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是山区脱贫致富的好帮手(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红,马淑贞,童丽莉[1](2021)在《黄岩争当排头兵,底气从哪儿来?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调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而后,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为我国股份合作制的策源地、民营经济的首发区之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始终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不断强化现代化先行的使命担当,开拓进取、苦干实干。立足新发展格局,黄岩如何从县域层面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争当浙江乃至全国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样板?近日,《经济》杂志、经济网调研组奔赴黄岩进行了专题调研。
罗廷锦[2](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邵梦茹[3](2020)在《《经济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框架研究 ——基于发展新闻学的理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
梁俊山[4](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何艳茹[5](2020)在《精准扶贫政策下牧民易地扶贫搬迁情况调查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扶贫道路上不断地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没有取得全部的胜利,脱贫攻坚战役的“最后一公里”举步维艰。这最后的战场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这些地方的群众生存条件恶劣,不具备发展条件,同时,这些地区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是脱贫攻坚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传统的脱贫方式无法达到彻底脱贫的效果,只有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这一精准模式,才能彻底斩断贫困的根源。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重中之重,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过程中以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为行动指南。它关系到脱贫攻坚能否取得胜利,关系到脱贫成果能否巩固。而关系到易地扶贫搬迁能否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因素在后续产业的发展情况,迁入地配套产业的发展情况关乎脱贫成果的巩固。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处于“三区三州”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甘南州碌曲县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研,梳理出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的现状、搬迁后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搬迁后续发展问题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部分建议希望能有助于碌曲县及其他以牧业为主的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在绪论里介绍了选题背景及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本文正文共五部分,分别介绍精准扶贫的相关理论与政策及发展脉络,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策为指导思想;通过介绍碌曲县基本情况归纳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必要性和碌曲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所取得的成绩;重点在于介绍田野点红科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情况。通过对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尕海乡尕秀村存在的问题和成熟经验的介绍,希望能为碌曲县其他易地扶贫安置地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通过红科村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立足藏区牧村实际和党中央的政策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探析。本论文主要通过对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村对支撑产业的培育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调查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的揭示,希望能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保障搬迁群众脱贫后不返贫,确保小康社会的建成。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刘锐[6](2020)在《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精准扶贫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政府最重视的问题,虽然经过了随着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国的扶贫行动获得丰硕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处方扶贫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精准扶贫的概念。之后该理念开始逐渐传达到各个县级和镇级政府,大家纷纷都开始落实理念,采取措施来治理农村贫困的地方。今年是2020年扶贫决胜之年,脱贫的工作非常的艰巨。而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作为江苏20个“强镇扩权”试点镇之一,被赋予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因此更要抓紧开展精准扶贫的工作,虽然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基于以上背景,作者深入调研安峰镇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安峰镇精准扶贫工作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未来能够如期实现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大量的阅读文献的基础上,选取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为研究目标,以安峰镇精准扶贫情况为研究对象,从精准扶贫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东海县安峰镇的贫困现状,通过个案研究法和群众访谈法等分析方法,以求能够找到阻碍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下去的负面因素,同时也利于扶贫工作有一个更好的规划和路线。