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手术针刺麻醉内脏牵引反应传入通路​​的临床分析

胃手术针刺麻醉内脏牵引反应传入通路​​的临床分析

一、针麻胃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传入途径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彩云[1](2016)在《《中西医结合医学》(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发病率的增加,人们对医疗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医是一门基于自然的传统医学,西医是一门基于实验的现代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吸收了中医和西医的优点,在国内外医学界引起了高度重视。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的翻译不仅有利于中医的对外传播,而且能够促进世界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的发展。本翻译实践报告记录了从译前准备到译后审校的各个翻译细节,重点阐述了目的论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节选章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该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中的科技文本,要求用词准确、语气客观、语言精简,翻译时必须加以注意。同时,该文本翻译的目的在于交流医学成果,表达要尽可能地道,便于目标读者理解。在诺德目的论的指导下,笔者综合运用了意译、音译、结构转译、增译、减译等翻译方法完成了本次翻译任务。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从翻译任务概述、任务过程、案例分析、实践总结四个方面对整个翻译任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第一章介绍了任务背景、原文内容、原文本类型、翻译目的以及理论指导;第二章从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及译后审校对此次翻译任务进行了详细描述;第三章分析了英汉文化及思维差异、医学英语文体特征、目的论指导下的词语及句子翻译;最后一章总结了此次翻译的心得体会,并预测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翻译的前景。

胡一杰[2](2014)在《穴位注射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干预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穴位注射地佐辛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干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患者90例,将其随随机分为3组,单纯针刺治疗组(简称针刺组)和肌肉注射地佐辛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和穴位注射地佐辛治疗组(简称治疗组)。针刺组针刺一侧二白穴,承山穴及长强穴留针30min,期间行针一次,对照组于行术后6小时予肌肉注射地佐辛5mg,治疗组术后6小时给予地佐辛注射液穴位注射一侧二白穴,承山穴及长强穴5mmg。抽取三组患者疼痛干预前后的血液送检,记录血清p-内啡肽值。运用“长海痛尺”疼痛程度评分表如实记录三组患者术后9h和24h伤口疼痛的程度,并记录疼痛持续的时间,并且记录疼痛的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方差检验、X2检验、相对数检验等。结果:术后镇痛效果方面,治疗组血清p-内啡肽值、疼痛程度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和针刺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疼痛控制满意度较高。结论:术后6小时给予地佐辛注射液穴注二白穴,承山穴及长强穴可明显减轻直肠粘膜环切术(吻合器痔切除术、PPH)+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肛门术区的疼痛感,针对直肠粘膜环切术后局部经气阻隔,气血运行阻滞的病因病机,起到疏通经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可在明显减轻术后患者肛门区的疼痛感及减少止痛药的使用。其机理可能是药物与穴位针刺的协同作用。

李辉斌[3](2013)在《针药结合提高骶尾部痛阈的下丘脑镇痛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前期研究已根据中医针刺镇痛原理,结合肛门直肠疾病手术仅要求肛门会阴麻醉的特点,探寻针药相结合的麻醉方法,通过减少骶管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降低麻醉后的各种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建立骶尾部炎症痛大鼠模型,观察骶尾部痛敏分数变化,探讨针药结合(刺激腰俞、长强二穴)是否通过影响前阿黑皮素(POMC),β-内啡肽(β-EP)的生成释放达到麻醉镇痛的效果,为肛门直肠疾病手术针药结合麻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针药结合组。各组大鼠于左侧腹股沟近肛门侧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50μl,注射CFA后第1天注射部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制成单侧骶尾部炎性痛模型,测定痛敏分数,与治疗后再次测定痛敏分数做比较。第2天各组分别予不同处理,针药结合组:腰俞穴、长强穴共注入50g/L利多卡因溶液2.5ml/kg,用XS-998B穴位电针仪给予以上穴位电刺激,频率为2/100HZ,疏密波,初始电流为1mA,每10min增加1mA,至3mA为止,共30min;电针组:仅给予腰俞、长强二穴与针药结合组相同的电刺激;药麻组:腰俞、长强二穴共注入50g/L利多卡因溶液5ml/kg;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仅作模拟捆绑动作。操作完成后采用ELISA法检测下丘脑和血清中POMC、β-EP蛋白含量。结果:1.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痛敏分数较模型组明显提高,针药结合组麻醉镇痛效果最好(P<0.05),药物组与电针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后,各组大鼠下丘脑、血清POMC和β-EP含量显着提高,针药结合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药物组与电针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表明针刺与麻醉药物都可以引起中枢镇痛,针药结合效果则优于单独使用电针或药物。针药结合可激活中枢阿片肽系统,促进POMC、β-EP的生成与释放,达到镇痛作用。为今后骶尾部手术提供新的麻醉方法及理论依据。

