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间汇率制度与金融脆弱性的关系及其启示——兼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康文茹[1](2020)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金融稳定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汇率是经济基础指标,保持汇率稳定是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必要条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三期叠加”时期,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转型压力,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增强。汇率大幅波动不仅受经济基本面的影响,在金融一体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超出经济基本面。自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人民币离岸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机会,交易规模、交易速度、交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离岸金融自由化和宽松的金融监管制度使国际金融风险通过离岸市场对人民币在岸市场影响增大。如何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关系着我国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浮动和固定汇率形成机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不同观点,浮动或固定汇率形成机制都不必然产生金融稳定或者不稳定,结果的产生都需要一定条件。由于人民币汇率长期的升值趋势和低弹性浮动,使市场和央行对大幅贬值存在一定程度的“浮动恐惧症”。2015年“8.11”汇改后,市场在非理性预期自我强化下,人民币大幅单边贬值,外汇储备大幅下跌,资本大量外流,2017年5月贬值才真正被遏制;2018年6月开始,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人民币汇率再次陷入单边贬值。只有对汇率变动影响金融稳定进行系统评估,才能克服“浮动恐惧症”,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本文首先对汇率形成机制理论、金融稳定理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并对论文的技术路线、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等进行总结。然后对汇率形成机制理论、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历程和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我国国情,度量出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然后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影响金融稳定机制进行理论梳理,为实证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测算出我国外汇市场失衡程度,并考察其影响因素,发现2015年汇改后,我国外汇市场失衡较严重,但总体可控。在影响因素中,中美利差在外汇市场压力作用具有不确定性,利率和汇率之间传导机制不畅,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外汇市场压力有反向拉动作用,离岸人民币汇率预期对外汇市场压力在中、长期作用并不明显,在短期有重要影响,GDP增长和EMP在短、中、长期保持一致关系,经济基本面是人民币汇率的重要支撑,美中通货膨胀差对外汇市场压力的作用并不明显,通货膨胀和外汇市场压力传导不畅。再次,考察“三元悖论”框架背离指数、外汇市场压力(EMP)以及人民币离岸预期和在岸即期汇率的“汇差”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显示,外汇市场压力虽然很大,但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影响不显着;我国的三元政策组合变动对金融稳定影响不显着;人民币在岸和离岸预期“汇差”对金融稳定和外汇市场压力只在某个特殊时间段有一定影响,不具可持续性。因此,汇率变动对我国金融稳定影响整体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我国是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我国外债在安全范围内,银行资产负债表和资产价格受影响程度有限,而且央行在管理人民币贬值风险时,没有采取提高利率方式,也降低了对金融体系的影响。然后,对汇率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外汇风险暴露进行实证研究。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金融稳定的重要支撑。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汇率对制造业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受股市状态影响,且行业差距比较大,竞争力大的行业风险暴露水平较小,国际贸易定价权低的行业外汇风险暴露水平较高。最后,考察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跨境指数(CRI)对金融稳定在中短期有较大影响,但在长期,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不显着,表明人民币跨境交易和资本的流动在中短期对金融稳定有一定影响。人民币离岸指数(ORI)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且影响在逐渐降低。在2016年之前,在短期对金融稳定影响比较大,升值期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有助于金融稳定,在贬值期间,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稳定影响有负面冲击,但自2016年之后,人民币离岸指数(ORI)对金融稳定,不管短期,还是中长期,影响都不太显着。这表明,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跨境交易和资本流动上。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选择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稳定基础指标构建了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突出了有关金融开放的风险指标,如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率、短期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其次,本文对汇率形成机制理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现存的问题和特征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汇率影响金融稳定机制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从“三元悖论”框架背离指数、外汇市场压力指数(EMP)以及在岸即期汇率与离岸人民币预期“汇差”、实体经济外汇风险暴露、人民币国际化五个方面,考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金融稳定动态影响。然后,本文选择了具有门限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LT-TVP-VAR)作为实证研究模型。该模型不仅具有时变特征,而且门限设置适合我国不断转型的结构性变化,可以克服结构方程或者马尔科夫模型等的跳跃特征,且10000次蒙特卡罗模拟(MCMC)可以弥补样本量小的缺点。经过验证,本文中经济变量存在明显的门限效应,因此该模型的选择有助于实证结果的准确性。
王闪闪[2](2020)在《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金融危机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2011年相比有了很大进展,截止2017年,我国尚未实行开放的资本账户子项目有3项、实现基本和部分可开放的子项目有29项,实现完全开放的子项目有8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加深的步伐越来越快。近年来,党中央数次提出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引起了学术界广泛争论。资本账户开放是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实行资本账户开放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充裕资金支持,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中国家频发的金融危机尚未使人们从资本账户开放的阴霾中走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担忧我国当下放松资本管制会造成资本流动失衡,经济遭受重创,乃至产生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局面。为此,近年来,学术界发起了对资本账户开放、金融稳定性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热潮,不少人将资本账户开放视为金融危机的诱因,不利于经济增长,因而对资本账户放松管制持怀疑态度。基于此,本文从这一热点问题出发,着力研究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本文在大量国内外核心文献梳理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法规型和事实型衡量指标作为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衡量指标,以被广泛研究的全球具有代表性的38个国家1981-2017年的相关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面板混合Logit模型研究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系统性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的关系,探讨对于不同的金融危机类型,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是否产生不同的作用。并将全样本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分样本,考察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发展中国家实行资本账户开放是否会引致金融危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全样本检验中,长期中法规型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并不会导致银行危机、货币危机或债务危机;(2)分样本检验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中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越高,越不会增加总体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发生概率,对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影响虽不显着,但也显示了负相关关系,同样没有证据表明资本账户开放是金融危机的诱因;(3)从稳健性检验的结果来看,长期中法规型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和事实型资本账户开放程度都不会导致金融危机。但要警惕浮动汇率制对货币危机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资本管制现状,透过实证结果,认为不必过度担心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深化会引发金融危机,并提出了加速资本账户开放下防范金融危机的一些浅薄建议。
刘心仪,梅德平[3](2020)在《汇率制度安排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兼论中国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加深,金融危机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纵观历次金融危机,汇率制度安排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选取1990-2019年间156个国家发生的239次金融危机相关数据,采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制度安排与金融危机发生的关系,分析了汇率制度安排对金融危机发生可能性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国的汇率制度安排与金融危机发生有着重要的关系,我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采用中间汇率制度更容易导致金融危机。
