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模型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毛小丽[1](2020)在《深港通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一国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金融发展与深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政府一直积极推行的基本国策。为进一步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2014年11月17日、2016年12月5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共同宣布沪港通与深港通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实施,两地投资者可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沪港通与深港通的实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突破,实现了境内外投资者的双向开放,扩大了境内外投资者投资渠道,深化了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交流合作,优化了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从而促进内地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然而,沪港通和深港通等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制度的实施也增加了内地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加剧了市场波动风险,影响内地资本市场乃至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本文借助深港通开通的契机,探讨深港通这一对外开放制度的实施如何影响我国资本市场股价波动性。股价波动性特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之间的联动性是否增加?降低还是加剧了内地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经济后果,对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市场间的信息传递模式及风险传染机制,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描述波动率的分式布朗运动随机波动率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估计设计出基于贝叶斯原理的MCMC推断法。为了研究深港通实施后运行时间的长短是否对深市产生不同的影响,选用2016年1月5日到2017年11月2日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30分钟收盘价数据,并将其分为不同区间进行实证分析。通过Open BUGS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说明抽样的收敛性和模型估计的准确性,并对模型进行诊断,说明模型有较好的拟合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深港通开通前后,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都存在明显的跳跃倾向,深港通开通后跳跃倾向增加,并且随着深港通机制的逐渐实施,跳跃倾向未有所减小。深港通开通初期,股市的波动水平、波动持续性、波动的扰动水平增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效果逐渐显现,股市的波动水平、波动持续性和波动的扰动水平有所降低。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在深港通前后都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深港通开通初期,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的杠杆效应减弱,但相对长期,杠杆效应增强。其次,通过GC-MSV模型,用基于贝叶斯原理的MCMC推断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分析深港通实施前后深市与港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以深港通正式启动日2016年12月5日为分割日,选用2016年5月3日到2017年7月11日深证成指、中小创新指数和恒生指数30分钟收盘价数据作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深港通开通前后,深证成指、中小创新指数和恒生指数的波动存在高度的持续性,且深港通开通后波动持续性都显着增强。深港通开通前后,深证成指、中小创新指数与恒生指数之间都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深港通开通后,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对恒生指数波动的影响明显增强,恒生指数对深证成指和中小创新指数波动的影响也明显增强。说明深港通开通后,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间的联动性显着增强,我国内地证券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有所提升,但由于政策尚处于初期,在加强两地市场联动的同时,也加强了两地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最后,变换数据和模型进行检验,说明结果的稳健性。最后,阐述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2014-2018年深市上市公司股票数据,设计双重差分模型,以深入检验深港通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深港通政策的实施加剧了深股通标的股票的波动性,且在深股通活跃成交股中更为显着。用盈余管理验证发现,深港通实施后,深股通标的股票可操控性应计项增加,管理层进行盈余操纵的动机增大,信息披露质量下降,深股通标的股票波动性增加。运用会计稳健性进行检验发现,深港通开通之后,现金流中的噪音增加,同时会计稳健性下降,也说明了深港通制度的实施,加剧了深股通标的股价的波动。利用噪音交易指标检验发现,深港通开通后,深股通标的股票相比于非深股通标的股票,噪音程度提高,从而加剧股市波动。从公司治理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深港通的实施未改善公司治理水平。为了排除QFII持股、A+H股同时上市、产权性质、非随机选择性、沪港通、波动性变量选取、A股纳入MSCI指数等因素造成的误差,对其进一步验证,表明结果的稳健性。同时,我们对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深港通加剧了深市创业板公司股票价格波动,但相对整个市场而言,并不明显。总之,深港通这一重要制度的实施,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两地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有利于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提升我国证券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但由于内地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与成熟,未完全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且深港通政策尚处于初期,在加强两地市场联动的同时,也加强了两地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市场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将国际市场的风险带到内地资本市场,加剧了市场波动风险。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洁琼[2](2020)在《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金融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代表和支柱,但自2012年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呈现明显的金融化趋势,企业配置的金融资产比重以及金融渠道收益占比均持续攀升。适度的金融化发展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融资效率,但是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加深恰发生在中国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企业金融化是否会挤占实业投资,导致经济“脱实向虚”、产业“空心化”等局面引人担忧。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机构陆续出台政策措施限制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旨在引导企业专注主业发展,避免过度金融化。已有研究指出,企业金融化对经济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在实体经济利润率下滑时,资本涌向金融资产一定程度上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有助于平滑投资,使企业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实现平稳过渡。另外,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化有助于改善银行信贷歧视造成的金融资源错配,使信贷资源在企业间实现二次配置。但是,已有研究仅止步于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会使用外部融资参与金融资产投资,但却没有进一步验证企业金融化的资金究竟流向了何处,而这恰是评判企业金融化是否能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若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资金是流向生产效率更高、但受银行信贷排斥的中小民营企业,则企业金融化将有助于优化资金配置效率。而若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资金最终仍流向了传统低效行业或用于金融、房地产领域投机套利,则企业金融化不仅无法有效优化资金配置,相反可能会加重金融错配。作为中国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容忽视的现象,我国当前的企业金融化水平究竟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和驱动机制又是什么?企业金融化发展究竟是会挤占实业投资,加重经济结构失衡,还是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企业经营绩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监管部门精准调控,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本文首先从现状分析入手,测算了 2007-2017年间我国企业金融化的整体变动趋势,分析了我国非金融企业在金融资产配置上的风险偏好以及企业间的异质性特征。随后,从研究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入手,实证检验了企业金融化是否会挫伤实业投资,导致产业“空心化”。