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科大学高等数学一次考试的统计分析——兼评高等数学试题二期工程的一套试卷(论文文献综述)
夏莲[1](2014)在《课程标准下数学高考命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高考是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窗口。数学高考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否真正从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这三个方面测查了学生,是否实现了良好的选拔功能,是否对中学数学教学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对高考命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客观评价。因此,对数学高考试题命题的研究就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具有现实的意义。该项研究主要探讨三个问题: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梳理数学高考命题的历史发展。第二,通过对数学高考命题的调查研究、文献分析和理论探讨,提出数学高考试卷命制的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三,以案例研究为基础,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提出建议。这项研究将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育测量理论、学习风格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分析、评价新课程标准出台以来数学高考全国卷,从考试说明、试题内容、题型特点等方面,总结数学高考命题的趋势。研究通过调查高考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影响,了解高中数学教学,尤其是高三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提高高考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希望将高考试题的命题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探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促进数学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通过对近四年数学高考全国新课标理科卷的分析,得出数学高考试题呈现出如下特点:在知识点的考查上,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关注知识交汇点以及对新增内容的考查充分;在能力的考查上,重视核心思想和通性通法,重视应用意识以及突现几何直观。由此,也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建议:专研数学课程标准,有效指导教学;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法引领学法,促进学习方式改革;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高考与教学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高考命题与数学教学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研究中仍然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希望能够得到有关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批评指正和建议。
张文兰,黄松奇[2](1992)在《工科大学高等数学一次考试的统计分析——兼评高等数学试题二期工程的一套试卷》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工科高等数学“二期题库”21313A069号试卷,对我院91级本科生1991--199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并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考试成绩和试卷的质量进行科学的分析。结果表明:我院高等数学教学质量良好,高数“二期题库”的试卷质量上等,可作为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评估依据准绳。
陈杉[3](2020)在《2016-2019年高考试题关于数学文化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数学文化对于数学正如血液对于人体,它伴随在数学的各个方面,记录着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文化作为数学的一部分,是教者与学者必需的知识素养,对于二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数学文化所蕴藏的能量能够正确导向学生的数学观,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更高层次的理解。近些年来,数学文化广泛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教材与教学中适当融入数学文化,展现数学的魅力,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文化在高考试题中“露面”的几率越来越大,占比也越来越重,与此同时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学功底的考验也逐步增加。目前对于数学文化在高考试题中的研究日益增多,点与点的研究,点到面的探索,无不展示数学文化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能。本文将从2016-2019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中的数学文化试题出发,研究数学文化在高考试题中的渗透情况,并根据相应的现状提出有关于促进数学文化教学的建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绿色数学课堂环境。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出数学文化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本次研究的高考试题,总结出数学文化的概念,其次对高考试题以及数学文化试题进行概念界定。第二部分是以2016—2019年全国高考卷中的数学文化试题为主,对数学文化高考试题进行文本分析,探究其渗透的情况。数学文化的类型包罗万象,每一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数学文化进行了分类。笔者借鉴了任子朝、陈昂以及齐龙新对于数学文化的分类,将数学文化分为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精神、数学史、数学美以及数学应用五类,并对这五类数学文化试题进行统计,然后挑选典型真题对数学文化试题进行文本分析,以此了解数学文化渗透的现状。第三部分则是采用定量分析法对高考试题中数学文化试题的数量、分值、题型分布、知识点涵盖以及数学文化类型的相关变化趋势进行量化分析,以此分析数学文化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对于高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成分的研究不能仅限于试题研究,而要为教学服务,为教改服务。因此第四部分则是根据数学文化的渗透情况对数学文化教学提出建议,进一步促进数学文化教学合理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数学文化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意见,以及为数学文化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门亚玲[4](2015)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服务,还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撑保障,所以高等数学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却出现“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甚至有“领导怕开”的现象,在其他兄弟院校了解到高等数学课程同样存在这些问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令人担忧。