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路上的领头雁(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岩[1](2020)在《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助力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要途径,更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职业教育是帮助农村劳动力迅速提升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解决就业,实现平稳收入的根本方法。在梳理中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相关工程的内容举措基础上,分析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系统性研究。论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相关问题概述。首先对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及教育扶贫工程等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从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两个方面阐明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再次,从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空心化”问题的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实施三个方面总结了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第三章为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理论基础。首先根据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三个方面总结了经典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培训思想。其次从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农业生产要与科技教育相结合、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方面归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思想。第四章为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举措。近些年国家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发展,相继启动了相关培训工程。本文分别总结了雨露计划培训工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训计划、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巾帼脱贫行动等工程的内容,并归纳上述工程的实施成效。第五章为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机遇挑战及对策。首先分析国家坚持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坚持推动人才强国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其次,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现状,提出农村地区“新读书无用论”观点的萌生、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抑制了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再次,通过分析农村地区不同类型劳动力的实际状况,总结出扶贫与扶志(智)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系统化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将“因材施教”融入到农村留守劳动力的培养中等三方面的解决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根据我国农村地区农村劳动力教育发展现状,总结出新时代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迎来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及乡村振兴战略相继实施的机遇,同时又面临着农村地区“新读书无用论”观点的萌生、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发展不平衡、农村“空心化”问题等一系列挑战,并根据我国现状及挑战提出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系统化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将“因材施教”融入到农村留守劳动力培养当中等解决对策。
黄赤澄[2](2020)在《《农民日报》中的农民形象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在我国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农民是农业农村的主体。本文以镜像理论、再现理论为基础,以梵.迪克的话语分析作为分析路径,结合文献法、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农民日报》为研究个案,重点分析其涉农新闻报道中呈现的农民形象、尚存的不足与改进路径。经过研究发现,《农民日报》中有关农民的人物报道中,与现实存在一定间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性别选择上,偏重于男性;二、在阶层分布上,以农村干部为主;三、在报道地域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失衡。《农民日报》呈现的农民形象具有多样化趋势:村干部的形象,主要呈现出勤恳朴实、任劳任怨的群众路线践行者和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老黄牛”以及精明强干、与时俱进的领导者三种类型;普通农民的形象,主要呈现出乐于助人、道德高尚的新模范和热爱学习、多才多艺的手艺传承人以及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劳动者三种类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形象,主要呈现出以先进科技赢得市场竞争的佼佼者和开拓进取、敢于创业的新型农民以及心存感恩、回报桑梓之地的企业家三种类型。《农民日报》所呈现的农民形象,具有明显的正面宣传为主、模式单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刻意形塑出“高大全”的正面形象、具有明显的态度偏向;缺乏对人物缺点与不足的正常展示,削弱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贴近性、可读性与监督功能。为此,本文认为,《农民日报》在再现农民形象时,应在正面宣传的同时,紧密结合实际,更加注意完整、多维地呈现真实的中国农民形象,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增强其新闻报道在我国农民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张雷[3](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于德[4](2019)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是一个历史性命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古今中外、东西南北,概莫能外。反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和共同任务;消除贫困,始终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望。