续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路。
二、南昌市城市防洪排涝水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昌市城市防洪排涝水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水利信息化在城市防洪排涝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城市防洪排涝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
1.1 建设必要性 |
1.2 建设意义 |
2 城市防洪排涝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2.1 城市防洪排涝信息化建设概况 |
2.2 城市防洪排涝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防洪排涝信息化建设 |
3.1 研究进展 |
3.2 存在问题 |
3.3 对策 |
4 应用分析 |
4.1 水利信息化应用分析 |
4.2 大数据技术应用分析 |
5 结语 |
(2)基于LID的南昌市老城区道路景观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道路“看海”现状 |
1.1.2 城市道路地下水径流污染 |
1.1.3 防洪景观设计的现状 |
1.1.4 老城区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海绵城市 |
1.3.2 低影响开发(LID) |
1.3.3 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的区别与联系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对于已有研究现状的分析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道路LID系统设计 |
2.1 城市道路LID政策措施 |
2.1.1 城市道路源头雨水消纳蓄存 |
2.1.2 城市道路雨水过程减速净化 |
2.1.3 城市道路雨水末端弹性净化 |
2.2 城市道路LID景观设计 |
2.2.1 开孔路缘石 |
2.2.2 生态树池 |
2.2.3 生物滞留设施 |
2.2.4 植物树种选择 |
2.3 城市道路海绵设计案例分析 |
2.3.1 海绵城市下景观规划设计 |
2.3.2 海绵城市下雨水景观设计 |
2.3.3 海绵城市下道路景观设计 |
第3章 南昌市道路雨洪现状分析 |
3.1 南昌市城市概况 |
3.1.1 南昌市雨水气候 |
3.1.2 南昌市城市道路 |
3.1.3 南昌城市道路绿化概况 |
3.1.4 南昌市道路铺装 |
3.1.5 南昌市城市雨水洪涝 |
3.2 南昌市雨洪管理规划 |
3.3 南昌市城区选址 |
3.4 南昌市老城区概况 |
3.4.1 老城区道路 |
3.4.2 老城区道路绿化 |
3.4.3 老城区雨水洪涝 |
3.5 南昌市老城区道路选址 |
3.6 南昌市选址道路概况 |
3.6.1 孺子路 |
3.6.2 中山路 |
3.6.3 船山路与翠花街 |
第4章 南昌市道路排水防涝设计 |
4.1 道路现状调研 |
4.2 道路防洪技术措施 |
4.2.1 人行道设计 |
4.2.2 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 |
4.2.3 河道雨水设计 |
4.3 道路防洪系统设计 |
4.3.1 孺子路道路防洪设计 |
4.3.2 中山路道路防洪设计 |
4.3.3 船山路与翠花街防洪设计 |
4.4 道路景观防洪技术措施 |
4.4.1 道路景观雨水花园 |
4.4.2 道路生态滞留带 |
4.4.3 人行道植草沟 |
4.4.4 生态树池 |
4.4.5 道路景观等候区设计 |
4.4.6 道路景观带植物的选择 |
4.5 道路防洪景观系统设计 |
4.5.1 孺子路防洪景观设计 |
4.5.2 中山路防洪景观设计 |
4.5.3 船山路与翠花街防洪设计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MIKE模型的城市水利除涝与市政排水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特色 |
第2章 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
2.1 灾害风险理论 |
2.2 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 |
2.2.1 降雨年内变化规律 |
2.2.2 短历时降雨变化规律 |
2.3 孕灾环境敏感性分析 |
2.3.1 城市化带来的下垫面变化 |
2.3.2 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 |
2.3.3 排水系统维护管理不当 |
2.3.4 市政排水与水利除涝两级系统的不衔接 |
2.4 承灾体脆弱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市政排水与水利除涝两级系统衔接本质 |
3.1 市政排水、水利除涝系统的内涵 |
3.1.1 市政排水内涵 |
3.1.2 水利除涝内涵 |
3.2 市政排水与水利除涝两级系统关系分析 |
3.3 市政排水与水利除涝两级系统衔接的本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域MIKE模型构建及验证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研究区市政排水、水利除涝系统现状 |
4.2.1 市政排水系统现状 |
4.2.2 水利除涝系统现状 |
4.3 研究区排水管网模型构建 |
4.3.1 管网概化 |
4.3.2 降雨径流模型的构建 |
4.4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
4.4.1 设计降雨 |
4.4.2 边界出流条件 |
4.5 模型参数率定及验证 |
