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利贷”卷土重来

为什么“高利贷”卷土重来

一、“高利贷”何以卷土重来(论文文献综述)

胡平[1](2014)在《庞德《比萨诗章》思想内涵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对象是《比萨诗章》的思想内涵。重点聚焦以下问题:第一、《比萨诗章》中的新柏拉图主义。论文阐述了庞德所理解的新柏拉图主义,认为庞德所理解的新柏拉图主义是“光的形而上学”,是强调“理智”的哲学。所谓“光的形而上学”本质上关于善和至善的哲学,而“理智”是庞德对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本质的另一种理解。在庞德看来,理智是光抵达万物的媒介,或者说是神智在可感世界得以显现的媒介。依照庞德对新柏拉图主义的理解,论文在《比萨诗章》的碎片文本中勾勒出了一条新柏拉图主义的灵魂回归之路,亦即灵魂上升之路——从可感的美到永恒的美、从世俗之爱到神圣之爱的升华。此外,论文还揭示了庞德所理解的“人神合一”(灵魂回归的最高状态)和神秘主义与新柏拉图主义代表人物普罗提诺的人神合一和神秘主义的内在联系。第二、《比萨诗章》中的儒家思想。论文梳理分析了《比萨诗章》中的儒家思想,认为《比萨诗章》中的儒家思想是诗化的、变形的儒家思想。所谓诗化的、变形的儒家思想即诗人用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诗的想象和灵感以及诗的形式对某些儒家思想内容进行独特加工和变形之后,在新的语境中所呈现出来的庞德所理解的儒家思想。这种诗化的儒家思想包括情境性儒家思想、表意性的儒家思想和审美性的儒家思想。论文认为诗人庞德之所以对儒家思想进行思想、情感和审美加工,是以此为尺度或标准,衡量、审视西方世界伦理道德上的是非曲直,并试图构建儒家思想和新柏拉图主义之间的联系,搭建彼此对话和融通的桥梁,为西方世界乃至人类社会的未来规划蓝图。第三、《比萨诗章》中的多元神话。论文挖掘了《比萨诗章》中丰富的神话内容,认为《比萨诗章》中的神话都是变形的神话、再创造的神话,即经过诗人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加工和改造后的神话。论文认为对于身陷囹圄的庞德来说,这种变形的神话意象的塑造不仅是诗意栖居的一种方式,也是身份重建和天堂幻想的一种途径。论文认为,在想象的神话世界里,诗人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看到了理想的天堂。他似乎不再是比萨训练营里的囚徒,而是一个奥德修斯似的探索者、一个游走在西非沙漠中的行吟诗人(“加西尔”)、或者流浪在古爱尔兰丛林山川中的王者(“凯尔特王”),或者希腊神话中能预测未来的盲人先知忒瑞西阿斯等等。也就是说,他似乎不是一个受惩罚者和被观察者,而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和主动的观察者,一个哲学家和智者,思考、评判世间万象,探索、规划世界未来,幻想、构筑人间天堂。最后,在不朽的古城——“迪奥切的古城”和“瓦嘎都”中,庞德看到了理想天堂的缩影。第四、《比萨诗章》中的亲法西斯和反犹思想。论文揭示了《比萨诗章》中庞德亲法西斯和反犹思想种种表现,重点分析了庞德从追求至善走向暴力的深层原因及其迷惑性、危害性和危险性。论文认为,庞德之所以从追求至善走向暴力与其对墨索里尼及其法西斯政权的理解有关,也与其对犹太人、犹太教甚至希伯来文化的态度和偏见有关。论文认为,在庞德个性化解读中,法西斯主义和反犹思想与新柏拉图主义和儒家思想,或者说,与他的哲学之思和天堂的构想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我们认为是暴力的东西在庞德看来并不是暴力。在庞德眼中,墨索里尼不是暴君,而是杰弗逊似的理想明君,马拉泰斯塔似的政治精英,以及“新柏拉图主义化的儒家智者”。同样,庞德认为反犹思想也不是暴力,其反犹思想的实质是反高利贷,反犹太教,甚至反对整个希伯来文化,目的是复兴和拯救西方文化。论文认为,庞德这种亲法西斯和反犹思想表面上具有某种合理性,实际上却具有极大迷惑性、危害性和危险性。其最大的迷惑性是他把墨索里尼同美国开国元勋杰弗逊、15世纪意大利里米尼城邦君主马拉泰斯塔和中国古代圣人孔子混为一谈,相提并论。另外,他还片面地把犹太人同高利贷联系在一起,把西方文化的堕落归于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化。最后,《比萨诗章》思想内涵的矛盾性。论文认为,庞德思想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极权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一神论与多神论思想的对立,以及两种对立的天堂观。庞德的个人主义思想与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有关,也与他的多神论、异教思想有关;庞德的极权主义思想也与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有关,同时还与他对新柏拉图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理解有关。至于庞德的一神论思想则体现在他对新柏拉图主义的理解上,而他的多神论思想与他对神的理解和信仰自由联系在一起。庞德两种对立天堂观在于:一方面他认为天堂存在于支离破碎的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天堂不是人造的”,仅存在于彼岸世界和神话世界。论文认为,在庞德思想中,由于极权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必然导致他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的对立;而一神论与多神论思想的对立则导致他在人与神的关系问题的对立。这两种对立又最终导致他的哲学之思相互矛盾和天堂梦想的破灭。

