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和光降解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珍珍,耿兵,田云龙,李红娜[1](2021)在《土壤有机污染物电化学修复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力修复和微生物电化学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电动力修复中电极材料、运行条件等因素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总结了添加表面活性剂、引入具有降解能力的基质、与化学或生物联合等方式对土壤修复效果的强化作用,阐述了微生物电化学修复的效果、影响因素和微生物群落演变的规律。电化学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且电动力较微生物电化学具有更好的去除效果。为了实现电化学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未来需要从土壤导电性、电极材料以及反应器构型等方面优化以提高修复效果;此外,电化学修复技术的机理、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特征研究等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杜义平[2](2021)在《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环糊精中氯丹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氯丹(Chlordane)为目标污染物,环糊精(HPCD)为土壤洗脱溶剂,探究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环糊精中氯丹的最佳反应条件及降解机理等内容。主要研究内容有:1.矿物对环糊精的吸附效果以及环糊精浓度对矿物吸附氯丹的影响;2.化学制备针铁矿与施氏矿物的表征;3.探究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氯丹的最佳反应条件:包括初始p H、矿物投加量、H2O2浓度、环糊精浓度;4.探究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氯丹的机理及可能的降解途径。所得结果如下:1.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对环糊精与氯丹的吸附趋势相同,随着环糊精浓度上升,矿物对环糊精吸附量先增加后趋于平缓。当环糊精为0.8 g/L时,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吸附量最大,分别为84.8 mg/g和12.98 mg/g,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对氯丹吸附量分别为6.98 mg/g和3.83 mg/g。2.对化学制备的针铁矿与施氏矿物进行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可知,所制备的针铁矿与施氏矿物为纯矿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观察到针铁矿为针状矿物,粒径范围为0.5-2.5μm,施氏矿物多为小球状,粒径范围为1.5-4μm,两种矿物都具有明显的团聚现象;经比表面积分析(BET)可知,所得针铁矿与施氏矿物比表面积分别为33.11m2/g和9.71 m2/g。3.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氯丹的最佳反应条件:针铁矿体系,针铁矿投加量10 mg/L、环糊精浓度为0.8 g/L、溶液初始p H为3、H2O2浓度为50 mmol/L;施氏矿物体系,施氏矿物投加量60 mg/L、环糊精浓度为0.8 g/L、溶液初始p H为3、H2O2浓度为50 mmol/L。4.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氯丹的过程中,矿物表面催化反应与紫外光催化反应共同作用,促使H2O2分解产生·OH,·OH直接攻击污染物,进而影响氯丹的降解效果。氯丹降解过程中,氯丹发生氧化反应,多个·OH进攻一个氯丹分子,使其脱氯后形成新的开环产物。如:环氧氯丹,羟基六氯,甲基丁香酚,2-甲氧基-6甲基,1,2,4,5-四氯苯等物质。通过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环糊精中的氯丹,探究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氯丹的最优条件,推测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氯丹的机理,为修复有机氯污染土壤提供技术支持。
张奥棋[3](2021)在《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培养中生物污染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藻是一类形态微小、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油脂、色素和生物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物能源和环境修复领域。然而,微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生物污染问题,成为制约微藻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其中浮游动物和寄生真菌污染发展快、危害大,常导致培养失败,目前还未开发出高效经济的控制技术。本学科组前期通过对多种物理、化学方法进行试验,首次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可以有效控制真菌感染而对产油微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不产生显着影响。基于此,本论文以优良藻种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研究对象,在鉴定关键污染生物的基础上,首次探究表面活性剂对雨生红球藻中壶菌污染和蛋白核小球藻中轮虫污染的控制效果,确定表面活性剂对微藻生长的安全浓度,对表面活性剂控制技术进行优化,并在微藻规模培养中进行验证,同时对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微藻规模培养中生物污染控制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建立了一种高效、经济、安全的微藻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结果为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病虫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充足的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论文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从受感染的雨生红球藻K-0084跑道池成功分离纯化病害真菌EPG02,并鉴定其为类节壶菌Paraphysoderma sedebokerense。在此基础上,选取5种表面活性剂对EPG02进行控制试验。实验室结果表明,7-10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60 mg/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30-40 m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均可有效控制壶菌感染。其中,7 mg/L SDBS处理效果最好,不仅可以完全控制壶菌的感染,而且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和虾青素的积累没有显着影响。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并非通过破坏壶菌与红球藻细胞表面的识别位点阻止感染,而是通过杀灭壶菌的游动孢子而截断壶菌的感染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SDBS能够造成壶菌游动孢子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含物降解,而对藻细胞结构没有影响。这可能是因为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和壶菌游动孢子具有不同的细胞表面覆盖物和结构。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具有多层细胞壁,可能阻碍SDBS穿透到藻类细胞膜,而壶菌游动孢子缺乏保护性细胞壁,这使得SDBS可以直接破坏壶菌游动孢子的细胞膜,从而导致游动孢子解体。2、在5 m2开放式跑道池培养试验中7 mg/L SDBS可以有效控制类节壶菌感染并持续至培养结束,雨生红球藻生物质平均产量和虾青素平均产量分别达到55.3 g/m2和1.41 g/m2。在20 m2开放式跑道池培养试验中,7 mg/L SDBS同样可以有效控制类节壶菌感染并持续至培养结束,雨生红球藻生物质产量和虾青素产量分别达到53.9 g/m2和1.32 g/m2。证明将表面活性剂SDBS应用于雨生红球藻的开放式跑道池培养可完全控制壶菌感染,能够保持雨生红球藻培养的长期稳定运行。处理1000 L藻液所需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费用仅为0.07元(0.01美元),成本低廉,操作简单。3、在开放式跑道池培养蛋白核小球藻XQ-20044的过程中,发现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对蛋白核小球藻危害最为严重,能够快速并且大量捕食小球藻,使小球藻培养在72小时内崩溃。在实验室内建立了稳定的蛋白核小球藻-萼花臂尾轮虫共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选择5种表面活性剂对萼花臂尾轮虫进行控制效果试验,并检测对小球藻的生长影响。实验室结果表明,SDBS、SDS、AES、AEO-7和CDEA均能有效清除小球藻中萼花臂尾轮虫和卵,有效浓度分别为≥10 mg/L、≥15 mg/L、≥10 mg/L、≥7.5 mg/L和≥10 mg/L。其中,10 mg/L SDBS和7.5-10 mg/L AEO-7处理效果最好,不仅可以完全杀灭轮虫,而且对小球藻的生物量无显着影响。综合考虑5种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剂量、控制效果、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SDBS更适合于小球藻大规模培养中萼花臂尾轮虫污染的控制。