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电阻偏差的装置

一种测量电阻偏差的装置

一、一种测量电阻偏差的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宗德媛,朱炯,李兵[1](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认为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李琼林,刘书铭,温佳静,王毅,代双寅,谭甜源,刘开培[2](2022)在《计及电能质量影响的10 kV配电网损耗计算模型及其实验验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能质量扰动日益增加,探索计及电能质量因素的配电网损耗计算模型对电力系统节能降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别给出了在谐波、三相电流不平衡、电压偏差这3种常见的电能质量扰动影响下的10 kV配电网的损耗计算模型;然后提出了同时考虑多种电能质量扰动的10 kV配电网损耗评估方法并建立了计算模型,提高了10 kV配电网损耗理论计算的准确度。配电网损耗综合评估分为固定损耗评估和可变损耗评估2个部分,固定损耗评估主要考虑电压偏差对变压器固定损耗的影响,可变损耗评估对以上3种电能质量扰动进行解耦评估,然后综合估算出10 kV配电网的可变损耗的综合附加损耗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及对应模型的正确性。

李晶,陈轲娜,罗洋,刘益岑[3](2021)在《基于Thevenin模型的蓄电池内阻监测装置的现场校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蓄电池组在线监测系统在发电厂和变电站广泛应用,但其监测性能在交接验收和后期运行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现场校准评价手段,导致运行中监测的有效性如何评价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Thevenin模型和GB/T 19638.1(IEC 60896-22 MOD)中的蓄电池内阻测量方法,提出了"标定电池+校验装置比对"的蓄电池组在线监测系统现场校验方法。通过该方法测得的标定电池内阻值与现场测量内阻值比率值En<0.191,符合ISO/IEC 17025标准要求。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蓄电池组内阻值进行现场测试,实现对蓄电池组在线监测系统的在线校验,提高厂站用蓄电池组的运维管理水平。

荣飞,刘成,刘红文,柴晨超[4](2021)在《基于混合补偿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无源消弧法存在残流,有源消弧法又存在设备容量大、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线相变换器与有源补偿装置串联使用的混合补偿方法,利用线相变换器将故障相电源电动势反相接入中性点,考虑到线相变换器两侧存在电压偏差,利用有源补偿装置补偿此偏差,达到精确补偿目的,有源补偿装置采用比例谐振控制方式,对线相变换器二次侧电压进行实时跟踪控制,使线相变换器二次侧电压与有源装置输出电压之和恒等于故障相相电源电动势相反数。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10 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混合补偿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实现单相接地故障消弧,又能大幅度减小有源补偿装置的容量。

冯飙[5](2021)在《面向中温储热的多元醇相变材料热物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相变储热技术可以缓解热能供需矛盾、提高热能转化效率、推动太阳能和工业余热的综合梯级利用,对践行节能减排、力争完成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性能相变材料的筛选与研发是相变储热技术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有机多元醇相变材料由于其较高的相变焓值,在约370–520 K的中温区间备受瞩目。与其他常见有机类相变材料(如石蜡和烷烃)相比,多元醇相变材料的特点之一是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极性较大的羟基。文献中已有一些研究对多元醇相变材料的宏观热物性(相变焓值和导热系数等)进行了表征,但对其热物性在微观层面的构效关系的理解还相对匮乏。例如,现有的实验测试与表征难以阐释晶体结构转变、羟基分布以及纳米添加物所引起的多元醇材料相变焓值的变化规律。虽然有研究者指出了羟基所形成的氢键对一元醇导热系数的影响,但是氢键对多元醇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贡献尚缺乏针对性的量化分析。此外,当封装在储热罐中时,多元醇相变材料与薄型金属外壳之间的接触热阻也会影响实际工程应用中相变储热系统的储/释热速率,有必要针对多元醇相变材料与金属界面间的接触热阻进行实验测试与微观界面导热机理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具有较高相变焓值的赤藓糖醇为代表的多元醇相变材料的关键热物性及其与金属界面间的热传导特性进行了微观层面的研究。首先对OPLS-AA、CHARMM、GAFF和GROMOS等四种可能适用于多羟基结构的分子力场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比实测的赤藓糖醇固液两态的密度和比热容等关键热物性验证了GROMOS是最合适多元醇相变材料的力场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界面/NPT方法复现了赤藓糖醇的微尺度熔化过程,并发现在固液相变过程中赤藓糖醇分子会由线性直链结构转变成非线性结构。这种结构变化引起的氢键键能的变化占赤藓糖醇总熔化焓值的45.5%,证明了大量氢键的存在是多元醇材料相变焓值较高的根本原因。因为赤藓糖醇的实测过冷度可高达100 K左右,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也难以实现其结晶凝固过程,故本文以典型的一元醇相变材料正十六醇为替代研究对象分析了纳米添加物的引入对醇类材料相变焓值的影响机理。通过模拟发现在凝固过程中石墨烯纳米片附近的正十六醇分子会发生团聚现象,从而保持非线性的分子结构。这些受限的正十六醇分子对凝固焓值的贡献减弱,因此纳米复合相变材料整体的凝固焓值会低于有效介质理论的预测值。同样的,这些受限的正十六醇分子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相变潜热也相应较少,最终导致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熔化焓值也相应降低。