中国作为世界大家庭一员,是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也是贫困人口规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反贫困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高度关注、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的大事要事难事,也是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在长期反贫困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中,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调整反贫困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反贫困新模式,逐步加大反贫困投入力度,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彰显制度体制优势、减贫脱贫成效明显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得累计近7亿人口实现减贫脱贫并即将建成惠及近14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世界公认的反贫困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从治国理政的政治高度突出扶贫工作,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高度落实扶贫工作,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高度推进扶贫工作,鲜明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督战,通过一系列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工作要求等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精准扶贫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形成了思想深邃、逻辑缜密、体系严整、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开展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南和行动指针。鉴于此,本文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主题,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视角,对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反贫困理论,深入开展研究,系统进行总结,不断丰富完善,以彰显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内生性、系统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因而本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5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背景、贫困相关核心概念梳理、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重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和哲学维度”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具有强烈的内生性、系统性、现实性、社会性和实践性,这既归因于其对古今中外反贫困思想理论的借鉴、继承、创新和发展,也归功于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长期实践积累和其他国家地区反贫困政策措施的重要启示,更源于这一思想内在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基本观点和思维方法,具有着深刻的哲学维度,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光芒。第二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以2013年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为逻辑起点,逐步展开为“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七个强化”等扶贫开发基本方略,具体细化为一系列精准扶贫配套政策措施,工作落实为一个个精准扶贫重要时间节点安排和目标任务要求,全面展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刻思考、精深谋划和强力推动,赋予了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的鲜明内涵和主要特征。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中涵盖的精准扶贫、内源式扶贫、合力扶贫、制度扶贫等理念思路,科学回答了扶贫工作实践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大现实问题,全面把握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主要特点,深刻揭示了我国贫困治理基本规律,深刻彰显出人民性、现实性、全面性、精准性和创新性等鲜明特征。第三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特点和理论创新”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我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指南,具有显着的实践特点和鲜明的理论特色。在实践特点方面,主要包括“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从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认识精准扶贫、“大农业大农合大农政”——从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实施精准扶贫、“一二三产融合”——从现代化经济规律的现实要求推进精准扶贫、“小康路上一个都能少”——从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对待精准扶贫、“五级书记抓扶贫”——从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落实精准扶贫;在理论创新方面,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彰显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化思想、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深化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第四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新命题”部分。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引的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在理论上实现了创新性新发展、在实践上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但与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和人民的期待而言,仍面临诸多新难题新任务新要求,这也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未来要解决的时代新命题。主要包括研究宣传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深化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精准对接脱贫攻坚新问题、完善针对性解决方案,系统谋划未来新课题、拓展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等三个主要方面,因而2020后的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树立新理念、推出新举措、开拓新局面。第五章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部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展什么样的扶贫开发工作、怎样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发展、是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思想宣言,必将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进一步深化人民利益至上执政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指引下,中国政府在贫困治理实践中,建立健全和丰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多方协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贫困治理体系。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历经脱贫攻坚工作实践的全面系统检验淬炼,取得了贫困治理的开创性、历史性伟大成就,为世界反贫困战略、国际减贫脱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发挥了中国作用。结语部分对本课题论文进行了简明、扼要、系统的梳理总结,概要阐述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生成发展逻辑、理论实践特点、鲜明时代价值和重要研究意义,并前瞻性展望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发展动态。
