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irst International RE Festival in Baotou(论文文献综述)
张锐[1](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2020年极不寻常。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拓朴(DORJPUREV BAYARJARGAL)[2](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蒙中经贸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以来,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提出至今,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丝路基金的设立,其影响范围必将越来越大,发挥作用越来越强,国际参与度越来越深。蒙古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的领土接壤国家,稳定的政治关系为两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中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往来不断深化。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如何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继续加大与中国的贸易合作规模,扩大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积极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成为目前国内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一方面,从理论角度来说,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如何继续深化蒙中两国的贸易合作关系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论文以国际贸易学的角度,基于有关理论,全面系统地研究蒙中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合作,对深化双边贸易合作国别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来说,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蒙中贸易合作问题,不仅有利于加强蒙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蒙中经贸关系,还对维护地区稳定、深化政治互信、深化两国国际认可都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在充分研究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搜集以往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理论分析、对比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运用相关理论与实证模型,对蒙中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经贸合作往来进行研究,旨在丰富与充实“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蒙中经贸往来有关研究。具体来说,本文共包含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引述及文献综述部分,包括第一章绪论及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阶段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及本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随后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划定了“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蒙中经贸合作的研究概念及研究范畴,并总结梳理了全文的理论基石——国际分工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及区域合作理论。第二部分为有关历程回顾与现状分析部分,包括第三章蒙古国经济发展历程回顾、第四章“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所取得的进展以及第五章“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蒙中经贸合作现状。主要介绍了近年来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历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蒙中两国现阶段在“五通”方面的最新进展。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包括第第六章蒙古国贸易环境评析与第七章“一带一路”背景下蒙中经贸合作的经济效益分析。主要通过构建蒙古国贸易环境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从规模、便利化、风险、潜力四个维度对蒙古国2013-2018年贸易环境进行评价,并运用逼近理想解法进行得分计算,并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蒙中两国经贸合作的经济效益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政策建议部分,包括第八章加快推进蒙中经贸合作的政策建议,在第三部分实证结论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与经验分析,从积极扩展“一带一路”朋友圈、推动建成“一带一路”自由贸易网络体、积极顺应新一轮全球工业浪潮、形成全方位互联互通网络、推进协同机制建设、深化智库交流合作等六个方面提出深入推进蒙中经贸合作,释放双边贸易红利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通过现状梳理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使蒙中两国在“五通”方面都去取得了十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贸易畅通方面,体现在边境贸易规模和矿产贸易规模增速迅猛;第二,通过构建蒙古国贸易环境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发现,蒙古国2013-2018年贸易环境总体改善十分明显,21个省区贸易环境指数前三位分别是乌布苏省、中央省和布尔干省,后三位分别是色楞格省、戈壁苏木贝尔省和南戈壁省。第三,借助VAR模型分析蒙中两国2013年以来的有关季度数据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贸易红利”对蒙古国经济水平、就业水平、收入水平均有显着提升,贡献率分别为18.034%、4.828%、3.506%。综上,本文基于相关理论与现有文献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蒙中两国经贸合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总结蒙古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蒙中两国在“五通”领域取得的成就,在对蒙古国各省贸易发展环境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红利为蒙古国在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增加收入三方面做出贡献,填补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相关领域研究的不足,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及事实依据。
赵江涛[3](2020)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9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赵江涛[4](2019)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包头市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词》文中研究说明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同大家在这里见面。首先,我代表包头市委、市政府,向参加发布会的媒体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包头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被称为“鹿城”。1950?