最后重点围绕企业金融化是否可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展开研究。首先,分析我国企业金融化的典型模式——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业务机制以及驱动机制;其次,通过实证检验企业影子银行化程度上升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的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了企业影子银行化二次配置的金融资源流向;最后,通过实证检验企业间影子信贷对融资企业主营业务发展的影响,研究了企业影子银行化二次配置的金融资源对微观企业的实际作用效果,完整地检验了企业影子银行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在不同所有权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间具有较大差异。经营资产收益率越低、杠杆率越高的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越多,金融渠道收益占比也越高。监管部门应重点监管涉足房地产投资的非金融企业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金融化行为,重点防范企业在金融资产投资中的杠杆操作。(2)整体来看,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以预防性储蓄动机为主,企业金融化有助于平滑企业未来一段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并且这种平滑作用在不同融资约束企业间不具有显着差异。另外从企业配置的金融资产类型上来看,企业配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影子银行类金融资产以及长期股权投资均有助于平滑企业未来的固定资产投资波动,但是房地产投资增加无助于平滑实业投资。除房地产投资以外的金融资产配置更多是充当企业投资的“蓄水池”和“润滑剂”,用以调节企业的实业投资步调,并不会长期挤占实业投资。(3)金融抑制程度越高,企业影子银行化二次配置金融资源的动机和需求越大。(4)企业影子银行化再配置的金融资源并未流向成长机会更多、融资缺口更大的中小民营企业以及新兴行业企业,而是依然流向了大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传统行业企业。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并未随影子银行化企业再配置的金融资源增多而得到缓解。企业影子银行化发展仅仅是强化了原本的经济增长模式,并且企业影子银行化程度上升会进一步挤占中小民营企业的银行信贷资源,无法有效改善金融资源错配的状况。(5)企业影子银行化再配置的金融资源多为短期信用且成本较高,不仅无法有效支持企业的长期项目投资,还会恶化原本投资不足企业的投资效率,不利于企业的主营业务发展。综上来看,金融抑制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是企业影子银行化发展的原因,但是企业影子银行化并不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要遏止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根本方法是改善金融市场环境,减少银行信贷歧视,同时为小微企业拓展互联网金融、小微贷款等合法融资渠道。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区别于已有文献,本文从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最终用途上来考察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强调了在不同动机下,企业金融化对实业投资的不同影响。(2)深入探究了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业务机制以及宏观制度因素对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对遏止企业影子银行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3)分两步实证检验了企业影子银行化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实证发现企业影子银行化仅仅是强化了原本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有效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弥补了已有的研究空缺。
唐博文[3](2019)在《用于电力市场化的绿色金融模式构建与路径实现及其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与庞大的工业投资,促使了进一步发展能源基础设施的强烈需求。加之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城镇化加速带来的公用设施供需压力,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不断增加,以政府为主要投资者的基础设施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未来的规模化与市场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因此,我国政府在各个行业广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电力资产证券化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等绿色金融模式,并出台了一系列辅助这些金融模式工作开展的文件与通知。然而,虽然这些绿色金融模式受到政府高度重视与社会广泛关注,却鲜有PPP项目、电力资产证券化项目以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成功运营,导致了类似项目的实行缺乏案例提供指导性和借鉴性。PPP项目的融资困难与各类风险预防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使政府大力支持与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入项目运营,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合作管理体系与风险评估机制,社会资本投资者们大多处于观望的态度。以我国工业园区局域电网为例,它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基础设施被我国政府广泛推行,它是包含工业供电、负荷与电网集成为一体并维持电力平衡与用电独立的局域电网,因为资金需求庞大,运营方式复杂,此类项目对于投资者、合作模式与融资方式等各方面要求苛刻与严格。因此,有必要讨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具体合作细节及收益分配方法,探讨影响PPP项目的各类风险因素,尝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立综合各类绿色金融模式的市场融资框架,并最终在能源领域中从政府、社会资本投资者以及电力用户的角度与层面提出PPP模式、电力资产证券化与合同能源管理为一体的项目模式,并提供详细的政策建议和经济性评估,为实现这些电力市场中绿色金融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的市场策略。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研究了PPP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特点与发展问题,阐述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的职能,对各行业PPP模式的开展程度与效果进行了分析,展现了目前PPP项目的投资环境,明确了在政府建设资金缺乏的背景下PPP模式的主要功能与优势。同时,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对PPP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以及电力行业PPP模式的发展机遇和重要性。此外,总结并详细解读现有相关PPP能源项目的政策,为PPP能源项目的推广提供了政策分析与建议。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经典的PPP能源项目进行分析,归纳致使这些项目失败的主要风险因素,为推动我国PPP能源项目提出了风险管理与规避方案。通过对PPP项目中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协调配合和互补的努力程度,并采用对单次、多次与无限次博弈三种场景进行分析,确定实现最大收益的利益分配系数,实现了PPP项目合作者们双赢的结果。(2)提出了售电公司基于资产证券化为融资手段的工业园区局域电网市场融资框架。通过对德国电力市场发展与市场化手段的分析,明确了市场运行机制和合理框架的重要性,并借鉴其市场化理念推行具备我国自有特色的电力行业市场化建设。因此,本文研究分析了绿色金融在我国的推行程度,以及相关中央与各地的具体政策实施,通过分级方式明确了现有绿色金融各地的发展阶段,为开展推行电力资产证券化提供了背景解析。通过统计数据,指出了多地售电公司的成立与规划不符合市场需求而导致的市场过度竞争的问题。(3)售电公司作为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角色,如何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市场内的合理竞争是行业内关注的焦点。因此,为了实现建设健康与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电力市场,本文研究了售电公司的发展方向与模式,提出了售电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并投资参与工业园区局域电网建设与用电管理,并行使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提高能效的功能,从而实现售电公司的多元化与可持续性发展,加速工业园区局域电网建设,以及推进电力行业市场化的进程。此外,提出了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加权资本成本模型的净现值法对工业园区局域电网项目进行投资收益评估,确定该融资方式的实用性与可能性。(4)研究了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确定了其在节能减排效果评估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综合节能减排技术评价所需考量的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和可比性等等各方标准,建立了基于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四个方面构建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定义及测算方法,同时通过指标间相关性分析遴选出9个二级指标(综合节能、单位产量节能量、技术成熟度、节能效益、万元投资节能能力、单位GDP电力消耗率、节能服务应用覆盖率、CO2和污染物排放量)。之后,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综合定性与定量两方面的结果确定各指标权重,从而建立完整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调研数据展示合同能源管理在节能减排上的优异改良效果。(5)研究了电力行业PPP项目的应用及其风险与投资收益评估。同时,建立了PPP模式电力项目的合同能源管理及其资产证券化的市场框架,对该市场框架下合同能源管理的三种类型(节能量保证模式、节能效益分享模式和能源费用托管模式)的收益进行分析与对比,并对某电力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为PPP模式的合同能源管理合作双方提供了双赢方案。对PPP项目中合同能源管理的资产证券化进行建模以及案例分析。最后,对项目投资回报以及破产风险进行评估,并提供了实证分析。
