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岐山鱼家山旧石器地点的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许乐[1](2020)在《山西吉县东梁峁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梁峁遗址是一处分布于山西省吉县境内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该遗址于2009年发现并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发掘,发掘面积约1200平方米,揭露剖面厚度约15米。地层堆积主要属于中更新世早期,文化遗物主要埋藏在砾石层中。出土遗物2705件,包括石制品22件和和动物化石2683件。其中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和燧石为主;打制方法以硬锤直接打击为主;石制品类型包括石片、断块和石器;石器类型包括刮削器和尖状器。出土的动物化石可鉴定的种属包括方氏鼢鼠、鼠兔、小型食肉类、梅氏犀、马、肿骨鹿、牛和野猪。埋藏状况分析可知,化石风化以中度和重度风化为主;磨蚀以轻度磨蚀为主,其次为中度磨蚀;石化以重度石化为主;在骨表颜色分析中,可知地层越早,骨表颜色越深,从早至晚呈现出由浅向深的过渡情况。根据遗址中出土的标准化石肿骨鹿和遗址周边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综合判断,东梁峁遗址处于7353万年的中更新世早期。而动物化石反映了从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逐渐向半干旱的疏林草原或草原过渡。通过对东梁峁同时期周边44处遗址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属于周口店第1地点-峙峪系传统的旧石器遗址多分布在靠北、靠西的外围地区,而属于丁村-匼河系传统的旧石器遗址则集中分布于晋西南、陕东地区。陕西南、豫西北、晋南和冀南一些呈东北-西南走向且位于南北方过渡地区的遗址,一方面具有华北大石器工业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带有华南砾石工业的色彩,对研究南北方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与东梁峁同属于中更新世早期的遗址仅5处,且5处遗址中,仅陈家窝和北京猿人遗址11层与东梁峁遗址关系较近,整体比较,东梁峁的石制品较为规整精致,在技术和文化上应更为先进。东梁峁遗址的发现,将吉县史前人类历史从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距今3万年左右提前到旧石器时代早期,对于丰富黄河中游区域以至北方中更新世早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了解当时人类的文化技术、行为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本文研究的重点为动物化石,因此对我们了解当时动物种类的演化及环境背景等方面可以提供参考。
张森水[2](2004)在《陕西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说明 陕西省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祥地和最早期从地层中发现人化石和旧石器的省份之一,在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小桥畔发现“河套人”牙化石至今已有80年了。在这段时间里,陕西省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断断续续地开展着,有所发现,波浪形地前进,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持续地发展着,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已找到旧石器或人
王桂增,黄慰文,刘有民[3](1983)在《陕西岐山鱼家山旧石器地点的发现》文中提出前言 1979年天津地矿所刘有民等在作太白山冰川地质考察时,在陕西岐山县高店镇西南七公里同峪河东岸的鱼家山附近,发现旧石器地点一处,采得石器10件、脊椎动物牙齿化石两件及一些碎骨片。经初步鉴定,有牛、犀等,还发现有使用火的炭屑。1980年刘有民偕同陕西第一水文队王桂增等,在同一地点又采得石器12件、脊椎动物牙齿化石11件,由古脊椎所黄慰文鉴定。现将该地点情况及采集的材料作一报道。
杨亚长,马明志,胡松梅,王炜林[4](2008)在《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文中提出
张宏彦[5](1999)在《渭水流域旧石器时代的古环境与古文化》文中研究指明渭水流域旧石器文化的发展变化,与更新世黄土堆积过程及环境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早期的大型石器遗存与华北南部同时期文化相似,并受到秦岭以南砾石石器文化的影响;中、晚期石器的小型化,是伴随着气候变凉和植被草原化的过程而出现和发展的,同华北北部小石器系统文化联系紧密
