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税减让对国内物价总水平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瑜[1](2021)在《构建中国-以色列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全面推进,CPTPP、RCEP等双边贸易协定的签订,美欧、日欧、美日自贸协定及中欧自贸协定的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持续推进和发展,在此背景下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各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快速推进自贸区战略,是我国在面临全球贸易体系重构和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下开展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以色列在亚洲地区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可见,中国和以色列两国的经济优势互补,贸易潜力巨大。在此次新冠疫情之后,以色列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推动建立中以自贸区是我国在建立高标准自贸区进程中的重要战略部署,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和以色列的经贸关系紧密,两国一直在为建立自贸区而努力。在中以已经进行了七轮谈判的背景下,建立中国-以色列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首先,对中国-以色列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中以两国经济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从中以两国货物贸易依存度、商品进口关税结构、TII指数和RCA指数等方面,对中国和以色列的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建立中以FTA提供现实依据;再次,运用GTAP模型分别模拟分析中以自贸区逐步取消关税壁垒和降低非关税壁垒四种情景下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产出、物价等方面;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理论分析表明建立中以自贸区能够扩大双边贸易额,使中国和以色列的进出口贸易增加,降低商品的价格,有利于提高两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福利水平,同时还能够降低生产企业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的成本,提高生产者的利润。(2)近二十年来,中国和以色列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联系紧密。中国对以色列的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一直保持稳定,以色列对中国的出口占以色列总出口的比重逐年不断提高,以色列出口贸易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远高于中国对其的市场依存度;虽然以色列对中国的进口依存度出现波动性下降,但是以色列对中国的进口依存度远远高于中国对其的依赖程度。(3)近几年中以贸易结合度指数上升趋势较快,中以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这说明中以贸易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中以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的纺织品、服装等产品对以色列的竞争优势强,而以色列的化工产品、运输设备、机电产品等产品对中国的比较优势较强。研究还表明,中以双边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4)运用GTAP模拟分析发现,建立中以自贸区,降低关税和服务贸易壁垒将会使中国的GDP、居民收入、消费支出、资本回流净收益率、福利水平和总产出水平提高,贸易条件改善,同时,使以色列的GDP、居民收入和消费、进出口和总产出上升;模拟分析还发现,中以建立自贸区后,随着贸易自由化不断加强,中以两国获得的上述经济效益不断增加,而且以色列在GDP、居民收入和消费、进出口和总产出等方面获得的经济利益要明显大于中国。
朱启荣,杨琳,王瑜[2](2021)在《中国降低进口关税的经济效益评估》文中提出文章对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墨西哥、印度、泰国的进口关税水平和结构进行比较,模拟分析了中国降低进口关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中国工业品进口关税总体水平不但远高于美国、日本和德国,而且明显高于韩国、墨西哥、泰国与印度;此外,中国农产品高关税的涉及面不但远超美国和德国,也明显超过泰国、墨西哥、日本、韩国和印度;中国大范围地降低进口关税不但有助于提高国内居民的收入、消费、社会福利、资本收益率和产出水平,还能够降低中国物价水平与外贸顺差,而且进口关税削减的幅度越大,中国获得的上述经济效益也越多;如果中国在降低进口关税的同时促进技术进步,不但能够更多地获得上述利益,而且能够减少甚至可以消除关税减让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贸易条件的不利影响。
赵公正,胡晓敏[3](2019)在《加征关税对市场价格影响研究——基于中美经贸摩擦对关税价格效应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税是以进出境货物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直接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进而影响生产、消费、贸易、国际收支、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其价格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在美国挑起并不断升级对我国经贸摩擦的背景下,通过对关税和物价的关系分析,研究加征关税对中国物价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与国内成品油、天然气、大豆等重要商品价格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征关税对国内CPI变动的影响不大,但经贸摩擦会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给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带来不利影响,从而传导并影响国内PPI走低。
赖嘉琳[4](2019)在《关税减让与汇率改革的贸易及福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呈现出对外开放新的经济格局。其最主要的两个开放的进程特征,一是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切实履行降低关税承诺,将关税总水平从15.3%降低至7.5%。另一个是,2005年7月,我国开启了新一轮的汇率制度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汇率步入市场化调节的通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一步加快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为目标的汇率改革,逐步形成一个有充分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制度加快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型。我国在关税减让和汇率改革叠加的开放经济格局下,一方面,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贸易规模快速增长,贸易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另一方面,关税减让和汇率改革也通过贸易效用对我国居民的福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基于新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NOEM)的基本框架,利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阐明我国关税减让和汇率制度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入世以来关税减让及汇改的现实情况,运用参数模拟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汇率改革与关税减让所形成的贸易及居民福利的效用做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近二十多年来的关税减让显着提高了对外贸易及居民福利水平;此外,在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扩大了汇率波动范围,从而增强汇率波动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抵消了部分关税波动带来的影响,所以在此期间关税减让对贸易及福利的促进作用没有汇改前明显。基于以上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关税政策和汇率政策建议,我国应促进两者的配合使用,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居民整体福利水平。