那么为什么出现这些现象?对高等数学课程如何进行改革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本研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课教学的目前现状进行研究,试图找出适合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合适方案。通过对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和高等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对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教师队伍结构、教师教学主要手段与方法、对所使用高等数学教材的满意度;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对高等数学的认识程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根据对访谈、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影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现用教材与专业结合不够,不能做到为专业服务;高等数学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比较枯燥、单一和机械,不能与时俱进,有待进一步更新;学生认为高等数学没有作用、学不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评价比较单一、不能考查学生实践应用数学的能力等五个方面。针对调查中发现的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本文从高等数学课程的课程目标、教材编写的特色、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改革实践建议。根据提出的改革方案,在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改革试验,结果发现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和高等数学考试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说明改革方案对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激发数学求知欲、启发学生心智有一定的作用。通过此研究,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对策提供借鉴,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现实依据,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使高等数学教学水平及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曹汉房,龙世渚,李克琳,李晖[5](1994)在《脉冲与数字电路暨试卷智能生成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试题信息数据库的系统结构及试卷智能生成方法。提出采用启发式搜索策略中的A*算法来改善智能组卷的智能化指标;给出一种逻辑组合检索方法来实现大容量试题信息的快速查询与检索;同时还介绍了系统的应用及其性能分析。
刘东[6](2002)在《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与测评系统》文中提出本文在广泛阅读和调研的基础上,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素质培养和面向21世纪工科物理实验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思路和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把高等教育学、教育测量与统计学等现代教育理论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应用于工科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研制开发出《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与测评系统》软件。该软件首次把物理实验教学的CAI软件和教学管理的CMI软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编制成CBE软件,具有界面友好、运行稳定、实用性强等特点,是工科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与管理现代化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对面向21世纪的物理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该软件已通过省教委教学研究项目的中期检查答辩,并获进一步资助。
张建虎[7](2003)在《职业安全卫生题库及管理系统设计及开发》文中指出近几年我国各类伤亡事故频发,伤亡数量大。为了降低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持证上岗是保证从业人员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有完善的资格证书考试制度,而目前我国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国家认证资格考试制度和方式还较为落后,使考核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为了规范考试方式、保障考试质量、提高考试效率,我们研制了职业安全卫生题库及管理系统(AQDB 1.0)。 本系统的主要内容有: ● 通过研究国内外安全及其他学科考试题库的设计及建设,设计了合理的职业安全卫生国家题库及管理系统方案。 ● 题目数据库管理维护功能丰富,方便快捷。可增加、删除和修改学科,题目录入、维护方便。并且支持有图片的题目,甚至有动画的题目。为了区别不同题目之间考核内容的相关性,作者提出了题目相关码的属性指标。 ● 提供了手工组卷和自动组卷。因为计算机自动组卷实质上是一个多条件、多目标的选题策略,因此研制出了实用、高效的组卷算法——遗传算法组卷。 ● 试卷数据库管理功能丰富、方便,管理员可随时组织新试卷、修改已有的试卷、对当前试卷进行统计分析,打印输出。 ● 主要的人员管理功能有:考评点管理员管理、学员管理和考评点管理。 ● 网络管理功能主要有:设置网络服务参数,在线考试设置等。 ● 认证学员的学习功能:学员在局域网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登录系统后就可进行具有个性化的学习。为了辅助学员的学习,把记忆曲线的原理嵌入到了系统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 考试子系统的研究实现。学员在客户端登录系统后,可随时进行模拟考试或正式考试。模拟考试时,学员可自定义组卷参数,也可用管理员设好的试卷。提交试卷后马上知道自己的成绩,并可对照考试时的原题和答案。 ● 学员可随时查看、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登录口令,以及查看他的考试成绩记录等。
常东超[8](2010)在《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卷策略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中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考试的无纸化、网络化成为IT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终身教育观念的普及,迫切需要有科学、方便、完善的题库管理系统,作为积累题目、自动组卷、保存成卷、分析试卷的利器。本文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本文着重探讨了试题库系统建设的理论基础、建设试题库的技术要点和库结构的设计方法,以经典测试理论为依托,对试卷的测量标准、试卷和试题的参数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确定试题难度系数的方法;论述了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思想、总体功能及其实现原理;为便于算法的实现并充分考虑教育测量可行性对试题库结构进行了设计与改造,进而为提高组卷的成功率和工作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分析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自动组卷算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试题类型,考察知识点,难度,区分度,认知分类及整卷时间等核心属性为主要控制参数的自动组卷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两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组卷策略,该算法以其具有的自适应全局寻优和智能搜索技术、且收敛速度快的特点解决了传统组卷中编码太长、适应度函数值计算困难等问题,很好地满足了自动组卷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和描述了组卷问题的染色体结构和适应度函数,设计了问题的遗传操作,并编制了相应的组卷遗传算法应用软件,为进一步完善网络试题库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对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基本架构进行了探索,确定了无纸化系统的总体功能,确定了亟待继续研究的方向。