刘峰[2](2015)在《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复兴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图存和现代化道路及追求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对社会矛盾和时代挑战进行积极回应的产物。早在20年代后期,在国民革命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已把目光投向农村,自觉地进行建设农村和复兴农村的活动,进入3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民族危机加剧,农村复兴思潮日益凸显而成为主流思潮。倡导和参与农村复兴的知识分子企图通过体制内改良,复兴农业,促兴工业,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本文试图在民族复兴的背景下,以现代化为主线,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方法,全面考察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系统梳理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脉络,总体述评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具体剖析具有代表性知识分子的农村复兴思想,详细解读着名媒体复兴农村的观点,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对知识分子复兴农村的论争进行评述,总结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和历史作用,揭示这一思潮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鸦片战争后,我国农村开始走向衰落。尤其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自然灾害的频仍,中国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农村经济破产,政治纷乱,社会失序,乡村教育衰落,30年代民族危机加剧,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危机的程度。面对民族危机和农村危机,知识分子纷纷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有人从中国传统农本文化中寻找复兴农村的资源,提出“以农立国”的主张;有人对中国乡约进行研究整理,汲取乡约中的合理成分,通过补充和改造乡约,从传统乡约中寻找建设农村的合理因素;有人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奉为建设农村的指导思想;还有人借鉴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乡村教育进行改造。可以说,农村复兴理论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汲取了近代西方文化,是多种文化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清末以来地方自治的推行,引起20年代后期村治思潮的兴起,乡村教育危机引发了知识分子对乡村教育改造的思考并出现乡村教育思潮,这一时期是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期。30年代前中期,农村经济破产,救济农村、建设农村、复兴农村成为潮流,农村复兴思潮向前发展,随着民族危机加剧,民族复兴思潮兴起,进一步推动农村复兴思潮走向高涨,此为农村复兴思潮的第二个时期即发展高涨期。第三个时期为转型衰落期,全面抗战爆发后,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主要任务,乡村建设向农村联合阵线转型,农村复兴运动向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农村复兴思潮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思潮代替。复兴农村的团体机关众多,农村复兴运动也有多种叫法,或叫村治运动,或叫乡村教育运动,或叫农村合作运动,或叫农业推广运动等。各种机关团体复兴农村的事业主要包括实行农村自治、改造农村教育、组织农村合作、实施农业推广、活跃农村金融、发展乡村工业等内容。由于农村复兴团体建设农村的入手方法和侧重点不同,乡村建设领袖的学养和理论依据有别,形成不同的农村复兴理论。在农村复兴运动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如梁漱溟、晏阳初、高践四、许仕廉等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系统的、有价值的农村复兴思想。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是严重的文化失调问题。他主张建立乡农学校,依靠知识分子下乡和农民打成一片,运用教育和合作的方法,走农业引发工业的道路,复兴农村,创造新文化,在中国建立一个理想的新社会。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存在着“愚穷弱私”四大病症,采取“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与团结力,复兴农村,为民族复兴奠基。高践四主张开展民众教育,培养民众团体,挽救农村经济衰落。方显廷提出发展乡村工业,建立农村合作组织,由政府推动进行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许仕廉主张复兴农村应以整个社会为对象,从地方自然经济区域入手,运用计划的、科学的方法,通过复兴农村,以谋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梁漱溟等人的农村复兴思想多角度地展示农村复兴思潮的全貌。农村经济破产,引起媒体的关注,报刊杂志纷纷刊发救济农村的文章,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独立评论》对农村破产现状有着深刻的认知,详细剖析农村破产的原因,对农村复兴方案进行多元设计。《中国经济》概括了中国农村破产的具体表现,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封建势力的剥削是中国农村破产的根本原因,并对复兴农村提出标本兼治的办法。《大公报》以媒体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派记者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报道农村破产现状,分析破产原因;创办《乡村建设》副刊,广发复兴农村言论;并身体力行组织赈灾募捐活动,救济受灾农村。《东方杂志》设置农村议题,凸显农村地位重要,利用媒体功能,传播农村复兴思潮,督促政府实施复兴农村的各种措施。正是由于报刊杂志的宣传和鼓吹,农村复兴运动由少数人的主张变为一种社会思潮,由涓涓细流,汇合成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为救济农村,复兴农村,来自不同阵营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不同的救济农村主张,在复兴农村方法和路线上产生分歧和论争。论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关于救济农村是实行“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进行革命还是进行改良的论争。实际上,论争双方已超越了农村复兴这一具体问题,体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国民经济建设重心问题和国家前途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思考。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迫在眉睫,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成为农村复兴思潮的一条主线。从价值目标上看,复兴农村最终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农村复兴运动的实质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致力于乡村人的现代化的运动;从农村复兴的手段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运用改良的手段,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复兴运动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加强了对一盘散沙乡村社会的整合,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农村复兴思潮是时代的产物,是由爱国知识分子倡导与推动,虽然农村复兴运动具有改良性质,但在挽救中国的进程中,革命与改良并行不悖,都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农村复兴运动促进中国农村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值得肯定。

