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材施教 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朱勇[1](2020)在《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伦理审视》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教育竞争过度现象,尤其是高中及其以下阶段的学生和儿童身上因教育竞争过度而产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当下的教育竞争过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升学竞争过度;二是参加校外教育方面的竞争过度。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家长、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和儿童在学习时间、学习负担、学习年龄、学习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从而导致学生和儿童的学习时间过度、学习负担过度、学习年龄过小、学习内容过多等问题。教育竞争过度引发了许多伦理问题,需要学界认真研究。一方面它不得不促使全社会反思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当家长、学校和教师普遍地对学生和儿童提出过高要求,从而使各种学习和补课变成沉重的负担,使学习变成对学生和儿童的身心压迫和摧残,不利于他们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反思:如此教育的伦理正当性和合理性何在?如何让教育回归到其本来应然的目的——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让学习成为一种幸福和快乐的过程——上去。当然,导致教育竞争过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家长方面的原因,还有学校方面的原因以及社会方面的原因。面对教育竞争过度给学生和儿童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全社会都应该一起努力,共同推动教育回到应然的轨道上来。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说,必须学会量力而行、理性对待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压力”,应该善于向家长、学校和教师传达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有多大,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承受能力极限在哪里,明白理性地“抵制”不合理的过高要求,是学生的权利。从家庭层面来说,家长应该合理并及时地研判孩子的潜力、优势和弱项,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孩子提出要求,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和发展目标,理性地助推孩子成长,要杜绝拔苗助长,不切实际地“严格要求”。从学校层面来说,管理者和教师都应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注重育人过程,加强素质教育实践。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对人才的评价要全面,这种全面性一是人才范围的全面性,二是对人才评价的内容具有全面性。在对人才评价的内容上,人才评价的全面性不仅要结合学历情况,还要看人的品质、能力等等多方面的情况,以更好地全面评价人才。同时,还要重视和加强对家长、学生的竞争教育。竞争教育主要是要使相关的竞争主体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竞争观。
杨焱荔[2](2019)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因材施教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F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今天,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是否适应了数学课标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因材施教”值得研究和反思。本次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小学中年级学生与数学内容的特点,其中从感知与思维、一般认知特点和数学认知特点三个方面介绍了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小学中年级数学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分析两个方面介绍了小学中年级数学内容特点。采取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进入保定市F小学搜集资料,观察教师的教学情况和与学生互动的信息,了解教师对于因材施教的认识和实践等。研究分析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因材施教的现状,发现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对因材施教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教学理想与教学现实存在落差,有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因材施教”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但是当问到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行为表现时,教师能够说出自己因材施教的表现。经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当前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因材施教中存在的问题有: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削弱了学生的参与感;教师的关注存在偏差。经过分析,发现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在因材施教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有:教师没有将因材施教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的矛盾。针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原因分析等,提出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因材施教的对策建议:深入了解学情;改进班级授课形式,可以采用分层教学,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深度加工教学内容,包括深度加工课堂教学内容和练习内容。
李元[3](2018)在《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段力佩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教育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教育家。他1950年起任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1984年退居二线、任名誉校长,直到1996年离休,领导和影响育才中学近半个世纪。期间,段力佩分别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领导育才中学进行三次大的教育改革,先后产生“十六字”经验、“八字”教学法和“三自”教育思想,享誉中国教育界。本文考察了段力佩家世、教育实践历程、教育思想形成的脉络及其思想内涵,尝试系统地梳理段力佩教育思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学教育的自主探索之路,探寻教育家的成长规律。段力佩在育才中学半个世纪的教改历程,存在着一以贯之的思考: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十六字经验,突出的是对“教”的改进;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转而为对“学”的关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体锻”“三自”教育思想,已上升到了“育”的层面,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是一条由关注教学到关注教育的思路,是一条由关注“他者”到关注学生“自体”的思路。除了形成“教—学—育”的思路,段力佩还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开展了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等的整体改革,以保障学生的全面、自主、个性化发展。从“教”到“学”、再到“育”,段力佩对教育的探索已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局部走向整体;已不再限于“如何育才”,而对“为谁育才”和“育什么才”的认识也有了根本转变,反映出段力佩对教育的探索已从经验层面上升到了思想层面。从“教”到“学”、再到“育”,既是一条段力佩探索“适合我国实情的教育法”、办社会主义新型学校的道路,也是我国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所走过的路。段力佩教育思想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人本主义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学教育思想。段力佩的教育探索给我们留下一笔厚重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段力佩成长为教育家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成就一位教育家需要诸多要素的合力。除了要有能充分开展教育实践的土壤或舞台,教育工作者还需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专业意识、探索精神、独立人格等优秀品质,树立实践思想和群众观念,更需要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不断积极地回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