王婉如[5](2019)在《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后期,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促进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又一轮动力。贸易政策的变化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各国合作的加深,推进全球化的发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自由贸易,依旧是全球治理中的共识与长期趋势。贸易开放仍然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然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导致政府干预成为必要。税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贸易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扩大贸易开放的影响十分重要。在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疲软的现象日益加深,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增速放缓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继续扩大贸易开放,既源于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开放诉求,又源于全球开放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在国际贸易的博弈中,一国可以通过关税、出口补贴以及贸易壁垒这三个政策工具达到自己的目的。本文通过运用最新版GTAP数据库研究各种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发现其中关税的影响程度最小。然而,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也会给一国的经济及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扩大贸易开放会增加外来风险与经济及财政收入的不稳定性。同时,会给本国带来其他的潜在问题如给环境污染、导致不公平竞争等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有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选择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品进行生产,进而危害环境。对于幼稚产业,如果政府不给予它们短期保护或者支持性政策,这些新兴产业或者是发展中的幼稚产业自身国际竞争力并不强,便易因遭受国际上成熟产业的打击而受损等。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制约贸易开放度,因此,本文在研究税收政策影响贸易开放的基础上,探讨贸易开放度的变化对一国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以税收收入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完善在税收政策进行调整时所需考虑的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税收政策调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单一政策调整或实现单一政策目标往往显得势单力薄.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在研究我国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中考虑宏观调控经济措施协调搭配更加能够使得财税政策发挥更大的效用,享受贸易开放带来的正面影响,而尽量控制其所带来的负面效果。通过微观层面实现单一政策目标的研究以及宏观层面其他经济协调政策的合作,对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改革和融入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世界经济稳定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故在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中,还将搭配财政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进行分析。本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方法,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等。并梳理了贸易与税收相关文献,分别从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部分,从理论上回顾了不同贸易理论下的税收政策主张,包括古典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并分析税收政策通过价格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影响组成商品的要素价格进而影响商品的成本,导致各国商品之间比较优势的差异,通过影响贸易模式与贸易条件对该国贸易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与贸易开放度。反过来,贸易开放也会通过影响一国税收收入进而影响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第三章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税收与贸易政策的发展并分析其中的不足。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贸易政策逐步向开放型发展,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逐步前进。平均关税税率一降再降,尽管仍比多数发达国家高,但是我国一直是贸易自由化的坚定拥护者。我国扩大开放是顺应全球化大势的表现,而且这几十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开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税收政策作为市场调控的重要手段,在适应新环境推动贸易开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四章与第五章为本文的主要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实证分析我国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国税收政策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而影响贸易开放程度,最终会影响贸易自由化进程。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过价格。价格是税收政策影响贸易发展的中间传导变量。税收政策通过影响税金进而影响贸易水平。本章重点关注的税收政策或者工具主要包括三种,即对进口贸易中征收的关税、出口贸易实施的出口补贴及同国内经济活动一样对产品生产等征收的所得税。通过构建GTAP模型,使用第九版最新数据库研究分析一国税收政策对于进出口贸易、产业部门等的影响,分析不同税种(关税、出口退税与所得税)对贸易发展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税收政策的调整会影响我国经济与贸易各个方面,而不同税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第五章分析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调整的制约因素;税率的降低会刺激经济的发展,并促进贸易往来。但是税负并非越低越好,尤其会受到财政收入的约束。