崔军[9](2011)在《回归工程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工程在解决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复杂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国对工程师寄予厚望,对工程教育的改革尤为关注。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是在实现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虽多,但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未来的工程师不能仅靠黑板、书本、公式演算和计算机仿真模拟等方式来培养。课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因此,“如何改革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成为笔者关注的实际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工程教育当前正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高等工程教育的微观层面:“工程学习系统”,即课程与教学,是研究的潜在热点。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微观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从工程的角度研究课程急需补充”的局限。本研究跨越工程与课程两个知识领域,聚焦于从工程实践的角度研究工程教育的课程。通过文献综述,本研究提出的核心假设是:“回归工程实践”是当前我国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南针”;中心研究问题是:课程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回归工程实践。本研究围绕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的诉求与回应,提出了层次递进的4个子研究问题:①工程教育及课程是否需要回归工程实践;②课程需回归的工程实践是什么样的实践:③当代工程实践对工科毕业生能力有何要求:④工程教育课程如何改革才能满足该要求。为了深入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应用“战略路径标定法”,选择历史、现实、未来、路径4个视角,各有侧重地回答工程教育课程从何而来、现居何处、意欲何往以及通达之路。研究乘承实用主义知识观,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策略,综合运用历史法、案例法、文本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研究设计,围绕研究问题收集、处理和分析文献资料与实证数据。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1)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大体经历了面向工程实践的起源阶段、偏离工程实践的转型阶段和回归工程,实践的超越阶段;但我国工程教育偏离与回归的时间滞后于国外。当前,国际工程教育呈现出“回归工程实践”的总体趋势,但这种回归不是复原式的回归,而是螺旋式上升到“整体工程观”指导下的当代工程实践。历史研究说明了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的必要性和指向性。(2)整体工程观视工程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其整体的含义是:工程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大背景中;工程依赖技术与非技术的要索;工程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构思、设计、实现与运行的整个过程;工程项目的实施包括工程前、[程中、工程后的完整阶段。“整体型”工程实践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多样化、综合性、应变性、创新性、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等特征。(3)国外大学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说明了课程“回归工程实践”的必要性。国外课程的改革体现了整体型工程实践的部分特点,但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拓展。国外课程所体现的工程实践特点,对工科学生既有技术能力的要求,又有较高的非技术能力要求。工程课程强调回归工程实践,并没有削弱科学与技术知识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而是强调课程应寻求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平衡。(4)我国大学工程教育从课程设计和实施两个层面看,存在“强调工程科学、软化工程实践、脱离产业需求”现状:其主要问题有:课程目标脱离工业需求、课程结构分离工程能力、课程内容偏离工程实践、学生学习游离中心地位。这些问题与高等工程教育的的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指导的缺乏有关。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现状与问题同样说明了课程回归工程实践的必要性。(5)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足通过利益相关者代言的。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诉求点足:回归工程实践是必然趋势;课程应回归到“整体型”工程实践。除了传统的技术能力外,当代的工程师和工科毕业生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灵活应变、信息、处理等非技术能力。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现状与社会诉求口标之间尚有差距,课程需通过改革来弥补这些差距。(6)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为理念指导,回归限“整体型”工程实践,着重构建“工程范式”的课程。课程应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技术与非技术、线性与非线性的平衡。时间,让学生尽早参与工程实践,进程安排符合实践的认知规律:空间上,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为课程实施提供真实的工程情境:深度上,强调集成的工程知识,体现工程的知识基础性和实践特征:宽度上,强调能力的包容,体现工程的产业性和时代特征。(7)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应以工科毕业生的“工程专业能力”为重建目标。本研究提出的“工程专业能力”框架,分为共性能力和个性能力两大类;共性能力又可分为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我国大学可因校制宜地以该能力框架来设定课程的预期学习结果,并参考我国企业雇主对工科毕业生能力的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分类评价。