4、在5 m2开放式跑道池试验中,10 mg/L SDBS处理仍然可以快速杀灭轮虫污染并对微藻生长无显着影响,小球藻生物质干重可达到0.74 g/L以上。与已报道的其他化学药剂相比,SDBS具有应用范围广、处理成本低的优点,单次使用10 mg/L SDBS处理5 m2(1000 L)的跑道池,试剂成本仅为0.09元(0.014美元)。因此,SDBS适合于经济微藻和能源微藻大规模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控制。5、建立藻液中及生物质内SDBS检测方法并优化操作流程。优化后的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检测SDBS范围0.04~1 mg/L,相对标准偏差4.6%,空白加标的平均回收率96.4%,萃取时间和萃取试剂大幅减少;优化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SDBS范围0.5~100 mg/L,相对标准偏差0.3%,空白加标的平均回收率为101.3%。以上两种方法均满足《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中的规定要求,且检测区间可以形成互补。6、在实验室无菌条件下研究了藻种、光照强度、温度、通气(空气)对SDBS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蛋白核小球藻、脂球藻和雨生红球藻均不能降解藻液中的SDBS;光照强度(0、100、200、300μmol·m-2·s-1)和温度(15℃、25℃、35℃)的变化对培养基中SDBS的降解没有显着作用;通入无菌空气96小时,SDBS降解率达到51.8%。在实验室内非无菌条件下进行微藻通气培养,蛋白核小球藻、脂球藻、雨生红球藻藻液中SDBS迅速降解,培养结束时残余浓度分别为0.37mg/L、0.3 mg/L和0.36 mg/L,均低于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最低限量(GB18918-2002,0.5 mg/L),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雨生红球藻、小球藻和脂球藻生物质中均未检测到SDBS残留,表明在微藻培养中使用SDBS(≤10 mg/L)控制生物污染不会因SDSB在生物质中富集而产生安全隐患。
徐莎莎[4](2021)在《有机光敏剂对敌草腈光降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从天然产物、有机类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中寻找到无毒、高效并能够促进水中敌草腈光解的物质——没食子酸,本论文研究了在不同光源下没食子酸促进敌草腈光解情况,并探索了其对自然水体(稻田水、田沟水和池塘水)中敌草腈的光降解效果。同时构建了水环境中敌草腈光化学降解实验分析方法、邻氯苯甲腈、苯甲腈的液相检测方法。最后研究了没食子酸促进敌草腈降解的原理及光降解路线。实验结果总结如下:1、高压汞灯下,从天然产物、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中筛选出三种对敌草腈有促进光降解效应的物质分别为没食子酸、杨梅素和磷钨酸钠水合物。其中光降解效果最好的是没食子酸。同时测试了不同的光源下没食子酸对敌草腈光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为:K高压汞灯>K紫外灯>K氙灯>K太阳光>K白炽灯>K蓝光灯。以高压汞灯为光源本论文筛选出没食子酸促进敌草腈光解最优条件:敌草腈和没食子酸摩尔比为1:25时,降解时间为4小时。本论文也研究了没食子酸在天然水体中(稻田水、田沟水及池塘水)中对敌草腈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在天然水体中对敌草腈光解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最后本论文对没食子酸光降解敌草腈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敌草腈最终会光解为邻氯苯甲腈和苯甲腈。值得注意的是,敌草腈在自然条件下常会生成成剧毒的2,6-二氯苯甲酰胺(BAM),但本论文通过采用没食子酸促进敌草腈的光解,避免了此降解产物的产生。2、没食子酸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结构,光照条件下其氧化作用会使O-H键断裂,发生脱氢反应,生成大量的具有强还原性的氢自由基。氢自由基一方面会中和反应体系的羟基自由基,降低反应体系的氧化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体系内的相关反应。在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PNDA)/没食子酸/敌草腈光解体系中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并没有检测到羟基自由基的产生。不同于以往氧化脱氯的反应机理,在敌草腈和没食子酸的光降解体系中,没食子酸会作为一种氢供体与敌草腈分子发生还原脱氯的取代反应,从而加快了敌草腈光化学降解的速率。
詹斌[5](2021)在《仿生超润湿表面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日益严重的含油废水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传统的分离方法能够一定程度处理含油废水,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近些年,随着仿生学的发展,科研工作者仿生制备具有特殊润湿性的材料用于处理含油废水。这些特殊性润湿性的材料对水和油呈现不同的亲和性,能够高效率分离含油废水,对环境保护和能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化学刻蚀和低表面能改性、电沉积、水热合成及冷冻干燥和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特殊润湿性的材料用以分离含油废水。探究材料表面微观形貌与化学成分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检测制备材料表面的机械稳定性及苛刻环境中的抗腐蚀能力,分析油水分离的机理,主要的结论归纳如下:(1)通过化学刻蚀及硬脂酸修饰改性的方法制备具有超疏水/超亲油特性的Fe泡沫。经过250℃的退火处理后,泡沫表面的润湿性由超疏水/超亲油转变为超亲水/水下超疏油。退火处理后的泡沫经过硬脂酸再次修饰即可恢复超疏水性,实现润湿性的可控转换。基于表面独特的润湿性,制备的Fe泡沫可用于分离各种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均高于95%。这种具有特殊润湿性的Fe泡沫能够按需分离不同种类的油水混合物,为含油废水的高效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2)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在不锈钢表面表面生成具有特殊润湿性的Cu@Cu2O膜。制备的Cu@Cu2O膜被水润湿后,具有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能够有效的防止油污污染。膜被油预润湿以后,呈现出超亲油/油下超疏水的特性。基于表面的润湿性及合适的孔径,Cu@Cu2O膜可以用于分离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水包油和油包水乳液,分离效率均高于99%。此外,Cu2O具有可见光催化特性,能够在光照下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这种制备的Cu@Cu2O膜既能高效分离油水乳液,又能够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含油废水的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采用水热合成和冷冻干燥法相结合制备出多功能的GO/g-C3N4/TiO2(GCT)泡沫。该泡沫被水或油预润湿以后呈现出相应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及超亲油/油下超疏水性,能够分离各种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达98%。同时,对于各种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水包油和油包水的乳液,显示出超高的分离效率(>99.9%)。得益于GO大的比表面积和众多带负电的含氧基团,所制备的GCT泡沫能够选择性的吸附有机污染物。另外,GCT泡沫中的g-C3N4和TiO2作为光响应材料,能够在光照下降解油污,赋予材料防油污污染与自清洁性能。(4)受到蜘蛛丝空气中集水的启发,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纺锤节结构的纤维膜用于乳液中油滴的聚集及乳液的分离。由于膜表面存在的纺锤节结构,在乳液分离的过程中,乳化的油滴迅速在膜表面聚集成大的油滴并在浮力作用下漂浮到水面形成油膜,而水直接透过膜,实现乳液的分离,分离效率高达99.9%。采用浸涂法制备具有微米级纺锤节结构的纤维以观测液体介质中油滴的聚集及运动过程,揭示了乳液中油滴运动及聚集的过程并探究乳化油滴聚集的机理。