何璟聿[4](2019)在《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及其实证证据 ——基于中国开放式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金经理是否具有投资管理能力,如何衡量其投资管理能力一直是学界与业界的关注热点。已有文献中学者们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Fama-French模型等提出了多种以超额收益率为基金业绩评价标准的理论模型,还从择时和选股等方面将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进行分解。但国内外学者基于以上理论对基金经理能力是否存在所展开的实证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对此Berk和van Binsbergen(2015)提出使用基金财富增值(valueadded)相比于超额收益率能更为合理准确地衡量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本文从基金财富增值的视角出发,研究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以及相关问题。具体而言,本文利用国内开放式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2009—2018年的数据,通过递归去均值方法验证了股票基金在基金层面和行业层面都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随后以Berk和vanBinsbergen(2015)在基金规模报酬递减等假设上提出的基金财富增值模型为基础,计算并研究国内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基金财富增加值由基金经理上一期所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乘以当期基金经理经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率得到,代表着基金经理从股票市场中所赚取的财富价值,体现了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基金经理平均而言能够获取正的基金财富增值,意味着他们具有一定投资管理能力,但其能力不具有持续性。部分基金经理并不知晓其所管理基金的最优资产规模,甚至盲目追求管理大额资产,导致财富增值受损,这也反映了他们缺乏投资管理能力。相比于基金规模和超额收益率,基金财富增值能同时捕捉收益率和资金规模的变化,在评价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时更具有优势。本文的发现为支持国内基金经理具有投资管理能力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也有利于基金投资者遴选合适的基金,为从业人员以及监管机构提供新的评价标准。
段沛英[5](2019)在《分析师跟踪、法律诉讼与公司债券契约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文中研究指明公司债券自2007年10月在我国证券市场正式发行以来,已然成为公司获取外部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债券发行者与债券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两者之间主要存在下述两类代理冲突:一是债券发行前的逆向选择;二是债券发行后的道德风险。合理的债券契约具有治理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上述冲突,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影响债券契约的关键所在。据此,以往针对债券契约的文献大多集中在其影响因素上。证券分析师(以下简称分析师)作为证券市场发展的产物,在外部治理环境中因发挥“信息中介”与监督职能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我国,分析师又被称为股评师、股票分析师,揭示了我国分析师集中服务于股票市场,故以往针对分析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价波动以及盈余预测。那么,基于信息不对称,分析师跟踪会对债券市场的债券契约产生影响吗?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投资者的依法维权意识增强。相关研究表明,法律诉讼会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传递坏消息加剧代理冲突,其俨然成为公司外部融资的重大风险之一。同时基于“法学与金融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浪潮,学者也逐渐从法律制度视角探讨其对公司债券契约的影响。那么,基于信息不对称,法律诉讼会对债券市场的债券契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基于2007年至2017年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一般公司债券,以信息不对称为切入点理论推演了分析师跟踪、法律诉讼分别对公司债券契约的影响机理,进一步法律诉讼如何影响分析师跟踪与公司债券契约关系,并提出研究假设。随之,在考虑对公司债券契约滞后效应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运用stata.14统计软件实证检验研究假设,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为研究外部环境、法律环境与公司债券契约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研究结果表明:1.公司被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发布报告数量越多,其发行债券时所获契约越宽松,表现为发行利差越低、债券期限越长、债券金额越大、债券受担保可能性越小;2.公司发生法律诉讼会使公司发行债券时所获契约越紧缩,表现为发行利差越大、债券期限越短、债券金额越小、债券受担保可能性越大;3.法律诉讼会弱化分析师跟踪对公司债券契约的正面影响。通过本文研究,我们得到监管当局应加强和规范分析师在证券市场的“信息中介”与外部监督职能发挥、政府部门应确保投资者保护相关法律的实施、投资者应增强通过法律诉讼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进而优化公司债券契约的启示。
唐可欣[6](2019)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股票收益及风险吗?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EPU)是指未来与经济相关的政策变动中包含的各类难以预测的因素。而近年来中国诸如“四万亿刺激”、“供给侧”结构改革、宏观审慎金融监管体系构建、国企混合制改革、债转股尝试、科创版探索等政策变革方案不断应运而生,但这也使得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或在当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有文献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冲击的条件波动时变性与实体经济活动以及资产收益有关。因此,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影响未来消费和投资决策的相关状态变量,还成为引致股票风险的关键要素。为此,考察及厘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股票收益及风险的作用机制及现实效应是非常必要的。承袭现有研究,本文考察了股票暴露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中的风险,并试图探寻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个股和股票投资组合横截面定价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具有高敏感性的股票的月度风险调整回报率在五等分组合中显着更高,且这种不确定性溢价是由具有高(低)敏感性股票的优异(不佳)表现所驱动的。究其原因,中国市场的投资者需要额外的补偿来持有低敏感性的股票,他们愿意为高敏感性的股票支付高价。不确定性指标在股票横截面收益中还呈现出一定的“反V”型规律,这或许是由中国股票市场一直都是散户占比较高所引起的。此外,我们还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致股票波动风险的效应,即使在控制了诸多传统风险因子、公司异质性及外部环境变化后仍较为显着。而具有较低股权收益率及资产增长率的民企股票的风险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加明显,且该效应在宏观经济的萧条期及经济政策的不稳定期尤为突出。我们研究拓展及补充了现有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文献,并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价提供了一个基于投资者偏好与市场结构的合理解释。
赖付军[7](2019)在《金融市场信息、公司生产效率及其敏感度的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股票市场除了能够进行股权融资外,还能够通过产生股票价格来传递信息。股票价格是由市场上拥有不同信息的投资者通过交易产生的,因此股票价格中会包含这些交易者的私人信息。公司管理层可以利用股票价格中包含的这些外部信息作为公司投资等决策的参考,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行为。这一功能被称为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反馈效应。现阶段,关于这一反馈效应的研究已有一定规模,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股票价格信息对于企业的投资行为和投资效率的影响上,鲜有文章研究股票价格信息对于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另一方面,尽管已有文献从各个方面研究了企业生产效率的经济和金融决定因素,但是迄今而至,仅有Bennett et al.(2017)基于美国市场数据研究了股票价格信息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更为遗憾的是,纵观当前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以新兴市场为研究对象,考察股票价格信息对企业生产效率的研究仍是空白。事实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普遍存在着金融市场效率低下,交易机制不完善,股票价格信息含量较低等问题。此外,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公司治理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区别,其管理层“学习”股票价格信息的环境和动力也有所不同。因此,以中国市场为切入点,研究股票价格信息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反馈作用,以及这一关系如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一项开创性且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信息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此外,本文还从上市公司内、外部因素以及动态发展的角度,详细研究了管理层持股、债务和融资约束以及企业生命周期对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的影响,我们希望本文的相关成果能够为这一领域后续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具体来看,本论文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本论文的第1章绪论和第2章文献综述。