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工程专业能力”为导航,更多地体现当代工程实践的新特点。(8)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重构的重点。课程结构优化的方向是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学科融合型、问题融合型、并列组合型和交替组合型4种结构均可实现面向工程实践的目的。课程结构优化的要素应从课程类型、学分比例、进程安排、场所配置和序变能力入手。设想中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分为6个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自然科学课程模块、工程大类课程模块、工程专业课程模块、工程实践课程模块和顶峰课程模块。(9)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经验设计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重构的难点。一方面,要区分工程学习经验的类型和学习者的类型,采取归纳式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要改革学习评价方式,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经验设计的难点在于如何为工科学生的学习提供真实的工程背景、工程问题与产业工作环境。论文最后提供了国内外工程实践类课程的6种教学模式,可作为我国大学工程教育课程面向工程实践的改革参考。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应当以“整体工程观”为指导,回归“整体型”工程实践,着重构建“工程范式”的课程。工程范式的课程应从理念更新、目标重建、内容重组、结构优化、学习经验设计和教学模式选择等要素进行重构。本研究的新意在于提出了“工程范式”的课程设想、“工程专业能力”框架和“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下,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为工程教育和大学课程两个研究领域提供知识积累;为国际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提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案例。其实践意义在于,为我国大学工程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学术指导和实证依据。其政策意义在于,为大学管理部门的工程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决策咨询;为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供政策参考。
叶民[10](2014)在《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程教育的环境正在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工程教育的模式正处在从“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转换的当口,涌现了以CDIO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模式。实现工程教育范式转换需要一个集成相关政策的范式转换平台,因此,研究、构建面向中国国情的适应性转换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逻辑背景下,借助历史文献法和基于扎根理论的NVivo软件工具,挖掘出转换平台的构成要素和环境支撑要素,成功构造出一个CDIO适应性转换平台,并为该平台运作提出应予把握的策略和政策建议。本文工作与其说是为CDIO模式量身打造的,不如说是为整体工程教育范式建构的,CDIO模式只是选出的引子。如何选择若干影响因子作为工程教育模式转换平台的支撑要素是构筑转换平台的关键。本文首先进行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历史和现实回顾,运用工程问题求解思路寻找要素挖掘和政策调整的方向。本文从工程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探讨了工程教育从“技术范式”到“科学范式”、从“科学范式”到“工程范式”的两次范式转移或两次革命;尤其是探讨分析当代工程教育转型(第二次工程教育革命)的社会背景与改革实践,认识工程教育发展的现实环境和变革驱动力,揭示工程教育范式转换深刻的历史动因和社会必然性。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阐述了“工程范式”转型过程中的若干模式创新——如整体的工程教育、大E的工程等,介绍了多个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最佳实践;详细讨论了CDIO模式的产生、发展背景和丰富内涵,介绍了CDIO模式在中国的试点实践,展示了CDIO作为当前工程教育“二次革命”中崛起的一种典型创新模式应运而生的理论营养、实践土壤,揭示了CDIO模式丰富的创新内涵与时代价值。在转型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回顾中,为CDIO范式转换平台研究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为对CDIO转换平台要素的科学挖掘和平台合理构建,本研究采用国际上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流行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和建立在其理论基础上的NVivo软件。本研究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共三级编码,对能体现工程教育范式转型研究主题的权威性、代表着国际社会主流意见的21篇典型文献(其中英文18份,中文译本3份)进行了深入挖掘;根据研究主题的故事线抽象出的8个选择性编码,进而根据扎根理论,从编码的理论结果中揭示了CDIO转换平台的5大构成要素和3大环境支撑要素。它们分别是重构本科课程计划、工程师资的认可与激励、教育教学方法、学生的评价与激励、大学文化变革,以及国家战略、财政支持、变革的社会共同参与。结合中国国情,我们对5大要素在平台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内容、实现方式与侧重,以及构建过程中的理论准备和具体操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设意见,并给出了CDIO转换平台的构成框架,其中课程设置是实现转换平台的核心内容,师资政策是实现转换平台的关键与瓶颈,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难点,学业评价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变革的重点,大学文化环境的变革在平台重构中起到基础和保障作用。本文阐述了转换平台的政策蕴含,即平台目标的明确性、平台架构的系统性、平台要素的关联性。通过对转换平台的运行与政策环境的梳理分析,揭示了有效运行CDIO转换平台必须把握好的三个应用策略,即:1)变革要选择“先自上,再上下互动”;2)高校要综合判断、自主选择——根据自己的不同定位、不同的行业需求、不同的学科专业特征,可选择选择C、D、I、O不同侧重的模式;3)高校要拿出变革勇气,但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好变革力度和进度节奏。最后,分别向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管理部门提出宏微观政策调整的意见和建议,包括资源分配政策、评价与考核、激励政策、日常管理政策等。本文工作为工程教育的范式转换提供了新的认知,为成功借鉴CDIO模式的政策设计提供新的方法论运用;由此建构的中国CDIO适应性转换平台对相关教育管理实践提供了可作参考的分析与解题框架,为中国高校有效组织和实施工程教育范式转换,提高中国工程师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
二、工科大学高等数学一次考试的统计分析——兼评高等数学试题二期工程的一套试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科大学高等数学一次考试的统计分析——兼评高等数学试题二期工程的一套试卷(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标准下数学高考命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高考制度改革的需要 |
1.1.2 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改革的需要 |