张煜珧[6](2019)在《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文中认为祭祀遗存是考古遗存类型的一种,这类遗存已有众多发现。夏商周三代处于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阶段,社会管理方式由血缘管理过渡至地缘管控,是古代社会制度、国家结构和思想观念变化的重要时期,与之存在紧密关联的祭祀活动被赋予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故而,对这一时期祭祀遗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夏商周祭祀遗存的梳理,以文献资料为基础,根据祭祀遗存所在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五大类十三小类,对各代和各类祭祀遗存的区位特征、地层和共存物、结构、形制、用牲、用器等指标进行了定性或定量考察,结合动物考古、聚落考古和生业环境研究等成果,辅之以甲骨文、金文、简牍等文字资料对祭祀遗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五大类祭祀遗存中,被确认为祭天的四处遗存,因年代和地域跨度较大暂未呈现出明显的关联性和继承性。祭地遗存中,所发现的一组商时期从早到晚的社祀祭祀遗迹实例,其形态应为商人“立石为社”特征之呈现,而另一组西周中晚期诸侯卿大夫级别的社祀遗存,则显示出周人祭地“攒土为社”的特征,这两组祭祀遗存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等级性。祖先祭祀分为庙祭和墓祭,梳理各时代宗庙的结构、位置、祭祀坑和规格等信息,可以看出宗庙也存在等级性,此外,各时代的宗庙结构完全不同,但都有祭祀坑的同时,在选址上也逐渐呈现“左祖右社”的趋势;墓祭按照形态分为墓上建筑、墓祭坑和墓内祭祀,考察墓祭遗存的位置和层位关系,可以确定墓祭发生的时间均晚于墓葬。山川祭祀遗存的各项指标因年代和地域跨度较大,受这两个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南方用器北方用牲是其中显着的特征,同时,通过对遗存位置的梳理,可以看出祭山和祭川是两个明显不同的祭祀体系。奠基遗存是以建筑或夯土基址为中心,由打地基、安门、置柱、立阶等不同建筑环节的前置祭祀活动而产生,其层位一般不打破夯土或地面,商时期的奠基人牲与房屋朝向呈十字交叉状,房屋的所有指标均与奠基遗存的存在与否没有相关性。城门祭祀遗存发现较少,其埋藏位置较为特殊,正对城门并于路土之下,祭牲摆放极有规律,是典型的的祭祀坑;城墙祭祀遗迹亦较少见,埋藏零散无规律,因此这类祭祀遗存是否存在尚需进一步考察。通过分辨作坊的文化属性,作坊内祭祀应当是商特有的传统,其遗存规模受到作坊规模的影响。盟誓遗址的多个特征与文献记载对应度较高。一般而言,祭祀坑和祭祀场中所用的祭牲和祭器皆较符合所在时代和地域祭祀用牲用器的规律,其中少量的特殊现象,究其实质,也是受到当时当地生业环境的影响。从夏时期开始,祭祀遗存的各类特征组合就有了明显的地域性分野。商时期,商政权核心区和控制区所见的祭祀遗存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性,聚落级别的高低与祭祀遗存的规模和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西周早期,商周祭祀文化并行。随着周王朝实现了对全国的强力控制,到了西周中晚期,列国祭祀遗存特征与周王朝基本保持一致。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的祭祀则是在周祭祀文化基础上吸收各自的地域传统,形成了诸侯国区域内祭祀亚文化体系。祭祀遗存明显的等级性说明其与国家统治权紧密相连,祭祀活动是由统治阶级主导、参与和进行的。相关文献和秦简牍的内容均说明国家对祭祀活动的管控力量在秦时已深入基层。祭祀遗存的外在形态特征反映出,祭祀文化发展的突变性较为明显,与政权更替相呼应,但实质是与不同族群秉承的祭祀传统和制度直接关联。至秦统一中国后,秦政权继承了周祭祀传统并增益发展成体系,其以统治力量所推行的国家祭祀,最终又在西汉初期被新政权全面接纳并继承。
周春茂[7](1998)在《陕西旧石器工业地域特征》文中指出陕西境内自然环境优越,气候适宜,是古人类生息、繁衍的良好场所。自1922年法国人桑志华在陕北靖边县小桥畔发现第一个旧石器地点以来,到现在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陕西发现的旧石器地点至少有100余处,其中含古人类化石者就有8处(周春茂,1994),在学术上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这些地点的石器工业有许多相似的特点,但彼此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陕西境内的自然环境是相当复杂的,其南部为秦巴山地,汉江横贯其中,属长江水系;北部是黄土高原,中部为关中盆地,属黄河水系。在中部
刘有民,王桂增[8](1987)在《秦岭地区第四纪冰川地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中高山脉,第四纪时期的自然环境演变,在这里从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来,其中冰川作用是最积极、最敏感的因素之一。本文在确认秦岭第四纪冰川作用后, 探讨了该区第四纪冰川的性质、类型和空间分布,结合新构造活动与古气候演变特征,概括了秦岭地区第四纪古环境演变模式,并初步建立了该区第四纪气候地层层序。通过宏观的冰川遗迹调查,以及由孢粉、重砂矿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等微观分析证明,秦岭地区第四纪期间经历了四次冰川作用,即早更新世晚期的洛南冰期,中更新世的咀头冰期,晚更新世的玉皇冰期和太白冰期。早、中更新世为海洋性的半覆盖盆地冰川和树枝状冰川,晚更新世属大陆性冰斗冰川或小型冰帽。冰川规模由大变小,分布位置越来越高, 联系中国北方早、中更新世之河湖相沉积与红色土的广泛分布,晚更新世是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变最剧烈的时期。
