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狠抓节焦工作,炼铁焦比大幅度降低(论文文献综述)
高向洲[1](2020)在《包钢1#高炉节能降耗途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各行各业开始蓬勃发展,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钢铁产量不断增长,钢铁产业与国内交通建设以及民用建设等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因钢铁产业所产生的能源消耗量已经占据国家总体能耗的14%左右,节能降耗当前已经成为了各钢铁企业急待解决的难题,在钢铁产业的各项能耗中,由于炼铁环节所产生的能耗量基本占据了钢铁产业总体能耗的40%左右,做好炼铁环节的节能工作,有利于降低钢铁产业的总体能耗,对完成钢铁工业的节能降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论文围绕1#高炉能耗较高的情况进行研究,其中对于入炉料的冶金性能以及1#高炉能量利用情况等进行评测分析,根据高炉冶炼过程中的实际数据以及各参数与节能降耗之间的关系绘制李斯特操作线,同时与1#高炉当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了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实验测定1#高炉入炉料的冶金性能,通过对其数据进行分析找到合适的炉料结构优化方向及途径,为提高高炉入炉料的质量,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目的提供有效依据。(2)对高炉进行相应物料平衡、热平衡测算,当前1#高炉的节能降耗状况良好,碳素的利用系数约为62.1%左右,有效热量的利用系数约为69.54%,炉身效率72.4%,燃料比降低潜力97.23kg/t,通过研究数据以及李斯特操作图分析高炉相关参数与燃料比之间的关系为:炉顶煤气中CO2的含量变化在±1%时,燃料比的变化量为±11.23kg/t;高炉冶炼出的生铁含硅量变化在±0.1%时,燃料比的变化量应为±5.60kg/t;高炉中金属化率变化处于±1%时,燃料比的变化量为±3.42kg/t;高炉风口温度变化值为±100℃时,此时燃料比的变化量为±18.31kg/t。(3)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明确当前高炉节能降耗的理想炉料结构为占比75%烧结矿和占比25%球团矿。
张明刚[2](2020)在《降低高炉燃料比的措施分析》文中认为由于我国近些年的钢铁形势十分严峻,为钢铁企业带去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在钢铁企业中,所使用的炼铁系统在资源消耗方面能够占据钢铁冶炼整个流程的90%左右,占据炼铁成本比重为70%,所以怎样降低高炉燃料比是我国高炉炼铁技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样也是提高高炉冶炼效率的主要方向。文章将对其有关应对举措进行简要分析。
常勇[3](2014)在《浅谈高炉节能降耗》文中研究指明钢铁企业的能耗70%在炼铁,推行节能降耗势在必行。高炉节能的途径和方向主要是以顺行为基础,强力推行低Si冶炼,增加廉价的热源,以低热消耗或减少热损失为手段;以能源的二次回收利用获得节能最大化。
张维巍[4](2009)在《高炉炼铁CO2排放现状及减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统计了我国重点企业高炉炼铁的CO2排放量与国际排放水平的差距。介绍了降低燃料比的一系列方法。重点推荐高风温达到减少高炉CO2实际排放量的目的。
王维兴[5](2008)在《降低高炉炼铁燃料比的技术措施》文中认为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是在炼铁系统。因为炼铁系统的能耗占钢铁联合企业总能耗的70%左右。节能减排的工作思路是:首先要抓好减量化用能,体现出节能要从源头抓起;其次是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三是提高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水平。降低高炉炼铁燃料比就是体现出企业节能工作是要从源头抓起,对企业的节能工作是有着重大意义。
杨志泉[6](2007)在《高炉生产优化对高质量焦炭的新要求》文中研究说明简述了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随着高炉大型化、高富氧大喷煤等新技术的采用,高炉生产不断优化,对焦炭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重点论述了焦炭在高炉内降解劣化机理:分析了影响中国炼焦行业发展与焦炭质量提高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焦炭质量的技术途径
