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公藤多甙与WZD_3联合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韦婷婷,黄雪霞,李丽容,张鹏[1](2021)在《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SLE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男女发病比例为1∶9[1],约35%的患者在确诊时即存在肾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在SLE的病程进展中,约有40%~60%的患者在发病10年后并发LN,其中30%的LN在诊断15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2]。SLE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95%,10年生存率约为90%,狼疮性肾损害作为
冯鑫[2](2021)在《益气消症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Ⅰ-Ⅱ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益气消症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I-II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观察治疗组患者通过基础治疗联合本方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评价其高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研究对象均来自山西省中医院肾病一科门诊及住院部,把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予基础治疗联合益气消症方。观察周期6个月,3个月、6个月时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的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观察统计结果是否具有临床意义。结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对照组各有4例患者脱落,共72例患者完成为期6月的临床观察且临床数据有效。1.观察结束后,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疗效方面有效率分别为52.77%、80.55%,经软件分析其P=0.01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西医疗效方面比对照组有优势。2.观察结束后,对照组、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有效率分别为47.22%、83.33%,经软件分析其P=0.003<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比对照组有优势。3.通过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指标(24h UTP、ALB)、次要指标(TCH、TG、PLA2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照组均可改善西医疗效指标;同时组间比较发现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好的的改善患者西医疗效指标。其中在安全性指标(ALT、AST、GLU、Scr)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观察,两组患者中医各症状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分析,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倦怠乏力、面浮或肢肿、小便泡沫、大便溏薄方面(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这些中医症状方面均有效,其余四组症状(P>0.05),说明两组治疗无明显差别;其中两组患者在面浮肢肿、腰痛或刺痛、小便泡沫多进行组间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上述症状方面疗效更好,余症状组间比较(P>0.05),说明两组治疗无明显差别。5.两组患者观察结束后,对照组出现10例感染,5例深静脉血栓,12例面部痤疮;治疗组出现3例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3例面部痤疮。因此可知,治疗组较观察组而言,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减少。结论:基础治疗联合益气消症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I-II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而且还能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黄正慧[3](2021)在《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可能与自身免疫相关的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以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界面性肝炎为特征的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其自身免疫反应主要针对肝细胞,均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PBC和AIH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旦进入症状期及失代偿期就意味着生存期下降,如不经规范治疗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虽然熊去氧胆酸(UDCA)为国际公认的治疗PBC的药物,但对于对UDCA生物化学应答欠佳的患者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对于PBC患者常见的乏力、瘙痒等症状,尚无疗效获得公认的西药。目前AIH的标准治疗方案为仅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AZA),但一部分患者或是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或是在药物减量、停用过程中再次出现病情加重,该治疗方案尚不能解决全部临床问题。中医药在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传承了名老中医经验,近年来积累了一定的治疗PBC和AIH的经验。本课题通过收集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门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和治疗用药规律,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高疗效。研究目的:探讨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辨证及组方用药规律,总结辨证论治经验,以指导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从北京中医医院His系统中筛选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医师诊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PBC、AIH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出生日期、地区、诊断、证型、病史、中药处方等资料,统计各证型频次、合并症情况等。分析性别、年龄等与证型分布的关系。将原始中医证型进行规范,获得规范后证型,统计规范后证型证型频次,探索分析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与规范后证型分布的关系。将所有中药处方建立数据库,对原始中药名称进行规范,统计数据库中各中药的频次、频率。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纳入方剂的组方用药。结果:(1)纳入305例PBC患者,其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40.0%)、肝郁脾虚证(32.1%)、肝胆湿热证(14.8%)、脾虚湿盛证(10.5%)、痰湿证(7.5%)、肝肾阴虚证(5.2%)(X2=1972.936,P<0.001)。提取治疗中药方剂249首,共计中药298味,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黄芪、麸炒白术、白芍、茵陈、黄芩、赤芍、茯苓、当归、丹参、郁金。