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适应商业银行要求的人员供给机制──工商银行总行机关人员录用制度改革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张泽跃[1](1996)在《建立适应商业银行要求的人员供给机制──工商银行总行机关人员录用制度改革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建立适应商业银行要求的人员供给机制──工商银行总行机关人员录用制度改革实践张泽跃目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时期,国家专业银行正肩负着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历史使命。经济市场化,银行商业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
徐纯[2](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提出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厉吉斌[3](2007)在《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操作风险给银行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及给社会金融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银行业及其监管当局的重视。目前,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明确将操作风险列为继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之后的商业银行第三大风险,并纳入资本监管范畴,但操作风险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前两种风险,也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最为薄弱的领域。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操作风险在我国银行系统中广泛存在,由于操作不当和内部控制失效等原因频频造成银行严重损失乃至银行倒闭事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金融效率和金融安全。2005年,中国银监会通过现场检查发现的银行违规操作金额高达7671亿元,大致相当于我国一个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中国银行广州开平支行连续三任行长利用管理漏洞盗用资金4.83亿美元,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当前国内外有关操作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计量,以及如何计算操作风险资本准备和最小化这种资本准备,而这些研究无法很好地解决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问题。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强操作风险理论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当前存在的操作风险问题,通过对操作风险有关理论和管理实践的探索,研究设计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解决方案,目的是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将操作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管理重心从资本计量向加强内部管理的转变,最终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本文综合运用风险管理、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紧密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将操作风险纳入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管理与监管为主线,在对操作风险形成根源和机理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价值的评估模型,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塔式”内部管理体系,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包括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等外部约束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形成根源和机理问题。首先,通过对操作风险本质、特征及其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关系的分析,指出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性风险,并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操作风险“以人为本”的根源式分类,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操作风险事件类型,从制度根源和人性根源的交互作用,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复杂和多元的形成根源进行了深入剖析。其次,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和博弈理论,探讨和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形成机理,并通过委托代理和岗位牵制两大关系的博弈分析提出了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最后,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形成根源和表现。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人致型的特征显着;在人为的操作风险事件中,银行高管人员所引发的操作风险事件从发生频率和对银行的冲击两个方面,都显着高于银行的一般职员;在银行各业务线的操作风险事件中,商业银行业务的发生频率和风险程度都是最高的。2.研究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价值及其评估问题。首先,通过对风险管理和风险价值理论适用性的分析,提出了操作风险管理价值的概念,指出风险管理价值是操作风险特有的管理属性。其次,通过对操作风险管理价值理论及其应用的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设计了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基本模型,并通过设计和引入操作风险管理价值系数,推导获得了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的简化模型。最后,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目前呈严重不足和管理松懈,实施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可以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管理效益;实证分析同时也较好地检验了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简化模型的适用性。操作风险管理价值的提出和评估,对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将产生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3.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首先,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通过把操作风险纳入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构建操作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四大要素:环境、组织、流程和保障,进而构建了操作风险的“塔式”内部管理体系。其次,通过将内部管理体系的四大要素进一步细分为十一个相互关联的管理模块,深入研究了“塔式”内部管理体系的作用机制。最后,从良好的操作风险文化、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集成式循环流程管理模型和风险报告、激励约束、应急方案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对构建操作风险“塔式”内部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4.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外部约束的建设问题。首先,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外部监管约束出发,建设性地提出了将监管模式从以直接监管为主转向以间接监管为主、将操作风险纳入最低资本要求的监管范围、完善监管约束的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评估体系、进一步合理分工和定位监管部门各层面机构的监管重点、建立由银监会牵头的联合监管与协调机制等政策建议;其次,从确定并遵循适当的信息披露原则、完善信息披露标准、加强包括完善会计标准和健全信息披露问责机制在内的信息披露制度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基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市场约束的思路;最后,探讨了加强外部审计与银行业自律约束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其他外部约束的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1.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和分类重新进行了审视和界定。在新资本协议操作风险定义的基础上,将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纳入操作风险定义范畴,使得操作风险的定义更加完整,有助于商业银行全面操作风险管理的实施;同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人性根源的分类观点,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类型重新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操作风险的二维分类(风险管理价值、风险价值)方法,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认识、识别、评估和管理。2.运用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对制度根源和人性根源深入和复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特有的形成机理:我国商业银行由制度根源和人性根源交互作用形成了多元和复杂的操作风险根源,这些根源在激励与约束不完全吻合性的动力作用下,通过委托代理和岗位牵制两大关系中利益相关当事人的博弈,形成了各种表现形式复杂的操作风险。3.基于风险管理和风险价值理论,深入分析了操作风险的特点和管理属性,创新性地提出了操作风险管理价值的概念,研究设计了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基本模型,同时针对现阶段银行数据库建设不足的实际情况,通过设计和引入操作风险管理价值系数,推导获得了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的简化模型。4.基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系统地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管理体系,从环境、组织、流程和保障四大要素及其进一步细化的十一个管理模块,深入研究了“塔式”内部管理体系的作用机制,并分别从良好的操作风险文化、有效的组织架构、集成式循环流程管理模型和集风险报告、激励约束、应急体系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了建设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的方法、思路和对策。总之,本文综合运用风险管理、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刘俊[4](2009)在《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内部控制是一个广受国内外各界关注的课题。总体来看,内部控制思想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即内部牵制、内部牵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行政管理机构、审计部门、企业及研究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讨。其中,美国COSO报告最具有代表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内部控制逐渐向管理和治理方向拓展,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正在经历一次新的飞跃。中央银行处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前沿和核心,既有银行业的风险属性,又兼有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责任。