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村金融学会年会意见总结

江西省农村金融学会年会意见总结

一、江西省农村金融学会年会观点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曾荣[1](2017)在《民国《地政月刊》(1933-1937)研究》文中认为1933年1月在南京创刊发行的《地政月刊》是民国时期第一个较全面地讨论地政问题的学术刊物。它附属于中国地政学会,是民国地政人士“研究的园地及实际运动报告的喉舌”。它通过关注和研究欧、美、日、苏俄等国家地政问题以获取西方先进理念经验,并结合我国以往土地治理情况以及当时基本国情,探究解决当时我国地政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地政月刊》的内容涵盖了土地制度、土地改革、土地管理和利用、土地经济理论等方面,涉及地方经济发展问题、土地与人口问题、三农问题等话题。本文从《地政月刊》所涉内容及其自身发展等情况入手,运用历史事实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政月刊》作全面系统的考察,以展现民国时期我国地政研究情况及地政思想的发展历程,发掘探究《地政月刊》的学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第一章首先对本研究基本情况作了概述,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进行了说明。在完成相关文献综述后,笔者认为《地政月刊》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民国地政情况的重要参考材料,但目前仍无研究对其进行专门的梳理发掘。对《地政月刊》进行梳理可以较为全面和清晰地展现民国时期土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因此本研究就显得极具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地政月刊》总体概况。《地政月刊》自1933年1月发行第一期起,至1937年5月发行最后一期止,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每月编印一期,期间未有任何间断,据统计共发行五卷五十四期。《地政月刊》以“穷欲藉以聚集一切有关系之文献,虽不能兼容并蓄,巨细菲遗,亦将集中文稿,沟通消息,兼为研究该问题之向导,应达促进土地改革之目的”为其宗旨,即希望通过《地政月刊》的创办与发行,集中专家学者的研究与讨论,从而推动民国时期地政事业发展。《地政月刊》的编作者阵容十分强大,基本涵盖了当时地政方面的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这使得它能形成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诸如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对国外土地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土地制度的研究、对我国土地管理的研究等。这些成果无疑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时重要的材料来源,是我们在进行相关问题探究的重要参考借鉴。而后,本文三至七章又对《地政月刊》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以《地政月刊》涉及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包括对国外土地经济理论的分析考察和我国土地经济理论的分析考察,以期从这些文章的介绍和评论中,寻找出地政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发展脉络和应用情况。笔者以为,就其历史贡献来看,《地政月刊》上关于土地经济理论的介绍只有寥寥几篇,不能完全反映民国时期土地经济思想脉络,但它们却是我们现在研究土地经济理论的重要史料补充。第四章以《地政月刊》关于国外土地问题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涉及日本、欧美以及苏俄等的国家和地区。笔者从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改革等角度入手,对这些区域或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从中总结出这些区域或国家的先进的地政思想。通过这部分的分析,笔者得到两点启示:一是发达国家较为完备的土地制度、合理的土地政策以及积极的土地改革为其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我国土地改革事业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土地改革的经验。第五章以《地政月刊》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权、土地改革等方面入手分析。在这部分研究中,笔者以为完备的土地制度体系是我国破解土地难题的关键所在,《地政月刊》实现“平均地权”的思路是正确的,不过由于时局和政治立场的原因使得它维护地主阶级利益而迟迟难以推动土地改革,没有实现其“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但至少它的思想是正确的,日后台湾土地改革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国民党推行土地改革的前后对比,进一步说明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土地制度的关键性。第六章以《地政月刊》涉及我国土地管理问题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土地利用管理、土地政策、土地法规等方面入手分析,以期全面客观地展现民国时期我国土地管理情况。笔者以为,民国政府绕过了土地所有制的问题而研究土地管理体系不失为一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路,但应该明白土地所有制问题是最基础的,不解决大量农民少地无地的情况而谈土地利用是不切实际的。但《地政月刊》对于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整理、土地税赋、土地法等问题的研究倒是非常有见地,有一些研究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七章以《地政月刊》涉及其他的土地问题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土地与金融问题、土地与地方经济、土地与人口问题、土地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等方面入手分析。通过这一章的分析,笔者以为其一,《地政月刊》上关于其他土地问题的介绍和分析能很好地反映民国时期土地问题的重要性,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二,《地政月刊》关于其他土地问题的介绍和分析,其中有许多做法值得当今借鉴和学习。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对《地政月刊》进行了总体考察,在学术贡献、历史影响以及现实启示对《地政月刊》进行了总结,同时也考察了《地政月刊》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希望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思考来客观地评价《地政月刊》。

周博[2](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提出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陆彩兰[3](2014)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现代化应当是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全面现代化。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呢?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离不开农户、农村金融机构、政府等的参与。本文主要利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对农村金融制度面临的供求障碍、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培育、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是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衍生于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有着不断扩大的需求。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金融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所引起的个别需求;二是农业现代化外在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公共需求。无论是个别金融需求还是公共的金融需求,都与我国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之提供服务。高投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金融支持,资本和智力之源都不能流动到相对落后的农村。金融发展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投资效率)效应,产生资本形成、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传导机制,对农业现代化发挥作用。第二是农村金融制度所面临的金融供求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农村金融供给约束。从目前来看,农村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的自筹资金和外部的资金注入。作为农村资金的供给者,传统农户主要通过储蓄方式提供资金,但难以有更多剩余资金留存于储蓄。在市场化经营目标下,现有金融中介体系对农村的资金供给明显不足。农村金融制度发展面临的第二个障碍是农村金融需求抑制。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农户总体借贷需求不高,即使有借贷需求,更希望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但实际上却难以获得正规借款。信贷需求的抑制导致农户生产经营方式比较保守,创业和改善生产的动力不足,因而始终难以走出贫困的低水平循环陷阱。为更好地分析农村金融供求对农村金融制度的影响,本文以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受益主体行为——农户借贷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三是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视角。正确认识农业和农民,是探究农业发展缓慢和传统农户弱势的原因和出路的前提。长期以来,分散化经营模式造成了农户的市场弱势和组织弱势,但农业不是天然的弱质产业,农民是理性的生产者,也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能够按照价格信号调节自己的行为。