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十一届亚运会曲棍球比赛技战术运用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星[1](2020)在《第十三届全运会辽宁男子曲棍球队进攻战术类型特点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辽宁男子球棍球队比赛吸引了国内外曲棍球界的目光。辽宁男子曲棍球队是当今国内曲棍球界唯一挑战成功全运会连续四届冠军的队伍。辽宁男子曲棍球队整体战术水平很高,比赛经验丰富,进攻特点明确。文章通过对辽宁男子曲棍球队进攻战术运用特点进行分析,一定程度上能够为辽宁男子曲棍球队的技战术发展乃至中国曲棍球项目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揭示第十三届全运会决赛阶段辽宁男子曲棍球队6场比赛的进攻战术类型的运用特点,查阅文献资料,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曲棍球教练组及专家组的讨论与建议,对技术、战术指标进行选取和确定,建立相关进攻战术视频统计模板,选择使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对进攻战术进行统计、观察、分析、归纳,以便掌握目前我国曲棍球进攻战术的理念与发展规律,从中汲取精华,为我国男子曲棍球队在国际舞台上再创辉煌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届比赛进攻手段主要有前场和中后场任意球进攻,中后场任意球次数大于前场任意球次数。前场任意球进攻战术类型有自发球战术、反向转移战术、传中战术、二打一战术;中后场任意球进攻战术类型有侧面利用型战术、空间投入型战术、反向转移型战术、中路突破型战术,按比赛情况分为运动战和守转攻进攻。2.中后场任意球攻入射门弧区中,普遍采用运动战进攻方式。侧面利用型战术占比最高,将球转到侧面进攻能够增加球队进攻的灵活性,增加防守难度;空间投入型战术和中路突破型战术中占比最低,但威胁力较大。3.中后场任意球:运动战攻入射门弧区中,侧面利用型战术占比最高,中路突破型战术占比最低;守转攻攻入射门弧区中,中路突破型战术占比最高,空间投入型战术占比最低。4.前场任意球攻入射门弧区中:与北京队、江苏队、甘肃队、吉林队等小组赛中,最常用的进攻战术是反向转移战术类型,通过利用防守方不前顶、不施压的时机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半决赛中,最常用的进攻战术是传中战术类型,通过利用防守方的盯人特点,选出空挡,提高进弧成功率,造成更大的威胁;在决赛中,最常用的进攻战术是自发球战术类型,通过辽宁队前锋的身体和个人进攻战术,突破创造得分机会。充分利用场地宽度、深度,局部位置分配合理,有效控制比赛,充分发挥核心球员的个人能力及执行能力。
张雅飞[2](2012)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外男子曲棍球赛拉射技术分析与战术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曲棍球运动在我国开展已有三十多年,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女子曲棍球队获得了银牌的历史最好成绩,国家体育总局因此也将曲棍球列为我国奥运会潜优势项目,肩负着奥运会夺牌的重任。亚运会是奥运会曲棍球比赛的预选赛,也是奥运会前为数不多的高水平赛事之一,因此,研究亚运会曲棍球比赛,总结亚洲各队主要对手的技战术主导思想,对我国男曲备战伦敦奥运会预选赛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我国男子曲棍球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比赛中往往表现起伏较大。在基础技术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团队配合的战术打法应是我国男曲今后发展和努力的方向。本研究将从比赛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角度出发,利用SportsCode技战术分析系统对亚运会男子曲棍球赛进攻战术进行统计和分析;利用dartfish团队分析系统,对短角拉射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本研究在查阅文献资料,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家男女曲教练组及专家组的讨论与建议,对技术、战术指标进行选取和确定,建立相关技战术视频统计模板,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出发,运用技战术视频统计软件对亚运会男子曲棍球比赛10支参赛球队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将我国男曲在本届比赛中所表现出的技战术特点进行总结,并与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对比,从比赛中寻找不足;对中国队及马来西亚队的短角球拉射选手进行技术解析,分析并找出我国拉射运动员在技术环节中的不足,为教练员提供建议,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手段,提高我国运动员短角拉射技术水平。本研究结论如下:(1)本届比赛25码进攻的战术手段主要有传中球战术、配合战术以及个人突破战术;配合战术的使用频率最高,主要集中在中路区域进攻,与其它进攻区域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右路底线区是传中球战术和突破战术的主要进攻区域,右路整体进攻次数也高于中路进攻和左路进攻,说明在本届比赛中右路进攻仍然是各队的首选进攻路线。(2)本届比赛中,进球方式有个人突破进球、传中抢点进球、团队配合进球、补射进球、短角进球和点球;在各种得分方式中,短角球进球最多;在进球区域上位于中路的1区、2区进球最多,而相比中国队,巴基斯坦队的得分点就相对较多,进球区域也比较分散,因此更不容易防守。而从进球时间上来看,比赛的最后10分钟是进球最多的时段。(3)从数据上来看,短角球依然是本届亚运会男子曲棍球比赛的主要得分方式。强攻战术是本届比赛中短角球的主要进攻方式;拉射是强攻战术的主要手段,中国队在拉射战术的使用频率和得分率上都远远低于其他球队;在拉射射门的线路选择上,以拉射远角次数最多,但从得分效果上看,近角射门得分率最高。(4)从时间特征上来分析,中国队的短角拉射进攻在发球-停球-拉射射门这几个环节的时间上都要明显长于马来西亚队,整个进攻衔接不够流畅,这可能是中国队拉射进球率低于马来西亚队的主要因素之一。(5)中国队员S在拉射技术起始动作2-4点的肘关节角度变化比较大,说明该运动员在动作开始阶段肘关节便有发力趋势,没有遵循肩关节带动肘关节的生物力学原理;马来西亚5号队员拉射引球时减小转动半径以增加初速度,出手瞬间肘关节尽量打开增加转动半径,增加了挥臂的线速度,而出手后手臂继续前送则保证了力量的继续传递,以进一步增加球速。
刘江山[3](2019)在《“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关键阶段。为了解决我国冬季项目的短板,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充分调研与思考,提出“举国发力、恶补短板”的新理念,采取跨项跨界选材的新思路,打破传统限制,拓宽选材渠道,充分利用各省市天然资源和地域优势,丰富冬季项目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以期利用夏季项目的人才基础,通过科学选材,提高运动员的成材率来缩短冬季项目运动员的培养周期,进而恶补我国冬季运动人才储备的短板,从而实现冬季竞技体育项目跨越式发展。2015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明确将江苏省轮滑队作为落实“冰雪运动南展西扩”、实施“轮转冰”计划的试点。2016年6月,江苏省速滑队正式组建。