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论文文献综述)
汪建新[1](2021)在《居安思危:宜将剩勇追穷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于1949年创作的一首七律。1964年1月4日,郭沫若在《人民日报》中《"百万雄师过大江"——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之一》一文称:"这一首诗是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万古不磨的丰碑。"刘白羽在《创造新世界的颂歌——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这首七律,是毛主席一组战争题材诗词中最后一篇,也是寓意十分深切、气象十分宏伟、格调十分崇高的珍贵的诗篇。"
万新华[2](2021)在《毛泽东诗意画创作之考察(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与毛泽东诗意画之盛行1957年7月,在轰轰烈烈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之后,中央下达了"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行政命令,断言"中国画必然淘汰"的江丰(1910—1982)被送到北京郊外的一个农场进行劳动改造,民族虚无主义受到了大范围的批判。1958年3月,毛泽东提出了"生产大跃进和文化大跃进"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火热的"大跃进"运动。3月2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成都会议上说:"中国诗的出路,
祝勇[3](2021)在《故宫文物南迁》文中指出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1年9月19日早上九点,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的李宗侗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出北京南城丞相胡同的家门,乘一辆洋车前往故宫博物院上班,过顺直门1,听到路边叫卖号外的声音,他让车夫停车,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的大字标题,让他悚然一惊。2
杨帆[4](2021)在《落花时节读华章》文中提出双清别墅,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南麓的半山腰,是乾隆御题的"香山二十八景"之一松坞云庄的旧址,1916年原民国总理熊希龄在香山创办慈幼院,在松坞云庄旧址上建造双清别墅。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入驻香山,毛泽东主席就住在双清别墅,直至1949年9月21日离开。双清别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指挥部,
孙建民[5](2021)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教师贯彻课程标准去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效果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合理组合各种教学要素而制定的实施方案。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依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相关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研究。全文有引言和四部分正文组成。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原因和意义、当下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第一部分是关于“人民解放战争”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的分析、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的分析以及,设计理念的分析。正文第二部分是对于“人民解放战争”这一课程的实施方案,依据教学实际,对这一节课四个部分的内容,分别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设计。通过两个课时、四个部分的教学,使学生洞悉共产党与国民党两者之间的所代表的阶级,以及从历史脉络上了解两个党派之间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不同关系,进而对人民解放战争有一个更深入详实的理解。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认识到代表占中国大多数的工农阶级的中国共产党必然会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打败国民党取得最终的胜利。正文第三部分是教学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对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对教科书内容的灵活整合、对学情的考量以及对教学设计方案的整体优化。正文第四部分是教师教学反思环节,主要针对教师个人思想方面和教学方面两个部分。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解决办法的思考。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选取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何优化教学设计的实施方案、如何将教科书内容进行整合并灵活应用等。
东方[6](2021)在《百万雄师过大江》文中研究说明"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人民解放军千帆竞发,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并于23日攻占南京。消息传来,毛泽东在香山欣然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表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迈之情。71年后,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视察工作期间,来到安徽省合肥市巢湖之畔的渡江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重温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恢宏历史。
何岸[7](2020)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主题为: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以这个主题为核心,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资源极为缺乏的岛国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为何忽视了极其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保护,从而导致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以一系列灾难性的失败而告终?由于研究主题属于战略研究领域中关于战争失败的研究范围,所以本文根据战争失败研究的代表性着作《军事灾难:战争失败的剖析》一书提出的导致战争失败的“军事灾难”产生的基本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首先确认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属于战争失败中的典型“军事灾难”,而这种“军事灾难”的产生绝非单一因素所导致。其次,分别从纵向层次与横向领域两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与分析。其中,纵向的研究主要分为国家、军队、战区/舰队、部队四个层次,分别对应战略研究中的大战略、战略、战役、战术四个层次。横向的研究则分为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领域,并按照这四个领域依次探寻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原因。最后,根据导致其失败的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原因,总结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于当今海洋战略的启示。