本文据此推理得出结论,农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都是市场机制下的平等行业,都可以培育出有竞争实力的市场主体。传统农户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距较远。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对农业经营方式进行选择,极大提高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代表着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在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加工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并在经营活动中显示出较强的农村金融资源聚集能力,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中间力量,能够胜任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国内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经验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可以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增强农民增收的实力,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第四是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分析。虽然我国正规金融在农村已逐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现阶段的正规金融却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从金融资源配置功能角度来看,判断一国或地区的正规金融制度是否完善和健全,可以用适应性标准、效率性标准和完备性标准来衡量。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现状与判断金融制度是否完善与健全的三个衡量标准相差很远。正规金融支农之所以有效性不足,有着显然的制度根源。对此,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应对正规金融支农功能进行重构与定位。信息不对称、抵押品缺乏、信用体系缺失等是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区别于城市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传统农户也将逐步转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本文认为,正规金融支农改革只有兼顾传统社会与现代科学技术之优势,不断拓展创新思路,才能探索出既符合我国农村实情又具有现代信息化特征的正规金融支农模式。第五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分析。正规金融支农供给的不足,给农村非正规金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我们绝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甚至取缔它,而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围绕“三农,”的金融服务需求,赋予非正规金融组织合法地位,并将其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非正规金融并充分发挥其显着优势,以满足那些被正规金融排斥在外的需求者的需要。根据我国实情,构建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转型模式,使之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第六是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我国政府在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深化,也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新阶段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定位。在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已被应用于各种问题的研究。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很不完善,单靠市场本身很难形成有效的机制。确定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角色,不仅是因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还应该结合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历史,考察可能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另外也需要考虑我国制度文化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产生的影响。现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全部作用,也不意味着市场是万能的。市场在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职能则应该限制在宏观领域,更明确地定位为完善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平竞争的生态环境、对市场主体和活动实施监管、做好“守夜人”的责任。

王玉[4](2019)在《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地政学派成立于1933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集当时最高水平的土地改革学术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地政学派的土地学术和思想居于当时社会中的主流和中心地位,对民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国民党政府土地政策的制定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学界关于地政学派的研究成果不多,这与该学派当时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尚有距离。本文在广泛收集有关地政学派的各类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地政学派的活动和思想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考察,以期拓宽近代土地思想史的研究,同时厘清国民政府关于土地制度的政策演变逻辑。民国以来,局势不稳、军阀混战、外敌入侵等诸多因素导致政局动荡,但同时也激发社会各阶层探讨国家发展之路的热情,形成了一股思想开放、学术自由的活跃的文化氛围,近代也就成了经济思想发展转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土地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心内容,更是封建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换的关键所在,因此各类土地思想也开始涌现。在蒋介石的授意下,1933年由萧铮组织发起了中国地政学会,将当时研究土地问题的专家学者以及实际从事地政工作的领导分子的力量聚集起来,是地政学派早期的正式组织,由此也标志着民国时期地政学派的正式形成。1947年为吸收更广泛的社会人士以及农民群体,萧铮又组建了中国土地改革协会,该协会性质为社会团体,以便深入民众,以此推动土地改革的发展。自此至1949年,地政学派步入了地政学会与土地改革协会两会并行的阶段。地政学派以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为指导,以亨利·乔治”单一税”理论、达马熙克土地改革学说为参照,在“研究土地问题,促进土地改革”宗旨引领下,为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制度改革进行具体的理论阐述和政策设计。地政学派主要的学术活动包括发行《地政月刊》、《人与地》等地政刊物,出版地政论着,译介国外土地学说。地政学派的历届年会也会密切结合时政形势,围绕最为迫切的土地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决议,以此影响政府当局的政策,并推动民众土地观念之改变。同时,地政学派积极兴办地政教育,先后依托地政学院、地政研究所、私立建国法商学院等机构,为国民政府推行土地改革培养了大批地政人才。本文通过对地政学派相关资料发掘,系统梳理了地政学派的基本内容,提炼出地政学派土地改革主张的基础理论为平均地权、政策支柱为土地金融、配套设计为现代土地治理。以这三个层面作为土地思想主线,地政学派对民国时期土地制度进行了整体谋划。地政学派土地思想演化的脉络具有鲜明的以诱致性土地制度变迁为基础的强制性土地制度变迁特征,是顺应统制经济思潮以政府为主导解决农民对土地制度非均衡的诉求问题,但是在国民政府的土地改革实践中,强制性土地制度变迁逐渐脱离了诱致性土地变迁基础,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及制度主张不得不以妥协的形式实现,严重制约了土地改革的价值发挥。本文对地政学派同时期的中外土地学说进行研究对比。相较于中国共产党的为了推翻既有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土地革命论,地政学派为国民政府设计的土地改革方案则是在既有政治和经济制度框架内寻求农业发展的路径,这是由两者政治党派背景、经济学分析范式、适应经济阶段以及经济目标的不同所决定的。而相较于世界各国的土地改革事业,地政学派的土地改革主张也顺应了资本主义建立和发展以来土地改革的总体趋势,一是对土地私有制的行使范围大加限制,二是扶植农民收购土地,以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地政学派作为民国土地学界的重要组织,其土地思想和学术活动繁荣了民国的土地研究事业。尽管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在向土地制度转化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现实问题的影响而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在一定程度上付诸了实践。尤其是在抗战胜利后,地政学派的土地金融思想在推动台湾省政当局土地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说明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在特定历史时期及条件下是能够转化为具有现实张力的政策实践的,其思想内涵对当下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柳凌韵[5](2018)在《信贷约束、农业规模经营与约束缓解机制研究 ——基于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文中提出农地可流转政策的推进伴随着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分化,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农户家庭的收入、提升家庭福利水平,更可以基于规模化的生产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的资源配置,对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最优的农业规模经营需要投入足够的规模资金,传统农户往往容易面临信贷约束,自有资本较富裕的农户则能够依靠自身有效缓解这样的信贷约束,而缺乏自有资本的农户则可能长期面临信贷约束。