自“轮转冰”计划实施以来,江苏省速滑队在国际、国内速度滑冰竞赛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本文以“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追踪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迁移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分期训练理论和“双子模型”训练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项目特征分析,构建了“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对江苏省速滑队“轮转冰”训练模式运行进行实践分析,为今后“轮转冰”训练模式指明方向,并对其它项目跨界选材、转项训练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轮转冰”训练模式是指以实现速度滑冰后备人才培养和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为目标,以速度轮滑运动员为主体,通过科学设计训练阶段和训练内容,最终使速度轮滑运动员转项成为在速度滑冰专项上具备较强竞技实力(较高竞技水平)的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标准样式。从运动训练实践出发,依据理论指导,应形成“基础训练阶段:速度轮滑训练→转项发展阶段:冰轮两栖训练→专项提高阶段:速度滑冰训练”三阶段训练模式。——我国速度滑冰整体实力下滑严重,尤其长距离项目整体竞技实力依旧停滞不前。江苏省速滑队所取得的成绩,证明“轮转冰”转项训练可以有效扩大速度滑冰选材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提出“轮转冰”转项训练发展方向应以速度滑冰长距离和集体出发项目为主,尤其注重集体出发项目的发展。但“轮转冰”训练理论十分滞后。——研究提出立足速度轮滑运动,依据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项目特征,以培养速度滑冰后备人才为目标,指导由速度轮滑转项进入速度滑冰训练过程的“轮转冰”训练模式运行指导思想;提出从运动员年龄、运动成绩以及对速度滑冰技术理解和适应程度这3个方面来判断“轮转冰”的转项训练时机。——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人力资源因素、训练竞赛因素以及综合保障因素)、9个二级指标(教练员因素、运动员因素、管理人员因素、运动员训练环境、训练科学化程度、竞赛改革、管理保障、科研保障和医疗保障)以及41个三级指标的“轮转冰”训练模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以“轮转冰”训练理论研究内容为基础,构建了以“轮转冰”训练模式内涵、原则、转项时机判断、训练内容和影响因素5个部分为主要内容的“轮转冰”训练理论框架。——“轮转冰”训练模式,基础训练阶段,采用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以速度轮滑训练为主,提升运动员速度轮滑竞技实力和水平;转项发展阶段,按照年度双周期训练模式,重点提升运动员速度轮滑竞技实力,进入速度滑冰训练周期,以适应、调整速度滑冰技术和比赛节奏为主,通过转换频率增加来提升运动员对技术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速度轮滑主要竞赛期。专项提高阶段,同样按照年度双周期训练模式,以速度滑冰训练和竞赛为主,重点是提升速度滑冰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速度滑冰主要竞赛期。尤其对于技术训练方面逐步探索出相对科学的训练理念,即速度滑冰和速度轮滑之间的技术差异其实就是在与器材的磨合上,并不是局限于两者技术本身,随着转换的频繁,会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滑行风格。——通过案例分析更加明确了,“轮转冰”转项训练成功,以专攻中长距离项目的速度轮滑运动员为主,转项速度滑冰后专攻集体出发和长距离项目,竞技能力优势主要体现在体能和战术两个方面。“轮转冰”训练应尊重速度轮滑原有技术,依据运动员对速度滑冰器材和场地磨合、适应程度,以适应速度滑冰专项技术为核心,改进为辅助,打造具有运动员个性化的滑行技术风格的技术训练理念。与传统速度滑冰训练相比,“轮转冰”训练的成材率相对更高。同时也验证了“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合理性、科学性。
王宁[4](2013)在《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尽管我国的曲棍球运动在国际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人们对于曲棍球竞技人才培养的特色与经验还尚未进行全面的总结,对其培养模式还没有系统的梳理,这严重影响了曲棍球运动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对当前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和梳理,针对现在竞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究其原因提出相应策略,不断完善我国曲棍球的管理、训练和培养体系,从不同的纬度来为我国曲棍球运动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以探索我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研究以系统论、人才学、运动训练学、教育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支撑,运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进行系统地理论研究,对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念为根据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青少年曲棍球运动的训练规律和市场规律,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职业球员及其他曲棍球人才为目标,充分体现先进的培养理念,科学合理地确定的若干要素的整合。2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由培养的主体、培养目标、培养的外部环境、培养的要素这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四部分所组成,其中要素包括人才选材要素、训练要素、文化教育要素、竞赛要素、人才要素、管理要素、保障要素、人才输出要素。3现阶段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是:选材时机较晚、方法不完全科学、教练员满意度不高、教练员执教经验不足、未完全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竞赛场次不足、教练员不重视文化课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4影响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影响的主要因素有曲棍球运动管理体制,曲棍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教练员队伍知识能力结构,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运动员的选材等。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主要包括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选拔体系、训练体系和人才管理体系三大部分。其中训练体系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训练目标、训练计划、训练内容、考核标准构成。
霍科林,宋正学,金成吉[5](2016)在《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曲棍球技战术特点的研究》文中认为对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曲棍球比赛的8支参赛球队共计20场比赛进行了录像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和统计.研究表明:1在8支球队的14名与58名各技战术指标的比较中,除射门场均次数(进攻)、定位球进攻配合成功率(进攻)和进弧场均次数(进攻)、前场紧逼成功率(防守)等4项指标外,其余各指标并没有显着性差异;2射门和造短角球是曲棍球比赛中最为核心的进攻技战术指标,在防守方面的前场紧逼,进攻方面的定位球进攻抢发、配合进攻、个人带球摆脱、快速反击以及进弧等能力的提高与这2项指标之间呈高度相关.
