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樟柳硷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四川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教研组[1](1976)在《樟柳硷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总结作者自1970年至1974年用樟柳硷治疗神经系统多种疾病209例的临床的疗效。指出樟柳硷■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脑血栓形成和脑供血不足、急性感染性脊髓■及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有较好的疗效,疗程~2个月或■久。副作用与阿托品相似。骤然停药时,少数患者出现大汗、恶心、呕吐等现象,采取逐渐停药的方式即可预防。
徐琪,赵秀丽[2](2017)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的复方制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和缺血相关的眼科疾病,疗效良好。本文对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近5年来在眼科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郑立,汤韵秋,余凌媛,周忆梦,全云云,党珏,李芸霞[3](2018)在《氢溴酸樟柳碱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溴酸樟柳碱具有较强的中枢和外周抗胆碱活性,其安全性比同类药物高,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价值,从而受到医药界广泛的重视。综合文献研究,从氢溴酸樟柳碱药效学、药动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湛雅昕[4](2020)在《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客观评价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纳入60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患者,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口服醋酸泼尼松片40mg,每日1次,1周后减量,每周递减5mg,直至停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每日1次;氯化钾缓释片1g,每日2次;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药物组成:制白附子、熟地、羌活、防风、胆南星、法半夏、麸炒僵蚕、当归、秦艽、木瓜、白芍、川芎、甘草等),两组均治疗8周,对治疗前、治疗后第1、2、3、4、6、8周两组患者的复视像、眼位.、代偿头位、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其他伴随症状进行评分,并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研究数据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治疗前后积分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两组治疗方案均有效。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P>0.05,无显着差异。3.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比较:复视像、眼位偏斜度、代偿头位症状两组患者之间P>0.05,无显着差异;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其他伴随症状两组患者之间P<0.05,有显着差异。4.各随访时间点积分比较:治疗后第2周,治疗组积分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有显着差异,余随访时间点两组下降趋势P>0.05,无显着差异。5.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相较于单纯西医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全身伴随症状,能够更快速地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祁清芬[5](2019)在《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对视野和视觉电生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达到临床早中期控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的目的,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从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患者中,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收集45-80周岁患者46例(62眼),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针药组、西药组及中药组,西药组给予腺苷钴胺治疗,中药组给予逍遥散加减口服,针药组采用针灸联合逍遥散加减口服。两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视野(MD、PSD)、视觉电生理(PVEP)、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全身情况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针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患者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野平均缺损(MD)和视觉电生理(PVEP)与治疗前相比,视野平均缺损降低、视觉电生理P100峰时缩短,振幅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对比,P<0.05,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别,说明针药组的视力、视野平均缺损及视觉电生理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3.治疗后针药组与中药组比较,患者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野平均缺损(MD)和视觉电生理(PVEP)与治疗前相比,视力明显提高、视野平均缺损降低、视觉电生理P100峰时缩短,振幅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P<0.05,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说明针药组的视力、视野平均缺损及视觉电生理改善较中药组更显着。4.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患者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均较治疗前提高,视野平均缺损(MD)值较治疗前降低,视觉电生理(PVEP)P100峰时较治疗前缩短,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5.治疗后针药组与西药组眼部症状及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与中药组患者眼部症状较前均有改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也表明治疗后针药组在MD和logMAR的改善均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6.针药组总有效率66.6%,中药组总有效率53.4%,西药组总有效率50%,经Kruskal-Wallis统计分析,P=0.042,(<0.05),表明组间有显着性差异,针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结论1.针药联合的方法能有效改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野、视觉电生理,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2.针灸联合逍遥散加减能显着提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改善中医证候。