曹书[5](2019)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现代经济体系改革的日益深化,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义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权利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通过利益补偿机制化解该项“非对称性矛盾”已然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紧迫的现实需求。为此,国家通过资源税改革及中央财政专项拨付等方式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纵向补偿,形成了补偿机制“纵多横少”的格局。但是财税体系的纵向补偿因周期性与有限性无法独力扭转资源型城市颓势,还须为资源型城市脱困振兴提供长效性横向补偿机制。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在“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当中将“健全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利益补偿机制”予以重点强调,指出“围绕煤炭、石油及其他矿产等重要资源,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加快完善资源开采、生态治理等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资源输入地通过共建园区、产业合作、飞地经济等形式支持输出地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加快建立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长效机制。”可见,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获得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横向利益补偿之正当性已经得到国家认可,资源型城市要避免矿竭城衰的悲剧,必须构建切实可行的横向补偿机制,引导非资源型城市利益回流,让资源红利反哺当地。但在当前,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问题仍停留在战略与指导思想层面,其具体机制的构建问题亟待学界破题。横向补偿研究的滞后主要表现于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权利义务关系、补偿原则、补偿标准、具体补偿方式等要素尚未制度化、权利化与法律化,一套科学合理的横向补偿法律机制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提供理论基础与权利依据,以权利结构为指引设计横向补偿技术性措施,并在确权入法中引导和鼓励作为资源输出地的资源型城市与作为资源输入地的非资源型城市间建立约束性横向补偿关系,落实横向补偿效应,从而推动资源型城市利益横向补偿向权利化、法律化及常态化的补偿路径倾斜。截至目前,法学界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理论研究还很少,无法为操作层面提供有效支撑。本文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法律机制展开研究,其目的即是为了从经济法学角度填补这个法律机制短板。因此,该项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现实迫切性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主文部分共分为六章,形成递进与总分的逻辑结构。首先以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为开端,指出横向补偿机制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紧接着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在前三章所述内容的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方式展开论证,包括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三种类型。具体要点如下:第一章——“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资源型城市纵向补偿的不足、横向补偿机制的价值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作用。首先,界定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尽管人们对“资源型城市”一词早已熟知,但其具体内涵与外延却在随情势变更而不断变动,对其作出限定实有必要。同时,经济发展停滞、社会保障落后及生态环境恶化构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障碍。因此,本文在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有必要将资源型城市的基本范畴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清楚;其次,明确横向补偿机制的应有之义。补偿机制在各学科及同一学科不同领域均有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并衍生出众多的研究范畴。究竟是哪一学科最早将补偿机制作为一种专业术语加以使用,现已无从考证,但近些年在法学领域对补偿机制的研究持续升温却是不争的事实。法学的初期研究领域主要在于国家合法行为对公民损失的行政补偿机制,而后开始转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各要素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补偿机制开始分化为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等机制类型,各自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与演进。故此,在本文深入研究横向补偿法律机制之前,对横向补偿机制的限定也十分必要;再次,提出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损益间的因果律,找准现有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为法律机制研究提供价值依据。从现实国情角度看,对资源的大量开发与过度开采,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迅速崛起,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长期开发后的资源型城市也必将面临资源储备量递减甚至枯竭,资源型城市也随之衰落,并引发了产业升级转型、下岗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不足、生态环境修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仅靠资源型城市自身是无法承受的,也不该让其独立承担,亟待外部大量的资金、资本及其他带有活力的生产要素投入。相较而言,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要远高于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在资金、资本及优质生产要素方面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实际享有者。因此,本章揭示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滞后与非资源型城市“受益板块”的高速发展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性,提出“两类城市的损益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观点,并在梳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机制之后,发现横向补偿机制的症结所在,为后续法律机制的构建指明了方向。第二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构成”。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机制的权利化意义、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生成的可行性,以及横向补偿权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等问题。首先,明确由横向补偿机制向法律机制蜕变的路径。法律机制是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范工具,法学领域业已关注法律机制在资源型城市补偿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对法律机制的含义、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的路径以及权利作为法律机制核心的认识等方面仍未深入,只谈法律机制之形,不谈法律机制之魂,造成机制与法律机制混为一谈。因此,在探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具体措施之前,应率先对机制向法律机制转化路径予以界定,并对横向补偿权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描述出该法律机制权利化的具体形态;其次,证明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权最早出现于因资源开采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所进行的补偿实践,但资源型城市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多重保障义务对传统补偿权提出了挑战。