本篇论文共被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把扶贫和精准扶贫进行了概念上的区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精准扶贫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目前采取的措施和成效进行了描述,指出了安峰镇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对国内外其他地区相关的扶贫经验进行了阐述,同时把安峰镇精准扶贫工作的经验做了总结,以给人们启示;依据安峰镇精准扶贫工作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是第五部分的主要内容;第六部分为结语。经过一系列调研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建设;二是鼓励社会各方和居民精准扶贫;三是加强扶贫产业项目的建设力度;四是打造专业的精准扶贫团队。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我国接下来的扶贫工作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传波[7](2020)在《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消除贫困是全世界的共同难题和最大挑战。对于新时代中国而言,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1978年,在全国实施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农村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8年底的1.7%,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川西高原的四川藏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被国家列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其贫困问题及脱贫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来,四川藏区采取超常措施,下足“绣花”功夫,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31万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到的2.6%。但是,截至2019年11月,四川藏区仍有16个国家贫困县未脱贫。该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仍面临很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未脱贫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贫困程度较深、贫困发生率高、社会问题交织、致贫原因复杂、贫困人口分散且内生动力不足;已脱贫地区面临思想观念落后、产业集聚不足、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建设滞后、教育医疗匮乏、政策性兜底脱贫群体庞大、稳定脱贫基础脆弱、返贫风险较高。四川藏区面临精准脱贫和稳定脱贫双重历史任务的考验。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科技精准扶贫作为“造血式”扶贫的主要载体,更加重视内在能力培育和创新要素驱动,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进特困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有效衔接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创业扶贫、协同扶贫的重要载体;是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稳定贫困地区脱贫基础,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四川藏区政府主导的科技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研究,积极探索适宜有效的改进方式,探索出返贫阻断长效机制,能够为该地区脱贫攻坚、防止返贫、乡村振兴等工作和全国其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效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本文基于“精准”视角下,通过梳理和回顾相关文献,对科技精准扶贫相关理论进行阐述;通过走访科技精准扶贫职能管理部门和贫困农牧民,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归纳总结出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的现状、成效及实施模式;以四川藏区12县154个行政村361份贫困户2018年科技精准扶贫成效测评的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定性分析四川藏区农牧民致贫原因、科技精准扶贫现状、返贫风险,同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定量实证分析科技特派员帮扶、科技项目帮扶和科技项目基础设施投入对农牧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科技精准扶贫成效是显着的,起到作用是明显的,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服务平台体系、实施了一批产业示范引领项目、探索了一批科技精准扶贫模式、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科学技术、带动了一批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尤其科技精准扶贫实施的4大类11种模式值得推广;但是在推广适用技术、科技人才帮扶、项目实施效果、稳定脱贫基础、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最后,从改善项目形成、优化扶贫模式、壮大产业功能、强化内生动力、探索长效机制五个方面提出科技精准脱贫防贫工作的政策建议。
梁译升[8](2019)在《党员新乡贤参与乡村善治的路径探索 ——基于广东省M区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乡村治理体系属于基础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积极引导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可以说,党中央对以新乡贤助力乡村治理、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给予厚望。在基层党组织中,党员是发挥基层治理的核心,所以,新乡贤队伍中的党员新乡贤,有着党员和新乡贤的双重身份,更应该带头在乡村善治中发挥作用。本文以广东省M区党员新乡贤为观察样本,积极探索党员新乡贤参与乡村善治的路径,就党员新乡贤在当前乡村善治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描述与分析,以期提高党员新乡贤参与乡村善治的实效,为完善新乡贤治村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支持。目前,M区党员新乡贤由于自身内生动力不足、参与治村的办法不多、平台建设力度不够、鼓励政策不够完善、乡贤文化氛围不浓等原因,参与乡村善治面临诸多困境。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党员新乡贤参与乡村善治路径,要加快建立健全党员新乡贤吸纳、激励、保障机制,搭建党员新乡贤参与乡村善治的平台,营造崇尚党员新乡贤的社会文化环境,注重培育壮大党员新乡贤队伍,充分挖掘党员新乡贤的文化内涵,才能不断推进党员新乡贤积极融入村民自治、农村法治和德治建设,才能不断完善乡村善治,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乡村治理现代化。
