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T_c氧化物超导体Bi(Pb)-Sr-Ca-Cu-O(F)的“不可逆线”(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江[1](2020)在《第二代高温超导REBCO带材超导接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以YBCO为代表的高温超导实用材料不仅具有液氮区的工作温度,且上临界场也高达100 T以上,为其在强电应用领域奠定了优良的基础,具有广阔的前景。基于高温超导体REBa2Cu3O7-x(简称REBCO,RE=Y、Sm、Gd等稀土元素)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兼备了REBCO超导体优良的基础物理特性和涂层导体的双轴织构优势,因而在液氮温区表现出优异的超导性能(高的临界电流密度和不可逆场)以及优异的机械强度等,因而在超导强电应用领域比第一代高温超导带材更具前景。为了解决带材在实际应用中超导线材制备的长度限制问题,特别是为了实现基于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高温超导磁体的持续电流运行模式,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超导接头技术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论文的具体工作围绕着实现第二代高温超导涂层导体超导接头的物理化学工艺探索所展开,从超导接头的工艺探索、接头制备、物理性能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内容:针对第二代高温超导REBa2Cu3O7-x(REBCO)带材超导接头制备的需求,系统研究了REBCO带材金属稳定层的剥离工艺。开发出了一种廉价、快速的化学方法用以剥离Y0.5Gd0.5Ba2Cu3O7-x带材的金属Cu/Ag稳定层,并深入研究了剥离过程的化学反应机制及其引起带材Ic衰减的具体原因。采用该方法剥离的带材,其超导层的结构和超导性能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为后续的超导接头的制备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激光打孔技术作为解决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超导接头区提供渗氧通道的途径,需要弄清带材表面加工的微孔对其自身超导性能的影响。通过系统的电磁性能测量并结合有限元仿真手段,研究了YGd BCO带材微孔阵列结构(微孔的直径、分布间距及密度等)对带材超导性能(Ic、Tc、最大抗磁信号、低场下Ic的各向异性)及交流损耗的影响,发现优化后的微孔结构可提高带材在低场下的磁通钉扎特性且对带材自身的交流损耗有显着影响。研究了熔融原子扩散技术在制备第二代高温超导YGd BCO带材超导接头过程中的相关特性和机理,并应用纯氧气氛优化了接头的超导性能,成功制备出了第二代高温超导YGd BCO带材的超导接头。研究中发现超导层表面粗糙度是影响超导接头表面微观结构和超导电流输运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出了超导接头处超导电流输运特性主要由超导弱连接特性所支配的理论解释和相关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接头区域原子扩散行为进行了模拟,取得了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的结果。探索了制备第二代高温超导YGd BCO带材超导接头的新途径—“液相辅助烧结和织构融合”接头技术。与熔融原子扩散技术制备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接头不同,这项新技术是通过YGd BCO熔融分解产生的液相来提高接头界面处的结合强度,并通过这些液相的再结晶生长形成织构界面,因而该技术具有对YGd BCO层表面粗糙度的不敏感等特点。初步研究显示,采用该新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超导性能的第二代高温超导YGd BCO带材的超导接头,并展示出有较大的优化潜力。
刘聪[2](2017)在《极端环境光学测量技术及其在超导材料特性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导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如零电阻效应、迈斯纳效应、约瑟夫森效应等在能源、交通和微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采用高温超导薄膜和超导带材如由Bi系、及Y系涂层导体制造的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超导限流器、强磁场磁体等已实现商业化生产,有力的推动了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在这些应用当中超导材料通常处在极低温、电、磁复杂环境,其热失配及自身所承载的电磁力往往导致超导材料发生变形,而已有的研究表明超导体的三个基本参数即临界温度,临界电流密度和临界磁场均与力学变形有关。以临界电流为例,早在1976年研究人员发现拉伸变形会显着降低3Nb Sn超导材料的临界电流密度。后来的观测表明,各种力学变形(拉、弯、扭)均能引起临界电流密度的退化。然而目前,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集中在材料表面变形(应变片测量)与临界电流相关性的研究中,而对于材料变形过程中的内部损伤产生、演化及其对临界电流的影响鲜有研究。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常用的材料内部损伤观测技术如X射线、CT扫描等均难以在此极端环境下有效开展。因此,在极低温、电磁复杂环境下寻找新的超导材料内部损伤的观测方法即磁光技术将有望解决超导材料临界电流随应变退化这一困扰学术界多年的关键科学问题。本博士学位论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即超导薄膜样品的全场热、磁应力实验测量技术及相关的理论框架和超导带材内部损伤原位观测技术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低温空气介质对CGS系统曲率测量及其误差因子的影响,其次针对多层介质对薄膜曲率测量的影响,提出一个修正因子,采用空气、水和硅油三种介质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修正因子的正确性。