贸易税收政策的调整会促进贸易开放,然而贸易开放会对一国税收收入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依靠贸易税收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这反过来对一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随着开放度加大,会对该国劳动力市场及收入分配、本国产业等均产生影响。这些都会制约贸易自由化进程。根据本文研究对象,选取税收收入为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GMM模型等分析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包括贸易税收收入的影响。并通过国家分组讨论,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初期可以暂不考虑对税收收入的制约影响,但是随着贸易开放加深到后期,需要着重考虑这一因素,放缓税收政策调整步伐。第六章则研究国外贸易开放背景下税收政策的做法,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贸易开放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完善我国税收政策的借鉴思路。在国家的选取上,先选择了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很早就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税收政策的调整及对贸易与财政的影响。另外,文中主要是以发展模式、经济制度等与我国较为相似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为借鉴,故选择了泰国、加纳与印度等国进行研究。其中前两个国家贸易自由化初期财政盈余,而印度财政出现赤字状况影响贸易自由化进程进而反复调整贸易政策,印度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其贸易自由化与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通过总结这些国家的经验做法,为我国在继续扩大贸易开放过程中税收政策调整提供思路借鉴。第七章为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与支出政策、非关税壁垒等搭配;研究为了优化税收政策的作用效果,降低贸易开放给本国带来的负面影响,选择支出政策、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等宏观经济调节措施与税收政策进行搭配调整。故本章分三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搭配财政支出政策,一国贸易开放会对税收收入产生影响同时也会给政府支出带来影响,同样地,政府支出规模又会反过来影响贸易开放程度。一方面由于受到财政预算的约束,政府支出会受到税收收入的影响。另一方面,贸易开放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与冲击要求政府运用支出政策进行配套调整。第二部分是考虑贸易政策,在贸易开放过程中,各国所选择的贸易政策(如自由贸易、进口自由化、进口替代、受保护的出口导向型等)有所不同,税收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应该考虑不同的贸易政策背景;在贸易政策的选取上,由于各方利益不同,导致了政府采取贸易自由化政策后形成了支持与反对这两股政治力量,最终结果就取决于政府对于冲突双方的调停。第三部分是结合非关税壁垒,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不明朗,各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和保护本国产业需要出发,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因非关税壁垒天然的隐蔽性特点而逐渐被各国重用,贸易保护呈抬头趋势。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非关税壁垒对于贸易的限制作用甚至会高于关税壁垒,阻碍贸易开放的扩大。第八章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到相应的政策启示。包括贸易税收(关税、进口增值税与消费税、出口补贴)、国内税收(所得税)及搭配财政支出、非关税壁垒等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一、不同税种税率的调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不一降低进口关税税率会促进该国的进口与出口贸易,而降低出口补贴(退税率)效果恰恰相反。也就是说降低关税与增加出口补贴会促进进口与出口贸易。其中,出口补贴率对贸易的影响程度比关税税率大。另外,从影响程度的角度看,下降同等幅度的税率,出口补贴与国内所得税政策的影响效果要高于进口关税政策。可能是因为我国平均关税税率已经下降到较低水平,因而进一步调整空间对各行业部门的影响相对较小。二、贸易开放会影响税收收入进而限制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一方面,随着贸易开放度的加大,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国际贸易活动将愈发频繁,使其规模扩大。一国总税收收入将增加,但是贸易税收收入的变化方向不定。另一方面,根据发展中国家收入分组实证讨论结果,在低收入国家中贸易开放程度加大,对该国总税收收入的影响并不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中低收入与中高收入国家中,贸易开放的深入将提高这些国家国内销售税以及所得税收入,进而弥补由于关税税率下降导致贸易税收收入的减少,最终导致总税收收入提升。然而在高收入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度的加大,会降低总税收收入水平。三、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搭配税收政策调整扩大贸易开放通过联立方程组的3SLS估计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度与政府支出呈现出倒U型关系。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初期,补偿假说占据主导作用,需要扩大政府支出规模,以减少开放对本国产业及经济带来的风险冲击及消极影响。随着贸易开放的深入,效率假说会超过补偿假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可以紧缩财政支出政策,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充分发挥市场的效率。另外,配合贸易政策,同时降低贸易壁垒措施。在贸易壁垒措施上,降低非关税壁垒对我国贸易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关税壁垒,为此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同时完善非关税壁垒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相关法律相接轨。四、国外在扩大贸易开放中税改以所得税为主间接税为辅贸易自由化过程中,需加强财政预算的管理,避免财政赤字问题的出现。对于一些国家而言,关税税率的下降会导致国际贸易税收收入的大幅减少,进而制约了贸易自由化进程。所以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一国会对国内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将对国际贸易税收的依赖性过渡到国内直接税与间接税收入中,以免贸易税收收入大幅降低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国、加纳与泰国国内税制改革的过程中,以所得税改革为主,间接税改革为辅。在扩大贸易开放的国家中其税收政策的调整经验包括:所得税的调整以降低边际税率或提高税前所得扣除额为主要改革内容;国内间接税的调整以扩大征税范围为主要改革内容。此外,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运用最新版GTAP数据库试图分析不同税制下税率的变化对贸易规模的影响。以往许多研究都集中于单个税种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关税、所得税、出口补贴等不同的税收政策角度进行权衡分析对经济与贸易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相比关税政策,降低同等幅度的所得税与增加同等幅度的出口补贴政策更加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二,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并非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不同。起初至中期,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呈现正相关;到后期,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弥补了前人在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关系研究的不足。第三,本文立足于新的视角即继续扩大贸易开放可能会对本国经济市场所带来的优劣影响对税收政策的调整进行分析,在继续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同时,对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配套政策完善,试图减少贸易开放的成本。且本文从政府收支角度考虑综合研究贸易开放对税收、财政支出等的影响,反过来运用这些政策进行调节等,丰富了税收政策与贸易开放的相关研究。第四,通过联立方程组的3SLS方法发现贸易开放与政府支出之间关系既不符合效率假说又不符合补偿假说,而是符合U型假说。为少量支持U型假说的研究提供了补充。
