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在海南省中部民族地区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丁艺[1](2021)在《“生态博物馆”视域下湿地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以滇池海东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湖畔的海东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快速增长,环境问题不断增加,城市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湿地自然资源越来越少。在如此背景下,即要保护湿地环境,又需顺应城市发展,协调湿地环境与城市的关系刻不容缓。突出湿地环境与人、与地域文化的和谐关系,本文以生态博物馆理念为切入点,深入思考海东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及相关问题。将生态博物馆理论应用于湿地景观空间设计,一定程度上跳出了生态博物馆的现有载体,提出了在湿地环境保护与利用的策略。从生态博物馆的根本理论出发,对比分析城市发展需求和各类政策下湿地保护与发展条件,结合海东湿地公园的实际状况合理践行生态博物馆理论。近年来生态博物馆这一新兴的博物馆形式的提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域文化和社区有着较为前沿的理解,通过生态博物馆概念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湿地来说是一种可持续性的保护。将生态博物馆理论应用到湿地景观设计上,在湿地原址上建立起适宜的保护机制,加以地域文化元素和社区参与,打破人们对博物馆的固有印象,并不断丰富生态博物馆在不同地域载体中的应用研究。本文拓展了生态博物馆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整理了相关案例和文献资料,探索与思考生态博物馆下海东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可行性,将生态博物馆理论应用于城市湿地景观保护和发展开启了尝试,为未来更多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保护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张引[2](2021)在《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黎族是一个充满着南国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同时也蕴藏着瑰丽多姿的地域文化,黎族传统住居文化尤为彰显其鲜明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本文基于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研究的初衷,试图详尽记录与精准挖掘黎族传统建筑艺术文化精髓。地域性传统建筑离不开其所在的聚落环境,传统聚落作为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载体不仅对其形态特征流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了黎族传统民居文化的生成,因此对黎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无法回避其传统聚落环境。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差异性较大,它是黎族先民在漫长历史迁徙和聚居繁衍中积累下来的地方风俗、民族性格及文化意识,结合传统聚落环境保护传统民居建筑能够继承千年文明的民居文化,推动南海主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通过再生思维让黎族民居的设计精华在城市街道景观、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运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思路从黎族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出发,拓展成了兼具传统聚落环境大局意识的再生设计思考。论述了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之间的关系,从多个维度认知二者之间“矛盾”与“相互作用”的复杂关联。通过绪论部分阐述了本选题的缘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内容。历时十三年的田野调查凝练成第一章,详细阐述了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类型及配属建筑设施,为后文的保护与再生提供详实的理论支撑。第二章着重阐述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理论,针对其场所精神把握、原生态保护原则、建筑意义重构和文化生态反哺等再生理论强调了黎族传统聚落保护需要关注的环境问题。第三章开始逐步将研究重心转变到黎族建筑遗产的传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以“原真性”为主要传承脉络展开论述,较为客观的阐述了保护与再生设计之间的博弈关系。任何地区的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工作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其不断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分别从外和内两个角度的影响,本文在第四章围绕海南省多个黎族传统村落详细分析保护与再生的因果关系,以实际案例说明分析再生应用的实际情况,为后一章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传统民居再生设计进行铺垫。第五章整合了前文所做的理论和实际铺垫,将环境—生态—文化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设计学思维落到黎族传统民居的再生设计实处,通过美丽乡村、城市环境、文旅项目进一步加固了环境与建筑再生的关系。
袁寿玉[3](2020)在《历史、传承与跨越 ——桂滇地区竹筒琴制作工艺研究》文中认为竹筒琴属于一种集弦鸣与体鸣于一体的乐器,既可通过竹棒或手动击弦或拨弦,又可手持乐器一端以落击的方式与地面发声。竹筒琴制作工艺古朴,属于较为古老的原始管状琴,中国传统乐器筑、筝等可能皆由此乐器发展、变化而来。同时,竹筒琴分布较广,中国桂滇地区、东南亚甚至非洲等部分国家至今仍有遗存。文章主要以乐器制作工艺为视角,将历史、传承和跨越作为主要关注点,运用文献学、乐器学、音乐声学、民族音乐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桂滇地区竹筒琴的源流和演变、工艺流程以及音响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结合桂滇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和当代发展探究对乐器制作工艺的影响和关系,进而提出创新和传承构想。文章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桂滇地区竹筒琴源流考辨及历史述略。通过以制作工艺为切入点,借鉴历史文献、考古、图像资料及实物对桂滇地区竹筒琴的起源、发展和流布的历史脉络进行详细梳理,并通过与东南亚地区竹类乐器的对比,探究桂滇竹筒琴与其他相似乐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二部分,竹筒琴制作工艺与分析。通过乐器学、音乐声学等研究方法对传统和现代竹筒琴的构造、形制、制作工艺以及音响特征进行梳理、对比和分析,通过客观数据确立乐器制作的标准模式。第三部分,制作工艺的文化内涵。通过民族音乐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探究文化对于乐器制作工艺的影响,通过乐器的当代场合和功能进行表述,探究文化对于乐器制作工艺的影响和关系,并从文化认同角度探究乐器制作工艺的创新和当代传承。