陆莹,孙雪峰,王社江,鹿化煜[9](2021)在《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年代序列与区域演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早、中更新世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蕴含着丰富的早期人类活动和生存环境的背景信息,建立精确的遗址年代序列是分析古人类活动的基础。近二十年来,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测年研究为建立我国早期人类活动的年代框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已发表的95个有独立测年数据的早、中更新世遗址,将其纳入黄土-古土壤年代框架,初步建立自200多万年至末次间冰期的古人类活动年代序列,根据它们的时空分布,进一步阐释了古人类在不同区域活动强度演变的时空特征。总体来看,这些遗址在泥河湾-周口店、秦岭山地、长江下游及长江流域以南(南方)四大区域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征;区域古人类活动强度主要表现在从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周口店、中更新世的秦岭山地、到中更新世晚期的长江中下游和南方区域的时空序列上。此外,仍有较多已发掘遗址缺少年代研究或存在测年问题,今后需要加强遗址的精确测年研究。
杨岐黄[10](2020)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文中指出玉璧贯穿了我国古代玉器发展的全过程,是古代玉器发展演变及玉文化滥觞繁盛的实践者与见证者,在玉文化的发展演变及考察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玉璧承载了近万年来人们对自然、社会、人伦的观察,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生死观、伦理观、等级观、价值观等意识观念,可以说玉璧的演变史就是古代玉文化发展的缩影。本文以全国范围内新石器至汉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玉璧为对象,兼以部分有明确出土地点的征集、采集标本,以时代为序,从形制、制作工艺、使用、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玉璧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厘清玉璧在形制、制作工艺、功能、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发展演变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玉璧的起源、定名、所蕴含的观念等相关问题进行多维思考与探讨。玉璧的形制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经历了数次演变,大型圆璧逐渐成为主要玉璧种类,多孔璧及其他造型的单孔壁,如牙璧、璜联璧、有领璧等衰落。纹饰璧替代素面璧成为玉璧主要类型。玉璧的形制变化逐步由器物形态的差异,转变为玉璧纹样的差异。玉璧在出现伊始的制作方式承袭新旧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方法。切割、管钻技术的应用,是玉璧制作的第一次技术提升,为玉璧的量化、器形规范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两种制作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还有赖于旋转工具的辅助。春秋时期铁质砣具的出现与使用是玉璧的制作又一次技术提升,从技术层面促成了东周时期及汉代玉璧的大量出现,纹饰玉璧比例的大幅提高,并且纹样更为丰富、复杂。璧的出现基于先民原始的、朴素的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观察与模仿。玉璧的概念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与完善,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改变。各时期的流行观念与思想对玉璧的功能衍生与转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玉璧的使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使用制度与等级制度在西周时形成,并在汉代完备。璧的承载形式逐渐多样化,玉璧的地位也随着时代与功能的改变而得到逐步提升。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可将这一阶段玉璧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是玉璧的起源及定型阶段,规范玉璧的形制;第二阶段为商周时期,是玉璧的延伸发展阶段,规范玉璧的功能;第三阶段为汉代,是玉璧的鼎盛发展阶段:玉璧的形制及功能完备。玉璧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政权组织形式的演变,三个发展阶段与我国文明演进的古国、王国、帝国阶段大致相合。玉璧作为被选中的权力象征物,随着社会结构复杂化,接纳、赋予自身更多的功能与意义以适应权力拥有者的需求,在古人对玉器种类不断的摒弃、调整、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发展。其背后所蕴藏的动因是玉璧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陕西岐山鱼家山旧石器地点的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岐山鱼家山旧石器地点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吉县东梁峁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掘背景 |