林丹[4](2012)在《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GABA/Glu受体/cAMP/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各种病痛方面疗效显着。临床上利用针灸的镇痛作用,可有效地进行急性痛、慢性痛、癌痛等的治疗,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外科手术和术后疼痛的治疗。甲状腺手术是针刺麻醉最佳适应证之一。术后痛是急性疼痛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上,针刺能够缓解多种术后切口痛,减轻病人痛苦,促进康复,减少术后恶心呕吐,改善手术预后。动物实验也证明,电针可减轻大鼠足底切口痛行为反应。但是,针刺缓解颈部术后切口痛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研究报道鲜见。脊髓是痛觉信息进入中枢后的第一级整合中枢,脊髓背角,尤其是背角浅层,含有种类繁多的神经活性物质和受体,在脊髓水平的痛信息传递、整合及痛觉调制中扮演着中要的角色。我们前期的研究工作证明:甲状腺区手术切口后4-6小时的疼痛反应,电针扶突、合谷-内关穴区对具有较佳的镇痛效应;该镇痛效果与其下调颈段脊髓背的致痛物质P物质(SP)及其受体NK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蛋白的表达,调节镇痛物质5羟色胺受体亚型(5-HT1AR、5-HT2AR)基因、蛋白的活动实现的。因此,本研究拟进一步观察颈部切口痛大鼠疼痛行为变化的规律,观察电针“扶突”穴区等对该切口痛产生镇痛效应的情况下,颈段脊髓内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业型2B(N-methyl D-aspartate receptor subtype2B, NMDAR2B)、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subtype5,mGluR5)、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B1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B1receptor,GABAB1R)、细胞内腺苷-3’,5’-环化-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活动(表达)的变化,探讨电针缓解颈部切口痛的脊髓机制,为临床针麻行甲状腺手术、针刺治疗术后痛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2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22),模型组(n=34),扶突穴组(n=22),合谷-内关组(n=22),足三里-阳陵泉组(n=22)。异氟烷麻醉下,于大鼠颈部做一长约1.5cm纵形切口,复制切口疼痛模型。各治疗组在造模4h、24h、48h后给予电针上述诸穴区各30min(2/15Hz,15min,1mA;15min,2mA),用热辐射法分别在术前、术后4h、24h、48h电针前后照射大鼠颈部/切口引起的躲避潜伏期作为衡量动物痛反应的阈值(每组8例)。在麻醉状态下,取C1-C4段脊髓背侧部分的组织液氮研磨提取RNA和蛋白,用荧光定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颈部C1~C4段脊髓背侧等区域组织细胞膜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基因及蛋白(mGluR5mRNA、mGluR5蛋白、NMDAR2B蛋白和GABAB1R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内激酶/核转录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cAMP mRNA/MAPK mRNA/CREB mRNA和CREB蛋白、p-CREB蛋白)的变化趋势检测观察,更深入地分析电针镇痛行甲状腺手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其中RT-PCR实验方法检测相应物质机因水平的变化(每组样品8例),Western blot实验方法检测相应物质蛋白水平的变化(每组样品6例)。结果1电针扶突穴等缓解颈部切口创伤大鼠痛行为反应的效应与颈部切口术前痛阈(模型组17.80±1.52sec,扶突穴组17.88±1.89sec,合谷-内关组18.77±3.22sec,足三里阳陵泉组17.63±2.18sec)比较,甲状腺区切口术后模型组动物的躲避潜伏期(模型组11.29±0.99sec,扶突穴组11.45±2.02sec,合谷-内关组12.01±1.38sec,足三里阳陵泉组11.2±1.72sec)明显缩短(P<0.05),痛阈降低。与同时期模型组比(术后4h:11.12±1.OOsec,术后1d:11.64±0.97sec,术后2d:11.68±1.40sec),电针扶突穴(16.7±1.97sec,17.76±1.94sec,16.98±1.84sec)、合谷-内关组(17.3±2.1sec,18.15±1.28sec,17.91±2.31sec)动物的痛阈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组的痛阈值(12.15±2.53sec,11.98±1.72sec,12.18±1.79sec)未见明显变化(P>0.05)。2电针对术后48h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GABA/Glu受体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Real Time-PCR结果显示,颈部切口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56±0.04),模型组动物脊髓背侧mGluR5mRNA表达量(1.01±0.01)显着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扶突穴组mGluR5mRNA的表达量(0.83±0.17)轻度降低(P>0.05),但是比电针合谷-内关组(1.04±0.13)、足三里-阳陵泉组(1.03±0.05)作用明显(P<0.05);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合谷-内关组颈髓背侧mGluR mRNA的表达量变化不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颈部切口术后,模型组mGluR5蛋白表达量(1.43±0.04)比正常组(0.98±0.04)明显增多(P<0.05)。电针各组mGluR蛋白的表达量(1.22±0.04,1.06±0.04,1.14±0.04)均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NMDAR2B蛋白表达量(0.46±0.04)比正常对照组(0.44±0.04)增多,但未达显着差异(P>0.05);电针各组基本没明显变化(0.41±0.03,0.45±0.04,0.43±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部切口术后,与正常对照组(0.64±0.15)比较,模型组GABAB1R蛋白表达量(0.56±0.01)降低,针刺扶突穴组GABAB1R蛋白表达量(0.61±0.03)增多,针刺合谷-内关组,足三里-阳陵泉组(0.54±0.04,0.56±0.05)基本没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电针对术后48h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背角细胞内cAMP/MAPK/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术后,与正常组比(0.21±0.06,0.54±0.11),模型组颈髓背侧cAMP mRNA、 CREBmRNA表达量(0.53±0.11,3.32±0.68)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电针“扶突”后cAMP mRNA、CREB mRNA表达量(0.13±0.02,0.39±0.01)显着降低(P<0.05),而电针“合谷-内关穴”(0.47±0.06,2.97±0.57)以及“足三里-阳陵泉”(0.51±0.09,3.71±0.64)的效果不明显(P>0.05)。电针“扶突穴”下调cAMP、CREB基因表达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合谷-内关穴”以及“足三里-阳陵泉”穴区(P<0.05)。与正常组(1.38±0.1)比较,模型组颈髓背角MAPK mRNA表达量(1.72±0.36)增多,但未达显着差异(P>0.05);针刺各组(1.68±0.17,1.77±0.4,1.91±0.33)基本没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模型组CREB蛋白表达量(0.65±0.16)比正常组(0.64±0.03)增多,针刺扶突穴组CREB蛋白表达量(0.54±0.13)降低,但未达显着差异(P>0.05);针刺合谷-内关组,足三里-阳陵泉组CREB蛋白表达量(0.43±0.04,0.33±0.03)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0.31±0.02)比较,模型组p-CREB蛋白表达量(0.42±0.03)显着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扶突穴组,合谷-内关组p-CREB蛋白表达量(0.31±0.05,0.29±0.02)均明显降低(P<0.05),针刺足三里-阳陵泉组p-CREB蛋白的表达量(0.34±0.05)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大鼠颈部切口创伤可引起的明显的痛反应,使大鼠痛阈降低,并可持续约5天;电针扶突、合谷-内关穴可明显抑制切口痛大鼠的疼痛反应;2电针扶突穴区产生镇痛效应时可明显抑制切口痛引起的脊髓颈段背侧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mGluR5mRNA及mGluR5蛋白的表达显着升高,轻度升高GABABIR蛋白的表达,表明电针“扶突”穴有下调术后脊髓C1-C4段背侧兴奋性氨基酸mGluR5mRNA及mGluRB蛋白的表达,上调GABABIR蛋白的表达的作用。3电针扶突穴区产生镇痛效应时可明显下调cAMP mRNA, CREB mRNA, p-CREB蛋白的表达,提示电针“扶突”穴可以抑制脊髓C1~C4段背角细胞内cAMP/MAPK/CREB信号通路的活动。