那么,信贷约束的持续存在是否会影响农户的流入农地决策?又是否会进一步影响农户其他要素的投资水平?其次,它会对农户的农业规模经营绩效造成什么影响?在未来农村金融进一步地深化改革中,农村金融机构又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具有农业生产经营意愿的农户家庭?基于以上核心问题的提出,本文首先以宏观数据描述统计了 2010-2016全国农地流转规模和1997-2016年农村信贷规模均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并以微观数据明确农户面临信贷约束的基本假定;其次,利用2015-2016年度789户农户家庭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信贷约束对农户农地经营规模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信贷约束对其他要素资金投入的影响;然后,基于调研的农户家庭数据,实证检验了信贷约束对农户农业规模经营绩效的影响,对比未受信贷约束农户,分析信贷约束下农户农地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的关系;最后,本文以农业资本禀赋为视角分析了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且分析国内已有的金融创新农地金融试点对农户的农业信贷约束的影响,并基于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可能的农业融资创新模式。研究内容一:农业规模经营与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描述首先,本文利用宏观和微观调研数据揭示农户农业规模经营和信贷市场的现状。宏观上的描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农地流转面积、50亩以上农户数量、县域金融服务网点、机构贷款和农户贷款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微观层面借助在江苏、湖南和江西地区的调研样本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现阶段农户的信贷需求资金的满足程度未达到50%,且以信贷需求是否被完全满足衡量信贷约束下,相较小农户,大农户面临着更大程度的信贷约束。研究内容二:信贷约束对农户农业要素投入决策的影响分析基于上述农户普遍面临的信贷约束前提假定,分析信贷约束对农户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决策的影响。首先,利用受限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信贷约束对农户的流入农地规模决策具有负效应,具体表现为受信贷约束农户平均流入农地规模小于未受信贷约束农户,均值减少了 150亩。因此,信贷约束对农户农地流入规模决策产生了显着的负效应。其次,理论上,信贷约束会导致农户的农业生产无法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最优要素投入点。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约束并没有显着降低农户农业生产其他要素的资金投入。究其可能的原因,其一是农户通过自身资本积累或其他外部融资渠道获取购买要素资金使要素投资达到最优化水平;其二是农户通过商业信用的要素购买形式使要素投入最优化;其三则可能是家庭用工的增加缓解流动性约束对要素投入资金的影响。因此,信贷约束并没有显着降低农户的单位农地要素投入资金。研究内容三:信贷约束对农户农业规模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基于上一章中信贷约束对农户要素投入决策的影响分析结果,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信贷约束的存在并没有显着降低农户的农地生产率。利用内生转换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相较未受信约束农户,受信贷约束农户扩大其农地规模并不会降低亩均产量即农地生产率,相反,农户的水稻种植的单位产出水平显着提高。因此,农地撂荒问题加以控制情况下,信贷约束的存在并不会显着制约国家粮食数量安全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在成本和产量难以兼顾的情况下,受信贷约束农户的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没有表现出受到信贷约束的影响。同时,农业规模经营方式转变过程中,未受信贷约束农户在一定农地规模范围内实现了规模经济,而受信贷约束农户农地规模的扩张造成了规模不经济。主要考虑到这部分农户就算通过其他融资渠道或商业信用等缓解现金流约束方式达到了最优要素投入水平,其生产成本也会高于未受信贷约束下的要素投入成本。因此,信贷约束的持续存在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与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目标相违背。研究内容四:农户信贷约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借助调研数据统计分析了农户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的特征差异,进而以正规信贷约束进行进一步研究,描述统计了农户的信贷动机、潜在信贷需求、实际信贷需求和实际获得情况。根据双变量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第一,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可以有效降低农户受需求方约束和供给方完全约束的概率,还不能有效减少农户受严格供给方信贷约束的概率,说明农地抵押贷款的效用存在边界;第二,农地经营权剩余期限越长,就增加了农户信贷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投资需求水平。然而,它并不是信贷供给者放贷的技术门槛依据。因此,它增加了农户获得信贷的概率,但并未使农户获得全部的信贷数额;第三,要想加入农业合作组织往往具有硬性指标与条件,农户从而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资本禀赋,这增加了农户的潜在信贷需求。但是正规金融市场未对这种组织化的资本进行有效利用,农户知道自身不能获得信贷从而放弃申请贷款。而申请信贷的农户也不能通过农业合作组织这一禀赋有效获得全部信贷或部分信贷。研究内容五:金融创新对农户农业生产支持的经验考察首先,以国内已有的信贷创新实例阐述可能的农业信贷发展模式,并对比了农地金融创新模式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的农户信贷匹配情况,验证出农地金融试点对农户的潜在信贷需求的激励作用和信贷约束的缓解作用。农地抵押贷款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风险分担模式缓解了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那些有农业规模经营意愿又缺乏抵押担保品,进而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农户提供了信贷,既有效增加了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地区农户的潜在信贷需求,也降低了需求方和供给方信贷约束。本文认为,农地抵押贷款模式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尝试农地联保贷款模式,扩大对较小规模经营农户的信贷支持。同时,农地抵押贷款的深化探索也应根据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贷款技术加以不同适应性改变,在已有的信贷模式基础上即具有一定农地规模基础的农户能够获得部分信贷支持,深化创新信贷模式以满足不同农业规模阶段农户的信贷需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户虽然可以提供有效的抵押品和担保条件,但其全部信贷需求并不容易满足,农村金融机构应从创新抵押、担保技术方面来创新不同类型农户的信贷贷款技术,从而有效缓解农户所面临的信贷约束。最后,基于农业信贷供需约束的影响因素,设计可能的农业信贷创新模式“金融机构+土地联保抵押+农户”和“金融机构+农资公司担保+农户”。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相关部门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对农村地区差异化创新金融产品和信贷技术;培育农村社区金融机构,促进金融资源社区化;加快农户征信体系建设,培育金融生态机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李其成[6](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吴德祖[7](2017)在《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由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主编的《经济建设季刊》,是抗日战争后期民国经济学界较为权威的一份经济研究期刊。这份刊物以季刊的形式,自1942年7月开始创刊,抗战胜利的1945年停刊,共3卷12期,每期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及面向社会征集的论文、经济资料、西方经济学说介绍、书评、统计资料,以及当时重要的参考文献。以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为主的作者中,既有当时大后方着名的经济学人,也有供职于国民政府经济部、交通部、资源委员会、中央设计局、水利委员会等国民政府的高官要员。刊物办刊宗旨明确,即在抗战期间,为抗战胜利后国家着手建设进行经济思想、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上的准备。本文以《经济建设季刊》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期刊创办的情况及所涉及的内容,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进而以此为出发,梳理民国后期国民政府经济领域的官员和学者的主要思考脉络和政策主张,并对其中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进行评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史料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力图全面系统地考察期刊的学术贡献、历史影响和现实启示。论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角度、研究目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基本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宏观角度梳理和介绍了《经济建设季刊》的基本概况。