考察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与生成的可行性,有助于更准确的理顺新型补偿权的内在法律逻辑,指导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具体举措的设计;再次,揭示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由于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属于现有行政区域关系的横向化,主要以横向补偿权为核心的法律机制来完成,故而将横向补偿权称为该法律机制的核心构成。此外,与传统生态补偿权不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权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且错综复杂,因此在阐述横向补偿权基本内涵与权利结构的基础上,应在不同类型利益关系中界定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第三章——“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本章主要讨论横向补偿的原则、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及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三方面。首先,在进行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时,具体的横向补偿措施与补偿标准应当依据一定的原则设定。资源型城市的横向补偿须遵循区域利益协调、社会福利增加、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四大原则。其中,区域利益协调原则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社会福利增加原则为横向补偿措施的评价原则,多元主体参与及比较优势互补则为横向补偿行为的适用原则;其次,总体设计横向补偿方式。基于前述分析,资源型城市确实存在“资金、公共事业与生产要素跨区域补偿”之客观需要,且该横向补偿客观需要具有显着的层次性。⑴资源型城市公共事业横向补偿因主要围绕民生改善,可被界定为满足生存需要的补偿,即生存性补偿方式,其在横向补偿方式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⑵对资源型城市资源价值、生态保护、公共事业及经济可持续的资金横向补偿虽可对资源型城市系统生存与发展各方面予以全面补偿,但无法做到按需补偿,是在保障资源型城市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发展机会的适当补偿,即兼具生存性与发展性的适当补偿方式;⑶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需要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接续产业的选择,关键在于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科技及企业家才能等优质生产要素的引入,非资源型城市在良性资产充裕度和优质生产要素活跃度等方面均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这些优质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补偿属于发展性补偿方式。本文认为,基金、公私合作PPP模式及对口合作三种制度的功能性与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客观需要具有一致性。三种制度与具体补偿领域相结合,能够形成横向补偿基金、横向补偿PPP项目和短缺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三大横向补偿方式。三大横向补偿方式只有紧急结合,形成合力,方能全方位保障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有效输出、经济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及生态保护等多元任务的落实;再次,设定横向补偿标准。在将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确定为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后,本文深入探讨了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第四章——“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设计”。本章主要讨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以及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首先,指出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资金不足”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价格与价值剪刀差、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产业升级与转型及民生福祉的提升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但资源型城市现有的地方财政收入及中央财政纵向补偿规模与上述事权并不匹配,资金缺口很大,亟需另觅补偿资金来源;其次,归纳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如前所述,资金缺乏是资源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绝非某类资源型城市所独有。就此而言,中央财政专项划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应急措施。早在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评选之前(2007年),国家就着手设计能够全覆盖各类资源型城市的基础性、长效性的资金补偿筹措机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并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管理试行办法》,希望在2015年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结束之季由准备金制度接力,继续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保障。但时至今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仍未出台,中央财政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补偿也已疲态尽显。那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在理论上如何设计的?是否在实践中已有试点?相关指引迟迟无法出台的原因为何?存在哪些缺陷?上述疑问均须作出准确解答;再次,总结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横向补偿基金具有多元的资金来源、分散的资金用途与多变的资金管理三大典型特征,将有效弥补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既有相同点,又存在显着的差异。二者的相同点体现于资金用途的分散性,即所提取的资金均被用于资源型产业的升级、接续与转型、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生态环境治理、民生福祉的改善等资源型城市系统问题的解决,而非专门用于某方面问题的风险处置,这是横向补偿基金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之间形成合作关系的基础。二者的不同点在于:⑴资金来源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源于当地资源型企业,准备金的多寡与企业的资源开采数量正相关;横向补偿基金则由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组成。其中,原始资金来源于非资源型城市政府横向财政转移支付、非资源型地区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额的提成及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积累资金为原始资金的投资收益,原始资金与积累资金所形成的基金由中央政府集中用于资源型城市系统建设。⑵资金使用方面。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所负担的任务过重,有些任务并非仅凭资金支持即可解决,还须其他方式配套进行。同时,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对政府与市场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分工作出了明确划分,但分配给资源型企业的负担过重,政府应承担的责任过轻;横向补偿基金在使用上须明确补偿基金的专用性与适当性,并须强调“哪些问题应该由政府承担、哪些方面要由市场实现”,充分考量政府与市场能力范围的前提下实现其责权利的平衡。⑶资金管理方面。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不具备增值功能,横向补偿基金则应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投融资市场实现基金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总之,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与横向补偿基金的异同关系,二者方能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共同保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金的充裕。