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同步脉冲的测量

电视同步脉冲的测量

一、电视同步脉冲的测量值(论文文献综述)

华康健[1](2021)在《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又被称为单光子激光雷达,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率的激光雷达。它采用能探测低至单个光子量级弱回波信号的光电探测器—单光子探测器作为光电转换器件,再配合高精度的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时技术(Time correlated single photon counting,TCSPC)可以完成弱信号的高精度探测,适用于远距离、低反射率目标等回波强度受限的场景。目前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探测距离方面,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已经能完成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的目标成像任务;在缩短成像时间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多波束、阵列式和频率互用等体制的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在提高成像质量方面,基于图像空间相关性、噪声信号统计特性差异等的重建算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针对水下目标探测的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却研究较少。相对于传统的激光雷达,将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应用到水下目标探测拥有多种优势。首先,由于水对光的衰减作用很强,传统的激光雷达在水下的探测距离受到极大限制,使用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有利于提升水下探测距离;其次,水下成像的某些任务场景如水下线缆或管道成像等需要重建出较高精度的三维图像作为检修的依据,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的时间分辨率极高有利于提升三维图像的质量。但是,将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应用到水下目标探测会遇到一系列新的问题。水对光有较强的后向散射,该后向散射对于系统而言是强噪声光,并且该噪声光和传统的背景噪声光不相同,传统的背景噪声光一般认为是恒定的而后向散射噪声是随着距离和出射光强度发生变化的。水下目标的探测就是要在后向散射噪声的干扰中重建出目标距离信息。为了扩展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的应用范围,使其适用于水下应用环境,对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水下目标探测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光在水下的传输特性研究、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水下目标探测概率模型的建立、水下高噪声环境下的成像方法、水下光子计数成像距离游走误差的校正和低累加时间成像方法。这些研究的创新点为:1)提出了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水下目标探测概率模型。用体散射函数(Volume Scatter Function,VSF)来定量的描述后向散射的强度分布并根据光学几何约束和泊松探测模型推导了目标探测概率的表达式。使用该表达式分析得出,不同于陆地激光雷达,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提高出射光能量并不一定能提升目标探测概率,出射光能量的提升会导致后向散射变强即噪声变大。类似地,近距离目标由于更强的后向噪声也不一定比远距离目标的探测概率更高,要想得到高的目标探测概率需要综合考虑后向散射噪声和回波信号的强度。2)提出了针对水下高后向散射噪声的成像方法,即首信号光子组方法。该方法能高效的从混有噪声的计数中识别出信号计数。首信号光子组成像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固定时间成像方法,该方法对每个像素的探测时间都是不同的,表现为高反射率回波强的像素点探测时间短而低反射率回波弱的像素点探测时间长,优化了整个成像探测过程使成像时间能由场景内的回波情况进行自适应的分配。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峰值法、互相关法、解混合法和首光子法对比表明该方法在高噪声情况下能更好的完成对距离图像的重建。3)提出了水下距离游走误差的校正方法。针对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由于死时间的存在造成的距离游走误差问题,提出了基于先验模型的水下目标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校正方法。先由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探测模型推导出了距离游走误差和回波光子强度关系的先验关系,而后提出基于聚类方法的噪声信号分离算法,使用分离后的噪声和信号计数来估计回波光子数目,该数目结合先验模型可以得到需要校正的距离游走误差量。本方法是首次报道的针对水下环境距离游走误差的校正方法。4)提出了低累加时间光子计数成像方法。针对水下低累加时间成像的需求,提出了低累加时间成像方法。在硬件上改变了传统的单SPAD结构而改用双SPAD探测器同时进行探测。在算法上针对低累加时间信号计数缺失和噪声淹没信号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图像空间相关性的重建算法。室内实验表明了该低累加时间成像方法能极大的缩减成像时间,水下实验也表明了该方法有助于提升成像的效率。特别地,本研究设计、制造和装配了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样机系统并使用该系统对上述水下目标探测的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水下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也验证了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应用于水下目标探测的可行性,有利于扩展了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的应用范围和推动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的发展,为后续的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李瑞金[2](2021)在《卫星遥感点光源辐射标校方法与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卫星遥感在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和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遥感数据定量化水平,而卫星遥感器MTF在轨检测和辐射定标是卫星遥感定量化基础。以场地为观测目标的替代定标作为卫星定标三类手段之一,具有对在轨卫星整个生命周期进行高精度检测与定标的技术优势。替代定标主要以大面积均匀场、人工靶标或点光源作为参照目标。基于自然环境的大面积均匀场较为偏远、人工靶标存在铺设费力和表面易老化等问题,难以作为高频次、常规化的长期定标参照目标,而点光源法由凸面镜组构成,具有克服上述不足的潜在优势,在未来卫星在轨定标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由凸面镜构成的点光源,其指向精度决定着凸面镜口径和重量需求;对点光源指向的网络化远程控制是定标常规化的基础,因此,基于点光源定标与MTF检测的高频次、常规化问题主要就是指向精度与网络化控制问题。本论文就点光源网络化远程控制系统研制和高精度指向标校方法等问题开展研究。依据点光源的多能级梯度阵列特点和高频次、常规化定标需求,提出了基于网络化远程控制、高精度点光源阵列指向跟踪的设想,进行了相应点光源辐射定标系统软硬件方案设计,研制了一套场地替代定标点光源系统,使其具有自动化跟踪、网络化协同工作特点,具备在不同纬度、不同季节、不同分辨率卫星条件下,均可作为在轨辐射定标和MTF检测参照目标的普适性功能。针对点光源系统面临着相机、点光源、大地和太阳等单元相互独立、而又应具备高精度指向的应用需求问题,研发了基于太阳矢量,将反射镜坐标系下的任意矢量通过坐标变换关系转换到当地坐标系的算法,以此形成坐标体系的整体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精度标校模型,并通过反解模型求解法、太阳图像质心比对法和坐标旋转变换矩阵法,验证与完善了标校模型,实现所研点光源定标系统在当地坐标体系下的高精度指向能力。在实现点光源系统高精度标校能力基础上,为达到基于点光源MTF检测与定标的高频次、常规化、自动化应用目标,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在点光源系统上增设自动相机的构想,并开展了基于反射镜与相机几何关系的自动化标校模型研究,以此确定太阳图像质心与反射镜法向之间的定量联系,并通过实验,检验并完善了该系统指向太阳的高精度自动调节能力。在点光源辐射定标系统研制、点光源系统的高精度标校和标校过程自动化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点光源指向实验。模型分析与跟踪太阳实验比对结果表明,俯仰角误差标准差为0.017°,方位角误差标准差为0.031°,质心对比均方根误差分别为X轴像素均方根误差为2.099 pixel,Y轴像素均方根误差0.868 pixel,对应像素角分辨率误差为0.037°、0.014°,综合角分辨率误差为0.040°。实验结果显示模型解算值与实际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满足基于点光源系统的MTF检测与辐射定标需求。

