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的毛泽东——访蒋华同志

最难忘的毛泽东——访蒋华同志

一、最难忘毛泽东——江华同志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纪新[1](1992)在《最难忘毛泽东——江华同志访谈录》文中研究指明 在没有任何豪华摆设的客厅里,引人注目的是那幅高悬的毛泽东的画像,一座精美的毛泽东的侧面浮雕安置其下。西边墙上一轴奔放潇洒的墨迹,是毛泽东在杭州手书的一首唐诗。85岁高龄的中顾委常委江华同志坐在他的书桌前,缓缓讲起如烟往事。1928年,21岁的江华从中共萍乡县委调到井冈山

刘业伟[2](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孙胜杰[3](2014)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河流原型论》文中研究指明河流是自然界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物质之一,它孕育了人类文明,是生命之源。在古人那里河流有着多重象征意味,形成了某种集体无意识,承载着人类复杂的精神蕴涵。河流作为一种原型意象大量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这些“河流”原型意象无论是从文化蕴藉还是精神内涵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地域特色。论文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层面对河流原型进行解读。从历时性角度,是对河流原型的生成及河流原型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呈现出的模式、特点的研究;从共时性角度,是对河流原型的文化意蕴及地域呈现的阐释。河流原型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在文学中通过“置换变形”的方式沟通远古与当代之间的联系,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和情感变化。论文通过梳理中国现当代小说中与河流原型相关的作品,总结出生殖原型、阴阳原型、阻隔原型、救赎原型、鲧禹原型、江流儿原型、神女原型七种不同的具体原型,并通过对这些具体原型的分析呈现出河流原型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衍变过程中所承载的家园、生命、死亡的文化意蕴和深层的地域精神内涵。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五章。绪论部分首先是对论文选题的对象——河流原型的揭示,对“河流”做出概念的界定,以区别于以往研究成果中的“水”及其它相关原型意象。其次,在此基础上梳理论文选题现阶段的研究现状。最后,对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以及论文的逻辑思路进行说明。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河流:流动的原型”。从总体上阐述河流作为承载着人类复杂精神内蕴的原型积淀在人类意识深处,并且通过置换变形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复现及其精神蕴涵的发展流变。第二章“河流的原生性原型”。论述河流的原生性原型,即生殖原型、阴阳原型、阻隔原型、救赎原型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置换变形及其精神蕴涵。第三章“河流的衍生性原型”。论述河流的衍生性原型,即鲧禹原型、江流儿原型、神女原型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置换变形及其精神蕴涵。第四章“河流原型的文化意蕴”。主要从家园文化、生命文化、死亡文化三个方面来论述作为孕育人类生命、人类生存之要素的河流所具有的个体特色的文化意蕴。第五章“河流原型的地域呈现”。这一章论述的地域呈现并不是对所有流域的河流的特征的展现,而是通过具有明显人为特征的河流的地域性的分析,主要以象征逸乐空间的秦淮河、象征新旧文明冲突的红水河和象征封闭停滞的呼兰河为例,揭示特色地域中的河流原型的呈现。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论文中心观点的提炼与归纳、一些还未来得及展开的想法以及论文的不足之处的说明。

王文奇[4](2011)在《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过半的国家,“乡村影像”关涉电影对农村与农民的表达,它涵盖了“农村题材电影”,并因表达对象的群体属性而获得了一种特定的文化身份,从而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别,在中国电影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本文选择以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传播学和影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乡村影像这一文化产品的传播实践进行了分期对比研究,力图解析乡村影像在中国社会语境中的实践功能和发展问题。本文以乡村影像生产较为发达的20世纪30年代、新中国十七年及80年代初期作为主要的考察时段,同时也将新时期以来乡村影像的边缘化走势纳入研究范围。文章认为,乡村影像的繁荣期均对应于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以“社会启蒙”、“政治动员”和“文化反思”为主的传播目标,但乡村影片的观众认同度却不能与其社会价值形成直接的正比关系,观众对影片的认同是建立在“思想性”和“娱乐性”的双重维度上,体现了作为“大众”艺术产品的乡村影像的接受特性。从具体的时段来看,30年代的乡村影像成为国难背景下由左翼电影人主导的面向都市中小市民的社会启蒙文本,它以通俗情节剧为载体,为其注入新鲜的现实信息,借助于影评舆论的辅助,关注农村衰败,启发民智,但受到观众喜爱的影片可谓进步而不激进,体现了都市观众的接受习惯和文化立场。新中国十七年,乡村影像为新的国家权力意志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和政治动员,这些影片勾勒了农业社会主义景观,并通过国家力量推动电影在农村的普及,但农民观众们对说教意味太浓、故事乏味的农村片表现出了疏离,这一局面在十七年中后期得到了改善,农村喜剧、戏曲片、斗争戏以及一些具有个性和情趣的“农村新人”影片共同构成了观众“喜闻乐见”的局面,从而出现了政治框架下宣传和娱乐互动的融通景观。80年代初期,“农村片”一度和农村改革的热潮形成对应,并准确地通过个体和家庭叙事视角表现农村变迁,引发时代共鸣。而随着中国现代化重心向城市转移,家庭视听媒介电视的普及,乡村影像在电影消费文化潮流中被边缘化,从商业领域退却并向精英立场转化,乡村影像成为对乡土世界进行文化反思的小众文本,在知识界和跨国传播中得到重视。