全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微寒(24.2%)、温(20.8%)、寒(19.2%)、平(19.1%)等,其五味以甘(48.2%)、苦(48.0%)、辛(34.8%)为主,主要归肝(50.8%)、脾(50.2%)、肺(39.9%)、胃(33.7%)、心(25.1%)、肾(23.6%)等经。关联分析显示化橘红-苦杏仁、黄芪-茯苓皮、黄芪-豨莶草、黄芪-大腹皮、化橘红-拳参、苦杏仁-化橘红-茵陈、黄芪-化橘红-茵陈、化橘红-苦杏仁-茵陈、化橘红-苦杏仁-黄芪、化橘红-苦杏仁-黄芩、化橘红-苦杏仁-麸炒白术、黄芪-化橘红-麸炒白术等为治疗PBC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显示治疗PBC常用中药可分为3组:①化橘红、苦杏仁、生地黄、鳖甲胶、黄芪、茯苓皮、当归、白芍;②泽兰、白茅根、茵陈、赤芍、牡丹皮、黄芩;③郁金、金钱草、麸炒白术、茯苓、党参、砂仁、陈皮、丹参、炒酸枣仁。(2)纳入88例AIH患者,其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36.4%)、气虚血瘀证(31.8%)、肝胆湿热证(15.9%)、气滞血瘀证(13.6%)、肝肾阴虚证(8.0%)、脾虚湿盛证(6.8%)、痰浊阻滞证(5.7%)(X2=306.258,P<0.001)。提取治疗AIH的中药方剂67首,共计中药211味,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茵陈、赤芍、白芍、黄芩、麸炒白术、黄芪、白茅根、茯苓、丹参、金钱草。全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微寒(25.0%)、寒(22.7%)、温(18.3%)、平(15.8%)等,其五味以苦(48.9%)、甘(47.8%)、辛(34.2%)为主,主要归肝(52.3%)、脾(48.9%)、肺(38.5%)、胃(37.4%)、心(25.4%)、肾(21.7%)等经。关联分析显示茵陈-赤芍、茵陈-牡丹皮、茵陈-牡丹皮、赤芍-白茅根、茵陈-白茅根、茵陈-麸炒白术-赤芍、麸炒白术-黄芩-茵陈、赤芍-黄芩-茵陈等为治疗AIH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显示治疗AIH常用中药可分为3组:①茵陈、赤芍、黄芩、牡丹皮、白茅根、金钱草、薏苡仁、广藿香、垂盆草、泽兰、焦三仙、小蓟、泽泻;②白芍、黄芪、丹参、当归、桃仁、化橘红、麦冬、葛根、蒲公英、百合、生地黄炭、生地黄;③麸炒白术、茯苓、香附、陈皮、郁金、党参。结论:PBC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肾,主要证型有气虚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脾虚湿盛证、痰湿证、肝肾阴虚证。AIH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主要证型有肝郁脾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胆湿热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湿盛证、痰浊阻滞证。PBC与AIH的主要病机均为肝郁脾虚、肝胆湿热,气虚、气滞致痰湿、瘀血内生,日久肝肾阴血耗伤,肝失所养。二者主要治法均为健脾益气、利湿退黄、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阴柔肝、理气化痰等,治疗注重顾护脾胃与阴血、活血化痰。
王锋[4](2021)在《105例寻常型天疱疮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我院105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感染、预防性用药等指标进行总结分析,期望可以为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以期达到更好控制病情和减少真菌感染的目的。方法:收集整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1月2020年1月住院的105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病历资料,将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表现、预防性抗真菌用药及感染、治疗方案等录入EXCLE表格,用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105例PV患者中,男患45例,女患60例,男女比率1:1.33。发病年龄2582岁,平均发病年龄53.72±12.90,好发年龄为4150岁。病程0.1360.50个月,中位数3.00个月。2、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有皮肤受累,黏膜受累者占所有患者的73.33%,其中口腔黏膜受累患者约占93.51%。皮损首发部位中口腔黏膜40例、头面颈部28例、躯干26例、四肢11例。PV患者尼氏征阳性率为89.52%。3、寻常型天疱疮治疗:仅系统应用激素治疗者24例,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81例。病情严重程度在糖皮质激素的起始剂量、控制剂量、累计剂量和减量前总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和联合组在激素累计剂量、减量前总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糖皮质激素的控制剂量、累计剂量、减量前总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白蛋白血症组与非低白蛋白血症组在糖皮质激素的起始剂量、控制剂量、累计剂量、减量前总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口腔念珠菌感染易感因素:口腔黏膜受累、低白蛋白血症、糖尿病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的控制剂量、累计剂量和减量前总量以及住院时间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累计剂量≥1g和<1g两组间口腔念珠菌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疗程、频繁更换抗生素及抗生素种类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预防抗真菌治疗:预防用药组与未预防用药组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周内预防用药和入院1周后预防用药两组间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念珠菌感染组与无念珠菌感染组在预防性抗真菌用药疗程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伊曲康唑预防性用药疗程与口腔念珠菌感染情况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在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病情严重程度、免疫抑制剂、低白蛋白血症和感染是影响患者激素用量的重要因素,激素剂量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2、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有住院天数、糖皮质激素用量、联用免疫抑制剂、低白蛋白血症、糖尿病、口腔黏膜破溃、抗生素使用疗程、频繁更换抗生素及抗生素种类。3、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可减少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应尽量在入院1周内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