韩志宏[3](2019)在《统一战线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从统一战线的视角详细分析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共产国际时期其他主要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工农联盟思想等基础上,论述工农联盟对在农民占人口优势的国家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始终将其作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加以巩固和发展。在导论中,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是当前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关系到统一战线和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与发展,对解决当下广大工人阶级和农民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在开展研究之前,对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总体来看,目前研究的内容多为关注某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观,工农联盟思想的形式、内容、形成、发展、意义以及巩固措施等。而关于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的继承发展、经验教训等的系统、全面、深入和专门研究则极少;对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工农内部阶层分化后,工农联盟面临的分化、影响的有关研究也不多。这种情况虽然给本研究带来不少困难,但却也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第一章,基于统一战线的发展历史,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工农联盟与统一战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与本文主旨密切相关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统一战线和工农联盟、马克思主义等几个核心概念作出界定,为后面行文做好了必要铺垫。其次,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工农联盟为何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即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取得胜利的基本力量、是扩大统一战线联合范围的依靠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统一战线性质国体的基础和统一战线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基础。再次,对与工农联盟有关的三个历史与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如工农联盟的发展历程、工农联盟实质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与农民的联盟、建立工农联盟需要无产阶级政党主动争取等,以便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工农联盟的有关误解。第二章,主要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本章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观,工农联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涵,以及工农联盟在19世纪的欧洲未能实现的原因。首先,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作了分析,指出经济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工农深受剥削,政治上工人运动蓬勃开展,文化上社会思潮多元迸发。其次,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分别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工人观和农民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他们认为工人阶级具有一个不断发展壮大和逐渐成熟的过程,在革命斗争中逐步认识到联合农民的重要性;而农民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沉重压迫下不断发生分化,从一个传统保守的势力逐步产生革命倾向,是一支可以争取的重要政治力量。再次,从1848年欧洲革命前后、巴黎公社革命前后和恩格斯晚年三个时期,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提出他们的工农联盟思想在领导和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最后,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为何在19世纪的欧洲未能实践的原因进行探讨。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是正确的,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工人阶级内部派系较多且始终缺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保守传统的农民联合意识较差、资产阶级对工农关系的挑拨离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才使这一重要思想在当时未能成功实践。从统一战线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是其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他们尤为注重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统一。第三章,主要对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列宁辩证的农民观。一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总体而言列宁对农民的认识从“疑虑”到“肯定”;二是从具体的历史时期来看,同一时期列宁对农民充满矛盾认识。其次,立足十月革命时期、国内战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对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加以分析,指出列宁在十月革命时期间接地实现了工农联盟,国内战争时期削弱了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时期巩固发展了工农联盟。再次,运用比较研究法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比较,指出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建立工农联盟的重要认识,并根据苏俄具体国情提出了建立工农经济联盟的思想,以及在不同时期联合农民的策略更加灵活等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第四章,主要对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论述。首先,对斯大林的工农联盟思想做了分析。列宁逝世后,主政的斯大林认为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抛弃了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对工农联盟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继而指出工农联盟是一个派生问题,居于次要地位,必须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苏联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和国防实力的急剧增强,但它是建立在向农民增收额外税的基础之上,严重削弱和破坏了工农联盟。其次,在对布哈林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与斯大林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比较,指出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对富农作用、对粮食收购危机原因和农业发展道路等认识均不相同,是布哈林继承了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再次,对斯大林与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比较,指出斯大林对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纵然有继承的成分,但更多是否定与背离,主要表现在在实现国家工业化中过渡牺牲农民利益、农业集体化操之过急、过早消灭富农等方面。最后,在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形成的背景下,对共产国际中后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各国共产党尤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共产党,要重视农民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满足农民的“局部利益”、争取工农联盟领导权和将农民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当中等思想。第五章,主要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做了研究和分析。首先,对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如李大钊、陈独秀、澎湃、邓中夏等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指出当时他们就对农民参加工人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具有一定认识,提出了农民是革命“有力的援军”、工人阶级要争取“工农联合”领导权和实现“耕地农有”是革命的重要问题等思想,对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其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指出毛泽东高度重视农民革命主力军作用,引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入农村”,农民的中心问题“就是一个土地问题”等思想,并始终将工农联盟作为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加以巩固和发展,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最后,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理论贡献加以分析,指出其对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作了创造性发展,将农民提高到“革命主力军”的历史地位,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以及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巩固工农联盟等。第六章,主要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农联盟的表现形式发生了重要改变,由革命联盟转变为经济联盟中的工农业和城乡关系。因此,一方面要以工农互促、城乡结合来推动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来不断巩固工农联盟。其次,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分析。由于改革开放和城乡二元体制等影响,城乡、工农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三农”问题越发凸显。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其工农联盟思想主要体现在党制定的“三农”方针和政策上,总结起来就是: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发展农业要靠政策支持和科学指导,建立新型乡镇企业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扬经济民主下放生产经营管理权,以及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再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以来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分析论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逐步提出要把农业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的首位,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以及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等思想,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党的工农联盟思想。结语部分,进一步对全文作了总结提升,提出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对我国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与启示。那就是从统一战线的视角来看,在农民绝对数量仍然庞大的我国,必须坚持工农联盟在统一战线中的基础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尤其是工农联盟的领导,坚持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切实维护和照顾农民的利益,以及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等。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对我国广大农民的联合与团结,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广泛争取人心、凝聚力量。