国家管理者作为保障农民观众的文化权益举措的“农村题材电影”扶助政策以及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仍面临供需不对位的尴尬局面。由于中国农村社区将长期存在,乡村影像并未失去为农民群体发出声音和进行对话的文化职能,因而,如何借助于影像的文化特性,推进乡村的身份认同,仍是一个需要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万书亮[5](2018)在《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嬗变》文中认为自电影有声片产生以来,电影音乐便成为电影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电影的表情达意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与画面之间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的关系,共同决定了电影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电影音乐在传统的电影中所具有的各种作用已经被学界广泛讨论,但是,以新中国为时间维度,对电影中音乐的研究,无论是在音乐界还是电影界,尚缺乏足够系统和深入的展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近70年的发展历程,在多种学科理论和文化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在新媒体融合和数字技术的冲击下,电影音乐出现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本体功能、文化内涵及价值追求方面,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基于电影音乐物理功能、心理功能与结构功能的理论分析,将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按照时间线索进行整合性研究,将时代变迁及不同的文化生态和技术环境下电影音乐呈现出的不同形态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发现电影音乐呈现的新变化、新发展与新追求。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涉及的诸多概念和相关因素进行确立,包括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明确指出本文将着重分析新中国时期的电影音乐,同时,对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性的梳理与综述。第一章,提出影音本体论。对电影音乐的本体功能、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展开分析,对其与电影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为后文的系统性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至第五章,按照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时间线索,对电影音乐在不同时期的本体功能、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进行分别论述,认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当下,电影音乐走过了经典的构建、文学性的凸显、复杂的“市场化”以及破碎的整体感:电影风格的多元化发展等四个阶段,同时,对每一个阶段电影音乐所体现出的诸多特征进行了描述。随着新媒体及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影音乐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本文试图对这些变化进行探讨和描述,从外来各种音乐风格的引入、到技术手段新媒体的运用等。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本文各部分讨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本研究无意全面描述新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各个细节,成为事无巨细的历史编年,而是希望勾勒出电影与电影音乐的生产制度、作者定为与变迁、音乐自身的审美嬗变等问题,描绘其背后意识形态、文化思潮、市场与电影体制变化背后的一种演变状态,从而形成对新中国电影音乐精神史的探究。电影音乐的发展实际上是同电影艺术逐渐发展、成熟统一的过程,随着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相信会有更加艺术,更富有创新性的电影音乐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坛出现。

程洁[6](2010)在《上海竹枝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上海地区,竹枝词这种文学样式曾经十分壮观,不仅数量庞大,内容丰富,而且创作者众多。本文首次对上海竹枝词进行了整体研究。所谓整体研究,一是指时间跨度上从元代至解放前;二是指包括文本、功能、作者等在内较为系统的研究。除绪论、结语及附录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上海竹枝词研究的基本问题。首先通过厘清风俗诗、风土诗、民俗诗以及人类学诗等概念,明确上海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诗性智慧的集体无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风土诗为中心的感性载体,以及历史诗学的思维与策略,四位一体,构成了上海竹枝词独特的外观形态与深层结构。上海竹枝词是一部诗性的风土志。无论是内容、写作手法,还是创作群体,都表明上海竹枝词的诗性身份不妨碍它“以诗补史”的价值与信度。第二章介绍上海竹枝词的主要内容。通过以“兴观群怨”为纲、以风土为目这种建构性的分类,以及传统的诗文细读的分析方式,清晰地展示出上海竹枝词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诗性风土志,它全方位地表现了上海地区数百年来的风土与社会。第三章论述上海竹枝词的功能。上海竹枝词以丰富的内容和宏大的气魄建构出了上海文化模式,这是上海竹枝词的一个重要功能。纵观物质与景观文化以及行为与观念文化,上海竹枝词描述和建构了一种“诗性”的现代性文化模式。近代市场意识、社会平等观念、肯定人欲、追求自由的伦理观念、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等等,既具现代性特征,又兼具诗性特征,诗性与现代性共同作用,造就出上海自在、开放的文化精神。从文化变迁角度看,该文化模式中的“诗性”与“现代性”一直处于变化、调适状态。与现代性建构相比,诗性建构越来越趋于弱势,当前,诗性精神几乎沦丧殆尽。