任军贤[6](2021)在《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文中指出石油在开采、运输、储存和使用等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些土壤被石油烃污染。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会潜在地对土壤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进行土壤治理与修复。过硫酸盐(PS)因其具有可以产生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稳定性好、水溶性高和pH适用范围宽等优势,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中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和应用。本研究以辽河油田某一采油井附近石油烃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热活化以及Fe2+活化过硫酸盐条件下不同因素对石油烃去除效率的影响,以优化过硫酸盐氧化土壤中石油烃的参数。在热活化过硫酸盐条件下考察了不同因素对石油烃去除效率的影响。当过硫酸钠在2.4 mmol/g以内,随着氧化剂的增加,石油烃的去除效率呈上升趋势。过硫酸钠的用量为2.4 mmol/g时,石油烃的浓度从3800 mg/kg降至1175 mg/kg,去除效率可以达到69%。温度影响石油烃的去除效率,60℃为较合适的活化温度。超声结合热活化过硫酸钠使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率提高了16%。但是分多次投加同一剂量过硫酸钠,以及在体系中加入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并未提升对石油烃的去除效率。考察了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对土壤石油烃转化和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石油烃氧化后可能会生成一些醇和羧酸类含氧产物。石油烃和土壤有机质被氧化成极性小分子更易进入水相,导致水中总有机碳(TOC)浓度从52.4 mg/kg增加至79.8 mg/kg。扫描电镜(SEM)和粒度分析表明过硫酸盐氧化处理会使土壤形貌发生明显变化,使土壤的粒径变小。考察了Fe2+活化过硫酸盐对石油烃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PS/Fe2+对石油烃的去除效率均低于30%。采用谷氨酸二乙酸钠(GLDA)、草酸(OA)和柠檬酸(CA)螯合Fe2+活化过硫酸盐对石油烃的去除效率也没有提升。PS/H2O2/Fe2+/OA氧化体系对石油烃的去除效率也很低。结果表明,通过Fe2+活化过硫酸盐无法有效氧化去除该土壤中的石油烃,可能与该土壤的pH较高有一定关系。
翟世民[7](2021)在《生物炭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炭的制备成本低、孔隙率高、官能团丰富,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应用前景广阔。以废弃生物质制备生物炭并将其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可以实现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印染废水的处理成本,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然而,由于废弃生物质中的无机组分占比较高,造成制备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比常规活性炭低,且在印染废水处理中,普通生物炭往往只对带特定电荷的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普适性差;另外,生物炭使用后进行堆积或填埋处理,还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上述原因限制了废弃生物质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基于此,本论文以制革污泥和竹子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调控热裂解条件、引入活性官能团和负载金属氧化物等方式制备了不同结构和性能的生物炭,研究所制备生物炭材料对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改变制备条件调控生物炭(BCs)的比表面积和Zeta电位电势,然后在BCs表面引入酰胺基和氰基等官能团,制备改性生物炭(MBCs),提高MBCs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和吸附普适性。研究发现BCs仅对阳离子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其中BC50用量为10 g/L时对100 mg/L的Cr(Ⅵ)最大去除率为43.5%,8 g/L的BC50对活性红X-3B、直接黄RS、阳离子蓝X-GRL和酸性蓝2GL(200mg/L)的去除率分别为0.1%、17.9%、99.1%和0.05%;在BCs表面引入酰胺基和氰基等官能团后,MBCs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和吸附普适性明显提高,在上述相同条件下MBCs对Cr(Ⅵ)、活性红X-3B、直接黄RS、阳离子蓝X-GRL和酸性蓝2GL的最大去除率均可达到98%以上,且被吸附污染物在模拟环境中未出现明显的脱附现象;在MBCs表面负载Fe3O4粒子后,在磁场作用下可以实现MBCs从水中的快速分离,提高了生物炭的实际应用性能。为实现生物炭的循环使用,研究以Fe粉和竹粉为原料,通过热裂解制备生物炭Fe-BC,然后在Fe-BC多孔结构上负载TiO2、Mg O和Zn O,得到具有吸附-催化功能的生物炭复合材料(TiO2@Fe-BC和Mg O/Zn O/TiO2@Fe-BC),将其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和乙酸作用下,TiO2@Fe-BC(0.1 g)对Cr(Ⅵ)(10 m L,25 mg/L)的最大去除率为93.29%,而Mg O/Zn O/TiO2@Fe-BC对Cr(Ⅵ)的去除率为79.97%;在紫外光照射下,0.8 g/L的Mg O/Zn O/TiO2@Fe-BC可以实现50 mg/L亚甲基蓝(MB)的100%脱色,且Mg O/Zn O/TiO2@Fe-BC循环使用4次后,其对MB的去除率仍在80%以上。将竹片经水热碳化得到生物炭微球(BMs),采用溶胶凝胶法在BMs表面包覆Mg O-Zn O和TiO2-Ag,制备金属氧化物包覆生物炭球复合材料(DSMs),氧化煅烧去除BMs,得到内层为非光敏催化材料Mg O-Zn O、外层为光敏催化材料TiO2-Ag的中空催化微球(HCMs),以提高催化材料的光能利用效率。研究HCMs对亚甲基蓝(MB)的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后,HCMs对光的最大吸收波长拓展到了可见光范围(580 nm);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Xe灯,150W),HCMs在水中可以产生·O2-、e-和·OH等活性物质,当HCMs使用量为0.01 g时,可以将100 m L浓度为5 mg/L的MB催化降解,HCMs循环使用5次后对MB的去除率仍然可达到80%,与所制备的生物炭多孔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Mg O/Zn O/TiO2@Fe-BC)、商品级锐钛矿和金红石相比,HCMs的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催化降解能力更高。为拓展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以腈纶纤维为骨架,在纤维表面包覆沉积Mg(OH)2,分别在纤维间填充竹粉或制革污泥,经模板压制成形和高温无氧煅烧,制备生物炭饼光热转化材料,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得到了热能转化效率高、亲水性强的生物炭饼光热转化材料(BC3-0和BC3-1)。研究BC3-0和BC3-1对活性红X-3B废水的净化效果表明,BC3-1对光能的利用率最高可以达到78.98%;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通过太阳能-蒸汽-冷凝水的界面转化,可以去除活性红X-3B废水(10 g/L)中绝大部分污染物,其中利用BC3-0收集到的净化水中活性红X-3B、COD、TOC、TC和IC浓度分别为4.67 mg/L、17.52 mg/L、34.33mg/L、46.94 mg/L和12.61 mg/L,可以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中直接排放的要求。
庄奥[8](2021)在《导电丝素蛋白支架的构筑及神经轴突分化电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神经组织的缺陷及损伤修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使用神经组织工程支架引导神经修复的方法是自体移植手术的一条有效可行的替代途径,基于电刺激(ES)对神经修复的促进作用,电活性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这一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再生丝素蛋白(RSF)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具有突出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等特点,有望用于制备性能优良并具有独特优势的RSF/PEDOT类电活性神经组织工程支架,但目前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分别选用RSF和PEDOT类材料作为基体材料和导电功能体材料,提出了改进的化学氧化聚合沉积工艺及大分子插入嵌合新方法,制备了兼具良好的导电性、透明性及功能体和基体间粘附性的RSF/PEDOT类薄膜新材料,研究了各类工艺条件对制备的导电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及其原理,并通过大鼠嗜络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的体外培养证明了导电膜在神经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具有微流体通道结构的导电RSF/聚(羟甲基-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OH)支架,并结合灌流培养方法及ES,评估了PC12细胞在该支架中的体外动态培养效果。本研究为RSF/PEDOT类电活性神经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本研究首先采用过硫酸铵(APS)作为氧化剂,引发羟甲基-3,4-乙烯二氧噻吩(EDOT-OH)单体在RSF表面的化学氧化聚合沉积反应。基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EDOT-OH水溶液中形成的胶束结构对该沉积作用的促进,制备了表面导电层规整、稳定的导电RSF/PEDOT-OH膜材料。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初始p H值,单体浓度均对RSF/PEDOT-OH膜的结构及性能有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RSF/PEDOT-OH膜的表面方块电阻(Rs)为3.28×105Ω/sq,对应电导率为6.1×10-3 S/cm,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PEDOT-OH导电层的结构稳定性以及表面亲水性。