最后考虑到某些特殊情形如薄膜模量过大、载荷相对较小时会得到稀疏的干涉条纹,造成薄膜应力分析的难度过大且准确性降低,提出一种相位参数化的干涉条纹倍增技术,相比传统的条纹倍增技术,该技术不仅实现了任意倍的条纹倍增,且可实现直流分量和主频分量的有效分离。采用传统的光测弹性力学技术,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2)建立了包含磁体力薄膜类材料的曲率与应力之间关系的理论计算模型,讨论了轴对称和非轴对称情形下其与Stoney理论框架的关系与区别。结果表明,含有磁体力的薄膜应力与曲率的理论模型是难以退化到基于错配应变得到的Stoney理论模型。在完成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研制一套具有观察窗(直径50mm)、制冷机直接冷却(最低至30K)、温度连续变化可控(控温精度0.1K)且包括外加励磁装置(磁场精度0.1mT)的光学测试系统,将相干梯度敏感方法(CGS)拓展至低温、磁场复杂环境,从而实现了超导薄膜材料在冷却过程和磁化过程中全场的曲率测量。通过方法改进,首次获得了超导薄膜在脉冲磁场作用下的全场应力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化特征,为超导薄膜在脉冲磁场环境下的应用安全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3)参与研制极低温、电、磁、力多环境场超导材料特性测试仪器,负责设计一种光学对焦技术,解决了显微物镜在冷却过程中因抽真空产生压差和低温材料变形引起的对焦困难。与此同时,提出一种自适应方法用于亮度-磁场标定,成功解决了非均匀照明下的磁场标定这一难题。在此基础上,针对YBCO涂层导体开展了二类典型实验。第一,研究了拉伸应变对其临界态稳定性的影响。超导带材零场冷却至超导态后,施加一定的外磁场在其边缘形成稳定的临界态。逐步增大拉伸应变至0.6%后,局部磁通在混合态区域开始成核移动。随着应变的进一步加大,局部磁通从混合态区向迈斯纳区域进行穿透,直至Meissner区域完全破坏。实验结果表明,磁通穿透深度满足应变的指数规律,且其穿透速度的量级在1um/s至1mm/s之间。第二,研究了超导带材载流时自场下拉伸应变引起的损伤及失超相关规律。超导带材零场冷却至超导态后,施加100A的恒定电流,逐步增大拉伸应变至0.62%时,磁通开始移动,随着应变进一步增加,磁通向迈斯纳区穿透,最后整体迅速失超。
张宇希[3](2017)在《YBCO高温超导带材性质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YBa2Cu3O7-δ(YBCO)高温超导带材拥有超强载流能力和低损耗特性,在电力输运和新能源发展上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与研究价值。实现YBCO超导带材多领域商业化的关键在于其性能及制备技术。因此,研究YBCO超导带材的电学性能并不断改善其制备技术,对超导技术的应用及商业化开发都异常重要。本论文将对影响高温超导带材电学性质的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YBCO超导带材钉扎特性分析。对不同浓度的Gd掺杂YBCO超导带材进行电学性能分析,尤其是分析其在磁场下电学性能的变化。发现在不同浓度的Gd掺杂条件下,临界转变温度Tc有微弱增长;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临界电流Ic增大,到达一定浓度后,继续增加掺杂浓度,Ic将下降。2、设计了一种应变条件下临界电流测试装置,该装置通过配置动力系统,可实现多种应变程度的测试。该装置适用于液氮条件下,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不受样品长度限制,无需重复取样,可在一个测试周期得到拉伸(外向)应力和压缩(内向)应力两种应力方向上的I-V曲线。3、分析了不同的工艺参数下YBCO高温超导带材应变条件下的电学特性。发现本论文涉及到的YBCO样品(实验室自行制备)可逆应变程度大体为1.3%,当应变程度大于1.3%,带材发生不可逆形变。外向应力(拉伸形变)条件下,YBCO超导带材的Ic随带材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带材越厚,可承受最大不可逆应变程度越小;理想配比附近,Ic随Ba配比浓度增加而降低,Ba浓度越高,不可逆应变范围内Ic下降越缓慢。4、对应变条件下YBCO超导带材电学性能变化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测试结果表明:应变条件下,晶格形变在可逆应变下可部分恢复,但无法恢复原有状态,这使得电流通过YBCO带材时,临界电流减小。此外,实验表明,带材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初始形变不可忽略。通过本论文研究,对YBCO高温超导带材在不同应用条件下进行特性分析,以寻找高性能的YBCO带材作为新型电力设备,将在输电电缆、变压器及电力引线方面引导新的变革。
李茂林[4](2011)在《Bi系超导材料中缺陷界面对其电输运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系统地研究了Bi系超导材料中缺陷界面对其电输运特性的影响。在Bi系超导材料中,缺陷界面主要来源于Bi系超导结构中具有本征的由阳离子之间部分替代引起的不均匀结构和不同晶体取向的超导晶粒间的晶界。由于这两种缺陷界面的存在,使得实际生产中得到的多晶Bi系超导材料表现出颗粒超导电性。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缺陷界面对多晶Bi系超导材料电输运特性的影响,本文首先分别对Bi/La等价掺杂的多晶Bi-2212超导体和Sr/Ca掺杂的多晶Bi-2201超导体的电输运特性进行详细的研究。然后,为了进一步了解Bi-2212超导体内部本征不均匀结构对其电输运特性的影响,对c轴外延Bi-2212超导薄膜的电输运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为了满足实验的需要,先后自行设计搭建了三套电输运测试系统。通过不断的改进,最终得到了测试温区为10K-325K,测试时间为3-4个小时和数据能实现自动采集和存储等高性能高稳定性的电输运测试系统。通过对多晶Bi-2212超导体中Bi位进行微量La的等价掺杂,系统地研究了由Bi/La掺杂引起的缺陷界面变化对Bi-2212超导体电输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a掺杂量的增加,正常态电阻逐渐增大,且经历了从有序的金属态逐渐向无序的金属态的转变;超导转变过程中,均出现两步转变,并且两步转变温度均随掺杂量增加而降低。