绪论从总体上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创新。文献综述部分则回顾了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和金融决定因素,以及关于股票价格信息对上市公司活动产生影响的相关文献。关于股价信息含量的文献认为,一方面,上市公司管理层可以从股票价格中学习到新的私人信息,为公司的相关决策和行为提供参考。另一方面,股票价格信息有助于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缓解代理问题,提高内部经营效率。此外,股票价格信息含量越高,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公司透明度,从而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实证检验了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股价信息含量是否能够对其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反馈作用。在第3章,本文使用2007年至2017年中国A股市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股价信息含量与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首先,本文使用固定效应、LP和ACF方法估计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采用股票价格的非同步性作为股票价格信息含量的度量。本文发现,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估计的TFP,当股票价格信息含量越高,上市公司的TFP也越高,股价信息含量对TFP能够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其次,当本文使用是否为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作为股价信息含量高低的另外一种测度时,该结论依然不变。另外,本文还发现股价信息含量对TFP的促进作用既能通过增加上市公司收入来实现,又能通过降低上市公司经营费用和成本来实现。最后,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还以换手率作为股价信息含量的替代指标,以ROA和ROE作为TFP的替代指标,并使用永续盘存法重新估计了TFP,其结论依然不变。这表明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即A股市场股票价格信息可以显着提高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其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第二部分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把股价信息含量对上市公司TFP的影响程度称为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股票价格信息之所以能够对全要素生产率造成影响,其核心渠道在于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够“学习”股票价格中的信息,并指导其行为决策。因此,在第三部分中,我们从对管理层产生激励或约束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详细研究了管理层持股、债务和融资约束,以及企业生命周期对上市公司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的影响。在第4章,本文首先探讨了管理层持股这一内部因素对上市公司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显着降低上市公司的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这是因为当管理层的持股比例较高时,外部监督和约束往往难以控制其利益侵占行为,壕沟防御效应起主导作用,此时管理层会产生更强的意愿和能力来实现自身利益,那么管理层关注和利用股票市场信息提高公司生产效率和价值的意愿就会减少,从而降低了股价信息对TFP的反馈作用。此外,本文还进一步检验了管理层持股是如何减少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的。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增加对于低代理成本公司的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高代理成本公司的作用并不明显。这表明,管理层持股的增加反而增加了企业的代理成本,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最后,本文还进一步将管理层持股比例拆分为董事持股、高管持股和监事持股。分组回归的结果表明,对于董事和高管持股比例而言,低持股比例组的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要显着高于高持股比例组的结果。但监事持股比例的分组回归结果显示,高、低持股比例组的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没有显着差异。这表明管理层持股对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的抑制作用更多的是来源于董事和高管持股,而非监事持股。在第5章,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的外部债务和外部融资约束对其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务水平的上升会增加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无论是使用资产负债率,或者是超额资产负债率,亦或是以不考虑经营负债的金融负债率和超额金融负债率作为债务高低的度量,这一结论都是一致的。另外,本文还发现外部融资约束越高的上市公司,其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也会越高。无论使用KZ指数作为融资约束大小,还是使用现金流负债比率作为融资约束度量指标,这一结论都是不变的。债务约束和融资约束,都会给上市公司管理层带来相当的经营压力和限制。当债务水平比较高的时候,管理层需要面对比较大的现金流约束和债务清算威胁,从而产生债务治理效应。当融资约束较大时,由于企业无法获得外部资金,也会对管理层产生压力和制约。股票价格信息作为重要的外部信息资源,当管理层的经营压力较大的时候,其会更加主动的利用股票市场信息指导其经营行为,提高企业内部的经营效率,以尽快缓解其压力。在第6章,本文从企业动态发展的角度出发,考察了不同企业发展阶段下的股票价格信息与TFP的关系。本文采用现金流符号组合标准,将上市公司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并进行分组回归。回归结果表明股票价格信息含量能够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上市公司的TFP产生促进作用,但对衰退期上市公司的TFP无显着影响。当本文重新采用留存收益占比标准对上市公司生命周期进行重新划分后,该结论依然不变。相对于衰退期的上市公司而言,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较弱,管理层学习股票价格信息的意愿更强,同时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把股票市场的信息进行利用和落实,即管理层的执行能力更强。因此,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信息能够显着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加。而在衰退期,股票市场信息对企业生产效率难以产生实质影响。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与建议。在这一部分,我们对本论文的相关结果进行了总结,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三点:首先,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信息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首次在新兴经济体中开展了类似研究。其次,本文还进一步补充和丰富了管理层“学习”股票价格信息的相关研究。最后,本文关于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公司治理、资本结构、融资约束和企业生命周期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杨雨馨[8](2019)在《风险提示信息与审计意见 ——基于高管背景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双重视角的检验》文中研究指明在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师不仅会关注公司财务与经营质量本身,还会关注与之有关的各种风险。然而,已有研究倾向于检验年报中披露的高负债财务信息、盈余管理行为等结构化信息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缺少对风险提示等大量非结构化信息在总体层面上如何影响审计意见的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大量研究业已证实,高管人员在人口学上展现的外部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个人认知与心理偏好,并且这些特征对信息披露质量及审计意见类型均产生了重大影响。问题的重要性还在于,当前,中国正在进行制度政策层面的巨大变革,因众多法律制度尚处于发展初期,加之监管环境的不成熟使得一些大所有机会利用跨国或者地区市场环境之间的差异性来相机调低审计质量,所以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本身实质上并不能保证审计意见的稳健程度。因此,本文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审计师在执行审计的过程中是否将年报中披露的非财务性风险提示信息纳入考量范围?该信息作为企业整体风险的体现,与审计意见之间是否存在呼应抑或是某种内在关联?引起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高管背景特征在审计意见的出具过程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市场环境下,大规模事务所在面临年报风险提示信息时是否一定能比小所具备更高警惕性从而出具更加稳健的审计意见?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并量化年报中的风险提示信息,考察其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以及高管背景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年报披露了越多风险提示信息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按照高管背景分组后发现,对于年龄越大、学历越高、一定周期内任职时间越长的女性高管而言,风险提示信息对非标审计意见的正向作用更显着。按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进一步分组后发现,规模越大的事务所越能加强高管背景与风险提示信息对非标审计意见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较好地考虑了年报风险提示信息的影响,而且高管的个人特征和事务所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审计质量的保障,这为审计契约的签订和事务所的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