李佳艳[4](2004)在《秦汉工商业者犯罪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黄金阶段 ,随着其不断发展 ,工商业者的活动也日趋活跃 ,与之相应的则是其犯罪的高发现象 ,影响了经济、政治的稳定。本文着重介绍了他们的犯罪行为、特点、影响及发展趋势 ,探讨了此时犯罪高发率的原因 ,对政府采取的防范、惩治措施也作了简要介绍

孟凯歌[5](2020)在《钱亦石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屡遭侵略,晚清以降,不少仁人志士就以各种自身认可的方式试图拯救中国,改变中国命运,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钱亦石就是其中参与革命的代表。钱亦石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力图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构建适应当时中国国情的教育原理。他一直坚持“教育的本质不是神圣的,不是清高的,不是中正的,不是独立的,而是一种工具,在某种社会条件下,是帮助人类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工具。”他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依据,认为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中国教育,因此,在摆脱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中国的教育必须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为目标。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普遍性原理,应用到教育上,分析了教育和生物学、社会学等之间的关系,确信教育并非孤立范畴。钱亦石在其教育理论上使用“现代”一词,更表明其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时代性。钱亦石在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三十年代,并未参加一系列重大的政治运动,但是这并没影响他对政治的考察。从他放弃单纯的教学工作,从事革命,我们就可以看出钱亦石的拳拳爱国之心。面对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特殊的国情,像钱亦石这样的爱国人士莫不希望中国摆脱民族压迫,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光复河山。因此,他认为要解决中国的政治问题,必须从世界范围内考虑,从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上去思考。他指出,在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的太平洋问题上面,日本与英国的关系以及苏联的对外政策是影响全局的关键,日本的武力侵略与苏联的武装自卫双方有本质上的不同。与此同时,他对欧洲政治问题的观察,也具有独到的认识,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研究。他认为德国合并奥地利会引起意大利和法国等国介入,继而再次引起世界大战。另外,他对于德意与法苏两大阵线的对立,强调英国是未来欧洲政治的决定力量,而能决定英国未来的则是英国的人民群众。钱亦石的经济思想主要有产业革命思想、财政认识、农村问题和社会性质论战下的中国经济观。钱亦石叙述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历程,强调欲知来须视诸往,主张研究世界政治问题,必须清楚各国的来龙去脉,与其说是经济范畴,不如说它是钱亦石研究政治问题的附属品。三十年代,中国在财政和农村问题方面都面临各种复杂局面,钱亦石注重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结合,又针对具体问题加以分析,试图透过对中国经济的认识从中找到救时良方。社会性质下的中国经济观更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是钱亦石同托派斗争的有力武器。总之,在近代历史的社会演进中,钱亦石紧跟时代潮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提出自己见解,这些都是国人在寻求救亡图存道路上的重要探索,在民国学术史上留下的重要一笔。

秦铁柱[6](2014)在《两汉列侯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代列侯爵从渊源上来说,可以追溯到作为周代分封制重要内容的五等爵制,而汉代意义上的列侯爵雏形在战国产生了。汉代列侯爵脱胎于秦二十等爵制,但并不等同于秦二十等爵制之列侯爵,它融合了楚爵的因素,是秦楚爵制融合的结果,汉彻侯爵于高帝六年最终形成。笔者在采纳众家说法的基础上,将汉代列侯分为功臣侯、王子侯、外戚侯,恩泽侯,归义侯、宦者侯、丞相侯七种类型。列侯是二十等爵制中惟一的贵族爵,仅次于皇帝、诸侯王,在汉代社会结构中占据极为显赫的地位,对两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汉代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通过研究汉代列侯这一群体与政治、经济、民族、士人、豪强、武装力量之关系,可以深化对汉代社会各个方面的认识,对研究整个汉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有效地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专制皇权的形成发展过程,更好地把握封建官僚制度及各种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可以更好地认识与把握汉代之国家秩序与官爵秩序,明确汉代社会的等级本质;展现了儒学在两汉由衰到兴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对汉代政治的影响;深化对两汉对外贸易的研究,展现了汉人与其他民族既有相互交流、融合、接近、杂处,也有对峙、摩擦乃至兵戎相向的民族关系,进一步认识到了汉代各民族的融合过程;进一步完善对汉代军事体制的研究;通过对两汉“长寿”与“短命”两类侯国进行对比揭示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且得出有益于今的启示。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有七个:1、列侯与汉代政治;2、列侯的经济收入与支出;3、列侯与豪强之关系;4、列侯与士人之关系;5、列侯与民族关系;6、列侯与汉代武装力量之关系;7、汉代列侯爵位传袭之对比。

丁涛[7](2003)在《质疑与辨析——关于曹禺戏剧的现实主义(或社会问题剧)诸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在“曹评”史上 ,对曹禺戏剧定性为现实主义戏剧 ,这是一个时代的共识。该文作者对此定评提出质疑。并首次指出在中国风行了近百年的“现实主义” ,实际上同时指称着两个并存的名同而实不同的现实主义。作者详述了这两个具有对立原则的现实主义的历史由来、各自的实质特征 ,其中 ,重点放在对我国特有的现实主义的阐发上 ,指出她对中国传统“士”文化精神的一脉传承。在这一辨析的基础之上 ,该文作者认为 ,曹禺戏剧既不是中国特有的现实主义 ,也不是西方意义上的现实主义。