林晓燕[4](2014)在《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高中新课程改革突出发展受教育者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近年生物课程改革作为全国课改的一部分,在课改的教育实践中要贯彻落实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以人为本,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生物新课改中研究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仍然具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在教育实践中,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会有所侧重个别教学,但还没有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真正意义的践行这思想原则应该是让因材施教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习惯。本文从两个层面解读因材施教中“材”的深刻内涵。研读并综述国内外因材施教的研究现状及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致力于分析高中生物课因材施教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讨了在高中生物教学因材施教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按照因材到施教再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的研究思路,进行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列出研究对象的研究提纲,分析班级情况,教材使用情况,每位学生的基础、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差异等,根据这些特点采用整合教材策略,渗透多学科策略,个性化导学案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选用多种教学方式策略如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等,在班级授课制下开展学生自主学习,个别化辅导等相互融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乐学好学并自觉学习、同时善于思考,勤于探究、善于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处理学习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生物科学素养。实践研究形成了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之下的典型教学案例和个别教育案例。一年半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因材施教的高中生物课堂师生问民主平等,课堂气氛轻松融洽,学生勤思勤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效果良好,表现在学习成绩都有明显进步,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发展,形成创造思维,大大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表现在学习成绩方面:实验班的同学学习进步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班,实验班中个别同学的进步比对照班明显。学习过程方面: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都比对照班的同学高。在学校的科技之文化节水果拼盘活动中,实验班的几个小组都获得特等奖,创新奖等,实验班的同学还积极投入各种研究性学习,成立生物科技小组。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教育质量”的新课程理念。
洪笑茹[5](2014)在《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但是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不等于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发展,而是强调在所有学生基本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到中学数学这个学科来说,本文对学生基本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的解读是,不论学生个别差异如何,如体质强弱不同,成绩高低不齐,兴趣爱好不一,学校都必须努力使他们的发展符合数学课程目标的要求。这是因为,课程目标的要求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它是最低标准。之所以最低,是因为它应该使绝大多数学生都容易达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就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如何把握在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我们知道,课程目标相对来说较为抽象,它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每一节课中教学目标的落实,即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每一节数学课中的落实。所以,本文关于对学生差异的分类,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的原则、策略以及注意事项都是围绕着中学数学三维教学目标来展开的,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采用文献法和案例法对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的研究结论如下:因材施教的原则为:端正教学态度,遵循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学生情况,遵循学生基础知识和兴趣爱好并举培养;树立差异思想,遵循学生基本技能和技巧性并举培养;关注个性特点,遵循教学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根据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主要采用分层教学策略,主要有:因材分层,因材备课;因材授课;因材布置作业;因材辅导和因材评价。这里,材是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层次的,有的学生数学成绩较好,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较好;有的数学成绩一般,没有系统完善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的学生数学成绩较差,数学学习较为吃力。分层教学主要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差异来实施。而根据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主要采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依数学学习兴趣而教;依数学学习态度而教;依数学学习能力而教;依气质而教和依性格而教。这些策略没有先后顺序,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就像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一样,不能分先后,它们是互相交融的。此外,在中学数学因材施教中,教师还要注意明确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辩证关系,根据不同内容调整不同的教学策略,并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总之,想要使因材施教真正能够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还需要每个教师的不断思考与努力。