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银行在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稳健发展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整个金融体系是否完善和安全,不仅要看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资产质量,也要看中央银行能否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中央银行目标,保持对金融机构提供最后贷款的能力。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中国人民银行的内部控制研究和实践均滞后于现实需求。与商业银行的内控风险相比,中央银行风险案件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中央银行一旦发生风险案件,将给自身声誉和金融稳定带来巨大影响。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缺陷体现在管理体制制约、控制标准失范、人力资源瓶颈、绩效考核困境等方面;缺少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决策风险未纳入控制体系,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机构,风险管理水平滞后于需求;制度建设、风险案件、违规兼岗形成了内部控制活动的主要瓶颈;信息沟通与监督方面也存在制约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因素。论文以管理学、审计学、会计学、中央银行学、内部控制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借鉴国外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内部控制的经验做法和发展趋势,通过对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以及内部控制评价等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优化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科学措施。论文基本结构分为10章。第1章至第4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综述,提出了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在中央银行内部控制国际比较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发展研究过程。第5章至第9章根据COSO报告关于内部控制的5个组成要素分别进行论述。第5章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在各种环境要素分析基础上,指出内部控制环境缺陷,提出人民银行应从管理体系重构、内部控制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绩效考评优化等方面进行内部控制环境再造。第6章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主要对内部控制涉及的法律风险、声誉风险、资产风险、信息技术风险、效率风险、操作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决策体系完善、整合内部控制机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优化重点。第7章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活动。主要对内部控制活动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从制度建设、基层内部控制活动规范等方面优化内部控制活动。第8章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通过对内部信息沟通与外部信息沟通的分析,指出应从建立内部控制管理系统、适时适度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增强人民银行决策透明度等方面完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第9章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监督与传导。主要分析内部控制监督体系,重点研究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内部审计体制和效率、内部审计现存问题,提出内部审计转型方向及加强内部控制多层级协调与传导的措施。第10章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分析内部控制评价现状及问题,提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对综合评价模型、离差最大化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多因素分析模型进行比较,提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政策建议。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人民银行兼具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风险属性和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责任。本文借鉴COSO理论体系,对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内部控制监督等5个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优化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议。2.通过对国外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内部控制的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总结出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发展变化的研究,较早提出人民银行探索起步、初步构建、逐步发展、快速发展等4个不同的发展演进阶段,为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3.对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进行了经济分析。中央银行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内部控制成本效率原则。内部控制的理想均衡状态是内部控制的收益与成本之差最大,控制不足或者控制过度都不利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4.对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框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结合人民银行工作特点,按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准设计了CSA问卷。根据人民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要求,提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离差最大化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
陈洪转[5](2004)在《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了金融学、经济学、竞争优势理论、博弈论、价值链理论等理论,初步探讨“什么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有多强”、“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优劣势所在”、“如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 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的属性及其SWOT进行了分析,并从博弈的角度围绕迈克尔·波特的五力量模型,研究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强度、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和银行产品的替代效应等客观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促进机理,从价值链的角度界定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探讨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其次,基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探讨了商业银行价值链及其特点,从业务流程和业务运作管理角度建立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部价值链;基于价值链思想和商业银行价值链从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二个方面建立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模型;围绕该模型对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贡献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探讨了它们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层次关系和互动关系。第三,在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识别的基础上,基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角度,初步建立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识别、评价、培育流程,基于该评价体系和流程,建立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多层次模糊一致矩阵模型,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基于评价结果和评价系统对它们进行了SWOT分析和聚类分析。第四,运用非参数方法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对非有效商业银行的投入剩余和产出亏空间题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综合评价和相对有效性评价两个角度的评价结果,得出判断商业银行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依据,系统地对我国商业银行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五,基于评价体系、培育流程和评价结果,从优化商业银行价值链的角度,研究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策略。通过商业银行整个价值链的优化,充分挖掘价值链中信息的价值,创造独特的价值链,从而从本质上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孔伟艳[6](2010)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商业银行国有化的现象。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以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标志,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金融危机带来的银行国有化,是不是对过去非国有化改革的否定?股份制改革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是什么?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国内背景与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国际背景下,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在实践上有利于推动我国四大银行深化产权改革,提高我国银行的微观经济绩效,进而提高金融业整体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文遵循“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思路,正文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问题部分(第1、2章)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大一统阶段、专业化阶段、商业化阶段和股份化阶段。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按照三大类七项指标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股份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但同时也遗留和产生了一些问题,包括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以及股改上市、金融创新、混业经营等导致金融监管困难增加的问题。2.原因部分(第3章)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后股改时期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产权改革不够彻底,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所占比例在70%以上(新建行为57.02%),政策制定主体和市场主体混淆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真正的公司治理制度就难以建立,高成本低效益的经营现状也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接下来从理论综述与实践经验两个方面探索了深化产权改革的方向。