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仁营穴对心脏神经症的诊治作用

针刺仁营穴对心脏神经症的诊治作用

一、针刺人迎穴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和疗效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璐,李西钰,李奕萱,李秋艳[1](2021)在《针刺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单独针刺与西药比较、针刺联合常规西药与西药比较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月25日。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评价标准对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评价、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篇RCT,总计1 3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刺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8,95%CI为1.21~1.35,P<0.01),单纯针刺治疗的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RR=1.25,95%CI为1.17~1.34,P<0.01)。针刺可有效改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WMD=-4.10,95%CI为-4.58~-3.61,P<0.000 1)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WMD=-4.62,95%CI为-5.30~-3.93,P<0.000 01)。结论:针刺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优于常规西药,但受纳入研究数量较少、质量偏低的限制,以上结论须待开展更多高质量RCT予以验证。

王旋[2](2021)在《丘墟透照海配合神门足三里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神经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心脏神经症(cardiac neurosis,CN)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患者常有心悸、胸闷、疲乏、失眠、气短等表现,却无器质性病变证据。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指标,导致临床诊治困难,不仅使患者产生极大心理负担,亦导致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本病常发病于女性人群[1],以脑力劳动者为多[2]。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压力的增大,CN的发病率亦呈逐年攀升的趋势。现代医学目前尚无有效且持久的治疗方案,多采用镇静剂,β-受体阻滞剂及自主神经调节剂等药物治疗[3,4],不良反应较多。针灸治疗作为非药物疗法,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且在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上有独到之作用。导师根据三十余年临证经验,优化筛选出丘墟透刺照海配合神门、足三里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神经症的“陈氏定悸组穴”。本课题旨在对针刺“陈氏定悸组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客观的评价,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1研究目的评价导师集三十余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陈氏定悸组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推广价值。2研究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心脏神经症患者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针刺选穴为:“陈氏定悸组穴”(丘墟透照海配合神门、足三里),对照组针刺选穴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心悸常用穴位(内关、神门、郄门、心俞、巨阙、脾俞、足三里)。每周行3次针刺治疗,连续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以中医证候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作为观察指标评估患者病情。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或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取秩和检验。3研究结果3.1基线资料本研究纳入66例病例,均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针灸科、心内科并被明确诊断为心脏神经症的患者,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3例。研究中,两组各有1例患者均因未能坚持参与研究而脱落。患者平均年龄为49.36±10.21岁,平均病程为12.09±4.34月,中医证候量表总积分平均为 17.77±3.40 分,HAMD 平均分为 16.14±4.85 分,HAMA 平均分为 17.00±4.04分。分别对试验组及对照组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情况及中医证候量表总分、分项症状积分、HAMD积分、HAMA积分等各方面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基线资料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2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经6周针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主症心悸、胸闷或痛、气短及次症失眠、头晕、健忘、自汗、神疲乏力等症均有好转。对照组食少纳呆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其他症状亦均有好转。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表总积分、HAMD及HAMA量表总积分均有降低,试验组降低幅度更大。对比两组疗效,试验组的中医症状改善率为90.6%,对照组为71.8%。HAMD减分率试验组为90.6%,对照组为81.3%,HAMA减分率试验组为93.8%,对照组为84.4%。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即试验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及抑郁、焦虑情绪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任何不良事件。4结论①针刺“陈氏定悸组穴”与教材推荐组穴对于心脾两虚型心脏神经症均疗效确切,具有安全性。②针刺“陈氏定悸组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神经症比教材推荐组穴的临床疗效更加显着。

郭珊[3](2021)在《稳心1号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症(气阴两虚夹瘀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分析明确稳心1号加减方治疗心脏神经症的疗效,为中医治疗心脏神经症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方法:选取符合心脏神经症气阴两虚夹瘀特征症候的患者,共72例病例,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研究方法,共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给稳心1号加减方剂口服(药物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颗粒药房提供)每日两次,每次150ml;早晚口服,对照组给予谷维素(10mg/片,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20mg/次,日3次(早、中、晚各1次),疗程4周。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得出试验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通过试验观察两组试验对象试验过程中药物疗效指标和安全性。结果:在试验前,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中医各症候积分、SSS积分、HAMA积分,经统计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经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对比,组间对比,中医各症候积分、心理调查问卷积分(SSS积分,HAMA积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各症候积分、SSS积分和HAMA积分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数据高于对照组。结论:稳心1号加减方能使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降低,能够降低SSS和HAMA评分,有效改善心脏神经症(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效果优于谷维素。.中医特色治疗心脏神经症具有独到的治疗优势,安全性较高,拓展了中医辨证治疗心脏神经的临床思路。