顿李芳[6](2014)在《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教学理念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其教学思想在国内外的教育过程中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珍惜和继承的教育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据着统治地位,产生了超乎我们想象的影响。导致“因材施教”的道路也越走越窄,演变成“择校”、“择生”现象等,使“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发展偏离了其应有轨道。所以,我们要结合素质教育的现状,了解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在当下的处境,在反思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呼吁“因材施教”的传统不能丢,还要看的更远。目前,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存在着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能很好地照顾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单一、中小学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意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出现问题的原因,大致分为政府对中小学教育投资不足、教育学界对“因材施教”研究不够、教师专业训练不够和学校管理粗放、行政化色彩浓厚等几方面。因此,从这几个方面为切入点解决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我们更清晰的面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因材施教”的理想发展模式。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各种人才,教学必须全面适应现代社会建设,中小学时期是人的性格和能力基本形成阶段,所以研究中小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心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学应当“因材施教”。本文从教育的现实要求这一角度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为“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以探索实施“因材施教”的路径和方法为目的,立足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个方面,来寻求“因材施教”新的突破点,研究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中问题的对策,从而构建素质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白冰[7](2015)在《1956: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艰难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学本土化是百年来中国教育学研究一直相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几代教育学人试图改造中国教育学“先天不足”的理论“心结”,是建构中国化教育学的必要路径和旨归。纵观教育学本土化的历程,虽然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争论焦点,但暗含的规律性特征仍然有许多相同和相通。新中国的教育学是在全面向苏联学习的过程中重构和发展的,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阶段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也有人反思说,当前影响教育进步的“顽疾”恰恰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苏联“阴霾”。那么,叶澜先生总结的,中国教育学多次“整体转向”或“推倒(抛弃)”重来式的发展样态,是否就是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宿命?这其中有什么问题?有没有合理性?教育学本土化作为一个旧问题,有太多的前辈进行过细致考究,形成了许多真知灼见。但它既是一个教育理论中的宏观性大问题,具有“元研究”性质,同时从发生学角度看,它也是一个具体的复杂性问题。因此,本人想采取一种“聚焦式”的研究,试图通过爬梳找出一点理论线索。1956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既平常又特殊的年代。说平常,是因为它与1949、1919、1840年等许多近代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相比,并没有那样的轰轰烈烈;说特殊,是因为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这却是一个春风拂面的年月。中共八大吹响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号角;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凝聚起人心、汇聚起智慧力量、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着名的指导全国科学文化工作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这一系列政策方针的提出,使得长期以来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空气一下子舒缓起来,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者们对于问题的讨论似乎一下子开阔起来。教育研究领域也同样开始反思此前“一边倒”学习苏联的状况,开始思考并着手建构“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教育之花也获得了短暂的绽放。本研究择取1956年这个时段作为考察的焦点,就是要通过典型性的细节还原那段发生在特定时空的历史,以期从这个小切口进入并透视那个时代教育发展的律动,力争以诚恳的态度进行客观、合理的审视和反思,努力开掘宝贵的历史镜鉴。论文从引言进入后,着重从中、西、古、今四个维度入手独立成章,每章选取一个教育事件、一个传播平台(报刊或教材)和一个人物,在展示历史常态的同时,着重突出反映暗自或微弱涌动的本土化努力。既关注教育场域中的问题,又尝试跳出教育,从大的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教育,通过回望历史,证明小众声音和萌动思想的价值及其对于当下和未来的启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教育学本土化如何处理好中西古今问题。努力做到坚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尊重传统、着眼未来,构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中国教育学理论体系,使“让人民大众享受更好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目标和根本动力。
张琳[8](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李婷婷[9](2019)在《小学生课外作业的分层设计研究 ——以武汉市H小学为例》文中认为课外作业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它不仅是巩固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途径,还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向教师、家长、学校领导反馈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教学无论从教学方式或者是学习方式上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也格外关注。虽然国家在作业问题上多次提出减负,但是到目前为止作业问题仍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此,对学生课外作业的分层研究非常有必要。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相关作业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采用观察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武汉市H小学学生课外作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针对课外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建构分层作业的设计模式以改善学生作业的现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生课外作业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作业量大,同质性较强;作业类型单一,趣味性较差;作业内容统一,针对性偏弱;作业反馈随意,指导性不足。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本质上的反思,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是受到传统的、单一的、一刀切的作业设计理念的严重影响,这种统一化的作业设计尚未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构建一种以学生为本、能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的分层作业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阐述了分层作业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基本内涵,并探讨了相应的教育理论对分层作业的影响和启示,以此作为建构分层作业的理论依据。为了凸显其本质特征,对分层作业的设计特点作以说明,并从五个方面挖掘了分层作业的价值诉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步骤和操作要领,并给出了分层作业设计的案例及其分析。最后,为了真正落实分层作业的设计理念,从教师、家长、学校三个方面对分层作业的落实条件和机制展开分析。