首先,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主张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和国有股减持。其次,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基本规律也表明: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趋势,也必然是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最后,金融危机引起的银行国有化,只是产权多元化这一主旋律中的插曲。3.对策部分(第4、5章)我国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分析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首先,在股份制改革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产权多元化具有必要性、必然性与可行性,建立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深化产权改革的必然方向。其次,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首要步骤是优化产权结构,其目标模式应当是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其实现途径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中,随着国有股减持,全要素生产率(TFP)、股本净回报率(ROE)和总资产净回报率(ROA)呈现上升趋势,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最后,建议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优化产权结构实行“三步走”战略: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三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在坚持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取向的同时,还要进行与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使之与产权改革互相促进;稳步推进混业经营,扩大银行利润来源,分散银行经营风险;积极探索政治民主化改革,切断政企不分的根源;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相关法律,保障产权交易自由。论文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国有股减持的贡献时,主要使用了定量分析方法。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的创新。(1)论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y = f ( K , L )= AKαLβ,以已经股改上市的三大银行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国有股减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国有股减持对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的贡献,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结果表明:①无论是以净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为产出,还是以总资产为投入,以税前利润加利息支出为产出,无论改革前后劳动力弹性系数β的值是否改变,三大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比改革前明显增加;②随着国有股权比例的下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本净回报率和总资产净回报率都明显提高。(2)研究结论的创新包括:①分析了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认为产权多元化配合风险管理和有效监管,才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②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其基本内涵为主体明确、约束严格、产权多元、交易自由,核心是产权多元化,目标模式为有一定集中度又存在相对控股股东的产权结构,具体到我国就是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有效途径是国有股减持。
徐建卫[7](2015)在《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货币流通速度函数的不稳定,给货币调控带来挑战。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决策层和研究界的关注。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性,理论上不同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差异会对其货币供需均衡以及货币的产出效率形成影响,最终使得各地区货币流通速度呈现出差异性。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然而现有文献对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的研究,往往以全国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而忽略了对一国内不同区域的研究。本文基于大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异质性背景,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动特征进行研究,探讨改革开放后,货币流通速度在不同区域的变动规律。在对长期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判断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从区域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以及货币的产出效率三个方面,深入探究了相关因素对区域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突破已有研究的总量思维,基于严格的计量方法,从区域视角展开结构分析,得到更为细致和具有政策意义的结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我国面临着整体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和区域间差异明显的双重问题,表现为东部地区货币流通速度较小,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最大。货币流通速度还有一个下降周期,且西部地区有更长的收敛时间。第二,区域货币供应非均衡测算表明,东部地区整体呈现货币过剩,中部地区整体不足,西部地区不足的程度较弱,且不同省份之间差异明显。第三,发行渠道的内生性使得基础货币投放存在严重的区域差异,货币乘数和资金流动的双重作用使得货币供应区域不平衡的程度进一步放大,而冲销操作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第四,不同地区货币需求函数差异明显。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保持了更高的货币需求增长,对非均衡分布的货币提供吸纳机制。机会成本变量的变动并没有对这种需求差异起到理论上的调节作用。第五,东部地区货币供应增长对产出的影响力要弱于中西部地区,货币的产出效率呈现出中、西、东递减规律。第六,正是货币供应量呈现东、西、中逐渐减少的趋势,货币对产出的贡献呈现出东、西、中逐渐增大的趋势,收入型货币流通速度呈现出东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高的现象。因此应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区域差异性的客观事实,实施差异化政策措施,以加快货币流通,提高货币区域配置效率。
徐冯璐[8](2011)在《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全球范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金融管制放松、金融一体化、国际金融竞争白热化,各国商业银行把内部治理的变革和创新视为应对环境、降低代理成本和风险、提高效率、培育竞争力的法宝;国内,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压力和外资银行进入的强有力竞争已经将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的彻底改革推向了前台,并将对我国未来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全局性影响。普遍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缺陷在于产权主体虚置和产权约束不力,只有理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关系,引入多元化产权制度,才能克服国有银行科层委托代理链条中的本质缺陷,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营效率和监管效果。但是我们更要看到,在当前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政府依然是最大的股东,具有绝对控制权。而且,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有资本在银行产权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在中国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中,国有商业银行庞大复杂的科层组织能否顺利、彻底地贯彻总行的战略决策?科层经理人的控制权会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的银行法人治理,导致科层利益或局部小团体利益的最大化?科层治理机制变革能否在既有的产权模式下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这都将作为新的问题来研究。国际经验表明,银行科层治理不善极易导致银行经营风险,引发金融危机。在中国目前经济金融大幅转轨的动荡时期,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的前提下,通过重组科层结构、优化科层权限配置、加强科层激励约束来改进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应该成为提升银行绩效的中心环节之一,这也正是本文的意义所在。委托代理理论专门研究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行为及其结果,在信息不对称、目标不相同、责任不对等、契约不完全的条件下研究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理性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的根源理解为信息不对称下各级代理人按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非委托人效用最大化来行动,在委托人无法觉察的情况下牺牲委托人的利益;把问题的解决锁定在设计一套合适的机制减少代理成本:要么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委托人的监控能力,要么引入利益诱导,将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相协调。其严密的逻辑结构和分析方法为现代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本文在对既有的关于科层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的基础上,把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治理放到中国转轨经济特定的制度结构中,以委托代理理论作为整体的分析框架,对科层治理中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组织架构设置、权限配置、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和模型解析,并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银行科层治理机制改革思路和建议。全文分为七章,主要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提出论文研究的背景和选题意义,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概述论文的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并解释本文力求做出的创新以及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为理论综述。介绍科层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的相关文献,作为随后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国有商业银行科层经理人道德风险问题研究。