1.2 地质背景与地层堆积 |
1.2.1 地质背景 |
1.2.2 地层描述 |
1.3 动物化石研究方法 |
1.3.1 观察和测量项目 |
1.3.2 观察和测量标准 |
第二章 出土石制品及其石工业特征 |
2.1 石制品分类 |
2.1.1 石片 |
2.1.2 断块 |
2.1.3 刮削器 |
2.1.4 尖状器 |
2.2 石工业特征 |
第三章 出土动物化石物种鉴定及埋藏状况分析 |
3.1 动物化石的鉴定和统计 |
3.1.1 啮齿目Rodentia |
3.1.2 兔形目Lagomorpha |
3.1.3 食肉目Carnivora |
3.1.4 奇蹄目Perissodactyla |
3.1.5 偶蹄目Artiodactyla |
3.2 动物化石的埋藏状况分析 |
3.2.1 风化情况分析 |
3.2.2 磨蚀情况分析 |
3.2.3 石化情况分析 |
3.2.4 骨骼表面颜色 |
3.2.5 其他 |
第四章 遗址年代、环境及与同时期周边遗址对比研究 |
4.1 年代判定 |
4.1.1 标准化石 |
4.1.2 黄土-古土壤序列 |
4.2 黄土堆积和动物化石反映的环境信息 |
4.3 同时期周边遗址的分析及对比研究 |
4.3.1 文化遗物 |
4.3.2 哺乳动物化石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
(一) 以蓝田直立人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
1.蓝田直立人及其旧石器文化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收获。 |
2.洛南盆地花石浪龙牙洞遗址及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群石器工业和聚落形态的综合研究 |
(二) 以大荔人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
(三) 以黄龙人等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
1.黄龙人 |
2.河套人 |
3.金鼎人 |
4.禹门口洞穴遗址 |
5.宜川县龙王辿遗址 |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
(一) 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和主要考古活动 |
(二) 陕西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主要收获 |
1.前仰韶时期各地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
(1) 渭水流域老官台文化遗存的发现: |
(2) 汉水上游老官台文化遗存的发现: |
(3) 丹江上游老官台文化遗存的发现: |
2.仰韶时期各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
(1) 北首岭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2) 半坡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
(3) 庙底沟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4) 仰韶晚期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3.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4.客省庄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三、动物考古学和环境考古学研究回顾 |
(一) 动物考古学研究回顾 |
(二) 环境考古学研究 |
1.陕北环境考古 |
(1) 黄土高原环境考古 |
(2) 沙漠环境考古 |
2.关中环境考古 |
(1) 旧石器时代早期 |
(2) 旧石器时代中期 |
(3) 旧石器时代晚期 |
(4) 新石器时代 |
3.陕南环境考古 |
(6)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祭祀遗存研究综述 |
1.2.1 夏时期祭祀遗存考古研究情况 |
1.2.2 商时期祭祀遗存考古研究情况 |
1.2.3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研究 |
1.3 目前祭祀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
1.4.1 研究对象及时间范围 |
1.4.2 研究的空间范围 |
1.5 研究设计、内容 |
1.5.1 研究设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及其性质 |
2.1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 |
2.1.1 河南地区 |
2.1.2 其他地区 |
2.2 小结 |
第三章 商时期祭祀遗存发现与性质判断 |
3.1 商政权核心及控制区 |
3.1.1 以郑州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2 以郑州小双桥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3 以洹北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4 以殷墟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5 以偃师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