为改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焓值,本文进一步构建了羟基修饰石墨烯纳米片的简化氧化石墨烯模型,利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羟基与正十六醇的羟基结合形成氢键,成功抵消了一部分相变焓值损失。通过实验制备并测试了氧化石墨烯-正十六醇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焓值,验证了模拟的结果,为高焓值多元醇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为了研究氢键和晶体结构对多元醇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微观影响机理,本文分别以赤藓糖醇和典型的固固相变多元醇季戊四醇为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相变前后导热性能的差异。通过分析相变过程中晶体结构变化引起的氢键变化和导热系数变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揭示了氢键对多元醇相变材料分子间导热的贡献。在固态下,氢键数目越多、氢键键能越大则醇类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越高。为了充分利用氢键对醇类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贡献,本文提出并建立了一个基于正一元醇相变材料的“理想晶体”模型。通过模拟发现,在“理想晶体”结构中沿正一元醇分子链长度方向的导热是弹道式的,温度梯度很小;主要的导热温差集中在“理想晶体”分子层的界面处,而界面处羟基形成的氢键可以提高界面传热系数。该“理想晶体”结构可以将正一元醇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近1倍,为提升多元醇相变材料的本征导热系数提供了理论借鉴。最后,为了测试多元醇相变材料与金属界面间的接触热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稳态热流法的改进型薄型材料接触热阻测试原理,设计并成功开发了相应的测试仪器。利用该自研仪器对赤藓糖醇与不同金属界面间的接触热阻进行了系统性测试,阐明了表面粗糙度和接触压力对多元醇相变材料与金属界面间接触热阻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表面粗糙度越小、接触压力越大则接触热阻越小这一规律。此外,还通过模拟揭示了多元醇相变材料与不同金属界面处声子振动态密度耦合度的差异,从而辨别出了不同金属界面热传导能力的优劣,为实际储热系统中封装材料的选取和系统热设计提供了参考。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典型多元醇相变材料的若干关键热力学和输运性质开展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所得的结果有助于指导基于多元醇的高相变焓值、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为中温区相变储热技术的进步和推广提供基础支撑。

吴昊天[6](2021)在《基于永磁风机并网技术的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在降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情况下,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是各国开发的重点领域之一。将风能转化为可以利用的电能涉及到了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包括风力机的设计、变频技术、电机电子技术和芯片控制技术等。现阶段,因风力发电具有很高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资源,降低风电对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电力电子化的风电并网及相关系统的优化运行控制正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其中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多端直流微电网系统和基于大容量储能技术的交流微电网系统是风电并网和风能利用的两种有效途径。本文围绕永磁直驱风机的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控制策略、永磁风机交流接入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永磁风机直流并网控制策略、永磁风机直流接入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控制策略改进本文基于“不可控整流器+Boost升压斩波电路+三相电压型PWM逆变器”的永磁风机拓扑结构,深入阐述了机侧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MPPT)原理和网侧的双闭环控制原理;针对机侧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提出了“转速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针对网侧主流的“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并网控制策略,通过对控制算法的改进,提高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控制性能,达到以下三个交流并网的目标:1)减少电流谐波,提高动态响应速度;2)实现有功量与无功量的解耦,达到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和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输出;3)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2)基于永磁风机交流并网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本文基于含有风电、可调度分布式发电(柴油发电机)、储能系统和局部负荷的交流微电网,根据当前新的主流智能算法,提出一种新的高效的电力管理方法,并采用适当的预测技术来处理微电网中风能和电能消耗的不确定性。提出的能源管理优化目标旨在使微电网在燃料、运行和维护以及主电网电力进口方面的支出最小化,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微电网对上游电网的能源输出。本文立足于交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研究,以最优运行成本为控制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启发式群优化算法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策略。