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双壳类

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双壳类

一、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双壳类动物群(论文文献综述)

万晓樵[1](2020)在《中—新生代有孔虫古地理对西藏特提斯演变的动态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有孔虫化石资料是地质历史的真实记录,对不同地质时期古地理格局和生态环境的变迁具有动态响应。西藏特提斯构造带的演化、板块相对地理位置变迁等诸多问题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西藏特提斯沉积盆地内有孔虫动物群的古生态特征和古地理分布,能够识别生物地理区系,进而恢复不同时期的大地构造演化格局。西藏地区中、新生代古生物地理区系的分化是西藏特提斯地质演变的具体反映。西藏南部早侏罗世产底栖大有孔虫Orbitopsella喜暖动物群,晚侏罗世出现双壳类Buchia喜冷动物群。由此推测,侏罗纪新特提斯洋扩张尤其是中大西洋的开张,将位于印度大陆北缘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从早侏罗世较低纬度的温暖位置向南推移至较高纬度的低温地区。白垩纪中期Orbitolina有孔虫类群繁盛于特提斯北侧亚洲大陆的拉萨地块和羌塘盆地,但没有出现在印度大陆。这说明当时印度大陆已脱离冈瓦纳大陆向北漂移,受四周深水环境的阻隔,Orbitolina动物群未能向印度大陆扩散。此时深水环境中生活着浮游有孔虫Ticinella-Rotalipora动物群。Turonian晚期开始形成海退,拉萨地块的海洋环境基本消失。Coniacian-Campanian早期印度大陆北缘浮游有孔虫继续占优势,繁盛Marginotruncana-Globotruncana动物群。直至白垩纪末,印度和欧亚大陆之间的深海阻隔仍然存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动物群一直存在根本性差异。印度大陆北缘发育着Orbitoides Omphaloceclus动物群,冈底斯南缘则以Lepidorbitoides-Pseudorbitoides动物群为特征。古新世Danian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显示大印度与亚洲大陆发生初始碰撞(66~61 Ma)。Selandian期之后,缝合带两侧才出现相同的Miscellanea-Daviesina有孔虫类群,生物区系的分异基本结束。始新世早期缝合带两侧为完全相同的生物区系,共同发育底栖大有孔虫Nummulites-Discocyclina动物群。有孔虫古地理证据表明,大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初始碰撞在古新世早期发生,时间大致在Danian期,沿雅鲁藏布缝合带的深海演变为残留海环境。小个体货币虫Nummulites willcoxi和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a ouachitaensis的存在,代表特提斯喜马拉雅最高海相沉积,时代属于始新世Priabonian晚期(35~34 Ma)。随后,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封闭,海水完全退出西藏境内。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2](2019)在《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指出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色,海相及海陆交互相地层分布相对局限.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地层进行了总结,完成综合地层划分与对比,为中国白垩纪研究提供时间框架.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喀喇昆仑、塔里木盆地西部、黑龙江东部及台湾东部,以藏南分布最为完整,浮游有孔虫化石带和菊石序列可直接与国际标准对比.陆相沉积在中西部以河湖相红色碎屑岩为主,在东部火山活动带常呈碎屑岩与中酸性火山岩共生,以冀北-辽西地区和松辽盆地发育最为完整.基于多重地层学理论,在不同区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以藏南和冀北-辽西、松辽盆地为标准,完成了海相和陆相地层的综合划分与对比,建立了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中国白垩系研究的发展将以陆相为特色,通过生物地层、同位素年龄、古地磁和旋回地层等多重划分与对比,相互验证,达到陆相与海相地层的精准对比,为白垩纪地质事件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等提供可依靠的时间框架.

苟宗海[3](1987)在《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双壳类动物群》文中研究指明西藏岗巴地区的白垩纪地层,最早由海登(H.Hayden,1903—1904)进行过调查, 其后杜维叶(Douville,1916)对该区的双壳类化石进行了最早的描述,但属种极少,资料零星。1976年文世宣对这一地区的双壳类化石也作了研究,描述的有 Vepricardium?, Praeradiolites,Biradiolites,Bournonia,Inoceramus(Endocostea),Inoceramya?, Camptonectes(C.),Neithea(N.),N.(Neitheops),Pycnodonte(P.),P.(Phygraea), Aetostreon,Amphidonte,Pleuromya,Plectomya?等15属(包括亚属),近20多种(包括