张前荣[6](2018)在《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物价总水平影响不大》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中国实施232措施和301调查,相应地中国也可能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汽车、飞机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贸易摩擦通过价格效应、货币效应、预期效应、供需效应等渠道影响商品价格,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内物价总水平。对大豆加征关税是引起CPI上涨的主要动因,对其他农产品加征关税对CPI的影响不明显。经测算,如果加征25%的关税,相关商品价格上涨将拉动我国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总体偏轻,不会造成通胀压力。当前应利用贸易摩擦契机倒逼相关领域加快改革开放、扶持国内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以应对贸易摩擦对物价的冲击。
李钢,叶欣[7](2017)在《新形势下中国关税水平和关税结构的合理性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中国已是全球贸易大国这一事实出发,通过关税调整国际经验的总结,对中国关税水平的合理性作出一个准确判断。同时,结合后多哈回合这一国际背景和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国内形势,认为维持当前关税水平已不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需要,需要进行自主的关税减让。此外,通过对中国HS10位码中的工业品税目进行逐项分析,发现当前中国关税结构不尽合理,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结合上述分析结论,对中国关税水平和关税结构的未来调整,给出方向性的建议。
张腾飞[8](2016)在《关税减让、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农户福利 ——基于价格传导视角》文中提出贸易自由化是一个是全方位的对外经济开放过程,既包括了以关税减让为代表的贸易开放,也包含了以汇率市场化为代表的金融开放。在某种程度上,如果说以关税减让为核心的贸易开放时期是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第一阶段,那么人民币汇率升值时期则会是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第二阶段。从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价格的传导角度,关税减让和汇率升值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两者都压低了中国进口产品的价格,进而对国内居民的消费和支出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福利效应和福利分配效应。与工业不同,农业相对较低的要素流动性使得农户往往被视为潜在的福利受损者,因而研究关税减让和汇率升值的农户福利效应有助于评估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得失,从而为相关政策调整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撑。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基于价格传导的视角,通过实证分析关税和汇率的对国内市场价格及农户工资率的影响,进而分别测算关税减让和汇率升值对我国农户福利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及在不同收入组、不同地区的福利分配效应,最终为我国相关贸易开放、农业支持、收入分配等政策的制定提供学理依据和决策参考。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1-3章,是全文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二章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关税和汇率的价格传导效应和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等问题。第三章对中国关税减让和汇率升值进程进行全面回顾和系统梳理,同时对中国农户的收入和消费等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4-5章,是全文的实证分析部分。基于关税和汇率的价格传导效应具有等同性的特点,本文第四章将贸易品划分为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建立关税和汇率对国内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市场价格影响的模型,从而实证估计关税和汇率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检验关税和汇率是否具有等同性。本文第五章,实证分析了国内工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对农户工资率的影响,测算农户的工资价格弹性。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6章,是全文的福利测算部分。根据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进一步测算关税减让和汇率升值对农户农业收入及农户工农产品消费支出的影响。整合关税减让和汇率升值对农户农业收入、工资性收入及农户工农产品消费支出的影响,测度农户福利的变化,从而分析关税减让和汇率升值的福利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农户福利效应在不同收入组、不同地区的分配效应。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7章,是全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通过对比关税和汇率升值对中国国内市场价格、农户消费和收入及农户福利影响差异,从而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农业和农户的影响大小提供对比参照。进一步地通过分析关税减让和汇率升值的福利分配效应,为制定相关贸易开放、农业保护及收入分配等政策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关税和汇率对国内价格传递的估计结果表明,关税减让和汇率升值的价格传导效应在工农产品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农产品关税和汇率的价格传导效应是等价的,但工业产品关税的价格传导效应远高于汇率的价格传导效应。(2)基于价格传递视角测算的福利结果表明,尽管关税减让和汇率升值两项政策均降低了农户的农业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但其同时也导致了农户消费支出更大幅度的下降,因而总体来看这两项政策提高了中国农户总体的福利水平。但由于价格传导系数相差较大,关税减让和汇率升值所引致的福利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对农户福利的提升作用远高于后者。从价格传导角度来看,中国1997-2005年的关税减让过程使得农户总福利提高了 3.50%,而2005-2012年的汇率升值过程则仅使得农户总福利提高了 0.63%。(3)关税减让与汇率升值引致的福利分配效应在不同收入组和不同地区的农户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具体而言,关税减让所引致的福利分配效应是偏向于高收入组农户和东部发达地区的,从而加剧了农村内部不同收入组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状况;而汇率升值的福利分配效应则并不明确,主要取决于特定年份各收入组和各地区农户的消费结构与收入结构情况及差别。基于以上结论,本文的政策含义主要包括:首先,应进一步地扩大贸易开放和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并且应适当的增加进口从而有利于居民整体福利的提升;其次,关税减让和人民币升值都在不同收入组农户和不同地区之间具有明显的福利分配效应差别,因此,相关的收入分配、产业支持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性,尤其西部地区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低收入农户群体,应当是政策重点关注的对象;最后,中国加入WTO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扩张,一方面为农户创造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弥补了由于进口对农户工资性收入的负向影响,因此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进一步保障非农就业机会仍是提高农户福利的重要举措。