首先,依据各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运行特性建立各分布式发电单元的等效数学模型,进而清晰地表述交流微电网的运行控制过程和各种模态的切换;其次,在建立各等效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的目标函数;再次,依据各分布式单元的特性列出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此外,运用本文提出的混合启发式群优化算法,在约束条件下求解该交流微电网的目标函数,得出各分布式电源的具体出力和投切状态;最后,将本文提出的运行控制策略在一个具体案例上进行仿真,同时与传统PS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进行仿真分析。(3)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永磁风机直流并网控制策略本文基于VSC换流站的控制策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VSC-HVDC的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一个三端的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系统,包括永磁风机侧和两个交流侧;然后,基于三端直流并网系统提出了一种三层控制策略,包括系统级、换流站级和换流器阀级。对于风机侧的换流站控制,利用改进PR控制可以无静差跟踪的特点,将传统的定交流电压单环控制改造为“电压外环PR-电流内环解耦”的双闭环控制,解决了风机侧交流电压畸变时,VSC换流站对称性故障穿越的难题。(4)基于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本文立足于风电机组参与功率调节时直流微电网试验平台的优化运行,以微电网智能多代理技术和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储能技术为基础,设计一种新的并网运行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六端直流微电网系统的模型,研究各端口的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其次,以直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和故障穿越为控制目标,以微电网智能多代理技术和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储能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的直流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策略和一种新的直流微电网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实现了对风力发电机组出力波动的有效控制和多端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保证了直流微电网内负荷的稳定供电和成本优化;最后,在“直流微电网试验平台”上进行仿真验证和故障运行研究,验证新的直流微电网并网优化控制策略和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是否可以有效地协调和控制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资源。

郑欣,唐登平,雷鸣,李玲华,吴元相,刘开培[7](2021)在《柔性直流输电用直流阻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建模与计量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了直流阻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模型,考虑所测电压信号存在谐波的情况,基于其等效电路推导了分压比的数学表达式,并分析了电阻和电容偏差、环境温度以及杂散电容等因素对分压比和计量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柔性直流输电中电压含谐波时,有多种因素会导致直流阻容式互感器出现计量误差,且谐波含量越大,相应的误差越大,对计量准确度产生明显影响。最后给出降低计量误差的具体方法。

钟志宏[8](2021)在《考虑车-地储能装置的城轨列车再生制动性能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列车运行性能的要求日益增高,列车的制动性能是运行性能的重要表征。为了保证列车更加安全平稳的运行,提升列车的再生制动性能,本文以车载-地面储能系统应用于城轨列车为前提,针对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问题,再生制动过程中的系统稳定性问题,以及低速区再生制动控制性能下降问题三方面开展理论和实验研究。再生制动带来的牵引网电压抬升,会导致制动电阻启动,甚至引发再生制动失效,造成制动能量的浪费,影响制动的平稳性。本文以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经济绿色的制动为目标,以含有车载储能系统和地面储能系统的非线性、多约束的牵引供电系统为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在线运行且效果接近离线全局最优的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以遗传算法在典型工况下的离线全局优化结果为基础,对影响因素较为单一的线性结果进行规律的提取,对非线性或多影响因素的结果进行规律的挖掘,将复杂的全局优化问题转化为规则与局部优化问题的结合。针对规律挖掘过程中提炼的局部优化问题,本文综合考虑列车功率、列车位置、车载/地面储能装置状态等影响因素,结合局部变分法、潮流解析等方法,得到最优决策变量与多影响因素间的数学关系,可用于在线求解。基于八通线实际线路数据对该策略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再生制动过程中,牵引网存在电压振荡问题,并且车载/地面储能系统的加入会影响原牵引供电系统的阻抗,从而影响电压振荡规律。为了探究储能系统的加入对牵引供电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采用小信号分析法,对12种列车典型运行工况进行了建模,分析对比了不同工况对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差异。针对现有主动阻尼策略参数调节困难、补偿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从阻尼匹配的角度,基于串联虚拟阻尼的思想,从理论上设计了最优阻尼补偿形式,并通过简化得到了工程上可实现的简化补偿形式。考虑到储能装置不同控制结构下的最优阻尼形式存在差异,选取了6种补偿结构,并对比了不同补偿结构下的最优阻尼补偿效果,提出了考虑工况变化的变结构最优阻尼补偿策略,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实现最优补偿效果。城轨列车的再生制动主要通过牵引电机的控制算法实现。