首先,从委托代理角度阐述了科层经理人道德风险的生成机理并用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以委托代理模型来分析科层经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的动机,研究影响其道德风险行为动机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相互作用;最后,对地方政府干预下科层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进行分析。第四章为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机构设置研究。首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银行科层机构设置进行分析,探讨了科层规模、层级与代理成本、委托效率以及组织绩效的关系;其次,从影响委托代理关系的几个因素(信息不对称、总行监控能力、集权程度、分支机构积极性、分支机构间的制衡、总分行目标偏差、代理成本等)比较国际上几种常见的银行科层机构设置模式;再次,阐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机构设置演进和现实存在的弊端,并用DEA实证检验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机构设置与银行效率的关系;最后,运用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模型,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机构设置变革中的各级代理人动力机制。第五章为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权限配置研究。首先,阐述企业权限配置的组织有效性,政治经济文化、组织规模、员工技术条件等因素对不同的权限配置方式的组织有效性产生影响。其次,通过委托代理有限契约模型分析不确定条件下集权和授权的优劣,同时分析了授权的优先次序对代理人激励效应的影响。再次,在回顾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权限配置演变历程和阐述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普遍上收权限的做法进行评析,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应正确处理总行控制力、分支行应变力与权限配置的关系。最后,以花旗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科层权限配置案例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借鉴。第六章为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激励机制研究。首先,对现代银行科层激励体系进行概述,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竞争激励;其次阐述国有商业银行科层经理人激励现状;再次,国有商业银行科层经理人激励模型分析,包括激励契约的时效、激励契约基数确定以及内外部经理人市场的竞争效应对棘轮效应的改善等;最后,以美国、日本的商业银行和国内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科层激励方案为案例,把它们与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比较,找出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激励的改进方向。第七章为国有商业银行优化科层治理的制度安排。在前面各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就科层机构设置、科层权限配置、科层内控机制和科层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治理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在于,国内外用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银行内部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银行产权改革的必要性方面,而本文深入到银行内部科层,从道德风险、组织结构、权限配置、激励约束机制等几方面来探讨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治理,使其宏观表现具备更有说服力的微观解释;论文结合当前国际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前沿,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若干商业银行科层治理机制委托代理模型,主体部分各章的分析都是在相应模型基础上展开的,逻辑较为清晰,论证较为严密;本文将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治理问题置于中国转型经济的大背景下,充分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性来考虑银行科层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本文综合运用DEA计量分析、案例分析、对比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对银行科层委托代理问题进行实证,使研究更加贴近现实,辨证客观,动态发展,更具有信服力;提出对策建议时,充分结合现有条件,重视改革中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强调改革的渐进性和阶段性,而不是一味照搬先进银行的模式
周振海[9](2007)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由导言和四章基本内容组成。本论文以马克思货币理论为基础,以当代货币银行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和法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1978年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为研究目标,在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和背景下,提出深化中国金融改革政策选择的可行性方案,切实解决束缚中国金融发展的羁绊,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最终实现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改革目标。理论上,金融体制主要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三大部分,其中,金融机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载体,是联系经济和金融的纽带,可以说是一国金融体制的核心;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和其他经济主体从事金融活动的场所和领域;金融工具则是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的手段。通常来说,不同的国家之所以具有不同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发展路径,正是由于不同国家制度环境、金融活动的主体以及创新活动产生和扩散的过程存在着差异。我国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发展之所以具有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路径,原因正是在于我国的转型经济与西方的市场经济之间的差异,不仅决定了金融机构创新活动的环境、动因不同,而且决定了金融创新效应的差异,进而影响了我国金融体制的演进方向。我国在建国初期实施的是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金融体制,在改革初期采用的是有计划的政府主导型的金融管理体制,即发展的起点是处于金融抑制状态,金融深化水平较低,金融体系不发达,金融创新的微观主体缺乏追求主动创新的经济激励。到目前,为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中国的金融体制由政府主导型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其本质特征就是国家推动下的金融制度变革和创新。论文第一章是对中国30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实践的全面论述,从金融改革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纵、横两条线展开论述。纵向上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分为五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横向上从八个方面对银行中国金融改革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论述,一是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及发展;二是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三是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四是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和业务创新;五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六是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七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创建和深化改革;八是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论文第二章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成效做出充分肯定,得出了通过金融改革,中国金融业自身得到不断成长和发展,同时金融有效地支持和促进了中国经济近30年的快速发展的结论。客观地总结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几个重要经验,即:应坚持金融的改革开放,以配合不同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借鉴外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服务;积极、稳妥、渐进地推进改革;正确处理好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现有的金融体制,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高速发展;以法制来规范金融体系,立法上留出空间,支持金融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必须坚持政府对经济的适度调控和监管,保证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论文第三章本着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借鉴现代经济学、政治学中最新理论-公共选择理论、金融抑制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行为选择理论等,对近30年的金融改革存在的弊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两难困境的根本制度原因进行了阐述,由于金融活动的微观主体缺乏创新激励,国家成为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主体,但是现有金融机构产权结构的缺陷又使得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创新活动进行寻租和掠夺的行为盛行,而且国家对金融机构寻租行为进行监管的成本极大化而导致监管效率低下,这样我国金融改革中金融活动的微观风险就容易加总转化为制度性整体风险,从而使国家陷入一种两难的困境,为了推动改革、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国家需要鼓励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但是金融机构又会利用金融创新进行寻租而导致社会金融风险的积累。论文第四章对中国金融改革所处的国内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世界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借鉴亚洲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金融改革的经验,深刻剖析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金融体系自身的问题,如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和服务功能较弱、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高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亟待建立、外汇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推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逐步完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现以及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如: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建立健全问题、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问题、存款保险机制的建立问题、与金融体系相一致的法律、法规的完善问题等。最后,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笔者提出深化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支持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金融体系。深化金融改革的政策选择应从金融体系内部的改革与完善和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两方面入手,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