胡竹青[6](2014)在《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与战略选择》文中认为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方法对世界和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橄榄球运动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讨,论证了中国橄榄球运动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提出了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战略选择。本研究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界橄榄球运动的历史、分类和现状”,在这一部分,梳理出了世界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历史,明晰了世界橄榄球运动的分类与不同橄榄球运动之间的区别,介绍了橄榄球运动的主要赛事;第二部分是“橄榄球运动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一部分,对橄榄球运动的功能、哲学内涵、文化内涵、核心价值进行了阐述,对橄榄球运动之于训练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意义进行了探求;第三部分是“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与现状”,在这一部分整理了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橄榄球运动历史,研究了中国橄榄球运动各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对导致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滞后原因进行了剖析;第四部分是“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在这一部分,对中国发展橄榄球运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对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历史机遇进行了论证并对中国改革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第五部分是“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这一部分,解答了中国橄榄球运动进行战略研究的意义,提出了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起点模式、目标模式和过渡模式,并就中国橄榄球奥运争光、职业化发展和普及推广进行了案例研究。本文通过五个部分的研究,得出了结论,即:虽然中国橄榄球运动目前的普及范围小、职业化进程慢、市场化程度低、竞技水平不高,但是在世界橄榄球运动的影响下,在橄榄球项目进入奥运会的带动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果的推动下,在中国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背景下,中国橄榄球运动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进行战略性的研究,以使中国竞技橄榄球水平得以提高,群众橄榄球全面普及,橄榄球产业取得发展。
杨二伟[7](2019)在《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在高水平比赛中的跑动距离、速度区间和最大距离等指标以及中国队和澳大利亚队在世界联赛上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了解中国国家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比赛负荷特征,从而为训练负荷的安排提供参考依据,保障训练的科学化。研究方法:以中国国家女子曲棍球队参加亚洲杯的10名主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Catapult Sprint运动监测系统和Firstbeat心率监测系统,对10名国家女子曲棍球队运动员参加2017年亚洲杯进行的比赛中体能负荷的相关数据收集,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1、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亚洲杯比赛全队平均运动量为766.0米,后卫平均为757.1米,前卫为765.1米,前锋为775.8米;后卫比赛平均强度为11.51,前卫为11.63,前锋为11.74。无论是全场还是四个节次,后卫、前卫、前锋之间运动量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亚洲杯比赛中运动员的平均心率、最小心率和最大心率分别为149.6±20.9次(76.6±10.9%HRmax),97.3±30.0次(60.6±5.4%HRmax),185.9±10.8次(94.7±6.0%HRmax)。全场比赛的平均心率为189.2±7.1次。对不同位置运动员的心率分别进行统计,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后卫的平均心率最高,达到193±4.3次;其次是前锋,190±5.0次;前卫平均心率较低,183±9.7次。3、在世界联赛比赛中,冲刺跑为速度≥4m/s时,全队平均冲刺次数为127次,前卫最多,为145次,后卫最少为97次。最大速度前三名的运动员全部为前锋位置,后7名运动员全部为后卫位置。4、在与澳大利亚比赛数据的分析中,分析全速跑(>5米/秒)跑动数据,我队后卫队员比例为4.4%,前卫为6.8%,前锋为6.3%;澳大利亚国家队数据,后卫为6.3%,前卫为9.3%,前锋为7.7%。研究结论:1、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比赛跑动量大,具备一定的有氧耐力水平。2、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跑动特征存在差异,尤其是前锋运动员,运动量、运动强度最高。3、在与澳大利亚的比赛中,跑动总量占据优势,但是冲刺跑能力存在差距,需要提高我国高水平女子运动员的快速冲刺跑能力。研究建议:1、建议增加所监控运动员的数量,监控高水平运动比赛,以更加深入研究高水平比赛中运动员的体能负荷。2、建议将集训期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水平符合比赛时所需的体能水平或者超过比赛所需的体能水平。3、建议在研究中增加生理生化相关指标的研究,以更好的研究运动员比赛时的体能负荷特征。
高瞻[8](2013)在《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及调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篮球比赛是竞技篮球运动的主要内容,从前期的运动员选材到多年的运动训练,包括为之服务的管理和体育科研等,都是为了能够成功地参加比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在人们大量关注我国篮球区域优势及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原因等问题的同时,对如何实现运动训练与篮球参赛的有效衔接、如何针对高水平竞技篮球赛事进行合理有效的参赛调控等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亚锦赛、全运会、CBA、WCBA联赛等是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所主要面对和参与的赛事,在多年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成功参赛,实现球队及运动员自身在竞技体育中的合理诉求,就成为高水平球队及其队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需要了解如何实现运动训练到竞技参赛的有效链接,认知并把握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的时间、过程等方面的特征,并且进一步探究影响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调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的案例,对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及调控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这一概念进行了理论界定,归纳了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的特征,并对影响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调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合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案例,揭示了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中的调控特征,并进一步总结了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中的调控策略。