孙雪淋[3](2021)在《基于北斗授时系统的恒温晶振驯服守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确的时间信息在航天、军事、通信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领域对时钟源的稳定度和准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驯服守时系统采用美国GPS1PPS信号作为参考源,存在战略安全等问题。北斗作为中国独立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各领域提供可靠性高、安全性强的时间基准信号。其播发的1PPS信号具有长期稳定性好、精度高等优点,将其用作为驯服恒温晶振的(OCXO)的参考源,能有效改善恒温晶振长期稳定度不理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以北斗1PPS信号为基准源的恒温晶振驯服守时系统。论文在分析驯服守时系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恒温晶振频率稳定性的因素,完成了驯服守时算法设计;针对系统硬件实现部分,采用ARM作为核心处理器,设计了恒温晶振电路、电源及调理电路等硬件电路,实现了系统低功耗目标;软件设计部分,根据驯服守时算法的分析,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对系统状态做了详细设计,完成了对算法的实现,实现了高精度授时和守时目的。系统在驯服恒温晶振的过程构成一个闭环状态。在具体实现中,恒温晶振作为本地时钟源为系统提供工作时钟,当北斗1PPS信号有效时,采用时间测量技术测量本地1PPS与北斗1PPS信号的相位差,并将相位差值经PID控制器调节,得到的数字控制量通过D/A转换,输出模拟电压输入到恒温晶振的电压控制端,使其输出稳定准确的频率。在整个信号传输的过程,对信号进行一系列滤波处理,消除偶发的随机误差,避免影响授时守时精度。同时,在驯服晶振的过程中,采集钟差数据、晶振老化数据以及温度变化影响的数据并存储在外接FLASH中,以便参考信号丢失时能根据历史数据对晶振频率偏差做预测处理,达到守时的效果。在守时状态下,运用两个卡尔曼(Kalman)滤波器对恒温晶振老化模型和温度模型作预测,为消除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延时,故在对老化模型和温度模型做与测处理后,添加了一个延迟补偿模块,以保证恒温晶振在守时过程中能输出一定精度范围的频率。最后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授时精度能够达到14ns,满足高精度授时标准20ns以内,实现了高精度授时;守时精度可达97us/24h,满足指标要求的高精度守时标准100us/24h以内,实现了高精度守时;此外,系统功耗有了显着降低,只有185m W,远低于传统驯服守时系统的800m W,同时实现了低成本的目标。

袁博[4](2021)在《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收发通道不确定性参数分析、估计及成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微波时空两维随机辐射场的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是一种新的可用于凝视成像几何构型下的雷达成像技术。微波凝视关联成像利用随机辐射源在成像区域构建时空两维随机辐射场,利用接收的回波信号和演算得到的辐射场进行关联处理,获得目标的雷达图像。作为一种计算成像技术,微波凝视关联成像系统需要准确获取雷达系统成像工作状态时的各项参数,从而对辐射场矩阵进行精确计算,通过关联处理获取目标的最终图像。然而,雷达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参数,极大的影响了关联成像的成像质量,也阻碍了微波凝视关联成像从理论研究走向实用化。本文主要针对微波凝视关联成像系统收发通道中的不确定性参数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第一部分工作首先针对多发射单接收、发射随机跳频信号的雷达系统体制,系统梳理和分析了收发通道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参数,建立了包含不确定性参数的成像模型;分析了不确定性参数对成像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了各项不确定性参数误差的范围对成像的影响,从而确立系统的校正指标范围。本文第二部分工作研究了高稳健性的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方法。为了减小成像求解的病态性,考虑对稀疏目标,引入目标的稀疏先验信息;对非稀疏目标,添加合适的正则化约束。对于稀疏目标,本文考虑了散射点分布的空间聚簇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聚簇分布假设先验,并利用变分贝叶斯和广义近似消息传递框架推导了算法的迭代过程,通过仿真分析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对非稀疏目标,提出了基于混合高斯分类的非局部低秩正则化项,通过对成像场景的非局部相似子图像进行分类,并添加低秩约束,提高了成像求解的质量。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对不确定性参数具有更高的容忍度,成像效果更加稳健。本文第三部分工作研究了基于辅助校正通道的不确定性参数估计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辅助校正通道的不确定性参数系统设计方案;然后针对系统的参数模型,提出了具体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暗室实验,初步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取不确定性参数,从而减小对辐射场的演算误差。本文第四部分工作研究了基于区间搜索的自校正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方法。针对系统中,不确定性参数的区间范围已知的情况下,分别考虑了针对基带同步误差和随机相位误差的自校正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方法。为了减小计算量,并且取得较好的收敛效果,提出了基于批次处理的不确定性参数迭代估计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微波凝视关联成像不确定性参数的处理方法。