董晨君[9](2019)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预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已然成为中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peicial Drawing Right,SDR),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重要进展。另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亦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趋向成熟。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渐深入,人民币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开始显现,在国际计价、结算、交易和储备等方面产生影响。各货币职能的实现,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民币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继而塑造不同的汇率预期,影响贸易、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反过来又将推动或阻碍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实现。本文以人民币国际化为背景,着重研究了货币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问题,从汇率预期管理切入,寻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汇率预期管理方式。研究汇率预期管理的效果及其工具的影响,是进行有效汇率管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汇率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枢纽,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探讨汇率预期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研究汇率预期与货币国际化的双向联系和互动影响,可以发展当代货币国际化理论;其次,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探讨汇率预期管理,可以丰富人民币汇率管理理论;最后,可以加强和指导汇率管理实践,在货币国际化背景下探讨人民币预期管理实践,更有助于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稳步推进汇率体制改革。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本部分首先说明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预期管理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然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最后指出了研究内容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本章首先依次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理论、汇率理论、理性预期理论等,然后分专题进行文献梳理和评述,揭示已有研究的问题及不足,阐释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的重要性。第二章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阶段特征及其属性。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着重介绍了汇率预期的度量方法,然后比较分析了这些方法优缺点;第二节采用计量模型研究汇率预期动态,分阶段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为人民币汇率预期分类和验证,实证检验汇率预期的类型。第三章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预期管理的需求、目标和效果分析。首先分析了汇率预期管理的需求,包括汇率形成机制对直接干预形成的监督和约束、预期管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国际经验以及汇率预期管理对缓解国际经贸摩擦的可行性。明确阐释汇率预期管理目标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然后,采用VAR模型、TVP-SV-VAR模型和混合创新TVP-SV-VAR模型研究了汇率预期管理对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增速的影响。第四章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的工具及其效果。首先,着重分析汇率沟通对汇率预期的影响,具体包括汇率沟通度量、作用渠道和汇率沟通对汇率水平和波动的影响;其次,研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汇率预期的影响;最后,实证分析外汇管理政策调整对汇率预期的影响。第五章为汇率预期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本章先后归纳和总结了国际化进程中美元、马克和日元的汇率预期管理经验,以期为中国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提供有益参考和启示。第六章为结论和加强汇率预期管理的建议。首先归纳总结前文各章节的研究结论,然后基于本文研究结果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多样化汇率预期引导方式和加强内外部政策协调与跨市场管理等方面提出汇率预期管理建议。
吴钰迪[10](2018)在《对中国金融市场中的市值效应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针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和市值效应(the Size Effect)在中国市场上的有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本次研究进行了α检验、β的预测性检验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添加因素检验;对市值效应,本次研究进行了投资组合分析和Fama-MacBeth截面回归分析以及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添加因素检验。本文发现,虽然α检验不否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推论,但资本资产模型的预测性检验、添加因素检测以及市值效应的存在,否定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系统性风险为资产预期收益的唯一解释因素这一理论,证明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中国市场上不具备实证有效性。同时,经过对市值效应的研究,发现市值效应在中国市场上是显着存在的,即“从长期看来,小公司的平均回报率比大公司的平均回报率要高”(Banz,1981)。同时,本文对市值效应的潜在解释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最主要的理论前提是金融市场上存在最有效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以此作为基础,可推出市场上存在预期收益率和系统性风险的线性正相关的关系。即投资者所要求的预期收益率是由无风险利率加上由市场溢价乘以一个参数β计算的风险溢价决定的。且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只决定于其所带有的系统性风险,这个风险由β来衡量,其他的因素对预期收益率并不造成影响。由这些理论作为基础可以推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截距项系数α应该为零,且由于β是对资产的预期收益的唯一决定因素,其对于资产未来收益应该具有预测性,且没有其他的因素可以预测资产的未来收益。但是,由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比较抽象,并且有着非常严苛的前提假设,学术界对其现实中的有效性一直存在着争论。所以,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性的不同声音从1980年开始产生了。这其中,最早被发现且最早被用来否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性的一个市场异象便是市值效应(size effect)。本文通过实证检验的方法,发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并不能作为资产预期收益的解释因素,其对于未来超额收益的预测性不佳。虽然截距项α为零的推论得到了印证,但在加入股票市值这一因素后,本文发现股票市值对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具有显着影响,且该影响在将β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回归分析后依旧显着,这同样也否定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系统性风险为资产未来收益的唯一解释因素这一结论。本文正是基于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股票市场缺乏解释性的现状,对中国市场是否存在市值效应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所有上市公司自1998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股票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使用了投资组合分析和Fama-MacBeth(1971)截面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市值效应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对股票的未来超额收益具有显着影响。本文通过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市值效应的实证研究,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实证检验结果。同时,本文还对市值效应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发现目前学术界对该课题的讨论焦点主要集中在风险因素、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行为这几个方面,但尚未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这也是该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同时,本文也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宏观经济的风险因素以及“受忽略效应”两个方向入手,对市值效应进行解释。但实证检验的结果并不明显,所以市值效应的解释依旧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模型及其实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模型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深港通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 研究创新与展望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展望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波动率模型研究综述 |