李法兴[7](2007)在《某钢厂1~#高炉节能降耗分析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激增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钢铁工业能源消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已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10%上升到目前的14%左右,节能降耗已成为我国钢铁企业迫待解决的难题。炼铁工序的能耗占钢铁工业总能耗的40%左右,是钢铁企业能源消耗的第一大户,搞好炼铁工序的节能降耗工作,对于降低我国钢铁工业能耗,保证钢铁工业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某钢厂1#高炉投产至今能耗较高的现状,首次在对其入炉原、燃料及综合炉料的冶金性能和高炉能量利用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测定、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高炉生产静态模型(碳比图及里斯特操作线图)和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该高炉节能降耗的潜力及部分操作参数与高炉能耗的关系,并结合该钢厂现状,制定了降低该高炉能耗的具体措施。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实验测定某钢厂1#高炉入炉原、燃料及综合炉料的冶金性能,并与国内同类钢铁企业高炉用原、燃料的冶金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改进其原、燃料冶金性能和综合炉料结构优化的方向和途径,为提高该高炉精料水平,促进高炉节能降耗提供依据。2.对该高炉进行热平衡测试,分析目前高炉能量利用状况。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建立该高炉生产静态模型(碳比图及里斯特操作线图),分析节能降耗潜力及相关控制参数对其能耗的影响。并根据该高炉实际生产历史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该高炉操作参数对其能耗的影响。3.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制定出降低该厂1#高炉能耗的有效措施。
许增平[8](2006)在《改善重钢焦炭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炉焦炭负荷的日益加重,焦比的降低,富氧大喷煤的实现,焦炭在高炉内的骨架作用愈发显得重要,因此,高炉工作者对焦炭的强度指标,特别是热性能指标,愈来愈重视,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技术措施,提高焦炭强度,改善焦炭热性能,诸如:煤预热技术,型煤炼焦,选择性破碎,干熄焦,捣固炼焦,配焦油渣炼焦等。 本文所阐述的是一种更为简便实用的新技术,其技术路线为配制一种改性剂溶液,通过动力管道、喷嘴向焦炭表面实施喷洒,改性剂能吸附和渗透到焦炭表层,一方面它们在无水汽的情况下能与晶格周边的碳原子结合,填充焦炭空隙,并堵塞通道,阻止二氧化碳向焦炭内层扩散,在冷态条件下,试剂主要通过此种作用来降低焦炭反应性;另一方面,部份改性剂随焦炭进入炉内后经过温度变化与其生成化合物,该化合物是氧化性气体的抑制剂,主要是在碳结构中的活化点上吸附上稳定的化合物,从而使活化点失活,使其在焦炭表面形成屏蔽保护膜,以抑制焦炭与二氧化碳的溶损反应进行,从而达到提高焦炭热性能的目的。 通过对重钢焦炭喷洒改性剂溶液的系列实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焦炭经改性剂溶液处理后,焦炭在高温下与CO2反应前、后的抗压强度都高于焦炭未经改性剂溶液处理的抗压强度。 (2)通过对焦炭的微观结构对比发现,相同放大倍数的空白样的孔隙大、密、深,呈现浑圆状,较规则。而喷洒焦炭改性剂溶液后焦炭孔隙小、少,并且不规则,改性剂或充填于其中,或形成雪花状、网络状碳化物,即对反应气体形成了屏蔽又加强了自身强度。 (3)半工业性试验结果与实验室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在不同的配煤比下,冷态、热态焦炭喷洒焦炭改性剂后,焦炭的反应性(CRI)下降,反应后强度(CSR)提高,焦炭热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改性剂喷洒浓度在5%的效果较好。3#配方改性剂5%的喷洒浓度比较适合于重钢大生产应用。
赵怡本[9](2004)在《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三都澳地处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北翼,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长期以来,如何开发三都澳,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不少学者作了专题研究,但尚未对三都澳海岸带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特别是随着温福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温福铁路即将开工,宁德至景德镇高速公路提前规划建设,三都澳迎来战略发展机遇期。