李若杨[4](2020)在《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一国政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是有效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一个基本前提,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政府部门可以对经济进行反周期操作,避免经济的过度繁荣和萧条,减少产出和投资波动,维持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传统研究认为,汇率制度是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其中,具有代表性理论是三元悖论。该理论认为,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有效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是随着全球资本流动的不断加快,这一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二元悖论认为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加快,当资本自由流动时,即使是浮动汇率也无法使经济体免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只有在资本账户受到直接或间接管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才有可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自由流动之间的三难选择,变成了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之间的两难选择。若二元悖论成立,则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除非进行资本账户管制,否则货币政策独立性无法维持,这会对一国货币政策制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研究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两个层面对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一个是全球层面,另一个是中国层面。其中,全球层面分析主要是通过大样本数据对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表现进行分析,以考察在全球层面下三元悖论是否还普遍成立;中国层面分析目的是研究三元悖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以便为中国未来的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对于全球样本,本文首先按照汇率制度和资本管制的不同类型将其进行分类,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还着重考虑了中间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部分管制的情况,分类完成后本文再对其分别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在资本账户完全管制或汇率制度完全浮动这两种情况下,本国利率不受外国利率变动的影响,货币政策保持独立,而在固定汇率、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本国利率受外国利率影响,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上述结论与三元悖论相一致。对于三元悖论未考虑到的中间情况,本文研究认为,在中间汇率制度下,本国利率不受外国利率变动的影响,但是在资本账户部分管制情况下,固定汇率制度样本中的外国利率却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资本账户部分管制无法提供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是中间汇率制度可以。为了探究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差异性,本文还将样本分成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再次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发达国家样本以浮动汇率和资本账户开放为主,货币政策独立性较强;新兴市场国家更倾向于采用中间汇率和资本账户完全管制,虽然在资本账户完全管制和浮动汇率制度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完全独立,但是在资本账户部分管制且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情况下,其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对于中国样本,本文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不同汇率制度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回归分析之前,本文首先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和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估计,其中,资本账户开放度采用的是法定资本账户开放度,人民币汇率制度采用的是事实汇率制度。分析显示,中国的资本账户总体是呈不断开放趋势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在朝着弹性增加的方向前进,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汇率制度曾重新钉住美元。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计量结果显示,汇率制度弹性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是其提高程度还会受到资本账户开放度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三元悖论仍是有效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有效维持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于中国而言,提高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是未来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要注意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的先后顺序,前者要先于后者进行;同时要采用更加谨慎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实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平衡转换;此外,由于目前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仍相对较重,因此避免汇率的剧烈波动仍是工作的一个重点,我国应加强对金融系统的监管力度,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以此来防范投机性货币冲击的发生。
刘粮[5](2018)在《跨境资本流动与汇率制度选择 ——汇率制度缓冲器作用的再探讨》文中提出在有限的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国际金融体系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的,此时浮动汇率制度吸收外部冲击调节全球失衡的本质是对经常账户失衡的再平衡。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向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转变,全球跨境总资本流动增长速度和规模快速上升,并呈现出全球金融周期现象。从全球失衡到全球金融周期转变的过程中,国际金融体系的作用从提高实体资源配置效率凸显为派生流动性和名义购买力。那么,在跨境资本自由流动的趋势下,净资本流动是否能体现出金融风险的积聚?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基础是“三元悖论”还是“二元悖论”?浮动汇率制度是否能够对外部冲击起到缓冲器的作用?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浮动汇率制度缓冲器的作用机制呢?本文以跨境资本流动为研究主线,以全球银行体系中跨国银行为切入点,从全面到具体对汇率制度吸收外部冲击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度剖析。具体地,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第一,在美联储加息和全球风险偏好冲击的背景下,浮动汇率制度对净资本流动和总资本流动的缓冲机制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第二,全球金融周期背景下,各国是如何通过跨国银行形成全球跨境总资本流动模式的?且该模式下,怎样的汇率制度安排能够缓解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跨境资本流动受到的外部冲击?第三,当从总体聚焦为一对一的跨境金融交易时,互为交易对手的国别特征又是如何对汇率制度缓冲跨国银行双边资本流动产生影响的?第四,从全球失衡到全球金融周期的背景下,汇率制度的缓冲作用机制又发生了什么转变?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为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本文从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和跨境资本流动的特征事实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世界经济已从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发展为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而在此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以及跨国银行资本流动呈现出的新特征表明金融因素在国际金融分析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政策制定者在选择汇率制度时应不仅局限于在“货币三元悖论”之间进行权衡,还需在“金融三元悖论”之间进行衡量,即跨境资本流动的新特征对当前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次,本文基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从总体视角出发,分别从外部收益冲击和风险冲击两方面检验浮动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缓冲器作用。研究表明,浮动汇率制度能够吸收外部收益因素对净资本流动的冲击,以及外部风险因素对总资本流动的冲击。对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而言,浮动汇率制度能够对外部收益冲击和外部风险冲击同时起到缓冲作用。此外,所有国家的跨境总资本流动均对外部风险冲击更敏感,虽然浮动汇率制度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但是由于该缓冲效果相对较小,因此呈现出“二元悖论”的假象。第三,本文在对汇率制度外部冲击缓冲器初步检验的基础上,从全球银行体系中跨国银行资本流动进行切入,对当前全球总资本流动模式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发达国家跨国银行之间循环往复的资本流动不仅影响着全球流动性和信贷环境,而且会积聚风险并通过跨国银行渠道传递给新兴和发展中国家。随后,本文基于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跨国银行资本流动的数据对浮动汇率制度的缓冲机制进一步检验。研究发现,浮动汇率制度虽然能够缓冲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跨国银行资本流动受到的外部风险冲击,但结果并不显着,而对非银行部门跨境资本的缓冲作用却十分显着。这就表明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大量的资本管制以及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阻碍了浮动汇率制度发挥作用。第四,本文利用引力模型,进一步考察当受到外部风险冲击时,浮动汇率制度对双边跨国银行资本流动的缓冲作用。研究表明,两国“引力关系”越强,即地理距离越小、具有共同语言和地理边界,那么两国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跨国银行交易成本越小。当受到外部冲击时,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国家的跨国银行能够及时调整汇率对冲外部风险对其资产负债表带来的冲击,从而增加跨国银行双边资产持有头寸。最后,本文从汇率的本质出发探讨汇率制度在全球失衡和全球金融周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汇率的商品价格属性使浮动汇率制度可通过贸易调整渠道来调节外部经济失衡,而汇率的资产价格属性使浮动汇率制度可通过金融调整渠道来影响内部金融稳定。随后,结合我国当前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出的新特征和新趋势,本文认为应适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及国际金融政策协调,不断推进国内金融市场改革,为浮动汇率制度发挥外部冲击缓冲器作用提供良好的制度背景和金融市场环境。