在低速下,输出转矩和测量转速精度的下降导致电机控制性能的下降,再生制动力在低速区难以精确控制,从而影响精准停车。本文以提升低速区的输出转矩精度和转速观测精度为目标,基于李雅普诺夫第二稳定性定律,提出了能够保证低速制动区稳定性的转速和定子电阻并行辨识策略。与传统设计中只对单参数进行设计的特点不同,本文利用转速和定子电阻误差间的耦合关系,对二者的自适应律进行综合设计。随后,采用小信号注入的方式,对转子电阻进行准确辨识。考虑到小信号注入会增加输出转矩脉动,本文设计了转矩脉动消除环节,保证了输出转矩的平稳性。为验证本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搭建了功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和牵引电机对拖平台。功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基于RTLAB半实物平台和实物储能装置,搭建了包含储能装置、牵引供电网络以及列车的复杂系统,可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多种工况进行模拟。本文提出的车载储能装置和地面储能装置协调控制策略,以及变结构阻尼补偿策略均在该平台上得到了有效验证。提升低速再生制动性能的多参数在线辨识策略则在电机对拖平台上完成了验证,并在地面联调试验中得到成功应用。图161幅,表21个,参考文献121篇。

袁林中[9](2021)在《滚转飞行器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设计及解旋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滚转飞行器主要是围绕课题项目旋转制导弹药进行研究的。旋转制导弹药的姿态参数测量一直是旋转制导的研究重点,它是评定旋转制导综合性能和提高制导精度的重要依据。面对旋转制导弹药及其内部零部件小型化、制导精密化的高要求,突破惯性测量系统小型化和精密化的技术瓶颈成为关键。目前,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惯性测量系统中的小体积陀螺仪关键器件处于国产量程小、精度较低、高端进口受阻的状态,而采用国产陀螺仪进行自旋飞行器的转速测量,还存在转速测量量程不够、测量参数误差大等问题,影响制导精度。因此,设计一种具有解旋功能的隔离装置来降低自旋对IMU惯性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对于提高飞行姿态等相关参数的测量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可隔离弹体自旋轴、用于安装惯性测量系统的旋转隔离装置,使弹药弹体旋转时IMU惯性测量系统跟随飞行器绕旋转轴线同步反转,以消除IMU惯性测量系统绕弹体轴线的对地旋转(称为解旋)。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设计要求,对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进行了稳态设计和动态设计,确定了执行元件等主要元件的选型,建立了机电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控制系统校正器。2、采用了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和数学模型,通过模块化设计思路搭建了无刷电机模块、PWM逻辑输出模块,电压逆变器模块、速度控制模块等关键子模块,通过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了机电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表明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强、动态特性良好。3、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空间受限等设计要求,设计了旋转隔离装置机械模块和机电控制系统,机电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中包括主控制板硬件电路设计、电源电路设计、驱动电路设计、电流采样电路、编码器接口电路等硬件电路模块,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中断子程序和模糊PID子程序等软件模块。4、为研究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的解旋性能,设计了试验平台的机械部分和控制系统。经试验参数调试,在空载和负载两种情况下进行解旋性能试验研究,采集了转速稳态阶段和变速阶段的数据,试验表明:机电系统的转速控制精度和系统响应速度均符合旋转隔离装置设计要求,解旋效果好。

杨舒涵[10](2021)在《基于近红外的棉花回潮率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第二大棉花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棉花消费国,棉花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农业发展逐渐智能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棉纺织企业对棉花加工行业棉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回潮率是影响棉花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着收购、加工、仓储交易、纺织等各个环节。因此对棉花回潮率进行高效、精确的检测是目前棉花加工行业的重点。本文针对基于近红外法的棉花回潮率检测方法及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传统棉花回潮率检测方法效率低、实时性不够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的非接触式棉花回潮率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进行了 6%、8%、10%、12%、14%、16%这6个不同回潮率水平棉花样本的制备,然后分别用目前广泛应用的电阻法、红外法以及烘箱法的三种检测方法进行了对照验证,研究了测量距离和样本密度对红外法棉花回潮率测量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测量距离和样本密度的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不同测量距离下测量数据的极差在0.6%以内,标准差在0.134%之内。不同密度下测量结果的极差在0.5%左右,标准差在0.15%之内,可满足在线加工对回潮率的测量精度要求。通过理论及实际测试实验证明了基于红外法非接触测量棉花回潮率的可行性。(2)验证了基于近红外的非接触式棉花回潮率检测方法可行后,用基于烘箱法的棉花回潮率标准数据对现有的通用红外水分仪进行了标定,并开发了基于Modbus的PC端上位机软件,以适用于棉花回潮率的测量。经标定模型标定后的回潮率值精度较高,测量误差在0.5%左右。