陈佳[9](2013)在《进口关税总水平下调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口关税是由一国或地区的海关向进入国境或边境的商品征收的税种,主要有增加财政收入、保护本土产业、经济调节等职能。进口关税税率的高低体现了一国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从改革开放初期直至加入WTO后,中国一直认真实施关税改革政策,逐步降低进口关税税率。二十几年间关税算术平均水平持续下降,已从1992年的42.5%降至2006年的9.8%,2006年后进口关税的贸易加权平均税率仍逐年下滑,从2006年的5%下降到2011年的3.1%的水平。在关税的经济调节功能作用下,税率总水平大幅下调已经对国家经济各层面如价格、贸易、就业等变量都产生了很大的效应。同时人民币自汇改后不断升值,中国贸易摩擦严重,并且出现了许多传统汇率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日趋多样化,本文认为进口关税税率大幅下调也可能间接影响到人民币汇率。本文从进口关税总水平下降的角度出发,测算了进口关税的贸易加权平均税率,然后在关税理论与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关税下降对国内经济产生的效应以及这些效应对人民币汇率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清晰地阐述了进口关税总水平下调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传导机制,最后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数据,对进口关税与汇率的关系及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本文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给予补充,并力求提出在进口关税下调的大背景下,有利于国内外经济平衡的汇率改革与关税调整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进口关税与汇率都存在稳定的关系,且关税税率的持续下调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进口关税税率下调降低了国内通货膨胀率、扩大了贸易规模、恶化了贸易条件、降低了就业率。而进口关税正是通过通货膨胀、贸易规模、贸易条件及就业率这四个变量所代表的价格机制、贸易机制及就业机制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作用。首先,关税下调引起进口消费品及生产投入品的价格下降,长期减缓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推动人民币升值;其次,税率下调削弱了关税的贸易壁垒作用,扩大了进口规模,也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世界价格,不利于改善中国贸易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再者,关税下调通过竞争及技术溢出效应使得本土企业缩小规模或提高生产率,导致其用工需求下滑,从而就业率下降,阻碍经济增长,人民币贬值。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着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促进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本文提出了强化关税的可控力及经济调节职能、优化关税结构、增强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等具体政策建议。
张欣[10](2013)在《民国时期国定税则委员会研究》文中提出南京国民政府刚一建立,就设立了国定税则委员会,这与关税自主的大背景密不可分。南京国民政府将其作为关税自主后制定国定税则的专门机构,直隶于财政部,由关务署署长兼任国定税则委员会委员长。委员会的设置仿效美国的税则委员会,是通盘筹议编订税则的中枢机构,负责编订、修改国定税则这一关系着财政、外交以及实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在人员架构上,委员会的成员都是具有留学背景的技术官僚。正是这批技术官僚的存在,为制定国定税则这一专业性的工作奠定了人力和技术基础。国定税则委员会的职能与工作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货价调查和其他相关调查统计工作。包括货价调查、中外商品产地包装等级供给状况调查、国内外金融、贸易和工业生产统计、国内外各业生产状况调查。第二,制定关税政策、编订与修改关税税则。第三,研究国际关税公约、最惠国条款及互惠问题。第二点作为国定税则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投入最多精力与心血。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对国定税则委员会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国定税则委员会的设立。通过对当时的国际形势的分析,得出关税自主的实现是委员会得以设立的政治前提和背景。对可考的委员会成员进行定性分析,探究这些技术官僚的关税政策、关税思想以及制定关税税则的思路。第二部分,国定税则委员会的货价调查和其他相关调查工作。详析驻沪货价调查局的工作流程,探究货价调查的过程和意义。委员会所进行的货价调查、国内外金融、贸易和工业生产统计、国内产业发展状况具体调查,成为国定税则制定和修改的基础和依据。第三部分,制定关税政策、编订与修改关税税则。这是国定税则委员会的核心职能。国定税则委员会从成立起到抗战爆发前,制定的关税税则主要有1929年、1931年、1933年、1934年进口税则,1935年出口税则方案(未实施)。笔者试以这些税则的制定过程为脉络,详解每次制定或修改税则的过程中,国定税则委员会所要进行的工作和所面对的压力。探究面对30年代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各种压力团体的不同诉求,国定税则委员会是怎样力图根据所做的调查与研究,利用他们的专业背景,制定符合国内政治、经济、外交情势的关税政策的。第四部分,参与国际关税税率协商和关税减让谈判。国定税则委员会的第三大职能即是研究国际公约和互惠问题。这一职能主要体现在战后关税与贸易协定的谈判上。委员会实际充当了代表团的咨询机关和智库,为关税减让谈判准备资料,拟定关税减让原则、减让幅度和办法,对各国希望中国减税的货品名单根据进口情况和国内产业发展情形提供意见,并给出希望各国减低关税之品目。本文拟利用搜集的资料,对国定税则委员会的成立背景、人员架构、三大职能进行阐释,希冀能描述出它的清晰轮廓,呈现出它的本来面目,给与它应有的历史地位。同时,本文也不仅仅局限于对国定税则委员会这一机构进行单线条的论述,也希望透过对国定税则委员会制定关税政策和税则过程的考察,解析南京国民政府政治、经济、外交的整体构造。具体到关税政策,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力量有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财政关税需求、强调关税为政治外交服务的力量,通过对这三者交互作用过程的考察,可以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外交有一个更深入而具体的认识。
二、关税减让对国内物价总水平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税减让对国内物价总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中国-以色列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中国与西亚、以色列的经贸合作研究 |
1.3.2 中国和其他国家建立自贸区的研究 |
1.3.3 国内外关于自贸区的经济效应研究 |
1.4 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建立中以自贸区的理论分析 |
2.1 关税减让的经济效应理论分析 |
2.2 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
2.3 一般均衡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以两国间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以两国间贸易概况 |