凌康[5](2020)在《基于模型的无接触人体动作感知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感知与交互技术是普适计算领域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研究热潮的兴起,以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为核心的感知网络研究迅速升温,同时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也对无接触的人机交互方式提出了新的需求,无接触感知技术应运而生。无线信号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对当前部署的常见无线数据网络(例如Wi Fi,蓝牙,Zig Bee以及RFID)的频率范围都有效。通过连续记录相关物理量(例如信号强度或信号到达时间(Time of Flight,To F)的变化,无接触感知系统可以分析这些信号以检测环境中的变化并将其与实体及其位置或活动相关联。传统的无接触人体动作感知系统一般采用简单的时频域统计特征作为主要的特征提取步骤,例如统计Wi Fi、蓝牙传输中的的CSI/RSSI信号的均值方差等,在超声波信号中计算信号的频率变化获取多普勒频移,然后进一步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映射到对应的动作分类中。这类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于,在多径效应下,无线信道传输?分复杂,因此时频域的统计特征对于环境变化、动作执行对象的不同习惯?分敏感。为了达到可接受的识别精度,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和不同环境下的训练。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思路是基于模型的特征提取方案,重点提取信号中有关人体运动导致的信道变化信息,将特征与人体动作对应速度,距离变化等物理量联系起来。相对于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基于物理模型的特征提取与表达,提高了系统的可解释性,对于复杂多变环境下的鲁棒性也有明显提升。我们提出了三种适用于无接触人体动作感知的基本模型,本文中我们将通过这三个模型来介绍在无接触人体动作感知系统中使用基于物理模型的特征提取技术方案以及取得的成果。CSI速度模型:传统人体动作感知系统将无线信号经过的室内多径效应认为是一个无法探究的黑盒子,人体动作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信号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我们根据无线电磁波叠加理论,提出CSI-人体运动速度模型,即CSI信号频率与人体动作径向速度的对应关系。利用这一模型,我们可以对不同子载波的CSI信号进行信息整合,提取出真正与动作相关的代表特征。通过实验验证,基于CSI速度模型的动作分类系统对不同对象和环境变化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超声波距离模型:借由多普勒模型,传统的超声波手势识别技术可以有效判定手掌相对于麦克风扬声器的运动方向,但是对于更复杂的手指手势等往往无法有效区分。我们通过将具有良好自相关特性的信号调制到超声波频段,通过计算信道冲击响应(Channel Impulse Response,CIR)的方式估计周围反射体的距离。进一步通过将时间-差分CIR-声道(不同麦克风数据)表达为3维张量的方式,利用深度模型区分之前基于多普勒效应无法有效区分的多手指手势。LTE远距离传播信号模型:通过解析时分复用式(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基站的下行信道中的信道参考信号(Cell Reference Signal,CRS),我们探索了利用LTE信号作为高精度无接触感知系统媒介的可能性。在这份工作中,我们提出分块主成分分析方法,用以解决LTE信号因为长距离传播过程导致的子载波直接巨大的幅度和相位差距问题。通过分析处理后的LTE信号,我们可以被动地监听高达40米距离的人体运动以及15米距离的细小的按键动作。最后我们对无接触感知系统目前的主要系统架构,技术方案进行梳理与总结,指出目前无接触感知系统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张浩越[6](2020)在《空间目标激光测距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文中提出卫星激光测距技术是一项旨在利用空间技术研究地球动力学、大地测量学的技术手段。面对日益严峻的太空环境,目前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发展而来的空间目标(包括正在工作的航天器和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技术因具有高精度优势,可以精确确定目标轨道,将成为未来最有力的预警手段之一。本文基于北京房山SLR测站(人卫激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针对白天激光及恒星监视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为开展白天测距奠定了基础。围绕SLR系统,开展系统移植、系统时延精确标定,精确获取时间等工作,为进一步空间目标激光测距奠定基础,为其他台站运行提供参考。此外还开展空间目标激光测距大气折射延迟模型分析研究,分析大气折射误差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以及SLR大气折射误差,对提高SLR数据处理精度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改造卫星激光测距系统接收光路,使用高灵敏相机,采用时间滤波,光谱滤波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白天激光及亮于2等恒星监视,为白天激光测距奠定了基础。(2)当前软硬件已不能满足激光测距的需求,使用windows7系统、ActiveX控件、WINIO库实现与硬件设备通讯,最终实现软件移植,目前每日可观测30000个目标,以确保SLR工作顺利进行。(3)利用电机自动化,比较了地靶测距精度、测量值、衰减片角度、功率以及回波率,发现在夜间测距、全功率激光器、45°放置衰减片时,地靶测量的精度更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动化控制45°衰减片方案,Lageos-1卫星实测精度由2.23提高到2.03cm,可以满足提高卫星激光测距数据质量的目的。(4)使用TimeTech的GPS频率授时接收机,通过设置网络参数,WinSock控件以及利用TMC计数器,计数器计时精度在10MHz工作频率下为0.1us,满足卫星激光测距对时间的精确要求。(5)开展空间目标激光测距大气折射的研究,首先,分析了 Marini-Murray和Mendes-Pavlis模型的天顶对流层延迟时间序列。其次,比较了实测与GPT2w模型的气象参数以及相应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另外,比较不同俯仰角的对流层延迟。最后,利用IGS的ZTD产品检验实测与GPT2w模型气象参数的天顶对流层延迟。