李婷[9](2019)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河北省农村产业扶贫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阻碍社会进步,拖延经济发展,影响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长期以来影响世界和平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消除贫困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贫困问题,我国政府采取的多种扶贫开发措施,取得了巨大成效。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农村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8年底的1.7%,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但经过多年减贫,截止到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1660万,我国扶贫工作仍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其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就是要通过产业扶贫和产业发展带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它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河北省部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一直位列贫困县和贫困村行列。2012年3月19日,国务院扶贫办发布《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名单包含全国592个贫困县,其中河北省有39个贫困县,贫困县数量排名全国第五。此外,河北省还有17个县被列入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成为全国攻坚克难的重点省份。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河北省以产业扶贫为导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近3万个,带动88.4万贫困人口增收。2018年9月,河北省1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14个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年4月又宣布河北省赞皇县等21个县(区)拟退出贫困县序列。有鉴于此,本文以河北省为例,研究河北省农村产业扶贫的发展历程、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河北省平泉、易县和威县三县的产业扶贫为典型案例,剖析三个县产业扶贫的模式、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我国其它地区产业扶贫经验,对产业扶贫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针对河北省农村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让产业扶贫在贫困地区生根发芽,成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并期望为河北省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包括如下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农村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概述。这部分对精准扶贫的含义及提出的时代背景,产业扶贫的含义、模式及意义,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意义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梳理,为深入研究产业扶贫问题奠定理论基础,为本文的完成提供理论支持。第二部分是河北省农村产业扶贫的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这部分通过对河北省产业扶贫的三个阶段的研究和分析,对产业扶贫在激活贫困群体劳动积极性、提高贫困群体脱贫的内生动力,使之稳定和可持续地摆脱贫困等方面做出了详细介绍,并对产业扶贫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归纳。第三部分是河北省农村产业扶贫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这部分通过对河北省平泉县、易县和威县三个典型产业扶贫案例的分析,分别指出其各自的产业扶贫现状与三种主要的产业扶贫模式,归纳出这三个县在产业扶贫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从而获得几点有关产业扶贫的启示,即:发展扶贫产业要依托当地自身条件发展优势产业;产业扶贫过程中要注重产业结构,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产业扶贫模式要根据当地独特条件,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第四部分是我国其它地区产业扶贫的典型模式及经验借鉴。这部分通过对四川省宣汉县、广西省罗城县、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三个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了它们产业扶贫的模式、特点及成功经验,最后得出产业扶贫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生产积极性、产业扶贫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产业扶贫要依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的三方面经验借鉴及启示。第五部分是促进河北省农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这部分从政府、企业、贫困户与社会等四个维度建言献策。主要是从政府要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的扶持力度、企业要积极发挥参与产业扶贫的带动作用、贫困户要树立脱贫信心,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推动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阐述。第六部分是结语。这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研究方向。
陈政[10](2019)在《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旧中国贫困发生的制度基础。但是,由于我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即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并非建立在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发达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并且我们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贫困现象至今仍然无法根除。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扶贫事业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政府道义式的简单救济阶段(1949-1978);政府主导的产业开发式扶贫为主而救济式扶贫为辅的阶段(1986-1999);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以产业开发式扶贫为主、社会保障兜底式扶贫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举(2000-今)等三个阶段;而农村扶贫对象的瞄准和帮扶的单元重心,依次经历了由全国普惠救济阶段(1949-1978)、以贫困县专项划分的县级瞄准为主要标志的区域性瞄准阶段(1986-1999),再到贫困村划分及村级瞄准的整村推进阶段(2000-2012),整村推进同针对农户个体的精准瞄准和帮扶相结合的阶段(2013-今)等五个时期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调整扶贫策略,适时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在“十三五”时期,我国扶贫事业进入了脱贫攻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党对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进入新时代,我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脑体结合”的趋向愈发显着、进展步伐愈发加快。