4.6 基于MIKE的排水能力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设计流量的两级系统重现期衔接关系 |
5.1 市政排水与水利除涝设计降雨重现期衔接关系 |
5.1.1 水利除涝系统设计暴雨过程线推求 |
5.1.2 市政排水设计降雨过程线推求 |
5.1.3 设计暴雨峰值重现期衔接关系 |
5.2 市政排水与水利除涝两级系统径流流量重现期衔接关系 |
5.2.1 水利除涝径流峰值计算 |
5.2.2 市政排水径流峰值计算 |
5.2.3 径流峰值流量重现期关系分析 |
5.3 两级系统设计暴雨峰值与径流峰值流量重现期衔接关系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排水口水位的两级系统衔接关系 |
6.1 排水口水位衔接原理分析 |
6.2 两级系统排水口水位衔接 |
6.2.1 排水口淹没深度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影响 |
6.2.2 淹没出流状态下的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其生态修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概念解析及综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模型构建 |
3.1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模型构建总体思路 |
3.2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范围确定 |
3.3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选取 |
3.4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方法 |
3.5 基于“PSR”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结果分析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
4.1 襄阳城市概况 |
4.2 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范围及分析单元确定 |
4.3 襄阳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
4.4 襄阳城市水环境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
4.5 襄阳城市水灾害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
4.6 襄阳城市水生态安全评价及问题识别 |
4.7 本章小结 |
5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
5.1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目标及空间布局 |
5.2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资源保障对策 |
5.3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环境改善对策 |
5.4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灾害防治对策 |
5.5 水安全问题导向的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恢复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项目实践 |
附录2 评价计算数据 |
(5)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城市内涝防治技术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提出 |
1.1.2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城市内涝防治的研究进展 |
1.2.2 低影响开发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特色 |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内涝灾害概况及内涝点划分 |
2.1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特征 |
2.1.1 普遍性 |
2.1.2 集中性 |
2.1.3 严重性 |
2.2 城市内涝灾害的因素 |
2.2.1 客观因素 |
2.2.2 主观因素 |
2.3 内涝防治技术措施 |
2.3.1 工程性措施 |
2.3.2 非工程性措施 |
2.4 基于城市内涝风险等级下的内涝点划分 |
2.4.1 城市内涝风险等级划分依据 |
2.4.2 城市内涝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
2.4.3 “内涝点”程度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城市内涝防治技术及其布置方式 |
3.1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城市内涝防治技术对比分析 |
3.1.1 综合性能及适用性比较 |
3.1.2 效益指标评价 |
3.2 组合设施间的不同布置方式 |
3.2.1 并联布置方式 |
3.2.2 串联布置方式 |
3.2.3 串并联混合布置方式 |
3.3 各布置方式的适用性与优劣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WMM的研究区域雨水系统模型构建及区域尺度划分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地理条件 |