余聿莹[4](2020)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延续非遗文化生命力的动力源泉,对凸显宝贵的人类智慧和精神血脉,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使之在当代社会中得以保存,实现价值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了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主要借鉴文化地理学、空间计量学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间分布格局、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整体的宏观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利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变异系数等ArcGIS空间计量学研究方法,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研究对象,全国33个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整体空间分布和不同类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特征为研究内容,通过对传承人空间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非遗传承人整体在空间分布上属于集聚分布。分布均匀度较低,区域分布差异明显,表现出较强分布不均衡。形成2个高密度圈,4个次高密度圈和多个小核心圈。东西中部空间分布格局中东部地区最多,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少。从类型分布来看,各类型非遗传承人都为典型的聚集型分布,同时在集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从空间分布差异来看,各类型非遗传承人承载着独特的地域属性和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程度上的空间差异。从空间分布密度来看,各类项目传承人分布集中在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省际间文化碰撞融合交界等地区。影响我国非遗传承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与中国人口分布的数量和质量的有关,二是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三是与民族性地域性密切关联,四是具有相同文化属性和文化风格的文化地理区的影响,五是受到评选和认定传承人的过程与政策因素的影响。针对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以下建议:要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大对中部、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传承人的扶持力度;让生活性保护成为一种常态,实现非遗传承的活力和生命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马小冬[5](2019)在《海南村落旅游景观的开发与保护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提出,村落旅游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也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心愿,村落旅游逐渐成为海南乡村聚落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村落旅游这一新的生产方式的介入,给海南乡村聚落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众多学者主要从经济,文化方面研究旅游对乡村聚落的影响,而景观视角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村落旅游对海南乡村聚落景观的影响,即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在旅游背景下研究其变化特征与存在问题,并以规划设计手段来尽量避免问题的产生,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保护和开发海南传统村落的具体策略。笔者从制度、理念和具体途径三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和开发海南传统村落的策略,即应尽快建立系统的海南传统村落保护机制;树立慎始、保护先行和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村落开发理念;立足海南传统村落的特色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休闲旅游等。首先,通过文献整理与分析,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综述,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然后总结出旅游介入下海南乡村聚落景观变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功能旅游化,尺度扩大化,空间开阔化、丰富化,具体反映在道路、建筑、庭院等景观方面。然后进一步对乡村聚落景观变化的动因与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变化原因都源于满足村落旅游的可达性、娱乐性、服务性。聚落景观变化中存在的问题,大多反应出因建造者审美偏差、规划缺失所导致的景观混乱与乡村性的丧失。最后,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村落旅游介入下海南乡村聚落景观的规划设计思想与原则,并从聚落的形态布局、道路、建筑、公共空间方面进行具体景观设计,以期在保护海南乡村聚落的同时发展村落旅游。
魏唯一[6](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刘云[7](2019)在《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研究 ——以安徽省两座农业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类博物馆是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博物馆行业的重要分支,农业类博物馆是陈列、珍藏、研究农业文明的重要场所,汇集与收藏了中华民族农业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物资料,集中展现了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辉煌的农业文化,是进行传统农业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它在承载与传承农业文化、科普农业知识等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彰显着极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博物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维视角,在借鉴国内外关于发挥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国内农业类博物馆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全面解析农业类博物馆的源起、定义、发展历程、育人功能及其实现方式。同时,以中国稻米博物馆、安徽农业博物馆这两座安徽省内的农业类博物馆为例,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的方式,系统梳理分析这两座农业类博物馆的育人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加强农业类博物馆的宣传力度、增强育人活动的创新性、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这三个方面着手探究提升农业类博物馆的育人功能。