许加伟[5](2021)在《黄芪颗粒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黄芪颗粒联合免疫抑制剂后免疫功能的变化,为各类辅助药物在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60例自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于我院我科门诊与住院部就诊的患者病历。录入患者基本信息,病理资料,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以及利尿消肿、降压、护肾等一般支持治疗,并参考《2011年成人肾小球疾病KDIGO临床实践指南》、《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共识》制定特异性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一般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规律口服黄芪颗粒,每日2次,每次1袋,冲服。在此基础上观察黄芪颗粒对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及相关感染次数,并对其进行统计。治疗时间为6个月,6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感染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包括临床情况及相关临床指标,以此来评价黄芪颗粒联合免疫抑制剂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各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1.免疫功能1.1免疫球蛋白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使用黄芪颗粒辅助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A较治疗前升高(P<0.05),IgG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0.01),且免疫球蛋白IgG、IgA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M较治疗前略微下降(P<0.05)。研究组可以通过显着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来进一步调节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1.2T细胞亚群单独使用免疫抑制剂后,患者血清CD3+、CD4+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CD4+/CD8+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使用黄芪颗粒辅助免疫抑制剂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显着升高(P<0.01)。研究组运用黄芪颗粒辅助免疫抑制剂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着(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能有效调控T淋巴细胞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平衡。1.3白细胞介素-18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8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白细胞介素-18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与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能有效下调白细胞介素-18水平,改善免疫功能。2.相关指标2.1感染情况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感染:对照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其中并发感染者21例,占比70%;研究组患者30例,并发感染者10例,占比33.3%。治疗期间,对于患者感染的控制情况,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能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P<0.01)。2.2相关实验室检查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浆白蛋白均显着升高(P<0.01),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显着降低(P<0.01)。研究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说明研究组对于纠正低蛋白血症效果较对照组更佳,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控制蛋白尿方面无明显差异。3.疗效观察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其中完全缓解共20例(对照组8例,研究组12例),显着缓解共15例(对照组6例,研究组9例),部分缓解共17例(对照组11例,研究组6例),无效共8例(对照组5例,研究组3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比较P>0.05,两组治疗方案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相较于单用免疫抑制剂,加用黄芪颗粒对于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更为有效,且效果更加明显。具体作用表现为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调节T细胞亚群(CD4+/CD8+)、降低白细胞介素-18水平、降低蛋白尿、改善低蛋白血症,并降低感染发生率。
吴茜彤[6](2021)在《昆仙胶囊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近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发病率逐年升高,约占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0%~40%,因IMN临床转归多样,对药物治疗敏感度不一,至今无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环磷酰胺及雷公藤治疗IMN疗效较好,但其性腺抑制、肝脏损害、骨髓抑制的副作用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肝肾毒性明显、复发率高,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药浓度,且费用昂贵,导致这些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尚未见昆仙胶囊治疗IMN的报道。目的研究昆仙胶囊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治疗IMN的疗效及安全性,为IMN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05月~2020年0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111例IMN患者,使用数字表法将111例IM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6例。患者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ARB)类为基础用药,低盐(<6g/d,水肿时<3g/d)、低脂、正常优质蛋白0.8~1.0g/(kg·d)饮食,并给予利尿、消肿、抗凝等对症治疗。治疗组使用昆仙胶囊联合中等量醋酸泼尼松龙治疗,昆仙胶囊(生产企业: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60267)每粒0.3g,每次0.6g,每日3次,3个月后逐渐减量至停药,联合醋酸泼尼松龙片(生产企业: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771)每片5mg,0.5mg/(kg·d),口服用药8周后逐渐减量,每2周减5mg,至10mg/d维持3个月。对照组使用环磷酰胺针剂(生产企业: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2234)每支0.2g,联合足量醋酸泼尼松龙治疗,环磷酰胺200mg,隔日静推;或口服环磷酰胺片(生产企业: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6738),每片50mg,每次1片,每日2次,累计剂量达6~8g,联合醋酸泼尼松龙片1mg/(kg·d),最大剂量为60mg/d,用药8周后逐渐减量,每半月减少原用剂量的10%。两组治疗均不少于12个月。治疗期间定期到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随访,做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M型磷脂酶A2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相关实验室检查,并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同组比较:治疗1月后,治疗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总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升高明显(P<0.01);治疗3、6月后,两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2.