3.1.1 中以两国货物贸易出口依存度 |
3.1.2 中以两国货物贸易进口依存度 |
3.2 中国和以色列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
3.2.1 中国与以色列双边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 |
3.2.2 中国与以色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3.3 中以两国间商品进口关税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构建中以自贸区的经济效应的模拟分析 |
4.1 分析模型选择 |
4.1.1 关税壁垒削减幅度设定 |
4.1.2 非关税壁垒削减幅度设定 |
4.2 对中以两国宏观经济影响的模拟结果 |
4.3 对中以两国产业经济影响的模拟结果 |
4.3.1 建立中以自贸区对中国和以色列各部门产出的影响 |
4.3.2 建立中以自贸区对中国和以色列各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中国降低进口关税的经济效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与其他贸易大国进口关税水平的比较分析 |
1.中国与其他贸易大国进口关税总体水平的比较 |
2.中国与其他7个国家进口关税水平区间分布比较 |
三、中国降低进口关税的方法与经济效益模拟分析 |
1.分析模型的选择 |
2.中国降低进口关税的商品范围设定 |
3.中国商品进口关税降低幅度与技术进步率的情景设定 |
4.中国降低进口关税的经济效益分析 |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3)加征关税对市场价格影响研究——基于中美经贸摩擦对关税价格效应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二、加征关税对物价影响的机理研究 |
(一)关税的价格效应 |
(二)影响关税价格效应的主要因素 |
1. 贸易规模。 |
2. 产业链的价格主导权。 |
3. 贸易政策和汇率波动。 |
4. 补贴政策。 |
三、加征关税对消费价格影响分析 |
(一)中美双方加征关税情况 |
(二)加征关税对中美双方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
(三)加征关税对中国消费价格的影响总体偏轻 |
(四)国内消费价格稳定基础牢固 |
(五)防止出现两种错误倾向 |
四、加征关税对生产价格的影响 |
(一)大宗商品价格由国外向国内传导效应显着 |
(二)中美经贸摩擦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向下影响 |
(三)加征关税对重点商品贸易结构有显着影响,对价格影响低于预期 |
1. 大豆。 |
2. 原油。 |
3. 天然气。 |
五、结论与启示 |
(4)关税减让与汇率改革的贸易及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论文结构 |
1.3 论文的特色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关关税调整的理论研究综述 |
2.1.1 国外有关关税调整对贸易及福利影响的研究 |
2.1.2 国内有关关税减让对福利影响的研究综述 |
2.2 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研究综述 |
2.2.2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与福利效应的研究综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关税减让和汇率改革及对外贸易的现实特征 |
3.1 我国加入WTO及关税减让的状况 |
3.1.1 加入WTO前的关税减让 |
3.1.2 加入WTO后的关税减让 |
3.2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及现状 |
3.2.1 汇率并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
3.2.2 2005年汇改后的汇率运行情况 |
3.3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
3.3.1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
3.3.2 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
3.3.3 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变化 |
3.3.4 对外贸易伙伴不断增多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关税减让和汇率制度改革的贸易及福利效应形成机制的理论 |
4.1 福利标准选择 |
4.2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的理论模型 |
4.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2.2 模型设定 |
4.2.3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模型 |
第五章 关税减让和汇率制度改革对贸易和福利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模型选择及数据来源 |
5.1.1 VAR模型和方法 |
5.1.2 指标选择、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数据平稳性检验 |
5.3 关税减让和汇率制度改革对贸易影响的实证 |
5.3.1 VAR模型构建 |
5.3.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5.3.3 方差分解分析 |
5.4 关税减让和汇率制度改革对福利影响的实证 |
5.4.1 VAR模型构建 |
5.4.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5.4.3 方差分解分析 |
5.5 我国关税减让对福利影响的参数模拟 |
5.6 结论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抬头趋势 |
二、国际贸易壁垒发展逐渐偏向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关税为辅 |
三、中国进出口贸易呈下降趋势然居民境外消费热度不减 |
四、经济全球化及竞争的加剧急需具有竞争力的税收政策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主要概念及问题的厘定 |
一、贸易开放及其度量 |
二、贸易开放与贸易封闭的税收政策 |
三、贸易开放可能带来的问题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际贸易与税收关系的研究 |
二、贸易政策、财政收支与收入分配等研究 |
三、简要评述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一、贸易开放的衡量指标及其评价 |
二、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三、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制约因素 |
四、国外在扩大贸易开放中税收政策做法 |
五、税收政策如何搭配其他宏观政策实现扩大贸易开放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价格因素 |
二、非价格因素 |
第二节 不同贸易发展理论下税收政策选择 |
一、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
二、保护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
三、新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
第三节 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机制分析 |
一、价格是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的直接传导枢纽 |
二、税负转嫁或补贴等间接方式影响国际贸易发展 |
三、国际贸易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 |
第四节 贸易开放受到税收收入制约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三章 开放背景下中国贸易与税收政策回顾与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政策回顾 |
一、逐渐开放的贸易保护政策(1978-2000 年) |
二、WTO规则下公平贸易与保护贸易并存发展(2001-2018 年) |
三、我国扩大贸易开放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贸易政策变化下我国贸易开放状况 |
一、贸易规模及开放度变化 |
二、货物与服务贸易开放状况 |
三、我国贸易开放程度与其他经济体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税收政策回顾 |