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是指: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为了实现某一具体篮球赛事的参赛目标,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的赛前训练、竞技参赛、赛后总结与评价等一系列专门活动的排列组合。其中,赛前训练时间通常持续4-8周;比赛阶段时间,集中赛会制篮球赛事活动通常为10-15天,主客场赛季制篮球赛事活动约为100-130天;赛后总结与评价需要1-2周。因赛前训练的时间受运动员竞技水平、目标赛事的重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球队参考赛前训练时间时要因地制宜。(2)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1.比赛过程的多变性与参赛行为的可控性;2.球队竞技能力的相对稳定性与组合竞技能力的多样性;3.竞技超限行为的不确定性与延续性;4.攻防时间的有限性和攻防目标的空间性。(3)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调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赛目标、参赛计划、球队管理和对手竞技水平、比赛条件、裁判员水平等。其中,教练员和运动员是调控的基础,参赛计划是调控的依据。(4)高水平竞技篮球队赛前训练的调控策略包括:1.优化球队、组合、个人的竞技能力;2.注重体能储备;3.提高技战术训练的针对性;4.重视心理训练;5.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安排比赛训练;6.结合具体任务开展周、日、课训练。(5)在参加不同级别的赛事时,我国男、女篮首发队员的上场时间有差异;在同一赛事中,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首发队员在决赛(季后赛)阶段上场时间均高于小组赛(常规赛)阶段。说明球队在竞技参赛过程中会结合参赛目标,策略性、针对性地使用主力球员和不同阵容。(6)赛次调控主要有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和运动员的自我调控。教练员的临场指挥策略有:1.抓住高与快主要矛盾转化,抢占比赛先机;2.依参赛计划实施和比赛态势,技战术运用策略求稳求变;3.根据双方的表现,灵活使用调控方式。运动员主要通过教练员引导、自身调节,球员间相互鼓励使自己处于积极的情绪里,并对对手的心理施加影响。(7)从参赛调控的视角,中国男篮在2013年亚锦赛上失利的原因主要有:1.主教练的遴选不合适;2.球队成员的更新不及时;3.赛前训练安排不合理;4.对参赛对手的了解不够。
高玉花[9](2013)在《竞技战术节奏的理论诠释及其在排球竞赛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节奏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人们竞技活动方式和行为中最活跃的因素。竞技体育活动中无处不在的节奏不仅影响着竞技者的竞技方式和竞技表现,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运动成绩。进行关于“竞技节奏”基本理论探讨和实证应用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竞技者的竞技活动认知水平,而且通过分析与阐述竞技节奏的基本理论问题,解决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过程中节奏应用与控制等诸多实践问题,对竞技节奏理论的建立,对竞技体育学理论的发展,对竞技参赛学理论的完善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节奏理论、控制理论、竞技体育理论为基础,对竞技节奏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初步构架了竞技战术节奏的理论体系,重点解析竞技战术节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竞技战术节奏掌控策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排球运动实践,对优秀排球运动队的排球竞赛节奏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竞技节奏是竞技行为构成及竞技体育从业人员的竞技行为在时间维度上的时序性变化。竞技节奏可以分为参训节奏、参赛节奏、赛事节奏、赛次节奏和赛场节奏等。也可以分为动作节奏、战术节奏、负荷节奏等。2、竞技战术节奏是运动项目特征制约下的竞技战术要素和竞技者战术行为在时间维度上的时序性变化。竞技战术节奏的构成要素包括战术活动时间、强度、密度及其变化等。3、竞技战术节奏具有竞技者战术行为的快慢、攻防、真伪等性质。战术运行节奏和战术实施节奏是竞技战术节奏的基本运动形态。其主要表现方式为反复、对应、间歇和转换等。4、竞技战术节奏的内容体系庞杂,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其类别不同。以竞赛内容为标准,可分为速度节奏、位置节奏、远度节奏、高度节奏、出场节奏、重量节奏、环数节奏、编排节奏、进攻节奏、防守节奏、攻守转换节奏;以参加人员多少为标准,可分为个人竞技战术节奏、小组竞技战术节奏和集体竞技战术节奏;以比赛行为可控原理为标准,可分为主动与被动竞技战术节奏、主变与被变竞技战术节奏、本源性和适应性竞技战术节奏;以规律性、适用性和使用频率为标准,可分为有序和无序竞技战术节奏、常规和特殊竞技战术节奏、常用和偶用竞技战术节奏。5、竞技战术节奏具有周期性与阶段性、灵活性与稳定性、相对性与绝对性、复杂性与可控性、理想性与实施性、专项特异性与个体差异性等一般特征。6、竞技战术节奏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比赛规则与组织、己方竞技能力与竞技状态、对手竞技能力与竞技状态和比赛进程的发展与变化。7、竞技战术节奏掌控的策略包括:目标导向策略、实力定位策略、扬长击短策略、善用规则策略和多径调整策略等。8、实证研究表明,伦敦奥运会男排四强比赛中,进攻战术实施时,正常时段发快球节奏是常用发球节奏;进攻扣球中多表现为扣慢球节奏;三点攻和四点攻的掩护配合进攻是集体进攻节奏的理想方式;防守战术实施中,慢后防守节奏和半快配合防守节奏是主要表现形式。9、实证研究表明,伦敦奥运会女排四强比赛中,进攻战术实施时,正常时段发半快球节奏是较多实施的发球节奏;进攻扣球时以扣快球节奏为主;三点配合与掩护是她们最佳的集体进攻节奏;防守战术实施中,慢后防守节奏和半快配合防守节奏是主要表现形式。
王明波[10](2010)在《基于Sportscode软件手球技战术视频统计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比赛视频进行技战术统计分析已在体育领域广泛应用。运用先进的SportsCode技战术分析软件构适合手球项目特点的视频分析系统为我国手球训练方法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对提升我国手球项目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与欧洲强国相比手球项目基础薄弱,技战术水平差距较大,如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手球人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将利用SportsCode技战术分析软件构建适合手球项目特点的视频技战术分析系统,为提高我国手球训练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对国内外手球重大比赛视频资料进行研究并建立视频资料库,通过对比分析为我国手球发展提供建议,为教练员创新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出发,运用SportsCode技战术统计软件并结合计算机科学的相关内容,运用专家问卷法建立手球视频技战术统计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SportsCode手球技战术视频统计系统,运用试验法对我国第十一届全运会手球相关场次比赛进行统计分析成熟系统,并与29届奥运会男子手球相关场次比赛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我国男子手球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提升我国手球技战术训练水平提供帮助。本研究结论如下:(1)在手球视频技战术统计指标的权重确定上,采用统计平均数法对专家问卷进行分析整理,构建了手球视频技战术统计指标体系。(2)首次将Sportcod软件系统的视频技战术统计理念与方法引入到我国手球运动项目中,突破了手球竞赛技战术数字信息与视频信息相结合的瓶颈。促进了同场对抗性球类项目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3)在我国首次建立了手球比赛视频资料库模型,也为其他项目收集、整理和查阅重要比赛视频资料提供了理论依据。(4)通过对我国第十届全运会与29届奥运会相关场次男子手球比赛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射门成功率较低、突破能力差、战术运用不合理以及力量相对较差是造成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我国手球并不缺乏远射手,但是与国外强队相比远射成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战术运用不合理,不能创造最佳的射门机会;体能好、脚步快是我国男子手球队员的特点,但是力量不足、身体对抗能力差是亟待解决的普遍问题。