La微掺杂引起Bi-2212颗粒超导电性变化的电输运模型被建立,从模型中可以看出,La掺杂一方面在电流路径中增加了结构不均匀所形成的低T。的(Bi,La)-2212晶粒数目,另一方面间接使电流路径加长引起超导晶界结效应显着。通过对多晶Bi-2201超导体进行不同比例的Sr/Ca掺杂,仔细分析了Sr/Ca掺杂带来的不均匀结构引起80K Bi-2201超导电性的电输运特性。结果表明:在零场下,当Ca掺杂量大于等于0.2时,BCSCO样品的起始转变温度在81K-85K范围内变化,80K的Bi-2201超导电性在电阻特性中得以证实。超导转变过程中,除了x=0.3样品以外,两步转变过程均能被观察到。Ca掺杂引起BCSCO颗粒超导电性的电输运模型的建立,一方面很好地解释了由Sr/Ca掺杂带来80K的Bi-2201的电输运特性,另一方面,作为第3章所建立颗粒超导电性电输运模型的一个补充,给出了在由掺杂带来的局域不均匀结构引起晶粒内超导电性提高情况下的电输运模型,从而完善了由掺杂引起Bi系颗粒超导电性变化的电输运模型。磁场下BCSCO的电阻特性表明,当H=500Gs时,Ca掺杂引起的结构不均匀性和晶界等缺陷对颗粒超导电性的影响在弱场范围达到一个“饱和状态”。通过对Pechini法制备出的四种不同结晶性c轴外延的Bi-2212薄膜,研究了不均匀成分对其电输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c轴很好外延性的层状结构消除了超导晶粒间由晶界带来的相干超导转变,超导态所反映的超导转变是由Bi-2212晶粒内超导电性决定的。对于所有薄膜来说,通过在磁场下的R-T曲线和J-V曲线可以看出,当磁场大于Bi-2212的下临界磁场时,随着磁场的增加,超导体的Tc,zero和Jc(T)随之减小,而导致△Tc加宽,这种电输运特性被认为是在缺陷结构处的热激活磁通流动引起的。比较四种薄膜结构与电输运特性的关系可以看出,Bi-2212薄膜的结晶性越好,薄膜具有更好的电学性能;薄膜表面越粗糙,正常态电阻越大。总体上讲,用Pechini方法得到了c轴外延的Bi-2212超导薄膜,该超导薄膜具有80K以上的零电阻转变温度、温度在60K时临界电流密度为1.6×103A/cm2和下临界磁场为1000Gs的电输运特性。
师晓燕[5](2009)在《无氟MOD法制备REBCO超导薄膜及元素掺杂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首先综述了超导材料的发展、应用以及分类;REBa2Cu3O7-x(RE代表稀土元素)高温超导带材的发展和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REBa2Cu3O7-x高温超导材料采用元素替代提高临界电流的方法。然后,本论文采用无氟金属有机物沉积方法(MOD)在单晶基底LaAlO3(100)上制备DyBa2Cu3O7-x(DyBCO)薄膜。首先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外延生长温区为770℃,然后在气氛中引入一定量的水汽来分析其对薄膜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汽的引入不利于薄膜的生长,最后通过部分熔融法进一步优化DySCO的外延生长工艺。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以及超导性能的测试,得到的DyBCO薄膜c轴织构良好,表面平整致密,临界超导转变温度为92K,77K自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约为1.5MA/cm2。最后,对YBCO的Cu位掺杂进行研究。由于YBCO应用更为广泛,YBCO的掺杂研究更有实用意义,而DyBCO的工艺可以直接转移至YBCO,因此YBa+2Cu+(3-x)MxO7-y(M=Zn,Ni,Fe)的Cu位进行掺杂研究,X=0.0005,0.001,0.005。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超导性能的测试来分析掺杂对YBCO的影响。Ni,Zn,Fe的微量掺杂后YBCO薄膜具有良好的的c轴织构,同时能够改善薄膜的微观形貌。Ni,Zn,Fe的掺杂会抑制超导电性,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超导转变温度降低,从强到弱为:Zn,Ni,Fe。Ni,Zn,Fe的掺杂会引入钉扎中心,对薄膜起磁通钉扎作用。不同元素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得磁通钉扎效果不同。其中,Zn掺杂量0.001在77K下表现出最佳磁通钉扎效果,随着温度下降,钉扎效果逐渐减弱;Ni在77K、65K时0.0005掺杂量钉扎作用最强,50K、30K、10K时0.001掺杂量钉扎作用最强;Fe掺杂量0.0005的钉扎效应在整个温度区间均较强,温度下降到50K,0.001掺杂量逐渐在高场下显示较高的钉扎效果。
郭菁[6](2008)在《铋系超导带材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BSCCO超导带材,研究了溶胶-凝胶方法合成Bi-2212粉体形成的不同前驱溶胶对成相的影响,同时对制备BSCCO带材使用的衬底NiO/Ni、前驱带材的干燥条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并且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成分均匀性。主要研究了如下主要内容:1.研究了不同溶胶-凝胶工艺(一次凝胶和二次凝胶前驱粉末)对BSCCO粉体中Bi-2212相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方法,以金属硝酸盐作为反应物,以EDTA为络合剂制备了Bi-2212粉末。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传统凝胶工艺,最佳的烧结时间为10小时。对于二次凝胶工艺,最佳的烧结时间为5小时,且样品的质量略好于传统凝胶工艺中所获得的最佳样品。2.研究了BSCCO超导带材的制备。首先优化了衬底Ni的织构特性和NiO的热处理过程及其NiO/Ni的表面清洗(利用甲醇、甲苯等有机试剂有效的除油、杂质等)。研究表明,经过真空烧结的NiO/Ni具有较好的织构特性,优化了热处理过程的NiO过渡层对于Bi系的前驱溶胶具有良好的亲润性。采用两种路线(1)用Sol-Gel法制备出的Bi-2212粉末为原料,分别以溶胶、酒精和丙酮作为溶剂,制备BSCOO粉末的悬浊液,在NiO/Ni衬底上通过旋转喷涂法制备BSCCO带材。(2)以前驱溶胶为旋涂液,在NiO/Ni衬底上制备前驱凝胶膜,并通过干燥和高温热处理条件制备出具有织构特性的BSCCO带材;XRD、SEM和光学显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路线(1)中丙酮与Bi-2212粉体所形成的前驱液体系比其他两种体系更适合于NiO衬底上超导带材的制备。路线(2)中衬底的清洗方式能明显影响氧化层的质量和润湿性,热处理条件对于制备具有高质量的BSCCO超导带材非常重要,通过研究已获得具有择优取向的Bi-2201单相和Bi-2212/Bi-2201混合相的带材。3.重点研究讨论了实验过程中没有得到Bi-2212单相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没有获得Bi-2212单相的主要原因是在前驱液甩膜时造成了部分的成分不够均匀,通过对前驱带材及其干燥条件、金属离子偏析过程的研究,找到了成分不均匀的规律及原因,并且初步解决,且实验的再现性较好。