张玉玮[10](2019)在《工商银行济南分行零售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经济全球化、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多样化,导致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的揽储压力越来越大,并且已经逐步影响到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在此背景下,工商银行济南分行作为我国国有银行的典型代表,已经意识到了发展零售业务,以客户为中心的重要性,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但是由于国有银行决策效率的问题,导致了在零售业务方面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零售客户营销困难等问题,已经阻碍了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亟需要进行营销策略的改革,对于工商银行济南分行来讲,如何发展零售业务,积极的优化零售客户的营销策略,进一步提升零售业务的竞争力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分析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具体到研究技术路线上,针对工行济南分行的营销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在研究结论方面,工商银行济南分行在营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客户营销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产品服务相对于竞争对手比较落后、定价调价机制并不有效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团队渠道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不能有效的支撑营销策略的实施、现有的各个业务板块之间缺少联动交叉和资源共享等零售客户营销方面的问题。在改进对策方面,主要是从客群精准化营销、产品及定价差异化营销、渠道联动销售、实现多元化促销以及提出改进策略实施的保障条件方面,确保工商银行济南分行银行的营销策略能够有效的落地并予以实施。希望能有效的提升工商银行济南分行的零售业务的营销水平,同时给予其他的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建立适应商业银行要求的人员供给机制──工商银行总行机关人员录用制度改革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适应商业银行要求的人员供给机制──工商银行总行机关人员录用制度改革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操作风险定义的研究 |
1.2.2 关于操作风险分类的研究 |
1.2.3 关于操作风险计量的研究 |
1.2.4 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 |
1.2.5 国外文献评述 |
1.3 国内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有关操作风险的研究 |
1.3.2 国内文献评述 |
1.4 论文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 |
1.5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创新之处 |
1.5.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5.2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形成根源与机理 |
2.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本质、特征及与其他风险的关系 |
2.1.1 操作风险的本质 |
2.1.2 操作风险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2.1.3 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关系 |
2.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形成根源分析 |
2.2.1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根源式分类与表现形式 |
2.2.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制度根源分析 |
2.2.3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人性根源分析 |
2.2.4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制度根源与人性根源的复合分析 |
2.3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形成机理分析 |
2.3.1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 |
2.3.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机理的博弈分析 |
2.3.2.1 委托-代理关系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
2.3.2.2 岗位牵制关系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证分析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形成根源与表现 |
3.1 样本区间与数据收集 |
3.1.1 样本区间的选择 |
3.1.2 损失事件数据收集 |
3.1.3 关于损失事件样本数据分类的说明 |
3.2 损失数据分布分析 |
3.2.1 时间分布分析 |
3.2.2 风险事件类型分布分析 |
3.2.3 业务线分布分析 |
3.2.4 银行性质分布分析 |
3.2.5 银行级别分布分析 |
3.2.6 发生地域分布分析 |
3.2.7 涉及人员分布分析 |
3.3 操作风险形成根源的比较分析 |
3.3.1 风险事件类型的比较分析 |
3.3.2 银行业务线的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价值与评估模型 |
4.1 风险价值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价值评估 |
4.1.1 风险价值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4.1.2 操作风险价值评估的适用性 |
4.1.3 基于损失分布法的操作风险价值评估 |
4.1.4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操作风险价值评估 |
4.1.5 两种操作风险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
4.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价值及其评估的理论分析 |
4.2.1 操作风险管理价值的管理属性及其与风险价值的关系 |
4.2.2 操作风险管理价值理论的目标和原理 |
4.2.3 操作风险管理价值理论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4.2.4 不同管理工具的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 |
4.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基本模型 |
4.3.1 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函数 |
4.3.2 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流程 |
4.3.3 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基本模型的设计 |
4.3.4 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模型的几个关键影响因素 |
4.4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简化模型 |
4.4.1 简化模型推导:风险管理价值系数的引入 |
4.4.2 简化模型评估:自我评估法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价值的评估 |
5.1 数据收集和相关说明 |
5.2 模型选择 |
5.3 计量与评估 |
5.3.1 初始风险价值的计量 |
5.3.2 操作风险管理价值系数的评估 |
5.3.3 操作风险管理价值评估 |
5.4 评估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的构建 |
6.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概述 |
6.1.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 |
6.1.2 发达国家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践的启示 |
6.1.3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
6.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的设计 |
6.2.1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的模式选择 |
6.2.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塔式”内部管理体系的设计 |
6.2.3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的作用机理 |
6.3 内部管理体系构建:培育良好的操作风险文化 |
6.3.1 良好的操作风险文化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内部环境 |
6.3.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
6.3.3 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培育操作风险文化中的作用 |
6.4 内部管理体系构建:建立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6.4.1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
6.4.2 建立我国商业银行扁平化矩阵式的操作风险职能部门组织体系 |
6.4.3 健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 |
6.5 内部管理体系构建:建设操作风险集成式循环流程管理模型 |
6.5.1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流程框架 |
6.5.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集成式循环流程管理模型 |
6.6 内部管理体系构建:完善三位一体的操作风险管理保障体系 |
6.6.1 健全基于关键风险指标的风险报告保障体系 |
6.6.2 完善以考评为基础的激励约束保障体系 |
6.6.3 建立以业务连续经营计划为主体的应急保障体系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外部约束 |
7.1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外部约束的现状分析 |
7.1.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监管约束与市场约束 |
7.1.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约束与市场约束的现状 |
7.1.2.1 监管约束现状分析 |
7.1.2.2 市场约束现状分析 |
7.2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外部监管约束 |
7.2.1 转变操作风险监管模式 |
7.2.2 建立对操作风险的资本监管约束 |
7.2.3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约束的基础制度 |
7.2.4 建立与完善银监会牵头的联合监管协调机制 |
7.2.5 建立科学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评估指标体系 |
7.3 健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外部市场约束 |
7.3.1 确定信息披露原则与市场约束 |
7.3.2 完善信息披露标准与市场约束 |
7.3.3 完善信息披露配套制度与市场约束 |
7.4 强化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审计与行业自律约束 |
7.4.1 加强外部审计约束建设 |
7.4.2 加强银行业自律约束建设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我国商业银行2000-2006.6 年操作风险事件 |
附录2:关于巴塞尔委员会对国际活跃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分析 |
附录3:1000 个年份模拟操作风险损失值对应表 |
附录 4: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有关问题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已录用的论文 |