罗文雄[8](2019)在《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文中认为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是黎族在长期开发、建设海南岛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门手工技艺。黎族没有文字,依靠织锦图案来记录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一幅黎锦便是一幅黎族的历史画卷。黎族传统织锦技艺及其文化在黎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黎锦在秦汉时期就已闻名于内地,成为敬献历代朝廷的贡品。随着社会的发展,黎族织锦技艺不断得到发展与升华。宋末元初,着名的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到崖州城(今海南省三亚市天崖区水南村),跟当地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学成后返回故乡松江府(今上海市)乌泥径,传播和推广黎族的棉纺织技艺,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展。黎锦技艺对促进我国棉纺织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黎族传统的采棉、植棉、弹、纺、染、织、绣等技艺,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海南黎族地区受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社会变迁速度加快,传统的织锦技艺受到严重冲击,其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存环境恶化。随着织锦艺人的不断谢世,健在的织锦艺人中相当一部分年事已高,织锦技艺后继乏人,织锦技艺濒临绝境。黎锦技艺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为此,黎族织锦工艺及其文化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2003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十大保护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锦技艺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时世之变迁及囿于自身的特殊性,在现实中对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主要阐述海南岛与黎族概况、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等,阐明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二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与变迁,阐述黎族传统的织锦原料、织锦工艺流程,同时阐明随着黎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演变与发展;三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阐述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艺术特色、解读织锦纹样与文化蕴涵;四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状况,通过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织锦技艺传承状况、织锦原料的匮乏与危机、村民观念变迁、保护资金、专业人才、政府立法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在现代大工业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恶化,生存空间不断缩小,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五是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是针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生存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从保护原则、法律与政策、保护措施、传承机制、研究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寻求切合实际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途径,给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及建议,力图使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注入民族文化元素和内涵。
徐琛[9](2016)在《基于文化地理学的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海南岛最接近祖国大陆的部分,琼北地区是由海口、琼海、文昌、定安、临高、儋州、澄迈、屯昌8个市县共同构成,近年来琼北8市县组成了区域联合体,成为海南岛新的旅游热点,古村古民居更是旅游路线中的精华。由于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琼北传统村落与民居虽然缘起于大陆,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琼北传统村落与民居不断地往变得简单和多元的方向发展,其所隐含的对自然、人文智慧的思考方式是理解特殊地域条件下的人居环境的宝贵资源,非常值得保护和研究。但其学术在学术上少人关注,近年来城市化加速,台风灾害肆虐,保护情况也让人担忧。琼北地区村落和民居在广府文化、客家文化、闽系文化、南洋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织下,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村落格局风貌与民居建筑样式,是海南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结晶和杰出代表。现有的村落格局风貌与民居是怎样形成的?各种文化之间如何分异融合?笔者认为,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必须将自然、人文因素与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传统民居样式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探讨总结琼北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形成原因、文化历史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布状况。为此,笔者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文化地理学三个学科相融合,通过文献搜集、田野调查、数据普查、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对琼北地区的传统村落与民居进行综合性基础研究,该研究主要包括:(1)构建琼北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和文化地理信息图册;(2)划分不同的村落及民居文化区;(3)研究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的文化地理学特征的形成动因;(4)探讨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与相关文化的关联。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受多种文化影响,存在多样化的独特地域文化地理特征。琼北地区各地传统村落及民居所体现出的多样化文化地理特征,是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两个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高悦[10](2016)在《海南儋州玄武岩砚式古盐田文化景观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92年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文化景观”这一特殊类型的遗产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它的独特价值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外逐渐重视“文化景观”的发掘与保存。海南儋州玄武岩砚式古盐田文化景观是人们高度契合当地自然环境进行生产生活形成的和谐统一的整体,传统的制盐工艺沿袭至今,是一种“活”的文化景观遗产。