经济建设协会于1939年4月在香港成立,1941年迁至重庆。协会成立期间,时任协会常任理事的沈怡认为有必要对战后建设问题进行提早准备,而这一想法得到了宋子文及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支持,《经济建设季刊》在此思考背景下创刊。期刊自1942年7月至1945年中,每季度发行一期,共三卷12期。《经济建设季刊》作者群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超过一半有留学欧美日本的经历;作者在当时中国经济建设各领域具有较高社会地位,或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源委员会、经济部、交通部、水利部等经济部门的要员,或为中央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教授。论文的第三至八章,分别对《经济建设季刊》涉及的各专题、各领域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全面展示期刊的学术贡献和经济思想。第三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理论问题的探讨,包括对于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的侧重于优劣分析;战争背景下关于国防经济、区域经济等问题的讨论;以及期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第四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建设问题的探讨。其中最大篇幅集中于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包括对当时中国铁路建设基本情况和弊端的分析,战后铁路建设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铁路建设中最为关键的资本问题,以及铁路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期刊对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对电信和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关于交通器材的制造等问题。第五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水利问题的探讨。本章首先介绍了当时学界政界普遍形成的关于加强农业建设并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总体目标,包括农业建设与工业建设的关系、如何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土地国有、提出产销合作社的构想等。二是关于土地与人口问题的讨论,包括中国人多地少、负载过重和可耕地缺乏的基本国情。三是关于土地政策和农业政策的讨论。四是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第六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及矿业建设问题的探讨。包括中国工矿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对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的追求,以及工业建设中国家政府的重要作用、工业发展中“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辨析、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还对期刊中涉及工矿业各个领域的建设,如水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钢铁工业、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规划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第七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主要包括外资利用和国际贸易政策两个方面。在外资利用方面,主要涉及经济建设中中国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对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的分析研究,利用外资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以及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主要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以及促进对外贸易的思考与建议。第八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国民政府管理金融银行业的演进与发展历史,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建设的建议,国民政府币制和货币建设,战后货币金融问题的国际背景,以及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除此外,这一章节还就如何保持货币稳定、关于货币本位问题、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九章为论文的结语部分,在前几章的基础上,笔者对《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积极影响、现实启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也指出了《经济建设季刊》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以使读者对于这份刊物有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了解。

田戎[8](2018)在《江西省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结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村金融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金融机构实时进行改革,农村金融功能的充分发挥直接关系着“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加快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结构现状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农业是江西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农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但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而农业金融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目前农村金融内部结构不合理、金融企业技术落后、缺乏创新型人才、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村金融资金更多流向于服务城市,这些导致了江西农村金融无法从根本上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江西省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调整内部分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文章主要根据金融的效用原理和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还有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基于江西省多年间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江西省农村金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充分考虑当地的金融供给与民众金融需求之间的关系,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可行性计划,制定科学有效的金融战略,革新江西省的农村金融体系,使该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创造价值。

黄淑美,伍慕仪[9](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管文行[10](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农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治理主体构成。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对农村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容置疑,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农村村民自治实施之初所依赖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已经逐渐消解。农村治理已经溢出农村社会场域,单纯依靠农村社会自主性调节不能解决治理过程中的全部问题,特别是在振兴乡村的大背景下,以村“两委”为主要治理主体的二元结构已经不能承担起全部农村治理的重任,需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向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发展。毫无疑问,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势必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然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造成了农村治理的无序化与治理有效性的降低。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是否稳定与个体化的农民和公益性社会组织关联性不大,关键取决于主要农村治理主体——农村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性治理主体之间的主要关系能否理顺。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是国家控制与农村自主调试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而在农村微观场域中,不同属性的农村治理主体参与动机不同,其中,利益是影响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关键要素。