马艳秋[8](2020)在《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文中认为本论文是对印度底层研究的代表理论家帕沙·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后殖民理论进行的系统研究。作为底层研究这一领域中享有盛誉的学者,帕沙·查特吉始终致力于在东西方文化比较视域下研究印度当代的政治及文化体制,他的观点架构隐含批判的对象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经济侵入,抵制这一侵入并建构自身的话语体系是他理论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目标。查特吉十分注重对后殖民国家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去殖民化”,将现代政治的研究深入地扎根于第三世界后殖民的历史语境中,运用庶民研究的批评策略对当代西方中心主义进行了批评和解构,其理论具有明显的文化政治批判性。诚如菲利普·霍尔登所说:“查特吉为我们阐明了,理论如何能够动摇并且彻底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框架。如果我们乐意去挑战一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假设,那么这种理论恰恰开启了新的可能性”。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民族主义政治发展的日益复杂化和各民族国家对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强化是民族主义研究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在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研究中,民族主义无疑是最重要的。正是在深入研究殖民地民族主义的过程中,查特吉将其后殖民理论的批判锋芒指向了西方的文化本质论,通过分析殖民地精英民族主义话语与启蒙理性的复杂纠葛,他意识到了本土精英对殖民意识的承袭和内化。也是在这一意义上,查特吉认为,只有将底层对两种精英主义——殖民主义精英主义和民族主义精英主义的反抗纳入到去殖民化的历史向度中,才有可能实现印度的去殖民化和后殖民时代的自由发展。论文的写作主要沿着两条主线进行:一条是精英民族主义话语对殖民主义话语的抵制,另一条是底层实践对殖民话语和精英话语的双重拆解。在历史层面上,查特吉深刻揭示了印度民族历史中充斥着的各种精英话语及其对底层群体革命力量的歪曲和压制,继而对精英民族主义历史中有问题的底层声音进行了重新书写。在现实层面上,查特吉充分肯定了底层的反抗力量在政治与文化领域对保有民族特性的印度发展;对冲破新式殖民主义的封锁所做出的努力和建树。

文白[9](1996)在《“地下金融”何以卷土重来》文中提出“地下金融”何以卷土重来文白"地下金融"亦称"民间借贷",是一种通过贷放货币攫取高额利息的交易方式。这种带有黑市特点的交易方式,在旧中国十分盛行。而当前,"地下金融"活动日趋猖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利率下调,诱发"高利贷"的盛行近年来,"高利...

文白[10](1996)在《“高利贷”何以卷土重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地下金融”亦称“民间借贷”,是一种通过贷放货币攫取高额利息的交易方式。这种带有黑市特点的交易方式在旧中国十分盛行,而当前,“地下金融”活动日趋猖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利率下调,诱发了“高利贷”的盛行。近年来,“高利贷”这种被称作“人吃人的游戏”在我国城乡又出现了,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是今年5月1日存贷款利率下调后,有些手头宽裕或不急需用钱的人认为把钱存入银行不划算,情愿冒点风险私下贷

二、“高利贷”何以卷土重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利贷”何以卷土重来(论文提纲范文)

(1)庞德《比萨诗章》思想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比萨诗章》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比萨诗章》中的新柏拉图主义
    第一节 庞德所理解的新柏拉图主义
    第二节 灵魂上升之路
    第三节 人神合一,灵魂上升的最终目标
    第四节 《比萨诗章》中的神秘主义
第二章 《比萨诗章》中的儒家思想
    第一节 《比萨诗章》中诗化的儒家思想
    第二节 儒家思想,“事物遵循之某种准则”
    第三节 《比萨诗章》中的儒家思想与新柏拉图主义
第三章 《比萨诗章》中的神话
    第一节 多元神话的杂合
    第二节 神话意象的变形
    第三节 神话,一种诗意栖居的方式
    第四节 神话与自我身份重建
    第五节 神话与天堂幻想
第四章 《比萨诗章》中的亲法西斯和反犹思想
    第一节 庞德亲法西斯立场
    第二节 庞德眼中的墨索里尼及其法西斯政权
    第三节 庞德亲法西斯思想的迷惑性和危害性
    第四节 庞德极端的反犹思想
    第五节 庞德反犹思想的本质及迷惑性
第五章 《比萨诗章》思想内涵的矛盾性
    第一节 个人主义与极权主义的对立
    第二节 多神论与一神论思想的对立
    第三节 两种矛盾的天堂观
    第四节 天堂的破灭
参考文献
后记