与此同时,“城乡、区域、群体、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历史难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一些地方,甚至有逐步扩大、延伸的趋势。对此,如果不及时加以遏制、减缓和下大力气去解决乃至根治,那么势必影响我国迈向全面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势必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党的执政根基和政府的公信力。在目前举国上下合力克贫攻坚、同心决胜全面小康的“大扶贫”格局下,贫困地区的基层党员和领导干部到底该如何做到——有效激发贫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打牢贫困农民群众稳定脱贫的基础、改进扶贫开发领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从而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获得感,确保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进而为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十分迫切。当前,以扶贫干部“嵌入式”帮扶为主导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模式中,在一些地方、一段时期内出现了“干部一头热、群众一头冷”的现象。因此,如何全面和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能动、自主、自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的积极参与行为和自食其力的生计方式,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全面激发贫困农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接着详细分析了其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基本表现和基本成因,最后提出了着力进行相应的体制、机制、路径改革的主张和建议。本文认为,贫困农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实践主体,在脱贫致富领域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不愿脱贫”、“不敢脱贫”、“不能脱贫”等三个基本方面;而造成此况的基本要素要从他们所处的地域生存环境、社会发展战略及具体实施的体制机制、精准扶贫政策本身的顶层设计层面和基层政府、干部的执行力维度、贫困农民群众主体自身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剖析;最后,笔者指出,作为帮扶对象和脱贫主体,贫困农民群众在乡村贫困治理当中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全面有效激发机制的建立健全,需要多举措并举,多管齐下,全面发力,协同共治。具体来说,要着力从转变政府职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村民自治和实现基层民主、法制化、协同化治理转型,在重构村社社区共同体进程中强化贫困村民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等四个方面入手,予以相应的变革和改进,从而有效提升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和其他参与扶贫事业的多元主体之间上下同心、共同致力于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二、银行是山区脱贫致富的好帮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是山区脱贫致富的好帮手(论文提纲范文)
(1)黄岩争当排头兵,底气从哪儿来?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敢闯敢试,在正视问题中补齐短板 |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做好“分”和“统”的文章 |
全域结对协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突破土地制约,“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
调研手记 |
(2)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1.2.4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反贫困 |
2.1.3 数字鸿沟 |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
3.2.1 世界银行 |
3.2.2 联合国 |
3.2.3 世界经济论坛 |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
4.2 贫困现状分析 |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
5.4.3 实证结论 |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
5.5.2 平稳性检验 |
5.5.3 滞后阶数确定 |
5.5.4 GMM估计 |
5.5.5 脉冲响应分析 |
5.5.6 FEVD检验 |
5.5.7 实证结论 |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6.1 模型的选择 |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6.3 实证结果分析 |
5.6.4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
6.1.1 空间数字鸿沟 |
6.1.2 空间贫困 |
6.2 模型的选择 |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6.2.2 SDM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 |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3.1 数据来源 |
6.3.2 选择变量说明 |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
6.5 实证结论 |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
(4)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文献综述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理论视角 |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
(一)样本选取原则 |
(二)样本基本概况 |
(三)样本典型特征 |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精准扶贫政策下牧民易地扶贫搬迁情况调查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政策背景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扶贫理论与政策的发展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民族平等与扶持弱小民族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对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政策(1949-1978 年) |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八大前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政策(1978-2012 年) |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政策(2012至今) |
三、相关政策的演进 |
(一)中国共产党扶贫政策的演进 |
(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演进 |
第二章 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现状 |