上海竹枝词“诗性”的现代性建构对于上海地区文化精神的阐释具有独特价值。第四章分析上海竹枝词的作者群体。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学术背景使得“诗性”的现代性文化模式在知识者身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呈现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启蒙心态。上海开埠之后,这群生活在条约口岸的知识者在传统与现代中挣扎、徘徊。上海竹枝词中隐含的民族文化观、民俗民众观及地域文化观,充分体现出知识者意识中传统与现代的较量,以及知识者们面临文化冲突时的犹豫与矛盾。现代性的发生最终引发了知识阶层的心灵绎动,遂有这一诗性风土志的书写。就竹枝词而言,它因自身的民间性而获益,成为知识者用以建构现代性的审美工具。自心而生的竹枝词,也是一部知识者走向现代性的心灵史。第五章思考上海竹枝词当下的生存危机。全球化这柄双刃剑的消极一面使得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加上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样式的挑战,介于口传与书写之间的上海竹枝词失去了创作和传播的群体与渠道,流传了千年的记述工具已然处于濒危境地。保护上海竹枝词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一方面,竹枝词是我们民族和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的今天,我们必须全力加以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上海文化模式中的“诗性”精神正处于历史最弱势,城市精神的迷失也隐喻在竹枝词的式微之中,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坐视蕴涵巨大诗性力量的竹枝词趋向枯萎而无动于衷,必须从诗性主体的重建与诗性土壤的培育两方面逐步推进对竹枝词的保护与传承,让诗性的书写运动在这个现代都市继续下去。

张雅欣[7](2020)在《新时代我国社会安全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社会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命脉,社会稳定的根基,人民幸福的保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是党和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在安全领域暴露出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进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进入新时代,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的安全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胜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和挑战,维护社会和谐、安全稳定,就必须深刻把握我国社会安全事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安全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国家安全事业的发展大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根据我国社会安全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高瞻远瞩地提出建构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将社会安全作为重要保障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为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安全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综上,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回应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社会安全工作的现实要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诉求,都对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社会安全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坚持从整体性研究视角出发,以“新时代我国社会安全建设研究”为研究主题,综合运用跨学科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等基本研究方法,在评述学界研究现状、理清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命题的基础上,着重对社会安全建设的理论渊源、问题原因、维度原则、实践路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引言和第一章是前提性研究,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命题。从整体上分析了新时代社会安全的内涵及社会安全建设的理论基础,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的社会安全思想、建国以来党的社会安全战略思想是推进社会安全建设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考察了新时代推进社会安全建设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立足于我国社会安全发展的现实情况,从国内外发展形势、现代化发展进程、社会矛盾的转化等方面集中阐释了我国社会安全建设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三章先对社会安全的主要维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公共安全、社会治安、城乡社区治理、心理服务与舆论环境等方面,又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维护人民安全的建设宗旨、坚持公平正义的目标等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第四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推动社会安全建设的实践路径,包括创新社会安全建设的思想理念、健全社会安全建设机制、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安全建设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安全格局等;结论部分是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的主要观点,也是本文始终阐述和反复强调的核心论点,同时对深化本研究作出了进一步展望。