第五章——“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本章主要讨论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及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首先,挖掘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在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中,不仅可以通过设立横向补偿基金实现对资源型城市的资金补偿,还可以由非资源型城市优质社会资本方与资源型城市政府间通过PPP项目实现资本补偿,以大幅度提升资源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质量与公共服务的效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PPP模式的精髓,这一精髓决定PPP模式具有横向补偿的品质;其次,设计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资源型城市能够运用PPP模式在与非资源型城市公私合作中实现资本的跨区域补偿,横向补偿PPP项目可以成为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的主要方式。与一般PPP项目相比较,横向补偿PPP项目更加强调公私合作对资源型城市的补偿效果,这种补偿效果的落实须依赖横向补偿PPP项目评审对象的合理设计,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及相应合作类型、实施主体、采购方式、特定融资方式及评估方式五个方面;再次,规范与重构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锁定期制度。作为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先行者,国有资本应起到样板作用。但是,横向补偿PPP行业有效市场的形成更须充分激发民营资本的参与热情,PPP制度优势才能得以发挥。同时,也应清醒的意识到,由于资源型城市营商环境的恶化、机制体系的陈旧及支付与消费观念的落后,致使非资源型城市民营资本对该区域的PPP项目必将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民企的谨慎态度主要源于因股权变更限制所导致的横向补偿PPP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和资本运营效率偏低问题。作为平衡政府与民企对股权变更限制与自由的重要工具,我国PPP模式锁定期制度应发挥消除民企参与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顾虑,确保横向补偿PPP行业形成有效的市场环境。第六章——“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本章主要讨论对口合作的源流与横向补偿效应、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与缺陷,以及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首先,梳理对口合作的源流,抽象其横向补偿效应。在横向补偿中,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不仅可以通过资金、PPP项目方式对横向补偿权予以具体化,还可以结成对口关系,以对口合作机制促成二者间的横向补偿关系。对口合作源于对口支援,但并非仅限于对口支援的适用范畴,将对口合作机制引入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结对关系中,能够起到横向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效应。其次,指出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对口合作横向补偿应然效果以“飞地经济”为理论基础,但其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还须配备可行性路径。当前,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对口合作主要以中央积极参与和地方主动对接为主要推动力,但存在“领导力与执行力”不足的风险;再次,设计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路径。法制化能够为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政府间对口合作提供稳定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法制建设的内在逻辑品质是从实践经验出发,发现规范对象的内在规律性、存在使命与本来面目,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只有实然与应然的结合才能够理解法制建设对于资源型省市与非资源型省市协调发展战略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的法制化是其“领导力与执行力”的长效来源,但地方立法对“对口关系”方互补共赢的规范力度不足,无法胜任该法制化要求,唯有跨区域经济法制建设才能满足对口合作横向补偿效应法制化的客观需要。为此,须在地方协同立法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层面的综合性立法与专门性立法,以便真正落实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间的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实效性。
卓百会[6](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吴淼[7](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赵江涛[8](2019)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8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何昉[9](2018)在《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道思想和规划理念萌芽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源于西周时的“周道”、秦朝的“驰道”、“五丈道”,以及历朝历代的官道、驿道、民道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的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播乃至中华民族的审美进程和生态文明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在后工业社会时期,全球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抱有更新的需求。绿道及其网络的规划设计,是设计师在应对诸如城市生态资源缺乏、城市环境恶化、历史文脉断裂以及公共空间不足等城乡二元问题时的有效工具和手段。而国际上将绿道作为一种有效的土地保护利用模式和先进的规划理念到现在,己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绿道作为生态网络建设的重要链条,其规划研究和建设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以修复和优化城市快速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丰富城市居民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国际绿道发展,深深影响了我国的绿道研究和实践。始于2009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实施,拉开了我国绿道规模化规划建设的序幕,并且迅速推广全国。近十年来,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的研究成果同样显着,国内学术期刊绿道为关键词的论文数量如雨后春笋喷薄纸面,绿道所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低碳效应也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国际着名绿道专家马克·林德胡尔特教授和雅克·博德里教授,在参观珠三角绿道后对深圳绿道网建设成就大加赞赏,将其称赞为“非凡和卓越的”。习近平在考察广东后指出“东濠涌以及遍布广东各地的绿道,都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从绿道研究与实践来看,中国绿道规划设计实践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出发,找到适用于中国的绿道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实践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本文重点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诚然,国内绿道建设如火如荼,但是我们国内的绿道理论还不成熟,绿道的意义和内涵较为单薄,设计策略仍然不够完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进程和世界上规模、速度都空前的城市化过程。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更需要国际绿道理论的引进切实地发挥对城乡绿地进行主动保护、修复快速城市化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吸收中国人居文化精髓和生态价值观、了解中国人骨子里的空间行为心理和倾向,梳理出适用于中国城乡发展的绿道理论和规划设计策略。时不我待,中国的绿道运动即将完成第一个十年,系统的绿道规划设计研究迫在眉睫。通过综合梳理国际绿道理论的成果和发展实践,本文从我国文化和自然资源以及行业发展现状等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国历史文明和中华民族的生态哲学和美学智慧的角度切入研究中国古道的生态哲学和价值观,不乏时代发展烙印和生活气息浓厚的中国古道体系,对新时期中国绿道规划设计如何适应中国文脉和地脉根基、如何结合多学科发展进步提出发展模式和策略;重点剖析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和广东古驿道规划设计等实证研究,深入探讨和例证。以期在新时代的中国,让更多更优秀的绿道带给人们健康、安全,回归的幸福和心灵的自由。