为促进宁德市在2l世纪前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研究选择三都澳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应用区域经济理论、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全面分析其港湾资源、十地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气候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在宁德市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和理论探索研究,认为深水港湾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三都澳是宁德市最人的潜在优势,必须把三都澳潜在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在三都澳海岸带建设人型区域性甚至枢纽性中转港口,布局临海工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努力培育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翼中心城市,构筑三都澳海岸带的便捷交通系统,探索了在沿海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并在实践上提山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为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王兴艳[10](2004)在《高炉用焦炭高温抗压强度研究》文中认为高炉冶炼所用的焦炭在高炉中起四个作用:提供燃料、还原剂、渗碳剂和支撑炉料的骨架。采用煤粉喷吹技术后,高炉焦比大大降低。煤粉可代替焦炭在高炉中提供燃料、还原剂和渗碳剂等消耗品。但焦炭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支撑炉料,却是煤粉所无法替代的。随着喷煤技术的发展,焦比降低,焦炭负荷增加,从而使高炉运行条件发生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在低煤比条件下总体来说对高炉运行有益,例如活跃炉缸及提供一项有效的调控手段。但随着煤比的提高,不利的一面越来越显着,直至影响高炉顺行。如果某一条件恶性发展,使高炉无法正常运行,该条件就成为决定极限煤比的限制性环节。随着煤比的提高,焦炭失碳率呈上升趋势,强度也会相应降低。严重时,焦炭将因不能承受高炉内的压力而严重破损,从而失去有效的骨架作用。这是决定极限煤比的限制性环节之一。某些实践(例如鞍钢富氧大喷煤工业试验)已证明了这一点。从焦炭在高炉中的独特作用出发,这一点很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探讨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研究焦炭在不同失碳率下的高温抗压强度。这类研究的困难在于没有适用的定型抗压试验设备,因此还未见到类似研究报道或论文。本课题使用最近研发的可调气氛高温抗压试验机完成了焦炭在不同失碳率下的高温抗压强度试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煤比和焦炭热强度的相互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煤比及极限煤比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焦炭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当焦炭失碳率一定时,焦炭抗压强度与温度近似成反比关系。(2)研究了焦炭强度与失碳率的关系。当温度一定时,焦炭抗压强度与焦炭失碳率近似成反比关系。(3)研究了喷煤后高炉内运行条件的变化规律。(4)研究了喷煤与焦炭高温抗压强度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5)论述了进一步提高煤比的措施。
二、狠抓节焦工作,炼铁焦比大幅度降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狠抓节焦工作,炼铁焦比大幅度降低(论文提纲范文)
(1)包钢1#高炉节能降耗途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高炉炼铁发展趋势 |
1.2.1 国外高炉炼铁发展趋势 |
1.2.2 国内高炉炼铁发展趋势 |
1.3 高炉炼铁节能降耗技术研究 |
1.3.1 常用节能技术 |
1.3.2 新型节能技术 |
1.4 研究内容 |
2 高炉入炉原、燃料及综合炉料冶金性能分析 |
2.1 高炉入炉原、燃料现状 |
2.2 炉料冶金性能的测定 |
2.2.1 炉料的冶金性能对高炉能耗及生产的影响 |
2.2.2 冶金性能测定方法 |
2.2.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2.4 单一入炉矿料的性能结果测试分析 |
2.2.5 综合炉料中温还原性、低温还原粉化、熔融滴落测试结果 |
3 高炉能量利用情况评价以及节能分析 |
3.1 能量利用情况的评价意义 |
3.2 原始数据的测定整理 |
3.3 物料平衡计算 |
3.3.1 物料平衡计算依据 |
3.3.2 高炉物料平衡的计算 |
3.4 热平衡计算 |
3.4.1 热平衡计算的规定 |
3.4.2 热平衡求算依据 |
3.5 能量利用指标 |
3.5.1 计算依据 |
3.5.2 1#高炉能量利用指标 |
3.6 碳比图 |
3.6.1 理论依据 |
3.6.2 确定碳比图直线 |
3.6.3 高炉碳比图 |
3.6.4 焦比降低的计算分析 |
3.7 操作线图的绘制及分析 |
3.7.1 李斯特操作线中各点的含义及计算方式 |
3.7.2 确定操作线图所需要的数据 |
3.7.3 李斯特操作线图 |
3.7.4 高炉操作参数与高炉能耗之间关系 |
3.8 高炉热平衡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高炉节能降耗措施分析 |
4.1 提高入炉矿量质量水平 |
4.1.1 提高入炉品位 |
4.1.2 提高入炉料的整体质量 |
4.1.3 对入炉原料及燃料的粒度组成进行优化 |
4.1.4 炉料结构的优化 |