向伟[10](2020)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辅导员制度在我国高校逐步得到发展与完善,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责任,承担着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强调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高校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育公平、学生资助、就业创业等方面要有新举措。这些规定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已成为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任务。那么,什么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怎样实证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结构?怎样科学评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如何有效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以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内涵、素质结构为逻辑起点,始终把围绕“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作为本文的研究脉络,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高校辅导员素质研究的理论依据。本文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和素质建构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南,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为本研究确立了新的时代坐标,素质建构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借鉴。第二部分:初步建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如何,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本部分首先聚焦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特征词,通过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初步提炼出58项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辅导员素质进行了理论建构,最后得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包括了育人情感与价值观、育人学识、育人能力、育人品质、育人个性与动机五个初始维度。第三部分:正式编制与确定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并对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将收集整理的58项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编制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并对此进行质量检验。通过第一次施测对测评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主要由六个维度组成,包括:育人情感与价值观、育人个性与动机、育人学识、育人能力、育人心理素质和育人身体素质,这比之前理论建构的维度多出了一个。经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六维度结构模型比较稳定,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第四部分:使用自编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对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进行了实证考量。对辅导员的素质测评采用了辅导员自我评价与大学生他评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硬核素质;其二,育人心理素质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优势所在;其三,育人学识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弱项;其四,科学研究能力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的两大短板;其五,育人身体素质欠缺主要聚焦于高校辅导员的睡眠质量上;其六,育人个性与动机偏差集中体现在辅导员的创新性上。最后,本研究还发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评价存在性别、工作年限、专业、年级、评优与否等人口学差异。第五部分: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进行原因探析。一方面,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原因,主要从国家宏观层面、学校中观层面和个人微观层面进行多视角的阐述;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辅导员存在素质偏差的主要原因,文章从国家、学校等外部要素和个体自身的内部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六部分:立足本次的研究调查结论,文章最后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六个维度入手,以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辅导员个人层面为结构框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其中,提出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的六点建议,它们分别为:优化辅导员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育人心理素质、补足高校辅导员育人学识的短板、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能力、培育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个性与动机、重视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身体素质。
二、因材施教 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材施教 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评述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教育竞争及其伦理属性 |
第一节 教育竞争的概念 |
一、竞争 |
二、教育竞争 |
三、教育竞争与竞争教育的概念区分 |
四、本文所指的教育竞争概念 |
第二节 教育竞争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
一、教育竞争的必然性 |
二、教育竞争的必要性 |
第三节 教育竞争的伦理属性 |
一、教育竞争为什么具有伦理属性 |
二、教育竞争伦理属性的主要维度 |
三、研究教育竞争伦理属性的必要性 |
第二章 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主要成因 |
第一节 学生:默认教育压力的伦理偏差 |
一、片面的学习观 |
二、过于看重超越他人 |
第二节 家庭:父母期待的伦理偏差 |
一、揠“苗”助长 |
二、分数至上 |
三、父母期待不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
四、片面的家庭幸福观 |
五、家长之间的攀比 |
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理念 |
七、片面的成才观 |
第三节 学校:转移校际竞争压力的伦理偏差 |
一、过于看重升学率 |
二、存在应试教育的情况 |
三、减负成为口号 |
四、教师期待的分数指向 |
第四节 社会:评价的伦理偏差 |
一、对人才评价的片面性 |
二、对学校评价的片面性 |
第三章 教育竞争的限度及过度与适度 |