乡村振兴要求改变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存在的内外环境,对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提出新的结构性要求和功能性诉求,但是,同时也暴露出农村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构成主体较为单一,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是以村“两委”为主要构成主体,甚至是“空心村”,乡镇政府角色缺位、市场性治理主体缺失,并没有形成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局面,难以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二是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主体间关系存在问题,其中,突出表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理论上的核心地位与现实存在落差、乡镇政府在治理中角色缺位、村民自治组织角色越位以及主体地位弱化等问题,市场性治理主体挤压农村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动空间等问题。农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构成,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脱离于整个国家的控制而实行完全的独立自治,而国家也始终以通过各种途径或方式保持着对农村社会的控制与渗透。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国家成为了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主体缺失的重要外部诱因,即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的“割裂”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国家控制与农村社会自主性之间张力失衡造成农村自治空间被压缩,挤压了农村多元治理主体的自治空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更是直接造成了农村治理主体的不完整,甚至是“空心村”的大量出现。但是,除了国家宏观层面的原因外,造成农村治理主体间关系问题的原因在于农村场域内,相应制度供给的缺失、结构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和农村治理主体间力量的失衡。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和农村社会两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共同推进。从国家宏观思路方面而言,首先,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其他治理主体的组织化嵌入,通过组织化嵌入确保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中的核心方位以及对其他治理主体的领导关系;其次,妥善处理国家控制与农村社的会自我调适,赋予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应有的活动空间;再次,努力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为不同社会治理主体参与农村治理创造必要的条件。从农村层面的微观对策来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优化首先要加强作为具体行动者的农村治理主体自身建设,从理论上明确具有不同属性和利益诉求的治理主体在结构中的位置和角色;其次,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农村治理主体间的行为选择,理顺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关系;再次,健全农村治理主体间的利益整合机制、监督机制与协同机制,提高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文化对农村治理主体的行为选择起着潜在的引领与规范作用,优化农村治理主体结构还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二、江西省农村金融学会年会观点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农村金融学会年会观点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地政月刊》(1933-1937)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地政月刊》总体概况
    第一节 《地政月刊》创办始末
        一、创办机构——中国地政学会
        二、创办经过
    第二节 《地政月刊》的地位及其基本情况统计
        一、《地政月刊》在同类刊物中的地位
        二、栏目设置
        三、文献统计
    第三节 《地政月刊》的编着情况
        一、《地政月刊》编者团队
        二、《地政月刊》作者群体
        三、《地政月刊》重要论着
第三章 《地政月刊》关于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第一节 国外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一、关于西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第二节 我国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一、关于土地生产关系的分析
        二、关于土地报酬的分析
第四章 《地政月刊》关于国外土地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国外土地制度的研究
        一、日本土地制度研究
        二、俄国土地制度研究
        三、美国土地制度研究
        四、欧洲土地制度研究
    第二节 关于国外土地政策的研究
        一、美国土地政策研究
        二、欧洲各国土地政策研究
        三、苏俄土地政策分析
    第三节 关于国外土地改革的研究
        一、日本土地改革分析
        二、欧洲各国土地改革分析
        三、苏俄土地改革分析
第五章 《地政月刊》对我国土地制度的研究
    第一节 对我国土地制度研究的概况
        一、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研究
        二、民国土地制度研究
    第二节 关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二、我国都市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土地所有权问题分析
        一、土地国有问题研究
        二、平均地权问题研究
第六章 《地政月刊》关于我国土地管理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管理问题的研究
        一、我国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分析
        二、我国土地整理问题分析
    第二节 关于我国税赋政策的研究
        一、我国田赋政策分析
        二、土地税收政策分析
    第三节 关于我国土地法问题的研究
        一、关于土地法内容的介绍
        二、关于国外土地法内容的介绍
        三、关于土地法内容的评述
第七章 《地政月刊》对土地相关的其他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土地金融问题分析
        一、农村金融调剂问题探讨
        二、土地金融体系分析
    第二节 土地与地方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一、土地与地方财政问题分析
        二、土地与国民经济建设问题分析
    第三节 土地与人口问题研究
        一、土地与人口分布问题研究
        二、土地与人口增长问题研究
    第四节 农民、农村、农业与土地问题研究
        一、农民与土地问题
        二、农村与土地问题
        三、农业与土地问题
第八章 结束语
    一、《地政月刊》的学术贡献
    二、《地政月刊》的历史影响
    三、《地政月刊》的局限性
    四、《地政月刊》的现实启示
    五、综评《地政月刊》
附录1: 《地政月刊》目录
附录2: 《地政月刊》作者群(部分)简况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后记

(2)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上篇:游兴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一、职业类型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一、考察旅行
        二、公务旅行
        三、返乡探亲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本章小结
中篇:游踪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本章小结
下篇:游观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二、医治“都市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二、“挽救经济国难”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
    2.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2.2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金融的需求
    2.3 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供求障碍分析
    3.1 农村金融供给约束分析
    3.2 农村金融需求抑制分析
    3.3 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视角
    4.1 对农业和农民的正确认识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及其主要形式
    4.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优势和融资优势
    4.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国内外案例及借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分析
    5.1 正规金融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作用
    5.2 正规金融制度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
    5.3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的表现与影响
    5.4 正规金融支农有效性不足的根源
    5.5 正规金融支农功能定位
    5.6 正规金融支农改革与创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分析
    6.1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动因