4.2 提高喷煤比 |
4.2.1 风温提高 |
4.2.2 提高富氧率 |
4.3 探求合理操作参数 |
4.3.1 优化调剂,提升利用率 |
4.3.2 进行低硅冶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降低高炉燃料比的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简析高炉燃料存在的问题 |
2 简析降低高炉燃料比有关举措 |
3 结语 |
(7)某钢厂1~#高炉节能降耗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钢铁工业的能耗现状 |
1.1.1 能耗构成及节能进步状况 |
1.1.2 能耗存在的主要差距 |
1.1.3 节能已成为解决钢铁工业面临挑战的核心 |
1.1.4 节能要以炼铁系统为重点 |
1.2 炼铁节能的系统分析 |
1.2.1 炼铁节能必须从精料入手 |
1.2.2 高炉长寿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
1.2.3 强化冶炼是提高炼铁系统效率的重要一环 |
1.2.4 炼铁系统的节水与余热利用 |
1.2.5 扩大废弃物的利用 |
1.3 某钢厂高炉炼铁能耗现状 |
1.4 课题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2 商炉炼铁节能降耗技术探讨 |
2.1 常用节能技术 |
2.1.1 精料 |
2.1.2 高炉喷煤 |
2.1.3 低硅冶炼 |
2.1.4 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TRT)技术 |
2.1.5 其它 |
2.2 节能新技术 |
2.2.1 高炉使用热压含碳球团 |
2.2.2 喷吹含氢物质实现富氢还原 |
2.2.3 炉顶煤气的循环利用技术 |
2.2.4 高炉炼铁与大规模发电相结合技术 |
2.3 本章小节 |
3 某钢厂1~#高炉入炉原、燃料及综合炉料冶金性能分析 |
3.1 入炉原、燃料现状 |
3.2 炉料冶金性能测定 |
3.2.1 炉料冶金性能优劣对高炉生产及能耗的影响 |
3.2.2 冶金性能测定常用方法 |
3.2.3 本实验测定内容及方法 |
3.3 单一入炉料冶金性能测定结果及分析 |
3.3.1 测定结果统计 |
3.3.2 某钢厂1~#高炉入炉料冶金性能对比分析 |
3.4 与其它同类企业高炉用料冶金性能对比分析 |
3.4.1 烧结矿冶金性能对比分析 |
3.4.2 球团矿冶金性能对比分析 |
3.4.3 块矿冶金性能对比分析 |
3.5 综合炉料冶金性能测定分析 |
3.5.1 某钢厂1~#高炉综合炉料冶金性能对比 |
3.5.2 与其它钢铁企业高炉用综合炉料冶金性能的对比 |
3.6 焦碳冶金性能测定 |
3.6.1 焦碳冶金性能测定的意义 |
3.6.2 实验内容 |
3.6.3 试验方法 |
3.6.4 实验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某钢厂1~#高炉能量利用状况评价及节能潜力分析 |
4.1 能量利用状况评价的重要意义 |
4.2 原始数据测定及整理 |
4.3 物料平衡计算 |
4.3.1 物料平衡计算依据 |
4.3.2 物料平衡计算结果分析 |
4.4 热平衡计算 |
4.4.1 热平衡计算相关规定及说明 |
4.4.2 热平衡求算依据 |
4.4.3 热平衡计算结果 |
4.5 主要能量利用指标 |
4.5.1 计算依据 |
4.5.2 某钢厂1~#高炉主要能量利用指标 |
4.6 碳比图 |
4.6.1 碳比图建立的理论基础 |
4.6.2 碳比图中直线的确定 |
4.6.3 某钢厂1~#高炉碳比图 |
4.6.4 降低焦比潜力计算及分析 |
4.7 操作线图 |
4.7.1 操作线图中各点的意义及求算 |
4.7.2 操作线图所需数据的确定 |
4.7.3 操作线图中各点坐标的计算结果 |
4.7.4 高炉操作线图 |
4.7.5 节能降耗潜力分析 |
4.7.6 高炉操作参数改变对能耗影响分析 |
4.8 回归模型分析 |
4.8.1 数据来源及意义 |
4.8.2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及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某钢厂1~#高炉节能降耗措施分析 |
5.1 提高精料水平 |
5.1.1 提高综合入炉品位 |
5.1.2 提高入炉原、燃料质量 |
5.1.3 加强整粒工作,优化入炉原、燃料的粒度组成 |
5.1.4 优化炉料结构 |
5.2 提高喷煤比 |
5.2.1 提高风温 |
5.2.2 提高富氧率 |
5.3 进一步探索合理的操作参数 |
5.3.1 优化上、下部调剂,提高煤气利用率 |
5.3.2 实现低硅冶炼 |
5.4 节能实践及节能效果对比分析 |
5.4.1 现阶段所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 |
5.4.2 节能效果及其经济效益估算 |
5.5 本章小节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改善重钢焦炭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焦炭的理化性质 |
1.1.1 焦炭的化学组成 |
1.1.2 焦炭的机械强度 |
1.1.3 焦炭的气孔结构 |
1.1.4 焦炭的光学组织 |
1.1.5 冶金焦炭的抗碱性 |
1.1.6 焦炭的反应性 |
1.1.7 焦炭的力学性质 |
1.2 焦炭在高炉内的变化 |
1.2.1 焦炭在高炉内的高温热力作用 |
1.2.2 焦炭在高炉内的化学作用 |
1.3 提高焦炭热性能 |
2 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 |