苟宗海[4](1986)在《西藏白垩纪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文中提出本文首次详细论述了西藏白垩纪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地理分布、共生生物关系。并根据双壳类的特点划分出喜马拉雅,冈念,羌塘-三江三个区。提出了西藏白垩纪明显的三分性以及双壳类繁盛于白垩纪中期、晚期的结论。

熊国庆,江新胜,蔡习尧,伍皓[5](2010)在《藏南白垩系泥、页岩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氧化—还原环境分析》文中提出为了解藏南定日—岗巴盆地和江孜盆地白垩纪沉积时底层水体的氧化—还原环境,采用ICP-MS方法进行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微量元素在时空上均发生了变化,这与各元素对沉积水体的氧化—还原敏感程度有关。元素Al标准化后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其垂向上的变化反映了沉积物底层水体氧化—还原状况、生物产率等沉积环境,与海平面升降、陆源碎屑输入、成岩作用再活化及沉积后氧化作用等多因素有关。V/(V+Ni)、U/Th、V/Cr、Ni/Co、Re/Mo、Uau及δU比值表明早白垩世及晚白垩世中、晚期藏南地区盆地内底层水体环境总体上为中等分层的含氧环境,但定日—岗巴盆地内晚白垩世早期Cenomanian-Turonian界线附近微量元素发生突变,显示为强烈的还原环境。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后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LREE/HREE介于7.42~14.80之间,LaN/YbN变化范围为7.93~18.54,δEu负异常,δCe异常不明显,表明为含氧环境。因此微量、稀土元素微观分析与野外宏观露头观察相结合,不但可以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直接依据,且能更准确、有效地判断地层沉积时底层水体的环境状况。

苟宗海[6](1983)在《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双壳类动物群》文中研究说明西藏岗巴地区的白垩纪地层,最早由海登(H.Hayden,1903—1904)进行过调查, 其后杜维叶(Douville,1916)对该区的双壳类化石进行了最早的描述,但属种极少,资料零星。1976年文世宣对这一地区的双壳类化石也作了研究,描述的有 Vepricardium?, Praeradiolites,Biradiolites,Bournonia,Inoceramus(Endocostea),Inoceramya?, Camptonectes(C.),Neithea(N.),N.(Neitheops),Pycnodonte(P.),P.(Phygraea), Aetostreon,Amphidonte,Pleuromya,Plectomya?等15属(包括亚属),近20多种(包括

熊国庆,蔡习尧,伍皓,江新胜[7](2009)在《藏南日喀则地区白垩纪泥岩、页岩有机质丰度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对藏南发育完整的、厚度巨大的海相白垩纪地层中的暗色泥、页岩开展了有机质丰度研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泥、页岩中残余有机碳含量在0.05%1.1%之间,平均值约为0.42%,其中下白垩统约为0.531%,上白垩统约为0.265%,有机碳平均含量变化特征与该区的古地理格局及海平面升降有关。氯仿沥青‘A’含量在0.0009%0.0072%之间,平均含量约为0.0040%。有机碳与氯仿沥青‘A’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分别为22和8。有机碳与氯仿沥青‘A’这种弱负相关性与两者遭受剧烈的地表风化作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和高程度有机质热演化后的损失量有关,后者远大于前者。白垩系残余有机碳含量大于0.6%的中等—好生油岩样10件,占样品总数的27%,下白垩统样品9件,占样品总数的24.3%,上白垩统样品1件,占样品总数的2.7%,表明来自北喜马拉雅地区东山组和康马—隆子地区甲不拉组的早白垩世泥、页岩为该区主要的有效生油岩。