两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两组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月后,治疗组血清总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1);治疗6月后,两组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同组比较:治疗1、3、6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着性(均P<0.01)。4.两组比较:两组治疗前的24h尿蛋白定量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1、3月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均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月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5.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无效例数及总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治疗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10%)较对照组总发生率(2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昆仙胶囊治疗组降尿蛋白作用较环磷酰胺对照组起效快且疗效明显,但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总缓解率相当。2.昆仙胶囊治疗组治疗IMN早期(1个月)没有升高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的作用,但治疗3个月后此作用明显。3.昆仙胶囊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少于环磷酰胺对照组。
双洁[7](2021)在《青蒿琥酯片对HIV/AIDS患者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影响的观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青蒿琥酯片对HAART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患者进行临床干预,观察上述干预手段对免疫重建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共计纳入44例低病毒载量、低免疫的艾滋病患者,分为平行的2组同时进行临床观察:第一组采用HAART+青蒿琥酯片进行干预(30例),第二组为单纯HAART治疗组(14例),疗程48周。于基线以及治疗后4、12、24、36、48周为随访点。评价CD4+、CD8+、CD45RA+、CD45RO+、CD38+、CD28+、T细胞增殖与凋亡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免疫重建有效率,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44例,实验过程中5例失访,最后完成研究39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12例疗后治疗组CD4+T细胞较基线显着升高(P<0.05),48周时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8+凋亡细胞较基线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48周时治疗组CD8+凋亡细胞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45RA+细胞、CD45RO+细胞、CD4+CD28+细胞计数较基线显着升高(P<0.05),CD4+凋亡细胞较基线显着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在改善患者感冒症状时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治疗组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独立的程度、社会关系、环境、精神世界维度领域积分及总积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蒿琥酯片联合HAART治疗48周后,可显着升高CD4+T细胞计数,抑制CD8+T细胞凋亡,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无不良事件发生,临床应用安全。
田杰祥,王钢,宋敏[8](2021)在《敦煌消定汤联合甲氨喋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患者滑膜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敦煌消定汤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3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给予敦煌消定汤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和甲氨蝶呤治疗,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以及滑膜指标(包括膝关节的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滑膜血流信号)。结果:两组患者炎症指标(ESR、CRP)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两组患者滑膜指标(滑膜厚度评分、髌上囊积液、血流信号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结论:敦煌消定汤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疗效显着,值得临床应用,且安全性高,胃肠道不良反应少。
姬萌[9](2021)在《昆仙胶囊与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目前IMN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中医中药、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一般不主张单用糖皮质激素,需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开始免疫抑制治疗的理想时间以及可确切从免疫抑制中受益的患者群体目前仍存在争议。因此,IMN的最佳治疗方案仍在探讨。目的比较昆仙胶囊联合泼尼松与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IMN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一附院肾脏病医院行肾活检并结合临床确诊为IMN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昆仙胶囊联合泼尼松(昆仙胶囊组)和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他克莫司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3、6、12个月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等指标,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昆仙胶囊组共28例患者完成随访,他克莫司组共30例患者完成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均无差异(P均>0.05)。2.治疗1个月时,昆仙胶囊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4.3%)高于他克莫司组(33.3%)(χ2=5.557,P<0.05);治疗3、6、12个月后,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9、0.265、0.251,P均>0.05)。3.治疗1、3、6、12个月时,2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χ2=1.047、0.259、0.074、0.006,P均>0.05)。4.昆仙胶囊组患者治疗1、3、6、12个月时24 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12个月时,昆仙胶囊组患者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治疗1个月(P<0.05)。