何卫[8](2020)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占领南京有关史实考证》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占领南京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关于国民党人员(部队)何时撤离南京、第35军何时渡江、何时进占南京、具体哪支部队何时首先占领国民党总统府等问题仍存在一些争议。笔者经考证认为:"第35军第103师侦察连于1949年4月22日便已从南京对面的浦口渡江,并且是该连首先占领总统府和国防部二厅""第105师师长何志斌亲率该师第315团第2营于4月24日凌晨占领总统府"等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第35军是在国民党因解放军大军压境弃守南京的情况下并在南京中共地下党的密切配合下进占南京的;第35军渡过长江的时间是从4月23日傍晚至24日中午;占领国民政府总统府的部队是第35军第104师所属部队,占领总统府的时间是24日凌晨。
印志均[9](2020)在《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文中研究表明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追击阶段第一个大的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知悉南京解放,毛泽东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其中"百万雄师过大江"这句,是渡江战役的生动写照,充分表达了一代伟人的欣喜激动之情。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国共双方的力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部被歼灭,
柯琳[10](2020)在《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考》文中提出骆玉笙(1914.8.31—2002.5.5)是20世纪中国最为杰出的曲艺唱曲大师之一,也是“骆(玉笙)派”京韵大鼓的创始人。她吸收刘(宝全)派、白(云鹏)派、少白(凤鸣)派的艺术优长,发展形成了自身刚柔相济、韵味醇厚、抒情性强的唱曲风格,是业界公认的京韵大鼓一代宗师。在60多年的唱曲生涯中,骆玉笙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演出音像资料,为后人继续欣赏、学习、继承和研究她的京韵大鼓演唱艺术,提供了非常鲜活的音像文献。而对骆玉笙演唱的京韵大鼓音像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研究,则是学习总结并传承发展京韵大鼓艺术的基础性学术工作。本论文从骆玉笙一生演唱的京韵大鼓节目的总数统计入手,全面研究其音像资料的留存情况及其文献价值。首先,通过对骆玉笙表演过的有记载的节目进行编年式梳理,得知其一生演唱过的京韵大鼓节目,总共有110个,包括41个传统节目和69个新创节目,从而为查考其中有音像文献留存的节目情况提供了前提与基础;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全地搜集所有已知留存的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的音像资料,并进行不同介质的目录与版本考述,得知其被录音留存下来的京韵大鼓节目,共有56个。在这56个留有音频资料的节目中,一些节目甚至不只留下一个录音版本,从而使得不同版本的音频资料总数,达到154个之多。且在这154个音频资料中,可以确定录制时间的版本,为134个,另有20个音频资料没有明确的录制时间记载。这些留存音频中,有59个在不同时期被制成不同介质音像制品出版发行;同时,得知骆玉笙演唱的110个京韵大鼓节目中,被录像留下视频资料的节目为45个。其中,一些节目还有不同时期录制的不同视频版本。更有一些节目,原属音频形态,后来由骆玉笙本人出镜,录制配成了视频影像即“音配像”。这使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的视频资料留存总数,计达72个;而在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方面,得知唱片共有16张,磁带(盒式录音带)有6个专辑共14盒,CD即录音光碟有15张,VCD即录像光碟有2个专辑共8张,亦即总共出版音像制品53种。接下去,对其最具代表性的音像节目的不同版本,进行概要分析和相关比较,指出其中一些较好的善本,为后人的鉴赏和研究提供了比要的参考;最后,对音像资料的文献学研究之于京韵大鼓传承与曲艺学发展的特殊价值及时代意义,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思考。本文通过对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资料的文献学考察,基本摸清了骆玉笙一生演唱京韵大鼓节目及其音像资料的存留情况及其不同介质的出版传播,并初步梳理了不同的版本及其源流,比较分析了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代表性节目不同版本之间的各自特点及艺术特色,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曲艺文献学研究的学术内涵与方法路径,填补了曲艺音像文献研究的相关空白。
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论文提纲范文)
(1)居安思危:宜将剩勇追穷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庆幸:废纸篓捡回国宝 |
畅快:天翻地覆慨而慷 |
忧患:不可沽名学霸王 |
深邃:人间正道是沧桑 |
(2)毛泽东诗意画创作之考察(下)(论文提纲范文)
六、陆俨少:教科书式地图解毛泽东诗词 |
尾声 |
(3)故宫文物南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 |
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 |
二、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
三、宫殿前小山般堆起文物箱 |
四、文物连夜运出故宫 |
五、列车停在浦口,不知道往哪里开 |
六、请你明天九点钟再来一次 |
第二章一番风雨路三千:徘徊京沪 |
一、上海仁济医院的“临时周转房” |
二、故宫文物中存在赝品 |
三、马衡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 |
四、影印《四库全书珍本》 |
五、上海预展会取得“轰动效应” |
六、中国文物第一次有组织地走向国际 |
七、文物在六朝古都安家 |
八、易培基不可能活着看到洗清冤案了 |
九、千军万马的内迁洪流 |
十、运出南京的最后机会 |
第三章谁念客身轻似叶:西迁南路 |
一、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飞机炸平了 |
二、长沙至贵阳有土匪出没 |
三、安顺郊外的理想山洞 |
四、烟波一笠,回首江天 |
五、赴苏展品的安全,令故宫同人感到揪心 |