二、最难忘毛泽东——江华同志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难忘毛泽东——江华同志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一、为何选择丁玲?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一、文研所的筹备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一、文讲所的恢复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一、活跃的课堂
        二、多彩的课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二、在办学中发展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一、文研所时期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三、九十年代
        四、新世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理论学习
        二、社会实践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文讲所前期
        二、文讲所后期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八十年代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三、新世纪高研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本章小结
附录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六、史料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后记
致谢

(3)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河流原型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摘要(英文)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对象
    二、学术史回顾
    三、选题意义与思路
第一章 河流:流动的原型
    第一节 原型内涵及其置换变形
        一、原型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原型的置换变形
    第二节 河流原型
        一、河流作为原始意象
        二、原型与文学原型意象
        三、河流作为文学原型意象
    第三节 文学中河流的古今精神流变
        一、河流与中国古典文学
        二、河流与中国现当代小说
第二章 河流的原生性原型
    第一节 生殖原型
        一、生殖崇拜与大母神
        二、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生殖原型置换
    第二节 阴阳原型
        一、阴阳原型与二项对立思维
        二、文学南方与二律背反叙事
    第三节 阻隔原型
        一、性禁忌与两性隔离
        二、河流阻隔与悲剧意识
        三、生命孤独与跨越阻隔
    第四节 救赎原型
        一、河流的救赎原型探源
        二、革命话语中的救赎之河
        三、宗教话语中的救赎之河
第三章 河流的衍生性原型
    第一节 鲧禹原型
        一、鲧禹原型与英雄崇拜
        二、感时忧国与国民性反思
        三、中国现当代小说中鲧禹原型置换
    第二节 “江流儿”原型
        一、“江流儿”原型及意义阐释
        二、中国现当代小说中“江流儿”原型置换
    第三节 神女原型
        一、女神崇拜与神女原型
        二、男性理想中的“女神”
        三、魂兮归来的“女神”
第四章 河流原型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家园: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
        一、“家园”概念及其精神载体
        二、情绪记忆中的家园小镇
        三、地理隔离中的家园情感
        四、忧患思考中的家园生态
    第二节 生命:美善的寻找和强力的崇拜
        一、美与善的生命寻找
        二、原始生命强力的崇拜
    第三节 死亡:向死而生的生命尊严
        一、投河模式与死亡恐惧
        二、河流的慈悲与向死而生
第五章 河流原型的地域呈现
    第一节 新旧文明冲突中的红水河
        一、民族作家对传统文化的固守
        二、“百越境界”对文明的渴望
    第二节 逸乐空间秦淮河
        一、秦淮空间及其传统文化特质
        二、怀旧:想象逸乐空间的一种方式
        三、新历史:秦淮空间的破除和拆解
    第三节 封闭停滞的呼兰河
        一、漂泊之痛与情感寄托
        二、生命泥淖与无望挣扎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确立
第二章 商业时代的启蒙——一次与农民无关的乡村浮现(1932——1937)
    第一节 三十年代电影的乡村视野
    第二节 影像传播策略:商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对接
    第三节 乡村影像的认同效应
第三章 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以乡村为中心的政治动员传播模式(1949-1976)
    第一节 "农业题材"电影的"载道"使命
    第二节 农业社会主义影像的宣传策略
    第三节 农村片的传播效果和功能
第四章 边缘乡村和文化明星——新时期以来作为中国乡村认知的影像载体
    第一节 新时期乡村影像创作的支持情境
    第二节 在艺术革新与通俗之间的文本形态及受众分化
    第三节 新时期乡村影像的传播格局
结语:农村影像的发展思考
附录一 文中所涉乡村影像主要片目一览表
附录二 调查问卷及数据
参考文献
后记

(5)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 关于新中国电影史自身观点与理论的研究
        (二) 中国电影音乐总体趋势研究