木丽云[7](2008)在《无氟MOD法制备GdBCO高温超导薄膜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综述了超导材料的发展、应用以及分类;简要介绍了REBCO高温超导薄膜的发展和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REBCO高温超导薄膜的结构、性能参数与其外延生长的机理;并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本论文采用无氟金属有机物沉积方法(MOD)在单晶基底SrTiO3(100)上制备GdBa2Cu3O7-x(GdBCO)薄膜。所用的无氟MOD方法制备GdBCO薄膜具有前驱溶液稳定、薄膜致密性好以及相比于TFA-MOD方法在热处理过程中无HF气体的产生等优点。经过一系列热处理工艺后,对薄膜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以及超导性能的测试。论文初步确定了GdBCO薄膜的分解工艺,最佳成相温度和渗氧温度。确定了熔融外延生长工艺的最佳熔融温度和熔融时间。制备得到的GdBCO熔融外延生长薄膜c轴织构良好,表面平整致密,膜厚300nm,临界超导转变温度为90K,77K自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约为0.6MA/cm2。论文最后对GdBCO熔融外延生长薄膜的生长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
杨华哲[8](2008)在《化学法制备BSCCO和MgB2新型超导带》文中指出本文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制备BSCCO超导带材,对溶胶-凝胶方法合成Bi-2212相的实验工艺、BSCCO超导带材的相成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细致地研究。采用熔盐电化学方法在不同的阴极衬底上制备MgB2超导带材,重点讨论了温度对MgB2相成分的影响,并对带材的结构、形貌和超导特性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研究了不同溶胶-凝胶工艺对Bi-2212相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方法,以金属硝酸盐作为反应物,以EDTA为络合剂制备了Bi-2212粉末。讨论了溶液浓度及溶液加热装置对最后成相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条件的改进提高了样品的Bi-2212相纯度。在制备工艺的探索中,开创性地提出并利用了传统凝胶工艺和二次凝胶工艺制备前驱粉末,再以不同的烧结时间烧结获得Bi-2212粉体。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传统凝胶工艺,最佳的烧结时间为10h。对于二次凝胶工艺,最佳的烧结时间为5h,且样品的质量略好于传统凝胶工艺中所获得的最佳样品,即二次凝胶工艺不仅能够缩短烧结时间,而且更有利于Bi-2212单相的形成。其原因在于二次凝胶与传统凝胶相比能更好的保持各组元成分的均一性,从而缩短了烧结时间,获得了相纯度更好的样品。2.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的凝胶机制。从前面的实验结果出发,参考前人对凝胶模型的认识,设计了凝胶模型。同时,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的Dmol3模块优化了其结构,并计算了其能量。从目前的计算结果分析,二次凝胶的能量低于传统凝胶,因此二次凝胶中各组元的桥连强度要强于传统凝胶。该结果与实验检测中所得到的结论相符合。3.研究了BSCCO带材的制备。首先对衬底的处理方式和带材的热处理条件进行初步的摸索,然后采取两条路线制备BSCCO带材:(一)以前驱溶胶为旋涂液,在NiO/Ni衬底上制备前驱凝胶膜,并通过干燥和高温热处理条件制备出具有织构特性的BSCCO带材;(二)用sol-gel法制备出的Bi-2212粉末为原料,分别以溶胶、酒精和丙酮作为溶剂,混合后通过搅拌和超声振荡制备BSCOO粉末的悬浊液,在NiO/Ni衬底上通过旋转喷涂法制备BSCCO带材。XRD、SEM和光学显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路线(一)衬底的清洗方式能明显影响衬底氧化层的质量和润湿性,热处理条件对于制备具有高质量的BSCCO超导带材非常重要,通过研究已获得具有择优取向的Bi-2201单相和Bi-2212/Bi-2201混合相的带材。路线(二)中丙酮与Bi-2212粉体所形成的前驱液体系比其他两种体系更适合于NiO衬底上超导带材的制备。4.研究了MgB2超导带的制备。通过对熔盐体系和电解电压的研究,确定了实验的电解参数范围。在熔盐电解法制备MgB2带材的实验过程中,首先对于电解设备进行改进,降低了实验难度。然后采用石墨、不锈钢和铜作为阴极衬底,电解制备MgB2超导带。在制备过程中,重点讨论了不同电解温度对MgB2带材制备的影响。得到石墨、不锈钢、铜阴极衬底上合成了MgB2带的最佳电解温度。此外,在不锈钢衬底上初步尝试了脉冲电解,提高了MgB2的超导相纯度。
曹效文,冯尚申,高孝恢,蒋淑芬,韦钦[9](1991)在《高Tc氧化物超导体Bi(Pb)-Sr-Ca-Cu-O(F)的“不可逆线”》文中指出研究了高Tc氧化物超导体Bi(Pb)-Sr-Ca-Cu-O(F)体系的“不可逆线”。发现不可逆磁场H*<120Oe时,H*=1590(1—t)3/2;当120Oe<H*<1000Oe时,H*=35700(1—t)3/2-2480。指出H*(T)曲线是一个磁通格子熔化线,在曲线以下属于磁通蠕动区;在H*(T)与Hc2(T)之间属于磁通格子液态区,即磁通流动区。
曹效文,冯尚申,黄孙利,高孝恢,伍小玲,韦钦[10](1991)在《高TC氧化物超导体Bi(Pb)SrCaCuO(F)的磁通蠕动》文中提出 不合稀土元素的超导氧化物Bi-Sr-Cu-O系统的TC为20K。加入适量的钙后,则呈现85K的大块超导体,并且有110K超导相出现。Koike等已获得85K相Bi2Sr2CaCu2Oy(2212)的单晶,并测量了它的基本参量。Endo等已制备了110K的单相Bi-Sr-Ca-Cu-O超导体。利用掺Pb比较容易地获得Tco=107K的样品。Bi(Pb)-Sr-Ca-Cu-O体系掺F,即用F部分地取代O位置,可以获得零电阻为118K的样品。100K以上零电阻超导体的出现,将有利