王汉祥[10](2017)在《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生态环境挑战和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文化传承发展规律,处理好区域旅游经济、文化与生态关系,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前提是发展观念的转变。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市场经济制度带来的诸多弊病。其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干扰,以及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自然生态价值等问题,都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一代代人们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重大福利损失,使工业化发展在创造物质繁荣的同时带来前所未有的可持续性问题挑战。因此,工业经济必须向生态经济观念转变。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发展理念,顺应自然,尊重文化,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等手段和理念,实现旅游资源高效利用和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协调,从根本上确保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到区域特殊性,充分重视区域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可持续问题,因为,生态系统稳定和文化良好传承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两个同等重要的内容。当然,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旅游产业本身具有综合性、异地性、体验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征,它是旅游地自然和人文,经济和社会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即"区域旅游产业系统",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企业和旅游地政府是区域旅游系统的主要构成主体,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状态根本上取决于区域旅游产业系统内部关系。根据本文提出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关系"模型,民族地区旅游是在外来游客旅游需求推动下,旅游企业开发利用旅游地自然与人文资源,旅游地居民提供文化和劳动力资源,在消耗区域物质能源的同时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为地区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向区域生态系统排放一定废弃物的产业系统活动过程。而且,只有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系统的绿色生产、生态旅游、文化传承和制度完善四个关键环节,才能够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其中,制度是协调系统关系的关键所在。因此,旅游地政府必须通过完善的制度约束各旅游活动主体,使之各尽其责,各安其位,各享其利,在尊重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前提下良性竞争,和谐共存。本文以"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关系"模型为理论基础,分别建立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状态评价、关系评价和效率评价三类指标体系。其中,状态评价重点测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状况,包括绿色生产、生态旅游、文化传承和制度完善四大类指标;关系评价重点考察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采用"旅游收入能耗比"这一具体指标进行衡量,既反映了旅游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耗状况,也间接反映了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旅游生态环境质量;效率评价重点考察区域旅游产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投入包括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三大类,产出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三大类,如果效率水平越高就说明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越高,意味着同样的旅游产业资源投入所创造的综合效益就越大。本文综合运用广义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对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现状做了全面系统分析。从生态化发展状态、发展关系和发展效率等三维评价结果来看,近十五年来无论是包括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宁夏的广义中国北疆民族地区,还是仅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狭义中国北疆民族地区,其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但是,目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地区)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而且很多地区近期发展趋势波动性较大,这说明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非均衡性和非稳定性还是比较突出的。同时,研究发现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并非同步,甚至很多地区表现出工业化水平越高旅游产业生态化水平相对越低的状况,说明产业结构对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然,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区域自然条件、文化资源、人口规模、产业规模、生产效率,以及政府产业管理水平等都会带来影响。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路径体系。根据当前国家和地区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民族地区应该以旅游生态功能分区为基础,构建包括绿色生产、生态旅游、文化传承和制度完善等四个关键环节的路径体系。本文以狭义中国北疆民族地区为例,研究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功能分区,在区域主体功能区基础上分别设立从一级到四级的生态旅游功能区,并通过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认证制度对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区进行激励约束,要求生态旅游功能区内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达到绿色生产、生态旅游等相关要求。当然,旅游地政府应该切实履行制度供给等职责,积极发挥协调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关系的核心作用,尤其要以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主要管理手段,促进旅游产业系统内绿色生产、生态旅游、文化传承等关键环节的顺利实现。总之,中国北疆民族地区需要大力普及生态发展理念,完善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制度体系,构建旅游产业绿色生产体系,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资源,只有如此,区域旅游产业才能形成生态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才能实现区域旅游业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First International RE Festival in Baotou(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irst International RE Festival in Baotou(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
三、2021年工作安排 |
(一)铆足劲头建设“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产业“顶梁柱”,打造创新“主引擎”,下好开放“先手棋”,全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
(二)深入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再筑新优势。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挖掘释放有效需求,努力为经济平稳运行夯实基础。 |