PC12细胞在RSF/PEDOT-OH膜上生长良好,优于RSF膜,表明了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提高RSF/PEDOT-OH膜的导电性并使其兼具良好的透明性,采用Fe Cl3替换APS作为氧化剂,利用SDS和Fe Cl3间的络合作用进一步提高了RSF/PEDOT-OH膜的导电性。针对单一氧化剂体系制备RSF/PEDOT-OH膜的导电性和透明性间的性能矛盾,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RSF表面化学氧化聚合沉积的复合氧化剂配方(APS和Fe Cl3),基于该体系中APS对Fe3+的再生以及聚合产物中来自不同氧化剂的离子所产生的静电吸引力,有效避免了导电层结构缺陷及过度沉积,在RSF表面沉积了结构规整的纳米级PEDOT-OH导电层,其兼具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在最佳反应条件下,RSF/PEDOT-OH膜材料的Rs为5.12×104Ω/sq,对应电导率为8.9×10-2 S/cm,在可见光区的最大透过率超过70%,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导电层与基体间的粘附性及表面亲水性。同时,PC12细胞可在该膜上很好地粘附、生长和分化,并实现活细胞的实时观察,基于膜表面的导电层结构可对PC12细胞进行有效ES,对其轴突分化产生正向诱导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改性RSF膜的导电性和透明性,本研究基于RSF的构象转变及大分子的插入嵌合作用,开发了一种通过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水分散体对RSF薄膜进行一步改性的新方法,制备了透明导电RSF/PEDOT:PSS膜。经PEDOT:PSS水分散体/乙醇混合体系对RSF膜的浸泡处理,大分子可成功插入RSF膜表面,形成结构及性能稳定的透明导电层。体系中乙醇体积占比为70 vol.%时,RSF/PEDOT:PSS膜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Rs为3.83×103Ω/sq,对应电导率为1.003 S/cm,在可见光区的最大透过率超过80%,该突出性能使材料表面的电聚合沉积修饰及细胞的光刺激调控等应用成为可能。RSF/PEDOT:PSS膜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及导电层与RSF膜基体间的粘附性。基于膜表面的透明导电层结构可对PC12细胞进行有效ES培养及实时观察,产生轴突分化的正向诱导作用。为将改性后的导电RSF结构拓展到三维神经支架领域,本研究通过软光刻、模塑及粘合封装等工艺,制备了RSF微流体支架。最终制备了五段区域宽度依次为1750μm、885μm、720μm、630μm和520μm,高度为250μm的RSF微流体通道。将基于SDS胶束体系及复合氧化剂配方的化学氧化聚合沉积工艺拓展于微通道结构,成功制备了三维透明导电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支架两端湿态电阻达到2.35×105Ω。相比未经改性的RSF微流体支架,RSF/PEDOT-OH支架更利于PC12的粘附,表现出较好的神经细胞培养潜力。PC12细胞经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预分化及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中的动态灌流培养,表现出明显的分化现象。基于该导电微流体支架,每天对PC12细胞施加100 m V直流电信号刺激2.5 h,并持续两天后,细胞轴突数量增加。在该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中,PC12细胞能够保持良好生长的临界剪切力为4.57×10-3 Pa,该值可以反映这一支架中PC12细胞对支架材料表面的粘附力。综上所述,基于SF/PEDOT类材料在神经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潜力,本研究制备的RSF/PEDOT-OH、RSF/PEDOT:PSS膜及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材料有望在神经修复、有机生物电子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其应用,为新型生物质医用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李瑶[9](2021)在《可见光响应手性介孔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开发及其降解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环境排放和治理政策日益严格,对治理含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废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煤化工等行业领域提倡的污水零排放政策。针对难降解、高毒性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深度处理是目前工业废水治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具有矿化彻底、无二次污染等优势,TiO2代表的多相光催化技术是目前最具潜力的深度治理有机污染物的技术之一。但传统TiO2光催化剂难以在可见光激发下有效进行光降解反应。本文以手性表面活性剂为模板,钛酸丁酯为无机前驱体,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共结构导向剂,自组装法合成了具有新型的不对称螺旋结构的的手性介孔TiO2光催化剂。该不对称微观结构在TiO2催化剂中引入了Ti3+、大量氧空位以及Ti-N键,从而显着促进其可见光响应和可见光催化性能。而后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手性光催化剂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通过掺杂等方式提升手性介孔TiO2可见光催化性能,具体结论如下:(1)利用手性表面活性剂C14-L-Ala A,以软模板法成功得到了具有螺旋堆积手性结构的介孔TiO2光催化剂,不对称结构使得TiO2光催化剂中形成了Ti3+和氧空穴,提升了可见光响应和可见光激发下对于罗丹明B和苯酚的催化降解效果。作为对比,论文以非手性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模板剂合成的光催化剂中没有出现手性堆积结构,无可见光响应,在可见光激发下不能降解罗丹明B及苯酚。(2)介孔TiO2不对称的手性结构决定其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发现介孔TiO2手性结构的形成机理是C14-L-Ala A首先通过自组装形成手性框架,而后,共结构导向剂APES上带正电的氨基基团与手性表面活性剂头部带负电的羧基发生静电作用,由于配对效应,氨基会随螺旋胶束一起形成螺旋排列,形成了Si O2手性框架。低温条件下钛酸丁酯缓慢水解,生成的溶胶粒子可以通过与APES缩合而与二氧化硅手性框架结合。然后,粘结的小TiO2颗粒长大形成螺旋状球形沉积,形成螺旋球状手性结构。(3)合成条件通过影响手性介孔TiO2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而影响Ti3+和氧空位的产生,造成手性介孔TiO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以及可见光激发下对于罗丹明B和苯酚的催化降解效果的差异。钛酸丁酯添加量为2.92 m L、反应温度为0℃、焙烧温度为600℃、转速为400 rpm、p H=6时所制备的手性介孔TiO2光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合成条件变化对于D型手性介孔TiO2光催化剂结构和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规律与L型手性介孔TiO2光催化剂一致,说明合成条件对于手性介孔TiO2光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与手性方向无关。(4)可见光激发下,手性介孔TiO2对于四环素有催化降解效果。稀土金属La3+及过渡金属Fe3+掺杂手性介孔TiO2光催化剂,手性介孔TiO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性能进一步提升,稀土金属La3+对TiO2光催化剂的能带和电子结构产生影响,引起电子跃迁,过渡金属Fe3+掺杂使带隙产生杂质能级,两种方法均增加了材料表面羟基氧及吸附氧和Ti3+含量,提升了手性介孔TiO2光催化剂对于污染物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效率。
牛苏睿[10](2021)在《《以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影响》(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海洋石油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导致灾难性溢油事故一再发生,近海石油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翻译实践源文本选自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上的一篇科技报告,标题为“An Ecosystem Services Approach to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the Deepwater Horizon Oil Spill in the Gulf of Mexico”。笔者节选了此近海石油报告的第四章,涉及翻译两方面内容:墨西哥湾溢油期间及其后使用的一系列应急技术;评定这一溢油事件对生态系统服务造成的潜在影响。本翻译报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次翻译任务的选材背景,分析了源文本作为科技文本的语言特征。与国外相比,我国关于溢油应急技术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笔者以溢油题材为源文本进行翻译。同时,笔者认为源文本特征如下,其词汇准确简洁、句子客观规范以及篇章逻辑性强。第二部分介绍本次翻译过程,分为译前准备、译中操作和译后工作。译前准备包括阅读平行文本、选择翻译工具和制作术语表。译中操作包括对源文的理解和对译文的表达。译后工作包括译文润色和自我反思。第三部分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对翻译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案例分析。在词汇层面,笔者探讨了专业术语和缩写词的翻译。多数专业术语采用直译法,缩写词较多采取直译和移译相结合的方法。句法层面主要探讨了被动句、定语从句和长难句的翻译。笔者采取转换、分译等不同翻译技巧,使译文具有可读性。篇章层面探讨了句子和段落的翻译。笔者注重段落的连贯衔接和上下文的一致性,运用了增补、省略和合译等翻译技巧。第四部分从两方面对本翻译实践进行总结。一方面,此次翻译实践帮助笔者拓展了视野,学习了石油知识。另一方面,它丰富了笔者的翻译理论知识。通过此翻译报告,笔者了解了国外新兴溢油应急技术。同时,希望本翻译报告对科技文本的翻译尤其是石油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参考,也希望相关翻译能帮助推动我国溢油应急技术进一步发展。