秦卫波[6](2018)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中国参与路径》文中认为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标志着人民币得到国际社会和金融组织及机构的正式承认。但是,这种承认的背景是基于以美元为主导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一旦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出现危机,人民币将不可避免遭受巨大的外部冲击。尤其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担忧,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事实上,随着中国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人民币的经济基础较之美元、欧元和日元等货币更加坚实,人民币参与下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于世界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经济危机和世界经济失衡为研究背景,以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现实为依托,深入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案等理论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本文首先从国际经济失衡、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视角,探讨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缘由;其次梳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特里芬悖论和货币危机理论;第三部分对本论文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本文研究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国际汇率体系以及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国际储备货币及其发行的内在缺陷、汇率制度的失效及国际收支调节、国际金融监管的缺陷及治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可持续性,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等角度,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相关研究,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二章回顾和总结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演进。首先梳理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从“黄金-英镑本位”到“黄金-美元本位”再到“美元本位”的历史背景及运行机制,探索从“黄金货币化”到“黄金非货币化”变革的决定因素;第二部分分析了国际汇率体系从“固定汇率制”到“浮动汇率制”历史循环的背景,以及“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中间汇率制”的运行机制,给出本文对各种汇率制度的价值判断;第三部分对国际货币体系各阶段的国际金融合作形式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三章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探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可持续性问题。本文认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存在诸多弊端,但短期乃至中期内,现有格局仍将得以维持。本章从两个维度、四个方面探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可持续的合理性。第一个维度主要针对美国公共债务状况展开分析,尤其着重探讨美国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这是由于美国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关乎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稳定性,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的结论;第二个维度根据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探讨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国际结算货币以及国际计价货币的可持续性,通过这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可持续的合理性。第四章进一步讨论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现状与主要问题,尤其是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国际汇率制度和国际金融合作机制三个视角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缺陷进行了剖析。具体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运行缺陷主要体现在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其本身导致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外部失衡等不良影响;其他主要的储备货币的运行机制也不健全以及SDR的设计缺陷等。国际汇率体系的运行缺陷则主要体现为每种汇率制度均经历过严重的危机,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间循环往复,“中间汇率制度”也因为诸多经济危机而不断崩溃。国际金融合作机制的运行缺陷体现在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合作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和救援机制等方面均备受质疑;另外,在国际金融监管层面,对国际保险业、新兴金融产业等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规则;区域金融合作的另外两种典型模式,欧元区模式和拉美美元化模式也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危机。本章的分析为进一步分析并研判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供了详实的现实依据。第五章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构想。具体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构想、国际汇率制度体系的改革构想、国际基金组织的改革构想以及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构想。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众多构想包括维持主权信用货币体系、建立实物储备货币体系、建立超主权货币体系等,本文认为运用合理手段弥补现行储备货币体制不足是现阶段最好的改革模式。在国际汇率制度体系改革的构想中,本文认为未来应该鼓励更具灵活性的汇率制度安排,发挥更具代表性国际合作机制如二十国集团(G20)的作用,积极推动各国汇率政策的相互协调。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构想,本文认为对IMF的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使得IMF更大程度地发挥其作为国际金融合作平台的作用,实现发达国家、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则体现在重视对金融体系资本的监管、严格监管大型商业银行、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同时完善对保险业的国际监管。本文最后一章探讨了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途径。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途径,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中国参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途径,体现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货币以及人民币加入SDR均有助于推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中国参与国际汇率体系改革的途径体现在推进区域性汇率合作机制建设和人民币加入SDR对超主权货币汇率稳定机制的完善;中国参与国际监管体系改革途径包括助推成立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双边金融监管合作以及利用G20平台发出中国声音等。
殷琳[7](2016)在《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评价 ——基于经济脆弱性与危机的视角》文中提出自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市场上出现了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与中间汇率制度并存的局面。汇率作为宏观开放经济体中最基本的经济变量之一,其名义价格的波动幅度及调整频率与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息息相关。因此,汇率制度的选择无疑是开放经济体最重要的政策抉择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地不断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等各领域都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些国家经济蓬勃快速发展但尚未符合发达国家的标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以及金融市场发展方面仍亟待完善。不成熟的金融体系下,经济危机在这些国家之间频频爆发,一些学者指出这与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汇率制度意味着不同程度的汇率调整幅度及调整频率,因而从不同层面造成潜在的经济脆弱性,甚至带来引发经济危机的风险,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适合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本文在研究中首先明确了研究对象,即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范围做出界定。尽管现有各种界定方法在这一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但本文认为新兴市场国家拥有经济发展迅速但经济体制发展相对落后的共同特征,最后划分出51个广义新兴市场国家作为实证分析研究对象,以及认同度较高的19个国家作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包含于广义新兴市场国家)用于总结经济特征和稳健性检验。通过总结比较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基础宏观经济变量平均水平,发现新兴市场国家的主要发展特点为实际经济增长迅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极易遭受通货膨胀冲击。接着,本文对不同汇率制度分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选取IMF事实分类法作为实证研究中主要的汇率制度分类方法,选取RR自然分类法及BTY回归分类法作为稳健性分析检验中的汇率制度分类方法。通过观察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的趋势,并计算汇率制度的马尔科夫概率转换矩阵,发现尽管广义新兴市场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短暂的“中间汇率制度消失”的趋势,但该趋势停止于2004年,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出现了选择中间汇率制的高潮,特别是汇率调节弹性较大同时允许适当政府干预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在新兴市场国家中越来越受到欢迎。本文的主体部分讨论了汇率制度对经济脆弱性及经济危机爆发倾向性的影响,重新审查了两极论的观点,即是否极端的汇率制度(硬盯住或自由浮动)相对于中间汇率制更加适合经济体发展。本文所研究的经济脆弱性是经济危机的根源,可划分为金融脆弱性(选取银行信贷扩张以及外币借贷款作为衡量指标)和宏观基本面脆弱性(选取财政及经常项目收支、汇率偏离程度以及价格调整作为衡量指标)。在实证检验中,选择适当的回归模型,验证汇率制度是否会对上述脆弱性指标造成显着影响。主要结论为:硬盯住与软盯住汇率制度倾向于增加信用扩张与外国借债,并且会在外部失衡时进一步恶化贸易赤字,同时由于汇率调节弹性受限,容易导致实际币值高估,并引起本国价格水平的过度调整,在金融层面和宏观基本面层面都潜藏着较大的风险。经济脆弱性的不断积累逐渐形成潜在的经济危机风险,本文接下来选取了金融危机——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以及经济增长危机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受限因变量回归模型衡量汇率制度对危机爆发倾向性的影响。从结果上来看,软盯住汇率制度相较硬盯住及浮动汇率制度,显着的增加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更高,而在硬盯住汇率制度下金融危机的爆发频率更低,但这并不能说明硬盯住能够抵御危机。经济增长能更加全面地反映经济体中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检验,硬盯住汇率制度显着增加了经济增长危机倾向性,说明固定汇率制下的金融稳定只是一个假象。结合经济脆弱性与危机爆发倾向性的分析,尽管管理浮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汇率调节弹性,但对于加剧经济脆弱性以及引发经济危机的贡献相较于自由浮动汇率制并不存在显着差异,因此管理浮动汇率制是较合适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是目前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本文最后讨论了国家向理想的汇率制度进行平稳转换的经济条件。首先,国家被动地退出盯住汇率制往往会引发危机。通过在危机模型中加入汇率制度转换虚拟变量,分析退出盯住制的风险,发现退出软盯住汇率制度的举措显着地增加了货币危机以及经济增长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本文在此基础上具体研究了退出盯住的时机,即能够实现“安全”退出的经济条件,通过比较“安全”退出(未引发危机)与“不安全”退出(引发危机)的样本经济指标均值,以及检验汇率制度转换内生决定回归模型,本文认为退出盯住的时机应选在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外汇储备充足,以及存在净现金流入的时期。特别地,实现平稳退出盯住汇率制的关键在于控制经济环境中的脆弱性。