4.1.2 水文气象条件 |
4.1.3 用地及排水现状情况 |
4.2 研究区模型构建 |
4.2.1 研究区雨水管网概化 |
4.2.2 子汇水区划分 |
4.2.3 模型基本参数确定 |
4.2.4 降雨情景设置 |
4.2.5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3 研究区域不同尺度界定及区域划分 |
4.3.1 不同尺度的界定条件 |
4.3.2 研究区域不同尺度划分结果 |
4.4 小尺度研究区域概化及场地技术措施布置 |
4.4.1 小尺度区域模拟情景设计 |
4.4.2 小尺度区域内涝情况分析 |
4.4.3 小尺度区域内涝防治措施布置 |
4.4.4 小尺度区域内涝防治成效分析 |
4.5 中尺度研究区域概化及场地技术措施布置 |
4.5.1 中尺度区域模拟情景设计 |
4.5.2 中尺度区域内涝情况分析 |
4.5.3 中尺度区域内涝防治措施布置 |
4.5.4 中尺度区域内涝防治成效分析 |
4.5.5 中尺度研究区内涝防治措施串并联布置 |
4.6 大尺度研究区域概化及场地技术措施布置 |
4.6.1 大尺度区域模拟情景设计 |
4.6.2 大尺度区域内涝情况分析 |
4.6.3 大尺度区域内涝防治措施布置 |
4.6.4 大尺度区域内涝防治成效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整体研究区域尺度的城市内涝防治技术优化 |
5.1 基于整体研究区域的水文模拟 |
5.1.1 基于分区-拼接情境设计下的整体区域方案设计 |
5.1.2 整体研究区的水文模拟分析 |
5.1.3 整体研究区的内涝情况分析 |
5.2 基于整体区域尺度下的情景优化设计及水文模拟 |
5.2.1 “串并联”布置情景下的整体区域优化方案设计 |
5.2.2 水文模拟效果分析 |
5.2.3 内涝防治成效分析 |
5.2.4 串并联-LID方案确定 |
5.3 整体研究区域尺度的二度优化方案设计 |
5.3.1 基于“内涝点”的二度优化方案设计 |
5.3.2 水文模拟效果分析 |
5.3.3 内涝控制成效分析 |
5.4 长历时降雨情境下的内涝防治成效评估 |
5.4.1 传统条件下的内涝情况分析 |
5.4.2 “串并联”优化布置情景下的内涝控制成效分析 |
5.4.3 二度优化方案下的内涝控制成效分析 |
5.5 不同优化设计方案的比选 |
5.5.1 经济—成本效益比较 |
5.5.2 内涝防治成效对比 |
5.5.3 优化方案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漯河城市地表景观对雨洪资源时空分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发达国家和地区雨洪资源时空分配研究进展 |
1.1.1 流域雨洪资源分配与生态修复 |
1.1.2 雨洪资源分配与收集 |
1.1.3 雨洪资源分配与蓄存 |
1.1.4 雨洪资源再分配与引导 |
1.1.5 雨洪资源分配模型系统开发和模拟 |
1.2 发达国家和地区雨洪资源分配历史与实践 |
1.3 中国城市雨洪资源分配历史与研究 |
1.3.1 中国古代城市雨洪分配的生态智慧 |
1.3.2 中国当代雨洪资源分配与利用研究 |
1.3.3 中国城市雨洪资源分配发展历程 |
1.4 城市雨洪资源分配相关问题的提出 |
1.4.1 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紧缺并存 |
1.4.2 可持续雨洪资源分配必由之路 |
1.4.3 研究主题与内容的梳理与思考 |
1.5 漯河市城市变迁和面临的雨洪资源问题 |
1.5.1 依水建城-先秦时期早期城市的出现 |
1.5.2 随水变迁-历史时期城市发展 |
1.5.3 漯河市当下面临雨洪资源问题 |
2 重要概念及研究目的、意义、对象和内容 |
2.1 重要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地表景观 |
2.1.2 雨洪资源 |
2.1.3 城市流域 |
2.1.4 中心城区 |
2.1.5 城市街区 |
2.1.6 雨洪景观格局 |
2.1.7 城市绿地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意义 |
2.4 研究对象 |
2.5 研究内容 |
2.6 技术路线 |
3 城市地表景观与雨洪资源时空分配的关系 |
3.1 城市流域景观对雨洪资源分配的影响 |
3.1.1 城市流域单元及影响 |
3.1.2 河流结构稳定性 |
3.2 中心城区地表景观对雨洪资源分配的影响 |
3.2.1 中心城区雨洪资源分配的特点 |
3.2.2 中心城区开发对雨洪资源分配的影响 |
3.3 城市街区景观对雨洪资源分配的影响 |
3.3.1 单体要素 |
3.3.2 空间组合 |
3.4 小结 |
4 漯河市自然资源调查与GIS数据库建立 |
4.1 漯河市自然资源调查 |
4.1.1 漯河降雨量和降雨分布 |
4.1.2 漯河平均地表蒸发量统计 |
4.1.3 漯河水资源调查 |
4.1.4 漯河土壤类型及分布 |
4.2 GIS数据库建立 |
4.3 小结 |
5 漯河城市流域河网水系形态结构演变特征 |
5.1 区域概况与研究范围 |
5.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最适单元网格河流密度空间分析 |
5.3.2 河流水系面积演变特征分析 |
5.3.3 河流等级和数量演变特征分析 |
5.4 小结 |
5.4.1 河流网格由高密度逐渐向低密度转化 |
5.4.2 河流面积逐渐下降,向其他用地转化 |
5.4.3 河流数量减少,高级河流向低级转化 |
6 漯河市中心城区地表景观对雨洪资源分配的影响特征 |
6.1 区域概况与研究范围 |
6.2 数据来源 |
6.2.1 中心城区土地覆盖/利用(LUCC)变化数据 |
6.2.2 中心城区雨洪景观格局数据 |
6.2.3 中心城区地表径流分配路径与网络数据 |
6.3 研究方法 |
6.3.1 中心城区土地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
6.3.2 中心城区雨洪景观格局综合定量化分析方法 |