本研究将由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推动的“文化景观”原真完整性保护理念,对儋州玄武岩砚式古盐田文化景观的组成要素进行解析,从古盐田和盐田周边的村落、自然环境以及非物质文化要素等方面对这一特殊的文化景观进行调查,通过对比研究,探讨古盐田文化景观的独特性和所蕴藏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经济价值以及“突出普遍价值”,具有申请成为世界遗产的潜质。古盐田作为当地居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在自然与社会环境的不断调整中逐渐发展起来,并长期对维持盐民生计,维系古盐田村落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属于典型的文化景观类别中的“有机进化之持续性景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传统制盐业开始衰落,遗产本体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与挑战。周边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对古盐田粗放的旅游开发,加剧了古盐田文化景观的破坏,亟需探求切实有效的方式对这一珍贵的遗产进行保护。本文以多次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文献调查,解读儋州玄武岩砚式古盐田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探讨古盐田文化景观的独特性和具有的重要价值,分析传统制盐产业的衰落和保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古盐田文化景观造成的影响,最后根据世界遗产原真完整性原则提出对儋州玄武岩砚式古盐田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探索:以恢复制盐生产作为盐民的有效生计手段为主要目标,通过海盐价值的提升、以“盐”为主题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带动,发展经济,只有让盐民继续从制盐生产中获得经济利益,盐民才有动力保护古盐田文化景观遗产,自发的维持古盐田文化景观的原真性,借鉴生态博物馆的保护模式,整体性的保护古盐田文化景观遗产。同时,建立健全的古盐田文化景观保护体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再配合物质空间的保护、修复、更新工作,一种与传统物质层面的静态保存相结合的动态发展的保护模式,以实现儋州古盐田文化景观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在海南省中部民族地区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在海南省中部民族地区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博物馆”视域下湿地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以滇池海东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1 生态博物馆理论概述 |
1.2 生态博物馆理论应用的优劣势 |
1.3 湿地景观保护相关政策 |
1.4 湿地景观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 滇池海东湿地公园保护面临的挑战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五)国内外相关理论对生态博物馆的研究概述 |
5.1 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现状 |
5.2 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的实践 |
一、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实践发展案例 |
(一)生态博物馆的概念 |
1.1 生态博物馆的定义与辨析 |
1.2 生态博物馆的沿革发展 |
1.3 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之异同 |
(二)生态博物馆国外实践案列分析 |
(三)生态博物馆国内实践案列分析 |
(四)生态博物馆在不同方向中的应用理论 |
4.1 村寨类生态博物馆 |
4.2 遗址类生态博物馆 |
4.3 湿地类生态博物馆 |
(五)本章小结 |
二、生态博物馆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综述 |
(一)湿地的概念及分类 |
(二)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 |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 城市湿地景观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普遍规律 |
(三)生态博物馆与湿地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 |
3.1 生态博物馆促进湿地景观中地域文化发展 |
3.2 湿地景观生态博物馆具有丰富性 |
3.3 生态博物馆中文化表现对湿地景观设计的指导价值 |
(四)将文化特征引入湿地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4.1 湿地景观处理上存在的普遍问题 |
4.2 湿地景观中文化表达的重要性 |
4.3 有文化特征的湿地景观设计理论研究 |
(五)本章小结 |
三、滇池海东湿地公园空间环境概述 |
(一)滇池湿地概况 |
1.1 滇池区位地理 |
1.2 滇池自然环境 |
1.3 滇池历史变化 |
1.4 滇池湿地分布状况 |
(二)滇池海东湿地公园概述 |
2.1 海东湿地公园地理位置及布局形态 |
2.2 海东湿地公园现有景观设计构成 |
(三)滇池海东湿地公园周围文化特征及价值取向 |
3.1 海东湿地公园文化现有的构成形式 |
3.2 海东湿地公园周围地域文化分析 |
3.3 海东湿地公园与文化价值取向的关系 |
(四)海东湿地公园景观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 现代发展与文化传承需要之间的矛盾 |
4.2 文化认同感缺失 |
4.3 景观设计层次单一 |
(五)本章小结 |
四、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海东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
(一)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湿地景观设计原则 |
(二)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湿地景观设计要求 |
2.1 构建生态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
2.2 遵循历史文化发展 |
2.3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
(三)生态博物馆视角下研究海东湿地公园景观的意义 |
3.1 拓宽海东湿地公园的保护思路 |
3.2 促进海东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发展 |
(四)海东湿地公园景观的延续方式 |
4.1 保护湿地 |
4.2 以人为本为传承核心 |
4.3 保护地域文化 |
(五)本章小结 |
五、生态博物馆视域下海东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 |
(一)设计定位研究 |
1.1 设计目标 |
1.2 项目周边分析 |
(二)经典案例研究 |
(三)总体设计概念 |
3.1 设计概念 |
3.2 设计定位 |
3.3 设计原则 |
3.4 设计手法与策略 |
3.5 主题元素表达 |
(四)总体方案设计 |
4.1 设计布局 |
4.2 驳岸设计 |
4.3 分区细部设计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滇池湿地公园调查问卷 |
附录二:滇池湿地公园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致谢 |
(2)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背景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国内外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的研究 |