刘仰浩[5](2019)在《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在不同的场合对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观点。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从马列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理论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的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实践基础。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是农村党组织的“钢筋”;把好入口关是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关键;加强教育培养是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从严管理是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坚实基础;监督执纪是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等科学内涵。立足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的价值意义进行阐述,并探索构建“五位一体”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培养建设体系,进而对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的践行路径进行创新发展。
胡鑫[6](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张嘉凌[7](2019)在《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文中指出乡村精英是乡村治理的关键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造成乡村精英大量外流,也瓦解了乡村内生精英的能力。精英的缺失破坏了内生乡村治理机制,使得乡村治理陷入困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治理有效”的要求。乡村的有效治理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而群众力量的激发关键在于培育新的乡村精英。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吸纳与塑造新的乡村精英,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是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亟需从既有的实践中汲取经验,破解难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改造农村基层社会,成功吸纳并塑造了大批乡村精英替代传统乡绅,在组织和动员农民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以西沟村为个案,以农村基层党建为演进脉络,以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为主线,从政党、精英与群众的互动关系着手,分析普通农民如何被动员加入基层党组织,进而培育成乡村精英的?荒凉闭塞的山村又为什么能够涌现出精英群体并带动整个村庄发展的?挖掘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的内在机理,揭示政党、国家、群众与精英塑造之间的关联性,为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导论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重点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交待研究思路与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由五个章节的内容构成,以乡村精英吸纳与塑造为主线,分析政党下乡、建设、巩固与发展中如何实现乡村精英的吸纳、培育、示范与塑造。第一章主要以政党下乡重建乡村社会秩序为背景,从政党下乡前群众在恶劣村落环境中的生存性集体行动出发,分析了群众普遍产生的精英需求和权威依赖。在政党下乡后,基层党组织吸纳了群众中的权威人物,这些人通过党组织吸纳替代了传统乡绅成为新的乡村精英,并进入乡村治理体系,其价值取向和职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第二章主要从外部力量和内生动力两个角度,分三个主体论述了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培育。国家通过政策推行过程实现乡村精英组织化,驻村干部通过先进性教育培育乡村精英,乡村精英通过自我形塑在群众中发挥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国家、村庄和群众三个层面分析了党组织巩固中的精英示范机制,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精英宣传、乡村层面自下而上的精英带动以及群众层面的精英依赖,三者共同增强了乡村精英的权威性和引领性。第四章主要从党组织、精英和群众互动的视角阐述了党组织发展中的精英塑造与群体效应。党组织、精英和群众的良性互动造就了令人惊叹的精英群体,促进了乡村治理的发展。第五章主要从近年来精英流失与权力化带来的乡村治理困境出发,剖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了适应新情况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增强整合能力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保护乡村精英的生长环境、夯实乡村精英的民意基础、促进乡村精英的自我提升的对策建议。在对西沟的个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精英产生是乡村内生与党组织吸纳共同作用的结果,融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体是精英塑造的关键,党的价值准则和目标追求是发挥乡村精英示范引领功能的保证,精英塑造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促成了精英的群体式涌现。在本文研究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利益和价值多元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如何创新吸纳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使更多的精英在党的引领下参与乡村治理。同时,如何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背景下,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保护乡村社会土壤,有效培育和塑造乡村精英,进而更好地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冯嘉敏[8](2019)在《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才战略的布局与实践,农村致富带头人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人才资源之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然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诸如自然区位条件、受教育水平、融资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当前对该群体的形成与队伍的壮大的关注程度与发展的需求没有形成高度匹配,培育形成和发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可从农村农业发展的根本来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当地乡村振兴。