(4)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0.2 研究结构和内容 |
0.3 研究方法 |
0.4 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0.4.1 创新点 |
0.4.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1.1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状况 |
1.1.2 国外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状况 |
1.1.3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状况 |
1.1.4 国外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状况 |
1.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2.1 国内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状况 |
1.2.2 国内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状况 |
2.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
2.1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概念 |
2.2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主体和客体 |
2.2.1 内部控制主体 |
2.2.2 内部控制客体 |
2.3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及要素 |
2.3.1 内部控制目标 |
2.3.2 内部控制原则 |
2.3.3 内部控制要素 |
2.4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经济分析 |
2.4.1 内部控制强度 |
2.4.2 内部控制成本 |
2.4.3 内部控制收益 |
2.4.4 内部控制成本收益分析 |
3.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国际比较 |
3.1 内部控制环境 |
3.2 风险评估 |
3.3 控制活动 |
3.4 信息与沟通 |
3.5 监督 |
3.6 发展趋势及启示 |
4.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发展演进 |
4.1 探索起步阶段(1948-1983 年) |
4.2 初步构建阶段(1984-1997 年) |
4.3 逐步发展阶段(1998-2002 年) |
4.4 快速发展阶段(2003 年至今) |
5.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 |
5.1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构成要素 |
5.1.1 内部控制目标 |
5.1.2 所有制形式 |
5.1.3 管理体制 |
5.1.4 组织结构 |
5.1.5 内部控制规范 |
5.1.6 人力资源环境 |
5.1.7 绩效管理 |
5.1.8 文化建设 |
5.2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缺陷 |
5.2.1 管理体制制约 |
5.2.2 控制标准失范 |
5.2.3 人力资源瓶颈 |
5.2.4 绩效考核困境 |
5.3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再造 |
5.3.1 管理体系重构 |
5.3.2 内部控制文化 |
5.3.3 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
5.3.4 绩效考评优化 |
6.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
6.1 中央银行风险类型及现存问题 |
6.1.1 风险类型 |
6.1.2 决策风险未纳入控制体系 |
6.1.3 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机构 |
6.1.4 风险管理水平滞后于需求 |
6.2 中央银行风险管理优化 |
6.2.1 政策决策体系完善 |
6.2.2 整合内部控制机构 |
6.2.3 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 |
6.2.4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
7.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活动 |
7.1 内部控制活动现状 |
7.2 内部控制活动现存问题 |
7.2.1 制度建设 |
7.2.2 风险案件 |
7.2.3 违规兼岗 |
7.3 内部控制活动优化 |
7.3.1 制度建设 |
7.3.2 基层内部控制活动规范 |
8.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 |
8.1 内部沟通 |
8.2 外部沟通 |
8.3 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 |
8.3.1 内部控制管理系统 |
8.3.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8.3.3 决策透明度 |
9.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监督与传导 |
9.1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
9.2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
9.2.1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
9.2.2 内部审计体制和效率 |
9.2.3 内部审计现存问题 |
9.2.4 内部审计转型 |
9.3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多层级协调与传导 |
9.3.1 横向协调 |
9.3.2 纵向传导 |
10.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 |
10.1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辨析 |
10.1.1 内部控制评价与同级监督 |
10.1.2 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评估 |
10.1.3 内部控制评价与现场检查 |
10.1.4 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
10.2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现状及问题 |
10.2.1 评价办法 |
10.2.2 评价主体 |
10.2.3 参照标准 |
10.2.4 评价工具 |
10.2.5 评价内容 |
10.2.6 评价手段 |
10.3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 |
10.3.1 评价标准 |
10.3.2 评价程序 |
10.3.3 评价方法 |
10.3.4 评价内容 |
10.3.5 评价模型 |
10.4 总结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核心竞争力研究热潮的兴起 |
1.1.2 竞争格局的变化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核心竞争力理论综述 |
1.2.2 核心竞争力评价综述 |
1.2.3 核心竞争力提升综述 |
1.2.4 核心竞争力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论文的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商业银行的属性分析 |
2.2.1 商业银行的一般性 |
2.2.2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2.3 我国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 |
2.3.1 商业银行的优势(S) |
2.3.2 商业银行的劣势(W) |
2.3.3 商业银行的机遇(O) |
2.3.4 商业银行的威胁(T) |
2.4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因素分析 |
2.4.1 竞争强度 |
2.4.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2.4.3 产品的替代效应 |
2.5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 |
2.5.1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2.5.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价值链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研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商业银行价值链分析 |
3.2.1 商业银行价值链的内涵 |
3.2.2 商业银行价值链的特点 |
3.2.3 商业银行内部价值链 |
3.2.4 商业银行外部价值链 |
3.3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
3.3.1 资源要素 |
3.3.2 能力要素 |
3.3.3 环境要素 |
3.3.4 相互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3 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
4.4 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 |
5.2.1 权重确定模型 |
5.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5.3 指标体系数据的获得 |
5.3.1 定性指标数据的获得 |
5.3.2 定量指标数据的获得 |
5.4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
5.4.1 核心竞争力评价流程 |
5.4.2 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
5.4.3 多层次模糊一致矩阵模型 |
5.5 实证分析 |
5.5.1 计算结果 |
5.5.2 结果分析 |
5.5.3 SWOT分析 |
5.6 聚类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相对有效性评价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DEA评价模型 |
6.2.1 DEA理论 |
6.2.2 DEA模型 |
6.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1 投入指标的主成份因子分析 |
6.3.2 产出指标的主成份因子分析 |
6.4 统计数据的说明和决策单元的选取 |
6.5 DEA有效性、规模收益分析 |
6.5.1 DEA有效性 |
6.5.2 规模收益 |
6.5.3 计算结果 |
6.5.4 结果分析 |
6.6 非DEA有效单元投入产出分析 |
6.6.1 计算结果 |
6.6.2 结果分析 |
6.7 技术有效性分析 |
6.7.1 计算结果 |
6.7.2 结果分析 |
6.8 结论与对策 |
6.9 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商业银行价值链的优化 |
7.2.1 优化内部价值链 |
7.2.2 优化外部价值链 |
7.3 独特价值链的构建 |
7.3.1 充分挖掘价值链中信息的价值 |
7.3.2 创造独特的价值链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工作和取得的结论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2002—) |
参考文献 |
(6)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
2.1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
2.1.1 大一统阶段(1949~1978 年) |
2.1.2 专业化阶段(1978~1993 年) |
2.1.3 商业化阶段(1993~2003 年) |
2.1.4 股份化阶段(2003~2009 年) |
2.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效评估 |
2.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本 |
2.2.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成效 |
2.2.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
2.2.4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
2.3 股份制改革遗留和产生的主要问题 |
2.3.1 战略投资者是双刃剑 |
2.3.2 公司治理有待改善 |
2.3.3 风险管理亟需重视 |
2.3.4 金融监管难度增加 |
2.3.5 人力资源管理尚待加强 |
第3章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 |
3.1 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势在必行 |
3.1.1 问题的根源是产权改革不彻底 |
3.1.2 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
3.1.3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需要 |
3.1.4 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的根本要求 |