(三)聚焦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改革纵深发展增添新活力。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优化政务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
(四)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再塑新形象。树立城市全周期管理意识,以先进理念推进规划建设,以绣花功夫实施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化便利化水平。 |
(五)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倾力打造美丽包头彰显新面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上迅速行动、在改善环境质量上久久为功,共同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家园。 |
(六)全力以赴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再交新答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制度、兜好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以民生福祉的不断改善托起群众的幸福平安。 |
(七)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展现新作为。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全面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
(2)“一带一路”倡议下蒙中经贸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встракт Монгол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文献综评 |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5.1 主要工作 |
1.5.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一带一路”倡议 |
2.1.2 蒙中经贸合作 |
2.2 国际分工理论 |
2.3 相互依存理论 |
2.4 区域合作理论 |
2.4.1 关税同盟 |
2.4.2 自由贸易区 |
2.4.3 经济一体化 |
第3章 蒙古国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
3.1 我国资源禀赋概况 |
3.2 我国经济改革与政治转型 |
3.2.1 国内经济改革 |
3.2.2 国内政治转型 |
3.3 我国宏观经济现状 |
3.3.1 主要经济指标 |
3.3.2 产业发展概况 |
3.3.3 对外贸易概况 |
3.4 我国基础设施条件 |
3.4.1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
3.4.2 电力基础设施 |
3.4.3 通信基础设施 |
3.5 小结 |
第4章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所取得的进展 |
4.1 国际社会的认同 |
4.2 相关国家的关切 |
4.3 亚投行的成立 |
4.4 重大项目的落地 |
4.5 经贸环境的完善 |
4.6 小结 |
第5章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蒙中经贸合作现状 |
5.1 政策沟通方面 |
5.2 设施联通方面 |
5.2.1 口岸建设方面 |
5.2.2 能源合作方面 |
5.2.3 公路建设方面 |
5.3 贸易畅通方面 |
5.3.1 蒙中边境贸易 |
5.3.2 蒙中矿产贸易 |
5.4 资金融通方面 |
5.4.1 宏观金融形势 |
5.4.2 金融业务往来 |
5.5 民心相通方面 |
5.6 小结 |
第6章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蒙古贸易环境评析 |
6.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 指标体系内容 |
6.3 评价模型的设定 |
6.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6.4.1 数据来源 |
6.4.2 计算过程 |
6.4.3 结果分析 |
第7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蒙中经贸合作的经济效益分析 |
7.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7.1.1 模型的设定 |
7.1.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7.2 实证分析结果 |
7.2.1 变量协整分析 |
7.2.2 基准回归结果 |
7.3 稳健性检验 |
7.3.1 特征根检验 |
7.4 脉冲响应函数 |
7.5 方差分解 |
7.6 实证分析结论 |
7.7 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推动蒙中自由贸易区建设 |
8.2 着力加强蒙中智库合作 |
8.3 着力加强蒙古国营商环境建设 |
8.4 提升蒙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
8.5 加强“草原之路”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 |
8.6 本文主要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的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9年工作回顾 |
二、2020年工作安排 |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5)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 |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的演变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范畴与问题 |
一、资源型城市的内涵 |
二、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类型 |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困境与成因分析 |
第二节 补偿机制的分析 |
一、补偿机制的语义分析 |
二、纵向补偿机制与横向补偿机制的区分 |
三、本文语境下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机制的涵义与特征 |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补偿机制辩考 |
一、纵向补偿机制的实效与资源型城市的补偿预期不契合 |
二、仅靠市场亦或自愿协商无法驱动横向补偿 |
三、横向补偿法律机制:对市场与自愿协商“不健全”的法律回应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核心构成 |
第一节 由机制到法律机制的蜕变 |
一、机制与法律机制的法理界分 |
二、权利化: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生成的核心步骤 |
第二节 横向补偿权的证成 |
一、横向补偿权存在的必要性 |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可行性 |
第三节 横向补偿权的内涵、生成逻辑与权利结构 |
一、横向补偿权的含义与特征 |
二、横向补偿权生成的宪法逻辑 |
三、横向补偿权的权利结构与类型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的补偿技术 |
第一节 横向补偿的原则 |
一、区域利益协调原则 |
二、发展成果共享原则 |
三、多元主体参与原则 |
四、比较优势互补原则 |
第二节 横向补偿方式的总体设计 |
一、横向补偿基金先行 |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筑巢引凤 |
三、生产要素的对口合作催动经济振兴 |
第三节 横向补偿标准的设定 |
一、确定横向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 |
二、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方法 |
三、横向补偿标准的量化障碍与创新路径 |
第四章 横向补偿基金的规则体系 |
第一节 补偿资金不足与补偿需求充裕的矛盾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应对思路与缺陷 |
一、国内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理论与实践 |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缺陷 |
第三节 横向补偿基金的修正路径 |
一、与横向补偿基金相关的立法规范及缺陷 |
二、横向补偿基金中原始资金的来源 |
三、横向补偿基金的用途 |
四、横向补偿基金的运营模式 |
第五章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引导与规制 |
第一节 PPP模式的横向补偿品质 |
第二节 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审对象 |
一、横向补偿PPP的项目范围、合作类型及具体方案 |
二、横向补偿PPP项目的实施主体 |
三、横向补偿PPP项目的采购方式 |
四、横向补偿PPP项目的评估方式 |
第三节 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重构 |
一、我国PPP锁定期制度的现实缺陷 |
二、锁定期制度在横向补偿PPP项目中的修正 |
第六章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路径 |
第一节 对口合作的源流及其横向补偿效应 |
一、由对口支援到对口合作的演进 |
二、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间的对口合作 |
三、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效应 |