二、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和光降解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和光降解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土壤有机污染物电化学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电动力修复 |
1.1 电动力修复的影响因素 |
1.2 电动力修复的强化 |
2 土壤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电化学修复 |
2.1 微生物电化学修复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
2.2 微生物电化学修复的强化 |
2.3 土壤MFCs修复中的微生物分析 |
3 结论及展望 |
(2)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环糊精中氯丹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氯丹简介 |
1.1.1 氯丹性质 |
1.1.2 氯丹毒性及危害 |
1.1.3 氯丹的应用及土壤污染现状 |
1.2 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
1.2.1 生物修复技术 |
1.2.2 物理修复技术 |
1.2.3 化学氧化/还原修复技术 |
1.2.4 土壤增效洗脱及后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异相光芬顿技术处理有机污染物 |
1.3.1 高级氧化技术概述 |
1.3.2 均相芬顿技术 |
1.3.3 均相光芬顿技术 |
1.3.4 异相光芬顿技术 |
1.4 针铁矿和施氏矿物的概述 |
1.4.1 针铁矿的理化性质及在异相芬顿中的应用 |
1.4.2 施氏矿物的理化性质及在异相芬顿中的应用 |
1.5 环糊精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2 针铁矿和施氏矿物对氯丹和环糊精等温吸附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针铁矿与施氏矿物的制备 |
2.1.3 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对环糊精和氯丹的等温吸附研究 |
2.1.4 测定方法 |
2.1.5 计算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对环糊精的等温吸附研究 |
2.2.2 环糊精浓度对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吸附氯丹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3 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氯丹的条件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针铁矿与施氏矿物的表征 |
3.1.2 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氯丹的条件优化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针铁矿与施氏矿物的表征 |
3.2.2 矿物投加量对氯丹降解的影响 |
3.2.3 H_2O_2浓度对氯丹降解的影响 |
3.2.4 初始p H对氯丹降解的影响 |
3.2.5 环糊精浓度对氯丹降解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氯丹的机理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氯丹的机理研究 |
4.1.2 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淬灭自由基实验 |
4.2.2 针铁矿与施氏矿物溶出铁及H_2O_2利用率研究 |
4.2.3 均相光芬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贡献率对比研究 |
4.2.4 反应前后矿物表面铁的价态分布 |
4.2.5 针铁矿与施氏矿物体系下氯丹去除和降解效果对比 |
4.2.6 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氯丹产物分析 |
4.2.7 针铁矿与施氏矿物重复利用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培养中生物污染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微藻简介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
1.1.1 微藻简介 |
1.1.2 微藻在各领域的应用 |
1.2 微藻规模化培养 |
1.3 微藻规模培养中生物污染类型 |
1.3.1 浮游动物 |
1.3.2 真菌 |
1.3.3 细菌 |
1.3.4 病毒 |
1.3.5 杂藻 |
1.4 微藻规模培养中生物污染防治 |
1.4.1 物理控制 |
1.4.2 改变环境条件 |
1.4.3 化学控制 |
1.5 表面活性剂简介 |
1.5.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
1.5.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
1.5.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生物体内的积聚 |
1.5.4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物降解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实验室内表面活性剂控制雨生红球藻中真菌感染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藻种及其培养 |
2.2.2 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与培养 |
2.2.3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感染研究 |
2.2.4 表面活性剂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
2.2.5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机理研究 |
2.2.6 测定及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寄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3.2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效果 |
2.3.3 表面活性剂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
2.3.4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感染的可能机制 |
2.4 小结 |
第3章 表面活性剂控制室外跑道池中类节壶菌感染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微藻种子培养 |
3.2.2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感染 |
3.2.3 20 m~2开放式跑道池中表面活性剂控制类节壶菌感染 |
3.2.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跑道池培养光温条件 |
3.3.2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SDBS控制类节壶菌感染 |
3.3.3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SDBS控制类节壶菌感染 |
3.3.4 SDBS应用于雨生红球藻规模培养的经济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实验室内表面活性剂控制小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藻种培养 |
4.2.2 轮虫分离与培养 |
4.2.3 轮虫捕食对小球藻生物量的影响 |
4.2.4 表面活性剂对轮虫污染控制研究 |
4.2.5 表面活性剂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4.2.6 测定及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初始密度轮虫对小球藻生物量的影响 |
4.3.2 表面活性剂处理萼花臂尾轮虫效果 |
4.3.3 表面活性剂对小球藻生长影响 |
4.3.4 表面活性剂控制小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机制探讨 |
4.4 小结 |
第5章 表面活性剂控制室外跑道池小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藻种培养 |
5.2.2 轮虫培养 |
5.2.3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表面活性剂控制轮虫污染 |
5.2.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跑道池培养光温条件 |
5.3.2 SDBS控制5 m~2小球藻跑道池中轮虫污染 |
5.3.3 SDBS控制轮虫污染方法应用于小球藻规模培养的经济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微藻生产的初步安全评估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微藻培养及纯化 |
6.2.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检测方法 |
