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飞机 - 空中雷达站和指挥所

预警飞机 - 空中雷达站和指挥所

一、预警机──空中雷达站和指挥所(论文文献综述)

曹晨[1](2015)在《预警机发展七十年》文中指出1945年投入使用世界首型预警机,七十年来,预警机装备和技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从定位、产品形态和技术形态等三个方面对预警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预警机已经从空中雷达站、空中指挥所正在演变为空中作战体系的枢纽,在打击链的各个环节中将发挥更多作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正在推动预警机在产品和技术形态方面具备一体化、分布式、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征,从而对预警机的设计和使用产生重要影响。

曹晨[2](2011)在《预警机 从越南到利比亚》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3月24日,在多国联军空袭利比亚的行动中,1架E-3D预警机发现1架利比亚空军G-2"海鸥"教练/攻击机,随即引导法国空军的"阵风"C战斗机发射"AASM"空地导弹将已在跑道滑行的G-2摧毁。而此前的3月19日,6架"阵风"和4架"幻影"2000D战斗机在4架C-135加油机和1架E-3F预警机的支援下,在班加西地区空中执行任务的总时间超过120小时。

黄兴,朱小鹏,孙霜斌[3](2020)在《历风斗雨,铸就空中“帅府”》文中研究说明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一大队从"零"起步,经历了从艰难组建到规模拓展、从单一机型到体系成型、从试用试飞到全域慑敌的成长过程,将"空中雷达站""空中通信站"打造成为"空中指挥所",完成了从能用管用到可堪大用、屡担重任的华丽蜕变。飞远海、穿岛链;战戈壁、上高原……从东海西岭到北漠南疆,在祖国空天之上,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一大队官兵驾驶战机飞过的航迹,是他们巡天牧云、履行使命的赤诚心迹,更是他们练兵备战、矢志打赢的成长路径。

刘浩,罗木生,王宗杰[4](2017)在《岸舰导弹对海突击作战中预警机的阵位配置》文中研究表明在分析预警机信息支援下岸舰导弹部队作战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岸舰导弹突击敌海上目标时预警机的阵位配置方法;分析了岸舰导弹部队部署位置、敌来袭海上目标位置及其作战能力、我受威胁兵力等因素对预警机阵位配置的影响,建立了定量计算预警机阵位配置的数学模型。通过算例,仿真计算了各因素影响下的前出距离、巡逻空域边长、巡逻端点等预警机阵位配置参数,验证了模型正确性,其结果可为岸舰导弹作战使用提供决策参考。

舒遂文[5](2005)在《预警机维修保障综合信息系统及相关标准化研究》文中认为历次现代战争表明,预警机担负着多种雷达探测预警和指挥控制任务,是现代战争整个作战体系的神经中枢。它是现代国防和战争夺取制空权的不可或缺的装备,已成为军队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根据有关资料,为了实现新形势下的祖国统一和疆土防空,我国大约需要部署两百多架比较先进的预警机。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军机维修保障工作面临维修保障体制没有定型、维修装备和维修方式落后、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下的现实,如果装备数量庞大的预警机,不能保证其作战性能的发挥。 本文通过对国外先进的军用飞机维修保障技术和系统的分析,总结了预警机等先进飞机维修保障工程的发展趋势:便捷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根据我国航空工业信息化的要求,采用先进的维修保障理念,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数据仓库和接口技术,设计出适合我国军用飞机维修保障工作的综合维修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在综合信息系统设计中,首先,分析预警机维修保障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提炼出数据传输的途径和传输关系,建立数据传输模型图,建立数据功能图;然后,建立“信息驱动”机制、数据属性编码,并采用专家系统提高了维修工作中的信息自动采集、转换、存储、决策统计和预测能力;最后,为了保证信息系统运行的一致性,本文应用CALS标准体系的思想,初步制订了维修保障信息系统的功能、技术和数据标准体系。 本文把先进维修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集成到维修保障工程中,对提高武器保障能力,提高装备适应未来战争的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并且经过系统扩展可推广到其他装备的维修保障工程中。

沈怡君[6](2014)在《E-2C舰载预警机的气动及雷达目标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已成功试飞歼-15舰载战斗机,“辽宁号”航空母舰也正式开始服役,随着海上作战需求的不断提高,舰载预警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主设计及研制中国自己的一款舰载预警机也必将是一大趋势。本文选取国外先进的舰载预警机E-2C为研究对象,对E-2C进行了外形三维重建、气动特性分析、起降特性分析以及雷达目标特性分析四方面的工作。首先采用由三视图复原物体外形的方法,从E-2C三视图中提取特征点和特征曲线,同时参考E-2C的实体照片,对E-2C舰载预警机进行了外形重建。E-2C机体上存在雷达罩,需要分析E-2C雷达罩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因此采用非结构网格与结构网格混合的方式对E-2C全机以及除去雷达罩的E-2C机体进行了气动网格划分,使用FLUENT软件对两者进行CFD计算以及比较,从而探讨了雷达罩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接着简要介绍了舰载预警机的起降方式,利用公式估算法分析在舰载预警机的增升装置打开时,全机的升力系数以及阻力系数增量,从而得到对起降特性进行一定的分析。最后利用FEKO软件,对E-2C进行雷达目标特性分析。

