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教委提出“燎原计划”设想湘皖沪等省市着手部署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黄健江[1](2004)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末,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充分汲取人力资本理论这一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加大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执政思想,并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制定并实施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一“党的教育纲领”。中共中央希望通过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推进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事业,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发生的重要执政行为,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题。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系统研究,达到总结历史经验,为今后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历史借鉴的目的。 论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笔者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在邓小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思想指导下,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个阶段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这突出地表现在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到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高;基础教育发展薄弱,初、中级人力资源开发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职业技术教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大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育的应试倾向太重,难以适应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教师的待遇过低,严重制约其积极性的发挥等等。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88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他们既严厉批评了执政党和政府在领导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中的失误,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政策建议。这次讨论引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央决定深入研究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酝酿制定新的教育政策以解决问题。 随后,论文呈现给老师和读者们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过程。在这一部分,笔者初步分析了这一政策文本历经5年起草时间方才浮出水面的基本原因,研究了《纲要》最终成型的决定性因素。笔者的观点是,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以及随后一段时间里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复杂情况严重地干扰了《纲要》的起草和修改工作。90年代初,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加大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执政思想正式形成。在它的指导下,《纲要》起草者对政策文本进行了彻底的修改,形成了体现这一执政思想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体系。到此时,《纲要》定稿并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定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颁布实施。 对《纲要》及随后出台的《实施意见》进行研究,分析这一公共政策体系确定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以及实施思路,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比分析,笔者确认,《纲要》及其《实施意见》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大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执政思想。尤其是这个政策体系确定的努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将初、中级人力资源的开发列为90年代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强调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等等政策思想,既是解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手段,又是满足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人力资源提出的质量要求的核心途径。这些重要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纲要》是指导20世纪90年代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发展的系统性政策体系。这个系统性政策体系的实施特点是,一方面时间跨度大,前后历经8年之久;另一方面,系统工程的特点十分突出,涵盖了从“两基”到“Zn工程”建设,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到教材课程改革等多个方面和领域。笔者在研究《纲要》的实施过程时,将8年的《纲要》实施时间划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八五”时期和“九五”时期,对党和政府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为推动《纲要》实施而作出的重大举动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从“普九”、“扫除青壮年文盲”、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211工程建设”、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实施素质教育、教材课程改革、招生和考试制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经费增长等多个维度具体分析了《纲要》各大重点政策目标的贯彻实施情况。 对《纲要》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笔者采用了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绩效、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等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全面地评价了《纲要》的实施效果。 作为20世纪90年代指导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的基本政策体系,《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对当前乃至今后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杨发祥[2](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杨军[3](2005)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综述》文中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针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实际需要,制定和采取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政策和措施,使整个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也有必要对这一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方面所取得的历史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民族教育政策的规律,为新时期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持续、稳步、协调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黄小晶[4](2002)在《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是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和产业经济学科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从农业产业政策的实践出发,从大农业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布局、国内外关联等角度,以农业产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初步形成和发展了政策理论。全文共分9章,主要运用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比较等理论,实证、规范经济学研究等方法进行探讨,对农业产业政策实施绩效、农村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和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国际化等命题以及对策建议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评析。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观点:①初步搭建了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理论框架,设计了政策和结构体系图;②延伸了“农业”概念外延,提出了“大农业”的构想;③提出了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再造和创新的公司化发展方向,设置了农业产业化、公司化发展模式图和产业化公司模型图;设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图和农业资金投入效益模型图;④提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内外贸一体制的观点;⑤建立了农业保障体系参照图,建议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乡镇、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⑥剖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布局、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⑦提出了加大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整体思路;⑧提出了农业支撑体系新观念及扩大政府支农范围、重构农业保险体系、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建议。