1.1.3 课程标准下数学高考命题发展的需要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的计划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途径 |
2.2 数学高考命题概论 |
2.2.1 数学高考形式的发展变化 |
2.2.2 数学高考内容的发展变化 |
2.3 数学高考命题已有研究的综述 |
2.3.1 数学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
2.3.2 数学高考命题的技术研究 |
2.3.3 数学高考命题的实证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工具的选取 |
3.2.1 教师问卷 |
3.2.2 教师访谈 |
3.2.3 对研究工具的说明 |
3.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3.1 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
3.3.2 教育测量评价理论 |
3.3.3 学习风格理论 |
3.3.4 有效教学理论 |
3.4 研究的方法 |
3.5 研究的伦理 |
3.6 小结 |
第4章 数学高考命题的调查研究 |
4.1 调查目的 |
4.2 问卷设计的思路 |
4.3 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 |
4.3.1 调查样本的个人基本情况 |
4.3.2 处理数据 |
4.3.3 调查数据分析 |
4.4 调查的结论 |
4.5 小结 |
第5章 课程标准下数学高考试题研究 |
5.1 数学高考考试说明分析 |
5.1.1 数学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分析 |
5.1.2 数学高考考试范围与要求分析 |
5.2 数学高考内容分析 |
5.2.1 数学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的知识点分析 |
5.2.2 数学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的分值分析 |
5.3 数学高考试题题型变化 |
5.3.1 各类题型的特点及功能 |
5.3.2 历年题型比例对比分析 |
5.4 数学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特点 |
5.4.1 数学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考查知识的特点 |
5.4.4 数学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考查能力的特点 |
5.5 小结 |
第6章 讨论一:对数学高考命题的讨论 |
6.1 数学高考的命题理论的探讨 |
6.1.1 数学高考命题的原则 |
6.1.2 数学高考试题的基本要求 |
6.1.3 数学高考的命题的基本程序 |
6.1.4 数学高考的命题的双向细目表举例 |
6.2 数学高考的命题趋势的探讨 |
6.2.1 数学高考命题的原则与理念 |
6.2.2 数学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变化 |
6.2.3 数学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趋势 |
6.3 数学高考试题命题若干建议 |
6.3.1 数学高考命题宏观建议 |
6.3.2 数学高考命题中观建议 |
6.3.3 数学高考命题微观建议 |
6.4 小结 |
第7章 讨论二: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讨论 |
7.1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7.2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分析 |
7.2.1 反思借鉴案例 |
7.2.2 新授课案例 |
7.2.3 复习课案例 |
7.3 教学改革建议 |
7.3.1 专研数学课程标准,有效指导教学 |
7.3.2 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
7.3.3 教法引领学法,进行学习方式改革 |
7.3.4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
7.4 数学高考复习建议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思考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 |
8.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数学高考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附录 C 描述性统计量 |
附录 D 卡方检验 |
附录 E 部分数学课堂教学照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2016-2019年高考试题关于数学文化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数学文化 |
二 高考数学试题 |
三 数学文化试题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 数学文化概念研究现状 |
二 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三 简要述评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 文化教育学理论 |
第三章 2016-2019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特征分析 |
第一节 2016-2019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背景分类与评析 |
一 数学思想方法 |
二 数学精神 |
三 数学史 |
四 数学美 |
五 数学应用 |
第二节 2016-2019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价值体现 |
一 数学文化育人功能 |
二 数学文化传承功能 |
第四章 2016-2019年高考数学文化试题统计分析 |
第一节 数量分布统计分析 |
一 数学文化试题总量统计 |
二 数学文化试题数量变化趋势 |
第二节 分值占比统计分析 |
第三节 题型分布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知识点分布 |
第五节 数学文化试题各年的变化趋势 |
第五章 关于高考数学文化试题的相关建议 |
第一节 数学文化试卷命制层面 |
一 深挖文化内涵,深度渗透数学文化 |
二 跨越文化壁垒,注重文化融合 |
第二节 数学文化教学层面 |
一 学校 |
二 教师 |
三 学生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
2.1 教师基本情况 |
2.1.1 教师年龄 |
2.1.2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
2.1.3 教师教学能力 |
2.1.4 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整体评析 |
2.2 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情况 |
2.2.1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2.2.2 学生对数学认知情况 |
2.2.3 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愿望 |
2.2.4 学生数学成绩统计分析 |
2.3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现状及问题 |
2.3.1 教材及教学目标与专业契合度不足 |
2.3.2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
2.3.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氛围差 |
2.3.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 |
2.3.5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落后 |
第三章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案 |
3.1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
3.1.1 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
3.1.2 加强教材建设,因专业施教 |
3.1.3 提升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 |