刘慧悦[8](2013)在《金融投机攻击、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管理》文中指出自二十世纪后半期开始,世界各国纷纷爆发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成因和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导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使各国深受其累,由此导致世界经济发生严重动荡,也引发了大量关于金融危机成因、金融风险防范以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联的研究。在诸多研究中,一种形成共识的观点认为,金融系统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在现今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脆弱性。金融脆弱的内生性导致了金融投机攻击的易发性和危机传染的扩散性,开放经济下金融投机攻击的频发和金融传染范围的扩大又进一步破坏了各国金融系统稳定,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基于金融风险管理的经济风险管理成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目标。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金融脆弱性、金融投机攻击和金融传染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首先,本文对金融脆弱性一般理论框架和经典模型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将金融脆弱性的理论按照传统信贷市场的视角与金融市场的视角进行划分和归纳,传统信贷市场的主要理论包括: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克瑞格的安全边界假说、银行的顺周期行为理论、银行挤兑论和Allen和Gale的金融脆弱性模型。金融市场的脆弱性理论则主要是针对资产价格波动及其联动效应的研究,包括资产价格波动理论、汇率超调理论、价格波动的关联性理等。其次,本文对货币危机的三代理论模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引中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货币危机的微观作用机理和宏观传染模型。货币危机理论模型主要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模型是Krugman(1979)发展的无抵御政策和抵御政策模型,认为宏观基本因素的恶化是导致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第二代是Obstfeld(1994,1996,1997)发展的阶段性条件政策模型,认为货币危机的诱因主要是预期因素;第三代模型以道德风险模型、证券组合投资资本项目危机模型和羊群模型为代表,是从微观的角度对货币危机的解读。对于货币危机的微观作用机理,本论文对Mendoza等(2009)的模型进行了扩展,加入了结构化的金融机构,分析了在资产负债表剧烈变动时,金融部门是怎样将金融风险传递给其他微观主体并如何发生作用。同时,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两国模型对货币危机的宏观传染机制进行了说明。第三,为系统判断我国金融脆弱性的程度,本文对我国金融脆弱性的区间进行甄别。根据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特点,现阶段金融业发展的实际以及相关金融经济指标数据获得情况,本文采用银行体系存款总额同比增速、银行体系贷款总额同比增速以及银行存贷比三个指标作为考察金融脆弱性的变量,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三个指标提取主成分,最后采用加权指数法构造我国金融脆弱性指数。结果表明,在近期,我国的金融脆弱指数已经超过警戒线。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金融脆弱性对我国宏观经济主要变量的冲击效应,通过构建包括实际GDP同比增速、通货膨胀率以及金融脆弱性指数在内的三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计算脉冲响应函数,并绘制了脉冲响应曲线。另外,为反映金融脆弱性指数对实际GDP同比增速以及通货膨胀影响的稳健性,本文还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抽样计算了脉冲响应曲线的标准差,并重新绘制了脉冲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利用解析法计算的脉冲响应曲线的标准差与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方法计算的标准差并无显着性的差别。第四,为说明宏观经济中的金融投机行为,本文沿用了Corsetti和Mackowiak(2006)以及Burnside等(2001,2006)的研究思路,将金融投机攻击引致的货币危机看成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失败的结果。在开放经济模型中引入政策转移机制,假定政策组合出现转换,投机攻击就会发生作用。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说明了固定汇率制度崩溃的原因。从经济政策组合机制角度和宏观调控机制方面,提供国家经济风险度量和管理的理论观点和经验证据。在模型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当采用积极货币政策时,开放经济模型采用固定汇率制,而出现经济政策组合方式转变之后,固定汇率制将被迫向浮动汇率制转变,名义利率急剧上升,国债规模也快速增长,名义汇率也随之膨胀,出现了加速攀升的通货膨胀,进而引发货币危机。第五,金融传染的主要路径包括三条,本文以美国股票市场和亚洲7国股票市场为样本,应用DCC-GARCH模型对开放经济下金融传染的第三条渠道,即不同国家金融部门之间的传染进行了探讨与检验,并对国际股票市场上的金融传染的动态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国股票市场的条件相关系数存在一个显着的增长,金融传染现象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发生期间尤为显着。通过对三段金融危机爆发期的金融传染的动态关联系数与“正常状态下”的条件关联系数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金融危机爆发期,美国股票市场的波动对亚洲股票市场的影响更大。最后,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建立了含有GDP增长率,CPI增长率,M2增长率,股票市值收益率增长率差分序列以及金融脆弱性指标的向量VAR模型。将金融脆弱性、金融深化的问题与经济增长的问题相联系,并对这些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脉冲响应检验。研究的结果说明,金融深化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负向的影响,但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止向的影响。此外,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将对金融脆弱性具有长期止向影响:CPI的止向冲击先对金融脆弱性产生正向影响,随后将变为负向影响且逐步收敛:M2增长率的正向冲击对金融脆弱性有持续的负向影响。
张健[9](2010)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国解除资本项目下的交易与汇兑限制,融入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客观趋势的关键性措施。由于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在给一国带来潜在收益的同时,也将一国的经济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内在缺陷充分暴露在外,使该国面临更多的外部冲击风险。因此,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中,如何有效的进行政策搭配,合理安排政策次序,找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点,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着力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国内外资本项目可兑换理论研究入手,借鉴发展中国家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金融学理论和国际金融学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纵向比较分析和横向比较分析相结合、一般分析和对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当前我国经济与金融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收益与风险、核心条件、资本管制的解除、汇率制度等配套性措施作了系统性的研究。由于资本项目可兑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配套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对其研究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除导论外,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础理论,这一部分主要包含概念界定、收益与风险、顺序安排、汇率制度选择等基础性内容;第二部分在结合第一部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联系中国经济、金融的实际,系统研究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动因、条件、时机、顺序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第三部分是有关中国资本管制的内容,与第二部分的逻辑关系在于,资本管制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系统的研究我国的资本管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一部分系统的论述了资本管制的理论依据,并在回顾我国资本管制制度的历史演进基础上对我国的资本管制的目标、手段、有效性作出了判断。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有关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问题,本文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需要与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相匹配,两者的匹配程度决定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风险状况,因此,这一部分系统的论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并对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制度改革后,现行汇率制度在运行中的缺陷及未来取向作了分析。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以下几处:1.在辨析国内外学者对资本项目可兑换定义的基础上,从通货兑换权的角度,对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资本管制的概念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2.提出资本项目项目可兑换不一定要同时满足所有的前提条件,但为了降低风险,必须要满足一个核心条件,对不同国家来说,核心条件的选择可能因经济金融的基础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本文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概念的新观点,认为对中国来说,这个核心条件就是我国出口产业竞争力的提升。3.在中国放松资本管制的进程中,必须注意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推进与汇率制度改革的有效匹配。这两者是有内在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两者的脱节将造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降低,进而带来风险的累积。本文始终认为,任何将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汇率制度改革割裂开来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李艳丽[10](2009)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汇率制度自其最初形成至今,在世界各国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变迁,人民币汇率制度亦是如此。