朱立军[5](2001)在《农科教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科教结合起源于我国广大干部群众在推进农村改革中的实践。经过十多年的探索,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还没有真正成为科教兴农的重要力量。本文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农科教结合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经济根源,农科教结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农科教结合的基本理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农科教结合的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我国农科教结合的健康顺利发展提供有关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基本勾画出了农科教结合的运行机理和运行机制。从供给和需求来看,农科教结合的运行机理可概括为:在国家调控监督系统的调控和农科教结合的服务支撑系统的支持下,农科教各系统按照市场机制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供求理论实施有效结合。从人的行为和制度环境来看,实施农科教结合,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调整从事科技、教育、农业等事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使其行为趋向一致。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在总结我国现行农科教结合的主要做法、经验、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实现农科教结合的途径和措施: 1.深化科技成果供给系统改革,在供给中实现农科教结合。①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增强科技的有效供给。首先是对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分类管理。其次是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农业科技运行机制。②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育机制,发挥教育的基础功能。首先是改革教育体制,激发各种教育因素的活力。其次是调整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再次是要切实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多渠道投入机制。第四是要切实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2.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的推广、传递、扩散系统,在过程中实现农科教结合。①完善农业推广网络。②规范推广行为。③改进推广方法。④建立农业技术信息反馈系统,保障农业科技信息的流动。⑤培育农村技术市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协会。 3.培育和完善科技的有效需求系统,围绕农业生产的主体实现农科教结合。①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科技使用成本。③加强以科技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科技需求的农民、企业等给予支持和扶持。④防范化解农业科技应用风险.增强农民运用科技的信心。 4.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农科教各主体的有机结合。①加强政府统筹。②建方健全农科教结合的保障机制。③加强农科教结合的理论研究。
二、国家教委提出“燎原计划”设想湘皖沪等省市着手部署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教委提出“燎原计划”设想湘皖沪等省市着手部署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
一、 选题立意 |
二、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一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的历史背景分析 |
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回顾(1978--1987) |
二、 1988年“两会”上的教育问题大讨论 |
第二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及其政策体系 |
一、 《纲要》的制定 |
二、 《纲要》所确定的政策目标和实施思路 |
第三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历程 |
一、 “八五”期间《纲要》的实施情况 |
二、 “九五”期间《纲要》的实施情况 |
第四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绩效分析 |
一、 《纲要》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 |
二、 《纲要》产生的人力资源开发绩效 |
三、 《纲要》在解决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取得的成效 |
结束语 |
一、 《纲要》制定及实施的历史启示 |
二、 新世纪、新蓝图、新政策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2)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
二、 农村:村级自治 |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
一、 生育政策比较 |
二、 生育现状比较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
一、 国际舆论 |
二、 国际人口奖 |
结语 |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后记 |
(4)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文详细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产业发展趋势 |
1.1 “农业”与“大农业”范畴的比较 |
1.2 建立现代“大农业”体系 |
1.3 农业产业地位、产业经济理论 |
1.4 产业政策创造了发达国家经济奇迹 |
1.5 自古以来广泛存在的中国农业政策 |
1.6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政策绩效评析 |
1.7 农业产业政策问题在我国的提出 |
1.8 农业发展趋势 |
1.8.1 世界各国农业份额下降的规律 |
1.8.2 周期性结构失衡和产业的波动运行 |
1.8.3 中国农业份额下降非常态变动成因 |
1.8.4 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
1.9 小结 |
第二章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1 产业结构理论溯源 |
2.2 农业产业结构、结构政策定义及构成 |
2.3 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
2.4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部门结构政策 |
2.4.1 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2.4.2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沿革 |
2.5 农业产业结构宽化、优化、合理化及高度化问题 |
2.5.1 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5.2 私营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5.3 “三资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6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7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效应评析 |
2.8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3.1 产业组织政策理论溯源 |
3.1.1 SCP框架主要内容及三者间关系 |
3.1.2 对SCP框架的评析及框架理论的发展 |
3.1.3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行为与经济绩效 |
3.1.4 SCP框架理论研究的借鉴意义 |
3.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
3.3.1 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3.2 中国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相关政策回顾 |
3.3.4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性障碍 |
3.4 小结: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体问题 |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 |
4.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及实践 |
4.1.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 |
4.1.2 区域产业经济政策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
4.1.3 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现状及变化趋势 |
4.1.4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成因分析 |
4.1.5 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带形成的几个阶段 |
4.2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研究 |
4.2.1 古代农业产业生产及政策变迁的启示 |
4.2.2 广东省的产业布局划分 |
4.2.3 现代广东农业产业地区政策 |
4.3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3.1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3.2 境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4 国际上若干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
4.4.1 主要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
4.4.2 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
4.5 小结 |
4.5.1 中国农业产业区域政策评析 |
4.5.2 比较与启示 |