3.1.6 盘龙城 |
3.1.7 垣曲商城 |
3.1.8 藁城台西遗址 |
3.1.9 其它地点 |
3.2 商代其它区域的祭祀遗存 |
3.2.1 湖南宁乡、黄材地区 |
3.2.2 江西清江吴城遗址 |
3.2.3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
3.3 小结 |
3.3.1 商时期祭祀遗存分布特征 |
3.3.2 商代祭祀遗存的基本特征 |
3.3.3 其它区域内祭祀遗存基本特征 |
第四章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与性质判断 |
4.1 周王朝直接控制区祭祀遗存 |
4.1.1 关中地区 |
4.1.2 洛阳地区 |
4.2 两周封国祭祀遗存 |
4.2.1 晋国祭祀遗存 |
4.2.2 宋国祭祀遗存 |
4.2.3 秦国祭祀遗存 |
4.2.4 卫国祭祀遗存 |
4.2.5 魏国祭祀遗存 |
4.2.6 郑国祭祀遗存 |
4.2.7 中山国祭祀遗存 |
4.2.8 鲁国祭祀遗存 |
4.2.9 齐国祭祀遗存 |
4.2.10 邿国祭祀遗存 |
4.2.11 楚国祭祀遗存 |
4.2.12 徐国祭祀遗存 |
4.2.13 安徽地区祭祀遗存 |
4.3 两周时期其它地区的祭祀遗存 |
4.3.1 内蒙古大山前遗址 |
4.3.2 成都金沙遗址 |
4.3.3 湖南宁材等地 |
4.4 小结 |
4.4.1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分布及其性质 |
4.4.2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的基本特征 |
第五章 夏商周祭祀遗存分类研究 |
5.1 祭祀遗存的分类 |
5.2 天地祭祀 |
5.2.1 祭天遗存的发现 |
5.2.2 祭天遗存的性状特点 |
5.2.3 祭天遗存的祭牲祭器 |
5.2.4 文献所见祭天 |
5.2.5 祭地遗存的发现 |
5.2.6 祭地遗存的性状特征 |
5.2.7 祭地遗存的祭牲祭器 |
5.2.8 文献所见的社祀 |
5.2.9 小结 |
5.3 祖先祭祀 |
5.3.1 宗庙祭祀的发现 |
5.3.2 宗庙祭祀区位特征分析 |
5.3.3 宗庙建筑的结构特征 |
5.3.4 宗庙用牲特点(已排除相关建筑奠基坑) |
5.3.5 宗庙用器特征 |
5.3.6 文献所见宗庙祭祀 |
5.3.7 墓祭的发现及类型 |
5.3.8 墓祭的区位特征 |
5.3.9 墓祭的用牲用器 |
5.3.10 文献所见的墓祭 |
5.3.11 小结 |
5.4 山川祭祀 |
5.4.1 山川祭祀区位特征 |
5.4.2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总体特征 |
5.4.3 湖南地区用器种类 |
5.4.4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用器组合 |
5.4.5 湖南地区用器摆放方式 |
5.4.6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器种类 |
5.4.7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器摆放 |
5.4.8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用牲 |
5.4.9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牲 |
5.4.10 湖南与北方地区山川祭祀坑性状特征的共性与差异性 |
5.4.11 文献所见的山川祭祀 |
5.4.12 湖南两处青铜器窖藏坑性质之辨 |
5.4.13 小结 |
5.5 其它祭祀遗存 |
5.5.1 奠基遗存 |
5.5.2 城墙与城门祭祀 |
5.5.3 作坊祭祀 |
5.5.4 盟誓遗址 |
5.5.5 祭祀场与祭祀坑 |
第六章 夏商周祭祀遗存综合研究 |
6.1 史前祭祀遗存与夏商周祭祀遗存关系 |
6.1.1 史前祭祀遗迹概况 |
6.1.2 史前祭祀遗存与夏商周祭祀遗存的关系 |
6.2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基本认识 |
6.2.1 祭祀类型 |
6.2.2 祭牲 |
6.2.3 祭器 |
6.2.4 小结 |
6.3 商时期祭祀遗存的综合研究 |
6.3.1 商王畿及相邻区的祭祀遗存分级现象 |
6.3.2 祭祀用牲特点 |
6.3.3 祭祀用器的特点 |
6.3.4 商代周边地区的祭祀遗存 |
6.3.5 小结 |
6.4 两周时期的祭祀遗存的综合分析 |
6.4.1 周王朝直接控制区祭祀遗存 |
6.4.2 两周封国诸侯祭祀遗存分析 |
6.4.3 周王朝外围地区的祭祀遗存 |
6.4.4 周代祭祀遗存的区域特点 |
6.4.5 小结 |
第七章 祭祀的相关问题分析 |
7.1 关于祭祀用牲的问题 |
7.1.1 人牲使用的变化 |
7.1.2 祭牲种类与“牢”的认识 |
7.2 关于祭祀用器的问题 |
7.2.1 祭祀用器的属性 |
7.2.2 玉器的特殊组合 |
7.2.3 车马祭祀坑 |
7.3 祭祀遗迹形态与名称 |
7.3.1 祭坛类遗迹 |
7.3.2 祭祀坑形制与祭祀坎 |
7.4 认知考古学与祭祀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年代序列与区域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早、中更新世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 |
3 区域古人类演化的年代序列 |
3.1 泥河湾盆地的早期古人类演化 |
3.1.1 早更新世遗址 |