因此,本文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的过程中寻找影响因素,以期培育好原有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及发展好新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加快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实现该群体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试图以清远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调研对象,其中调研对象是包括具有农村致富带头人身份及不具有农村致富带头人身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讨论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问题,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因素与实际情况的关系。在学术上,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研究可归纳出其具有带动致富能力、丰富资本积累、创业企业家精神等基本特征,本文结合文献分析情况及融合了清远市各地区组织机构对农村致富带头人身份的评选与理解,归纳并提出了本文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定义。本文的主要思路:从内部与外部因素的角度阐明不同影响因素对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现状的影响程度;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创业过程结合的角度探究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实证情况。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内部因素的现状分析可以了解到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形成过程中生产生活保障型动机明显,潜在自我价值实现型动机;农村致富带头人技能培训及各项能力的培育情况优于非农村致富带头人;从外部因素的现状分析可知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过程对自然资源及区位环境依赖程度明显;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中发展规划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非农村致富带头人受到农村社区文化影响较弱,激发其转变势在必行。(2)从实证的结果可知: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的过程中,技能培训因素、“干中学”能力因素、行业交流因素、融资方式多样性因素及模式形成因素均对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农村社区创业氛围因素的影响对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不具有显着影响。因此,可从优化外部环境,增强内生动力,拓宽行业交流、完善培育管理等进一步促进对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形成与发展。
李晓奇[9](2020)在《《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学研究(2012-2019)》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扶贫”一词更是在各大工作会议中被重点强调,“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更为扶贫工作指明了新的工作方向。各级报纸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舆论导向阵地,纷纷加入到扶贫报道的工作之中,旨在为实现2020年消除贫困贡献力量。在众多家报刊中,《大众日报》凭借叙事性的写作手法脱颖而出。以《大众日报》(2012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的扶贫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新闻学、叙事学等理论视角进行考察,全面分析扶贫报道在叙事时间、叙事情境、叙述声音中的独特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反思扶贫报道的叙事不足,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的选题。首先,从时序、时距、叙事频率三个方面对《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时间进行分析;其次,从叙事人称、叙事聚焦、叙事方式三种要素进行叙事情境的分析;再次,从叙述者与叙述声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谁是新闻的叙述者,以及对公开表达扶贫声音的倾向,并阐明叙述者的功能。最后指出《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抽样调查四种研究方法,对《大众日报》的扶贫报道进行解读。抽样选取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自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抽取样本401份。随后对样本进行深层阅读,进而确定样本总数为251篇。论文采用叙事学研究《大众日报》的扶贫报道不仅对《大众日报》有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省市同类型报纸的扶贫报道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以期助推中国新闻工作的创新发展。
杨鸿[10](2005)在《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文中研究指明雁行模式由日本学者赤松要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战后经赤松要本人及小岛清、山泽逸平等学者加以拓展,成为理论上解释东亚经济发展的颇有影响的一种学说。雁行模式最早描述后起国某一特定产业产生、发展和趋向衰退的生命周期或过程,还用来说明一国各产业兴衰变化的过程,进而用于研究产业的国际转移。雁行模式客观地描述了后起国内部产业发展的顺序和走向高度化的具体途径和过程,同时表述了东亚国家(地区)的经济在相互依存、互相波及中相继起飞的客观历程。 20世纪70至80年代东亚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典型的雁行形态: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亚洲“四小龙”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东盟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形成了日本同“四小龙”和东盟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日本对东亚地区的大规模贸易、投资与技术转移加速形成以日本为先导的东亚经济雁阵。雁行模式成为系统解释国家间贸易、投资和技术联系的经济模式,将“四小龙”以及东盟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日本。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雁行模式又重新引起关注。通过对雁行模式理论的研究和思考,使其成为东亚经济合作学术新的理论武器,无论对于探索经济合作途径的东亚、对于正在参与区域国际分工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站在国际经济合作的角度考察雁行模式下东亚经济合作历史和现状,试图揭示雁行模式的合理内核及其面临的挑战。 全文具体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到第二章分别从理论和现实这两个角度来说明东亚经济雁行模式的发展和变迁。第一章是雁行模式的理论探讨。雁行理论的梳理是论文展开和分析的基础。本章阐明雁行模式的内涵与外延。赤松要通过实证提出雁行形态理论的所有相关概念和三个框架;雁行模式涵盖了产品周期和比较优势;小岛清的经济学方式的理论升华使雁行模式达到新的理论高度,扩展的比较优势更贴近现实;山泽逸平对雁行理论的补充使理论更成体系。 第二章:雁行模式的历史轨迹。本章对东亚经济发展历史做了回顾。雁行模式对20世纪70—80年代东亚经济的发展做了较为贴近的描述,日本通过承接欧美国家的产业转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东亚其他国家承接日本的资金和技术转移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第三章:亚洲金融危机与雁行模式。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东亚经济,中国受到的波及较小。东亚经济格局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原来的