吴毅强[5](2010)在《电针山羊痛阈及中枢强啡肽原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兽医临床研究证明,针刺镇痛在反刍动物具有明显的后效应,一般可维持30min,长者2h,甚至48 h以上。这种镇痛后效应可明显地缓解手术后疼痛,亦可在治疗疼痛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中枢神经调质的释放可以说明反刍动物的即时镇痛作用,但难以对针刺镇痛的后效应做出合理的解释。作为阿片肽家族的一员,强啡肽具有持久而强大的镇痛作用,是参与针刺镇痛调节的主要中枢阿片肽物质之一。本实验从物质基础的角度,探索电针刺激后山羊痛阈及中枢强啡肽原mRNA表达的时程规律,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反刍动物针刺镇痛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取健康杂交公山羊42只,体重为25~30kg,随机分为2个组,即:对照组与电针组。其中对照组6只山羊,电针组36只山羊。60 Hz电针刺激山羊“百会-鬐甲”、“耳根-三阳络”组穴30 min,于停针后0h、2 h、4 h、6 h、8 h、12 h、24 h用钾离子透入法测定电针组山羊痛阈,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山羊中枢纹状体、杏仁核、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臂旁核、孤束核与颈段脊髓等10个核团组织强啡肽原mRNA在停针后2h、4 h、6 h、8 h、12 h、24 h的表达情况和变化趋势。痛阈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山羊相比,停针后0h、2 h、4 h、6 h、8 h、12 h和24 h组山羊痛阈分别升高87.7%,47.2%,31.5%,23.6%,45.5%,20.5%和12.3%。其中,停针后2h与停针后8 h,停针后6h与停针后12h山羊痛阈升高率差异不显着(P>0.05),其他各组间痛阈升高率差异显着(P<0.05),说明电针对山羊有镇痛作用,且这种镇痛效果可持续24 h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选取的山羊杏仁核、纹状体、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PAG、臂旁核、孤束核与颈段脊髓等10个核团组织均有强啡肽原的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除山羊纹状体停针后2h略微下调外,杏仁核、纹状体、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PAG、臂旁核、孤束核与脊髓停针后各时程强啡肽原基因表达均上调,且在停针后12h出现峰值,为对照组的2-3倍,与其他各组均值差异显着(P<0.05)。其中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视上核与孤束核强啡肽原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纹状体、PAG、杏仁核、丘脑室旁核、臂旁核与脊髓强啡肽原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一致。其总体变化趋势为:停针后2 h开始升高,12h达到高峰后逐渐回落,24h时仍高于对照组,说明电针能促进山羊强啡肽原mRNA的表达,且这种加强作用可持续24 h以上,提示强啡肽原基因的加速表达参与了针刺镇痛后效应的调制。

崔嵩生[6](2010)在《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辅助镇痛和机体调整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观察耳穴贴压用于围手术期辅助镇痛的效果。2、观察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对机体的调整作用。3、探讨耳穴贴压相关的作用机制。4、基于研究结论,总结出一套简便、行之有效的耳穴贴压用于围手术期的方法。方法:1、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92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三组:①耳穴贴压组(耳穴组),31例;②安慰对照组(对照组),31例;③空白对照组(空白组),30例。2、实验步骤:(1)各组操作方法:全部病例均需进行耳廓视诊,并记录阳性反应的类型、部位。①耳穴组:术前一日利用耳穴探测器,选取双侧神门、皮质下、内分泌、耳中、肺、脾和子宫、盆腔等耳穴,常规消毒后敷压磁贴。以拇指、食指对压耳穴,以局部发红、发热,病人可耐受为限。术中操作者每隔30分钟按压1次,每次以60-90次/分的频率按压耳穴,每穴30秒,用力均匀。叮嘱患者或其家属手术前后自行按压耳穴,按压3-5次后,则不痛不压,痛时再压,3天后去除耳穴贴。②对照组:在所选耳穴区敷贴同样外观、数量的无磁珠胶布,不予任何刺激。③空白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2)所有患者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和苯巴比妥钠100毫克,术中静脉输注5%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或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输液速度统一为8ml·kg-1·h-1,并根据失血量按晶体:胶体为2:1补充液体。(3)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连接多功能监测仪(Marquette EA-GLE 3000)常规监测,开放外周静脉。右侧卧位下行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以术中保持病人安静、无痛和手术能顺利进行为前提。记录术中麻醉药的用量。(4)术中保持患者意识清醒,并常规鼻导管吸氧,必要时面罩辅助给氧。(5)术毕时利用耳穴探测器,在耳穴组患者的耳穴区内探查大、小肠及胃、脑点并加敷磁贴。3、观察指标:(1)分别于手术前一天、术后第三天时采用SAS自评量表记录患者神志情绪评分,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神志情绪状况的调整作用。(2)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时、手术开始切皮时、分离肿物时、术毕时、术后第一天各个时期的心率(HR)、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Ramesay评分,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功能的调整作用。(3)观察并记录各种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的调整作用。(4)记录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胃肠功能恢复的调整作用。(5)分别于贴压耳穴前、术后第三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构成比、生化等相关指标,以探明耳穴贴压对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作用机制。(6)分别于术前准备期、术毕时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静脉血β-内啡肽和C-反应蛋白等相关指标,以探明耳穴贴压镇痛抗炎的相关作用机制。结果:1、三组病人按照年龄、体质指数、ASA分级、疾病构成、孕产史构成、手术方式构成、中医证型等方面进行对比,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病例耳穴阳性反应的比较:三组的阳性率依次为93.5%、96.8%、93.3%,总阳性率达到94.6%,其中子宫和盆腔穴处血管充盈的阳性反应类型占较大的比例。说明耳穴阳性反应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3、三组病例术前SA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耳穴组的S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的分数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的S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病例各时间点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Ramesay评分自身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组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Ramesay评分在各时间点虽有变化,但无显着的影响。而在术始切皮时、分离肿物时、术毕时各时间点的三组血压的组内比较,以及耳穴组与对照组、空白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刺激对患者术中的血压有良好的稳定、调整作用。5、术前各组症状程度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空白组在手术前后比较在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失眠、皮肤瘙痒等症状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耳穴组在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失眠方面,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刺激可降低患者使用麻醉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耳穴组的排气、排便时间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7、三组病例的手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耳穴组的硬膜外用药量、加用芬氟合剂的例数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8、三组病例术前血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耳穴组的单核粒细胞总数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的单核粒细胞总数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9、三组病例术前血清β-内啡肽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术后血清β-内啡肽的组间比较、C-反应蛋白的组间及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刺激可使血清β-内啡肽水平升高而起到镇痛的作用。结论:本研究表明,耳穴磁疗在妇科开腹手术的围手术期中对机体功能的调整作用是肯定的。手术前期通过耳穴刺激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调整体内失调、紊乱的代谢过程或功能状态,使机体朝着正常生理状态方向发展转化,并降低术后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失眠等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手术中期可以即时调整、稳定患者的血压,不同程度地减轻病人手术中因内脏牵拉引起的胃部不适、恶心等症状,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后期患者的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说明耳穴贴压可改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但其具体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在麻醉方面,手术中期耳穴组的硬膜外用药量比对照组、空白组的药量少15%-20%,需加用芬氟合剂的例数也较对照组、空白组少,仅占16.1%。目前针药复合麻醉主要还在于辅助镇痛,减少麻醉药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本研究还观察到耳穴刺激可使血清β-内啡肽水平在术前升高;抑制单核粒细胞总数的增加,从而稳定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