二、2000-2020年涉及聚落民居保护与再生研究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一、海南黎族传统民居遗产 |
二、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之本源 |
三、再生性设计的思考与研究 |
四、研究地域范围的思考 |
五、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黎族传统民居的生成与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概况 |
一、黎族概况 |
二、黎族民居演化发展概述 |
三、黎族原始聚落选址分析 |
小结 |
第二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类型 |
一、船型屋式民居 |
二、金字屋式民居 |
三、干栏屋式民居 |
四、砖瓦房式民居 |
第三节 黎族传统村落民居形制构造、工匠技艺及配属建筑设施 |
一、民居营建主要材料 |
二、传统民居附属建筑 |
三、形制构造的工匠技艺 |
第四节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形式特征成因 |
第五节 海南黎族传统原生态民居演化的恒常与变异 |
第二章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理论 |
第一节 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场所精神 |
第二节 传统聚落民居建筑保护策略 |
第三节 再生中的建筑意义重构与模式转换 |
一、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中的再生 |
二、在聚落环境原址场所以外的再生 |
第四节 生态学环境中的文化反哺 |
一、传统聚落体现的生态文化思想 |
二、生态营建环境智慧的当代价值 |
三、生态与环境文化的反哺环链:传承与再生 |
第三章 黎族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的传承脉络 |
一、民居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
二、传承中的再生来源 |
第二节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关系博弈 |
一、民居“形”与“意”的保护与再生设计对立 |
二、保护与人本自然再生设计延续融合 |
三、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再生设计的共生关系 |
第三节 黎族传统聚落原生态民居的保护方式研究 |
第四节 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形态转译与再生研究 |
一、多源复合的形态 |
二、再生评估机制 |
三、再生的美学策略——建筑体验中的深层知觉 |
第四章 黎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因果关系 |
第一节 白查村黎族民居的十五年沿革与流变 |
一、原址聚落发展阶段 |
二、整村迁离生活阶段 |
第二节 俄查村黎族民居生态掘进 |
第三节 洪水村黎族民居文化传承双重性 |
第四节 初保村民居保护与再生支点 |
第五节 中廖村民居再生的美丽乡村范式 |
第六节 什寒村民居建筑语言碎片与再生诊断 |
第七节 传统黎族聚落经济模式对区域分布和形态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生态文化理念下的黎族民居再生设计 |
第一节 黎族传统民居文化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环境反哺生态再生 |
第三节 文化生态环境再生的重要维度 |
第四节 生态文化再生与适应 |
第五节 设计学视角下的黎族民居再生内涵与外延 |
一、功能优化提升与打破单一固定形态 |
二、再生设计带动返璞归真 |
三、再生建筑的生态美创新 |
第六节 环境中的再生应用 |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
二、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再生应用 |
三、槟榔谷文旅项目中的再生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海南黎族船型屋测绘图与再生设计 |
附录2:海南黎族传统聚落民居保护复原图 |
附录3:海南黎族船型屋再生设计(效果图)实践方案 |
(3)历史、传承与跨越 ——桂滇地区竹筒琴制作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界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发展动态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竹筒琴制作工艺视角下的源流与历史述略 |
第一节 桂滇地区竹筒琴的源流考证 |
一、竹筒琴起源诸说 |
二、从乐器制作材料视角探讨源流问题 |
三、桂滇地区竹筒琴保存至今的原因探讨 |
第二节 乐器地域与制作工艺影响下的历史流变 |
一、乐器的地域分布 |
二、乐器制作工艺与历史流变 |
第三节 东南亚地区同类乐器制作工艺对比与联系 |
一、国外同类乐器分布与制作工艺对比 |
二、同类竹制乐器的联系与影响因素 |
三、同类竹制乐器的差异与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竹筒琴制作工艺对比与声学性能分析 |
第一节 乐器演奏方法及形式 |
一、乐器演奏方法 |
二、乐器演奏形式 |
第二节 乐器声学构成与发音原理 |
一、乐器的声学构成 |
二、乐器的发音原理 |
第三节 乐器制作工艺及差异对比 |
一、乐器制作工具及选材 |
二、乐器制作工艺流程 |
三、乐器制作工艺的差异对比 |
第四节 乐器材料试验及声学性能分析 |
一、试验材料、设备及场地 |
二、试验目的与研究路线 |
三、试验流程及音响分析 |
四、试验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竹筒琴制作工艺的当代跨越与实践创新 |
第一节 当代乐器功能表现与制作工艺影响 |
一、当代桂滇地区竹筒琴的功能与价值体现 |
二、乐器功能差异促使制作工艺形成分野 |
三、乐器功能促使制作工艺形成区域特征 |
第二节 当代乐器艺术发展与制作工艺跨越 |
一、当代乐器艺术发展与场合变化 |
二、当代乐器场合影响下的制作工艺创新 |
第三节 文化影响下的乐器制作工艺反思与启示 |
一、不同地区乐器制作工艺传承存在差异 |
二、现代旅游文化致使制作工艺出现偏差 |
三、制作工艺既要坚持创新又要注重认同 |
四、制作工艺传承需要国家引导及文化结合 |
第四节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乐器制作工艺创新与传承 |
一、文化认同视域下的乐器制作工艺创新 |
二、文化认同视域下的乐器制作工艺传承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第三节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第四节 空间统计学 |
第三章 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空间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状分析 |
第二节 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一、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类型分析 |
二、非遗传承人分布集中程度分析 |
三、非遗传承人分布均衡程度分析 |
四、非遗传承人聚集程度分析 |
第三节 地域分区分布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现状 |
第二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一、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分布分析 |
二、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
三、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聚集程度分析 |
第三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地域分异分布特征 |
第五章 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人口因素 |
第二节 经济因素 |
第三节 民族因素 |
第四节 文化地理区 |
第五节 评选过程与政策 |