第一节 教育竞争的限度及适度标准 |
一、教育竞争的限度 |
二、教育竞争适度的标准 |
第二节 教育竞争过度现象及其发展趋势 |
一、教育竞争过度及其特点 |
二、教育竞争过度的主要类型 |
三、教育竞争过度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伦理后果 |
一、不利于孩子与自身及与家长伦理关系的和谐 |
二、不利于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三、有损教育公平 |
第四节 教育竞争过度现象不合伦理的理论分析 |
一、降低劳动幸福理论中的劳动幸福感 |
二、违背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第五节 教育竞争适度及其意义 |
一、教育竞争适度 |
二、教育竞争适度的意义 |
第四章 对教育竞争过度的伦理修正 |
第一节 学以成人:学生个人层面的伦理修正 |
一、匡正学习动机:从“独尊分数”到“学以成人” |
二、匡正出人头地:从“超越他人”到“超越自我” |
第二节 合理期待:家庭层面的伦理修正 |
一、匡正家庭教育功能:从揠苗助长到遵循成才规律 |
二、匡正成才目标:从应试教育到全面发展 |
三、匡正父母期待:从成龙成凤到实事求是 |
四、匡正家庭幸福观念:从物质主义到精神与物质同步追求 |
五、匡正同伴比较:从恶性攀比到合理对照 |
六、匡正社会教育观念:从盲目跟风到理性选择 |
七、匡正助推观念:从注重外部施压到内部动力激发 |
第三节 立德树人:学校层面的伦理修正 |
一、匡正育人理念:从注重考试成绩到注重全过程育人 |
二、匡正教育方式:从书本主义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
三、匡正课业观念:从单科无限课业到全科整体控制 |
四、匡正教师期待:从生生全优到因材施教 |
第四节 公正评价:社会层面的伦理修正 |
一、匡正人才评价观:从考试结果评价评价到动态全过程评价 |
二、匡正优质学校观念:从唯升学率到综合核心素养教育 |
第五节 竞争教育:伦理修正的有效路径 |
一、回归适度教育竞争离不开竞争教育 |
二、竞争教育的意义 |
三、进行适度竞争教育的策略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因材施教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F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2. 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诉求 |
3. 对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核心概念界定 |
1. 小学中年级 |
2. 因材施教 |
(五) 文献综述 |
1. 国内相关研究 |
2. 国外相关研究 |
3. 已有研究评述 |
(六) 理论基础 |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 有意义学习理论 |
二、小学中年级学生与数学内容的特点分析 |
(一) 小学中年级学生特点分析 |
1. 一般认知特点 |
2. 数学认知特点 |
(二) 小学中年级数学内容特点分析 |
1. 小学中年级数学学科特点 |
2. 小学中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分析 |
三、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因材施教的现状调查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工具 |
(三) 调查实施 |
(四) 调查现状分析 |
1. 教师对因材施教的认识分析 |
2. 教师因材施教的实践分析 |
四、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因材施教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 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因材施教中存在的问题 |
1. 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 |
2. 削弱了学生的参与感 |
3. 教师的关注存在偏差 |
(二) 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因材施教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因材施教理念与教学实践没有有效结合 |
2. 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的矛盾 |
五、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因材施教对策 |
(一) 深入了解学情 |
(二) 改进班级授课形式 |
1. 采用分层教学 |
2. 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
(三) 深度加工教学内容 |
1. 深度加工课堂教学内容 |
2. 深度加工练习内容 |
六、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的基本走向 |
(二)研究的主要集中点 |
三、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 |
第一章 为教育而生 |
第一节 出生教育世家 |
一、世代书香,家学渊源 |
二、生性叛逆,求学坎坷 |
第二节 从教育者到革命者 |
一、奔走上海,投身革命 |
二、执掌储能,初露锋芒 |
第二章 为育才而来 |
第一节 接管育才中学:在混乱中改造 |
一、领导名校,机遇和挑战并存 |
二、礼贤下士,甘当“后勤部长” |
第二节 对待“苏联经验”:在学习中反思 |
一、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 |
二、决心探索中国的教育学 |
第三节 应对“政治运动”:在转化中坚守 |
一、反思“政治运动”对教育的冲击 |
二、变“土法炼钢”为创造性教育 |
第三章 教改初体验:形成“十六字”经验 |
第一节 教改的背景和初衷 |
一、恢复“以教学为中心” |
二、致力减负,改革教法 |
第二节 经验的产生与褒贬 |
一、形成“十六字”经验 |
二、“文革”中被打倒 |
第四章 经验之重光:探索“八字”教学法 |
第一节 因势利导:在乱中看到生机 |
一、变“授”为“学” |
二、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
第二节 以点带面:将教改进行到底 |
一、全方位的教育改革 |
二、“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 |
第五章 第三次超越:总结“三自”育人目标 |
第一节 深化教改,辐射全国 |
一、引领上海课程教材改革 |
二、在宣传推广中总结提炼 |
第二节 教育立场,全面育人 |
一、从个性培养到“三自”目标 |
二、从教学经验到教育思想 |
下编 |
第六章 教育的性质与目的取向 |
第一节 教育的性质 |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 |
二、普通教育的性质 |
第二节 教育对象与教育目的取向 |
一、教育对象 |
二、教育目的的取向 |
三、教育目的的实现 |
第七章 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思想 |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 |
一、“德育是根本,智育是关键,健康是第一”的提出 |
二、正确处理德智体三方面的关系 |
第二节 人的个性发展 |
一、“共性和个性”思想的提出 |
二、共性、个性相互关系及其流变 |
三、“共性和个性”思想的评价 |
第八章 着眼于“育”的课程、教材改革 |
第一节 着眼于“育”的课程改革 |
一、学制、课程、课时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 |
二、专攻与博览、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结合 |
第二节 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 |
一、教材编写应坚持七原则 |
二、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实践 |
三、教材改革的意义 |
第九章 关注“学”的教学、评价改革 |
第一节 关注“学”的教学改革 |
一、课堂不是讲堂而是学堂 |
二、教学必须循序渐进 |
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
第二节 人性化的评价改革 |
一、要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分数的奴隶 |
二、反对以分数刺激学生 |
第十章 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 德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
一、德育的地位与功能 |
二、德育工作“时不宜迟” |
第二节 德育的原则与途径 |
一、德育的原则 |
二、德育的实现途径 |
第十一章 体育工作 |
第一节 健康是第一 |
一、“健康是第一”的思想渊源 |
二、如何理解“健康是第一” |
第二节 如何做到“健康第一” |
一、“男拳女舞” |
二、体卫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段力佩大事年表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施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
1.2.1 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施的必要性 |