张玲[7](2010)在《视网膜脱离患者生存质量及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手术镇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在手术前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VRQoL)改变及其影响因素。(2)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辅助RRD手术镇痛作用及相关机理,以期发挥中医治疗特色,为临床RRD手术优选镇痛方法,减轻患者手术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方法:(1)采用视功能损害患者生存质量量表(AQoL-DVI)),测量92例RRD手术患者手术前和随访期末的VRQoL,并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2)将40例RRD并行巩膜扣带术(SB)患者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和复合麻醉组(简称复麻组和局麻组),两组均用2%利多卡因和0.894%罗哌卡因各3ml行球后及眼轮匝肌麻醉,复麻组术中辅以Hans神经穴位仪在术侧合谷和内关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术中行心电监护,术毕填写简式的McGill疼痛问卷表(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进行疼痛度VAS评分,术前及术毕抽取2ml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β-内啡肽和胆囊收缩素八肽(CCK-8)含量,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手术前AQoL-DVI得分最低的条目均在“社会活动能力”方面。手术后量表得分明显提高。手术引起条目得分改变最大的均在“社会活动能力”。影响手术前AQoL-DVI量表得分和手术引起的得分改变的首要独立因素分别是患眼手术前视力和患眼视力改变。(2)复麻组患者手术疼痛强度的VAS评分低于局麻组(P<0.05);情感项和感觉项总分均低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麻药用量低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复麻组心率波动低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心反射阳性率低于局麻组。手术前后血浆β-EP含量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手术前后血浆β-E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麻组手术后血浆β-EP含量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与复麻组组内CCK-8浓度术后都比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术前术后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QoL-DVI量表可以敏感反映RRD手术患者VRQoL状况。术前患者因RRD对生活满意程度急剧下降。手术后VRQoL,特别是社会活动能力方面,明显提高。但在完成一些精细工作和日常家务活动时仍有困难。通过提高视力、及时手术和避免手术并发症,有利于RRD患者VRQoL的改善。(2)TEAS辅助局麻对SB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优于单纯局麻治疗,可减少术中麻药用量,减少眼心反射发生率,机理可能是通过TEAS联合局麻促进手术疼痛患者体内β-EP的释放,达到镇痛目的。在手术应激状态下,机体释放CCK-8增加。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样本量较小,TEAS对CCK-8释放的影响规律未能观察到。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

王述菊[8](2008)在《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双向调节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针刺对机体的影响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总的看来是一种良性双向调整作用,即通过触发机体自身固有的调整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实现其防病治病、增强免疫机能等作用,但针刺的双向调节效应较少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记录大鼠内脏神经中枢孤束核神经元单细胞活动及胃运动,分辨在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状态下,针刺调节胃运动的穴位“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对孤束核“增强”和“抑制”双向调节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促进胃运动和抑制胃运动穴位对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和孤束核两类神经元活动的调控作用,系统探讨针刺穴位引起的双向调节效应以及产生这种效应的神经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45只,体重300~350g之间,用1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1.0~1.2g/kg)。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Paxinos和Watson,1998),在孤束核(A-11.3~-14.3mm;L0~2.3mm;H4~7mm)所在颅骨部位用台式牙钻车钻孔,采用神经电生理学方法,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孤束核单个神经元的活动。神经元放电信号经微电极放大器、Vc-10生物物理放大器(AVB-10)二级放大后显示在示波器上,并输入PowerLab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和胃运动,胃内压由插管经三通装置输入压力换能器,将液体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生物放大器放大后,输入PowerLab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暴露左侧颈静脉、颈总动脉。静脉插管直接与注射器相连,以备静脉用药。颈总动脉血压由动脉插管经三通装置输入压力换能器,将液体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载波放大器放大,输入PowerLab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血压以监测大鼠全身状况。分别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及经血管注射抑制胃运动的药物阿托品或促进胃运动的药物胃复安后,观察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及胃内压的影响。单细胞记录结束后,进行组织学定位,将记录部位在孤束核以外的数据删去不用。PowerLab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及Chart5.0 for Window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各组针刺前、针刺后及差值做描述性统计表示为均值±标准差,针刺前后数值做配对t检验,以观察针刺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胃内压的影响。用药前后相应组做针刺前后数值配对t检验,观察药物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各统计均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标准。结果(1)我们在正常大鼠、阿托品后胃运动低下大鼠及胃复安后胃运动亢进大鼠,分别针刺后肢“足三里”、前肢“内关”、腹部“中脘”、“气海”穴观察对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均能明显激活NTS神经元放电活动(P<0.05)。肢体部位的穴位刺激与腹部穴位刺激引起的NTS神经元放电增加的激活效应无明显差异。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胃运动状态的模型大鼠NTS神经元活动均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无论是阿托品后胃运动低下大鼠,还是胃复安后胃运动亢进大鼠,虽然NTS神经元自发活动背景都有轻微增加,但与正常大鼠相比,NTS神经元放电背景差异都不显着(P>0.05)。(2)我们在正常大鼠、阿托品后胃运动低下大鼠及胃复安后胃运动亢进大鼠观察了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胃运动状态大鼠胃内压的调节作用。分别针刺后肢“足三里”、前肢“内关”、腹部“中脘”、“气海”穴,对实验动物的胃内压有不同形式和不同强度的调节效应。对于正常大鼠,针刺后肢“足三里”、前肢“内关”穴均引起胃内压水平的明显增加(P<0.01)。针刺腹部“中脘”、“气海”穴均引起胃内压水平的明显降低(P<0.01)。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大鼠的胃内压显着降低,针刺阿托品后胃运动低下大鼠“足三里”、“内关”,胃内压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针刺“中脘”、“气海”仍能引起本来已经处于较低水平的胃内压进一步降低(P<0.01)。静脉注射胃复安后,大鼠的胃内压显着升高,针刺胃复安后胃运动亢进大鼠“足三里”、“内关”,仍能引起本来已经处于较高水平的胃内压进一步升高(P<0.01),而针刺“中脘”、“气海”引起胃内压水平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对胃运动的调节作用均与孤束核神经元的激活密切相关。“足三里”、“内关”对胃功能的调节作用以促进胃运动为主,“中脘”、“气海”对胃功能的调节作用以抑制胃运动为主。针刺上述穴位对胃运动的这种调节效应与是否直接或间接激活孤束核神经元及消化系统的节段性交感神经有关,当迷走神经兴奋性占优势时促进胃运动,而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则抑制胃运动,使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够保持在不同活动背景情况下的平衡状态,发挥针刺的双向良性调节效应。而且,穴位的双向调节作用并不一定是同一穴位对不同病理状态下的内脏器官有双向调节效应,可能表现为不同穴位的综合作用是对机体的双向良性调节效应。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针刺引起的效应是不同的,但这种效应都是纠正机体机能活动向正常平衡与稳态状态方向的良性调节。