(2)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思路、本文结构及创新
第2章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
    2.1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2.1.1 农村经济破产
        2.1.2 国内政治变动
        2.1.3 乡村教育衰落
        2.1.4 民族危机加剧
    2.2 农村复兴思潮的思想文化来源
        2.2.1“以农立国”的农本思想
        2.2.2 传统乡约制度
        2.2.3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2.2.4 西方实验主义教育哲学
第3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变
    3.1 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
        3.1.1 从地方自治到村治思潮
        3.1.2 从乡村教育危机到乡村教育思潮
    3.2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与高涨
        3.2.1 从农村经济破产到农村复兴思潮
        3.2.2 农村复兴思潮发展与高涨的表现
    3.3 农村复兴思潮的转型
        3.3.1 从乡村工作讨论会到乡村运动联合战线
        3.3.2 从乡村建设实验区沦陷到乡村救亡运动兴起
第4章 农村复兴思潮总体考察
    4.1 农村复兴运动的基本观念
    4.2 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
        4.2.1 实行农村自治
        4.2.2 改造农村教育
        4.2.3 组织农村合作
        4.2.4 实施农业推广
        4.2.5 活跃农村金融
        4.2.6 发展乡村工业
    4.3 复兴农村的几种理论
第5章 农村复兴思潮个案分析
    5.1 梁漱溟的农村复兴思想
        5.1.1 建立乡村组织
        5.1.2 知识分子与农民打成一片
        5.1.3 推行教育与合作
        5.1.4 由农业引发工业
        5.1.5 建立理想的新社会
    5.2 晏阳初的农村复兴思想
        5.2.1 推行农村“四大教育”
        5.2.2 研究实验、训练人才、表证推广
        5.2.3 实行政教合一
        5.2.4 进行民族再造
    5.3 高践四的农村复兴思想
        5.3.1 实施民众教育
        5.3.2 培养民众团体
        5.3.3 挽救农村经济衰落
    5.4 方显廷的农村复兴思想
        5.4.1 分析农村复兴的诸多不利因素
        5.4.2 发展乡村工业
        5.4.3 建立农村合作组织
        5.4.4 由政府推动,进行农村整个建设
        5.4.5 追求农村之现代化
    5.5 许仕廉的农村复兴思想
        5.5.1 以整个社会为复兴农村工作对象
        5.5.2 以地方自然经济区域为乡村建设最低单位
        5.5.3 计划的、科学的方法
        5.5.4 谋民族生存与发展、创作新民
第6章 报刊杂志中的农村复兴思想
    6.1 《独立评论》的农村复兴思想
        6.1.1 认识农村破产现状
        6.1.2 剖析农村破产原因
        6.1.3 设计农村复兴方案
    6.2 《中国经济》的农村复兴思想
        6.2.1 《中国经济》对中国农村破产的概括
        6.2.2 《中国经济》对农村破产原因的分析
        6.2.3 《中国经济》复兴农村的主张
    6.3 《大公报》的农村复兴思想
        6.3.1 向政府提出复兴农村建议
        6.3.2 广发农村复兴言论
        6.3.3 救济受灾农村
    6.4 《东方杂志》的农村复兴思想
        6.4.1 强调农村地位重要
        6.4.2 传播农村复兴思潮
        6.4.3 监督政府复兴农村行为
第7章 知识界关于农村复兴问题的论争
    7.1 “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
        7.1.1 论争缘起
        7.1.2 论争内容
        7.1.3 对两种救济农村观的评议
    7.2 “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7.2.1 “从农业引发工业”
        7.2.2 “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7.2.3 对“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反驳
        7.2.4 对两种复兴农村观的评析
    7.3 改良还是革命
        7.3.1 要不要推翻帝国主义
        7.3.2 要不要推翻封建主义
        7.3.3 对论争的评议
第8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8.1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
        8.1.1 民族复兴的目标追求
        8.1.2 现代性的价值取向
        8.1.3 改良性的方法选择
    8.2 农村复兴思潮的影响
        8.2.1 有利于推动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
        8.2.2 有助于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整合
        8.2.3 对中国现代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8.2.4 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统一战线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有关研究状况
        (二) 国外有关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思路及基本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三) 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工农联盟与统一战线的关系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马克思主义
        (二) 统一战线和工农联盟
        (三)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二、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一)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取得胜利的基本力量
        (二)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扩大范围的依靠力量
        (三) 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基础
        (四)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基础
    三、工农联盟的有关历史与理论问题
        (一) 工农联盟的发展历程
        (二) 工农联盟的实质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与农民的联盟
        (三) 工农联盟的建立需要工人阶级政党主动争取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工人阶级和农民在资本主义发展中深受剥削
        (二) 工人运动在此起彼伏中走向壮大
        (三) 多元社会思潮对工人阶级和农民影响深远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观
        (一) “真正革命的阶级”——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成熟
        (二) 农民由“保守反动”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三、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内涵
        (一) 工人阶级与农民的联合必要而且可能
        (二) 工人阶级要对农民加强教育引导
        (三) 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时期均要巩固工农联盟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工农联盟思想未能实践的原因
        (一) 工人阶级各派别对农民重要性的认识不一
        (二)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关注工人阶级自身团结问题
        (三) 资产阶级长期挑拨工农关系
        (四) 所提工农联合措施较为宏观
第三章 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辩证的农民观:从“动摇的力量”到“可靠的同盟者”
        (一) 历史地看:对农民的认识由“疑虑”到“肯定”
        (二) 具体地看:同一历史时期对农民充满矛盾认识
    二、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内涵
        (一) 工人阶级要对农民加强“鼓动与组织工作”
        (二) 工农“真诚的联合”才能保卫社会革命成果
        (三)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离不开工农经济文化联盟
    三、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继承发展
        (一) 工农联盟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极为重要
        (二) 提出建立工农经济联盟的思想
        (三) 联合农民的策略更加灵活
第四章 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斯大林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 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存在某些矛盾”
        (二) 工农联盟“是一个派生问题”
        (三) 推动工业化要向农民征收额外税
        (四) 斯大林和布哈林关于工农联盟问题的争论
        (五) 斯大林对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背离
    二、共产国际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 重视与农民结成联盟
        (二) 满足农民的“局部性要求”
        (三) 共产党要争取工农联盟的领导权
        (四) 将农民经济逐步吸收到社会主义经济之中
第五章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 农民是革命“有力的援军”
        (二) 工人阶级要争取“工农联合”的领导权
        (三) 实现“耕地农有”是革命的重要问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 农民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二) 中国革命应“由城市转入农村”
        (三) 农民的中心问题“就是一个土地问题”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联盟思想的理论贡献
        (一) 将农民提高到“革命主力军”的历史地位
        (二)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最核心的问题
        (三)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巩固工农联盟
第六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以来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农联盟表现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关系
        (一) 以工农并举和城乡结合推动工业化
        (二) 开展农业合作化以巩固工农联盟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 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二) 农业发展要靠政策支持和科学指导
        (三) 发展新型乡镇企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
        (四) 下放生产经营管理权发扬经济民主
        (五) 鼓励并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以来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一) 把农业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的首位
        (二)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三)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秦汉工商业者犯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犯罪行为的种类
    1.哄抬物价, 囤积居奇。
    2.买卖违禁物品。
    3. 走私。
    4.私铸货币。
    5. 放高利贷。
    6. 行贿。
    7. 兼并土地。
    8. 倚财仗势, 欺压百姓。
二、犯罪特点
    1. 犯罪的高发性。
    2.不断发展。
    3.新时期的特征明显。
三、犯罪原因
    1. 生产力的发展。
    2. 私人经济的兴起。
    3. 工商业的经营特性。
    4. 政府政策的影响。
    5. 道德约束力减弱。
四、犯罪的影响
    1.对经济的影响。
        (1) 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
        (2) 加重人民负担。
    2.对政治的影响。
        (1) 增加政治的不稳定性。
        (2) 加速了吏制的腐败。
    3. 对道德的影响。
五、政府针对工商业者犯罪的政策
六、秦汉工商业者犯罪的历史演变
七、结语