二、高T_c氧化物超导体Bi(Pb)-Sr-Ca-Cu-O(F)的“不可逆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T_c氧化物超导体Bi(Pb)-Sr-Ca-Cu-O(F)的“不可逆线”(论文提纲范文)
(1)第二代高温超导REBCO带材超导接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导材料 |
1.2.1 超导电性概述 |
1.2.2 超导材料的探索与发展 |
1.3 REBCO高温超导体 |
1.3.1 基本物理特性 |
1.3.2 REBCO超导带材 |
1.4 REBCO带材接头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非超导接头技术 |
1.4.2 超导接头技术 |
1.5 论文研究工作和安排 |
第2章 实验方案设计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方案设计 |
2.1.1 REBCO带材结构示意图 |
2.1.2 REBCO带材金属稳定层的剥离 |
2.1.3 REBCO带材表面加工微孔 |
2.1.4 REBCO带材熔融扩散原子技术 |
2.1.5 REBCO带材液相辅助烧结和织构融合技术 |
2.1.6 REBCO带材中间介质连接技术 |
2.1.7 连接压力的施加 |
2.2 表征方法 |
2.2.1 酸度计 |
2.2.2 X射线衍射分析仪 |
2.2.3 拉曼光谱仪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5 原子力显微镜 |
2.2.6 四端法测量 |
2.2.7 磁性测量 |
2.2.8 COMSOL软件 |
2.2.9 LAMMPS软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化学腐蚀对YGd BCO带材结构及超导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3 结果及讨论 |
3.3.1 腐蚀液比例对Ic和腐蚀时间的影响 |
3.3.2 腐蚀温度对带材结构和超导性能的影响 |
3.3.3 腐蚀时间对带材结构和超导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工微孔对YGd BCO带材超导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3 结果及讨论 |
4.3.1 不同微孔直径对带材Ic的影响 |
4.3.2 不同微孔间距对带材Ic和Tc的影响 |
4.3.3 微孔对带材低场下Ic的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4 微孔对带材交流损耗的影响 |
4.3.5 微孔带材的电磁仿真 |
4.3.6 微孔带材接头处的表面微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熔融扩散法制备YGd BCO带材超导接头的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Ag层微结构的影响 |
5.3.2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带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5.3.3 不同带材YGd/YBCO层的表面粗糙度 |
5.3.4 不同带材接头处的表面微结构和超导性能 |
5.3.5 界面处原子扩散的动力学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液相辅助烧结和织构融合法制备YGd BCO带材超导接头的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液相辅助烧结工艺的研究 |
6.3.2 织构融合工艺的研究 |
6.3.3 超导接头的界面微结构及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间介质法制备YGd BCO带材超导接头的工艺探索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快速分解热处理 |
7.2.2 成相热处理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不同带材YGd/YBCO层的表面粗糙度 |
7.3.2 不同带材YGd/YBCO层表面薄膜的生长形貌 |
7.3.3 薄膜外延生长的成相热处理 |
7.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本文工作总结及创新点 |
2.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2)极端环境光学测量技术及其在超导材料特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导简介 |
1.2 高温超导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 |
1.3 高温超导薄膜的应力测量 |
1.4 磁光技术在高温超导材料电磁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极端环境下光学测量技术研究 |
2.1 低温介质中的薄膜曲率测量 |
2.2 多层介质中的薄膜曲率测量 |
2.3 低温真空腔体中的薄膜曲率测量 |
2.4 基于相位参数的稀疏条纹倍增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电磁体力的薄膜应力-曲率模型 |
3.1 非均匀电磁体力分布:轴对称时薄膜应力-曲率模型 |
3.2 非均匀电磁体力分布:非轴对称时薄膜应力-曲率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超导薄膜热、磁应力研究 |
4.1 高温超导薄膜温度应力研究 |
4.2 高温超导薄膜在磁化过程中的应力分布研究 |
4.3 高温超导薄膜在脉冲磁场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超导带材拉伸过程中磁通可视化测量 |
5.1 极低温、高真空显微观测技术 |
5.2 极低温-力-电-磁多场环境超导电磁特性可视化仪器 |