曹晨[7](2020)在《第四代预警机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第四代预警机在服从各类武器装备共同具有的无人化、智能化与网络化协同运用等普遍性特点的同时,具备机身与电子深度融合、有人平台与无人平台协同运用、微波与光学探测互为补充、集中式单平台与分布式多平台共同发展等四类趋势,并在总体技术架构上具备"蒙皮化传感器+网络化运行环境+智能化应用服务"的典型特征。此外,文中给出了第四代预警机的体系贡献度评价指标与实施方法,以及未来装备发展的相关建议。

陆俊英[8](2006)在《预警机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飞机大家庭中,空中预警机属于"贵族",它们数量不多、价格昂贵,但在现代战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什么"千里眼"、"顺风耳"、"神经中枢"、"空中帅府"和"军事力量倍增器"等都是人们对它的赞誉。正因为如此,预警机被"捧上了天"。已经有的,把它当"宝贝",甚至以此来制约别人,即使是盟友,虽然卖给你,也难免被敲竹杠;没有的,也想自己造,造不了就买,不惜重金,就是被宰了也在所不惜。随着以高技术为前提的系统对抗和新军事变革的到来,预警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甚至被认为是制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不仅为各国军方所高度重视,而且倍受世人关注。自20世纪40年代第一架早期预警机诞生到现在,已有60多年历史,世界各国研制的预警机和其它预警飞行器,虽型号不少,但生产总数也就600多架、目前尚有12种型号、约240架在使用,其中有130架左右在美国空军、海军和国民警卫队服役。

刘洪庆[9](2016)在《预警指挥机升级改进技术及发展方向分析》文中提出预警机自诞生以来,便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预警机也经历了重大改进,功能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论文介绍了国外预警机升级改进的历程,说明了其中的关键技术,指出了提高预警探测性能、电子设备性能、互联互通能力、协同作战能力等发展方向。

华宏敏,荆继洪,李永强[10](2004)在《美空中指挥控制系统漫谈》文中提出 美国的空中指挥控制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性能最先进、功能最完善和最强大的空中指挥控制系统,这一系统指挥和控制着世界上最庞大的空中作战力量。所谓的空中指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AWACS)、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机载战场指挥控制中心(ABCCC)三个分系统。我们平时所说的空中预警机、战场监视

二、预警机──空中雷达站和指挥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警机──空中雷达站和指挥所(论文提纲范文)

(3)历风斗雨,铸就空中“帅府”(论文提纲范文)

赤胆忠诚,融入基因的血脉传承
向战而飞,铭刻于心的胜战之志
逢敌亮剑,戍卫寰宇的国之护盾

(4)岸舰导弹对海突击作战中预警机的阵位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 预警机信息支援下岸舰导弹对海突击作战过程
2 岸舰导弹对海突击作战中预警机配置建模
    2.1 预警机配置影响因素
    2.2 预警机配置模型
        (1) 预警机前出距离模型
        2) 预警机巡逻边长模型
3 仿真实例分析
4 结束语