彭娟,胡秀文,高丹宇,李文强,安洁,李鹏,舒玲[6](2007)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复方樟柳碱为氢溴酸樟柳碱普鲁卡因复方制剂,具有全面改善眼缺血和保护视神经等多种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及脉络膜病变。近年来该药的临床应用研究成为眼科医生关注的热点,并报道了较多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现就近10a来全国各医疗机构对该药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伟毅,李波[7](2011)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复方制剂,具有全面改善眼缺血和保护视神经等多种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近来也被应用于治疗弱视及眼睑痉挛。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局部注射简便易行、安全和无副作用。现就近年来全国各医疗机构对该药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袁晓彤[8](2021)在《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针药联合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视野指标及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等指标的影响,来评价其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并为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程超过2周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ischemicoptic neuropathy,NAION)患者88例(170眼),通过随机数字表分成三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28例,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30例,针刺+氢溴酸樟柳碱片剂组30例。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治疗方案为: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取该药物2ml,于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日1次;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治疗方案为: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基础上行针刺治疗;针刺+氢溴酸樟柳碱片剂组治疗方案为:针刺同前,药物选取氢溴酸樟柳碱片,口服,1毫克/次,一日2次。治疗疗程为2周。分别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视力、眼压、视野平均缺损度(Mean defect,MD)、视野指数(Visual Field Index,VFI)、视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疾病疗效、安全性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比较各组一般指标:性别、年龄、病程;评价疗效指标:视力、RNFL、VFI、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三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视力:与治疗前相比,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视力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无意义(P>0.05)。3.MD: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眼在治疗后MD值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较针刺+氢溴酸樟柳碱片组改善MD的效果更为显着(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意义。4.VFI: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在治疗后视野指数均明显提高(P<0.05);且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较单纯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的视野指数提高程度更显着(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意义。5.RNFL: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在治疗后RNFL厚度均有所增厚(P<0.05);但3组间比较无意义(p=0.417>0.05)。6.疾病疗效评价:在治疗后,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针刺+氢溴酸樟柳碱片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65.52%、71.43%、68.97%。7.安全性:在治疗后,3组患者眼压、血压、心率、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且3组患者亦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1.3组治疗方式均可改善非急性期NAION患者视功能,提高疗效。2.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较单纯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更有助于提高非急性期NAION患者的VFI。3.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较针刺+氢溴酸樟柳碱片组更有助于改善非急性期NAION患者的MD。
温海峰[9](2018)在《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原发性缺血性眼病为眼科临床常见的眼病,影响患者的视功能,甚至失明。以往的传统治疗,往往以扩血管治疗为主。近年来,复方樟柳碱开始应用于眼科临床,对于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国内对于复方樟柳碱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已有所报道,但是对于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却未见报道。本课题研究着重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2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眼科的原发性缺血性眼病患者,297例495眼,其中男184例,女113例;发病年龄38 79(平均55)岁;发病时间1 6mo。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0例250眼,复方樟柳碱颞侧皮下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147例245眼传统扩血管治疗,各组治疗14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采用视力、眼底照相、视野加权评分,对其综合疗效进行总有效率统计,结果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后6个月,复方樟柳碱颞侧皮下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传统扩血管组总有效率为68.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经χ2检验,χ2=14.5,P<0.001。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对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扩血管治疗,可提高患者的视力,扩大视野,改善视觉功能等。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提示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的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治疗方案,并且有望在缺血性眼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10](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提出
二、樟柳硷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樟柳硷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作用机制 |
2 临床应用 |
2.1 治疗缺血性眼病 |
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 |
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
2.2 治疗眼外伤 |
治疗视网膜挫伤 |
治疗视神经挫伤 |
2.3 治疗眼部神经类疾病 |
治疗视神经萎缩 |
治疗眶上神经痛 |
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弱视 |
治疗眼睑痉挛 |
治疗眼外肌麻痹 |
治疗青少年急性视神经炎 |
2.4 治疗眼部血管类疾病 |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 |
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 |
2.5 眼部其他应用 |
青光眼术后视功能改善 |
改善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脉络膜血供 |