5.3 高温超导带材在拉伸变形中电磁特性可视化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YBCO高温超导带材性质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导材料的发展 |
1.2 高温超导材料简介 |
1.2.1 高温超导材料的发展 |
1.2.2 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 |
1.3 高温超导带材简介 |
1.3.1 高温超导带材的发展 |
1.3.2 高温超导带材的应用 |
1.4 YBCO高温超导带材的简介 |
1.4.1 YBCO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 |
1.4.2 YBCO高温超导带材的研究现状 |
1.5 YBCO高温超导带材的电学性能调控 |
1.5.1 钉扎效应 |
1.5.2 应变影响 |
1.6 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表征手段 |
2.1 YBCO高温超导带材的结构与制备方法 |
2.1.1 YBCO高温超导带材的结构 |
2.1.2 YBCO超导带材的制备方法 |
2.2 超导特性测试 |
2.2.1 I_c测试 |
2.2.2 J_c测试 |
2.2.3 T_c测试 |
2.3 薄膜表征方法 |
2.3.1 薄膜晶体结构表征—X射线衍射仪 |
2.3.2 薄膜形貌的表征—电子扫描显微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YBCO高温超导带材钉扎特性分析研究 |
3.1 磁通钉扎现象与缺陷 |
3.2 Gd掺杂的YBCO高温超导特性研究 |
3.2.1 实验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的超导带材应变测试装置的研制 |
4.1 原有应变测试装置 |
4.2 新的应变测试装置模型 |
4.2.1 新型应变测试装置设计 |
4.2.2 新型应变测试装置结构设计 |
4.3 主测试系统的设计及优化 |
4.3.1 材料选择 |
4.3.2 程序设计 |
4.3.3 装置优化及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BCO超导带材应变条件下电学性能分析研究 |
5.1 实验步骤 |
5.2 应力大小对YBCO超导带材特性的影响 |
5.2.1 应力大小对YBCO超导带材电学特性的影响 |
5.2.2 应力大小对YBCO超导带材结构特性的影响 |
5.3 薄膜厚度对YBCO超导带材应变条件下电学性能的影响 |
5.4 不同浓度对YBCO超导带材应变条件下电学特性的影响 |
5.5 机械应变对YBCO超导带材特性改变的微观机理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Bi系超导材料中缺陷界面对其电输运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温超导体的电输运特性研究 |
1.2.1 电阻温度特性(R-T特性) |
1.2.1.1 超导态性质 |
1.2.1.2 正常态性质 |
1.2.1.3 磁场的影响 |
1.2.2 电流电压特性(I-V特性) |
1.3 Bi系超导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Bi系超导体的结构特征 |
1.3.2 Bi系超导粉体的研究现状 |
1.3.2.1 Bi-2212超导体的掺杂研究 |
1.3.2.2 Bi-2201超导体的掺杂研究 |
1.3.3 Bi系超导薄膜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原理 |
2.1 引言 |
2.2 相关物理概念 |
2.2.1 渗透模型 |
2.2.2 邻近效应 |
2.2.3 约瑟夫森效应 |
2.2.4 磁通动力学 |
2.3 制备方法 |
2.3.1 超导粉体的制备 |
2.3.2 超导薄膜的制备 |
2.3.3 超导块体及薄膜电极的制备 |
2.3.3.1 四引线方法 |
2.3.3.2 超导块体电极的制备 |
2.3.3.3 超导薄膜电极的制备 |
2.4 电输运测试系统 |
2.4.1 电输运测试系统Ⅰ(77K~200K) |
2.4.1.1 工作原理 |
2.4.1.2 系统构造和各部件功能 |
2.4.1.3 系统评价 |
2.4.2 电输运测试系统Ⅱ(64K~273K) |
2.4.2.1 工作原理 |
2.4.2.2 系统构造和各部件功能 |
2.4.2.3 系统评价 |
2.4.3 电输运测试系统Ⅲ(10K~290K) |
2.4.3.1 工作原理 |
2.4.3.2 系统构造和各部件功能 |
2.4.3.3 系统评价 |
2.5 结构表征手段 |
2.5.1 X射线衍射 |
2.5.2 金相显微镜 |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5.4 原子力显微镜 |
参考文献 |
第3章 Bi_2Sr_2CaCu_2O_(8+δ)超导体中Bi位掺La对其电输运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2.1 样品制备 |
3.2.2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i_(1-x)La_x)_2Sr_2CaCu_2O_(8+δ)薄片的物相成分分析 |
3.3.2 零场下(Bi_(1-x)La_x)_2Sr_2CaCu_2O_(8+δ)薄片的电输运特性研究 |
3.3.2.1 正常态的电阻分析 |
3.3.2.2 超导态的超导性能分析 |
3.3.2.3 La掺杂引起Bi-2212颗粒超导电性的电输运模型 |
3.3.3 磁场对(Bi_(1-x)La_x)_2Sr_2CaCu_2O_(8+δ)薄片的电输运特性影响 |
3.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由Sr/Ca不均匀结构引起80K Bi-2201超导电性的电输运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2.1 样品制备 |
4.2.2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BCSCO薄片的物相成分分析 |
4.3.2 零场下BCSCO薄片的电输运特性研究 |
4.3.2.1 正常态电阻分析 |
4.3.2.2 超导态的超导性能分析 |
4.3.2.3 Ca掺杂引起BCSCO颗粒超导电性的电输运模型 |
4.3.3 磁场对BCSCO薄片的电输运特性影响 |
4.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c轴外延的Bi-2212薄膜中不均匀成分对其电输运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样品制备 |