6.2.3 生物、理化因子对SDBS降解的影响 |
6.2.4 通气培养条件下微藻藻液中SDBS浓度变化 |
6.2.5 微藻生物质中SDBS残留研究 |
6.2.6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SDBS检测方法 |
6.3.2 微藻培养中不同因子对SDBS降解影响 |
6.3.3 微藻培养液中SDBS浓度变化 |
6.3.4 微藻生物质中SDBS残留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有机光敏剂对敌草腈光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农药概述 |
1.1.1 除草剂概述 |
1.2 环境中农药的残留现状及其危害 |
1.2.1 环境中农药的残留现状 |
1.2.2 环境中农药的危害 |
1.2.3 环境中敌草腈的危害 |
1.3 环境中农药污染物的修复技术 |
1.3.1 化学修复 |
1.3.2 生物修复 |
1.3.3 生物与化学修复 |
1.3.4 光化学降解 |
1.3.4.1 影响光化学降解的因素 |
1.4 敌草腈与敌草腈的降解研究进展 |
1.4.1 敌草腈概述 |
1.4.2 敌草腈降解研究进展 |
1.5 有机光敏剂概述 |
1.5.1 有机光敏剂概述 |
1.5.2 光降解技术路线图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仪器设备与光源 |
3.2.1 仪器设备 |
3.2.2 光源 |
3.3 标准液的配置 |
3.3.1 敌草腈标准溶液的配制 |
3.3.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3.3 敌草腈光解产物标准溶液的配制 |
3.3.4 4-Cz IPN、4-萘黄酮、4-溴苯基黄酮的合成方法 |
3.3.5 对没食子酸进行修饰,探索对敌草腈有更优降解效果的光敏剂 |
3.3.6 PNDA标准溶液的配制 |
3.4 相关仪器检测条件 |
3.5 计算方法 |
3.6 敌草腈光降解研究 |
3.6.1 探索对敌草腈有降解效果的光敏剂 |
3.6.2 高压汞灯条件下筛选对敌草腈有最优降解效果的光敏剂 |
3.6.3 不同光源下没食子酸对敌草腈的光降解影响 |
3.6.4 汞灯下筛选没食子酸量对敌草腈的光降解影响 |
3.6.5 敌草腈初始浓度的筛选 |
3.7 硝酸根对纯水体系没食子酸促进敌草腈的光降解影响 |
3.8 三氯化铁对反应体系中没食子酸促进敌草腈的光降解影响 |
3.9 研究没食子酸对天然水体中的敌草腈的光降解影响 |
3.10 反应体系中羟基自由基测定实验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有机光敏剂对纯水中敌草腈光解的敏化作用 |
4.1.1 高压汞灯下不同的光敏剂对敌草腈的光降解效应 |
4.1.2 高压汞灯条件下光敏剂对敌草腈的光降解效应 |
4.1.3 不同光源条件下没食子酸对敌草腈的光降解效应 |
4.1.4 高压汞灯作用下不同浓度没食子酸对敌草腈的光降解效应 |
4.1.5 高压汞灯作用下没食子酸对不同初始浓度敌草腈的光降解效应 |
4.2 硝酸根离子对没食子酸促进敌草腈光解的影响 |
4.3 三价铁离子对没食子酸促进敌草腈光解的影响 |
4.4 不同灯源照射下没食子酸对自然水体中敌草腈的光解影响 |
4.5 探讨敌草腈光化学降解效应的作用机理 |
4.5.1 敌草腈的光降解机制的研究 |
4.5.2 没食子酸衍生物对敌草腈的光降解效应 |
4.5.3 敌草腈降解产物的分析及鉴定 |
4.5.4 探讨没食子酸对敌草腈光化学降解途径 |
5 讨论 |
5.1 光降解过程中没食子酸对敌草腈的光降解效应 |
5.2 多酚类物质促进敌草腈光解及其抗氧化活性关系 |
5.3 多酚类物质应用于水体环境中的敌草腈光降解的实际意义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仿生超润湿表面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传统的油水分离方法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物化法 |
1.2.4 生化法 |
1.3 特殊润湿性的典型生物 |
1.3.1 莲花形貌及其润湿性分析 |
1.3.2 鱼鳞形貌及其润湿性分析 |
1.3.3 蜘蛛丝集水及定向运输 |
1.4 超润湿的理论基础 |
1.4.1 固体界面润湿性 |
1.4.2 液体介质中超润湿理论 |
1.5 特殊润湿性材料 |
1.5.1 超疏水/超亲油材料 |
1.5.2 超亲水/超疏油材料 |
1.5.3 超疏水/超疏油材料 |
1.5.4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材料 |
1.5.5 智能响应材料 |
1.5.6 Janus润湿材料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温度响应3D超疏水铁泡沫制备及油水分离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试剂和主要设备 |
2.2.2 具有温度响应的铁泡沫的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表面形貌分析 |
2.4 化学成分分析 |
2.5 表面润湿性分析 |
2.5.1 超疏水和水下超疏油 |
2.5.2 低粘附与自清洁特性 |
2.5.3 机械及化学稳定性 |
2.5.4 温度响应 |
2.6 油水分离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Cu@Cu_2O膜用于油水乳液分离及光催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试剂及主要的设备 |
3.2.2 具有特殊润湿性Cu@Cu_2O膜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表面形貌分析 |
3.4 化学成分分析 |
3.5 表面润湿性分析 |
3.5.1 Cu@Cu_2O膜表面润湿性 |
3.5.2 防油污测试 |
3.5.3 机械和化学稳定性 |
3.6 油水乳液分离 |
3.7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功能GO/g-C_3N_4/TiO_2泡沫油水分离和染料吸附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试剂和主要设备 |
4.2.2 GO/g-C_3N_4/TiO_2泡沫的制备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表面形貌分析 |
4.4 化学成分分析 |
4.5 表面润湿性分析 |
4.6 油水分离 |
4.6.1 油/水混合物界面分离 |
4.6.2 油水乳液分离 |
4.7 染料吸附 |
4.8 防油污和自清洁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蜘蛛丝结构在水包油乳液中微油滴聚集效应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试剂和主要设备 |
5.2.2 具有纺锤节结构膜及纤维的制备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表面形貌分析 |
5.4 表面润湿性分析 |
5.5 油水乳液分离 |
5.6 乳液中油滴聚集及分析 |
5.6.1 乳化油滴聚集 |
5.6.2 油滴运动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石油烃污染土壤现状 |
1.1.1 石油烃概述 |
1.1.2 土壤中石油烃的来源 |
1.1.3 土壤中石油烃的环境行为 |
1.1.4 土壤中石油烃的环境效应 |
1.2 土壤石油烃修复技术 |
1.2.1 化学修复技术 |
1.2.2 物理修复技术 |
1.2.3 生物修复技术 |
1.2.4 联合修复技术 |
1.3 土壤石油烃化学氧化修复技术 |
1.3.1 过硫酸盐 |
1.3.2 过氧化氢 |
1.3.3 高锰酸盐 |
1.3.4 臭氧 |
1.4 过硫酸盐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
1.4.1 不同活化条件下优化石油烃的去除效率 |
1.4.2 表面活性剂增溶结合过硫酸盐氧化 |
1.4.3 过硫酸盐结合其他修复技术 |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土壤中石油烃氧化实验 |
2.1.3 样品前处理 |
2.1.4 红外测定石油烃原理与标准曲线建立 |
2.1.5 过硫酸钠浓度的测定 |
2.1.6 土壤相关理化性质的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过硫酸钠剂量 |
2.2.2 活化温度 |
2.2.3 投加次数 |
2.2.4 过氧化氢结合热活化过硫酸盐 |
2.2.5 超声结合热活化过硫酸钠 |
2.2.6 碱热活化过硫酸钠 |
2.2.7 氧化产物的分析 |
2.2.8 氧化后上清液TOC的变化 |
2.2.9 氧化对土壤粒径的影响 |
2.3 小结 |
3 Fe~(2+)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的石油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药品与试剂 |
3.1.2 石油烃氧化实验 |
3.1.3 样品前处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体系 |
3.2.2 GLDA螯合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体系 |
3.2.3 草酸螯合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体系 |
3.2.4 柠檬酸螯合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体系 |
3.2.5 过硫酸盐/过氧化氢/Fe~(2+)/草酸氧化体系 |
3.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生物炭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印染废水概况 |
1.1.1 印染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1.2 印染废水的危害 |
1.1.3 印染废水的治理 |
1.2 生物炭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生物炭材料的制备 |
1.2.2 生物炭材料的改性研究 |
1.2.3 生物炭材料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生物炭材料比表面积和官能团的调控及其吸附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2.3 响应面的因素与水平设计 |
2.2.4 污泥/竹材生物炭(BCs)的制备 |
2.2.5 响应面函数方程的建立 |
2.2.6 响应面函数方程的验证 |