3 讨论 |
(3)氢溴酸樟柳碱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效作用研究 |
1.1 治疗眼科疾病 |
1.2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
1.3 对内脏器官的保护作用 |
1.4 其它作用 |
2 药动学研究 |
2.1 吸收分布 |
2.2 代谢排泄 |
3 讨论 |
(4)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论治 |
1.4 专方治疗 |
1.5 非中药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认识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2.3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非手术治疗 |
2.4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治疗 |
3. 小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原则 |
3.2 治疗方案 |
3.3 观察指标 |
3.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3.5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基线比较 |
4.2 疗效比较 |
4.3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论依据 |
2. 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的组方分析 |
3. 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的现代药理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临床疗效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对视野和视觉电生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排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脱落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试验分组 |
5 观察指标 |
5.1 效应指标 |
5.2 安全性评价指标 |
5.3 疗效评定标准 |
5.4 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 |
5.5 受试者权益保障及知情同意 |
5.6 研究记录 |
6.统计方法 |
7.结果 |
7.1 三组患者基线情况 |
7.2 全身情况 |
7.3 治疗前视力、视野、视觉电生理参数比较 |
7.4 视力结果分析 |
7.5 视野与视觉电生理结果分析 |
7.6 临床疗效评价 |
7.7 中医证候评分 |
7.8 肝功能、肾功能评价 |
8 典型病例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药学原理 |
2 复方樟柳碱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
2.1 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2.2 治疗视网膜血管疾病 |
2.2.1 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 |
2.1.2 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
2.2.3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2.2.4 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
2.3 治疗眼外伤 |
2.3.1 治疗视网膜震荡 |
2.3.2 治疗视网膜挫伤 |
2.3.3 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
2.3.4 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 |
2.3.5 治疗外伤性麻痹性斜视 |
2.4 治疗眼部神经类疾病 |
2.4.1 治疗视神经萎缩 |
2.4.2 治疗眼外肌麻痹 |
2.4.3 治疗眼睑痉挛 |
2.4.4 治疗弱视 |
2.4.5 治疗眶上神经痛 |
2.5 毒副作用及禁忌证 |
(8)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西医诊断标准 |
3 纳排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3.4 脱落标准及处理 |
研究方法 |
1 样本量估算 |
2 病例分组 |
3 治疗方案 |
4 指标观察 |
4.1 基本资料 |
4.2 安全性指标 |
4.3 疗效判定指标 |
5 疗效判定标准 |
5.1 疾病疗效总判定标准 |
5.2 不良反应及意外情况处理 |
5.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6 统计学处理 |
7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病例纳入及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对比 |
3 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
3.1 3 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
3.2 3组患者治疗前后 MD 值比较 |
3.3 3组患者治疗前后 VFI 比较 |
3.4 3组患者治疗前后 RNFL 厚度比较 |
4 3组患者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NAION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 |
1.2 治疗方法 |
1.3 局部循环 |
1.4 NAION视野的改变 |
2 中医学对NAION的认识 |
2.1 暴盲的历史沿革 |
2.2 病因病机 |
2.3 针刺疗法 |
3 药物选用的科学理论依据 |
3.1 氢溴酸樟柳碱片的现代应用 |
3.2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现代应用 |
4 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1 论文研究结论 |
2 本次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与影响因素 |
3 治疗方法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主要研究成果 |
(9)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缺血性眼病分型 |
1.2.1 原发性眼缺血 |
1.2.2 继发型眼缺血 |
1.3 病理生理 |
1.4 发病机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病例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剔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治疗方法 |
2.2.3 临床观察指标 |
2.2.4 疗效评价标准 |
2.2.5 操作注意事项 |
2.2.6 数据整理分析 |
2.3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樟柳硷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樟柳硷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观察[J]. 四川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教研组. 中草药通讯, 1976(05)
- [2]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徐琪,赵秀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09)
- [3]氢溴酸樟柳碱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进展[J]. 郑立,汤韵秋,余凌媛,周忆梦,全云云,党珏,李芸霞. 辽宁中医杂志, 2018(11)
- [4]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D]. 湛雅昕.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对视野和视觉电生理的影响[D]. 祁清芬.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J]. 彭娟,胡秀文,高丹宇,李文强,安洁,李鹏,舒玲. 国际眼科杂志, 2007(04)
- [7]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J]. 王伟毅,李波. 天津药学, 2011(03)
- [8]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评价[D]. 袁晓彤.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温海峰. 南昌大学, 2018(07)
- [10]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