2.1 高炉冶炼对焦炭质量的要求 |
2.2 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 |
2.2.1 影响焦炭化学组成的因素 |
2.2.2 影响焦炭化学性质的因素 |
2.2.3 影响CO2反应后强度(CSR)指数的因素 |
2.2.4 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的关系 |
2.2.5 影响焦炭强度指标的主要因素 |
3 改善焦炭质量的措施 |
3.1 提高煤料的堆积密度 |
3.2 煤预热炼焦 |
3.3 捣固炼焦技术 |
3.4 配添加剂炼焦技术 |
3.5 型煤炼焦技术 |
3.6 选择性粉碎(岩相配煤) |
3.6.1 炼焦煤选择性粉碎的基本原理 |
3.6.2 闭路循环分级粉碎系统 |
3.7 型焦技术 |
3.8 干法熄焦 |
3.8.1 技术原理 |
3.8.2 技术特点 |
3.8.3 干熄焦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3.8.4 干法熄焦可改善焦炭质量的原因 |
4 优化高炉操作,缓解焦炭劣化 |
4.1 重钢炼焦煤、焦炭质量现状 |
4.2 优化高炉操作,缓解焦炭劣化 |
5 焦炭喷洒改性剂试验研究 |
5.1 研究内容 |
5.2 研究方案及方法 |
5.2.1 模拟焦炭转运过程立体喷洒改性剂溶液 |
5.2.2 模拟熄焦过程喷洒改性剂溶液 |
5.2.3 改性剂配方的选择和喷洒量的确定 |
5.3 实验室试验 |
5.3.1 焦炭热性能测定 |
5.3.2 焦炭的抗压强度测试 |
5.4 实验室结果分析讨论 |
5.4.1 改性剂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 |
5.4.2 改性剂对焦炭抗压强度的影响 |
5.4.3 焦炭的微观结构分析 |
5.4.4 改性剂溶液利用量和挥发量的关系 |
5.4.5 改性剂对焦炭热态性能影响的机理探讨 |
5.4.6 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的关系 |
5.4.7 实验室研究结论 |
5.5 半工业性试验研究 |
5.5.1 半工业性试验煤样、焦样的物化性能 |
5.5.2 焦炭各项性能测试 |
5.5.3 半工业性试验结果讨论 |
5.5.4 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的关系 |
5.5.5 喷洒焦炭改性剂的成本预测、综合成本预测研究 |
5.5.6 半工业性试验研究结论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9)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地理位置与区城范围 |
二 经济区位 |
三 研究的背景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 研究的现实意义 |
六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海岸带特性和海岸带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海岸带的定义及其开发利用特性 |
第二节 海岸带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海岸带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四节 海岸带资源开发的区域经济理论 |
第二章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环境评价 |
第一节 宁德市自然地理概况 |
第二节 自然环境评价 |
第三节 自然资源评价 |
第四节 区域资源特征 |
第三章 三都澳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状况 |
第二节 市域经济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中心城区(蕉城区)在市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四节 宁德市在区域中的经济地位 |
第五节 历史上制约宁德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四章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发展战略 |
第一节 战略的提出和思想内核 |
第二节 宁德发展战略的演进 |
第三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战略意义 |
第四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五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的总体方向和重点 |
第六节 产业结构重构与提升策略 |
第七节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开发的空间布局 |
第五章 三都澳海岸带港口资源评价与港口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港口资源现状分析 |
第二节 三都澳海岸带港口现状分析与开发评价 |
第六章 建设三都澳海岸带临海工业基地 |
第一节 三都澳海岸带建立钢铁产业基地的自然条件 |
第二节 日本发展临海钢铁产业的成功经验 |
第三节 钢铁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第三节 三都澳海岸带发展临海钢铁产业的重要意义 |
