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压器的吸湿器如何使用和维护(论文文献综述)
裴艳霞[1](2021)在《基于ICPT的轨道交通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轨道交通的不断提速,人们对其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接触网牵引供电方式会出现电能传输设备磨损、产生电火花等诸多不可靠现象,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成为各国科研人员的重点研究对象。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技术因其具有传输效率高和传输功率大等优点已被应用于很多领域,相比于传统的接触网供电,该技术存在着供电灵活,安全可靠以及近距离、大功率传输的特点,可以非接触的方式为轨道交通列车供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基于ICPT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复杂,存在诸多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为保证该系统能够为轨道交通列车可靠供电,对其进行可靠性研究以为预防系统故障的发生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轨道交通为研究背景,以基于ICPT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找出了影响系统可靠性的故障模式;根据元部件所处系统结构层次的不同,将故障分为系统级故障和部件级故障,基于此构建了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树,结合三角模糊灰关联理论对其进行定量计算,根据指标计算值找出了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因素;为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引入梯形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进行对比,结果证明两种方法所得结论一致且符合理论分析。其次,为进一步找出影响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因素,从部件级分别采用Markov过程和基于FTA与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相结合(FTA-BN)的方法完成了系统核心部件高频逆变器和松耦合变压器的可靠性研究,并对高频逆变器Markov模型进行了瞬态分析、稳态分析以及性能分析,得出了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使用Full BNT工具箱基于MATLAB平台对所建松耦合变压器的贝叶斯网络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通过致因分析找出了影响松耦合变压器可靠性的因素。最后,为全面评估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在考虑更多影响系统可靠性因素的条件下,构建了系统准则层指标和因素层指标,基于熵权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以及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并结合三角形-半梯形的隶属度函数对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运行状态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运行状态为“优”。
庞志强[2](2021)在《10kV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电力运行设备日常保养和维护的特点,电力设备在维护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变压器设备、高低压变配电设备日常保养与维护措施。
梁平,徐华[3](2020)在《变压器吸湿器的选型》文中研究表明吸湿器是变压器的主要元器件,对变压器油起着干燥作用。从结构、性能、使用寿命及经济成本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普通吸湿器和免维护吸湿器。
乔美[4](2020)在《油浸式变压器吸湿器的技造》文中提出对油浸式变压器吸湿器硅胶容易变色的主要原因有吸湿器容量过小、吸湿装置结构设计有缺陷、吸湿装置密封形式不合理、吸湿器安装不当四个方面进行技改,从而解决硅胶容易受潮变色的问题。
庄建煌[5](2020)在《新型变压器吸湿器的研制与应用》文中认为针对传统变压器吸湿器存在的干燥剂变色速度快且更换烦琐等问题,研制了一种便于拆卸的新型变压器吸湿器。研发内容主要为顶部的固定装置设计、中部的吸湿器主体(干燥筒)设计和底部的储油杯体(内油杯和外油杯)设计。吸湿器与储油罐呼吸管采用法兰螺栓连接,吸湿器的各部件之间使用了锁扣、螺纹等方式连接,易拆卸。在干燥筒上、下连接装置上分别设计了干燥剂专用进、出口,装卸干燥剂操作便捷,并有效延长了干燥剂的使用寿命。新型吸湿器已获得2项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多座变电站得到了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高潮[6](2020)在《大型油浸式变压器吸湿器维护装置的研发与应用》文中提出500 kV及1000 kV大型变压器的吸湿器,由于其体积大,重量大,没有扶持把手,传统的纯人力维护工艺不但费时费力,还有破坏吸湿器密封性,增加变压器无重瓦斯保护时长的问题。大型油浸式变压器吸湿器维护装置,通过遥控履带式底盘移动,液压升降机构操作,U型货叉加可调节抱箍进行固定,减速机完成吸湿器的翻转,电动毛刷完成吸湿器内部清洁,不但完成了大型吸湿器维护工作由纯人力作业向机械作业的转变,降低了劳动强度,保护了吸湿器的密封性能,还缩短了变压器无重瓦斯保护时长,确保了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路玉锋[7](2018)在《MX型变压器用免维护智能吸湿器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在泵站自动化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下,变电站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已经成为泵站管理的必然趋势[1]。新型专利MX型变压器用免维护智能吸湿器(ZL201420213482.4)对远程监测的要求、提高变压器运行可靠性、减少维护工作量和保护环境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和意义。1 MX型变压器用免维护智能吸湿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MX型变压器用免维护智能吸湿器利用硅胶可以干燥再生及吸湿器流通气体往复双向循