1.2.2 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施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理论综述 |
1.4.1 解读:因“材”施教 |
1.4.1.1 对“因材施教”中“材”的研究 |
1.4.1.2 现代教学实践中关于“材”的新解释 |
1.4.2 国内外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研究现状综述 |
1.4.2.1 国内研究 |
1.4.2.2 国外研究 |
1.4.3 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理论依据 |
1.4.3.1 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教学原则 |
1.4.3.2 多元智力理论 |
1.4.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二章 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教学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2.1 调查对象:柳城县实验高中 |
2.2 调查时间: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 |
2.3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
2.4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2.4.1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 |
2.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4.3 当前实施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
第三章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探索 |
3.1 研究对象:柳城县实验高中2012级高一学生 |
3.2 研究过程 |
3.2.1 实验准备阶段 |
3.2.2 实验过程: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实施 |
3.2.2.1 结合学校文化地区特点开发校本课程,整合教材,用教材教 |
3.2.2.2 选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优化学生学习策略 |
3.2.2.3 量体裁衣的导学案教学策略 |
3.2.2.4 分层教学策略 |
3.2.2.5 渗透多学科策略:生物中的艺术课堂和化学课堂 |
3.2.2.6 多样化评价策略 |
3.3 高中生物因材施教的典型教学案例及个案分析 |
3.3.1 教学案例分析 |
3.3.2 个案分析 |
第四章 实践研究结果分析 |
4.1 因材施教教学后学生成绩分析 |
4.2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
4.3 学生学习过程分析 |
4.3.1 对照班访谈调查结果 |
4.3.2 实验班访谈调查结果 |
第五章 实践研究结论及对结论的验证与补充 |
5.1 结论 |
5.2 对本研究结论的验证和补充 |
第六章 创新与不足 |
第七章 对本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2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的意义 |
1.2.1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对教育教学的意义 |
1.2.2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
1.3 研究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的方法和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
2.1 文献综述 |
2.1.1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国外研究现状 |
2.1.2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国内研究现状 |
2.2 理论依据 |
2.2.1 孔子因材施教思想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多元智力理论 |
2.2.4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 |
第三章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的原则 |
3.1 端正教学态度,遵循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
3.2 了解学生情况,遵循学生基本知识与兴趣爱好并举培养原则 |
3.3 树立差异思想,遵循学生基本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并举培养原则 |
3.4 关注个性特点,遵循教学途径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原则 |
第四章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的策略 |
4.1 根据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差异的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 |
4.1.1 因材分层 |
4.1.2 因材备课 |
4.1.3 因材授课 |
4.1.4 因材布置作业 |
4.1.5 因材辅导 |
4.1.6 因材评价 |
4.2 根据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差异的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 |
4.2.1 依数学学习兴趣而教 |
4.2.2 依数学学习态度而教 |
4.2.3 依数学学习能力而教 |
4.2.4 依气质而教 |
4.2.5 依性格而教 |
4.3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应注意基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因材施教策略的结合 |
第五章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的注意事项 |
5.1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应明确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
5.2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应采取适当教学组织形式 |
5.3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应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施教策略 |
5.4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
第六章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的前景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因材施教”是一个基本教育原则 |
1.1.2 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本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
1.2.2 本研究期望能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
1.2.3 本研究期望能为我国中小学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 |
2.1 “因材施教”的哲学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2.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
2.1.3 马克思主义关于内因和外因的理论 |
2.1.4 马克思主义关于共性和个性的理论 |
2.2 “因材施教”的心理学基础 |
2.2.1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2.3 “因材施教”的教育学基础 |
第三章 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中存在的问题 |
3.1 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能很好地照顾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
3.1.1 学校用“学生考试成绩”一个标准评价教师 |
3.1.2 教师用“学生考试成绩”一个标准评价学生 |
3.1.3 学校课外教育活动缺乏特点,不能满足学生差异发展要求 |
3.1.4 班级教学不能很好照顾学生个别差异 |
3.2 中小学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意识和技能 |
3.2.1 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缺乏科学的认识 |
3.2.2 教师课堂教学没有很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
3.2.3 教师布置批改作业考试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