一、碌曲县概况 |
二、碌曲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改变牧区贫困面貌、建成小康社会 |
(二)促进牧区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
(三)可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环境 |
三、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规划 |
(一)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 |
(二)安置地后续帮扶措施 |
(三)安置地后续产业发展规划 |
四、“十三五”时期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所取得的成绩 |
(一)搬迁情况及安置点建设情况 |
(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农牧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
第三章 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典型案例分析 |
一、尕秀村概况 |
二、尕秀村的成功经验 |
(一)加强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
(二)实施人居环境改造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
(三)重视富民产业培育 |
三、尕秀村成功经验对易地扶贫后续发展的启示 |
第四章 碌曲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的困境 |
一、生产生活发生改变,群众稳住难 |
(一)搬迁后牧民群众心里适应难 |
(二)安置地管理跟不上,群众困难解决难 |
二、产业选择、培育困难,群众致富难 |
(一)支撑产业发展薄弱,脱贫持续性难 |
(二)内在发展能力不强,群众自我“造血难” |
第五章 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析 |
一、完善措施,引导搬迁群众适应城镇生活 |
(一)打消群众的后顾之忧 |
(二)完善社会保障事业 |
(三)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 |
二、加强安置地组织管理,及时解决搬迁群众的困难 |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
(二)加强党组织的建设 |
(三)制定《村规民约》,综合整治环境卫生 |
三、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持续发展后续产业 |
(一)转换思想,重视后续产业发展 |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 |
(三)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
(四)加强多元主体参与的质与量 |
四、发挥脱贫主体能动性,增强致富能力 |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
(二)树立自我脱贫意识 |
(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
(四)开展相关技能培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精准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扶贫 |
2.1.2 精准扶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权利贫困理论 |
2.2.3 反贫困理论 |
2.2.4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3 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
3.1 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精准扶贫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2 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精准扶贫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缺乏明确的扶贫目标和计划 |
3.2.2 扶贫工作缺乏广泛参与 |
3.2.3 产业层次较低缺乏竞争优势 |
3.2.4 缺乏专业人才和组织机构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精准扶贫机制不健全 |
3.3.2 各方参与精准扶贫的意识不强 |
3.3.3 产业扶贫项目不精准 |
3.3.4 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扶贫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扶贫主要做法 |
4.1.1 印度的满足基本需要扶贫模式 |
4.1.2 巴西的发展极扶贫模式 |
4.1.3 美国的社会保障方案扶贫模式 |
4.2 国内其它地区精准扶贫概况 |
4.2.1 贵州省大方县多元帮扶模式 |
4.2.2 江西省永丰县精准识别模式 |
4.2.3 河南省兰考县特色产业模式 |
4.3 经验借鉴 |
4.3.1 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 |
4.3.2 精准帮扶措施要有针对性 |
4.3.3 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能力 |
5 进一步加强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精准扶贫的对策分析 |
5.1 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建设 |
5.1.1 强化结对帮扶工作力度 |
5.1.2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功能 |
5.1.3 全面落实扶贫主体责任 |
5.1.4 健全考核正向激励机制 |
5.1.5 贫困对象进行分类识别 |
5.1.6 明确精准贫困识别程序 |
5.2 鼓励社会各方和居民参与精准扶贫 |
5.2.1 引导各方资源参与精准扶贫 |
5.2.2 提升镇区居民参与度 |
5.3 加强扶贫产业项目的建设力度 |
5.3.1 扩大龙头企业发展规模 |
5.3.2 建立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
5.3.3 强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 |
5.3.4 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
5.4 打造专业的精准扶贫团队 |
5.4.1 建立科学合理的精准扶贫制度 |
5.4.2 优化扶贫办人员分配结构 |
5.4.3 建立干部队伍的建设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1.5 相关概念约定 |
1.5.1 集中连片特困区 |
1.5.2 四省藏区 |
1.5.3 四川藏区 |
1.6 本章小结 |
2 科技精准扶贫基本理论 |
2.1 反贫困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 |
2.1.2 毛泽东的反贫困理论 |
2.1.3 邓小平的反贫困理论 |
2.1.4 江泽民的反贫困理论 |
2.1.5 胡锦涛的反贫困理论 |
2.1.6 习近平的反贫困理论 |
2.2 精准扶贫理论 |
2.3 科技扶贫理论 |
2.4 科技精准扶贫理论 |
2.5 其他相关理论 |
2.5.1 科技创新理论 |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3 参与式发展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我国科技精准扶贫历程、特点及优势 |
3.1 我国科技精准扶贫历程 |
3.2 科技精准扶贫的主要特点 |
3.3 科技精准扶贫的主要优势 |
3.4 本章小结 |
4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实践考察 |
4.1 四川藏区的基本情况 |
4.2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的现状及成效 |
4.2.1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的开端 |