(5)钱亦石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一)选题背景与来源
        (二)选题简介
    二、选题论证
        (一)理论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作用
    三、学术史综述
        (一)遗着的收集和整理
        (二)生平事迹的研究和整理
    四、学术要点
        (一)选题切入点
        (二)学术探讨难点
        (三)学术创新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钱亦石生平环境与思想来源
    一、钱亦石生活的社会环境
    二、求学经历与革命生涯
    三、钱亦石的思想来源
第二章 钱亦石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科学性
    二、政治教育思想
    三、生产教育思想
第三章 钱亦石对国际问题的认知
    一、太平洋问题
        (一)前途光明的中国政治
        (二)英日同盟复活的展望
        (三)日本太平洋霸权的建立与与矛盾
        (四)苏联的远东政策
    二、钱亦石的欧洲政治观
        (一)欧洲火药库——奥地利问题
        (二)扶德制苏的英国
        (三)欧洲的政治动向——两大阵线的对立
    三、太平洋问题的认识与欧洲政治观的关系探微
第四章 钱亦石的经济思想
    一、产业革命思想
        (一)对产业革命的认识
        (二)欧洲式的产业革命
        (三)亚洲式产业革命
    二、钱亦石对于财政的认识
        (一)财政的内涵
        (二)财政的内容
    三、钱亦石与陈翰笙对农村问题研究的比较
    四、社会性质论战下的中国经济观
结语
钱亦石年谱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两汉列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有待深化研究及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第二章 列侯爵制的溯源
    第一节 周代的五等爵制
    第二节 战国时代的封君食邑赐爵制
    第三节 秦二十等爵制之彻侯爵
    第四节 汉列侯爵之形成——秦彻侯爵与楚封君制的杂糅
第三章 西汉列侯之类型
    第一节 功臣侯
        一、军功侯
        二、事功侯
        三、定策侯
        四、外交侯
        五、归降侯
        六、告密侯
    第二节 王子侯
        一、王子侯的类型
        二、“王子毕侯”说新论
    第三节 外戚侯
        一、两汉外戚侯之政治沿革
    第四节 恩泽侯
    第五节 丞相侯
    第六节 归义侯
        一、关于匈奴归义列侯的封侯标准问题讨论
        二、匈奴归义列侯的结局论析
    第七节 宦者侯
        一、两汉宦者侯的政治沿革
        二、宦者侯专权为何出现于东汉而不是西汉
第四章 两汉列侯制度
    第一节 等级制度中的两汉列侯
        一、两汉官爵秩序中的列侯
        二、列侯爵内部之等级
    第二节 汉代侯国官制
        一、汉代侯国置吏权之变更
        二、侯国之行政官吏系统
        三、侯国之家吏系统
        四、两套系统的官吏迁转来源探析
    第三节 列侯之册封礼初探
    第四节 两汉列侯赐谥制度之比较
第五章 列侯与汉代政治
    第一节 列侯与皇权之关系
        一、皇权对列侯既笼络又限制
        二、列侯对皇权的能动性
    第二节 列侯与诸侯王之关系
        一、列侯与诸侯王之间的统一
        二、列侯与诸侯王之对立
    第三节 列侯与地方政权之关系
        一、列侯与县令长(侯国相)之关系
        二、列侯与郡守之关系
        三、列侯与刺史、州牧之关系
第六章 列侯的经济收入与支出
    第一节 列侯的经济收入
        一、列侯之“租入”新探
        二、列侯之“私奉养”取消时间考
        三、列侯俸禄考
        四、皇室对列侯之赏赐
        五、列侯受田论
        六、列侯的工商业收入
        七、列侯的其他收入
    第二节 列侯的经济支出
        一、献费与酎金关系之我见
        二、皮币荐璧
        三、列侯之墓葬支出
        四、列侯之其他支出
第七章 列侯与豪强之关系
    第一节 列侯与豪强之间的对立
    第二节 列侯与豪强之间的统一与转化
第八章 列侯与士人之关系
    第一节 列侯与士人之统一
        一、士人对列侯之义务
        二、列侯对士人之责任
    第二节 列侯与士人之对立
    第三节 列侯与士人之融合
        一、封侯为士人之理想
        二、士人与列侯转化之轨迹
第九章 列侯与民族关系
    第一节 列侯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第二节 列侯在民族战争中的意义
        一、抵御异族政权的入侵
        二、镇压民族叛乱,维护国家统一
        三、列侯为开疆拓土的主力军
    第三节 两汉列侯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的成败得失
        一、重义轻利而民族间共同繁荣
        二、重利轻义而民族间相互争斗
第十章 列侯与汉武装力量之关系
    第一节 列侯与帝国军队之关系
        一、西汉列侯与帝国军队之关系
        二、东汉列侯与帝国军队之关系
    第二节 列侯与封国军队关系考
    第三节 列侯之家兵部曲
第十一章 汉代列侯爵位传袭之对比
    第一节 “短命”侯国为何“短命”
    第二节 “长寿”侯国为何“长寿”
    第三节 两类侯国对比而得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典籍
    二、论着
    三、论文
    四、学位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及发表论文