(3)为了对基于近红外LED的检测系统测量棉花回潮率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先设计了一套基于红外LED的水分检测原理装置,包括硬件电路设计、电路焊接、软件程序设计和调试,并进行了标定和测量精度验证。该装置使用单颗波长为1450nm的近红外LED,可测量含水量较高的样品。该水分检测原理装置为后续设计精度更高的红外水分检测仪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线。(4)在所设计的红外LED水分检测原理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三波长近红外检测系统,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案。使用SolidWorks对光学测量头的壳体和LED反光杯进行了基础建模,然后在LucidShape、LightsTools和Zemax这三个光学仿真软件中进行了光学仿真。最后基于三波长的测量方案,设计了相应的电路模块并进行了仿真。为后续基于红外原理的棉花回潮率检测仪的研制和精度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一种测量电阻偏差的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测量电阻偏差的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2 EWB仿真计算
3 实验验证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2)计及电能质量影响的10 kV配电网损耗计算模型及其实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计及单种电能质量扰动影响的配电网损耗计算
    1.1 计及谐波的10 k V配电网损耗计算
    1.2 计及三相电流不平衡的10 k V配电网损耗计算
    1.3 计及电压偏差的10 k V配电网损耗计算
2 考虑电能质量影响的配电网损耗综合评估模型
    2.1 10 k V配电网综合损耗评估方法
    2.2 10 k V配电网综合损耗计算步骤
3 物理实验及结果分析
    3.1 实验方案及参数
    3.2 谐波实验
    3.3 三相电流不平衡实验
    3.4 电压偏差实验
    3.5 复合电能质量扰动实验
4 结论

(3)基于Thevenin模型的蓄电池内阻监测装置的现场校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蓄电池内阻测量基本理论
    1.1 Thevenin模型
    1.2 标定电池
    1.3 标准测量方法
    1.4 现场测量方法与问题
2 现场校验方法设计
    2.1 基本原理
    2.2 校验方法设计
        2.2.1 独立系统的校验
        2.2.2 连接蓄电池组的系统校验
        2.2.3 配置专用检测接口的系统校验
3 现场校验方法的验证
    3.1 标定电池的稳定性
    3.2 现场比对测量的有效性
    3.3 现场校验的校准能力验证
4 结束语

(4)基于混合补偿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原理
2 基于混合补偿的单相接地故障消弧原理
    2.1 线相变换器消弧原理
        2.1.1 线相变换器输出电压偏差计算
    2.2 有源补偿装置原理
        2.2.1 有源补偿装置控制方法
        2.2.2 串联耦合变压器变比计算
3 线相变换器与接地变压器选型
    3.1 线相变换器选型
    3.2 接地变压器选型
4 仿真分析
    4.1 稳态电流抑制效果分析
        4.1.1 算例1:过渡电阻为30 Ω
        4.1.2 算例2:过渡电阻为100 Ω
        4.1.3 算例3 过渡电阻为800 Ω
    4.2 暂态电流抑制效果分析
5 与现有方法比较
6 结语

(5)面向中温储热的多元醇相变材料热物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可再生能源与储热技术
        1.1.2 中温区多元醇相变材料
    1.2 多元醇相变材料的热物性研究现状
        1.2.1 多元醇相变材料的储热特性
        1.2.2 多元醇相变材料的导热特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1 羟基和纳米添加物对多元醇相变材料相变焓值的影响
        1.3.2 羟基和晶体结构对多元醇相变材料微观热传导的影响
        1.3.3 多元醇相变材料和金属界面间的热传导特性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课题来源
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和实验表征手段
    2.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2.1.1 基本原理与概念
        2.1.2 分子建模和计算方法
        2.1.3 各热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2.2 热物性的实验表征手段
        2.2.1 相变材料试样的制备
        2.2.2 热物性分析测试仪器
        2.2.3 改进型稳态热流法接触热阻测试仪器
    2.3 本章小结
3 羟基和纳米添加物对醇类材料相变焓值的微观影响机理研究
    3.1 羟基对赤藓糖醇熔化焓的影响规律研究
        3.1.1 力场参数和验证
        3.1.2 赤藓糖醇固液两相模型
        3.1.3 羟基对赤藓糖醇熔化焓值的贡献
    3.2 纳米添加物对正十六醇材料相变焓值的影响规律研究
        3.2.1 纳米复合相变材料模型
        3.2.2 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3.2.3 纳米添加物对正十六醇相变焓值的抑制
    3.3 氧化石墨烯对正十六醇材料相变焓值的影响规律研究
        3.3.1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模型
        3.3.2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3.3.3 氧化石墨烯内羟基对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相变焓的贡献
    3.4 本章小结
4 氢键对多元醇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微观影响机理及优化研究
    4.1 赤藓糖醇的导热性能研究
        4.1.1 赤藓糖醇微观导热模拟细节
        4.1.2 导热系数测试细节
        4.1.3 固液相变前后赤藓糖醇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
    4.2 季戊四醇的导热性能研究
        4.2.1 季戊四醇微观导热模拟细节
        4.2.2 导热系数测试细节