第二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思路及缺陷 |
一、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理论基础 |
二、对口合作横向补偿的现实障碍与应对思路 |
三、基本思路的缺陷 |
第三节 对口合作的横向补偿法制化 |
一、省内经济法制的自足与对口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空白 |
二、区域间协同立法的经验借鉴 |
三、国家层面立法的应有形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
2.2 棕地的定义 |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
2.3 棕地的类型 |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
2.4.1 本体特征 |
2.4.2 空间特征 |
2.4.3 情感特征 |
2.4.4 美学特征 |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
3.4.1 石油:大庆市 |
3.4.2 煤炭:大同市 |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
3.4.4 铜矿:铜陵市 |
3.4.5 钢铁:攀枝花市 |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
3.5.1 土地利用问题 |
3.5.2 生态安全问题 |
3.5.3 资源保护问题 |
3.5.4 材料循环问题 |
3.5.5 空间阻隔问题 |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
4.2.1 艺术学 |
4.2.2 生态学 |
4.2.3 建筑学 |
4.2.4 环境工程学 |
4.2.5 城乡规划学 |
4.2.6 风景园林学 |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
4.3.1 城市环境类 |
4.3.2 郊区环境类 |
4.3.3 自然环境类 |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
4.5.1 生态类功能 |
4.5.2 文化类功能 |
4.5.3 教育类功能 |
4.5.4 休闲类功能 |
4.5.5 体育类功能 |
4.5.6 集散类功能 |
4.5.7 生产类功能 |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
5.2 宏观策略:“系统” |
5.2.1 “灰色系统”规划 |
5.2.2 “棕色系统”规划 |
5.2.3 “绿色系统”规划 |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
5.3 中观策略:“模式” |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
5.4 微观策略:“母题” |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
6.2.1 古铜矿遗址 |
6.2.2 老工业基地 |
6.2.3 矿产资源地 |
6.2.4 码头工业镇 |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
6.6.1 舾装码头设计 |
6.6.2 车间仓库设计 |
6.6.3 钢板堆场设计 |
6.6.4 露天船台设计 |
6.6.5 车间庭园设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
7.2.1 系统性 |
7.2.2 过程性 |
7.2.3 复杂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
2.1.3 生态位理论 |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
2.3.1 国外实践 |
2.3.2 国内实践 |
2.3.3 发展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1.1 时代背景 |
3.1.2 空间结构 |
3.1.3 总体特征 |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2.1 时代背景 |
3.2.2 空间结构 |
3.2.3 总体特征 |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3.1 时代背景 |
3.3.2 空间结构 |
3.3.3 总体特征 |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4.1 时代背景 |
3.4.2 空间结构 |
3.4.3 总体特征 |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
4.1.1 生态要素梳理 |
4.1.2 生态总体格局 |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
4.3.4 市域生态问题 |
4.3.5 生态影响机制 |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
4.4.1 生态环境评价 |
4.4.2 绿地建设评价 |
4.4.3 生态建设问题 |
4.4.4 生态影响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
5.1.1 发展目标导向 |
5.1.2 发展阶段划分 |
5.1.3 发展考评体系 |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3 “后评估”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
7.1 技术创新 |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
7.2 体制创新 |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1.发表论文 |
2.参编论着 |
3.参与课题 |
4.参与研究项目 |
附录 |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
(8)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8年工作回顾 |
二、2019年工作安排 |
(9)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各国的绿色化革命 |
1.1.2. 经济发展推进城乡生态建设 |
1.1.3. 科技发展推动文化大繁荣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绿道研究实践概述 |
2.1. 国际绿道理论实践及代表人物 |
2.1.1. 欧洲的绿道理论和实践 |
2.1.2. 美国绿道理论的形成及代表人物 |
2.1.3. 其他国家绿道发展和实践 |
2.1.4. 近十年国际绿道理论 |
2.2 中国绿道研究和实践概述 |
2.2.1. 中国绿道研究现状 |
2.2.2. 中国绿道理论和应用 |
2.2.3. 中国绿道的规模化实践 |
2.2.4. 中国绿道实践的现阶段研究 |
2.3. 小结 |
2.3.1. 国际绿道理论发展的特色和成就 |
2.3.2. 我国绿道发展方向 |
第3章 中国绿道思想溯源与古道发展 |
3.1. 绿道思想溯源 |
3.1.1. 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
3.1.2. 中国风水堪舆思想 |
3.1.3.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
3.1.4.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与“道” |
3.1.5. 中国传统园林审美 |
3.2. 中国古道的发展 |
3.2.1. 中国城邦规划重视对古道的绿化 |
3.2.2. 中国古代河流防护促进滨水廊道和生态功能完善 |
3.2.3. 中国交通发展逐渐形成国家尺度古道 |
3.2.4. 中国古道多功能发展 |
3.2.5. 中国古道分类研究 |
3.3. 发展中的古道理念与绿道出现 |
第4章 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理论 |
4.1. 国内外绿道理论的比较 |
4.1.1. 国际绿道基本概念研究 |
4.1.2. 国内绿道基本概念研究 |
4.2. 中国绿道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 |
4.2.1. 绿道理论基础 |
4.2.2. 绿道规划方法概述 |
4.3. 中国绿道的思想、定义与内涵 |
4.3.1. 中国绿道的思想 |
4.3.2. 中国绿道的定义 |
4.3.3. 中国绿道的内涵 |
4.4. 中国绿道的类型 |
4.4.1. 国内外学者、文件对绿道的分类 |
4.4.2. 中国绿道的分类 |
4.5. 中国绿道的分级 |
4.5.1. 国家绿道 |
4.5.2. 区域(省级)绿道 |
4.5.3. 城市绿道 |
4.5.4. 社区(区级)绿道 |
4.6. 中国绿道的功能和构成 |
4.6.1. 绿道的功能 |
4.6.2. 绿道的构成 |
4.7. 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策略 |
4.7.1. 山水自然策略 |
4.7.2. 生态修复策略 |
4.7.3. 风水文脉策略 |
4.7.4. 功能复合策略 |
第5章 中国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
5.1. 绿道的规划设计步骤 |
5.1.1. 第一阶段,进行前期研究和现状要素的调查 |
5.1.2. 第二阶段,进行绿道建设要素的单项对比与综合评价 |
5.1.3. 第三阶段,进行绿道网的详细布局与方案比选 |
5.1.4. 第四阶段,进行分类、分段设计 |
5.1.5. 第五阶段,提出绿道方案的实施、建设与管理方案 |
5.2. 国家、区域(省级)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
5.2.1. 规划设计内容及方法 |
5.2.2. 珠三角区域绿道实证研究 |
5.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规划实证研究 |
5.3. 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
5.3.1. 规划设计内容及方法 |