5.2.1.1 Bi-2212前驱溶液的制备 |
5.2.1.2 Bi-2212薄膜的形成 |
5.2.2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Bi-2212薄膜的结构分析 |
5.3.1.1 Bi-2212薄膜的物相分析 |
5.3.1.2 Bi-2212薄膜的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 |
5.3.2 Bi-2212薄膜的电输运特性研究 |
5.3.2.1 零场下Bi-2212薄膜的电阻特性研究 |
5.3.2.2 磁场对Bi-2212薄膜的电阻特性的影响 |
5.3.2.3 Bi-2212薄膜的I-V特性研究 |
5.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在投的论文 |
(5)无氟MOD法制备REBCO超导薄膜及元素掺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导材料概论 |
1.1.1 超导材料发展 |
1.1.2 超导材料的分类 |
1.1.3 高温超导材料 |
1.2 REBCO超导薄膜 |
1.2.1 高温超导带材 |
1.2.2 REBCO超导薄膜性能参数 |
1.2.3 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 |
1.2.4 TFA-MOD法制备REBCO薄膜 |
1.2.5 F-Free MOD法制备REBCO薄膜 |
1.3 提高超导薄膜临界电流密度 |
1.3.1 钉扎现象 |
1.3.2 元素替代效应引入钉扎中心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方案和测试仪器 |
2.1 试验方案设计 |
2.2 实验设备 |
2.3 测试仪器 |
2.3.1 差热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 |
2.3.3 电子扫描电镜 |
2.3.4 磁性能测试系统 |
第3章 DyBCO外延薄膜制备 |
3.1 DyBCO在单晶基底上的制备 |
3.1.1 单晶基底的选择与清洗 |
3.1.2 胶体的制备 |
3.1.3 DyBCO薄膜的旋涂 |
3.1.4 DyBCO薄膜分解工艺 |
3.2 DyBCO最佳外延生长温度 |
3.2.1 实验过程 |
3.2.2 结果讨论 |
3.3 气氛改变对 DyBCO薄膜的影响-水汽的引入 |
3.3.1 实验过程 |
3.3.2 结果讨论 |
3.4 部分熔融对 DyBCO薄膜生长的影响 |
3.4.1 实验过程 |
3.4.2 结果讨论 |
3.5 总结 |
第4章 Cu位掺杂对YBCO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过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Cu位掺杂Ni的YBCO |
4.3.2 Cu位掺杂Zn的YBCO |
4.3.3 Cu位掺杂Fe的YBCO |
4.4 分析与总结 |
4.4.1 掺杂对薄膜织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
4.4.2 掺杂对超导转变温度的影响 |
4.4.3 掺杂元素对临界电流密度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铋系超导带材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导简介 |
1.2 超导体的基本概念 |
1.3 超导体的应用 |
1.4 超导带材的发展 |
1.4.1 实用高温超导带材的性能指标 |
1.4.2 第一代超导带材的发展 |
1.4.3 第二代超导带材的发展 |
1.4.4 BSCCO涂层带材材的发展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1 溶胶-凝胶法简介 |
2.1.1 溶胶-凝胶法的类型 |
2.1.2 凝胶的形成原理 |
2.1.3 带材的制备方法 |
2.2 样品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谱 |
2.2.2 红外光谱 |
2.2.3 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4 四引线法 |
2.2.5 SQUID磁性测量 |
第3章 Bi-2212粉体的制备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2.1 药品的选择 |
3.2.2 样品的制备 |
3.2.3 样品的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Bi-2212超导带材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2.1 药品的选择 |
4.2.2 前驱溶胶的制备过程 |
4.2.3 衬底的选择 |
4.2.4 前驱带材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iO/Ni衬底的处理 |
4.3.2 BSCCO带材的制备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Bi-2212带材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分析 |
5.1 引言 |
5.2 成分的研究 |
5.3 工艺的优化 |
5.4 样品的制备 |
5.5 本章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在投论文 |
作者简介 |
(7)无氟MOD法制备GdBCO高温超导薄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超导材料发展及应用 |
1.2 超导材料分类 |
1.3 REBCO高温超导薄膜的生长 |
1.3.1 REBCO高温超导薄膜的发展 |
1.3.2 REBCO高温超导薄膜制备方法 |
1.3.3 REBCO高温超导薄膜的结构 |
1.3.4 REBCO高温超导薄膜性能参数 |
1.3.5 REBCO高温超导薄膜的外延生长机理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案及薄膜分析表征方法 |
2.1 实验方案 |
2.2 主要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 |
2.3 薄膜分析表征方法 |
2.3.1 差热分析 |
2.3.2 结构分析 |
2.3.3 形貌分析 |
2.3.4 电性能分析 |
第3章 GdBCO熔融外延生长薄膜的制备 |
3.1 GdBCO溶胶制备 |
3.2 GdBCO薄膜的旋涂工艺 |
3.2.1 衬底基片的选择 |