他克莫司组患者治疗6、12个月时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6、12个月时,他克莫司组患者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治疗1、3个月时(P均<0.05)。治疗1、3个月时,他克莫司组患者24 h尿蛋白水平高于昆仙胶囊组(P均<0.05);治疗6、12个月时,2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治疗3、6、12个月时,昆仙胶囊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P均<0.05),治疗6、12个月时,昆仙胶囊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3个月时(P均<0.05)。治疗1、3、6、12个月时,他克莫司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6、12个月时,他克莫司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1、3个月时(P均<0.05)。治疗1、3个月时,他克莫司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昆仙胶囊组(P均<0.05);治疗6、12个月时,2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昆仙胶囊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6/28),他克莫司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14/30),昆仙胶囊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他克莫司组(χ2=4.083,P<0.05)。结论昆仙胶囊联合泼尼松治疗IMN的疗效与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方案相当,但起效更快、安全性更好,是治疗IMN的有效方案之一。
马丹华[10](2021)在《复方蛇龙胶囊治疗IgA肾病大鼠蛋白尿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复方蛇龙胶囊干预治疗Ig A肾病大鼠动物模型前后的血尿相关指标、肾脏病理改变、以及血清中IL-6、TNF-α含量的变化、肾脏组织中p S6、p-4EBP1蛋白表达的差异,探讨复方蛇龙胶囊治疗IgAN大鼠蛋白尿的药效及作用机理。方法(1)复制IgAN大鼠动物模型:牛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脂多糖的方案;(2)分组: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GTW组(雷公藤多苷片)、以及复方蛇龙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五组;(3)给药:GTW组予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7.5mg/kg·d)灌胃,复方蛇龙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不同剂量的复方蛇龙胶囊混悬液(1.5g/kg·d、0.75g/kg·d、0.375g/kg·d)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大鼠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连续8周;(4)给药期间及结束后按计划收集各组大鼠的血尿及肾脏标本。观察指标1.IgAN大鼠的一般状态2.IgAN大鼠的24h UTP、m ALB3.IgAN大鼠血细胞分析、肝功、肾功4.IgAN大鼠尿液中α1-MG、NAG酶的含量5.免疫荧光观察肾组织中Ig A的沉积6.光镜观察IgAN大鼠肾脏病理改变7.ELISA法检测IgAN大鼠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8.SP法检测IgAN大鼠肾组织中的p S6、p-4EBP1结果1.复方蛇龙胶囊能够改善IgAN大鼠皮毛、精神、活动等一般状态;2.给药4、6、8周后各治疗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m ALB值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0.01);给药8周后的复方蛇龙胶囊高剂量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m ALB值与GTW组比较降低且有差异(P<0.05);3.给药8周后,复方蛇龙胶囊高、中剂量组及GTW组的尿α1-MG和尿NAG酶水平与模型组比较降低且有差异(P<0.05、0.01),其中复方蛇龙胶囊高剂量组的尿NAG酶水平较GTW组降低明显且有差异(P<0.05);各组大鼠血清中的BUN、SCr、AST、ALT比较无显着差异;复方蛇龙高剂量组与GTW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模型组比较降低且有差异(P<0.05、0.01);4.病理结果显示复方蛇龙胶囊可以能减少IgAN大鼠肾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控制系膜基质和系膜细胞增生等病理损伤;5.复方蛇龙胶囊各组及GTW组均能减少IgAN大鼠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P<0.05、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复方蛇龙胶囊各组及GTW组的肾脏组织中p S6、p-4EBP1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减少。结论1.复方蛇龙胶囊可以降低IgAN大鼠的24小时尿蛋白及m ALB水平,改善IgAN大鼠的一般状态及肾小管损害情况,对IgAN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起到了保护作用,且各剂量组对肝功能、血细胞计数未见明显影响;2.复方蛇龙胶囊保护IgAN大鼠肾脏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减少炎症细胞和肾脏固有细胞分泌IL-6、TNF-α,下调mTOR通路中p S6、p-4EBP1蛋白的表达,控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减少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起到延缓IgAN炎症反应、降低蛋白尿水平、改善肾脏病理损害等的作用。
二、雷公藤多甙与WZD_3联合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公藤多甙与WZD_3联合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病因病机 |
2 中医临床研究 |
2.1 分期论治 |
2.2 中医经方专用 |
2.3 中成药治疗 |
2.4 中医外治法 |
3 结 语 |
(2)益气消症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Ⅰ-Ⅱ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结果 |
4.不良反应 |
5.讨论 |
6.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综述 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 西医治疗 |
1.1 一线治疗 |
1.2 二线治疗 |
1.3 对症治疗 |
2 中医论治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治疗 |
3 小结 |
综述二 AIH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 西医治疗 |
1.1 标准治疗 |
1.2 替代治疗 |
2 中医论治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治疗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PBC患者的合并症 |
3.3 PBC患者的病情分层 |
3.4 PBC中医病名与证型 |
3.5 治疗PBC用药规律 |
4 讨论 |
4.1 一般资料 |
4.2 PBC患者的合并症 |
4.3 PBC患者病情 |
4.4 PBC中医病名与证型 |
4.5 治疗PBC用药规律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研究二 自身免疫性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合并症情况 |
3.3 AIH患者病情分层 |
3.4 AIH中医病名与证型 |
3.5 治疗AIH用药规律 |
4 讨论 |
4.1 AIH与女性 |
4.2 AIH患者的合并症 |
4.3 AIH患者病情 |
4.4 AIH中医病名与证型 |
4.5 治疗AIH用药规律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105例寻常型天疱疮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病例来源 |