潘嘉蒙[7](2020)在《基于波形参数捷变雷达的非合作双基地雷达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合作双基地雷达利用第三方辐射源发射的信号实现目标探测,由于其本身不辐射信号,因此战场生存能力强,并且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单基地有源雷达在抗干扰和反隐身等方面的不足,具有广阔的军事应用前景。课题研究的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系统基于波形参数捷变相控阵雷达辐射源,其复杂的波形调制形式给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的信号处理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在课题组研制的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系统样机的基础上,围绕系统在信号处理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的时频参数同步和相参积累方法研究,为系统的性能提升和实际应用提供技术参考。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二章针对双基地雷达由于收、发分置的几何关系与单基地雷达在定位原理、雷达方程、探测范围以及距离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等方面的不同,结合几何模型和仿真实验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对于课题研究的非合作相控阵雷达辐射源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模糊函数对波形参数捷变信号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系统样机的信号处理流程进行了梳理,并针对波形参数捷变给信号处理在时频参数同步和相参积累等方面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内容提供了基础。第三章针对基于波形参数捷变雷达辐射源的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系统的时频参数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处理方法。论文研究的波形参捷变雷达采用载频、带宽、脉宽、脉冲重复周期均捷变的线性调频信号,所提方法将时频参数同步问题拆分为直达波参数模板库的构建与基于模板匹配的参数快速提取两个步骤。首先,针对直达波信号包含多个信号分量的特征,采用基于LVD的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方法,通过对大量直达波信号进行参数估计,结合统计分析方法从而构建发射信号的载频、带宽和脉宽参数模板库。然后,在参数模板库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时频同步方法,该方法结合模板匹配、解线调算法和CLEAN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直达波信号的脉宽、载频、带宽和脉冲到达时间等参数。最后,通过实测数据处理实验,对时频参数同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第四章针对非合作双基地雷达捷变频信号相参积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adon-NUFFT的相参积累算法。首先,对于运动目标回波的信号模型进行了分析,结合信号模型明确了载频捷变给相参积累带来的问题。然后,通过结合Radon二维搜索算法和基于低秩矩阵逼近的NUFFT快速实现算法,能够有效实现距离单元走动的校正并对速度—慢时间—捷变频耦合项带来的非均匀相位波动进行补偿。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Radon-NUFFT算法的有效性,并验证了算法在目标检测和运算效率等方面的性能。第五章针对非合作双基地雷达时域参数捷变信号相参积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adon-IAA的相参积累算法。时域参数捷变包括PRI捷变和脉宽捷变,因此在构建运动目标回波的信号模型后,对于PRI捷变和脉宽捷变给相参积累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将PRI捷变导致的脉间非均匀相位波动问题转化为非均匀采样信号的频谱分析问题,对基于IAA的非均匀采样信号频谱分析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对于Radon-IAA算法的处理流程进行了介绍,该方法可以通过基于IAA的局部精细化分析提高相参积累增益和目标速度参数的估计精度。仿真实验验证了Radon-IAA算法的有效性,并对算法在多目标检测、参数估计精度和目标检测概率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张孟翟[8](2020)在《多通道大量程高精度事件计时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事件计时器用于将事件发生的时间信息转换为数字量,其核心技术是时间数字转换器(Time-to-Digital Converter,TDC),事件计时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量子通信实验、激光雷达测距等领域。事件计时器的精度与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某些应用场合需要多通道事件计时器并行测量来提高效率。多通道大量程高精度事件计时器是通过同一设备同时测量多个通道事件发生的时刻信息,与单通道事件计时器相比能适应多通道计时需求,有效减小系统的体积和重量。针对多通道大量程高精度事件计时器需求对TDC的常用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采用粗细结合的方式实现多通道大量程高精度TDC设计。粗计数利用系统时钟直接计数获得,细计数由抽头延迟链设计。本文根据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平台,使用Xilinx Aritex-7内部的专用进位链单元(CARRY4)构造延迟链,针对专用进位链固有的超前进位特性引起的“冒泡”现象,对抽头的序号进行了重新排序。为了提高编码效率,本文采用了折半查找法将温度计码转为二进制码。为了降低工艺、电压、温度对延迟链时延的影响,本文采用码密度测试对细计数进行校准,并采用片上环形震荡器来检测时延的变化以实时补偿温度对进位链时延的影响。本文设计的TDC有1路开始(start)测量通道和18路停止(stop)测量通道,量程为671 ms,死时间为30 ns。本文搭建系统级验证平台对TDC的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19条延迟链之间的差异很小,单条延迟链的平均时延约为36.8 ps,微分非线性为4.7 LSB(Least Significant Bit),积分非线性为5.1 LSB。TDC系统在600ms的大量程测试时,精度优于5.933 ns;TDC系统在50 ms的大量程测试时,精度优于2.969 ns;TDC系统在180 ns测试时,精度为39.2 ps,单通道TDC精度27.7 ps。