3.2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案 |
3.2.1 更新高等数学课程目标 |
3.2.2 编写和出版适合本校学生基本情况和特征的数学教材 |
3.2.3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3.2.4 教师教学手段的改革 |
3.2.5 改进高职数学教学模式 |
3.2.6 教学评价的改革 |
第四章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及效果 |
4.1 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
4.1.1 确定实验组学生 |
4.1.2 学生数学成绩检验办法 |
4.2 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
4.2.1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
4.2.2 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作用认识提升 |
4.2.3 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愿望增强 |
4.2.4 学生数学成绩提高 |
4.2.5 学生学习数学过程良好 |
4.3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4.3.1 学生没有学会主动学习 |
4.3.2 教师面临的挑战 |
4.3.3 经费投入不足 |
第五章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基本结论与启示 |
5.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5.1.1 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建设 |
5.1.2 提高校园高等数学学习的氛围 |
5.1.3 增设选项课,重视优等生培养 |
5.2 注重教师的终身学习 |
5.3 完善数学实验室的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 2: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教师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与测评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 |
1.1 社会的发展呼唤教育改革 |
1.1.1 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 |
1.1.2 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
1.1.3 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现状 |
1.1.4 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
1.2 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促进教育改革 |
1.2.1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
1.2.2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现代化 |
1.2.3 教育技术现代化促进教育的改革 |
第二章 面向21世纪改革工科物理实验教学 |
2.1 工科物理实验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1.1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历史 |
2.1.2 我国工科物理实验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
2.1.3 工科物理实验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2 工科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
2.2.1 工科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
2.2.2 工科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
2.2.3 工科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有利条件 |
2.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改革工科物理实验教学 |
2.3.1 工科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 |
2.3.2 工科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
第三章 教育测量和评价与工科物理实验教学 |
3.1 教育测量和评价概述 |
3.1.1 教育测量和评价的产生 |
3.1.2 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发展 |
3.1.3 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及其关系 |
3.1.4 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地位、作用和实施原则 |
3.2 教育测量和评价与工科物理实验教学 |
第四章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
4.1 计算机辅助教育(CBE)简介 |
4.1.1 CBE的概念 |
4.1.2 CBE的构成 |
4.1.3 CMI,CAI与CBE的关系 |
4.2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简介 |
4.2.1 CAI的概念 |
4.2.2 CAI的功能和特点 |
4.2.3 CAI的基本过程 |
4.2.4 CAI的教学模式 |
4.3 计算机管理教学(CMI) |
4.3.1 CMI产生的基础及用途 |
4.3.2 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 |
4.3.3 CAT中测验试题的编制原则及其质量分析 |
第五章 “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与测评系统”的开发 |
5.1 “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与测评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
5.2 “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与测评系统”(部分)的构成 |
5.3 “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与测评系统”的程序设计 |
5.3.1 实验教学系统的开发 |
5.3.2 实验测评系统的开发 |
5.4 “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与测评系统”的评价、试用、维护管理和发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7)职业安全卫生题库及管理系统设计及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
1.2 国内外安全科学领域计算机软件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题库的发展和现状 |
1.4 职业安全卫生题库及管理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考试概论和题库技术 |
2.1 测试的模式 |
2.2 衡量试卷的主要指标 |
2.2.1 试卷的信度 |
2.2.2 试卷的效度 |
2.2.3 试卷的难度 |
2.2.4 试卷的区分度 |
2.3 题库技术 |
2.3.1 题库的特征 |
2.3.2 题库的建设 |
2.3.3 职业安全卫生国家题库系统的特点 |
第三章 职业安全卫生题库及管理系统的设计 |
3.1 系统的总体开发设计 |
3.2 系统分析 |
3.3 系统的设计原则 |
3.4 系统的主要功能 |
3.4.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
3.4.2 人员管理模块 |
3.4.3 题目数据库管理模块 |
3.4.4 试卷数据库管理模块 |
3.4.5 认证人员学习模块 |
3.4.6 在线考试模块 |
3.4.7 题库查询模块 |
3.4.8 学员信息维护模块 |
3.4.8 帮助系统 |
3.5 数据库设计 |