霍刚[9](2006)在《手针和电针足三里对腰髓背角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手针和电针足三里对腰髓背角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研究背景 中医历代经典着作如《灵枢》、《难经》、《标幽赋》都详细论述了“得气”和“气至病所”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各种手法在激发和维持经气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各种手法是如何激发经气的机制没有明确说明。现代医学认为针刺得气时往往引起局部组织的酸、麻、重、胀等复合的不愉快感觉,为多种组织感受刺激的结果。腧穴的得气感可以形成于从皮肤至骨膜的所有组织结构中,包括游离神经末梢、肌梭、环层小体、克氏终球及关节囊感觉器等,这些组织结构是针感的物质基础。针刺得气是通过针刺手法来实现的。通过不同手法得气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但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至今尚未有肯定明确的答案。有人运用现代生物力学的手段,对不同的针刺手法用力学模型来描述,经过分析得出能量耗散效率最大的针刺频率在0~8Hz最明显,高于8Hz敏感性下降。手法运针频率在0.6~1.8Hz范围内,平均1.2Hz,此值具有生理意义。 手法和得气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十分密切。恰当的选择针刺手法直接关系到得气与否和得气感的强弱。采用不同的针刺操作手法可以促进得气感的出现,延长作用时间并达到补虚泻实的效果。从穴位形态学和神经解剖学来讲,不同的针刺手法会相对特异性的刺激一类感受器,从而引起不同类型神经纤维的兴奋,产生不同的效应。通过不同手法得气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但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至今尚未有肯定明确的答案。不同的针刺手法及提插捻转的强度和深度,可以激活与穴位有关的各种神经感受装置和各类不同直径的传入纤维,从而引起不同的针刺效应。手针刺激所引起的得气感和电针不同,针刺效果也不同。针刺手法多样,不同的针刺手法用于不同病症的治疗,即使同一个穴位,因针刺手法的不同也会引起不同的效应。综合以往的文献报道,发现针刺手法和得气与穴位相对应的节段背角神经元放电的关系很密切。我们猜想不同的刺激方式(手针、电针)作用于穴位产生不同的针刺效应可能是对穴位相应的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程度不同所致。因此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试图以腰髓背角神经元放电频率为观察指标,通过对足三里穴区实施不同的针刺手法(手针,电针)来比较各种针刺手法作用足三里对腰髓节段背根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探讨针刺手法与得气的神经电生理机制;运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足三里感觉传入神经元在背根神经节的分布、形态特征及其与不同针刺手法的关系。以期对不同针刺手法得气机理的研究及针刺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新内容,对提高针灸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荣培晶[10](2004)在《针刺信号与内脏伤害性传入的会聚与相互作用》文中提出体表和内脏相联系的观点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已经认识到,《灵枢·海论篇》曰:“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着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在高度评价古代中国人采用针灸方法治疗内脏疾病时指出:这一发现“揭示了人体体表反应与内脏器官变化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秘密”;“堪称中世纪中国在生理学方面的一大发现”。 中医学尤其是针灸学历来强调体表经穴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灵枢》中提到“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中医的一些疗法如针灸刺激及穴位注射(尤其在体表敏感点)可以产生很好的治疗效果,观察针灸这些皮肤敏感点时能出现何种效应,对指导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内脏病理情况下出现的对脏器本身的伤害性刺激重要特征之一是其疼痛常反射到远隔损伤部位的某些体表区域,然而,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资料大部分都是对躯体伤害性传入的抑制效应,很少以内脏伤害性传入为指标,因而与临床针灸多用于治疗内脏疾病、缓解内脏疼痛的效应存在很大的差距。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某些体表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脏痛感受。这些现象涉及复杂的中枢机理,很难用传统的牵涉痛的低位中枢聚合投射学说和经典痛觉传导通路来解释。 传统观点认为内脏痛觉与躯体触觉在中枢传导中各有独立的通道。但近期研究表明内脏痛觉经背索-内侧丘系上传, 并与体表触觉传入有会聚与相互影响。 本项实验通过探讨皮肤刺激与内脏伤害性传入在大鼠脊髓水平的背角投射神经元(第二级传入神经元)、延髓背柱核神经元(DCN)和丘脑腹后外侧核神经元(VPL,第三级传入神经元)的相互作用与规律,揭示针刺与内脏伤害性传入会聚和整合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针灸、按摩疗法治疗内脏痛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选用雄性成年 Sprague-Dawley (SD)大鼠 177 只,重 250-350 克,用戊巴比妥钠盐(pentobarbital sodium, 50-60 mg/kg)或乌拉坦(urethane, 1.0-1.2g/kg)腹腔注射麻醉。采用钨丝或玻璃微电极胞外记录单细胞放电。 所有三个神经结构记录到的神经元都检查其外周感受野对机械刺激(包括触刺激、vonFrey 触觉反应敏感度、齿镊夹皮刺激)、手针刺激,观察它们的感受野分布范围、感受野大小,量化反应的性质及反应的强度。随后试验这些神经元对直结肠扩张(colorectaldistension, CRD)刺激的反应。 内脏伤害性刺激采用直结肠扩张法,将长约 5-6cm 的气囊经肛门插入直结肠,插入的深度约为 4cm。内脏伤害性传入由插入直肠内的气囊充气超过 20-30s 造成 CRD,检验的直结肠压力一般控制在 20-100mmHg 之间,≥40mmHg 为伤害性刺激。 实验分三部分进行,分别在大鼠脊髓、DCN 和 VPL 分别进行单细胞记录神经元的自发电活动,对 CRD 的反应以及针刺后对 CRD 反应的变化。总体而言,已存在的内脏痛信号能引起神经元对触觉刺激的异常强反应,而条件性体表传入可以抑制直-结肠的痛觉传导。这些研究有助于解释内脏痛及其相关的痛觉过敏及牵涉痛、以及针灸按摩等一些传统疗法的机理。具体结果如下:<WP=7>·2· 针刺抑制内脏伤害性反应的神经生理学机制1 脊髓背角广动力型神经元(WDR)对躯体刺激的反应和针刺抑制 CRD 反应的效应 在 67 只大鼠的腰 1-3 节段背角记录了 237 个神经元。其中广动力型神经元 145 个,高阈值神经元 12 个,低阈值神经元 80 个。 在 237 个神经元观察了 CRD 对背角神经元的作用,113 个神经元的背景活动可被一定强度的 CRD(20-100mmHg)激活,23 个神经元对 CRD 呈抑制反应,呈双峰反应(先兴奋后抑制,或先抑制后兴奋)的有 9 个神经元,在这种强度的 CRD 情况下,神经元从背景活动的 5.95±1.87 个/s 增加到 21.67±3.41 个/s 峰电位,增加率是背景活动的 364.20%。表明来自同神经节段的内脏伤害性强度的传入能明显激活背角神经元。在该类神经元的体表外周感受野,机械刺激和手针及电针刺激也能明显激活这类神经元。 在 CRD 引起脊髓广动力型神经元稳定激活的基础上,我们分别观察了外周感受野机械刺激,手针刺激对 CRD 引起的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也观察了在非感受野部位机械刺激和手针刺激对 CRD 引起的对神经元激活反应的抑制作用。 在 18 个 WDR 神经元上观察了机械伤害性刺激(齿镊持续夹皮)外周兴奋性感受野对 CRD反应的相互作用。在 100mmHg CRD 情况下,WDR 神经元激活从背景活动时的 5.26±1.23 个/s 迅速增加为 16.45±2.12 个/s 峰电位;在此情况下给予外周感受野的机械伤害性刺激进一步增加这种反应,其反应的强度在 CRD 反应的基础上再增加 2.14±1.70 个/s 峰电位。统计学结果表明,在CRD背景下,感受野的机械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反应为单纯CRD反应的129.89±4.94%,与皮肤机械刺激前的单纯 CRD 引起的反应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这些结果表明来自皮肤和来自内脏的伤害性传入能在脊髓背角水平发生会聚,表现为协同反应的空间总和效应。 来自躯体感受野的穴位针刺也对 CRD 激活神经元的反应有类似皮肤机械伤害性刺激样的空间总和协同效应。 在 100mmHg CRD 情况下,WDR 神经元激活从背景活动