第四章 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问题的归因 |
4.1 政府对中小学教育投资不足 |
4.2 教育学界对“因材施教”研究存在偏差 |
4.2.1 重理论轻实践 |
4.2.2 忽视理论对实践的超越 |
4.3 学校管理粗放,行政化色彩浓厚 |
4.3.1 学校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只用考试成绩评价师生 |
4.3.2 学校缺乏一整套科学的学生个性特征测评制度 |
4.4 教师专业训练不够 |
4.4.1 教师教育科学素养不高,“因材施教”的理论水平有限 |
4.4.2 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不足,缺乏相应的“因材施教”训练 |
4.4.3 教师敬业精神不强,对教育教学精力投入不足 |
第五章 解决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问题的对策 |
5.1 加大教育投入,整合社会资源 |
5.1.1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
5.1.2 科学合理调整师生比 |
5.1.3 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
5.2 完善学校科学管理制度,实施个性化特色化教学 |
5.2.1 端正教育思想,实施特色教育个性化教育 |
5.2.2 建立科学系统的学生个性特征测评制度 |
5.2.3 建立“因材施教”教学过程控制系统 |
5.3 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
5.4 家长正确树立“因材施教”观念 |
5.5 学生做到因“教”而“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1956: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艰难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可能的新意 |
三、文献综述 |
(一)五十年代苏联教育学在我国的传播 |
(二)五十年代教育学中国化探索 |
(三)五十年代教育领域的大批判与大讨论 |
(四)何谓本土化、为何本土化与如何本土化 |
四、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一章 1956:变革年代的中国和世界 |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
(一)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提出 |
(二)《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助推社会主义改造 |
(三)教育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知识界的“春天” |
(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 |
(二)“双百方针”的提出 |
三、中共八大的“号角” |
(一)中共八大取得的主要成果 |
(二)关于中共八大的评价 |
四、冷战背景下的国际风云 |
(一)苏共二十大风波 |
(二)“波匈事件”与社会主义阵营危机 |
(三)中、苏、美大国关系及美国教育改革 |
第二章 立足国情,着力破解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
一、“快、省、多、好”地发展教育事业 |
(一)教育方针的逐步明确 |
(二)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
二、《人民日报》的教育话语 |
(一)从“社论”读教育热点 |
(二)从“社论”看教育主张 |
(三)从“社论”挖教育问题 |
三、审时度势的毛泽东 |
(一)“喜忧参半”的总体心态 |
(二)教育思想的新拓展 |
(三)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新主张 |
第三章 面向世界,理性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 |
一、深入的中外教育交流 |
(一)学习中小学教师访苏代表团报告 |
(二)苏联教育专家在中国 |
(三)向民主德国的先进经验学习 |
二、译介工作打开遥望世界的“天窗” |
(一)放眼看世界的思想准备 |
(二)教育领域的译报编辑概况 |
(三)同一杂志传递出不同的声音 |
三、打破教条的凯洛夫 |
(一)苏联《教育学》的样板 |
(二)凯洛夫访华对教育研究的建议 |
第四章 回望传统,注重汲取民族优秀的教育思想 |
一、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问题大讨论 |
(一)全面发展问题的论争 |
(二)因材施教是否应该作为教育方针 |
(三)讨论的总结与反思 |
二、教育史教材建设与传统教育思想研究 |
(一)新中国第一个中国教育史研究班 |
(二)教育史教材概观 |
(三)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研究 |
三、秉持传统的梁漱溟 |
(一)毛泽东对梁漱溟思想的批判 |
(二)梁漱溟教育思想批判的反思 |
(三)梁漱溟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启示 |
第五章 守正拓新,努力构建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 |
一、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诞生 |
(一)告别“课程标准” |
(二)“教学大纲”编制始末 |
(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制的本土化努力 |
二、《人民教育》的革新 |
(一)向苏联教育刊物学习 |
(二)与读者互动中开放办刊 |
(三)导向教育实践的研究取向 |
三、守正创新的曹孚 |
(一)扎实的求学经历 |
(二)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研究历程 |
(三)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 |
结语 教育学本土化如何处理好中西古今问题 |
一、“古今中外法”与教育学研究 |
二、基于中国教育发展需要,科学把握本土问题 |
三、避免拿来主义,在中西互动中合理借鉴外来理论 |
四、挖掘优秀传统教育资源,赋予理论新生命 |
五、扎根中国教育实践,创生中国教育新理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956 年中国教育大事年表 |
后记 |
(8)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小学生课外作业的分层设计研究 ——以武汉市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1. 有效的课外作业对于学生发展至关重要 |
2. 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与传统作业观的矛盾冲突 |
3. 课外作业问题是实施“减负”的重要抓手 |
(二) 研究意义 |
1. 丰富课外作业的理论研究 |
2. 有助于“减负”政策的落实 |
3. 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
4. 促进教师更科学的教学 |
(三) 文献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1. 作业 |
2. 课外作业 |
3. 作业设计 |
4. 分层作业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当前小学生课外作业现状调查分析 |
(一) 作业现状调查 |
1. 调查的对象 |
2.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维度 |
3. 调查内容 |
4. 调查问卷的回收 |
(二) 作业现状分析 |
1. 关于作业的数量 |
2. 关于作业的难度 |
3. 关于作业的内容与类型 |
4. 关于作业的批改与反馈 |
5. 关于作业的认识与态度 |
(三) 作业问题检视 |
1. 作业量大,同质性较强 |
2. 作业类型单一,趣味性较差 |
3. 作业内容统一,针对性偏弱 |
4. 作业反馈随意,指导性不足 |
(四) 作业问题的深层反思 |
1. 统一化作业模式亟需改革 |
2. 分层设计作为作业革新的新视角 |
二、分层作业的概念界定及理论探讨 |
(一) 分层作业的概念界定 |
1. 分层作业的起源和发展 |
2. 分层作业的基本内涵 |
(二) 分层作业的设计依据 |
1. 分层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 |
2. 分层作业设计的现实依据 |
(三) 分层作业的设计特点 |
1. 分层设计,循序渐进 |
2. 动态发展,良性循环 |
3. 教师领导,学生自主 |
(四) 分层作业的价值诉求 |
1. 优化作业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
2. 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差异化发展 |
3. 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习自主性 |
4. 增强科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
5. 致力全员进步,推动教育公平 |
三、分层作业设计的操作策略 |
(一) 分层作业的操作步骤 |
(二) 分层作业的操作要领 |
1. 学生分层操作要领 |
2. 作业分层操作要领 |
3. 分层作业评价要领 |
(三) 分层作业的设计案例 |
1. 按照作业难度分层设计案例及分析 |
2. 按照作业数量分层设计案例及分析 |
四、分层作业在学校教学中的实现机制 |