6.3.3 中心城区地表径流分配路径、网络特征及验证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中心城区土地变化特征 |
6.4.2 中心城区雨洪景观格局综合定量化特征 |
6.4.3 中心城区潜在地表径流路径分布特征 |
6.5 小结 |
6.5.1 漯河市中心城区土地变化特征分析 |
6.5.2 漯河市中心城区雨洪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6.5.3 漯河市中心城区地表径流分配路径特征分析 |
7 漯河城市街区景观格局的水文效应特征 |
7.1 漯河市城市街区尺度分析 |
7.1.1 数据来源 |
7.1.2 漯河城市街区景观格局尺度范围 |
7.1.3 漯河城市街区景观格局适宜尺度 |
7.2 研究方法 |
7.2.1 城市街区径流曲线数(CN系数)对比分析 |
7.2.2 城市街区景观格局Welch方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城市街区DC样方与FC样方地表渗透率对比分析结果 |
7.3.2 城市街区景观格局Welch方差分析结果 |
7.4 小结 |
7.4.1 城市街区DC样方与FC样方地表渗透率对比分析 |
7.4.2 城市街区DC样方与FC样方景观格局Welch方差分析 |
8 基于多尺度雨洪资源分配的规划策略 |
8.1 漯河可持续雨洪资源规划策略 |
8.1.1 基于漯河城市流域的水生态敏感区域优化策略 |
8.1.2 漯河中心城区地表径流区域性管理和径流网络的优化策略 |
8.1.3 城市街区微观尺度LID精细化设计策略 |
8.2 基于雨洪资源分布特征的管理控制指标 |
8.2.1 城市流域补充结构控制指标 |
8.2.2 中心城区补充空间统计指标 |
8.2.3 城市街区景补充景观格局指标 |
8.3 基于漯河雨洪资源分配策略的案例分析 |
8.3.1 漯河城市流域的水生态敏感区域保护 |
8.3.2 漯河中心城区地表径流优先管理等级和优化网络构建 |
8.3.3 漯河城市街区LID设计 |
8.4 小结 |
8.4.1 优化策略与指标补充 |
8.4.2 基于雨洪资源分配策略的案例分析 |
9 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7)“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河湖综合整治探讨——以南昌市城区水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城市双修”内涵及河湖综合整治的原则 |
2.1“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内涵 |
2.2 新时期河湖综合整治的要求 |
2.3 城市河湖综合治理的主要原则[2] |
3 城市河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
3.1 河湖水系不畅 |
3.2 河湖水质不佳 |
3.3 水生态系统退化 |
3.4 城市除涝能力不足 |
4 城市河湖综合整治的措施 |
4.1 河湖水系连通、活化 |
4.2 河湖水体污染防治 |
4.3 水生态系统修复 |
4.4 城市除涝能力提升 |
5 结语 |
(8)与城市内涝相关的排水和排涝设计暴雨标准异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风险理念和选样方法 |
1.1 风险理念 |
1.2 选样方法 |
2 选样法和重现期 |
2.1 选样法相应的重现期 |
2.2 不同选样法重现期之间的关系 |
3 重现期和设计风险 |
4 设计标准的化异求同 |
4.1 风险类型 |
4.2 风险计量 |
4.3 重现期选择 |
4.4 增大T2 |
5 结语 |
(9)广州市增城区挂绿湖片区水环境规划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环境规划相关理论 |
2.1 水系研究 |
2.1.1 水系格局理论 |
2.1.2 城市发展与水系的分析 |
2.1.3 GIS水安全格局分析 |
2.2 水环境提升 |
2.2.1 源头治理 |
2.2.2 内源治理 |
2.2.3 生态修复 |
2.2.4 其他措施 |
2.3 雨水控制与利用 |
2.3.1 初雨截留 |
2.3.2 雨水处理 |
2.3.3 雨水利用方式 |
2.4 水安全体系 |
2.4.1 防洪排涝相关理论 |
2.4.2 雨洪规划概述 |
2.4.3 海绵城市理念 |
2.5 生态水景观 |
2.5.1 水景观的可持续性 |
2.5.2 水生态景观的美学 |
2.6 小节 |
第三章 广州增城区地理与水系分析 |
3.1 广州市增城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特征 |
3.2 增城区水环境情况及存在问题 |
3.2.1 水资源数量及质量 |
3.2.2 生态水景观 |
3.2.3 现状河涌水质摸查数据 |
3.2.4 河涌水体水质下降的根源及治理措施 |
3.3 增城区水利设施概况及现存问题 |
3.3.1 水系构成 |
3.3.2 主要水利设施现状 |
3.3.3 近期出现的主要洪涝灾害及原因分析 |
3.3.4 现状防洪排涝体系问题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增城区挂绿湖片区水环境规划方案 |
4.1 规划方案背景 |
4.1.1 规划建设必要性 |
4.1.2 海绵城市建设趋势 |
4.1.3 规划定位要求 |
4.1.4 总体背景 |
4.1.5 现状概况 |
4.1.6 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
4.2 水系水资源分析 |
4.2.1 水系演变 |
4.2.2 水资源情况 |
4.2.3 雨水面源污染分析 |
4.2.4 水安全措施 |
4.3 水质水环境提升规划 |
4.3.1 污水处理规划 |
4.3.2 引水工程规划 |
4.3.3 水生态修复规划 |
4.4 初雨污染控制规划 |
4.4.1 初雨集中处理规划 |
4.4.2 初雨分散生态处理规划 |
4.5 雨水收集利用规划 |
4.5.1 设计定位 |
4.5.2 构思布局 |
4.5.3 建造结构设计 |