        (三) 中国电影音乐的诞生
        (四) 早期中国电影音乐的出现及发展
        (五) 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
        (六) 关于电影音乐功能的研究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1章 影音本体论:电影本体考察及其对音乐认知的路径
    1.1 影音配合的方式:电影创作中的音乐类型构成
        1.1.1 主题歌——电影主题的音乐再现与升华
        1.1.2 插曲——结构段落的勾勒与风格趣味的营造
        1.1.3 背景音乐——情绪、节奏的构造与感情基调的把控
    1.2 物理功能、心理功能与结构整合功能:电影音乐的接受效果分析
        1.2.1 物理、生理功能——从抽象体验到具象认知
        1.2.2 心理功能——情景再现与情绪引导
        1.2.3 结构再造功能——声画对位与声画对立中的建构与解构力量
    1.3 从表现性到叙事性:电影音乐的功能指向
        1.3.1 音乐叙事对故事叙事的模仿和抽象
        1.3.2 音乐对时空的构建
        1.3.3 音乐表现与观众的感知与解读心理
    1.4 电影音乐对电影主题表达的文化路径
    1.5 电影音乐作者的思想旨归
第2章 革命经典的构建:“十七年”、“文革”及“徘徊期”主旋律电影主导背景下电影音乐的表达形态(1949—1978)
    2.1 “人民电影”观念的提出及其对电影音乐创作的导引
    2.2 创作主体思想与心态的主动适应与修正
    2.3 苏联电影音乐的渗入与民族元素的融合表达
        2.3.1 少数民族风格的传承
        2.3.2 宏大叙事的交响与革命情感的高扬
        2.3.3 电影音乐对电影现实的呈现——观众心理的迎合
    2.4 电影形态多样化的初步探索与音乐风格的主动调试
        2.4.1 《上甘岭》:合唱形式对革命英雄形象的塑造
        2.4.2 《青春之歌》:成长、启迪与解放主题的对位式建构
        2.4.3 《平原游击队》、《五朵金花》与《今天我休息》:音乐幽默小品背后的意识形态诉求
    2.5 “文革”时期的电影音乐:特殊环境造就的革命经典重现
        2.5.1 施万春与《青松岭》:人民群众的朴实风貌
        2.5.2 傅庚辰与《闪闪的红星》:童声合唱和女声独唱的典范创作
    2.6 “徘徊时期”的电影音乐:文革元素的回响与多样化风格的蕴酿(1977—1978)
第3章 文学性的重现与凸显:改革开放初期电影音乐的文化选择(1979-1990)
    3.1 1979-1980年:故事片的爆发及音乐叙事的创新
        3.1.1 《雁南飞》与《归心似箭》:大音希声,大繁至简的抒怀
        3.1.2 《一月的哀思》与《生活的颤音》:音乐推动电影叙事
    3.2 1981-1990年:第五代导演与电影音乐的人文精神
        3.2.1 《霸王别姬》:京剧背后的传统音乐回潮
        3.2.2 《人生》:音乐对社会的真实写照及《活着》的情绪张力
        3.2.3 《女儿楼》:高亢节奏的尾声与细腻节奏的开始
    3.3 改革开放初期的音乐创作制度
    3.4 现代意识的初显与通俗意识的萌芽
第4章 复杂的“市场化”概念:从电影产业的低谷与重生看电影音乐的兴衰沉浮(1991-2010)
    4.1 电影生产机制的重新构建与市场化步伐的曲折坎坷
    4.2 “流行音乐”的再定义与电影音乐的影响力实现
        4.2.1 大众文化的异军突起与流行音乐的发展契机
        4.2.2 选秀节目歌手演唱电影主题曲:电影音乐的推广模式及其创作价值取向
    4.3 商业的突围与音乐文化的反思
        4.3.1 市场化的野心:张艺谋对电影音乐的选择
        4.3.2 主流意识形态与流行音乐创作机制的合流:冯小刚电影音乐的双重意图
第5章 多元化风格构成的整体业态与新制作技术的整合(2011-至今)
    5.1 难以定义的“职业电影音乐创作人”
    5.2 计算机技术、电子音乐制作与电影音乐创作
        5.2.1 电脑音乐制作在音乐创作领域的延伸
        5.2.2 电脑音乐制作的技术分析及其从业者的技术要求
        5.2.3 电脑音乐制作:效率与展望
    5.3 电影音乐的市场化发展
    5.4 青春电影与其电影音乐表达
        5.4.1 怀旧之美
        5.4.2 反叛之美
        5.4.3 缺憾之美
    5.5 《港囧》:“情怀音乐”的火热与观影人群的精确定位
    5.6 《大圣归来》:国产动画电影对音乐的探索
    5.7 《战狼2》:主题音乐与场景音乐
    5.8 《芳华》:电影音乐对时空界限的突破和重塑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上海竹枝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概述
    二、相关研究回顾与新问题提出
    三、本文的主要理论视点、思路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上海竹枝词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竹枝词与风土诗
        一、概念的厘清
        二、风土诗概说
    第二节 上海竹枝词的基本特性
        一、"上海"的时空界定
        二、上海竹枝词的创作群体与作品数量
        三、上海竹枝词的主要特点
        四、上海竹枝词"以诗补史"的信度
第二章 内容:一部诗性风土志
    第一节 "兴观群怨"分类法
        一、"兴观群怨"说
        二、"兴观群怨"分类的具体标准
    第二节 上海竹枝词内容的具体分类
        一、可以兴
        二、可以观
        三、可以群
        四、可以怨
第三章 功能:"诗性"现代性的文化模式建构
    第一节 物质与景观文化的建构
        一、开埠前:诗性的江南水乡画面
        二、开埠后:诗性的现代都市场景
    第二节 行为与观念文化的建构
        一、劳动方式
        二、消费方式
        三、休闲方式
        四、信仰方式
        五、小结:"诗性"现代性的文化模式
    第三节 "诗性"现代性建构的独特价值
        一、上海独立的主体意识凸显
        二、上海文化认同逐渐形成
        三、展示了海派文化的优越性
        四、呈现启蒙现代性的演进轨迹
第四章 作者:走向现代性
    第一节 现代性意识生成的背景
        一、政治经济背景
        二、风土观念背景
        三、文化学术背景
        四、创作的动因与目的
    第二节 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一、民族文化观
        二、民俗民众观
        三、地域社会观
    第三节 传统竹枝词的现代性书写
        一、传统方式为何被采用