二、开发路上的领头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路上的领头雁(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问题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职业教育 |
2.1.2 职业培训 |
2.1.3 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 |
2.1.4 教育扶贫工程 |
2.2 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 |
2.2.1 服务于农村现代化建设 |
2.2.2 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
2.3 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 |
2.3.1 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
2.3.2 促进农村“空心化”问题的解决 |
2.3.3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第3章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理论基础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培训思想 |
3.1.1 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3.1.2 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3.1.3 职业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培训思想 |
3.2.1 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3.2.2 农业生产与科技教育相结合 |
3.2.3 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4章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举措 |
4.1 雨露计划培训工程 |
4.1.1 雨露计划的启动 |
4.1.2 雨露计划的内容 |
4.1.3 雨露计划的成效 |
4.2 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训工程 |
4.2.1 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训工程的启动 |
4.2.2 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训的内容 |
4.2.3 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训的成效 |
4.3 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
4.3.1 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的启动 |
4.3.2 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的内容 |
4.3.3 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的成效 |
4.4 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计划 |
4.4.1 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计划的启动 |
4.4.2 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计划的内容 |
4.4.3 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计划的成效 |
4.5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4.5.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启动 |
4.5.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内容 |
4.5.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成效 |
4.6 巾帼脱贫行动 |
4.6.1 巾帼脱贫行动的启动 |
4.6.2 巾帼脱贫行动的内容 |
4.6.3 巾帼脱贫行动的成效 |
第5章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境遇及对策 |
5.1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机遇 |
5.1.1 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5.1.2 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
5.1.3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5.2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挑战 |
5.2.1 “新读书无用论观点”的萌生 |
5.2.2 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 |
5.2.3 农村“空心化”制约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 |
5.3 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
5.3.1 坚持扶贫与扶志(智)相结合 |
5.3.2 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 |
5.3.3 将“因材施教”融入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和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农民日报》中的农民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设计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镜像理论 |
2.2 再现理论 |
2.3 话语分析 |
3 《农民日报》中农民人口学特征分析 |
3.1 性别:以男性为主 |
3.2 年龄:以中年为主 |
3.3 地域:以东中部为主 |
3.4 阶层:以基层干部为主 |
4 《农民日报》中农民形象的再现 |
4.1 村干部形象 |
4.1.1 勤恳朴实、任劳任怨的群众路线践行者 |
4.1.2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老黄牛” |
4.1.3 精明强干、与时俱进的领导者 |
4.1.4 典型个案分析 |
4.2 普通农民形象 |
4.2.1 乐于助人、道德高尚的新模范 |
4.2.2 热爱学习、多才多艺的手艺传承人 |
4.2.3 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劳动者 |
4.2.4 典型个案分析 |
4.3 新型职业农民形象 |
4.3.1 以先进科技赢得市场竞争的佼佼者 |
4.3.2 开拓进取、敢于创业的新型农民 |
4.3.3 心存感恩、回报桑梓之地的企业家 |
4.3.4 典型个案分析 |
5 《农民日报》形象再现中的不足和建议 |
5.1 尚存不足 |
5.1.1 再现形象的模式较单一 |
5.1.2 形象塑造重宣传轻传播 |
5.2 改进建议 |
5.2.1 正面宣传的同时紧密结合实际 |
5.2.2 完整、多层面塑造农民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农民日报》抽样样本 |
附录二 访谈资料 |
致谢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背景 |
三、贫困相关核心概念梳理 |
四、研究意义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六、研究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七、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和哲学维度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精准扶贫思想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贫困问题研究 |