沈刘玉,胡南,吴琳,顾建全[8](2018)在《变压器免维护吸湿器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压器传统呼吸器内的硅胶经过几个月的运行后会吸潮变色,需要人工更换。目前,变电站已经实现无人值班,更换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车辆,费时、费力且增加了运维成本,同时不能保证及时更换。因此,研制了一种新型免维护吸湿器,通过自身的加热装置,将硅胶内的水分蒸发,始终保持吸湿器内的硅胶干燥,可以长期不更换硅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远鹤[9](2018)在《不同电压等级主变成本与质量评价建模及GE矩阵质量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电力是设备、技术以及资金密集的行业,为适应电力建设的迅速发展,提高设备可靠性、经济性和稳定性,发挥设备的最佳效益,必须对电力设备的成本及质量进行管理。首先,本文以110kV、220kV和500kV常用配置的主变为研究对象,根据财务会计准则,对主变采购成本构成进行了研究。其次,通过对主变设备主流厂商进行调研收资,以电压等级、容量、短路阻抗、空载损耗以及额定负载损耗为输入,对硅钢片、铜线以及与损耗值无关的主材分别采用带硅钢片牌号折算的线性拟合、v4插值和均值计算,对间接成本采用直接成本占比计算,建立了主变采购成本估算模型。通过110kV、220kV、500kV共三个中标实例进行验证,误差分别为1.53%、-1.40%、-3.41%,绝对误差在5%以内,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再次,为量化分析主材及组部件的成本和质量特性,本文以主材及组部件的平均成本对直接成本的占比作为成本敏感度,以电网公司近几年的出厂试验、运行缺陷以及故障数据为基础,采用熵值和专家打分结合的组合权重法改进灰色关联系数的权重,并将改进后的灰色关联度作为质量敏感度。最后,采用GE矩阵(General Electric Matrix,GE Matrix)对成本和质量进行关联分析,结合110kV、220kV和500kV主材及组部件的GE矩阵分区和生产制造特点,从电网公司的角度出发,对主变主材及组部件的采购设计、入厂检验、生产监造以及出厂试验四个方面制定差异化品控策略。
王剑,陈德兴[10](2017)在《变压器用吸湿器油封系统原理浅析及优化设计》文中认为对变压器用吸湿器油封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推导关于油封杯可填充油位的不等式方程组,确定了其可填充油位的可行域,对吸湿器油封杯的优化设计、选型及维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变压器的吸湿器如何使用和维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压器的吸湿器如何使用和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CPT的轨道交通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CPT研究现状 |
1.2.2 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基于ICPT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拓扑结构及可靠性研究方法 |
2.1 基于ICPT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1 ICPT系统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2 基于ICPT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可靠性研究方法 |
2.3 小结 |
3 基于模糊FTA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 |
3.1 基于三角模糊灰关联FTA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 |
3.1.1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树的构建 |
3.1.2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树底事件失效概率的三角模糊数表示 |
3.1.3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树底事件模糊重要度的计算 |
3.1.4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树各最小割集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及排序 |
3.2 基于梯形模糊FTA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 |
3.2.1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树底事件失效概率的梯形模糊数表示 |
3.2.2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树底事件模糊临界重要度的计算及排序 |
3.3 小结 |
4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核心部件可靠性研究 |
4.1 基于Markov过程的高频逆变器可靠性研究 |
4.1.1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高频逆变器结构 |
4.1.2 高频逆变器Markov模型的建立 |
4.1.3 高频逆变器可靠性指标的求取 |
4.2 基于FTA-BN的松耦合变压器可靠性研究 |
4.2.1 松耦合变压器故障树的构建 |
4.2.2 松耦合变压器故障树转化为贝叶斯网络 |
4.2.3 松耦合变压器贝叶斯网络的分析 |
4.3 小结 |
5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运行状态的模糊综合评判 |
5.1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指标层次的划分 |
5.2 因素层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 |
5.3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因素层指标权重的计算 |
5.3.1 基于熵权法和AHP确定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因素层指标的初始权重 |
5.3.2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因素层指标的综合权重 |
5.4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运行状态的模糊综合评判 |