第七章 优化三都澳海岸带经济结构和城镇体系格局 |
第一节 中心城市功能再造 |
第二节 城市发展容量分析 |
第三节 城市规模分析预测 |
第四节 城市景观生态结构营造 |
第五节 理想城市空间结构 |
第六节 城市战略空间与整合 |
第七节 城市形象设计 |
第八节 城市流动空间组织 |
第八章 三都澳海岸带农业资源及其评价 |
第一节 农业土地资源及其评价 |
第二节 生物资源及其评价 |
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八章 三都澳海岸带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战略 |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貌和特色 |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三节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战略 |
第九章 三都澳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对策 |
第一节 加强三都澳海岸带规划、搞好国土综合治理 |
第二节 完善管理法规制度,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
第三节 坚持开发治理结合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
第四节 增加投入,实现资源优化利用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详细摘要 |
致谢 |
(10)高炉用焦炭高温抗压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1 课题研究目的 |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高炉喷煤发展及其意义 |
2.1.1 高炉喷煤的发展 |
2.1.2 高炉喷吹煤粉的意义 |
2.2 提高喷煤量 |
2.2.1 提高喷煤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2.2.2 极限煤比 |
2.2.3 提高喷煤量的限制因素 |
2.3 高炉焦炭 |
2.3.1 焦炭在高炉中的基本作用 |
2.3.2 焦炭在高炉内的行为 |
2.3.3 高炉喷煤降焦的基本原理 |
2.3.4 高炉喷煤对焦炭强度的要求 |
2.4 国内外的前沿技术 |
第三章 焦炭抗压强度试验 |
3.1 测定焦炭强度的常规方法 |
3.1.1 转鼓试验 |
3.1.2 焦炭的坠落试验 |
3.1.3 焦炭的抗拉强度试验 |
3.2 试验方案的选取 |
3.3 试验内容 |
3.3.1 KSJ 高温加热炉温度场的测定 |
3.3.2 高温抗压试验机的调试 |
3.3.3 焦炭试样的制备 |
3.3.4 焦炭抗压强度的测定 |
第四章 焦炭抗压强度与失碳率和温度的关系 |
4.1 试验数据 |
4.1.1 焦炭的工业分析 |
4.1.2 KSJ 高温加热炉的温度场分布 |
4.1.3 焦炭抗压试验结果 |
4.2 试验数据分析 |
4.2.1 焦炭抗压强度与失碳率的关系 |
4.2.2 焦炭抗压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
4.3 试验结论 |
第五章 讨论 |
5.1 煤比与焦炭强度的相互影响 |
5.1.1 高炉内焦炭强度的下降及破碎机理 |
5.1.2 焦炭负荷与煤比的关系 |
5.1.3 失碳率与煤比和煤粉燃烧率的关系 |
5.1.4 焦炭的高温强度与煤比的关系 |
5.2.1 改善焦炭质量 |
5.2.2 选用适当的喷吹用煤 |
5.2.3 控制适当的煤粉燃烧率 |
5.2.4 提高精料水平 |
5.2.5 提高富氧、风温、高压水平 |
5.2.6 改进高炉布料 |
5.2.7 改进喷煤方式 |
5.2.8 降低高炉风口前焦炭的失碳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狠抓节焦工作,炼铁焦比大幅度降低(论文参考文献)
- [1]包钢1#高炉节能降耗途径的研究[D]. 高向洲.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2]降低高炉燃料比的措施分析[J]. 张明刚. 冶金与材料, 2020(01)
- [3]浅谈高炉节能降耗[A]. 常勇. 2014年冶金渣处理工艺及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4
- [4]高炉炼铁CO2排放现状及减排研究[A]. 张维巍. 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下), 2009
- [5]降低高炉炼铁燃料比的技术措施[J]. 王维兴. 中国钢铁业, 2008(06)
- [6]高炉生产优化对高质量焦炭的新要求[A]. 杨志泉. 焦化技术培训教材, 2007
- [7]某钢厂1~#高炉节能降耗分析研究[D]. 李法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
- [8]改善重钢焦炭热性能研究[D]. 许增平. 重庆大学, 2006(02)
- [9]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D]. 赵怡本.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8)
- [10]高炉用焦炭高温抗压强度研究[D]. 王兴艳. 河北理工学院,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