3.1.5 挑战外资银行的竞争的迫切需要 |
3.2 国内外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研究综述 |
3.2.1 产权结构是否影响银行效率? |
3.2.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
3.2.3 国家要不要掌握控股权? |
3.2.4 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 |
3.2.5 怎样减持银行国有股? |
3.2.6 调整产权结构的步骤 |
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
3.3.1 世界主要国家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
3.3.2 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
3.3.3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
3.3.4 产权多元化是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4章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产权多元化 |
4.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是必然趋势 |
4.1.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要性 |
4.1.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必然性 |
4.1.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可行性 |
4.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理论探索 |
4.2.1 产权多元化的基本内涵 |
4.2.2 产权多元化的目标模式 |
4.2.3 产权多元化的实证研究 |
4.3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的战略步骤 |
4.3.1 中国农业银行加快引资上市 |
4.3.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优化产权结构 |
4.3.3 构造股权适度集中、国家相对控股的产权结构 |
第5章 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相关的制度创新 |
5.1 坚持宏观管理制度创新 |
5.1.1 转变政府职能 |
5.1.2 完善市场体系 |
5.1.3 加快利率和汇率体制改革 |
5.1.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5.1.5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
5.2 坚持微观治理制度创新 |
5.2.1 规范公司治理制度 |
5.2.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2.3 逐步调整组织结构 |
5.2.4 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
5.2.5 稳步推进混业经营 |
5.3 深化民主法制制度改革 |
5.3.1 政治民主化 |
5.3.2 国家法治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框架和主要内容 |
1.3.1 论文框架 |
1.3.2 主要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综述 |
2.1 货币需求理论及相关文献回顾 |
2.1.1 经典货币需求理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
2.1.2 货币需求框架下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 |
2.2 货币供给理论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 |
2.2.1 货币供给理论梳理 |
2.2.2 货币供给的内外生性讨论 |
2.2.3 货币供给框架下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 |
2.3 货币的产出效应理论及相关文献回顾 |
2.3.1 货币中性及非中性讨论 |
2.3.2 货币流通速度与产出关系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区域差异的特征事实 |
3.1 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特征事实 |
3.1.1 货币流通速度的整体下降 |
3.1.2 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 |
3.1.3 货币流通速度的国际比较 |
3.2 区域划分与分析方法 |
3.2.1 研究区域划分 |
3.2.2 敛散性分析方法 |
3.3 区域货币流通速度收敛性分析 |
3.3.1σ-收敛分析 |
3.3.2β-收敛分析 |
3.3.3 俱乐部收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货币需求框架下区域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理论分析 |
4.1.1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的理论关联 |
4.1.2 货币需求函数的再推导 |
4.1.3 区域货币需求函数的构建 |
4.2 实证分析 |
4.2.1 指标选取及设计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模型设定与估计 |
4.2.4 结果分析 |
4.3 对资产市场的进一步考察 |
4.3.1 资产市场与货币需求的理论考察 |
4.3.2 指标选择及数据处理 |
4.3.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货币供给框架下区域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区域非均衡 |
5.1.1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 |
5.1.2 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空间表现:区域供应不平衡 |
5.2 货币供应区域不平衡来源的理论分析 |
5.2.1 信贷投放渠道下的来源分析 |
5.2.2 财政收支渠道下的来源分析 |
5.2.3 国际收支渠道下的来源分析 |
5.2.4 货币冲销操作的区域效应分析 |
5.3 实证分析 |
5.3.1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5.3.2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
5.3.3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时变参数分析 |
5.3.4 货币资金区域间流动性测算 |
5.4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5.4.1 基础货币投放区域差异讨论 |
5.4.2 货币乘数的区域差异性讨论 |
5.4.3 区域间货币流动分析 |
5.4.4 冲销操作区域效应讨论 |
5.4.5 货币供给区域差异对区域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货币冲击对产出作用的区域差异分析 |
6.1 分析思路及研究方法 |
6.1.1 分析思路 |
6.1.2 研究方法(VAR与SVAR) |
6.2 基础货币冲击对不同区域货币供给的脉冲分析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滞后期确定与系统稳定性检验 |
6.2.3 SVAR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6.2.4 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6.3 货币冲击对区域产出增长的影响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模型建立 |
6.3.3 脉冲响应分析 |
6.3.4 方差分解分析 |
6.4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6.4.1 对以上两个非对称过程的逻辑梳理 |
6.4.2 对区域货币流通速度差异性的一个综合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实际意义 |
三、理论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思路 |
三、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和将来研究方向 |
一、研究创新 |
二、将来研究方向 |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研究现状 |
第一节 科层制理论 |
一、国外科层体制的理论研究 |
二、现代企业科层治理理论观点 |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 |
一、委托代理关系缘起 |
二、国外委托—代理理论的新发展 |
三、委托代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现状 |
二、国内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科层经理人道德风险 |
第一节 银行科层经理人道德风险生成机理 |
一、道德风险实质是相关利益主体间的目标冲突 |
二、道德风险的根源是信息失衡 |
三、道德风险行为的诱因 |
四、科层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的实证 |
第二节 银行科层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动机模型 |
一、道德风险动机模型 |
二、影响道德风险行为动机的因素 |
三、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
四、结论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干预与银行科层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 |
一、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虚置下各级政府的干预 |
二、预算软约束、寻租收益与科层经理人道德风险 |
三、科层经理人双重任务下的道德风险行为模型 |
四、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机构设置 |
第一节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银行科层机构设置分析 |
一、科层机构设置的委托代理观 |
二、委托效率、代理成本与机构层级 |
三、银行科层机构规模和层级研究:基于委托代理模型 |
第二节 银行科层机构设置模式 |
一、科层机构设置原则 |
二、三种科层机构设置模式比较 |
第三节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机构设置演进和现状 |
一、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机构设置的演进 |
二、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机构设置弊端 |
三、国有商业银行DEA实证检验:科层机构设置与银行效率 |
第四节 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机构设置改革中代理人动力机制 |
一、理论前提和假设条件 |
二、分支机构博弈模型的构造 |
三、复制动态博弈模型和进化稳定策略 |
四、复制动态过程的启示 |
第五节 银行科层机构设置的国际比较:案例分析和借鉴 |
一、标准渣打银行科层机构设置 |
二、摩根大通银行科层机构设置 |
三、两家商业银行科层机构设置的共同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权限配置 |
第一节 企业权限配置的组织有效性 |
一、企业权限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企业权限配置方式 |
三、权限配置方式与组织绩效关系 |
第二节 企业权限配置的模型分析 |
一、基于不确定因素的集权和授权契约 |
二、权限配置先后次序与激励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权限配置的演变历程 |
一、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管理阶段 |
二、放权搞活为中心的企业化改革阶段 |
三、法人授权管理为特色的市场化改革阶段 |
第四节 权限上收:多级授权体制下权宜之策 |
一、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权限配置发展现状 |
二、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权限配置主要问题 |
三、权益之策——权限上收 |
四、总行控制力、分支行应变力与权限配置 |
第五节 国外银行科层权限配置案例 |
一、花旗银行:动态调整、收放有度 |
二、德意志银行:过度分权、弱化整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激励机制 |
第一节 委托代理视角下现代商业银行激励机制概述 |
一、现代商业银行经理人激励体系 |
二、激励三要素:物质激励、竞争激励和精神激励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科层经理人激励现状 |
一、控制权激励低效 |
二、内外部竞争低效 |
三、薪酬激励低效 |
四、绩效考核制度低效 |
五、培训激励低效 |
第三节 银行科层经理人激励模型分析 |
一、收益时滞性、任职短期性与科层经理人有效激励分析 |
二、薪酬激励方式的比较分析 |
三、结论 |
第四节 国有商业银行科层绩效考核基数确定研究 |
一、传统绩效考核基数确定法 |
二、基数确定法的模型解析 |
三、联合确定基数法现实案例 |