郭亮[4](2021)在《俞募配穴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以俞募配穴法为主的针刺方法和常规针刺法对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本课题选取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30m in日一次;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俞募配穴法,方法为完成30m in的常规针刺后,接着嘱患者取侧卧位,针刺心俞、巨阙、肝俞、期门,除巨阙外均取双侧,时间也为30m in,日一次操作。四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分,运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HAMA评分以及S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1),差异具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组的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 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HAMA评分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在SSS评分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p<0.0 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以俞募配穴法为主的针刺方法和常规针刺法均能降低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中医证候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的评分。2.以俞募配穴法为主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较常规针刺法,在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候、焦虑以及躯体化症状方面作用更明显。3.以俞募配穴法为主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显着。

慕宗庆[5](2020)在《气血虚滞证机在心脏神经症中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立题目的:1.以气血虚滞证机的内涵和外延为出发点,论述气血虚滞证机与心脏神经症的联系,探讨气血虚滞证机在心脏神经症发病中的意义,并提出治疗法则与方药,为心脏神经症(气血虚滞证)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2.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并评价逍遥养心汤治疗气血虚滞证心脏神经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预计纳入72例气血虚滞证心脏神经症患者(均为来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门诊的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共同治疗方法为:通过倾听、疏导等方式,减轻患者的担忧和疑病;给予谷维素片20mg/次,日3次,口服,疗程4周;若心率偏快,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47.5mg/次,日1次,口服,疗程4周。另外,试验组再给予逍遥养心汤,中药饮片,每剂煎汤300ml,150ml/次,日2次,口服,疗程4周。记录每个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价疗效。在治疗前、中(2周后)、后(研究结束)分别通过一般检查、相关理化检查和随访等方式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5例,完成研究者共65例。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分布、心率和中医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治疗前后中医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的差异比较显示汗出、头晕、健忘、胁胀或痛、善太息这5个症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的组间比较中,中医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1%和54.8%),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安全性监测指标的异常和其它不良反应。研究结论:1.逍遥养心汤联合谷维素和单用谷维素均能有效降低气血虚滞证心脏神经症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P<0.05),且前者强于后者(P<0.05)。2.在气血虚滞证心脏神经症患者的治疗上,逍遥养心汤联合谷维素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单用谷维素(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54.8%,且P<0.05)。3.逍遥养心汤联合谷维素和单用谷维素治疗气血虚滞证心脏神经症均未出现安全性监测指标的异常和其它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4.逍遥养心汤能有效地治疗气血虚滞证心脏神经症,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苏卓异[6](2020)在《针刺结合平衡火罐疗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比观察针刺结合平衡火罐疗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口服西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本方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优势,探索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中医外治疗法。方法:研究针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依照纳入标准纳入研究72例,随机分组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平衡火罐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方法,治疗前后焦虑状态改善程度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价;抑郁状态改善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价;躯体化症状改善程度以“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elf-rating Somatization Symptom Scale,SSS)评价;对中医症候的治疗作用通过中医症候积分量表评价。通过对上述量表评分的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价针刺结合平衡火罐法对于本病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SSS、HAMD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经统计学计算,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2)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比较,经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治疗组HAMA焦虑状态有效率91.18%,对照组HAMA焦虑状态有效率75.76%,焦虑状态的改善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3)两组治疗后SSS评分比较,经非参数两样本秩和检验P<0.01,治疗组SSS躯体化症状有效率91.18%,对照组SSS躯体化症状有效率81.82%,躯体化症状的减轻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4)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比较,经非参数两样本秩和检验P<0.01,治疗组HAMD抑郁状态有效率88.24%,对照组HAMD有效率72.73%,抑郁状态的缓解作用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5)两组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经非参数两样本秩和检验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有效率91.18%,对照组症候积分有效率81.82%,对中医症候的治疗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结论:1、针刺结合平衡火罐疗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及应用西药治疗本病,对本病的症状表现均有改善作用,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2、相比于口服西药,针刺结合平衡火罐疗法对心脏神经症患者的焦虑状态、中医症候减轻明显,对抑郁状态及躯体化症状的治疗效果更优。3、针刺结合平衡火罐疗法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行之有效的中医外治疗法。