4.2.2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的现状 |
4.2.3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的成效 |
4.3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 |
4.3.1 专家人才支援型 |
4.3.2 产业示范引领型 |
4.3.3 服务平台体系型 |
4.3.4 基地园区辐射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5.1 问卷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
5.2 问卷调查分析 |
5.2.1 贫困户调研对象受教育程度情况分析 |
5.2.2 贫困户调研对象家庭人口及劳动力结构情况分析 |
5.2.3 贫困户调研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分析 |
5.2.4 贫困户调研对象致贫原因情况分析 |
5.2.5 贫困户调研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情况分析 |
5.2.6 贫困户调研对象家庭收入来源情况分析 |
5.2.7 贫困户调研对象家庭接受科技帮扶情况分析 |
5.2.8 贫困户调研对象家庭返贫风险分析 |
5.3 实证分析 |
5.3.1 模型设计 |
5.3.2 变量指标与数据来源 |
5.3.3 实证结果与解析 |
5.4 研究小结 |
5.4.1 问卷调查分析小结 |
5.4.2 实证分析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6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 存在问题 |
6.1.1 适用技术推广效果有待加强 |
6.1.2 科技帮扶人才措施有待完善 |
6.1.3 项目帮扶实施效果有待加强 |
6.1.4 持续稳定脱贫基础有待加强 |
6.1.5 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
6.2 原因分析 |
6.2.1 贫困群众家庭特征不优 |
6.2.2 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 |
6.2.3 人才平台服务体系建设不优 |
6.2.4 适用技术推广本地化不够 |
6.2.5 项目贫困群众参与度不够 |
6.2.6 贫困群众返贫风险较高 |
6.3 本章小结 |
7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脱贫防贫政策建议 |
7.1 改善扶贫项目形成过程 |
7.1.1 摒弃政府行政的包办 |
7.1.2 破除精英俘获的藩篱 |
7.1.3 加大区域资金的配比 |
7.2 优化科技精准扶贫模式 |
7.2.1 强化专家人才覆盖的全方位 |
7.2.2 优化平台体系服务的全对象 |
7.2.3 突出科技融入扶贫的全领域 |
7.3 壮大产业园区基地功能 |
7.3.1 建立持续支持机制,突出可持续发展 |
7.3.2 加强产业示范引领,形成区域产业链 |
7.3.3 突出成果转化力度,打造高品质产品 |
7.3.4 探索飞地园区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 |
7.4 强化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
7.4.1 强化脱贫防贫过程中的赋能 |
7.4.2 强化脱贫防贫过程中的赋权 |
7.4.3 强化脱贫防贫过程中的赋识 |
7.5 探索返贫阻断长效机制 |
7.5.1 出台长期脱贫兜底政策 |
7.5.2 加强民生领域科技攻关 |
7.5.3 着力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党员新乡贤参与乡村善治的路径探索 ——基于广东省M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贤 |
2.1.2 新乡贤 |
2.1.3 党员新乡贤 |
2.1.4 乡村善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善治理论 |
2.2.2 精英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第3章 广东省M区党员新乡贤参与乡村善治的现状 |
3.1 M区党员新乡贤的基本情况 |
3.2 党员新乡贤的主要类型 |
3.2.1 按照乡贤常驻地分类 |
3.2.2 按照乡贤身份来分类 |
3.3 党员新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的情况 |
3.3.1 基层治理中党员新乡贤的参与机制 |
3.3.2 M区新乡贤参与乡村善治的成效 |
3.4 党员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
3.4.1 .完善村民自治的“助推器” |
3.4.2 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
3.4.3 文化价值引领的“风向标” |
3.4.4 加快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
第4章 党员新乡贤参与乡村善治的现实困境和原因 |
4.1 党员新乡贤参与乡村善治的现实困境 |
4.1.1 党员新乡贤人才的流失 |
4.1.2 党员新乡贤参与治村的意识不浓、能力不足 |
4.1.3 党员新乡贤的参与治村渠道堵塞不畅 |
4.1.4 村民自治和民主意识薄弱 |
4.1.5 乡贤文化发展缓慢 |
4.2 新乡贤治参与乡村善治困境的原因 |
4.2.1 .制度保障不够到位 |
4.2.2 参与治村办法不多 |
4.2.3 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
4.2.4 鼓励机制不够健全 |
4.2.5 乡贤文化氛围不浓 |
第5章 党员新乡贤参与乡村善治的有效路径 |
5.1 建立健全党员新乡贤吸纳、激励、保障机制 |
5.1.1 建立健全党员新乡贤吸纳机制 |
5.1.2 建立健全党员新乡贤激励机制 |
5.1.3 建立健全党员新乡贤保障机制 |
5.2 搭建党员新乡贤参与乡村善治的平台 |
5.2.1 搭建党员新乡贤参与治村的学习平台 |
5.2.2 搭建党员新乡贤的宣传宣讲平台 |
5.2.3 搭建党员新乡贤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 |
5.2.4 搭建党员新乡贤的议事平台 |
5.2.5 搭建党员新乡贤的公益慈善平台 |
5.3 营造崇尚党员新乡贤的浓厚氛围 |
5.3.1 大力拓宽新乡贤文化的传播载体 |
5.3.2 大力营造弘扬新乡贤文化的社会环境 |
5.3.3 大力开展表彰新乡贤的各类活动 |
5.4 注重培育壮大新乡贤队伍 |
5.4.1 注重挖掘党员新乡贤的潜能 |
5.4.2 注重党员新乡贤的双向培育 |
5.4.3 注重党员新乡贤的继承传承 |
5.5 充分挖掘党员新乡贤的文化内涵 |
5.5.1 以党员新乡贤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
5.5.2 以党员新乡贤文化营造良好家风 |
5.5.3 以保护文化遗产重塑乡贤文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精准扶贫背景下河北省农村产业扶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农村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概述 |
(一)精准扶贫的含义及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产业扶贫的含义、模式及意义 |
(三)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意义 |
二、河北省农村产业扶贫的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 |
(一)我国农村产业扶贫的发展历程 |
(二)河北省农村产业扶贫的现状与成效 |
1.产业扶贫的现状 |
2.产业扶贫的成效 |
(三)河北省农村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三、河北省农村产业扶贫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平泉县产业扶贫模式分析 |
1.平泉县产业扶贫的现状 |
2.平泉县产业扶贫的三种模式 |
(二)易县产业扶贫模式分析 |
1.易县产业扶贫的现状 |
2.易县产业扶贫的三种模式 |
(三)威县产业扶贫模式分析 |
1.威县产业扶贫的现状 |
2.威县产业扶贫的三种模式 |
(四)三县产业扶贫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