3.2.2 衬底基片的清洗 |
3.2.3 GdBCO薄膜的旋涂 |
3.3 OdBCO薄膜的分解工艺 |
3.3.1 OdBCO薄膜的分解工艺确定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OdBCO薄膜的最佳成相温度 |
3.5 OdBCO粉体的最佳渗氧温度 |
3.6 OdBCO熔融外延生长工艺 |
3.6.1 OdBCO薄膜成相后熔融热处理工艺 |
3.6.2 GdBCO薄膜熔融后生长热处理工艺 |
3.6.3 GdBCO薄膜的熔融外延生长工艺 |
第4章 GdBCO熔融外延生长薄膜的生长机理 |
4.1 GdBCO熔融外延生长薄膜的生长机理 |
4.1.1 薄膜的生长 |
4.1.2 薄膜的成核 |
4.2 GdBCO熔融外延生长薄膜的影响因素 |
4.2.1 衬底基片的影响 |
4.2.2 薄膜制备工艺方法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化学法制备BSCCO和MgB2新型超导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超导体的简介 |
1.2 高温超导体的应用 |
1.3 超导带材的发展 |
1.3.1 实用高温超导带材的性能指标 |
1.3.2 第一代(1G)超导带材的发展 |
1.3.3 第二代超导带材的发展 |
1.3.4 新型超导带材的发展 |
1.3.4.1 BSCCO涂层带材 |
1.3.4.2 MgB_2带材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原理 |
2.1 溶胶-凝胶方法 |
2.1.1 溶胶-凝胶法的类型 |
2.1.2 凝胶的形成原理 |
2.1.3 薄带的制备 |
2.2 电化学方法 |
2.2.1 熔盐的性质 |
2.2.2 电解电压 |
2.3 样品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谱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4 电子探针分析 |
2.3.5 四引线测量法测量电学性质 |
2.3.6 SQUID磁强计测量磁化强度温度曲线 |
2.4 模拟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Bi-2212粉体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2.1 药品的选择 |
3.2.2 样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前驱液浓度的影响 |
3.3.2 实验条件的影响 |
3.3.2.1 水浴设备的影响 |
3.3.2.2 热处理时间的影响 |
3.3.3 凝胶工艺的影响 |
3.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凝胶结构的设计及能量的计算 |
4.1 引言 |
4.2 计算软件的使用 |
4.3 凝胶模型的设计 |
4.3.1 单一组元的络合物 |
4.3.2 多组元的络合物 |
4.4 计算过程 |
4.4.1 反应物的计算 |
4.4.2 凝胶的能量计算 |
4.5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铋系超导带材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衬底的选择 |
5.2.2 前驱带材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溶胶旋涂法制备BSCCO带材 |
5.3.1.1 衬底的影响 |
5.3.1.2 热处理条件的选择 |
5.3.1.3 BSCCO带材的制备 |
5.3.2 悬浊液旋涂 |
5.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电化学法在不同衬底上制备MgB2超导带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装置 |
6.2.2 实验药品 |
6.2.3 样品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石墨阴极 |
6.3.2 不锈钢阴极 |
6.3.2.1 温度的影响 |
6.3.2.2 脉冲电解的影响 |
6.3.3 铜阴极 |
6.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全文总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在投论文 |
作者简介 |
(10)高TC氧化物超导体Bi(Pb)SrCaCuO(F)的磁通蠕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实验结果和讨论 |
四、高T_c氧化物超导体Bi(Pb)-Sr-Ca-Cu-O(F)的“不可逆线”(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二代高温超导REBCO带材超导接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明江.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极端环境光学测量技术及其在超导材料特性研究中的应用[D]. 刘聪. 兰州大学, 2017(11)
- [3]YBCO高温超导带材性质分析研究[D]. 张宇希.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4]Bi系超导材料中缺陷界面对其电输运特性的影响[D]. 李茂林. 东北大学, 2011(07)
- [5]无氟MOD法制备REBCO超导薄膜及元素掺杂研究[D]. 师晓燕.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3)
- [6]铋系超导带材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工艺优化[D]. 郭菁. 东北大学, 2008(03)
- [7]无氟MOD法制备GdBCO高温超导薄膜研究[D]. 木丽云. 西南交通大学, 2008(12)
- [8]化学法制备BSCCO和MgB2新型超导带[D]. 杨华哲. 东北大学, 2008(06)
- [9]高Tc氧化物超导体Bi(Pb)-Sr-Ca-Cu-O(F)的“不可逆线”[J]. 曹效文,冯尚申,高孝恢,蒋淑芬,韦钦. 物理学报, 1991(01)
- [10]高TC氧化物超导体Bi(Pb)SrCaCuO(F)的磁通蠕动[J]. 曹效文,冯尚申,黄孙利,高孝恢,伍小玲,韦钦. 科学通报, 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