二、精准扶贫思想之源—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反贫困思想 |
三、精准扶贫思想之根—中华传统文化扶危济困价值理念 |
四、精准扶贫思想之鉴—西方反贫困理论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现实基础 |
一、习近平个人实践经历 |
二、中国特色扶贫道路 |
三、世界反贫困探索 |
四、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现实需求 |
第三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维度 |
一、从发展传承性审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逻辑 |
二、从人民主体性审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逻辑 |
三、从联系普遍性审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整体逻辑 |
第二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涵 |
一、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
二、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 |
三、精准扶贫的基本原则 |
四、精准扶贫的策略方法 |
五、精准扶贫的运行机制 |
六、精准扶贫的组织保障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一、彰显人民性 |
二、注重现实性 |
三、体现全面性 |
四、强化精准性 |
五、富有创新性 |
第三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特点和理论创新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特点 |
一、“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从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认识精准扶贫 |
二、“大农业大农合大农政”—从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趋势实施精准扶贫 |
三、“一二三产融合”—从现代化经济规律的现实要求推进精准扶贫 |
四、“小康路上一个都能少”—从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对待精准扶贫 |
五、“五级书记抓扶贫”—从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落实精准扶贫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创新 |
一、彰显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 |
二、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化思想 |
三、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四、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 |
五、深化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
第四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新命题 |
第一节 着力解决精准扶贫新命题 |
一、研究宣传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深化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
二、精准对接脱贫攻坚新问题,完善针对性解决方案 |
三、系统谋划未来新课题,拓展中国特色扶贫道路 |
第二节 树立践行精准扶贫新理念 |
一、注重创新引领,激发人才科技发展动力 |
二、注重协调引领,形成有机联动发展态势 |
三、注重绿色引领,彰显生态文明发展方向 |
四、注重开放引领,构建内外连通发展格局 |
五、注重共享引领,打造全体共有发展平台 |
第三节 推出完善精准扶贫新举措 |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二、建立健全反贫困保障体系 |
三、强化教育反贫困战略地位 |
第五章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
第一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发展 |
四、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 |
五、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思想宣言 |
第二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价值 |
一、深化人民利益至上执政理念 |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促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四、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第三节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世界意义 |
一、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贫困治理提供理论借鉴 |
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贫困治理提供路径模式 |
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贫困治理提供支持帮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与重要文献 |
二、研究专着 |
三、中文期刊 |
四、外文期刊 |
五、网页资料 |
六、报纸 |
七、硕博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5)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六、相关概念 |
(一) 基层党组织 |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 |
(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的理论渊源 |
一、以马列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原理为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支部主席建设的重要论述 |
(二) 列宁关于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理论的继承 |
(一) 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 |
(二)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的重要论述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理论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的背景和实践基础 |
一、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的背景 |
(一) 新时代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
(二) 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的重要任务 |
(三)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 |
二、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的实践基础 |
(一)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
(二) 知青岁月时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亲身感知 |
(三) 地方工作时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的思考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的核心要义 |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农村党组织的“钢筋” |
(一) 提高农村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 |