5.4.1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5.4.2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评判集及模糊评判矩阵的建立 |
5.4.3 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运行状态的模糊综合评判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10kV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力运行设备日常保养和维护的特点 |
2 存在的问题 |
3 电力设备维护与保养措施 |
4 结语 |
(3)变压器吸湿器的选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结构分析 |
1.1 普通吸湿器 |
1.2 免维护吸湿器 |
2 工作原理 |
2.1 普通吸湿器 |
2.2 免维护吸湿器 |
3 使用寿命 |
4 成本核算 |
4.1 不同容量的变压器需用的硅胶量 |
4.2 采购成本 |
4.3 普通吸湿器的维护成本核算 |
4.4 总成本分析 |
5 特点分析 |
(1)普通吸湿器。 |
(2)免维护吸湿器。 |
6 结语 |
(4)油浸式变压器吸湿器的技造(论文提纲范文)
1 总则 |
2 吸湿器的构造及原理 |
3 吸湿器日常维护及管理 |
4 技改的主要原因和主要方向 |
5 技改内容 |
6 技改的突破点 |
7 技改中注意事项 |
8 技改的效果 |
(5)新型变压器吸湿器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新型变压器吸湿器的结构 |
2.1 固定装置 |
2.2 吸湿器主体 |
2.3 储油杯体 |
3 主要创新点 |
4 新型变压器吸湿器与传统变压器吸湿器对比 |
5 应用效果 |
6 结语 |
(6)大型油浸式变压器吸湿器维护装置的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背景 |
2 大型油浸式变压器吸湿器维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
3 大型油浸式变压器吸湿器维护装置的综合效益 |
3.1 电网安全效益 |
3.2 设备安全效益 |
3.3 经济效益 |
3.4 人资管理效益 |
4 大型油浸式变压器吸湿器维护装置的现场应用情况 |
(7)MX型变压器用免维护智能吸湿器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MX型变压器用免维护智能吸湿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 主要技术性能 |
3应用 |
(8)变压器免维护吸湿器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和实践依据 |
1.1 基本原理 |
1.2 主要研究内容的依据 |
2 产品设计 |
2.1 主要技术性能及参数 |
2.2 结构原理 |
2.3 免维护吸湿器具体功能 |
2.4 故障检测与处理 |
3 经济效益分析 |
4 结论 |
(9)不同电压等级主变成本与质量评价建模及GE矩阵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设备成本分析与计算研究现状 |
1.2.2 设备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1.2.3 设备成本与质量关联分析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主变采购成本分析及估算模型建模 |
2.1 主变采购成本构成研究 |
2.2 主变采购成本计算模型 |
2.2.1 直接成本计算 |
2.2.2 间接成本计算 |
2.3 案例验证 |
2.3.1 案例1:110kV主变 |
2.3.2 案例2:220kV主变 |
2.3.3 案例3:500kV主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变主材及组部件成本和质量分析 |
3.1 主变主材及组部件成本特性研究 |
3.1.1 直接成本成本敏感度 |
3.1.2 间接成本成本敏感度 |
3.2 主变主材及组部件质量特性研究 |
3.2.1 主变质量数据分析 |
3.2.2 灰色关联分析法 |
3.2.3 质量敏感度计算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E矩阵的主变成本和质量关联分析与控制 |
4.1 GE矩阵关联分析概述 |
4.1.1 GE矩阵 |
4.1.2 改进GE矩阵 |
4.2 基于改进GE矩阵的主变成本与质量关联分析 |
4.2.1 不同电压等级GE矩阵散点分布 |
4.2.2 GE矩阵分布 |
4.3 不同电压等级主变的差异化品控措施 |
4.3.1 110kV主变品控措施 |
4.3.2 220kV主变品控措施 |
4.3.3 500kV主变品控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变压器用吸湿器油封系统原理浅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吸湿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2.1 连接系统 |
2.2 吸湿系统 |
2.3 底部油封系统 |
3 油封杯填充油位的可行域计算 |
3.1 油不从油封杯内溢出时的填充油位上限计算 |
3.2 油不吸入吸湿器壳体时的填充油位上限计算 |
3.3 油封杯填充油位的可行域确定 |
3.4 考虑通气管道厚度δ时, 油封杯填充油位的可行域变化 |
4 总结 |
四、变压器的吸湿器如何使用和维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CPT的轨道交通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D]. 裴艳霞.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10kV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分析[J]. 庞志强. 集成电路应用, 2021(05)
- [3]变压器吸湿器的选型[J]. 梁平,徐华. 电工技术, 2020(15)
- [4]油浸式变压器吸湿器的技造[J]. 乔美. 数码世界, 2020(05)
- [5]新型变压器吸湿器的研制与应用[J]. 庄建煌. 电世界, 2020(04)
- [6]大型油浸式变压器吸湿器维护装置的研发与应用[J]. 高潮. 农村电气化, 2020(02)
- [7]MX型变压器用免维护智能吸湿器及其应用[J]. 路玉锋. 电世界, 2018(07)
- [8]变压器免维护吸湿器的设计与应用[J]. 沈刘玉,胡南,吴琳,顾建全. 通信电源技术, 2018(06)
- [9]不同电压等级主变成本与质量评价建模及GE矩阵质量控制策略研究[D]. 刘远鹤.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10]变压器用吸湿器油封系统原理浅析及优化设计[J]. 王剑,陈德兴. 变压器,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