(一) 教师提供专业保障,有效设计作业 |
1. 把握分层设计原则,科学设计作业 |
2. 教师之间形成合力,共同设计分层作业 |
(二) 家长提供外部保障,积极配合全校 |
(三) 学校提供制度保障,落实分层作业 |
1. 统筹规划作业,规范管理制度 |
2. 革新评价理念,改革考试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概况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涵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启示 |
第二节 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 |
一、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
二、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的启示 |
第三节 素质模型建构理论 |
一、素质模型建构的主要类型 |
二、素质模型建构的方法与技术 |
三、素质模型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的提取及模型的初构 |
一、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扎根理论概述 |
二、行为事件访谈对象的基本资料 |
三、行为事件访谈提纲的确定 |
四、行为事件访谈资料的收集过程 |
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初步确立 |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的修订及其完善 |
一、内容分析法的概述 |
二、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选编》作为内容分析的蓝本 |
三、内容分析资料的获取过程 |
四、内容分析的研究结果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的编制及关系特征探讨 |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的编制 |
一、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初始问卷的具体条目 |
二、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初始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确立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确立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特征 |
一、政治性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首要特征 |
二、育人性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本质特征 |
三、多纬度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基本特征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的实证考量 |
第一节 从辅导员的视角测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 |
一、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总体评价 |
二、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不同维度的评价 |
三、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第二节 从大学生的视角考量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 |
一、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的总体评价 |
二、大学生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不同维度的评价 |
三、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素质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的研究结论 |
一、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硬核 |
二、育人心理素质是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优势所在 |
三、育人学识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弱项 |
四、科研能力和网络思政教育能力是育人能力的两大短板 |
五、育人身体素质欠缺主要聚焦在睡眠质量上 |
六、育人个性与动机偏差集中体现在创新性上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影响因素探析 |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整体良好的原因探析 |
一、国家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 |
二、学校相关举措的完善落实 |
三、辅导员知情行的协同促进 |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偏差问题的具体分析 |
一、访谈对象与访谈提纲的确立 |
二、相关素质偏差问题的具体分析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的建议与对策 |
第一节 优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情感与价值观 |
一、培育尊重与认同辅导员的良好社会氛围 |
二、学校应把好辅导员育人情感与价值观的招聘关 |
三、自我参与和自我反思相结合 |
第二节 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 |
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
二、缓解辅导员压力源,开发心理资本 |
三、认知重构和社会链接相结合 |
第三节 补足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学识的短板 |
一、增设辅导员培养专业(方向) |
二、学校应加强辅导员的在职培训 |
三、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确学习行为相结合 |
第四节 强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能力 |
一、科学规划国家政策制度 |
二、发挥学校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 |
三、提升科研能力和网络思政教育能力相结合 |
第五节 培育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个性与动机 |
一、营造尊师爱生的评价文化 |
二、自我个性的修炼与完善相结合 |
第六节 提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身体素质 |
一、落实“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
二、夯实学校的条件、经费与制度保障 |
三、提高健身意识和自觉健身行为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因材施教 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伦理审视[D]. 朱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2]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因材施教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F小学为例[D]. 杨焱荔.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3]段力佩教育思想研究[D]. 李元.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4]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践研究[D]. 林晓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0)
- [5]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D]. 洪笑茹. 河南师范大学, 2014(02)
- [6]我国中小学“因材施教”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顿李芳. 河南师范大学, 2014(02)
- [7]1956: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艰难探索[D]. 白冰.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0)
- [8]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小学生课外作业的分层设计研究 ——以武汉市H小学为例[D]. 李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D]. 向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