(二) 脱贫攻坚任务必须按时完成 |
(三)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二、把好入口关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的关键 |
(一) 树立正确选人导向是选拔的原则 |
(二) 严把“政治关”是选拔的核心关口 |
(三) 能力和作风是选拔的重要因素 |
(四) 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选拔来源 |
三、加强教育培养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的重要环节 |
(一) 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培训力度 |
(二)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 |
(三) 树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优秀模范 |
四、从严管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的坚实基础 |
(一) 时刻发挥“领头雁”作用 |
(二) 关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生活 |
(三) 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工作积极性 |
(四) 必须树立党章意识和法律意识 |
五、监督执纪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的重要手段 |
(一) 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危害巨大 |
(二) 严厉查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违法乱纪现象 |
(三) 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工作监督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的意义与践行路径 |
一、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的意义 |
(一)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理论 |
(二)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三) 完善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理论 |
(四) 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
二、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路径 |
(一) 严格选任标准,优化人才结构 |
(二) 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工作能力 |
(三) 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综合素质 |
(四) 加强监督执纪,明确考核标准 |
(五) 强化组织领导,提高建设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6)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人力 |
2.1.2 人才 |
2.1.3 人力资本 |
2.1.4 人才资源 |
2.1.5 人才支撑体系 |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2.2.1 产业兴旺 |
2.2.2 生态宜居 |
2.2.3 乡风文明 |
2.2.4 治理有效 |
2.2.5 生活富裕 |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4.1 以农为本思想 |
3.4.2 政以才治思想 |
3.4.3 养护农民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1.1 职业农民 |
4.1.2 新型农民 |
4.1.3 新型职业农民 |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4.2.1 乡村专业人才 |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1 农民工 |
4.3.2 新生代农民工 |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4.5.1 社会各界 |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
5.1.1 实施阳光工程 |
5.1.2 实施雨露计划 |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
(一)精英理论研究综述 |
(二)乡村精英治理研究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精英与乡村精英 |
(二)精英吸纳与精英塑造 |
(三)基层党建与政党整合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结构 |
(三)创新及不足 |
五、研究方法与个案概况 |
(一)研究方法 |
(二)个案概况 |
第一章 秩序重建:政党下乡中的精英吸纳 |
1.1 权威依赖:生存性集体行动中的精英需求 |
1.1.1 贫瘠底色下的生存抗争 |
1.1.2 剥削压迫中的权威期盼 |
1.1.3 政党下乡后的精英显现 |
1.2 党组织吸纳:乡村精英评价与遴选标准的更迭 |
1.2.1 乡村精英的整体性更替 |
1.2.2 乡村精英的价值取向转变 |
1.2.3 乡村精英进入治理体系 |
1.3 组织与动员:乡村精英的职能转化 |
1.3.1 组织互助与建设山区 |
1.3.2 密切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联系 |
1.3.3 统一思想培植集体观念 |
1.4 小结 |
第二章 内外联动:党组织建设中的精英培育 |
2.1 外力引导:政策执行中的组织建设 |
2.1.1 党群献计与规划先行 |
2.1.2 同工同酬与妇女参与 |
2.1.3 制度理性与机制创新 |
2.2 “嵌入式”治理:驻村干部引导下的思想建设 |
2.2.1 以思想引领规范支部建设 |
2.2.2 以干部培训坚定理想信念 |
2.2.3 以民校党课普及科学文化 |
2.3 内生形塑:乡村精英的自我完善和作风建设 |
2.3.1 吃苦在前,实干在先 |
2.3.2 以身作则,行为示范 |
2.3.3 联结纽带,服务奉献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上下同构:党组织巩固中的精英示范 |
3.1 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表彰宣传 |
3.1.1 层层贯彻的事迹扩散 |
3.1.2 荣誉触发的正向激励 |
3.1.3 向上向善的氛围营造 |
3.2 乡村层面:自下而上的典型带动 |
3.2.1 思想先进性的引领 |
3.2.2 作风纪律性的规制 |
3.3 群众层面:致富逻辑中的精英支持 |
3.3.1 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 |
3.3.2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
3.3.3 对精英才能的信任 |
3.4 小结 |
第四章 群体效应:党组织发展中的精英塑造 |
4.1 群众路线与精英群体的扩大 |
4.1.1 精英与群众的同质性 |
4.1.2 共同行为中的权威认同 |
4.1.3 从个体到群体的榜样效应 |
4.2 党组织与精英群体的互嵌互构 |
4.2.1 精英群体优化党员队伍 |
4.2.2 基层党组织提升精英素质 |
4.3 党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延续 |
4.3.1 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定位 |
4.3.2 党群合力:党组织、精英和群众的良性互动 |
4.3.3 共建共享:乡村治理形态的重构 |
4.4 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下的精英再造 |
5.1 精英消解与治理式微 |
5.1.1 弱化虚化的党组织 |
5.1.2 精英流失与权力化 |
5.1.3 干群矛盾凸显 |
5.2 政党调适与精英整合 |
5.2.1 变革中的自我调适 |
5.2.2 多元化的精英吸纳方式 |
5.2.3 新乡贤与精英延续 |
5.3 党建引领与精英重塑 |
5.3.1 保护精英成长的社会土壤 |
5.3.2 乡村精英的自我提升 |
5.3.3 夯实乡村精英的民意基础 |
5.4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一)精英的产生是乡村内生与党组织吸纳共同作用的结果 |
(二)融先进性与群众性于一体是精英塑造的关键 |
(三)党的价值准则和目标追求保证了乡村精英的示范引领功能 |