提出建议:(1)针对比赛视频资料进行有目的的反复观摩,对发现自身问题、了解对手情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带着问题观看比赛录像,对同一问题归类观看,不建议将一场比赛自始自终线性观看。(2)建议各队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先进SportsCode软件系统,对今后比赛资料进行编码整理,构建属于自己队伍的视频资料库,对队伍的长期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3)在提高队员力量素质、对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队伍的战术训练水平,对提高我国整体手球水平具有深远意义。(4)视频资料库数据的不断更新与完善需要更多的手球人不断努力,希望不断有关心、热爱手球运动的有志之士为手球运动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第十一届亚运会曲棍球比赛技战术运用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一届亚运会曲棍球比赛技战术运用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第十三届全运会辽宁男子曲棍球队进攻战术类型特点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曲棍球运动在国内、外的古代发展史 |
2.2 现代曲棍球运动项目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
2.3 国内外曲棍球运动项目进攻战术研究现状 |
2.3.1 国内曲棍球运动项目进攻战术研究综述 |
2.3.2 国外曲棍球运动项目进攻战术研究综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录像分析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有关指标设计路线 |
3.4 相关统计尺度与概念界定的说明 |
3.4.1 相关指标的解释 |
3.4.2 场区的划分 |
3.4.3 比赛规则的变化 |
3.4.4 曲棍球项目的技术规律的特点 |
3.4.5 曲棍球项目的战术因素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辽宁队攻入射门弧区的整体情况 |
4.2 辽宁队前场任意球,攻入射门弧区战术类型 |
4.2.1 前场任意球,自发球战术类型 |
4.2.2 前场任意球,反向转移战术类型 |
4.2.3 前场任意球,传中战术类型 |
4.2.4 前场任意球,二打一战术类型 |
4.3 辽宁队中后场任意球,攻入射门弧区战术类型 |
4.3.1 中后场任意球,侧面利用型战术类型 |
4.3.2 中后场任意球,空间投入型战术类型 |
4.3.3 中后场任意球,反向转移型战术类型 |
4.3.4 中后场任意球,中路突破型战术类型 |
4.3.5 各比赛阶段,中后场任意球攻入射门弧区战术特点 |
4.4 辽宁队攻入射门弧区的典型进攻战术特点分析 |
4.4.1 前场任意球,运用自发球战术的特点分析 |
4.4.2 前场任意球,运用反向转移战术的特点分析 |
4.4.3 前场任意球,运用传中战术的特点分析 |
4.4.4 前场任意球,运用二打一战术的特点分析 |
4.4.5 运动战情况下,运用侧面利用型战术的特点分析 |
4.4.6 运动战情况下,运用空间投入型战术的特点分析 |
4.4.7 运动战情况下,运用反向转移型战术的特点分析 |
4.4.8 运动战情况下,运用中路突破型战术的特点分析 |
4.4.9 守转攻情况下,运用侧面利用型战术的特点分析 |
4.4.10 守转攻情况下,运用空间投入型战术的特点分析 |
4.4.11 守转攻情况下,运用反向转移型战术的特点分析 |
4.4.12 守转攻情况下,运用中路突破型战术的特点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2)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外男子曲棍球赛拉射技术分析与战术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视频统计研究现状 |
1.2.3 曲棍球技战术相关研究 |
1.2.4 短角球研究现状 |
1.2.5 目前其它球类项目相关研究 |
1.2.6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数理统计法 |
2.3.3 专家访谈法 |
2.3.4 现场观察法 |
2.3.5 录像分析法 |
2.4 统计尺度说明 |
2.4.1 进攻区域划分 |
2.4.2 统计指标概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25 码进攻的整体情况 |
3.2 25 码进入射门弧区的战术形式及特征表现 |
3.2.1 传中战术的整体形式特征 |
3.2.2 配合战术的整体形势特征 |
3.2.3 突破战术的整体形式 |
3.3 进球的战术形式及特征表现 |
3.3.1 进球方式 |
3.3.2 进球的区域特征 |
3.3.3 进球的时间特征 |
3.4 短角球进攻技战术分析 |
3.4.1 短角球进攻方式分析 |
3.4.2 短角得分方式分析 |
3.4.3 短角强攻战术应用分析 |
3.4.4 拉射动作时间特征分析 |
3.4.5 拉射动作技术对比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的科研成果 |
(3)“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速度滑冰研究综述 |
1.2.2 速度轮滑研究综述 |
1.2.3 运动技能迁移与跨项训练研究 |
1.2.4 国外速度滑冰研究现状 |
1.2.5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整体设计与理论基础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2.2.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2.2.2 研究创新点 |
2.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研究方法 |
2.4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4.1 相关概念 |
2.4.2 理论基础 |
2.5 研究技术路线 |
3 我国速度滑冰竞技实力与“轮转冰”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速度滑冰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
3.1.1 平昌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奖牌分布特征 |
3.1.2 平昌冬奥会我国速度滑冰竞赛成绩分析 |
3.1.3 近三届冬奥会我国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分析 |
3.2 江苏省速滑队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
3.2.1 江苏省速滑队发展历程 |
3.2.2 江苏省速滑队的队伍构成与管理现状 |
3.2.3 江苏省速滑队在轮、冰两个项目上取得的成绩 |
3.3 对“轮转冰”训练的启示 |
3.3.1 江苏省速滑队的突破,证实了“轮转冰”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的可行性 |
3.3.2 转项训练成功案例不断涌现,指引转项训练方向逐渐明确 |
3.3.3 转项训练模式正在形成,实践活动逐步走向深入 |
3.3.4 “轮转冰”训练队伍持续扩大,后备人才培养增添新内涵 |
3.4 当前“轮转冰”训练亟需解决的问题 |
3.4.1 转项训练理念需要不断更新 |
3.4.2 训练理论极度缺失,训练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构建 |
4.1 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的项目特征分析 |
4.1.1 竞赛规则和竞赛特征 |
4.1.2 竞技能力特征 |
4.1.3 训练特征 |
4.1.4 制胜因素 |
4.2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
4.2.1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内涵解析 |
4.2.2 “轮转冰”训练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3 “轮转冰”转项训练时机的选择与把握 |
4.3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影响因素 |
4.3.1 影响因素指标初选 |
4.3.2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4.3.3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4.4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框架 |
4.4.1 “轮转冰”训练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
4.4.2 “轮转冰”训练模式理论框架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运行分析 |