2.1.1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类模型 |
2.1.2 随机波动模型 |
2.1.3 已实现波动率研究现状 |
2.2 沪港通和深港通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对沪港通和深港通定性的研究 |
2.2.2 对沪港通和深港通定量的研究 |
2.3 综合评述 |
第三章 基本理论 |
3.1 股市波动理论 |
3.1.1 股票市场的波动特性 |
3.1.2 对外开放对资本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3.2 联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股市联动性的内在机制 |
3.2.2 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联动性分析 |
第四章 深港通开通前后深市波动特征 |
4.1 SV模型的构建 |
4.1.1 分式布朗运动的定义及性质 |
4.1.2 SV模型的构建 |
4.2 模型的估计方法 |
4.3 数据和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分析 |
4.4.1 Hurst指数分析 |
4.4.2 结果分析 |
4.5 模型诊断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港通背景下深市与港市波动溢出效应 |
5.1 股市间溢出效应模型 |
5.2 数据来源和检验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 实证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港通对深市股价波动性的影响 |
6.1 影响机理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实证模型及变量定义 |
6.2.2 数据来源 |
6.3 实证结果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实证结果 |
6.4 进一步分析 |
6.4.1 深港通活跃成交股 |
6.4.2 盈余管理 |
6.4.3 噪音交易 |
6.4.4 公司治理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境外投资者持股的影响 |
6.5.2 产权性质的影响 |
6.5.3 其他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估计随机波动率模型中参数的OpenBUGS程序 |
附录 B:估计GC-MSV模型中参数的OpenBUGS程序 |
附录 C:分式O-U过程随机波动率模型核密度仿真图 |
附录 D:GC-MSV模型核密度仿真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
1.3.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文章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经济金融化 |
2.1.2 企业金融化 |
2.1.3 企业影子银行化 |
2.1.4 本文研究范畴 |
2.2 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及影响机制研究 |
2.2.1 预防性储蓄动机 |
2.2.2 投机套利动机 |
2.2.3 公司治理视角的动机研究 |
2.3 企业金融化对微观企业的影响 |
2.3.1 对实业投资和研发创新的影响 |
2.3.2 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 |
2.3.3 对主营业务收益和财务风险的影响 |
2.4 企业金融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2.4.1 企业金融化与资源配置效率 |
2.4.2 企业金融化与金融稳定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中国企业金融化的特征分析 |
3.1 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整体情况分析 |
3.1.1 基于金融资产持有比例的企业金融化测度 |
3.1.2 基于金融渠道收益占比的企业金融化测度 |
3.2 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异质性特征 |
3.2.1 不同所有权性质上市公司金融化对比 |
3.2.2 不同行业上市公司金融化对比 |
3.2.3 不同区域上市公司金融化对比 |
3.3 高金融化企业与低金融化企业的财务特征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金融化的行为动机: 投机套利还是预防性储蓄 |
4.1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4.2.2 样本选择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基准回归 |
4.3.2 融资约束异质性检验 |
4.3.3 金融资产类型异质性检验 |
4.3.4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抑制与企业金融化的二次配置功能: 以企业影子银行化为例 |
5.1 机制分析与研究假说 |
5.2 研究设计 |
5.2.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5.2.2 样本选择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二次配置功能检验 |
5.3.2 金融抑制的影响检验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金融化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检验: 以企业影子银行化为例 |
6.1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6.1.1 模型分析框架 |
6.1.2 研究假设 |
6.2 企业影子银行化对金融资源再配置的整体效应检验 |
6.2.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6.2.2 样本选择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稳健性检验和小结 |
6.3 企业影子银行化影响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微观机理的经验证据 |
6.3.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6.3.2 样本选择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6.3.4 作用机制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用于电力市场化的绿色金融模式构建与路径实现及其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意义 |
1.1.2 电力市场化需要PPP模式 |
1.1.3 资产证券化与合同能源管理是落实PPP电力项目的有效手段 |
1.1.4 PPP模式能满足我国“一带一路”与节能减排的战略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需要解决问题 |
1.2.1 PPP模式的研究现状 |
1.2.2 资产证券化与合同能源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3 售电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现状 |
1.2.4 电力行业实施各类金融手段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安排 |
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机制与内涵 |
2.1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内涵 |
2.1.1 缓解政府建设资金缺乏的压力 |
2.1.2 PPP模式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
2.1.3 政府在PPP模式中的职能 |
2.1.4 社会资本成为投资管理的参与者 |
2.1.5 我国PPP项目的投资环境与行业分布 |
2.2 电力行业中PPP模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
2.2.1 PPP电力项目政策总结与解读 |
2.2.2 电力行业PPP模式的发展机遇 |
2.2.3 工业园区局域电网的建设 |
2.3 PPP模式电力项目的风险与政策应对 |
2.3.1 PPP电力项目失败案例总结 |
2.3.2 PPP电力项目各类风险的政策解决方案 |
2.3.3 PPP电力项目成功案例分析 |
2.4 PPP模式下的利益分配博弈分析 |
2.4.1 单次博弈分析 |
2.4.2 多次博弈分析 |
2.4.3 无限次博弈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资产证券化在电力行业的合作路径选择 |
3.1 德国电力行业市场化的启迪 |
3.2 资产证券化发展在电力行业的发展路径 |
3.2.1 我国绿色债券的投资环境分析 |
3.2.2 资产证券化形式与应用领域 |
3.2.3 电力行业中的证券化手段 |
3.3 我国售电公司资产证券化框架设计 |
3.3.1 我国售电公司发展进程 |
3.3.2 电力行业资产证券化过程 |
3.3.3 售电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发展的市场框架构建 |
3.3.4 售电公司的金融模型与评估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减排低碳技术模糊综合评价 |
4.1 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
4.1.1 我国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需求 |
4.1.2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 |
4.2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的使用 |
4.3 合同能源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节能技术评价标准需满足的基本要求 |
4.3.2 评价指标的遴选与优化 |
4.3.3 评价指标定义及测算方法 |
4.3.4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
4.3.5 定性模糊指标的量化处理 |
4.3.6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7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设备状态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PPP电力项目的投资回报与风险评估 |
5.1 PPP电力项目中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选择 |
5.1.1 节能量保证模式 |
5.1.2 节能效益分享模式 |
5.1.3 能源费用托管模式 |
5.1.4 合同能源管理效益评估模型 |
5.1.5 实证案例分析 |
5.2 PPP电力项目合同能源管理的资产证券化投资回报分析 |
5.2.1 项目实施路径 |
5.2.2 项目投资回报建模与分析 |
5.2.3 实证案例分析 |
5.3 PPP电力项目的投资风险评估 |
5.3.1 电力项目的投资回报分析 |
5.3.2 电力项目投资公司的破产风险评估 |