姚姝君[7](2020)在《顾石松主任医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用药规律研究及经验总结》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顾石松主任医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门诊病历进行数据挖掘,得出其用药规律经验,剖析辨证论治思路,总结其学术思想并应用于临床以提高疗效,为中医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提供新的临床参考。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身科顾石松主任医师门诊的75例符合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的患者所使用的共计218首有效中药处方。在数据标准化后,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录入数据形成数据库,统计患者的性别构成及其门诊处方中各个中药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并将结果制成图表;将Excel中的高频药物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2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出药物组合。分析高频药物及其性、味、归经、功效,讨论聚类分析后得到的药对组方,总结顾石松主任医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用药规律及经验思路以应用于临床。结果:1.顾石松老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中,男性占比为25.33%,女性占比为74.67%,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符合流行病学特点。2.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所使用的有效处方中,共使用88味中药,总用药频次为3467次,其中频次大于60次的共17味中药,频次由高到低为:桂枝、甘草、干姜、龙骨、牡蛎、制附子、茯神、酸枣仁、首乌藤、磁石、砂仁、珍珠母、肉桂、补骨脂、香附、吴茱萸、龙齿。3.四气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平性、温性、寒性、热性、凉性。4.五味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甘味、辛味、苦味、咸味、酸味、涩味、淡味。5.归经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心经、肝经、脾经、肾经、肺经、胃经、胆经、膀胱经、大肠经、三焦经、心包经。6.功效频次前5种由高到低依次为:安神药、温里药、补虚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7.将高频药物的数据表格导入SPSS 2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出7组中药组合,分别为:第1组:桂枝、龙骨、牡蛎;第2组:制附子、干姜、甘草;第3组:茯神、酸枣仁;第4组:首乌藤、磁石;第5组:龙齿、珍珠母;第6组:肉桂、补骨脂;第7组:吴茱萸、香附、砂仁。结论:1.顾石松主任医师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生多与药食不当、情志失节、体虚劳倦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为心阳不足、心神不安;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三脏有关;病性以虚证为主,而虚者以阳虚多见;基本病机为心阳不足、心神浮越,治法以温潜法为主,温补心阳、潜镇安神。2.顾石松主任医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主方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四逆汤,当心悸伴随失眠症状时,加茯神、酸枣仁、首乌藤、磁石;伴有焦虑、紧张、强迫、恐惧甚至双手颤抖的症状时,加龙齿、珍珠母;出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等肾阳虚明显的症状时,加肉桂、补骨脂;日常恐病伴精神压力大而导致的肝气郁滞,可加吴茱萸、香附、砂仁。3.顾石松主任医师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时采用心身同治,在应用中药汤剂的同时结合森田疗法进行心理调护。

褚红[8](2019)在《针刺人迎穴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HRV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旨在探究针刺人迎穴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有无特异性影响,进而为本病针刺选穴提供客观参考。方法:在本研究中,52名满足纳入标准的DCAN患者被随机分为26例观察组和26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针刺双侧人迎穴,对照组患者予以针刺双侧悬钟穴,记录分析针刺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短程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LF/HF)的变化情况。结果:组内比较:在观察组中,针刺后患者HF明显升高,而且针刺前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对照组中,患者LF、HF、LF/HF针刺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针刺前上述三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基线可比;针刺后观察组H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F/H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针刺人迎穴可能会增强心脏迷走神经活性。2.针刺人迎穴对DCAN患者HRV有一定特异性的调节作用。