4.5.4 管网规划 |
4.6 水安全规划 |
4.6.1 防洪总体布局 |
4.6.2 防洪工程规划 |
4.6.3 排涝分区规划 |
4.6.4 规划蓝绿控制线保障城市安全 |
4.7 生态水景观规划 |
4.7.1 城市风貌设计 |
4.7.2 植物设计 |
4.7.3 灯光设计 |
4.8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基本结论 |
5.2 规划反思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策略研究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范围、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路线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研究 |
2.1 理论基础 |
2.1.1 海绵城市 |
2.1.2 可持续雨洪管理 |
2.1.3 低影响开发理念 |
2.1.4 城市水文学 |
2.2 国内外海绵城市理论和案例研究 |
2.2.1 国外发展动态分析 |
2.2.2 国内发展动态分析 |
2.2.3 相关案例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2.3.1 国外研究的启示 |
2.3.2 国内研究的问题和不足 |
第三章 南昌市现状水环境问题分析 |
3.1 城市基本情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水文地质 |
3.1.3 气候条件 |
3.1.4 社会经济 |
3.2 南昌市现状水环境存在问题 |
3.2.1 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用水效率低 |
3.2.2 水源单一,水环境安全风险大 |
3.2.3 湿地面积萎缩,水体自净能力下降 |
3.2.4 排涝出路受阻,调蓄能力较弱,防洪排涝压力加剧 |
3.3 城市发展对南昌市水环境的影响 |
3.3.1 城市的气象条件变化 |
3.3.2 蓄水调洪能力下降 |
3.3.3 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 |
3.3.4 水文化服务功能的丧失 |
3.4 南昌市水环境需求 |
3.4.1 开源节流,提升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
3.4.2 强化控污,全面推进面源污染防控,维护健康水生态 |
3.4.3 恢复水生态健康,缓解热岛效应 |
3.4.4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昌市海绵城市空间构建研究 |
4.1 水系统空间格局稳定 |
4.1.1 南昌市水安全策略 |
4.1.2 南昌市水生态策略 |
4.1.3 南昌市水环境策略 |
4.1.4 南昌市水资源策略 |
4.2 生态绿地系统的构建 |
4.2.1 生态绿地分类 |
4.2.2 南昌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策略 |
4.3 新型道路网骨架的重塑 |
4.3.1 新型道路网塑造 |
4.3.2 南昌市新型道路网骨架重塑的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昌市海绵单元设计策略研究 |
5.1 城市分区 |
5.1.1 南昌市海绵建设分区 |
5.1.2 分区实施策略 |
5.1.3 分区管控措施 |
5.2 海绵单元技术应对 |
5.2.1 低影响开发措施 |
5.2.2 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技术运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启示 |
6.1 总结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南昌市城市防洪排涝水文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利信息化在城市防洪排涝中的应用研究[J]. 王晓辉,殷峻暹,吉海,郜银梁,朱晓庆,雷冠军,张丽丽. 中国防汛抗旱, 2021(06)
- [2]基于LID的南昌市老城区道路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 尹梓鉴.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基于MIKE模型的城市水利除涝与市政排水衔接研究[D]. 李连文. 南昌大学, 2020(01)
- [4]襄阳城市水安全评价及其生态修复策略研究[D]. 陈姚.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下的城市内涝防治技术的优化研究[D]. 肖存艳. 南昌大学, 2019(02)
- [6]漯河城市地表景观对雨洪资源时空分配的影响[D]. 白天.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7]“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河湖综合整治探讨——以南昌市城区水系为例[J]. 唐明. 中国防汛抗旱, 2018(12)
- [8]与城市内涝相关的排水和排涝设计暴雨标准异同探讨[J]. 尧俊辉,钟艳亭,周柏艳,余敏琳. 智能城市, 2018(17)
- [9]广州市增城区挂绿湖片区水环境规划方案研究[D]. 张沛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10]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策略研究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D]. 陈坤.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