一、开始降关税并提供出口补贴以促进对外贸易(1978-1991 年) |
二、继续降关税并进行分税制改革刺激对外贸易(1992-2000 年) |
三、大幅降关税并调整出口退税以扩张贸易规模(2001-2018 年) |
第四节 中国扩大贸易开放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关税政策 |
二、出口退税政策 |
三、所得税政策 |
四、非关税壁垒政策 |
第四章 我国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GTAP模型及假设 |
一、模型假设 |
二、基本框架 |
第三节 数据处理及模拟方案 |
一、模型数据特点 |
二、分组处理 |
三、政策冲击方案设计 |
第四节 关税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
一、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促进本国进出口贸易发展 |
二、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提高本国GDP增速并改善社会福利 |
三、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刺激我国畜牧业的对外贸易与轻工业的出口 |
第五节 所得税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
一、降低国内所得税税率将促进本国出口贸易而阻碍进口贸易 |
二、降低所得税税率将恶化本国贸易条件但改善全球社会福利 |
三、降低所得税税率将刺激我国工业与纺织业的产出及出口 |
第六节 出口补贴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
一、降低进口补贴率将抑制本国进出口贸易发展 |
二、降低出口补贴率将改善本国贸易条件但恶化社会福利 |
三、降低出口补贴率将较大抑制我国采掘业的出口及纺织业的进口 |
第七节 本章研究小结 |
第五章 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调整主要约束因素 |
一、税收收入 |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
三、国内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 |
四、本章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实证设计及数据选取——以税收收入为例 |
一、基本模型 |
二、解释变量的选取 |
三、数据来源及其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研究方法 |
一、静态研究方法 |
二、动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果 |
一、贸易开放对贸易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
二、贸易开放对总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低、中、高收入发展中国家分组讨论 |
一、贸易开放对低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二、贸易开放对中低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三、贸易开放对中高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四、贸易开放对高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第六节 本章研究小结 |
第六章 国外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经验 |
第一节 公平贸易论下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政策调整:以美国为例 |
一、1933 年以前美国贸易与税收相关政策 |
二、1934 年-《1974 年贸易法》出台期间美国贸易与税收相关政策 |
三、1974至2018 年美国为推动公平贸易的税收政策 |
四、贸易开放对美国关税收入及贸易的影响(1790-1934 年) |
五、贸易自由化对美国财政及贸易的影响(1934-2016 年) |
六、经验小结 |
第二节 贸易自由化失败后适度保护贸易下税收政策做法:以印度为例 |
一、印度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 |
二、1991-1998 年印度贸易与税收政策改革 |
三、1998-2017 年印度贸易与税收政策改革 |
四、贸易开放对印度税收收入的影响 |
五、经验小结 |
第三节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引入增值税调整所得税:以泰国为例 |
一、二战后泰国贸易政策相关背景 |
二、泰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贸易税收政策 |
三、泰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国内税制改革 |
四、泰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贸易规模的变化 |
五、泰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政府税收的变化 |
六、经验小结 |
第四节 成功推动贸易自由化下简化税制降低有效税率:以加纳为例 |
一、加纳独立后相关背景 |
二、加纳1983 年经济改革计划中贸易与税收相关部分 |
三、加纳1995 年入世后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
四、贸易自由化对加纳税收及贸易的影响 |
五、经验小结 |
第五节 国外经验的启示 |
第七章 扩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与支出、非关税壁垒等搭配 |
第一节 搭配支出政策调节收入分配 |
一、效率假说与补偿假说 |
二、贸易开放与政府支出之间U型关系的检验方法 |
三、贸易开放初期搭配支出政策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四、随着贸易开放加深可逐步紧缩支出发挥市场效率 |
第二节 税收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配合 |
一、贸易政策的选择及实施效果 |
二、发展中贸易大国的贸易政策改革措施 |
三、我国税收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 |
第三节 税收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政策的组合 |
一、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 |
二、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果比较 |
三、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政策的搭配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不同税种税率的调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不一 |
二、贸易开放会影响税收收入进而限制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 |
三、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搭配税收政策调整扩大贸易开放 |
四、国外在扩贸易开放中税改以所得税为主间接税为辅 |
第二节 扩大我国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建议 |
一、进口贸易税收政策 |
二、出口补贴政策 |
三、所得税政策 |
四、财政支出政策 |
五、非关税壁垒措施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物价总水平影响不大(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税上调影响物价波动的传导渠道分析 |
(一) 价格传导是影响通胀最直接的渠道 |
(二) 货币传导为通胀创造宽松的货币环境 |
(三) 预期传导对通胀产生放大效应 |
(四) 供需失衡效应对通胀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
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 |
(一) 大豆的高进口和低替代是影响物价上涨的主要动因 |
(二) 肉禽价格上涨使物价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 |
(三) 其他进口农产品对物价上涨的影响不明显 |
(四) 加征关税对物价上涨的影响测算 |
三、保持物价稳定运行的政策建议 |
(一) 利用贸易摩擦契机倒逼相关领域加快改革 |
(二) 扶持国内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