卢彦懿[9](2020)在《UWB室内定位算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再加上人们所处的空间环境日益复杂,人们对位置服务的需求由室外扩展到室内。据统计,人们80%以上的时间在建筑物、地下、室内和移动载具等室内空间渡过。但是,室内空间的导航定位长期以来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为突破这一关键技术,衍生出了很多室内定位技术,如超宽带技术(UWB)、超声波、蓝牙、Wi Fi等,由于超宽带具有结构相对简单、工程造价低廉、信道容量大、功耗低、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数据传输速率高、多径辨别能力强、定位精度高、定位性能稳定、信号衰减小、穿透能力强等优点。因此,UWB是目前高精度室内定位应用中最佳的物理层技术,本文深入研究了UWB信号测距方式及定位算法,并综合考虑传统的单一测距方式存在的非视距误差(NLOS)和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优选结合抗差卡尔曼滤波(RKF)对测距进行滤波及解算的室内定位方法,提高了待测目标的定位精度。最后,以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为例,简单阐述了本文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总结了室内定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UWB技术的优势。介绍了Chan算法、Fang算法和Taylor级数展开法等三种常见定位算法,对其定位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由于Fang算法只适用于3个定位基站,相比于其他两种定位算法,其定位性能较差。Chan算法和Taylor级数展开法定位性能随着基站数目增加,定位精度也随之提高。但受室内空间结构限制,基站增加到一定数量,其定位精度提升有限。考虑其成本和系统复杂程度,在充分顾及几何构型情况下,基站数目以4-5个较为合适。(2)提出了一种顾及数据优选的抗差卡尔曼滤波的UWB室内定位方法,首先在TOA信道模式下以定位信号强度(RSSI)为准则,筛选出与终端通信信号较强的观测信息,剔除部分NLOS,确保观测信息的可靠性,再结合精度衰减因子(DOP)优化拓扑结构,选择较优的接入点拓扑布局。最后,为有效控制异常误差影响,提出将抗差卡尔曼滤波应用于室内UWB测距滤波和定位解算,模拟和实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由于室内环境的复杂性,单一的位置信息并不能够直观的表达出地图空间与位置的关系。本文以UWB室内定位技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为例,结合空间数字化技术,与生成的高精度室内电子地图进行地图匹配,直观清晰的输出位置信息。考虑到大范围内部署定位基站,由于缺乏时间基准和定位过程中信息传输时间延迟等对整个定位系统造成的时钟误差较大,提出借助时间同步技术来削除此项误差,并对其应用情况及精度进行了分析。

胡世辉[10](2020)在《基于UWB的GDOP加权室内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如今已经出现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这两种室外定位系统技术也愈发成熟,但是相较于室外定位技术的高速发展,室内定位却一度没有受到人们重视,现今室内定位这一研究课题也慢慢的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室内环境相较于室外环境来说,定位环境更加的复杂,将之前的室外定位技术应用在室内环境还远远达不到较好的定位效果。近些年来由于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信号应用在定位系统中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功耗低等众多优点,使得UWB技术已然变成了当今室内定位领域中超高精度定位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为了更大程度的提升应用在室内的定位系统中的鲁棒性和准确性,本文对现在已知的几种常见的定位算法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理论上与仿真上的多方面验证,最终确定以定位效果较好的TDOA算法为接下来研究的主要研究基础。在查找资料时发现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虽然常用于卫星定位领域,但在理论上符合室内定位的应用基础,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扩展到室内环境的可行性。而后结合其各种定位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TDOA改进的GDOP加权的室内定位算法。在本论文中涉及的室内定位算法之中,文中首先提前通过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小波分析来消除或减少传输信号中无关噪声的干扰,再将经由处理过的测量数据通过改进后的TDOA算法初步得到所需定位点的位置数据,最后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进一步优化定位精度和其鲁棒性。而后通过MATLAB仿真平台进行仿真验证此类混合定位算法的效果。

二、电视同步脉冲的测量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同步脉冲的测量值(论文提纲范文)