    6.2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条件
    6.3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路径
    6.4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转型的经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
    7.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7.2 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政府功能定位
    7.3 国外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经验与启示
    7.4 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主要方式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4)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关于民国时期土地思想的研究
        二、关于地政学派及其土地思想的研究
        三、关于地政学派思想来源的研究
    第三节 主要研究任务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拟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地政学派的创立和发展
    第一节 地政学派的创立背景
        一、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
        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
    第二节 地政学派的创立概况
        一、地政学派的初期发轫
        二、地政学派的正式成立
        三、地政学派的组织发展
        四、地政学派的成员群体
    第三节 地政学派的学术活动和教育事业
        一、举办年会
        二、发行刊物
        三、出版书籍
        四、兴办地政教育
第二章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渊源与制度经济学架构
    第一节 地政学派的理论指导
        一、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理论
        二、亨利·乔治的“单一税”理论
        三、达马熙克的土地改革理论
    第二节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的制度经济学架构
        一、制度变迁及土地制度经济学理论
        二、地政学派的土地制度变迁分析
第三章 平均地权:地政学派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问题剖析
        一、土地问题的界定
        二、土地政策的内涵
    第二节 对土地改革纲领的研究
        一、“平均地权”诠释
        二、“耕者有其田”诠释
    第三节 土地改革的政策主张
        一、设置地政机关作为推行主体
        二、推广土地整理作为基础前提
        三、落实地价税制作为核心举措
        四、改革租佃制度作为耕者保障
        五、规划市地利用作为城建支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金融:地政学派的政策支柱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金融问题剖析
        一、土地金融的界定
        二、土地金融发展瓶颈的成因
    第二节 对融通土地资金必要性的研究
        一、对土地金融与“平均地权”关系的探讨
        二、对土地金融与“地尽其利”关系的探讨
        三、对土地金融与工业化关系的探讨
        四、对土地金融与城市改造关系的探讨
    第三节 土地金融体系的构建主张
        一、设立土地银行作为专营机关
        二、发行土地债券作为资金来源
        三、完善农业保险作为风险补偿
        四、发展合作信用作为有益补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治理:地政学派的配套设计
    第一节 对土地法制现代化的思考
        一、修改《土地法》的探讨
        二、推动土地纲领入宪的倡议
    第二节 对人地关系现代化的探讨
        一、土地人权保障论
        二、内地殖民政策论
    第三节 对土地利用现代化的分析
        一、土地生产技术应用观
        二、土地经营方式改良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政学派对同时代中外土地思想的研究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研究
        一、对原中共红色区域的土地政策研究
        二、地政学派受到的中国农村派辩驳
    第二节 国外土地政策的研究
        一、世界土地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部分国家土地改革运动的特点
第七章 地政学派的学术贡献和应用价值
    第一节 地政学派与民国土地研究发展
        一、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二、对孙中山土地思想的阐述与发展
        三、对民国土地思想研究的引领与繁荣
    第二节 地政学派与民国土地政策实践
        一、以推进土地改革事业为政治追求
        二、参与国民政府土地理论阐述和政策设计
    第三节 为台湾土地改革积累经验
        一、夯实台湾农地改革的基础准备
        二、完善土地金融与土地行政体系
第八章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来土地制度变迁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土地制度演变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8年间的土地制度演变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制度演变
    第二节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产权制度性缺失
        二、土地金融供给不足
        三、土地规模化经营受限
    第三节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二、发展土地金融市场
        三、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附录
    地政学派主要成员简介
    地政月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信贷约束、农业规模经营与约束缓解机制研究 ——基于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户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1.5 技术路线
    1.6 数据来源
    1.7 研究的可能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信贷约束
        2.1.2 要素投入决策
        2.1.3 规模经营绩效
        2.1.4 农业资本禀赋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理论
        2.2.2 农业规模经营理论
        2.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2.4 交易成本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动态
        2.3.1 农业规模经营研究综述
        2.3.2 信贷约束与农户投资、利润和福利的关系研究
        2.3.3 农户信贷需求动机与约束形成原因研究
        2.3.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分析框架与调查设计
    3.1 分析框架
    3.2 研究假说
        3.2.1 信贷约束对要素投入决策影响的理论机制
        3.2.2 信贷约束对规模经营绩效影响的理论机制
        3.2.3 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与缓解机制分析
    3.3 调查设计
        3.3.1 样本地区调查设计
        3.3.2 抽样调查情况
        3.3.3 信贷约束衡量设计
        3.3.4 小结
第四章 农户农业经营与农村金融市场的数据描述
    4.1 农业规模经营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宏观描述
        4.1.1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4.1.2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状况
    4.2 农业规模经营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微观描述
        4.2.1 农户的水稻种植现状
        4.2.2 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情况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贷约束对农户要素投入决策的影响分析
    5.1 引言
    5.2 农户要素投入决策的统计性描述
    5.3 农地流入规模决策的实证分析
        5.3.1 模型与变量设定
        5.3.2 变量描述与统计
        5.3.3 实证结果分析
    5.4 其他要素投资决策的实证分析
        5.4.1 模型与变量设定
        5.4.2 变量描述与统计
        5.4.3 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贷约束对农户农业规模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6.1 引言
    6.2 农户规模经营绩效的样本统计性描述
    6.3 信贷约束对规模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模型与变量设定
        6.3.2 变量描述与统计
        6.3.3 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引言
    7.2 农户信贷的样本统计性描述
    7.3 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3.1 模型与变量设定
        7.3.2 变量描述与统计
        7.3.3 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信贷案例与创新模式分析
    8.1 引言
    8.2 农地抵押贷款试点的效果分析