3.1.2 中更新世遗址 |
3.2 秦岭地区的早期古人类演化 |
3.2.1 早更新世遗址 |
3.2.2 中更新世遗址 |
3.3 长江下游地区早期古人类演化 |
3.4 南方早期古人类演化 |
4 古人类演化年代框架与区域活动强度特征 |
5 总结 |
(10)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时空范围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研究 |
2.1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2.2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2.2.1 东北北部地区 |
2.2.2 燕辽地区 |
2.2.3 海岱地区 |
2.2.4 长江中游地区 |
2.2.5 长江下游地区 |
2.2.6 中原地区(黄河中游地区) |
2.2.7 甘青地区(黄河上游地区) |
2.3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型式分析 |
2.3.1 单孔壁 |
2.3.2 联璧 |
2.4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制作方式 |
2.4.1 成坯 |
2.4.2 钻孔及成形 |
2.4.3 修整成器 |
2.5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使用 |
2.5.1 玉璧的出土位置 |
2.5.2 玉璧的出土组合 |
2.5.3 玉璧的使用方式 |
2.6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功能愈用途 |
2.6.1 佩饰 |
2.6.2 身份、地位的象征 |
2.6.3 沟通天地、神灵的法器 |
2.6.4 财富货币 |
2.6.5 随葬 |
2.6.6 乐器 |
2.7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分期与特征 |
第三章 商代玉璧研究 |
3.1 商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3.2 商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3.2.1 商文化地区 |
3.2.2 四川地区 |
3.2.3 湘江与资江下游地区 |
3.2.4 赣鄱流域 |
3.2.5 闽粤地区 |
3.3 商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
3.3.1 圆璧 |
3.3.2 有领璧 |
3.3.3 牙璧 |
3.3.4 有领牙璧 |
3.4 商代玉璧制作工艺 |
3.5 商代玉璧的使用 |
3.5.1 商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
3.5.2 商代玉璧出土位置 |
3.5.3 商代玉璧出土组合 |
3.5.4 商代玉璧使用方式 |
3.5.5 商代玉璧的等级关联 |
3.6 商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
3.6.1 祭祀用器 |
3.6.2 财富宝货 |
3.6.3 身份地位象征 |
3.6.4 纳贡之物 |
3.6.5 随葬用器 |
3.6.6 乐器 |
3.7 商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
3.7.1 商代玉璧的分期 |
3.7.2 商代玉璧的分区 |
第四章 西周玉璧研究 |
4.1 西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4.2 西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4.2.1 周原地区 |
4.2.2 丰镐地区 |
4.2.3 洛邑及周边地区 |
4.2.4 晋及其周边地区 |
4.2.5 燕及其周边地区 |
4.2.6 鲁及其周边地区 |
4.2.7 其他诸侯国 |
4.2.8 四川地区 |
4.2.9 湖湘地区 |
4.3 西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
4.3.1 圆璧 |
4.3.2 有领璧 |
4.3.3 牙璧 |
4.3.4 璜联璧 |
4.4 西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
4.5 西周玉璧的使用 |
4.5.1 西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
4.5.2 西周玉璧出土位置 |
4.5.3 西周玉璧出土组合 |
4.5.4 西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
4.6 西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
4.6.1 礼仪用器 |
4.6.2 祭祀用器 |
4.6.3 宾赠用器 |
4.6.4 丧葬用器 |
4.7 西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
4.7.1 西周玉璧的分期 |
4.7.2 西周玉璧的分区 |
第五章 东周玉璧研究 |
5.1 东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5.2 东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5.2.1 成周及其周边地区 |
5.2.2 晋及其周边地区 |
5.2.3 齐鲁及其周边地区 |
5.2.4 秦及其周边地区 |
5.2.5 吴越及其周边地区 |
5.2.6 楚及其周边地区 |
5.2.7 燕及周边地区 |