未萌萌[9](2019)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与黛力新对比,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对照组给予黛力新口服,疗程为28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积分(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积分(HAMD)、中医症状量表积分、心率、心电图ST-T段、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结果分析。结果:(1)病例无脱落,最终入组病例60例,每组30例。(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而且两组间的疗效分布存在差异(P=0.004<0.01);中医主要症状积分的比较中,用药后两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各主要症状积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胸闷、气短、心悸、急躁易怒评分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胸痛、不寐积分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脘腹胀满、乏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改善焦虑和抑郁状态评价:在HAMA减分率的比较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0.00%,两组间的疗效分布P=0.02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HAMD减分率的比较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间疗效分布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5)。(4)控制心率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后均能明显降低心率水平(P<0.01),组间比较中P=0.02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改善心电图的疗效评价:用药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为61.11%,两组间疗效分布P=0.04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安全性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观察过程中,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头晕、口干、一过性失眠的情况,但均可耐受,未停药,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7)复发率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进行2周的随访,治疗组复发1例,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共复发8例,发生率为26.67%,P=0.01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能明显降低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改善临床症状。(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能降低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HAMA、HAMD总积分,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既可以降低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率水平,控制心率,也可以改善心电图(ST-T段)的情况。(4)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李戈媛[10](2018)在《“双心医学”模式在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症患者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针对心脏神经症的病因病机,基于双心医学的认识,探讨中医参与的双心医学模式对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症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症状、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通过中医症状积分、HAMA/HAMD评分、心率水平等相关指标客观系统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08例心脏神经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划分为A组(西药组)、B组(中药组)、C组(双心组)各36例。记录三组患者在入院就诊时、治疗4周后的中医症状积分、HAMA/HAMD评分、心率水平,并对其以上结果进行比较,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科学的疗效评价。结果:经过4周的临床观察,以A组(西药组)30例、B组(中药组)31例、C组(双心组)30例,完成本项课题研究。完成研究的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以及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HAMA/HAMD评分、心率水平、安全性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通过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中医证候疗效:A组有效率为60%、B组有效率为83.87%、C组有效率为96.67%,三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其中AB组间、AC组间、BC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AB=0.044<0.05,PAC<0.01,PBC=0.032<0.05),故C组有效率优于B组,且B组优于A组。2、中医症状总积分:三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且AB组间、AC组间、BC组间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3、中医单项症状积分:三组患者的心悸、气短、胸闷或胸痛、情绪低落或急躁易怒、善太息、倦怠乏力、不寐症状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口苦(P=0.230>0.05)、便溏(P=0.235>0.05)症状上较治疗对比改善不明显。组间比较,除AB组间情绪低落或急躁易怒症状差异不显着((P=0.098>0.05)),BC组间口苦(P=0.620>0.05)、便溏(P=0.410>0.05)症状差异不显着外,余单项症状三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B组在改善心悸、气短、胸闷或胸痛、善太息、倦怠乏力、口苦、便溏、不寐症状上优于A组;且运用双心模式的C组能更好的改善心悸、气短、胸闷或胸痛、情绪低落或急躁易怒、善太息、倦怠乏力、不寐症状。4、HAMA评分与焦虑状态疗效比较:三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且AB组间、AC组间、BC组间均有显着差异(P<0.01);A组有效率为60%、B组有效率为77.42%、C组有效率为90%,三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且AC组间、BC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AC<0.01,PBC=0.031<0.05),其中AB组间差异不显着(PAB=0.627>0.05);故C组有效率高于AB两组,AB两组无统计学差别。5、HAMD评分与抑郁状态疗效比较:三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且AB组间、AC组间、BC组间均有显着差异(P<0.01);A组有效率为56.67%、B组有效率为83.87%、C组有效率为96.67%,三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且AB组间、AC组间、BC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AB=0.043<0.05,PAC<0.01,PBC=0.048<0.05),故C组有效率优于B组,且B组优于A组。6、心率水平:A组较治疗前无差异(P=0.157>0.05),B组较治疗前有差异(P=0.035<0.05),C组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17<0.05);三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20>0.05)。7、安全性指标: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WBC、RBC、HGB、PLT、AST、ATL、Cr、BUN),无明显异常(P>0.05),且均在正常范围内;小便常规、粪便常规等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观察期间仅2例口干、1例头晕不适,均可耐受,且自行缓解。说明治疗期间,该用药及干预措施均是安全的。结论:1、口服调肝健脾养心方与运用双心模式治疗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症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2、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抑郁状态方面,运用双心模式效果最好。3、在改善患者焦虑状态上,运用双心模式疗效最好,口服谷维素与口服调肝健脾养心方基本一致。4、在降低心率水平方面,本次临床观察期间口服谷维素无明显疗效;口服调肝健脾养心方与运用双心模式有效,但两者疗效基本一致。5、运用中医参与的双心医学模式较单纯药物治疗能显着改善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症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症状、心理状态,且在试验中是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二、针刺人迎穴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和疗效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人迎穴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和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标准
        1.2.1 研究类型
        1.2.2 研究对象
        1.2.3 干预措施
        1.2.4 质量评价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资料提取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表
        2.2.1 研究对象
        2.2.2 干预措施
        2.2.3 不良反应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总有效率
        2.4.2 单纯针刺治疗的总有效率
        2.4.3 HAMA评分
        2.4.4 HAMD评分
        2.4.5 其他指标
    2.5 发表偏倚
3 讨论