5.1 “轮转冰”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
5.1.1 基础训练阶段:主要任务 |
5.1.2 转项发展阶段:主要任务 |
5.1.3 专项提高阶段:主要任务 |
5.2 “轮转冰”各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2.1 基础训练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2.2 转项发展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2.3 专项提高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3 “轮转冰”各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
5.3.1 基础训练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
5.3.2 转项发展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
5.3.3 专项提高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结构 |
5.4 “轮转冰”各阶段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的设计 |
5.4.1 各阶段训练内容 |
5.4.2 各阶段训练方法和手段 |
5.5 本章小结 |
6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案例分析 |
6.1 郭丹个案访谈 |
6.1.1 郭丹成长履历 |
6.1.2 速度轮滑转项发展速度滑冰的优势 |
6.1.3 “轮转冰”训练的主攻方向 |
6.1.4 “轮转冰”运动员技术的提升 |
6.1.5 对“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建议 |
6.2 李思杉2016-2017 年度训练安排分析 |
6.2.1 基本情况与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
6.2.2 年度训练周期安排 |
6.2.3 年度大周期训练内容结构特征 |
6.2.4 年度训练负荷结构特征 |
6.2.5 年度训练不同周期体能和技术训练安排特征 |
6.2.6 不同内容训练方案示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历史演变及特征 |
1.3.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相关研究 |
1.3.3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1.3.4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相关研究 |
1.3.5 研究相关概念和理论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研究 |
3.1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概念界定 |
3.1.1 曲棍球后备人才 |
3.1.2 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
3.2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 |
3.2.1 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分析 |
3.2.2 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分析 |
3.2.3 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外部环境分析 |
3.2.4 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要素分析 |
3.3 我国女曲后备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
3.4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原则 |
3.4.1 把德育放在首位原则 |
3.4.2 学训结合原则 |
3.4.3 全面加特长原则 |
3.4.4 因材施教原则 |
3.4.5 赛练结合原则 |
3.4.6 持续发展原则 |
3.5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特征 |
3.5.1 整体性 |
3.5.2 开放性 |
3.5.3 动态性 |
3.5.4 能动性 |
3.5.5 适应性 |
3.5.6 集成性 |
4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我国女子曲棍球项目的历史回顾 |
4.2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4.2.1 选材情况 |
4.2.2 人力资源情况 |
4.2.3 训练情况 |
4.2.4 竞赛 |
4.2.5 文化教育 |
4.2.6 队伍管理 |
4.2.7 后勤保障 |
4.3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 |
4.3.1 曲棍球运动管理体制 |
4.3.2 曲棍球运动后备人才训练体系 |
4.3.3 教练员队伍知识能力结构 |
4.3.4 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
4.3.5 运动员的选材 |
5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个案分析 |
5.1 江苏扬中模式 |
5.1.1 统一思想、行动一致 |
5.1.2 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
5.1.3 学训并重、全面发展 |
5.1.4 整合资源,科学培养人才 |
5.1.5 政策引导,形成团队优势 |
5.1.6 服务国少,打造一流基地 |
5.2 内蒙古莫力达瓦模式 |
5.2.1 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2.2 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发展平台 |
5.2.3 挖掘潜力,强化培养锻炼队伍 |
5.2.4 全面参与,创新后备人才发展模式 |
5.2.5 建立曲棍球档案,传承曲棍球文化 |
6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 |
6.1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选拔体系 |
6.1.1 运动员选材的内容与要求 |
6.1.2 女子曲棍球运动员选材指标 |
6.1.3 女子曲棍球运动员选材的阶段 |
6.2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训练体系 |
6.2.1 训练目标 |
6.2.2 训练计划 |
6.2.3 训练内容 |
6.2.4 考核标准 |
6.3 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管理体系 |
6.3.1 运动员的管理 |
6.3.2 教练员的管理 |
6.3.3 后勤的管理 |
6.3.4 运动员退役的管理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专家调查问卷1 |
附件2:专家调查问卷2 |
附件3 |
后记 |
(6)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与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橄榄球运动的起源与演进 |
一. 世界橄榄球运动的追根溯源——英式联合式橄榄球运动的起源 |
二. 由“业余体育原则”而导致的分歧促使英式联盟式橄榄球运动的产生 |
三. 加拿大式橄榄球与美国式橄榄球一脉相承 |
四. 澳式橄榄球的多起源说 |
第二节 橄榄球运动的发展 |
一. 从橄榄球世界杯诞生过程观英式联合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 |
二. “业余精神”与英式橄榄球 |
三. 美国式橄榄球的职业化进程 |
四. 两次世界大战对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
五. 规则的变迁和世界橄榄球发展的主要模式 |
第三节 橄榄球运动的分类 |
一. 橄榄球运动的分类和定义 |
二. 主要橄榄球类别之间的区别 |
第四节 橄榄球运动的赛事 |
一. 英式橄榄球主要赛事 |
二. 美国式橄榄球赛事 |
三. 澳式橄榄球的代表——AFL |
第三章 橄榄球运动的内涵与外延 |
第一节 橄榄球运动的内涵探求 |
一. 橄榄球运动的功能 |
二. 橄榄球运动的哲学内涵 |
三. 橄榄球运动的核心价值——正直、热诚、团结、纪律、尊重 |
四. 橄榄球运动的文化内涵 |
第二节 橄榄球运动之于相关学科的意义 |
一. 橄榄球运动之于训练学 |
二. 橄榄球运动之于管理学 |
三. 橄榄球运动之于社会学 |
四. 橄榄球运动之于经济学 |
第四章 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史 |
一. 中国大陆英式橄榄球发展史 |
二. 香港英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史 |
三. 台湾英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史 |