二、针麻胃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传入途径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麻胃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传入途径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医结合医学》(节选)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概述
    1.1 翻译任务背景
    1.2 原文信息介绍
    1.3 原文本解读
    1.4 翻译的目的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搜集翻译工具书
        2.1.2 建立术语表
        2.1.3 拟定翻译计划
    2.2 翻译过程
        2.2.1 翻译计划执行情况
        2.2.2 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案
    2.3 译后审校
        2.3.1 自我校对
        2.3.2 他人校对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翻译的指导理论
    3.2 医学英语的语言特点
    3.3 目的论指导下的词语翻译
        3.3.1 意译法
        3.3.2 音译法
        3.3.3 音译意译结合法
    3.4 目的论指导下句子的翻译
        3.4.1 结构转译法
        3.4.2 增译法与减译法
        3.4.3 合句译法
第四章 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术语及英译对照表
附录2 原文与译文
致谢

(2)穴位注射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干预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研究背景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关于疼痛的认识和影响因素
    二、术后疼痛的传统医学文献研究
    三、术后疼痛的现代医学文献研究
    四、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和分组
    2. 监测指标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针药结合提高骶尾部痛阈的下丘脑镇痛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肛门直肠手术麻醉进展
        1.1 硬膜外麻醉
        1.2 蛛网膜下腔麻醉
        1.3 局麻
        1.4 全麻
        1.5 骶管麻醉
        1.6 现代肛肠手术麻醉的不足
    2. 针刺麻醉(镇痛)研究进展
        2.1 中医理论对疼痛及针刺镇痛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针刺镇痛原理的认识与研究
    3. 针药结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3.1 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
        3.2 针药复合全麻
        3.3 针刺-复合局麻
        3.4 针药复合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
    4. 肛肠科围手术期疼痛处理的研究概况
        4.1 镇痛方式
        4.2 镇痛药物
    5. 前期针刺复合骶麻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筛选大鼠和分组
        1.3 实验试剂和器材、仪器
        1.4 建立骶尾部炎症痛大鼠模型
        1.5 痛敏分数测定
        1.6 治疗方法
        1.7 再次测定热痛敏分数
        1.8 下丘脑、血浆标本处理及POMC和β-EP蛋白含量测定
    2.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大鼠炎症疼痛的形成
        3.2 痛敏分数变化
        3.3 下丘脑、血清POMC含量测定
        3.4 下丘脑、血清β-内啡肽(β-EP)测定
        3.5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大鼠CFA炎性疼痛模型的建立
    2. 针刺麻醉中电针参数选择
    3. 针刺麻醉穴位的选择
    4. 电针增强POMC、β-EP生成释放的意义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附录