(2)丘墟透照海配合神门足三里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神经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心脏神经症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中医对心脏神经症的认识及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病例纳入标准
        4 病例排除标准
        5 脱落标准
        6 剔除标准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分析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3)稳心1号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症(气阴两虚夹瘀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病例来源和试验设计
    3.诊断标准
    4.病例选择标准
    5.研究方法
    6.观察指标
    7.统计分析方法
    8.结果
    9.疗效评价
    10.安全性评价
讨论
    1.立题背景
    2.理论依据
    3.方药分析
    4.稳心1号加减方对中医症状积分疗效影响
    5.稳心1号加减方对心理量表的疗效分析
结论
展望与不足
结语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俞募配穴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传统中医对于CN的认知
        1.1 病名的历史由来与演变
        1.2 病因病机
        1.3 现代医家的辨证分析
        1.4 传统医学治疗
        1.4.1 中药治疗
        1.4.2 针刺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研究概况
        2.1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概述
        2.2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3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现代医学治疗
试验研究
    1 试验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现代医学的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2.1 针具
        2.2.2 操作
        2.2.3 疗程
    3 观察指标
    4 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工具和资料处理
结果与分析
    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1.1 年龄比较
        1.2 性别比较
        1.3 病程比较
    2 治疗前后各项量表资料分析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疗效比较
        2.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SS评分比较
        2.6 治疗后两组患者SSS评分疗效比较
讨论
    1.立题背景
    2.立题依据
    3 俞募穴的选穴依据
    4 基础穴的选穴依据
    5 研究结果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表一 中医证候量表
    附表二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附表三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5)气血虚滞证机在心脏神经症中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现代医学对心脏神经症的认识
    2.祖国医学对心脏神经症的认识
    3.现状探讨与展望
气血虚滞证机在心脏神经症中的理论认识及临床意义
    1.气血虚滞证机的内涵
    2.气血虚滞证机的外延
    3.气血虚滞证机的临床意义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研究结果
    3.结论
讨论
    1.立题背景
    2.组方分析
    3.疗效分析
    4.问题与展望
结语
本题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6)针刺结合平衡火罐疗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西医学认识
        1.1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概念及症状表现
        1.2 发病机制
        1.3 西医诊断技术
        1.4 西医治疗
        1.5 小结
    2.中医学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认识
        2.1 古文献“心悸”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古文献情志疾病与心悸之间关系的认识
        2.3 现代中医辨证分析
        2.4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治疗
        2.5 小结
    3.平衡火罐
        3.1 拔罐的发展
        3.2 平衡火罐疗法及其作用
临床研究
    1.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2.研究方案
        2.1 分组
        2.2 对照方法
        2.3 治疗组
        2.4 对照组
        2.5 工具选择
    3.观察指标
        3.1 评定量表
        3.2 疗效评价
    4.统计分析方法
    5.不良事件及脱落病例的处理
    6.研究结果
        6.1 一般资料比较
        6.2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焦虑状态评分比较
        6.3 两组患者治疗前SSS躯体化症状评分比较
        6.4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抑郁状态评分比较
        6.5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6.6 结果分析
讨论
    1.立题依据
    2.选穴依据
    3.平衡火罐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原理
        3.1 中医学原理
        3.2 针灸学原理
    4.平衡火罐的作用机理
        4.1 调节神经系统
        4.2 改善微循环
        4.3 提高免疫功能
    5.针刺结合平衡火罐的作用
    6.HAMA、HAMD、SSS量表
    7.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7)顾石松主任医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用药规律研究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讨论
    1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认识
    2 高频次中药讨论
    3 性味归经统计结果讨论
    4 功效统计结果讨论
    5 药物组合聚类分析讨论
    6 顾石松主任医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经验总结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针刺人迎穴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HRV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病例选择