3.1.2 诊断标准 |
3.1.3 纳入标准 |
3.1.4 患者分组 |
3.1.5 治疗方法 |
3.2 采集及评估内容 |
3.3 统计分析 |
3.3.1 数据管理 |
3.3.2 数据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寻常型天疱疮临床特征 |
4.2.1 黏膜受累情况 |
4.2.2 皮损首发部位 |
4.3 治疗 |
4.4 感染 |
4.4.1 感染基本情况 |
4.4.2 口腔念珠菌感染易感因素 |
4.5 预防性抗真菌用药 |
第5章 讨论 |
5.1 PV发病一般情况 |
5.2 影响激素用量的因素 |
5.3 口腔念珠菌感染易感因素 |
5.4 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黄芪颗粒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中医治疗 |
1.3 中医相关研究 |
2. 西医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
2.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定义 |
2.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2.3 相关治疗 |
2.4 西医相关理论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对象 |
3.1 病例来源 |
3.2 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分组方法 |
4.2 治疗方法 |
4.3 观察指标 |
4.4 统计分析 |
4.5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
4.6 随访及预后 |
5. 研究结果 |
5.1 研究一般资料 |
5.2 研究组与对照组免疫功能比较 |
5.3 研究组与对照组次要指标观察 |
5.4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观察 |
6.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一般情况分析 |
2. 临床指标分析 |
2.1 对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分析 |
2.2 对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分析 |
2.3 对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8 (IL-18)分析 |
3. 研究组与对照组次要指标观察 |
3.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感染情况分析 |
3.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 |
4. 研究组与对照组疗效观察 |
5. 讨论 |
6. 结论 |
7.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1年KDIGO针对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实践指南》 |
附录2: 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方案 |
附录3: 临床观察表 |
中英文缩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昆仙胶囊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青蒿琥酯片对HIV/AIDS患者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影响的观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内容与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基础治疗 |
2.3 干预措施 |
2.4 合并用药 |
2.5 观察指标 |
2.5.1 主要疗效指标 |
2.5.2 次要疗效指标 |
2.5.3 安全指标 |
2.5.4 检测时点 |
2.6 疗效判定 |
2.6.1 主要疗效指标 |
2.6.2 次要疗效指标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方法 |
5 技术路线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HIV感染者免疫异常激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8)敦煌消定汤联合甲氨喋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患者滑膜和炎症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9)昆仙胶囊与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复方蛇龙胶囊治疗IgA肾病大鼠蛋白尿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复方蛇龙胶囊治疗IgA肾病的早期理论研究 |
1.现代医学对IgAN发生机制的认识 |
2.IL-6、TNF-α、p S6、p-4EBP1在肾脏病中的作用机制 |
3.关于IgAN湿毒瘀证的研究进展 |
4.复方蛇龙胶囊组方分析和药理学基础 |
5.IgAN动物模型概述 |
第二章 复方蛇龙胶囊治疗IgAN大鼠蛋白尿的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三章 复方蛇龙胶囊治疗IgAN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1 复方蛇龙胶囊组方分析 |
2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
3 IgAN动物模型的选择 |
4 复方蛇龙胶囊对IgAN大鼠的干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探讨 |
结论 |
结语 |
1 创新点 |
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IgA肾病治疗现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研期间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雷公藤多甙与WZD_3联合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研究进展[J]. 韦婷婷,黄雪霞,李丽容,张鹏. 湖南中医杂志, 2021(09)
- [2]益气消症方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Ⅰ-Ⅱ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冯鑫.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D]. 黄正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105例寻常型天疱疮临床分析[D]. 王锋. 吉林大学, 2021(01)
- [5]黄芪颗粒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免疫功能的影响[D]. 许加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昆仙胶囊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D]. 吴茜彤.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7]青蒿琥酯片对HIV/AIDS患者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影响的观察性研究[D]. 双洁.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8]敦煌消定汤联合甲氨喋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患者滑膜和炎症指标的影响[J]. 田杰祥,王钢,宋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03)
- [9]昆仙胶囊与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D]. 姬萌.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10]复方蛇龙胶囊治疗IgA肾病大鼠蛋白尿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 马丹华.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