熊昕[8](2019)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古近纪双壳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 ——来自斯姆哈纳和巴什布拉克剖面的证据》文中指出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于天山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及西昆仑山山脉之间,是我国最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盆地西南部地区广泛发育着一套连续的晚白垩世—早古近纪海相地层。本文主要研究的巴什布拉克剖面和斯姆哈纳剖面位于天山山前地区,古近纪地层发育较为完整连续,是特提斯海水进出塔里木盆地西部的必经之地,化石含量丰富,对于研究区域的地层划分、古海湾生态环境恢复和特提斯海最终海退事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对南天山山前地区的斯姆哈纳剖面和巴什布拉克剖面中的双壳类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建立双壳类生物地层。主要鉴定出的双壳类化石有12属21种:Ostrea(Turkostrea)strictiplicata Roulin et Delbos;Ostrea(Turkostrea)strictiplicata borgalensis Vyalov;Ostrea(Turkostrea)cizancourti Cox;Sokolowia buhsii(Grewingk);Sokolowia buhsii alpha;Sokolowia buhsii gamma;Sokolowia orientalis;Kokanostrea kokanensis;Flemingostrea yengisarica(Wei);Platygena asiatica;Panopea heberti Bosquet;Chlamys(Hilberia)30-radiatus Sowerby;Cubitostrea tianschanensis;Cubitostrea prona Wood;Flemingostrea hemiglobosa(Romanovskiy);Pycnodonte(Pycnodonte)camlus;Panopea elogata Leymerie;Astarte rugata Sowerby;Anomia girondica;Ferganea bashibulakeensis Wei;Ferganea ferganensis;Panopea heberti Bosquet。同时根据双壳类的生态特征和野外岩石沉积特征,将天山山前地区古近纪地层中获取的双壳类化石划分为6个生态群落:(1)Pycnodonte群落;(2)Flemingostrea—Panopea群落;(3)Ostrea(Turkostres)群落;(4)Sokolowia—Kokanostrea群落;(5)Platygena群落;(6)Fergana—Cubitostrea群落。根据双壳类生物群落的特征以及演替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沉积特征,塔里木盆地西部早古近纪四次海侵,由四个旋回所组成,即阿尔塔什期,齐姆根期—盖吉塔格期,盖吉塔格晚期-卡拉塔尔期-乌拉根期-巴什布拉克早期和巴什布拉克中-晚期,可推测特提斯海在研究区域于始新世晚期退出,最高海相层的层位位于古近系巴什布拉克组第四段。

高莲凤[9](2006)在《西藏南部海相侏罗纪—白垩纪界线地层》文中认为国际上侏罗/白垩系界线是显生宙所有系级界线中存在问题和争议最多的一个。西藏南部出露有良好的侏罗纪-白垩纪地层,本次工作在喜马拉雅地层区的康马-隆子地层分区开展了海相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研究。在江孜-浪卡子地区实测了五条剖面,其中林西剖面为本次工作首次测制。野外采集了大量的样品,进行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同位素年代地层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研究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地层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研究两大方面。前者把侏罗-白垩系界线地层中的钙质超微、菊石、双壳等生物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后者着重分析了岩性特征及所反映的沉积环境。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首次在西藏南部海相侏罗—白垩纪界线地层中发现了较多的钙质超微化石,含化石地层时代属早白垩世Berriasian至Valanginian期。通过生物地层对比,浪卡子地区桑秀组与江孜地区甲不拉组下部层位相当。2.根据钙质超微、菊石及双壳类生物地层特征,结合研究区岩石地层特征,厘定了侏罗—白垩系界线。江孜-浪卡子地区的维美组时代为晚侏罗世Tithonian期,江孜地区甲不拉组下部和浪卡子地区的桑秀组均属于下白垩统。浪卡子地区侏罗/白垩系界线位于桑秀组和维美组之间,江孜地区界线位于甲不拉组和维美组之间,以Nannoconus steinmannii minor和Spiticeras的出现,Virgatosphinctes和Aulacosphinctes的消失为标志。3.对卡东剖面桑秀组上部的安山岩进行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得出火山岩年龄为136±3.0Ma,该年龄值限于Hauterivian早期。另外,日莫瓦剖面同组火山岩年龄为133±3.0Ma,该年龄值限于Hauterivian中期。确定桑秀组上部火山岩时代为Hauterivian早-中期。结合生物地层对比,桑秀组下部的页岩段时代应限于Berriasian至Valanginian期。桑秀组的年代则为Berriasian至Hauterivian期。侏罗/白垩系的界线位于桑秀组之底部,根据桑秀组上部133-136Ma的同位素年龄,以及其下厚达200余米地层沉积所需时间估算,桑秀组底部年龄可能与国际地质年代表中的侏罗/白垩系界线年龄145.5Ma相当。4.运用层序地层理论,在卡东剖面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层序地层学分析表明,该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经历了低水位期到高水位期的变化,对应海平面由低到高,可以作为本区侏罗-白垩纪的界线识别辅助标志。5.对西藏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大体上可识辨出滨海碎屑岩相区、浅海碎屑岩相区和次深海三个沉积相区,细分为9个沉积相带。界线位于维美组砂岩顶部,反映晚侏罗世研究区处于海退环境,与同期全球海平面变化基本一致。