        4.2.3 固固相变前后季戊四醇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
    4.3 正一元醇材料导热性能强化的分子设计研究
        4.3.1 正一元醇“理想晶体”模型设计与构建
        4.3.2 导热系数测试细节
        4.3.3 正一元醇“理想晶体”的导热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多元醇相变材料与金属界面间的热传导特性研究
    5.1 赤藓糖醇与金属界面接触热阻的实验测试研究
        5.1.1 改进型稳态热流法测试仪器测试准确性验证
        5.1.2 表面粗糙度对赤藓糖醇与薄型金属界面间接触热阻的影响规律
        5.1.3 接触压力对赤藓糖醇与薄型金属界面间接触热阻的影响规律
    5.2 界面接触比率对赤藓糖醇与金属界面热传导影响的微观模拟研究
        5.2.1 赤藓糖醇与金属微观界面导热模拟细节
        5.2.2 界面接触比率对赤藓糖醇与金属界面热传导的影响机制
    5.3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基于永磁风机并网技术的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永磁风机交流并网控制研究现状
        1.2.2 基于永磁风机交流并网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1.2.3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直流并网控制研究现状
        1.2.4 基于永磁风机直流并网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1.2.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永磁风机的交流并网技术研究
    2.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及相关工作原理
        2.1.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
        2.1.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风能最大功率跟踪(MPPT)原理
        2.1.3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三相逆变原理
    2.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整流器控制及设计
        2.2.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机侧数学模型
        2.2.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机侧控制策略分析
        2.2.3 本文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控制策略分析
    2.3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逆变器控制及设计
        2.3.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网侧数学模型
        2.3.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的网侧控制策略分析
        2.3.3 本文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控制策略分析
    2.4 系统仿真与分析
        2.4.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机侧的建模及仿真分析
        2.4.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网侧的建模及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永磁风机交流并网技术的交流微电网优化运行策略
    3.1 引言
    3.2 交流微电网系统框架及微电网等值模型
        3.2.1 交流微电网系统框架
        3.2.2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等值模型
        3.2.3 储能系统等值模型
        3.2.4 柴油发电机模型
    3.3 交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策略
        3.3.1 目标函数的确定
        3.3.2 约束条件
        3.3.3 基于混合启发式的蚁群优化算法
    3.4 算例仿真与分析
        3.4.1 交流微电网参数
        3.4.2 启发式蚁群优化算法的仿真分析
        3.4.3 启发式蚁群优化算法与传统PS算法的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永磁风机的直流并网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永磁风机模型及水动力性能研究
        4.2.1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模型
        4.2.2 永磁风电机组的水动力性能研究
    4.3 并网VSC换流站建模与控制
        4.3.1 风电场并网VSC换流站模型
        4.3.2 VSC换流站控制策略
    4.4 基于VSC的永磁风力发电直流并网系统及控制
        4.4.1 系统构成
        4.4.2 直流并网系统控制策略
    4.5 系统仿真与分析
        4.5.1 仿真系统参数
        4.5.2 电网侧VSC换流站仿真及分析
        4.5.3 风机侧VSC换流站仿真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永磁风机直流并网技术的多端直流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
    5.1 引言
    5.2 直流微电网拓扑结构及各换流器控制
        5.2.1 风机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5.2.2 储能系统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5.2.3 光伏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5.2.4 交流并网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5.2.5 交流负载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5.2.6 直流负载侧换流器建模及控制策略