(4)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GABA/Glu受体/cAMP/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疼痛的脊髓机制
    综述二、炎性痛、神经病理性痛、术后痛模型及研究进展
    综述三、针刺镇痛及其脊髓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颈部切口创伤大鼠痛行为反应规律及电针扶突穴等效应的观察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电针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背侧区域组织GABA/Glu受体表达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电针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背角细胞内cAMP/MAPK/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个人简历

(5)电针山羊痛阈及中枢强啡肽原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针刺镇痛的发展史
        1.1.2 针刺镇痛的机制
        1.1.3 针刺镇痛的时效关系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主要的仪器设备
    2.2 主要的化学试剂与耗材
    2.3 主要溶液及配制
    2.4 试验动物及分组
    2.5 电针方法
    2.6 痛阈测定方法
    2.7 镇痛核团的定位及取样
    2.8 山羊PDYN基因的克隆
        2.8.1 PDYN基因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8.2 总RNA的提取与逆转录
        2.8.3 常规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2.8.4 序列比对与提交
    2.9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
        2.9.1 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9.2 总RNA提取及质量的鉴定
        2.9.3 总RNA浓度与纯度的测定
        2.9.4 逆转录与荧光定量PCR检测
        2.9.5 荧光定量PCR产物的验证
        2.9.6 荧光定量PCR数据分析
    2.10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停针后山羊痛阈的时效关系
    3.2 山羊PDYN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3.2.1 PDYN的电泳检测及序列测定
        3.2.2 序列的比对与提交
        3.2.3 氨基酸序列进化树的构建
    3.3 荧光定量PCR检测山羊PDYN基因的表达差异
        3.3.1 总RNA的质量鉴定
        3.3.2 总RNA纯度的测定及定量
        3.3.3 荧光定量PCR产物验证
        3.3.4 山羊PDYN基因表达差异的比较
4 讨论
    4.1 针刺镇痛相关参数的确定
        4.1.1 试验动物的选择
        4.1.2 针刺频率的确定
        4.1.3 针刺强度、频度与刺激时间
        4.1.4 对照组设计与环境因素
        4.1.5 研究核团的选择
        4.1.6 停针后时间点的选择
    4.2 痛阈测定方法的比较
    4.3 电针对痛阈时效关系的影响
    4.4 电针对山羊中枢PDYN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
    4.5 痛阈与PDYN基因表达变化的联系
5 结论
6 对前途的展望与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6)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辅助镇痛和机体调整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针刺麻醉研究概述
    一、针刺镇痛
    二、针刺麻醉
    三、针刺复合麻醉
    四、耳针麻醉
    五、耳针麻醉的国内外现状
    六、针刺麻醉的研究与不足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一) 一般临床资料
        (二) 耳穴阳性反应的观察
        (三) 手术前后主要症状的观察
        (四) 各时间点的心肺功能及Ramesay评分比较
        (五) 手术时间、麻醉用药的比较
        (六) 手术前后血分析、生化指标的比较
        (七) 手术前后血清β-内啡肽和C-反应蛋白的比较
        (八) 手术前后SAS和术后VAS评分的比较
        (九) 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的比较
    三、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的作用评价
    三、耳穴贴压的中、西医理论基础
    四、耳穴敷压磁贴的作用机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视网膜脱离患者生存质量及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手术镇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研究一 RRD患者视功能生存质量调查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病例一般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AQoL-DVI量表
        2.2.2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前及随访期末logMAR视力比较
        2.3.2 手术前及随访期末AQoL-DVI得分比较
        2.3.3 手术前及随访期末AQoL-DVI得分改变的独立影响因素
    2.4 讨论
        2.4.1 生存质量调查有利于全面了解疾病
        2.4.2 关于AQoL-DVI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的评价
        2.4.3. RRD患者手术前及随访期末的生存质量特点
    2.5 结论
3 研究二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RRD术中镇痛的临床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主要试剂和设备
        3.1.4 研究指标
    3.2 研究方法
        3.2.1 分组方法
        3.2.2 麻醉方法
        3.2.3 研究路线
        3.2.4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一般临床资料
        3.3.2 两组镇痛作用的比较
        3.3.3 两组术中所用麻药量的比较
        3.3.4 各组血浆β-EP浓度比较
        3.3.5 各组胆囊收缩素八肽(CCK-8)含量比较
        3.3.6 两组眼心反射发生情况比较
    3.4 讨论
        3.4.1 研究背景
        3.4.2 视网膜脱离手术疼痛的病因病机
        3.4.3 视网膜脱离手术疼痛的治疗原则和穴位选择
        3.4.4 选用HANS治疗仪行TEAS镇痛
        3.4.5 中医阴阳学说指导选择研究指标CCK-8
    3.5 结论
4 问题与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读期间主持或参与编写的学术着作
在读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工作