5.3.3 实证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符号或变量文字含义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参与的科研情况 |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奖励 |
C.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及其实证证据 ——基于中国开放式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 本文贡献 |
1.4 本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对基金业绩评估模型的研究 |
2.2 国内对基金业绩评估模型的研究 |
2.3 国外对基金规模效应的研究 |
2.4 国内对基金规模效应的研究 |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和实证模型 |
3.1.1 固定效应模型和递归去均值模型 |
3.1.2 RD1的缺陷和新的方法 |
3.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3.2.1 变量的选择和定义 |
3.2.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
第四章 实证结果 |
4.1 检验规模报酬递减假设 |
4.2 基金财富增值理论框架 |
4.2.1 基金财富增值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
4.2.2 基于基金财富增值框架建立的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假设 |
4.3 基金财富增值与投资管理能力存在的证据 |
4.4 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的持续性 |
4.5 基金经理摧毁财富的原因 |
4.6 方法比较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创新之处 |
5.2 本文主要结论 |
5.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分析师跟踪、法律诉讼与公司债券契约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公司债券 |
1.2.2 公司债券契约 |
1.3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贡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贡献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信息不对称与公司债券契约 |
2.1.1 公司债券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 |
2.1.2 公司债券契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 分析师跟踪、信息不对称与债务融资 |
2.2.1 分析师市场信息中介的研究 |
2.2.2 分析师外部监督职能的研究 |
2.2.3 分析师跟踪与债务融资 |
2.3 法律诉讼、信息不对称与债务融资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3.1.2 债务契约理论 |
3.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1 分析师跟踪与公司债券契约 |
3.2.2 法律诉讼与公司债券契约 |
3.2.3 法律诉讼对分析师跟踪与公司债券契约的调节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2 变量定义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调节变量 |
4.2.4 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计 |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1 假设H1 的回归结果分析 |
5.3.2 假设H2 的回归结果分析 |
5.3.3 假设H3 的回归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假设1 的稳健性检验 |
5.4.2 假设2 的稳健性检验 |
5.4.3 假设3 的稳健性检验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股票收益及风险吗?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 研究价值及不足 |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
2.1 现有研究述评 |
2.2 制度背景 |
2.3 逻辑机制 |
2.3.1 影响机理分析 |
2.3.2 作用渠道探寻 |
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股票收益实证分析 |
3.1 样本描述 |
3.2 变量构建 |
3.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 |
3.2.2 股票横截面收益预测因子 |
3.3 研究框架设计 |
3.4 实证分析与结果解释 |
3.4.1 单变量投资组合分析 |
3.4.2 控制多变量股票组合分析 |
3.4.3 控制行业因素股票组合分析 |
3.4.4 股票的平均特征考察 |
3.4.5 “V型”规律的初步解释 |
3.4.6 控制多变量后的机构持股比例 |
3.5 稳健性检验 |
4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股票风险实证分析 |
4.1 样本与变量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组合分析与结果解释 |
4.3.1 基于风险因子组合视角考察 |
4.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公司异质性双因素考察 |
4.3.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外部环境的双因素考察 |
4.4 实证分析及结果解释 |
4.5 拓展检验 |
4.5.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公司异质性与股票风险 |
4.5.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外部环境与股票风险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金融市场信息、公司生产效率及其敏感度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内部经济因素 |
2.1.1 管理人员及其活动 |
2.1.2 要素质量 |
2.1.3 研发活动 |
2.1.4 企业组织结构 |
2.2 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外部经济因素 |
2.2.1 溢出效应 |
2.2.2 产品市场竞争 |
2.2.3 要素市场扭曲 |
2.3 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金融因素 |
2.3.1 金融发展程度 |
2.3.2 外部资金可得性 |
2.3.3 公司治理 |
2.3.4 金融摩擦 |
2.4 股价信息含量对上市公司实际经营活动的影响 |
2.4.1 股价信息含量与管理层“学习” |
2.4.2 股价信息含量与管理层监督 |
2.4.3 股价信息含量与融资成本 |
第3章 中国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3.1 理论分析与假设建立 |
3.2 全要素生产率与股票价格信息含量的测度方法 |
3.2.1 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
3.2.2 股价信息含量的测度 |
3.3 研究设计 |
3.3.1 模型设计 |
3.3.2 数据选取、来源与描述 |
3.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3.4.1 股价信息含量与全要素生产率 |
3.4.2 以是否为沪深300 指数成份股作为信息含量的测度 |
3.4.3 收入、经营费用、经营成本与股价信息含量 |
3.5 稳健性检验 |
3.5.1 以换手率作为股票价格信息含量的度量指标 |
3.5.2 以ROA和 ROE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替代指标 |
3.5.3 以永续盘存法测量资本投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管理层持股对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建立 |
4.1.1 利益趋同假说 |
4.1.2 壕沟防御假说 |
4.2 研究设计 |
4.2.1 模型设计 |
4.2.2 变量说明 |
4.2.3 数据选取、来源及描述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1 管理层持股比例对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的影响 |
4.3.2 代理成本、管理层持股与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 |
4.3.3 将管理层持股分解为董事持股、高管持股和监事持股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债务与融资约束对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建立 |
5.1.1 债务约束与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 |
5.1.2 融资约束与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 |
5.2 研究设计 |
5.2.1 模型设计 |
5.2.2 数据选取、来源和描述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1 资产负债率对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的影响 |
5.3.2 超额资产负债率对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的影响 |
5.3.3 融资约束对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的影响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不考虑经营负债的金融负债率和超额金融负债率 |
5.4.2 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总负债比率作为融资约束的替代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生命周期对生产效率—信息敏感度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建立 |
6.1.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6.1.2 假设建立 |
6.2 研究设计 |
6.2.1 企业生命周期划分标准 |
6.2.2 模型设计 |
6.2.3 数据选取、来源与描述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成熟期(现金流符号组合标准)的回归结果 |
6.3.2 衰退期(现金流符号组合标准)的回归结果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成长期(留存收益占比标准)的回归结果 |
6.4.2 成熟期(留存收益占比标准)的回归结果 |