    5.3 含永磁风机的直流微电网并网运行控制系统
        5.3.1 直流微电网并网运行的拓扑结构
        5.3.2 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
    5.4 系统仿真及实验
        5.4.1 仿真系统参数
        5.4.2 并网运行仿真(降压)
        5.4.3 并网运行仿真(全压)
        5.4.4 功率平滑控制仿真及实验
        5.4.5 削峰填谷控制实验
        5.4.6 系统故障穿越仿真及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7)柔性直流输电用直流阻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建模与计量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直流阻容式电压互感器计量特性分析
    1.1 直流阻容式电压互感器基本结构
    1.2 阻容分压器及其他一次设备等效电路
    1.3 阻容分压器测量误差原因分析
        1.3.1 电阻和电容本身的偏差
        1.3.2 环境温度的影响
        1.3.3 杂散电容对分压器分压比的影响
2 直流阻容式电压互感器变比特性仿真
    2.1 模型仿真
    2.2 降低误差的措施
3 结论

(8)考虑车-地储能装置的城轨列车再生制动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和利用
        1.2.2 再生制动稳定性
        1.2.3 低速再生制动性能优化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2 基于离线非线性多耦合建模的在线车地协调控制策略
    2.1 含车载和地面储能系统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
        2.1.1 车-地互联协调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
        2.1.2 制动能量损失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2 考虑安全可靠与经济的多工况离线优化
        2.2.1 车载和地面储能系统离线优化问题
        2.2.2 考虑多工况的离线优化结果分析
    2.3 基于规律挖掘的在线协调控制策略
        2.3.1 充放电阈值影响因素归纳
        2.3.2 充放电阈值的非线性规律挖掘
        2.3.3 在线协调控制策略设计
    2.4 仿真与实验
        2.4.1 仿真分析
        2.4.2 实验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考虑储能系统多工况优化补偿的再生制动稳定性研究
    3.1 城轨列车稳定性问题机理分析
    3.2 加入储能装置前后的牵引系统稳定性分析
        3.2.1 数学模型描述
        3.2.2 无储能装置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3.2.3 带储能装置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3.3 基于车-地储能系统的变结构阻尼补偿策略
        3.3.1 多种阻尼补偿工况下的虚拟阻抗补偿
        3.3.2 串联虚拟阻尼的优化设计
        3.3.3 变结构阻尼补偿策略
    3.4 实验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提升低速再生制动性能的感应电机参数辨识策略
    4.1 再生制动低速域参数辨识机理性问题分析
        4.1.1 感应电机参数能观性
        4.1.2 低速辨识稳定性问题
    4.2 基于耦合的关键参数并行辨识策略
        4.2.1 转速和定子电阻的耦合性分析
        4.2.2 基于李雅普诺夫的转速、定子电阻辨识稳定性设计
        4.2.3 基于小信号注入的转子电阻辨识策略及其稳定性
    4.3 实验验证
        4.3.1 5.5 kW感应电机对拖实验平台
        4.3.2 关键参数在线辨识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滚转飞行器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设计及解旋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制导炮弹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旋转弹制导技术及隔离控制系统相关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旋转隔离装置设计要求分析及机电系统设计
    2.1 旋转隔离装置设计要求分析
    2.2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稳态设计
        2.2.1 负载分析
        2.2.2 执行元件匹配设计
    2.3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执行元件选型设计
        2.3.1 直流无刷电机的基本结构
        2.3.2 直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及旋转磁场的产生
    2.4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动态设计
        2.4.1 机电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4.2 机电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校正器设计
        2.4.3 机电系统直流无刷电机的运行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3.1 控制系统及PID调节技术
        3.1.1 控制系统选择
        3.1.2 PID调节技术及作用
    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3.2.1 模糊控制算法
        3.2.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3.3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3.3.1 MATLAB/Simulink特点
        3.3.2 旋转隔离装置直流无刷电机模块
        3.3.3 PWM逻辑输出模块
        3.3.4 电压逆变器模块
        3.3.5 速度控制模块