第六章 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 |
第二节 加大对中部、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 |
第三节 让生活性保护成为一种常态 |
第四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的建构 |
第五节 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海南村落旅游景观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村落旅游景观开发与保护的相关研究理论 |
2.1 相关概念分析 |
2.1.1 村落 |
2.1.2 村落景观 |
2.1.3 村落旅游与村落旅游景观 |
2.2 村落景观开发与保护的理论基础 |
2.2.1 原真性理念 |
2.2.2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理念 |
2.2.3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2.2.4 旅游规划理论 |
2.2.5 景观学科理论 |
第3章 海南村落旅游景观开发与保护的现状 |
3.1 海南村落旅游景观的开发与保护状况 |
3.1.1 海南村落旅游景观的整体背景与特征 |
3.1.2 村落旅游景观的整体变化 |
3.1.3 村落旅游景观的局部变化 |
3.2 海南村落旅游景观发展现状的特征 |
3.2.1 功能趋向于为旅游业服务 |
3.2.2 景观布置种类有所增加 |
3.2.3 空间尺度有扩张趋势 |
3.3 形成海南村落旅游景观现状的动因和机制 |
3.3.1 海南村落旅游景观发展现状的动因 |
3.3.1.1 自然条件因素 |
3.3.1.2 区域经济因素 |
3.3.1.3 传统文化因素 |
3.3.2 海南村落旅游景观的建设机制 |
3.3.2.1 满足村落旅游的可达性 |
3.3.2.2 满足村落旅游的服务性 |
3.3.2.3 满足村落旅游的娱乐性 |
第4章 海南村落旅游景观开发与保护现存问题 |
4.1 海南村落旅游景观开发存在的问题 |
4.1.1 存在严重的破坏性开发倾向 |
4.1.2 建造者审美观偏差 |
4.1.3 忽略了开发的特色设计,同质化现象严重 |
4.2 海南村落旅游景观保护存在的问题 |
4.2.1 传统建筑物本身性质的局限 |
4.2.2 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有所不足 |
4.2.3 社会协同保护机制有所欠缺 |
第5章 海南村落旅游景观开发与保护的应对策略 |
5.1 海南村落旅游景观开发的应对策略 |
5.1.1 坚持慎始原则,避免破坏性开发 |
5.1.2 坚持修旧如旧原则,贯彻景观设计审美理念 |
5.1.3 进行多元化开发,打造特色旅游景观,避免设计同质化 |
5.2 海南村落旅游景观保护的应对策略 |
5.2.1 坚持保护先行原则,大力推行古建筑保护 |
5.2.2 增强本地村民保护村落的认识,提高当地居民保护意识 |
5.2.3 建立良好的生态保护观念,构造良好社会保护机制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配图的出处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综合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村落 |
1.3.2 历史文化名村 |
1.3.3 传统村落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
1.4.3 目前存在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
2.2.1 市域分布 |
2.2.2 区际分布 |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2.4.1 自然环境因素 |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
2.4.3 人口分布格局 |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
2.5.1 历史文化型 |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
2.5.3 交通枢纽型 |
2.5.4 军事寨堡型 |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3.1 层次分析法 |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
3.4.1 历史价值评估 |
3.4.2 文化价值评估 |
3.4.3 艺术价值评估 |
3.4.4 科学价值评估 |
3.4.5 社会价值评估 |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
3.5 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
4.4 小结 |
下编田野调查 |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
1.1 渭南市 |
1.2 咸阳市 |
1.3 铜川市 |
1.4 宝鸡市 |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
2.1 榆林市 |
2.2 延安市 |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
3.1 安康市 |
3.2 汉中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研究 ——以安徽省两座农业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社会调查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3.4 跨学科研究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类博物馆概况 |
2.1 农业类博物馆的起源 |
2.1.1 农业类博物馆的历史渊源 |
2.1.2 农业类博物馆的定义阐释 |
2.2 我国农业类博物馆发展历程概况 |
2.2.1 探索期 |
2.2.2 成长期 |
2.2.3 发展期 |
2.3 农业类博物馆的主要功能 |
2.3.1 收藏、保护功能 |
2.3.2 社会服务功能 |
2.3.3 育人功能 |
第三章 农业类博物馆的育人功能 |
3.1 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的主要内容 |
3.1.1 思想政治教育 |
3.1.2 科学文化教育 |
3.1.3 实践能力培养 |
3.2 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的主要特点 |
3.2.1 自主启迪性 |
3.2.2 社会协同性 |
3.2.3 实践激励性 |
第四章 农业类博物馆现状与育人困厄解析 |
4.1 我国农业类博物馆地区分布现状概况 |
4.2 安徽省农业类博物馆概况 |
4.3 农业类博物馆育人现状的实证阐释 |
4.3.1 安徽省两座农业类博物馆概况 |
4.3.2 访谈情况分析 |
4.3.3 问卷调查结果阐释 |
4.4 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困厄解析 |
4.4.1 缺乏宣传的意识 |
4.4.2 育人理念落后 |
4.4.3 讲解队伍不完善 |
第五章 提升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的对策研究 |
5.1 加强农业类博物馆的宣传力度 |
5.1.1 阵地宣传 |
5.1.2 流动宣传 |
5.1.3 媒体宣传 |
5.2 增强育人活动的创新性 |
5.2.1 创新育人形式 |
5.2.2 探索多方合作新模式 |
5.3 逐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
5.3.1 优化讲解员队伍建设 |
5.3.2 加强馆长与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培训 |
5.3.3 吸纳社会力量作为补充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前史 |
(一)西周至清代黎族传统织锦文化史料记载与研究 |
(二)民国时期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五)成绩与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研究创新 |
(一)对黎族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与内容拓展 |
(二)点面结合的多维度观察与阐释 |