3.5.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3.5.2 数据库的关系模型 |
3.5.3 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 |
3.6 系统平台设计 |
3.6.1 系统硬件平台的设定 |
3.6.2 系统软件平台的设定 |
第四章 系统的实现及关键技术 |
4.1 系统开发软件平台的选定 |
4.2 计算机自动组卷算法 |
4.2.1 自动组卷方案的确定 |
4.2.2 遗传算法介绍 |
4.2.3 遗传算法自动组卷的实现 |
4.2.4 随机自动组卷的实现 |
4.3 记忆曲线的实现 |
4.4 系统界面的确定 |
第五章 结论 |
5.1 系统的特点 |
5.2 应用前景展望 |
5.3 改进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数据库结构 |
附录二 已建设题库清单列表 |
附录三 职业安全卫生题库及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
附录四 遗传算法自动组卷部分代码 |
(8)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卷策略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试题库概述 |
1.2.1 试题库的定义 |
1.2.2 网络试题库简介 |
1.3 现有题库状况及相关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自动组卷的基础理论 |
2.1 理论分析 |
2.2 经典测量理论的内容 |
2.2.1 教育测量与教育统计理论 |
2.2.2 经典测量理论的内容 |
2.3 遗传算法分析 |
2.3.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2.3.2 遗传算法的主要特征 |
2.3.3 遗传算法中涉及的基本概念 |
2.3.4 生物遗传概念在遗传算法中的对应关系 |
2.3.5 遗传算法实现的基本步骤 |
第三章 自动组卷策略分析 |
3.1 组卷策略概述 |
3.2 自动组卷的目的、本质和原则 |
3.2.1 组卷的目的 |
3.2.2 组卷的本质 |
3.2.3 遵循的原则 |
3.3 组卷的特点及功能要求 |
3.3.1 智能组卷的特点 |
3.3.2 智能组卷的功能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题库设计及组卷参数定义 |
4.1 试题库的结构设计 |
4.1.1 试题库设计 |
4.1.2 试题库属性结构 |
4.2 试题难度系数的确定 |
4.2.1 难度系数的确定 |
4.2.2 区分度的计算 |
4.3 组卷参数定义方法 |
4.3.1 总体参数 |
4.3.2 题型比例 |
4.3.3 知识点——难度比例 |
4.3.4 知识点——认知分类比例 |
4.3.5 参数约束条件 |
4.3.6 平均难度与平均区分度计算模式 |
4.3.7 最终抽题时的组卷参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策略 |
5.1 常用智能组卷方法比较 |
5.1.1 随机抽取法 |
5.1.2 回溯试探法 |
5.1.3 误差补偿算法 |
5.2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固定套卷组卷策略 |
5.2.1 试题核心属性的确定 |
5.2.2 自动组卷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固定套卷自动组卷 |
5.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随机套卷组卷策略 |
5.3.1 遗传算法的重新改进 |
5.3.2 适应度函数的设计 |
5.3.3 遗传算子的设计 |
5.4 两种组卷策略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动组卷策略的实现 |
6.1 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规划 |
6.2 自动组卷策略的实现 |
6.2.1 自动组卷策略实现步骤 |
6.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回归工程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目录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导论 |
1.1 实际问题与研究意义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实际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中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问题与概念模型 |
1.3.1 研究问题 |
1.3.2 概念模型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4.1 实用主义知识观 |
1.4.2 混合并行的研究策略 |
1.4.3 具体研究方法与设计 |
1.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5.1 研究思路 |
1.5.2 论文结构 |
1.6 术语定义与研究定界 |
1.6.1 工程与工程实践 |
1.6.2 高等工程教育 |
1.6.3 课程 |
第二章 工程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的偏离与回归 |
2.1 国外工程教育的起源 |
2.1.1 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实践 |
2.1.2 面向实践的课程 |
2.1.3 工程教育起源阶段的特点 |
2.2 国外工程教育的转型 |
2.2.1 工程教育偏离工程实践 |
2.2.2 科学主导的课程 |
2.2.3 工程教育转型阶段的特点 |
2.3 国外工程教育的超越 |
2.3.1 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的趋势 |
2.3.2 螺旋式地回归到"整体工程观"的实践 |
2.4 我国工程教育的偏离与回归 |
2.4.1 早期我国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实践 |
2.4.2 当前我国工程教育的偏离与回归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探索 |
3.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CDIO课程改革 |
3.1.1 课程改革愿景与目标 |
3.1.2 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 |
3.1.3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
3.1.4 课程特点与改革经验 |
3.2 丹麦奥尔堡大学PBL课程改革 |
3.2.1 课程改革愿景与目标 |
3.2.2 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 |
3.2.3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
3.2.4 课程特点与改革经验 |
3.3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ELED课程改革 |
3.3.1 课程改革愿景与目标 |
3.3.2 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 |
3.3.3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
3.3.4 课程特点与改革经验 |
3.4 回归工程实践:跨案例的聚类分析 |
3.4.1 课程回归的影响因素 |
3.4.2 课程回归的必要性 |
3.4.3 课程回归的指向性 |
3.4.4 课程回归的多样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偏离工程实践的现状与问题 |
4.1 课程设计层面的调查与分析 |
4.1.1 教育目标与学习结果 |
4.1.2 课程结构及实践环节 |
4.1.3 学习经验与学习评价 |
4.1.4 与工程实践的关联度 |
4.2 课程实施层面的调查与分析 |
4.2.1 教育目标与课程结构 |
4.2.2 学习结果与课程效果 |
4.2.3 教学方式与学习经验 |
4.2.4 与工程实践的关联度 |
4.3 课程现状隐含的问题及成因 |
4.3.1 课程目标脱离工业需求 |
4.3.2 课程结构分离工程能力 |
4.3.3 课程内容偏离工程实践 |
4.3.4 学生学习游离中心地位 |
4.3.5 课程改革缺乏观念指导 |
4.4 回归工程实践:中外课程现状的比较 |
4.4.1 课程回归的必要性 |
4.4.2 课程回归的广度 |
4.4.3 课程回归的深度 |