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分析方法,分析了汇率制度变迁的实质、动因与机制,建立了一个汇率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并以此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汇率制度变迁的实质是汇率制度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实现新的均衡的过程,汇率制度的变迁与否取决于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最大化努力。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本文认为影响其变迁的主要动因是中国产权制度的变化和货币可兑换性规定的变化,并提出在未来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中国产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条件下,从主要利益集团的效用目标考虑,只有浮动汇率制才能满足各方利益的均衡要求,因而也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必然方向。本文在第一章导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和内容,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汇率制度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和梳理。第二章主要构建本文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该章界定了汇率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类型,分析了汇率制度变迁的实质,提出了汇率制度均衡与非均衡的概念,并分析了汇率制度变迁的形成机制,强调了在汇率制度变迁中货币可兑换性规定与产权制度安排的重要作用。在第三章中,本文首先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中国的产权制度安排变化和货币可兑换性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变迁的影响和约束作用。然后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均衡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分析了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制度环境在未来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人民币将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中国的产权制度将进一步完善。从第四章到第七章,本文运用汇率制度变迁的基本分析框架,结合人民币可兑换性与中国产权制度未来的变化趋势,对不同汇率制度的均衡性与非均衡性进行了分析。其中第四章从投机冲击和货币危机角度分析了货币可兑换条件下人民币中间汇率制度的非均衡性,该章首先分析了货币可兑换条件下实行中间汇率制度存在的金融不稳定性因素,然后阐述了中间汇率制度下货币危机的发生机理和在实践中的表现,最后从汇率错位和投机资金规模估计两个角度分析了了中国在中间汇率制度安排下已经存在的货币危机因素。第五章从政府的货币政策自主性角度分析了货币可兑换条件下人民币固定汇率制度的非均衡性。本章首先总结和比较了在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然后实证分析了不同汇率制度安排对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发现随着中国开放度的提高,汇率制度的灵活性越低,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越差。最后论述了货币政策自主性在中国的重要性以及固定汇率制度的非均衡性。在第六章中,本文结合在中国未来的产权制度发展中,微观产权力量会逐步得到加强的条件约束,分析了微观产权主体福利视角下不同汇率制度安排的均衡性。本章总结和比较了传统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和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不同汇率制度的微观福利表现,并结合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对外开放度和定价方式两个方面比较不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微观福利表现,论证了在微观产权力量逐渐强大的背景下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均衡性。第七章则从政府宏观经济绩效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可兑换条件下不同汇率制的均衡性。本章首先总结了传统理论分析中,不同汇率制度的宏观经济绩效表现,并阐述了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对经济绩效影响的特殊性。然后对不同汇率制度下中国的经济绩效表现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制度灵活性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效应不显着,因此从政府宏观经济绩效目标来看,不同汇率制度的均衡性表现没有显着差异。根据第四章到第七章的分析,本文认为在未来人民币实现可兑换和中国产权制度更完善的制度环境约束下,浮动汇率制是一种均衡的选择,也是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变迁的方向。本文在第八章探讨了中国向浮动汇率制变迁的方式与路径选择。本章首先分析了在目前的制度环境安排下实行浮动汇率制存在的一系列障碍,然后通过比较和借鉴国际上不同国家向浮动汇率制变迁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成功转向浮动汇率制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最后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对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的方式和路径选择提出了建议。
二、中间汇率制度与金融脆弱性的关系及其启示——兼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间汇率制度与金融脆弱性的关系及其启示——兼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金融稳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汇率形成机制的研究 |
1.2.2 关于金融稳定的研究 |
1.2.3 关于汇率形成机制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 |
1.2.4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技术路线与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理论分析 |
2.1 汇率形成机制理论分析 |
2.1.1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 |
2.1.2 现代汇率形成理论 |
2.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演变历程 |
2.2.1 1949年至1993年:汇率并轨前 |
2.2.2 1994年至2005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 |
2.2.3 2005年“7.21”汇改至今:汇率市场化阶段 |
2.3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现状 |
2.3.1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特征 |
2.3.2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分析 |
第3章 金融稳定理论与我国金融稳定度量 |
3.1 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 |
3.1.1 金融稳定的内涵 |
3.1.2 金融稳定的相关理论分析 |
3.1.3 现代金融不稳定因素分析 |
3.2 金融稳定度量方法分析 |
3.2.1 金融稳定度量方法选择 |
3.2.2 金融稳定度量方法对比分析 |
3.3 我国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度量 |
3.3.1 基础指标选择 |
3.3.2 基础指标说明 |
3.3.3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的度量 |
第4章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金融稳定影响理论分析 |
4.1 人民币汇率溢出效应理论分析 |
4.1.1 汇率溢出效应理论 |
4.1.2 人民币汇率溢出效应影响金融稳定机制分析 |
4.2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理论分析 |
4.2.1 “三元悖论”理论及实践 |
4.2.2 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宏观经济政策路径分析 |
4.3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实体经济影响路径分析 |
4.4 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 |
4.4.1 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分析 |
4.4.2 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稳定影响理论分析 |
4.4.3 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稳定影响机制分析 |
第5章 人民币外汇市场失衡的实证分析 |
5.1 外汇市场压力(EMP)及其理论分析 |
5.2 模型和数据说明 |
5.2.1 外汇市场压力(EMP)模型和数据说明 |
5.2.2 LT-TVP-VAR模型和数据说明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1 外汇市场压力(EMP)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2 LT-TVP-VAR模型实证结果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金融稳定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指标构建 |
6.1.1 “三元悖论”框架背离指数 |
6.1.2 外汇市场压力(EMP)指数 |
6.1.3 在岸和离岸预期(NDF)的“汇差” |
6.2 实证结果分析 |
6.2.1 LT-TVP-VAR参数检验 |
6.2.2 LT-TVP-VAR脉冲响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实体经济路径实证分析 |
7.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
7.1.1 数据说明 |
7.1.2 模型构建和说明 |
7.2 实证结果分析 |
7.2.1 外汇风险暴露实证分析 |
7.2.2 公司特征对外汇风险暴露的影响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实证分析 |
8.1 数据说明 |
8.2 实证结果分析 |
8.2.1 参数检验结果 |
8.2.2 LT-TVP-VAR脉冲响应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和政策建议 |
9.1 总结 |
9.2 政策建议 |
9.2.1 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9.2.2 完善外汇宏观审慎管理 |
9.2.3 降低实体经济外汇风险 |
9.2.4 防范人民币国际化风险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金融危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相关文献综述 |
一、金融危机的定义与度量综述 |
(一)金融危机的定义 |
(二)金融危机的测度与预警研究综述 |
二、资本账户开放的定义与度量综述 |
(一)资本账户开放的定义 |
(二)资本账户开放的度量综述 |
三、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综述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章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理论分析 |
一、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理论基础 |
(一)三元悖论 |
(二)金融脆弱论 |
(三)金融恐慌论 |
二、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制 |
(一)直接投资项目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
(二)资本市场交易项目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
(三)国际资本借贷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
三、研究假设 |
第四章 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风险 |
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历程梳理 |
二、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现状 |
三、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背景下可能的金融风险 |
(一)跨境资本流动波动加大 |
(二)货币政策调控压力加大 |