第五章 农业投入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
5.1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 |
5.1.1 资金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
5.1.2 农业产业资金类型、特征及形式 |
5.1.3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体系 |
5.1.4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回溯 |
5.1.5 外国政府农业资金投入情况 |
5.1.6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 |
5.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 |
5.2.1 土地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
5.2.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回溯 |
5.2.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评析 |
5.2.4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评析 |
5.2.5 土地流转政策评析 |
5.3 农业产业人力投入政策 |
5.3.1 人力资源政策理论溯源 |
5.3.2 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
5.3.3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政策基本要求及特点 |
5.3.4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投入现状 |
5.3.5 中国城镇就业结构政策 |
5.3.6 中国农村就业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
5.4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政策 |
5.4.1 农业产业技术政策理论溯源及政策回溯 |
5.4.2 技术、农业产业技术与高新技术 |
5.4.3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的重要性 |
5.4.4 中华民族的创新力及国家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 |
5.5 农业产业投入与产出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国际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
6.1 农业市场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
6.1.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
6.1.2 市场的历史成因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 |
6.1.3 以价格改革为主线的改革历程 |
6.1.4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因素 |
6.2 农业国际化、区域产业国际化的内涵 |
6.3 中国及国外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及政策支持 |
6.3.1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框架及农业保护政策 |
6.3.2 农业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
6.4 各国农业产业政策的借鉴意义 |
6.5 农业国际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利弊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农业产业关联政策 |
7.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
7.1.1 区域产业关联的内涵 |
7.1.2 产业关联政策理论 |
7.2 在“经济相对过剩”背景下的需求结构 |
7.3 增收减负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3.1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 |
7.3.2 农民负担其实又是农民收入问题 |
7.3.3 农民增收主要碍障是结构问题 |
7.4 扶贫问题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4.1 扶贫政策理论溯源 |
7.4.2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沿革 |
7.4.3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制约因素 |
7.5 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5.1 城镇化推进政策沿革 |
7.5.2 国家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动因分析 |
7.5.3 城镇化推进的政策性障碍 |
7.6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6.1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回溯 |
7.6.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障碍 |
7.7 小结 |
第八章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 |
8.1 农业产业政策执行绩效及对农业产业结构框架的构想 |
8.2 新形势下中国农业产业政策调整依据 |
8.3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取向 |
8.4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方法和途径 |
8.4.1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方法 |
8.4.2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思路 |
8.5 农村产业结构政策调整选择 |
8.5.1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部门结构 |
8.5.2 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 |
8.5.3 合理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
8.6 加快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政策选择 |
8.6.1 做好“现代物流”“枢纽”文章 |
8.6.2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
8.6.3 建立生产、加工、流通中介服务组织 |
8.6.4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
8.6.5 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 |
8.7 建立农业支撑体系政策选择 |
8.7.1 转变政府职能 |
8.7.2 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 |
8.7.3 以引进人才为重大工程 |
8.7.4 建设农业保险体系 |
8.7.5 加快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8.7.6 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力度 |
8.7.7 增收减负和扶贫 |
8.7.8 增强动员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能力 |
8.8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
8.8.1 改革农村户籍制度 |
8.8.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 |
8.8.3 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
8.8.4 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8.8.5 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8.9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选择 |
8.10 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取向 |
第九章 总结与思考(附理论创新及论文要点分布表) |
附表1 国家产业结构政策 |
附表2 国家产业组织政策 |
附表3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
附表4 国家产业区域政策 |
附表5 国家产业关联政策 |
附表6 广东各类型产业政策 |
(5)农科教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外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标 |
2 农科教结合的产生与发展 |
2.1 农科教结合产生的背景 |
2.2 农科教结合的发展阶段 |
2.3 农科教结合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 |
3 我国农科教结合的现状 |
3.1 我国农科教结合的基本做法 |
3.2 我国农科教结合的主要成效 |
3.3 我国农科教结合的基本经验 |
3.4 我国农科教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农科教结合的理论基础 |
4.1 农科教结合的定义 |
4.2 农科教结合的理论基础 |
5 农科教结合的主要模式 |
5.1 国内农科教结合的主要模式 |
5.2 农科教结合的模式分析 |
5.3 农科教结合模式选择 |
5.4 国外农科教结合的主要模式 |
5.5 国外农科教结合的基本经验 |
6 农科教结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6.1 农科教结合的管理体制 |
6.2 农科教结合的运行机制 |
6.3 农科教结合的运行机制分析 |
7 农科教结合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
7.1 农科教结合系统各主体的发展趋势 |
7.2 农科教结合系统发展趋势 |
7.3 新形势下农科教结合实现的途径和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个人简介 |
四、国家教委提出“燎原计划”设想湘皖沪等省市着手部署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与实施[D]. 黄健江.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
- [2]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综述[J]. 杨军. 青海民族研究, 2005(03)
- [4]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 黄小晶. 暨南大学, 2002(02)
- [5]农科教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 朱立军. 安徽农业大学, 2001(01)
标签:计划生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产业结构理论; 人力资源开发; 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