彭博,沙金庚,蔡华伟,李建国,张晓林,王亚琼,饶馨[10](2014)在《西藏岗巴察且拉剖面阿普特阶-阿尔布阶界线附近的菊石生物地层》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性的下白垩统阿普特阶-阿尔布阶界线或阿尔布阶的底界迄今尚未得到统一。我国藏南岗巴盆地发育有包括阿普特阶和阿尔布阶在内的良好的海相白垩纪地层,并产有菊石和双壳类等宏体化石。因此,此区是研究阿普特阶-阿尔布阶界线的重要地区。经鉴定,岗巴察且拉剖面阿普特阶-阿尔布阶界线附近的菊石包括了2科5属4种和4未定种:Hypacanthoplites xizangensis Chao,Acanthohoplites aschiltaensis(Anthula),Douvilleiceras mammillatum(Schlotheim),Cheloniceras seminodosum,Cheloniceras sp.,Acanthohoplites sp.,Hypacanthoplites sp.和?Pseudosonneratiasp.。此菊石动物群自下而上可以划分出3个组合/层:阿普特期晚期Hypacanthoplites组合,阿普特期末期Hypacanthoplites-Acanthohoplites组合和阿尔布期早期Douvilleiceras-?Pseudosonneratia组合。菊石的组合及其层序表明岗巴察且拉剖面中Hypacanthoplites-Acanthohoplites与Douvilleiceras-?Pseudosonneratia之间可能存有潜在的阿普特阶-阿尔布阶的生物地层界线。

二、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双壳类动物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双壳类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2 中国白垩纪地层研究简史
3 综合年代地层框架
    3.1 海相地层
    3.2 陆相地层
        3.2.1 陆相下白垩统
        3.2.2 陆相上白垩统
        3.2.3 陆相建阶和生物地层对比
    3.3 白垩系重要地层界线
        3.3.1 白垩系底界
        3.3.2 白垩系顶界
        3.3.3 CNS顶底界 (Aptian和Campanian阶底界)
    3.4 白垩纪重要生物群及地质事件
        3.4.1 热河生物群
        3.4.2 大洋缺氧事件与大洋红层
        3.4.3 其他事件
4 中国各大区地层对比格架
    4.1 海相地层和海、陆交互相地层
        4.1.1 青藏高原
        4.1.2 喀喇昆仑和塔里木盆地西部
        4.1.3 黑龙江东部、台湾和其他地区
    4.2 陆相白垩系
        4.2.1 东部火山活动带
        4.2.2 中西部大-中型稳定沉积盆地区
    4.3 中国白垩纪地层综合对比
5 结语、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5)藏南白垩系泥、页岩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氧化—还原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样品处理与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4.1 微量元素特征
        4.1.1 定日—岗巴盆地
        4.1.2 江孜盆地
        4.1.3 微量元素组合与底层水体环境
    4.2 稀土元素特征
5 结论

(7)藏南日喀则地区白垩纪泥岩、页岩有机质丰度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样品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残余有机碳
    3.2 氯仿沥青‘A’
    3.3 残余有机碳与氯仿沥青‘A’的相关性
    3.4 有机质丰度与油气地质
4 结论