(1)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激光雷达水下探测研究进展
        1.2.2 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原理和研究进展
    1.3 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关键技术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脉冲激光水下传输特性分析与实验
    2.1 引言
    2.2 水对光的衰减
        2.2.1 水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2.2.2 水对光的散射
        2.2.3 衰减系数的测量
    2.3 光在水下传播的时间展宽
    2.4 光在水下传播的空间展宽
    2.5 光在水下传播的偏振变化
        2.5.1 线偏振光水下传播的偏振特性
        2.5.2 圆偏振光水下传播的偏振特性
        2.5.3 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实验对比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激光发射模块
        3.2.1 激光波长的选择
        3.2.2 发射系统光学设计
    3.3 回波接收模块
    3.4 同轴光路模块
    3.5 扫描模块
    3.6 其他模块
    3.7 整体系统样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探测模型
    4.1 引言
    4.2 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探测概率模型
        4.2.1 回波光子速率方程
        4.2.2 目标探测概率
    4.3 水下后向散射噪声和回波信号模型
        4.3.1 水对光的散射
        4.3.2 水下后向散射噪声光子数分布和信号光子数分布
    4.4 水下目标探测概率
    4.5 蒙特卡洛光子模拟方法
    4.6 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最大作用距离计算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数据处理
    5.1 引言
    5.2 水下首信号光子组高效成像方法
        5.2.1 信号和噪声计数的统计特性
        5.2.2 首信号光子组成像方法
        5.2.3 首信号光子组成像仿真
        5.2.4 实验
    5.3 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距离游走误差校正
        5.3.1 距离游走误差产生的原因
        5.3.2 水下距离游走误差校正方法
        5.3.3 距离游走误差水下校正实验
    5.4 低累加时间光子计数成像方法
        5.4.1 低累加时间的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系统
        5.4.2 低累加时间光子计数成像算法
        5.4.3 实验
        5.4.4 适用场景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场水下实验
    6.1 系统装配调试
        6.1.1 水密装配和实验
        6.1.2 电接头定义与装配
        6.1.3 供电线路调整和信号中继
    6.2 系统延时标定和衰减系数测量
    6.3 系统最远工作距离核定
    6.4 水下目标成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论文创新性说明
    7.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卫星遥感点光源辐射标校方法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卫星辐射定标与在轨MTF检测
        1.2.2 点光源定标设备的发展现状
        1.2.3 点光源标校方法发展现状
        1.2.4 文献调研小结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辐射定标及在轨检测原理
    2.1 光学辐射度量与传递函数
        2.1.1 光学辐射度量
        2.1.2 光学传递函数
    2.2 场地定标原理
        2.2.1 场地定标方法
        2.2.2 辐射传输过程
        2.2.3 遥感数据定标
    2.3 镜反射原理
    2.4 点光源MTF检测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点光源辐射定标原理与系统研究
    3.1 点光源辐射定标原理
        3.1.1 点源阵列在轨辐射定标理论
        3.1.2 点光源等效辐亮度物理意义
        3.1.3 点光源反射镜组合设计原理
        3.1.4 点光源阵列定标系数解算
    3.2 点光源定标系统总体方案
        3.2.1 需求分析与总体方案
        3.2.2 主要性能参数
    3.3 点光源定标系统硬件设计
        3.3.1 光机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3.3.2 电子学系统硬件设计
        3.3.3 多设备网络架构
        3.3.4 光机系统装调
    3.4 点光源定标系统软件设计
        3.4.1 电子学系统软件方案
        3.4.2 上位机软件设计及网络通信
        3.4.3 标校控制算法与标校验证方法
        3.4.4 反射镜法向矢量控制算法
    3.5 性能测试与分析
        3.5.1 凸面镜多角度光谱反射率性能测试与分析
        3.5.2 太阳敏感器性能测试与分析
        3.5.3 系统低频驱动性能测试与分析
        3.5.4 运动控制性能测试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点光源定标系统标校建模研究
    4.1 概述
    4.2 几何误差描述及坐标系的建立与变换
        4.2.1 空间参考坐标系
        4.2.2 空间坐标系变换
    4.3 点光源标校建模原理
    4.4 基于太阳矢量的点光源标校模型的建立
        4.4.1 标校模型的建立
        4.4.2 模型的验证与解算
    4.5 基于相机的反射镜法向标校模型的建立
        4.5.1 反射镜法向标校模型的建立
        4.5.2 模型已知参数求解算法
    4.6 基于相机的高精度自动化标校模型的建立
        4.6.1 基本标校模型的建立
        4.6.2 高精度标校模型的建立
        4.6.3 标校模型的解算与反解目标值算法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点光源定标系统跟踪能力实验与分析
    5.1 概述
    5.2 模型的实验验证分析
        5.2.1 基于太阳矢量的标校模型实验验证分析
        5.2.2 反射镜法向标校模型实验验证分析
        5.2.3 高精度自动化标校模型的验证分析
    5.3 系统精度分析
        5.3.1 系统精度评估方法
        5.3.2 系统运动控制精度评估
        5.3.3 图像质心算法精度分析
        5.3.4 相机标校精度分析
        5.3.5 系统标校不确定度分析
    5.4 点光源在轨辐射定标实验设计
        5.4.1 大气透过率
        5.4.2 镜面反射率
        5.4.3 系统PSF检测
        5.4.4 反射镜响应DN值
        5.4.5 辐射定标理论精度评估
        5.4.6 MTF数据处理算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基于北斗授时系统的恒温晶振驯服守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指标要求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指标要求
    1.4 论文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驯服守时系统相关理论分析
    2.1 恒温晶振介绍
        2.1.1 恒温晶振组成原理
        2.1.2 恒温晶振频率稳定度与准确度评价
    2.2 恒温晶振温度特性和老化特性
    2.3 恒温晶振秒误差分析
    2.4 北斗授时系统
        2.4.1 北斗授时原理
        2.4.2 北斗授时优势分析
        2.4.3 北斗授时误差分析
    2.5 锁相环驯服恒温晶振的原理分析
        2.5.1 锁相环组成
        2.5.2 锁相环技术在驯服守时系统中的应用
    2.6 驯服守时算法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恒温晶振驯服守时系统方案设计
    3.1 系统架构分析