四. 中国美国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史 |
第二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的现状 |
一. 中国竞技橄榄球运动的现状 |
二. 中国橄榄球其它方面的现状 |
第三节 导致中国橄榄球运动现状的原因分析 |
一. 从球类运动起源与在中国的传播洞察橄榄球运动在中国发展滞后的原因 |
二. 奥运会对球类项目发展的影响 |
三. 从橄榄球运动特点本身对其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四. 文化观念差异对橄榄球项目在中国发展的影响 |
第五章 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 |
第一节 中国发展橄榄球运动的意义 |
一. 发展橄榄球运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二. 发展橄榄球运动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
三. 发展橄榄球运动是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需要 |
第二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历史机遇 |
一.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
二. 中国体育的发展成就为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
三.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 |
四. 传媒与体育 |
第三节 中国改革发展的趋势 |
一. 中国改革大势 |
二. 中国体育改革的判断 |
第六章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战略问题的提出 |
一. 战略的含义 |
二.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
三.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战略研究的现实性 |
第二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起点模式和目标模式研究 |
一.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起点模式研究 |
二.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目标模式研究 |
第三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过渡模式研究 |
第四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对策案例研究 |
一. 中国橄榄球项目奥运争光计划 |
二. 中国橄榄球运动职业化发展设想 |
三. 中国橄榄球运动普及推广的思考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的发展以及科学训练的必然要求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概述 |
2.2 国外女子曲棍球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技术路线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本研究的重点 |
3.2.2 本研究的难点 |
3.2.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 研究结果 |
4.1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亚洲杯比赛运动负荷特征 |
4.1.1 我国高水平女曲运动员亚洲杯比赛运动量、不同位置和节次运动特征 |
4.1.2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亚洲杯比赛运动强度特征 |
4.1.3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亚洲杯比赛不同位置运动员跑动距离特征. |
4.2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亚洲杯比赛心率负荷特征 |
4.2.1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全场比赛心率负荷特征 |
4.2.2 不同位置运动员比赛心率负荷特征 |
4.3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世界联赛运动特征 |
4.3.1 世界联赛不同速度区间运动特征 |
4.3.2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世界联赛最大速度运动特征 |
4.3.3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世界联赛不同场次最大速度运动特征 |
4.3.4 我国高水平女曲运动员与澳大利亚国家女曲比赛跑动数据对比分析 |
5 讨论与分析 |
5.1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亚洲杯比赛的运动负荷特征 |
5.1.1 我国高水平女曲运动员亚洲杯比赛运动量、不同位置和节次运动特征 |
5.1.2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亚洲杯比赛运动强度特征 |
5.1.3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亚洲杯比赛不同位置运动员跑动距离特征 |
5.2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亚洲杯比赛的心率负荷特征 |
5.2.1 全场比赛心率负荷特征 |
5.2.2 不同位置运动员比赛心率负荷特征 |
5.3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世界联赛运动特征 |
5.3.1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世界联赛不同速度区间运动特征 |
5.3.2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世界联赛最大速度运动特征 |
5.3.3 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世界联赛不同场次最大速度运动特征 |
5.3.4 我国高水平女曲运动员与澳大利亚国家女曲比赛跑动数据对比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附录A 2017年11月05日中国VS印度Catapult监控报告 |
附录B 2017年11月05日中国VS印度Firstbeat监控报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及调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背景 |
3 研究综述 |
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5 研究任务与主要研究内容 |
6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的理论研究 |
1 “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的理论界定 |
1.1 “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的界定 |
1.2 “参赛过程”的理论界定 |
2 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的特征 |
2.1 比赛过程的多变性与参赛行为的可控性 |
2.1.1 比赛过程的多变性是高水平运动竞赛的客观规律 |
2.1.2 运动员(队)参赛行为的可控性是成功参赛的前提 |
2.2 球队竞技能力的相对稳定性与组合竞技能力的多样性 |
2.2.1 球队竞技能力的稳定性是参赛调控的基础 |
2.2.2 组合竞技能力的多样性是参赛调控的效果 |
2.3 球员竞技超限行为的不确定性与延续性 |
2.3.1 球员竞技超限行为的不确定性源于攻守双方的对抗 |
2.3.2 球员竞技超限行为后果的延续性 |
2.4 攻防时间的有限性和攻防目标的空间性 |
2.4.1 攻防时间的有限性 |
2.4.2 攻防目标的空间性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调控影响因素研究 |
1 参赛调控的基础——教练员和球员 |
1.1 优选教练员 |
1.1.1 优秀教练员的一般品质 |
1.1.2 优选教练员的特殊要求 |
1.2 结合目标赛事确定球员及阵容 |
1.2.1 确定球员 |
1.2.2 确定球队阵容 |
2 参赛调控的目标——参赛目标 |
2.1 赛事目标 |
2.2 赛次目标 |
2.3 赛前训练目标 |
3 参赛调控的依据——参赛计划 |
3.1 参赛计划的类型 |
3.2 制定参赛计划的依据 |
3.3 高水平篮球队备战训练计划 |
3.4 高水平篮球队的比赛计划 |
4 参赛调控的保障——球队管理 |
4.1 以人为本,宽严相济 |
4.2 依法治队,按制管队 |
4.3 球队管理做到严和细 |
5 参赛调控的客观影响因素 |
5.1 对手的竞技水平 |
5.2 比赛条件 |
5.3 裁判员的水平 |
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调控的实证研究 |