六、相关问题说明 |
(一)主要概念 |
(二)调查点概况 第一章 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 |
一、海南岛自然环境 |
(一)位置与地貌 |
(二)气候 |
(三)自然资源 |
二、黎族概况 |
(一)族称与族源 |
(二)各支系分布概况 |
(三)文化习俗 |
(四)社会经济 |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 |
(一)新石器时代的纺织技术 |
(二)秦代至民国时期的黎族纺织技术 |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 |
(一)织锦与妇女 |
(二)民族精神家园 |
(三)人定胜天的理念 |
(四)人纹艺术化 |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 |
(一)历史价值 |
(二)文化价值 |
(三)艺术价值 |
(四)科研价值 |
(五)社会价值 |
(六)精神价值 |
(七)教育价值 |
(八)文化交流价值 |
(九)经济价值 |
六、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 |
(一)黎锦织造技艺是我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
(二)黎锦织造技艺推动江南棉纺织业发展 |
(三)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 |
(四)黎锦织造技艺弥补了我国棉织锦技艺的空白 第二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及其变迁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原料 |
(一)麻类纤维 |
(二)棉纤维 |
(三)动物纤维——蚕丝 |
(四)其他原料 |
二、织造工具及其功能 |
(一)腰织机构造及功能 |
(二)脚踏坐式织机构造及功能 |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流程 |
(一)麻类纤维加工 |
(二)棉类纤维加工 |
(三)纺纱 |
(四)导纱 |
(五)上浆 |
(六)染色(纱) |
(七)上机 |
(八)织造技艺 |
(九)刺绣技艺 |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变迁 |
(一)黎锦织造原料变迁 |
(二)黎锦织造技艺发展 |
(三)黎锦图案变迁 |
(四)黎锦功能变迁 |
(五)黎锦织造技艺传承方式变迁 第三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 |
(一)服饰 |
(二)锦被 |
二、黎锦的艺术文化特色 |
(一)黎锦图案艺术特点 |
(二)黎锦图案艺术风格 |
三、黎锦纹样与文化蕴涵 |
(一)纹样种类 |
(二)文化蕴涵 第四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的现实困境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实践 |
(一)传承所 |
(二)黎锦合作社(公司) |
二、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困境 |
(一)织锦艺人年事已高 |
(二)年轻传承主体流失 |
三、黎族传统织锦原材料危机 |
(一)纤维原料 |
(二)染色原料 |
四、黎族村民及传统织锦艺人的观念变迁 |
(一)55岁以上人群(女性)的观念 |
(二)30~55 岁人群(女性)的观念 |
(三)30岁以下人群(女性)的观念 |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生存困境 |
(一)生存环境受到冲击、毁坏 |
(二)收藏机构保存条件差、设备落后 |
六、保护与传承的资金及人才的匮乏 |
(一)保护与传承资金的匮乏 |
(二)缺乏专业人才 |
七、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的滞后 第五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 |
一、传承性保护的基本原则 |
(一)原真性保护 |
(二)整体性保护 |
(三)可持续性保护 |
(四)可解读性保护 |
二、传承性保护的法律保障 |
(一)立法保护 |
(二)依法保护 |
三、出台传承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
(一)加强调查研究 |
(二)保护黎锦织造技艺的生存环境 |
(三)保护传承主体 |
(四)数字化技术保护 |
(五)原材料基地建设 |
(六)保护物化的各类黎锦 |
(七)加大保护资金投入 |
(八)加强人才培养 |
(九)加强黎锦织造技艺保护的宣传力度 |
四、构建传承性保护的有效机制 |
(一)完善管理机构 |
(二)建立织锦培训基地 |
(三)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 |
(四)黎锦织造技艺普及教育 |
(五)传承性保护与开发利用 |
(六)博物馆保护与展示 |
(七)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
(八)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 |
(九)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B 田野调查提纲 |
(9)基于文化地理学的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文化地理学研究发展及现状 |
1.2.2 国内村落民居文化地理学研究 |
1.2.3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2.1 琼北地区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自然环境 |
2.1.3 文化背景 |
2.2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因子的确定 |
2.2.1 村落地形 |
2.2.2 村落布局 |
2.2.3 组团关系 |
2.2.4 村落选址 |
2.2.5 村落规模 |
2.2.6 村落环境要素 |
2.3 琼北地区传统民居文化因子的确定 |
2.3.1 民居类型 |
2.3.2 建筑材料 |
2.4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数据库构建 |
2.4.1 技术路线 |
2.4.2 建立数据库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学特征分析 |
3.1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地理学特征 |
3.1.1 传统村落的分布情况 |
3.1.2 传统村落的地形分布特征 |
3.1.3 传统村落的布局分布特征 |
3.1.4 传统村落的组团关系分布特征 |
3.1.5 传统村落的村落选址分布特征 |
3.1.6 传统村落的村落规模分布特征 |
3.1.7 传统村落的村落环境要素分布特征 |
3.2 琼北地区传统民居文化地理学特征 |
3.2.1 传统民居类型分布特征 |
3.2.2 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分布特征 |
3.3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叠合特征分析 |
3.3.1 村落布局与民居类型的叠合分析 |
3.3.2 村落选址与村落规模的叠合分析 |
3.3.3 村落地形与民居类型的叠合分析 |
3.3.4 建筑材料与民居类型的叠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学特征的影响因素 |
4.1 自然环境 |
4.1.1 地形地貌 |
4.1.2 水文条件 |
4.1.3 气候特点 |
4.1.4 海洋资源 |
4.1.5 地质分布 |
4.2 人文环境 |
4.2.1 行政沿革 |
4.2.2 人口迁徙 |
4.2.3 方言 |
4.2.4 地区开发 |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 |
5.1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的划分原则与方法 |
5.2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的划分确定 |
5.3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的特征 |
5.3.1 儋州青砖民居文化区 |
5.3.2 儋州排屋民居文化区 |
5.3.3 琼北火山石民居文化区 |
5.3.4 临高海南黑民居文化区 |