(7)质疑与辨析——关于曹禺戏剧的现实主义(或社会问题剧)诸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的曹禺戏剧批评主潮——
二、现实主义在我国的演化发展
三、两个名同实不同的现实主义原则的辨析
四、现实主义 (社会问题剧) 的本土源头——传统的现代性转化与表现。

(8)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殖民地民族主义思想的突围
    一、众声喧哗:以民族主义思想为例
        (一)知识界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
        (二)在政治发展史上重新解码民族主义
        (三)民族与民族主义:殖民与后殖民国家的在场
    二、重述民族主义:从精英到底层
        (一)“消极革命”与精英阶层对自身统治特权的再确认
        (二)查特吉的底层叙事及其对多元民主诉求的再演绎
        (三)去殖民化与现代的印度历史
第二章 精英民族主义的历史叙述
    一、精英民族主义话语的构建
        (一)精英阶层的权力意识与文化自省
        (二)甘地主义及其对农民革命力量的收编
        (三)平稳的过渡与西方现代化的印度式发展
    二、精英民族主义对底层历史的书写
        (一)农民:反抗者?亦或边缘的愚众?
        (二)妇女问题的象征性解决
        (三)少数族裔的边缘与分裂
第三章 底层的政治社会及其对西方政治话语的拆解
    一、政治社会:查特吉对后殖民政治现实的理论构想
        (一)以市民社会为“镜像”的政治设想
        (二)对东方社群文化现代意义的重构
        (三)后殖民国家底层的民主政治实践
    二、庶民政治思想对西方民主制的反拨
        (一)从资本的时间到异质化的民族现实
        (二)后殖民国家现代政治的真实景观
        (三)庶民政治主体性的重构与政治解殖民化的开始
第四章 殖民与后殖民时期大众文化的多面向辨析
    一、殖民地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与反殖民的政治斗争
        (一)足球与反殖民斗争的集体认同
        (二)戏剧艺术与反殖民政治意识的传播
    二、后殖民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及其政治指向性
        (一)文化研究面对后殖民文化实践的“失语状”
        (二)印度后殖民时期文艺对西方霸权主义的反抗
    三、遇见查特吉后殖民理论的审美之维
        (一)大众文化对审美政治化的表征
        (二)艺术在“颠覆”之处重生
        (三)尊重和肯定大众的审美趣味
第五章 查特吉后殖民理论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多元超越
    一、思考现代性发展的东方视角与实践
        (一)从泰戈尔访华看东方文明的现代性问题
        (二)社群与西方现代的民族国家
        (三)泰戈尔对西方技术理性的美学批判
    二、民族主义:批判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点
        (一)后民族时代?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政治对西方现代性的反叛
        (二)全球化时代殖民话语的消解、重述与帝国霸权主义的新实践
        (三)帕沙·查特吉:重塑他者的自由之界
结语 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与中国问题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高利贷”何以卷土重来(论文参考文献)

  • [1]庞德《比萨诗章》思想内涵研究[D]. 胡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2]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D]. 刘峰. 湖南大学, 2015(12)
  • [3]统一战线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研究[D]. 韩志宏. 山东大学, 2019(02)
  • [4]秦汉工商业者犯罪研究[J]. 李佳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S1)
  • [5]钱亦石思想研究[D]. 孟凯歌.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两汉列侯问题研究[D]. 秦铁柱. 南开大学, 2014(04)
  • [7]质疑与辨析——关于曹禺戏剧的现实主义(或社会问题剧)诸评价[J]. 丁涛.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3(01)
  • [8]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D]. 马艳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9]“地下金融”何以卷土重来[J]. 文白. 国有资产研究, 1996(05)
  • [10]“高利贷”何以卷土重来[J]. 文白. 党员之友, 1996(12)

标签:;  ;  ;  ;  ;  

为什么“高利贷”卷土重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