2.2.7 生物炭(BCs)的活化 |
2.2.8 官能团改性生物炭(MBCs)的制备 |
2.2.9 磁性生物炭(Fe_3O_4-MBCs)的制备 |
2.2.10 生物炭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2.2.11 生物炭材料对废水中重金属Cr(Ⅵ)的吸附试验 |
2.2.12 生物炭材料对废水中染料污染物的吸附试验 |
2.2.13 吸附机理研究 |
2.2.14 生物炭上被吸附污染物的脱附风险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2.3.2 响应面函数方程的验证与补充 |
2.3.3 生物炭材料的表征 |
2.3.4 生物炭材料对废水中重金属Cr(Ⅵ)的吸附 |
2.3.5 生物炭材料对废水中染料污染物的吸附 |
2.3.6 吸附机理研究 |
2.3.7 生物炭上被吸附污染物的脱附风险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生物炭多孔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部分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2.3 生物炭多孔材料BC的制备 |
3.2.4 生物炭复合材料TiO_2@Fe-BC的制备 |
3.2.5 生物炭复合材料MgO/ZnO/TiO_2@Fe-BC的制备 |
3.2.6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3.2.7 生物炭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及催化还原试验 |
3.2.8 生物炭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及降解试验 |
3.2.9 吸附及催化降解机理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生物炭材料的表征 |
3.3.2 生物炭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及催化还原 |
3.3.3 生物炭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及降解 |
3.3.4 生物炭的吸附及催化降解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生物炭金属氧化物中空催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部分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2.3 生物炭微球(BMs)的制备 |
4.2.4 金属氧化物包覆生物炭球材料(CSMs和 DSMs)的制备 |
4.2.5 中空催化微球(HCMs)的制备 |
4.2.6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4.2.7 微球样品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及降解试验 |
4.2.8 HCMs对 MB的催化降解机理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微球样品的表征 |
4.3.2 微球样品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及催化降解 |
4.3.3 模拟太阳光下HCMs对 MB的催化降解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的净化处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部分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仪器 |
5.2.3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的制备 |
5.2.4 光照条件下材料的热能转化 |
5.2.5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5.2.6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对染料废水的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光照条件下生物炭材料的热能转化效果 |
5.3.2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的表征 |
5.3.3 生物炭光热转化材料对染料废水的净化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展望 |
致谢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二:部分缩略词对照表 |
(8)导电丝素蛋白支架的构筑及神经轴突分化电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活性神经组织工程支架研究进展 |
1.2.1 神经组织工程支架简介 |
1.2.2 电刺激在神经修复领域的意义 |
1.2.3 电活性神经组织工程支架 |
1.3 SF支架研究进展 |
1.3.1 SF及SF组织工程支架研究简介 |
1.3.2 SF神经组织工程支架 |
1.3.3 导电SF神经组织工程支架 |
1.3.4 SF微流体组织工程支架 |
1.4 PEDOT材料研究进展 |
1.4.1 PEDOT的结构和性质 |
1.4.2 PEDOT在神经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
1.4.3 导电SF/PEDOT复合材料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APS单氧化剂体系制备导电RSF/PEDOT-OH膜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部分 |
2.3.1 RSF溶液的制备 |
2.3.2 RSF薄膜的制备 |
2.3.3 导电RSF/PEDOT-OH膜的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SDS胶束的粒径分布测试 |
2.4.2 RSF/PEDOT-OH膜的导电性测试 |
2.4.3 RSF膜在不同环境中的降解性测试 |
2.4.4 RSF/PEDOT-OH膜的红外光谱测试 |
2.4.5 RSF/PEDOT-OH膜的表面及截面形貌测试 |
2.4.6 RSF/PEDOT-OH膜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7 RSF/PEDOT-OH膜的导电层稳定性测试 |
2.4.8 RSF/PEDOT-OH膜的亲水性测试 |
2.4.9 RSF/PEDOT-OH膜的生物相容性表征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RSF/PEDOT-OH膜的改性原理 |
2.5.2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RSF/PEDOT-OH膜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
2.5.3 氧化剂用量对RSF/PEDOT-OH膜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
2.5.4 初始pH值对RSF/PEDOT-OH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
2.5.5 单体浓度对RSF/PEDOT-OH膜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
2.5.6 RSF/PEDOT-OH膜的电化学性能 |
2.5.7 RSF/PEDOT-OH膜的导电层稳定性 |
2.5.8 RSF/PEDOT-OH膜的亲水性 |
2.5.9 RSF/PEDOT-OH膜的生物相容性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FeCl_3/APS复合氧化剂体系制备透明导电RSF/PEDOT-OH膜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部分 |
3.3.1 RSF溶液的制备 |
3.3.2 RSF薄膜的制备 |
3.3.3 透明导电RSF/PEDOT-OH膜的制备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RSF/PEDOT-OH膜的导电性、透明性测试及表征 |
3.4.2 RSF/PEDOT-OH膜的红外光谱测试 |
3.4.3 RSF/PEDOT-OH膜的表面及截面形貌测试 |
3.4.4 水中PEDOT-OH产物的形貌测试 |
3.4.5 RSF/PEDOT-OH膜及水中PEDOT-OH产物的元素成分分析测试 |
3.4.6 RSF/PEDOT-OH膜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3.4.7 RSF/PEDOT-OH膜的导电层粘附性测试 |
3.4.8 RSF/PEDOT-OH膜的亲水性测试 |
3.4.9 基于透明导电RSF/PEDOT-OH膜的PC12细胞培养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基于FeCl_3氧化剂体系制备RSF/PEDOT-OH膜及其性能 |
3.5.2 基于复合氧化剂体系制备RSF/PEDOT-OH膜及其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基于PEDOT:PSS一步法制备透明导电RSF膜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部分 |
4.3.1 RSF薄膜的制备 |
4.3.2 RSF/PEDOT:PSS膜的制备 |
4.3.3 RSF/PEDOT:PSS膜的相分离后处理 |
4.4 测试与表征 |
4.4.1 RSF/PEDOT:PSS膜的导电性、透明性测试及表征 |
4.4.2 RSF/PEDOT:PSS膜的红外光谱测试 |
4.4.3 RSF/PEDOT:PSS膜的表面,截面结构形貌测试 |
4.4.4 RSF/PEDOT:PSS膜的元素成分分析测试 |
4.4.5 RSF/PEDOT:PSS膜的结晶结构测试 |
4.4.6 RSF/PEDOT:PSS膜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7 RSF/PEDOT:PSS膜的导电层粘附性测试 |
4.4.8 RSF/PEDOT:PSS膜的亲水性测试 |
4.4.9 基于RSF/PEDOT:PSS膜的PC12细胞培养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RSF/PEDOT:PSS膜的改性机理分析 |
4.5.2 RSF/PEDOT:PSS膜的性能分析 |