六、安顺待不下去了 |
七、在巴县的竹海中隐匿形迹 |
第四章千军万马一条江:西迁中路 |
一、把两千多箱文物抛在南京,让马衡无比自责 |
二、不易受潮湿的物品暂存重庆 |
三、宜宾也不安全 |
四、装满文物的木船纤绳断了 |
五、轰炸乐山的纪录片成为日本空军的“样板片” |
六、当学术巨匠遭遇大足石刻 |
第五章到晚才知身是我:西迁北路 |
一、一个家庭的“南迁” |
二、军火库做文物库房 |
三、在大雪中翻越秦岭 |
四、大慈寺僧人要遵守来自故宫的“戒规” |
五、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 |
六、大火向存满故宫文物的武庙蔓延过来 |
七、为守护国宝而牺牲的军人 |
第六章覆巢犹幸能完卵:沦陷之城 |
一、故宫人员关闭了故宫大门 |
二、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搞了件大事情 |
三、日本收藏的大量文物,实为我国家博物馆之无上妙品 |
四、日本投降了,有人半信半疑 |
五、华北日军投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
六、文物工作者的胜利“纪念碑” |
第七章八千里路云和月:东归北返 |
一、故宫文物走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 |
二、接二连三的翻车事故 |
三、你不是学生,你是共产党的代表 |
四、台湾,是什么地方啊 |
五、南迁文物回到出发地 |
六、追缴“小白楼”散佚书画 |
七、“故宫盗宝案”尘埃落定 |
第八章人间毕竟晴方好:一宫两院 |
一、文物迁出北平以来最大一次损失 |
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三、生命中最后两个字 |
(4)落花时节读华章(论文提纲范文)
渡江战役前夕 |
打过长江去 |
创建新中国 |
(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原因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人民解放战争”教学设计前期分析 |
(一)课程标准分析 |
(二)教科书内容分析 |
(三)教学对象分析 |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
(六)设计理念分析 |
二、“人民解放战争”教学实践记录 |
(一)导入新课 |
(二)讲授新课 |
三、教学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
(二)整合教科书内容,灵活应用 |
(三)关注学情,以学生为本 |
(四)优化教学设计方案 |
四、教师教学反思 |
(一)思想方面 |
(二)教学方面 |
结语 |
附录1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全面内战爆发”练习题 |
附录2 “人民解放战争”课堂教学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百万雄师过大江(论文提纲范文)
打过长江去 |
炮击“紫石英号” |
解放大上海 |
“我们是人民用双手托着送过长江的” |
(7)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任务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任务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对象的选定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战争失败研究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 |
三、研究综述小结与既有研究的不足 |
第四节 核心论点、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论点 |
二、研究架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价值与论文结构 |
一、论文价值 |
二、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海上交通线与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况 |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基本情况 |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分布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构成 |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特点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战争的影响 |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重要性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本战争经济的影响 |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军作战能力的影响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述 |
一、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1-1942 |
二、太平洋战争中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2-1943 |
三、太平洋战争后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3-1944 |
四、太平洋战争末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4-1945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政治原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日本的地缘环境、国家角色定位以及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
一、地缘政治与海上交通线 |
二、近代日本的地缘环境与国家角色定位 |
三、近代日本的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
四、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国际政治因素: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转换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一、同盟体系与海上交通线 |
二、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演进与转换 |
三、国际政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保交作战失败的军事原因 |
第一节 海军战略因素:日本海军战略理论的僵化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一、海军战略理论中的海上交通线 |
二、海上交通线保护在日本海军战略理论中的角色与地位 |
三、日本海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研究及其影响: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
四、海军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海军战术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缺陷 |
一、海军战术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