1 赛前训练调控 |
1.1 赛前训练案例分析 |
1.1.1 “中国女篮备战第 15 届亚运会”分析 |
1.1.2 “中国男篮备战第 16 届世锦赛”分析 |
1.2 赛前训练调控要点 |
1.2.1 优化球队、组合、个人竞技能力 |
1.2.2 注重体能储备 |
1.2.3 提高技战术训练的针对性 |
1.2.4 重视心理训练 |
1.2.5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安排比赛训练 |
1.2.6 结合具体任务开展周、日、课训练 |
2 赛中调控 |
2.1 赛期参赛特征及调控策略分析 |
2.1.1 不同赛事赛期参赛特征及调控策略分析 |
2.1.2 同一赛事赛期参赛特征及调控策略分析 |
2.2 赛次调控 |
2.2.1 教练员的临场指挥 |
2.2.2 运动员的自我调控 |
3 2013 年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失利的致因分析——从参赛过程调控的视角分析 |
3.1 主教练的遴选不合适 |
3.2 球队成员的更新不及时 |
3.3 赛前训练安排不合理 |
3.4 对参赛对手的了解不够 |
4 参赛总结与评价 |
4.1 参赛总结 |
4.2 参赛评价 |
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访谈提纲 |
致谢 |
(9)竞技战术节奏的理论诠释及其在排球竞赛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节奏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
1.1.2 竞技体育领域大量存在的节奏现象 |
1.1.3 节奏及其掌控对竞技者竞赛过程和比赛结果的影响 |
1.1.4 竞赛理论和节奏理论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
1.2 文献综述 |
1.2.1 节奏、生物节奏(节律)研究 |
1.2.2 竞技运动节奏含义研究 |
1.2.3 竞技运动节奏表现形式研究 |
1.2.4 以竞技运动节奏为标准划分运动项目的研究 |
1.2.5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的基本思路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调查研究法 |
2.2.3 典型案例分析法 |
2.2.4 录像解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的技术思路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竞技节奏及其要素诠释 |
3.1.1 节奏与竞技运动 |
3.1.2 竞技节奏现象 |
3.1.3 竞技节奏体系的时间要素解析 |
3.1.4 竞技节奏体系的内容要素解析 |
小结 |
3.2 竞技战术节奏及其构成要素和形态 |
3.2.1 战术与竞技战术解析 |
3.2.2 竞技战术节奏及其价值 |
3.2.3 竞技战术节奏构成要素 |
3.2.4 竞技战术节奏的形态 |
小结 |
3.3 竞技战术节奏的分类及其特征 |
3.3.1 竞技战术的分类依据 |
3.3.2 竞技战术节奏的分类 |
3.3.3 竞技战术节奏特征 |
小结 |
3.4 竞技战术节奏的影响因素 |
3.4.1 影响竞技战术节奏因素指标 |
3.4.2 确定指标体系 |
3.4.3 比赛规则与组织 |
3.4.4 己方竞技能力与竞技状态 |
3.4.5 对手竞技能力与竞技状态 |
3.4.6 比赛进程的发展与变化 |
小结 |
3.5 竞技战术节奏的掌控策略与方法 |
3.5.1 竞技战术节奏掌控与方法的意义 |
3.5.2 竞技战术节奏掌控策略与方法分述 |
小结 |
3.6 排球竞赛竞技战术节奏基本理论 |
3.6.1 排球运动概述 |
3.6.2 排球竞赛的竞技战术节奏及其分类 |
3.6.3 排球运动竞技战术节奏理论分析 |
小结 |
3.7 伦敦奥运会排球比赛男女四强的竞技战术节奏运用分析 |
3.7.1 伦敦奥运会排球比赛概况 |
3.7.2 伦敦奥运会男女排个人进攻竞技战术节奏分析 |
3.7.3 伦敦奥运会男女排个人防守竞技战术节奏分析 |
3.7.4 男女排集体进攻战术节奏分析 |
3.7.5 男女排集体防守节奏分析 |
小结 |
3.8 竞技战术节奏掌控策略在排球竞赛中的应用 |
3.8.1 目标导向策略在排球竞赛中的应用 |
3.8.2 实力定位策略在排球竞赛中的应用 |
3.8.3 扬长击短策略在排球竞赛中的应用 |
3.8.4 善用规则策略在排球竞赛中的应用 |
3.8.5 多径调整策略在排球竞赛中的应用 |
小结 |
4 结论 |
4.1 关于竞技节奏的有关概念 |
4.2 关于竞技战术节奏及其构成要素和形态 |
4.3 关于竞技战术节奏类型和特征 |
4.4 关于竞技战术节奏的影响因素 |
4.5 关于竞技战术节奏的掌控策略 |
4.6 关于排球竞技战术节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活动参与情况 |
附件 |
致谢 |
(10)基于Sportscode软件手球技战术视频统计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
1.1.2 手球项目发展的需求 |
1.1.3 竞技比赛的必须 |
1.1.4 电视、网络赛事转播的需要 |
1.2 文献综述 |
1.2.1 手球技战术统计研究 |
1.2.2 目前其他项目视频技战术统计的应用研究 |
1.2.3 手球视频技战术统计研究现状 |
1.2.4 Sportscode 技战术分析系统研究现状 |
1.2.5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流程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流程 |
2试验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试验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2.2.6 现场观察法 |
2.2.7 录像观察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Sportscode 手球视频技战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构建技战术视频统计指标体系的原则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Sportscode 手球视频技战术统计模板的构建 |
3.2.1 技战术视频统计战术板的构建原则 |
3.2.2 Sportscode 软件手球战术板的构建 |
3.2.3 Sportscode 手球视频技战术统计模板的应用与完善 |
3.3 Sportscode 手球技战术视频统计系统的应用研究 |
3.3.1 29 届奥运会相关比赛统计分析 |
3.3.2 运用Sportscode 统计系统提高守门员防守边锋射门成功率的研究 |
3.4 Sportscode 手球技战术视频统计系统数据库的构建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手球比赛视频技战术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专家调查问卷 |
四、第十一届亚运会曲棍球比赛技战术运用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第十三届全运会辽宁男子曲棍球队进攻战术类型特点分析研究[D]. 李新星.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2]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外男子曲棍球赛拉射技术分析与战术对比研究[D]. 张雅飞.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3)
- [3]“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D]. 刘江山.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4]我国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 王宁.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6)
- [5]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曲棍球技战术特点的研究[J]. 霍科林,宋正学,金成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6]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与战略选择[D]. 胡竹青. 武汉体育学院, 2014(12)
- [7]我国高水平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D]. 杨二伟.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8]我国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及调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高瞻. 苏州大学, 2013(11)
- [9]竞技战术节奏的理论诠释及其在排球竞赛中的应用[D]. 高玉花. 苏州大学, 2013(11)
- [10]基于Sportscode软件手球技战术视频统计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王明波.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