        (一)一般资料
        (二)病例选择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治疗方法
        (二)观察方法与指标
        (三)数据统计
    三、研究结果
        (一)观察组针刺前、后比较
        (二)对照组针刺前、后比较
        (三)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
讨论
    一、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中医学认识
        (一)历史沿革
        (二)病因病机
        (三)治疗
    二、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现代医学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DCAN的认识
        (二)诊断及其检测方法
        (三)治疗
    三、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一)HRV与 DCAN
        (二)针刺对HRV的调节
    四、选穴依据
    五、结果探讨
        (一)结果分析
        (二)机理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刺人迎穴的临床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1.1.1 定义及流行病学研究
        1.1.2 发病机制
        1.1.3 诊断
        1.1.4 治疗
    1.2 中医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认识
        1.2.1 病名
        1.2.2 定义
        1.2.3 病因病机
        1.2.4 辨证论治
    1.3 总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西医诊断标准
        2.1.3 中医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剔除标准
        2.1.7 脱落标准
        2.1.8 中止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
        2.2.2 治疗
        2.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2.3 疗效评价标准
    2.4 统计学处理
    2.5 结果
        2.5.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5.2 疗效结果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1.1 立题背景
        3.1.2 立题依据及导师认识
        3.1.3 方药解析与现代药理研究
        3.1.4 临床疗效分析
        3.1.5 安全性分析
        3.1.6 复发情况分析
    3.2 结论
    3.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双心医学”模式在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症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与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安全性等级评价标准
    3.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处理
    4.质量控制标准
    5.临床研究结果
        5.1 入组情况
        5.2 一般资料
        5.3 疗效结果
        5.3.1 三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与单项积分比较
        5.3.2 三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5.3.3 三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
        5.3.4 三组患者HAMA减分率(T)比较
        5.3.5 三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5.3.6 三组患者HAMD减分率(T)比较
        5.3.7 三组患者心率水平比较
        5.4 安全性指标比较与安全性评价
二、讨论与分析
    1.立题背景
    2.立题依据
    3.调肝健脾养心方的组方分析
    4.支持性心理调节的内容
        4.1 认知行为疗法的含义与临床研究
        4.2 八段锦的理论基础与现代研究
    5.研究结果分析
    6.主要症状探讨
    7.本课题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一)
三、文献综述
    (一)心脏神经症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二)“双心医学”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二)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四、针刺人迎穴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和疗效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的Meta分析[J]. 张璐,李西钰,李奕萱,李秋艳. 世界中医药, 2021(20)
  • [2]丘墟透照海配合神门足三里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神经症的临床观察[D]. 王旋.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3]稳心1号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症(气阴两虚夹瘀型)的临床研究[D]. 郭珊.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俞募配穴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观察[D]. 郭亮.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气血虚滞证机在心脏神经症中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D]. 慕宗庆.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针刺结合平衡火罐疗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研究[D]. 苏卓异.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顾石松主任医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用药规律研究及经验总结[D]. 姚姝君.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针刺人迎穴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HRV的影响[D]. 褚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9]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观察[D]. 未萌萌. 河北大学, 2019(08)
  • [10]“双心医学”模式在肝郁脾虚型心脏神经症患者中的临床研究[D]. 李戈媛. 云南中医学院, 2018(10)

标签:;  ;  ;  ;  ;  

针刺仁营穴对心脏神经症的诊治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