四、结论与建议 |
第五节 内外部经理人市场与银行科层棘轮效应的改善 |
一、封闭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棘轮效应分析 |
二、外部经理人市场与棘轮效应的改善 |
三、内部经理人市场与棘轮效应的改善 |
四、结论与建议 |
第六节 银行经理人激励机制案例分析 |
一、花旗银行经理人激励机制 |
二、日本株式会社三井住友银行经理人激励机制 |
三、招商银行经理人激励机制 |
四、中外商业银行经理人激励机制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有商业银行优化科层治理的制度安排 |
第一节 科层组织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层级扁平、职能垂直的矩阵结构 |
二、渐进视角下银行科层组织结构改革 |
三、几个难点 |
第二节 科层治理中集权和分权的综合权衡 |
一、权限配置差异化 |
二、权限配置与授权等级评价 |
三、纵横双向的权限配置模式创新 |
四、权限配置的关键一环:总行对二级分行权限的直接管理 |
第三节 全方位科层激励机制构建 |
一、构建科层激励机制的条件 |
二、内部激励机制的构建 |
三、外部激励机制的构建 |
第四节 科层内部控制的强化 |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
二、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定位 |
三、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三维架构设计 |
四、内部控制机制的关键:彼此制衡的权力 |
五、内部控制机制的媒质:事前、事中、事后的动态反映 |
六、内部控制机制的保障:配套体系建设 |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意义 |
二、近年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 |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结构 |
第一章 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金融体制的建立 |
(一)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创建 |
(二) 社会主义计划金融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
二、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
(一) 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机构体系的创建 |
(二) 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引下的金融改革 |
(三)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 |
(四) 维护经济稳定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 |
(五) 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 |
三、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一) 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
(二)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三) 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
(四) 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 |
(五)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 |
(六)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七) 中国金融市场的创建和深化改革 |
(八) 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
第二章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及经验 |
一、中国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一) 金融体制改革中,金融体系的成长和发展 |
(二)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
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 |
(一) 应坚持金融的改革开放,以配合不同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 |
(二) 借鉴外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服务 |
(三) 积极、稳妥、渐进地推进改革 |
(四) 正确处理好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五) 现有的金融体制,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高速发展 |
(六) 以法制来规范金融体系,立法上留出空间,支持金融的发展 |
(七) 金融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 |
(八) 必须坚持政府对经济的适度调控和监管,保证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
第三章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阻滞因素分析 |
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
(一)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二) 政府失灵的成因分析 |
(三) 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公共选择失灵 |
(四) 创新不足与金融抑制——失灵在金融领域的表征 |
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顽疾与难点分析 |
(一) 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 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进程中的价格失真 |
(三) 金融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
(四) 宏观金融调控、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 |
一、经济全球化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
(一)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与发展态势 |
(二) 金融国际化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
二、金融国际化对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 |
(一) 金融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 |
(二) 金融国际化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影响 |
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及政策选择 |
(一)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金融改革目标 |
(二) 深化金融体系内部改革的政策选择 |
(三)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的政策选择 |
(四) 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工商银行济南分行零售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综合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全文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 |
2.1.2 市场营销策略 |
2.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2.2.1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概述 |
2.2.2 新型客户管理管理与传统客户关系管理的差异 |
2.3 营销策略理论 |
2.3.1 4Cs营销理论 |
2.3.2 4R营销理论 |
2.3.3 关系营销 |
2.3.4 整合营销理论 |
第3章 工商银行济南分行零售客户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工商银行济南分行基本情况介绍 |
3.2 现行零售客户营销策略分析 |
3.2.1 工商银行总行营销策略分析 |
3.2.2 工商银行济南分行营销策略分析 |
3.3 现行营销策略取得的成效 |
3.4 零售客群现状 |
3.4.1 客群分类 |
3.4.2 客群特点 |
3.5 工商银行济南分行零售客户营销现存问题及原因 |
3.5.1 客群营销盲目化 |
3.5.2 产品及服务满意度低 |
3.5.3 价格制定及管理问题 |
3.5.4 营销渠道团队建设问题 |
3.5.5 促销机制及思维方式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商业银行零售客户市场分析 |
4.1 商业银行零售客户的市场需求分析 |
4.2 商业银行零售客户特征分析 |
4.2.1 商业银行零售客户的界定 |
4.2.2 商业银行零售客户特征分析 |
4.3 商业银行零售客户市场竞争分析 |
4.3.1 中行济南分行营销策略分析 |
4.3.2 招商银行济南分行营销策略 |
第5章 工商银行济南分行零售客户营销策略改进 |
5.1 实现客群营销针对性与精准化 |
5.1.1 工商银行济南分行零售客群市场细分 |
5.1.2 工商银行济南分行零售客群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工商银行济南分行零售客群市场定位 |
5.2 聚焦客户需求、弥补市场空白的产品策略 |
5.2.1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设计 |
5.2.2 弥补中端客群空白市场 |
5.2.3 积极完善产品的定向化特色创新 |
5.3 积极实行灵活市场化的价格策略 |
5.3.1 完善规范定价及灵活的调价机制 |
5.3.2 基于客户需求实行区域差异化定价 |
5.3.3 针对不同的客群实行差异化定价增强客户粘性 |
5.4 采取体系化、整合化以及激励性渠道策略 |
5.4.1 搭建系统化的营销渠道体系 |
5.4.2 充分梳理与整合现有营销渠道 |
5.4.3 建立完善的渠道成员的评估考核激励机制 |
5.5 实施全方位、系统化的促销策略 |
5.5.1 积极实行网点及上门推式营销策略 |
5.5.2 全方位实行广告和宣传拉式营销策略 |
5.5.3 发挥社会公共关系优势,提升软实力营销力 |
5.6 依托互联网金融科技实施创新型营销策略 |
5.6.1 依托大数据,构建综合轻平台 |
5.6.2 全力开展数据库营销策略 |
5.6.3 强化技术牵引作用,实现客户需求系统项目跨越发展 |
5.7 改进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7.1 以营销为导向的组织架构调整 |
5.7.2 引进和培养营销人才,保障供给 |
5.7.3 以营销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 |
5.7.4 建立和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风险管控机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建立适应商业银行要求的人员供给机制──工商银行总行机关人员录用制度改革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立适应商业银行要求的人员供给机制──工商银行总行机关人员录用制度改革实践[J]. 张泽跃. 城市金融论坛, 1996(01)
- [2]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3]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 厉吉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07(11)
- [4]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 刘俊.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6)
- [5]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 陈洪转. 河海大学, 2004(01)
- [6]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产权改革问题研究[D]. 孔伟艳.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7]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徐建卫. 兰州大学, 2015(03)
- [8]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治理研究[D]. 徐冯璐. 浙江工商大学, 2011(07)
-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D]. 周振海.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6)
- [10]工商银行济南分行零售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张玉玮.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