        8.2.1 农地抵押贷款对农户信贷约束的缓解机制分析
        8.2.2 样本地区的配对选取
        8.2.3 农地抵押贷款的作用边界
    8.3 农业融资创新模式分析
        8.3.1 基于“硬信息”的抵押联保贷款
        8.3.2 基于“软信息”的金融机构与中介机构互联
        8.3.3 农业信贷产品的可能模式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1.1 信贷约束对农业规模经营决策的影响分析
        9.1.2 信贷约束对农业规模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9.1.3 信贷约束的缓解机制分析
        9.1.4 农业信贷模式的模式创新
    9.2 政策建议
        9.2.1 农业信贷的供给侧发展方向
        9.2.2 政府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合理作用
    9.3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路径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一、金融立法现状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选题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关键问题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经济建设季刊》基本概况
    第一节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一、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
        二、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状况
        三、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学术活动、政治活动
    第二节 《经济建设季刊》创办及发行情况
        一、《经济建设季刊》创办过程及刊行宗旨
        二、《经济建设季刊》发行情况及当时影响
    第三节 《经济建设季刊》的编辑、作者队伍
        一、《经济建设季刊》编辑委员会成员及主要作者群体基本情况
        二、《经济建设季刊》编辑、作者情况分析和几点思考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栏目设计、文献统计
        一、栏目设计情况
        二、文献统计
第三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
        一、概念厘定: “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异同辨析
        二、路径选择: 对国家管制下“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自发认可
        三、借助国家力量实现工业化:落后中国的经济赶超方案
    第二节 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侧重的讨论
        一、关于国营事业、民营事业讨论的重要篇章和观点梳理
        二、倾向国营事业的原因和启示意义
    第三节 “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纠结和思考辨析
        一、关于“三民主义的经济制度”
        二、“三民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经济的辨析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引入与评介
        一、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二、对苏联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三、对德国及统制经济思想和发展情况的介绍与研究
        四、对西方战后重建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电信、邮政建设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
        一、当时中国铁路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弊端所在
        二、战后铁路政策的主要原则
        三、铁路建设的资本问题
        四、战后铁路的建设与管理等问题
    第二节 关于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
        一、对战时航政、航政建设与战后复员的构想
        二、关于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和构想
    第三节 、关于电信、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
        一、关于电信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二、关于邮政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第四节 关于交通器材制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发展与水利建设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农业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一、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建设的重要目标
        二、人多地少: 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三、土地国有: 关于土地政策的思考
        四、产销合作社: 破解传统乡村治理结构的思考
    第二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一、水利建设的总体方针
        二、经济视角看水利建设
        三、历史视角看水利建设
        四、水利建设的其他几个问题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建设及矿产建设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基础和目标
        一、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建设的衰弱基础和原因
        二、实现国家工业化——工矿业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国家、政府在推动工业建设中的作用
        二、关于“国防经济”的讨论
        三、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
        四、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
    第三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各领域的思考和讨论
        一、关于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关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关于钢铁工业的建设与思考
        四、关于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计划
        五、关于化学工业发展的思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中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银行和金融业建设的探讨
        一、关于金融对经济建设价值的认识
        二、关于金融银行业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三、对金融业支持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第二节 国际背景下民国时期币制建设与金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一、民国时期币制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二、战后货币金融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三、关于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第三节、关于货币金融与经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一、关于保持货币稳定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二、关于货币本位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三、关于建立健全金融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四、关于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外资利用问题的探讨
        一、经济建设中利用外资的必要与可能
        二、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
        三、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和利弊影响
        四、关于利用外资应遵循的原则
        五、关于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
    第二节 关于国际贸易政策问题的探讨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
        二、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
        三、关于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的思考
        四、促进对外贸易的要点与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一、《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
    二、《经济建设季刊》的积极影响
    三、《经济建设季刊》的局限性
    四、《经济建设季刊》的现实启示
附录1: 《经济建设季刊》目录
附录2: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理事、各组组长基本情况简表
附录3: 《经济建设季刊》作者情况简表
附录4: 《经济建设季刊》刊发文章和作者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后记

(8)江西省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结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界定