        二、现代意识如何被书写
第五章 上海竹枝词在当下的文化危机
    第一节 上海竹枝词的生存危机
        一、上海竹枝词的生存现状
        二、上海竹枝词濒危的原因
    第二节 上海竹枝词的保护与传承
        一、保护的意义与难点
        二、措施与建议
结语
附录:上海民间散佚竹枝词拾遗
参考文献
后记

(7)新时代我国社会安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一、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内涵及理论来源
    (一)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内涵
    (二) 社会安全建设的理论来源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安全建设的相关思想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关于社会安全建设的相关思想
二、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现状
        1. 新时代我国社会安全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 国家安全总体布局的构建对社会安全建设提出了全新要求
        3. 新时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二) 新时代我国社会安全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我国的社会安全建设理念相对滞后
        2. 重点领域的社会安全问题不断增多
        3. 部分地区基层公共行政冲突时有激化
    (三) 当前我国社会安全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
        1.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社会安全建设面临的各种风险隐患不断凸显
        2. 转型时期我国面临的深层次社会矛盾问题逐渐增多
        3. 部分领域存在公平正义缺失、道德秩序失守的现象
        4. 当前我国的社会安全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三、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主要维度和基本原则
    (一)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主要维度
        1.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2.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3. 构建城镇社区治理新格局
        4. 培育健康和谐稳定的公众心态与舆论氛围
    (二)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基本原则
        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原则
        2.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3. 坚持维护人民安全的宗旨
        4. 坚持公平正义的目标
四、 新时代社会安全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 以科学的社会安全建设理念为指导
        1. 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的理念
        2. 坚持预防与治理并重的理念
        3. 坚持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理念
    (二) 以健全社会安全建设机制为着力点
        1. 建立和完善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机制
        2. 建立和完善公平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
        3. 建立健全社会风险预警机制
        4.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的责任监管机制
    (三) 以建构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安全建设体系为重要保障
        1. 建立健全社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
        2.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3. 完善社会安全建设的法律体系
    (四) 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安全治理格局为关键支撑
        1. 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作用
        2. 切实发挥政府的作用
        3. 抓好社会组织的协同配合
        4.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最难忘毛泽东——江华同志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最难忘毛泽东——江华同志访谈录[J]. 纪新. 党建, 1992(01)
  • [2]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 [3]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河流原型论[D]. 孙胜杰. 兰州大学, 2014(06)
  • [4]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D]. 王文奇.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5]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嬗变[D]. 万书亮. 吉林大学, 2018(01)
  • [6]上海竹枝词研究[D]. 程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7]新时代我国社会安全建设研究[D]. 张雅欣.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最难忘的毛泽东——访蒋华同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