5.2.8 滇及其他地区 |
5.3 东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
5.3.1 圆璧 |
5.3.2 出廓璧 |
5.3.3 有领璧 |
5.3.4 牙璧 |
5.3.5 双联璧 |
5.4 东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
5.5 东周玉璧的使用 |
5.5.1 东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
5.5.2 东周玉璧出土位置 |
5.5.3 东周玉璧出土组合 |
5.5.4 东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
5.6 东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
5.6.1 礼仪用器 |
5.6.2 祭祀用器 |
5.6.3 盟誓用器 |
5.6.4 宾赠用器 |
5.6.5 丧葬用器 |
5.6.6 财富货币 |
5.6.7 佩饰 |
5.6.8 陈设用器 |
5.7 东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
5.7.1 东周玉璧的分期 |
5.7.2 东周玉璧的分区 |
第六章 汉代玉璧研究 |
6.1 汉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6.2 汉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6.2.1 陕西地区(关中地区) |
6.2.2 河南地区 |
6.2.3 河北、山西地区 |
6.2.4 山东地区 |
6.2.5 江苏地区 |
6.2.6 两湖地区 |
6.2.7 云贵地区 |
6.2.8 福建、两广地区 |
6.2.9 其他地区 |
6.3 汉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
6.3.1 圆璧 |
6.3.2 出廓璧 |
6.3.3 有领璧 |
6.3.4 其他玉璧种类 |
6.4 汉代玉璧的制作工艺 |
6.5 汉代玉璧的使用 |
6.5.1 汉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
6.5.2 汉代玉璧出土位置 |
6.5.3 汉代玉璧出土组合 |
6.5.4 汉代玉璧使用方式 |
6.5.5 汉代玉璧的使用制度 |
6.6 汉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
6.6.1 礼仪用器 |
6.6.2 祭祀用器 |
6.6.3 丧葬用器 |
6.6.4 财富货币 |
6.6.5 馈赠用器 |
6.6.6 佩饰 |
6.6.7 陈设用器 |
6.6.8 建筑装饰用器 |
6.7 汉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
6.7.1 汉代玉璧的分期 |
6.7.2 汉代玉璧的分区 |
第七章 相关问题探讨 |
7.1 玉璧的起源问题探讨 |
7.2 玉璧形器的定名 |
7.3 玉璧的形制演变 |
7.4 玉璧制作工艺的发展脉络 |
7.5 玉璧的使用习俗与制度 |
7.6 玉璧功能的发展演变 |
7.6.1 玉璧的出土位置与玉璧功能的关联 |
7.6.2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基础功能的转化 |
7.6.3 各时期的流行观念对玉璧功能的影响 |
7.7 玉璧承载形式的转变 |
7.8 玉璧在玉器中的地位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陕西岐山鱼家山旧石器地点的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吉县东梁峁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初步研究[D]. 许乐. 山西大学, 2020(01)
- [2]陕西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几个问题[A]. 张森水. 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 2004
- [3]陕西岐山鱼家山旧石器地点的发现[A]. 王桂增,黄慰文,刘有民.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 1983
- [4]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J]. 杨亚长,马明志,胡松梅,王炜林. 考古与文物, 2008(06)
- [5]渭水流域旧石器时代的古环境与古文化[J]. 张宏彦.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 [6]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D]. 张煜珧. 西北大学, 2019(04)
- [7]陕西旧石器工业地域特征[J]. 周春茂. 史前研究, 1998(00)
- [8]秦岭地区第四纪冰川地质研究[A]. 刘有民,王桂增.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4), 1987
- [9]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年代序列与区域演化特征[J]. 陆莹,孙雪峰,王社江,鹿化煜. 人类学学报, 2021
- [10]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D]. 杨岐黄. 西北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