        2.1.2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界定
    2.2 金融学理论基础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2.3 麦金农—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2.2.4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2.2.5 金融功能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3 江西省农村金融供需结构现状分析
    3.1 江西省农村金融供给结构现状分析
        3.1.1 江西省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结构现状
        3.1.2 江西省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结构现状
    3.2 江西省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现状分析
        3.2.1 农户的金融需求现状
        3.2.2 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现状
4 江西省农村金融供需结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江西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
        4.1.1 江西农村金融供给比例下降
        4.1.2 江西农村机构区域布局和其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不协调
        4.1.3 江西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外流严重
        4.1.4 江西农村中小企业金融市场秩序混乱
    4.2 江西农村资金需求主体实力薄弱
        4.2.1 江西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比重低范围窄
        4.2.2 农村中小企业金融发展缓慢
    4.3 江西省农村金融供需结构现阶段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4.3.1 江西农村金融供给无法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主要原因
        4.3.2 江西农村资金需求主体实力有待加强的主要原因
5 促进完善江西农村金融供需结构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5.2 完善改进传统的江西农村金融机构
    5.3 充分发挥江西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性金融功能
    5.4 更加重视江西民营金融市场的地位
    5.5 建立健全江西农村金融法律法规
    5.6 进一步加快推进江西农业保险发展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研究目标
        (二)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
        (一)系统分析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逻辑归纳法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核心概念
        (一)农村治理
        (二)农村治理主体
        (三)农村治理主体结构
    二、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结构功能理论
        (二)协同治理理论
        (三)多中心治理理论
    三、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的分析框架
        (一)“国家——社会”分析框架
        (二)“行动者——结构”分析框架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演进历程与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演进历程
        (一)人民公社的形成到解体(1949—1978)
        (二)人民公社解体到村“两委”二元结构初步形成(1978—1987)
        (三)村“两委”二元结构建立到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1988—2012)
        (四)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初步形成(2013—2019)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演进的典型特点
        (一)结构主体构成日益多元化
        (二)结构主体间互动日趋协同
        (三)结构主体间关系日益复杂
        (四)结构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主体结构演进的启示
        (一)坚持党组织在结构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坚持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理念
        (四)坚持结构调整与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第三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基本要求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中行动者的位置与角色
        (一)政治性行动者——农村基层党组织
        (二)行政性行动者——乡镇政府
        (三)社会性行动者——村民自治委员会
        (四)市场性行动者——企业等经济组织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的结构性要求
        (一)治理主体位置与角色的合理
        (二)结构主体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三)结构主体治理过程中的协同
        (四)结构主体间权责关系的一致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功能性诉求
        (一)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经济适应功能
        (二)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目标达成功能
        (三)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整合功能
        (四)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的维持功能
第四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存在的问题与生成逻辑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与现实存在落差
        (二)乡镇政府在治理结构中存在角色缺位与越位
        (三)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主体地位存在弱化
        (四)市场性治理主体侵占其他治理主体的活动空间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问题的宏观诱因
        (一)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的“割裂”
        (二)国家控制与农村社会自主性间的张力失衡
        (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造成治理主体缺失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问题的微观原因
        (一)制度供给滞后使治理主体偏离既定的位置与角色
        (二)结构运行机制不完善导致主体间矛盾冲突不断
        (三)治理主体间治理权力失衡冲击了结构的稳定性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的思路与对策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的宏观思路
        (一)加强党组织对农村治理的结构性嵌入
        (二)平衡国家控制与农村自主性之间的关系
        (三)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优化治理主体结构的外部环境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优化的微观对策
        (一)明确治理主体在结构中的位置与角色
        (二)完善治理主体结构的制度建设
        (三)健全治理主体结构运行的相关机制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江西省农村金融学会年会观点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地政月刊》(1933-1937)研究[D]. 曾荣. 武汉大学, 2017(06)
  • [2]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D]. 陆彩兰. 南京大学, 2014(05)
  • [4]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D]. 王玉.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5]信贷约束、农业规模经营与约束缓解机制研究 ——基于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户的调查[D]. 柳凌韵.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6]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7]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D]. 吴德祖. 武汉大学, 2017(06)
  • [8]江西省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结构现状及对策研究[D]. 田戎.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9]《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D]. 管文行.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江西省农村金融学会年会意见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