(8)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双向调节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及药物
    2. 手术操作
        2.1 孤束核细胞外记录手术
        2.2 胃内压记录手术
        2.3 静脉给药及血压记录手术
    3. 实验记录
        3.1 孤束核神经元细胞外记录
        3.2 胃内压记录
        3.3 血压记录
    4. 胃运动低下和胃运动亢进动物模型的制作
    5. 实验穴位选择
    6. 实验程序
    7. 记录部位的组织学定位
    8. 数据采集及分析
结果
    1. 孤束核神经元的一般电生理学特性
    2. 胃运动低下和胃运动亢进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活动的稳定性及变化
    3. 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状态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3.1 针刺“足三里”对不同状态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3.2 针刺“内关”对不同状态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3.3 针刺“中院”对不同状态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3.4 针刺“气海”对不同状态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3.5 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状态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活动影响的小结
    4. 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胃运动的影响
        4.1 针刺“足三里”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
        4.2 针刺“内关”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
        4.3 针刺“中脘”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
        4.4 针刺“气海”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
        4.5 针刺不同穴位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胃内压影响的小结
讨论
    1. 孤束核的现代研究
    2. 现代医学对胃运动作用机制的认识
    3. 穴位选择依据
    4. 针刺调节胃运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5. 针刺对不同状态大鼠胃运动的调节与孤束核的关系
    6. 结论
    7. 本课题的创新点
    8.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刺调节胃功能的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孤束核内的神经递质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手针和电针足三里对腰髓背角神经元放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文献综述
    1. 中医关于针刺手法和得气的论述及医疗实践
        1.1 中医关于针刺手法和得气的论述
        1.2 中医关于针刺手法和得气的医疗实践
    2. 现代医学关于针刺效应和穴位神经感受装置的学说及相关研究
        2.1 现代医学关于针刺效应的学说及相关研究
        2.2 现代医学关于穴位神经感受装置的学说及相关研究
    3. 穴位与内脏相关的初级传入联系途径
        3.1 穴位和内脏初级传入纤维与神经节段性支配的关系
        3.2 穴位(躯体)与内脏初级传入神经元在脊髓前的汇聚
        3.3 穴位(躯体)与内脏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汇聚
        3.4 足三里穴区感觉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
    4. 刺激足三里穴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4.1 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电活动的影响
        4.2 电针足三里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和保护作用
实验部分
    前言
    实验一
        目的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10)针刺信号与内脏伤害性传入的会聚与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疼痛的认识
    2 针灸治疗疼痛的历史
    3 针灸治疗内脏痛的理论依据---经脉脏腑相关原理
        3.1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概说
        3.2 经脉脏腑联系的演变过程
        3.3 经络与脏腑相联系,主要突出经脉与五脏的联系
        3.4 经脉与内脏的特异性联系是相对的
        3.5 中医“藏府”与西医解剖学上的脏腑概念不同
        3.6 经络-脏腑相关学说在古代针灸临床中的实际运用
        3.7 “气街”理论与经脉-脏腑相关
        3.8 经脉-脏腑相关研究的意义
        3.9 络脉与内脏的关系
    4 针灸对内脏功能活动的调节
        4.1 内脏疾病在体表的反应
        4.2 穴位功能特异性的临床效应
        4.3 穴位相对特异性的动物实验观察
        4.4 针灸对内脏活动调节的普遍性意义
        4.5 针灸对内脏功能调节的作用机制
    5 针灸镇痛的现代研究
        5.1 针刺激活外周传入神经纤维谱
        5.2 针刺镇痛的脊髓机制
        5.3 伤害性信号和针刺信号在丘脑水平的相互作用
        5.4 针刺镇痛的穴位相对特异性
        5.5 针刺引起全身性镇痛效应的机制
    6 内脏痛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6.1 内脏痛的临床现象与困惑
        6.2 内脏痛觉传入特性及低位整合
        6.3 内脏痛觉传入对躯体神经活动的影响
        6.4 内脏传入的脊髓上行传导投射通路
        6.5 脏腑体表传入在中枢传导中的相互影响
        6.6 躯体传入对内脏功能的影响
        6.7 展望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1 动物手术准备
    2 脊髓切开术和开颅术
        2.1 脊髓水平的实验
        2.2 延髓背柱核神经元的记录实验
        2.3 丘脑腹后外侧核神经元的记录实验
    3 神经元活动的单细胞记录
    4 皮肤感受野的确定和对多种刺激的实验程序
    5 内脏刺激
    6 实验程序
    7 数据采集及分析程序
    8 记录部位的组织学定位
    9 实验动物生命体征的监控
结 果
    1 第一部分 穴位针刺与体表刺激及内脏传入在脊髓水平的相互作用
        1.1 脊髓背角神经元反应的一般特性
        1.2 脊髓背角神经元的电生理学分型
    2 第二部分 穴位针刺与体表机械刺激及内脏传入在 DCN 的相互作用
        2.1 DCN 神经元反应的一般特性
        2.2 DCN 神经元对分级的内脏刺激引起的反应
        2.3 体表触觉刺激与内脏伤害性刺激在 DCN 的相互作用
        2.4 体表穴位刺激对 CRD 引起的 DCN 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3 第三部分 穴位针刺与体表机械刺激及内脏传入在 VPL 的相互作用
        3.1 VPL 神经元反应的一般特性
        3.2 VPL 神经元对分级的内脏刺激引起的分级反应
        3.3 体表触觉刺激与内脏伤害性刺激在 VPL 的相互作用
        3.4 体表不同部位穴位刺激对 CRD 引起的 VPL 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讨 论
    1 第一部分 脊髓是整合针刺抑制内脏伤害源性反应的主要部位
        1.1 被 CRD 激活的神经元机能
        1.2 被 CRD 激活的神经元在腰髓背角的形态学特性
        1.3 被 CRD 激活的腰髓背角神经元可与体表感受野的传入汇聚
        1.4 不同部位的体表皮肤伤害性刺激可对 CRD 激活的腰髓背角神经元反应施加不同的影响
        1.5 不同部位的穴位针刺可对 CRD 激活的腰髓背角神经元反应施加不同的影响
        1.6 脊髓化的效应
        1.7 脊髓背角 WDR 神经元在针灸调制内脏疾病中的机能意义
    2 第二部分 延髓背柱核参与针刺抑制内脏伤害源性反应
        2.1 DCN 是分辨触觉的通路但又参与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
        2.2 DCN 在针刺抑制内脏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2.3 DCN 是躯体传入与内脏传入发生相互影响的整合器
    3 第三部分 丘脑是整合针刺抑制内脏伤害源性反应的高位中枢
        3.1 伤害性信息传递从脊髓到丘脑的上行通路
        3.2 伤害性信号和针刺信号在丘脑水平的相互作用
        3.3 内脏伤害性传入与皮肤触觉传入在大鼠丘脑神经元的会聚与相互作用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历

四、针麻胃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传入途径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医结合医学》(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杨彩云. 湘潭大学, 2016(03)
  • [2]穴位注射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干预的临床观察[D]. 胡一杰.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4(03)
  • [3]针药结合提高骶尾部痛阈的下丘脑镇痛机理研究[D]. 李辉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4)
  • [4]电针扶突穴等对颈部切口痛大鼠颈髓GABA/Glu受体/cAMP/CREB信号通路活动的影响[D]. 林丹.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5]电针山羊痛阈及中枢强啡肽原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D]. 吴毅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6]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辅助镇痛和机体调整作用的研究[D]. 崔嵩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7]视网膜脱离患者生存质量及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手术镇痛的临床研究[D]. 张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8)
  • [8]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双向调节效应研究[D]. 王述菊. 湖北中医学院, 2008(09)
  • [9]手针和电针足三里对腰髓背角神经元放电的影响[D]. 霍刚.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6(09)
  • [10]针刺信号与内脏伤害性传入的会聚与相互作用[D]. 荣培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胃手术针刺麻醉内脏牵引反应传入通路​​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