        3.3.6 机电系统仿真结果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设计
    4.1 旋转隔离装置机械设计
        4.1.1 动力输出及硬件电路控制模块
        4.1.2 惯导系统信息采集模块
    4.2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3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3.1 硬件电路主控制器设计
        4.3.2 电源电路设计
        4.3.3 驱动电路设计
        4.3.4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4.3.5 编码器接口电路设计
        4.3.6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4.4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4.1 主程序设计
        4.4.2 中断子程序设计
        4.4.3 PWM调制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研究和分析
    5.1 试验平台机电系统设计
        5.1.1 试验平台机械设计
        5.1.2 试验平台机电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及软硬件系统设计
    5.2 试验装配系统
    5.3 旋转隔离装置动态性能试验调试
    5.4 空载试验解旋性能分析
    5.5 负载试验解旋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基于近红外的棉花回潮率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红外法在农业领域中定量检测的发展及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基于近红外的棉花水分检测原理
    2.1 棉花含水量的计算
    2.2 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
        2.2.1 棉纤维的吸湿与含水
        2.2.2 水分子吸收红外光的原理
        2.2.3 水的近红外吸收光谱
    2.3 Kubelka-Munk定律
    2.4 多波长水分测量原理
    2.5 本章小节
3 基于近红外的棉花回潮率检测可行性研究与实验
    3.1 红外水分仪影响因素实验设计
        3.1.1 实验设备
        3.1.2 棉样制备
        3.1.3 实验过程
    3.2 实验结果分析
        3.2.1 测量距离对红外水分仪测量结果的影响
        3.2.2 样本密度对红外水分仪测量结果的影响
    3.3 红外回潮率测量结果标定模型
    3.4 基于Modbus协议的红外棉花回潮率测量上位机软件设计
    3.5 实验结论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近红外LED的水分检测原理装置设计与验证
    4.1 硬件电路设计
        4.1.1 电源电路
        4.1.2 基准电压电路
        4.1.3 LED驱动电路及光电转换电路
        4.1.4 模拟信号放大电路
        4.1.5 主控电路
    4.2 系统程序设计
        4.2.1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2.2 数据显示程序设计
    4.3 红外水分测量装置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硬件调试
        4.3.2 水分测量的标定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三波长近红外LED棉花回潮率检测系统设计与仿真
    5.1 系统总体方案
    5.2 光源和近红外光电探测器选型
        5.2.1 光源选型
        5.2.2 近红外光电探测器选型
    5.3 光路设计
        5.3.1 反光杯设计原理及参数优化
        5.3.2 反射光路的设计
    5.4 棉花回潮率检测系统电路设计
        5.4.1 光源信号驱动电路设计
        5.4.2 I-V转换电路设计
        5.4.3 滤波电路设计
        5.4.4 A/D电路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一种测量电阻偏差的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2]计及电能质量影响的10 kV配电网损耗计算模型及其实验验证[J]. 李琼林,刘书铭,温佳静,王毅,代双寅,谭甜源,刘开培.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2(01)
  • [3]基于Thevenin模型的蓄电池内阻监测装置的现场校验方法研究[J]. 李晶,陈轲娜,罗洋,刘益岑. 电测与仪表, 2021(11)
  • [4]基于混合补偿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方法[J]. 荣飞,刘成,刘红文,柴晨超. 南方电网技术, 2021(09)
  • [5]面向中温储热的多元醇相变材料热物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D]. 冯飙. 浙江大学, 2021
  • [6]基于永磁风机并网技术的微电网优化运行研究[D]. 吴昊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7]柔性直流输电用直流阻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建模与计量特性分析[J]. 郑欣,唐登平,雷鸣,李玲华,吴元相,刘开培.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1(08)
  • [8]考虑车-地储能装置的城轨列车再生制动性能优化研究[D]. 钟志宏.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9]滚转飞行器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设计及解旋性能研究[D]. 袁林中.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10]基于近红外的棉花回潮率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D]. 杨舒涵.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一种测量电阻偏差的装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