(三)银行经营方面风险加大 |
第五章 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关系的实证研究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说明 |
(一)研究样本 |
(二)数据说明 |
二、模型设定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四、相关系数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
五、实证结果分析 |
(一)资本账户开放对不同类型金融危机的影响 |
(二)资本账户开放对发达、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 |
六、稳健性检验 |
(一)内生性问题 |
(二)变量选择问题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汇率制度安排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兼论中国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一)固定汇率制支持论 |
(二)浮动汇率制支持论 |
(三)汇率制度两极论 |
(四)汇率制度中性论 |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择 |
三、汇率制度安排对金融危机影响实证分析 |
(一)Logit模型构建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1)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 |
(2)我国汇率制度转换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的模拟与预测 |
四、结论与启示 |
(一)结论 |
(二)对我国汇率改革的启示 |
1.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现状 |
2.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
(4)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 |
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二、三元悖论 |
三、扩展的三元悖论 |
四、二元悖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汇率制度选择 |
二、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 |
三、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的争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汇率制度的变迁 |
第一节 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下的多种汇率制度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球层面下汇率制度选择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 |
第一节 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开放度 |
一、汇率制度分类 |
二、资本账户开放度 |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 |
一、全样本3×3分类回归 |
二、不同类型国家异质性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 |
第一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 |
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历程 |
二、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 |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 |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历程 |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制度估计 |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结构变动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 |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回顾 |
一、1999年~2002年:基本稳健的货币政策 |
二、2004年~2007年:稳健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
三、2008年~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四、2011年至今:稳健的货币政策 |
第二节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 |
一、TVP-VAR模型建立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模型估计结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其他国家汇率制度改革经验和教训 |
第一节 日本汇率制度改革 |
第二节 泰国汇率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印度汇率制度改革 |
第四节 波兰汇率制度改革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发达国家样本回归结果 |
附录2 新兴市场国家样本回归结果 |
附录3 汇率系数变动图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跨境资本流动与汇率制度选择 ——汇率制度缓冲器作用的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2.3 分析框架 |
第三节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主要困难与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跨境资本流动与跨国银行的文献综述 |
2.1.1 跨境资本流动和跨国银行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 |
2.1.2 净资本流动、总资本流动和外部脆弱性 |
2.1.3 全球流动性和跨国银行全球风险分担 |
第二节 汇率制度选择的文献综述 |
2.2.1 汇率制度选择与全球失衡 |
2.2.2 汇率制度选择与全球金融周期 |
第三节 汇率制度与跨境资本流动关系的文献综述 |
2.3.1 汇率制度、跨境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
2.3.2 汇率制度、跨境资本流动与外部冲击 |
第四节 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章 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与跨境资本流动的特征事实 |
第一节 汇率制度与跨境资本流动关系的历史沿革 |
3.1.1 全球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 |
3.1.2 汇率制度与跨境资本流动关系的演变 |
3.1.3 从“货币三元悖论”到“金融三元悖论” |
第二节 跨境资本流动的典型事实特征 |
3.2.1 金融因素越来越重要 |
3.2.2 总资本流动比净资本流动更重要 |
3.2.3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性 |
第三节 跨国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的典型事实特征 |
3.3.1 跨国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性 |
3.3.2 跨国银行资本流动交易规模的不对称性 |
3.3.3 跨国银行跨境资本流动交易货币的不对称性 |
3.3.4 跨国银行跨境资本流动交易对手的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汇率制度的冲击缓冲器作用——基于BOP跨境资本流动数据的总体视角 |
第一节 汇率制度缓冲外部冲击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理论分析 |
4.1.1 跨境资本流动收益-风险分析框架 |
4.1.2 汇率制度与跨境资本流动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汇率制度缓冲跨境资本流动外部冲击的实证检验 |
4.2.1 模型设计与数据说明 |
4.2.2 实证结果分析 |
4.2.3 短期资本流动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稳健性分析 |
4.3.1 发达经济体 |
4.3.2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 |
4.3.3 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汇率制度的冲击缓冲器作用——基于全球跨境总资本流动模式的跨国银行视角 |
第一节 全球跨境总资本流动模式的跨国银行渠道 |
5.1.1 发达国家跨国银行信贷传导渠道 |
5.1.2 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跨国银行信贷传导渠道 |
5.1.3 全球跨境总资本流动模式 |
第二节 发达国家与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跨国银行风险传导机制 |
5.2.1 全球跨境总资本流动模式下的风险传导 |
5.2.2 中心国家跨国银行资本流动与风险冲击 |
5.2.3 新兴与发展中国家跨国银行资本流动与风险冲击 |
第三节 汇率制度缓冲新兴与发展中国家外部冲击的实证检验 |
5.3.1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说明 |
5.3.2 实证结果分析 |
5.3.3 跨国银行非银行部门资本流动与外部冲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汇率制度的冲击缓冲器作用——基于双边跨国银行资本流动的引力模型视角 |
第一节 引力模型下跨国银行双边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分析 |
6.1.1 引力因素 |
6.1.2 汇率制度 |
6.1.3 跨国银行的特征 |
6.1.4 其他控制变量 |
第二节 汇率制度缓冲跨国银行双边资本流动外部冲击的实证检验 |
6.2.1 模型的设定及数据的选取 |
6.2.2 实证结果分析 |
6.2.3 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比较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6.3.1 稳健性检验一:替换主要的解释变量 |
6.3.2 稳健性检验二:构建连续变量距离指标 |
6.3.3 稳健性检验三:heckman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汇率制度的缓冲作用及中国的汇率制度选择 |
第一节 汇率本质的再探讨 |
7.1.1 汇率的商品价格属性 |
7.1.2 汇率的资产价格属性 |
7.1.3 汇率制度与汇率的变动 |
第二节 汇率制度的缓冲作用:从全球经济失衡到全球金融周期 |
7.2.1 汇率制度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缓冲作用 |
7.2.2 汇率制度在全球金融失衡中的缓冲作用 |
7.2.3 汇率制度的选择:从全球经济失衡到全球金融周期 |
第三节 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实践 |
7.3.1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出的新特征 |
7.3.2 中国汇率制度选择面临的挑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中国参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本文的结构安排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缘由 |
一、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
二、国际经济失衡带来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特里芬悖论 |
二、货币危机理论 |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界定 |
一、相关研究概念的界定 |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价值判断 |
第四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及流动性管理缺陷的研究 |
二、关于汇率制度的失效及国际收支调节的研究 |
三、关于国际金融监管的缺陷及治理的研究 |
四、关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可持续的合理性研究 |
五、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国际储备货币变革的历史分析 |
一、“黄金-英镑本位” “黄金-美元本位”和 “美元本位”的历史背景 |
二、“黄金-英镑本位”“黄金-美元本位”和“美元本位”的运行机制 |
三、从“黄金货币化”到“黄金非货币化”变革的历史必然 |
第二节 国际汇率制度变革的历史分析 |
一、由“固定汇率制”到“浮动汇率制”历史循环的背景 |
二、“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中间汇率制”的运行机制及价值判断 |
第三节 国际金融合作变革的历史分析 |
一、国际货币体系各阶段的国际金融合作的历史描述 |
二、国际金融合作形式变革的历史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一节 美国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 |