(5)预警机维修保障综合信息系统及相关标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预警机已成为军队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1.1.1 世界各国和地区先进预警机装备简介
        1.1.2 我国预警机装备和需求
    1.2 预警机维修保障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3 预警机维修信息系统及其标准化趋势
        1.3.1 航空工业信息标准化要求
        1.3.2 预警机等军用飞机维修保障综合信息系统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本文研究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与途径
第二章 预警机维修保障理念和技术应用
    2.1 预警机等先进军用飞机后勤保障
        2.1.1 国外军用飞机保障存在的问题
        2.1.2 先进军用飞机的保障特点
    2.2 先进军用飞机保障的发展趋势
    2.3 预警机等军用飞机的维修技术
        2.3.1 先进军用飞机维修方式和维修理念
        2.3.2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技术
        2.3.3 ATE技术与机内测试(BIT)技术
        2.3.4 维修综合诊断与监控技术
        2.3.5 机载故障预测和远程维修技术
        2.3.6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应用
    2.4 我国预警机维修保障的发展重点
第三章 综合信息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
    3.1 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3.2 信息系统的层次模型
    3.3 综合信息系统与系统集成方法
        3.3.1 信息系统集成的目标
        3.3.2 信息系统集成的任务和难点
    3.4 维修保障信息系统集成的应用
第四章 标准化以及CALS体系的应用
    4.1 标准化的内容和方法
        4.1.1 标准化和建立标准体系的意义
        4.1.2 我国航空工业标准化的特点
        4.1.3 标准体系的建立的基本原则及流程
    4.2 CALS技术及其在标准化中的应用
        4.2.1 CALS应用的目标
        4.2.2 CALS的关键技术
        4.2.3 CALS在装备使用维修中的应用
第五章 预警机综合维修保障信息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和标准化实现
    5.1 维修保障功能分系统组成设计
    5.2 维修数据及传输系统设计
    5.3 综合维修保障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5.3.1 综合维修保障信息系统设计的目标
        5.3.2 维修新技术的应用
        5.3.3 综合维修保障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5.3.4 维修保障信息系统的实现
    5.4 维修保障集成信息系统标准体系的建立
        5.4.1 维修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原则
        5.4.2 标准化体系总体结构
        5.4.3 维修信息系统功能标准化
        5.4.4 维修信息系统技术标准化
        5.4.5 维修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化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科研与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6)E-2C舰载预警机的气动及雷达目标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预警机概述
        1.1.1 预警机的发展
        1.1.2 预警机的现况
    1.2 舰载预警机的发展
    1.3 本文所做的内容
第二章 E-2C 舰载预警机的三维复原
    2.1 三维重建技术介绍
        2.1.1 三维重建的概念和方法
        2.1.2 CATIA 建模软件概述
    2.2 飞行器外形三维重建
        2.2.1 飞行器外形设计中的曲线设计
        2.2.2 飞行器外形设计中的曲面设计
    2.3 E-2C 舰载预警机的三维重建
        2.3.1 E-2C 舰载预警机的主要参数
        2.3.2 E-2C 舰载预警机的复原结果
第三章 E-2C 舰载预警机气动特性分析
    3.1 计算流体力学
        3.1.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3.1.2 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方法
        3.1.3 计算流体力学的求解过程
        3.1.4 计算流体力学的应用
    3.2 FLUENT 软件介绍
        3.2.1 用 FLUENT 求解问题的步骤
    3.3 E-2C 舰载预警机的网格划分
    3.4 确定计算条件
        3.4.1 边界条件的设置
        3.4.2 计算模型的选取
        3.4.3 求解方式的选取
        3.4.4 计算参数的选择
    3.5 E-2C 舰载预警机气动特性
        3.5.1 气动特性
    3.6 雷达罩的影响
        3.6.1 去除雷达罩的飞机气动计算
        3.6.2 计算结果的比较
第四章 E-2C 舰载预警机起降特性分析
    4.1 舰载预警机起降技术简介
        4.1.1 舰载机的起飞
        4.1.2 舰载机的着舰
    4.2 起降构型升力增量估算
        4.2.1 带有增升装置的翼型的升力增量
        4.2.2 带有增升装置的机翼升力增量
        4.2.3 带有增升装置的全机升力增量
    4.3 起降构型阻力增量估算
        4.3.1 增升装置引起的型阻增量
        4.3.2 增升装置引起的升致阻力增量
        4.3.3 增升装置引起的干扰阻力增量
第五章 E-2C 舰载预警机的雷达目标特性分析
    5.1 雷达目标特性概述
    5.2 雷达散射截面积
    5.3 散射区域划分
    5.4 FEKO 简介
    5.5 E-2C 舰载预警机的 RCS 计算与分析
        5.5.1 计算网格划分
        5.5.2 计算条件的设置及计算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第四代预警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装备定位
2 主要特征
    2.1 机(体)、电(子)融合
    2.2 单(体)、(集)群并重
    2.3 微(波)、光(电)互补
    2.4 有(人)、无(人)协同
3 体系贡献度评价方法
4 结语

(9)预警指挥机升级改进技术及发展方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预警机作用
2 预警机升级改进历程
    2. 1 E - 2 系列预警机
    2. 2 E - 3 系列预警机
3 关键技术及发展展望
    3. 1 提高预警雷达探测性能
    3. 2 提高计算机性能
    3. 3 提高互联互通能力
    3. 4 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4 结语

四、预警机──空中雷达站和指挥所(论文参考文献)

  • [1]预警机发展七十年[J]. 曹晨.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5(02)
  • [2]预警机 从越南到利比亚[J]. 曹晨. 兵器知识, 2011(06)
  • [3]历风斗雨,铸就空中“帅府”[J]. 黄兴,朱小鹏,孙霜斌. 解放军生活, 2020(12)
  • [4]岸舰导弹对海突击作战中预警机的阵位配置[J]. 刘浩,罗木生,王宗杰.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7(04)
  • [5]预警机维修保障综合信息系统及相关标准化研究[D]. 舒遂文. 西北工业大学, 2005(06)
  • [6]E-2C舰载预警机的气动及雷达目标特性分析[D]. 沈怡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01)
  • [7]第四代预警机发展研究[J]. 曹晨.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0(09)
  • [8]预警机演变[J]. 陆俊英. 航空知识, 2006(09)
  • [9]预警指挥机升级改进技术及发展方向分析[J]. 刘洪庆.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6(01)
  • [10]美空中指挥控制系统漫谈[J]. 华宏敏,荆继洪,李永强. 航空知识, 2004(03)

标签:;  ;  ;  ;  ;  

预警飞机 - 空中雷达站和指挥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