(8)塔里木盆地西部古近纪双壳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 ——来自斯姆哈纳和巴什布拉克剖面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质演化
        2.2.2 前人地层格架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室外工作
    3.2 室内化石鉴定工作
第四章 斯姆哈纳和巴什布拉克剖面双壳类生物地层
    4.1 剖面描述
        4.1.1 斯姆哈纳剖面
        4.1.2 巴什布拉克剖面
    4.2 双壳类化石带及时代讨论
第五章 古近纪双壳类化石古生态、古环境
    5.1 双壳类化石群落以及生态环境
    5.2 双壳类化石对比
第六章 古近纪海侵海退事件讨论
    6.1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古近纪海侵海退旋回
    6.2 海退时间讨论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第八章 化石系统描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9)西藏南部海相侏罗纪—白垩纪界线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1.1 研究意义
        1.1.2 选题的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实验室工作方案和技术路线
        1.3.4 预期研究成果
    1.4 本次研究工作概况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3 研究区地层分区概况
        2.3.1 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
        2.3.2 康马—隆子地层分区
    2.4 西藏特提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海洋演化
        2.4.1 边缘快速热沉降阶段
        2.4.2 衰减式成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
3 岩石地层学研究
    3.1 主要剖面描述
        3.1.1 江孜县甲不拉剖面
        3.1.2 江孜县甲不拉沟口剖面
        3.1.3 浪卡子县卡东剖面
        3.1.4 浪卡子县林西剖面
    3.2 岩石地层
        3.2.1 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
        3.2.2 康马-隆子地层分区
4 生物地层学研究
    4.1 钙质超微生物地层
        4.1.1 钙质超微化石的特征
        4.1.2 钙质超微化石的地层意义
        4.1.3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时期钙质超微生物地层特征
        4.1.4 藏南侏罗纪-白垩纪界线时期钙质超微生物
    4.2 菊石生物地层
        4.2.1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时期菊石生物地层特征
        4.2.2 西藏特提斯菊石生物地层特征
        4.2.3 研究区菊石生物地层
    4.3 双壳类生物地层
        4.3.1 侏罗系-白垩系双壳类生物地层特征
        4.3.2 研究区界线时期双壳类生物地层特征
5 层序地层学研究
    5.1 藏南特提斯早白垩世层序地层
        5.1.1 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
        5.1.2 康马—隆子地层分区
    5.2 研究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层序地层分析
        5.2.1 江孜县甲不拉剖面层序地层
        5.2.2 浪卡子县卡东剖面层序地层
6 西藏南部侏罗—白垩纪界线的确定
    6.1 侏罗—白垩纪界线的讨论
        6.1.1 地层界线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6.1.2 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划分
        6.1.3 西藏南部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划分
    6.2 桑秀组英安岩锆石 SHRIMP 年龄
        6.2.1 日莫瓦剖面桑秀组英安岩锆石 SHRIMP 年龄
        6.2.2 卡东剖面桑秀组安山岩锆石 SHRIMP 年龄
    6.3 与全球标准界线的对比
    6.4 与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地层的对比
        6.4.1 松辽盆地
        6.4.2 冀北滦平盆地
        6.4.3 辽西地区系列盆地
7 西藏南部侏罗-白垩纪过渡时期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7.1 岩石学特征
        7.1.1 卡东剖面岩石学特征
        7.1.2 卡东达拉剖面岩石学特征
    7.2 沉积相标志与相序组合特征
        7.2.1 界线附近沉积构造特征
        7.2.2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8 化石属种描述
9 结束语
    9.1 主要结论
    9.2 存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9.2.1 存在的问题
        9.2.2 进一步要做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10)西藏岗巴察且拉剖面阿普特阶-阿尔布阶界线附近的菊石生物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1察且拉剖面描述和菊石生物地层
    1.1剖面描述
    1.2菊石产出层位特征和组合
        1.2.1第3层(野外采集号CQL-04)
        1.2.2第4层(野外采集号CQL-05)
        1.2.3第4层(野外采样号CQL-06)
        1.2.4第16层(野外采集号CQL-33)
        1.2.5第16层(野外采集号CQL-36)
        1.2.6第19层(野外采集号CQL-57)
        1.2.7第21层(野外采集号CQL-61)
2全球阿普特阶-阿尔布阶界线和察且拉剖面潜在的界线
3结论

四、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双壳类动物群(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新生代有孔虫古地理对西藏特提斯演变的动态响应[J]. 万晓樵. 地学前缘, 2020(06)
  • [2]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3]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双壳类动物群[J]. 苟宗海.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7(00)
  • [4]西藏白垩纪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J]. 苟宗海.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6(02)
  • [5]藏南白垩系泥、页岩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氧化—还原环境分析[J]. 熊国庆,江新胜,蔡习尧,伍皓. 地球科学进展, 2010(07)
  • [6]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双壳类动物群[A]. 苟宗海.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8)——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三), 1983
  • [7]藏南日喀则地区白垩纪泥岩、页岩有机质丰度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熊国庆,蔡习尧,伍皓,江新胜. 地质通报, 2009(10)
  • [8]塔里木盆地西部古近纪双壳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 ——来自斯姆哈纳和巴什布拉克剖面的证据[D]. 熊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9]西藏南部海相侏罗纪—白垩纪界线地层[D]. 高莲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10]西藏岗巴察且拉剖面阿普特阶-阿尔布阶界线附近的菊石生物地层[J]. 彭博,沙金庚,蔡华伟,李建国,张晓林,王亚琼,饶馨. 地层学杂志, 2014(03)

标签:;  ;  ;  ;  ;  

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双壳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