一、政府公共债务可持续性的定义及已有相关研究 |
二、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的实证分析 |
三、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的启示 |
第二节 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可持续性 |
一、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历史考察 |
二、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三节 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可持续性 |
一、美元成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历史考察 |
二、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四节 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计价货币的可持续性 |
一、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计价货币的历史考察 |
二、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计价货币的可持续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一节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现状 |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储备货币现状 |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汇率制度 |
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金融合作 |
第二节 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运行缺陷 |
一、美元本位的不良影响 |
二、其他主要储备货币的运行困境 |
三、SDR的局限 |
第三节 现行国际汇率制度的运行缺陷 |
一、发达国家浮动汇率制调节对国际经济的负面影响 |
二、中间汇率制度的不断崩溃:经济危机的频发 |
第四节 现行国际金融合作机制的缺陷 |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缺陷 |
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弊端 |
三、区域金融合作“欧元区”的运行困境 |
四、“拉美美元化”对拉美经济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构想 |
第一节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构想 |
一、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构想概述 |
二、多极主权信用货币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国际汇率制度体系改革的构想 |
一、1976 年以来的汇率制度安排与评价 |
二、国际汇率制度的选择 |
三、国际汇率制度体系改革的构想 |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构想 |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设计 |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管机制设计 |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机制设计 |
第四节 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构想 |
一、国际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的发展现状 |
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中国参与路径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发展机遇 |
一、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 |
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机制的建立 |
三、人民币在跨境直接投资中的使用 |
四、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路径 |
一、后危机时期各国对国际储备货币的调整 |
二、助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货币 |
三、人民币加入SDR,提升SDR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汇率体系改革的路径 |
一、后危机时期各国对货币锚的调整 |
二、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
三、推动区域汇率合作机制建设 |
四、人民币加入SDR,完善超主权货币的汇率稳定机制 |
第四节 中国参与国际监管体系改革的路径 |
一、助推成立新的国际金融机构 |
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立 |
三、推动双边金融监管合作 |
四、借助G20平台发出中国声音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评价 ——基于经济脆弱性与危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研究 |
2.1.1 固定汇率制VS浮动汇率制 |
2.1.2 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内生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
2.1.3 基于均衡理论的汇率制度选择 |
2.2 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与经济脆弱性和危机的研究 |
2.2.1 中间制度消失论的相关争论 |
2.2.2 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评价 |
2.3 汇率制度选择的实证研究 |
2.4 现有研究评价及本文研究方法 |
3 主要内容及研究创新 |
3.1 主要内容 |
3.2 本文创新与不足 |
3.2.1 研究创新 |
3.2.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新兴市场国家的界定及特征 |
1 新兴市场国家的界定 |
1.1 概念解释 |
1.2 界定方法 |
1.2.1 现有界定方法 |
1.2.2 界定方法评价及本文界定 |
2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特征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 |
1 汇率制度分类方法 |
1.1 法定汇率制度分类 |
1.2 法定-事实结合汇率制度分类 |
1.2.1 IMF事实分类 |
1.2.2 RR自然分类 |
1.2.3 其他法定-事实分类方法 |
1.3 纯事实汇率制度分类 |
1.4 分类方法选取 |
1.4.1 分类方法评价 |
1.4.2 本文分类方法 |
2 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 |
2.1 广义新兴市场汇率制度选择趋势 |
2.2 主要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 |
2.3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历史演变 |
2.3.1 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
2.3.2 改革开放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汇率制度对经济脆弱性的影响 |
1 经济脆弱性衡量 |
1.1 脆弱性来源 |
1.1.1 盯住汇率制下产生的经济脆弱性 |
1.1.2 中间汇率制下产生的经济脆弱性 |
1.1.3 浮动汇率制下产生的经济脆弱性 |
1.2 经济脆弱性衡量指标及回归模型 |
1.2.1 汇率制度的直接影响 |
1.2.2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比较 |
2 金融脆弱性 |
2.1 数据选取 |
2.2 回归结果分析 |
2.2.1 汇率制度对信贷扩张的影响 |
2.2.2 汇率制度对银行外国负债的影响 |
2.2.3 汇率制度对银行外币贷款的影响 |
3 宏观基本面脆弱性 |
3.1 数据选取 |
3.2 回归结果分析 |
3.2.1 汇率制度对经济失衡的影响 |
3.2.2 汇率制度对实际汇率偏离的影响 |
3.3.3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价格调整 |
4 稳健性检验 |
4.1 内生性问题 |
4.2 其他汇率制度分类方法 |
4.3 其他新兴市场划分方法 |
5 本章小结 |
附表 |
第五章 汇率制度对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 |
1 经济危机定义 |
1.1 危机分类以及来源 |
1.1.1 金融危机模型 |
1.1.2 经济危机模型 |
1.1.3 危机含义界定 |
1.2 回归模型 |
2 回归结果分析 |
2.1 金融危机 |
2.1.1 汇率制度对银行危机倾向性的影响 |
2.1.2 汇率制度对货币危机倾向性的影响 |
2.1.3 汇率制度对主权债务危机倾向性的影响 |
2.2 综合经济危机 |
2.2.1 汇率制度对经济增长危机倾向性的影响 |
2.2.2 汇率制度对综合危机倾向性的影响 |
3 稳健性检验 |
3.1 内生性问题 |
3.2 其他汇率制度分类方法 |
3.3 其他新兴市场划分方法 |
4 本章小结 |
附表 |
第六章 向最优汇率制度“安全”转换 |
1 退出盯住的风险 |
1.1 相关研究 |
1.2 数据事实 |
2 退出盯住的时机 |
2.1 案例分析 |
2.1.1 成功经验——波兰 |
2.1.2 失败教训——泰国与阿根廷 |
2.2 退出时机分析 |
2.2.1 安全退出VS不安全退出 |
2.2.2 安全退出盯住的内生决定 |
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1 结论 |
2 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国家数据补充说明 |
附录B Stata回归程式及结果补充说明 |
B.1 Stata回归运算命令 |
B.2 汇率制度对危机倾向性的影响——Logit回归结果 |
B.3 汇率制度转换相关讨论——Logit回归结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金融投机攻击、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及其关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第2章 金融脆弱性理论的一般框架及模型 |
2.1 传统信贷市场的金融脆弱性 |
2.2 金融市场的金融脆弱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融投机攻击与金融传染理论模型 |
3.1 现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 |
3.2 货币危机的微观作用机制与宏观传染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脆弱性的测度及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检验 |
4.1 金融脆弱性的测度方法 |
4.2 我国金融脆弱性的测度 |
4.3 金融脆弱性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投机攻击与经济政策组合规则 |
5.1 具有经济政策组合机制转移的动态随机模型 |
5.2 经济政策组合机制转移模型的均衡分析 |
5.3 具有政策漂移的动态随机模型的经济政策启示 |
第6章 开放经济下金融传染的测度 |
6.1 金融传染的测度方法 |
6.2 美国股票市场与亚洲新兴股票市场关联性检验 |
6.3 基本结论和经济政策启示 |
第7章 金融深化、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 |
7.1 金融深化、金融脆弱与经济增长的关联 |
7.2 金融深化、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已有文献回顾 |
1.2.1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 |
1.2.2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模式及顺序 |
1.2.3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时机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及基本结论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框架结构 |
1.3.3 基本结论 |
2.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础理论 |
2.1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货币可兑换 |
2.1.2 经常项目可兑换 |
2.1.3 资本项目可兑换 |
2.2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般理论 |
2.2.1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理论基础 |
2.2.2 资本项目可兑换与保持管制的论争 |
2.2.3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收益与风险 |
2.3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排序理论 |
2.3.1 有关排序的理论支持 |
2.3.2 有关排序的否定意见 |