    3.2 总体方案设计
    3.3 系统硬件设计
        3.3.1 主处理器模块
        3.3.2 信号调理电路模块
        3.3.3 恒温晶振模块
        3.3.4 北斗接收机模块
        3.3.5 PCB电路板与实物图
    3.4 驯服守时系统软件设计
        3.4.1 自主运行状态程序设计
        3.4.2 快速跟踪驯服模式程序设计
        3.4.3 慢速跟踪驯服模式程序设计
        3.4.4 守时模式程序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恒温晶振驯服守时算法实现
    4.1 1PPS信号处理
        4.1.1 本地1PPS生成
        4.1.2 北斗1PPS整形
    4.2 时间测量技术
    4.3 中位值递推平均滤波法
    4.4 PID控制器
        4.4.1 PID控制原理
        4.4.2 PID控制器的具体实现
    4.5 卡尔曼滤波预测模型
        4.5.1 卡尔曼滤波器
        4.5.2 卡尔曼温度模型和老化模型的具体实现
    4.6 驯服守时系统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
    5.1 系统测试方案
    5.2 系统守时性能方案
    5.3 守时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收发通道不确定性参数分析、估计及成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
        1.1.1 雷达成像技术面临的挑战
        1.1.2 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技术的提出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微波凝视关联成像研究进展
        1.2.2 论文相关问题聚焦及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
第2章 微波凝视关联成像不确定性参数分析
    2.1 引言
    2.2 包含不确定性参数的成像模型的建立
    2.3 不确定性参数对成像的影响分析
    2.4 仿真分析各项不确定性参数对成像的影响
        2.4.1 不确定性参数对辐射场矩阵演算误差的影响
        2.4.2 不确定性参数对成像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稳健的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聚簇稀疏假设先验的稀疏目标成像算法研究
        3.2.1 所提聚簇稀疏先验模型
        3.2.2 CSP-VB算法和CSP-AMP算法
        3.2.3 成像仿真
    3.3 基于非局部低秩正则化的非稀疏目标成像算法研究
        3.3.1 GMM-NLLR算法
        3.3.2 成像仿真
    3.4 不确定参数存在时所提算法的成像性能分析
        3.4.1 不确定参数条件下稀疏目标成像算法仿真
        3.4.2 不确定参数条件下非稀疏目标成像算法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辅助校正通道的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收发通道不确定性参数校正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辅助校正通道的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收发通道不确定性参数校正方法研究
        4.2.1 从辅助校正通道中提取收发通道的不确定性参数的方法研究
        4.2.2 仿真分析
    4.3 基于辅助校正通道的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收发通道不确定性参数校正的暗室初步实验验证
        4.3.1 暗室实验方案设计
        4.3.2 暗室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自校正的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多通道基带同步误差自校正算法研究
        5.2.1 多通道基带同步误差自校正算法——SC-TSE-CSP算法
        5.2.2 成像仿真
    5.3 随机相位误差自校正算法研究
        5.3.1 随机相位误差自校正算法——SC-RPE-CSP算法
        5.3.2 成像仿真
    5.4 小结
第6章 结束语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
    A.1 Generalized Approximate Message Passing算法
    A.2 计算各个通道的基带时间同步误差的梯度和Hessien矩阵
    A.3 计算各个通道的随机相位误差的梯度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5)基于模型的无接触人体动作感知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普适计算与智能感知
    1.2 无接触人体动作感知研究背景
        1.2.1 无接触感知系统
        1.2.2 基于无接触感知的定位系统
        1.2.3 基于无接触感知的动作识别
        1.2.4 传统无接触动作识别系统的不足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1 基于CSI速度模型的WiFi动作识别
        1.3.2 基于CIR距离模型的超声波手势识别
        1.3.3 基于远距离传播LTE信号的按键内容识别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CSI速度模型的WiFi人体动作识别
    2.1 引言
    2.2 背景与相关工作
    2.3 CARM系统概述
        2.3.1 信道状态信息
        2.3.2 WiFi信号的相位
        2.3.3 CSI速度模型
        2.3.4 模型验证
        2.3.5 系统概述
    2.4 基于PCA的CSI信号去噪机制
        2.4.1 CSI噪声来源与传统滤波器方法
        2.4.2 CSI流的相关性
        2.4.3 主成分分析去噪
    2.5 动作检测与特征提取
        2.5.1 动作检测
        2.5.2 人体动作特性分析
        2.5.3 行为动作速度分布
        2.5.4 特征提取
    2.6 动作识别
    2.7 多链路数据融合
        2.7.1 单个感知链路的局限性
        2.7.2 多个链路数据的聚合
    2.8 实验与评估
        2.8.1 系统实现
        2.8.2 数据采集
        2.8.3 性能指标
        2.8.4 动作检测
        2.8.5 动作识别
        2.8.6 资源性能指标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距离模型的细粒度超声波手势识别
    3.1 引言
    3.2 背景与相关工作
    3.3 CIR测量
        3.3.1 其他一维测量方案的不足
        3.3.2 CIR测量
        3.3.3 动作检测与CIR校准
    3.4 手势识别
        3.4.1 卷积神经网络简介
        3.4.2 Ultra Gesture中的卷积网络模型结构
        3.4.3 模型内存占用情况
        3.4.4 模型更新
    3.5 实时动作识别
    3.6 实验与评估
        3.6.1 实验设置
        3.6.2 识别准确率评估
        3.6.3 系统性能评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远距离信号传播模型的LTE感知技术
    4.1 引言
    4.2 背景与相关工作
    4.3 威胁模型分析
    4.4 LTE小区参考信号
        4.4.1 LTE基础
        4.4.2 LTE中的CFR测量
        4.4.3 使用LTE CRS作为侧信道
    4.5 系统设计
        4.5.1 CRS采集
        4.5.2 信号预处理
        4.5.3 信号质量分析
    4.6 基于LTE信号的的按键识别攻击
        4.6.1 按键检测
        4.6.2 按键识别
    4.7 实验与评估
        4.7.1 实验设置
        4.7.2 固定起始位置情况实验评估
        4.7.3 连续按键情况实验评估
        4.7.4 不同场景下的系统性能
        4.7.5 周围运动目标的影响
    4.8 讨论与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基本框架与技术总结
    5.2 主要难点问题
    5.3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公式推导与证明
简历与科研成果