5.3.5 琼北内陆花岗岩民居文化区 |
5.3.6 琼东北青砖民居文化区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与相关地区的文化关系 |
6.1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与闽文化、广府文化的关系 |
6.1.1 闽文化、广府文化在琼北地区的传播 |
6.1.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异同 |
6.1.3 传统民居基本型的异同 |
6.2 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与客家文化的关系 |
6.2.1 客家人向琼北地区的迁徙 |
6.2.2 琼北地区客家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特点 |
6.3 琼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南洋文化的关系 |
6.3.1 建筑形制的影响 |
6.3.2 建造技术的影响 |
6.3.3 建筑装饰上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
7.1 论文创新点 |
7.2 论文不足之处 |
7.3 论文结论 |
7.4 论文有待研究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文化地理数据库节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10)海南儋州玄武岩砚式古盐田文化景观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 |
1.1.2 兼具“产业类”与“乡村类”双重特征文化景观对保护方法的特殊要求 |
1.1.3 当前保护理念和保护方法的不足 |
1.1.4 海南岛西部旅游资源发展的新机遇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文化地理学 |
2.2 文化人类学 |
2.3 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与发展 |
2.3.1 东西方“文化景观”保护思想的萌芽 |
2.3.2 文化景观概念的明晰与文化景观遗产的诞生 |
2.3.3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发展与影响 |
2.3.4 产业类文化景观的发展与保护 |
2.4 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
2.4.1 乡村文化景观与文化景观遗产 |
2.4.2 我国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研究的发展 |
2.4.3 海南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 |
3 海南儋州玄武岩砚式古盐田文化景观遗产构成 |
3.1 儋州玄武岩砚式古盐田的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历史概况 |
3.2 古盐田非物质文化景观 |
3.2.1 晒盐工艺 |
3.2.2 晒盐工艺的演进 |
3.2.3 地名文化 |
3.2.4 海盐对当地民俗生活的影响 |
3.3 古盐田生产体系 |
3.3.1 分布 |
3.3.2 选址 |
3.3.3 布局结构 |
3.3.4 组成部分 |
3.3.5 生产体系与晒盐流程的对应关系 |
3.4 古盐田村落文化景观 |
3.4.1 古盐田村落选址 |
3.4.2 古盐田村落形态布局 |
3.4.3 古盐田村落建筑 |
3.5 古盐田自然景观 |
3.5.1 自然生态群落景观 |
3.5.2 红树林湿地景观 |
3.5.3 火山岩奇石海岸景观 |
4 儋州玄武岩砚式古盐田文化景观的独特性分析与价值认知 |
4.1 古盐田文化景观独特性分析 |
4.1.1 社会人文上的独特性 |
4.1.2 历史地位的独特性 |
4.1.3 晒盐工艺的独特性 |
4.1.4 古盐田的独特性 |
4.1.5 古盐田村落的独特性 |
4.1.6 “海洋—盐田—村落—红树林”特殊生态格局 |
4.1.7 “宜销、宜产、宜居”的空间形态 |
4.2 古盐田文化景观的价值认知 |
4.2.1 突出普遍价值 |
4.2.2 历史价值 |
4.2.3 艺术价值 |
4.2.4 科学价值 |
4.2.5 经济价值 |
4.2.6 “活”态价值 |
5 古盐田文化景观面临的危机和问题及在其影响下遗产的现状 |
5.1 传统晒盐业从维持生计到面临崩溃 |
5.1.1 晒盐生产作为历史上盐民的有效生计手段 |
5.1.2 晒盐生产作为当代盐民维持生计手段的失效 |
5.1.3 新生计手段的谋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 |
5.2 古盐田文化景观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5.2.1 地方遗产保护意识不高,遗产保护级别和保护力度不够 |
5.2.2 保护理念滞后,原真完整性受损 |
5.2.3 缺乏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
5.3 古盐田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现状 |
5.3.1 古盐田 |
5.3.2 古盐田村落 |
5.3.3 自然环境 |
5.3.4 非物质文化遗产 |
6 儋州玄武岩砚式古盐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探索 |
6.1 古盐田文化景观保护思路与原则 |
6.1.1 保护思路 |
6.1.2 保护原则 |
6.2 古盐田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
6.2.1 制盐传统的振兴:恢复制盐生产作为有效的生计维持手段 |
6.2.2 整体保护:生态博物馆整体保护模式下结合生态产业和生态旅游 |
6.2.3 建立健全古盐田文化景观保护体系 |
6.3 古盐田文化景观保护措施、方法 |
6.3.1 古盐田本体的保护:保证物质实体的绝对存在 |
6.3.2 古盐田村落保护:以振兴海盐生产为目标的村落遗产保护探索 |
6.3.3 自然环境的保护:恢复古盐田周边的生态环境与历史风貌 |
6.3.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7 结论与建议 |
7.1 论文总结 |
7.2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7.2.1 创新点 |
7.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关于在海南省中部民族地区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博物馆”视域下湿地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以滇池海东湿地公园为例[D]. 丁艺.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2]黎族传统聚落民居原生态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D]. 张引. 西安美术学院, 2021(01)
- [3]历史、传承与跨越 ——桂滇地区竹筒琴制作工艺研究[D]. 袁寿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D]. 余聿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海南村落旅游景观的开发与保护研究[D]. 马小冬. 齐鲁工业大学, 2019(02)
- [6]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7]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研究 ——以安徽省两座农业博物馆为例[D]. 刘云.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8]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D]. 罗文雄.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9]基于文化地理学的琼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D]. 徐琛.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海南儋州玄武岩砚式古盐田文化景观保护研究[D]. 高悦. 海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