1.三县产业扶贫模式的共性分析 |
2.三县产业扶贫模式的个性分析 |
3.三县产业扶贫模式的启示 |
四、我国其它地区产业扶贫的典型模式及经验借鉴 |
(一)四川省宣汉县中药材产业扶贫模式 |
1.有效利用山区特色资源实施产业扶贫 |
2.产业集聚化模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
3.以科技促生产,积极推广农业技术 |
(二)广西罗城县野生毛葡萄产业扶贫模式 |
1.制定合理政策,为产业扶贫保驾护航 |
2.注重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价值 |
(三)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现代农业产业扶贫模式 |
1.与时俱进,将产业扶贫与“互联网+”相结合 |
2.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提高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 |
(四)产业扶贫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1.产业扶贫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生产积极性 |
2.产业扶贫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
3.产业扶贫要依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 |
五、促进河北省农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政府要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的扶持力度 |
1.加大产业扶贫宣传,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
2.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力度,推动扶贫工作加快进行 |
3.依托当地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
4.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
5.走科技兴农的现代农业道路 |
(二)企业要积极发挥参与产业扶贫的带动作用 |
1.企业要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增强社会责任感 |
2.企业与贫困户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
3.企业要积极致力于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建设 |
(三)贫困户要树立脱贫信心,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
1.转变“等靠要”思想意识,增强脱贫意愿 |
2.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做现代化新型农民 |
(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推动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
1.创新扶贫思路,推动产业扶贫与其它扶贫模式相结合 |
2.充分利用“互联网+产业扶贫”带动脱贫 |
3.产业扶贫带动其它产业联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精准扶贫 |
二、贫困农民 |
三、内生动力 |
第二节 脱贫攻坚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理论依据 |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
二、人民历史主体论 |
三、可行能力与权利贫困理论 |
四、内源式发展理论 |
五、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现实依据 |
一、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 |
二、它是根本摆脱贫困状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三、它是根本提升农民权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客观要求 |
四、它是有力保障农民人权,实现贫困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第二章 精准扶贫中农民内生动力不强的主要表现和基本成因 |
第一节 贫困农民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
一、“不愿脱贫”:部分农民依赖政府救济,不愿自食其力 |
二、“不敢脱贫”:部分农民发展思路、机会、能力、支持不足 |
三、“不能脱贫”:部分农民因病债灾致贫,自救力和信心不足 |
第二节 贫困农民内生动力不足的基本成因 |
一、生存环境方面 |
二、社会体制方面 |
三、扶贫政策方面 |
四、贫困农民自身原因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路径探析 |
第一节 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共治型治理体制 |
一、改革帮扶管理机制,促进产业脱贫优质可持续 |
二、供需有效对接,充分赋权群众引导能动参与 |
三、改进动员方式,简政放权第三力量协同参与 |
四、大胆赋权村社,合作化联合参与项目实施 |
第二节 壮大集体经济,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
一、挖掘多元功能,实现农业发展转型 |
二、鼓励返乡创业,实现人气旺盛回流 |
三、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实现农民职业化转型 |
四、挖掘乡村文化价值,实现社区内生源发展 |
第三节 完善村民自治,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 |
一、发掘后备人才,党建引领带动 |
二、推进协商民主,实现共建共享 |
三、引进“乡贤”“回巢”,激发内生活力 |
四、推进德法并治,规范参与秩序 |
第四节 加强自我教育,构建贫中农互助共同体 |
一、抓好典型示范,增进互助和谐 |
二、促成协会组织,强化集体行动 |
三、传承优良家风,推进家庭互动 |
四、养成自我教育,巩固内驱脱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银行是山区脱贫致富的好帮手(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岩争当排头兵,底气从哪儿来?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调研[J]. 张军红,马淑贞,童丽莉. 经济, 2021(06)
- [2]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3]《经济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框架研究 ——基于发展新闻学的理论视角[D]. 邵梦茹. 北京工商大学, 2020
- [4]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5]精准扶贫政策下牧民易地扶贫搬迁情况调查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为例[D]. 何艳茹.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精准扶贫研究[D]. 刘锐.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7]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问题研究[D]. 陈传波. 成都大学, 2020(08)
- [8]党员新乡贤参与乡村善治的路径探索 ——基于广东省M区的实证研究[D]. 梁译升.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7)
- [9]精准扶贫背景下河北省农村产业扶贫模式研究[D]. 李婷.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10]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D]. 陈政.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