5.3.2. 珠三角九市绿道网规划实证研究 |
5.3.3. 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东莞松山湖产业园风景道和绿道设计实证研究 |
5.3.4. 北京三山五园绿道规划实证研究 |
5.4. 社区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
5.4.1. 规划设计内容及方法 |
5.5. 专项规划设计要点 |
5.5.1. 对城市空间规划的优化调整 |
5.5.2. 绿廊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
5.5.3. 便民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
5.5.4. 慢行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
5.5.5.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要点 |
5.6. 建设和发展的保障机制 |
5.6.1. 策划阶段 |
5.6.2. 建设阶段 |
5.6.3. 管理运营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绿道新走向,古道的活化利用 |
6.2.2. 绿道品质提升和多功能升级 |
6.2.3. 从绿道到公园城市再到韧性城市 |
6.2.4. 建立国家级绿道网络对接自然保护地体系 |
参考文献 |
书籍参考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外文参考 |
政策、报告、规划设计文件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录: 本人关于中国绿道研究的实践经历 |
一、主持、主管或参与的绿道规划设计项目 |
二、绿道相关会议发言 |
三、绿道相关学术文章 |
四、绿道相关项目考察 |
致谢 |
(10)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旅游产业生态化概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述评总结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二、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1 生态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2.1.2 生态经济学的几个基本观点 |
2.1.3 生态经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
2.1.4 生态经济与旅游产业生态化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概念由来 |
2.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3 可持续经济发展基本原理 |
2.2.4 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产业生态化 |
2.3 循环经济理论 |
2.3.1 循环经济的内涵 |
2.3.2 循环经济的特征 |
2.3.3 循环经济发展途径 |
2.3.4 循环经济与旅游产业生态化 |
2.4 本章小结 |
三、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关系 |
3.1 旅游产业内涵及其特征 |
3.1.1 旅游产业内涵 |
3.1.2 旅游产业特征 |
3.2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 |
3.2.1 区域旅游产业系统 |
3.2.2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系统模型 |
3.3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测评 |
3.3.1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状态评价 |
3.3.2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关系评价 |
3.3.3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效率评价 |
3.4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 |
3.4.1 生态化发展总体路径 |
3.4.2 生态化发展路径构成 |
3.5 本章小结 |
四、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现状 |
4.1 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概况 |
4.1.1 广义北疆民族地区概况 |
4.1.2 狭义北疆民族地区概况 |
4.2 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4.2.1 广义北疆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
4.2.2 狭义北疆民族地区发展现状 |
4.3 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评价 |
4.3.1 现有评价方法述评 |
4.3.2 生态化发展状态评价 |
4.3.3 生态化发展关系评价 |
4.3.4 生态化发展效率评价 |
4.3.5 生态化发展评价总结 |
4.4 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挑战 |
4.4.1 经济增长压力带来的挑战 |
4.4.2 经济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挑战 |
4.4.3 制度供给滞后带来的挑战 |
4.4.4 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挑战 |
4.5 本章小结 |
五、国内外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实践及启示 |
5.1 国外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实践及启示 |
5.1.1 国外实践概述 |
5.1.2 国外实践启示 |
5.2 国内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实践经验及启示 |
5.2.1 国内实践概述 |
5.2.2 国内实践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六、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 |
6.1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选择背景 |
6.2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突破 |
6.3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功能分区 |
6.3.1 国家和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 |
6.3.2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功能分区 |
6.4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体系 |
6.4.1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总体路径安排 |
6.4.2 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关键路径安排 |
6.5 本章小结 |
七、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建议 |
7.1 普及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思想观念 |
7.2 建设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制度体系 |
7.3 构建旅游产业生态化绿色生产体系 |
7.4 筑牢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文化基石 |
7.5 本章小结 |
八、总结和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之处 |
8.3 存在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First International RE Festival in Baotou(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工作报告[N]. 张锐. 包头日报, 2021
- [2]“一带一路”倡议下蒙中经贸合作研究[D]. 拓朴(DORJPUREV BAYARJARGAL).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政府工作报告[N]. 赵江涛. 包头日报, 2020
- [4]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包头市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词[N]. 赵江涛. 内蒙古日报(汉), 2019
- [5]资源型城市横向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 曹书.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6]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7]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政府工作报告[N]. 赵江涛. 包头日报, 2019
- [9]中国绿道规划设计研究[D]. 何昉.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D]. 王汉祥. 内蒙古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