(三) 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
(四) 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
(7)新形势下中国关税水平和关税结构的合理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虽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但进口关税水平相对较高 |
(一) 中国贸易大国地位的确定, 关税减让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
(二) 从国际经验看, 关税水平应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而降低 |
二、与世界主要贸易大国相比, 中国关税水平需要进一步调整 |
(一) GATT时期各主要贸易国已完成非农产品关税减让谈判 |
(二) 在全球主要贸易国中中国进口关税水平较高 |
(三) 后多哈回合时代中国需要以贸易自由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
三、中国关税实际水平与名义水平落差巨大, 存在较大降税空间 |
(一) 中国实际关税水平与名义水平产生巨大背离 |
(二) 中国实际关税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析 |
(三) 中国有着降低名义关税的较大空间 |
四、正确处理关税保护与关税结构的关系 |
(一) 关税安排与比较优势并不完全匹配 |
(二) 合理确定关税升级的适用范围 |
(三) 需要处理好产业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
五、结语与建议 |
(8)关税减让、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农户福利 ——基于价格传导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说明与可能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购买力平价理论 |
2.1.2 农户模型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税和汇率的价格传导效应 |
2.2.2 贸易与福利的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现状描述统计 |
3.1 中国的关税减让进程 |
3.2 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 |
3.3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状况 |
3.4 中国农户福利的变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税和汇率的价格传导效应及其等价性 |
4.1 模型构建 |
4.2 数据说明 |
4.3 价格传导效应估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资价格弹性估计 |
5.1 农户工资率的变化 |
5.2 模型构建 |
5.3 数据说明 |
5.4 工资价格弹性估计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户福利的测度 |
6.1 农户福利的测度方法 |
6.2 关税减让的农户福利效应 |
6.3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农户福利效应 |
6.4 分收入组的关税减让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农户福利分配效应 |
6.5 分地区的关税减让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农户福利分配效应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进一步的扩大贸易开放和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 |
7.2.2 收入分配政策应更多的向低收入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倾斜 |
7.2.3 充分利用非农就业,保障农户就业和收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进口关税总水平下调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税调整的理论渊源 |
1.2.2 关税调整产生的效应 |
1.2.3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点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点 |
2 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下调及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趋势分析 |
2.1 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下调的概况 |
2.1.1 进口关税总水平下调的历史进程 |
2.1.2 进口关税贸易加权平均税率的测算 |
2.2 人民币汇率波动趋势 |
2.3 小结 |
3 进口关税总水平下调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作用机制分析 |
3.1 价格机制 |
3.2 贸易机制 |
3.2.1 进口贸易规模 |
3.2.2 贸易条件 |
3.3 就业机制 |
4 进口关税总水平下调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建立模型 |
4.2 数据说明及处理 |
4.3 实证分析 |
4.3.1 ADF 检验 |
4.3.2 Johansen 协整检验 |
4.3.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4.3.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4 小结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民国时期国定税则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之缘起 |
二、选题之研究现状 |
三、选题之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国定税则委员会的设立 |
一、关税自主与国定税则委员会的设立 |
二、国定税则委员会的人员架构 |
三、国定税则委员会的职能 |
第二章 货价调查和其他相关调查统计工作 |
一、驻沪货价调查局与货价调查工作 |
二、国内外金融、贸易和工业生产之统计 |
三、国内产业发展状况之具体调查 |
第三章 制定关税政策、编订与修改关税税则 |
一、制定1929年、1931年进口税则 |
二、制定1933年进口税则 |
三、1934年进口税则的出台和1935年出口税则方案的夭折 |
小结 |
第四章 参与关税税率协商与关税减让谈判 |
一、拟定关税减让原则和货物名单 |
二、研究他国减税货物品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关税减让对国内物价总水平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中国-以色列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 王瑜.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中国降低进口关税的经济效益评估[J]. 朱启荣,杨琳,王瑜. 世界经济研究, 2021(02)
- [3]加征关税对市场价格影响研究——基于中美经贸摩擦对关税价格效应的分析[J]. 赵公正,胡晓敏.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08)
- [4]关税减让与汇率改革的贸易及福利效应研究[D]. 赖嘉琳. 厦门大学, 2019(08)
- [5]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D]. 王婉如. 中央财经大学, 2019(10)
- [6]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物价总水平影响不大[J]. 张前荣. 中国物价, 2018(06)
- [7]新形势下中国关税水平和关税结构的合理性探讨[J]. 李钢,叶欣. 国际贸易问题, 2017(07)
- [8]关税减让、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农户福利 ——基于价格传导视角[D]. 张腾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9]进口关税总水平下调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研究[D]. 陈佳. 江西财经大学, 2013(S2)
- [10]民国时期国定税则委员会研究[D]. 张欣. 南京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