二、战时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演变与缺陷 |
三、海军战术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海军情报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
一、海军情报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
二、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
三、海军情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组织原因 |
第一节 国家组织因素:政府与军部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
一、统帅权独立与军政二元化体制 |
二、政府与军部分立 |
三、国家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军队组织因素:陆海军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
一、军政与军令并立 |
二、陆军与海军对立 |
三、军队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海军组织因素:海军各单位之间无法有效协凋 |
一、海军省与军令部 |
二、舰队与镇守府 |
三、海上护卫总司令部 |
四、海军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对手原因 |
第一节 误判因素:战前美国海军对无限制潜艇战的态度与日本海军的误判 |
一、无限制潜艇战与国际法 |
二、战前美国海军对日战略——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
三、误判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误导因素: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
一、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
二、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
三、误导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打击因素: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
一、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
二、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
三、打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凡例 |
附录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运输船队的名称与类型 |
参考文献 |
(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占领南京有关史实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35军渡江前的作战形势 |
二、国民党人员(部队)何时撤离南京? |
三、第35军何时渡江并占领南京? |
四、第35军哪支部队占领了总统府? |
结论 |
(9)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论文提纲范文)
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
棋高一着的战役部署 |
势如破竹的战役进程 |
(10)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重点 |
第一章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及其音像资料考述 |
第一节 骆玉笙一生演唱京韵大鼓节目编年考 |
第二节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音像资料留存状况考 |
一、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音频资料留存状况 |
二、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视频资料留存状况 |
第二章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音像制品传播情况考察 |
第一节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音像制品出版发行情况 |
第二节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资料的公共馆藏情况 |
第三节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节目的网络传播情况 |
第三章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代表性节目音像版本考辨 |
第一节 《剑阁闻铃》的不同音像版本及各自特点 |
第二节 《光荣的航行》的不同音像版本及各自特点 |
第三节 《红梅阁》的不同音像版本及各自特点 |
余论音像文献研究之于京韵大鼓传承及曲艺学发展的特殊价值与时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信息表 |
附录二 首都图书馆收藏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信息表 |
附录三 天津图书馆收藏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信息表 |
附录四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部分音像制品图鉴 |
附录五 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节目《光荣的航行》唱词的4个不同版本 |
致谢 |
四、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论文参考文献)
- [1]居安思危:宜将剩勇追穷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解析[J]. 汪建新. 党史文苑, 2021(07)
- [2]毛泽东诗意画创作之考察(下)[J]. 万新华. 中国书画, 2021(07)
- [3]故宫文物南迁[J]. 祝勇. 当代, 2021(04)
- [4]落花时节读华章[J]. 杨帆. 北京观察, 2021(06)
- [5]《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的教学设计与实施[D]. 孙建民.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6]百万雄师过大江[J]. 东方. 湘潮, 2021(03)
- [7]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D]. 何岸. 北京大学, 2020(03)
- [8]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占领南京有关史实考证[J]. 何卫. 军事历史研究, 2020(05)
- [9]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J]. 印志均. 人民周刊, 2020(17)
- [10]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音像文献考[D]. 柯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标签:骆玉笙; 京韵大鼓;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日本海军; 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