2.3.3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排序问题 |
2.4 资本项目可兑换下的汇率制度选择 |
2.4.1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
2.4.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克鲁格曼永恒三角形 |
2.4.3 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的汇率理论 |
3.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
3.1 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动因 |
3.1.1 来自内部的动因 |
3.1.2 来自外部的动因 |
3.2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般条件与核心条件 |
3.2.1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一般条件 |
3.2.2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核心条件 |
3.3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顺序安排 |
3.3.1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本原则 |
3.3.2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顺序安排 |
4. 中国资本管制制度 |
4.1 资本管制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
4.1.1 资本管制的含义 |
4.1.2 资本管制的理论依据 |
4.2 中国资本管制制度的演进与现状 |
4.2.1 中国资本管制制度的演进 |
4.2.2 中国资本管制制度的现状 |
4.3 对中国资本管制制度的评价 |
4.3.1 对中国资本管制目标的评价 |
4.3.2 对中国资本管制手段的评价 |
4.3.3 对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评价 |
4.4 中国放松资本管制进程中的政策配合 |
5. 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
5.1 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制度 |
5.1.1 资本项目可兑换要求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 |
5.1.2 汇率制度安排影响资本项目可兑换 |
5.1.3 汇率稳定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统一与矛盾 |
5.1.4 汇率制度改革与资本项目改革具有内在一致性 |
5.2 国际汇率制度的变迁 |
5.2.1 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
5.2.2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
5.2.3 牙买加体系下的浮动汇率制 |
5.3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 |
5.3.1 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分期 |
5.3.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汇率制度(1949-1952年) |
5.3.3 计划经济时期的汇率制度(1953-1980年) |
5.3.4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1994年) |
5.3.5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的汇率制度(1994-2005年) |
5.3.6 2005年后的汇率制度 |
5.4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存问题 |
5.4.1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成效 |
5.4.2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问题 |
5.5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未来取向 |
5.5.1 走向弹性化的汇率制度 |
5.5.2 汇率制度改革与资本项目可兑换协同推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本文的不足 |
第四节 汇率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基于不同视角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
二、传统固定汇率制的退出与转换研究 |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研究 |
第二章 汇率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制度变迁 |
一、制度和制度变迁的定义 |
二、制度变迁的动因和机制 |
三、制度变迁的特点 |
第二节 汇率制度及其类型 |
一、汇率制度及其内容 |
二、汇率制度分类 |
三、产权制度对汇率制度选择的约束 |
第三节 汇率制度变迁 |
一、汇率制度变迁概念与实质 |
二、汇率制度的均衡 |
三、汇率制度的非均衡 |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历程和动因分析 |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历史与背景 |
一、1949年-1978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 |
二、1978年-1994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 |
三、1994年以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 |
第二节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分析 |
一、名义上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
二、事实上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
三、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均衡性的初步分析 |
第三节 影响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变迁的动因 |
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逐步实现 |
二、中国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第四章 货币可兑换约束下人民币中间汇率制度的非均衡性 |
第一节 货币可兑换条件下实行中间汇率制度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
一、资本账户开放后可能导致外资的过度流入和突然撤出 |
二、中间汇率制度下容易出现汇率水平持续错位 |
三、中间汇率制度下单向货币投机的内生性 |
四、中间汇率制度存在政策可信度问题 |
五、中间汇率制度容易导致道德风险和金融脆弱问题 |
第二节 中间汇率制度下货币危机的发生机理与表现 |
一、单一钉住汇率规则下的货币危机 |
二、单一爬行钉住规则下的货币危机 |
三、汇率目标区规则下的货币危机 |
四、政府目标最优化规则下的货币危机 |
五、中间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的实证表现 |
第三节 中间汇率制度下中国潜在的货币危机因素分析 |
一、中国在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下汇率水平的错位测算 |
二、中国已经存在大量投机资金的跨境流动 |
第五章 货币可兑换约束下人民币固定汇率制的非均衡性 |
第一节 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自主性比较 |
一、货币可兑换条件下不同汇率制度的政策有效性分析 |
二、政策自主性的比较与不可能三角理论 |
第二节 货币政策自主性视角下人民币固定汇率制的非均衡性 |
一、不同汇率制度下人民币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表现 |
二、人民币货币政策自主性、开放度与汇率制度的VAR模型分析 |
第三节 货币可兑换条件下中国的选择:货币政策自主性 |
一、中国不能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货币的主权 |
二、实行货币联盟在中国并不现实 |
三、固定汇率制度对中国的积极作用有限 |
第六章 微观产权主体福利视角下的均衡人民币汇率制度 |
第一节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微观福利比较 |
一、传统分析框架下不同汇率制度的微观福利表现 |
二、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汇率制度的微观福利表现 |
第二节 基于微观福利视角的均衡人民币汇率制度 |
一、不同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微观福利分析 |
二、微观福利视角下人民币浮动汇率制的均衡性 |
第七章 政府宏观经济绩效目标视角下的均衡人民币汇率制度 |
第一节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绩效比较 |
一、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绩效表现的传统理论分析 |
二、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与经济绩效表现的特殊性 |
三、汇率制度与政府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表现 |
第二节 基于政府宏观经济绩效目标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制度 |
一、不同汇率制度下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表现 |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对宏观经济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
三、政府经济绩效目标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均衡性比较 |
第八章 中国向浮动汇率制变迁的方式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存在的约束及其在中国的表现 |
一、货币缺乏公信力,国家普遍存在原罪现象 |
二、金融市场不发达,缺乏必要的外汇风险保值手段 |
三、微观经济体行使外汇定价权的产权基础不完善 |
第二节 从国际经验看浮动汇率制变迁需要具备的条件 |
一、智利:主动进行汇率制度变迁的典型 |
二、以色列:渐进汇率制度变迁的代表 |
三、波兰:转轨经济体汇率制度成功变迁的典范 |
四、泰国和阿根廷:危机中的汇率制度变迁 |
五、成功向浮动汇率制转型需要具备的条件 |
第三节 中国向浮动汇率制变迁的方式选择 |
一、汇率制度变迁的不同方式 |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 |
第四节 中国向浮动汇率制变迁的路径安排 |
一、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产权制度 |
二、加强人民币汇率浮动配套条件的建设 |
三、渐进实现人民币自由浮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中间汇率制度与金融脆弱性的关系及其启示——兼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金融稳定影响研究[D]. 康文茹.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2]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金融危机关系研究[D]. 王闪闪. 河南大学, 2020(08)
- [3]汇率制度安排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兼论中国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J]. 刘心仪,梅德平. 贵州社会科学, 2020(05)
- [4]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 李若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跨境资本流动与汇率制度选择 ——汇率制度缓冲器作用的再探讨[D]. 刘粮. 南开大学, 2018(03)
- [6]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中国参与路径[D]. 秦卫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7]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评价 ——基于经济脆弱性与危机的视角[D]. 殷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8]金融投机攻击、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管理[D]. 刘慧悦. 吉林大学, 2013(08)
- [9]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研究[D]. 张健.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10]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研究[D]. 李艳丽. 武汉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