4.4.4 课程回归的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前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诉求 |
5.1 我国大四毕业生对课程改革的诉求 |
5.1.1 工程思维与薄弱环节 |
5.1.2 学习经验与学习场所 |
5.1.3 课程类型与课程要素 |
5.1.4 课程评论与改革意见 |
5.2 我国企业雇主对课程改革的诉求 |
5.2.1 对工程能力的评价 |
5.2.2 对工程能力的期望 |
5.2.3 对工程实践的认识 |
5.2.4 对课程改革的建议 |
5.3 工程专业组织对课程改革的诉求 |
5.3.1 美国的工程专业组织 |
5.3.2 英国的工程专业组织 |
5.3.3 欧盟的工程专业组织 |
5.3.4 亚洲的工程专业组织 |
5.4 回归工程实践: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期待 |
5.4.1 课程需回归"整体型"工程实践 |
5.4.2 非技术能力与技术能力并重 |
5.4.3 我国工程课程现状与口标的差距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归工程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重构 |
6.1 课程理念的更新 |
6.1.1 工程观:整体工程观视域下工程实践的新特征 |
6.1.2 人才观:与代及未来工程师职业的新形象 |
6.1.3 课程观:回归"整体型"工程实践的"工程范式"课程 |
6.2 课程目标的重建 |
6.2.1 以培养"工程专业能力"为课程目标 |
6.2.2 工科毕业生"工程专业能力"框架 |
6.2.3 课程目标重建的策略 |
6.3 课程内容的重组 |
6.4 课程结构的优化 |
6.4.1 课程结构优化的方向 |
6.4.2 课程结构优化的要素 |
6.4.3 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设想 |
6.5 学习经验的设计 |
6.6 教学模式的选择 |
6.6.1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CDIO模式 |
6.6.2 基于工程问题的PBL模式 |
6.6.3 基于工程项目的PjBL模式 |
6.6.4 基于工业经验的ELED模式 |
6.6.5 基于工作环境的校企合作Co-op模式 |
6.6.6 基于综合工程训练中心的平台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的回顾 |
7.2 主要结论 |
7.3 研究的贡献 |
7.4 相关建议 |
7.5 研究的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国外支持性文献清单 |
附录B:学生和雇主调查问卷 |
附录C:国内外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D: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 |
(10)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教育:强国富民的人力资源基础 |
1.1.2 模式创新:21世纪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 |
1.1.3 适应性平台:创新模式确保成功的保障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
2.1 工程和工程教育 |
2.1.1 工程 |
2.1.2 工程教育 |
2.2 范式及其转换理论 |
2.2.1 概念辨析 |
2.2.2 范式转型理论(Paradigm Shift) |
2.3 质性研究与扎根理论 |
2.3.1 质性研究 |
2.3.2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教育的两次范式迁移 |
3.1 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 |
3.1.1 欧洲工程教育的历史贡献 |
3.1.2 美国工程教育创生与发展 |
3.1.3 中国和日本工程教育的开端 |
3.2 工程教育第一次革命:科学化 |
3.2.1 《科学:无止境的前沿》 |
3.2.2 卫星危机和《国防教育法》 |
3.2.3 格林特报告的正解与误读 |
3.3 工程教育第二次革命:回归工程 |
3.3.1 工程教育改革的先声 |
3.3.2 MIT:《我们的革命》 |
3.3.3 “召回工程的灵魂” |
3.4 本章小结 |
4 转型中的模式创新与CDIO兴起 |
4.1 工程教育创新模式概述 |
4.1.1 模式创新的焦点 |
4.1.2 整体的工程教育 |
4.1.3 多样化的创新实践 |
4.2 CDIO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
4.2.1 CDIO模式的目标与架构 |
4.2.2 CDIO模式的演进 |
4.2.3 CDIO模式在中国 |
4.3 CDIO模式的价值与意义 |
4.3.1 CDIO模式的价值 |
4.3.2 CDIO模式的意义 |
4.3.3 大E的工程 |
4.4 本章小结 |
5 CDIO转换平台的宏观背景与分析 |
5.1 工程教育转型的理论准备 |
5.1.1 《绿色报告》(ASEE) |
5.1.2 《重构工程教育报告》(NSF) |
5.1.3 工程教育《自适应系统报告》(NRC) |
5.1.4 《塑造未来报告》和《尼尔报告》(NSF) |
5.2 工程教育转型的实践预演 |
5.2.1 NSF助力工程教育的改革 |
5.2.2 工程教育联合体计划(EEC)与实践 |
5.2.3 工科院校学系改革计划(DLR)与实践 |
5.2.4 NAE的“大挑战学者计划”(GCSP)与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6 CDIO转换平台的构成:基于质性分析 |
6.1 转换平台问题的提出 |
6.1.1 教学计划实证分析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
6.1.2 数据的统计分析 |
6.1.3 教学计划实证分析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
6.2 平台总体框架的要素选择 |
6.2.1 研究工具:NVivo软件 |
6.2.2 数据采集 |
6.2.3 编码、节点与数据分析 |
6.2.4 研究结论:转换平台和环境支撑的要素 |
6.3 转换平台架构与政策诉求 |
6.3.1 课程设置 |
6.3.2 教师政策 |
6.3.3 教学方法 |
6.3.4 学业评价 |
6.3.5 大学文化 |
6.4 本章小结 |
7 CDIO转换平台政策环境与运行 |
7.1 政策环境的蕴涵特性 |
7.1.1 平台目标的明确性 |
7.1.2 平台架构的系统性 |
7.1.3 平台要素的关联性 |
7.2 环境支撑要素的确立 |
7.2.1 国家战略 |
7.2.2 财政支持 |
7.2.3 业界参与 |
7.3 CDIO转换平台的运行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按材料来源列出的编码汇总 |
附录二 八个选择性编码节点及其子节点展开情况 |
四、工科大学高等数学一次考试的统计分析——兼评高等数学试题二期工程的一套试卷(论文参考文献)
- [1]课程标准下数学高考命题的研究[D]. 夏莲.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2]工科大学高等数学一次考试的统计分析——兼评高等数学试题二期工程的一套试卷[J]. 张文兰,黄松奇. 工科数学, 1992(04)
- [3]2016-2019年高考试题关于数学文化的文本分析[D]. 陈杉.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4]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门亚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5]脉冲与数字电路暨试卷智能生成系统[J]. 曹汉房,龙世渚,李克琳,李晖.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4(11)
- [6]工科物理实验教学与测评系统[D]. 刘东. 合肥工业大学, 2002(01)
- [7]职业安全卫生题库及管理系统设计及开发[D]. 张建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01)
- [8]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卷策略研究与应用[D]. 常东超. 东北大学, 2010(03)
- [9]回归工程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 崔军. 南京大学, 2011(07)
- [10]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D]. 叶民. 浙江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