(6)空间目标激光测距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空间目标激光测距技术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空间目标激光测距理论
    2.1 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组成
    2.2 卫星激光测距原理
    2.3 卫星激光测距基本理论
    2.4 卫星激光测距误差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空间目标激光测距系统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实现
    3.1 实现白天激光及恒星监视
    3.2 采数软件移植
    3.3 衰减片光路时延测量及改善
    3.4 利用TimeTech精确获取时间
    3.5 本章小结
4 空间目标激光测距大气折射模型分析
    4.1 大气改正模型及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4.2 数据计算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

(7)基于波形参数捷变雷达的非合作双基地雷达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研究发展概况
        1.2.1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的早期历史
        1.2.2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的中兴期
        1.2.3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的快速发展期
    1.3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系统同步与微弱目标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1 系统同步技术
        1.3.2 微弱目标检测技术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基础理论和问题分析
    2.1 引言
    2.2 双基地雷达基础理论
        2.2.1 目标定位原理
        2.2.2 双基地雷达方程
        2.2.3 探测范围分析
        2.2.4 分辨率分析
    2.3 非合作雷达辐射源特性分析
        2.3.1 辐射源简介
        2.3.2 波形参数捷变信号模糊函数分析
    2.4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系统简介与问题分析
        2.4.1 系统架构
        2.4.2 信号处理流程
        2.4.3 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时频参数同步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LVD的多分量LFM信号参数估计算法
        3.2.1 算法原理
        3.2.2 算法实现方法
        3.2.3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3.2.4 实测数据处理
    3.3 基于模板匹配的非合作双基地雷达时频参数同步方法
        3.3.1 算法流程
        3.3.2 实测数据处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捷变频信号相参积累方法
    4.1 引言
    4.2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捷变频信号相参积累问题分析
        4.2.1 信号模型
        4.2.2 问题分析
    4.3 基于Radon-NUFFT的相参积累算法
        4.3.1 基于低秩矩阵逼近的NUFFT算法
        4.3.2 Radon-NUFFT算法原理与步骤
    4.4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4.4.1 有效性验证
        4.4.2 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时域参数捷变信号相参积累方法
    5.1 引言
    5.2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时域参数捷变相参积累分析
        5.2.1 信号模型
        5.2.2 问题分析
    5.3 基于IAA的非均匀采样信号频谱分析方法
        5.3.1 IAA算法原理
        5.3.2 IAA实现方法
        5.3.3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5.4 基于Radon-IAA的相参积累方法
        5.4.1 算法流程
        5.4.2 仿真实验
        5.4.3 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多通道大量程高精度事件计时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事件计时器发展现状
        1.2.2 国内事件计时器发展现状
        1.2.3 国内外时间间隔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1.3 课题预期指标及论文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多通道大量程高精度实践计时器原理
    2.1 多通道事件计时器原理
    2.2 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
        2.2.1 时间扩展法
        2.2.2 时间幅度转换法
        2.2.3 游标法
        2.2.4 时钟相移采样法
        2.2.5 抽头延迟链法
    2.3 常见时间间隔测量技术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FPGA的多通道TDC核设计与实现
    3.1 FPGA简介
        3.1.1 FPGA结构
        3.1.2 FPGA开发流程
    3.2 TDC核总体设计方案
    3.3 粗计数单元
    3.4 细计数单元
        3.4.1 进位链模块
        3.4.2 编码器模块
        3.4.3 校准电路模块
    3.5 多通道TDC核设计与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TDC数据通信
    4.1 SPI简介
    4.2 基于Wishbone总线协议的SPI核与TDC核设计
    4.3 系统软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验证与性能分析
    5.1 系统资源消耗
    5.2 系统功耗
    5.3 系统验证平台
    5.4 TDC性能分析
        5.4.1 量程
        5.4.2 死时间
        5.4.3 TDC分辨率及非线性分析
        5.4.4 TDC精度
        5.4.5 TDC误差分析
        5.4.6 在线温度补偿效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9)UWB室内定位算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应用场景和发展方向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超宽带定位技术
    2.1 超宽带概述
        2.1.1 UWB技术定义
        2.1.2 UWB系统特点
    2.2 UWB定位原理
    2.3 超宽带测距方式
        2.3.1 基于信号飞行的时间方法(TOF)
        2.3.2 基于接收信号时间方法(TOA)
        2.3.3 基于接收信号时间差方法(TDOA)
        2.3.4 基于信号到达角度测量方法(AOA)
        2.3.5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方法(RSSI)
    2.4 定位性能的评价指标
        2.4.1 均方差(MSE)和均方根差(RMSE)
        2.4.2 克拉美罗下界(CRLB)
        2.4.3 几何精度因子(GDOP)
    2.5 影响定位的主要因素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定位算法
    3.1 经典的定位算法
        3.1.1 Chan算法
        3.1.2 Fang算法
        3.1.3 泰勒级数展开法(Taylor)
    3.2 仿真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种顾及TOA数据优选的抗差卡尔曼滤波定位方法
    4.1 优选原理
        4.1.1 BS选择原理
        4.1.2 DOP计算
        4.1.3 滤波模型
    4.2 综合优化
        4.2.1 基于TOA+RSSI的数据优选
        4.2.2 基于DOP的拓扑布局优化
        4.2.3 对观测模型的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UWB室内定位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5.1 空间数字化技术
        5.1.1 室内移动测图系统
        5.1.2 实施过程
        5.1.3 路径规划
    5.2 IEEE1588时钟同步技术
    5.3 实施方案
    5.4 应用精度分析
        5.4.1 零维定位
        5.4.2 一维定位
        5.4.3 二维定位
    5.5 应用功能
        5.5.1 实时定位
        5.5.2 电子围栏
        5.5.3 电子地图
        5.5.4 轨迹回访
        5.5.5 硬件管理
        5.5.6 后台管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UWB的GDOP加权室内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安排
2 超宽带室内定位技术介绍
    2.1 室内定位技术
    2.2 超宽带技术
    2.3 常见的定位算法
    2.4 TDOA算法
        2.4.1 LOS/NLOS通用的TDOA算法
        2.4.2 时钟同步的TDOA算法
    2.5 相关算法及仿真验证
3 基于UWB的改进GDOP加权定位技术
    3.1 GDOP加权算法研究
        3.1.1 GDOP与定位误差
        3.1.2 GDOP计算方法
        3.1.3 GDOP分析
    3.2 改进的GDOP加权TDOA定位技术
        3.2.1 利用小波分析处理非视距(NLOS)测量值
        3.2.2 基于GDOP加权融合的TDOA定位算法
        3.2.3 初步位置信息的卡尔曼滤波处理
4 改进后定位算法实验结果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电视同步脉冲的测量值(论文参考文献)

  • [1]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 华康健.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
  • [2]卫星遥感点光源辐射标校方法与系统研究[D]. 李瑞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基于北斗授时系统的恒温晶振驯服守时技术研究[D]. 孙雪淋.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4]微波凝视关联成像收发通道不确定性参数分析、估计及成像方法研究[D]. 袁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5]基于模型的无接触人体动作感知算法研究[D]. 凌康. 南京大学, 2020(12)
  • [6]空间目标激光测距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D]. 张浩越.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基于波形参数捷变雷达的非合作双基地雷达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潘嘉蒙.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8]多通道大量程高精度事件计时器关键技术研究[D]. 张孟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0(08)
  • [9]UWB室内定位算法与应用研究[D]. 卢彦懿.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基于UWB的GDOP加权室内定位技术研究[D]. 胡世辉. 海南大学, 2020(07)

标签:;  ;  ;  

电视同步脉冲的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