(四)精英塑造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促成了精英群体式涌现 |
二、讨论 |
(一)利益和价值多元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精英吸纳与整合问题 |
(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背景下的精英培育与农民主体性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价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1.2 农村经济能人 |
2.1.3 农村致富带头人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社会资本理论 |
2.2.3 创业过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的因素分解及影响程度分析 |
3.1 因素分解 |
3.1.1 内部因素 |
3.1.2 外部因素 |
3.2 群体特征及影响程度分析 |
3.2.1 群体特征分析 |
3.2.2 内部因素对现状的影响程度 |
3.2.3 外部因素对现状的影响程度 |
3.3 本章小结 |
4 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4.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1 理论模型 |
4.1.2 研究假设 |
4.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取与预期 |
4.3 描述性分析与实证结果 |
4.3.1 描述性分析 |
4.3.2 二值logistics回归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对策建议 |
5.1 优化外部环境,加大技能与素质培训 |
5.1.1 优化接受技能培训环境 |
5.1.2 优化市场服务环境 |
5.1.3 因地制宜配套培训内容 |
5.2 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干中学”能力 |
5.2.1 瞄准自身发展目标,增强内生动力 |
5.2.2 重视“干中学”效果,主动提升能力 |
5.3 构建激励机制,开拓行业间交流途径 |
5.3.1 加强经济上的激励 |
5.3.2 加强政治上的激励 |
5.3.3 加强道德层面的激励 |
5.3.4 开拓行业交流的途径 |
5.4 加强培育管理,鼓励多方式融资及构建模式 |
5.4.1 强化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选树管理 |
5.4.2 单独设立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人才库 |
5.4.3 鼓励多方式融资及构建模式 |
5.5 落实政策保障,营造创业及培育氛围 |
5.5.1 积极宣传,落实政策 |
5.5.2 营造创业及培育氛围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6.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9)《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学研究(2012-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创新及特色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时间分析 |
第一节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叙事时间的内容分析 |
一、分析单位选取 |
二、类目建构 |
三、扶贫报道叙事时间的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叙事时间的文本分析 |
一、以预叙为主导的时序安排 |
二、以省略与概要为主的时距布置 |
三、以概括叙述为主的频率设置 |
第二章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述声音分析 |
第一节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叙述声音的内容分析 |
一、类目构建 |
二、扶贫报道叙事声音的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叙述声音的文本分析 |
一、谁是新闻叙述者? |
二、公开表达扶贫声音 |
三、叙述者的功能 |
第三章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情境分析 |
第一节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叙事情境的内容分析 |
一、类目构建 |
二、扶贫报道叙事情境的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大众日报》扶贫报道叙事情境的文本分析 |
一、第三人称更具新闻性 |
二、复合聚焦的运用有待加强 |
三、“展示”与“讲述” |
第四章 《大众日报》在叙事中的不足与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大众日报》在叙事中的不足之处 |
一、叙事时间上,节奏把控不熟练 |
二、叙事情境上,故事化程度不足 |
三、叙述声音上,新闻当事人声音薄弱 |
第二节 《大众日报》在叙事中的优化策略 |
一、抑扬顿挫的叙事节奏 |
二、耐人寻味的情节与细节 |
三、言必有据的叙述声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样本 |
附图索引 |
致谢 |
(10)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雁行模式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雁行形态理论的提出 |
第二节 雁行形态理论与产品周期理论 |
第三节 雁行形态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
第四节 雁行形态理论的延伸 |
第二章 雁行模式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雁行模式与日本国力增长 |
第二节 雁行模式与日本对外投资高潮 |
第三节 雁行模式与日本对外技术转移 |
第四节 日本的东亚经济合作构想 |
第三章 亚洲金融危机与雁行模式 |
第一节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雁行模式 |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东亚格局的变化 |
第四章 日本泡沫经济与雁行模式 |
第一节 产业升级与经济周期 |
第二节 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 |
第三节 制度疲劳与创新不足 |
第四节 产业空心化和对外技术转移保守 |
第五节 日本在东亚地区地位下降 |
第五章 全球化与雁行模式 |
第一节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二节 全球化下的东亚国际分工 |
第三节 东亚国家(地区)的动态性赶超 |
第六章 中国与雁行模式 |
第一节 中国的开放与经济增长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竞争 |
第三节 中国产业竞争力提高 |
第四节 中国与东亚经济关系现状 |
结语 雁行模式再思考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开发路上的领头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研究[D]. 张新岩. 吉林大学, 2020(08)
- [2]《农民日报》中的农民形象研究[D]. 黄赤澄.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4]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研究[D]. 于德.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论述研究[D]. 刘仰浩. 广西大学, 2019(01)
- [6]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7]农村基层党建中的精英吸纳与塑造研究 ——基于西沟村精英群体的深度调查[D]. 张嘉凌. 山西大学, 2019(01)
- [8]清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D]. 冯嘉敏.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9]《大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学研究(2012-2019)[D]. 李晓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D]. 杨鸿.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