4.5.3 RSF/PEDOT:PSS膜的PC12细胞电刺激培养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导电RSF微流体支架中的细胞动态培养及神经轴突电调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部分 |
5.3.1 RSF微流体支架的参数设计 |
5.3.2 RSF微流体支架的制备 |
5.3.3 RSF微流体支架的导电改性 |
5.3.4 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中的PC12细胞培养 |
5.4 测试与表征 |
5.4.1 RSF薄膜的红外光谱测试 |
5.4.2 SU-8 光刻胶阳模和PDMS阳模的微通道尺寸表征 |
5.4.3 RSF微流体支架的通道结构表征 |
5.4.4 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的导电性表征 |
5.4.5 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的导电层形貌表征 |
5.4.6 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内培养细胞的生长情况表征 |
5.4.7 细胞灌流培养液的密度与粘度测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SU-8 阴模及PDMS阳模的尺寸表征 |
5.5.2 有微通道图案RSF膜的成型温度分析 |
5.5.3 RSF微流体支架的尺寸表征 |
5.5.4 RSF/PEDOT-OH导电微流体支架的改性结果 |
5.5.5 RSF/PEDOT-OH导电微流体支架中的PC12细胞粘附 |
5.5.6 RSF/PEDOT-OH微流体支架中的PC12细胞分化培养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授权)专利 |
致谢 |
(9)可见光响应手性介孔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开发及其降解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业废水污染概况 |
1.1.1 印染废水 |
1.1.2 含酚废水 |
1.1.3 医药废水 |
1.2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
1.2.1 物理法 |
1.2.2 生物法 |
1.2.3 化学法 |
1.3 TiO_2 光催化技术 |
1.3.1 TiO_2光催化机理 |
1.3.2 TiO_2光催化剂介绍 |
1.4 介孔光催化剂 |
1.4.1 介孔光催化剂合成机理 |
1.4.2 介孔光催化剂合成方法 |
1.4.3 介孔TiO_2光催化剂合成方法 |
1.5 TiO_2光催化剂可见光活性研究 |
1.6 总结建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预实验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实验所需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装置 |
2.2 标准曲线测定实验 |
2.2.1 不同污染物的吸光度标准曲线 |
2.2.2 光催化性能评价方法 |
2.2.3 空白实验 |
2.3 L型手性表面活性剂(C_(14)-L-AlaA) |
2.4 手性与非手性介孔TiO_2光催化剂 |
2.4.1 介孔TiO_2制备 |
2.4.2 结构表征 |
2.4.3 可见光催化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手性介孔TiO_2光催化剂 |
3.1 C_(14)-L-AlaA和 APES对手性介孔TiO_2光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1.1 介孔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
3.1.2 结构表征 |
3.1.3 可见光催化性能 |
3.2 手性介孔TiO_2合成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合成条件对于手性介孔TiO_2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4.1 合成条件对于L型手性介孔TiO_2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4.1.1 钛酸丁酯添加量 |
4.1.2 反应温度 |
4.1.3 焙烧温度 |
4.1.4 转速 |
4.1.5 体系pH |
4.2 合成条件对于D型手性介孔TiO_2结构和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4.2.1 反应温度 |
4.2.2 体系pH |
4.3 手性介孔TiO_2可重复利用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掺杂对手性介孔Ti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5.1 手性介孔TiO_2光催化剂可见光催化降解四环素 |
5.2 稀土金属掺杂 |
5.2.1 结构表征 |
5.2.2 可见光催化性能 |
5.3 过渡金属掺杂 |
5.3.1 结构表征 |
5.3.2 可见光催化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后续需要展开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 |
致谢 |
(10)《以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影响》(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2.1 Lexical Features |
1.2.2 Syntactic Features |
1.2.3 Textual Features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Before the Translation |
2.1.1 Parallel Texts Reading |
2.1.2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ion |
2.1.3 Glossary Preparation |
2.2 During the Translation |
2.3 After the Translation |
2.3.1 Proofreading |
2.3.2 Self-examination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
3.1 At the Lexical Level |
3.1.1 Translation of Terms |
3.1.2 Translation of Abbreviations |
3.2 At the Syntactic Level |
3.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
3.2.2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
3.2.2.1 Attributive Clause |
3.2.2.2 Long Sentences |
3.3 At the Textual Level |
3.3.1 Coherence and Cohesion |
3.3.2 Consistency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Major Gains |
4.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ion Practice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Excerpts) An Ecosystem Services Approach to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the Deepwater Horizon Oil Spill in the Gulf of Mexico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以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影响 |
Appendix Ⅲ Glossary |
Acknowledgements |
四、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和光降解技术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壤有机污染物电化学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杨珍珍,耿兵,田云龙,李红娜. 土壤学报, 2021(05)
- [2]针铁矿与施氏矿物催化光芬顿反应降解环糊精中氯丹的对比研究[D]. 杜义平. 渤海大学, 2021(09)
- [3]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培养中生物污染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D]. 张奥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4]有机光敏剂对敌草腈光降解研究[D]. 徐莎莎.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5]仿生超润湿表面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 詹斌. 吉林大学, 2021
- [6]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D]. 任军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生物炭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翟世民. 江南大学, 2021(01)
- [8]导电丝素蛋白支架的构筑及神经轴突分化电调控的研究[D]. 庄奥. 东华大学, 2021(01)
- [9]可见光响应手性介孔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开发及其降解性能研究[D]. 李瑶. 浙江工商大学, 2021(12)
- [10]《以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影响》(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牛苏睿.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