6.4.3 衰退期(留存收益占比标准)的回归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8)风险提示信息与审计意见 ——基于高管背景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双重视角的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风险提示信息与审计意见 |
2.2 高管背景、风险提示信息与审计意见 |
2.3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风险提示信息与审计意见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风险提示信息与审计意见 |
3.2 高管背景对风险提示信息影响审计意见的调节作用 |
3.2.1 高管年龄 |
3.2.2 高管性别 |
3.2.3 高管学历 |
3.2.4 高管任期 |
3.3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高管背景对风险提示信息影响审计意见的联合作用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和数据 |
4.2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变量定义 |
第5章 回归结果与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多元回归分析 |
5.3.1 风险提示信息与审计意见 |
5.3.2 高管背景对风险提示信息影响审计意见的调节作用 |
5.3.3 高管背景与事务所规模对风险提示信息影响审计意见的联合作用 |
5.4 内生性检验 |
第6章 进一步检验:基于风险情境与审计频率的研究 |
6.1 风险提示信息与审计意见——考虑公司所处的风险情境 |
6.2 风险提示信息与审计意见——考虑审计师是否初次审计 |
第7章 稳健性检验 |
7.1 审计意见替代变量的稳健性测试 |
7.2 风险提示信息替代变量的稳健性测试 |
7.3 其他稳健性测试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预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创新与未来展望 |
(一)创新点 |
(二)未来展望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汇率理论 |
二、预期管理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汇率预期是否为理性预期判定 |
二、汇率预期的异质性 |
三、汇率预期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联系 |
四、外汇市场干预和汇率预期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测度、阶段特征及其属性 |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测度 |
一、汇率预期的测度方法 |
二、汇率预期度量方法对比 |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预期阶段特征的比较分析 |
一、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阶段性分析 |
二、实证研究方法介绍 |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统计 |
四、本节结论 |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预期验证 |
一、静态预期及其实证检验 |
二、外推型预期及其实证检验 |
三、适应性预期及其实证检验 |
四、回归型预期及其实证检验 |
五、理性预期及其实证检验 |
六、本节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预期管理需求、目标和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汇率预期管理的需求 |
一、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直接干预汇率形成监督与约束 |
二、预期管理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国际经验 |
三、汇率预期管理是缓解国际经贸摩擦的可行方式 |
第二节 汇率预期管理的目标 |
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趋于常态 |
二、避免单边贬值预期 |
三、稳定币值,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
第三节 汇率预期管理的预期效果分析 |
一、传统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二、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三、混合创新模型(Mixture Innovation Model)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的工具及其效果 |
第一节 汇率沟通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分析 |
一、汇率沟通的度量 |
二、汇率沟通的作用渠道 |
三、汇率沟通对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的影响 |
第二节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汇率预期的影响 |
一、“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其影响 |
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汇率预期的影响 |
第三节 广义外汇管理政策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分析 |
一、外汇管理政策调整影响汇率预期的方式 |
二、外汇管理政策调整下的汇率预期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汇率预期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联储的汇率预期管理经验及启示 |
一、美元汇率管理的制度 |
二、美元汇率预期管理的历史经验 |
三、美元汇率预期管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二节 德国央行的汇率预期管理经验及启示 |
一、二战后德国马克汇率的总体走势 |
二、德国应对汇率变化的措施和政策 |
三、德国马克国际化过程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央行的汇率预期管理经验及启示 |
一、日元的国际化过程 |
二、日元国际化过程中汇率的表现 |
三、国际化进程中日元汇率的变化特点 |
四、日元汇率预期管理的经验总结 |
五、日元汇率管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汇率预期管理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汇率预期管理研究结论 |
一、人民币汇率预期阶段特征及属性研究结论 |
二、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需求、目标与效果研究结论 |
三、汇率预期管理工具效果研究结论 |
四、汇率预期管理国际经验借鉴结论 |
第二节 关于汇率预期管理的建议 |
一、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二、多样化汇率预期引导方式 |
三、加强内外部政策协调与跨市场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对中国金融市场中的市值效应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2.文献综述 |
2.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现状 |
2.2 市值效应在美国市场的研究现状 |
2.3 市值效应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及数据 |
3.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推导 |
3.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市值效应的实证检验方法 |
3.3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过程 |
4.统计分析及回归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数据以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Α检验结果 |
4.2 市值效应的投资组合分析 |
4.3 BETA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预测性分析 |
4.4 市值效应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预测性分析 |
4.5 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添加因素检验 |
5.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5.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中国市场上的有效性分析 |
5.2 市值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 市值效应产生原因的探究 |
5.4 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影响 |
6.结论 |
7.本次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模型及其实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深港通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研究[D]. 毛小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D]. 张洁琼.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3]用于电力市场化的绿色金融模式构建与路径实现及其实证分析[D]. 唐博文. 武汉大学, 2019
- [4]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及其实证证据 ——基于中国开放式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研究[D]. 何璟聿. 厦门大学, 2019(12)
- [5]分析师跟踪、法律诉讼与公司债券契约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D]. 段沛英.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股票收益及风险吗?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D]. 唐可欣. 重庆大学, 2019(10)
- [7]金融市场信息、公司生产效率及其敏感度的影响因素[D]. 赖付军.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8]风险提示信息与审计意见 ——基于高管背景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双重视角的检验[D]. 杨雨馨.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9]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预期管理研究[D]. 董晨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对中国金融市场中的市值效应的实证研究[D]. 吴钰迪.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